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乘

(術語)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

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法華經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同品曰:「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同品曰:「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文句四上曰:「圓頓之教,為一佛乘。」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勝鬘寶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依法華論,此大乘修多羅,有十七種名,第十四名一乘經。起信論義記上曰:「乘者就喻為稱,運載為功。」案方便品所說,即開會三乘之別執,悉歸趣於平等大會,等使一切眾生成佛道也。

蓋大乘佛教中,所謂權大乘家,立一切有情為法爾,五性各別之說。故其中定性二乘及無性,畢竟無由成佛。是故諸佛之法,自不可無三乘之別。定性二乘,必由聲聞緣覺之二乘而般涅槃,菩薩種性,必由大乘而般涅槃。然法華等經,或說唯有一乘者,是引攝不定性者,不使墮於二乘地,進而使由大乘般涅槃也,即如來密意之說也。又以所趣之真如無差別,三乘解脫等相等,故說為一乘耳。實則非無二三之別也。如大乘莊嚴經論第五,攝大乘論釋第十,廣列十義或八義意趣而論之。是為所謂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之教旨,以深密等經為所依之法相家所主張也。

至於實大乘則不然。蓋其所立之說,一切眾生,本無五性之別,悉有佛性,一性平等,故皆得由佛乘而成佛。昔曾說三乘各別之法者,不過為對於權機假說之方便耳。此為所謂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之教旨,天台華嚴等宗家所主張也。其中天台所依之法華經,主對於三乘之人,說其教之所以方便,開會之,使歸於一佛乘,華嚴經主對於十地之大菩薩,廣說其所入之一乘法,故至智儼賢首,分一乘而更論同教別教之二種。五十要問答上,謂「一乘教有二種:一共教,二不共教。」孔目章一,謂「一乘之義,分別有二,一正乘,二方便乘,正乘如華嚴經所說,方便乘有十義」云云。又五教章上,謂「一乘教義之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同教。」並廣釋述之。

今擇要言之,則在同於三乘而說一乘為同教,於三乘全不共而別說一乘為別教。彼法華譬喻品所謂宅內所指之門外三車,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車,是別教一乘教也。同教者,如是三一不為別說。或謂一同於三,或謂三同於一,互相交參,是欲使成根欲性,進而入於華嚴別教一乘也。由是而概括之,一乘凡有三種:

一、為存三之一乘,所謂不破三乘之疑執,亦不會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之平等而說為一乘。如攝大乘論之十義意趣是也。

二、為遮三之一乘,會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別執,而說為一乘。如法華之同教一乘是也。

三、為直顯之一乘,不對於二乘,故無可破,唯為大菩薩,直示法界成佛之儀。如華嚴之別教一乘是也。

又若經五教而論之,則總有五種之一乘。一別教一乘,如華嚴是。二同教一乘,如法華是。三絕想一乘,如楞伽是。是為頓教。所謂絕想亡言之邊,名為一乘。四佛性平等一乘,是為終教。一性皆成之邊,名為一乘。五密意一乘,即為始教。如攝論之十義意趣是。


一切萬物

(術語)與一切萬法同。無量壽經下曰:「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


一念相應慧

(術語)是定慧相應之一念,理智相應之一念,將成佛時之智慧也。智度論九十二曰:「住如金剛三昧,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名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論曰:「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


一放一收

(雜語)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為師家應學人機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學人,放行者縱學人。一放之時,森森羅列。一收之時,空界無物。謂擒縱與奪,有自在之狀也。見碧嚴錄第九十九則。


一道無為心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離諸造作及有為無為之別執,名為無為。是蓋謂真言行者,超三劫中,於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而恐沈沒於真如無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而作為萬有,即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離有為無為之別執也。大日經第一住心品曰:「謂空性者,離根境而為無相無境界,離諸戲論而等於虛空。無邊之佛法,依此相續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由是此住心,亦名為空性無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顯教,則當於天台。摩訶止觀第一有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之人從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實一道心。蓋天台一乘,盛談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於理內,根境備於性中,泯境智於一如,故其分齊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於天台也。顯教雖以此分齊為終極,然真言行者,不許停滯於此處。金剛界儀軌云:「身證十地,而住於如實際,空中諸如來,彈指驚覺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處,是一道清淨,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是乃謂進而發足第十秘密莊嚴心。可開金剛寶藏也。


一音教

(術語)教判名。佛唯以一音說一切教之意。鳩摩羅什並菩提流支所立。華嚴經疏第一,出一音教中。有曰:「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是即敘流支立大小並陳之義,羅什唱圓音異解之義者也。流支之說,並出於義林章第一,探玄記第一及五教章卷上等。謂佛於一音中,陳大小二乘之法,故稱大乘之機,聞大乘之法,而解其義,小乘之機,聞小乘之法,而解其義也。又法華玄義第十上,有曰:「北地禪師,非四宗五宗六宗二相半滿等教,但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一音說法,隨類異解。諸佛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但是一音教也。」是即指羅什圓音異解之義乎。而謂為北地禪師,則羅什以後,似有敷演其說以唱之者。又一音之義,婆沙論第七十九,頗有其說。


一體三分

(術語)摩醯首羅天與那羅延天梵天為一體,而亦三分也。外道小乘涅槃論,謂「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為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也。」吉藏中論疏第一末,謂「外道明有三天,即是彼家三身,自在天為本,如內法身佛,應為韋紐,如內應身佛,韋紐臍中化為梵王,如內化身佛。」此中韋紐,與那羅延同視。


七佛藥師

(名數)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上曰:「一、東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勝,佛曰善稱名吉祥王如來,發八大願。二、東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寶,佛曰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發八大願。三、東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圓滿香積,佛曰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發四大願。四、東方去此七殑沙佛土,有世界曰無憂,佛曰無憂最勝吉祥如來,發四大願。五、東方去此八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法幢,佛曰法海雷音如來,發四大願。六、東方去此九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善住寶海,佛曰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發四大願。七、東方去此十殑沙佛土,有世界曰淨琉璃,佛曰藥師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以此中最後之藥師如來為主體,故稱為七佛藥師,亦曰藥師七佛。又,一、東方離垢眾德莊嚴世界之輪照吉祥如來。二、東方妙覺眾德莊嚴世界之妙功德住吉祥如來。三、東方眾生主世界之一寶蓋王如來。四、東方自在力世界之善逝定如來。五、東方最勝寶世界之寶華吉祥如來。六、南方寂靜主世界之超無邊如來。七、南方最上香世界之妙香王如來。見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以上為七佛之異稱或異譯也。


丈六

(術語)身長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說十二遊經曰:「調達身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丈長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餘國皆長丈三尺。」行事鈔下曰:「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業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長八尺,佛則丈六,並依周尺以定律呂也。」觀無量壽經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


三世最勝心明王經

(經名)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之略名。


三仙二天

(名數)三仙者:一、迦毘羅仙,數論之祖也。二、鵂鶹仙,勝論之祖也。三、勒沙婆仙,尼犍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紐天。大部輔注一曰:「一、伽毘羅,此云黃頭,頭如金色;二、優樓僧佉,此云鵂鶹仙;三、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三仙也。一、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天;二、毘紐,亦云韋紐,亦云韋糅,此云勝,亦云淨,及云悶,;此即二天也。」


三修

(名數)有勝劣之三種:一、無常修,聲聞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觀一切有為法之無常者。二、非樂修,聲聞之人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之樂,但觀諸法之苦者。三、無我修,聲聞之人,不知有自在無礙之真我,但觀五蘊之空者。此名聲聞人之劣三修。又,一、常修,菩薩知法身之體,常住不滅,而破聲聞無常之執者。二、樂修,菩薩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之樂,而破聲聞人之苦執者。三、我修,菩薩知無我法中自有真我之自在,而破聲聞人之無我執者。此名菩薩之勝三修。見涅槃經二。


三十三身

(名數)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也: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聲聞身,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毘沙門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廿一宰官婦女身,廿二婆羅門婦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龍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闥婆身,廿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與楞嚴經六所說觀音自由往昔觀音如來授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而現三十二身,大同小異。見三十二應條。


三十二應

(術語)由觀音普現色身三昧應現之三十二身也。楞嚴經六曰:「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法華經所說三十三身與此大同小異。一佛身,二獨覺身,三緣覺身,四聲聞身,五梵王身,六帝釋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將軍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長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羅門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優婆塞身,二十優婆夷身,廿一女主國夫人命婦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龍身,廿六藥叉身,廿七乾闥婆身,廿八阿修羅身,廿九緊那羅身,三十摩羅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三十種外道

(名數)一時外道,以時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風空五大為生因者。

三相應外道,計學定者內心相應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淨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淨者。

五不建立無淨外道,與上相反,不建立一法,無所修之淨法者。

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外道,與建立外道相似,建立謂自心生一切法,此則謂自手出一切法也。

八尊貴外道,以那羅延天為生因者。

九自然外道,計萬物為自然之法者。

十內我外道,計身中別有我而運轉此身者。

十一人量外道,計神我之量,或大或小,等於人身者。

十二嚴外道,計神我雖能造諸法,而世間有尊勝嚴之事,是我之所為者。

十三壽者外道,計一切之法,至於草木四大皆有壽命者。

十四補特伽羅外道,謂彼宗計有數取趣者,皆是一我,但隨事異名耳。(CBETA註:原條目內容無此第十四補特伽羅外道,今依《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卷第二補上。)

十五識外道,計有識於一切處,地水火風識皆滿者。

十六阿賴耶外道,計有阿賴耶識持此身,含藏萬像者。

十七知者外道,計身中有知者。能知苦樂等事者。

十八見者外道,計身中有見者,是為真我者。

十九能執外道,計身中別有能執者。是為真我者。

二十所執外道,計能執者是識心,其所執之境界,是真我者。

二十一內知外道,計身中別有內知者,是為真我者。

二十二外知外道,計有外知者,知外塵之境界,是為真我者。

二十三社怛梵外道,社怛梵,古來不勘翻名,是與知者外道之宗計大同者。

二十四摩奴闍外道,摩奴闍翻為人,計人由人而生者。

二十五摩納婆外道,摩納婆譯為勝我,計我於身心中最為勝妙者。是毘紐天外道之部類也。

二十六常定生外道,計我是常住,不可破壞,自然常生而無更生者。

二十七聲顯者外道,計聲以緣而顯,聲之體為本有常住者。

二十八聲生者外道,計聲本無,以緣而生,生已,即常住者。

二十九非聲外道,撥無聲體者。

已上二十九種之外道加一總我,稱為三十種之外道。見大日經疏十二,十住心廣名目一。


三因三果

(名數)三種之因與三種之果也。一、異熟因異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惡之因,於來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現在及未來世得自在之果也。三、智因智果,言以修習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證三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師地論。


三天

(術語)佛教立三身,婆羅門亦立三身。中論疏曰:「明三天者,是彼家三身。自在為本,如內法身。應為韋紐,如內應佛。韋紐臍中化為梵天如化佛也。」此與佛教之三身稍異,其三天即三神一體觀,由於時代而三神有相違者。」


三天四仙

(名數)見二天三仙條。

(名數)二天加鳩摩羅天則為三天,三仙加若提子則為四仙。智度論二曰:「如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騎白牛;如韋紐天,秦言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如鳩摩羅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雞持鈴提赤幡騎孔雀;皆是諸天大將。」入大乘論上曰:「諸外道不解因緣,而起四執。僧佉所說有計一過,優樓迦計異,尼健陀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一切外道及摩他羅等異計皆悉不離如是四種。」案印度於佛教外之宗計凡有二:一有神,二無神。無神者,如數論勝論等,於萬有之中,不認唯一之神我也。有神者,以唯一之天神,為萬物之生因也。此有三類:一、以摩醯首羅天,為生因。此天生梵天與那羅延天,以梵天為造萬物之因,以那羅延天為造萬物之果。而摩醯首羅為二者之所依,猶如地也(提婆論之說),其形相為八臂三眼,騎白牛(智度論二之說),是為摩醯首羅論師之宗計,六師中之迦羅鳩馱迦旃延奉之者,現今印度教之西拔派是也。二、以韋紐天為生因,劫初大海中化生一千頭二千手之神,名韋紐。由其臍中生蓮華,蓮華之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心中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見智度論八。其韋紐天之形相有四臂,執貝持輪,騎金翅鳥。見智度論二,今印度度教之:「毘修奴」派本此。三、以那羅延天為生因,從那羅延之臍中生梵天,由梵天之口中生婆羅門種,乃至從其腳跟生首陀羅種。見提婆論,是韋陀論師之說也。


三德

(名數)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體,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譯曰智慧,法相如實覺了者。三、解脫德,遠離一切之繫縛,而得大自在者。此三者各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如伊字之三點,首羅之三目,稱為大涅槃之秘密藏。涅槃經二曰:「我今當令一切眾生及以吾子四部之眾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何等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並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魔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又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一、智德,破一切之無知而具無上菩提者。二、斷德,斷一切之煩惱而具無上涅槃者。此二者屬於自利。三、恩德,具大悲而救濟一切眾生者。是利他之德也。俱舍論之歸敬頌舉此三德以讚佛。

又諸佛因果之三德:一、因圓德,三大劫之修行圓滿者。二、果圓德,智斷等之諸總圓滿者。三、恩圓德,度一切眾生而使解脫者。俱舍論二十七曰:「諸有智者,思惟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又數論所說自性諦之三德:一、薩埵Sattva,勇健之德。二、刺闍Rajas,塵坌之德。三、答摩Tamas,闇鈍之德。通常呼為喜憂闇。自性有此三德,故生種種善惡好醜之法。唯識述記一本曰:「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


三惑

(名數)或云惑,或云煩惱,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結。皆為同體異名。天台一家統收一切之妄惑為三類:一、見思惑,如身見邊見等,邪分別道理而起,謂之見惑,如貪欲瞋恚等,倒想世間事物而起,謂之思惑,離此見思二惑即離三界,聲聞緣覺以之為涅槃,菩薩更進而斷後之二惑。如此見思,三乘之人通斷,故名為通惑,後之二惑,名為別惑。二、塵沙惑,為化道障。菩薩教化人之障也。菩薩教化人,必通如塵如沙無量無數之法門,然心性闇昧,不能達此塵沙無數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蓋非謂惑體有塵沙之數,惑體唯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門多故名塵沙也。菩薩欲斷此劣慧,得所謂道種智,必於長劫之間學習無量之法門。三、無明惑,又稱障中道之惑,為障蔽中道實相理之惑,與前思惑中之痴惑異。彼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無明也。此為迷於根本理體之惑,根本無明也。此無明十二品斷,即為別教之佛,四十二品斷,即為圓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三有對

(名數)對為礙之義,有障礙之義者,謂之有對。一、障礙有對,如手礙手,石礙石,互礙而被礙者。二、境界有對,六根六識及諸心所,為五境及法境之一分境界所拘束,而取境之作用不得自在者。三、所緣有對,為六識及法境之一分所拘束,而緣慮之作用不得自在者。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摩[酉*益]

馨毉反梵語上界天王名也唐云大自在天也


魔鬼

上音摩本是梵語略也正梵音麼莫可反羅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作留難事名為麼羅以力為名又略去羅字


薄伽梵

梵語如來尊號也眾德之美稱也佛地論偈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號薄伽梵此為文含多義譯經者恐不盡其妙故存梵語也


魔王

莫何反字書本無此字譯者變摩作之梵云麼羅古譯云能障修行出世業者又云能殺斷惠命故起世經云他化天上初禪之下有魔王波旬宮殿身光壽量勝下劣上威力自在與他化天王等常與諸佛捔力屬爾化天攝梵語名波畢[打-丁+彔]綠絹反唐云惡欲多愛慾故也


枷鎻

上音加下音桑果反文字集略云穿木枷頸令不得自在字林云[瑙-囟+貝]聯環也文字集略云連[金*截]環以拘身也古今正字從金[肖-月+貝]聲


阿素洛

此云非天古譯云不飲酒神也常與三十三天力爭勝負為簡別故故云非天有大神通幻力能現大身自在無礙也


瑿羅跋那

瑿者具云瑿濕弗羅此云自在也跋那者大聲也謂佛號大自在聲也


摩醯首羅

正云摩[醠-央+兮]溼伐羅言摩[醠-央+羊]者此云大也溼伐羅者自在也謂此大王於大千界中得自在


毘舍浮

正云毘溼婆部言毘婆者此云遍一切也部自在也言遍於一切皆得自在或翻為一切有


師子頻申三昧

杜注左傳曰頻急申展也四體之拘急所以解於勞倦故曰頻申也表此三昧能申展自在無碍法界解脫障碍拘急勞倦故喻名耳此或全是梵言如刊定記也


船師名婆施羅

此翻為自在


鬱婆尸女

此云自在


至第六天

謂欲界頂即他化自在天是也


摩[醠-央+兮][巢-果+(一/自)]羅

具足云摩[醠-央+兮]什佛羅此云大自在居色究竟天


摩[醠-央+兮]守羅

此云大自在居色究竟天也


優樓頻螺

此云木苽自在木苽林中證得無學故以名之


摩醯首羅天

此云大自在


滿泥自在王

滿泥自在王梵語也唐云禮拜自在王者無量壽佛


泛漾

上芳梵反字書泛浮也經作汎俗字汎暜也非經義下陽亮反或作瀁皆義別正體合作颺案汎漾者浮遊自在之義漾者水波也義雖似同乖經本意宜改作颺也


摩醯[巢-果+(一/自)]羅

醯音馨奚反梵語上界天王名也唐云大自在即色究竟天主住色界之最上頂


安怛袒那

祖音壇爛反梵語也唐言潛隱即是隱形良謂彼國邪正雜信異道間居更相是非顯已破彼佛以神力故說斯要欲令修瑜伽者隨意自在無礙速成若起垢心邪惡處無礙速成驗故釋此疑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續一切經音義]
薄伽梵

上傍各反梵語或云婆伽婆亦云薄伽伴正云婆誐[金*(离-禸+ㄆ)]婆音蒲賀反[金*(离-禸+ㄆ)]音亾范反翻經沙門慧琳云古譯為世尊謂世出世間咸尊重故又十號之中第十號也大智度論云如來尊號有無量名略言六種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今言薄伽梵具此六義故翻經者但存梵語也


姥陀羅尼

上莫補反字書云老母也說文云女師也又作姆字同上今案姥即觀自在菩薩部姥陁羅尼名号


補陁落迦

亦云補怛洛迦舊云寶陀羅皆梵語楚夏也此云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此花樹其花甚香即南海此岸孤絕山觀自在菩薩所居宮也


摩[醠-央+兮]

下又作醯同呼鷄反梵語也具足應云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也即色界主大自在天王是也


摩[醠-央+兮]首羅

梵語訛也正云麼[醠-央+兮]濕伐羅也麼[醠-央+兮]此云大也濕伐囉此云自在天也即大自在天王也謂此天王於大千界中得白在故


摩醯首羅

正梵語應云麼係溼嚩囉此云大自在也即色界天主於大千界得自在


遁形

上徒損反切韻遁逃也謂潛隱也按一字頂輪王經安怛袒那法此云隱形也良以彼國邪正雜信異道間居更相是非佛以神力故說斯要令修瑜伽者隨意自在速成悉地


薄誐鑁

上音傍各反下亾范反梵語也舊云薄伽梵或云婆加伴古翻為世尊今云具六義故總云薄誐[金*(离-禸+ㄆ)]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也


摩醯首羅

醯音馨奚反梵語[*]也此云云大自在即上界天王名也住色究竟之最上頂也


毘舍浮

或云毗溼婆部皆古譯梵語此云遍一切自在也謂於一切得自在故或云一切有也


鉞斧

上袁月反下方矩反前葉衣觀自在經中已釋


魔[醠-央+兮]首羅

古舊梵語也正云麼係濕嚩囉此云大自在即色界天主也


香緌

上許良反說文云香芬也正從黍其作[黍/甘]或作薌穀氣也經文從草作萫非本字下儒佳反玉篇云冠纓也爾雅曰褘緌也郭注云香纓也交絡帶繫於體因名褘緌也從糸委聲經文作蕤乃葳蕤藥名也又蕤賓五月律管名案經以[糸*畏][王*風]香緌嚴飾大悲觀自在身也作萫蕤字甚乖經意


薄伽梵

或云薄伽伴古云婆伽婆正云婆誐[金*(离-禸+ㄆ)]舊翻為世尊謂世出世間咸尊重故大智度論云如來尊號有無量名略而言之有其六種也佛地論頌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薄伽梵為含多義故譯主但存梵語也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最自

上祖外反他化自在天王名也


波羅𡰱蜜天

大品經云婆舍𧿡提天智度論云秦言他化自在


婆舍跋提

秦言他化自在[巳>已]上皆天王名


摩𨢘

呼𠔃反摩𨢘首羅唐言天自在


摩䤈

呼𠔃反梵言摩䤈首羅唐言大自在天也


摩[酉*孟]

呼𠔃反梵言摩𨢘首羅此云大自在


[邱-丘+(司-(一/口)+井)]𢨻

音屎梵云摩[邱-丘+(司-(一/口)+井)]〡囉此言雄黃觀自在隨心呪作摩[邱-丘+(司-(一/口)+井)]屎


摩𨢘

呼𠔃反正作𨢘梵言摩𨢘首羅此云大自在


[序-予+(恙-心+皿)]樓亘

上烏盍反下古鄧反此云光世音菩薩也即是觀世音菩薩也又按般若心經云阿哩也嚩魯枳諦濕嚩嚕胷地娑怛梅唐言聖觀自在菩薩也


魔𨢘

火𠔃反梵言摩〡首羅此言大自在天王也


闥頼吒

上他達反薩婆多律作闥頼吒利釋云闥頼名地吒利名住智勝自在於正法不動如人住地无所傾覆也律意為断事人也


闥剌

上他達反下勒達反或云闥剌吒薩婆多律云闥頼吒利釋云闥頼名地吒利名住智勝自在於正法不動如人住地[旡>无]傾覆也覆芳王反也


摩[酉*孟]

火𠔃反梵云摩䤈首羅唐言大自在


伊沙陁羅山

新論作伊沙䭾羅此云自在持亦云持軸言此山多有諸峯形如車軸


播輸鉢多

上一補臥反塗[厂@火]外道也遍身坌反或有剃髮或有不剃者衣纔蔽形但非赤色奉事大自在天者也


瀬利吒

上音頼下陟加反營事比丘也按薩婆多毗𡰱作闥頼吒利釋云闥頼名地吒利名住智勝自在於正法不動如人住地无傾覆也


瀬利吒

上來大反下陟加反律文作闥剌吒利釋文云闥頼名地吒利名住智勝自在於正法不動如人住地[旡>无]傾覆也


摩醯

呼𠔃反梵云𨢘首羅唐言大自在


[翻梵語]
毘濕波浮

應云毘鎖婆浮亦云毘舍浮 譯曰一切自在


伊沙那

譯曰自在


婆沙

譯曰自在


波毘瘐菟

應云波羅頗毘瘐 譯曰大自在


波耆舍

亦云多耆奢 譯曰自在語也


摩醯沙達多

應云摩醯鎖羅達多 譯曰與大自在


婆祗奢

亦云婆耆舍 譯曰語自在


婆奢

譯曰自在


婆奢

譯曰自在


婆世躓

譯曰自在


迦羅婆利王

譯曰自在語也


毘浮

應云毘覆 譯曰自在


欝婆尼女

譯曰大自在


摩醯首羅

譯曰大自在也論


摩醯婆末陀羅國

應云摩醯賒曼陀羅 譯曰摩醯賒者大自在曼陀羅者國


婆施彊國

譯曰自在行也


摩醯首羅寺

譯曰大自在


伊沙山

譯曰自在


伊沙陀羅

譯曰自在持也


波浮河

譯曰自在


婆輸河

譯曰自在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阿含藏]
色愛即除

色愛是隨物質產生的愛欲,若能覺知色是無常,就能斷除愛執結縛而得自在

色愛是隨物質產生的愛欲,若能覺知色是無常,就能斷除愛執結縛而得自在


若有比丘能降心,然彼心不能降比丘

巴利本(M. vol. 1, p. 214)作 bhikkhu cittaj vasaj vatteti, no ca bhikkhu cittassa vasena vattati,(比丘能使心自在的轉,比丘不依心而轉。)


有長者名阿那邠邸,饒財多寶……不可稱計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大二‧八四五下):「彼給孤獨長者具大福德,妻子、奴婢眷屬熾盛,富饒自在,廣積財寶其數無量,與毗沙門天王等無有異。」


伊濕波羅

伊濕波羅(Iśvara)(梵),又名自在,為印度教之神。


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

即指九無學人,即無學位之人有九種優劣差別,又作九種阿羅漢。(一)退法(parihāna-dhamma)(巴),若遭疾病等異緣,即退失所得之果,為阿羅漢中最鈍根者。(二)思法(cetanā-dhamma)(巴),懼退失所得之法,而欲自殺以保所得。(三)護法(anurakkhana-dhamma)(巴),於所得之法防護不退,若怠防護,有退失之懼。(四)實住法(thitakappa-dhamma)(巴),若無特勝之退緣則不退,若無特勝之加行則不轉優之種性。(五)昇進法(pativedha-dhamma)(巴),又作堪達法,堪能行練根修行之事,速達不動種性。(六)不動法(akuppa-dhamma)(巴)、(七)不退法(aparihāna-dhamma)(巴),此二者為最利根,能斷盡一切煩惱,得盡智及無生智。此中修練為因而得者,稱為不動;依本來種姓者稱為不退。亦即前者不敗壞所得三昧之種種因緣,後者不退失所得之功德。(八)慧解脫(paññāvimutta)(巴),了斷慧障之煩惱,於慧得自由。(九)俱解脫(ubhatovimutta)(巴),了斷定障、慧障,斷不染汙無知,得滅盡定,於定慧能自在。此九無學人前七者依根之利鈍而分,後二者就所離之障而分。


心能使比丘,非比丘能使心

依文義,擬作「比丘能使心,非心能使比丘」。中阿含第一八四經牛角娑羅林經(上)(佛光四‧一六五一)作:「若有比丘隨用心自在而不隨心,彼若欲得隨所住止,中前遊行,即彼住止,中前遊行;彼若欲得隨所住止,日中、晡時遊行,即彼住止,日中、晡時遊行。」


獨一靜處

獨一靜處(eko vūpakattho)(巴),獨自在遠離人居的地方。

獨一靜處(eko vūpakattho)(巴),獨自在遠離人居的地方。


無餘解脫

有餘、無餘新譯為有餘依、無餘依。依,指有漏的依身;餘,指殘餘的惑業煩惱。若生死之惑業已盡,而有漏依身的苦果猶存,稱為有餘涅槃;反之,生死之惑業既盡,而有漏依身之苦果亦滅盡無餘,則稱為無餘涅槃。已全然脫離有漏依身之惑業而獲得自在解脫者,稱為無餘解脫。

巴利本作 anupādā vimutto(無執著而解脫)。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Khinā jāti, vusitaj    brahmacariyaj, kataj karanīyaj, nāparam itthatātyāti pajānāti.)(巴),這是佛教中有關解脫的一種說明。生已盡(Khinābījo),即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真正自在的人。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行、正精進而沒有邪行。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不受後有,即現在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墮「死界」得到「正生」。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Khinā jāti, vusitaj    brahmacariyaj, kataj karanīyaj, nāparam itthatātyāti pajānāti.)(巴),這是佛教中有關解脫的一種說明。生已盡(Khinābījo),即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從過去的煩惱、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真正自在的人。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行、正精進而沒有邪行。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不受後有,即現在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墮「死界」得到「正生」。


五根

五根(pañciādriyānī)(巴),「根」(indriya)(巴),為「因陀羅」(indra)(巴)之形容詞,即「因陀羅的」(「有力的」)之名詞化。俱舍論第二說「根者是我義,最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綜言之,能生、有增上力者名曰根。今信等五根能生一切善法,故名曰根。

巴利本作 cattāri sotapattiyavgāni(四入流分)。

五根(pañc' indriyāni)(巴),根具有二義:(一)能持義,如樹有根,能持所生枝葉,不致焦枯。(二)能生義,能生花果,令得成熟。五根指:信(saddhā)(巴)、精進(viriya)(巴)、念(sati)(巴)、定(samādhi)(巴)、慧(paññā)(巴),此五法能出生、導至解脫,故稱五根。參閱雜阿含卷二十六第六五九經(大正‧卷二六‧六四七經)。

五根(pañc' indriyāni)(巴),即:(一)信根(saddhindriya)(巴),對佛陀有不壞之信仰。(二)精進根(viriyindriya)(巴),又作勤根,勤修善法,不行惡法。(三)念根(satindriya)(巴),於正法念念不忘。(四)定根(samādhindriya)(巴),心入寂靜之境。(五)慧根(paññindriya)(巴),知四聖諦之智慧。

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巴利本,(A. vol. 5, P. 52)作 pañcasu upādānakkhandesu (五取蘊)。雜阿含卷十七第四八六經(大正‧卷一七‧四八七經)作「五受陰」。


神通

神通(abhiññā)(巴)、(abhijñā)(梵),又作神力,妙用無礙之意。即依佛菩薩等之定慧力所示現的無礙自在之妙用。有五通、六通等。

神通(abhiñña)(巴),即佛、菩薩等依定慧力所示現無礙自在之妙用。「神」字之上,麗本有「汝等成果」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毗舍婆

毗舍婆(Vessabhū)(巴),又作毗舍、毗舍浮,譯為遍一切自在、廣生,為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之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位。


五通

五通(pañca abhiññā)(巴),又作五神通,乃五種不可思議之能力:(一)天眼通,眼根清淨,可見色界、欲界諸物。(二)天耳通,耳根清淨,能聞一切音聲。(三)他心通,能知眾生心之所念。(四)宿命通,能知宿世事。(五)如意通,又作神足通,飛行自在,無所障礙。

五通(pañca abhiññā)(巴),又作五神通、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神足

神足(iddhi-vidhābhiññāna)(巴),即神足通,為能如意飛行,自在轉變境界及化現人等之神通力。

巴利本作 iddhi-pātihāriya(神通變化)。「神」字之上,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有」字。

神足(iddhi-pātihāriya)(巴),神通、神變。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ī)(巴),為欲界第六重天。

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no devā)(巴),為欲界六天中之第六天,此天以奪他之所化而自娛樂,故名他化自在

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n devā)(巴),位於六欲天之第六天。


於江右邊造諸功德,不可稱計,於中亦無善之報

巴利本(D. vol. 1,p.53)作:「大王!有情之染汙無因無緣,以無因無緣而有染汙,有情之清淨無因無緣,以無因無緣而有清淨。無自作、無他作、無人之作,又無力、無精進,無士夫之剛毅,無士夫之勇猛。一切有情、一切生物、一切有類、一切命者,無自在力、無力、無精進,依決定、結合(於階段狀態境遇之結合)、本性而互變化,於六種階級(以膚色分六種:黑、青、赤、黃、白、純白)受苦樂。」按:此為一無因論者。「善」字之下,宋、元、明三本均有一「惡」字。


四神足

四神足(cattāro iddhi-pādā)(巴),謂四如意足:欲定斷行具神足、心定斷行具神足、精進斷行具神足、觀定斷行具神足。

四神足(cattāro iddhi-pādā)(巴),又作四如意足,為四種禪定,為三十七道品中次於四正勤之應修行品。中阿含第八十六經說處經(佛光二‧七三七):「比丘者,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如是精進、心定,成就觀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如意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此與轉輪聖王成就四神足不同,乃指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增一阿含苦樂品第二五八經(佛光二‧七六九):「自在三昧行盡神足,心三昧行盡神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誡三昧行盡神足。」

巴利本(A. vol. 5, p. 30)作:savkhāy' ekaj patisevati, savkhāy' ekaj adhivāseti, savkhāy' ekaj parivajjeti, savkhāy' ekaj vinodeti.(思量之後,親近一事;思量之後,堪忍一事;思量之後,捨離一事;思量之後,遣除一事。)


四辯

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辯、四無礙智,指四種無礙自在的解智。即:(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樂說無礙解。

即法辯、義辯、辭辯、應辯。法辯即能說諸法名稱;義辯即明諸法義理;辭辯即妙用一切語辭;應辯即知眾生之所欲,說法自在。參閱增一阿含苦樂品第二五六經(佛光二‧七六○)。

又作四無礙解(catu-patisambhidā)(巴)。巴利本(Vibh. vol. 1, p.293)作:「於義之智為義無礙解,於法之智為法無礙解,於其法之辭、說明為詞無礙解,於諸智之智為辯無礙解。」


揣食

揣食(kabalivkāra āhāra)(巴),又作摶食,印度人一般之食法,將固體或半固體食物,以手圜團而納入口中食之,故謂之摶食。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忉利天品(佛光二‧七七○):「閻浮提人種種飯、麨麵、魚肉以為摶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鬱單曰人唯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為摶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龍、金翅鳥食黿鼉、魚鱉以為摶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食淨摶食以為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揣」,宋、元、明三本均作「摶」。


