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佛頂

(名數)五佛頂者,在釋尊之左方,表五智也。大日經一曰:「救世釋師子,聖尊之左方,如來之五頂,最初名白傘,勝頂最勝頂,眾德火光聚,及與捨除頂,是名五大頂。大我之釋種,應當依是處,精進造眾相。」一、白傘佛頂,又作白繖佛頂,名曰白傘蓋佛頂輪王,以白色傘蓋為三昧耶形之佛頂尊也。是為以白淨大慈悲覆法界之標幟。大日經疏五曰:「次於釋迦師子之南置如來五頂,第一白傘佛頂。」同義釋七曰:「此則如來眾相之頂,以白淨大慈悲覆法界。」秘藏記末曰:「白傘蓋佛頂,黃色,持蓮華,上有白傘蓋。」調定圖曰:「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傘蓋,右手仰屈地水火風,舒空,坐赤蓮華。」二、勝佛頂,又作殊勝佛頂。以寶劍為三昧耶形,為主殊勝大慧之尊,故名為勝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二誓耶,譯為勝頂。」秘藏記末曰:「勝佛頂,黃色,左手持蓮華,上有寶劍,圍火焰,右手執未開蓮華。」三、最勝佛頂,又云一字最勝佛頂輪王、最勝金輪佛頂、轉輪王佛頂、金輪佛頂(此有釋迦金輪與大日金輪,今乃釋迦金輪也)。此尊主如來八相中轉法輪之德,轉法輪之德,無比無上,故名為最勝佛頂。又擬法輪於世間之金輪,而以金輪為三昧耶形,故云金輪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三微誓耶,此用多聲呼也,譯為最勝頂。」秘藏記末曰:「最勝佛頂,亦名金輪佛頂,黃色,左手執蓮華,上有金輪。」四、火聚佛頂,又作光聚佛頂、放光佛頂、火光佛頂。此尊主以光明攝聚眾生之德,故名。秘藏記作高佛頂。大日經疏五曰:「第四諦殊羅施,譯云火聚頂。」秘藏記末曰:「高佛頂,黃色,左手執蓮華,上有如意寶。」五、捨除佛頂,又作除障佛頂、摧碎佛頂、除業佛頂、除蓋障佛頂、尊勝佛頂等,主摧破一切煩惱之德。大日經疏五曰:「第五微吉羅拏,譯云捨除頂,是棄捨一切煩惱義,亦是摧碎義也。」此五佛為表釋迦如來五智之最勝者,無論何尊形,皆作轉輪王之形也。大日經疏五曰:「此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其狀皆作轉輪聖王形。謂頂有肉髻形,其上復有髮髻,即是重髻也,餘相貌皆如菩薩令極端嚴歡喜。」同十六曰:「五佛頂,其白繖佛頂以繖為印,勝佛頂以刀圍普,最勝佛頂以輪為印,除障佛頂以鉤為印(摧碎),火聚佛頂畫佛頂髻形。」梵1.Sitātapattra2.Jaya3.Vijaya4.Tejorāśi5.Vikīra。

(名數)與五佛頂尊同。


五佛頂法

(修法)依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以金輪,白傘,光聚,高,勝,五佛頂尊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也。形像,一字頂輪王身為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側,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有圓光。白傘蓋佛頂身為金色相,視一字頂輪王,左手當胸,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畫白傘蓋。右手執半開蓮華。身背有圓光。高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果,右手執青憂缽羅華,身背有圓光。光聚佛頂身為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如意珠,身有圓光,作種種色。勝佛頂身亦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直畫劍。右手持如意珠。身背有圓光。此五頂王,面目熙怡,身狀一如菩薩。頭冠瓔珞,環釧衣服,以莊嚴之。皆跏趺坐於白蓮。其種子如其次第,為,三昧耶形,則輪傘佛心印弭惹布羅迦果劍也。


佛頂咒

(真言)又云楞嚴咒。首楞嚴經所說之白傘蓋佛頂咒也。


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羅陀羅尼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悉怛多缽怛羅,譯言白傘蓋。白傘蓋佛頂尊之陀羅尼也。


白傘佛頂

(菩薩)又曰白繖佛頂,大日經疏五作白傘。同十六作繖。字典曰:「繖蓋也。」即白傘蓋佛頂也。


白傘蓋神咒

(真言)又曰佛頂咒。白傘蓋者,佛頂尊之名也。白傘蓋佛頂尊所說之陀羅尼,名為白傘蓋神咒。首楞嚴經所說總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後之八句,稱為心咒,特念誦之。梵名薩怛多般怛羅。譯為白傘蓋,與妄染不相應為白,覆一切為蓋,即如來藏心也。楞嚴經七曰:「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間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同長水疏曰:「薩怛多般怛羅云白傘蓋,即指藏心。不與妄染相應,故曰白。覆一切法,故云蓋。從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


[佛光大辭典]
五佛頂

又作五頂輪王、如來五頂。指具有如來無見頂相功德之諸尊。即:(一)白傘蓋佛頂(梵 Usnīsa-sitātapattrā),又作白傘佛頂。(二)勝佛頂(梵 Usnīsa-jayā),又作勝頂。(三)最勝佛頂(梵 Usnīsa-vijayā),又作最勝頂。(四)光聚佛頂(梵 Usnīsa-tejorāśi),又作火聚佛頂、火聚頂。(五)除障佛頂(梵 Usnīsa-vikīrna),又作捨除頂。據大日經疏卷五載,五佛頂為釋迦如來五智之頂,其相貌呈菩薩形,頂為重髻。又大日經義釋卷七謂,白傘佛頂為如來眾相之頂;勝佛頂為如來大寂之頂;最勝佛頂為如來壽量祕密神通之頂;光聚佛頂為如來定慧光明之頂,能除暗障;除障佛頂為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能柔伏一切眾生之業垢。。另有以金輪、高佛頂取代最勝、除障二者,亦稱五佛頂。此外,奉五佛頂為本尊,以祈息災之修法,稱為五佛頂法,盛行於日本台密。〔大日經卷一、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上、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卷下、大日經疏卷十、卷十六、祕藏記卷末〕 p1094


