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城

(譬喻)以城譬小乘之涅槃。法華經化城喻品曰:「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二百由旬,化作一城。」文句七下曰:「防非禦敵,稱之為城。」


一由旬

(雜語)里程名。見由旬條。


一由繕那

(雜語)由旬之新稱。見由旬條。


一等

(術語)一樣平等也。無量壽經上曰:「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又同一之階級也。


七寶塔

(雜名)即所謂多寶塔也。法華經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


三光天子形像

(圖像)畫三光之像以明星為菩薩形,置於中央,以日月為天人形,置於左右,學海餘滴四曰:「在佛工家造三光像,大明星為菩薩形,日月二天作天人形。若三光俱依其本,即宜為菩薩形。若約其,則宜並為天人形。今一是從本,二是就,本互顯也。若約日月星辰階位,則宜於日月後列明星。今則明星依其本地,故安於中央,日月就,故列於左右。況復妙經以名月天子普光天子寶光天子為次第,大明星在其中間耶?」愚案明星有先日破世間闇之本誓。大集經二十三虛空目分淨目品曰:「往昔發願,此閻浮提夜五分過,餘一分在,當在日前十千由旬,先當破壞閻浮提闇而作明相。」


三十三天

(界名)梵語,忉利天Trayastriśa,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經論五曰:「三十三天,謂此山頂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此數。」智度論九曰:「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音言悉怛梨余悉衛陸,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三百由旬

(雜語)法華經化城喻品說,有導師欲率眾越五百由旬之險難至寶處,恐眾疲倦而還,遂方便於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暫為止息。三百由旬者為超三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三界果報處為三百。」


九品淨土

(術語)又曰九品淨剎,九品安養,九品蓮臺。有九品差別之淨土也。願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別,故所生之極樂淨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說雖基於觀無量壽經。而彼經但謂眾生之機,有九品之別,各修其品之行者,有來迎之真化,華開之遲速,悟道之早晚。實未明言極樂有九品之別。惟據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三及支謙之阿彌陀經下,則說與九品開合不同之三輩往生。謂其上輩者,直往生淨土,住於空中七寶舍宅,且去阿彌陀佛為近。中輩及下輩者,不得直至佛所,道見彌陀國界邊自然七寶城,縱廣各二千里者,止於此,居五百歲,出而至阿彌陀佛所,聞法亦不開解,住於地上之舍宅,且去佛甚遠云。是即說三輩人所生之土,有中邊優劣之殊者也。若據無量壽經下,則其明三輩往生之文中,不言所生之處有異同。而別至末段,說疑惑者,生於邊地,處於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之宮殿,五百歲中,不見佛聞法。是為邊地不攝於三輩者,與前二經不同。然淨土有中邊之說,則彼此無異。又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別有九品淨土之說。文曰:「無量壽國,在九品淨識三摩地,是即諸佛境界,如來所居。三世諸佛,從是成正覺,具足三明,增長福慧。其九品境界:上品上生真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真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是名曰九品淨識真如境。」又「若有眾生,欲往生如是九品淨土,奉視十二圓妙(即十二光佛),日夜三時,稱如是九品淨土名,讚十二光佛號,即永出三界火宅,定生真如,離有漏,永入無漏。」是蓋為密教一種之所說,與淨土家所謂九品不同之處也。


九山八海

(名數)謂須彌山等九山與周於各山間之八海也。是蓋印度世界建立說所表之山海總數,以須彌山為中心,其周圍有遊乾陀羅等八大山,成列迴繞,而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故總為九山八海。

據起世經一長阿含經十八等,所謂九山者:一、須彌Sumeru,二、佉提羅Khadiraka,三、伊沙陀羅Iādhara,四、遊乾陀羅Yugadhara,五、蘇達梨那Sudarśana,六、安濕縛竭拏Aśvakara,七、尼民陀羅Nimidhara,八、毘那多迦Vinataka,九、斫迦羅Cakravāda是也。

須彌又作蘇迷盧,須彌樓,修迷樓,須彌盧,或作彌樓。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世界之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八萬四千由旬,中有帝釋之宮殿。