伊沙天王

伊沙天王(Isāna devarājā)(巴),又作伊舍那天,譯為司配者,為欲界第六天自在天主。護世八方天之一、十方護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


出離

出離(nissaranaj)(巴),意為從流轉中脫離而得自在

出離(nissaranaj)(巴),意為從流轉中脫離而得自在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阿含辭典(莊春江)]

attan,1.自己的代稱,如「如是我聞」。2.生命中的「永恆不變、獨存唯一、主宰自在」者,一般有情以此為「輪迴主體」,如「是我、異我」,另譯為「神」,如「真有神」。


三結

生死流轉的三種關鍵束縛,即「身見(另譯作『薩迦耶見、有身見、身見、我見、身邪結』,執著『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戒禁取(另譯作『戒盜結』,誓守禁戒與禁忌)、疑(疑結,對正法的疑惑)」,為證得須陀洹果者必須斷除者,《根有律》又譯為「斷三分結」。


他作

他人所作,意思是,苦樂禍福等一切,都是他人(特別是指自在的創造神大梵天)所作的結果,是「尊祐造(論)」與「斷滅論」的一類。


如意

如己之意;自在不勉強。


自恣

1.自在地,如「五欲自恣」。2.邀請;請求,如「作自恣」(Pavāreti,另譯為「邀請;請(MA.89);請請(MA.121);懷受(SA.1212);受歲(SA.1331)」),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請求」(asks),如「(在)自恣日」(pavāraṇāya,另譯為「月食受時(SA);自恣時到(GA);相請請時(MA);受歲之日(A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on...of the pavāraṇā ceremony」(在...自恣儀式),並註解解說,這是雨季安居結束的儀式,比丘邀請所有其他比丘對他犯戒行為提出告誡。按:僧團規制,於雨季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僧團集會,就所見、所聽聞、所懷疑,自在地指出別人的過失,以互相砥礪改正,稱為「自恣」,這一天也稱為「自恣日」。


我所

另譯為「神所有」,即「真我」所擁有的;屬於「真我」的。「真我」是指「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邪見)。


波旬

pāpimata:魔王的名字,為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之天王。(同義詞「天魔波旬」「弊魔波旬」)


非我

為「anattan」的義譯,另譯為「無我、非神、非身」,英譯為「nonself; no-self; not-self」,為「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之「我;真我」(attan, atta)的否定詞,因為這樣的「真我」只是錯誤的觀念(即「邪見」),不是事實上的存在,參看「神」、「我」。


遊戲

1.「神通力」之另譯。2.比喻純熟自在


四神足

catunnaṃ iddhipādānaṃ,另譯為「四如意足;四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四三摩地斷行成就如意足;四如意足」:1.具備欲定勤奮之行的神足(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欲定燒諸行如意足」)。2.具備活力定勤奮之行的神足(vīriyasā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精進定燒諸行如意足」)。3.具備心定勤奮之行的神足(citt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心定燒諸行如意足」)。4.具備考察定勤奮之行的神足(vīmaṃsā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iddhipādaṃ,古譯為「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成就觀定燒諸行如意足」)。「斷行、滅行」的「斷」與「滅」,或為「奮力」(padhāna,古譯為「勤」)的誤譯,「如意足」(iddhipāda),另譯為「神足」,指如意自在的神通。


尊祐造

世界的起源是創造神(大自在天或梵天)的意旨。「尊祐」,南傳作「主宰者」(issara,另譯為「自在者, 自在天」),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上帝」(God)。


解脫施

南傳作「自在地施捨」(muttacāga,另譯為「解脫施;放捨者」),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自由地慷慨」(freely generous)。按:「mutta」也可譯為解脫,所以「行解脫施」與「自在地施捨」推斷它們的原文是完全相同的。


三昧起善

南傳作「出定善巧」(vuṭṭhānakusal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熟練於脫出」(skilled in emergence),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這是指熟練於在預定的時間出定(vuṭṭhānavasi,出定自在),參看「三昧」、「善」。


不自作魔

解讀為「非魔自作」,即「不任由魔王擺佈」,「自作」解讀為「自在作為」。


伊濕波羅

issara的音譯,《翻梵語》也作「伊沙那」,即「自在天」,「梵天」的異名。「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別譯雜阿含經作「釋提桓因、三十三天、及諸梵眾」,南傳作「帝釋天、梵天與生主神」(sa-indā devā sabrahmakā sapajāpatik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因陀羅、梵天、波闍波提」(Indra, Brahmā and pajāpati)。「波闍波提」,別譯雜阿含經另作「世界根本主」,參看《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80。


自作弊魔

解讀為「任憑魔王擺佈」,「自作」解讀為「自在作為」,「弊魔」指「魔王波旬」。


自作獵師

解讀為「任憑獵師擺佈」,「自作」解讀為「自在作為」。


住三昧善

南傳作「存續善巧」(ṭhitikusalo,另譯為「住善巧」),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熟練於維持」(skilled in maintenance),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這是指熟練於停留在各種禪定中的時間至少七、八個彈指,並解說這與「攝持自在;在定自在」(adhiṭṭhānavasi)相關(能決定在禪定中的時間、何地、持續多久),參看「三昧」、「善」、「住」。


為我自在

照我的意思去作;任我擺佈。(相關詞「為汝自在」)


當懷受我

《增壹阿含32品5經》作「我今欲受歲」,《別譯雜阿含228經》作「我今欲自恣」,即「請自在地,毫不保留地指出我的缺點」,參看「受歲」、「自恣」。


解脫心施

即「以毫無拘束之心行布施」,南傳作「自在地施捨」。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光大辭典]
一分常論

為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之一;屬於計執前際而起之常見。此類外道共有四種,故又稱四種一分常論、四一分常論。彼等係於前生、後生,或色心之一半而起常見者,故稱一分常論。即:(一)謂外道得宿住通,能觀前世,而以為諸趣皆由梵天之意所化;如是,不見大梵天之始終,故以為大梵天為「常」,而我及世間為「無常」。(二)計執色法滅而心法存,或心法滅而色法存;或謂色法為心法之一,故為常住者。(三)計執從戲忘天而下生此間,依宿住通觀過去,認為先前之住處為常住者。(四)計執從意億恚天而下生此間,依宿住通觀過去,認為先前之住處為常住者。執持此見解者,相當於外道十六宗之「自在等因宗」。〔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大乘義章卷六〕(參閱「六十二見」1241、「常見」4526) p20


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

乃弘揚大乘經典之童子。即指「一切世間樂見」(梵 Sarvaloka-priyadarśana)之「離車」族(梵 Licchavi)童子。又稱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眾生樂見比丘、樂見離車菩薩。據大法鼓經卷下載,正法欲滅前八十年,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生於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姓迦耶梨,後出家作比丘,以四攝法攝化眾生,得大法鼓經,讀誦通利,遂捨先所受本不淨物,先後為眾宣說大法鼓經、大乘空經、眾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常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建大法幢,盡百年之壽後,現大神力,示般涅槃。又同經卷上載,此童子於過去雞羅婆佛時,為一持法治化之轉輪聖王,其後於燈光如來時,生為地自在王之長子,於正法欲滅時,宣揚此經,壽終生安樂國,得大神通,住第八地。又據大方等無想經卷四涅槃健度之載,過去同姓燈佛時,在寶聚城出世之大精進龍王,即為一切眾生樂見梨車童子之前身。〔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十〕 p7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頂。得此灌頂,可證一切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來諸平等事業,成就大悲毘盧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剛如來,常恆住三世,饒益有情。此係如來在因位時,從灌頂師入三昧耶智曼荼羅,由阿闍梨加持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薩之法器,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復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此即究竟三界之法王。〔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經疏卷二〕 p10


一切法通

指無不通達一切諸法之事理。乃華嚴經所說十通之第九通。謂菩薩了知諸法真實義,遠離有、無二邊之見,不捨本願,恆攝眾生,具有無礙自在之智用。〔舊華嚴經卷二十八、華嚴大疏卷三十一〕(參閱「十明」447)p13


一心約教有異

謂賢首祖師一宗,判教有五,即:小教假四諦而說,心得悟解;始教約第八識心,了一切緣生之法皆空,各無自性而受異熟之果;終教言恆沙一切性妙功德具於如來藏心;頓教即於一念不生之心,無染無淨,頓顯理性;圓教主伴圓融,法法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總該萬有。然教雖有五,而不出一心,故稱一心約教有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二〕 p25


一向

梵語 śama-eka-ayana-mārga。(一)乃專心之意,故有一向專念、一向專修之成語。意即一心念佛、修行。

(二)表全然、徹底之意。佛地經論卷一(大二六‧二九二下):「受用如是清淨佛土,一向淨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 p33


一名四實

名與實為事物一體之兩面。先陀婆即一名;水、鹽、器、馬即四實。南本涅槃經卷九,迦葉菩薩讚言如來微密之教難以得知,唯有智者始能了知甚深佛法。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時,口索先陀婆者,智臣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鹽、器、馬三物,亦稱先陀婆,智臣即以三物隨意奉之。比喻如來為諸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之相,大乘菩薩應當善知,以證涅槃解脫之道。

(一)水,若王欲洗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水。謂水無定性,在方器則方,在圓器則圓,比喻如來為眾生說入涅槃,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常者說無常相,欲令眾生修無常想。(二)鹽,若王欲食時,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鹽。謂鹽味苦,比喻如來或說正法當滅,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為計樂者說於苦相,欲令眾生多修苦想。(三)器,若王食已,將欲飲漿,索先陀婆,智臣便奉器。謂器中本空,比喻如來或說空者是正解脫,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正解脫,欲令眾生修學空想。(四)馬,若王欲遊,索先陀婆,智臣便奉馬。謂馬由人策,不得自在,比喻如來或說我今病苦,大乘菩薩即知此是如來說無我相,欲令眾生修無我想。(參閱「先陀婆」2188) p33


一名無量義

於一名詞中,具有無量無邊之義理。反之,一件事物有無量無邊之名稱,則稱一義無量名。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迦葉菩薩品(大一二‧五六三下):「於一名法說無量名,於一義中說無量名。」此謂佛陀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名相,隨順眾生之根機而說法。 p33


一因

(一)同一因行之意。即謂一切眾生悉具佛性,故以此同一因行皆能到達涅槃。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之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同一因,同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淨。

(二)指唯一之原因、原理。吠陀、奧義書、吠檀多等古代印度之哲學主張,萬物皆由唯一者(梵 Tad-ekam)、生主(梵 Prajāpati)、自在天(梵 īśvara)、梵(梵 Brahman)、我(梵 Purusa,或梵 Ātman)等唯一之原因所產生。佛教則以為一切諸法皆由因緣而生,否定一般印度哲學所主張一因生之說。〔俱舍論卷六、卷七、中論疏(月稱,Prasannapadā,XXVI)、般若燈論釋卷六觀作者業品、百論卷下破因中無果品、俱舍論光記卷七〕 p35


一因外道

主張世界萬物成立之原因乃同屬一因之外道。於維摩經六師中之第五迦羅鳩馱迦旃延、外道小乘涅槃論之第四韋陀論師、第五伊賒那論師、第九女人眷屬論師、第十二摩陀羅論師、第十五摩醯首羅論師、第二十安荼論師等,所說雖各有異同,然同屬一因外道之部類。大日經住心品所舉三十種外道中,自在天、流出、尊貴、遍嚴、摩納婆等,亦同屬一因外道。 p35


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全一卷。乃說多羅法之雜密經。又稱聖多羅一百八名經、聖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宋代法天譯。現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本經內容係記多羅大菩薩說陀羅尼法,天、人、夜叉、乾闥婆等聞之皆生怖畏。時自在天王說咒,讚歎多羅菩薩一百八名。多羅菩薩照十方國土,為自在天王及諸天人說一切如來度脫、覆護一切眾生之因緣;次以光焰種種莊嚴如來,誦念多羅菩薩一百八名之功德。本經與天息災所譯之讚揚聖德多羅菩薩一百八名經(一卷),及施護譯之聖多羅菩薩梵讚(一卷)為同本異譯。 p41


一行一切行

謂一行之中具足一切行,故又稱圓行。華嚴、天台諸宗所立之妙行皆屬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三五‧一○八下):「一行即一切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此即菩薩行位中所謂之「圓融相攝門」,謂一行中已含攝前後諸行,乃圓極法界,無礙自在,始終皆齊之行,是故一一位滿即至佛地。此即主伴具足之圓融無礙行。〔摩訶止觀卷一上〕 p44


一念三千

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之總和。一念三千即謂,於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之諸法性相。蓋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之有漏無漏,而謂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而無欠缺。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四上):「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考諸吾人於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之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間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故,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更且此眾生之一念心並非與一切諸法之間有所隔歷,而係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同時,於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眾生、國土三世間,即此三千世間具足於一念之中。

一念三千之教義係根據舊華嚴夜摩天宮自在品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來。初學者根機淺,不宜作高層次之觀法,而須由自心觀起,以具體事物為所觀對象,故天台宗立一心三觀之法以為初學入門之機。〔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法華玄義卷二上、法華文句卷二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參閱「三千諸法」524、「山家山外」949) p49


一放一收

禪林中,師家接化弟子時,為適應其根機所運用自在、善巧之方法。與「時放時捉」同義。碧巖錄第九十九則(大四八‧二二二中):「所謂人人具足,箇箇圓成;看他一放一收,八面受敵。」意即善為師者,應機設教,看風使帆,而不僻守於一隅。 p51


一解脫

解脫者,無拘無礙、自由自在之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本來解脫,因心生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法華經方便品〕 p72


一道無為心

謂一道清淨無為之心。又作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即遠離各種造作、有為無為等各種別執,而住於一道之理的清淨心。於密教教義中,一道無為心為十住心之第八,意即以一實中道之觀智,了覺「理智一體、境界不二」,而體證一切諸法之事理相即。真言行者超三劫中,於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猶恐沒於真知無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而作為萬有」,即真言行者已然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遠離有為無為之別執。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三中):「所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越諸戲論,等虛空無邊一切佛法依此相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此外,天台宗之教義中,主張「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即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於理內,根境備於性中,泯境智於一如,故其教說恰可配於密教之第八住心;所不同者,天台以此一教說為終極,而真言行者則不許停滯於此處。〔摩訶止觀卷一、祕藏寶鑰卷上、十住心論卷八〕 p74


一飽忘百飢

禪林用語。飽食一度即可忘卻昔時千百次之飢餓感受;叢林中用以比喻曾一度入於自由自在之解脫境界者,則必不再執迷於此一紛紛塵勞之世間。趙州錄卷下(卍續一一八‧一六七下):「日昳未,者回不踐光陰地,曾聞一飽忘百飢,今日老僧身便是。」 p77


七因明

因明用語。印度古因明論師彌勒所立,為有關論議要件之七種規定。即論體性、論處所、論所依、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等七種。(一)論體性(梵 vāda):議論之題目有六種性質:(1)言論,(2)尚論,(3)諍論,(4)毀謗論,(5)順正論,(6)教導論。(二)論處所(梵 vādādhisthāna):議論之場所。有六:(1)國王之前,(2)執理者之前,(3)大眾之中,(4)賢哲之前,(5)善解法義之沙門、婆羅門前,(6)樂法義者之前。(三)論依所(梵 vādādhikarana):立論之依據,有所成立之義及能成立之法,略稱所立能立。前者有二:(1)自性,(2)差別。後者有八:(1)立宗(命題)(2)辯因(理由),(3)引喻(比喻),(4)同類,(5)異類,(6)現量,(7)比量,(8)正教量。(四)論莊嚴(梵 vādālajkāra):議論之態度及言詞之修飾。有五:(1)善自他宗,(2)言具圓滿,(3)無畏,(4)敦肅,(5)應供。(五)論墮負(梵 vādanigraha):議論敗北的原因。有三:(1)捨言者,捨一己之立論。(2)言屈者,屈伏於他論。(3)言過者,言論訛誤或義理欠通。(六)論出離(梵 vādanihsarana):預先觀察立論能否成立,務期出離於不成功。有三:(1)觀察得失,(2)觀察時眾,(3)察善巧與否。(七)論多所作法(梵 vādebahukarā dharmā):於所議論時所具有之信心。有三:(1)善自他宗,即於一切法能起議論。(2)勇猛無畏,即處一切眾能起議論。(3)辯才不竭,即隨所問難,自在酬答。〔瑜伽師地論卷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十一、雜集論卷十六〕(參閱「因明」2276) p94


七如來

指施餓鬼會時,所唱禮之七尊如來。即:(一)寶勝如來,(二)多寶如來,(三)妙色身如來,(四)廣博身如來,(五)離怖畏如來,(六)甘露王如來,(七)阿彌陀如來。瑜伽集要所揭之名略異,乃寶勝、離怖畏、廣博身、妙色身、多寶、阿彌陀及世間廣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又現今施餓鬼會,常於七流五色幡上書此七尊如來名號,懸施餓鬼柵周圍,稱七如來幡。〔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淨土諸迴向寶鑑卷一〕(參閱「五如來」1075) p96


七佛藥師

即七尊藥師。又作七躬醫王。此七佛即: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彼等住於東方四恆河沙乃至十恆河沙之世界,各於因位發願拔濟眾生之苦惱。然玄奘譯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經中,唯說東方藥師一佛,無出七佛名。對此,自古多有論議,或謂七佛藥師為別尊,或為藥師一佛之異名或分身。〔藥師瑠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阿娑縛抄卷四十八〕 p97


七花八裂

禪林用語。有支離破碎之意。然亦用於讚賞自在通達無障礙之意。七或八表示多數。碧巖錄卷一第九則趙州四門之本則評唱謂(大四八‧一四九下):「纔問著,卻是極則相似;纔拶著,七花八裂,坐在空腹高心處。」同書卷二第十四則雲門對一說之下語:(大四八‧一五四下)「無孔鐵鎚,七花八裂,老鼠咬生薑。」類似用語尚有七縱八橫、七穿八穴、七通八達、七顛八倒、七支八節、七零八落、七凹八凸等。〔碧巖錄第二則、第十五則、第四十則、從容錄卷四第六十四則、古尊宿語錄卷六、卷七、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卷二十七下〕 p100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即一切

謂一與一切相互融即,其體無礙。指在本體上,個體(一)與全體(一切)之圓融無礙、空有相即。指華嚴、天台等圓教所說圓融無礙之極理。舊譯《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云(大正9‧395b)︰「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卷四〈盧舍那佛品〉偈云(大正9‧414b)︰「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卷九〈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亦謂(大正9‧450c)︰
「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中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中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

法藏《華嚴五教章》卷四更詮明其意,謂(大正45‧505a)︰
「諸法相即自在門,此上諸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即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故此經云︰初發心菩薩,一念之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義言一念即深廣無邊者,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耳。」

此謂佛教教理中,「一即一切」為最究極之說,即萬有悉為緣起相成法,故舉「一」時,「一切」皆攝入其中。這是華嚴宗「法界緣起」論中闡明現象與現象之相即關係的說法。在十玄門中的「諸法相即自在門」,所說亦即此理。

此外,天台家亦盛談此理,《法華經玄義》卷三(下)云(大正33‧715b)︰「妙行者,一行一切行。」《摩訶止觀》卷五(上)釋三觀時,亦云(大正46‧55b)︰「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此外,又就修觀行時之所觀境說一心一切心、一陰一切陰、一入一切入、一界一切界、一眾生一切眾生、一國土一切國土、一相一切相、一究竟一切究竟等;約修證迷悟等,明一斷一切斷、一行一切行、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位一切位、一證一切證、一智一切智、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等;約破立權實,作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等之釋。

〔參考資料〕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摩訶止觀》卷一(上)、卷六(上)、卷七(上);《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三;《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天台四教儀集解》卷下。


一心三惑

又稱同體三惑。天台宗認為見思、塵沙、無明三惑其體無別,唯一惑之義用有粗、細、中之別,故分為三惑,謂三惑具融於一心中。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云(大正46‧347b)︰「見思尚乃即是法性,豈有塵沙在見思外,豈有無明在二觀後,三惑既即三觀必融。」

三惑之中,見思惑,有令眾生招感界內分段生死果報之力,即小乘的見修二惑。塵沙惑,猶同所知障,為不通達一切事理之惑,其數甚多,故喻名塵沙。如不斷此惑,則度生攝化之妙用,當不得自在。無明惑,為覆蔽中道實相之惑,與塵沙惑同有招感界外變易生死果報之力。唯此三惑原為同體,僅約粗、中、細而權分為三種而已。如配置於三諦來說,見思惑迷於空諦理,塵沙惑迷於假諦理,無明惑迷於中諦理。且因三諦圓融,故證一諦時,即三諦同證;得一智時,即三智同得;斷一惑時,即三惑同斷。此謂之「三惑同斷」或「三智一心中得」。


一念三千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重要教義,也是該宗修觀行時的觀法。該宗主張吾人在一念之間,即具有十界三千諸法。所謂「一念」是指介爾陰妄的一念,亦即日常生活的一念心。此一念的當體(即中道實相)即圓具三千諸法。「三千」是指一切法。也是《華嚴》的十法界、《法華》的十如及《大智度論》的三世間相乘所得的結果。亦即十界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每一界中又各具十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而成千如,此千如和三世間(眾生、國土、五陰)配合,即成三千之法。

根據〈止觀序〉、《止觀輔行》卷五之三所說,「一念三千」是天台大師本身所行的法門。所謂三千圓具並非只是指一念的妄心,而是諸法一一實相無不圓具三千。因此,心、佛、眾生三法並無差別。

但是,由於在實修觀行時,佛界的法高深而不易觀,眾生界的法廣泛亦不易觀,因此乃從三法中取最易觀的己心,以便初心的行者觀行;因此又將觀行稱為觀心。

至於所觀之心到底是真是妄,也有不同的說法。將此心斷定為真心而非妄心,是天台山外派之異解;而天台山家派的正義是說妄即真,除此介爾陰妄的一念之外並無真心之體,故直接以妄心為三千三諦的觀境。

所謂介爾陰妄的一念,指的就是今日悠悠凡愚所起的寒暖坐臥等尋常的覺知,即此覺知而念念圓具三千諸法。

心法易觀有二義︰一是「近要」,二是「冥妙」。所謂「近要」,是說佛界高遠非近,眾生界廣散非要,對初學者而言,此二者皆甚難觀照。而己心既「近」且「要」,因此己心易觀(《別行玄記》卷二、《妙宗鈔》卷一)。所謂「冥妙」,謂心法無質礙,故曰「冥」,一念能具諸法,故曰「妙」。對初學觀行者而言,此亦是較易觀行的理由。

近代學術界多以此「一念三千」之理論為實相論。對於天台智者大師的實相論,今人呂澂在其《中國佛學源流略講》附錄〈天台宗〉文中有如下的疏解︰
「智顗學說的重心,也是放在實相上面。因為從大乘一方面看佛說的特徵只有實相,所以大智度論裏以實相為佛說的唯一法印。智顗根據慧思的十如思想再加發揮,就有『一念三千』的說法。

這說法從人本的觀點出發,由凡聖境界分判成為六道、三乘和佛,一共十個階層,謂之十界。這些並非固定不移,仍可隨緣升沉或示現。像六道中低級的獄畜可以向上到達佛的地位,而佛界也可示現為六道,所以每一界都具備所餘九界的可能性,這樣十界互具,豈不就構成百界。再分析它們的法體,基本上不外五蘊,謂之五蘊世間。由五蘊構成有情個體,謂之有情世間,此外還有依住的山河大地等等,謂之器世間(三種世間對佛界而說,便是非漏無漏的五蘊,攬常住蘊的尊極有情和常寂光淨土。)百界各各具備三種世間,即有三百之數。再按實在,每一世間法體都有十如,這樣就成為三千如了。

三千名目當然不能拘拘於數量,只可看作形容整體宇宙之辭。又講到實相來,整體的宇宙相貌也就念念具備在日常心思即所謂介爾陰妄的每一念上面,所以隨處都得構成觀境;這是依據止觀正見的境理而言,也是一種總相法門的解釋。

在那時候的義學家像地論師舉出『法性』為萬法的依持,攝論師又以『藏識』為一切種子或根源,這些總相的說法都著了跡象,出於思擬推測,智顗一概不以為然。他說,一念三千,森然具備,可以看成法界本然,無須更有依待的。在種種世間,種種界交互涉入而存在著的實際裏,一切法的當體和所有性能自然都會圓滿具足的,因此,一念三千的實相說也稱為『性具』。」

〔參考資料〕 《摩訶止觀》卷五(上);《法華經玄義》卷二(上);《法華經文句》卷二(上);《華嚴經》卷十〈夜摩天宮自在品〉;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牟宗三《佛性與般若》。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

四卷。失譯。東晉錄。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冊。略稱《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七佛所說神咒經》。

所謂七佛是維衛(Vipaśyīn)、式(Śi-khīn)、隨葉(Viśvabhū)、拘留秦(Kra-kucnhanda)、拘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葉(Kāśyapa)、釋迦牟尼(Śākyamuni);八菩薩指文殊、虛空藏、觀音、救脫、跋陀和、大勢至、得大勢、堅勇菩薩等。

全書所載,大抵如次︰卷一揭示此七佛八菩薩所說的陀羅尼,其次是觀音、樂虛空藏、虛空藏、阿難、普賢、觀音等所說神咒。卷二列出《曠野鬼神阿吒婆拘咒經》、《集法悅捨苦陀羅尼經》及文殊、妙眼、功德相嚴、善名稱、寶月光明、北辰等諸菩薩,太白、熒惑二仙,大梵天、大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焰摩天、忉利天等諸天王所說神咒。

卷三說明摩醯首羅、八臂那羅延、大功德天女及八大龍王等所說神咒。卷四說八菩薩中各各菩薩的弘誓,諸菩薩諸天龍王的偈頌,金剛藏菩薩所說的五種不信,二十五三昧,十二童子,五戒神名,三歸九神名,護僧伽藍神,諸鬼的咒語等。

卷一所說的七佛八菩薩陀羅尼大抵與《陀羅尼雜集》卷一的七佛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相同。又,《集法悅捨苦陀羅尼經》出自《陀羅尼雜集》卷九,文殊所說的滅淫慾陀羅尼與《文殊滅淫慾我慢陀羅尼》相同。北辰菩薩的陀羅尼則另有《北辰菩薩陀羅尼經》。


七佛藥師

《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中所說的七佛。指(1)善名稱吉祥王如來、(2)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3)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4)無憂最勝吉祥如來、(5)法海雷音如來、(6)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7)藥師琉璃光如來等七佛。此七佛住於東方去此四恆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世界,嘗於因位各各發願拔濟眾生的苦惱。

上述七佛名,出自《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然而在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中,唯說東方藥師一佛,未出七佛名。對此,古來多有議論,或就經題所稱「藥師琉璃光七佛」,謂前六佛乃藥師之分身,且就《藥師本願功德經》所云(大正14‧407c)︰「造彼如來形像七軀。」認為此即謂將藥師本身造為七體。或謂七佛為別尊,經題所稱的「藥師七佛」,乃言總意別云云。

〔參考資料〕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


七佛藥師法

日本密教中,台密所用的修法。又稱七壇御修法。即以七佛藥師為本尊的密法。所謂七佛,乃藥師如來一體之分身。出自唐‧義淨所譯的《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其他二譯亦有造藥師如來形像七軀以作禮拜之記載。

所謂七佛,即︰(1)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所住世界名曰無勝,有八大願。(2)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妙法,有八大願。(3)金色寶光行成就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圓滿香積,有四大願。(4)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所住世界名曰無憂,有四大願。(5)法海雷音如來,所住世界名曰法幢,有四大願。(6)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所住世界名曰善住寶海,有四大願。(7)藥師琉璃光如來,所住世界名曰淨琉璃,有十二大願。

此七佛藥師法係用於祈求滅五無間罪,袪病延命、生產安穩,或遇日月蝕等天變、風雨之災,及時節不順時所修的息災或增益法。《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大正14‧417b)云︰
「若復有人有所祈願,應當造此七佛形像,可於靜處以諸香華懸繒幡蓋,上妙飲食及諸伎樂而為供養,(中略)在佛像前端坐誦咒,於七日中持八齋戒,誦滿一千八遍,彼諸如來及諸菩薩悉皆護念(中略)此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業障,悉皆消滅,無病延年,亦無橫死及諸疾疫,(中略)如是等怖一切皆除,(中略)有所願求無不遂意。」

〔參考資料〕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


七俱胝獨部法

書名。一卷。唐‧善無畏譯。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為密教準提法典據之一。又稱《七俱胝獨部軌》,屬於雜部密教。善無畏原譯有《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略稱《准提陀羅尼經》)一經,其後根據該經略作增刪而成本書。內容包含︰壇法、念誦法、成驗法、廣明自在法、天得大神足法等五類,且另加準提別法。但經中未列出《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中所有的准提陀羅尼。


七因明

在印度因明學上,辯論時所當注意之處,因明家通常分為七則,稱作七因明。又稱七種因明或七因明處。此七種規定,即論體性、論處所、論所依、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茲分述如下︰

(1)論體性︰謂論辯的體性。又分六種︰(1)言論,指世間的一切語言;(2)尚論,指合於常理的言論;(3)諍論,指所立的言論相互違反;(4)毀論,指以憤怒、粗惡語互相毀謗的言論;(5)順正論,指順應佛法正理之論;(6)教導論,指依佛教理以教導人之言論。

(2)論處所︰謂論辯的處所。亦分為六︰(1)國王之前;(2)執理者前;(3)大眾中;(4)善解法義者之前;(5)善解法義的沙門、婆羅門之前;(6)樂愛法義者之前。此中,第(1)項的國王前,係指不偏頗、平等識達的有德之王。

(3)論所依︰謂立論的根據。可分為所立與能立等二類。能立者有八,即︰宗、因、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正教量。所立者,依前後陳的差別,而有自性與差別二者。

(4)論莊嚴︰謂於論辯時,須具莊嚴的態度。此分為五︰(1)善自他宗,指通曉自宗、他宗教義,令論旨無謬。(2)言具圓滿,指言語不鄙陋、不艱澀。(3)無畏,指於論場時勇猛無懼。(4)敦肅,指發言稱宜,緩急合度。(5)應供,指尊敬敵者,溫和柔軟,成立正義如對善友。

(5)論墮負︰謂其論議失敗的原因。分為三點︰(1)捨言,指因己所論不合理,故棄捨自己的立論。(2)言屈,指為他論所屈。(3)言過,指所論犯雜亂、義理不通等九失。這些失誤都包含在似能立、似能破二者之中。

(6)論出離︰謂預先觀察立論之得失、時眾、能否等,以期不致失敗。此中(1)得失,指研究其論是否絕無過失,若是則立之,若不然則不立。(2)時眾,指縱令所論圓滿,然時眾若懷僻見,則立論無益,故預先觀察時眾再決定立論與否。(3)能否,指熟慮己論能否成功,若成則立論,若不成則止之。

(7)論多所作法︰包含下列三點︰(1)善自他宗;(2)勇猛無畏;(3)辯才無竭。以具此三者,故於一切法善與談論,處一切眾無畏,隨所問難,自在酬答。

此中,以體性有六,處所亦六,所依為十,莊嚴有五,墮負、出離、所作各三,故共計有三十六事。若於此三十六事上更加以體性、處所等七事,則成四十三事;正邪立論之軌或盡攝於此。

〔參考資料〕 《顯揚聖教論》卷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七、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十五;《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


七種淨

指佛土所具的七種清淨相。這也是初歡喜地菩薩所發十大願中的第七願。語出《十地經論》卷三。所謂七種淨,即︰同體淨、自在淨、莊嚴淨、受用淨、住處眾生淨、因淨、果淨。依《大乘義章》卷十九所載,七種淨之意義,略如下列︰

(1)同體淨︰此約土體無別而說。即一切報應土皆以法性土為體,一切應土以真土為體,應土中諸土也是同體無別。

(2)自在淨︰此約土體之清淨而說。猶如淨珠體淨,能自在顯現美醜,土體淨亦如是,染淨圓通,法界齊等。

(3)莊嚴淨︰約土相說。指神變自在、莊嚴淨土,又常有光明照破癡闇,且積集眾寶而為莊嚴。

(4)受用淨︰約土用說。指受用淨土境界時,能滅諸煩惱,出生聖道。

(5)住處眾生淨︰此約寄人顯勝。指在淨土中充滿具無量功德智慧的眾生。

(6)因淨︰此係舉因顯果之說。指得到淨土德業的淨土三昧法門。

(7)果淨︰約對因明果說。指依淨土三昧之德業,隨眾生心之所樂而作種種示現。

天台智顗於《維摩經略疏》卷一指出,別教初地入實報無障礙世界時,有七種淨;前五門為體滿,有體相用,第六門為因圓,第七門為果滿。又,此七種淨係明果報土無障礙之相。此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舉當體淨、事相淨、受用淨、住處眾生淨、主淨、淨行因生故、淨行即土故等七種淨;該書卷十一則將自在淨攝於同體淨中,而說六種淨。

〔參考資料〕 《十地經論義記》卷五;《華嚴孔目章》卷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六十三。