白蓋

即指以白色絲絹所製,張懸於佛頂之天蓋。意謂以白淨之慈悲,遍覆法界眾生,猶如以傘被覆於人之頂上。於密教,灌頂之時,使用於「傘蓋行道」之蓋,於金剛界設赤蓋,胎藏界設白蓋。上述之赤蓋出自陀羅尼集經卷四、卷十二,白蓋出自大日經疏卷八及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五。此外,阿闍梨以白蓋覆蓋弟子,表示大日如來之大悲加持;其白色即為大日之色。又胎藏界之白傘蓋佛頂尊之三昧耶形即為白色傘蓋。〔慧琳音義卷三十五、傳法灌頂初夜作法理記卷下〕(參閱「傘蓋行道」4855) p2101


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

全一卷。元代沙囉巴譯。乃屬密教白傘蓋佛頂法之經典。又稱白傘蓋陀羅尼經、白傘蓋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敘說白傘蓋佛頂之陀羅尼及其功德。又本經之類本有真智等譯之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 p2724


尊勝曼荼羅

密宗修尊勝法時所畫作之曼荼羅。全稱尊勝佛頂曼荼羅。此曼荼羅有兩種畫法,分別依據善無畏所譯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不空所譯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法。依善無畏之軌儀,乃於中心畫大圓明,又分為九圓,中央圓中畫毘盧遮那如來,四方之圓畫白傘蓋佛頂、最勝佛頂、尊勝佛頂、光聚佛頂,四隅之圓畫勝佛頂、廣生佛頂、無邊聲佛頂、發生佛頂,以上為八大佛頂;大圓外下方之左右畫降三世、不動二明王,中間安置香爐,上方之左右則畫六個首陀會天。依不空之儀軌,曼荼羅中央畫毘盧遮那如來,其四方四隅安置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等八大菩薩,四門安置四香爐,四隅安置四淨瓶,四角燃置四盞酥燈。此外,尊勝佛頂真言修瑜伽軌儀卷下祈雨法品中說示祈雨曼荼羅之圖相,係依尊勝法祈雨時所用者,稱為甘露曼荼羅。〔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畫像品、圖像鈔卷二〕 p4935


諸佛頂

佛頂,即如來之無見頂相,乃常人所無法見及之殊勝相,具足最上最勝之功德。諸佛頂,則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表示佛頂功德之諸佛,有多種類別:(一)三佛頂,即表示三部眾德之廣大佛頂、極廣大佛頂、無邊音聲佛頂等三尊。(二)五佛頂,即表示釋迦如來五智之白傘蓋佛頂、勝佛頂、最勝佛頂、光聚佛頂、除障佛頂等五尊。(三)八佛頂,即三佛頂與五佛頂之總稱。(四)九佛頂,即於八佛頂之外另加攝一切佛頂。(五)十佛頂,即於九佛頂之外另加普通佛頂。又有關八、九、十佛頂之名稱,諸經軌所舉各異。(參閱「佛頂」2723) p6301


釋迦院

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之一院。位於東方第二重,即遍知院之上方。此院表示大日如來說法利生、方便攝化之德,以釋迦如來(此釋迦如來非為生身佛,乃變化之法身佛)為主尊,故稱釋迦院。由三十九尊所成,其中,釋迦如來為佛寶,觀自在菩薩為法寶,虛空藏菩薩為僧寶,表示三寶具足之意。釋迦如來坐於白蓮花上,表示其出於五濁之世,雖與眾生應同,但卻不變自體之清淨。

關於釋迦院之曼荼羅,諸經軌說法不一,現圖曼荼羅所舉如次:

供養雲海 如來[吩-刀+天] 智拘絺羅 如來語 優婆梨 如來舌 迦旃延 除障佛頂 阿難 高佛頂 拘絺羅 最勝佛頂 寶幅辟支佛    輪幅辟支佛 勝佛頂 如來牙 白傘蓋佛頂  觀自在 釋迦無能勝 虛空藏 釋迦無能勝妃 如來爍乞底 一切如來寶 栴檀香辟支佛 如來毫相 多摩羅香辟支佛    大目犍連 轉輪佛頂 須菩提 光聚佛頂 迦葉 無量聲佛頂 舍利弗 如來悲 如來喜 如來愍 如來捨 如來慈 該院列有除障、高,最勝等八佛頂。佛頂,係表示果德幽玄之義;蓋釋迦如來雖為變化身之佛,然為表示與本地法身無二而果德幽玄之義,故列於此院。又如來牙、如來毫相亦列入釋迦院中,此係表示釋迦如來本來常住之自性法身。無能勝、無能勝妃二尊,表示釋迦如來於菩提樹下成道,降伏四魔之德。〔大日經具緣品、密印品、大日經疏卷五〕 p6830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佛頂

密教用語。表佛智之殊勝,象徵佛陀無見頂相之德的五佛。即白傘蓋佛頂、勝佛頂、最勝佛頂、光聚佛頂、除障佛頂。又稱五頂輪王或如來五頂。五佛頂出自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是釋迦如來五智之德,具輪王的大勢力。現轉輪聖王形,頂有肉髻,髻上復有髮髻。其餘相貌皆如菩薩,甚為莊嚴。

五佛頂是將如來無見頂相分別為五而得的。即以如來頂相遍覆一切之用,名白傘蓋佛頂;其勝功德名勝佛頂;最勝功德名最勝佛頂;光用功德名光聚佛頂;除障之用名除障佛頂。另有一說除去最勝、除障,而代以金輪、高為五佛頂。

《大日經義釋》卷七釋五佛頂,說白傘佛頂是如來眾相之頂。勝佛頂是大寂之頂。最勝佛頂是如來壽量祕密神通之頂,故名最勝。光聚佛頂是如來定慧光明之頂,能除暗障,因以得名。除障佛頂是如來力無所畏神通之頂,能柔伏一切眾生業垢,皆令清淨。

此五佛頂,加上三佛頂(廣生、無邊際、發生)則成八佛頂。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卷下;《大日經疏》卷十、卷十六;《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五十三。