佉提羅又作朅地洛迦,佉提羅迦,佉得羅柯,朅那里酤,軻梨羅,朅達洛迦,羯地羅,佉陀羅,軻犁羅,可梨羅。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四萬二千由旬,以七寶合成,在須彌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中間有大海。闊八萬四千由旬。無量之優缽羅華,缽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覆水上。此海中又有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陀尼,北鬱單越之四洲。

伊沙陀羅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以七寶合成,在佉陀羅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中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優缽羅華缽頭摩華等妙香物,覆水上。

遊乾陀羅又作遊犍陀羅,踰健達羅,由犍陀羅,踰乾陀羅,由乾陀,喻漢多。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伊沙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二萬一千由旬

蘇達梨舍那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遊乾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一萬二千由旬

安濕縛朅拏又作阿輸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上闊亦同之。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六千由旬

尼民陀羅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安濕縛朅拏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二千四百由旬

毘那多迦又作毘那耶迦,毘泥怛迦那,吠那野怛迦,毘那怛迦,尾那怛酤,毘那矺迦,維那兜。譯為障礙或犍與,又曰象鼻。亦周匝在尼民陀羅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尼民陀羅山。二山中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其水上並皆覆四種之雜華,諸妙香物。

斫迦羅又作斫羯羅,遮迦和,斫訖羅,斫迦婆羅。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上闊亦如之。圍繞毗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之即為太虛。二山中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

但據俱舍論十一等,其所傳稍有不同者。其頌云:「蘇迷盧處中,次踰健達羅,伊沙馱羅山,朅地洛迦山,蘇達梨舍那,頞濕縛羯拏,毘那怛迦山,尼民達羅山。於大洲等外,有鐵輪圍山。前七金所成,蘇迷盧四寶。入水皆八萬,妙高出亦然,餘八半半下,廣皆等高量。山間有八海,前七名為內,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第八名為外。三洛叉二萬,二千踰繕那。」此說以遊乾陀羅為第二山,伊沙馱羅為第三山,乃至尼民達羅為第七山,列次少與前異。且前起世經等,謂九山皆為七寶所成,八大海水,皆各覆優缽羅華等諸妙香物,而俱舍論等謂須彌山為四寶所成,中間七大山,悉為金所成,八大海水,內七海名之為內海,八功德水湛於其中,第八海其量為三億二萬二千由旬。名之為外海,鹹水盈滿云。諸經說此者甚多,茲不一一揭出。


五無間

(名數)八大地獄之第八阿鼻地獄,謂之五無間。有五種之無間故也。一、趣果無間,感此獄之罪業,為順現業或順生業,在造業與受果之間,決無隔他生者。二、受苦無間,受苦無間隔者。三、時無間,時無間斷也。四、命無間,壽命常相續無間斷也。五、形無間,地獄之廣有八萬由旬,身形亦有八萬由旬,無些少空處也(大部補註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論為標列此五無間之義。然檢成實論唯有初一義,無後四義。後四義大乘義章七於無間業舉四義中〔引於無間業下〕,取自後三義也。但彼合時無間與命無間之二為一壽命,此開而為二也。後人不察,和附之皆為成論之說。翻譯名義集,四教儀集註,增輝記等皆然)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曰:「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一、受苦無間,二、身形無間,此二者與上同。三、罪器無間,種種之罪器充滿而無間隔也。四、眾類無間,種種之眾生同一受之而無間隔也,五、時無間,與上同。


五百由旬

(雜語)法華經說越五百由旬之險難而有寶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天台謂凡聖同居土為三界之果報,故以之為三百由旬,方便有餘土為四百由旬,實報無障礙土為五百由旬,超之即有寶所,即究竟之常寂光土也。嘉祥以三界為三百,以二乘為二百,超三界與二乘之處,即大乘之寶所真涅槃也。慈恩以分段生死有惑業苦之三,為三百,以變易生死有惑苦之二,為二百,超此二生死,則至涅槃云。


伍官王

(雜名)十王之第四。司掌大海底正東沃燋石下合大地獄。此重地獄,縱廣五百由旬。另設十六小地獄。查核罪人事犯大小推入合大地獄受苦。另再判發何小地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伽耶迦葉