七處八會

華嚴宗用語。依六十卷《華嚴經》所載,佛陀說該經的處所有七處,其中人間三處,天界四處。前後共計八次說法會,故云「七處八會」。

《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大正35‧125a)︰「今此三萬六千偈經,有七處八會,謂人中三處,天上四處為七。重會普弘八會,於中有三十四品。」茲略釋如次︰

(1)寂滅道場會︰在摩訶提國的菩提樹下(即佛成道處),宣說世間淨眼、盧舍那二品。

(2)普光法堂會︰在熙連河邊的普光法堂,宣說如來名號、四諦、如來光明覺、菩薩明難、淨行及賢首菩薩等六品。

(3)忉利天宮會︰在須彌山頂帝釋宮的妙勝殿,宣說佛昇須彌頂、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菩薩十住、梵行、初發心菩薩功德、明法等六品。

(4)夜摩天宮會︰在夜摩天的寶莊嚴殿,會中演說佛昇夜摩天宮、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功德華聚菩薩十行、菩薩十無盡藏等四品。

(5)兜率天宮會︰在兜率天的一切寶莊嚴殿中,宣說如來昇兜率天宮一切寶殿、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金剛幢菩薩十迴向等三品。

(6)他化天宮會︰於他化自在天的摩尼寶藏殿,宣說十地、十明、十忍、心王菩薩問阿僧祇、壽命、菩薩住處、佛不思議法、如來相海、佛小相光明功德、普賢菩薩行、寶王如來性起等十一品。

(7)普光重說會︰說法地點與第二會相同,即在熙連河邊的普光法堂,宣說離世間品。

(8)祇園重閣會(逝多園林會)︰在舍衛國的祇園重閣講堂,宣說入法界品。

此外,在八十卷《華嚴經》中,關於說處,雖然同樣說為七處,但關於會座,則另立三重普光法堂會。前後共計九會,而成為所謂的「七處九會」。關於七處九會的意義,澄觀的《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有詳細的說明。

新舊二譯之諸品與支分異譯經典,其異同略如表。


〔六十華嚴〕 〔異譯單經〕 〔八十華嚴〕
┌一、世間淨眼品 一、世主妙嚴品  ┐
│ 二、如來現相品 │
│ 三、普賢三昧品 │
一、寂滅道場會┤ 四、世界成就品 ├一、寂滅道場會
│ 五、華藏世界品 │
└二、盧舍那品 六、毗盧遮那品 ┘
┌三、如來名號品......兜沙經........七、如來名號品  ┐
│四、四諦品 八、四聖諦品 │
│五、如來光明覺品.....菩薩本業經......九、光明覺品 │
二、普光法堂會┤六、菩薩明難品 十、菩薩問明品 ├二、普光法堂會
│七、淨行品........諸菩薩求佛本業經...十一、淨行品 │
└八、賢首菩薩品 十二、賢首品 ┘
┌九、佛昇須彌頂品 十三、昇須彌山頂品 ┐
│十、妙勝殿上說偈品 十四、須彌頂上偈讚品│
三、忉利天宮會┤十一、菩薩十住品.....菩薩十住行道品....十五、十住品 ├三、忉利天宮會
│十二、梵行品.......菩薩十住經......十六、梵行品 │
│十三、初發心功德品 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
└十四、明法品 十八、明法品 ┘
┌十五、佛昇夜摩天宮品 十九、昇夜摩天宮品 ┐
四、夜摩天宮會┤十六、夜摩天宮說偈品 二十、夜摩宮中偈讚品├四、夜摩天宮會
│十七、十行品 二一、十行品 │
└十八、十無盡藏品 二二、十無盡藏品 ┘
┌十九、昇兜率天宮寶殿品 二三、昇兜率天宮品 ┐
五、兜率天宮會┤二十、兜率天宮讚佛品 漸備一切智德經 二四、兜率宮中偈讚品├五、兜率天宮會
└二一、十迴向品......十住經 二五、十迴向品 ┘
┌二二、十地品 十地經 二六、十地品─────六、他化天宮會
│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二七、十定品 ┐
│二三、十明品 二八、十通品 │
│二四、大忍品 二九、十忍品 │
│二五、心王菩薩阿僧祇品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三十、阿僧祇品 │
│二六、壽命品.......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三一、壽量品 │
六、他化天宮會┤二七、菩薩住處品 三二、諸菩薩住處品 ├七、重會普光法
│二八、佛不思議法品 三三、佛不思議法品 │ 會
│二九、如來相海品 三四、如來十身相海品│
│三十、佛小相光明功德品 三五、如來隨好光明功│
│ 德品 │
│三一、普賢菩薩行品 三六、普賢行品 │
└三二、寶王如來性起品...如來興顯經......三七、如來出現品 ┘
七、重會普光法堂三三、離世間品......度世品經.......三八、離世間品────八、三重會普光
羅摩伽經 法會
八、逝多園林會─三四、入法界品......入法界品.......三九、入法界品────九、逝多園林會
四十華嚴


〔參考資料〕 《華嚴遊意》;《華嚴經疏》卷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五;《新華嚴經論》卷七;《華嚴經文義綱要》。


七覺支

趣向菩提的七種修行法。三十七道品分為七科時,此七法位列第六。全名七等覺分或七遍覺支,又稱七菩提分、七覺分、七覺意、七覺等。此七者於佛道修行時,能以智慧覺了簡擇諸法,故名。此七法乃大小乘之通目,然於大小乘之間所用譯語、前後次第,皆有所不同,各種疏釋也頗為分歧。

所謂「覺支」,意謂「覺悟的部份」,指到達開悟之前的修行項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種修行道中,七覺支被認為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法,這主要與禪定有關。在原始經典中,安般念(數息觀,數出入呼吸以達精神統一)之後,修四念處觀,然後再修七覺支,則可證得明(悟的智慧)與解脫。

依智顗《法界次第》卷中之意,總名覺支者,覺謂覺了,支為支分義。即覺了所修法的真偽。此中,共有七支之分。茲略述如下︰

(1)擇法覺支(dharma-pravicaya-sambodh-yaṅga)︰擇即揀擇,以智慧觀察諸法時,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虛偽法故。

(2)精進覺支(virya-s.)︰精謂不雜,進謂無間。即對於所修法,努力精進不懈。也就是修諸道法時,能覺了且息止無益的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專心一意,無有間歇。

(3)喜覺支(prīti-s.)︰喜謂歡喜,心契悟於真法而得歡喜時,能覺了此法是否從顛倒法生,因此而住於真正的法喜。

(4)除覺支(praśrabahi-s.,輕安覺支)︰除謂斷除,即斷除諸見、煩惱時,能覺了、能除棄虛偽法,並增長真正之善根。

(5)捨覺支(upekṣā-s.)︰捨是捨離,即捨離所見與所念著之境時,能覺了且永不追憶虛偽不實法。

(6)定覺支(samādhi-s.)︰定指禪定,即發禪定時,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

(7)念覺支(smṛiti-s.)︰念是憶念,即修諸道法時,能覺了、能憶念而令定慧均等,不昏沈、不浮動。

此中,前三屬慧,次三屬定,後一則兼屬定、慧。即心若昏沈,則當念採用前三覺支,觀察諸法令不昏沈;設若心浮動,則採用次三覺支,以攝散亂心。其中,以除覺支除身口過非,以捨覺支捨觀智,而定覺支能令行者入正禪定;念覺支,實際上有令前二者調和適中的作用,在修道中能經常保持定慧均等。

◎附︰A. K. Warder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上第四章(摘錄)

七覺支(saṃbodhi aṅga,亦譯七菩提分)即念住、擇法(dharma vicaya)、精進、喜(priti)、輕安(prasrabdhi)、定、捨(upekṣā)等項。《雜阿含》中論此主題的佛說經提供如下的解釋︰它們的生起以及生起後發展成就的資糧即是如理(yoniśas)作意(manasikāra)。巴利《相應部》云︰
「比丘出家,於靜居中,憶念思量所聞佛法,即是初入念住覺支。爾後比丘,無間修習念住覺支。迨念住覺支,修習圓滿,身具無上念根,運其智慧力,觀照分別,抉擇勝法。爾時如是……以其慧力,(當修習圓滿)即入擇法覺支。……以其慧力,勤修精進,勢無退轉。於彼時中,比丘入於精進覺支。已獲精進覺支者,身內起感官喜……然後入喜覺支。……身心具喜覺支者,獲得輕安。……然後入於輕安覺支。……身具輕安者,心得入定……爾時即入定覺支。……已入定者,一切捨離……爾時即入捨覺支。」

舍利弗說他每天隨意花費不同時分於各個不同的覺支。比丘修習覺支,可以脫離有漏勢力。七覺支任持無失,可免愚癡驕慢,心得自在。然後以七覺支對治五障︰這是一個如理思量,然後發展成為優勢的問題。

使蓋障生起和產生更多蓋障的「資糧」情況如下︰美麗光彩相是愛欲的資糧;厭拒相是瞋恚的資糧;心無懨足,懶散倦怠,貪食昏沉,意志薄弱是愚癡的資糧;缺乏清醒頭腦是驕慢的資糧;對一切法無決定智是疑慮的資糧。對這些資糧,若不如實思維,即會生起、增長相應的蓋障。

使七覺支生起和增長的資糧有如下述︰憶念定住之法為念住覺支之資糧;法之為善為惡,或邪或正,或劣或勝,及其黑白對比,是為擇法覺支之資糧;修持、出離和勇猛的基礎是精進覺支的資糧;起喜之法為喜覺支的資糧;身之輕安、心之輕安,為輕安覺支之資糧;清淨(śamatha)平等不擾亂相,為定覺支之資糧;可捨離法為捨覺支之資糧。如實思維此七資糧,可使覺支生起,功德圓滿。

與此相反,一個人也可能缺糧,讓諸法絕食(anāhāra)。情況如此,我們要有辦法餓死諸障;而覺支挨餓,不過由於措施不力,沒有為它們供給適當的資糧的原故。就除障而言,對污穢不淨(aśubha)相,如理觀量,可以餓斃愛欲之障;以仁慈心(maitrā)解放(vimukti)思想(cetas),可以餓斃瞋惱之障;依靠修行、出離、勇猛諸德,可斃愚癡障;平等清淨其心,可克服驕慢障;如理思量諸法,孰善孰惡,有罪無罪,或優或劣,對比黑白,可以去除疑惑障。

修習覺支還有個正確或錯誤的時機問題。當思想薄弱就不是修輕安、定、捨的時機。另一方面,擇法、精進、喜覺支此時可以用來激勵思想。而當思緒高昂洋洋得意之時,情況倒過來了,應該利用輕安、定和捨,而不是另外三個。至於念住覺支,任何時候都有用。

為了解除蓋障,介紹一種修行方法,上章已經談過,連續以慈、悲、喜、捨充滿思想,不斷地向四方擴散瀰漫。考慮一切有情和自己一樣,使充滿慈悲等等的思想,宏博莊嚴,無量無邊,無憎無暴,充塞流行於全宇宙間。這就解釋了上文所引以慈心解放思想,並加上以悲懷(karuṅā),以「喜他」(muditā),以捨心解放思想。比丘應當以慈悲喜捨等法修習念住覺支,同樣也以此等修習其他覺支。那麼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夠於其所喜者保持厭惡知覺,於其所厭者保持喜歡的知覺。如果他希望,他就能夠於其所喜所厭兩者具有厭的知覺,或於兩者具有喜的知覺。或者能夠同時免除喜與厭的知覺,而保持捨離、念住、靈覺不昧的狀態。

如果具有充滿慈心的覺支,他可以進入光明勝妙(śubha)解脫處(vimokṣa)。以慈心解放思想可以美妙為其最高勝境。如果代之以充滿悲懷的覺支,他可以超越一切物質感受,超越一切恚忿之理,和對各種不同知覺的思量,進入空無邊處。這是以悲懷解放思想的最高妙境。如果代之從充滿同情喜悅的覺支,就能夠超越空無邊處,進入識無邊處,此乃以同情的喜悅解放思想的至高妙境。如果以捨心充滿覺支,就能夠超越識無邊處,進入無所有處,此乃以捨心解放思想的無上妙境。

關於喜中生厭的問題,下面將要介紹的如骷髏觀等禪法也許可以作解釋。雖然經文並未說明為什麼要介紹此點,除了有助於覺慧與解脫,但是我們從其他材料可以知道它的目的是用那種止觀克服身體美感。

既然上面明白講過不同的覺支可以用於不同的場合,甚至可以用於任何場合,那麼似乎沒有什麼從念住到捨覺支循序漸進的問題。然而列舉覺支名目的次序是一定的,而我們研究前面的主題時,表明念住屬於最初階段,然後從定覺支到達捨覺支,前面所引有一段經文也一連串的從一個到另一個舉出各個覺支。那麼應該有一個基本次序,雖然有可能隨意的變動。似乎還進一步暗示某些人已經解脫了有漏法成了阿羅漢(例如舍利弗),可以繼續實踐這些修行法,在不同的覺支中度過他的時光。從這種觀點考慮覺支,我們是在研究接近於證覺甚至是已經證覺之後的修持階段,遠不是前一個主題所表明的較初級的修行階段。除了這種推想的觀點和運用的差異,有些覺支在其他主題下曾經詳細討論過,有些提到過。念住覺支作為一個獨立主題,上面已經充分地研究了。精進覺支(即四正勤)同樣地也頗仔細闡述過。定覺支在前面幾處文字中作為一種根也特別地談論過。這裏我們可以從覺支的資糧方面再說一下定覺支和「奢摩他」(śamatha,清淨止觀)這個述語的結合問題成為後來佛教部派之間討論道的關鍵概念。

在擇法覺支這個表現語中我們再度遇見「法」這一名詞用作原則法則的意義。特別在四念住中我們常遇見它,那裏所觀察之法包括五蓋、五取蘊、十二入(六根和相應的六塵)、和七覺支。在正勤主題下,我們看到一些法至少可以劃分為善法或惡法。五根正如五官是一樣意義的根,可以推斷是跟它們屬於同樣意義的法(佛教各部派確實是這樣理解的)。上文提到的其他幾種各部派認為是法的包括尋(尋思推求)、伺(反省內察)、樂、苦、悅(自己得意)、憂等項(與禪法聯繫起來,「喜」和「輕安」屬於覺支當然也是法)。還有五力、思量作意、清淨止觀、慈、悲、喜他(同情的喜悅)等。還有許多其他的法(例如八正道和四大種地、水、火、風,後者是對第一執著纏縛集團「色蘊」的區分)。法是什麼呢﹖梵文的法字dharma已經有法則和教義兩個不同的意義,在某些上下文中很容易混淆(包括當前的「擇法」),已經成為現代佛學作家大量地故弄玄虛的題目,如果也有點意義,其意義又是什麼呢﹖

梵文「法」字的根本或更原始的意義是自然「本性」,表宇宙間真實存在的事物,真正的實在或實際如是的事物。那麼列舉諸法之名會成為宇宙間所有事物或宇宙所由從構成的實體的名單,宇宙可以化為它的真實的原素,或者反之,化為不那麼真實的原素組合物或者虛幻不實的表面現象。本書以法字譯dharma,採其實體意義,可理解為「自然法則」,其中有許多指宇宙和一切經驗所由構成再不能分析的「本性原素」。另一方面,要求如實描述宇宙及人類在其中的處境的哲學即是本性的學說,如其實際的本性學說,自然的學說,真際的學說。我們本來可以將佛法如其「真諦」學說歸之於此種意義。然而法之一詞代表這方面意義向來用之於一切流行的學說教義,包括使用這個名詞的說話人認為是虛假的對手方面的學說教義在內。結果我們在這裏不便於使用「聖諦、真諦、真理」等字樣,寧可選取「教義」這個中性名詞,相當於法字分化變易了的意義。面對法字的多義性,我們在這本書裏就簡單的把它當做原文中一對同音異義詞來處理,按照意義譯法不同(希望就每處上下文譯得正確),法字其他分化的意義,目前無關,暫不涉及。

上文已舉例說明「擇法覺支」是對諸法的如理思惟,分辨它們的好壞善惡等等。也曾說到這種分辨要依賴深入理解,可能是要用「慧根」作出。實際上這一覺支就是「般若智慧」的同義語,後來各部派也是這樣理解的。

「喜覺支」在定根之下曾提到。在四禪中它是在第一、二禪裏面出現的一種法,及至第三禪它已被超越了,在第三禪中為「輕安」所代替。論覺支的經文講得更明確,說它是非感官的喜悅,說它可以附於任何法而存在。作為覺支之一,它的含義清楚地是對修行所遇到的法的喜悅,在四正勤中對初階段修禪的熱情興趣(有時也這樣譯)。已經拋棄俗世歡樂向證道邁進的時候,要喜歡高興所使用的方法當然是必需的。

這種精神的喜悅產生身心兩方面的輕鬆安寧感,而「輕安」覺支能促進定覺支。在前章所譯一段經文中,佛陀敘述成道之前如何習禪時,說到他勇猛精進,專心念性,清淨其心而安定其身。這裏「清淨」一詞與名詞「輕安」在梵語裏來源於同一動詞。那段文字可以作為例證解釋輕安覺支的意義。

剩下的一個覺支就是「捨」。四禪定以達到「捨」為其頂點,而在過程中它代替了「喜」。在覺支的序列中它再表現為頂點。像喜一樣它的資糧是它依以存在的任何法。在我們所遇到的以及在論道中將會遇到的一切討論中,表明捨代表修行的最高最後境界。通過定才能達到捨。在對一切法的捨的狀態中,修行者可以看到真理,獲得正覺。這就是如何證覺成道。為了看透諸法自性,為了如其實性了解四諦,必須完全捨離一切。這是作為一個覺支的捨的本質作用。捨的意義甚至還有超過此點的︰以捨心充塞宇宙的修行訓練是諸「無量法」中最高的一個。它可以用來(同其他幾項)解除覆障。以捨心充於覺支,修行者可以入於無所有處,達到捨心解脫。

〔參考資料〕 《大乘義章》卷十六;《成實論》卷二〈四諦品〉;《長阿含經》卷八〈眾集經〉;《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摩訶止觀》卷七(上)。


三三昧耶

密教用語。有三層意義,茲分釋如次︰

(一)即三平等︰「三昧耶」即平等之謂。指自心、佛與眾生之三法平等,並無差別;身語意三密平等;自他共三平等;理行果三法,三寶、三身、三世、三因、三乘等各種三法平等,皆可謂三三昧耶。《大日經》卷六〈三三昧耶品〉謂(大正18‧42b)︰
「佛言︰有三種法相續,除障相應生名三三昧耶。云何彼法相續生﹖所謂初心不觀自性,從此發慧如實智生,離無盡分別網。是名第二心。菩提相無分別正等覺句。祕密主!彼如實見已,觀察無盡眾生界,悲自在轉。無緣觀菩提心生。所謂離一切戲論安置眾生,皆令住於無相菩提。是名三三昧耶句。復次,祕密主!有三三昧耶,最初正覺心,第二名為法,彼心相續生,所謂和合僧。此三三昧耶,諸佛導師說。若住此三等,修行菩提行,諸導門上首,為利諸眾生,當得成菩提,三身自在輪。祕密主!三藐三佛陀安立教故,以一身加持。所謂初變化身。復次,祕密主!次於一身示現三種,所謂佛法僧。復次,祕密主!從此成立說三種乘,廣作佛事,現般涅槃,成熟眾生。」

(二)指胎藏三部三昧耶的印明︰即入佛三昧耶、法界生、轉法輪等。出自《大日經》卷二〈具緣品〉,據《大日經疏》卷九所釋,大日如來入法界胎藏三昧時,見一切眾生悉有菩提種子等同諸佛,故說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爾時大日如來復以普眼,諦觀一切眾生皆悉聖胎具足,生在佛家;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法界生真言。又以普眼諦觀見此一一眾生金剛事業具足成就,爾時無盡莊嚴亦復與如來等,從此三昧起已,即說金剛薩埵真言。故此三種皆名三昧耶。也就是說,諸佛自體稱為法界,在此法界胎內之位稱為入佛三昧耶,出胎內則稱法界生,成辦二利事業稱為轉法輪。

(三)三部三昧耶的略稱︰即密教胎藏界的蓮華部三昧耶、金剛部三昧耶、佛部三昧耶三者。自身中本有清淨菩提心之理,此稱蓮華部;此理在六道四生的生死泥中,不染不垢,恰如泥中蓮華,故有此名。本有理心之智,名為金剛部;此智沒在生死海中,經無數劫,不朽不壞,可破諸煩惱,恰如金剛破諸怨敵,故有此名。前二部理智尚未張顯,猶屬凡位;而理智具足、覺道圓滿者,則稱佛部。以上三部,前二是在纏之因位,第三是出纏之果位。

在金剛界,三部之外又加寶部、羯磨部而成五部。五部即五智五佛。三部三昧耶其各部皆具五種三昧耶。所謂五種三昧耶,是將真言行者的修法過程分為五種階位,即︰(1)初見三昧耶,(2)入覩三昧耶,(3)具壇三昧耶,(4)傳教三昧耶,(5)祕密三昧耶。

依《十住心論》所載︰「佛部即身密,法部即語密,金剛部即心密。」可知三部三昧耶必與三密平等,因此五種三昧耶的各個三昧耶,也應具足三密三昧耶。

〔參考資料〕 (一)《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十;《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三十一;《大日經略釋》;《大日經疏妙印鈔》卷七十五。(二)《胎藏入理鈔》卷上;《乳味鈔》卷五;《傳法院流傳授私勘》卷三。(三)《大日經》卷六;《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十;觀賢《大日經疏鈔》卷四;《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三十一;《大日經略釋》。


三十七菩提分法

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實踐論。舊譯為三十七道品,或三十七品經。菩提分法,意即有助於菩提(證悟)的修行法。內容可分七類,依次如下︰(1)四念處(四念住),(2)四正勤(四正斷),(3)四神足(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覺支(七菩提分),(7)八正道(聖八支道)。

除此七種之外,原始經典中,還提到信、戒、聞、捨、慧五財,再加上慚、愧的七財;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不忘念)、定、慧、不戲論的八大人覺,以及八正道加上正智、正解脫的十無學法等種種修道法。此暫不贅。上列這七種修道法,是各自獨立的系統,依據任何一種修道法,均可到達開悟的理想。又全部的修道均可歸納為戒、定、慧三學,因此上面提到的七種三十七法全部也可分為三學。總之,三學是修道論最簡單、合理的分類。

有關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內容,分述如次︰

(1)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抱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四念處,就個別而言,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念頭(意識)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這與五蘊觀在內容上是相同的。

根據原始經典,四念處就是一乘道(eka-yana magga),而由修行的出發點到達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也就足夠了。這與依五蘊觀,即可由初步修行以達到最高的悟境的情形是相同的。

(2)四正勤︰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也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將精進努力分為四項目︰(1)努力斷除已起之惡(斷斷)。(2)努力使未起之惡不生(律儀斷)。(3)努力使未起之善生(隨護斷)。(4)努力增長已起之善(修斷)。

善與惡,這裏所謂的善,是指理想的增長,惡是指理想的減退。就佛教而言,有助於聖道的是善,有礙於聖道的是惡,這也是一般社會就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肉體的健康等面而說的。

如果努力於四正勤,一定能捨惡向善,並一步一步地接近理想。在佛教裏,對惡的努力,不稱為精進,而稱為懈怠。

(3)四神足︰又譯為四如意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1)欲神足,即欲得禪定。(2)精進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3)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4)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4)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傾向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實踐道是以信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6)七覺支︰也譯為七覺分、七菩提分,指如下七項︰念覺支(念等覺支)、擇法覺支(擇法等覺支)、精進覺支(精進等覺支)、喜覺支(喜等覺支)、輕安覺支(輕安等覺支、猗覺支)、定覺支(定等覺支)、捨覺支(捨等覺支)。

這裏的覺支或等覺支,是「覺(悟)的部分」,指到達開悟前的修行項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種修行道中,七覺支被認為是最高層次的修行法,這主要與禪定有關。在原始經典中,安般念(數息觀──數出入呼吸以達精神統一)之後修四念處觀,然後再修七覺支,則可證得明(悟的智慧)與解脫,這是頗為有名的。七覺支的項目,簡述如下︰

(1)念覺支︰有念,具有優異的智慧,對很久以前的經驗均可憶持不忘。(2)擇法覺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簡擇(分別)所憶持的法。(3)精進覺支︰依慧對法作簡擇思惟,並精進努力。(4)喜覺支︰精進努力者產生精神的法悅。(5)輕安覺支︰產生喜悅者,身心也同時達輕快安樂。(6)定覺支︰身體輕快安樂者,可達心之統一。(7)捨覺支︰平等地觀察已得統一的心。

(7)八正道︰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原始佛教以來的修行法。請參閱「八正道」條。(取材自《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

◎附一︰「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四 念 處──四念位
│四 正 勤──煖 位┐
│四如意足──頂 位┤
三十七品┤五 根──忍 位┼─四善根
│五 力──世第一┘
│七 覺 支 初 果──見 道
└八 正 道 修 道
┌觀身不淨─┐
┌四 念 處┤觀受是苦 │ 念─┐
│ │觀心無常 │ 擇 │
│ └觀法無我─┘ ──進 │
│ ┌未生惡令不生┐ ┌喜 ├七覺支
├四 正 勤┤已生惡令滅 │ 戒 │輕安│
│ │未生善令生 │ │定 │
三十七品與│ └已生善令長─┘ └捨─┘
三學廣略 │ ┌欲如意足─┐ 定 ┌正見┐
├四如意足┤念如意足 │ └正思│
│ │進如意足 │ ┌正語│
│ └慧如意足─┘ 慧 │正業├八正道
│ ┌信根信力 └正命│
├五根─┐│進根進力 精進│
│ ├┤念根念力─┐ ┌正念│
└五力─┘│定根定力─┘ └正定┘
└慧根慧力──


◎附二︰黃懺華〈三十七菩提分法簡介〉

三十七菩提分,舊譯作三十七道品,新譯作三十七菩提分,也有稱三十七覺分、菩提分法、品,乃至三十七助道法等異名。修此三十七種法門是趣向於菩提之行。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七科,總計七科有三十七個項目,所以叫作三十七菩提分。菩提,舊譯作道,新譯作覺;分的意義是支分,又是因。《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及《俱舍論》卷二十五,把菩提解釋作「盡智(自知我已知苦,乃至我已修道)」、「無生智(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即究竟覺了四聖諦境的智慧。四念住等三十七種,是隨順和趣向這種智慧的行法,所以都叫菩提分。如《婆沙》說︰「問︰何故名為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何義耶﹖答︰盡、無生智說名菩提,已究竟覺四聖諦故。若法隨順此究竟覺,勢用增上,此中說為菩提分法。」

又《俱舍》說︰「盡、無生智說名為覺,隨順者別立三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無上菩提;無明睡眠皆永斷故,及如實知已作已事,不復作故(《俱舍論記》卷二十五說︰已作已事是盡智,不復作故是無生智),此二名覺,三十七法順趣菩提,是故皆名菩提分法。」

《說無垢稱經疏》說菩提是所求的佛果,分的意義是因,四念住等三十七法,是能求得佛果的原因,所以叫作菩提分。如《疏》說︰「菩提覺義,所求佛果;分是因義。此三十七為覺果因,名菩提分。」《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也說︰「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覺;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義。三十七法順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

關於道品的解釋,舊譯時代各家大都說道以能通為義,品是品類,四念住等三十七種,是能通到涅槃的道法,所以叫作三十七道品。如《大乘義章》卷十六說︰「言道品者,經中亦名為菩提分,亦名覺支,(中略)云何名道﹖通義名道。(中略)品謂品別,道行差異故名為品。」

(1)四念住︰新譯四念住,舊譯作四念處,還有四意止(安世高)等異譯,是四種觀法︰(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身念住是以身為對境修不淨觀,受念住是以受為對境修苦觀,心念住是以心為對境修無常觀,法念住是以法為對境修無我觀。凡夫攀緣色蘊的身,受蘊的受,識蘊的心,想、行二蘊的法四種境,起四種顛倒妄見,謂身為淨,言受是樂,執心是常,計法為我,由此生起貪愛無明。為對治這四種顛倒,用聞思修所生能觀的智慧,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了身五種不淨(生處、種子、自性、自相、究竟),推求是無常、苦、空、無我,破除於不淨處而起淨想的顛倒。其次於受隨觀隨覺了三受(苦、樂、不苦不樂)皆苦,實無有樂,推求是無常、苦、空、無我,破除於苦處起樂想的顛倒。其次於心隨觀隨覺了心生滅流注,剎那不停,猶如幻事,實相不可得;也以無常、無我等推求,破除於無常處起常想的顛倒。其次於法隨觀隨覺了五蘊諸法從因緣和合而生所以不自在,不自在所以無自性,無自性所以無我;破除於無我處起我想的顛倒。如《大智度論》卷十九說︰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淨,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淨法中淨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淨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

又《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說︰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世尊建立四種念住。謂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立身念住。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宣說不淨相應四淡泊路(四淡泊路,指作青瘀、變赤、骨鎖、散壞四種外身不淨觀。《瑜伽論記》卷六(下)說這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置死屍處寂寞無人,所以叫作淡泊;往彼處所,所以叫作路。一種是涅槃寂靜,所以叫作淡泊;作不淨觀能至涅槃,所以叫作路),若能於此多分思惟,便於不淨斷淨顛倒。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立受念住。以於諸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於諸苦斷樂顛倒。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經歷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便於無常斷常顛倒。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於諸蘊中生起我見。以於諸法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共相(了知諸蘊唯有法性,各各別異,都無有我,名了自相;了知諸蘊同是無我,名了共相),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這四法,依《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及《俱舍論》卷二十三,以慧(即大地法中慧心所)為體,身等四法是所觀境,慧是能觀,由慧令念(即大地法中念心所)住身等四法,即由慧力令念心所於慧心所所觀境,能明念不忘,所以於慧立念住的名稱。如《婆沙》說︰「問︰此體是慧,何故世尊說為念住﹖答︰慧由念力得住所緣,故名念住。或此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俱舍》說︰「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師說︰此品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

《成實論》說起初是念性,末了是慧性;如〈立無數品〉(卷五)說,一念有五種名,所謂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又〈四諦品〉(卷二)說,從念生慧,觀身無常等,叫作念處。所以《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及《對法論》卷十,兼取念、慧二法為體。如《瑜伽》說︰「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對法論》說︰「念住自體者,謂慧及念。」

(2)四正斷︰新譯四正斷,又作四正勝,舊譯作四正勤,還有四意斷(《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也作正斷)等異譯。所謂四正斷︰(1)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2)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3)於未生善法,為令生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4)已生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

簡單地說,即於已生的惡不善法,為令斷滅,精勤修習;於未生的惡不善法,為令不生,精勤修習;於未生的善法,為令生起,精勤修習;於已生的善法,為令堅住不忘,倍復增廣精勤修習。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及《對法論》卷十等說,行者於四念住,觀行已經串習,已經能夠除遣粗重的煩惱,已經能夠了別通達善法和不善法,接著為令所有已生的惡不善法斷滅,為令所有未生的惡不善法不生,為令未生的一切善法生起,為令已生的一切善法堅住不忘;先起樂欲,由樂欲而戒勉策勵,發起正精進。假如在對治惡不善法或修習善法觀行時,發生沉沒(惛沉)的現象,就用淨妙等作意策練心令高舉;假如發生掉舉的現象,就用內證略攝門制持心令下沉;這就叫作四正斷。

依《大智度論》卷十九也說到修四念處(即四正斷)觀時︰假如懈怠心起,五蓋等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此等不善法假如已生,為令斷滅,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假如未生,為不令生,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在修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假如未生,為令得生,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生;假如已生,為令增長,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增長成就。這就叫作四正勤。這四法都以精進為體,由義用不同,把它分作四種,在正修習斷惡修善的分位中,此能斷除懈怠,所以叫作正斷;在正持策身語意三業中,以此為最勝,所以叫作正勝,一心勤修,所以叫作正勤。