五佛頂法

密教用語。為日本台密所修之行法。依《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所說,以金輪、白傘蓋、光聚、高、勝之五佛頂尊為本尊所修的祕法。其中,一字頂輪王,身金色相,瞻仰如來,左手執開蓮華,於華臺上側豎畫一金輪,右手揚掌,身背有圓光。白傘蓋佛頂,身金色相,視一字頂輪王,左手當胸執開蓮華,身背有圓光。高佛頂,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弭惹布羅迦菓,右手執青憂鉢羅華,身背有圓光。光聚佛頂,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如意珠,身有圓光,作種種色。勝佛頂,也是身金色相,瞻一字頂輪王,左手執開蓮華,於蓮臺上直豎畫劍;右手執如意寶珠,身背有圓光。

五佛頂,皆面目熙怡,身狀一如菩薩,以頭冠瓔珞鐶釧衣服莊嚴,跏趺坐於白蓮上。種子依次為「悖嚕吽」(bhrūṃ)、「攞」(laṃ)、「怛羅」(traṃ)、「咄嚕吽」(trūṃ)、「捨」(śaṃ);三昧耶形依次為輪、傘、佛心印、弭惹布羅迦菓、劍。

此行法,日本桓武天皇時代,始由最澄令圓澄勤修,古來僅流傳於台密家之間。

〔參考資料〕 《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卷上;《阿娑縛抄》卷五十四〈五佛頂法〉;《類聚三代格》卷二。


佛頂

密教用語。「佛頂」原指無人能見的佛之頂相,至為尊貴、殊勝。密教以此語引申為最尊貴之諸尊,而云「無頂尊」。此語之應用,可謂為佛的無見頂相之佛格化。音譯為烏瑟膩沙。《大日經疏》卷十(大正39‧683b)︰「次一切佛頂者,一切佛頂謂十佛剎土微塵數佛之頂。頂是尊勝之義,最在身上也,即是十八佛不共法之別名。此本尊形像,一同釋迦具足大人之相。唯頂肉髻作菩薩髻形為異也。」

佛頂的種類,可分為三佛頂、五佛頂、八佛頂、九佛頂、十佛頂。此中,「三佛頂」是指廣大佛頂、極廣大佛頂、無邊音聲佛頂;「五佛頂」是指白傘蓋佛頂、勝佛頂、最勝佛頂、光聚佛頂、除障佛頂。《大日經疏》卷五謂「三佛頂」是如來三部眾德之頂,「五佛頂」是釋迦如來五智之頂,於一切功德中,猶如輪王具大勢力;「八佛頂」是此三佛頂與五佛頂的合稱;「九佛頂」是於八佛頂上,加攝一切佛頂;「十佛頂」是九佛頂上,再加普通佛頂。但其名稱依經軌之不同而有差別。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五十三;《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上〈曼荼羅儀軌品〉;《玄應音義》卷二十二。


楞嚴經

十卷。唐中宗時般剌密帝譯,屬於祕密部。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略稱《楞嚴經》、《大佛頂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冊。自宋而後,盛行於禪、教之間。明‧智旭《閱藏知津》中稱「此經為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但因其內容與其他顯教各經論所說多有分歧,所以自古以來對於此經就有真偽的爭執而不能決。

關於此經的傳譯,據唐‧智昇《續古今譯經圖紀》說︰此經譯者般剌密帝,唐言「極量」,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旨道場。以神龍元年(705)五月二十三日於灌頂部中誦出一品,即此經十卷。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一作鑠佉,此云「雲峰」)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義。「其僧傳經事畢,汎舶西歸。有因南使流通於此(長安)。」但在《開元釋教錄》卷九中則以此經是懷迪所譯。謂迪曾被召入京,參預菩提流志《大寶積經》的譯場,任證義。事畢還鄉,遇梵僧,未得其名,共譯此經。(大正55‧571c)︰「迪筆受經旨兼輯綴文理。其梵僧傳經事畢,莫知所之。有因南使流經至此(長安)。」《續譯經圖紀》與《開元錄》兩書同是智昇開元十八年(730)所著而所記不同。考《大寶積經》是菩提流志於神龍二年(706)創譯,至先天二年(713)畢功。《續圖記》既云此經是神龍二年所譯,應是懷迪未入京前事。而《開元錄》乃云,懷迪事畢還鄉方遇梵僧傳譯此經,兩說頗相違異。是此經的譯人譯時均有可疑。

其次,關於此經的流傳經過,據宋‧釋子璿《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一之一中云(大正39‧825c)︰「房融知南詮,聞有此經,遂請對譯。房融筆受,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翻經才竟,三藏被本國來取。奉王嚴制,先不許出。三藏潛來,邊境被責。為解此難,遂即迴去。房融入奏,又遇中宗初嗣,未暇宣布,目錄缺書。時禪學者因內道場得本傳寫,好而祕之,遂流此地。大通(神秀)在內,親遇奏經,又寫隨身,歸荊州度門寺。有魏北館陶沙門慧振搜訪靈跡,常慕此經。於度門寺遂遇此本。」《宋高僧傳》卷六〈唯愨傳〉云天寶末,愨於京師受舊相房融宅請。未飯之前,宅中出經函云(大正50‧738b)︰「相公在南海知南詮,預其翻經,躬親筆受首楞嚴經一部,留家供養。」是此經流傳有四說不同。一說是因南使流傳來此。第二說是房融奏入,因禪學者自內道場傳寫流通。第三說是神秀親遇奏經,因而傳寫歸荊州度門寺。第四說是房融抄寫留家供養,因而傳出。但神秀於神龍二年卒於東都,既未還山,焉得寫本隨身,歸於荊州﹖是此經的流傳深有可疑。

此經的內容,第一卷敘阿難因乞食,被摩登伽女用幻術攝入淫席,將毀戒體。如來放光,並勒文殊師利以神咒往護,遂將阿難及摩登伽女來歸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悔恨自己一向多聞,道力未全,因而啟請宣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有諸妄想故有輪轉。又告以有三摩提,名(大正19‧107a)︰「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能破客塵煩惱,以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云云。

