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乘

(術語)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

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案方便品所說,即開會三乘之別執,悉歸趣於平等大會,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

大乘佛教中,所謂權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爾,五性各別之說。故其中定性二乘及無性,畢竟無由成佛。是故諸佛之法,自不可無三乘之別。定性二乘,必由聲聞緣覺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薩種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華等經,或說唯有一乘者,是引攝不定性者,不使墮於二乘地,進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來密意之說也。又以所趣之真如無差別,三乘解脫等相等,故說為一乘耳。實則非無二三之別也。如大乘莊嚴經論第五,攝大乘論釋第十,廣列十義或八義意趣而論之。是為所謂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經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張也。

至於實大乘則不然。其所立之說,一切眾生,本無五性之別,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說三乘各別之法者,不過為對於權機假說之方便耳。此為所謂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華嚴等宗家所主張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華經,主對於三乘之人,說其教之所以方便,開會之,使歸於一佛乘,華嚴經主對於十地之大菩薩,廣說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賢首,分一乘而更論同教別教之二種。五十要問答上,謂「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謂「一乘之義,分別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所說,方便乘有十義」云云。又五教章上,謂「一乘教義之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並廣釋述之。

今擇要言之,則在同於三乘而說一乘為同教,於三乘全不共而別說一乘為別教。彼法華譬喻品所謂宅內所指之門外三車,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是別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為別說。或謂一同於三,或謂三同於一,互相交參,是欲使成根欲性,進而入於華嚴別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種:

一、為存三之一乘,所謂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說為一乘。如攝大乘論之十義意趣是也。

二、為遮三之一乘,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而說為一乘。如法華之同教一乘是也。

三、為直顯之一乘,不對於二乘,故無可破,唯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之儀。如華嚴之別教一乘是也。

又若經五教而論之,則總有五種之一乘。一別教一乘,如華嚴是。二同教一乘,如法華是。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頓教。所謂絕想亡言之邊,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終教。一性皆成之邊,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攝論之十義意趣是。


一切智

(術語)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總義,則法華經譬喻品曰:「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同化城喻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仁王經下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中論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論云:如函大亦大,還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是故如來名一切智。」次示別義,則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華經義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種種相,故名一切種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謂空智也。」智度論二十七曰:「論一切種智之差別,有人言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有人言:總相是一切,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大乘義章十曰:「舉六種之差別,又以名聲聞緣覺之智。」智度論二十七曰:「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一切皆成

(術語)謂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對於五性各別而言。三乘家有無性有情之一類,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說,立無餘界永滅之計。而一乘家則唱悉有佛性之義,明二乘開會之旨,為無餘界迴心之說。故謂一切眾生無不成佛者。今舉三五經說證之。法華經方便品曰:「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又「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涅槃經十曰:「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於未來世皆當歸大般涅槃,譬如眾流歸大海。」又第三十六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人,雖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犯四重禁,然必當成菩提道,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等,必當得成阿耨菩提。」又第十一說五種人成佛中,明須陀洹果人過未來八萬劫成菩提,斯陀含果人過未來六萬劫,阿那含果人過未來四萬劫,阿羅漢果人過未來二萬劫,辟支佛道人過未來十千劫,成阿耨菩提之旨。大雲經第四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得菩提心。」入楞伽經第二曰:「說三乘者,為使發起修行地故,雖說諸性差別,然非究竟地,聲聞緣覺,畢竟得如來身。」中陰經上曰:「於無餘泥洹界,發金剛心,一一成佛。」密嚴經中曰:「十梵之處:無煩、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住彼已,漸除貪欲,從此生清淨佛土,常遊妙定,至於真解脫。」尼乾子經二曰:「為此眾生故,分別差別說。究竟皆成佛,更無餘乘有。我為化眾生,分別說餘道。漸化入於一,故無三差別。」勝鬘經曰:「聲聞辟支佛乘皆入於大乘。」圓覺經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等是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術語)一與一切融即。其體無礙也。指月錄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銘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筆削記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傳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無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諸佛圓通,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個個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永嘉禪師云:「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舍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華嚴經第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為佛教中最究極之說。以萬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雖現種種之差別相,而其本體中則無絲毫之差別。種種之法,悉為絕對,而與一切法鎔融時,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此妙旨在華嚴天台兩家發揮最多。即約觀法而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說。以一心三觀,示一境三諦之圓理,約觀境而傳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於諸法上說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眾生一切眾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識一切識等,或約修證迷悟等,使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一顯一切顯,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門一切門,一種一切種,一受一切受等。又約破立權實而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解釋也。


一喝

(術語)喝為張口出叱叱之聲也。禪家祖師為提撕人而用之。六祖門下二世法嗣,馬祖道一,嘗於其弟子百丈參之之時,振威一喝。他日百丈謂其門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參,蒙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見傳燈錄六。碧巖八則評唱曰:「德山棒,臨濟喝。」禪林句集坤曰:「一喝大地震動,一棒須彌粉碎。」註曰「贊臨濟德山句」盛用棒喝為德山臨濟已後之事。


一境三諦

(術語)空假中三諦,融即於一境之意。又曰圓融三諦,不思議三諦。是天台圓教之說。諸法無自性,故為空,因緣所成,故為假,即空即假,故為中。如是一一之境,三諦之理,鎔融相即,三一一三,無礙圓融,為絕對不可思議也。法華玄義第一,謂此妙諦為天然之性德。此意也。但就三千即空假中之意言之,則有山家山外之異義。山家之智禮,謂三諦皆具三千。山外之神智,謂三千定是妙假。固執空中不具三千。


一如

(術語)一者不二之義。如者不異之義。名不二不異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三藏法數四曰:「不二不異,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文殊般若經下曰:「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讚彌陀偈曰:「同乘一如號正覺。」教行信證四曰:「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密教以事事物物曰理,稱其理彼此同相曰一如。故與顯教諸法同體之一如差異,顯教之一如,一法界也。密教之一如,多法界也。吽字義曰:「同一多如,多故如如。」

又(人名)明上天竺寺之僧。撰法華科註並撰大明三藏法數。見續稽古略三。


一字佛頂輪王經

(經名)唐菩提流支譯,六卷。略曰五佛頂經。佛以金剛密主菩薩之請,入大三摩地,現大轉輪王之相,說一字佛頂輪王咒已,時大千震動,魔宮火起,地獄苦息,觀世音金剛主二大菩薩,悶絕躄地。佛復說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薩即醒起身。次說白傘頂輪王咒,次說光聚頂輪王咒,次說高頂輪王咒。共有十三品。


一實相印

(術語)諸法實相之一法印也。即對於三法印而謂諸法實相之一理也。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曰:「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嘉祥疏四曰:「為人說於實相,印定諸法。」三藏法數四曰:「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見一法印條。


一弓

(雜語)尺度之量。言如弓之長也。鶴林玉露九曰:「荊公詩云:臥占寬閑五百弓。佛家以四肘為弓,肘一尺八寸,四肘七尺二寸。其說出譯梵。」俱舍論十二曰:「二十四指,橫布為肘,積四肘為弓。」頌疏六曰:「一肘有一尺八寸,一弓有七尺二寸。」梵Dhanu。


一心三惑

(術語)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體三惑。止觀輔行六之三所謂「見思尚乃即是法性,豈有塵沙在見思外,豈有無明在二觀後,三惑既即,三觀必融。」是也。在別教,此三惑,其體各別,次第為隔歷三觀所破。而圓教則不然,唯就一惑之義用,有麤中細之別邊,且不過分三惑。即迷於絕對之一理之一惑,麤分名為見思。細分名為塵沙,極細分名為無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從而障三諦。麤分之見思,障真諦。細分之塵沙,障假諦。極細分之無明,障中道。然覈其實,則為一心之三惑,故一見一思,其體無非法界,見思之外,別無塵沙無明之可見。且能破之三觀,既融即於一心,則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時必破也。


一心三智

(術語)三智於一心之上同時發得也。在別教,修空觀得一切智,修假觀得道種智,修中道觀得一切種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觀,次第發得三智。而在天台圓教,則三觀融於一心,故即所發之三智,亦同時於一心證得,無前後並別云。原出大智度論二十七,彼文自為問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說,欲令眾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即是也。昔北齊之慧文,讀此文,豁然悟圓理之極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傳智顗,智顗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等之圓理,遂為開立天台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龍樹為高祖師也。


一心三觀

(術語)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或不次第三觀。為天台圓教之觀法,利根菩薩之所修習。原出於大智度論二十七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天台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天台觀經疏曰:「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又摩訶止觀五上曰:「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天台之意,在對於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之法門,後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於一心,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非次第而入,非並別而觀,故得三惑破於一時,三智發於一心。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其餘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一念相應

(術語)(一)謂無間道金剛喻定相應之智,唯為一剎那也。大般若經三百九十三有曰:「從此無間以一剎那金剛喻定相應妙慧,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起信論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又天台通教,以一念相應之慧,頓斷殘習,現帶劣勝應身而成佛云。是等為於無間道,斷盡最後一品習氣之慧,名一念相應也。(二)謂與靈知自性之一念相應也。法華玄義二曰:「果即一念相應,大覺朗然,無上菩提為習果。」一念者,為靈知之自性。即始覺與彼本覺靈知之性,冥然不二,故曰一念相應。是等為佛果之理智冥合,不二之當體,名一念相應也。


一月三身

(譬喻)以一月譬法報應之三身。寶王論曰:「法身如月體,報身如月光,應身如月影。」法身者常住之理。理體惟一。不遷不變。而能生出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一輪在天,影含眾水。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明了一切,無有差謬。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無有隱形。應身為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起。有感則通,無感則不通。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不現。雖然。此三者,原是一體,惟從用而立名耳。


一法句

(術語)謂一法也。句為章句之義。即謂絕待無為清淨之法身也。天親之淨土論,分極樂國土之莊嚴功德為十七句,如來之莊嚴功德為八句,菩薩之莊嚴功德為四句,總為三種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莊嚴,略說之,則說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淨句也。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彼論立奢摩他(止),毘婆舍那(觀)之二觀中,觀二十九句現象之差別,即為毘婆舍那,觀一法理體之平等,即為奢摩他。初雖別觀奢摩他,毘婆舍那,而其機純熟,則止觀俱行,成柔軟心,二十九句即為一法句,一法句即為二十九句,廣略相入,得如實知見,差別即平等,平等即差別之妙理。


一相

(術語)(一)謂為無二之相。即言無差別之諸相,平等一味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種,聖所稱嘆。」維摩經弟子品曰:「不壞於身,而隨一相。注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而後謂之一相乎?」(二)對於異相而言,計一切法唯從一元而生之外道見解也。外道小乘四宗論,謂一切法言一者,外道僧法論師之說也。中論八不中之非一,即非此僧佉之計。起信論,謂真如自性非一相,亦破此計。


一著

(術語)猶言一事也,宗論三曰:「向上一著,千聖不傳。」梵室寓談曰:「有名異而實同者,如台宗謂之一心三觀,賢首謂之一真法界,相宗謂之勝義唯識,禪宗謂之向上一著,未始少異也。」


一蓋

(故事)一天也。維摩經中所說不可思之神變。維摩經佛國品曰:「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合成一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一道無為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離諸造作及有為無為之別執,名為無為。是謂真言行者,超三劫中,於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而恐沈沒於真如無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而作為萬有,即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離有為無為之別執也。大日經第一住心品曰:「謂空性者,離根境而為無相無境界,離諸戲論而等於虛空。無邊之佛法,依此相續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由是此住心,亦名為空性無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顯教,則當於天台。摩訶止觀第一有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之人從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實一道心。天台一乘,盛談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於理內,根境備於性中,泯境智於一如,故其分齊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於天台也。顯教雖以此分齊為終極,然真言行者,不許停滯於此處。金剛界儀軌云:「身證十地,而住於如實際,空中諸如來,彈指驚覺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是乃謂進而發足第十秘密莊嚴心。可開金剛寶藏也。


七佛藥師

(名數)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上曰:「一、東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勝,佛曰善稱名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二、東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寶,佛曰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發八大願。三、東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圓滿香積,佛曰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發四大願。四、東方去此七殑沙佛土,有世界曰無憂,佛曰無憂最勝吉祥如來,發四大願。五、東方去此八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法幢,佛曰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六、東方去此九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善住寶海,佛曰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發四大願。七、東方去此十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淨琉璃,佛曰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以此中最後之藥師如來為主體,故稱為七佛藥師,亦曰藥師七佛。又,一、東方離垢眾德莊嚴世界之輪照吉祥如來。二、東方妙覺眾德莊嚴世界之妙功德住吉祥如來。三、東方眾生主世界之一寶王如來。四、東方自在力世界之善逝定如來。五、東方最勝寶世界之寶華吉祥如來。六、南方寂靜主世界之超無邊如來。七、南方最上香世界之妙香王如來。見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以上為七佛之異稱或異譯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矯害

上居夭反考聲云嬌妄也鄭注周禮詐也說文從手作撟下孩反說文傷也從宀音綿從口丰聲也丰音介


擐鎧

上音患桂苑珠叢云以身貫穿衣甲曰擐今相傳音慣下開反說文鎧甲也文字集略云以金革蔽身曰鎧今通俗以上聲音之為苦改反即甲冑也


波旬

梵語正云波俾掾唐云惡魔佛以慈心訶責因以為名古人譯為波[田/十]秦言好略遂去[田/十]字旬字本從目音縣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書寫誤耳傳誤已久


綺蓋

上欺幾反下字從草從盇盇音合


剩食其人下文又云剩可為夫妻

剩音承證反俗字也亦楚郢之間語辭也言剩如此者意云豈能便如此是此意也亦大師鄉音楚語也


氳靄

上欝雲反下衰反煙靄雲垂布貌


離翳

上音利下於計反方言云翳[夢-夕+(必/又)]也韻英云翳蔽也廣雅翳障也說文翳華也從羽從殹省聲也


[糸*(林/肉)*(敲-高)]葢

上桑[娕*頁]反玉篇云[糸*(林/肉)*(敲-高)]即葢也通俗文曰以帛避雨曰[糸*(林/肉)*(敲-高)]從糸音覓[敲-高+(林/肉)]聲也又[敲-高+(林/肉)]字本作[敲-高+林]從林枰拜反林分[敲-高+(林/肉)]也今隸書相傳作散訛略也經中或作傘俗字也下[(网-ㄨ)/山]愛反葢亦傘也案繖葢者一物也說文葢從草從盍音合經文從羊作因草書訛謬也


覆蔽

芳務反鄭注禮記也下邊袂反彌閇反韻英蔽掩也考聲障也


障閡

上章讓反說文障隔也從阜形聲字也經從邑作鄣非也乃郡邑名也又是平聲下五反俗字也正從石作礙考聲隔也止也拒也妨也從石疑聲也


佁礙

上胎賚反下我反考聲云佁礙癡皃也郭注方言駑鈍癡愚也說文佁從人台聲礙從石疑聲經作態礙借用也


[糸*(林/肉)*(敲-高)]葢

上桑旦反或作傘古字也用同[糸*(林/肉)*(敲-高)]即也從覓從肉[木*枚]聲也


哽噎

上更杏反集訓云哽亦噎也說文語塞為舌所介礙也從口更聲或從骨作骾食骨嗌喉中取氣憤喉中如骨嗌耳下煙結反毛詩云中心如噎傳曰噎憂不能息也說文飯窒也從口壹聲經文有從因作咽非也


無翳

於計反方言翳薆也韻英蔽也廣雅障也說文華也從羽殹聲也殹音同上


次音梵文

此經有三十二梵字有與梵音輕重訛舛不同者為此國文字難為敵對自通達梵漢兩國文字兼善聲韻音方能審之耳今以雙聲疊韻反之即與梵音乖失不為切音也讀者悉之也


[慢-又+心]蓋

軒偃反古今正字云車[慢-又+心]所以禦熱也張幔網於車上為[慢-又+心]或作忓蒼頡篇作軒從巾憲聲下哥艾反俗字也廣雅覆也說文苫也從草從盇盇音合葢字從草從大從血作葢今經文從羊從皿作盖俗字之也


霈澤清炎暑

霈普反文字集略曰霈謂大雨也劉熈注孟子曰霈然注雨皃郭璞注尒雅曰炎旱氣熏灼人說文云暑熱也


摩度羅城

或云摩偷羅亦曰摩突羅此云三雀城或云密皆古事也


隨好

好呼告反令眾生愛樂故又音呼暠反資嚴大相殊勝故


營辦什物

顏注漢書曰什物謂為生之具也三蒼曰什聚也雜也吳楚之間資生雜具謂之什物有數十事物為什物育數十事物為什物者此少知之說也


珂貝

上苦何反廣雅美石次玉也埤蒼瑪瑙也玉篇云貝螺屬也出海中色白如雪所以纓馬膺下補反說文海介蟲也玉篇云古者貨貝而寶龜傳曰貝錦文古者無錢唯傳貝齒且如資財貨賄之字皆從於貝中天五印度見今行用此方殷周廢貝行錢于今不絕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續一切經音義]
箜篌

上音空下音侯樂器名也釋名云師延所作後出於桑閒漢上之空地也空國之侯所存也又云師堅為[晉-(ㄙ*ㄙ)+(口*口)]君所鼓鄭衛分其地而有之遂號鄭衛之淫樂也


[袖-由+弇]興

上說文作弇字音衣檢反爾雅云弇曰為蔽雲郭注云暈氣五彩覆日也又釋言云弇也說文從廾合廾音拱今錄文作揜說文閉也又音烏敢反手大物也於此用疎也


臍輪

上情奚反字書云當腹之中曰臍說文云膍臍也從肉齊聲也或作齊亦通經文單作齊古文借用也下力迍反周禮曰軫之方以像地之以像天輪圓以像日月也輪三十幅也從車侖聲


霈然

上普反雨盛皃切韻云霶霈也說文從雨沛聲沛音同上


鄔波[亭*也]耶

鄔烏古反[亭*也]亭也反正梵語也舊云郁波弟耶此云近誦謂以弟子年小不離於師常近隨逐受經而誦也或翻為親教龜茲于闐等國訛云和闍或云鶻社今云和上本非梵語亦非唐言[卄/公/心]右諸國訛轉音耳也


蒙鞮

下都奚反非正梵語罽賓國寺名也未詳翻對案鞮字履屬也


珂貝

上恪何反玉篇珂螺屬也出於海者其白如雪所以纓馬膺也下博反亦珂類也爾雅曰貝居陸[貝*焱]在水者蜬郭注云水陸異名貝中肉如科斗但有頭尾耳說文貝像形案貝古者用以市物也故財貨買賣之流皆從貝也[貝*焱]音標蜬音含也


大輅

下洛故反白虎通云天子大輅也字書古者椎輪今飾之華麗也大戴禮云古之車輅圓像天二十八轑以像二十八宿[車*尒]方像地三十輻像日月之數仰則觀天文俯則察地理前視覩鑾和之聲側視觀四時之運也釋名云天子所乘曰輅也以金玉象隨飾名之也


傘蓋

上古文也今作繖同蘇旱反下字說文從草盍聲俗作盖字非盍音胡臘反


車輅

上九魚反下洛故反戴札云古之車也圓像天二十八轑以像烈宿也[車*爾]方像地三十輻像日月仰則觀於天俯則察於地釋名云天子所乘曰輅有五飾金飾象飾寶革等五隨飾各為名


踰繕那

上羊朱反。繕音善。梵語也。古云由旬。或云由延。或云踰闍那。皆訛略也。案西域記云。踰繕那者。自古聖王軍行程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考其異端各有所據。或取聖王行時或取肘量或取古尺終是軍行一日程也。今冝依西域記三十里為定。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行記奉對太宗皇帝所問實以憑焉。此並依慧琳法師及慈恩音訓釋


傘蓋

上音蘇旱反古文繖字也從亼音才入反三合之形也傘音華夏之華會意字下古太反切韻覆也掩也通俗文云張帛也禮記曰弊不弃為埋狗也字從廾盍廾音草盍音合


踰繕那

上羊朱反次音善梵語也或云踰闍那古云由旬皆訛略也正云踰繕那即上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諸經論中互說里數不同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或唯十六里以或聖王行有遲速或取肘量或以古尺雖各有異見終是王軍一日行程也案西域記三十里為定以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行記[春-日+廾]對太宗皇帝所問其言不謬矣


三界冥

下莫經反又莫定反爾雅晦也切韻暗也夜也說文云月從十六日始冥故字從六日冖音覓聲也亦覆之形也經從水作溟即溟濛小雨皃又溟海也非冥暗也又有從宀具作[宜/八]非本字宀音莫仙反


傘插

上蘇旱反廣韻傘也陸氏本作繖下楚洽反說文刺人也從手臿聲臿音同上從手人臼也律文作插或作插皆誤書也


草苫

下失占反爾雅云白謂之苫郭注云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為音胡臘反


俱瑟恥羅

梵語羅漢名具足應云摩訶俱瑟恥羅此云大膝以膝大故因以為名也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跛躄躄

上布果反中布反下居輦反下正作蹇


𠧒[幻-ㄠ+正]


攝大乘論釋一部十五卷

上達胡反也下恬恊反問也或作牒書版也


𠧒[句-口+工]


返[旆-巿+(一/巾)]


𠧒句

割二音


第廿七卷

[(巨-匚)@十]勇反正作寵也又力反孔〡也悞


周人

上胡反正作𡧱害二形


𦒿𦫿

反老也


𢤱戾

上勒


白[卄/盃]

戶獵反正作


盍棺

上戶臘反亦


[翻梵語]
剎羅伽利太子

應云剎多羅歌剎那 經曰


[佛光阿含藏]
彼斷此五蓋……逮初禪成就遊

巴利本(M. vol. 1, p. 181)作:彼斷五、心的垢穢、使慧羸弱者,離欲、離不善法,成就有尋、有伺、遠離、喜樂之初禪。


須摩那華

須摩那華(sumanā)(巴),又作蘇摩那華,譯為悅意花,其色黃,甚香,高三、四尺,四垂似,其形色俱媚,令見者心悅。


乞匃

即乞丐。匃,音,同丐。


婆私吒!有時此大地滿其中水……唯等眾生

巴利本(D. vol. 3, p. 84~5)作:婆私吒!經過相當長時間之後,此世界成立,世界成立時,大部分眾生捨去光音天身歸來此世。但是,彼等是意所成、喜為食、自放光、行空、保持清淨,停留長久時間。婆私吒!其時〔一切〕變一水,黑暗無光。不見月、日,無星及星光,無日夜,無半月與一月,無季節與年歲,無男、女,只被稱為諸眾生。然而,婆私吒!彼等諸眾生,經過相當長時間之後,地味(質)遍滿於水。猶如牛乳被煮熱之後,〔其熱〕消失時,上面有覆物,如此〔地質〕出現。其〔地質〕有具足色、具足香、具足味,如完全的醍醐或純粹的生酥之色;也有好像清淨的蜂蜜味。


五威容

又作五儀飾,即劍、、華鬘、珠柄拂、嚴飾之屣。

即五儀飾,指劍、、華鬘、珠柄拂及嚴飾之屣。


持蓋者

即手持傘的侍從。巴利本作 khattar(隨從者)。


除滅五枝

指斷五。成就六枝:指防護六根。「捨一」,巴利本作 ekārakkha(一護),一守護為 eka ārakkha,漢譯者謂 eka arakkha=eka a+rakkha(一不護=捨一)。一護,指以心護念。以上參閱長部(D. vol. 3, p. 269)。


瞋恚蓋

瞋恚(byāpāda nīvarana)(巴),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亦能覆心性。


睡眠蓋

睡眠(thīnamiddha nīvarana)(巴),又作惛眠,昏沉與睡眠,皆使心性不能積極活動。


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是處

四品法門經(大十七‧七一三下)作:「若人不斷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由煩惱故損減善根,障礙智慧,覆涅槃真寂靜法,彼人若了四念處者,無有是處。」


掉悔蓋

掉悔(uddhaccakkocca nīvarana)(巴),掉舉與惡作。心浮氣躁(掉),或憂惱已作之事(悔),皆能覆心性。


波旬

波旬(pāpīyās、pāpīyān)(梵)、(pāpimant)(巴),又作波卑掾、波卑夜、波卑面,譯為殺者或惡者,北傳中稱其為欲界第六天魔王,經常企圖撓亂佛及諸弟子。玄應音義卷八:「言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惡者,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慧,故名波旬。」慧琳一切經 音義卷十:「旬字本從目,音縣,誤書從日為旬。今驗梵本無巡音,書寫誤耳,傳誤已久。」