(人名)Gayākāśyapa,又作竭夷迦葉、伽耶迦葉簸,羅漢名。伽耶,譯曰象城,三迦葉之一。光宅之法華疏一曰:「伽耶迦葉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領五百徒眾,住在伽耶城中。如來往化,即捨邪從正,得羅漢道。仍以本所住城為名也。」文句一下曰:「伽耶亦竭夷,亦象,此翻城,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名義集一曰:「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也。文句翻城,近此山故。」不思議境界經上曰:「伽耶迦葉簸。」見伽葉條附錄。(CBETA註:疑為見迦葉條附錄)


八萬四千

(雜語)西天之法,顯物之多者,常舉八萬四千之數,略云八萬,如舉煩惱之多,曰八萬四千之塵勞,舉教門之多,曰八萬四千之法門,須彌之高深,曰八萬四千由旬,非想天之壽命,劫初之人壽曰八萬四千歲。


六十四眼

(雜語)阿鼻之獄卒有六十四之眼也。往生要集上本曰:「有十八獄卒。頭如羅剎。口如夜叉。有六十四眼。迸散鐵丸。鉤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滿阿鼻城。」


劍樹地獄

(界名)十六小地獄之一。長阿含第十九地獄品曰:「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獄,慞惶馳走,求自救護。宿罪所牽,不覺忽至劍樹地獄。劍樹地獄,縱橫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劍樹林中,有大暴風,起吹劍樹葉,墮其身上。著手手絕,著足足絕,身體頭面,無不傷壞。」


功德池

(地名)八功德水之池。在極樂。無量壽經上曰:「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橫深淺,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


化佛

(術語)佛菩薩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中略)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變現之化佛也。法華經普門品曰:「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觀無量壽經曰:「當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中略)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是菩薩變現之化佛也。


化城喻品

(經名)法華經第三之終說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時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眾生成佛之所為寶所,到此寶所,道途悠遠險惡,故恐行人疲倦退卻,於途中變作一城郭,使之止息,於此處養精力,遂到寶所,佛欲使一切眾生到大乘之至極佛果,然以眾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說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為止息,由此更使發心進趣真實之寶所也。然則小乘之涅槃,為一時止息而說,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中略)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中略)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化樂天

(界名)Nirmanarataya,六欲天之第五。在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日一夜。身長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兒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間十二歲之童。梵名尼摩羅,須涅蜜陀。智度論九曰:「化自樂天。」仁王經上曰:「化樂天。」俱舍論十一曰:「樂變化天。」智度論九曰:「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仁王經上曰:「若菩薩住十億佛國中,作化樂天王修千億法門。」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踰繕那

上羊朱反繕音善。古云由旬。或云由延。或云瑜闍那。皆梵語訛略也。正云踰繕那。上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前後翻譯諸經論中互說不同。文句繁多略而不述。今且案西域記云。踰繕那者自古聖王軍行程也。舊傳一踰繕那有四十里。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如上經論所說。差別不同。考其異端。各有所據。或取聖王或取凡肘或取古尺。取捨雖懷異見。終是王軍一日行程適中取實今依西域記三十里為定。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行記奉對太宗皇帝所問。其言真實。故以為憑。餘皆不取


波利質多俱毘陀羅

梵語唐云圓生案俱舍論云忉利天宮城外東北有圓生樹高百由旬是三十三天受慾樂勝處其樹花開香氣順風能遍百踰繕那逆風猶能薰及五十由旬以樹枝遍故也


俞旬

庾朱反梵語訛略不妙也古曰由延或曰由旬或云喻闍那皆不正也梵音云踰繕那西域記云王軍一日行程三十里也


喻旬

亦梵語或云由旬或曰由延或云踰闍那正梵音踰繕那自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以法筭計之即三十里也