第二卷因波斯匿王之問,顯示真性圓明無生無滅本來常住之理。並說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妄見,隨業輪轉︰(1)眾生別業妄見,(2)眾生同分妄見。應當抉擇真妄,而明五陰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執,顯本覺真如,顯示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三卷佛對阿難陀就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等一一說明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第四卷因富樓那之問,顯示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但以三種相續︰即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諸有為相循業遷流,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真智真斷不重起妄,是故如來證真故無妄。四大本性周遍法界,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等。

第五卷憍陳如五比丘,優波尼沙陀、香嚴童子、藥王藥上二法王子、跋陀婆羅等十六開士、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阿那律陀、周利槃特迦、驕梵鉢提、畢陵伽婆蹉、須菩提、舍利弗、普賢菩薩、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優波離、大目犍連、烏芻瑟摩、持地菩薩、月光童子、琉璃右王子、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各各自說最初得道的方便以顯圓通。

第六卷最後觀世音菩薩說耳根圓通,以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文殊師利以偈讚歎。佛更為說四種律儀(淫、殺、盜、妄),令離禪魔。

第七卷佛說四三九句大佛頂陀羅尼。此即《大白傘蓋佛頂陀羅尼經》。並說安立壇場法則及持誦功德。次因阿難請問修行位次,佛先為說十二類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顛倒之相。

第八卷說明三摩提三種漸次。次明五十七位︰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又因文殊問,示經五名,說明經的歸趣。因阿難問,說地獄趣造十習因,受六交報,以及鬼、畜、人、仙、修羅、天等七趣,自業所感差別。

第九卷說明三界二十五有之相。次明奢摩他中微細魔事,即五陰魔等。

第十卷說五陰的行陰魔中十種外道(二無因論、四遍常論、四一分常論、四有邊論、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識陰魔中禪那現境十種魔事。次明五陰相中五種妄想等。

此經的註解,在唐有三家︰(1)慧振《疏》十卷、《科》一卷,(2)惟愨《玄贊》六卷(一作二十卷),(3)弘沇《資中疏》,卷數未詳。此三疏早已失傳。現今所存的都是宋以後的著作,大半是屬於賢首、天台、禪宗三家的。此經所以受到台、賢、禪者的重視,是因為此經所說常住真心性清淨體,與台、賢二家圓教宗旨相合。又所說七處徵心、八還辨見,對於禪宗的參究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發。五陰魔的說明,也給禪修者以警策。總之此經是詳細說明了圓頓禪的途徑,特別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更為禪、淨學人所接近。至於譯筆的華美也成為文學之士所愛好。自宋元以後,楞嚴咒成為叢林早課之一,於是此經的流傳和講習就更普遍了。

現存的註解約有四十餘家。其中屬於賢首宗的有宋‧子璿《義疏》二十卷、《科》一卷,懷遠《義疏釋要鈔》五卷,戒環《要解》二十卷,明‧真鑒《懸示》一卷、《正脈疏》十卷、《科》一卷,袾宏《摸象記》一卷,德清《懸鏡》一卷、《通議》十卷、《提綱》一卷,圓澄《臆說》一卷,通潤《合轍》十卷,觀衡《懸談》一卷,廣莫《直解》十卷,真界《纂注》十卷,清‧續法《灌頂疏》,通理《指掌疏》十卷、《懸示》一卷、《事義》一卷,溥畹《寶鏡疏》十卷、《懸談》一卷、《科》一卷。

屬於天台宗的有宋‧仁岳《熏聞記》五卷,宗印《釋題》一卷,思坦《集注》十卷,元‧惟則《會解》十卷、《前茅》二卷、《圓通疏》十卷,真覺《百問》一卷,一松《祕錄》十卷,智旭《玄義》二卷、《文句》十卷,清‧靈耀《觀心定解》十卷、《科》一卷、《大綱》一卷。

屬於禪宗的有宋‧德洪《合論》十卷,咸輝《義海》三十卷,可度《箋》二十卷,明‧函昰《直指》十卷,大韶《擊節》一卷,真可《釋》一卷,乘時《講錄》十卷,元賢《略疏》十卷,曾鳳儀《宗通》十卷,清‧濟時《正見》十卷,淨挺《問答》十卷。

其居士所著,不屬於專宗者,有明‧鍾惺如《說》十卷,焦竑《精解評林》三卷,陸西星《說約》一卷、《述旨》十卷,錢謙益《疏解蒙鈔》十卷,凌弘憲《證疏廣解》十卷,清‧劉道開《貫釋》十卷。

其中台、賢二家疏釋,互有諍論。特別是真鑒的《正脈疏》、傳燈的《圓通疏》中互相譏評甚烈。

自中唐以迄近代,千二百年間,此經備受禪講之士的推崇,也成為後世行人認為必讀之書。但是懷疑者以此經所說與其他經論不符,認為偽造。他們所疑約有七點︰

(1)一般經論都說四大(地、水、火、風),或說五大(地、水、火、風、空),或說六大(地、水、火、風、空、識)。而此經獨說七大,於六大外又立「見大」,是一切經所無。

(2)此經卷四辨六根功德中說(大正19‧122c)︰「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此文在諸家疏釋中無有定解。《首楞嚴經義海》云︰「愨師約三世四方具有五根五塵,成百二十。一一根塵熏成十類眾生,為千二百。(弘)沇師非之,(崇)節公是之。(洪)敏師於十二中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如是,成千二百。」子璿《義疏》卷四之二云(大正39‧886a)︰「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便成一疊。算位即是一橫二豎,已成過去。第二即變過去一世以為現在,進動算位,一豎二橫,成百二十,為第二疊。第三又即變現在世以為未來,進動算位,一橫二豎,成一千二百,為第三疊。能變之法既唯三世,所變之數亦止千二,故無增減。」如是諸解,莫衷一是。

(3)卷五中,世尊說偈。其最初一偈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此是清辯菩薩所造《大乘掌珍論》偈。此偈若是佛說,論中不應不標明。