波旬(pāpimant)(巴),又作波卑面、波卑夜,譯為殺者或惡者,經常企圖擾亂佛及諸弟子。


疑想

疑想(vicikicchā saññā)(巴),對法猶疑而無決斷。以上五想能覆心性,又作五


貪欲蓋

貪欲(kāmacchandanīvarana nīvarana)(巴),執著五欲之境,而覆心性。


衣、蓋、幢幡

即衣服、傘、旌旗。


斷除五捨五,增修於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淵

別譯雜阿含卷八第八經作「能斷於五,棄捨於五欲,增上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能渡駛流水,得名為比丘」,巴利本作 Pañca chinde, pañca jahe, pañca vuttari bhāvaye, pañcasavgātiko bhikkhu, oghatinno ti vuccatiti.(斷除五,捨五,增修五,超越五結之比丘,稱為渡過暴流者)。巴利本註:斷除「五」,指五─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捨「五」,指五欲─色、聲、香、味、觸。增修「五」,指五根,即五無漏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和合,指五結─貪結、恚結、慢結、嫉結、慳結。


冬夏秋

印度屬季節風地帶,全年氣候分為三種,即暑熱季三至六月(秋),雨季六至九月(夏),冷涼季十至二月(冬)。「秋」字之上,麗本有一「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與聖本刪去。宋、元、明三本、磧砂藏、頻伽藏及大正本在本卷末均有「經言百歲,當經三百冬、夏、秋;謂冬、夏、秋各一百故。言三百而不言春者,此順西域三時也。言三時者,寒、熱、雨三也。言冬即彼寒時,夏即彼熱時,秋即彼雨時。然彼三時各四月,計一年有十二月。今以冬、夏、秋擬彼三時,而月數少,譯者不善方言也。」九十四字之補注。


五威儀

又作五儀飾,即劍、、天冠(或華鬘)、珠柄之拂及嚴飾屣。


不放逸者,能修四禪

障禪定,善心專注則「不昏睡」、「不掉悔」,去「貪、瞋、癡」,五除,禪支現,故不放逸者能修四禪。


擎持幡蓋

巴利本作 cela-vitānāni karontā mandala-mālāni patiyādentā(張天,捧曼陀羅華鬘)。「擎」,聖本作「摬」。


調戲蓋

又作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nīvarana)(巴),五之一,使內心浮躁不安,不能得四念住、七覺支。參閱中阿含第五十一經本際經(佛光一‧三六二)。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阿含辭典(莊春江)]

項目;事件;主題,如「墮障礙品(指五)、「四品」。


十覆

即「十種覆障礙修道之事」,《別譯雜阿含一七五經》作「五事」,相當的南傳經文也只提到五項。


五蓋

pañca nīvaraṇā,另譯作「五結」,指「貪、瞋、睡眠(昏沈)、疑、掉舉(另譯作「調戲、掉悔、掉舉、調、掉」,內心躁動憂惱)等」五種修行障礙。


六覆

即「六種被覆的情形」,無相當的南傳經文。


初禪

paṭhamaṃ jhānaṃ,另譯為「第一禪」:離「五」,達到「覺(尋)、觀(伺)、(踊)喜、樂、心一境」等五個條件(五禪支)的「定」。


強忍

解讀為「勉強忍耐;勉強維持」。相關詞:「…按摩、澡浴強忍」,此句應為描述身體脆弱無常的定型句,《雜阿含1179經》譯作:「…衣服覆、澡浴摩飾長養」,南傳作:「父母生成、米粥所積聚」(mātāpettikasambhavo odanakummāsūpacayo),均無「強忍」一詞,今依前後文意解讀為「需要經常按摩、清洗、勉強維持」,比喻身體經常需要維護的脆弱。


掉心

即「心掉舉」的意思,「掉」為「掉舉」的簡譯,參看「五」。


意界

所有具有「意」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作「心」,參看「界」。(相關詞「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有意界、法界、無明界」)


樓櫓

城上供防禦而無頂的瞭望樓。


蔭餾

讀作「印六」,覆加溫,指孵蛋。


錦衣

羊毛衣,另音譯為「拘沾婆衣」。「拘沾婆」或為「羊毛覆物」(kojava)的音譯。


繒蓋

以絲綢覆,或絲綢作的傘,參看「繒衣」。(相關詞「香華繒」)


繖蓋

「繖」音義同「傘」,「」也為「傘」的意思,參看「拄杖持繖」。


五儀式

五種佩飾,即「寶劍、傘、頭冠、柄端鑲有珠寶的拂塵、華麗的鞋」。


四流法

欲流(五欲)、有流(欲有,色有,無色有)、見流(邪見)、無明流(無知與五)。


迦陵伽

中阿含經作「加陵伽波惒邏波遮悉多羅那」,南傳作「頂級羚鹿皮覆的」(kadalimigapavarapaccattharaṇān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挑選過羚羊皮作的床單」(with choice spreads made of antelope hides)。按「加陵伽」應為「羚鹿」(kadali)的音譯。「波惒邏」應為「頂級」(pavara)的音譯。「波遮悉多羅那」應為「覆的;鋪墊物;覆布」(paccattharaṇa)的音譯。


無明界

所有具「無明」者,參看「無明」、「界」。


無明覆

為無明所覆(障礙),南傳作「無明所」(avijjānīvaraṇānaṃ,直譯為「無明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無知所妨礙」(hindered by ignorance)。


無礙定

「定」以離「欲、五」為前題,故解讀為「無欲無五障礙之定」,無相當的南傳經文。


障閡分

另譯作「障閡之分、障礙分」,即「障礙的成分」,「閡」讀作「合」,「阻礙間隔」的意思,南傳作「障」(āvaraṇo nīvaraṇo)。(相關詞「諸障閡分」「為障閡分」)


調貢高

「調」解讀為「掉舉」之另譯,參看「五」、「貢高」,南傳作「掉舉」(uddhacca)。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大辭典]
一人作虛

禪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續一一七‧三一六上):「僧問興化:『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化云:『一人傳虛,萬人傳實。』」真理乃各人所自悟自得,一涉及語言文字則失其實;此與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大五一‧三○三上)引延沼禪師之語「一犬吠虛,千猱啀實」義同。 p1


一中

(一)一堂、一座之義。乃禪宗於點茶時之用語。又稱點茶一中。即設齋食時,於能容納全部人之堂中行點茶。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大四八‧一一四二下):「今晨齋退,就庫司點茶一中,特為伏望,眾慈同垂降重。」此即謂方丈和尚集新掛搭者於一堂點茶。又天目明本禪師雜錄卷上示眾(卍續一二二‧三六五下):「前日之晚,首座與維那到菴,言:『結夏在近,請為眾道話一中。』」是為一座之義。〔禪林象器箋第二十類言語門〕

(二)中座一筵(特於中央設立一座)之義。中座在中央,故有一中之稱;又此座為主人所居,若請他人坐,係表尊敬其人、得其中正之義。〔臥雲夢語集〕

(三)日中一食之義。以日食一餐,且於午時用,故稱一中。

(四)天台宗用語。一中道之意。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參閱「一中一切中」5) p5


一切一心識

乃生滅門所依之心。又作多一心、多一識心。係密教所立十識中之第九識,亦即造作一切諸法之識心。此心所作之生滅,差別無量,隨其所作,故稱「多」;又能作之心唯有一,故稱「一」,合稱之為多一識心,屬於後得如量智。故釋摩訶衍論贊卷二(卍續七二‧四四七下):「可知第九識心,即前所入法十名中第十,一切一心也,以能緣彼生滅門如,但不能緣真如門理,非不能緣自門真理。」〔釋摩訶衍論卷二、釋摩訶衍論記卷二、宗鏡錄卷五十六〕(參閱「十識」503) p6


一切如來智印

梵語 sarvatathāgata-jñāna-mudrā,西藏語 de-bshin-gśegs-pa thams-cad kyiye-śes kyi phyag-rgya。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遍智院中央之三角智印。又作一切佛心印、一切遍智印、諸佛心印、大勤勇印、三角印等。此三角印係表四種法身之三昧耶形,為四智印之總標幟。其色鮮白,立於白蓮華上,外有光焰圍繞。三角是降伏、除障之義,謂佛坐於道樹,以威猛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之色表大慈悲,謂如來常以悲光普照法界。三角之內與三角之頂皆有卍字,三角為智火,亦是初發菩提心處;初發道心即如智火燒物,能滅除三界貪瞋癡業,此乃成就萬德之本,故有卍字。若至佛智究竟之時,則眾德圓滿,猶如滿月,故於三角上更有圓輪,圓輪上有卍字,表果位萬德之相,故密教胎藏界從此印生起,從此印形成。〔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六、大日經疏鈔卷三〕 p9


一切智句

「句」為住處之意,「一切智句」即指佛之住處。大日經卷六(大一八‧四二中):「於彼常勤修,求一切智句。」真言之性,皆離世間分別之見,若了知此而如實修真言之行,即是一切智句。大日經義釋卷十四(卍續三六‧四七九上):「句是住處義,一切智之住處即是佛住也;當知菩提性等於虛空,虛空等於菩提性。菩提性者,即是阿字門,一切智句也。」 p15


一心三惑

又作同體三惑。三惑又作三障,天台宗將煩惱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三種,此三者之惑障粗細雖有不同,然本體實為一。因於一心之中,具有此三惑,故須修三觀以斷三惑。此三惑即:(一)見思惑,指迷於三世之道理(見惑),與迷於現在之事象(思惑),兩者並稱見思惑。因能招感三界生死之果報,故屬界內惑;又以其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者所斷之惑,故又稱通惑。此惑可用空觀來加以斷除。(二)塵沙惑,比喻我人之惑障有若塵沙之多,故稱塵沙惑。菩薩應知十法界眾生具有無邊之惑障,及對治眾生惑障之無量的教法,然因菩薩以空觀破除見思惑,而易執著於空理,以致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無邊之差別相,故此類塵沙惑又稱著空惑。又因此惑僅為救度眾生之菩薩所特有,故又稱別惑。此惑共通於界內、界外,可用假觀來對治。(三)無明惑,乃昧於「萬有即法界」之理所引起之煩惱,故屬界外之惑障。上述之別惑可由假觀對治之,而此惑則可由中觀斷除。將以上三惑次第由三觀分別斷除,係別教之說法。若以天台圓教而言,三惑既為一體,僅須以一心三觀之法門對治即可,而無須次第分別破除。〔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 p22


一月三身

唐代之飛錫以一月之月體、月光、月影譬喻佛之法、報、應等三身。(一)月體,比喻法身,法身為常住之理,不遷不變,能生諸法,統攝萬事;猶如月體在天,其影含於眾水。(二)月光,比喻報身,報身為寂照之智,智無自體,依理而發;猶如月光之照臨萬象,一切明了而無差謬。(三)月影,比喻應身,應身係變化之用,用無自性,從體而生,有感則通,無感則止;猶如月影,有水則現,無水則隱。然此三者原為一體,其形雖異,質則實一。〔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卷下〕 p27


一字佛頂真言與佛眼真言

佛應金剛密跡主菩薩之請,入大三摩地,而說一字佛頂輪王咒「娜莫(歸命)繕曼陀勃馱喃(普遍諸覺者)勃琳[合*牛](種子)」之真言。此咒具大威德神力,一切如來安住最勝三摩地,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無能超越,若於所在處持此佛頂咒者,足令五百由繕那世間出世間一切咒王悉無成住,隱餘咒之威光;此咒之威神最尊最特,十地一切諸大菩薩,亦怖是咒威德神力。又於其後誦佛眼真言,以佛眼真言乃三部之佛母,具甦生之作用。故持誦此二咒,可得安穩,無諸嬈惱。〔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真言修行鈔卷二〕 p38


一字佛頂輪王經

梵名 Ekāksara-buddhosnīsa-cakra-rāja-sūtra。凡五卷。略稱五佛頂經。唐朝菩提流志譯。現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敘述釋迦佛於摩竭陀國菩提樹下金剛道場,應金剛密跡主菩薩之請,入大三摩地,現大轉輪王相,說一字頂輪王咒,時大千世界震動,觀音、金剛主二菩薩悶絕躃地;佛復說一切佛眼佛母真言,二大菩薩即起身,更說白傘、光聚、高頂等諸輪王咒,以明印成就品五十四種印法、世成就品九種印法。全經分十三品:即序品、畫像法品、分別成法品、分別密儀品、分別祕相品、成像法品、印成就品、大法壇品、供養成就品、世成就品、護法品、證學法品、護摩壇品。本經與不空所譯之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為同本異譯。〔開元釋教錄卷九〕 p38


一百一十善知識

指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值一百一十城所遇之一百一十位善知識。但經文實際所記僅有五十四處,遇五十五知識。所說之一百一十者,以修行有當分與勝進二種,因此在五十五知識下得二倍之數,而謂一百一十知識。此外,一般所謂五十三參者,即以五十五人中,前後兩度參文殊,又在同一處參見德生與有德,故各省去一名,謂五十三參。〔六十華嚴經卷五十九〕 p41


一色

梵語 eka-rūpa。(一)指一物質之形象或現象。

(二)乃極其微細之意。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上):「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三)表全心全意,或純一佛道之修行。典座教訓(大八二‧三二○上):「猶一色之辨道歟!若無道心者,徒勞辛苦,畢竟無益也。」 p43


一坐食

梵語 ekāsanika。乃十二頭陀行之一。又作一食法。即每日唯作一食,且一坐而進食,起後不再食。一日數度進食,易妨礙修道,故要求修行者日中一食。 p45


一身

身者,法身之意。十方諸佛無明之惑淨盡,法性之體全彰,無有自他色相之異,故稱一身。如華嚴經所載,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 p47


一宗

(一)一宗旨之意。諸大乘經所說雖各有不同,然皆同歸於一理,以一宗旨為依歸。

(二)指一門、一族。禪苑清規卷七有(卍續一一一‧四五七上)「直歲部領舉龕,准此備柴薪壇前,一宗諸事並皆主之」之語。 p48


一念三千

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之總和。一念三千即謂,於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之諸法性相。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之有漏無漏,而謂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而無欠缺。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四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考諸吾人於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之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間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故,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更且此眾生之一念心並非與一切諸法之間有所隔歷,而係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時,於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眾生、國土三世間,即此三千世間具足於一念之中。

一念三千之教義係根據舊華嚴夜摩天宮自在品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來。初學者根機淺,不宜作高層次之觀法,而須由自心觀起,以具體事物為所觀對象,故天台宗立一心三觀之法以為初學入門之機。〔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文句卷二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參閱「三千諸法」524、「山家山外」949) p49


一念相應

有四義,即:(一)謂一念之心與空理相應。(二)謂五地以上之菩薩,一念之間,真諦與俗諦二智並起;以此二諦無差別,故能相應。(三)謂始覺與本覺靈知之自性相應合,冥然不二。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六中):「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四)謂行者一念之信念與佛智、佛心相應。佛智之一念為彌陀之本願,行者之信念能與佛心相應,則能所無二,信智唯一,念念相續,必定往生。〔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四教義卷八〕 p50


一法句

指表達真理之章句。一法,表徹悟法身之意;句,表能詮之章句。顯此一法之句,稱為一法句。佛菩薩因其願力,普現其身於一切佛土;又於一切形演一法句,普周無餘一切法界。大法炬陀羅尼經卷一(大二一‧六六二下):「此陀羅尼一法句中,總攝無量億數修多羅,是決定義;當知如來一力所說,無有邊際,汝等亦得多種法門。」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大二六‧七八上):「佛法貴如說行,不貴多讀多誦;又如佛說,行一法句,能自利益,名為多聞,智慧亦如是。」又淨土宗以世親所謂「一法句即清淨句」為據,謂清淨句乃指真實智慧之無為法身。世親淨土論所謂之佛、菩薩、極樂世界等殊勝境界凡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功德莊嚴共攝入清淨之一句。故二十九句為「廣」一法句;二十九句所攝之一句則為「略」一法句;因廣略彼此相入,故言淨土之詳細境界即為真實智慧之無為法身。〔度世品經卷三、往生論、往生論註卷下〕 p52


一物不將來

禪宗公案名。指不持任何物來;亦即赤裸裸的本來面目。從容錄第五十七則(大四八‧二六三上):「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嚴云:『一物不將來,放下箇甚麼?』州云:『恁麼則擔取去!』」「一物不將來」一語,與「父母未生已前」、「一機未發前」、「喜怒哀樂未發前」等語同為禪林中表示本來面目之慣用語,乃形容脫卻我法二執之狀態。 p53


一門

一謂一理,即是所通;門謂正教,即是能通。譬佛所說一乘之教,則能通於實相之理。〔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 p54


一門普門

一門,指一德一智之法門;普門,指含攝總德全智之法門。顯教是以實相中道圓通之法為普門。密教則以大日如來為普門之本尊,大日如來具有無量萬德,故為普門之尊,其他如彌陀、藥師、不動、觀音等,則以分別司大日萬德之一一別德,故為一門之尊。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若諸行人慇懃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指真言行者,歸依一門本尊,慇懃修習,得入法界;歸依普門本尊之大日法身亦得入一切法界門。故了達一即一切後,由不動明王三摩地觀察宇宙,則宇宙一切無非是不動明王忿怒三昧;由觀音菩薩之三摩地觀察世界,則世界一切無非是觀音菩薩慈悲三昧。〔大日經疏卷三、觀音玄義卷下〕 p54


一相一味

乃指實相一味之法。謂佛之說法雖隨眾生根機之差異而有二乘、三乘與五乘之分,然實質上為同一相、同一味,故稱一相一味。法華經卷三(大九‧一九下):「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中略)。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而各滋茂,佛亦如是。」一相,指眾生之心體;一味,指如來之教法。若以一地喻眾生心體,以一雨喻如來教法,則一地合一雨,一相合一味,真如之體(眾生心體)乃與一實之理(如來教法)相契合而無間隔。 p57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休

日本室町時代臨濟宗大德寺派之奇僧。初名周建,後改名宗純,別號狂雲子,又號夢閏。相傳為後小松天皇子嗣。六歲投安國寺,為長老像外鑑侍者。十三歲就東山慕哲攀學作詩,十五歲即以「衣宿花」一詩聞名於時。十七歲從壬生寺清叟學經錄,又訪西金寺謙翁宗為,浸淫關山派宗風五年。謙翁寂後,往近江(滋賀縣)堅田求謁華叟宗曇。華叟初閉門拒之,後受其至誠所感,始允入室。一日聞瞽者演岐王落髮故事,忽有所省,華叟書「一休」贈之,遂以為自號。後聞鴉鳴,脫然領悟,翌日呈機語,華叟大為賞識,乃授其印可之文書,然師鄙視文書之徒具型式,故擲地不受。華叟仍將該文書托將軍義教轉交。

其後,師放曠漫遊各地,居無定所。正長元年(1428)六月二十七日,華叟示寂,師至堅田為其修喪七日。永享四年(1432),隱棲於和泉(大阪府)。相傳師每出遊街巿,常持朱鞝木劍,巿人怪而問其故,則曰︰「今諸方之 知識實似此木劍,收在鞝內猶真劍,拔出則僅木片耳。殺猶不能,何況活人﹖」永享五年,後小松天皇不豫,嘗召師略演心要。九年寓於將軍義教之館,義教將華叟所托之印書與師,師慨然曰︰「今佛法陵遲,具眼者稀,纔持一紙之證則稱嗣某宗風,余恥類徒。」遂撕毀印書並投入火中。

永享十二年住大德寺如意庵,其後轉住德禪寺、攝津住吉之松栖庵、加賀大燈寺等,先後並開創尸陀寺、酬恩庵等。文明六年(1474)二月,奉敕住大德寺,為第四十七世,致力於振興禪風。九月避亂於和泉。十年回大德寺,復興寺門。十一年建法堂,重整寺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病示寂,年八十八。遺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遺骸葬於慈楊(酬恩庵)塔下。

師資性磊落,超脫世外,不計名利,不媚權勢,韜光晦跡,不拘威儀。好詠狂歌,喜吹尺八(簫),又善書畫。有《狂雲集》、《一休骸骨》、《佛鬼軍》各一卷等行世。弟子有沒倫紹等、祖心紹越、岐翁紹禎。

◎附︰《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二〈京兆大德寺沙門宗純傳〉

釋宗純,字一休,號狂雲子。母藤氏,南朝簪纓之女,為後小松帝愛幸,逮其有娠,所譖后宮,出產民間。

純僅六歲,授安國像外鑑禪師為童子。聰慧絕倫,剪 納具後,學風騷於東山慕哲樊,聽教乘於壬生清叟仁,棄參謙翁為於西金寺。翁妙心無因因禪師高弟,本色之衲僧也。服膺高風,執侍六年,及翁捐世,聞華叟曇和尚鉗鎚嚴密,抵謁江之堅田,叟拒不容,止宿漁舟,或臥露地,懇求旬日,許相看。會裡枯澹,而純貧履甚,齋盂不霑,借篷支寒,令究洞山三頓棒因緣。一夕聞鴉鳴,脫然領悟。詰旦呈機,叟曰︰「此是阿羅漢境界,非作家境界也。」純曰︰「某只喜此境界,不喜作家分上。」叟頷授記,復以徹翁以降傳來印書付之,表授受不妄也。純便擲地而出,叟托之宗橘夫人曰︰「吾滅後付宗純。」

橘字華林,於叟之輪下究明大事,總持末山之流亞也。橘托帖子於源丞相,純一日在源第自謂曰︰「今時佛法陵遲,罕有具眼者,龍蛇不辨,黑白不別,纔持一紙證則曰︰「乞嗣某宗風,為某的孫。」徒浩浩如麻似粟,戚哉。」便把遞代印記,投之火中。從此放曠,漫遊靡有定處。

洛之尸陀、攝之酬恩、泉之慈濟松棲等,其卓錫之地也。後小松帝讓位之後,召純入宮,常問旨要,寵遇甚厚;後花園帝相繼崇信。初,稱光帝青宮未立,睿心猶豫,純密奏曰︰「咨天曆數正在彥仁,時不可失。」帝喜曰︰「朕儲定矣。」彥仁,後花園帝也。是以純承三帝之寵,所在眾常盈席。

示眾曰︰「凡學禪道者,切須剿絕惡知惡覺,至正知正見也。惡知惡覺者,古則因緣理論文句學得底,勞而無功者也,如此之輩,對閻羅老子面前,有甚伎倆。正知正見者,日用坐斷涅槃堂裡,全身墮在火坑底,子細看來苦中有樂,若能見得不昧因果境,若見不得永不成佛。汝等勉旃。」冬至示眾︰「獨閉閑門不省方,可中誰是法中王。諸人若問冬來意,日自今朝一線長。」頌野狐話曰︰「千山萬水山僧居,甲子今年五十餘,枕上終無老來意,夢中猶讀小時書。」

到一檀家,欄有老牛,純書一偈,掛其角端曰︰「異類行中是我曾,能依境也境依能,出生忘卻來時路,不識前身誰氏僧。」其夜牛斃矣,牛主來曰︰「師頌殺我牛。」純只一笑。以三轉語接學者曰︰「天高地厚,赤肉白骨,逼塞乾坤底,大人境界也無,三世了達漢,是如來禪,是祖師禪,欲知此兩轉語,須到慈氏下生。」

文明六年春,同門耆宿,捧敕黃來,請視篆大德,純作二偈謝恩,自警終不住,但賜鳳書紫袍耳。七年在薪之虎丘,門人作壽塔,純牓曰「慈楊」,作頌示眾。十三年十月初示疾,十一月二十一日就座書偈曰︰「須彌南畔,誰會我禪,虛堂來也,不直半錢。」瞑目而化,壽八十八。門人舁全身瘞于慈楊之塔。

純憤當時不會祖意,而濫主大法者。尋常混跡,不拘威儀。巡行城邑聚落,諭誘緇白。吹尺八,腰木劍,賦偈頌,詠和歌。頗恣其言,如風狂然。侍華叟病,手自雪穢。又大德火後,勸化四方。純建法堂,慨龍翔寺頹廢,力募緣還復舊觀,是豈狂也哉,偏大信根之所作矣。平生偈語,門人編輯,曰《狂雲集》,盛行于世。

贊曰︰有摩醯眼而可見四天下也。純公出陰界之人,摩醯不能窺其度內,然憤世矯時者危言危行焉。今之人,叨譏評,或以為墮撥無,或以為馳虛遠矣。夫有格外之機者有格外之事,非墨守規中者所可得而甄別焉。觀純始卒,所謂虛堂東海之兒孫也。辭世之語,不復誣而已。