半由旬量

由旬是梵言具云踰繕那。此曰和合。謂以多俱盧舍和合成故。案佛本行集第十二云。七微塵成一[穴/匆/心]牖塵。七[穴/匆/心]成一兔毛頭塵。七兔毛塵成一羊毛頭塵。七羊毛塵成一牛毛塵。七牛毛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虱。七虱成一芥子。七芥子成一大麥。七大麥成一指節。七指節成尺。二尺成一肘。四肘成一弓。五弓成杖。二十杖名一息。八十息名一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由旬。準此方尺量二里餘八十步當一俱盧舍。計一由旬合有一十七里餘二百八步或百一由旬。如此方一驛地也


恒伽河

準經香山頂上有阿耨達池。其池四面各流出一河。東面私陀河。從金剛師子口流出。其沙金剛。東入震旦國便入東海。南面恒伽河。從銀象口流出。其沙白銀。流入南印度便入南海。西面信度河。從金牛口流出。其沙黃金。流入信度國便入西海。北面縛蒭河。從瑠璃馬口流出。其沙是瑠離。流入波斯拂林便入北海。其池縱廣五十由旬。四面口各一由旬


伊那鉢那象王住金脅山

伊那鉢那此云香葉其象身長九十由旬高三由旬常住第一金山之脅即是最初計都末底山也


踰繕那

梵語市戰反亦言踰闍那此云合也應也計應合爾許度量同此方驛也自古聖王一日行也案西國饍那亦有大小或三十里或四十里昔來皆取四十里也舊經論中或云由延又作由旬或言俞旬皆訛略也


分級

上墳問反經文說須彌山有三層級下廣上陿說其由旬與俱舍論不同俱舍論頌云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從下向上半半減之皆踰繕那量此經即云下級六十中級四十上級二十由旬琳意疑謂此經說其城郭非地之量也


堙羅

古文垔[宋-木+(栗-木+土)]二形今作[土*因]同於仁反帝釋象王名也經中或名[嘌-示+土]那婆或言伊羅鉢多羅此譯云香枼身長九由旬高三由旬其形相稱也[嘌-示+土]烏賢反


踰繕那

市戰反此云合也應也計應合爾許度量同此方驛也自古聖王一曰行也案西國繕那亦有大小或三十里昔來皆取四十里為定舊經論中或作踰闍那或作由延亦作由旬或云俞句皆訛略也


俞旬

庾朱反又作由旬或由延又作踰闍那皆一也並訛也正言踰繕那此譯云合也應也計合應爾許度量同此方驛邏也案五百弓為一拘盧舍八拘盧舍為一踰繕那即此方三十里也言古者聖王一日所行之里數


[續一切經音義]
阿鼻

梵語也或云阿毘或云阿鼻旨此云無間無間有二義一身無間二受苦無間此地獄縱廣深等二萬由旬故俱舍論云此下過二萬無間深廣同也


踰繕那

上羊朱反。繕音善。梵語也。古云由旬。或云由延。或云踰闍那。皆訛略也。案西域記云。踰繕那者。自古聖王軍行程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唯十六里。考其異端各有所據。或取聖王行時或取肘量或取古尺終是軍行一日程也。今冝依西域記三十里為定。蓋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行記奉對太宗皇帝所問實以憑焉。此並依慧琳法師及慈恩音訓釋


踰繕那

上羊朱反次音善梵語也或云踰闍那古云由旬皆訛略也正云踰繕那即上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諸經論中互說里數不同或云四十里或云三十里或唯十六里蓋以或聖王行有遲速或取肘量或以古尺雖各有異見終是王軍一日行程也案西域記三十里為定以玄奘法師親考遠近撰此行記[春-日+廾]對太宗皇帝所問其言不謬矣


踰繕那

舊云由旬或云踰闍那此無正飜義飜一程也即自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前孔雀王經中已廣釋


踰繕那

舊云由延或曰由旬亦云踰闍那梵語聲轉也此無正翻或云十六里或云四十里即自古聖王軍行一日程也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俞旬

上音逾或云由旬此云十六里應和尚云三十里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兩卷

上都高反欲界第二天名也亦名三十三天在湏[弓*(乞-乙+小)]山頂上是帝釋所居也帝釋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句>旬]衣重六銖壽天千歲論云人間一百歲為卅三天一晝夜如是日月歲數卅三天壽千歲當人閒三億六百万歲也經云湏[弓*(乞-乙+小)]山頂去地八万四千由旬論云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十六里為一由旬