(3)四神足︰新譯四神足,舊譯作四如意足(安世高也譯作神足),是四種定。(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欲神足;(2)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勤神足;(3)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心神足;(4)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簡稱觀神足。欲是希求,由欲樂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欲力所引發的定,叫作欲三摩地。謂行者先生起樂欲,繼而於所有障礙三摩地的惡不善法,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它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生起專注一境的心念;又於所有修習三摩地的善法,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它的自性、因緣、功德及出離,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修習,接觸心一境性,這叫作「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勤是勤策,由勤策的增上力所得的三摩地,即由勤力所引發的定,叫作勤三摩地。為令所有能隨順惡不善法的所緣境界未生的不生、已生的斷滅,自己策發,自己勉勵,發起正勤,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那個所緣境界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這叫作「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心是所依,即心所所依;一說定能攝心,所以叫作心。由心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心力所引發的定,叫作心三摩地。例如又策動各種下劣(惛沉)心,或者又制止各種掉舉心,又時時修習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的增上捨(行捨),由此因緣,於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因緣、過患及對治,又於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功德及出離,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生起心一境性。這叫作「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觀是觀察,由觀察的增上力所獲得的三摩地,即由觀力所引發的定,叫作觀三摩地。已經能令所有惡不善法都不現行,更思惟現在是不是還有惡不善法而不覺知,還是已經沒有惡不善法而不覺知﹖應當普遍詳審的觀察。由此正確詳審的思惟觀察所有惡不善法的斷與未斷,安住專注一境的心念。由這樣多所安住,能正觸證心一境性。這叫作「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在正修習這四種三摩地中,為要永斷所有隨眠,為圓滿成辦三摩地,有八種斷行,又叫作八種勝行,即欲、策勵、信、安(輕安)、念、正知、思、捨(行捨)。成就三摩地的斷行,所以叫作「斷行成就」。出世間法最勝自在,叫它作勝行。這四種三摩地,能得能證出世間法,所以叫做神足(瑜伽義)。或者所有思求、所欲願,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發神,所以叫作足(婆沙義)。或者神是說諸神靈勝妙的功德,這四種三摩地,為諸神靈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義)。四如意足是︰{1}欲為主得定,叫做欲如意足;{2}精進為主得定,叫作精進如意足;{3}心為主得定,叫作心如意足;{4}思惟為主得定,叫作思惟如意足。依《大智度論》卷十九說,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緣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現在獲得四種定以攝心,使智力定力相等,所願皆得,所以叫作如意足。

(4)五根︰五根,新舊譯語相同︰{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所謂信是指於三寶四諦等中深忍樂欲,叫作信。信根是由世間道令心清淨潔白,離隨煩惱,安住正真,獲得不動之後,求修習諦現觀的方便,起增上信。所謂精進,是指於斷惡修善事,精勤策勵,勇銳堅猛,叫作精進。精進根是依信根於諸諦生忍可之後,增進勇猛,與信俱行。所謂念,是指於曾所受境,令心明記不忘,叫作念。念根是依精進根於諸諦發起正勤之後,明記不忘,與精進俱行。所謂定,是指於所觀察境平等持心,令心專注不散,叫作定。定根是依念根已經於諸諦繫念之後,心住一境,與念俱行。所謂慧,是指於所觀察境,簡擇是非,分別善惡,叫作慧。慧根是依定根已經於諸諦得定之後簡擇諸法,與定俱行(見《顯揚聖教論》卷二,《對法論》卷十六)。

又信道及助道法,叫作信根;修行道及助道法時,勤求不息,叫作精進根;繫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叫作念根;於道及助道法一心繫念不散,叫作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叫作慧根(見《大智度論》卷十九)。根是增上的意思,信能生起出世間法,從而能次第生起精進、念、定、慧等法;精進能展轉生起念、定、慧等法,慧能生起出世間法,勢用增上;所以叫作五根。這五法都有能生的意思,信等五法,能生一切善法,所以叫作五根。

(5)五力︰五力即前五根,新舊譯語相同︰{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精進根增長,能破種種身心懈怠。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根增長,能破諸雜亂想。慧根增長,能破諸惑。如此,信等五根,有殊勝的勢用。能損減所對治的不信等障,不為不信等法所屈伏;所以轉稱作力。

(6)七覺支︰新譯七覺支,又作七遍覺支、七等覺支;舊譯七覺分、七菩提分,又作七覺意(安世高《長阿含經》)等。七覺支是︰{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顯揚聖教論》卷二說︰念覺支是說於諦(真諦)明瞭、於諦不忘。擇法覺支是說於諦解瞭、於諦覺悟。精進覺支是說於諦心勇。喜覺支是於諦心悅。輕安覺支是說於真諦中身心堪住。定覺支是於真諦中心住一境。捨覺支是說於真諦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性。這七種覺支,都後依止前,與前俱行,如擇法依止念,與念俱行;乃至捨依止定,與定俱行。《法蘊足論》卷八十九說︰修習四念住時,安住正念,明記不忘,叫作念覺支。由念於善不善、有罪無罪、勝劣、黑白諸法簡擇極簡擇,叫作擇法覺支。由擇法勤修精進,勵意不息,叫作精進覺支。由精進發生殊勝的欣喜,遠離愛味,叫作喜覺支。由喜身心輕安,遠離粗重,叫作輕安覺支。由輕安而受樂,由受樂而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叫作定覺支。由定能滅貪憂,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的增上捨,叫作捨覺支。

又《成實論》卷二說︰學人失念則起煩惱,繫念善處才能捨離過失,叫作念。繫念先前所修習的正見,叫作擇法。精勤擇法不捨,叫作精進。從事精進時,煩惱減少,心生歡喜,叫作喜。心喜的緣故,身得猗樂,叫作猗(輕安)。身得猗樂的緣故,心得寂定,叫作定。此定不沒(惛沉)不發(掉舉),其心平等,叫作捨。又此定得無學果,斷憂離喜,叫它作捨。《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說︰覺是說究竟覺,即無生智;或者是說如實覺,即無漏慧;這七法是它的支分,所以叫作支。《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也說如實的覺慧用這七法為支,所以叫作覺支。

《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卷十九釋七覺分說︰用智慧觀察諸法時,能簡別真偽,不刷偽之法,叫作擇法覺分。修諸道法時,能覺了不修無益苦行,而於真法中常能專精一意,無有間歇,叫作精進覺分。心契悟真法而獲得歡喜時,能覺了這種歡喜不從顛倒之法生,而住在從真法生的歡喜,叫作喜覺支。斷除諸見煩惱時,能覺了除去諸虛偽法,而不損害真正的善根,叫作除覺分。捨離所見念著之境時,能覺了所捨離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叫作捨覺分。發諸禪時,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叫作定覺分。修諸道法時,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應當思念用擇法、精進、喜三種覺分觀察令起;若心浮動,應當思念用除、捨、定三種覺分收攝令定;叫作念覺分。《大智度論》說無學的實覺,這七事能到,所以總叫覺分。《成實論》也說菩提是稱呼無學智,修習這七法,能獲得菩提,所以叫它作菩提分。

(7)八支聖道︰新譯八支聖道,又作八聖道支、八道支等;舊譯作八正道、八正道分、八聖道、八直聖道、八聖賢道(《長阿含》)等。

{1}正見,{2}正思惟,{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正見,是說遠離一切顛倒的正觀。《大智度論》卷十九說,正見是智慧,如在四念處、慧根、慧力及擇法覺分中所說。《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說,覺支時所獲得的真覺,及獲得真覺以後用智慧安立,如所證得而覺了(依玄奘法師的解釋,是在真七覺支時所獲得的真擇法覺,及獲得真擇法覺以後,在相見道用後得智安立觀行,如在真見道所證得而覺了。見《瑜伽論記》卷七下);這兩種覺合起來,叫作正見。又說,正見是把世間慧、出世間慧總合作一種(卷六十二),又說正見是能通達真實法(卷八十三),是能了知四聖諦(卷八十四)。《顯揚聖教論》卷二也說在見道中獲得遍覺支時,見清淨;及在修道中安立以後獲得遍覺支,見清淨;把這兩種總合起來作正見。

正思惟,是說遠離一切邪分別,籌量義理的如法思惟。《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的增上力所起出離、無恚、無害的分別思惟,叫作正思惟。《顯揚聖教論》也說是依止正見和正見俱行的離欲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

正語,是說遠離一切語過的正言說。《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的增上力,起善思惟,由善思惟發種種如法的言論,叫作正語。《顯揚聖教論》卷二說聖愛戒所攝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的四種語業,叫作正語。

正業,是說遠離一切身過的正施作。《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說,是用無漏的智慧除捨身一切邪業所攝的清淨正身業。《瑜伽師地論》說,如法求衣服、飲食、坐臥具、醫藥、什物,往來進止,正知而住,叫作正業。《顯揚聖教論》說聖愛戒所攝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的三種身業,叫作正業。

正命,是說遠離以各種邪因緣而自養活的清淨正命。《法界次第初門》依《大智度論》說,是用無漏的智慧除捨五種邪命的正生活。五種邪命是{1}為利養詐現奇特,{2}為利養自說功德,{3}為利養占相吉凶為人宣說,{4}為利養高聲現威,令人畏敬,{5}為利養稱說自己所得的供養以動人心。《瑜伽師地論》說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的惡法,叫作正命。《顯揚聖教論》說聖愛戒所攝遠離邪命惡法,叫作正命。

正精進,是說遠離種種身心懈怠,止惡作善,勇猛向解脫邁進的正方便。《大智度論》說正精進(論作正方便)如在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中所說義同。《瑜伽師地論》說依止正見乃至正命而勤苦修行的行者,發起所有欲樂、正勤等勇猛的勢力,策勵其心,相續不斷;叫作正精進。《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四念住乃至五力中欲樂、正勤、策勵、勇猛、堪住、難制,心正奮發,相續精進性;叫作正精進。

正念,是說遠離邪念,憶持正法,明記不忘的正思念。《瑜伽師地論》說成就正精進的行者,由四念住的增上力,獲得無顛倒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叫作正念。九種行相即九種心住,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見《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及《對法論》卷十)。《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擇法以次六種覺支中,念及正念、隨念、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叫作正念。

正定,是說遠離諸雜亂想,住心不亂,堅固攝持,無漏清淨的禪定。《瑜伽師地論》說,由四念住的增上力所獲得的正念。能攝持九種行相的心住,叫做正定。《顯揚聖教論》說,在所修習的擇法等覺支中,正念所攝心住、安住、近住、正住、不亂不散,正攝持奢摩他(止),心住一境性,叫做正定。《瑜伽師地論》說,已見迹(見道)的有學聖者,由八支所攝行迹的正道,能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所以叫作八支聖道。《俱舍論》卷二十五說這八法是直往涅槃城的道路,所以叫作八聖道支。《大毗婆沙論》卷一四一說,「所履通達」叫作道,這八法是道的支分,所以叫作八道支。《法界次第初門》說,這八法不依偏邪而行,都叫作正;能通到涅槃,所以叫作道。

《俱舍論》卷二十五說,這三十七法,實體只是十種,即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戒、尋。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九法,以慧為體。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八法,以勤為體。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八法,以定為體。信根、信力二法,以信力為體。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四法,以念為體,喜覺支一法,以喜為體。捨覺支一法,以行捨為體。輕安覺支一法,以輕安為體。正語、正業、正命三法,以戒為體。正思惟一法,以尋為體。然而《瑜伽論記》卷七(上)說︰依大乘,正思惟即慧所攝,並非以思為體,所以實體只是九種。但是《大智度論》卷十九,也說三十七品,以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捨十法為根本。

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轉四諦法輪所說的道諦,是八支聖道;後來更增加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及七覺支作三十七菩提分,所以三十七菩提分是從八支聖道發展的。

〔參考資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十八;《賢劫經》卷四;《法華經》卷七;《優婆塞戒經》卷二;《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卷七;Har Dayal《The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it Literature》。


三十二相

指佛及轉輪聖王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微妙相。又名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人相、大丈夫三十二相、大人三十二相、三十二大士相,略稱大丈夫相、大士相、大人相、四八相。茲分釋如下︰

(1)足下安平立相(su-pratiṣṭhita-pāda)︰又稱足下平相、足安立相、安立足相、足安平相、足下平滿相、足下安平相、足安平立相、足下平正相、足下善住相、足下安立相、兩足掌下皆悉平滿相、足善安住等按地相、足下平正周遍案地相、足下平滿蹈地善住相。謂足下平坦而善安住,如香奩底之平正而無高下,設地有高低,隨其高低密觸地上,其間無一針一髮之可容。佛在因位行菩薩行時,常行布施不吝惜,守禁戒而不破,修忍辱而不生忿怒,深入禪定,如大高山安住,因而感得此一妙相。此相表佛之慈悲平等,不論菩薩或逆罪者,皆憐愍引導利益之德。

(2)足下二輪相︰又稱足下輪相、千輻輪相、足下千輻輪相、足下生輪相、足下千輻網輪相、常現千輻輪相、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足下具足千輻輪相、雙足下現千輻輪輞轂眾相等。謂足下千輻輪寶之紋路分明,輞轂等一切妙相悉皆圓滿。係佛在因位時,常以如法之財布施、供給父母師長善友乃至畜生所感得之妙相。猶如輪寶能八方上下頓轉,開山分水,碎石折木,飛天降地,伏怨敵,摧惡魔。此相表佛常愍念一切眾生,開瞋恚之山,分貪愛之水,照破愚癡無明之德。或謂手足均有輪相,又稱為手足輪相(cakraṅkita-hasta-pāda-tala)、手足千輻輪相、手足掌中各有輪相、兩手兩足皆有輪相;或分為二相,稱之足下輪相、手掌輪相。

(3)長指相(dīrghāṅguli)︰又稱纖長指相、十指纖長相、指纖長相、指長好相等。或有單取足指名足指纖長相,或取手指名手指纖長相,或手足並取名手足相、手足長指相、手足指纖長相、手足指皆纖長相、手足諸指圓滿纖長相、兩手兩足皆悉纖長相諸說。乃佛在因位恭敬禮拜諸師長,合掌起立常令生歡喜,不殺不盜,破憍慢而感得的妙相。指之纖長表壽命長遠且為眾生愛樂歸依之德。

(4)足跟廣平相(ayata-pāda-pārṣṇi)︰又稱足跟廣相、足跟滿相、足跟長相、足跟踝後兩邊平滿相、腳跟長相𦟛足跟相、足跟滿好相、足跟圓長相、足跟圓滿相、足跟趺長相、足跟圓正相、足跟廣平相、足跟廣長圓滿相、足跟廣具足圓好相、足跟圓好相等。跟者,足踵之謂,此相指足踵之圓滿廣平。係佛在因位勤修持戒聞法惠施等行業,以及離不予取而感得的妙相;表壽命長遠而化益盡未來際眾生之德。

(5)手足指縵網相(jalāvanaddha-hasta-pāda)︰又稱手足網縵相、手足指鞔相、手足縵網相、手足網相、手足合網縵相、手足網縵猶如雁王相、俱有網鞔相、手足十指網密相、兩手兩足皆有網鞔相、指網縵相、手足指皆網鞔相、指間雁王相、手足指間具足羅網相等。手足之一一指間有網縵猶如雁王之蹼,其色金黃,其紋路如綾羅。係佛在因位常修四攝法,由攝取眾生而感得的妙相,恰如水鳥出沒或陸或水自在無礙,佛常出沒於三界流轉之愛河攝取五道眾生,令離煩惱惡業之浪,至無為彼岸。

(6)手足柔軟相(mṛdu-taruṇa-hasta-pāda-tala)︰又稱手足輭相、手足柔軟勝餘身相、手腳柔輭如天劫貝相、兩手兩足皆悉柔輭相、手足如兜羅綿相、手足細軟相、手足柔軟勝過一切相、柔軟相等。手足極柔軟,猶如兜羅綿,其色赤紅。係佛在因位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供養師長,以及父母師長有病時,親自奉事供養而感得的妙相;表佛以慈悲柔軟之手平等攝取親疎之德。

(7)足趺高滿相(ucchaṅkha-pāda)︰又稱足趺高好相、足趺高相、足趺高平相、足趺上隆、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好相、足趺隆起相、足趺脩高充滿相、足趺高隆相等。謂足趺充滿柔軟,其形如龜背甲,行步時現印文。《大智度論》卷四謂(大正25‧90b)︰「足蹈地不廣不狹,足下色如赤蓮華,足指間網及足邊色如真珊瑚,指爪如淨赤銅,足趺上真金色,足趺上毛青毗琉璃色,其足嚴好,譬如雜寶屐種種裝飾。」此是佛在因位修福精進勇猛而感得的妙相,表利益眾生大悲無上之內德。

(8)伊泥延𨄔相(aiṇeya-jaṅgha)︰又稱伊尼延鹿王相、伊尼鹿王腨相、腨如鹿王相、伊尼鹿𨄔相、鹿𨄔相、鹿王腨相、足兩踝𦟛相、兩腨鹿王相、足踝𦟛相、𨄔相嚴好如伊尼鹿王相、膞𦟛長如伊尼鹿王相、翳泥耶𨄔相、𦟛𨄔腸如伊尼延鹿王相、瑿泥耶腨相、伊尼延鹿𨄔相、腨如伊尼鹿王相、伊泥延膊相、瑿泥邪仙鹿王腨相、雙腨如黳泥耶仙鹿王腨相、伊泥延鹿腨纖好相、踹如鹿王相、鹿𨄔脹相等。伊泥延,鹿之一種,謂佛之雙腨(腨,音串,指小腿肚。)纖圓,猶如鹿王之𨄔。係佛在因位專心聞法,及由演說而感得的妙相;表見者歡喜讚嘆,修學速疾,消滅一切罪障之德。

(9)正立手摩膝相(sthitānavanata-pralamba-bāhutā)︰又稱正立不屈二手過膝相、平立手摩膝相、立身摩膝相、手摩膝相、手過膝相、平身端坐垂手過膝相、立手摩膝相、平住手摩膝相、平住手過膝相、垂手過膝相、雙臂脩直𦟛相、平住兩手摩膝相、正立不曲二手過膝相等。謂雙臂脩直,立正時兩手垂膝,譬如白象平立其鼻至膝順。此係佛在因位知飲食足而不貪著,常好惠施而不惜財,有病者則親看與藥,如臣子之事君父,又能離我慢而感得的妙相;表佛引導愚惡凡夫拔苦與樂,降伏一切惡魔而哀愍摩頂眾生之德。

(10)陰藏相(kośopagata-vasti-guhyā)︰又稱陰藏如馬王相、馬陰藏相、陰馬藏相、勢峰藏密相、馬王陰藏相、象馬藏相、象王馬王藏相、勢峰藏匿隱密不現相、陰藏不退相、如象馬王藏相、陰藏隱密相、陰相等。謂陰(男根)相其勢高如峰,而隱不現,如馬王又如象王。係佛在因位修慚愧斷邪淫,覆藏他人過失,見怖畏者救護之,見裸形跣足者施與衣服覆物,由供養而感得的妙相;表壽命長遠,得多弟子之德。

(11)身廣長等相(nyagrodha-parimaṇḍala)︰又稱身圓滿如尼拘律樹相、身縱廣相、身體上下縱橫正等如尼拘樹相、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相、身縱廣等如尼拘類樹相、身分圓滿如尼拘陀樹相、尼俱盧陀身相、身相圓滿如諾瞿陀相、身圓滿足如尼拘陀樹相、身分圓滿相、身縱廣等如尼拘陀樹相、身相圓滿如尼拘陀樹相、身形妙圓滿如尼拘陀樹相、尼俱樓樹相、圓身相等。謂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圓滿如尼拘律樹。係佛在因位常勸眾生行三昧,又施以無畏,飲食知足而惠施樂,瞻病給藥而感得的妙相;表永離血肉身,得無礙身、無染身、圓應身、金剛力身、無上智身、淨法力身、安住力身、功德力身、具足法身等,無上法王尊貴自在之德。

(12)毛上向相(ūrdhvaṃ-ga-roma)︰又稱身毛上靡相、毛上旋相、毛上向右旋相、身毛右旋相、身毛上向相、身毛上向靡相、身毛上向而右旋相、身毛右旋上靡相、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相等。謂佛之髮毛,由頭至手足一切毛端皆上靡,右旋,其色紺青柔潤。或作身毛上靡相與一一毛右旋相之說。此是佛在因位於無量世常化眾生,修布施持戒,行一切善法而感得的妙相,能令瞻仰之眾生心生歡喜,得益無量。

(13)一一孔一毛生相(ekaika-roma-prada-kṣiṇāvarta)︰又稱毛孔一毛相、一孔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旋生相、毛孔各一毛生相、一一毛孔皆生一毛相、身諸毛孔一一毛生相、孔生一毛相、一毛孔有一毛生相、身一孔一毛生相、一孔一毛不相雜亂、輭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等。謂身上每一毛孔必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出微妙香氣。係佛在因位尊重、供養衛護師長父母兄弟及一切有情,修善,思惟法,誨人不倦,親近無量智者樂問樂論樂修,樂掃治道路,除去棘刺所感得的妙相,蒙其光者,悉滅二十劫罪障。

(14)金色相(suvarṇa-varṇa)︰又稱身金色相、身真金色相、黃金色相、皮如金色、真妙金色相、身皮皆金色相、金色身相、膚體柔軟細滑紫磨金色相、身色勝上金相、身皮金色相、身色微妙勝閻浮金相、身體皮膚皆作金色相、身黃金色如紫磨金相等。謂佛身及手足等悉為真金色,微妙光潔恰如眾寶莊嚴之妙金臺。係佛在因位時,施與令人欣喜的飲食、騎乘、衣服、莊嚴具等資身雜物,離諸忿恚,以慈眼視眾生所感得的妙相;表瞻仰之眾生愛樂而不厭捨,滅罪生善,佛自得淨潔衣服、臥具、房舍樓閣之德。

(15)丈光相︰又稱常光一尋相、圓光一尋相、身光面各一丈相、身光一丈相、常光面各一尋相、身光面一尋相等。謂佛身光任運普照三千世界,若作意時雖照無量無邊世界,但為愍念眾生故,攝光四維上下各為一尋;即通身光明常照之相。係佛在因位時,發大菩提心修無量行願,一切行業悉為利他而作所感得的妙相;表摧伏一切外道惡魔,令眾生破惑除障,滿足一切志願之德。

(16)細薄皮相(sūkṣma-suvarṇa-cchavi) ︰或稱皮膚細滑相、皮膚細軟相、皮膚薄相、皮膚細輭、皮膚細密相、皮薄細滑不受塵垢相、身皮細滑塵垢不著相、皮薄好相、身皮細薄潤滑相、皮膚細軟如兜羅綿相等。謂佛身皮膚細薄潤澤,一切塵垢不染。係佛在因位時,以清淨衣服、臥具、樓閣房舍等施與眾生,親近智者,遠離惡人,好問答,掃治行路而感得的妙相;表佛以平等無垢之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

(17)七處隆滿相(saptotsada)︰又稱七處滿肩相、七處平滿相、七處滿相、七處隆相、身七處滿相、得七處滿相、七處滿足相、七處充滿相、七處皆滿相、七處充滿光淨柔輭相、七處滿好相等。謂佛之兩手、兩足下、兩肩、頸項等七處肉,隆滿清淨,光坩軟。此相是佛在因位時,不惜捨己所愛之物,不論福田與非福田,皆能行施而感得的妙相;表佛斷盡七隨眠具足七聖財,令一切眾生得滅罪生善之德。

(18)兩腋下隆滿相(citāntarāṃsa)︰又稱兩腋滿相、髆間充實相、兩腋下滿如摩尼珠相、髆腋悉皆充實相、兩腋下平好相、肩膊圓滿相、兩腋下滿相、腋下滿相、腋下平滿相等。謂佛兩腋下之骨肉圓滿無虛。係佛在因位時,施與眾生醫藥飯食,復自能看病而感得的妙相。

(19)上身如師子相(siṃha-pūrvārdha-kāya)︰或稱上身相、師子上身相、師子身相、身如師子相、上半如師子相、上身大猶如師子相、前分如師子王臆相、其身上分如師子相、其身上半如師子相等。謂佛上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容端嚴,恰如師子王。此係佛在因位時,於無量世中未曾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滿足眾生之願,又作其外護,與眾生共修善業,若財若法,隨其所望令成就滿足,如法而隨順愛語,遠離我慢所感得的妙相;表威容高貴慈悲滿足之德。或謂頷臆并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相。

(20)直身相(ṛjugātratā)︰又稱身端直相、廣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身高妙滿足七肘相、身廣端正相、身廣洪直相、身分洪直相、身大好端直相、身量七肘相、身相脩廣端嚴相等。謂佛身廣大,端直無比。係佛在因位時,於無量世為一切眾生施醫藥,看病令得安樂,又勸起善心,令持殺生戒,用所受之財供養師長父母,離一切憍慢,持盜戒極堅固而感得的妙相;表能令見聞之眾生得正念,止苦,修十善行,身心安穩之德。

(21)肩圓好相(su-saṃvṛta-skandha)︰又稱臂頭圓相、肩善圓相、肩圓滿相、肩圓相、肩圓大相、肩圓厚相、兩肩平整相、兩肩圓正無有缺減相、兩肩圓好相、肩善圓滿相、兩肩圓滿相、肩項圓滿妙殊相等。由如法求財而布施,於無量世中能分別善與不善而言說,不說無謬不義之言,造佛像修寺塔,施無畏而常有慚愧所感得的妙相;表能令見聞之輩樂愛而無厭足,滅惑除業功德無量之德。

(22)四十齒相(catvariṃśad-danta)︰又稱四十齒具足相、四十齒齊相、四十齒滿相、具四十齒相、悉具四十齒相、四十齒無有增減相、口四十齒相、具四十齒皆悉齊平相、四十齒齊而光潔相等。謂佛齒數四十,齊等平滿白如雪。《大智度論》卷四云(大正25‧90c)︰「餘人三十二齒,身三百餘骨,頭骨有九。菩薩四十齒,頭有一骨。菩薩齒骨多頭骨少,餘人齒骨少頭骨多。」此係佛在無量世中遠離兩舌惡口恚心,以十善法化益眾生,以和合語攝取眾生,思惟深義,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的妙相,能常出清淨妙香制止眾生之惡口業,滅無量罪,令生佛所受無量之樂。

(23)齒齊相(sama-danta)︰又稱齒齊密相、齒方齊平相、齒齊平相、齒白齊密相、齒齊牙密相、齒不疎相、齒齊密無疎缺相、齒齊平密相、齒齊不疎相、齒密齊平相、齒齊密等相、齒齊平淨密相、諸齒齊密相等。謂佛齒齊等,無粗無細,無入無出,齒間密接,無可容一毫。此係佛在因位時,於無量世中,以十善法化益眾生,心自生歡喜,常稱揚他人功德而感得的妙相;表清淨和順能得同心眷屬,更無破壞之德。

(24)牙白相(su-śukla-danta)︰又稱四牙白淨相、齒白如雪相、齒牙鮮白相、四牙白相、四牙俱鋒利白類珂雪相、四牙鮮潔相、牙齒鮮白有光明相、四牙白而大相、四牙皎白相、四牙鮮白鋒利相、四牙最白而大相、四牙白淨相等。此相諸經論所說不定,或牙齒合說,或牙齒分說,或有與前之齒齊相合而不另立一相者。四牙,謂四十齒外,上下各有二牙,其色鮮白光潔,銳利如鋒,堅固如金剛。此乃佛於無量世中常修欲果之慈,樂欲思惟善法而感得的妙相;表能摧破一切眾生強盛堅固之三毒。

(25)師子頰相(siṃha-hanu)︰又稱頰車相、獅子王頰相、頰車如師子相、方頰如師子王相、頰車方如師子相、頰方如獅子相、頰如師子相、頰車方正如師子王相等。謂兩頰隆滿如師子王,由常不兩舌,教人無兩舌而感得此妙相;表能令見聞之輩除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諸佛。

(26)味中得上味相(rasa-rasāgratā)︰又稱得味中上味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次第得上味相、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舌得上味相、知味味相、味中最上味相、味中上味相、舌上得上味相、於諸味中而得上味相、味中得上味咽中二處津液流出相、諸味中得最上味相、常得味中上味相、所食之物皆為上味相等。謂佛口常得諸味中之最上味。上味有二義,一謂三千界中第一之上味,二謂縱雖粗味,一入佛口則轉為上味。佛於無量世中施與眾生所須飲食,見眾生如一子,不待他求即以諸善法迴向菩提而感得此妙相;表佛之妙法能令眾生滿足志願之德。

(27)大舌相(prabhūta-tanu-jihvā)︰又稱舌廣博相、舌覆面至髮際相、廣長舌相、舌能覆面相、舌廣長相、舌柔薄廣大紅赤相、舌軟薄覆面至髮際相、舌廣薄普覆面輪及髮邊際相、舌大廣長而薄相、舌軟薄相、舌薄淨廣長相、舌大軟薄能覆面至耳髮際相、舌廣長大柔軟紅薄相等。謂佛舌軟薄廣長,出口可覆其面至髮際。佛於無量世中,自修十善業,見他修亦歡喜讚歎,憐愍眾生而發弘誓心,教導正法大行法德,以大悲迴向法界,施與法味而感得此妙相;表除滅百億八萬四千劫之生死罪,捨身生於他世,值遇八十億諸佛菩薩受記之德。

(28)梵聲相(brahma-svara)︰又稱得梵音相、聲如梵王相、梵音聲相、梵音相、梵音可愛相、得梵音聲其語雷震相、得梵音聲相、得大梵音相、梵音深遠相、梵音詞韻和雅猶如天鼓相、梵音深遠如迦陵頻伽聲相、弘雅梵聲相等。謂佛清淨之梵音,洪聲圓滿如天鼓響,微妙最勝如迦陵頻伽之音,令聞者愛樂得益無量。佛在因位時,於無量世中自不惡口、說實語美語,令人不惡口、教善語、不謗正法,遠離粗惡語,制守一切惡言而感得此妙相;表聞者隨其器得益、生善無雜亂,大小權實能了解而斷惑消疑,常愛樂欲聞。

(29)真青眼相(abhinīla-netra)︰又稱目紺色相、淨眼明鏡相、目紺青相、紺眼相、紺青眼相、眼色紺青相、目廣青蓮華相、眼如優鉢羅華相、目紺青色相、眼紺青色相、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分明相、眼色如金精相、目相鮮明如青蓮華葉相、眼目紺青相等。謂佛眼紺青色,如青蓮華。係生生世世隨乞者之意,以歡喜心施眼而感得的妙相。

(30)眼睫相(go-pakṣmā)︰又稱眼上下瞬如牛王相、牛王睫相、牛王𥇒相、𥇒如牛王相、承淚處滿猶如牛王相、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上下俱瞬相、眼如牛王相、眼睫猶若牛王相、眉眼𥇒如牛王相等。謂佛之睫毛齊整而不雜亂,猶如牛王。係佛在因位時,以善心、無上善根心、敬悲心,觀一切眾生如父母,不起三毒,以思一子之心憐愍愛護而感得的妙相;與真青眼相,共表能令觀佛眼者於未來世中,眼常清淨而眼根無病患,消滅七劫罪障之德。或與真青眼相合說,名為眼色紺青而眼睫如牛王相(abhinīla-netra-go-pakṣmā),或牛王紺色目相、目睫青緻猶如牛王相等。

(31)頂髻相(uṣṇīṣa-śiraskata)︰或稱頂上肉髻相、頂上現烏瑟膩沙相、肉髻相、頂肉髻相、烏瑟膩沙相、頂肉髻成相、鬱尼沙相、肉髻圓好高勝相、頂肉骨成相、頂髮肉骨成相、頂上肉髻高廣平好相等。謂佛之頂上肉隆起,其形如髻。係佛在因位時,自受持十善法,又教人受持而感得的妙相;表應眾生之機而示現其形,演說妙法之德。關於此相與無見頂相之異同,《優婆塞戒經》卷六以為不同,謂肉髻相是受持十善法之報,而無見頂相是尊重讚歎供養賢聖師長父母之報;《無上依經》卷下謂,無見頂相為八十種好的第一種好,與肉髻相有別;《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謂,頂上現烏瑟膩沙及如來無見頂相之大丈夫相。所謂無見頂相,是指即使是十地菩薩也不能見佛頭頂之相,即肉髻正中正位之謂,並非離肉髻相而別有無見頂相。

(32)白毛相(ūrṇā-keśa)︰又稱白毫相、眉間白毫相、白毫莊嚴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間白毫光相、眉間毫相、額上毫相功德滿足相、眉間生毛、潔白右縈相、眉間白毛長好右旋相、眉間白毫軟白兜羅綿相等。謂佛眉間有白毛,柔軟如兜羅綿,其色雪白,光潔清淨,長一丈五尺,右旋捲收。係佛在因位時,見眾生修三學,稱讚其美而不毀訾,有謗者則遮制守護而感得的妙相。觀此相者,可除卻百億那由陀恆河沙劫之生死罪。

關於三十二相的名稱與順序,諸經論所說不一。上述三十二相,係依《大智度論》卷四所載,其他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八一、《菩薩善戒經》卷九等,立足下安平立相為第一,白毛相為第三十二;而《方廣大莊嚴經》卷三、《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等,立白毛相為第一,足下安平立相為第三十二。此外,或有於某經典列為一相而他經分為二相者,或於某經中為三十二相之第一相而他經則攝於八十種好者等等。

關於得相之因,諸經所說不盡相同,如《優婆塞戒經》卷三、《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等,就各相一一明其別因;《無上依經》卷下,以為係由決定無雜、諦觀微密、常修無間、不顛倒等四種正業所感得;《菩薩地持經》卷十,謂由決定修、專心修、常修、無罪修等四種業所感;《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說是決定修、委悉修、恒常修、無罪修四種善修事業所感;或謂同一因所感,如《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云(大正30‧568a)︰「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無有差別,當知皆用淨戒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諸菩薩毀犯淨戒,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況能感大丈夫相。」