〔參考資料〕 《一休和尚行實》;《一休和尚年譜》;《宗長居士傳》;《紫巖譜略》;《大德寺世譜》;《延寶傳燈錄》卷二十九;徐進夫譯《東海狂雲一休禪師》。


一味蘊

經量部所主張的輪迴主體。即無始以來,以同一本質相續流轉的微細意識。又稱根本蘊,為「根邊蘊(枝末蘊)」的對稱。《異部宗輪論》謂(大正49‧17b)︰「其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異部宗輪論述記》謂(卍續83‧465下)︰「一味者,即無始來展轉和合一味而轉,即細意識,曾不間斷,此具四蘊。」小乘經量部主張無始以來不曾間斷的細意識,其體為受想行識四蘊,展轉和合,一味而轉,故名一味蘊。此亦即大乘阿賴耶識說之基礎。

〔參考資料〕 《異部宗輪論述記目論》卷五;《異部宗輪論述記發軔》卷下;《大乘佛教史論》。


一字不說

站在果位境界對「佛陀說法」一事的描述。謂佛所證之法遠離文字語言之相,唯佛與佛始能知見。其真相無法言說,若強加解釋,則有如指月之指、渡海之舟。此即華嚴宗所謂的果分不可說、禪宗所謂的不立文字、天台宗所謂的四不可說。《大般若經》卷四二五(大正7‧138c)︰
「我曾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當何所解,何以故﹖諸天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中,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此於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參考資料〕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大般若經》卷一二五;《大智度論》卷五十四;《碧巖錄》第二十八則;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卷二十六;《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入楞伽經》卷五。


一心二門

一心指眾生心,二門指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語出《大乘起信論》。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云(大正44‧251b)︰「言一心者,謂一如來藏心,含於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也(中略);(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也。」眾生心之體乃自性清淨之妙理,故稱如來藏心。此心之本體,就超絕差別事相的真如而言,是心真如門,已絕染淨、迷悟、因果、佛凡等差別相,故真如謂不染不淨,不生不滅,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凡夫彌勒同一際。此係約體絕相的心真如門。

其次,心生滅門是隨緣起滅之義,非染非淨的如來藏心,由於無明而動轉,因此現出染淨、因果、迷悟、佛凡的差別相。雖成染淨,但其性恆常不動,為一如來藏心,又因是恆常不動的如來藏心,故又能動轉成染淨。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的關係恰如水和浪,水緣風而起浪,但水性恆常不變不動。又,如浪之本體即是水,真如、生滅二門也相互通融,不分際限,真如是體,生滅是相,體相關係非別體,本來無二,故說一心有二門。

關於一心二門的義理,印順有詳細的說明。其《大乘起信論講記》載︰
「本論顯示大乘法的正義,是依於眾生心。眾生心,即『一心法』。從本論的觀點說︰世間法出世間法,唯是一眾生心,所以說依一心法。依一心建立一切法,從二門去說明,即︰『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本論的二門,不要以為生滅專約事相、差別說;真如專約理性、無差別說。本論說生滅,即說到真如;說真如,也不離生滅;這著重在不異的不一不異的論法,與唯識者(著重在不一的不一不異)不同。(中略)

本論的二門,就是從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義,立心真如門;從眾生心的流轉還滅義,立心生滅門。所以,本論生滅門的生滅,不是但指剎那、分位生滅;也是於生滅(生)流轉中,依本不生以說到還滅,還滅而無所滅的真如性。真如門中,也不是專明真如而毫不涉及生滅的;生滅何曾離真如而有﹖因此,本論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而二種門,皆是各各總攝一切法的。不像唯識者說,真如門只攝真如性,生滅門只攝(剎那)生滅有為事。本論雖分二門,而二門是都能總攝一切法的。真如門中,雖攝生滅法而以真如為本,故名心真如門。生滅門中,雖攝得真如性而以生滅事為重心,故名心生滅門。」


一搩手

古印度的長度單位。即拇指與中指張開後,兩指尖的距離。另有說是肘節與腕節間的距離。又作一張手、一拆手、一撘手。搩,張開之意。《造像量度經解》云(大正21‧941c)︰「十二指為搩(音桀,以手度物曰搩,俗謂大扎),亦謂大分,倍搩為肘。」關於其尺寸,說法不一。《翻譯名義集》卷三謂(大正54‧1107c)︰「磔,周尺,人一尺,佛二尺;唐於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周尺八寸也。」其長度約為二十三公分。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二十二;《祇洹寺圖經》;《慧琳音義》卷二十四;《古今著聞集》卷二;《法服格正》。


一法界

指唯一絕對的世界。即絕對界。又作一心法界、一真法界、獨一法界、一真無礙法界。《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6a)︰「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或稱一法界為無二真心,此時「一」意謂絕對,「法」意指聖法,「界」者因之意;如法藏在《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釋云(大正44‧252a)︰「一法界者,即無二真心為一法界。此非算數之一,謂如理虛融平等不二,故稱為一。(中略)依生聖法,故云法界。(中略)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故也。」以全宇宙為一法界者,乃不立迷悟、染淨、凡聖等差別相,唯立平等理體之絕對相,此係就非染非淨非生非滅之無差別性而言,亦即《大乘起信論》所說的真如門。

又,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就法界分為五門,於其中第三門「亦有為亦無為法界」謂(大正35‧440c)︰「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此亦以《起信論》之一心為一心法界。然清涼澄觀在《華嚴大疏鈔》卷六十謂,總五門唯一真無礙法界。宗密《行願品疏鈔》卷一謂(卍續7‧797下)︰「法界類雖多種,統而示之但唯一真法界,即諸佛眾生本源清淨心也。」同書卷二於釋普賢菩薩所入法界時,謂(卍續7‧843下)︰「統唯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中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亦即澄觀、宗密二師以普賢所入法界,為一真法界,稱此唯一真心為總該萬有之一心,而以之為《華嚴》一經之宗要。

〔參考資料〕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註華嚴法界觀門》;《大日經疏》卷一;《宗鏡錄》卷三十二;《起信論筆削記》卷四;《淨土生無生論》。


一然

朝鮮高麗曹溪宗迦智山系僧。俗姓金,諱見明,字晦然,號無極、睦庵,後改稱一然。慶州章山郡(慶山)人。

師九歲入海陽無量寺,十四歲從陳田寺大雄披剃。二十二歲禪科應試及第。曾任三重大師、禪師、大禪師。五十六歲時,承繼知訥法統。高麗‧忠烈王九年(1283),獲冊封為「圓徑沖照國尊」。翌年住麟角寺。八十四歲示寂,諡號「普覺國尊」。為韓國佛教史上僧人稱為「國尊」之嚆矢。弟子有宏訓、混丘、竹盧等。著有《三國遺事》、《重編曹洞五位》、《新羅國東吐含山華嚴宗佛國寺事蹟》等。

◎附︰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下編〈高麗國義興華山曹溪宗麟角寺迦智山下普覺國尊碑銘并序〉(摘錄)

國尊諱見明,字晦然,後易名一然,俗姓金氏,慶州章山郡人也。考諱彥弼,不仕,以師故,贈左僕射。妣李氏,封樂浪郡夫人。初,母夢日輪入屋,光射于腹者,凡三夜,因而有娠,泰和丙寅六月辛酉誕焉。生而俊邁,儀表端嚴,豐準方口,牛行虎視。少有出塵志,年甫九歲,往依海陽無量寺。始就學而聰警絕倫,有時危坐盡夕,人異之。興定己卯,就陳田長老大雄剃度受具。於是遊歷禪肆,聲價籍甚,時輩推為九山四選之首。丁亥冬,赴選佛場,登上上科。厥後寄錫于包山寶幢庵,心存禪觀。

丙申秋有兵亂,師欲避地,因念文殊五咒,以期感應,忽於壁間,文殊現身,曰︰「無住居。」明年夏,復居是山妙門庵,庵之北有蘭若曰無住,師乃悟前記。住是庵時,常以「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之語參究之。一日,豁然有悟,謂人曰︰「吾今日乃知三界如幻夢,見大地無纖毫礙。」是年,批授三重大師;丙辰,加禪師。己酉,鄭相國晏捨南海私第為社,曰定林,請師主之。己未,加大禪師。中統辛酉,承詔赴京,住禪月社開堂,逄(逄疑遙字之誤)嗣牧牛和尚。至至元元年秋累請南還,寓居吾魚寺。未幾,仁弘社主萬恢讓師主席,學儷雲臻。戉辰夏有朝旨,集禪教名德一百員,設大藏落成會於雲海寺,請師主盟,晝讀金文,夜談宗趣,諸家所疑,師皆剖釋如流,精義入神,故無不敬服。師主仁弘十一年,是寺創構既遠,殿宇皆頹圮,又且湫隘,師並重新恢廓之,仍奏于朝,改號仁興,宸書題額以賜之。又於包山東麓,重葺涌泉寺,為佛日社。

上即祚四年丁丑,詔住雲門寺,大闡玄風。上日深傾注,以詩寄云︰「密傳何必更摳衣,金地逢抬亦是奇,欲乞璉公邀闕下,師何長戀白雲枝。」辛巳夏,因果征駕幸東都,詔師赴行在,及至,路請陞座,倍生崇敬,日取師佛日結社文題明顯入社。明年秋,遣近侍長作尹金頵,賷詔迎至闕下,請於大殿,喜溢龍顏,敕有司館于廣明寺。入院日夜半,有人立方丈外,曰︰「善來者」三,視之無有也。冬十二月,乘輿親望,咨問法要。明年春,上謂群臣曰︰「我先王皆得釋門德大者為王師,德又大者為國師,在否德獨無可乎﹖今雲門和尚,道尊德盛,人所共仰,豈宜寡人獨蒙慈澤,當與一國共之。」於是遣右承旨廉承益奉綸旨,請行闔國尊師之禮。師上表固讓,上復遣使,牢請至三,仍命上將軍羅裕等冊為國尊,號「圓徑冲照」。冊訖,四月辛卯,迎入大內,躬率百僚行摳衣禮。改國師為國尊者,為避大朝國師之號也。

師素不樂京輦,又以母老乞還舊山,辭意甚切,上重違其志而允之,命近侍佐郎黃守命護行下山寧親,朝野嘆其希有。明年母卒,年九十六;是年,朝廷以麟角寺為下安之寺,敕近侍金龍儉修葺之。又納土田百餘頃以賁常住。師入麟角,再闢九山門都會,叢林之盛,近古未曾有也。越己丑六月示疾,至七月七日,手寫上大內書,又命侍者作書,寄相國廉公,告以長往;因與諸禪老,問答移晷,是夜,有長星大尺圍隕于方丈。後翌日乙酉,晨起興浴而坐,謂眾曰︰「今日,吾當行矣,不是重日耶﹖」云︰「不是。」曰︰「然則可矣。」令僧撾法鼓,師至差法堂前,踞禪床封印寶,命掌選別監金成固重封畢,謂曰︰「適值天使來見老僧末後事。」有僧出問︰「釋尊示滅於鶴林,和尚皈真於麟嶺,未審相去多少﹖」師拈拄杖卓一下云︰「相去多少﹖」進云︰「伊麼則,今古應無墮,分明在目前。」師又卓一下云︰「分明在目前。」進云︰「三角麒麟入海中,空餘片月波心出。」師云︰「他日皈來。且與上人重弄一場。」又有僧問︰「和尚百年後,所須何物﹖」師云︰「只遮個。」進云︰「重與君王造個塔樣,又且何妨﹖」師云︰「什麼處去來﹖」進云︰「也須問過。」師云︰「知是般事便休。」又有僧問︰「和尚在世如無世,視身如無身,何妨住世轉大法輪﹖」師云︰「隨處作佛事。」問答罷,師云︰「諸禪德,日日報之,痛癢底,不痛癢底,模糊未辨。」乃拈拄杖卓一下云︰「這個是痛底。」又卓一下云︰「這個是不痛底。」又卓一下云︰「這個是痛底,是不痛底,試辨看。」便下座,皈方丈,又坐小禪床,言笑自若,俄頃,手結金剛印,泊然示滅。有五色光起方丈後,直如幢,其端煜煜如炎火,上有白雲如,指天而去。時秋暑方熾,顏貌鮮白,肢體瀅澤,屈伸如生,遠近觀者如堵。丁亥闍維,拾靈骨,置于禪室中,門人賷遺狀印寶乘傳以聞,上震悼,遣判觀候署事令倜展飾終之禮,又命按廉使監護喪事,仍降制諡曰「普覺」,塔曰「靜照。」十月辛酉,塔于寺之東岡。享年八十四,臘七十一。

師為人言無戲謔,性無緣飾,以真情遇物,處眾若獨,居尊若卑。於學不由師訓,自然通曉,既入道穩實而縱之以無礙辯,至古人之機緣語句,盤根錯節,渴施陂險處,扶剔疏鑿,恢恢焉游刃。又於禪悅之餘,再閱藏經,窮究諸家章疏,旁涉儒書,兼貫百家。而隨方利物,妙用縱橫。凡五十年間,為法道稱首,隨所住處,皆爭景慕。唯以未參堂下為耻,雖魁傑自負者,但受遺芳餘潤,則莫不心醉而自失焉。養母純孝,慕睦州陳尊宿之風,自號睦庵。年及耄期,聰岡少衰,教人不倦,非至德真慈,孰能如是乎。初龍劍之來也,馬山驛吏夢人曰︰「拚當有天使修曇無竭菩薩住行過此。」拚果至,以師之行己利人觀之,是夢豈虛也哉。其餘異跡奇夢頗多,恐涉語怪,故略之。師之所著,有《語錄》二卷、《祖圖》二卷、《大藏須知錄》三卷、《諸乘法數》七卷、《祖廷事苑》三十卷、《禪門拈頌事苑》三十卷等百餘卷行于世(《三國遺事》亦係師著。而此不及)。


一生補處

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即等覺位。或譯作一生所繫。因經此生的繫縛即可補佛位處,故稱一生補處,略稱補處。

《無量壽經》卷上(大正12‧268b)︰「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六(大正11‧874c)︰「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處,次當作佛。」《阿彌陀經》(大正12‧347b)︰「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一般說來,此菩薩位還存有元品(根本)無明,受變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後斷惑入妙覺位,補前佛位處,故名補處。而將彌勒菩薩名為一生補處菩薩,主要是依據《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經所說。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待其此生結束後,將降在娑婆世界補釋迦之佛處。

另外,日本淨土真宗認為就信心之利益而言,一生補處可分為現益與當益二途︰

(1)如為現益,則獲得信心的念佛行者,於現世立即住於一生補處位。

(2)如是還相迴向的利他教化之位︰亦即念佛行者往生安樂淨土,快速超證滅度大果,同時住此位尊奉普賢之德,作化他之利益。

總之,彼土的一生補處有滅度與因果不二的關係。然而安樂淨土的阿彌陀如來,是盡未來際不入涅槃的報身佛,往生者雖不能補其佛處,但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補佛處之德,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

〔參考資料〕 《阿閦佛國經》卷上〈發意受慧品;《師子月佛本生經》;《大日經》卷一〈具緣真言品;《菩提資糧論》卷一;《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卷上;《彌勒上生經宗要》;《阿彌陀經略記》;《阿彌陀經疏》。


一禪

(一)(1488~1568)朝鮮禪僧。號休翁或禪和子。此外又有慶聖或敬聖的尊號。蔚山(慶尚南道)人。俗姓張。十三歲參斷石山海山師,三年後薙髮。二十四歲時,在妙香山(平安北道寧邊郡)文殊庵修苦行,後南遊參智異山(全羅南道)智嚴而悟禪旨。中宗王三十一年(1536),垂教化導於楞伽山,為官方嫌惡而遭拘禁,赦免後晦迹於西山九年。三十九年,復入妙香山普賢寺講說經論,大振禪風。明宗王十三年(1558)建上禪庵,特築慶聖堂於庵東,日祝聖壽。宣祖王二年,預知時至,遂召集門人作最後訓示,並書偈云︰「年逾八十似空花,往事悠悠亦眼花,腳未跨門還本國,故園桃李已開花。」旋置筆端坐,泊然而逝,享年八十一。

關於一禪的一生,現代日本學者里道德雄在《東亞佛教概說》第一章曾有綜合性的評論。他說︰
「慶聖一禪曾以遊方雲水的飄逸行徑,度過其泰半的生涯,歷訪了東金剛山、天摩山、五台山、白雲山、楞伽山等佛教聖地。自從住入妙香山普賢寺觀音殿後,因其道光熠耀,普照四方,遂引得天下學人蜂擁而至,蝟集於其四周,欲浸潤於其道風之中。一禪謙冲為懷,常慨嘆無以報答國君、父母、眾生、三寶等四恩,除自我勗勉外,並以之要求學人刻苦自勵。

一禪的眾多子弟中,檜嚴寺義卞、普賢寺天珪乃個中翹楚,至於出人頭地,住持名剎者亦屢見不鮮,其法脈甚為鼎盛。」

(二)(1533~1607)朝鮮禪僧。俗姓郭,號靜觀。十五歲出家,從白霞禪雲學法華思想,後參西山大師休靜,傳其心印。宣祖四十一年示寂於德裕山,年七十六,法臘六十一。弟子有沖彥、太浩等,其法系稱靜觀門派。著有《靜觀集》一卷,書中收錄詩偈五十餘篇及書、跋、疏等,計有十三篇,卷首並有巿南傖叟志的序。

◎附︰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中編〈朝鮮禪宗臨濟嫡派〉(休翁一禪)

妙香山慶聖堂禪師,諱一禪,號休翁,一曰禪和子。其先張氏,蔚山人也。父鳳韓,母林氏。母夢吞明珠,覺而有娠,弘治元年戊申十二月十二日生焉。幼失雙親,泣血三年,觀世無常,意志清虛。年至十三,入斷石山,投海山法師,服勤三年。十六薙髮,二十四入妙香山,專習苦行。頃之,南入智異山,參智嚴長老,嚴一見深器之,示一偈曰︰「風颼颼月皎皎,雲幕幕水潺潺,欲識這個事,須參祖師關。」師即深得密旨,樂而忘憂。

東入金剛山十王洞,志存大乘,冥心虛寂,不覺失笑,曰︰趙州露刃劍,寒霜光燄燦,擬議問如何,分身作兩段。喝,夢中說夢,漏逗不少。自此,詠1於口者必徑截門言句也。頃入表訓結一夏,厥後遍歷天磨五臺白雲楞伽諸山。嘉靖甲辰春,還入妙香山,棲普賢寺觀音殿,碩德高士八表雲趨,可謂海東折床會也。有時深夜,喚諸門人曰︰「大抵學者,不答活句,徒將聰慧口耳之學,衒耀於世,不踏實地,言行相違。關西湖南,討山討水,徒費粥飯,被經論賺過一生,終未免虛生浪死。又一般漢,習閒成性,不求師範,野鬼窟中,徒勞坐睡,如到寶山,空手去來,深可憐愍。」又曰︰「汝等諸人,自己靈光,地,不拘文字,體露真常,夜繩不動,汝疑之為蛇,闇室本空,汝怖之為鬼。心上起真妄之情,性中立凡聖之量。請將智慧之嘴,啄破無明之殼。幸甚。」

隆慶戊辰二月三十日,特命檜巖住持茂卞、普賢住持元珪、禪德暉晶、學玄、禪燈、義淨、一精之徒,曰︰「界有成住壞空,念有生住異滅,身有生老病死。凡有始必有終,物之常也。今日老僧,欲示無常。諸仁者,須攝正念,勿懷眷戀,亦莫隨俗,為譸張不益事也。昔者莊子,以天地為棺槨之語,實自有理。莊子尚爾,況道人乎。吾常欲向不思議之嶺,作佛事,須露屍骸,飼于鳥獸可也。」言已,即拔筆大書曰︰「八十人間命,迅如一電光,臨行忽舉目,活路是家鄉。」亦繼吟於口,而書於紙曰︰「年逾八十似空花,往事悠悠亦眼花,腳未跨門還本國,故園桃李已開花。」放筆端坐,泊然而逝。及至七日,門人遵命,奉色身輦于不思議之嶺,以天竺法闍維之。神光奪夜,天地洞然,百里之外,有見之者,望拜焉,乃四月十八日亥時也。銀色舍利,鐫石鍾以安之。師壽八十一,臘六十五。

〔參考資料〕 (一)《清虛堂集》卷三;《朝鮮寺剎史料》卷下;《東師列傳》卷二;《慶聖堂休翁行錄》。(二)《朝鮮佛教通史》〈靜觀集序〉。


一篋四蛇

佛經譬喻語,為警惕眾生之眷戀色身者所作的譬喻。以一箱篋內裝有四蛇譬喻人身係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正12‧499b)︰「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齧毒,一切眾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眾生四大,亦復如是,或見為惡,或觸為惡,或氣為惡,或齧為惡。以是因緣,遠離眾善。」

又,《達磨多羅禪經》卷下云(大正15‧318c)︰「身中諸界種,還自生苦惱。譬如養毒蛇,終為彼所害。四大生造色,即共造色住,和合相間錯,還為四大壞。」吾人此身由四大合成,卻又因四大之增減而招致疾惱死滅,故經典以此喻人身的不安穩,警示眾生及早捨離,不為彼所害。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雜阿含經》卷四十三;《達磨多羅禪經》卷上。


一行

中國古代有數的天文學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組織者,密宗要典《大日經疏》的作者。原籍魏州昌樂縣(依《舊唐書》卷一九一之說,當今河南省南樂縣境,《宋高僧傳》作鉅鹿),本姓張,名遂,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天資聰敏,過目不忘。二十歲左右,已博覽經史,精於曆象陰陽五行之學。一次,他幾天之內寫成《大衍玄圖》及《義訣》各一卷,闡釋揚雄的《太玄經》,得到名藏書家尹崇的獎譽而聲名大震。當時武三思獨攬朝政,猜忌正士,出於某種意圖,想與一行結交。一行鄙薄他的行為,隱而不見,適遇普寂禪師在嵩山弘揚禪要,參聽之後,深受感動,就禮普寂為師,落髮出家,時年約二十四、五歲。

出家之後,得到普寂許可,四出參訪,《高僧傳》說他不遠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從一位隱名的大德學習算術,內外學的造詣因而更深,名聲也更大了。唐睿宗即位(710,一行二十八歲)之後,曾派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徵聘,一行稱疾堅辭,卻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去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

開元五年(717),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禮部郎中親自去湖北請他入朝,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

唐玄宗請一行進京,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整理曆法,從新舊《唐書》 〈律曆志〉的記載看來,一行開始草擬《大衍曆》是在開元九年(721),到開元十五年(727)完成,共經過六、七年的時間。在這六、七年中,他的工作非常緊張。在曆法方面,他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新唐書》〈藝文志〉所載的《曆議》十卷、《曆立成》十二卷、《曆草》二十四卷、《七政長曆》三卷等書,都是為草擬《大衍曆》所提出的重要文獻。此外,他還要收集實測的資料,如《舊唐書》〈天文志〉云︰「玄宗開元九年,太史頻奏日蝕不效,詔沙門一行改造新曆。一行奏云︰今欲創曆立元,須知黃道進退,請太史令測候星度。」這是從天象方面去找立論的客觀根據,因此他又必須製造天文儀器以供測候之用。

《新唐書》(天文志〉記載︰開元十一年(723 ),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用銅鐵鑄成可以測量星宿運動和考察月球運行規律的黃道遊儀。測候結果,證實了恒星的位置有移動,畫成三十六張圖,深得唐玄宗的嘉許,親為黃道遊儀制銘。接著,一行又受詔和梁令瓚等製造渾天儀。渾天儀又稱渾儀,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儀器,創始於西漢武帝時的洛下閎。東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張衡就改用漏水來轉動;後來又屢有修改,經過一行和梁令瓚的改制,才比較完備。《舊唐書》(天文志〉載:
「鑄銅為圓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別置二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西轉一匝,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百六十五轉而日行匝。仍置木櫃以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前置鐘鼓以候辰刻,每一刻自然擊鼓,每辰則自然撞鐘。皆於櫃中各施輪軸,鉤鍵交錯,關鎖相持。既與天道合同,當時共稱其妙。鑄成,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僚。」

