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葉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物名)以木葉所造之蓋笠也。釋氏要覽中曰:「蓋律有二種:一竹蓋,二葉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煩惱之異名。覆蓋之義。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開發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信心,不得開發。」無量壽經下曰:「離蓋清淨,無厭怠心。」參照五蓋條。

又笠蓋,比丘所用者。釋氏要覽中曰:「律云:跋難陀比丘,持大蓋行(似今涼傘也)。諸居士遙見謂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譏嫌之。佛乃制戒:不應持大蓋,若天雨即聽。」同卷曰:「蓋有二種:一竹蓋,二葉蓋。寄歸傳云:西域僧,有持竹蓋,或持傘者。」

又佛之供具。寶蓋天蓋等。增一阿含經曰:「是時梵天王在如來右,釋提桓因在如來左,手執拂。密金剛力士,在如來後,手執金剛杵。毘沙門天王,手執七寶之蓋,處虛空中,在如來上,恐有塵土坌如來身。」蓋之用,有防塵埃者。觀無量壽經曰:「其光如蓋,七寶合成,覆地上。」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奕葉

盈益反考聲云奕高大也爾雅云大也案衣冠奕葉蓋公侯盛族也論從廾作弈非


[佛光大辭典]

指行腳僧覆蓋於頭頂之斗笠。律典中分竹蓋、葉蓋二種。敕修百丈清規卷三入院條(大四八‧一一二五中):「古人腰包頂笠到山門首下笠,入門炷香,有法語,就僧堂前解包。」又「笠重吳天雪」一語,即讚歎背負佛道修行重擔之行腳僧風範 p475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梵āvaraṇa)指煩惱。由於煩惱能覆蓋行者清淨的善心,使善心不得開發,故稱煩惱為「蓋」。

「蓋」有五種,稱為「五蓋」,即欲貪、瞋恚、惛眠、掉悔、疑。所謂「欲貪蓋」,指欲界的貪煩惱;「瞋恚蓋」指瞋煩惱;「惛眠蓋」指惛沈與睡眠的煩惱;「掉悔蓋」指「掉舉」與「悔」的煩惱;「疑蓋」指疑的煩惱。

按,煩惱之種類為數甚多,並非僅此五種而已,然而何以獨稱此五煩惱為「蓋」﹖關於此點,《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八舉出十六說,《俱舍論》卷二十一列出三說加以詮解。依有部的說法,係因上述之五煩惱對於無漏五蘊的障礙最烈,故特名為「蓋」。其中,貪瞋為破戒之惑,能障不殺生等無漏戒蘊;惛沈、睡眠闇昧心,障慧蘊;掉舉與悔,散動心志,障定蘊。如此,因缺定慧,故疑四諦之理不得起解脫知見,所以特名此五煩惱為「蓋」。

此外,《法界次第》卷上所列舉之五蓋,與此稍異。其中之第一種為貪欲蓋,第三種為睡眠蓋,並解釋睡眠蓋云(大正46‧668a)︰
「意識惛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若心依無記則增長無明,故意識惛惛而熟,五情暗冥無所覺知,謂之睡眠也。」

該書又謂五蓋之體即是三毒,可再細分為無量煩惱云云。

(二)(梵chattra,巴chatta,藏gdugs)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種傘。又稱傘蓋、笠蓋、寶蓋、圓蓋、花蓋、天蓋。《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謂此有樹皮蓋、樹葉蓋、竹蓋三種。《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六記載,蓋有竹、葉二種,傘柄長限二肘。

印度為熱帶國家,其國人在屋外時多以蓋遮日。蓋之形狀大致可分二種,一為柄附於蓋內部中央,另一是柄附於外面上部。依現存遺蹟所見,印度古代多用前者,如阿摩羅婆提(Amarāratī)塔之欄楯雕刻、阿旃陀(Ajanṭa)石窟殿之雕刻及壁畫(尤其是第十七窟),以及犍馱羅地方的遺品、爪哇波羅浮屠(Barabudur)的浮雕等,皆可見及其例。後者稱為懸蓋或天蓋,後世成為佛堂之莊嚴具,高懸於佛座或高座之上。

〔參考資料〕 (一)《長阿含經》卷十二〈清淨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悲華經》卷六;《大智度論》卷十七;《摩訶止觀》卷四(下)。(二)《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釋氏要覽》卷中;《無緣慈悲集》卷上;《真俗佛事編》卷二。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