(4)此經卷七中說十二類眾生,以休咎精明為有色眾生,空散銷沉為無色眾生,神鬼精靈為有想眾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是無想眾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為非有色眾生,咒詛厭生為非無色眾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是非有想眾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是非無想眾生。此亦與各經論有情無情之說不符。

(5)一般經論只說五趣(天、人、鬼、畜、地獄),或說六趣(五趣外加阿修羅)。而此經於六趣外又有仙道一趣,成為七趣。

(6)此經說菩薩修位階次有五十七位。最初立乾慧位,中間切入四加行,亦與各經所說有異。

(7)卷十中說行陰魔立十種外道論,亦與各經論所說相違。

關於此經的真偽之爭,不僅在漢地如此,即此經由漢地傳入藏地以及由中國傳入日本時也曾發生過爭論。在藏文《甘珠爾》中有由漢譯藏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品以及《魔鬼第九》兩本,實即此經的第九、第十兩卷,經末不註譯人及譯經時代,但其為西藏前弘期,約當唐代的譯品無疑,因為西藏的盧梅(十世紀間)曾懷疑此經非是佛說而布頓(十四世紀間)則深為置信。很可能此經在唐時曾全部譯藏而經朗達瑪王滅法,遂至殘缺,淪為二帙。嗣後在清高宗乾隆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間又由章嘉呼圖克圖主持,由袞波卻將全經重譯成藏文,並刊成漢、滿、藏、蒙四體合璧的《首楞嚴經》全帙。

至於此經傳入日本是普照入唐攜回的。玄叡《大乘三論大義鈔》卷三云(大正70‧151b)︰「經本東流,眾師競諍。則於奈樂宮御宇勝寶感神聖武皇帝(724~748)御代仲臣等請集三論、法相法師等而使檢考。兩宗法師相勘云︰是真佛經。掌珍比量與經量同,不可謗毀。等論定竟,即以奏聞。奉勒依奏已畢。然寶龜年中(770~780)使德清法師等遣唐檢之。德清法師承大唐法詳居士云︰大佛頂經是房融之偽造,非真佛經也。智昇未詳,謬編正錄。」由此可知此經真偽之爭由來已久。

要之此經屬於密教。其中所說基於密教的「即事而真」,「即身成佛」的原則,自與顯教的理論有所不同。其所立名相自難以中觀或瑜伽宗的學說來衡量。因而諸家註疏所詮釋,或亦未能盡稱經旨。(周叔迦)

◎附一︰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摘錄自《太虛大師選集》中)

〔曷為問中頓問一經全義﹖〕 此有捨、取二門。捨門又二︰

(1)恨徒聞無功,不能脫自業障︰蓋未深悟實相,親見本心,縱使說空說有、說事說理、說聖說凡、說因說果決定明了,遠離錯謬;然而用生滅心辯淨圓覺,彼淨圓覺亦同輪轉。故雖緣聽佛音,憶持佛言,亦復不得真如法性,但益虛妄想相;譬蛇吞草,唯成毒汁。

初卷文曰︰「所以多聞未得無漏。」又曰︰「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又曰︰「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又曰︰「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

二卷文曰︰「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又曰︰「汝雖強記,但益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

四卷文曰︰「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祇益戲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又曰︰「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

六卷偈曰︰「汝聞微塵佛,一切祕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七卷文曰︰「求多聞故,未證無為。」又曰︰「我輩愚鈍,好為多聞。」咸是貫徹此之一恨。是故心無退志,或承過,或願修,佛得施教。或責過,或勸修,訶離教解,趣進修證,無尚茲矣。多聞既然,應知多智、多辨、多識等亦如是。故此章中阿難雖瞻如來勝相發心,亦成顛倒想相。然非使之塞耳抉目,貴令見性趨修而已。在已得隨順觸證法性者,聞而無聞,無聞而聞,聞聞圓離,聞聞全彰。而聞即思修,思修增聞者,亦必能漸由隨順而得觸證乎法性。至夫起凡情之信,廣寡學之心,一歷聞根,皆成佛種,聽法功德,寧可思議!不得此意,一向無聞,雖勤修闇證,猶墮無聞比丘。與世尊之大哀,若虛度空過,永成無性闡提,淪長夜又奚疑!且十卷結文曰︰「阿難聞佛示誨,憶持無失。」與前所訶聞持祕嚴,亦何別哉﹖故知貴乎契法性耳。又阿難選旋聞圓通,亦憑其積生多聞之力勝,故旋聞之功用亦勝;從聞思修,契入法性,則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哉!聞之一字,誠本經之大關鍵已。

(2)厭小乘無力,不能救人魔難︰如來說咒,文殊往救,而阿難平昔同住諸小聖,曾不覺知(唯佛常知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明頭數。諸小乘聖雖得六通,要須入定觀察乃有所知,且其所知亦屬有限),況能施拯﹖又阿難侍佛修小乘多年,欲漏依然未斷,則小乘果亦非易成。與其修難成而無力之乘,曷若迴心勤求乎無上菩提哉!此其所以厭小乘也。

逮三卷末,阿難一悟真菩提心,便能發願普度眾生。又曰︰「自未得度先願度人。」乃至曰︰「汝等必須將如來語傳示末法,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綏覆護,成無上道」等;皆以反顯纔入大乘,便得救人之力用也。二卷文曰︰「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三卷文曰︰「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四卷文曰︰「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尚紆疑悔。」又曰︰「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又曰︰「汝纔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又曰︰「示我會中諸蒙暗者,捐捨小乘。」又曰︰「哀憫會中緣覺、聲聞。」乃至十卷文曰︰「聲聞、緣覺,不成增進。」咸是照應此之一厭者也。

取門亦二︰

(1)求大果菩提︰此與厭小乘相翻也。三卷偈曰︰「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即是確立此一求也。二卷文曰︰「休得疲怠妙菩提路。」三卷文曰︰「由汝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今為汝開示第一義諦。」四卷文曰︰「菩提涅槃尚在遙遠。」又曰︰「汝等決定發菩提心。」又曰︰「汝等必欲發菩提心。」乃至九卷文曰︰「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皆是提醒此一求也。