由此可以考見當時的創造精妙。

《新唐書》<天文志>又載︰「中晷之法︰初(李)淳風造曆,定二十四氣中晷,與祖沖之短長頗異,然未知其孰是。及一行作《大衍曆》,詔太史(按即太史監南宮說、太史官大相元太等)測天下之晷,求其土中,以為定數。」這就是用圭表測量日影於同一時間在各地投影的差數(即所謂「影差」),以計算太陽距離赤道南北遠近的方法。如太陽走到最北而位置最高的時候,圭影最短,就是夏至節;太陽走到最南而位置最低的時候,圭影最長,就是冬至節。依此可以區分二十四節氣和測定時刻。一行根據當時實測的結果,計算出來大約五二六里(唐里小程每里為三百步,合四五四‧三六三公尺)二七步,影差二寸有餘,糾正了《周髀算經》「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說法。影差與北極的高度有關,而一地的北極高度即等於該地的緯度。所以一行「大率三五一里八十步而極差一度」的議論(《新唐書》〈天文志〉),就是說明緯度一度的長度,亦即子午線一度的長度,比西元814年回教王阿爾馬蒙的實惻午線早九十年。《新唐書》〈髐悀憪酐〉載,一行根據許多資料作《復炬圖》,南自丹穴,北至幽都,每極高移動一度,就注明它的差數,可用以確定日蝕的偏全和晝夜的長短。後來昭宗時代的邊岡重訂曆法,認為一行此圖非常精粹,是不可磨滅的作品。

《大衍曆》的主要著作《經七章》一卷(《新唐書》〈藝文志〉作《開元大衍曆》一卷),大約是一行在開元十二年(724)開始寫的。一行圓寂後,經過張說的編次,和《長曆》三卷、《曆議》十卷、《立成法》十二卷、《天竺九執曆》一卷、《古今曆書》二十四卷(或即《新唐書》〈鷖壑憪酐〉之《曆草》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合併為五十二卷,總稱為《開元大衍曆》。後來,太史令用靈台候簿核對,證明《大衍曆》相合的十之七、八。所以《新唐書》〈鷑銣酐〉載︰「自太初(漢武帝)至麟德(唐高宗),曆有二十三家,與天雖近而未密也;至一行,密矣。其倚數立法,固無以易也;後世雖有改作者,皆依仿而已。」 

一行關於《大衍曆》的著作,可惜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當時以及後代對於他的技術之巧、曆算之精,非常景仰,因此別人的許多有關著作,也用一行的名字。查各書所載,用一行名的計有三十二種七十五卷,多數出於依托,因為大都佚失,現已無法詳細楷定。至於《舊唐書》〈一行傳 〉所說的《大衍玄圖》一卷、《義訣》一卷和《後魏書》中的《天文志》(《宋史》〈藝文志〉著錄後魏《天文志》四卷),可能是一行的作品,可惜也已散失,無從稽考了,但他對於天文學的巨大貢獻和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一行的佛教著作見於著錄的有︰《攝調伏藏》十卷(《宋高僧傳》作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大日經疏》二十卷、《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一卷、《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卷、《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祕術如意法》一卷、《七曜星辰別行法》一卷、《北斗七星護摩法》一卷、《宿曜儀軌》一卷,共八種。其中《釋氏系錄》已佚。《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等,或屬於金、胎合部,或屬於胎藏部,都是通常的密教儀軌。《七曜星辰別行法》前面有一段似序非序的文字,可以證明它和相傳是「一行禪師修述」的《梵天火羅九曜》,皆出於後人的依托。所以一行的佛教著作應以組織密宗教理的《大日經疏》為代表。

據《續古今譯經圖紀》所載,善無畏為一行在洛陽大福先寺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而崔牧〈大日經序 〉 謂,譯畢之後,一行「重請三藏和上敷暢厥義,隨錄撰為記釋十四卷」;即《大日經疏》的著作年代,大約在開元十三年(725)。至於《經疏》的名稱,或稱《義釋》,或稱《義記》,卷數也有七卷、十卷、十一卷、十四卷和二十卷的不同,內容也不完全一致。據說一行臨終命弟子智儼、溫古改治疏文,更名《義釋》,因而傳抄有異,但理論上並無出入。

《大日經疏》對於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把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溫古〈大日經義釋序〉)的地方解釋明白,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和注明許多事相的作法與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的積極精神,使密宗教理合理化。

據《開元釋教錄》、《續古今譯經圖紀》、《宋高僧傳》等書所說,一行又曾從金剛智咨詢密法,請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一卷,並受灌頂。因此一行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闍黎。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可惜他積勞成疾(玄宗撰碑文有「吐血忘倦」之語),不到五十歲就圓寂了。《舊唐書》〈一行傳 〉載,玄宗賜諡曰「大慧禪師」,並「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為起塔於銅人之原。明年,幸溫湯,過其塔前,又駐騎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賜絹五十匹以蒔塔前松柏焉」。可以想見當時朝廷對於一行的尊仰和懷念。(巨贊)


一行


◎附︰《宋高僧傳》卷五〈一行傳〉

釋一行,俗姓張,鉅鹿人也,本名遂,則唐初佐命郯國公公謹之支孫也。艸歲不群,聰黠明利,有老成之風。讀書不再覽,已暗誦矣。因遇普寂禪師大行禪要,歸心者眾,乃悟世幻,禮寂為師,出家剃染。所誦經法,無不精諷。寂師嘗設大會,遠近沙門如期必至,計逾千眾。時有徵士盧鴻,隱居於別峰,道高學富,朝廷累降蒲輪,終辭不起。大會主事先請鴻為導文,序讚邑社。是日鴻自袖出其文,置之机案。鐘梵既作,鴻謂寂公曰︰「某為數千百言,況其字僻文古,請求朗雋者宣之,當須面指擿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紙覽而微笑,復置机案。鴻怪其輕脫。及僧聚於堂中,行乃攘袂而進,抗音典裁,一無遺誤。鴻愕視久之,降歎不能已,復謂寂公曰︰「非君所能教導也,當縱其遊學。」自是三學名師,罕不諮度。因往當陽,值僧真,纂成《律藏序》,深達毗尼。然有陰陽讖緯之書,一皆詳究,尋訪算術,不下數千里,知名者往詢焉。末至天台山國清寺見一院,古松數十步,門枕流溪,淡然岑寂。行立于門屏,聞院中布算,其聲蔌蔌然。僧謂侍者曰︰「今日當有弟子自遠求吾算法,計合到門,必無人導達耶﹖」即除一算子。又謂侍者曰︰「門前水合卻西流,弟子當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請法,盡授其決焉,門前水復東流矣,自此聲振遐邇,公卿籍甚。玄宗聞之,詔入,謂行曰︰「師有何能﹖」對曰︰「略能記覽,他無所長。」帝遂命中官取宮籍以示之,行周覽方畢,覆其本,記念精熟,如素所習。唱數幅後,帝不覺降榻稽首曰︰「師實聖人也。」嗟歎良久。尋乃詔對無恆,占其災福,若指于掌,言多補益。

時邢和璞者,道術人,莫窺其際,嘗謂尹小音曰︰「一行和尚真聖人也。漢‧洛下閎造曆云︰「八百歲當差一日,則有聖人定之。」今年期畢矣。屬《大衍曆》出,正其差謬,則洛下閎之言可信。非聖人孰能預於斯矣!」又於金剛三藏學陀羅尼祕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復同無畏三藏譯《毗盧遮那佛經》,開後佛國,其傳密藏,必抵淵府也。睿宗、玄宗並請入內集賢院,尋詔住興唐寺。所翻之經,遂著疏七卷,又《攝調伏藏》六十卷、《釋氏系錄》一卷、《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其曆編入《唐書》〈律曆志〉,以為不刊之典。又造游儀,黃赤二道以鐵成規,於院製作。

次有王媼者,行鄰里之老嫗,昔多贍行之貧,及行顯遇,常思報之。一日拜謁云︰「兒子殺人,即就誅矣,況師帝王雅重,乞奏減死,以供母之殘齡!」如是泣涕者數四,行曰︰「國家刑憲,豈有論請而得免耶﹖」命侍僧給與若干錢物,任去別圖。媼戟手曼駕曰︰「我居鄰周給迭互, 褓間抱乳汝。長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愛,終夕不樂。於是運算畢,召淨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於某坊閑靜地,午時坐伺,得生類投囊,速歸。」明日,果有猳彘引豚七箇,淨人分頭驅逐,猳母走矣,得豚而歸。行已備巨瓮,逐一入之,閉,以六乙泥封口,誦胡語數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詔入問云︰「司天監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見,何耶﹖」對曰︰「昔後魏曾失熒惑星,至今帝車不見。此則天將大儆於陛下也。夫匹夫匹婦不得其所,猶隕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釋門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見,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其夜占奏北斗一星見,七夜復初,其術不可測也。又開元中嘗旱甚,帝令祈雨,曰︰「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於內庫中偏視之,皆言弗類。數日後指一古鑑,鼻盤龍,喜曰︰「此真龍也。」乃將入壇場,一日而雨。其異術通感為若此也。

玄宗在大明宮,從容密問社稷吉凶并祚運終畢事,行對以他語。帝詢之不已,遂曰︰「陛下當有萬里之行。」又曰︰「社稷畢得終吉。」帝大悅。復遺帝一金合子,形若彈丸,內貯物,撼必有聲,發之不得,云︰「有急則開。」帝幸蜀,倉黃都忘斯事,及到成都,忽憶啟之,則藥分中當歸也。帝曰︰「伊藥產於此,師知朕違難至蜀當歸也。」復見萬里橋,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謝也。及昭宗初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為梁滅,終行之言「社稷畢得終吉」也。

開元十五年九月於華嚴寺疾篤,將輿病入辭,小間而止。玄宗此夜夢瞰禪居,見繩紙隔開扇,曉而驗問,一如所睹。乃詔京城名德致大道場,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寵愛如是。十月八日隨駕幸新豐,身無諸患,口無一言,忽然浴香水換衣,趺坐正念,怡然示滅。一云︰辭告玄宗後,自駕前東來嵩山謁禮本師,即寂也。時河南尹裴寬正謁寂,寂云︰「有少事,未暇與大尹款話。且請踟躕休息也。」寬乃屏從人,止於旁室,伺寂何為。見潔淨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斯須,叩門連聲云︰「天師一行和尚至。」(僧號「天師」,始見於此,言天子師也。)行入,頗忽切之狀,禮寂之足,附耳密語,其貌愈恭。寂但頷應曰︰「無不可者。」語訖又禮,禮語者三,寂唯言「是是,無不可者。」行語訖,降階入南室,自閉其戶。寂乃徐召侍者曰︰「速聲鐘,一行已滅度。」左右疾走視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絕。四眾弟子悲號沸渭,撼動山谷,乃停神於罔極寺。自終及葬,凡經三七日爪甲不變,髭髮更長,形色怡悅,時眾驚異。帝覽奏悲愴曰︰「禪師捨朕,深用哀慕!」喪事官供,詔葬于銅人原,諡曰「大慧禪師」。御撰塔銘,天下釋子榮之。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一九一;《釋門正統》卷八;春日禮智《一行傳研究》;長部和雄《一行禪師研究》;蔣維喬編譯《中國佛教史》卷二。


一說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屬大眾部系之學派。《文殊師利問經》譯為執一語言部,謂(大正14‧501b)︰「所執與僧祇同,故云一也。」《異部宗輪論》、《部執異論》、《十八部論》等譯為一說部,《異部宗輪論述記》謂(卍續83‧435上)︰「一說部,此部說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即乖本旨。所以別分名一說部,從所立為名也。」一般認為是佛陀入滅二百年間,從大眾部分出的,主要駁斥大眾部「現在有體,過未無體」的說法,否認有「唯一剎那」的現在法,強調「諸法無有實體,唯有假名。」

賢首法藏嘗根據前引《異部宗輪論述記》所述,稱此部為諸法但名宗,謂其教義分通大乘。「諸法無有實體,唯有假名」之說,殆與般若皆空之說無異。依此,本部若於佛滅二百年間成立,則其所宗當係般若說之基礎;若於佛滅四、五百年間成立,則所立即是般若之說。

◎附︰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二章第五節(摘錄)

大眾與上座的對立,一開始是表現在對佛說解釋的方法上。上座採用分別說,認為對佛說應該加以分別的解釋;大眾採用的是一說,認為佛說是一往之談,應該作全盤肯定的解釋,所以大眾部又有「一說部」的稱號。關於「一說」的意義,據清辨的解釋,佛以一剎那智慧就能知一切法,而施設言說,故名一說。這正好與分別說相對,因分別說是講佛說法有了義,也有不了義,應加分別。但據《宗輪論述記》的另一解釋,說此部認為一切法皆無實體,但有一個假名,「名」就是「說」,所以稱之為一說部。這很明顯是與有部對立而立說的,大眾一開始未必就有如此完整的對法體的看法,看來這一說法是晚出的。

〔參考資料〕 《三論玄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華嚴五教章》卷一;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第六章。


一音教

謂佛陀以一音演說一切法。又稱一圓音教、一音說法。佛陀說法,而聞者各作異解,故此詞含大小並陳、一音異解之意。《維摩經》卷上〈佛國品〉謂(大正14‧538a)︰「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印度部派佛教中之大眾部等皆有此說,然諸師解說不同。大眾部謂佛以一音說一切法,眾生各隨領解而得益。有部則以一音作一梵音解,謂佛所出梵聲音能應同一切聞法者各地的方言。另外,《注維摩詰經》卷一謂︰佛以一音演法,乃一音適異之意(即殊方異解之意,與有部同);眾生隨類各得解,乃一法適異之意(即法門異解之意,與大眾部同)。

中國方面,菩提流支、鳩摩羅什等人以一音教作為判教之語,用以駁斥佛說法有三時、五時之別。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一所述,菩提流支主張大小並陳,謂佛一音同時說大小二乘;鳩摩羅什主張圓音異解,謂佛以一音演說教法,眾生各隨所解而產生差異。故《法華經玄義》卷十(上)云(大正33‧801b)︰「北地禪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此中,北地禪師或說即鳩摩羅什。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十;《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五教章通路記》卷十一。


一願建立

日本佛教用語。指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之一願,建立念佛往生之法門。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分〉云(大正37‧250b)︰「法藏比丘(中略)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法然即取此義而說「一願建立」。

相對於此「一願建立」,親鸞將第十八願的內容,分為第十七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十二願及第十三願等五願,稱之為「五願建立」(五願開示)。「一願建立」與「五願開示」雖然只見開合之異,但法門所顯有異。即「一願建立」係相對於諸行往生所彰顯的念佛往生之法,而「五願開示」則在顯示機受之真因唯信。


七佛藥師法

日本密教中,台密所用的修法。又稱七壇御修法。即以七佛藥師為本尊的密法。所謂七佛,乃藥師如來一體之分身。出自唐‧義淨所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其他二譯亦有造藥師如來形像七軀以作禮拜之記載。

所謂七佛,即︰(1)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所住世界名曰無勝,有八大願。(2)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妙法,有八大願。(3)金色寶光行成就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圓滿香積,有四大願。(4)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所住世界名曰無憂,有四大願。(5)法海雷音如來,所住世界名曰法幢,有四大願。(6)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善住寶海,有四大願。(7)藥師琉璃光如來,所住世界名曰淨琉璃,有十二大願。

此七佛藥師法係用於祈求滅五無間罪,袪病延命、生產安穩,或遇日月蝕等天變、風雨之災,及時節不順時所修的息災或增益法。《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大正14‧417b)云︰
「若復有人有所祈願,應當造此七佛形像,可於靜處以諸香華懸繒幡,上妙飲食及諸伎樂而為供養,(中略)在佛像前端坐誦咒,於七日中持八齋戒,誦滿一千八遍,彼諸如來及諸菩薩悉皆護念(中略)此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無病延年,亦無橫死及諸疾疫,(中略)如是等怖一切皆除,(中略)有所願求無不遂意。」

〔參考資料〕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


七常住果

諸佛所證法身之七種果德。出自《楞嚴經》卷四。「常住」者,無滅無生、不遷不變之謂;「果」者,所證之境界。諸佛所證法身之果德,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故名常住果。

所謂七常住果,即︰(1)菩提,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2)涅槃,即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3)真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4)佛性,即諸佛所證真覺湛明之性。(5)菴摩羅識,即諸佛清淨本源之心體。(6)空如來藏,即諸佛所證清淨法身之體。(7)大圓鏡智,即諸佛所得本有圓明覺照之智。

此七果之中,佛性與空如來藏二者是否可視為果德,今人呂澂有異說,認為「佛性、如來藏本就因位得名,如《勝鬘經》說在纏如來藏,出纏法身,《涅槃經》說佛性是諸佛無上菩提中道種子。」(《楞嚴百偽》四十三)因此主張此二者不得並列為果。


七母天

指焰摩天或大黑天的眷屬七位女鬼。又稱七摩怛里天、七母女天、七姊妹、七母。據《大日經》卷一〈具緣品〉所載,七母為焰摩天眷屬;《大日經義釋》卷十列其名如下︰左悶拏、嬌吠哩、吠瑟拏微、嬌麼哩、燕捺利、咾捺哩、末羅呬弭。七母共通的真言是「南麼三曼多勃馱喃忙怛履弊莎訶(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a mātṛi bhyaḥ svāhā)」印相是左手為拳,竪姆指,作鎚印。

然而,《理趣釋》卷下認為七母是摩訶迦羅天(mahākala,大黑天)的眷屬。《理趣經》的註疏多依《理趣釋》之意,所舉的七母名雖同於上述《大日經義釋》所列,但《理趣經》的異譯《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三在外金剛部儀軌分中,列出勞捺哩、沒囉吽彌、吠瑟弩尾、憍摩哩、哥哩、摩賀哥哩、薄叉尼、囉剎細等八摩怛哩之名,其中唯前四者與上述相同。

將七母當作是大黑天眷屬,應是源自大黑天率領此等七母降伏暗陀迦阿修羅的故事。七母為眾多女神中之主要者,單視之為焰摩天或大黑天之眷屬,應是限於時代或地方性的偏狹思想。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二〈普通真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


七漏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二等所說的七種有漏煩惱。漏者,漏泄之意,乃煩惱之異名。一切煩惱有流注漏泄之意,故名為漏。所謂七漏,即︰

(1)見漏︰指種種邪見。乃見道所斷。

(2)修漏︰指貪、瞋、癡等。乃修道所斷。

(3)根漏︰指依眼、耳、鼻、舌等根而生的煩惱。乃約諸根門為能生諸煩惱之外緣而立。

(4)惡漏︰指由一切惡象、惡王、惡知識、惡國等惡事、惡法而生的煩惱。

(5)親近漏︰指由親近衣服、飲食、房舍、醫藥等四事而生的煩惱。

(6)受漏︰指苦、樂、捨等三受。此三受能生貪、瞋、癡,故名為受漏。

(7)念漏︰指邪念。邪念能生煩惱,故名念漏。

此中,受漏與念漏為煩惱生起之主因,惡漏與親近漏則為煩惱生起之內緣。

〔參考資料〕 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中阿含經》卷二;《成實論》卷十;《大乘義章》卷五(末);《涅槃經疏》卷二十一。


七種人

佛教經典對眾生所作的分類。又作七水喻人、七水人。語出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南本卷三十)、《增一阿含》卷三十三、《中阿含》卷一〈水喻經〉等。

依《涅槃經》所述,在恆河邊有七種人,以河水沐浴,時或畏寇賊,或為採花而入河中。第一種人入水即沈。第二種人一度浮起復又沈沒。第三種人,雖沈沒然又浮出,而後即不再沈沒。第四種人浮出後,佇立遍觀四方。第五種人遍觀四方而後離去。第六種人,離去後立于淺處。第七種人至彼岸登上大山,不再恐怖,離諸怨賊而受大悅樂。此七種人,可說依次相當於闡提(無信)、人天、內凡、四果、緣覺、菩薩、佛。所謂河,是指生死大河;洗浴是比喻出家受戒而清淨;賊是指煩惱;採花是比喻以七淨花為因而求涅槃果。

第一種人根性羸劣,又未學得浮法,故沈沒河中,恰似闡提之人,親近惡友聽受邪法,以惡業重又無信力,故沈沒生死大河不得出離。

第二種人,雖因身力大,能一度浮出,然未習學浮法故還復沈沒,恰似人天雖有進升還復退轉,一度或能親近善友生信心,然復遭惡友聽受邪法,故又沈沒生死。以上二種人是為外凡之人。

第三種人沒已即出,出已更不再沒,以身重故先沒,力大故沒已即出,又以曾習浮法故出而住,此即內凡之人,發意欲度生死大河,因昔斷善根故沈沒,然今親近善友且生信心,復能持淨戒,誦寫經典而後證得道果,故出而不再沒,以上是為凡夫位。

第四種人入水而沒,沒而出,出已佇立觀四方;以身重故沈,力大故出,習得浮法故住如前者,然不知出處故徧視四方,是為證得四果之譬喻,即聲聞也。

第五種人觀四方已而後離去,以怖畏故;雖勝前述諸人,然較後者尚只是自度不能利他,怖畏生死故而離去。以上譬喻二乘。

第六種人入已而去,住立淺處,以觀賊之遠近;這是比喻菩薩利根且信心堅固斷諸煩惱,故入已而去,為了度他而入生死,然不沈溺故住立淺處。以上皆為因人。

第七種人,至彼岸已,登上大山而離諸冤賊,享受大快樂,是比喻佛最上利根,堅住信心不退轉,度生死大河而至彼岸,並登涅槃大山,證得離諸煩惱冤賊之大快樂,此為果人。

以上為大乘所說,小乘《中阿含經》記載亦大略相同,唯其以第一種人是為外凡,其次二人為內凡,接著四種人依次為初、二、三、四果之聖者。又,與此比喻頗為相似而不同者,有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六(南本卷三十二)之恆河七眾生之喻︰(1)常沒,(2)暫出還沒,(3)出已則住,(4)出已遍觀四方,(5)遍觀已行,(6)行已復住,(7)水陸俱行。

第一所謂常沒,是指大魚,以受大惡業身重故處深,常沒水中。第二暫出還沒,是指大魚中身重而居淺處者,雖暫見光明而出,以身重故沈沒。第三之出已則住,是指坻彌魚身居淺處樂見光明乃出而住。第四遍觀四方者,指䱜魚也,為求食物而遍觀四方。第五所謂觀已而行者,指䱜魚遙見餘可食之物而趣之疾行。第六行已復住者,指此魚既得可食之物而停住。第七水陸俱行者,指烏龜。

此外,在《涅槃經疏》卷二十九亦載,在微妙大涅槃河中,也有七種眾生,即闡提、外凡、內凡、預流、一來、不還、羅漢等七類。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七;《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九。


七覺支

趣向菩提的七種修行法。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時,此七法位列第六。全名七等覺分或七遍覺支,又稱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等。此七者於佛道修行時,能以智慧覺了簡擇諸法,故名。此七法乃大小乘之通目,然於大小乘之間所用譯語、前後次第,皆有所不同,各種疏釋也頗為分歧。

所謂「覺支」,意謂「覺悟的部份」,指到達開悟之前的修行項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種修行道中,七覺支被認為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法,這主要與禪定有關。在原始經典中,安般念(數息觀,數出入呼吸以達精神統一)之後,修四念處觀,然後再修七覺支,則可證得明(悟的智慧)與解脫。

依智顗《法界次第》卷中之意,總名覺支者,覺謂覺了,支為支分義。即覺了所修法的真偽。此中,共有七支之分。茲略述如下︰

(1)擇法覺支(dharma-pravicaya-sambodh-yaṅga)︰擇即揀擇,以智慧觀察諸法時,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虛偽法故。

(2)精進覺支(virya-s.)︰精謂不雜,進謂無間。即對於所修法,努力精進不懈。也就是修諸道法時,能覺了且息止無益的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專心一意,無有間歇。

(3)喜覺支(prīti-s.)︰喜謂歡喜,心契悟於真法而得歡喜時,能覺了此法是否從顛倒法生,因此而住於真正的法喜。

(4)除覺支(praśrabahi-s.,輕安覺支)︰除謂斷除,即斷除諸見、煩惱時,能覺了、能除棄虛偽法,並增長真正之善根。

(5)捨覺支(upekṣā-s.)︰捨是捨離,即捨離所見與所念著之境時,能覺了且永不追憶虛偽不實法。

(6)定覺支(samādhi-s.)︰定指禪定,即發禪定時,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

(7)念覺支(smṛiti-s.)︰念是憶念,即修諸道法時,能覺了、能憶念而令定慧均等,不昏沈、不浮動。

此中,前三屬慧,次三屬定,後一則兼屬定、慧。即心若昏沈,則當念採用前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沈;設若心浮動,則採用次三覺支,以攝散亂心。其中,以除覺支除身口過非,以捨覺支捨觀智,而定覺支能令行者入正禪定;念覺支,實際上有令前二者調和適中的作用,在修道中能經常保持定慧均等。