然而廣論通因有三種,即淨戒、百福、一切諸行。或以一切諸行為總因,六十二因、淨戒、四種善法為別因。所謂六十二因,如上記一一相下所述。淨戒如今所說。所謂四種善法,即善修決業、善巧方便、饒益有情、無倒迴向。如《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等所說。

此三十二相非佛專有,轉輪聖王亦具足之。關於其優劣,《優婆塞戒經》卷一(大正24‧1039a)︰「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也,轉輪聖王雖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方廣大莊嚴經》卷三(大正3‧557a)︰「王之太子必定不作轉輪聖王,何以故﹖三十二大人相極明了故。」《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大正25‧273b)︰「三十二相有二種︰一者具足,如佛;二者不具足,如轉輪聖王、難陀等。般若波羅蜜與布施和合故,能具足相好如佛,餘人但行布施等,相不具足。」同論卷四(大正25‧91a)︰「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相。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轉輪聖王相不爾。」

由此可知,佛與轉輪聖王所具三十二相之差別。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十一〈三十二相經〉;《長阿含經》卷一;《佛本行集經》卷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三;《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坐禪三昧經》卷上;《大乘百福莊嚴相經》;《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卷四;高田修《佛像的起源》第六章(《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0});宇井伯壽《佛教思想 1の基礎》。


三十五佛

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據《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及《決定毗尼經》所載,三十五佛即︰(1)釋迦牟尼佛,(2)金剛不壞佛,(3)寶光佛,(4)龍尊王佛,(5)精進軍佛,(6)精進喜佛,(7)寶火佛,(8)寶月光佛,(9)現無愚佛,(10)寶月佛,(11)無垢佛,(12)離垢佛,(13)勇施佛,(14)清淨佛,(15)清淨施佛,(16)娑留那佛,(17)水天佛,(18)堅德佛,(19)旃檀功德佛,(20)無量掬光佛,(21)光德佛,(22)無憂德佛,(23)那羅延佛,(24)功德華佛,(25)蓮華光遊戲神通佛,(26)財功德佛,(27)德念佛,(28)善名稱功德佛,(29)紅炎幢王佛,(30)善遊步功德佛,(31)鬥戰勝佛,(32)善遊步佛,(33)周匝莊嚴功德佛,(34)寶華遊步佛,(35)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另據《三十五佛名禮懺文》所列,為(1)釋迦牟尼佛,(2)金剛堅固能摧佛,(3)寶焰佛,(4)龍自在王佛,(5)勤勇軍佛,(6)勤勇喜佛,(7)寶火佛,(8)寶月光佛,(9)不空見佛,(10)寶月佛,(11)無垢佛,(12)離垢佛,(13)勇施佛,(14)淨行佛,(15)梵施佛,(16)水王佛,(17)水天佛,(18)賢吉祥佛,(19)無量威德佛,(20)旃檀吉祥佛,(21)光吉祥佛,(22)無憂吉祥佛,(23)那羅延吉祥佛,(24)華吉祥佛,(25)蓮華光遊戲神通佛,(26)財吉祥佛,(27)念吉祥佛,(28)善稱名號吉祥佛,(29)帝幢幡王佛,(30)鬥戰勝佛,(31)勇健吉祥佛,(32)勇健進佛,(33)普遍照耀莊嚴吉祥佛,(34)寶蓮華遊步佛,(35)寶蓮華妙住山王佛。

關於對三十五佛之崇拜,《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後記〉載稱,五天竺之大乘修行者,常於六時禮懺三十五佛;至今西藏猶盛行此一信仰。

〔參考資料〕 《觀虛空藏菩薩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法苑珠林》卷八十六。


三千大千世界

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又名三千世界、一大三千大千界或一大三千世界。指由小、中、大等三種「千世界」所成的世界。《俱舍論》卷十一(大正29‧61a)︰「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以須彌山為中心,上自色界初禪,下至大地底下的風輪,其間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一小千世界。

《長阿含經》卷十八謂︰一小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犂、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

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中千世界有百萬日月、百萬須彌山、百萬四天下、百萬六欲天、百萬初禪天和千個二禪天。中千世界一千個,稱為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中有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六欲天、百億初禪天、百億二禪天及一千個三禪天。據經典所述,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化之土,故又稱一佛國。

上述由小千、中千輾轉集成的大千世界,謂之「三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是單指由小、中、大三個「千世界」而言,並不是指三千個大千世界。

如以近代之世界觀來衡量,三千大千世界略如下表︰
太陽系X1000=小千世界
小千世界X1000=中千世界
中千世界X1000=大千世界(亦即三千大千世界)

此外,根據近人的推算,此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應是指十億,而不是百億個世界。

◎附︰《顯揚聖教論》卷一(摘錄)

三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謂一日月之所照臨,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南贍部洲,千東毗提訶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盧洲,千四大王眾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天,千樂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復千小千世界,名為第二中千世界。復千中千世界,名為第三大千世界。問︰何因緣故,小千世界,名為卑小﹖答︰猶如特牛,斷去兩角。以缺減故,名為卑小。如是梵世以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災所壞,謂火水風災。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十六、卷十九;《增一阿含經》卷九;《大樓炭經》卷一;《起世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四;《大智度論》卷七、卷九;《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三大

指體、相、用三者。體是本體,相是本體的性能,用是性能的作用。萬物皆有體相用,以金獅子像為例,其本體之黃金是為「體」。能成為獅子像或其他像的性能即為「相」,該像令人產生怖畏等作用即為「用」。以此三者判別眾生心或宇宙法界時,其體相用無限廣大,故得「三大」之名。

有關體相用三大的建立,顯密說法不同。顯教方面,有小乘教的六因四緣之緣起,法相宗的阿賴耶識緣起,《起信論》、天台宗等的真如緣起,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等種種說法;但其究極是以無色無形的真如空理為諸法本體。華嚴、天台兩宗雖談事理圓融之旨,但較之真言宗,仍有事理隔歷的分齊。

此下就《起信論》及真言宗所說,略述如次︰

(1)《起信論》謂摩訶衍體為眾生心,而就眾生心之所以名為「大」的原委談體相用三大,文云(大正32‧575c)︰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中略)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1)體大︰指凡聖、染淨、因果、依正皆以之為所依的本體,雖隨流、加染,真如之體亦不增,雖反流、減染,真如之體亦不減。又雖反流、加淨,亦不增真如之體,雖隨流、缺淨,亦不減真如之體。亦即真如的體大,是不依染淨而闕,始終常恒不變,平等不增減的真性。

(2)相大︰真如自性本來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本覺智明;有遍照法界義,本覺顯照之用;有真實識知義,離無明倒執;有常樂我淨義,性德圓備;有清涼不變自在義,性德不變。亦即真如的相大,是過恆沙無量不思議功德悉皆滿足。

(3)用大︰乃諸佛如來大慈悲攝化之用。諸佛如來唯此法身智相之身,為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但隨眾生見聞各各得益,故說為用大。此用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識,為凡夫二乘心所現者名為應身或化身;二者依於業識,為菩薩所現者名為報身。亦即報化二身不思議的業用為真如的用大。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第三章第二節釋此三大云︰
「體、相、用,為本論的重要術語,與勝論師的實、德、業相同。用是作用,指動作與力用。相是德相,不單是形態,而是性質、樣相等。相與用不同,用約與他有關的動作說;相約與他差別的性質說。自體,有相、有用,而為相用所依的。如以時鐘來說︰的答的答的長短針的活動,使我們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即是用。形態是圓的;刻有一至十二的數目字;有長短針;有許多機件配合著︰這些都是相。體,指造成此時鐘的物質;或總指這個具體的物事。凡存在的東西,都有體、相、用可說。
論到體相用,阿含經論及中觀經論,與本論的解說不同。如體即自性,不專指真如平等相說。像時鐘有時鐘的體,人有人的體,色有色性,心有心性。雖以空性為一切法性,但這是通性,決不即以此為一切法的實體,而說一切法依此而現起,以此為質料因或動力因。但佛法在發展的過程中,到達攝境從心,於是乎一切唯識為體了。攝相從性,於是乎一切以如為體了。體,常被用為真如平等相的專名,與相用對論。本論所說的︰大乘體是真如平等性;大乘相是大乘的稱性功德;大乘用是大乘的種種作用。」

(2)真言宗所說,指宇宙法界有體相用三大。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體性遍於有情、非情,故稱體大。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摩曼荼羅等四曼相狀歷歷,故稱相大。身語意三密作用深密相應,故稱用大。

有關三大之建立,若約橫門而言,則三大都是本有,無有深淺;若約竪門而立,則有能所、本末、淺深之別。所謂六大,乃絕對本有,能生之本源,一味平等之位。四曼、三密都是相待緣起的差別相用之位。雖然分為二門,但橫竪二門本是不二法體,故不動緣起當相而見法爾實體。故空海《即身成佛義》謂(大正77‧382c)︰「雖有能所二生,都絕能所。法爾道理,有何造作。能所等名皆是密號,執常途淺略義,不可作種種戲論。」

〔參考資料〕 《大乘起信論疏》卷上;《大乘起信論別記》;《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卷十六;《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一;《釋摩訶衍論》卷一。


三尊佛

由主尊及左右兩脇侍組成的佛像形式。又稱三尊。這種樣式最早起源於印度,如阿旃陀(Ajanta)第九號窟壁畫上尊名不詳的三尊像;鹿野苑出土,以梵天、帝釋為脇侍的三尊像,均是其例。

三尊佛的組合形式,主要有︰

(1)釋迦三尊︰以釋迦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則或為文殊、普賢二菩薩(此稱華嚴三聖),或為多羅與觀自在菩薩,或為藥王與藥上菩薩,或為迦葉與阿難,或為觀音與執金剛,或為梵天與帝釋。

(2)阿彌陀三尊︰以阿彌陀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為觀音與勢至二菩薩。

(3)藥師三尊︰以藥師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為日光與月光二菩薩。

此外,還有盧舍那三尊及彌勒三尊等多種樣式。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舊譯《華嚴經》卷六十;《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唐西域記》卷八;《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三德

(一)指涅槃果體所具足的眾德︰即(1)法身︰指轉迷界眾生的苦果所得的果體。(2)般若︰指離情鑒照之用。(3)解脫︰係指離一切繫縛。出自南本《大涅槃經》卷二〈哀歎品〉。《大乘義章》卷十八云(大正44‧820c)︰
「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中略)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中略)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能鑒照故名為慧。」

三德之相狀開合不定,法身有唯一法身、真應二身、法報應三身等。般若有唯一如實慧、真實方便二智、清淨一切無礙三智等。解脫有唯一解脫門、有為無為二解脫、心慧無為三解脫等。所以立此三德者,(1)對煩惱、業因、苦報等三障故;(2)對福、智、報三因故。《大乘義章》卷十八謂(大正44‧820b)︰
「翻對煩惱宣說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煩惱闇惑法故。翻對業因宣說解脫,業能羈縛,解脫無果能斷絕故。翻對苦報宣說法身,法身清淨離苦報故。(中略)因中之智至果滿足名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滿足說為解脫,因中之報至果滿足名為法身。」

又,天台宗在《金光明玄義》卷上以之為十種三法之一,並釋其名云(大正39‧3a)︰
「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云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

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槃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
「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竪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

然圓教三德非唯非縱非橫,非三非一,相互間無礙融通,更類通真性、觀照、資成三軌,乃至惑、業、苦三道。三德即三軌,乃至即三道,畢竟為同體異名,悉皆三千三諦妙法,法法融通無礙。

(二)指智德、斷德、恩德︰即佛果功德的三分。出自《佛性論》卷二。即佛果滿足一切諸智、照了一切諸法,有無礙自在之德,名為智德。斷除一切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無所餘,有二乘所斷不及之德,名為斷德。依利他攝化的誓願,而有救護眾生究竟解脫之德,名為恩德。《華嚴經疏》卷八謂(大正35‧562a)︰
「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

若將三德與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覺覺他相擬配,則智斷二德是自利、自行、自覺,而恩德是利他、化他、覺他。亦即三德齊全,則能得二利圓滿、覺行窮滿之佛果。

(三)指薩埵(sattva,純質)、剌闍(rajas,激質)、答摩(tamas,翳質)等三者︰係數論外道所立,為現象的構成要素。出自《金七十論》卷上。即二十五諦的第一自性冥諦中具此三德,從自性諦所生的後二十三諦亦能具此三德。但是神我諦不具此三德。《金七十論》卷上謂(大正54‧1247c)︰「喜為薩埵體,羅闍憂為體,闇癡多磨體,是現三體相。照造縛為事者,是三德何所作﹖初能作光照,次能作生起,後能作繫縛,是三德家事。」該論更以五事說明三德之相互關係,即︰

(1)三德相伏︰若喜樂增多,則能伏憂與癡闇;若憂惱增多,則能伏喜樂與癡;若闇癡增多,則能伏憂與喜樂。譬如日光盛,則星月明不現。

(2)三德相依︰三德相依能作一切事,如同三杖相依則能持物。

(3)三德相生︰有時喜能生憂與癡,有時憂惱能生喜與癡,有時癡能生憂與喜。譬如三人相依同造一事,三德相依共造生死。

(4)三德相並︰如喜有時與憂並,有時與闇並;憂有時與喜並,有時與闇並;癡亦如是,有時與喜並,有時與憂並。

(5)三德互起︰三德互作自事及他事。如喜德作喜樂,名作自事,若作憂癡是名作他事,譬如王家有美女,良人及一族為之喜樂是作自事;然同族有醜女,為之憂惱,心轉癡闇是作他事。如是,憂德、闇德亦作自他事。

以上三德或相順,或相違,而生大諦、慢諦等諸諦,更生天上、人間、禽獸三種世間,迷悟昇沈無窮連續。此三德今或有譯作喜、憂、闇,或譯作勇、塵、闇,或約三世界而譯為樂、苦、捨,或約色法譯作黃、赤、黑,或染、粗、黑,或就心法譯作貪、瞋、癡等。

〔參考資料〕 (一)《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法華經玄義》卷五(下);《摩訶止觀》卷三(上);《法華文句》卷一(下);《淨名玄論》卷四;《法華義疏》卷四(上);《法華經玄贊》卷二、卷三;《成唯識論樞要》卷上;《涅槃經會疏》卷二;《宗鏡錄》卷九十;《翻譯名義集》卷五;《大藏法數》卷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二(中)。(二)陳譯《攝大乘論》卷八、卷十四;《俱舍論》卷二十七;《彌勒上生經疏》卷下;《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中)、卷二(中)。(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三昧

指禪定境界。係修行者之心定於一處而不散亂之狀態。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三昧即心定於一處,故稱定;遠離惛沈、掉舉而保持平等的心,故稱等持;正受所觀之法,故稱正受;調整散亂的心使正直,故稱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的依處,故稱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言息慮凝心。

此一將心集中於專一對象的精神作用,可分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後得定)。前者乃前世業力的結果,後者由修行而得。心到達三昧的狀態時,起正智慧,進而與所觀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至於直接感見聖境,此稱三昧發得,或稱發定。可知,三昧是證悟(正見)的必須階段。

然而對此三昧,各宗看法不一。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列為五別境之一。而此二宗均以之為心所之一,認為心為此心所所攝持,故能住於一境,然而經部則認為心於一境相續而轉,名三摩地;《成實論》主張三昧與心無異,即二者皆不許另有心所存在。

在舊譯經典中,往往將三摩地(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衣(samāpatti,等至、正定現前)、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勝定)混而為一,皆譯為三昧。實則其中唯三摩地是三昧。且據有部的說法,三摩地通有心定、散定,三摩鉢底及三摩呬多則通有心、無心,而不通於散定。

此三摩地一語,並非佛教固有的用語,在佛教興起時代的印度已廣被使用,瑜伽派視之為解脫的方法,置於瑜伽八支中的第一支。後來佛教也採用此語,納入佛法體系中。三摩地、解脫、禪及三摩鉢底等詞,皆指心相續轉於一境的狀態,但其義略有小別。《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云(大正26‧82c)︰
「禪者,四禪。定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皆名為定。解脫者,八解脫。三昧者,除諸禪解脫,餘定盡名三昧。有人言,三解脫門及有覺有觀定、無覺有觀定、無覺無觀定名為三昧。有人言,定小三昧大,是故一切諸佛菩薩所得定皆名三昧。」

除上述外,《大智度論》卷二十八也謂三昧有兩種︰(1)聲聞法中之三昧,即空三昧、無願三昧、無作三昧;(2)摩訶衍法中之三昧,即有覺有觀、無覺有觀及無覺無觀之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等。綜合以上二論所說,狹義之三昧乃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禪及其他諸定。

在原始佛教中,如《阿含》等經典所說的三摩地大抵是四禪八定、空無相無願及有覺有觀等的三昧。大乘經典中則出無數種三昧,如《法華經》卷一出無量義處三昧,舊譯《華嚴經》卷六出華嚴三昧,《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出海印三昧,《超日明三昧經》卷上舉出十一種三昧,《大品般若經》卷三及卷五舉首楞嚴、寶印等百八三昧等等。而以說三昧為主要內容的三昧經典亦多,如《般舟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念佛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

此外,天台宗立有四種三昧的修行,依《摩訶止觀》卷二(上)所載,有︰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四種,而修四種三昧的道場稱為四三昧院。

◎附︰歐陽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三昧)

參禪貴在死心,學佛要先肯死。肯死云者︰決定一往而已。是故三歸乃曰歸命,八念修於死想。若不如是,任爾六度萬行,如意隨心,三藏十二部,懸河舌辯,而一隙掯於幽隱,知見必留世間。則千仞之堤潰於一蟻,星星之火勢至焚天。若不如是,安能難行苦行,大作功德。捨身飼虎,割肉稱鷹,求得法而斷臂,求弘法而抉明,皆不能辦。為悅群情,俔俔伈伈,世無拔俗,大丈夫雄。若能如是,則獨往獨來,縱橫上下,世無險巇魔難,徑路雖絕,而風雲可通。若能如是,則何玄不證,一乘畢竟空,涅槃一切智智,斯可問津。堂奧之基也,木之本,水之源也,烏可忽也。既植基本,禪乃可談。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剛三昧,曰一行三昧。為唯識唯智及涅槃學修是四三昧。若論禪定,百千億萬無不俱修。

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總猝難。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為解脫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為抉擇分事。曰七覺分,為見道分事。曰八正道,為修道分事。如是菩提分能總得菩提,其基則在四念處。四事推之至極,則如來事矣。此無著中邊義也。龍樹亦言︰三十七菩提分法至涅槃城,其根本在四念處也。《涅槃》亦云︰我說梵行是三十七助道之法,離三十七品不得三乘果,不證菩提,不見佛性。修集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樂我淨。

四念處者︰通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也。蓋有漏生死身,非常樂我淨,而無常苦無我不淨也。無漏法身,即其無常苦,無我不淨,而得常樂我淨也。小乘身處不淨五相,生處種子自性自相究竟,而詳於九想觀。小乘受處有漏皆苦,無漏不苦,心不著故,雖然無常,不生憂悲苦惱故,道諦攝故,不離三三昧十六聖行故。小乘心處過未心無,現心去疾不覺受樂,生滅如幻,念念不停無有住時,不得實相。小乘法處法識是心相,非神我相,心則顛倒,顛倒計我,何以不他身中啟我。小乘四念處,有性有共有緣,如千難品中詳。小乘四念處三界俱有,其三十七品初禪都具,未到除喜,二禪除行,中間三四除喜與行,無色除喜行語業命,有頂除七覺分八正道分,欲界亦然,此聲聞觀也。

摩訶衍身觀者︰觀內身為行廁,緣成身車,識牛牽旋,是身無堅無常,相不可得,不覺無知,如牆壁瓦石,菩薩觀知是身非我身,非他身,不自在,是身身相空,妄緣所生,是身假有,業緣所屬,是身不合散來去生滅依猗,循身觀無我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緣合所生,緣亦無相,是為觀於實相。

摩訶衍受觀者︰觀內受無來去,但妄想生屬先業緣,不在三世,觀知諸受不合散生滅入不生門,不生故無相,無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繫心緣中,心不受著亦不依止,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摩訶衍心觀者︰觀內心三相無實,不在三世,不在內外中間,妄緣合生,外緣內想,強名為心。相不可得,無相無住。無生者,無使生者。無合散三際形對,無我無常無實。性不生滅,是靜,客塵相著名不淨。智者觀生滅不實不分垢淨,而得清淨不為塵染。

摩訶衍法觀者︰法不在內外中間,不在三世,妄緣合生無實無主,相不可得。無合無散如空如幻,性淨不汙,以無所有故,心心所乃虛誑故,法非一異緣生無性,是為實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無願故不見法生滅。入無生法忍門,此菩薩觀也。

更有大乘觀法。《大薩遮尼乾子經》︰四念處有二義,初義如般若。二義者,觀身念處是淨義邊,我今因不淨身故得淨法功德身,得一切眾生樂見身。作是觀已,能淨二行。一者無常,二者常。觀一切眾生身畢竟成就諸佛法身,以有法身得平等心無分別心,不起諸漏。觀受念處,眾生受苦而起悲心,眾生受樂而起慈心,不苦不樂而起捨心。觀心念處,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自性相,眾生亦爾。如自心空,眾生亦爾。如自心平等,眾生亦爾。觀法念處,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以法眼觀,不著不失。

三三昧者︰經言︰菩薩以空無我行相攝心一趣,名空三昧。以寂滅相攝心一趣,名無相三昧。以苦無常行相攝心一趣,名無願三昧。聲聞定多常觀空門,菩薩慧多常觀無願,如來則定慧平等常觀無相。又一相無相為空,無實成轉滅入諸法相為無相,無作無能入諸行相為無願。經言︰依此三門能攝一切殊勝善法,離此三門所應修學殊勝善法不得生長。能學如是三解脫門,亦能學真如法界三科、四諦、六波羅蜜、無量無邊一切佛法。以三三昧總攝一切妙善法故。龍樹亦言︰唯佛一切智智能達諸法實相,而菩薩以三三昧門得實相慧亦無所不通。三三昧是實法,四念處是方便。行者自三十七品至涅槃城從三三昧入涅槃門。

夫無生法忍,必先以柔順忍而乃無弊,習定趨勢然也。六波羅蜜,般若主也,而必導以五度。三三昧般若也,而必導以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亦般若也,而必助以諸禪定法。龍樹有言︰入三三昧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次第說得解觀。欲界心散亂,當依上界禪定、四梵、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如御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得解觀中,心相柔輭,易得實觀,用是實觀得入三涅槃門。一者空門,觀法我空,緣生無作者無受者。二者無相門,無有實法,但有其相,而男女相一異相皆不可得。三者無作,既知無相都無所作。(中略)定不獨生,力不獨作,三昧如王,慧如大臣,君臣共營,行乃得成。空有二行,曰空無我。無相四行,盡滅妙離。無作十行,無常苦集,因緣生道,正與跡到。是三門於四禪未至中間及三無色皆無漏性故,或繫為有漏不繫無漏故。初在欲界,成就其行在色無色。若摩訶衍三三昧者,則不同小。小空生慢,學無相門滅取空相。於無相中復生戲論,學無作門,不起三業不求三界生身。大則三三昧是一法門,以行因緣說有三種。法空名空,空中不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作為,無相轉名無作。不得一時入城三門,直入事辦不須二門,通途更塞由他門入。小空緣苦諦攝五蘊,無相緣一法謂數緣盡,無作緣三諦攝五蘊。大則通緣諸法實相,以是三昧觀諸世間,即是涅槃。佛或一時說於一門,或說三門。見多說空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故見滅。愛說無作,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厭愛,即得入道。愛見等者為說無相,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菩薩徧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分別瑜伽論》︰修瑜伽法不離三三昧。有教授二頌,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義想滅除為空門,所取非有為無相門,能取非有為無作門。《分別瑜伽》既不得來,修三三昧從《般若》說。又《大乘經莊嚴論》說五現觀伽他,如《攝論》引。

金剛三昧者,最後最上三昧也。念處為初,金剛為終,三昧乃全。夫禍患生於七識,非三昧不能屏除。四惑相應,無明住地,有覆無記,日夜思量,起執計我,七識性也。唯識家言︰金剛道後,執種盡淨,二障伏斷,至此乃圓。唯智家言︰安住如幻五取蘊中,了知實相修金剛定,住此定中,除如來定一切三昧具能入住,然一切界都無所得,超諸聲聞證入菩薩正性離生。涅槃家言︰修大涅槃得金剛三昧。譬如金剛,堅實無比,所擬之處,無不碎壞,而是金剛無有損折。無常無實,破散一切諸法,雖行六度,不見有一眾生。譬如金剛,寶中最勝,摧伏難伏,一切三昧悉來歸屬。譬如金剛,淨見無礙,生滅出沒,如坐四衢觀諸眾生去來坐臥。譬如金剛,摧破煩惱,終不生念我能壞結。譬如金剛,於一念中,變佛無量,斷沙界惑,一色現多,一音解普。是則研窮三學,金剛三昧,為毀破七識而來。或阻七不擾,或安八不隨,或寂滅而靜,乃知金剛三昧為窮源究委之大定也。得此三昧,近佛乃能,隨順趣向,亦凡夫法。但知空門方便可修,不必定證實相也。無著《金剛論》︰如畫金剛形,初後闊,中則狹,是般若。中狹者,謂淨心地。初後闊者,謂信行地,如來地也。《般若經》︰行引修學,初以般若力破蘊令空,入寂相後出住六情,還念寂相知一切空,地前行慧如金剛初闊也。不可說有無,言語道斷,初地引慧如金剛中狹也。入甚深禪,又以般若破禪與禪緣,二地或七地以去,修慧如金剛後闊也。初中後三皆從事摧破,學一切法而學無相,除遣一切是學無相,不住有想是學除遣,是為能破。成實家言︰金剛三昧,實唯一空。般若家言︰金剛三昧,唯是實相。以一實相,遇法遇行,無不摧破。則修金剛三昧也已。

一行三昧者,菩提非智,煩惱非惑,而實相同。四諦非以諦證,非以智證,而平等得。第一義諦分別都空,一相無相是為定相。塵塵沙界,都現太平,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不將迎於一法,亦不遠離於一法也。於此有疑。金剛三昧,破壞於一切,一行三昧,收容於一切,豈非相反,何可相成﹖然無疑也,皆無想也。說此無想法,是諸法除遣,即此無想法,亦諸法不背。但能無想,兀兀騰騰,不著一念,瀑流恆轉,掯不相隨,則破壞與收容,無相妨礙歟。於此又疑︰四念處定為無常苦與無我空,而一相定則常樂我淨,豈非相反何可相成﹖然無疑也,皆實相也。有漏實相無常苦無我空也,無漏實相常樂我淨也。一相實相非常非無常,非凡外常,非聲聞無常也。解脫對治是謂非常,般若實相非常非無常,法身中道一切是常。三德一時,云何相反而不相成。是之謂一行三昧也已。

復次,龍樹有言︰小乘修定以定為近門,大乘反以戒慧為其近門。蓋言修定不可執定於定也。數息觀、不淨觀者,最初修習,佛常為教,佛弟子舍利弗等亦以接群。龍樹有言︰是二定者,誠甘露法門也。無著《六門教授習定論》,舉止捨亦至要也。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一○四、卷一四一、卷一六二;《俱舍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四、卷二十八;《順正理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印度の部〉第二編。


三昧耶戒

密教的戒律。又稱三摩耶戒、祕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三昧耶佛戒,略稱為三戒。乃立於三三平等一致之理,以眾生本有之清淨菩提心為戒體,法界無量之萬德為行相的祕密真言戒。為真言行者為止惡修善所修,戒法通顯密諸戒,即含攝五戒、八戒、具足戒等,而歸於「眾生諸佛平等一如」之一戒。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以此戒為三世無礙智戒,並說其戒相為四重禁︰「常不應捨法、捨離菩提心、慳吝一切法、不利眾生行。」《大日經疏》卷九釋云(大正39‧671a)︰「今此四戒如受具竟,已略示戒相,當知即是祕密藏中四波羅夷也。」而《無畏三藏禪要》稱此戒為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或稱真法戒,且以十重戒為其戒相,即(1)不退菩提心,(2)不捨三寶,(3)不謗三寶,(4)不生疑惑,(5)不令退菩提心,(6)不令發二乘心,(7)不輒說深妙大乘,(8)不發邪見,(9)不說我具無上道戒,(10)捨一切無利益事。此十重戒亦是波羅夷罪。

三昧耶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故此三昧耶戒亦具此等諸義。即︰

(1)行者初發心時,知三三平等之理,安住佛地三昧道,照見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此即平等義,為三昧耶戒的根本義,故或稱此戒為生佛不二戒。

(2)既以三平等之理為緣,乃起大誓願,修大悲,行四無量、四攝等,能利益眾生,即本誓義。

(3)由本誓發得三三平等之戒體時,能除滅過去、現在、未來的惡業罪障,即是除障義。

(4)自驚察身心,制止放逸懈怠,即是驚覺義。

授傳法灌頂時,須另設道場先授此三昧耶戒,其道場稱為三昧耶戒場、三昧耶戒壇。授戒的作法稱為三昧耶戒儀,或稱三昧耶戒作法。戒儀的順序如下︰先禮三寶,其次運心供養、懺悔罪障、請師、羯磨(四重戒、十無盡戒等)、授真言等。

在受三昧耶戒之後,退失本誓而不修行,稱為退三昧耶;或已受密法,卻對密藏產生疑謗之念,稱為破三昧耶;或未得阿闍梨允許,恣意見聞聖教口訣,稱為越三昧耶。此三類行,為真言宗之三大重罪,謂為三種重罪。此中,關於越三昧耶罪之義,《大日經疏》卷九嘗作如下之廣說,而謂(大正39‧675a)︰
「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

◎附︰吳明〈佛法戒律論〉(摘錄)

梵語三昧耶,義有多種︰(1)時(一時佛在)會(大會經)宗(顯示論)平等。(2)誓願。(3)警覺。(4)除垢障。三昧耶戒,即平等本誓戒,意謂與佛平等誓願。密宗修行,在傳法灌頂前,須先受三昧耶戒。由傳法之師男水自頭頂灌下,稱「傳法灌頂」,以示永不違越。三昧耶戒,就是以三種菩提心為戒。《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云︰
「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銳無惑,宜修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為次諸尊,皆同大毗盧遮那佛身。(中略)凡人願為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惟真言法中,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缺而不書。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

所以三種菩提心,就是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以三種菩提心為戒,即三昧耶戒。此諸佛菩薩共同發心平等本誓之戒也。所謂行願者,如論云︰「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所謂勝義者,如論云︰「觀一切法無自性。」所謂三摩地者,如論云︰「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中略)照見本心,湛然清淨。」三種菩提心可分為大悲(行願)、大智(勝義)、大定(三摩地)三德。東密胎藏界則分為佛部(大定)、蓮花部(行願)、金剛部(勝義)三部。亦有分為觀音(行願)、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或分為表德(行願)、遮情(勝義)與不二(三摩地)。

三昧耶戒,不同於一般戒律,乃祕密戒律,其中常有大阿闍黎或密宗傳人之心得,成為入密宣誓之必備儀式。按東密教法,如未受傳法灌頂,擅入密宗事相領域,將會構成「越三昧耶罪」。因行人尚未發菩提心,未能與佛平等誓願也。

「三昧耶戒」語出《大日經》〈具緣真言品〉所列舉之四重戒,即︰

(1)不應遠離菩提心︰因學密行人尚在因位,具有菩提心而未圓滿,時有遠離之虞。且菩提心為三昧耶戒之根本,菩提心存則三昧耶戒在;菩提心失,則三昧耶戒失,故首要告誡不應遠離。

(2)不離正法不(或起)邪行︰此條對出家在家行人有同有別。出家在家均不能離開正法,即不離佛法般若,此乃共同之點。但出家人為佛法常住,清淨梵行,故不能邪行,如淫事。在家人行菩薩道,需入世俗行事,有時難免邪行,如夫婦性生活。三昧耶戒於此開許,但前提是不能離開正法,即不能脫離般若,脫離菩提心而邪行,此乃差別之處。故出家人為不離正法不邪行,在家人為不離正法起邪行。

(3)於一切法不慳吝︰佛法為公,不得私有。菩薩行願,弘法利生。慳吝法施,是乃滅法。故於一切法,自人天乘以至佛乘諸法,皆應法施,不得慳吝。慳吝即失菩提心,違反平等本誓。然於此知,法施是為利人,說法施皆應當機。故對大乘根機,不應說小法令退墮;對小乘根基,不應說大法令疑謗;不應向外道輒說自具妙戒,自有大法,令其嫉恨退失。

(4)不得不饒益眾生︰此乃菩提心根本所決定,法爾如此;有「眾生有一不成佛者,我不成佛」之大定;有「觀一切法自性,法爾如是,我為法王,如法自在」之大智。有一不饒益眾生,即遠離菩提心,違犯平等本誓。