由[這-言+(乏-之+山)]

羊連反即由旬


踰繕

常戰反踰繕那舊云由旬


[翻梵語]
拘利那術踰旬

應云拘致那由他由旬 譯曰拘致者億那由他者十万由旬者四十里


[佛光阿含藏]
有石牛幢

起世因本經(大一‧三六六下)作:「有一石牛,高一由旬,以此因緣,故名瞿陀尼洲。」


阿耨達泉

阿耨達泉(anotatta)(巴),即阿耨達池,譯為無熱惱,為古傳所謂閻浮洲四大河之發源地。位於大雪山北,香醉山南,周圍八百里,金、銀、瑠璃、頗胝以飾其岸,金沙彌漫,清波皎鏡。大地之菩薩以願力化現龍王,潛居其中,出清冷水,比供給南瞻部洲。

阿耨達泉(Anotatta sara)(巴),譯為無熱惱池。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佛光二‧六八八):「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頂上有阿耨達池,縱廣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淨無穢,……阿耨達池東有恆伽河,從牛口出,從五百河入於東海。阿耨達池南有新頭河,從師子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南海。阿耨達池西有婆叉河,從馬口出,從五百河入於西海。阿耨池北有斯陀河,從象口中出,從五百河入於北海。阿耨達宮中有五柱堂,阿耨達龍王恆於中止。」


忉利天

忉利天(Tāvatijsā devā)(巴),亦作三十三天,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之處,中央喜見城,帝釋天即居於此。巴利本謂母命終生兜率天。


閻浮提

閻浮提(Jambudīpa)(巴),即南瞻部洲。

即南贍部洲。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一‧二一○中)提及此處時,只言「此國境」、「此地界」,巴利本(D. vol. 2, p. 235)僅謂:此大地。

閻浮提(Jambudīpa)(巴)、(Jambudvīpa)(梵),又作琰浮洲、贍部洲。為吾人所住之處,由於中央有一大樹,名曰閻浮,故名閻浮提。又由於位於須彌山之南,故又稱南閻浮提。

閻浮提(Jambudīpa)(巴)、(Jambudvīpa)(梵),又作贍部洲,為吾人所居之處,由於中央有一大樹,名曰閻浮,故名閻浮提。四大洲之一。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閻浮提洲品(佛光二‧六八二):「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其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人面亦爾,像此地形。」文陀竭王經(大一‧八二四中):「南方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宋、元、明三本均無「提」字。


灰河地獄

灰河地獄(khārodaka-nadī)(巴),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地獄品(佛光二‧七一八):「灰河地獄縱廣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灰湯涌沸,……從底至上,鐵刺縱廣鋒長八寸。其河岸邊生長刀劍,其邊皆有獄卒ⓡ狼;又其岸上有劍樹林;枝葉花實皆是刀劍,鋒刃八寸。罪人入河,隨波上下,迴覆沈沒,鐵刺刺身,內外通徹。」


熱鐵丸地獄

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地獄品(佛光二‧七二○):「鐵丸地獄縱廣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熱鐵丸自然在前,獄鬼驅捉,手足爛壞,舉身火然。」


波梨耶多羅

波梨耶多羅(pāricchattaka)(巴),忉利天第一樹之名,又譯晝度、圓生等。長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園中有樹,名晝度,周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


猶如鐵城縱廣一由旬,……不可稱計

「猶如鐵城縱廣一由旬,……不可稱計。」雜阿含卷三十四第九四二經(大正‧卷三四‧九五○經)作:「譬如,比丘!有士夫壽命百歲,晨朝憶念三百千劫,日中憶念三百千劫,日暮憶念三百千劫,如是憶念劫數,百年命終,不能憶念劫數邊際。」


摩師山

摩師山(Macchīkasanda)(巴),城市名,離舍衛城三十由旬(一由旬約四十里)。


滿富城

滿富城(Pūrnadhana)(巴),又作福增城,音譯富樓那跋陀那城。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大二‧八四五下):「去此舍衛國一百六十由旬,有一大城,名曰福增。」