◎附︰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上第四章(摘錄)

七覺支(saṃbodhi aṅga,亦譯七菩提分)即念住、擇法(dharma vicaya)、精進、喜(priti)、輕安(prasrabdhi)、定、捨(upekṣā)等項。《雜阿含》中論此主題的佛說經提供如下的解釋︰它們的生起以及生起後發展成就的資糧即是如理(yoniśas)作意(manasikāra)。巴利《相應部》云︰
「比丘出家,於靜居中,憶念思量所聞佛法,即是初入念住覺支。爾後比丘,無間修習念住覺支。迨念住覺支,修習圓滿,身具無上念根,運其智慧力,觀照分別,抉擇勝法。爾時如是……以其慧力,(當修習圓滿)即入擇法覺支。……以其慧力,勤修精進,勢無退轉。於彼時中,比丘入於精進覺支。已獲精進覺支者,身內起感官喜……然後入喜覺支。……身心具喜覺支者,獲得輕安。……然後入於輕安覺支。……身具輕安者,心得入定……爾時即入定覺支。……已入定者,一切捨離……爾時即入捨覺支。」

舍利弗說他每天隨意花費不同時分於各個不同的覺支。比丘修習覺支,可以脫離有漏勢力。七覺支任持無失,可免愚癡驕慢,心得自在。然後以七覺支對治五障︰這是一個如理思量,然後發展成為優勢的問題。

使障生起和產生更多障的「資糧」情況如下︰美麗光彩相是愛欲的資糧;厭拒相是瞋恚的資糧;心無懨足,懶散倦怠,貪食昏沉,意志薄弱是愚癡的資糧;缺乏清醒頭腦是驕慢的資糧;對一切法無決定智是疑慮的資糧。對這些資糧,若不如實思維,即會生起、增長相應的障。

使七覺支生起和增長的資糧有如下述︰憶念定住之法為念住覺支之資糧;法之為善為惡,或邪或正,或劣或勝,及其黑白對比,是為擇法覺支之資糧;修持、出離和勇猛的基礎是精進覺支的資糧;起喜之法為喜覺支的資糧;身之輕安、心之輕安,為輕安覺支之資糧;清淨(śamatha)平等不擾亂相,為定覺支之資糧;可捨離法為捨覺支之資糧。如實思維此七資糧,可使覺支生起,功德圓滿。

與此相反,一個人也可能缺糧,讓諸法絕食(anāhāra)。情況如此,我們要有辦法餓死諸障;而覺支挨餓,不過由於措施不力,沒有為它們供給適當的資糧的原故。就除障而言,對污穢不淨(aśubha)相,如理觀量,可以餓斃愛欲之障;以仁慈心(maitrā)解放(vimukti)思想(cetas),可以餓斃瞋惱之障;依靠修行、出離、勇猛諸德,可斃愚癡障;平等清淨其心,可克服驕慢障;如理思量諸法,孰善孰惡,有罪無罪,或優或劣,對比黑白,可以去除疑惑障。

修習覺支還有個正確或錯誤的時機問題。當思想薄弱就不是修輕安、定、捨的時機。另一方面,擇法、精進、喜覺支此時可以用來激勵思想。而當思緒高昂洋洋得意之時,情況倒過來了,應該利用輕安、定和捨,而不是另外三個。至於念住覺支,任何時候都有用。

為了解除障,介紹一種修行方法,上章已經談過,連續以慈、悲、喜、捨充滿思想,不斷地向四方擴散瀰漫。考慮一切有情和自己一樣,使充滿慈悲等等的思想,宏博莊嚴,無量無邊,無憎無暴,充塞流行於全宇宙間。這就解釋了上文所引以慈心解放思想,並加上以悲懷(karuṅā),以「喜他」(muditā),以捨心解放思想。比丘應當以慈悲喜捨等法修習念住覺支,同樣也以此等修習其他覺支。那麼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夠於其所喜者保持厭惡知覺,於其所厭者保持喜歡的知覺。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夠於其所喜所厭兩者具有厭的知覺,或於兩者具有喜的知覺。或者能夠同時免除喜與厭的知覺,而保持捨離、念住、靈覺不昧的狀態。

如果具有充滿慈心的覺支,他可以進入光明勝妙(śubha)解脫處(vimokṣa)。以慈心解放思想可以美妙為其最高勝境。如果代之以充滿悲懷的覺支,他可以超越一切物質感受,超越一切恚忿之理,和對各種不同知覺的思量,進入空無邊處。這是以悲懷解放思想的最高妙境。如果代之從充滿同情喜悅的覺支,就能夠超越空無邊處,進入識無邊處,此乃以同情的喜悅解放思想的至高妙境。如果以捨心充滿覺支,就能夠超越識無邊處,進入無所有處,此乃以捨心解放思想的無上妙境。

關於喜中生厭的問題,下面將要介紹的如骷髏觀等禪法也許可以作解釋。雖然經文並未說明為什麼要介紹此點,除了有助於覺慧與解脫,但是我們從其他材料可以知道它的目的是用那種止觀克服身體美感。

既然上面明白講過不同的覺支可以用於不同的場合,甚至可以用於任何場合,那麼似乎沒有什麼從念住到捨覺支循序漸進的問題。然而列舉覺支名目的次序是一定的,而我們研究前面的主題時,表明念住屬於最初階段,然後從定覺支到達捨覺支,前面所引有一段經文也一連串的從一個到另一個舉出各個覺支。那麼應該有一個基本次序,雖然有可能隨意的變動。似乎還進一步暗示某些人已經解脫了有漏法成了阿羅漢(例如舍利弗),可以繼續實踐這些修行法,在不同的覺支中度過他的時光。從這種觀點考慮覺支,我們是在研究接近於證覺甚至是已經證覺之後的修持階段,遠不是前一個主題所表明的較初級的修行階段。除了這種推想的觀點和運用的差異,有些覺支在其他主題下曾經詳細討論過,有些提到過。念住覺支作為一個獨立主題,上面已經充分地研究了。精進覺支(即四正勤)同樣地也頗仔細闡述過。定覺支在前面幾處文字中作為一種根也特別地談論過。這裏我們可以從覺支的資糧方面再說一下定覺支和「奢摩他」(śamatha,清淨止觀)這個述語的結合問題成為後來佛教部派之間討論道的關鍵概念。

在擇法覺支這個表現語中我們再度遇見「法」這一名詞用作原則法則的意義。特別在四念住中我們常遇見它,那裏所觀察之法包括五、五取蘊、十二入(六根和相應的六塵)、和七覺支。在正勤主題下,我們看到一些法至少可以劃分為善法或惡法。五根正如五官是一樣意義的根,可以推斷是跟它們屬於同樣意義的法(佛教各部派確實是這樣理解的)。上文提到的其他幾種各部派認為是法的包括尋(尋思推求)、伺(反省內察)、樂、苦、悅(自己得意)、憂等項(與禪法聯繫起來,「喜」和「輕安」屬於覺支當然也是法)。還有五力、思量作意、清淨止觀、慈、悲、喜他(同情的喜悅)等。還有許多其他的法(例如八正道和四大種地、水、火、風,後者是對第一執著纏縛集團「色蘊」的區分)。法是什麼呢﹖梵文的法字dharma已經有法則和教義兩個不同的意義,在某些上下文中很容易混淆(包括當前的「擇法」),已經成為現代佛學作家大量地故弄玄虛的題目,如果也有點意義,其意義又是什麼呢﹖

梵文「法」字的根本或更原始的意義是自然「本性」,表宇宙間真實存在的事物,真正的實在或實際如是的事物。那麼列舉諸法之名會成為宇宙間所有事物或宇宙所由從構成的實體的名單,宇宙可以化為它的真實的原素,或者反之,化為不那麼真實的原素組合物或者虛幻不實的表面現象。本書以法字譯dharma,採其實體意義,可理解為「自然法則」,其中有許多指宇宙和一切經驗所由構成再不能分析的「本性原素」。另一方面,要求如實描述宇宙及人類在其中的處境的哲學即是本性的學說,如其實際的本性學說,自然的學說,真際的學說。我們本來可以將佛法如其「真諦」學說歸之於此種意義。然而法之一詞代表這方面意義向來用之於一切流行的學說教義,包括使用這個名詞的說話人認為是虛假的對手方面的學說教義在內。結果我們在這裏不便於使用「聖諦、真諦、真理」等字樣,寧可選取「教義」這個中性名詞,相當於法字分化變易了的意義。面對法字的多義性,我們在這本書裏就簡單的把它當做原文中一對同音異義詞來處理,按照意義譯法不同(希望就每處上下文譯得正確),法字其他分化的意義,目前無關,暫不涉及。

上文已舉例說明「擇法覺支」是對諸法的如理思惟,分辨它們的好壞善惡等等。也曾說到這種分辨要依賴深入理解,可能是要用「慧根」作出。實際上這一覺支就是「般若智慧」的同義語,後來各部派也是這樣理解的。

「喜覺支」在定根之下曾提到。在四禪中它是在第一、二禪裏面出現的一種法,及至第三禪它已被超越了,在第三禪中為「輕安」所代替。論覺支的經文講得更明確,說它是非感官的喜悅,說它可以附於任何法而存在。作為覺支之一,它的含義清楚地是對修行所遇到的法的喜悅,在四正勤中對初階段修禪的熱情興趣(有時也這樣譯)。已經拋棄俗世歡樂向證道邁進的時候,要喜歡高興所使用的方法當然是必需的。

這種精神的喜悅產生身心兩方面的輕鬆安寧感,而「輕安」覺支能促進定覺支。在前章所譯一段經文中,佛陀敘述成道之前如何習禪時,說到他勇猛精進,專心念性,清淨其心而安定其身。這裏「清淨」一詞與名詞「輕安」在梵語裏來源於同一動詞。那段文字可以作為例證解釋輕安覺支的意義。

剩下的一個覺支就是「捨」。四禪定以達到「捨」為其頂點,而在過程中它代替了「喜」。在覺支的序列中它再表現為頂點。像喜一樣它的資糧是它依以存在的任何法。在我們所遇到的以及在論道中將會遇到的一切討論中,表明捨代表修行的最高最後境界。通過定才能達到捨。在對一切法的捨的狀態中,修行者可以看到真理,獲得正覺。這就是如何證覺成道。為了看透諸法自性,為了如其實性了解四諦,必須完全捨離一切。這是作為一個覺支的捨的本質作用。捨的意義甚至還有超過此點的︰以捨心充塞宇宙的修行訓練是諸「無量法」中最高的一個。它可以用來(同其他幾項)解除覆障。以捨心充於覺支,修行者可以入於無所有處,達到捨心解脫。

〔參考資料〕 《大乘義章》卷十六;《成實論》卷二〈四諦品〉;《長阿含經》卷八〈眾集經〉;《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摩訶止觀》卷七(上)。


七識住

三界有情心識所樂著的七種境界。包括欲界人天和色界的前三靜慮,以及無色界的前三處。又稱為七識處、七識止處、七神識止處。依《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七所載,此七者之內容略如下列(大正27‧707a)︰

(1)第一識住︰「有色有情,身異想異,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識住。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可了。有色身,有色界處蘊,有色施設;故名有色。有情者,謂諦義、勝義、有情不可得;非實有體。然於界處蘊中,假想施設,說為有情,捺落、意生、儒童、養者、補特伽羅、命者、生者;故名有情。身異者,謂彼有情,有種種身,種種顯形,狀貌差別;故名身異。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樂想;故名想異,如人、一分天者。人即一切人;一分天,謂欲界天。」

(2)第二識住︰「有色有情,身異想一。如梵眾天,謂彼初起是第二識住。(中略)想一者,謂彼有情,染想無異。如梵眾天者,此顯梵世諸天。謂彼初起者,謂彼初生,同是起染想,後便想異。」

(3)第三識住︰「有色有情,身一想異。如極光淨天,是第三識住。(中略)身一者,謂彼有情,有一類身,一類顯形,狀貌無別。想異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由彼諸天,厭根本地善根,已起近分地捨根現前;厭近分地捨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現前。如富貴人。厭欲樂已;欣住法樂。厭法樂已;欣住欲樂。如極光淨天者,此顯第二靜慮諸天。」

(4)第四識住︰「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淨天,是第四識住。(中略)想一者,謂彼有情,有無覆無記無差別想。如遍淨天者,此顯第三靜慮諸天。」

(5)第五識住︰「無色有情,一切色想,皆超越故;諸有對想,皆隱沒故;於別異想,不作意故;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隨空無邊處天,是第五識住。」

(6)第六識住︰「無色有情,一切空無邊處,皆超越故;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隨識無邊處天,是第六識住。」

(7)第七識住︰「無色有情,一切識無邊處,皆超越故;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隨無所有處天,是第七識住。」

此即欲界人天合為一識住,而以色、無色界前三處為六識住,並依上述之順序,名之為第一識住乃至第七識住。《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九所載,第一名為欲界人天識住,乃至第七為無所有處天識住;此係依據《阿毗曇心論》卷四所述,且其所釋與其餘經論有所不同。

《俱舍》、《婆沙》等論,總稱此為識住者,乃因識樂住著於其中,欲色二界以所繫五蘊為體,無色界無色蘊故,以餘四蘊為體,諸惡趣與第四靜慮及有頂,皆是有損於識之法,故非識住。即諸惡趣有重苦受,第四靜慮有無想定及無想事,有頂天有滅盡定,凡此皆於識有損,使之不得相續,故不名識住。其餘諸處與此相反,故名識住。或云餘處有情,心生樂著,樂於來止而不求出,故名識住;諸惡趣與此相反,不樂來止而求出離;第四靜慮心常求出;有頂昧劣,故非識住。此二說是《大毗婆沙論》八說中之第六、第七說,為《俱舍論》所沿用。

關於七識住與九有情居的差別,《順正理論》卷二十二說於生死中為顯諸識由於愛而住著,故建立識住;為顯諸有情於自依止處愛樂安住,故立有情居,此為二門建立之差別。

又,《大乘義章》卷八(末)說明經中之所以說七識住者,乃為破外道別計故,以外道計識為我,以為如此則能擇善處而居,佛為破之,故說識住非我住。此外,《瑜伽師地論》所說,乃類於《俱舍論》中經部師所論。

〔參考資料〕 《雜心論》卷八;《甘露味論》卷下;《顯宗論》卷十二;《成實論》卷二;《法苑珠林》卷七十;《俱舍論光記》卷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上);《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三。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三寶名義

子題:佛、佛陀、浮陀、佛馱、步他、浮圖、浮頭、法、達磨、曇無、曇摩、僧、僧伽、和合眾、寶有六義

戒本疏‧釋皈敬偈:「且夫三寶三緣不同。初名義者,自可如常,不學不知,故須略引。(一、釋別名)(一.佛)言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馱步他浮圖傳音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名為覺者。具二義故。言覺察者,對煩惱障,四住如賊,唯聖覺知。言覺悟者,對所知障,無明如睡,唯聖獨悟。無明有二:一﹑迷事無明,善覺三趣;二﹑迷理無明,覺法實性。通而獨悟,並名為覺。(二.法)所言者,此土方言,大夏梵音即云達磨,或云曇無之異傳耳,未解聲明,故言多僻。法有二義:一﹑自體解法,如三聚等。二﹑軌模解法。今據後義。至聖演教,意在成行。如車從轍,如器從模;法非目睹,以喻成也。又如行必從道,道不從人;道即行之所依法式,無越此也。(三.僧),天音,具云僧伽。此無其人,以相翻之,號為眾也。或有舊解,言和合眾,即體相為名。言斯等人,同具六和,四人非一,崇成眾法故也。然諸經中,但單眾翻,不兼體說,廣如羯磨疏解。(二、釋通名)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希世獨達,可重名。故寶性論喻分六義: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六﹑不改義,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戒疏記卷二‧三‧一六)


三寶物守護

亦名:守護三寶物

子題:僧有五種物不可賣不可分

行事鈔‧諸雜要行篇:「(一、守護)僧祇,若僧地種果樹有功者,若一樹一園,聽與一熟,不能併取,年取一枝,枝遍則止。若種瓜菜,與一翦。五分,若月直監食,欲知生熟鹹酢,得掌中舌舐嘗之。若白衣入寺,應借僧臥具受用。有五種物不可賣不可分,一﹑地,二﹑房舍,三﹑須用物,四﹑果樹,五﹑華果。僧祇,眾僧田地,正使一切僧集,亦不得賣,不得借人;若私受用,越毗尼。并損賣,計物犯重。若園田好,惡人侵者,語本施主,任其轉易;僧床臥具亦爾。四分,僧物不應賣分入己,偷蘭遮。(二、收舉)僧祇,若佛生日、轉法輪日,若大會,多出幡,供養支提,若卒風雨,一切共收,不得云,我是行人大德等;應隨近房安置,不得護房,應抖擻揲舉,何以故?汝等依是得活。若治床褥,打楗稚時,不得徐行,當共治補,又不得云有德行。(三、用與)毗尼母,若治塔奉僧,治僧坊人,計其功勞,當償作價,並須籌量;違法得罪,損他施利。若彼病者,慈心施食,隨病所宜;若非隨病食,施得罪也。嬰兒、獄囚、懷妊等,慈心施之,勿望後報。」(事鈔記卷四○‧二六‧七)


三衣制意

亦名:袈裟制意

子題:仙苑、鹿野苑、施鹿林、仙人論處、慚愧人衣、五意制三衣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時諸比丘多畜衣服,佛言當來善男子不忍寒苦,畜三衣足,不得過。僧祇云,三衣是沙門賢聖標幟故。薩婆多云,為五意故:障寒熱,除無慚愧,入聚落,在道行生善,威儀清淨故,方制三衣。」(隨機羯磨卷下‧一‧四)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一、本律)(一﹑示本緣)如律中說,如來因諸比丘畜長,不自節約,是以初夜著一衣,乃至後夜著第三衣。明旦因制,如衣法初。(二﹑明重制)始於仙苑度五比丘,善來之唱,三衣被體。何有重制者?由聖制法衣,年歲已久,隨緣運造,章服不同。教網創弘,多從道務,至於儀服,非本致,由使諸濫次第生焉,不可怪也。(二、僧祇)文引僧祇賢聖標幟者,律云,欲應袈裟服,當調伏結使,故非凡恆所服也。又賢愚中,堅誓獸王,獵者披袈裟故,不言致射;既被箭已,忍痛至死,但言著袈裟者,當於生死疾得解脫。……(三、多論)如多論中五意最好,論解佛語,多從理故。初云一衣不能障寒,三衣能故。如是除無慚愧者,由常一衣,染淨通著,慚愧不生;以隨三用,各有法式,屏露行護,發生善心故。三﹑者由僧伽梨隨聚方服,能生物信故。四﹑者若在道行,反披高揲,敬護如塔,幽顯懷德故。五、威儀清淨者,四儀受用,各有所在。」  濟緣記釋云:「制意,本律中,初文。因諸比丘,即六群等。乃至者,略中夜著第二衣。緣起在犍度之首,故云初也。初中後夜漸覺陰寒,故令阿難取三法衣,次第重著。次科,初敘難。仙苑鹿野苑,婆沙云施鹿林,梵摩達王以樹林施眾鹿故,亦號仙人論處,羅勝仙人始於彼轉法輪故。意云,初時已具,後衣法中,何以復制耶?由下,釋通,初敘年賒事變。教下,出變所以。急於修證,趣得覆形,不暇如法,遂致訛濫。……多論,初標歎。初下,引示,初意障形,二即滅惡,餘三生善。三四生他善,五生自善。如是下四,例前並云一衣不能,三衣能故。隨三用者,下衣作務道行,中衣入眾法食,上衣說法入聚。發善心者,此生自善,下生他善。反披高揲者,四分聚落外令反著衣,僧祇不著者,擗[執/衣]舉之。幽即非人,顯即人也。威儀清淨,言無過也。」(業疏記卷一八‧二‧一○)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言制意者。(一、異外俗意)薩婆多云,欲現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無此三名,為異外道故。分別功德論,為三時故,制有三衣,冬則著重,夏則著輕,春則著中,亦為諸蟲故。智論云,佛聖弟子住於中道,故著三衣,外道裸身無恥,白衣多貪重著也。十誦,為異外道故,便以刀截,知是慚愧人衣。(二、表內行意)雜含云,修四無量者,並剃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也。準此而名,則慈悲者之服。(三、捨諸惡意)華嚴云,著袈裟者,捨離三毒等。四分云,懷抱於結使,不應披袈裟等。(四、制須三意)薩婆多,五意制三衣也:一﹑一衣不能障寒,三衣能障故;二﹑不能有慚愧;三﹑不中入聚落;四﹑乃至道行不生善;五﹑威儀不清淨故。制令畜三,便具上義。(五、同聖儀意)僧祇云,三衣者賢聖沙門標幟;缽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為;應執持三衣瓦缽,即是少欲少事等。當宗外部,多為寒故制三。四分又云,三世如來,並著如是衣故。」(事鈔記卷三○‧三‧四)


上人法

子題:人法

含註戒本‧四波羅夷法:「自稱言我得上人法。自稱說有信、戒、施、聞、智慧、辯才過人。人法,人陰、人界、人入也。上人法者,諸法能出要成就也。」(含註戒本卷上‧七‧一四)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自稱我得上人法,是總舉也;我已入聖者,別示相也。就前總舉言人法者,謂成人之緣,無越陰界,故曰法也。所言上者,謂無漏信戒,凡法之表,故曰上也。(一、釋自稱)就註解中,言自稱說有信者,釋上行妄語者言也。信,謂理解不壞之信;戒,謂八正定道之戒;施,謂亡我之施;聞,謂道分無漏聞慧;智慧,謂思修懷正之智;辯才,謂四無礙辯,非凡所得也。此之六相,唯聖所感,在凡人上,故曰上人法故。(二、釋人法)人法者,下列陰界入也。古翻經者,謂積聚是陰義,檢諸字書,無此訓故。今世所翻,改陰為蘊,不可怪也。如古改陰為眾,可以通之。如論中說,陰界一也。論本成人,但色心耳。眾生迷執,多不解悟,故隨病設藥治之,不須諍也;秪恐誦藥,而迷愈疾,非聖意也。(一﹑釋陰)故彼文云,迷於心者為說陰。色相為一,分心為四。令知識想受三,猶未成業;若至行心,三毒三善隨發成業,則不可治。故當常爾一心,念除,斯成藥也;對病之時,並亡去矣。病成方憶,難可言也。(二﹑釋入)迷於色者為說入。六塵五根俱是色;意根不分,非迷也。(三﹑釋界)通迷色心,為說界分。色為十一分,心為七分。至於藥治,可例上也。此之人法,通凡及聖;觀察識妄,斯唯聖證。謂我能觀,此凡想倒,不可信也。(三、釋上人法)就解上人法中,戒慧非一名諸,體唯缺有名出,離此法外,非餘法能名要,順法治惑,故曰成就也。」(戒疏記卷七‧五三‧一六)