以上四重戒,即佛所說三昧耶戒。亦即諸佛之平等本誓。以後四重禁戒,具體發展成為十重戒,亦稱十波羅夷。此十重戒在顯密二教中又各不相同。

顯教十重戒即《梵網經》所說十無盡藏戒,犯此戒律,則得波羅夷罪。即戒律中之嚴重罪。顯教十重戒是︰殺、盜、淫、妄語、酤酒、四眾過、自讚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

密教十重戒有三種,其中二種是《大日經疏》所說,另一為善無畏三藏所說。《大日經疏》第一種十重戒為︰(1)不應捨正法。(2)不應捨離菩提心。(3)於一切法不應慳吝。(4)勿於一切眾生作不饒益行。(5)不謗一切三乘教法。(6)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7)不得邪見,撥無因果。(8)於發大心人勸其深心,不令退息。(9)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說大法。(10)菩薩常當行施,不得施他人以害物之具。

《大日經疏》第二種十重戒為︰(1)不捨佛寶,(2)不捨法寶,(3)不捨僧寶,(4)不捨菩提心,(5)不謗一切三乘教法,(6)不慳吝一切法,(7)不起邪見,(8)不阻止他發大心,亦不得見其懈退而不勸發,(9)不差機說法,(10)不施一切不饒益他物。

善無畏《無畏三藏禪要》之十重戒為︰(1)不應退菩提心,妨成佛故。(2)不應捨三寶皈依外道,是邪法故。(3)不應毀謗三寶及三乘教典,背佛性故。(4)於甚深大乘經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非凡夫境故。(5)若有眾生已發菩提心者,不應說如是法令退墮,趣向二乘,斷三寶種故。(6)未發菩提心者,亦不應說如是法,令彼於二乘之心,違本願故。(7)對小乘人及邪見人前,不應輒說深妙大乘,恐彼生謗獲大殃故。(8)不應發起諸邪見等法,令斷善根故。(9)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妙戒,令彼以瞋恨心求如是物不能辦得,令退菩提心,二俱有損故。(10)但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及教人作、見作隨喜,於利他法及慈悲心相違背故。

總攝上說,三昧耶之十戒條文歸納如下︰

(1)不退菩提,不離菩提心。

(2)不捨離三寶,不皈依外道。

(3)不毀謗三寶,不謗三乘法。

(4)不應捨正法,不疑大乘法。

(5)不應起邪見,不撥無因果。

(6)於法不慳吝,不差機說法。

(7)不應向大心,說法令退墮。

(8)不應向小根,輒說微妙法。

(9)不應向外道,自說具妙戒。

(10)必饒益有情,不作損害行。

藏密修學,亦首依持三昧耶戒,但其所出經典與唐密、東密略有不同。藏密三昧耶戒取自德光《律經》、慧賢《律經注》與宗喀巴《祕密戒頌》。藏密以原始乘所守為別解脫律儀,大乘所守為菩薩律儀,金剛乘所守則為密咒律儀。藏密戒中亦按修學次第等級不同而有不同之戒。未受何級灌頂修持何級密法者,即不得與聞其三昧耶戒。但菩薩戒亦為密宗戒之基礎,故學密在受「十四根本墮」三昧耶戒前,必須先受菩提戒。此為東密、台密、藏密所同,蓋非大乘菩薩行人,不得入密也。

〔參考資料〕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十五;《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施諸餓鬼飯食及水法》;《大日經疏》卷五、卷十一、卷十六、卷十七;《菩提心論》;空海《三昧耶戒序》;《栂尾祥雲全集》第二卷;高井觀海《密教事相大系》第三編;上田天瑞《戒律の思想と歷史》。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三衣失受持相

亦名:衣之失受相、四礙、失衣相、袈裟失受相

子題:界礙、染礙、情礙、隔礙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明失受持相,義張四種,障礙故離。一﹑者界礙。如律中說此樹非彼樹等,以隨衣所在,界別不同,如別廣說。二﹑者染礙。以男女同處,性相染污,譏謗由生,故制須離。律諸戒約,多有斯例。如同坐、同宿、同行、同乘與衣作衣,無論道俗,是女皆犯。故多論中除村界者,為護梵行也。以義而推,無男有女,是為染礙。三﹑者情礙。如僧祇中,兄弟分齊。五分多論外道異見,樂人部眾,王來入寺,諸所遊行門,取水處,大小便處,並非衣界。……四﹑隔礙。如僧祇中,天祠門外,須梯須鑰,無者失衣。四分水陸道斷,同界難會,豈非失也?故五分云,僧作羯磨結不失衣界,而於中不自在往返者,是離衣也。」  濟緣記釋云:「初界礙者,即作法自然十六種衣界,各不相同。二﹑,初顯相。律下,舉例。且列六戒,不定提舍,三十九十,其例極多。道俗即尼眾、俗女。故下,引證。即攝衣文證。以下,結示。三﹑情礙中,僧祇兄弟分居,同家別室,在中護衣,眾處非界。五分多論,外道幻惑,樂人蕩逸,王臣威勢,若與同處,皆不自在。遊行門等,皆都眾處,既非衣界,制必隨身。下指四分,即離衣中。四﹑隔礙。僧祇衣在祠中梯鑰可入,方便開之。四分可解。五分不得自在,義通三礙,為物阻絕,即屬此收。」業疏記卷一八‧三二‧一六)


乞食十利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十住云,乞食十利: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四﹑順佛教行。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法。七﹑無見頂善根。八﹑見我乞食,餘修善法者效我。九﹑不與男子大小,有諸緣事。十﹑次第乞食,於眾生中,起平等心。」  資持記釋云:「一﹑身得自在。二﹑因行勸化。三﹑作念利他,生悲心者,謂悲他慳吝,少福德故。彼論續云,我當勸行精進行乞不懈,令善住布施發起大行,作已,乃食。謂作念也。五﹑易滿易養者,一缽即足,趣得支身故。六﹑以生業中,乞最下故。即經云,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是也。七﹑謂護勝果,一切諸佛,三十二相中,無見頂為第一相,因中行乞,卑下於人,而感此相,故為善根也。八﹑謂導他。九﹑即少事。十﹑離分別,若受別施,心高下故。」(事鈔記卷三六‧一三‧二)


乞食是聖行

行事鈔‧頭陀行儀篇:「善見云,三乘聖人,悉皆乞食。」  資持記釋云:「三乘皆乞,由此正命,是聖種故;折我慢故;離諸惡故;修平等故;生物善故;令行檀度,起大行故;令生慈悲,下佛種故。極聖尚爾,況餘聖乎?三世十方皆爾,豈唯娑婆一化乎?嗟乎末法,五濁益深,我慢自高,略無正信。而乃奔馳世路,請謁門徒,折腰於村叟之前,諂笑於閻閭之下;或躬為商賈,或親執耕鋤,畢世營生,終身不足,自甘下劣,孰畏勤勞?可謂世間愚人之所輕慢。寧知清淨活命之妙術,自在解脫之法門?因中之供施無窮、果上之福田莫等。信是發行端緒,真為入道初階;既知萬劫難逢,勿使一生虛度。請遍尋大藏,深信佛言,竭力奉行,則真佛子矣!」(事鈔記卷三六‧九‧二○)


五篇七聚犯罪受報歲數

亦名:犯戒罪報輕重

子題:突吉羅罪、波羅提提舍尼罪、波逸提罪、偷蘭遮罪、僧伽婆尸沙罪、波羅夷罪、泥犁、四天王宮

行宗記‧釋總辨廣略二教:「報中,文列四重歲數(生報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即墮燄熱地獄;僧殘,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墮大叫獄;偷蘭,五十七億六十千歲墮[口*(自/(犀-尸-牛)/十)]叫獄;波逸提,十四億四十千歲墮眾合獄;提舍尼,三億六十千歲墮黑繩獄;吉羅,九百千歲墮等活獄。」(戒疏記卷二‧五三‧五)

行事鈔‧篇聚名報篇:「(一﹑引目連問經示歲數)目連問罪報經云,若比丘,比丘尼,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突吉羅眾學戒罪,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第二波羅提提舍尼〔罪〕,如三十三天,壽命千歲,於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墮地獄中。第三波逸提〔罪〕者,如夜摩天壽二千歲,於人間數,二十一億四十千歲。第四偷蘭遮〔罪〕,如兜率天壽四千歲,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第五僧伽婆尸沙罪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第六犯波羅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二﹑引涅槃經會不同)涅槃中,犯突吉羅罪,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地獄中。與上經文不同者,此謂數有大小,即萬萬為億之量也。」資持記釋云:「初目連問經亦名犯戒報應輕重經,初標犯人。據下三眾,皆犯吉羅,罪報同僧;今約通該六聚,故但舉二眾耳。無慚下,示犯心。然果報隨心,延促不定;或濁重邪見,縱犯輕罪,何止此數;或慚愧慈心,雖犯重愆,未必如數。準知經中且據一相,故約無慚輕慢,以定來果不差;必具此心,則定如歲數矣。上四句,準經貫下六聚。犯下,列相。經中通云墮獄;準雜心,別對六獄;泥梨,即是獄名,此翻無去處。初吉羅中,四天王宮,與日月齊,在須彌?半腹。墮泥犁者,即等活地獄。天五百歲,為獄一晝夜。人間九百千者,以人間五十年,為天一日,一千五百年為一月,一萬八千年為一年,十八萬年為十年,一百八十萬年為百年,九百萬年為五百年。上約小數,若用大數,十萬為千,合云九十千,竊疑經誤。提舍中,三十三天在須彌頂。此墮黑繩地獄。彼天千歲,為獄一晝夜下皆準此。人間數者,人間一百年,為天一日,三千年為一月,三萬六千年為一年,三十六萬年為十年,三百六十萬年為百年,三千六百萬年為千歲。亦準大數。千萬為憶,故以三千萬為三億,十萬為千,故將六百萬為六十千也。三波逸提,夜摩及後三天,並依空住;通前即欲界六天也。此墮眾合地獄。人間二百年,為天一日,六千年為一月,七萬二千年為一年,七十二萬年為十年,七百二十萬年為百年,七千二百萬年為千年,十四千四百萬年為二千歲。千萬為億,成十四億;十萬為千,成四十千。檢經本作二十四億,二字錯,合作四字。鈔云,二十一者,據算甚差,必應傳誤矣。四偷蘭遮,墮[口*(自/(犀-尸-牛)/十)]叫地獄。人間四百年,為天一日,萬二千年為一月,十四萬四千年為一年,一百四十四萬年為十年,一千四百四十萬年為百年,十四千四百萬年為千年,二十八千八百萬年為二千歲,五十七千六百萬年為四千歲。千萬為億,成五十七億;十萬為千,成六十千。鈔與經文,皆云五十億者,脫七字耳。五僧殘,墮大叫地獄。人間八百年,為天一日,二萬四千年為一月,二十八萬八千年為一年,二百八十八萬年為十年,二千八百八十萬年為百年,二十八千八百萬年為一千年。八箇二十八千萬,即二百二十四千萬;八箇八百萬,為六千四百萬,共計二百三十千四百萬為八千歲。大數以論,即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經本作三十千歲,字誤。六波羅夷,墮燄熱地獄,一晝夜。人間一千六百年為天一日,四萬八千年為一月,五十七萬六千年為一年,五百七十六萬年為十年,五千七百六十萬年為百年,五十七千六百萬年為千年,五百七十六千萬年為十千歲,三百四十五千六百萬年為六千歲,共計九百二十一千六百萬年為十六千歲。大數而論,如鈔所合。次涅槃中,初引經。忉利天,即三十三天,日月歲數,亦約人間計之。與下,通會。俗中算數,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十億為兆。此為小數。或以百百為千,千千為萬,萬萬為億等。此為大數。前經據其大數,涅槃從小數;然二經對天不同,九百八百之異,未可和會。」(事鈔記卷一四‧四三‧一七)


亡物五人以上羯磨分法

亦名:分亡僧物五人以上羯磨、亡僧物五人以上羯磨分法、亡五眾物五人以上羯磨分法、五人以上分亡人物法、羯磨分亡僧物法

子題:作賞看病人六物羯磨、賞看病人六物羯磨、盛衣、貯器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今明五人以上僧法。乃至心念一人前緣一同此例(一,處判賞勞)(一、集物召眾)前集財已。後鳴鐘遍召,一同僧式。不得閉門限客,假託昏夜,意遮十方,並非眾法。非上緣者,自淨其心。(二、瞻病捨衣)僧徒集已,彼瞻病人在衣物所,具儀捨之:『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命過。所有若衣若非衣,此住處現前僧應分。』三說。律明六物,準論不必須集。三、處判諸物)眾中持律上座即處判之。先問僧中誰知亡者負三寶、別人物,又誰知三寶、別人負亡者物,一一檢問,有者如上處分。次明囑授雜相。同活共財二別,並準上斷已。次定輕重訖,如上分之。重者一處,依名抄記;輕物一處,依名抄之。並問看病者,不將亡者輕重財物送喪不?有者,索替入法已,三唱和還;若無者,先當作賞勞法。(四、加法賞勞)(一﹑明不須問德)但五德難具,不具不合依賞。今時行事,對眾問具德以不?若答具者,此乃自伐其功,俗人所恥。若不答具,有功無賞,違佛正制。與奪得所,出自僧中。故律云,僧得自在,若結不結隨意也。今亦未須問德,律無正文。(二﹑告敕問和)若知辛苦有功者,上座告云:『長老看病有功,佛令優賞。』當胡跪受羯磨也。看病者謙退,陳訴無德有愧不堪重賞。僧當抑伏令受。然後索欲問和,答:『作賞看病人六物羯磨。』即白二與之。(三﹑正加賞法)『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命過,所有三衣、缽、坐具、鍼筩、盛衣、貯器隨有言之,此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看病比丘某甲。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所有大衣七條坐餘者如上,此現前僧應分,僧今與某甲看病比丘,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看病比丘七條、五條、缽及袋、衣襆餘如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看病比丘衣缽、坐具、鍼筩、盛衣、貯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盛衣者,即衣襆也。貯器者,缽袋。若有多箱襆巾帊袋絡者,應取常所服用一事賞。若三衣各盛者,三襆得與之。(二,差分輕物)次分輕物。(一、差人)律令白二差人。今時行事,但取知僧事者,或臨時口差,不用羯磨,違法通得。持律者,先知不具德者沙彌法等。多論云,三衣餘處者,索來此賞;若此德不具,即隨彼分。故知通博,用和現物。若三肘、五肘外長,隨多少,應白僧令知,和合與者好。十誦,沙彌死,所著內外衣與看病人,餘輕物僧分。羯磨云,某甲沙彌死,所有內外衣及非衣,餘並同大僧法。(二、作法)(一﹑分付法)((一)儀式)今時行法者,命知事人在僧前胡跪,白二與衣。律中文少不具,今準非時僧施法。((二)羯磨)文云:『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命過,所有若衣謂堪著用者、若非衣謂缽器衣財等,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持是衣物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白如是。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命過,所有若衣、若非衣,此現前僧應分,僧今持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誰諸長老忍。僧持此衣物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持此衣物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二﹑分物法)((一)先分大僧)作法已,即數僧數,量其衣物相參,擲籌取分。五分,若衣少,不足者,和僧與一無衣比丘。善見云,若一衣極好,眾並有衣準律分破行之,從上座行之,須者直付。……((二)次分餘眾)次明與沙彌淨人分。四律並云,若僧和合,等與,乃至四中與一;淨人五中與一。若不與者不合分,若分得罪。自餘廢立,如〔業〕疏、〔義〕鈔中。如是總計大數,抄名記數。然後品物付之。」(事鈔記卷三二‧三五‧一)


入王宮門戒制意

亦名:突入王宮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突入王宮戒八十一。王者自在,情多奢縱,染樂不期,義須觀撿。今此比丘輒便突入,既相逼斥,彼此懷愧,深非所宜。又王宮豔逸,動亂凡心,容生染著,自壞亂道,過深故制。」(戒疏記卷一五‧七三‧一八)


八戒功益
南山律學辭典:八戒功益

【八戒功益】


子題:閻浮王、轉輪王、十六分一、六齋神之日、八戒福德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功益者,多云,經說作閻浮王,於人中寶一切自在,不如八戒十六分一。善生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或前教殺,於後受齋,正受便殺,以戒力故,雖復一時,不得殺罪。據此以論,成大懺也。由於一期誓心清淨,行同無著,故能割斷諸業罪也。智論云,譬如軟將將兵,終竟無勳;健將破敵,一日之中,功蓋天下。五戒八戒,其相同此。良由五但離邪,未能清絕;八行全淨,相同無漏,約期乃少,取行則多,故功益彼。成實云,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帝釋說偈,佛止之曰,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為與我等。』」  濟緣記釋云:「閻浮王轉輪王,彼云於閻浮提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於中自在十六分一〕彼國一錢,重十六分,故經論中多舉為比。善生中,對罪顯功。初明能滅往業。五逆業重,故獨簡之。或下,次明能敵現罪。初引文,問:『前云若不遮惡,受則不成,今何教殺而得受者?』答:『前云常敕作惡,同於惡戒,惡強善弱,故禁善不生;此暫作惡,惡弱善強,故得戒罪滅。此據不立任運犯者為言;若據律文,教他任運,則罪戒俱得。』據下,示意。一期,非盡形也。心淨,離正婬也。行同無著者,下依俱舍列相云,如諸佛不殺生等;若八齋經,則云如阿羅漢不殺等。則知無著之名,通三乘也。智論對五戒顯勝。初立喻。勳即功勳。蓋謂掩覆他人之功。五下,合法。良下,出所以。欲為生死本,絕欲則超生,故唯約婬以分勝劣。時少則不及盡形,行多則加彼三戒,仍斷正婬。成論,天王即帝釋,是三十三天主故。據論帝釋先說偈,佛方止之。文中引倒。偈云六齋神之日,謂天神下降日也。則為與我等,帝釋自謂受持八戒,福與己同。佛呵止之,若漏盡人,可說此偈,則〔八戒福德〕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帝釋天福,所不及也。」(業疏記卷一○‧三八‧五


出家元緣

亦名:出家功由菩薩

子題:居家迫窄猶如牢獄、出家寬曠猶如虛空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華嚴云:『若有不識出家法,樂著生死不求脫。是故菩薩捨國財,為之出家求寂靜。五欲所縛不離家,欲令眾生解脫故,示現不樂處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脫。』以此文證,故知出家,功由菩薩。郁伽長者經,涅槃經等,並有出家之法。」(事鈔記卷四一‧二‧一七)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出家功由菩薩者(即指釋迦因行為言)。(一﹑引教正明)如華嚴偈:『若有不識出家法,樂著生死不求脫。是故菩薩捨國財,為之出家求寂靜。五欲所縛不離家,欲令眾生解脫故。』以此文證,眾生無始纏著家屬,無思解脫;故大士引出於世。(二﹑就機對辨)此據常沒下凡,隨欲有者。廣如郁伽長者涅槃經中。家及非家相比顯過,方起欣厭,得預法門。有大利機,心希拔俗,雖形在俗,性無恆固,不在言限。故淨名言,汝但發心,便是出家,便為具足是也。就分四句:既出從道,志求解脫,心形俱出也;雖形附道,而心沈世,形出心沒也;如淨名說,心出形沒也;耽滯五欲,縛著居家,俱不出也。(三﹑引誡勸修)然世濁惑深,厭苦求樂。初雖欣出,終墜欲海。不修行業,故徒行也。如智論云,六情根完具,智鑒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獸皆亦知,欲樂以自恣;而不知方便,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不知修道行,與彼亦何異?龍樹引誡,為極言也。聞而不行,猶是不聞,今重引告,何得不用。道行何耶?一切無染者是也。良由眾生無始封著,是此是彼,是得是失。因之起染,纏縛有獄。故世鈍者,多著財色;少有利者,多貪名見。四科束之,尟不收盡。終歸死去,何事迷乎?」濟緣記釋云:「初科,華嚴二偈。前偈為不識故,立法示之;後偈為著欲故,方便引之。初偈,上二句示不識之過。下二句明立法之相。捨國財者,菩薩在家為王太子,次紹王位,國城財寶一切自在,欲明難捨猶須捨之,況餘凡庶,不足戀矣。寂靜即涅槃果。後偈,初句示著欲。下三句明方便。文略下二句,具云示現不樂處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脫。以下,疏家結顯,推功歸佛。次就機中,初科,初明鈍根。此據等者,斷上文也。郁伽長者經穢居品云,居家菩薩,當知在家穢污之事,常念作故,名為居家。斷諸善根本,是名居家。乃至居家如羅網,如毒蛇,如火燒身等。涅槃云居家迫窄,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寬曠,猶如虛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長;若在居家,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鬚髮,出家學道。有下,次明利根。心希拔俗等,謂居塵不染者。固即是定。淨名即維摩經,梵云維摩詰,此翻淨名。彼因諸長者子問云:『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汝等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即發菩提心等。以佛令剃染受具,本為發大道心;既已發心,何須出受?故云即是。此言乃被上達圓機,末俗凡流,無宜倚濫。……三中,初示道行。以偈文未顯,故特徵示,用開心路。一切之言,通收善惡塵境;染惡則增業,染善則成障;能於日用所行所學,觸境無染,無染之智,即是般若。背塵合覺,絕縛入道,必始於此。深可體究,慎勿誦文。良下,反釋所以又三,初示染本。封著是貪愛;此彼得失即分別;由斯二種,輪迴不息。能離此者,即名道行,非別有道;故下云道在虛通,達累為本是也。故下,次舉世情。財收八穢,色乃荒婬。名謂虛聲,見即妄執。上二常流所著故為鈍;下二學者所求故為利。此且一往分之;然有具四,或復互輕,不必一定。尟猶無也。終下,重誡。凡在同徒,用斯自照;有一于是,未脫輪迴。且聽教參玄,為人軌範,反乃積財荒色,諍見沽名;跡混世塵,不思出要,形出心沒,何所利乎?」(業疏記卷一一‧一‧八)


出家行凡罪行

子題:出家有二種縛、二種縛、見縛、利養縛、出家有二癰瘡、二癰瘡、出家有二毒箭、二毒箭、出家人入地獄、白衣生天、名利毀戒之緣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既出家已,行凡罪行。大寶積經云,出家有二種縛:一﹑見縛,二﹑利養縛二癰瘡:一﹑者求見他過,二﹑者自覆己罪。經中又言,有二毒箭,雙射其心:一﹑邪命為利,二﹑樂好衣缽。涅槃云,我涅槃後,濁惡世時,多有為飢餓故,發心出家,名為禿人;見有持戒,威儀具足,清淨比丘,護持正法,驅逐令出,若殺若害。若論罪行,且列五‥R,所謂貪欲、瞋恚、愛親、求利、慳嫉等五。」資持記釋云:「寶積經,二縛,喻不自在;二癰喻不清淨;二箭喻有所損。此三並喻自心,智者幸宜自照,慎勿自謾,謂是他也。見,謂執見,義兼於名,此利根也。利養,即財物,更兼欲色,此鈍根也。業疏云,鈍貪財色,利著名見,四科收之,尟無不盡。涅槃,為飢餓者,以出家人,衣食易得故。見有持戒,驅逐殺害者,自無戒德,恐相形比,失於利養,生嫉忌故。」(事鈔記卷四一‧六‧九)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出已乃行凡罪。據論罪本,皆由事縛,不思厭背,師心妄造。如大寶積經,出家二縛,謂諸見利養也。如律緣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諸戒,為防罪業,障三塗也。今世出家翻種苦本,不畏沈溺,多起下業。故彼文云,又有二廱,謂求見他過,自覆己罪。向諸行者,知來實苦,決定現世不造苦因,如知火燒湯爛,無有納手足者。佛說罪事,深宜遠離,以不信所燒,隨心造罪,更增俗人。故十誦云,未來世中出家人入地獄,白衣生天者,以俗人無法在身,但專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四分中,為說利養難消,六十比丘(清淨者)得無學也,六十比丘(毀犯者)熱血從面孔而出,六十比丘(初入者)畏佛語故,便退還俗。餘如涅槃,為利出家,驅逐淨行等。廣亦如鈔。」

濟緣記釋云:「言事縛者,即上四科;因之生罪,故為罪本。如下,引示。寶積諸見,即人法兩執;利養謂所須四事。律緣即舍利弗請佛制戒,佛言,我自知時,未得利養,過漏未起。後須提那等皆由利養豐盈,向道心薄,遂生過漏。故知名利毀戒之緣;欲脫死生,深須遠離。」(業疏記卷一一‧七‧四)


十三難中不說天為難

子題:天非難但不來耳、天是難即非人耳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何以十三難中,不說天為難?』答:『著樂不來,來亦得道。有說云,人中制戒,天不在例,通非人攝。如上律文,天子修羅子也。又如多論,目連為弟子上忉利天見耆婆說。』」  濟緣記釋云:「問答中,答有二義。初,謂非難但不來。有下,次,明是難即非人耳如下,引證,初引律證次義。指如上者,即前經注能受初緣中具引。又下,引論證初義。彼云,目連為弟子病,上忉利天問耆婆以針佛故,天報一劫。正值諸天入歡喜園,目連在路側,諸天一無顧者。耆婆後至,見目連而舉一手,目連怪之。世是目連弟子。即以神力制車令住。耆婆下車,目連呵責。答曰:『以我人中為大德弟子,故舉手耳。頗見諸天有爾者否?以著樂染心,不自在,故使爾也。』目連遂問:『弟子有病,當云何治?』答曰:『唯以斷食為本。』」(業疏記卷一四‧七‧一七)


受具戒人安置眼見耳不聞處

亦名:受具戒安置立處、安受具戒者所在、受具戒人不得在界外

子題:受具戒前反披七條衣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一、引文據)(一﹑明立處)律云,當立受戒人置眼見耳不聞處,若受戒人離見聞處,若在界外等,皆不名受具。恐聽羯磨,故著離聞處;猶恐非法,令僧眼見。五分中,以起過故,聽安戒壇外眼見處等。(二﹑問難處)四分文云,界外問遮難等。今時受者,多在界內,理亦無傷,順上律文。僧祇云,教授師應將不近不遠處等。(二、立儀式)若多人共受者,應兩處安置:一﹑多人行立,令望見僧,起敬重意。二﹑將問難者離僧及離沙彌行處,於中問緣。必在同處亦得,恐後問如前,心不尊重。應各令反披七條及〔捉〕衣缽,在彼而立。」資持記釋云:「文據中,初科,初引律文,上示如非。界外不名受者,疏云,此通白四之時;今約事緣,界外無失。恐下,顯意,上二句釋不聞處;猶下,釋見處。復引五分轉釋非法。言起過者,彼因比丘借他衣缽,受已送還,諸比丘令共乞食去,彼言自無衣缽,佛不制我莫借故,比丘白佛因制。次科,初示處。今下,指時事。壇經云,戒場內東階設席,擬問遮難是也。以見前云若在界外,不名受具,故云順上文也。僧祇不言內外,故知兩通。不近不遠,望僧坐處為言。儀式中,反披衣者,示縵相故。及下,合有捉字。」(事鈔記卷八‧二九‧一)

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安受者所在。佛言,受戒人不得在空、隱沒、離見聞處、若在界外,其和尚及足數人亦不得在空乃至界外。佛言當安欲受戒者眼見耳不聞處立。」(隨機羯磨卷上‧二二‧七)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安受者所,注文具顯。(一﹑安界外)云不得界外者,此通白四之時;今約事緣,界外無失,如後段緣也。五分中,由為不如法人受故,因制戒壇外;十眾在壇上,界外問之。(二﹑離見聞)言眼見者,目有所對,發勝心也;耳不聞者,恐聽羯磨,成戒難也。至後問難,何得聞者?既已在僧,正乞具法;僧得自在,許聞成後,故無過也。如餘非數,並不開訶;唯斯一人,得預訶位,意可見也。(三﹑立望)文言立者,行住兩儀,心躁亂故;坐是安靜,未足稱恭,故立望僧,意取翹注。及教師問,又無坐文,行事之家召令對坐。既是別告,理亦應通。然目對僧,輒爾自坐,有所輕也;至時籌量,去取恭慢也。」濟緣記釋云:「正釋中,初科。白四時,謂正受時,不得界外;非謂問難時也。如後段者,即差問中,云將至界外看等。引五分證。不如法人,彼因界外借衣缽故。由本在餘處起過,故制壇外。十眾壇上,對僧前也。界外問者,即壇外也。二中,初牒釋。至下,通難,初徵。以戒師和白,沙彌在眾,得預聞故。既下,次答。許聞成後,謂成具戒也。不足數中,沙彌一人,不得滿得訶,特異常途,足以為例。三中,初釋須立之意。行住是散,住謂行時暫止;坐臥是慢。文簡三儀,理無臥故。及下,次明正問之儀,初示時事。以律無文,例皆對坐。既下,次決可否,上二句是縱。別告謂教師獨問。然下,即奪。目對僧者,即壇上十師。坐有所輕,意令跪也。令籌量者,謂觀機恭慢。去慢取恭,不局坐跪也。」(業疏記卷一三‧一七‧一九)


受具戒唯是人道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唯是人,簡四趣者。天實報勝,但著樂多,無求修道故也;修羅懷疑,道在會正;非人鬼神,諂誑不實;畜生報局,愚騃所收,道在質直,慧心遐舉,戒受為道,非道故障;地獄常苦,亂惱衝心,故論說言,如鎔鐵聚,何能懷道而受戒也?唯斯人者,苦輕下趣,樂劣上天;強識念力,能崇道業。如多論引歸戒所投,誠有致也。」濟緣記釋云:「初人道中,初總標。天下,別釋,初簡餘趣。列示五道,文標四趣,則合修羅通諸趣故。天著樂者,多論云,如目連勸帝釋云,佛世難值,何不數數相近,聽受正法?乃至帝釋云,天上種種宮觀,無數天女,天須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樂,以自娛樂,雖知佛世難遇,正法難聞,以染樂所縳,不得自在等。阿修羅或翻疑神,疑是信障,故不能入道。非人下,合明鬼畜,上四句列二趣;下四句明違道。質直反鬼神,慧心反畜類。遐舉,謂高遠也。地獄引偈,即智論也。具云:『地獄中陰身謂獄中報陰也,猶如鎔鐵聚,熱惱燒然苦,不可為譬喻。』唯下,次顯人道。苦輕下趣,無常苦也;樂劣上天,無勝境也。此二句異於天獄。強識異畜生,念力異修鬼。下指多論,彼云五道而言,唯人得戒,餘四道不得是也。」(業疏記卷一三‧三‧九)


善來受具大多約聖

子題:善來一受約四分中必初果、善來度者必由學地得至無學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善來一約四分中必初果者。由佛自唱;所被之人,非劣下所堪。道前相間,非極聖所囑也。故十誦云,善來受者,一切如法。諸佛法王自在義故,自與受戒。無有學地命終不成羅漢也。如五分中,須提那子,善來受也;此即通凡。不妨大約是聖多矣。」濟緣記釋云:「善來中,初定位。約四分者,簡他部通凡故。由下,釋所以;上三句明教勝。劣下即二凡已還。下二句明機劣。道前謂見道已前;內凡之人,猶隔聖位,故云相間。故下,引證;初二句通示。一切之言,總收機教。諸下,別釋,初明教勝。王自在為義,如來得法自在,故稱法王。無下,次明機勝。言凡蒙來度者必由學地得至無學。如下,會異。須提那最初犯婬,是內凡人;一則部別有異,二取多分為言。」(業疏記卷一二‧三二‧一八)


床上禮佛開溼處

亦名:下床禮佛開溼處、低床禮佛開溼處、拜凳禮佛開溼

子題:下床、搘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比世中,多有在下床上禮佛者,此全無楷模,敬人尚自被責,敬佛自心在慢,有心存道者,必不行之。余親問天竺諸僧,諸國無有此法,來此方見。又三千威儀云,自在高處,及上座在前,自於後作禮,亦不得座上作禮。」資持記釋云:「下,即低床。今時愚徒,多習訛風。有識苟聞,幸宜悛革。」(事鈔記卷三七‧一四‧一○)

資持記‧釋說戒篇:「今多在床互跪,全非敬儀。屢見愚僧斜身倚靠,高豎一膝而受籌者,事乖正則,漸致澆訛。故尼鈔中明入堂已,即斥僧尼床上禮佛,亦其意也。……準釋相中,地卑溼處,開床設禮,榰腳八寸,餘則不聽。」(事鈔記卷一一‧一五‧一七)

資持記釋云:「謂承藉之物。若下,明開。注明禮佛,世多處,可開溼處,餘處不得,又止八寸,不得更高。」(事鈔記卷二五‧二六‧一七)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禮佛世多處床者,今稱為拜凳也。」(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一九三)


懺僧殘波利婆沙執役居處法

子題:布薩處、調度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律云,彼行覆藏者,應日三時見清淨比丘。應作者,一切如法作,不應違逆。至布薩日,應掃灑布薩處,供給調度。乃至自在小房中住,有客來遣出者,答云不得二人共宿故。若眾僧分衣物,隨次取之。身在下行坐,在沙彌上。不得與清淨比丘共住經行,同一床一版;長床長版,作隔斷,然後坐。乃至供給清淨比丘,如和尚法。文同故不出。十誦,極少四清淨比丘作別住。二別住人不得同一床坐。不得在屏處使,以客比丘來不見故。」(事鈔記卷二八‧三二‧四)