於閻浮樹之敘述後,起世因本經

於閻浮樹之敘述後,起世因本經(大一‧三六六下)另有如下記載:「而彼樹下,有閻浮檀金聚,高二十由旬,以金從於閻浮樹下出生,是故名為閻浮檀。閻浮檀金,因此得名。」


晝度

晝度(Pāricchattaka)(巴),又作波利質多,譯為圓生、香遍、圓妙莊嚴,為忉利天之大香樹。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忉利天品(佛光二‧七六三):「雜園林、大喜園林二園中間有樹名晝度,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晝」,聖本作「畫」。


三十三天

又稱為忉利天,為欲界六天之第二天,即天帝釋所居之天界,位於須彌山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處。四方各有八天,加上中央之善見城(喜見城),共有三十三天,故名。

三十三天(Tāvatījsā devā)(巴),欲界天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閻浮提上八萬四千由旬處。四方各八天,再加中央帝釋所居之喜見城天,共為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Tāvatijsā devā)(巴),又作忉利天。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閻浮提洲品(佛光二‧六八○):「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宮,寶城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又復如是。」


食自然粳米

頂生王故事經(大一‧八二三上):「此是自然粳米無皮無莖,不加捶杖亦不揚簸,香順風百由旬,逆風五十由旬,極香極美,彼土人民食此粳米,諸賢亦當食此粳米。」


[阿含辭典(莊春江)]
阿能訶

ānaka的音譯,鼓名,原意為「銅鼓;定音鼓;半球形銅鼓」,義譯為「召喚者」,其鼓聲能遠揚,「訶」讀作「喝」。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召喚者」(Summoner),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這是由巨型螃蟹的爪做的鼓,12由旬內都能聽到其鼓聲,因此,用來在節慶時集合群眾。


[佛光大辭典]
一城

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說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六上):「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中略)可於中止,隨意所作。』」 p62


一等

乃一樣、平等、無差別心之意。與「無別」、「無異」同義,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 p70


七日輪出

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乃劫末之相。據法苑珠林載,一日出時,百草樹木一時凋落。二日出時,四大海水從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內,皆自然枯涸。三日出時,四大海水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內,皆展轉消盡。四日出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亦皆乾竭。五日出時,四大海水縱廣七千由旬,亦皆竭盡。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出,從須彌山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及八大地獄,燒滅無餘,人民命終,六欲諸天亦皆命終,宮殿皆空,一切無常,不得久住。七日出時,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百千由旬永無遺餘,山皆洞然,諸寶爆裂,裂焰震動至於梵天,蕩盡惡道。〔中阿含卷二「七日經」〕 p93


七金山

位於須彌山及鐵圍山間之七座山,其山悉由金寶所成,故有此稱。七者即:(一)踰健達羅山(梵 Yugajdhara),繞須彌之山,高四萬由旬。(二)伊沙馱羅山(梵 Īsādhara),繞踰健達羅,高二萬由旬。(三)朅地洛迦山(梵 Khadiraka)。(四)蘇達梨舍那山(梵 Sudarśana)。(五)頞濕縛羯拏山(梵 Aśvakarna)。(六)毘那怛迦山(梵 Vinataka)。(七)尼民達羅山(梵 Nimijdhara)。此七座金山,依序繞其前座,高度亦為前座之半。然長阿含經卷十八、起世經卷一等所載相異。〔瑜伽師地論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 p100


七寶塔

亦即多寶塔。釋迦佛於靈鷲山說法華時,忽於地下湧現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多寶如來全身舍利,坐於其中。〔法華經見寶塔品〕 p124