乞度人法具儀五種

子題:偏袒右肩、脫革屣、禮僧足、右膝著地、合掌、叉手、合十指爪掌、短右袂、袒裼銜絏、裼、絏、偏袖衣、褊衫、方服、長跪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乞中,具儀五者:一﹑偏袒右肩,示執作之務,明謙敬也。俗中短右袂,便於事是也。袒謂肉袒,如袒裼銜絏者。今此末俗,著偏袖衣,謂名偏袒者非也。西梵全無此衣,但有方服耳。二﹑脫革屣,除慢相也。西梵南番多履此物,靳皮為底,上施綱系。有人以靴履當之,義通事別。或召為革師者誤也,沙解反之是也。三﹑禮僧足者,然通大小,但令盡集,儀軌和成。縱師乞法於資所,亦須盡敬,由成僧故,有秉法功,闕師資義也。然律中相懺,大者於小,則具四儀,除禮足也;小者於大,方具五法。今此在僧,別非大小,無問長幼,皆須禮足。如鈔中具列多種。此云禮足宜先上座,隨時多少,任力行也。故十誦云,頭面一一禮僧足也。四﹑右膝著地者,身既翹仰,表敬之極。應須右膝右足及以左足三輪距地,曲身前請,是本儀也。今乃右[骨*妥]鋪地,不如不設也。余見梵僧有加敬者,褰裙露膝,用親於地,而設禮訖。或有長跪,膝及足指,用以距地,翹翹顒望,如對嚴尊。此可嘉也。誡行注想,心無暫移。自餘不經,長慢獲罪。五﹑合掌者,表心專一無二緣也。有經律中云,叉手者,則十指交也;或云合十指爪掌者。四分但云合掌,未見指開,為附世情,多開掌而合指也。必指掌齊合,心定無緣,是本儀也。……文中列受具。餘有剃髮及受十戒,齊須乞法,以無德者妄為師故。四分簡和尚德中,具有兼也。諸欲受時,先須乞請。多不自量,任僧籌議。」  濟緣記釋云:「乞法具儀。釋偏袒中,初顯意。示執作者,卑己敬他,如僕侍故。短右袂,出論語,彼云褻裘長,短右袂;謂私居之裘,當裾長而袂短。袒裼銜絏,出孟子,音錫,衣也;謂馬韁;言袒衣而執韁,亦僕從之儀也。今下,斥非。以偏袒本是袒露,而非衣名。彼時偏袖,輒號偏袒;今時兩袖,亦名褊衫,又復訛矣。西梵祇支覆肩,並同袈裟之相,故云但有方服。……跪膝中,初科,初示意。應下,顯相。膝足心三處皆圓,故並名輪。距,至也。……長跪謂兩膝著地;本制尼女,亦通僧故。……乞法中,初明例通。剃髮受十戒,即畜沙彌;文略畜依止。四下,指證。即如注引,受戒中文。本簡受具,兼通餘二,故云具兼。諸下,勸依。總上多事,故云諸也。」(業疏記卷一一‧二一‧一八)


乞食分四分

子題:丐、施食

行宗記‧釋九十單提法:「寶雲經中,凡乞得食分為四分:一﹑與同梵行,二﹑與乞人,三﹑與諸鬼,四﹑自供身。此謂以己一飽之分,分為四耳,非謂多受。(戒疏記卷一四‧四八‧一九)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寶雲經云,四分之一食。凡乞得食,分為四分:一分與同梵行者,第二分與窮下乞匈之者,第三分與諸鬼神,第四分自供身食。但念修道,於食中不生貪染心。」  資持記釋云:「寶雲經,四分之一,即乞食別行。初正示行相。,音,亦乞也。與鬼神者,即今施食。」(事鈔記卷三六‧二四‧八)


五戒漸頓差別

亦名:五戒分受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多宗局頓)若準多論,五戒三歸,不具分受,則不得戒。縱引經證,謂持二三,不言受體。如是釋者,義有未融。如比丘受具,不能全持,可名少分?(二﹑成宗通漸頓)成論云,有人言五戒木叉,唯頓無漸,此事如何?論答,隨受一二三,皆得律儀。善生所列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滿分是也。準斯明漸,五師受一,得戒不疑。如薄俱羅,唯受不殺例也。」濟緣記釋云:「初科,受緣漸頓中,初文,初引彼計。不具分受,謂不受五而受一二,則不發戒體。縱引經者,論家防難,即下善生明分五受。彼謂受時具發五戒,但由隨中持有多少,故有一分少分等。如下,躡斥。謂若許受體具五,隨行不具,而名少分,即應比丘具受分持,得名少分比丘耶?當知全分定約受體耳。融,通也。次成論中,初牒前義以為問端。頓謂具受,漸即分受。答中,正答,律儀即戒體。善下,引證。分即支義,五法一體,總中彰別,故名為分。準下,義決。以前三歸不許互缺;異師別受,並判不成;恐謂同彼,故準決之。薄俱羅,此翻善容,以彼好容儀故。婆羅門種,天竺國人。昔毗婆尸佛時,曾作貧人,持一訶梨勒果施病比丘,服訖病愈。以此因緣,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樂。今生婆羅門家。其母早亡,後母惡之。嘗就母求餅,被投於餅爐,父見救之,火不能死。又嘗從母求肉,被投釜內,湯不能死。又嘗牽母衣,被推於河中,大魚吞之,會父買魚剖腹,了無所損,水不能死。後求佛出家,得阿羅漢,年一百六十歲,未曾有病。從昔嘗持一不殺戒,故受斯報。準知分受理無所疑。」(業疏記卷一○‧二六‧八)(請參閱附錄二『多論成論五戒受法異同表』九八頁)


五篇篇義

亦名:篇義

子題:三均、名均、體均、究竟均、篇聚七五用分均雜

戒本疏‧正果五篇:「篇義如何?(一,昔解)(一、約偏頗解)如昔解云,相形種(輕)重,階降不類,故名篇也。何以知然?如初滅擯,二從僧悔,乃至第五輕重有殊。(二、約三均解)(一﹑斥非)有人言,上立篇義,相形是難。二十法聚,前後列位,可亦輕重。然篇字有二:偏頗偏者,從人而立;篇章篇者,從草而立。不識字源,故有偏頗之義。(二﹑立義)今解篇章之篇者,謂流類均等,與諸章品義齊一也。凡立篇者,必具三均(均即是等),謂名、體、究竟。此是定義。初篇同號,即是名均齊須擯治,即是體均;非方便是竟均。乃至第五,三均不無,故號篇也。(三、約文義解)(一﹑斥非)有人言,必具三均方名篇者,俗書法聚,何必具三而得立篇?(二﹑立義)今言篇者,始於四棄,終於七滅,則為八篇;文義聚處,即名為篇,何必具三?如似戒序,亦應名篇;經云序品;即十誦云五品罪也。(二,今解)(一、斥古解)今解上釋,通有其致。(一﹑點初解)初云偏頗立篇,但不體字,何妨罪義輕重不同?篇是法章,有所科約故也。(二﹑斥第二)第二解者,從草釋義,此亦自迷,如何悟彼?萹字從草,止是草名;邊殄反之,世號萹竹,亦可人噉。篇字從竹,乃是簡名。自漢已前,本無紙筆,例用竹木,兼之紈素,而用圖錄;後漢蔡倫,創造於紙,用易簡素。古書簡策,可有一章,以韋編之,號為一篇;故宣尼讀易,韋篇三絕者是也。(二、示今定)(一﹑取三均以立)今定篇義,三均亦可。如似法聚,義類不差。受法戒法,各別聚處,名為犍度;此亦如彼名、體、究竟,同在一位,用篇名收,五種階降,復何爽也?(二﹑約輕重以難)問:『如上立義,罪位分五,各具三均。墮罪之中,僧別兩悔;第五一罪,對首、責心;既有二悔,明知輕重,何得均耶?』答:『((一)通答)今言均者,以義收罪。縱一篇中懺有輕重,至於名種,一而不異。何以知之?初篇名棄,則不覆開悔,及不足數,相同棄也。二篇僧治,則行覆在別;至於本罪,出必在僧。三篇對首,而或兼眾,財事難遣,對僧徵覈,及論捨罪,與別何殊?第五一篇,雖有二懺,故誤兩心雙捨本罪;何妨義攝,以位通之?(二、定篇義)今立篇義,莫非章品之嘉名,分段之別號也。縱使聚從五位,義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雜攝。故知篇聚通於本枝;五七位罪,定其均雜也。』」行宗記釋云:「初示名義。縱下,顯互通。古立三均,專在於篇,不具號聚;然篇聚義一,不可偏配;故約七五用分均雜。則知古解非今全用。故下,結示通局。(戒疏記卷三‧四四‧九)


亡比丘安屍處

亦名:亡僧安屍處、安屍處

子題:絹棺、弔慰、布草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當從像前,輿屍至廊舍下,外安幛幔圍之,內作絹棺覆屍,當以竹木為骨,仍以麤衣覆屍上。和尚、闍梨鋪床在幔外坐,擬人客來弔慰;同學、弟子等,小者布草立,大者坐草上,近屍邊。」  資持記釋云:「前明安屍處。絹棺北地所尚,此間多用木棺,或加絹。次明師徒坐處。弔慰,弔即訓至,謂至喪所而慰問也。布草者,此間有用薦席,或用床凳。」(事鈔記卷四○‧一八‧五)


亡比丘葬法

亦名:葬亡比丘法、葬法

子題:中國四葬、水葬、火葬、土葬、林葬、律中多明火林二葬、五眾得起塔、闍維、四人應起塔、八種塔並有露盤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明葬法中國四葬水葬,投之江流;,焚之以火;土葬,薶之岸旁;林葬,棄之中野,為鵰虎所食。多明火林二葬,亦有薶者。五分云,屍應薶之,若火燒,在石上,不得草上安。僧祇,陳如右脅著地。涅槃又云,若死者,雇人闍維之。十誦,有比丘死,林中,鳥啄腹破出錢等。四分云,如來輪王火葬。然則火葬則殘屍,雇人展轉準得。增一,諸比丘,以香華散目連屍上。僧祇,得供養,亦爾。四分中,世尊,五眾得起塔,從小沙彌尼以上,並得禮上座冢也。五百問云,得為亡師立形像。高僧傳中,多有寺中葬者,經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德望比丘,應起塔相輪,懸施幡,在屏處安置,不得在經行處,多人行處作之,若違結罪;若眾僧不許者,教令和合已,作之。」  資持記釋云:「葬法中,初科,前列四法。水葬飼魚鱉,林葬濟禽獸。律下,次引文證。諸部文中,但無水葬闍維,即火葬。十誦,比丘有病,念言,死後,僧分我錢,遂置羹中啜之,後死,持棄林中,鳥啄腹破,故錢出也。然下,義決。殘即損害,不應自為。……三中,初明起塔。五眾並得,即前僧像,次第禮塔是也。此通名墳冢耳。增一中,佛言,四人應起塔,輪王、羅漢、支佛、如來。又後分云,輪王無級,羅漢四級,支佛五級,如來十三級。若十二因緣經,八種塔並有露即四簷也。佛八重,菩薩七重,支佛六重,四果五重,三果四重,二果三重,初果二重,輪王一重,凡僧不得出簷安級。今有出簷者,由不知教,僭同上聖。五下,次明立像。言通塑畫。高下,後明起塔處。傳許寺中,律制屏處。相輪者,圓輪聳出,以為表相故也。」(事鈔記卷四○‧二○‧七)


亡比丘覆屍殯送法

亦名:覆屍殯送法

子題:屍以衣覆根、以亡人泥洹僧祇支覆屍而送、輿

行事鈔‧瞻病送終篇:「五分,屍以衣覆根。五百問云,應先白僧以亡人泥洹僧祇支覆屍而送不得薶過五錢,犯重。應師僧、弟子、同學,當出財殯送。若無,當眾僧別人,各斂少財,供養舍利。又無者,貸亡人衣物,權將殯之,還來倍償,入羯磨已,白僧乞之。其將屍之輿,輕省而作,上施白,周匝裙圍;四人擎之,燒香導從。毗尼母云,闔寺眾僧,並送葬所。」  資持記釋云:「五分,覆根,準應裸露。五百問,初、明覆屍。須白僧者,是僧物故。裙及祇支,今須準用。世云,須披五條者非,以制物令賞看病故。不得下,次、明殯送。由並屬僧,過五成盜。文明所出次第有三:一﹑出親屬,即師僧等;二﹑率眾僧,舍利,此翻遺身,即死屍也;三﹑貸亡物,此即僧物,無故方開。令倍償者,謂看病人別求他物,與本相當者,入僧作法,和僧還之,如二衣中。其下,三、示喪儀。輿即檯棺之物。」(事鈔記卷四○‧一九‧一二)


亡物輕重略分三種

亦名:亡人物輕重略分三種、亡僧物輕重略分三種、亡五眾物輕重略分三種

子題:佛所制畜物、佛制不聽畜物、佛開聽物、性重、性輕、從用輕重、事重用輕、事輕用重、用輕、用重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四分先準諸部類分,義決有無,旁出輕重。初略分三:一、佛所制畜,如六物等,資道要務,一向入輕。二、制不聽畜,如田園、奴婢、畜生、金寶、穀米、船乘等,妨道中最,不許自營,準判入重。此上二判,通一切律。三、佛開聽中,義含輕重,如長衣、百一,及以器物隨身眾具,以物乃妨長,容得濟形資道,此則判有不同。今且依鈔者一意,位分三別:一﹑者性重,如一切銅鐵、木石、盆瓶、釜鑊、車輿、器物,以體是重物,不堪隨道,準判入重。二﹑性輕者,百一眾具,可得隨身,布絹莫問多少,準判入輕。三﹑從用輕重者,或事重用輕,如剃刀、函石、盛衣、貯器,及以針筩、銅碗、匙[筋-肋+助]、鍵[金*咨]等器入輕;或事輕用,如大小帳、行障、枕扇、氈褥、床席、俗人衣服,並是妨礙,入重而斷。」  資持記釋云:「據體立宗,故四分先準;本宗既闕,取外相成,故取諸部;本異俱無,仍加義決。……略分中,三科各出所以。前二輕重各定,諸部皆同;後一反之,故須別判。簡去異說,故云鈔者一意。三位:性重,謂金石等物。性輕,謂布帛等。從用二句,應具四句,俱重俱輕,舉事配之可解。事重,事即物體;用輕,謂資身助道;用重,謂恣情廢業。」(事鈔記卷三二‧一四‧一九)


但心念法有三

子題:懺輕吉羅、常途六念、說戒座中露罪、六念且制清晨實通朝夕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言但心念有三。初懺輕吉羅。二常途六念,非唯此六。故下文中,來往語默,房衣食用,隨所動務,常爾一心念除諸,不作違犯也。三說戒座中露罪者,計是對首,護眾故開,應入對首念中。然文制兩設。」

濟緣記釋云:「列相中,但念有三。吉分二品,故重誤輕,通收因果。重者對首;輕但責心,即心念也六念,且制清晨,實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著著,不忘心觀,一心為能除,五是所除。故知上智微生妄念,即犯刑科。若此為心,乃真持戒,自餘昏散,無足言之。雖嚴整容儀,謹守戒行,但驚凡眼,未合聖心。學者臨文,宜應自照。座上發露,初文是縱。然下,即奪。謂律制發露,當途對念,在眾心念;兩法各制,非是從開,故云文制兩設。以對首心念,須界無人;今此對眾作法自成,故知別立,不類對念。」(業疏記卷三‧三六‧一八)


作骨牙角鍼筒戒開緣

亦名:牙角針筒戒開緣

子題:眼鎞、鏢、錫杖[矛*贊]飾、傘子、斗頭鏢、如意、玦鈕、匕、鉤衣[金*刮]、眼藥錍、揥齒物、摘齒物、禪鎮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不犯者,若銅、鐵、鉛錫、鑞、竹、木、葦、舍羅草,用作鍼筒;若以牙角作錫杖頭鏢 子管反、傘子斗頭鏢、纏斗;若作曲鉤、刮舌刀、如意、玦鈕、匕、杓、鉤衣[金*刮]、、刮汗刀、揥齒物、挑耳鎞、禪鎮、熏鼻筒,一切不犯。」資持記釋云:「不犯中,初明諸物作筒,非牙角故。若下,次明牙角非作筒故,總十七物,律文並以若字間之。一﹑錫杖頭及鏢[矛*贊]。音飄,或去呼,刀劍鞘下飾,今謂錫杖[矛*贊]也。傘下六字,一事二物。指歸云,,即傘莖上簦柄。斗頭,亦傘上仰承斗,以牙角飾也。寄歸傳說西國僧多自持小傘故。四﹑纏,未詳何物。七﹑如意,即爪杖用以搔痒。八﹑玦鈕,音決,謂環不相連。二衣篇云,以衣繞身訖,用帶圍繞收束之也。九﹑即匙。十一﹑鉤衣[金*刮],音滑,謂鈕中橫鉤。十二﹑律云眼藥錍。十四﹑,宅歷反,律正作。十六﹑禪鎮,即坐禪時鎮頂用也。」(事鈔記卷二五‧二九‧二)


供養無窮之僧福田無盡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或問:『僧事(食具)有限,外客無窮。以有限之食,供無窮之僧,事必不立?』答曰:『(一,明福田無盡)此乃鄙俗之淺度,瑣人之短懷,豈謂清智之深識,達士之高見?夫四輩之供養,三寶之福田,猶天地之生長,山海之受用,何有盡哉?(二,引經為證)故佛藏經言,當一心行道,隨順法行,勿念衣食所須者。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供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盡。由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誠護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寺寺開門,處處同食,必當供足,判無乏少。(三,舉事以驗)(一、舉現事)又承不斷客寺倉庫盈溢者,主人心遠而廣施;或寺貧而為客者,由志狹而見微也。(二、推所感)(一﹑非智能辦)若此兩言。人謂僧用不供者,豈是人之智力所辦事乎?若人力有分,不能供無限者,所懷既局,斯言允矣。(二﹑由道所感)此乃檀越為道奉給,不由人力所致;若辦非智力,則功由於道。然則事由道感,還供道眾;猶函相稱,豈有匱竭耶?今俗中有義食坊,猶足供一切,自旦至夕,行人往反,飲食充飽,未聞告乏,此亦非人力。由彼行施義普,亦以義然後取,取與理通,所以不竭。此優婆塞等以知因果求將來福,猶知如此,義行不匱,驗於目前,況出家道眾,如法通食,而當不濟乎?且世俗禮教,憂道不憂貧,況出家之士,高超俗表,不憂護法,而憂飲食,其失大甚也。所患人情鄙吝,腐爛僧粟耳。腐爛而不施,世俗恥之,費僧粟而不通,非佛弟子也。余唯見積事而不存道,未見道通而事塞也。』」(事鈔記卷七‧四○‧一一)


八戒功益
南山律學辭典:八戒功益

【八戒功益】


子題:閻浮王、轉輪王、十六分一、六齋神之日、八戒福德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功益者,多云,經說作閻浮王,於人中寶一切自在,不如八戒十六分一。善生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或前教殺,於後受齋,正受便殺,以戒力故,雖復一時,不得殺罪。據此以論,成大懺也。由於一期誓心清淨,行同無著,故能割斷諸業罪也。智論云,譬如軟將將兵,終竟無勳;健將破敵,一日之中,功天下。五戒八戒,其相同此。良由五但離邪,未能清絕;八行全淨,相同無漏,約期乃少,取行則多,故功益彼。成實云,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帝釋說偈,佛止之曰,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為與我等。』」  濟緣記釋云:「閻浮王轉輪王,彼云於閻浮提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於中自在。十六分一〕彼國一錢,重十六分,故經論中多舉為比。善生中,對罪顯功。初明能滅往業。五逆業重,故獨簡之。或下,次明能敵現罪。初引文,問:『前云若不遮惡,受則不成,今何教殺而得受者?』答:『前云常敕作惡,同於惡戒,惡強善弱,故禁善不生;此暫作惡,惡弱善強,故得戒罪滅。此據不立任運犯者為言;若據律文,教他任運,則罪戒俱得。』據下,示意。一期,非盡形也。心淨,離正婬也。行同無著者,下依俱舍列相云,如諸佛不殺生等;若八齋經,則云如阿羅漢不殺等。則知無著之名,通三乘也。智論對五戒顯勝。初立喻。勳即功勳。謂掩覆他人之功。五下,合法。良下,出所以。欲為生死本,絕欲則超生,故唯約婬以分勝劣。時少則不及盡形,行多則加彼三戒,仍斷正婬。成論,天王即帝釋,是三十三天主故。據論帝釋先說偈,佛方止之。文中引倒。偈云六齋神之日,謂天神下降日也。則為與我等,帝釋自謂受持八戒,福與己同。佛呵止之,若漏盡人,可說此偈,則〔八戒福德〕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帝釋天福,所不及也。」(業疏記卷一○‧三八‧五


六念法

子題:念知日月、念知食處、念知受戒時夏數、念知衣缽受淨、念知食同別、念身強羸、白月、黑月大、黑月小、不受請法、受請法、無請法、有請法、不背請法、開背請法、知受戒時夏臘、知衣缽]有無受淨、念同別食、念康羸、道器、道緣、道基

隨機羯磨‧雜法住持篇:「六念法。律中並有其事,而文意散落。正本出在僧祇,而彼言略意廣,又當世盛行,故須義加。文云:第一﹑念知日月數。僧祇云,念知月一日乃至十四日、十五日,月大月小,悉應知之。五分云,諸比丘應知半月數,知布薩日悔過清淨。律云,念知黑月、白月兩種數法,若入聚落,先須知之。此則具含道俗兩法。應作念言:『今朝黑月小一日。』乃至十四日言之;若大言大也。其白月者,以純大故,但言今朝白月一日乃至十五日。第二﹑念知食處。僧祇云,清旦當作施食念等。今以諸部會通,隨實作念言:『我常乞食』;若言『我常自食己食』;若言『我常食僧食』。若不常定者,應作是念言『我無請處,今乞食。』若食己食,若檀越及僧常食等例知。若言:『今有請處,念自訃。』若言:『我有請處,今依背緣。』佛言,若迦提月中,若施衣,若病等,並開背請。若言:『我有請處,今捨與人。』佛言,若一日受眾多請,自受一請,餘者施與人言:『長老,我應往彼,今布施汝。』僧祇云,我今得食,施與某甲比丘,乃至沙彌尼。若言:『我某甲比丘,今朝檀越施與正食,迴施比丘某甲,檀越於我不繫,我當食。』三說。十誦云,此念法唯五種人得作,謂阿蘭若、獨住、遠行、長病、饑時依親里住人,如此得行心念。第三﹑念知受戒時夏數。僧祇云,日日自憶若干臘,諸部律論皆爾。應言:『我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若干影,受具戒,今無夏。後若有夏,隨多少稱。』第四﹑念知衣缽 受淨。僧祇云,當憶受持三衣,及不受持作淨施者。『我今三衣缽具並受持,長財並說淨。』後有不受持不說淨者,隨有,念持念說念多少等。第五﹑念知食同別。僧祇云,念別眾食。又應念言:『我不別眾食。』若準佛言,別眾食有八緣,開者應白入,若無別眾食緣者白出。若有者白言:『我有別眾食緣。』作此白已,得食。第六﹑念身強羸。僧祇云,念若病不病。應言:『我今不病,堪行道。』若有病者,應言:『我有病,念須療治。』」(隨機羯磨卷下‧三二‧一三)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六念出僧祇文。第一,念知日月。應言,今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以純大故,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須兩分之;今朝黑月大,一日至十五日(即此土十六日至三十日);或云今黑月小,一日至十四日(即此土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此謂識去布薩遠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據律文,為俗人問,令使識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數法。準此方土,不論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則道俗通知為允。二,念知食處。於中有三:(一、不受請法)若全不受請者,云『我今(常)自食己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二、受請法)(一﹑無請法)若受請者,云『我今自食,無請處』;又云『我今食僧食,無請處』;又云『我今乞食,無請處』。(二﹑有請法)若有請者,有背、不背。(一、不背法)應云:『今有請處,念自去。』(二、開背法)若背謂迦提月、病,及施衣等緣,今有某緣得背請。若無緣一日有眾多請者,應對人 云:『今日有多請,自受一請,餘者施與長老,在某處。』應覓五眾捨之。若無人時,心念捨。『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迴施比丘某甲,檀越於我不計,我得自恣食。』三說。此念法,謂獨住、蘭若、遠行、長病、飢時依親里住,五種。十誦開之。第三,知受戒時夏臘。云我於某年月日某時,一尺木若干影時,受具戒;我今無夏。後若有者,隨夏言之。第四,知衣缽有無受 淨等。應云:『我三衣缽具。有長,已說淨。』後隨有無,衣缽藥等,隨有者念說淨。第五,念同別食。云我今依眾食。必有別眾九緣,隨開。云我今有某緣,應別眾食。廣如隨相。六,念康羸。云我無病堪行道。有病,念療治之。」資持記釋云:「既受具戒,即須六念,憶戒緣身。……若準四分,衣食起觀,俯仰威儀,常爾一心,念除諸。此據通相,觀行尤難。今此僧祇,別指六緣,制令繫意。近而可別,簡而易成。故引彼文,通成今用。……已上六事,總束為三:一、三是戒;二、四及五,內外兩資;第六即身。身道器,衣食道緣,戒即道基。三皆助道,故制常念。晨朝不作,止犯六吉。此是羯磨,須合四緣。法須口說,言章無濫;事即六緣,無非詣實;人唯獨作;處通兩界。緣乖法敗,隨有結犯。古記云防二十七罪,又印行六念云,晨朝不作,得三十二罪,此無所出,妄穿鑿耳。(事鈔記卷九‧二五‧八)