(2)懇初修方便︰此與恨徒聞相翻也。經中阿難屢請如來廣示,文相甚著,不繁引。約而言之,初則未悟本菩提心令悟本菩提心,悟則不謬正因。次則未修真圓通門令修真圓通門,修則不滯本悟。次則未識妙莊嚴路令識妙莊嚴路,識則不生上慢。次則令知七趣生報,知則不昧因果,而謹潔正戒。次則令覺五陰魔境,覺則不落邪歧而速入圓明。至三卷終,是令阿難得菩提心。

從四卷起,是令阿難入遍知海。云入遍知海者,令至成佛,得究竟無疑惑地;所謂初心菩薩,能盡知諸佛祕密藏也。復次菩提心者,涅槃妙心也;遍知海者,正法眼藏也。故阿難曰︰「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又曰︰「頓悟禪那,修進聖位。」此所以本經一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也。阿難實猶未涉修證,同夫華嚴會上善財童子參遍善知識,普入佛法門;而普賢方且導歸乎極樂,亦同宗門悟了還如未悟,故本經確是大心凡夫直趨佛果之乘也。對於無上菩提正修行路,剛成個最初方便耳。

〔曷為答中頓答一經全義﹖〕 復有標、酬二門。標,謂標阿難所未知,此又有二︰一者,眾生無始妄想輪轉,生死相續︰初卷所破「想相」,二卷所指「妄見」,三卷所斥「識心分別計度」,四卷所除「細惑妄想戲論」,中間重重揀擇,乃至十卷「五陰妄想」,終乎「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末法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皆是依據此之一標者已。二者,眾生本有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初卷所示「妙淨明心」,二卷所顯「妙真如性」,三卷阿難所獲「本妙常心」,四卷如來所發「妙覺明性」,中間重重發明,乃至十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終乎知有涅槃,皆是開闡此之一標者也。

酬,謂酬阿難今所請,此亦有二︰一者,酬其願求無上菩提︰故令見華屋,選妙門,知聖位,信業報,識魔事,以護持此志不退也。二者,酬其欲懇最初方便︰故首提出「應當直心」。直心者,正念真如也,專修圓通也,決趨果海也,嚴持淨戒也,永越邪歧也。故維摩詰曰︰「直心是道場。」而此章曰︰「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更重明之︰心,該六根及如來藏。言,該三業及陀羅尼。言直故心直,心直故言直。言是心之妙境,心是言之妙智,心是言之妙體,言是心之妙用。

若論明悟,阿難心言直故,有計必陳,故得無計不摧,獲菩提心,有疑必諮,故得無疑不決,入遍知海。若論修證,觀音心言直故,一旋亡所,故得全超法界,合佛妙覺;一門圓照,故得頓發神用,滿眾生願。此所謂十方婆伽梵,一乘修行路也。七趣生類,皆是心言曲故,妄造情想諸業,妄招升沈諸苦;五陰魔類,皆以心言曲故,妄取不實之境,妄墬無間之獄。此所謂三界性顛倒,一切委曲相也。全經結歸不戀三界,起訖相應,有旨矣哉!

◎附二︰〈楞嚴咒簡介〉(編譯組)

楞嚴咒係載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的長咒。具云大佛頂陀羅尼,簡稱佛頂咒、首楞嚴咒、祕密神咒、楞嚴祕密咒,又作大佛頂真言、大佛頂如來頂髻白蓋陀羅尼、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鉢怛囉陀羅尼。旨在宣說大佛頂如來內證的功德。宋‧子璿《楞嚴經義疏註經》卷十三云(大正39‧919b)︰
「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諸句數,但是歸命諸佛菩薩眾賢聖等,及敘咒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諸難。至四百十九云跢姪他,此云即說咒曰,從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云六時行道誦咒,每一時誦一百八遍,即正誦此心咒耳。如或通誦,更為盡善。」

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載,十方如來咸以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能拔濟群苦,轉大法輪;而眾生若能誦持此咒詛,則水火、一切咒詛、魘蠱毒藥等悉皆不能加害,並可獲諸功德果報,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舊業陳債來相惱害,若有求福報速得圓滿,求長命者等皆得滿願。

相傳自唐‧大通神秀之後,禪院為祈禱安居期間平安無事而讀誦此咒,至禪僧真歇清了之後,尤相沿成習。依《瑩山清規》所記,在楞嚴會、涅槃會、灌佛會、成道會等法會之中,均讀誦此咒。此外,此陀羅尼古來亦曾被刻成經幢,如朝鮮平安北道龍川郡邑東面東部洞、黃海道海州郡泳東面清風里,皆有大佛頂陀羅尼幢。又,大唐青龍寺內供有曇貞所建不空音譯的大佛頂陀羅尼碑。

本咒的異譯有三本,皆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即︰(1)唐‧不空譯《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鉢怛囉陀羅尼》一卷。(2)元‧沙囉巴譯《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一卷。(3)元‧真智等譯《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一卷;另有藏譯本,內容大致與真智譯相同。至於《漢滿蒙藏四體合璧大藏全咒》第三套第一卷所收者,乃以《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所載之陀羅尼為主,而以藏譯本對照校訂,補其缺佚所成。

日本學者參內龍雄在其所撰《真言陀羅尼》書中,曾載有對此咒的解說及梵文羅馬字拚音。值得研習此咒者參閱。

〔參考資料〕 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陳健民《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首楞嚴三摩地觀法》;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P. Demieville著‧耿昇譯《吐蕃僧諍記》;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淨土教の起原及發達》。


碧雲寺

(一)位於河北省北京巿香山東麓︰據《大清一統志》卷七所載,係元代耶律額爾吉(一作耶律阿利吉)捨宅所建。原稱碧雲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伽藍重修,乃改今名。明代宧官于經、魏忠賢曾先後於正統年間(1436~1449)、天啟三年(1623)大肆擴建此寺,以備死後作為安息之所。清‧乾隆十三年(1748)復增建之,仿杭州淨慈寺,在西院設羅漢堂,並於寺後造金剛寶座塔。1953年曾作大規模的修葺,為現今北京西山最宏偉壯麗的寺剎。