資持記‧釋說戒篇:「調度者,律云,敷坐具、具水瓶、洗足瓶、然燈火、具舍羅等。」(事鈔記卷一一‧四四‧一三)


戒體圓教宗三聚淨戒

亦名:圓教宗戒體三聚淨戒

子題: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圓體、圓行、奉律、圓宗融會之意、清淨心即法身體、圓發三誓、圓修三行、圓證三身、圓戒、究竟木叉、三佛之種、實法宗無一心字、假名宗無一種字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攝律儀戒)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用為法佛清淨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淨。故須修顯,明身佛。(二﹑攝善法戒)以妄覆真,絕於智用。故勤觀察,大智由生;即攝善法,名報身佛。(三﹑攝眾生戒)以妄覆真,妄緣憎愛,故有彼我生死輪轉。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違惱,將護前生。是則名為攝眾生戒。生通無量,心護亦爾,能熏藏本,為化身佛。隨彼心起,無往不應;猶如水月,任機大小。」濟緣記釋云:「舉因果中,先知來意。眾生識體本自清淨,離諸塵染,由妄想故,翻成煩惱;又復本來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結業;又復本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差別,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一者斷惡誓,受攝律儀戒,修離染行,趣無作解脫門,復本清淨,證法身佛,名為斷德。二者立修善誓,受攝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脫門,復本自在,證報身佛,名為智德。三者立度眾生誓,受攝眾生戒,修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復本平等,證應身佛,名為恩德。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三德,隨舉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爾;言有前後,理無各別。如是心受,即發圓體;如是心持,即成圓行。華嚴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淨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槃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當須持戒等;皆此意也。初科,初句召今受者。次句勸令思修。此行謂白四所受聲聞戒也。此二句該下三聚。初攝律儀又二,初標因果、即之一字,點小為大,乃圓宗融會之意。智論以八十誦即尸羅波羅蜜,勝鬘謂毗尼即大乘學,須得此意可通彼文,律儀禁惡,止業破惑,徹至究竟。清淨心者即法身體。以下,次明所以,初二句敘昔迷。不明淨者,貪染所障,失本淨故。次二句顯今悟。須修顯者,稟戒破障,即能顯之因。法身即所顯之果。二﹑明攝善法,初二句敘迷。絕智用者,愚癡所障,遺本明故。故下,顯悟。勤觀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報佛是果。三﹑明攝眾生,亦名饒益有情,初敘迷。憎愛即障,忘本平等故。由有彼我分別,故受生死雜報。今下,顯悟,初二句開平等解。知生心起,亦唯識變,彼我同體,無高下故。次二句修平等行。將護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攝行。是下二句結名。上是修因。生通下,即感果,初二句心境相應。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隨緣起應。如水月者,水喻機感,月喻垂應,月不入水,水不溷月,隨器大小,波澄影現;慈善根力,感應難思。問:『三聚三身,為同為別?』答:『語異義一。隨舉一戒,三聚具足;隨舉一聚,互具亦然。故知初受,發三誓;隨中奉持,圓修三行;成因感果,圓證三身。三誓即是三聚三身;三聚亦即三身三誓;三身亦即三誓三聚。心佛無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圓戒,是波羅蜜,即究竟木叉也。是知行人若發此心,若獲此體,當知即是三佛之種。如何自輕,不加珍敬?然雖三戒彼此互具,至於修奉,恒用攝生,則能任運含攝一切,豈止餘聚耶?』問:『教有分齊,何須此示?』答:『為成本宗分通義故。何以然耶?如前善戒五十具等,迭為方便;是故受五習十,受十習具,受具習大,故前三戒,並名方便。假宗知權,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為稟大之先容;所以鈔敘發心,為成三聚;此明隨行,次對三身;願行相扶,彼此交映;彼則期心後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見圓宗深有來致。』『若爾,既顯分通,何須別立?』答:『義雖通大,教終局小。不可濫通,故須別立。隨意盡理,不亂宗途。請觀前明實宗無一心字,次述假宗無一種字,始見聖師深體權實。自餘凡愚,未足擬議也。』」(業疏記卷一六‧一六‧二○)


掃治佛塔等善報

子題:掃佛地得五福、不犯佛僧物等皆生不動國、弗婆提、瞿陀尼、兜率天、鬱單曰、炎摩天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一、無垢女經)無垢清信女問經云,未知掃佛塔地,有何善報?四相塗治,華香供養,復何福報?禪修梵行,三歸五戒,復得何報?佛告女言掃佛地得五福:一﹑自心清淨,他人見已,亦生淨心;二﹑為他愛;三﹑天心歡喜;四﹑集端正業;五﹑命終生善道天中。若人信佛,圓輪形塗塔地,散華燒香,如是供養已,彼人命終,生弗婆提,富樂自在,後生化樂天;若人信佛,作半月形塗塔,散華香者,生瞿陀尼,後生兜率天;若人信佛,於佛塔邊,四方塗地,散華燒香,彼終生鬱單曰,後生炎摩天;若人信佛,作人面形塗塔,華香供養,所有善根,果報如是。若人入禪,修四梵行,歸佛法僧,受持五戒。彼人無量無數善根,福報無窮,後得涅槃。(二、涅槃偈)涅槃云,不犯僧佛物,塗掃佛僧地,造像若佛塔,常生歡喜心皆生不動國。」

資持記釋云:「若人信佛句絕,此句標心因,圓下,即業行,謂於塔地,以泥塗為物像,故有方圓等別。彼下,明獲報,即生後二報。餘三節文並爾。弗婆提即東勝身洲,彼人面圓。舍東洲半月,與經不同。瞿陀尼即西洲,彼人面如半月。兜率,此翻知足,欲界第四天。鬱單曰即北洲,彼人面方。炎摩,此云妙善,欲界第三天。人面形,即南洲,人面上廣下狹;文脫二報,彼云,後生閻浮提,壽終,生三十三天。所下二句,總結四相。若人入禪下,答第三問,初明修因。四梵行,即慈悲喜捨。彼下,明感報。善根是現報。福報是來果,即人天世果,禪梵定生天,歸戒通人天;涅槃即出世果。涅槃經,彼云,東方有佛,世界名不動,佛號滿月光明。無畏菩薩白佛,此土眾生,造何等業,得生彼國?佛以偈答,如鈔引。上四句,即四種因,正取中二;下一句,示果。言不犯者,謂不侵損也。」事鈔記卷三七‧三三‧六)


攝衣界礙

亦名:離衣宿戒四礙、四礙、衣人異礙、衣界四礙

子題:染礙、隔礙、情礙、界礙、失衣、不失衣、離衣、界有兩種、作法衣界、自然衣界、別界、自然界十五種、僧伽藍界、村界、若干界、同界、異界、樹界、林界、場界、車界、船界、舍界、聚落界、族界、家界、一界、堂界、庫界、倉界、蘭若界、道行界、洲界、水界、井界、十五種自然界、勢分

戒本疏‧三十捨墮法:「須識四礙,方知攝護。一﹑者染礙明失。如多論中,所以除村,為護梵行為止譏嫌等五義。比丘與女,性非親好;動即相染,譏過隨生。故使戒中制約非少。說法取衣同行同坐;無論屏露,未約親疏;但使與取,皆制其犯。若衣在此,往會是難;故名染礙。二﹑者隔礙。如僧祇中,人在門外,須捉戶鑰等。三﹑情礙。如僧祇中,兄弟分齊等。如多論中,王來入寺,取水處、大小便處、近王左右,盡非衣界;又有幻人、戲樂人入來亦爾。四﹑就界礙。如律十一是。今依四分,具有此四。」戒疏記卷一一‧九‧一四)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衣人異礙。四分他部相成有四,即染、隔、情、界也。上之三礙,通界並有。若論界礙,彼此不通。故文云,失衣者,僧伽藍裏有若干界。謂上三礙在伽藍院內,故衣則有多界不失衣者,僧伽藍裏有一界。謂無上三礙也。(一,染礙)初明染礙者。律云,比丘脫衣在俗人處形露,佛令除村。村有五義,謂誹謗,生疑,為護梵行等。即此女人與比丘同處,性相乖忤,多致譏 。佛不許同宿、同坐、同行、同住,並生染故。若取衣持,恐壞梵行。必與同處,衣須隨身。(二,隔礙)二者隔礙。律云,若水陸道斷澀(嶮)難等,離衣開無有過。僧祇,寺門外不捉戶鑰,無十二桄梯,是名離衣。(三,情礙)三者情礙。律云,若奪想失想若賊惡獸命梵等緣。僧祇,兄弟分齊之處。多論,王來界內大小行處,近王左右,並非衣界;及以作幻作樂人等入界,亦如王法。以情隔故,妨於來往,故名失衣。(四,界礙)四者界礙界有兩種,自然、作法。上之三礙,入此二界,通界失衣,並非衣界。若無三礙,二界各別,通得護衣。五分云,若作法衣界,及自然衣界,比丘於中不得自在往反,是名別界。反上同界。(一、指略標示)若論作法,下卷明之,今明自然有十五界。(二、引教廣釋)四分有十一種。一﹑僧伽藍界。二﹑者村界。各有四種。謂周匝垣牆、柵籬、籬牆不周、四周有屋也。此等諸相不周,伽藍相壞,樹車等界叢生,故云若干界。此止是別界,不名僧村二所。今言若干界者,有上三礙互生,來往譏難,故失衣也。僧祇,五分中,同者,僧羯磨作不失衣界,於中得自在往反。異界者,不得自在反是也。乃至舍屋尼寺聚落重屋車乘場露地道行界亦爾。三﹑樹界者。與人等,足蔭覆加趺坐。如此樹相已上,乃有衣界可護也。此但明其小相。十誦,不相接樹,取日正中時陰影覆處,若雨墮時水不及處,置衣在此樹,身在餘處,若不取衣等皆犯。若相接樹,乃至一拘盧舍者,隨所著衣無犯。善見,日正中時影覆處,同上。若樹枝偏長,衣在陰頭,人在樹根,亦不失衣。林界者,衣在林中,十四肘中不失衣。此林有人來往,無衣界,應隨身,不隨者失。上十誦林界一拘盧者,謂是大林無難。此言十四肘者,謂四樹相連,勢非廣及,故衣界狹小也。僧祇,蒲萄蔓架一切爪瓠等架,各四相取二十五肘,名衣界。明了論解,若衣在樓樹下,身在上者失衣。若衣在上,身在樓樹下,不失,以上得落下故。四﹑場界者。律云於中治五穀處也。謂村外空靜處。五﹑。六﹑船界。並俱在陸地。律云,若車船迴轉處。此但明住車。十誦,行車者,前車向中車杖所及處,中車向前後車杖所及處,後車向中車杖所及處,若不及者,是名異界。僧祇,載船水中,有多住處,若自在往反不會無犯,反上即犯。七﹑舍界。四分無相。此謂村外別舍。若據村聚相,後當廣說。僧祇,若樓閣梯蹬道外二十五肘名衣界。若著衣在閣上,下宿,有梯通,無犯。準四分庫倉界,據明內為言。兩無任得。對上舍界,因解聚落。四分云,村界。善見,無市云村,有市名聚落。薩婆多論,四句相對:一是聚非家界,如二聚落各有一家。二是家非聚,如一大聚落,更無異聚而有多家。三亦具二界,聚落有二,各多家是。四俱非者,蘭若界也。聚落者,十誦多論,人民共住,名聚落界。言別界者,雞飛不及,棄糞掃外,箭射及外,名為異界。言同界者,四邊聚落,各有一家,若有車梯迴轉相及,得登出入,身在梯根下臥,置衣在四聚落,不失衣。以梯梁相接,無隔礙故。聚落止有一家,衣在家內,車梯上下臥,不失衣。以無別家可對故也。若自然界內,箭射及處,至明相出,不失衣。若衣在外,身在家中,亦爾。若眾多家,衣在家內,身在梯車下,失衣。以家界各別故。家有一界別界。別界者,父母兄弟兒子若異食異業,雖同一處,事各不同,是名族界。若同食業,名一家界。族亦有一界別界。各有住處,是一界。別界者,若作食處,取水處,便利處是;若在二處,皆失衣。僧祇,四聚相接,衣枕頭臥,頭及手腳各在一界,衣在頭底,明相出,衣離頭,犯捨。若手腳至衣所,不犯。十誦多論云,若安衣二界中,在二界上臥,不失衣。各有身分故。十誦,舍界者,若外道舍,門屋食堂中庭廁處,衣在一外道舍,身在餘舍者,失衣。若同見同論,不犯。若諸戲笑人,遊行營處,如前取水處等,失衣。若同屬一主,不犯。此謂情礙。多論,重舍屬一主,人衣互上下重,不失。若是異主,衣人上下,中間不通,故失。上並四分無文,理須通允。八﹑堂界者。律云,多敞露。九﹑庫界者。積藏諸車乘販賣物。十﹑倉界者。儲積穀米處。十一﹑阿蘭若界。律云,蘭若者,無界謂迴在空野,無別諸界,假以樹量大小;八樹中間。一樹間七弓,弓長四肘,通計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兼其勢分,七十有餘。次明不足者,取外部成用。十二﹑道行界者。十誦,比丘與師持衣道中行,前後四十九尋內,不失。多論,縱廣亦得四十九尋,不失。僧祇,道中臥,持三衣枕頭,明相出,衣離者犯。準應身在樹界蘭若也。善見,若使沙彌俗人持衣前入界,比丘後入不知,謂言界外,明相出,謂失。不失衣。依止亦爾。律云失想,界外為言。若弟子夏未滿,為師持衣,值人說法,貪聞法故,明相出,不犯離師。和尚得離衣罪。明了論,小便等所偪事,由他加行難,所作憐愍。此義轉車界中廣說。解云,大小便病怖畏難偪,夜出界,未得還而曉,亦不失衣。又二人共宿,三衣同置一處,一人急事須夜行,不持自衣,誤持住人衣去。至曉行人失衣。由行人誤取故失,不由住人,故不失衣。行人意晟,故言加行;猶此住人是難。許此難不失衣。十三﹑洲界者。善見云,十四肘內不失衣。若有人來往,衣不隨身者失。十四﹑水界。善見云,蘭若處坐禪,天欲曉患睡,脫衣置岸,入池洗浴,明相出犯捨。毗尼母云。著衣岸上,入一腳水中者,不犯失衣。僧祇,水中道行界者,二十五肘,若船上者,入水即捨。十五﹑。僧祇。道行露地井闌旁宿,置衣在二十五肘內,身在外者,失衣。衣在井中,應繩連。垂手繩井中,得會衣。與井上界別也。以此例餘坑窨窖等。(三、勢分有無)此十五種自然界,大小如上。若準四分加於勢分。文云。僧伽藍界者,在伽藍邊,中人若用[專*瓦]石擲所及處,是名界。乃至庫藏界亦如是。諸部並無勢分。」(事鈔記卷二○‧一一‧一四)


最初犯戒者宿緣故先起漏過

行宗記釋云:「彼云,過去世時,此界劫盡,時諸眾生,生光音天,後世界成,還從天降,身有妙光,神足自在,有自然地味,如天甘露,有一輕躁貪欲眾生,嘗此地味,即生著心。展轉相倣,皆競食之,食已光滅,退失神足等。爾時輕躁眾生,即耶舍是,今日復於清淨僧中,先起漏過。」(戒疏記卷五‧五六‧八)


欲法說欲儀

亦名:說欲儀、說欲法

隨機羯磨‧集法緣成篇:「明說欲法。僧祇云,不得輒爾與人欲,應與堪能持欲僧中說者。若有說者,羯磨人如上問已,彼受欲者應答是言:『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若自恣時,應言『與欲自恣』,餘詞同上。」(隨機羯磨卷上‧六‧二)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一、為他傳法)(一﹑簡人)初中,簡能說人,不得輒爾者,以上非緣皆多別眾,不唯空設,更來愚罪。故簡明智,堪在眾說也。(二﹑詞句)正說之辭,義兼兩也。我受彼欲者,傳初受辭,彼如法下,牒應僧也。(三﹑改轉)文對自恣不言清淨者,以淨應說戒。欲應自恣,不敢言淨,令他舉過,即求聽也。(二、有緣自說法)若自在僧有緣須說者,四分無文。如十誦云,若於僧前與欲誰應說,佛言諸比丘隨意說。準此似病人雖對僧說,更須餘人為傳說也。如僧祇中,病人與比房欲,不受;即入僧中上座前脫革屣、互跪、合掌言,我某甲清淨。三說已。佛言善,但不受者越毗尼。故知直說,更不重述。」(業疏記卷五‧一九‧六)

行事鈔‧受欲是非篇:「(一﹑為他說法)應至僧中羯磨者言,不來者說欲。即具修威儀。說云:『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若眾多比丘,隨能記者一時合說。(二﹑自他合說法)若受他欲來,自有緣事,對僧說者,言:『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病患因緣(病患因緣必須削去),(彼)某甲比丘,僧事因緣(僧事因緣必須削去)我受彼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說訖即出。(三﹑在眾自說法)若自有緣事,欲說付僧者。當自來僧中說云:『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四分無文,僧祇云,病比丘與比房比丘欲,不受之,即自入僧中上座前說。佛言:『善作,如法。但不受者得罪。』」資持記釋云:「合說中,出法詞句,大同轉欲;唯初告僧為異。而依古牒緣者,一﹑暫借別緣,簡異彼此。二﹑恐後學不曉牒緣之相,故特示之。臨事正說,必須削去。故尼鈔但云我某甲彼某甲等。」(事鈔記卷五‧一一‧七)


比丘受用施物四種

子題:盜用、負債用、親友用、主用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善見云,比丘受用施物有四種:一﹑者盜用,若比丘破戒受施,名為盜用;二﹑負債用者,受施之時,必須作念,不作得罪,負人信施;三﹑親友用謂七學人受供;四﹑主用,阿羅漢。」資持記釋云:「前二凡夫,持、破分之,初唯薄地,二通內外兩凡;後二聖人,學、無學異。言盜用者,無德輒受,同劫掠故。言債負者,必償他故。言得罪者,違制教故。負信施者,酬業報故。友用者,分屬己故。言主用者,得自在故。」(事鈔記卷三五‧二六‧一六)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一間

顯揚三卷十一頁云:三、一間。謂即一來果,由善修聖道故;或生天上,即於彼處定證寂滅。或生人間,即於此處定證寂滅。

二解 俱舍論二十四卷二頁云:論曰: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修斷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二緣,不說成根,義如前釋。如何一品惑障得不還果?由彼若斷;便越界故。前說三時,業極為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越彼等流異熟地故。間、謂間隔。彼餘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餘一品欲修所斷,或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

三解 大毗婆沙論五十三卷十四頁云:一間、有二。謂天一間、及人一間。天一間者:謂於天上,唯受一生。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樂變化天、或他化自在天、受此一生。人一間者:謂於人中,唯受一生。或贍部洲、或東勝身洲、或西牛貨洲、受此一生。又云:由三緣故,建立一間。一、由業故,二、由根故,三、由結故。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一有業。由根故者:謂彼已得對治欲界七品或八品結無漏諸根。由結故者:謂彼已斷欲界七品或八品結。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一間。


一福量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七卷九頁云:如是百福,一一量云何?有說:若業、能感轉輪王位,於四大洲,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天帝釋位,於二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他化自在天王位,於一切欲界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若業、能感大梵天王位,於初靜慮及欲界天眾,自在而轉;是一福量。有說: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勸請如來轉法輪福,是一福量。問:彼請佛時,是欲界繫無覆無記心;云何名福?有說:彼住梵世,欲來請時,先起如是善心:我當為諸有情,作大饒益,請佛轉法輪。爾時即名得彼梵福。此不應理。所以者何?非未作時,已成就故。如是說者,彼請佛已;還至梵宮。後世尊轉法輪時,地神先唱。如是展轉,聲徹梵宮。梵王聞已;歡喜自慶,發淳淨心而生隨喜。爾時乃名成就此福。有說:世界成時,一切有情業增上力,能感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福量。有說:除近佛地菩薩,餘一切有情所有能感富樂果業;是一福量。有說:此中一一福量,應以喻顯。假使一切有情,皆悉生盲。有一有情,以大方便,令俱得眼。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皆飲毒藥,悶亂將死。有一有情,令皆除毒,心得醒悟。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皆被縛錄,臨當斷命。有一有情,俱令解脫,一時得命。彼有情福,是一福量。復次假使一切有情,壞戒壞見。有一有情,能令俱時戒見具足。彼有情福,是一福量。評曰:如是所說,皆是淳淨意樂方便讚美菩薩福量。然皆未得其實。如實義者,菩薩所起一一福量,無量無邊。以菩薩三無數劫,積集圓滿諸波羅蜜多已;所引思願,極廣大故;惟佛能知,非餘所測。


一切所詮事

瑜伽七十四卷六頁云:云何一切所詮事耶?所謂蘊事、界事、處事、緣起事、處非處事、根事、業事、煩惱事、隨煩惱事、生事、惡趣事、善趣事、產生事、色類事、四大王眾天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眾天事、乃至色究竟天事、空無邊處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事、隨信行事、隨法行事、順決擇分善根事、見道事、修道事、預流果事、乃至阿羅漢果事、獨覺事、等正覺事、滅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道支事、靜慮無量無色定事、修想事、修隨念事、解脫勝處遍處事、力無—所—畏願—智不—護念—住大—悲永—害—習—氣諸—相—隨—好一—切—種—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


一百八種愛行

瑜伽九十五卷九頁云:此五種愛,自性差別。由有所依內處別故;說十八種愛行差別。於其外處,當知亦爾。此差別者,謂如於彼內六處中,計我起慢。如是於色,計為我所,而起於慢。謂於此色,我自在轉。如是乃至於諸法中,計為我所,而起於慢。謂於此法,我自在轉。餘隨所應,如前應知。如是十八,并前愛行,合說總有三十六種愛行差別。云何名為時分差別?謂即如是三十六行,各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差別。如是名為由四因緣有差別故;愛行合有一百八種。


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瑜伽六十六卷三頁云:問:有七因緣,任持諸行,令住不壞;何故世尊,但說有情由食而住?何等為七?一、生。是諸行住因。由諸行生,方得有住。無有無生而有住者。二、命根。三、食。四、心自在通。由彼勢力,增諸壽行,或住一劫,或住劫餘。五、因緣和合。是諸行住因。謂善不善無記諸法。乃至因緣猶未散壞,於爾所時,相續而住;無有斷絕。六、由善不善無記作意,引發先業,能牽諸行,令住不絕。所謂外分,共不共業之所生起。七、無諸障礙。是諸行住因。由此能令諸行生時,無障因緣。諸行生已;相似相續而住,遠離相違敗壞因緣。若不爾者;便應滅壞。答:雖由如是七種因緣,諸行得住;然此四食,是諸行住多分因緣。由種種門,能令諸行相續而住。又此諸食,能令有情相續而住,易取易入;乃至愚夫嬰兒等類,亦能隨覺;非所餘法。又此諸食,能令羸損諸根大種,皆得增益。又令疾病,亦得除愈。非所餘法。又有長壽諸有情類,若不得食;非時中夭。又此諸食,令易入道,能修身等四種念住。謂一切有情,食所住故。是故由此五種因緣,世尊但說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一心一化與一心多化

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十五卷四頁云:問:為一心一化?為一心多化?若一心一化;經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化主語時,諸所化皆語。一化主若默,諸化皆默然。若一心多化;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神境智證通,云何加行?以何方便,起神境智證通?答:彼初業者,習世俗定,令極自在。極自在已;起令現前。由現前故;於神境通,便能引發,從彼乃至隨起一化。起一化事,尚爾許心;況復多耶。有作是說:一心一化。問:所引經頌,當云何通?答:先以多心,祈多化語,後以一心,令語俱發。前多心、是轉;後一心、隨轉。有餘師說:一心多化。問:彼施設論,當云何通?答:若初起通者,一心一化。若通慧滿者,一心多化。


一因生起諸法道理不成

俱舍論七卷六頁云:一切世間,唯從如上所說諸因諸緣所起;非自在天我勝性等一因所起。此有何因?若一切成許由因者;豈不便捨一切世間由自在等一因生論。又諸世間,非自在等一因所起。次第等故。謂諸世間、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則應一切,俱時而生;非次第起。現見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若執自在隨欲故然;謂彼欲令此法今起,此法今滅,此於後時;是則應成非一因起。亦由樂欲差別生故。或差別欲,應一時生。所因自在,無差別故。若欲差別,更待餘因,不俱起者;則非一切唯用自在一法為因。或所待因,亦應更待餘因差別,方次第生。則所待因,應無邊際。若更不待餘差別因;此因應無次第生義。則差別欲,非次第生。若許諸因展轉差別,無有邊際;信無始故;徒執自在為諸法因,不越釋門因緣正理。若言自在,欲雖頓生;而諸世間,不俱起者;由隨自在欲所生故。理亦不然。彼自在欲,前位與後,無差別故。又彼自在,作大功力,生諸世間;得何義利?若為法喜生諸世間;此喜離餘方便不發。是則自在,於法喜中,既必待餘;應非自在。於喜既爾;餘亦應然。差別因緣,不可得故。或若自在生地獄等,無量苦具,逼害有情;為見如斯發生自喜。咄哉何用此自在為。依彼頌言:誠為善說。由險利能燒,可畏恆逼害,樂食血肉髓,故名魯達羅。又若信受一切世間,唯自在天一因所起;則為非撥現見世間所餘因緣,人功等事。若言自在待餘因緣,助發功能,方成因者;但是朋敬自在天言。離所餘因緣,不見別用故。或彼自在,要餘因緣,助方能生,應非自在。若執初起,自在為因;餘後續生,待餘因者;則初所起,不待餘因,應無始成。猶如自在。我勝性等,隨其所應,如自在天,應廣徵遣。故無有法,唯一因生。奇哉世間,不修勝慧;如愚禽獸,良足可悲。彼彼生中,別別造業,自受異熟及士用果,而妄計有自在等因。


二種論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六頁云:復次有二種論。何等為二?一、有我論,二、無我論。無我論有力;有我論無力。有我論者,常為無我論者所伏;唯除論者,其力羸劣。云何名為有我論者?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於色等行,建立為我。謂我有行。行是我所。我在行中,不流不散;遍隨支節,無所不至。是故色等諸行性我,依諸行田,生福非福;因茲領受愛不愛果。譬如農夫,依止良田,營事農業,及與種植藥草叢林。是名我論。云何名為無我論者?謂有二種。一、破我論,二、立無我。破我論者:若計實我,能有作用,於愛非愛諸果業中,得自在者;此我恒時欣樂厭苦,是故此我,唯應生福,不生非福,又我作用,常現在前。內外諸行,若變異時;不應發生愁憂悲歎。又我是常。以覺為先,凡所生起,常應隨轉,無有變易。然不可得。如是名為破有我論。立無我者:以一切行,從眾緣生。若遇福緣;福便生起。與此相違,生起非福。由此為緣,能招一切愛非愛果。依眾緣故;皆是無常。唯於如是因果所攝諸行流轉,假立我等。若依勝義,一切諸法,皆無我等。如是名為立無我論。


二種退墮

瑜伽八十一卷七頁云:退墮者:復有二種。一者、不方他,二者、方他。初謂自然壽命退減。如壽命退減,如是色、力、財富、安樂、名稱、辯才等、退減。當知亦爾。方他者,謂族姓退減,自在增上退減,薄小宗葉,言不威肅,智慧弊惡,不能獲得廣大色聲及香味觸,於所受用廣大事中,心不喜樂。如是等類,名為退墮。


二種變壞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頁云:復次應知略有二種變壞。一者、諸行衰老變壞。謂如有一,年百二十,其形衰邁。由是因緣,名身老病。二者、心憂變壞。由是因緣,名心老病。第一變壞,若愚若智,皆於其中,不隨所欲。第二變壞,智者於中,能隨所欲。非諸愚者。又諸愚夫,若身老病,當知其心,定隨老病。其有智者,身雖老病;而心自在,不隨老病。是名此中愚智差別。

二解:大毗婆沙論三十七卷一頁云:諸法變壞,略有二種。一、世變壞,二、理變壞。世變壞者:謂過去世。現在變壞,名過去故。理變壞者:謂染污法。諸染污法,皆違理故。過去染污心,具二變壞:不染污心,唯世變壞。未來現在染污心,唯理變壞;不染污心,不名變壞。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二種生死

成唯識論八卷四十頁云: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成身。隨意願成故。如契經說:如取為緣,有漏業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無明習地為緣,無漏業因,有阿羅漢獨覺已得自在菩薩,生三種意成身。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


二十二根

瑜伽九十八卷八頁云:略由六處增上義故;當知建立二十二根。何等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義故。二、繼嗣家族增上義故。三、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增上義故。四、受用先世諸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增上義故。五、趣向世間離欲增上義故。六、趣向出世離欲增上義故。當知此中眼根最初,意根為後,如是六根,於取境界,有增上義。男女二根,於能繼嗣家族子孫,有增上義。命根一種,於愛命者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有增上義。樂最為初,捨為其後,如是五根,於其受用先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有增上義。信為最初,慧為其後,如是五根,於能趣向世間離欲,有增上義。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一切世間所現見義,其唯此量,當知是義能究竟者,無出於此二十二根。故一切根,二十二攝。

二解:成唯識論七卷二十頁云:然增上用,隨事雖多;而勝顯者,唯二十二。應知即是二十二根,前五色根,以本識等所變眼等淨色為性,男女二根,身根所攝;故即以彼少分為性。命根,但依本識親種分位假立;非別有性。意根,總以八識為性。五受根,如應各自受為性。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而為自性。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除後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二、加行位。謂煖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發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得諦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未得順決擇分;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為此根性。加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慼,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迴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菩薩見道,亦有此根。但說地前;以時促故。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信等無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未離欲者,於上解脫,求證愁慼,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諸無學位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二十二根,自性如是。

三解:如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二卷至一百四十五卷廣說。彼云:問:此二十二根,名有二十二;實體有幾?答:對法者言:名、二十二;實體十七。於中男、女、三無漏根。無別體故。問;何故男女根無別體耶:答:此二即是身根攝故。如說:女根云何?謂身根少分。男根云何?謂身根少分。問:何故三無漏根。亦無別體?答:此三即是九根攝故。九、謂意根,樂喜捨根,信等五根。此九根,有位名未知當知根,有位名已知根,有位名具知根。即是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位。如次應知。又在隨信隨法行相續中,名未知當知根。在信解見至身證相續中,名已知根。在慧解脫俱解脫相續中,名具知根。九根聚集,隨位說三,故無別體。由此故說二十二根,名二十二,實體十七。又云:問: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增上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現義、是根義。喜觀義、是根義。端嚴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主義、是根義。問:若增上義是根義者:諸有為法,展轉增上;諸無為法,於有為增上。則一切法,皆應立根。何故世尊立二十二?脅尊者言:佛於諸法,了達究竟;善知諸法體相勢用。餘不能知。若法,有根相者,立根。無者,不立。不應責問。有說:增上緣,有下有上,有劣有勝。上勝、立根。下劣、不立。有說:雖一切法,皆有增上緣義;而非皆有增上明、現、乃至主義。如二十二根者。如一切有情,雖皆互有增上緣義;而有勝者。如鬼界中,琰摩王勝;傍生趣中,師子王勝;村中,主勝;國中,王勝;四大洲中,轉輪王勝;於欲界中,自在天勝;千世界中,梵王為勝;於三界中,佛為最勝。佛於一切有情類中,獨稱法王。無倫匹故。如是諸法,雖皆是增上緣;而非一切皆有增上,乃至主義。如二十二根者。故佛唯說此二十二根。

四解:法蘊足論九卷一頁云:有二十二根。何等二十二?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二十二根,攝一切根。如彼卷一頁至六頁廣釋。

五解:品類足論八卷五頁云:眼根云何?謂眼於色已正當見;及彼同分。耳根云何?謂耳於聲,已正當聞。;及彼同分。鼻根云何?謂鼻於香,已正當嗅:及彼同分。舌根云何。謂舌於味已正當嚐。及彼同分。身根云何。謂身於觸已正當觸。及彼同分。女根云何?謂身根少分。男根云何?謂身根少分。命根云何?謂三界壽。意根云何?謂六識身。樂根云何?謂順樂受觸所觸時。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根。苦根云何?謂順苦受觸所觸時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根。喜根云何?謂順喜受觸所觸時,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根。憂根云何?謂順憂受觸所觸時,所起心憂,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根。捨根云何?謂順捨受觸所觸時,所起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捨根。信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增上信性,忍可,欲作,欲為,欲造,心澄淨性;是名信根。精進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根。念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念根。定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慧根云何?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名慧根。未知當知根云何?謂已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諸學慧慧等根。由此諸根,隨信隨法行。於未現觀四聖諦,能現觀。是名未知當知根。已知根云何?謂具見已現觀補特伽羅,諸學慧慧等根。由此諸根,信勝解見至身證,於已現觀四聖諦,能趣上勝所證功德。是名已知根。具知根云何?謂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等根。由此諸根,慧解脫俱分解脫,能得現法樂住。是名具知根。