出家先說苦事

子題:一眠、菩薩日三夜三每行三事、一食、一住、多學

資持記釋云:「先說苦事,欲令知難,免後悔故。文列五事。一住,住即是坐;疏云,一坐加趺,周時方起。一眠,即經云,中夜誦經,以自消息。四節食。五勤學。四分,則有十種,謂能耐風、雨、寒、熱、飢、渴、毒蟲、惡言、一食、持戒。」(事鈔記卷四一‧一九‧一八)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為說苦事者,以世網苦辛,多厭求樂。初雖慈許,終有退敗。故經論中,有現世苦,未來樂者,出家人也。晝夜鞭心,常收正念,不覺妄緣,尋悔訶責。故智論中,菩薩日三夜三每行三事,謂懺悔、隨喜、勸請也。三千云,必行坐禪等三,不爾,徒生徒死。即遺教曰,中夜誦經,以自消息,餘時須依律文;常爾一心,念除諸。文云,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為本。託緣開二,不是長途。至今西域統五天竺,常行一食。希見東華寺別兩頓。一住者,一坐跏趺,周時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一眠者,中夜之時,暫爾倚臥。分星月次,尋起緣念多學者,慧心常運,不許浮散也。」濟緣記釋云:「託下,示緣開,因病開粥故。……周時謂盡一日。味重謂禪定樂。……倚臥謂倚身而已。分星月次,不使長久故。……慧心常運,即遺教云,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也。」(業疏記卷一一‧二七‧一一)


受具戒請師法立和尚緣

亦名:立得戒和尚緣、得戒和尚立緣

子題: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想、和尚、鄔波陀耶、依學、和上、力生、優波陀訶、郁波弟耶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律云,弟子無師教授故,造作非法,佛言當立和尚。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敬重相瞻視。」(隨機羯磨卷上‧二一‧一五)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敘制意)初云弟子無師教授者,中人已上,須假師導;隨墮壞行,良無善友。法身慧命,必有所憑,故制和尚也。(二﹑翻名釋義)中梵本音鄔波陀耶,在唐譯言,名之依學依附此人學出道故。自古翻譯,多雜蕃胡;胡傳天語,不得聲實,故有訛僻,轉云和上。如昔人解,和中最上;此逐字釋,不知音本。人又解云,翻力生,弟子道力,假教生成;得其遠意,失其近語。真諦所譯明了論疏,則云優波陀訶;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余親參譯,委問本音,如上所述。彥琮譯云郁波弟耶,聲相近也。(三﹑釋敬攝)文云看如父者,世父疏通學務,道父開授慧明,喻在同也。如俗律名例,於其師如世叔父母者,立差降也。終次連枝,非疏越。言敬重瞻視者,正教明告,互相敦遇;微生慢心,不受法化也。」濟緣記釋云:「請師,緣致中,和尚制意。云中人已上者,儒教人分九等;上智不待教,下愚不可教;唯中人可教,故須師也。」(業疏記卷一三‧一一‧一八)


四依法糞掃衣制開

子題:根本制、開限分、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糞掃衣十種、章甫、縫掖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比丘依糞掃衣,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法。是中盡形壽能持不?答言能持。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隨機羯磨卷上‧二八‧六)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中分二。初至能持,是根本制也;若得長利下,必不堪前,故開限分也。(一﹑明本制)前制分四。依糞掃衣者,舉名顯示也。依律中,列十種,並世所同棄,如糞掃,喻耳。故俗所賤者,道所貴也。此據常人,故有言耳。故論語云,君子不恥惡衣惡食,若恥則未可與議也。劉子云,食足充虛接氣,衣足形御寒。斯言是也。至如冠章甫,衣縫掖,嘉肴溢目,芳音盈耳,一時之榮,故不足尚也。書云,高位厚味,俱不可久。是以君子存謙光之道。忍人不忍,謂憎愛也;割人不割,即情欲也;行人不行,即仁義也。俗尚爾,況懷道乎?知是繁文,末俗多昧故也。二依此得出家下,明受具行本,懷此為初。不可忘也。三是中盡形下,約報重問。四立誓唱言,何得後犯也?問:『受禮乃在白四,如何方問能者?』答:『計實如問。但機鈍須示,不贊不知。上機善達教旨,不勞示相;如善來三語也。鈍濁有生,更須明示;如不顯然。文中但云受戒,知戒何境;故前止四境,後行四相。分明曉喻,後猶輕陵;何況不語,又不作誓?知誰不犯?故不徒設也。』(二﹑辨後開)就衣開中,云長利,對本制外,餘皆長也。檀越施衣者不問道俗,持來淨施,故任納也割壞衣者,前通俗服,此專道相,故二列也。」濟緣記釋云:「釋相,糞衣中,初科。根本制,正被上根故。開限分者,中下二根,力分所及故。本制,別釋中,初科,初略示。依律下,委釋為三,初示名體。律〔糞掃衣〕十種:一﹑牛嚼,二﹑鼠嚙,三﹑火燒,四﹑月水,五﹑產婦,六﹑神廟,七﹑塚間,八﹑求願,九﹑往還,十﹑王職。此十西土所棄故拾取以為衣。俗賤道貴,示相反也。此下,次議其名。常人謂淺識者,若卓拔君子,豈以衣為糞掃耶?故下,三引況。初論語,未可與議,言此庸人不足語道。劉子,即劉晝也有云劉勰、劉歆並非;著書二卷五十五篇;窮悴無由自達,乃負其書候沈約於車前獻之,約覽而異之,遂呼登車定交,時人號此書為劉子。今引防欲篇,彼云明者刳情以遣累,約欲以守貞;方接食足等語。斯言是者,美其有理也。至下,敘厭榮。冠衣二字去呼。章甫,殷時冠也。縫掖,大袖衣也。家語,孔子對哀公曰,丘少居魯,衣縫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嘉肴謂品饌,非穀而食曰肴。芳音謂歌樂之聲。高位是貴,厚味是富;未詳何書。俱不可久,勢有退也。是以下明向道。易謙卦云,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忍人等者,謂眾人所不能者,我則勉力為之;文出淨住子,本唯三句;疏加配釋,助顯其文。以俗況道,俗淺道深,理必過之,況不及乎?況相反乎?知下,三結意。二中,受體是立行之本,四依為發眾行之初。三問,四答。對文易解。問中,先受後問,義似倒故。答中,初通敘二機須否。贊即是助。鈍下,次別明鈍機須意。有生謂著有眾生。羯磨言通,非列不顯;若此猶犯,況不爾耶?問中,初云長利,即總舉;檀越施等,即別相。納,受也。」(業疏記卷一七‧二一‧一七)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資持記五例

亦名:行事鈔資持記五例、資持記五例

子題:實法宗、當分小乘教、假名宗、過分小乘教、圓教宗、終窮大乘教

資持記‧釋鈔序:「歷觀往古述作,凡五十餘家,各謂指南,俱稱盡理。然今所立,頗異昔傳,故於卷首略標五例:一、曰定宗,二、謂辨教,三、敘引用,四、明破立,五、示闕疑。初、定宗者。三藏分宗,所詮乃異。據行則雖通兼濟,在教則各有司存。……故今言教則唯歸律藏,語行則專據戒科。決持犯之重輕,建僧宗之軌範。此為正本,餘並旁兼。……二、辨教者。夫教者以詮表為功,隨機為用。雖廣開戶牖,而軌度無差;雖剋定楷模,而攝生斯盡。圓音隨應,情慮難求,且依業疏三宗,以示一家處判。然教由體立,體即教源,故須約體,用分教相。一﹑者實法宗即薩婆多部。彼宗明體則同歸色聚;隨行則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遠方便。此即當分小乘教也。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曇無德部。此宗論體則強號二非;隨戒則相同十業,重緣思覺,即入犯科。此名過分小乘教也。三﹑者圓教宗,即用涅槃開會之意,決了權乘同歸實道。故考受體,乃是識藏熏種;隨行即同三聚圓修,微縱妄心,即成業行。此名終窮大乘教也。然今四分正當假宗。深有兼淺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蘊分通之義,故終會圓乘。是則大小通塞假實淺深,一代雄詮,歷然可見。三、引用者。自古引文多無楷式。……今意所存,類分三別。初用三藏意。聖教繁富,未可具舒;事鈔建題,撮要為本。故下序云,自外不盡之文,必欲尋其始末,則非鈔者之意。今或申明幽隱,或讎校差違,並具引正文,仍隨難注釋。自餘易曉,例不廣之。二﹑明用祖教者。謂疏鈔傳錄儀集圖誥,部文既廣,非學不知。其或以後廢前,或指廣如彼,或斥奪謬妄,或和會異同。諸餘義章,例亦不舉。三﹑用俗書者。莊嚴章句,違律刑科,讚詠外書,如經極誡。祖乘有用,義不徒然,或是舉俗況道,或復取義助文。豈得專事浮華,混同世論?今或語勢相涉,或借用彼文。但撮要示之,令知所出,及論字體,多從義訓,兼復通依眾典,不必專據字書。四、破立者。慈訓遠流,傳迷彌眾。考教義則綱領俱喪,逐名相則得失互彰。必委而攻之,則過成繁費。苟縱而不舉,則人惑多歧。至於大義有妨,或復異計難革。但隨文略指,使理有所歸,逐事爭鋒,甚非今意。五、闕疑者。斯鈔大體,詞簡事周。淺識寡聞,何由盡曉?竊恐相承傳濫,或是鈔寫乖真,或詳覈未通,或檢尋未獲。義非臆度,例並闕如。或但標曰未詳,或且俱存眾說,或擬尋文據,或俟後講磨。遵聖論推本之懲,抑憑祖教廢前之例故也。覽斯五例,臧否條然。且舉大端,餘廣如後。」(事鈔記卷一‧二‧五)(請參閱附錄二『業疏三宗受體隨行表』一○三頁)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一切門愛語

瑜伽四十三卷十一頁云:云何菩薩一切門愛語?當知此語略有四種。一、欲斷諸,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二、遠離諸,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等相應正法。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無倒諫誨,方便令其出離放逸行,住不放逸行。四、於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義決擇。


二十種心

瑜伽二十八卷十七頁云: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又云:又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略心者: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寂靜心者:謂從諸,已得解脫。不寂靜心者:謂從諸,未得解脫言。定心者:謂從諸,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不定心者:謂未能入。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依淨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

二解:顯揚十八卷四頁云:復有二十種心。謂欲界繫心,有八種。一、生得善心,二、方便善心,三、不善心,四、有覆無記心,及無覆無記心,分為四種。謂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變化心。色界繫有六心。除不善工巧處心。無色界繫有四心。謂除不善威儀路工巧處變化心。不繫心有二種。謂學心,無學心。


二十四種粗重

雜集論十卷十二頁云:云何名一切麤重?略說有二十四種。謂一切遍行戲論麤重、領受麤重、煩惱麤重、業麤重、異熟麤重、煩惱障麤、重業障麤重、異熟障麤重、麤重、尋思麤重、飲食麤重、交會麤重、夢麤重、病麤重、老麤重、死麤重、勞倦麤重、堅固麤重、麤麤重、中麤重、細麤重、煩惱障麤重、定障麤重、所知障麤重。如是二十四種,略攝一切麤重。一切遍行戲論麤重者;謂執眼等諸法習氣,無始時來,依附阿賴耶識相續不斷。即此名為戲論習氣。從此習氣,眼等諸法,及名言執,數數生起。領受麤重者:謂有漏諸受習氣。煩惱麤重者:謂煩惱隨眠。業麤重者:謂有漏業習氣。異熟麤重者:謂異熟無堪能性。煩惱障麤重者:謂猛利長時煩惱性。業障麤重者:謂能障道無間等業障性。異熟障麤重者:謂與諦現觀相違,那落迦等自體得。麤重者:謂能障礙善品方便,盛貪欲等性。尋思麤重者:謂能障礙欣樂出家欲尋思等性。飲食麤重者:謂極多少食;於方便行,無堪任性。交會麤重者:謂兩兩形交。身心疲損性。夢麤重者:謂睡眠所發身惛劣性。病麤重者:謂諸界互違所發不安隱性。老麤重者:謂大種衰變所起不隨轉性。死麤重者:謂臨命終時諸根亂性。勞倦麤重者:謂遠行等所作支體頓弊性。堅固麤重者:謂無涅槃法者。如其所應,所有戲論麤重等性。麤中細麤重者:謂欲色無色所有麤重。如其次第。煩惱障麤重者:謂聲聞獨覺菩提所治。定障麤重者:謂九次第定所發功德所治。所知障麤重者:謂一切智性所治。


二緣說瑜伽論

瑜伽釋一頁云:今說此論,所為云何?謂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來無上法教,久住世故。二、為平等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如來甘露聖教,已隱沒者,憶念採集,重開顯故。未隱沒者,問答決擇,倍興盛故。二、為一切有情界中,有種姓者,各依自乘,修出世善,得三乘果,出生死故。無種姓者,依人天乘,修世間善,得人天果,脫惡趣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者、或有於多說空不了義經,如言計著;撥無一切,憎背有教。為令隨悟諸法有相,解經密意,捨無見故。二者、復有於多說有不了義經,如言計著;執有一切,厭怖空教。為令隨悟諸法無相,解經密意,捨有見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成就菩薩種姓補特伽羅,唯依大教,遍於諸乘文義行果,生巧便智;斷一切障,修一切善,證佛菩提;窮未來際,自他利樂,無休廢故。二、為成就二乘種姓,及無種姓補特伽羅,亦依大教,各於自乘文義行果,生巧便智;斷煩惱障,伏諸纏,修自分善,得自乘果,出離三界諸惡趣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者、或有宿習無知猶豫顛倒,執著外道小乘邪教,故於大乘,不能信解。為善分別大乘法相,令其信解,了達決定;離顛倒故。二者、復有聞諸契經種種意趣,甚深難解,其心迷亂,誹毀不信。為善開示,令生信解;饒益彼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攝益樂略言論,勤修行者;採集眾經廣要法義,略分別故。二、為攝益樂廣言論,勤說法者;於一一法,開示無邊差別義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開顯諸法實相,問答決擇,立正論故。二、為滅除一切妄執,問答決擇,破邪論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顯了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理有情無;令捨增益損減執故。二、為顯了世間道理證得勝義法門差別;令修二諦,無倒解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開闡隨轉真實二種理門;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相違故。二、為開闡因緣唯識無相真如四種理門;令修觀行,有差別故。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示現境界差別;令知諸法自性相狀,位差別故。二、為示現修行差別;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別故。如是等類,所為諸緣,處處經論,種種異說。當知皆是此論所為。


七種喜

瑜伽七十一卷一頁云:復次有七種喜。一、聞所引喜,二、思所引喜,三、修所引喜,四、離所引喜,五、議論所引喜,六、念自功德所引喜,七、於諸下劣不生知足所引喜。


八苦與三苦相攝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頁云:復次如經言:生苦,乃至略攝五取蘊苦。如是諸苦相,幾苦苦攝?謂初五。幾壞苦攝?謂中二。幾行苦攝?謂後一。復次初七,苦苦攝。彼所對治淨妙煩惱,壞苦攝。最後一,行苦攝。由世尊言:入變壞心。又作是言:由纏故;領彼所生心諸憂苦。故知煩惱,壞苦故苦,道理成就。

二解 雜集論六卷三頁云:問:如說三苦,此中八苦,為三攝八?八攝三耶?答:展轉相攝。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能顯苦苦。順苦受法苦自相義故。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能顯壞苦。已得未得順樂受法壞自相義故。略攝一切五取蘊苦,能顯行苦。不解脫二,無常所隨,不安隱義故。


九種心住

瑜伽三十卷九頁云: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二解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奢摩他者:謂於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令住者:攝外攀緣,內離散亂,最初繫心故。等住者:最初繫縛麤動心已;即於所緣,相續繫念,微細漸略故。安住者:或時失念,於外馳散;尋復斂攝故。近住者:從初已來,為令其心於外不散;親近念住故。調順者:從先已來,於散亂因色等法中,起過患想,增上力故;調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寂靜者:於擾動心散亂惡覺隨煩惱中,深見過患;攝伏其心,令不流散故。最極寂靜者:或時失念,散亂覺等,率爾現行;即便制伏,令不更起故。專注一趣者:精勤加行無間無缺,相續安住勝三摩地故。平等攝持者: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離散亂轉故。


十八界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頁云: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

二解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頁云:又由無色意處所依,所緣,自類流轉差別,當知建立有十八界。

三解 集論一卷一頁云:界有十八。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何因界唯十八?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雜集論一卷四頁云: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謂色等六境。過現六行受用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六境,能持六識。所依所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者: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

四解 五論八頁云:復有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眼等諸界,及色等諸界,如處中說。六識界者:謂依眼等根,緣色等境,了別為性。意界者,即彼無間滅等。為顯第六識,及廣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蘊,即十處十界,及法處法界一分。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餘三蘊,及色蘊一分,并諸無為,即法處法界

五解 俱舍論一卷十三頁云:若爾;實界應唯十七,或唯十二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應知。論曰:如五識界,別有眼等五界為依。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說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應知各六,界成十八。

六解 法足論九卷十七頁:云何眼界?謂如眼根。云何色界?謂如色處。云何眼識界?謂眼色為緣所生眼識。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異了別,各別了別色;是名眼識界。餘五三界,隨其所應,廣說亦爾。

七解:大毗婆沙論七十一卷五頁云:問:此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有幾?答:此界實體,或有十七,或有十二。若說六識;便失意界。離六識身無別意界。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十七。若說意界便失六識。離此意界。無別六識。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十二。如名、與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體覺,應知亦爾。問:若十八界,名有十八。體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以所依故,立六內界。謂眼界,乃至意界。以能依故,立六識界。謂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謂色界,乃至法界。問: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別者;諸阿羅漢最後念心,應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故?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者,非彼為障;但餘緣障,故後識不起。設後起者;亦作所依。如有餘緣,不生芽等;豈沃壤地,非芽等依。此十八界,過去未來現在皆具。問:過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識身無間已滅,名意界故。未來、現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來現在識,無意界相者;過去識,亦應無。以相無轉故

問:等無間緣,未來未有。現在、過去、亦應不立。此既得立;意界應然?答:等無間緣,依用而立。未來未有等無間法,故不可立等無間緣。設立於誰有此緣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來雖無識所依用;而已有識,可立所依。故此與彼,不可為例。諸阿羅漢最後念心,雖非等無間緣;而是意界。准此應知。餘契經中,世尊自說惡叉聚喻。說此喻已;告諸苾芻,有情身中,有多界性。彼亦攝在此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攝故。又佛於彼多界經中,說界差別,有六十二。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問:何故世尊為眾說彼六十二界?答:為對外道身見為本有六十二見趣別故。又世尊告天帝釋言:憍尸迦當知,世有種種界,隨各所想而各執著。隨各執著而各說之。各言此實,餘皆愚妄。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有作是說:彼經諸見,以界聲說。皆唯攝在此法界中。尊者左受,作如是說:以四事故,立十八界。一、自性故,二、所作故,三、能作故,四、蘊差別故。以自性故,建立色界,乃至法界。以所作故,建立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以能作故,建立眼界,乃至意界。以蘊差別故,建立十八界。謂色蘊差別,建立十界,一界少分。識蘊差別,建立七心界,三蘊攝在一法界中。如是名為諸界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界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界?界、是何義?答:種族義是界義。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聲論者說:馳流故名界。任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應知此中種族義是界義者:如一山中,有多種族。謂金銀銅鐵白鑞鉛錫丹青等石白墡土等異類種族。如是於一相續身中,有十八界異類種族。段義是界義者:如有次第安布段物,得種種名。謂次第安布材木等段,名為宮殿臺觀舍等。次第安布餘甘子等段,名阿摩洛迦。次第安布竹篾等段,名扇等。次第安布骨肉等段,名男女等。如是次第安布眼等十八界段,名為有情摩納婆等。分義是界義者:謂男身中有十八分;女等亦爾。即十八界。片義是界義者:謂男身中有十八片:女等亦爾。即十八界。異相義是界義者:謂眼界相異,乃至意識界相異。不相似義是界義者:謂眼界不似餘界;乃至意識界不似餘界。分齊義是界義者:謂眼界分齊,異餘十七界;乃至意識界;分齊異餘十七界。種種因義是界義者:謂因此故有眼界,非即因此乃至有意識界;乃至因此故有意識界;非即因此乃至有眼界。聲論者說:馳流故名界者:謂此諸界,馳流三界五趣四生,輪轉生死。任持故名界者:謂此諸界,任持自性。長養故名界者:謂此諸界,長養他性。是故種族義是界義,乃至長養故名為界。如彼卷五頁至七十三卷十頁廣說。


十二種障

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頁云:復次障者:有十二種。一、業障。謂作五無間業故。二、習氣障。謂先數習諸惡業故。三、放逸障。謂大興盛現在前,時受用諸欲。四、障。謂五種,隨一現前,覆蔽其心。五、懈怠障。謂由懈怠,少分煩惱,纏擾其心。六、障礙障。謂十二種障礙,隨一現前。七、生障。謂生無暇處。八、不生障。謂佛世尊,不現於世。九、信解障。謂佛世尊,雖現世間;而生邪見。十、煩惱障。謂由彼故說慧解脫心得解脫。十一定障。謂由彼故,說俱分解脫心得解脫。十二所知障。謂由彼故,說諸如來心得解脫。


十八種粗重

瑜伽五十八卷二頁云:問:有幾麤重,攝諸麤重?答:略有十八。一、自性異熟麤重,二、自性煩惱麤重,三、自性業麤重,四、煩惱障麤重,五、業障麤重,六、異熟障麤重,七、麤重,八、不正尋思麤重,九、愁惱麤重,十、怖畏麤重,十一、劬勞麤重,十二、飲食麤重,十三、眠夢麤重,十四、婬欲麤重,十五、界不平等麤重,十六、時分變異麤重,十七、終沒麤重,十八、遍行麤重。如是麤重如前應知。


入心

集異門論十卷十頁云:入心者:謂所發語,令心離及隨煩惱,安隱而住。是名入心。


三品心

顯揚五卷十三頁云:此中有三品心。一、未發趣三摩地心。二、已發趣而未得三摩地心。三、已得三摩地心。此復二種:一、不清淨心。二、極清淨心。第一品心者:謂或時起染污心。由貪等纏所纏故。或時起善無記心。遠離貪等纏故。第二品心者:謂或時繫心內靜。或時失念,馳散五欲。或時攝令靜故,復為惛沈睡眠之所纏覆。或時為斷彼故,復策心安置於勝淨境。或時復於彼境,不正安故,其心掉動。或正安故,心不掉動。或時未斷沈掉故,於二分中,俱不寂靜。或斷彼故,其心寂靜。能得根本靜慮作意,故名定心。未得彼故,名不定心。道究竟故,名極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翻彼二種,名不修心不解脫心。始從定心,乃至於此,是第三品心應知。


三種語言

瑜伽二卷十七頁云:云何三種語言?謂有法語言,無法語言,及餘語言。有法語言者:謂宣說厭捨,離諸纏,趣可愛樂等。廣說如經。無法語言者:謂染污心說飲食等。餘語言者:謂無記心所起言說。


三種隨欲言教

瑜伽八十九卷三頁云:毘缽舍那支者:謂得三種隨欲言教。一、聖正言教。二、厭離言教。三、令心離趣愛言教。云何聖正言教?謂依眾聖五無學蘊所有言教。即是宣說諸聖成就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解脫,如是解脫智見。云何厭離言教?謂依三種令增少欲喜足言教,及依樂斷樂修令離憒鬧言教。云何令心離趣愛言教?當知此教,復有三門。一者、一切煩惱趣愛言教。二者、五趣愛言教。三者、無明趣愛言教。當知此中依為證得斷離滅界所有言說:是初言教。依即於彼見勝功德,及於所治處諸行,深見過患,所有言說:當知是名第二言教。隨順如是緣性緣起所有言說,當知是名第三言教。如是三種言教,總名毘缽舍那支。又此言教,以略言之,復有三種。一、能生樂欲言教。二、能正安處資糧言教。三、能正安處作意言教。謂聖正言教,名能生樂欲言教。厭離言教,名正安處資糧言教。令心離趣愛言教,名正安處作意言教。依此言教勝奢摩他所攝受慧,名毘缽舍那。是故說此言教,名毘缽舍那支。