全寺建築依山勢而建,從山門至寺頂,共分六進院落,層層疊起,主要建築有彌勒佛殿、菩薩殿、孫中山紀念堂、山門、羅漢堂、水泉院、金剛寶座塔、涵碧齋、藏經閣等。其中,羅漢堂因平面成「田」字形,故又稱田字殿,堂內有木質漆金羅漢五百尊、神像七尊及殿樑上的濟公小塑像,各像形態互異,生動逼真。孫中山紀念堂原名普明妙覺殿,因國父靈柩曾停放在此,故改今名。堂內有國父之著作、遺墨、遺像,以及一具玻璃空棺。金剛寶座塔亦稱大正覺塔,以漢白玉石所造,呈印度佛陀伽耶塔形式,然亦融合密檐、斗拱等中國傳統建築手法,高約三十五公尺,塔座滿佈佛像、天王、力士等精緻的浮雕,上有二座小型喇嘛塔及五座十三層密檐方塔。1925年國父病逝北京時,遺體即暫置於此塔內,1929年在此塔埋其衣冠,稱為「孫中山先生衣冠塚」。

(二)位於臺灣省臺南縣白河鎮關子嶺枕頭山南麓︰下臨白河水庫及嘉南平原,因具湖光山色之美,故為臺灣著名的觀光勝地。

相傳此寺由李應祥氏於清‧嘉慶元年(1796)所創,寺內奉祀之觀音聖像,即李氏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自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奉迎來臺者。1931年此寺興建大殿,歷四年半始成,1949年重建天公廟,1954年完工,同年本寺成立管理委員會。 1966年再興地藏王寶殿,1970年由各方善信捐建三寶大殿,此殿係一宮殿式之現代大理石建築,同年並將委員會改組成財團法人董事會,次年九月,聘請妙法寺住持心田為第十任住持。

關於此寺之肇建,另有一異說。據《臺灣通史》所載,康熙十四年(1675)僧人參徹自福建來台,雲遊於關子嶺附近並結廬於該地,村民乃為其建寺云云。

◎附︰周叔迦〈北京香山碧雲寺的雕塑〉(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

碧雲寺在北京西郊香山的東北麓,坐西北而向東南,沿山坡而建,寺內殿堂隨著山勢層層上升。全部寺塔的建築甚為壯麗。寺創建於元‧至順中(1330~1332),原名碧雲庵。明‧正德中(1506~1521)御馬監太監于經,將庵擴建為寺,並在寺後為他自己建造了生壙,準備為他死後葬身之地。嘉靖初(1522)于經下獄死,家產被抄沒,生壙未用。天啟三年(1623)魏忠賢又就其庵道再加拓廣,作為魏忠賢的生壙。崇禎元年(1628)忠賢被殺,也沒有葬在此處。清‧乾隆十三年(1748)就其墓壙改建成金剛寶座塔,並仿杭州淨慈寺的羅漢堂的規模在塔東南建了一座羅漢堂,在寺東北建了行宮院,行宮院西有泉水,叫作水泉院,景色深幽。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靈柩停放在此寺中。後移葬南京紫金山,便利用金剛寶座塔作為孫中山先生的衣冠塚。現在寺中各殿中的塑像,大致保存于經、魏忠賢二人拓建時的原塑,雖經過清代的整修,仍可體現明代藝人的巧思。

在進入雄立在高台上的寺門後,過橋為山門殿,殿中有二金剛力士像。左像左手撫杵,右手揚拳;右像左手平掌,右手揚杵。像高四點八公尺,衣服冠戴,彩畫鮮明,花紋折疊,相貌威猛,充分顯示作者的心思豪放和藝術精巧。

再進兩旁是鐘樓和鼓樓,中間是天王殿。其中四天王像已毀於北洋軍閥時代,僅存中央銅鑄的彌勒佛像(布袋和尚像),像高二點五公尺,甚為渾厚圓潤,是明代精品。

再進過魚池石橋是大殿,額曰︰「能仁寂照」。殿還是明代建築,單檐廡殿頂,前有月台。殿中奉三世佛︰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左是藥師佛,右是彌勒佛。釋迦像旁侍立兩羅漢、兩菩薩,即左是迦葉尊者和文殊菩薩,右是阿難尊者和普賢菩薩,姿態優美,座下兩力士尤佳。東西兩壁塑十八羅漢,全部襯以山谷岩石,各羅漢旁都有侍者,姿態不一,形相如生,意趣悠然。惜經清代整修,有失其真,彩色亦過於纖巧。釋迦像壁背後是觀世音菩薩立像,四周襯以《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所說「救八難」的故事和龍女、善財童子、龍王、海神、天王、韋陀等像。殿中又有明‧嘉靖九年(1530)和崇禎二年(1629)鑄銅鐘各一口。

大殿前左右各有六角經幢一座,前三面有文,後三面無字。左幢刻尊勝咒,右幢刻大悲咒。殿後中央有碑亭一座,亭中是乾隆十三年碧雲寺碑,碑陰刻弘曆(清高宗)於同年所作遊碧雲寺詩。

亭後是菩薩殿,額曰︰「靜演三車」,中奉五大菩薩塑像是︰中央觀世音菩薩,左文殊菩薩,再左大勢至菩薩;右普賢菩薩,再右地藏菩薩,各乘獅象等坐騎。各菩薩之上,在殿枋間,有各個菩薩的小型塑像。東西兩壁塑二十四諸天和四星像。(中略)

在諸菩薩像和諸天像的四周都塑有細小的人物故事像,如唐僧取經等,其內容難以究考了。菩薩殿後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堂。

中山堂後山上是金剛寶座塔,所謂金剛寶座塔是指印度佛陀伽耶城的釋迦牟尼佛成道處的紀念塔。凡是仿其式樣而建的塔,便稱為金剛寶座塔。登山以後首先有雕工精細的漢白玉石牌坊一座。牌坊面寬三十四公尺,高十餘公尺,額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安養道場」。牌坊左右有石照壁,其上浮雕有人物像,左半段的人物題名是︰陶淵明為廉、諸葛亮為忠、李密為孝、藺相如為節;右半段的人物題名是︰狄仁傑為孝、文天祥為忠、趙必為廉、謝玄為節。此照壁的背面左右各雕刻獅子。照壁的兩翼正面都雕刻天馬,背面刻有八仙。