二無因生論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九卷十五頁云:二無因生論者:一、從無想有情天歿,來生此間;由得宿住隨念通故,雖能憶彼出無想心,及後諸位,而不能憶出心以前所有諸位。便作是念:我於彼時,本無而起。諸法如我,亦應一切本無而生。由斯便執我及世間,皆無有因,自然生起。二、由尋伺虛妄推求。今身所更,既皆能憶前身;若有彼所更事,今此身中,亦應能憶。既不能憶;故知彼無。又作是念:若依彼生諸有情類,必還似彼;如酪中蟲,還似於酪,牛糞中蟲,還似牛糞,青葉中蟲,還似青葉,父母生子,還似父母。非即酪等是蟲等因。故知一切身及諸根覺慧等法,皆無因起。又作是念:現見孔雀鸞鳳雞等,山石草木花果刺等,色形差別,皆不由因,自然而有。彼作是說:誰銛諸刺,誰畫禽獸,誰積山原,誰鑿澗谷,誰復彫鏤草木花果?如是一切,皆不由因。於造世間,無自在者。由斯便執我及世間,皆無因生,自然而有。如是二種前際分別無因生論。由無想天,虛妄尋伺,二事而起。


二十二相觀察

瑜伽二十卷十三頁云: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羅。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倡伎笑戲歡娛遊從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又彼安住尸羅律儀;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呵擯,有犯尸羅而不輕舉。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由此因緣,便自懇責。若同梵行,以法呵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如是尸羅善圓滿已;應以五相精勤方便修諸善品。謂時時間,諮受讀誦論量決擇,勤修善品。如是乃應受他信施。又樂遠離。以正方便,修諸作意。又復晝夜於退分勝分二法,知斷修習。又於生死,見大過失。又於涅槃,見勝功德。由此五相,是名第三處觀察。如是精勤修善品者,略為四苦之所隨逐。謂於四沙門果,未能隨有所證故;猶為惡趣苦所隨逐。體是生老病死法故;為內壞苦之所隨逐。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二十二根建立

瑜伽五十七卷五頁云: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世間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復次受用顯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受用隱境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境界時分邊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境界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復次顯於內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於外門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二根。受用內身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外境及與內身發生雜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對治雜染安立清淨增上義故;建立八根。復次依止端嚴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能令依止隨自在轉增上義故;建立一根。依止安住增上義故;建立一根。依止出生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依止損益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依止解脫增上義故;建立八根。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生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二根。令有情事若住若沒增上義故;建立一根。顯諸有情受用境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勝生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諸有情定勝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三根。復次顯有情事增上義故;建立六根。顯了有情增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顯了有情壽漸損減增上義故;建立一根。顯了有情興盛衰損增上義故;建立五根。顯了有情功德過失增上義故;建立八根。復次依如是名,建立六根。依如是種,如是姓,建立二根。依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建立五根。依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建立一根。當知此諸根,依在家品,施設建立。依如是信,如是精進,乃至如是慧,如是向,如是果,建立八根。當知此諸根,依出家品,施設建立。復次依修行者,防護根門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堪得出家證沙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二根。積集善品增上義故;建立一根。正知而行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證沙門果諸方便道增上義故;建立五根。證沙門果增上義故;建立三根。


二十四種已生

雜集論三卷十一頁云:又有二十四種已生。謂最初已生,相續已生,長養已生,依止已生,轉變已生,成熟已生,退墮已生,勝進已生,清淨已生,不清淨已生,運轉已生,有種已生,無種已生,影像自在示,現已生,展轉已生,剎那壞已生,離會已生,異位已生,生死已生,成壞已生,先時已生,死時已生,中時已生,續時已生,最初已生者:謂初續生時。相續已生者:謂續生已後。長養已生者:謂由眠夢飲食梵行定為因,四種長養。依止已生者:謂內諸根。轉變已生者:謂能隨順生樂受等諸根變異。成熟已生者:謂於衰老位。退墮已生者:謂捨善趣生惡趣中。勝進已生者:謂與彼相違。清淨已生者:謂遊戲忘念,意相憤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色無色界諸天,多放逸故。隨其所應,於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轉。不清淨已生者:謂彼所餘。運轉已生者:謂往來位。有種已生者:謂除阿羅漢最後蘊。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影像自在示現已生者:謂所知事同分色。解脫所生色:及如來等色。如其次第。展轉已生者:謂前後生相續。剎那壞已生者:謂一一剎那諸行相。離會已生者:謂愛不愛,於會離位,及心於有貪離貪等位。異位已生者:謂於羯邏藍等位。生死已生者:謂有情世間。成壞已生者:謂器世間。先時已生者:謂本有。死時已生者:謂死有。中時已生者:謂中有。續時已生者:謂生有。


二無心定同異

俱舍論五卷六頁云:雖已說二定有多同異相;而於其中,復有同異。頌曰:二定依欲色,滅定初人中。論曰:言二定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此二俱依欲色二界而得現起。若有不許亦依色界起無想定;便違此文。謂本論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謂色纏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類心;若入無想定,若入滅盡定,或生無想天已;得入無想。是謂是色有。此有非五行。由此證知如是二定,俱依欲色而得現起。是名同相。言異相者,謂無想定,欲色二界,皆得初起。滅定初起,唯在人中。此在人中初修起已;由退為先,方生色界。依色界身,後復修起。此滅盡定,亦有退耶?應言:亦有。若不爾者;即便違害鄔陀夷經。經言:具壽!有諸苾芻,先於此處,具淨尸羅,具三摩地,具般羅若;能數入出滅受想定,斯有是處。應如實知。彼於現法,或臨終位,不能勤修,令解滿足。從此身壞,超段食天,隨受一處意成天身。於彼生已;復數入出滅受想定。亦有是處;應如實知。此意成天身,佛說是色界。滅受想定,唯在有頂。若得此定,必無退者:如何得往色界受生。有餘部執:第四靜慮,亦有滅定。依彼所執,滅定無退;此義亦成。第四靜慮有滅盡定,義必不成。所以者何?九次第定,契經說故。此若必然;如何得有超越定義。此定次第,依初學說。得自在時,隨樂超入。如是二定,有多種異。謂地有異。第四靜慮,有頂地故。加行有異。出離止息想作意為先故。相續有異。異生聖者相續起故。異熟有異,無想有頂異熟果故。順受有異。順定不定生二受故。初起有異。二界人中最初起故。二定總以心心所滅為其自性:何緣但說名為無想滅受想耶?二定加行中,唯厭逆此故。如亦知受等,唯名他心智。今二定中心,久時斷;如何於後,心復得生?毘婆沙師,許過去有。前心為後等無間緣。有餘師言:如生無色,色久時斷;如何於後色復得生?彼生定應由心非色。如是出定,心亦應然。由有根身,非由心起。故彼先代諸軌範師,咸言二法,互為種子。二法者:謂心有根身。尊者世友問論中說:若執滅定,全無有心;可有此過。我說滅定,猶有細心,故無此失。尊者妙音說:此非理。所以者何?若此定中,猶有識者;三和合故;必應有觸。由觸為緣,應有受想。如世尊說: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則此定中,受想等法,亦應不滅。若謂如經說受緣愛;然阿羅漢,雖有諸受,而不生愛。觸亦應爾。非一切觸皆受等緣。此例不然。有差別故。經自簡言:若無明觸所生諸受為緣生愛。曾無有處簡觸生受。故有差別。由此道理,毘婆沙師說滅定中諸心皆滅,若都無心,如何名定?此令大種平等行故,說名為定。或由心力,平等至此;故名為定。如是二定,為是實有?為是假有?應言實有。能遮礙心,令不生故。有說:此證理不應然。由先定心,能遮礙故。謂前定心,與所餘心,相違而起。由此起故,唯令餘心,暫時不轉。此能引發違心所依,令相續故。唯不轉位,假立為定。無別實體。此唯不轉分位假定。入前、出後,兩位皆無。故假說此是有為攝。或即所依,由定心引,令如是起;假立為定。應知無想,亦復如是。謂由前心,與所餘心。相違而起。由此起故,唯令餘心,暫時不轉。唯不轉位,假立無想。餘說如前。此非善說,違我宗故。


二十句薩迦耶見

雜集論一卷十五頁云:問:於五取蘊,有二十句薩迦耶見。謂計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如是計受想行識是我,我有識等,識等屬我,我在識等中。於此諸見,幾是我見?幾我所見?答:五是我見。十五是我所見。謂計色是我,計受想行識是我,此五是我見。餘十五是我所見。何因十五是我所見?相應我所故。隨轉我所故。不離我所故。相應我所者:謂我有色,乃至我有識。所以者何?由我與彼相應,說有彼故。隨轉我所者:謂色屬我,乃至識屬我。所以者何?若彼由此自在力轉,或捨或役;世間說彼是我所故。不離我所者:謂我在色中,乃至我在識中。所以者何?彼計實我處在蘊中,遍體隨行故。

二解:大毗婆沙論八卷一頁云: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耶?答:五、我見。謂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十五、我所見。謂等隨觀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識中。問:如我見行相,緣五取蘊有五;我所見行相,緣五取蘊,亦應有五。何故乃說有十五耶?答:我見行相,緣五取蘊,無差別故;但有五種。我所見行相,緣五取蘊,有差別故;有十五種。謂我眾,具於一一蘊,皆有三種差別相故。

三解:發智論一卷五頁云:此二十句薩迦耶見,幾我見,幾我所見耶?答:五、我見。謂等隨觀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十五、我所見。謂等隨觀我有色,色是我所。我在色中。我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我所,我在受想行識中。


二十種現行煩惱

瑜伽五十九卷九頁云:復次煩惱現行,有二十種。謂二十種補特伽羅,依二十緣起,二十種現行煩惱。云何二十補特伽羅?一、在家,二、出家,三、住惡說法,四、住善說法,五、增上煩惱行,六、等分行,七、薄塵行,八、世間離欲,九、未離欲,十、見聖跡,十一、未見聖跡,十二、執著,十三、不執著,十四、觀察,十五、睡眠,十六、覺悟,十七、幼少,十八、根成熟,十九、般涅槃法,二十、不般涅槃法。云何二十煩惱現行?一、隨所欲纏現行,二、不隨所欲纏現行,三、無所了知煩惱現行,四、有所了知煩惱現行,五、麤煩惱現行,六、等煩惱現行,七、微煩惱現行,八、內門煩惱現行,九、外門煩惱現行,十、失念煩惱現行,十一、猛利煩惱現行,十二、分別所起煩惱現行,十三、任運所起煩惱現行,十四、尋思煩惱現行,十五、不自在煩惱現行,十六、自在煩惱現行,十七、非所依位煩惱現行,十八、所依位煩惱現行,十九、可救療煩惱現行,二十、不可救療煩惱現行。云何二十煩惱現行緣?一、樂緣,二、苦緣,三、不苦不樂緣,四、欲緣,五、尋思緣,六、觸緣,七、隨眠緣,八、宿習緣,九、親近惡友緣,十、聞不正法緣,十一、不正作意緣,十二、不信緣,十三、懈怠緣,十四、失念緣,十五、散亂緣,十六、惡慧緣,十七、放逸緣,十八、煩惱緣,十九、未離欲緣,二十、異生性緣。依此諸緣故,煩惱現行。


二種神通互相障礙

瑜伽六十二卷六頁云:復有二種修靜慮者,於一事中,俱發變事;勝解神通,皆得自在。此二神通,互相障礙。而此二通,無偏大者,不相映奪。彼後無間,一於此事,神通無礙。如其所欲,皆能轉變。第二神通,便被障礙。此中因緣,云何應知?由彼二人,勢力威德,皆悉平等;俱時發起變現神通。然其所作,互不相似。由彼神通所欲為事,不相似故;於此一事,二種神通,互相障礙。爾時有一,作是思惟:何因緣故;我此神通,今有障礙。將無我定,有退失耶。此一定者,即於此事,起是餘心。第二定者,即於此事,數數專注,心無散亂;所發神通,能無障礙。隨神通力,如意轉變;若二神通,威德不等;隨其勝者,所作成辦。若二神通,威德相似;先作意者,成辦非餘。


二十二根各為增上

俱舍論三卷一頁云:此增上義,誰望於誰?頌曰:傳說五於四,四根於二種,五八染淨中,各別為增上。論曰:眼等五根,各於四事,能為增上。一、莊嚴身,二、導養身,三、生識等,四、不共事。且眼耳根莊嚴身者:謂若盲聾;身醜陋故。導養身者:謂因見聞,避險難故。生識等者:謂發二識,及相應故。不共事者:謂能見色聞聲別故。鼻舌身根莊嚴身者:如眼耳說。導養身者:謂於段食能受用故。生識等者:謂發三識及相應故。不共事者:謂嗅嚐覺香味觸故。女、男、命、意、各於二事,能為增上。且女男根二增上者:一、有情異。二、分別異。有情異者:由此二根,令諸有情,女男類別。分別異者:由此二,根形相言音乳房等別。有說:此於染淨增上,故言於二。所以者何?本性損壞扇搋半擇及二形人,無不律儀,無間斷善,諸雜染法,亦無律儀、得果、離染諸清淨法。命根二者:謂於眾同分,能續及能持。意根二者:謂能續後有,及自在隨行。能續後有者:如契經言:時健達縛,於一心內,隨一現前。謂或愛俱,或恚俱等。自在隨行者:如契經言: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樂等五受,信等八根。於染淨中,如次增上。樂等五受染增上者:貪等隨眠所隨增故。信等八根淨增上者:諸清淨法。隨生長故。又云:云何?頌曰:了自境增上,總立於六根。從身立二根,女男性增上。於同住,雜染,清淨,增上故。應知命五受信等立為根。未當知、已知、具知根、亦爾。於得後後道,涅槃等增上。論曰:了自境者:謂六識身。眼等五根,於能了別各別境識,有增上用。第六意根,於能了別一切境識,有增上用。故眼等六,各立為根。豈不色等,於能了識,亦有增上;應立為根?境於識中,無增上用。夫增上用,謂勝自在。眼於所發了色識中,最勝自在;故名增上。於了眾色,為通因故。識隨眼根,有明昧故。色則不然。二相違故。乃至意根於法亦爾。從身復立女男根者:女男性中,有增上故。女男根體,不離身根。身一分中,立此名故。如其次第,女男身中,此女男根,有增上用。此處少異餘處身根,故從身根,別立為二。女身形類音聲作業志樂差別,名為女性。男身形類音聲作業志樂不同,名為男性。二性差別,由女男根,故說女男根於二性增上。於眾同分住中,命根有增上用。於雜染中,樂等五受,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契經說,於樂受,貪隨增;於苦受,瞋隨增;於不苦不樂受,無明隨增故。於清淨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勢力,伏諸煩惱,引聖道故。言應知者,勸許一一各能為根。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用。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謂未知當知根,於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已知根,於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具知根,於得涅槃,有增上用。非心未解脫能般涅槃故。等言,為顯復有異門。云何異門?謂見所斷煩惱滅中,未知當知根,有增上用。於修所斷煩惱滅中,已知根有增上用。於現法樂住中,具知根有增上用。由此能領受解脫喜樂故。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三修

1.無常修、非樂修、無我修。無常修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觀察一切有為法的無常;非樂修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的快樂,所以只是觀察諸法的苦而已;無我修也是聲聞乘行人因不知有自在無礙的真我,所以只是觀察五蘊之空而已。以上三修都是聲聞乘行人的劣三修。2.常修、樂修、我修。常修是菩薩知法身的理體乃常住不滅,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無常的執著;樂修是菩薩知諸法中自有涅槃之樂,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苦的執著;我修是菩薩知無我法中自有真我的存在,所以破除聲聞乘行人對於無我的執著。以上三修是菩薩乘行人的勝三修。


三十三身

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觀音菩薩普門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即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毘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執金剛神身。


三十二應

楞嚴經所說觀音菩薩普門示現之三十二應身,即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太子身、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藥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人身、非人身。


三因三果

三種的業因與三種的果報,即異熟因異熟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異熟因異熟果是說今世所作的善惡業因要到來世才生苦樂的果報;福因福果是說若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的業因,則於現在世或是未來世必得自在的果報;智因智果是說若有修習一切智慧的業因,則一定可以獲得證悟三乘或是佛果。


三德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滅的法性身無不周徧;般若德是佛的智慧無量無邊;解脫德是佛所證得的最勝妙法,能夠化度一切眾生而自在無礙。2.智德、恩德、斷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號稱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廣大,誓度一切眾生,無黨無偏,三界六道眾生,有緣莫不蒙度;斷德是佛將一切的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


三菩提

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華譯為正等覺,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2.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變的菩提;實智菩提是具得真實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隨機化用自在的菩提。3.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菩提。聲聞菩提是修四聖諦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緣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


二十八天
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因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處,故名空居天。

         「四王天
         │忉利天
  「欲界天───┤夜摩天
  │      │兜率天
  │      │化樂天
  │      └他化自在
  │          「梵眾天
  │      「初禪─┤梵輔天
  │      │   └大梵天
  │      │   「少光天
二 │      │二禪─┤無量光天
十─┼色界天───│   └光音天
八 │      │   「少淨天
天 │      │三禪─┤無量淨天
  │      │   └徧淨天
  │      │   「無雲天
  │      │   │福生天
  │      │   │廣果天
  │      │   │無想天
  │      └四禪─┤無煩天───┐
  │          │無熱天   │
  │          │善見天   │──五淨居天
  │          │善現天   │
  │          └色究竟天──┘
  │      「空無邊處天
  └無色界天──┤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二種羅漢

1.時解脫羅漢和不時解脫羅漢。時解脫羅漢是鈍根的羅漢,須待衣食住處師友等好緣具足,才能證羅漢;不時解脫羅漢是利根的羅漢,不須待衣食等事緣具足,自解法的道理,隨時都能證羅漢。2.慧解脫羅漢和俱解脫羅漢。慧解脫羅漢是但得慧障解脫,發得無漏地,即證涅槃的羅漢;俱解脫羅漢是不但解脫慧障,連定障亦解脫,於滅盡定得出入自在的羅漢。


二種自在

觀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觀境自在是菩薩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於一切法圓通無礙,作用自在。是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則能從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圓通無礙。


二解脫

1.慧解脫和心解脫。慧解脫是說智慧能使人脫離一切的煩惱障,最終證悟不生不滅的涅槃;心解脫是說心識能使人脫離一切的定障,而得進入於滅盡定。2.性淨解脫和障盡解脫。性淨解脫是眾生的本性清淨,沒有繫縛染污的相;障盡解脫是眾生的本性雖然清淨,但是由於無始以來的煩惱,不能顯現本性,今把惑障斷除,而得解脫自在


二食

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來資養色身,清淨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來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禪悅食。法喜食是聽了佛法,心中歡喜,善根增長,資養慧命;禪悅食是修禪得定,心身怡悅,安樂自在


五分法身香

一、戒香,謂自心中無過失,無罪惡,無嫉賢妒能的心理,無慳貪瞋忿的念頭,無劫掠殺害的意圖。二、定香,謂看到一切善惡境相之時,自心不會散亂。三、慧香,謂自心無障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一切罪惡之事,雖是修行種種善事,但心中不執著所作的善行,尊敬上輩,體念下人,憐憫孤苦,救濟貧窮。四、解脫香,謂自心在外境上無所攀緣,不想善,不想惡,安然自在,沒有罣礙。五、解脫知見香,謂自心既於善惡都無所攀緣,但也不可以沉落斷空頑守枯寂,應當廣泛參學多多聞法,認識自己的本心,通達諸佛的道法,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菩提時,真如自性毫不變易。香的意義,是以智慧火燒那抽象無價真香,這是真實的莊嚴佛身,這是真實供養如來。這五分香,皆從自性上說,皆從功德上修,也就是從自證自性法身來成如如佛。


五樂

出家樂、遠離樂、寂靜樂、菩提樂、涅槃樂,出家樂是世人有許多的惑業煩惱,如果出家修道證果,便能永斷這種痛苦;遠離樂是色界初禪天的樂,初禪能遠離欲界的愛染煩惱,而生禪定的喜樂;寂靜樂是二禪天的樂,二禪離初禪尋伺之散動,澄心寂靜而發深妙的喜樂;菩提樂就是成就無上妙道,於法界得自在的法樂;涅槃樂即離生死的痛苦,而入於無餘涅槃,獲得究竟寂滅之樂。


五類天

一、上界天,即色界及無色界之諸天;二、虛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於虛空之天;三、地居天,即欲界六天中之四王天與忉利天,也就是依須彌山之地而居之天;四、遊虛空天,即日月星宿等;五、地下天,即龍阿修羅及閻魔王等所居之處。凡是能放光明有自在之力的,都叫做天。


五食

能夠長養出世善根的五種法食,即念食、法喜食,禪悅食、願食、解脫食。念食就是修道的人常持正念,以長養一切善根;法喜食就是修道的人愛樂妙法,心生喜悅,以長養其慧命;禪悅食就是修道的人因得禪定而心身喜悅,以長養其慧命;願食就是修道的人以誓願持身,以長養一切善根;解脫食就是修道的人解脫惑業的繫縛,於法得自在,以長養一切之菩薩善根。


他化自在天

簡稱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變現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遊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人天之頂,為欲界之主,與色界摩醯首羅天,同為防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


八大明王

八大金剛的別稱。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身作八大明王,即金剛手菩薩現身作降三世,妙吉祥菩薩現身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虛空藏菩薩現身作大笑金剛明王,慈氏菩薩現身作大輪金剛明王,觀自在菩薩現身作馬頭金剛明王,地藏菩薩現身作無能勝明王,除蓋障菩薩現身作不動尊金剛明王,普賢菩薩現身作步擲金剛明王。


八大自在我

具有八大自在的真我,即能示一身為多身、示一塵身滿大千界、大身輕舉遠到、現無量類常居一土、諸根互用、得一切法如無法想、說一偈義經無量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


八大菩薩

1.般若理趣經說的八大菩薩是金剛手菩薩、觀自在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2.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的八大菩薩是文殊、虛空藏、觀世音、救脫、跋陀和、大勢至、堅勇、釋摩男。


八憍

八種的憍慢。憍慢是恃才傲物的意思,因其氣慨好像鳥類的凌高視下,故文殊問經配八憍於八種之鳥:一、盛壯憍,如鴟鳥。二、姓憍,如梟鳥。三、富憍,如鵰鳥。四、自在憍,如鷲鳥。五、壽命憍、如烏鳥。六、聰明憍,如鵲鳥。七、行善憍,如鳩鳥。八、色憍,如鴿鳥。


八變化

又名八神變,或八自在,即能小、能大、能輕、能自在、能有主、能遠至、能動、隨意。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ㄊㄨㄟˇ, [形]

嫻雅。《說文解字.人部》:「僓,嫺也。」清.段玉裁.注:「嫺者,雅也。」

[副]

自在不受拘束。《莊子.外物》:「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晉.郭象.注:「唯僓然無矜,遺形自得,道乃盡也。」唐.成玄英.疏:「僓然,放任不矜之貌。」



(一)ㄋㄟˋ, [名]

1.裡,相對於「外」。如:「室內」、「國內」。唐.韓愈〈祭鱷魚文〉:「四海之外,六合之內,皆撫而有之。」

2.心裡、心意。如:「內咎」、「內省」。唐.白居易〈六年春贈分司東都諸公〉詩:「我為同州牧,內愧無才術。」

3.妻妾。如:「內人」、「內子」。《西遊記.第六○回》:「江湖中說你是條好漢,原來是個懼內的庸夫。」

4.婦女、女色。《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傳》:「景宗好內,妓妾至數百。」

5.宮廷、朝廷。如:「宮廷大內」。《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

6.寢室、房間。《漢書.卷四九.錯傳》:「先為築室,家有一堂二內。」

7.臟腑。如:「內臟」。《紅樓夢.第七三回》:「登時四肢五內,一齊皆不自在起來。」

8.姓。如漢代有內宣之。

[動]

親近。《易經.泰卦》:「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ㄑㄧˋ, [名]

1.用具的總稱。如:「陶器」、「容器」、「兵器」、「投鼠忌器」。《易經.繫辭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度量、胸懷。如:「器度寬廣」、「器量弘深」。《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

3.才能、能力。如:「大器晚成」。《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

4.器官。如:「生殖器」。

5.姓。如商代有器氏尊。

[動]

重視、看重。如:「器重」。《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自在樞機,謝遣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



(一)ㄒㄧㄢˊ, [名]

1.空暇無事的時候。如:「農閒」、「忙中偷閒」、「偷得浮生半日閒」。

2.閒散輕簡的職務。如:「投閒置散」。

[形]

1.空暇無事。如:「空閒」、「閒暇」。

2.安靜悠閒。如:「閒情逸致」、「閒雲野鶴」、「日子過得十分安閒自在。」

3.與正事無關的、不緊要的。如:「閒書」、「閒錢」、「閒差事」、「閒人免進」。宋.辛棄疾〈新荷葉.春色如愁〉詞:「閒愁幾許?更晚風、特地吹衣。」

[副]

隨意的、不經心的。如:「閒扯」、「閒聊」、「閒逛」、「閒話家常」。



ㄗˋ, [名]

1.起源的地方。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自,自之通訓當為始。」如:「其來有自」。《禮記.中庸》:「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

2.姓。如明代有自勖。

3.二一四部首之一。

[代]

己身。如:「自言自語」、「自給自足」、「自以為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副]

1.主動。如:「自覺」、「自願」。

2.本來。唐.白居易〈嵩陽觀夜奏霓裳〉詩:「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3.自然、當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紅樓夢.第四回》:「姊姊們暮年相見,自不必說悲喜交集,泣笑敘闊一番。」

4.依然。唐.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介]

從、由。如:「自古以來」、「自遠而近」。《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唐.柳宗元〈石渠記〉:「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

[連]

1.如果,表示假設的語氣。《左傳.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

2.雖然。《禮記.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史記.卷三○.平準書》:「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ㄧㄚˊ, [名]

1.人或動物口腔中,用來研磨、咀嚼食物的器官。如:「門牙」、「齒牙動搖」。

2.象牙的簡稱。南朝宋.鮑照〈代淮南王〉詩二首之一:「琉璃藥碗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驃傳》:「去節無爪,以蠟實首,上加師子頭,以牙為之。」

3.買賣時居中的介紹人。如:「牙人」、「牙郎」、「牙商」、「牙婆」、「牙行」。《水滸傳.第三七回》:「兄弟張順,他卻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

4.官署、衙門。《資治通鑑.卷二○七.唐紀二十三.中宗神龍元年》:「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凶豎。」

5.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咬。《戰國策.秦策三》:「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有爭意也。」漢.高誘.注:「牙,言以牙相噬。」



ㄧㄡ, [形]

1.憂悶、煩憂。《文選.江淹.雜體詩.休上人》:「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

2.長久、長遠。如:「歷史悠久」。《文選.蘇武.詩四首之四》:「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3.閒靜、恬適。如:「自在悠閒」。唐.韋莊〈對雨獨酌〉詩:「荷鍤醉翁真達者,臥雲逋客竟悠哉。」

[動]

1.北京方言。指懸空擺盪。如:「他用力把鞭子一悠,大家嚇得連退數步。」

2.控制住、穩住。參見「悠著」、「悠停」等條。


薄伽梵

ㄅㄛˊ ㄑㄧㄝˊ ㄈㄢˋ
世尊,為佛陀的十種名號之一。由梵語bhagavan翻譯得名。含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爾時薄伽梵從初證覺,於十二年中諸聲聞弟子無有過失,未生瘡?。」也譯作「婆伽婆」、「婆伽梵」。


筆記書

ㄅㄧˇ ㄐㄧˋ ㄕㄨ
一種將筆記本與書本的製作觀念結合,既保留筆記本的隨意自在,又採如書籍般嚴謹製作方式編印,以增加筆記的保存價值。


不犯尋思

ㄅㄨˋ ㄈㄢˋ ㄒㄩㄣˊ ㄙ
不願多花腦筋。《醒世姻緣傳.第二○回》:「他老人家從來說話不犯尋思,來替大叔弔孝,原是取好,不管不顧說這麼幾句叫奶奶心裡不自在。」


不顧體統

ㄅㄨˋ ㄍㄨˋ ㄊㄧˇ ㄊㄨㄥˇ
沒有顧及當有的身分規矩。《文明小史.第五○回》:「撫臺嫌他不懂德法兩國話,心裡本有些不自在,又因他在戲館裡打架不顧體統,透了信給洋老總,叫他自己辭了罷。」


不爭

ㄅㄨˋ ㄓㄥ, 1.不相爭奪。《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

2.不必爭論。如:「這是不爭的事實。」

3.不在乎、無所謂。《董西廂.卷八》:「您兩個死後不爭,怎結果這禿屌?」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三折》:「我死不爭,可憐見這一雙兒女。」

4.不差、不相差。《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天晚了,大娘請自在,不爭這一夜兒,明日卻來領罷。」

5.不只、不但。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不爭小人一個受苦,上輩古人,多有受窘的哩。」

6.想不到。《水滸傳.第五回》:「他止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不爭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這兩個業種,是東嶽求來的,不爭被你閻君勾去了,東嶽敢不知道?」

7.如果、若是。《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從丈人家借辦得幾貫錢來養活命,不爭你偷了我的去,卻是怎的計結?」《初刻拍案驚奇.卷七》:「不爭你死了,我這聖旨卻如何回話?」

8.只因、只為。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不爭你打盤旋,這搭裡同聲相應,可不差訛了四時節令。」《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不爭你們使嫉妒心腸,卻不把我父親的後代絕了。」


不爽利

ㄅㄨˋ ㄕㄨㄤˇ ㄌㄧˋ, 1.不自在。《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張公)口裡道:『發脫得這禍根,也是好事了。』不上街做生理,一直奔回家去,心中也自有些不爽利。」

2.出手不大方。《水滸傳.第三回》:「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不自在

ㄅㄨˋ ㄗˋ ㄗㄞˋ, 1.心裡不舒適,感覺難受。《紅樓夢.第二三回》:「誰想靜中生煩惱,忽一日不自在起來,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來進去只是悶悶的。」

2.生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我只索倚定門兒手托腮,好著我難猜:來也那不來?夫人行料應難離側。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紅樓夢.第七四回》:「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覺纔起來,正發悶。」


沛沛

ㄆㄟˋ ㄆㄟˋ, 1.水流盛大的樣子。漢.王充《論衡.自紀》:「河水沛沛,比夫眾川,熟者為大?」《文選.左思.吳都賦》:「直衝濤而上瀨,常沛沛以悠悠。」也作「霈霈」。

2.從容自在。漢.王充《論衡.自紀》:「歷數冉冉,庚辛域際,雖懼終徂,愚猶沛沛?」


飄灑

ㄆㄧㄠ ㄙㄚˇ, 1.雨雪飄揚飛落。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泉巖雪飄灑,苔壁錦漫糊。」

2.事物自然生動而不呆板。如:「他給人的印象就是飄灑自在的樣子。」、「這幅字確實飄灑奔放。」

3.浪蕩。《金瓶梅.第六九回》:「如今雖入武學肄業,年幼失學,家中有幾個奸詐不級的人,日逐引誘他在外飄灑,把家事都失了。」


平頭大臉

ㄆㄧㄥˊ ㄊㄡˊ ㄉㄚˋ ㄌㄧㄢˇ
容貌生得端端正正。《金瓶梅.第七五回》:「養了好個平頭大臉的小廝兒,原來他房裡春花兒比舊時黑瘦了好些,只剩下個大驢臉一般的,也不自在哩!」也作「平頭整臉」、「平頭正臉」。


平常人家

ㄆㄧㄥˊ ㄔㄤˊ ㄖㄣˊ ㄐㄧㄚ
普通、不起眼、不富貴的家庭。如:「到平常人家去,反而比較輕鬆自在。」


磨陀

ㄇㄛˊ ㄊㄨㄛˊ, 1.逍遙自在。元.關漢卿〈大德歌.吹一個〉曲:「想人生能幾何,十分淡薄隨緣過,得磨陀處且磨陀。」也作「磨跎」、「磨駝」。

2.醉酒。也作「摩陀」。


磨駝

ㄇㄛˊ ㄊㄨㄛˊ
閒適自在。元.張養浩〈新水令.急流中勇退套.梅花酒〉曲:「自相度,圖個甚,謾張羅,得磨駝且磨駝,共鄰叟兩三個,無拘束即脾和。」也作「磨陀」、「磨跎」。


沒開交

ㄇㄟˊ ㄎㄞ ㄐㄧㄠ
不可開交。《紅樓夢.第七三回》:「三人正沒開交,可巧寶釵、黛玉、探春等,因恐迎春今日不自在,都約來安慰他。」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