三種補特伽羅依三處引諸隨煩惱

瑜伽六十二卷三頁云: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三處引諸隨煩惱。云何三種補特伽羅?一、依正法而出家者。二、在居家受用欲者。三、正法外而出家者。云何三處引隨煩惱?所謂最初補特伽羅,依放逸處,引隨煩惱。此復二種。謂或依內,妄顯己德。為衣服等利養恭敬,自說己德,勝過人法。或復依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以身語業,逼迫加害,損惱毀辱。當知第二補特伽羅,依耽欲處,引隨煩惱。彼由耽著諸欲因緣,受用諸欲;依身語意,行三惡行。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略有三種。謂隨逐遠離,隨逐憒鬧,隨逐學處,起隨煩惱。云何隨逐遠離起隨煩惱?謂諸外道,隨逐遠離所有臥具,而為五,覆蔽其心,或住於苦。領受身心諸苦惱故。或復遠離煩惱對治。由離信等,五種根故。彼由如是住染污故,住苦惱故,無有對治,能除染污苦惱住故;是名隨逐遠離諸隨煩惱。云何隨逐憒鬧起隨煩惱?謂各別執異見異欲,相違言論,建立自品他品差別。廣起忿恨,乃至誑諂。是名隨逐憒鬧諸隨煩惱。云何隨逐學處起隨煩惱?謂觀自他,現行諸罪,無有羞恥,毀戒穿戒。是名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若有依止世間等至,於其下劣,計自為勝;或於相似,計自為勝;心生高舉。是名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若少聽聞,不能觀察所有善法;是名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如是一切,總略說名非法之行,不平等行。由非善義,名非法行;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


已生惡不善法

法蘊足論三卷一頁云:云何已生惡不善法?謂過去現在五。一、貪欲。二、瞋恚。三、惛沈睡眠。四、掉舉惡作。五、疑


已生未生惡不善法及一切善法

瑜伽二十九卷一頁云:云何名為惡不善法?謂欲纏染污身語意業,是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對治,若結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惡不善法。


千子見父母處

西域記七卷十三頁云:告涅槃期側不遠,有窣堵波,千子見父母處也。昔有仙人,隱居巖谷。仲春之月,鼓濯清流。麀鹿隨飲,感生女子。姿貌過人。唯腳似鹿。仙人見已,收而養焉。其後命令求火,至他仙廬。足所履地跡,有蓮華。彼仙見已,心甚奇之。令其繞廬,方乃得火。鹿女依命,得火而還。時梵豫王畋遊見華,尋跡以求。悅其奇怪,同載而返。相師占言:當生千子。餘婦聞之,莫不圖計。日月既滿;生一蓮花。花有千葉,葉坐一子。餘婦誣罔,咸稱不祥。投殑伽河,隨波泛濫。烏耆延王,下流遊觀。見黃雲,乘波而來。取以開視,乃有千子。乳養成立,有大力焉。恃有千子,拓境四方。兵威乘勝將次此國。時梵豫王聞之,甚懷震懼。兵力不敵,計無所出。是時鹿足女,心知其子。乃謂王曰:今寇戎臨境,上下離心。賤妾思惟,能敗強敵。王未之信也。憂懼良深。鹿女乃昇城樓,以待寇至。千子將兵,圍城已匝。鹿女告曰:莫為逆事。我是汝母。汝是我子。千子謂曰:何言之謬。鹿女手按兩乳,流注千岐。天性所感,咸入其口。於是解甲釋兵,歸宗返族。兩國交歡,百姓安樂。千子歸宗側不遠,有窣堵波,是如來行經舊跡。指告眾曰:昔吾於此,歸宗見親。欲知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述本生東,有故基,上建窣堵波,光明時燭。祈請或遂。是如來說普門陀羅尼等經重閣講堂餘趾。


大善地法

俱舍論四卷四頁云:已說十大地法;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謂法、恒於諸善心有。彼法是何?頌曰:信及不放逸,輕安捨慚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論曰:如是諸法,唯遍善心。此中信者:令心澄淨。有說: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復何名修?謂此於善,專注為性。餘部經中,有如是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輕安者:謂心堪任性。豈無經亦說有身輕安耶?雖非無說;此如身受,應知亦爾。如何可立此為覺支?應知此中身輕安者,身堪任性。復如何說此為覺支?能順覺支,故無有失。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於餘亦見有是說耶?有如經說:喜、及順喜法,名喜覺支。瞋、及瞋因緣,名瞋恚。正見,正思惟,正勤,名慧蘊。思惟及勤,雖非慧性;隨順慧故,亦得慧名。故身輕安,順覺支故;得名無失。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如何可說於一心中,有警覺性,無警覺性,作意與捨,二相應起?豈不前說諸心心所,其相微細,難可了知。有雖難了,由審推度,而復可知。此最難知。謂相違背而不乖反。此有警覺;於餘則無。二既懸殊;有何乖反。若爾;不應同緣一境。或應一切皆互相應。如是種類所餘諸法,此中應求如彼理趣。今於此中,應知亦爾。慚愧二種,如後當釋。二根者:謂無貪無瞋。無癡善根,慧為性故。前已說在大地法中,不重說為大善地法。言不害者,謂無損惱。勤、謂令心勇悍為性。

二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二卷十八頁云:大善地法,有十種。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輕安。八、捨。九、不放逸。十、不害。若法、唯在一切善心中可得;名大善地法。謂若有漏,若無漏,若生得善,若加行善,若三界繫,若不繫,若學,若無學,若非學非無學,若在意地,若五識身,一切善心皆可得故;名大善地法。


五蓋

瑜伽十一卷三頁云: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二、瞋恚,三、惛沈睡眠,四、掉舉惡作,五、疑。貪欲者:謂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瞋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饒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當作不饒益事;於當所為瞋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沈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諸餘煩惱及隨煩惱,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捨;次後復生相續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憂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二解 瑜伽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恆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三解 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頁云:復次違背五處,當知建立五差別。一、為在家諸欲境界所漂淪故,違背聖教;立貪欲。二、不堪忍諸同法者,呵諫驅擯教誡等故,違背所有可愛樂法;立瞋恚。三、由違背奢摩他故,立惛沈睡眠。四、由違背毘缽舍那故,立掉舉惡作。五、由違背於法議論,無倒決擇審察諸法大師聖教,涅槃勝解故;建立疑

四解 如離惡不善法中說。

五解 俱舍論二十一卷八頁云:今次應辯相云何?頌曰:五唯在欲。食治用同故。雖二立一;障蘊故唯五。論曰:佛於經中,說有五。一、欲貪。二、瞋恚。三、惛眠。四、掉悔。五、疑。此中所說惛掉及疑,為如欲貪瞋恚眠悔唯在欲界?通三界耶?應知此三,亦唯在欲。以契經說:如是五種,純是圓滿不善聚故。色無色界,無有不善。然此五種,純不善故;唯在欲界。非色無色。何故惛眠掉悔二,各有二體;合立一耶?食治用同,故合立一。食、謂所食。亦名資糧。治、謂能治。亦名非食。用、謂事用。亦名功能。由此經中,作如是說:惛、眠、雖二;食非食同。何等名為惛眠食?謂五種法。一、[夢-夕+登]瞢。二、不樂。三、頻申。四、食不平性。五、心昧劣性。何等名為此非食?謂光明想。如是二種,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性沈昧。掉、悔、雖二;食非食同。何等名為掉悔食?謂四種法。一、親裡尋。二、國土尋。三、不知尋。四、隨念昔種種所更戲笑歡娛承奉等事。何等名為此非食?謂奢摩他。如是二種,事用亦同。謂俱能令心不寂靜。由此說食治用同故;惛眠,掉悔,二合為一。諸煩惱等,皆有義;何故如來唯說此五?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謂貪恚,能障戒蘊。惛沈睡眠,能障慧蘊。掉舉惡作,能障定蘊。定慧無故;於四諦疑。疑故;能令乃至解脫,解脫智見,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為。若作如是解釋經意;掉悔理應惛眠前說。以必依定,方有慧生;定障亦應先慧障故。依如是理,有餘師言:此五中,惛眠掉悔,如次能障定蘊慧蘊。由此契經,作如是說:修等持者,怖畏惛眠;修擇法者,怖畏掉悔。有餘別說唯立五因。彼說云何?謂在行位、先於色等種種境中,取可愛憎二種相故;後在住位,由先為因,便起欲貪瞋恚二。此二能障將入定心。由此後時正入定位,於止及觀,不能正習。由此便起惛眠掉悔,如其次第,障奢摩他,毘缽舍那,令不得起。由此於後出定位中,思擇法時,疑復為障。故建立,唯有此五。

六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八卷九頁云:有五。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問:此五,以何為自性?答:以欲界三十事為自性。謂貪欲,瞋恚,各欲界五部,為十事。惛沈,掉舉,各三界五部,通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為十事。睡眠、唯欲界五部,通善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為五事。惡作、唯欲界修所斷,通善不善,唯不善者立,為一事。疑、通三界四部,通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為四事。由此五,以欲界三十事為自性。問:有何相?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自性即相,相即自性。以一切法,自性與相,不相離故。復次耽求諸欲,是貪欲相。憎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沈沒,是惛沈相。身心躁動,是掉舉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變悔,是惡作相。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已說自性及相;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是何義?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義。此中障義是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覆義乃至臥義是義者:如契經說:有五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餘小樹,令枝體等,破壞墮臥,不生花果。云何為五?一名建折那,二名劫臂怛羅,三名阿濕縛健陀,四名鄔曇跋羅,五名諾瞿陀。如是有情,欲界心樹,為此五之所覆故;破、壞、墮、臥,不能生長七覺支花,四沙門果。故覆等義,是義。如彼卷九頁至十八頁廣說。

七解 集異門論十二卷一頁云:五者:一、貪欲。二、瞋恚。三、惛沈睡眠。四、掉舉惡作。五、疑。貪欲者:云何貪欲?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希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是名貪欲。云何貪欲?答:由此貪欲,障心蔽心鎮心隱心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貪欲。瞋恚者:云何瞋恚?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蘗,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瞋恚。云何瞋恚?答:由此瞋恚,障心,蔽心,鎮心,隱心,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瞋恚。惛沈睡眠者:云何惛沈?答:所有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身惛沈,心惛沈,[夢-夕+登]瞢憒悶,是名惛沈。云何睡眠?答:染污心中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是名睡眠。云何惛沈睡眠?答:由此惛沈睡眠,障心蔽心鎮心隱心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惛沈睡眠。掉舉惡作者:云何掉舉?答:諸有令心不寂不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性,是名掉舉。云何惡作?答:染污心中所有令心變悔惡作惡作性,是名惡作。云何掉舉惡作?答:由此掉舉惡作,障心蔽心鎮心隱心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掉舉惡作。疑者:云何疑?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躊躇,猶豫,猶豫箭,不悅,不悅行,不決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是名疑。云何疑?答:由此疑故,障心蔽心鎮心隱心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疑

八解 入阿毗達磨論下一頁云:有五種。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欲界五部貪,名初。五部瞋,名第二。欲界惛沈及不善睡眠,名第三。欲界掉舉及不善惡作,名第四。欲界四部疑,名第五。覆障聖道及離欲染,并此二種加行善根;故名為


五心縛

集異門論十二卷七頁云:五心縛者:云何為五?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身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一於身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欲境,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欲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二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樂與在家出家離住;於樂同樂,於苦同苦,同喜同憂;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彼由樂與在家出家雜住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三樂相雜住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正論,是聖除遣,能趣向心,離可樂;所謂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少欲論,喜足論,損減論,省事論,永斷論,離染論,寂滅論,隨順緣性緣起等論。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諸學處,不樂受學。彼由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四於諸正論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復次具壽!如有一類,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彼由少小證得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五於後勝所作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如彼卷八頁至十三頁廣釋。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七垢

七種的煩惱,垢就是煩惱的別名。一、欲垢,即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二、見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執著分別的見解。三、疑垢,即對於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四、慢垢,即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別人校量而生出輕慢他人的心。五、憍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起貢高欣喜的心。六、隨眠垢,即自己的功德為他人所覆而生煩惱。七、慳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起慳惜的心。


三寶物

佛物、法物、僧物。佛像殿堂香花幡等,即佛物;經典紙張筆墨等,即法物;僧房田園衣鉢等,即僧物。


二障

1.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又名惑障,即貪瞋痴等煩惱,能使眾生流轉於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礙涅槃之業,故名煩惱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眾生有無明邪見,無明邪見能覆慧解,令不聰利,因而障礙菩提之業,故名所知障。2.事障和理障。貪、瞋、痴等煩惱能使生死相續,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見能礙正知見,障大菩提,名理障。


五蓋

五種的煩惱。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覆人們的心性,使不生善法。合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叫做五


八大明王

八大金剛的別稱。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身作八大明王,即金剛手菩薩現身作降三世,妙吉祥菩薩現身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虛空藏菩薩現身作大笑金剛明王,慈氏菩薩現身作大輪金剛明王,觀自在菩薩現身作馬頭金剛明王,地藏菩薩現身作無能勝明王,除障菩薩現身作不動尊金剛明王,普賢菩薩現身作步擲金剛明王。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時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體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時的痛苦;四、死苦,即臨死時的痛苦;五、愛別離苦,即與所愛分離的痛苦;六、怨憎會苦,即與仇人見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陰熾盛苦,即五陰的作用熾盛,覆真性,故死了之後,復須再生。


即心念佛

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們的心性周遍法界,本來是清淨之佛體,但為無明所覆,不能顯現,不顯現所以才與彌陀相隔十萬億佛土,若顯現即得己身之淨土,此心便是彌陀。


四種三昧

一、常坐三昧,又名一行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獨居靜室,結跏趺坐,捨諸雜念,專繫念法界,若遇疲倦疾病睡等障,當專稱一佛名,以求加被,而念念不離此三昧。二、常行三昧,又名般舟三昧,亦以三月為期,繞行念阿彌陀佛,無休息時,由佛威力,三昧力,及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佛。三、半行半坐三昧,即以七日為期,持咒旋繞,思惟實相,或依法華經,於三七日間,或行讀此經,或坐讀此經皆可。四、非行非坐三昧,亦名隨自意三昧,其法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作觀,不拘期限,但觀自心,念起則加覺照,而除滅之。


披袒

披是把袈娑著兩肩,袒是露出右肩。


掉散

身口意三業不清淨,喜歡喧鬧,為五之一。


放光

佛用神通力來發放光明。大凡佛的種種放光,都對眾生有利。放光也有各處的不同,如足底放光,是利益地獄道的眾生,膝放光,是利益畜生道的眾生,小腹放光,是利益餓鬼道的眾生,肚臍放光,是利益修羅道的眾生,胸口放光,是利益人道的眾生,肩上放光,是利益天道的眾生,口裡放光,是利益小乘的眾生,眉間放光,是利益大乘的眾生,肉髻放光,是利益上乘的根機,或是召集大菩薩,或是灌十方諸佛之頂。


疑蓋

之一。見條。


睡眠蓋

之一。見條。


纏蓋

纏與。纏與都是煩惱的別名,纏有十纏,有五


貪欲蓋

之一。見條。


離蓋

脫離五,也就是脫離五種煩惱。見條。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ㄞˋ, [名]

1.戰爭失利。《三國志.卷一○.魏書.賈詡傳》「太祖不從,軍遂無利」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至於赤壁之敗,有運數。」宋.蘇洵〈六國論〉:「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

2.事不成功。如:「不計成敗」、「失敗為成功之母」。

[動]

1.打敗、戰勝。《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吳敗越王句踐會稽。」

2.被打敗。《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

3.破壞。《左傳.成公二年》:「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4.毀壞、損壞。如:「屋敗梁頹」。《書經.大禹謨》:「侮慢自賢,反道敗德。」

5.腐爛。《論語.鄉黨》:「魚餒而肉敗不食。」唐.孔穎達.正義:「郭璞云:『敗、臭壞也。』」

6.衰落。如:「家敗人亡」。

7.解除、消除。如:「敗毒」、「敗火」。

[形]

1.被打敗的。如:「敗軍之將」。

2.凋殘的。如:「枯枝敗葉」、「殘花敗柳」。宋.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詞:「敗荷零落,衰楊掩映。」



(一)ㄅㄟˋ, [名]

1.被子。睡眠時在身上的東西。《楚辭.宋玉.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2.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被瞻、吳國有被離。

[動]

1.覆。《楚辭.宋玉.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

2.蒙受、遭遇。《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戰國策.齊策四》:「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

3.及,達到。《書經.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

4.配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詩官採言,樂盲被律,志感絲篁,氣變金石。」

[副]

因為《水滸傳.第五回》:「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紮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

[助]

表被動性,用在動詞前構成被動詞組。如:「被選」、「被害」。《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ㄅㄤˋ, [名]

1.次於玉的美石。說文解字:「玤,石之次玉者,以為系璧。」段玉裁.注:「系璧,為小璧,系帶閒,縣左右佩物也。」

2.地名。春秋時虢地,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澠池縣境。《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虢公為王宮于玤。」晉.杜預.注:「玤,虢地。」



ㄅㄧˋ, [動]

1.遮蔽、掩。如:「庇蔭」、「包庇」。《說文解字.?部》:「庇,蔭也。」唐.韓愈〈感春〉詩三首之一:「藤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2.保護。如:「庇護」、「庇佑」。《文選.陸倕.石闕銘》:「克明俊德,大庇生民。」《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應瑒詩》:「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



(一)ㄅㄧˋ, [動]

1.遮、擋住。如:「衣不蔽體」、「浮雲蔽白日」。《楚辭.屈原.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2.遮掩、保護。如:「掩蔽」、「蔽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伯亦拔劍起 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3.受阻隔、欺騙。如:「蔽塞」、「蒙蔽」。《楚辭.屈原.卜居》:「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戰國策.齊策一》:「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4.總括。《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名]

障礙、毛病。《論語.陽貨》:「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隋書.卷三二.經籍志一》:「譊譊成俗,而不知變,此學者之蔽也。」



ㄅㄧˋ, [名]

1.古時帽冠上的接縫處。《儀禮.既夕禮》:「冠六升,外縪,纓條屬厭。」漢.鄭玄.注:「縪,謂縫著於武也。」唐.賈公彥.疏:「武謂冠卷,以冠前後皆縫著於武……若凶冠,從武下外縫之,謂之外縪。」

2.古時遮蔽膝用的朝服,多以柔皮製成。通「?」。


?

ㄅㄧˋ, [名]

古時遮蔽膝用的朝服,多以柔皮製成。《說文解字.韋部》:「?,韍也。所以蔽前者,以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一命縕?,再命赤?。」《詩經.檜風.素冠》:「庶見素?兮,我心蘊結兮,聊與子如一兮。」



ㄅㄧˋ, [名]

一種捕捉鳥獸的網,網子會自動覆。《爾雅.釋器》:「繴,謂之罿,罿,謂之罬也;罬,謂之罦,罦,覆車也。」晉.郭璞.注:「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邢昺疏引孫炎曰:「覆車網,可以掩兔者也。一物五名,方言異也。」



ㄅㄧㄠ, [名]

1.暴風。《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風發飆拂,神騰鬼趡。」晉.陸雲〈南征賦〉:「狂飆起而妄駭,行雲藹而芊眠。」

2.風。《晉書.卷五四.陸機傳》:「落葉俟微飆以隕,而風之力寡;孟嘗遭雍門以泣,而琴之感以末。」唐.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詩:「是夕涼飆起,閒境入幽情。」

[動]

如暴風一樣的行動。如:「飆車」、「股票狂飆」。



ㄅㄧㄣˋ, [名]

骨。《史記.卷五.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唐.張守節.正義:「臏,脛骨。」也稱為「臏骨」。

[動]

削去膝骨。《荀子.正論》:「詈侮捽搏,捶笞臏腳。」唐.楊倞.注:「臏腳,謂刖其膝骨也。」



ㄅㄧㄣˋ, [名]

1.髕骨,即膝骨。《說文解字.骨部》:「髕,膝耑也。」《黃帝內經素問.卷一四.刺禁論》:「刺膝髕出液為跛。」

2.古代削去膝骨的刑罰。《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



ㄅㄧㄥ, [名]

箭筒。《詩經.鄭風.大叔于田》:「抑釋掤忌,抑鬯弓忘。」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五.毛詩音義上》:「掤,音冰。所以覆矢也。馬云:『櫝丸也。』杜預云:『櫝丸,箭筩也。』」



(一)ㄅㄧㄥˋ, [動]

1.合。通「併」。《文選.曹冏.六代論》:「自此之後,轉相攻伐,吳并於越,晉分為三魯,滅於楚,鄭兼於韓。」

2.兼有。《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喜懼參并,悲慚哽結。」《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副]

1.一齊。通「並」。《戰國策.燕策二》:「(蚌、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文選.左思.吳都賦》:「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2.用於否定詞之前,以加強否定語氣,帶有反駁的意味。通「並」。如:「你以為他笨,我并不認為如此。」

[連]

而且。通「並」。如:「我支持這項決定,并加以宣導。」



ㄅㄨˋ, [名]

1.用來遮蔽光線的東西。《易經.豐卦.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三國魏.王弼.注:「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

2.量詞。古代計算曆法的單位。參見「蔀法」條。

[動]

用席子覆。《易經.豐卦.上六》:「豐其屋,蔀其家。」三國魏.王弼.注:「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誾之甚也。」



ㄆㄚˋ, [名]

1.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廣韻.去聲.禡韻》:「《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紀》:「梁王?使以布帊纏屍,斂以蒲席。」

2.?,即頭巾。《廣韻.去聲.禡韻》:「帊,帊?。」

3.帳子。元.周伯琦《六書正?.卷四.禡韻》:「帊,一曰帳也。」

4.手巾。通「帕」。《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局,使更以他局為之。」



ㄆㄥˊ, [名]

1.樓閣。《隋書.卷六二.柳彧》:「高棚跨路,廣幕陵雲。」

2.用竹木和茅草搭而成的蓬架,有遮陽擋雨的功能。如:「涼棚」、「草棚」。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餓烏窺食案,鬥鼠落書棚。」



(一)ㄆㄧ, [動]

1.用刀斧等從縱面將物體破開。如:「劈柴」、「劈成兩半」、「直劈而下」。唐.白居易〈潯陽三題˙溢浦竹〉詩:「剖劈青琅玕,家家牆屋。」宋.樂雷發〈烏烏歌〉:「請君為我焚卻離騷賦,我亦為君劈碎太極圖。」

2.雷電擊毀。如:「天打雷劈」。

3.朝著、對著。如:「劈面」、「劈頭」。《水滸傳.第三八回》:「李逵聽了,便把魚汁劈臉潑將出去,淋那酒保一身。」



ㄆㄧˊ, [名]

1.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如:「獸皮」、「皮開肉綻」、「樹皮」。

2.物的表面。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

3.很薄的東西。如:「鐵皮」、「粉皮」、「豆腐皮」。

4.包裝東西的外皮,以為保護或美觀用。如:「封皮」、「書皮」。

5.姓。如唐代有皮日休。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皮製的。如:「皮鞋」、「皮箱」、「皮筏」。

2.厚顏、沒有羞恥心。《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訕語時,口要緊;刮涎處,臉須皮。」

3.性情頑劣不聽話。如:「這孩子好皮。」

4.有彈性的。如:「皮球」、「皮蛋」。



ㄆㄧㄥˊ, [動]

。《集韻.平聲.青韻》:「帡,覆也。」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七齣》:「更 斷魂落魄蒙帡覆。」

[名]

帳幔、帷幕。如:「帡幪」、「帡幃」。



(一)ㄆㄧㄥˊ, [名]

1.當門的小牆。即照壁。《爾雅.釋宮》:「屏謂之樹。」晉.郭璞.注:「小牆當門中。」《淮南子.時則》:「授車以級,皆正設于屏外。」漢.高誘.注:「屏,樹垣也。」

2.泛指像牆的遮蔽物。《詩經.小雅.桑扈》:「君子樂胥,萬邦之屏。」唐.白居易〈冷泉亭記〉:「山樹為,巖石為屏。」

3.屏風。如:「素屏一張」。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

4.字畫裱成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如:「畫屏」、「字屏」。《老殘遊記 .第九回》:「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輻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動]

1.保護、做為屏障。《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唐.元稹〈贈鄭餘慶太保制〉:「而今而後,誰其屏余?」

2.隱瞞、蒙蔽。呂氏春秋《慎行論.慎行》:「亡夫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



ㄇㄞˋ, [動]

1.出售貨物以換錢。如:「賣貨」、「賣花」。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綠,五月糶新穀。」明.劉基〈賣柑者言〉:「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2.背地害人以利己。如:「賣國」、「賣友求榮」。《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

3.炫耀、顯露。如:「賣弄」、「賣乖」、「倚老賣老」。《莊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

[名]

姓。如明代有賣廷傑。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