坊內左右各有一磚建碑亭,亭中是金剛寶座塔碑,左是滿文、蒙文,右是漢文、藏文。亭的結構極為特出,再進磚碑牌坊便是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也是坐西向東,全高三十四公尺,是用漢白玉石砌成的。下是兩層塔基,下層台基高六點一六公尺,上層台基高五點四二公尺,有石階可上。塔基之上建石塔,也分兩層。下層長方形,寬十五點六八公尺,深二十一點一八公尺,周圍雕刻佛像,分上下兩排,中間隔以螭首。正面中為券洞,額題︰「燈在菩提」。門券上雕有飛仙、龍、鳳、獅、象。門兩旁下列雕彌勒佛(布袋和尚)、達磨祖師和四大天王,上列雕無量壽佛像九尊。其餘三面,上下兩排都雕釋迦牟尼佛像,共七十二尊。南北兩面是︰西有七佛,東有三佛,中間有一分叉,分叉的兩側面各雕一佛;正面雕一佛;佛的兩旁各雕一塔。如是上下兩排相同,便有四塔;南北兩面共計便有八塔,這象徵釋迦如來一生應化的八大處所︰(1)降生處、(2)成道處、(3)轉法輪處、(4)現神通處、(5)從忉利天下處、(6)化度分別僧處、(7)思念壽量處、(8)入涅槃處。在此八處都建有寶塔以為紀念,稱為八大靈塔。在後面中央凸出,下列有一佛龕,龕旁各雕一花一佛,上列雕五佛,凸處兩旁上下各雕兩佛。龕中佛像現已不存。

由正面的券洞內左右循石階上升至塔上,又有石塔八座。最前方左右各一圓形梵塔,四面各依西藏密宗儀軌雕一佛母像。正面為葉衣佛母,右面為大白傘蓋佛母,後方為救度佛母,右方為尊勝佛母。葉衣佛母是藏文名稱,在漢文佛經中稱為葉衣觀音。形像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藥草。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疾病。大白傘蓋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大白傘蓋佛頂。其形像是三面六臂,左第一手持白傘,第二手持繩索,第三手持弓;右第一手持箭,第二手持金剛杵,第三手持旛。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災害。救度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多羅菩薩。其形像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蓮華。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苦惱。尊勝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尊勝佛頂。其形像是三面八臂。左右第一手合持金剛杵與金剛索當胸;右第二手持佛像,第三手持箭,第四手與願印;左第二手施無畏印,第三手持弓,第四手持寶瓶。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障難。

梵塔之後,中央有一金剛寶座式的方塔。塔頂的式樣,是中央兩層方盤的柱體,四隅各一梵塔式的寶瓶。塔身正面有一佛龕,龕額上題「現舍利光」。佛龕內四壁都是石刻佛畫。正面是一佛二菩薩,即是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左右兩壁有十六供養菩薩,分為上下兩列,每列四菩薩。就是「法源、衣、密酒器、鏡、塗香、燈、燒香、花、琵琶、笛、鼗鼓、腰鼓、嬉、戲、歌、舞」十六供養菩薩。龕內券門上刻有色、聲、香、味、觸五供養菩薩,門券下腳左右各刻一供養人。龕頂為圓穹形,四面各一佛。最上是藏文的毗盧遮那佛咒和藥師佛咒。所有這些佛畫都是根據西藏地區風格繪刻的,塔頂上左右兩面各有三佛,與龕內釋迦佛合成七佛。即是過去世的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此塔的後面就是上升的蹬道口。

此方塔之後有五座十三層密檐方塔︰中央一塔,四隅各一塔。中央方塔四面各雕釋迦牟尼佛像,手的姿勢各各不同。正面是與願印(象徵降生),左面是降魔印(象徵成道),後面說法印(象徵轉法輪),右面定印(象徵入涅槃)。四面佛像左右各有二菩薩立像,即是八大菩薩。此塔重檐之上還有一佛龕,其中有佛一軀。四隅方塔的每面正中雕一羅漢坐像和兩旁二侍者,就是十六羅漢。全塔雕像都是根據西藏地區的傳統形相而雕造的。由此可以考知乾隆時代雕刻藝術的技巧情況。

在金剛寶座塔前方下面,大殿的西南是乾隆十三年仿杭州淨慈寺羅漢堂的規模所建的羅漢堂,中奉木雕的五百羅漢像,像貌沒有重複的,是清代較好的雕刻,堂是田字形,中間有四個小天井,四面各有抱廈一間為入口。正面的抱廈中有四大天王像。因為堂是坐西向東,所以羅漢的排列是由東北而西北而西南而東南。在堂的中央,中字甬道的中心奉三世佛,正面甬道口為面向內的韋陀立像,右邊甬道口是永明禪師立像,左邊甬道口是宋代呵罵秦檜的瘋僧立像,後面甬道口是地藏菩薩立像,這三像都是面向外,在左方樑上有宋‧道濟禪師像,就是俗所謂濟公是。

北京雖自遼代以來,就是首都。但是現存的遼、金、元、明時代的藝術作品並不多。遼、金、元三代徵集了大批藝人在此,修建了不少工程,創作了許多雕塑。當時的作品尚能保存宋代的現實主義作風,極為優美。元代由於尼泊爾藝術家阿尼哥的來華,與其弟子劉元等有所創作,藝術作風有所發展。元末荒亂,曾經中斷。明代中葉逐漸恢復,身形面貌雖較近真,而衣紋的處理多嫌瑣碎。清代雕塑則連面貌亦嫌空虛。碧雲寺的兩殿雕像,是北京所保存的明代雕塑中較為完整和精良之作,雖經清代重修,仍可窺見明代現實主義作風的端倪,為考證中國藝術源流的一項重要資料。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