九山八海

古印度之世界觀所示山、海之總數。據起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載,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佉提羅、伊沙陀羅、遊乾陀羅、蘇達梨舍那、安溼縛朅拏、尼民陀羅、毘那多迦、斫迦羅等八山,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總為八海。即:(一)須彌山(梵 Sumeru),又作蘇迷盧、修迷樓,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於世界之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濶亦同,中有帝釋之宮殿。(二)佉提羅(梵 Khadiraka),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羅柯,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圍繞於須彌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達八萬四千由旬,水上遍覆無量之優鉢羅華、鉢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閻浮提、瞿陀尼、鬱單越等四大洲,各分布於東、南、西、北四方。(三)伊沙陀羅(梵 Īsādhara),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頂闊亦同,以七寶合成,繞於佉提羅山之外,二山之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水上。(四)遊乾陀羅(梵 Yugajdhara),又作遊犍陀羅、踰健達羅,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伊沙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二萬一千由旬。(五)蘇達梨舍那(梵 Sudarśana),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闊亦同,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二千由旬。(六)安溼縛朅拏(梵 Aśvakarna),又作阿輸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闊亦同,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間之大海,闊六千由旬。(七)尼民陀羅(梵 Nimimdhara),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安溼縛朅拏山,二山間之大海,闊二千四百由旬。(八)毘那多迦(梵 Vinataka),又作毘那耶迦、毘泥怛迦那,譯為障礙或犍與,又稱象鼻。圍繞尼民陀羅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頂闊亦同,二山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優羅華等諸妙香物。(九)斫迦羅(梵 Cakravāda),又作斫訖羅、遮迦和,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毘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又俱舍論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等所傳與上之述說稍有不同。〔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光記卷十一、俱舍論頌疏卷十一〕 p127


八萬四千

乃數量極多之形容詞。又作八萬。煩惱種類極多,喻稱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塵勞。佛所說之教法及其意義至為繁複,故亦總稱八萬四千法門(八萬法門)、八萬四千法藏(八萬法藏)、八萬四千法蘊(八萬法蘊)。據觀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皆悉莊嚴美好,可放出八萬四千光明。此外,無間地獄縱廣約為八萬由旬,其生苦之具亦有八萬四千種,故亦稱八萬地獄。〔往生要集卷上〕 p300


八萬地獄

即阿鼻地獄之異稱。觀佛三昧海經卷五(大一五‧六六八下):「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下十八隔,周匝七重,皆是刀林。(中略)一一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吐火。(中略)五百億蟲,蟲八萬四千嘴,嘴頭火流如雨而下,滿阿鼻城。此蟲下時,阿鼻猛火其焰大熾,赤光火焰照八萬四千由旬。」又稱:「此城苦事八萬億千,苦中苦者集在此城。」此阿鼻地獄即稱為八萬地獄。〔俱舍論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參閱「地獄」2311、「阿鼻地獄」3669) p301


八熱地獄

為受熱氣苦之地獄的總稱。又作八大地獄、八大捺落迦。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載,南贍部洲下,過五百由旬處有地獄。此地獄有大有小,大則八寒、八熱地獄,小則於每一大獄之四門,各有四小獄,故每一大獄皆有十六小獄;受罪眾生遊於小獄時,其苦轉增,故又稱之為遊增獄。

八熱地獄即:(一)想地獄(梵 Sajjīva),又作等活地獄。此獄中受苦眾生,手生鐵爪,其爪長利,互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墮落;或被斫刺磨擣,想為已死,然冷風吹之,皮肉還生,尋復活起,故稱想地獄。凡犯殺生罪者墮此。(二)黑繩地獄(梵 Kālasūtra),此獄中獄卒,以熱鐵繩絣牽罪人,然後斬鋸,復有惡風吹熱鐵繩,籠絡其身,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故稱黑繩地獄。(三)堆壓地獄(梵 Sajghāta),又作眾合地獄。此獄中有大石山,罪人進入後,山自然合起,堆壓其身,骨肉糜碎,故稱堆壓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者墮此。(四)叫喚地獄(梵 Raurava),謂受罪眾生,既至此獄,獄卒即將其擲入大鑊中,沸湯烹煮,受諸痛苦,號啕叫喚,故稱叫喚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飲酒者墮此。(五)大叫喚地獄(梵 Mahāraurava),謂獄卒既將罪人沸湯烹煮已,業風吹活,又捉向熱鐵中煎熬,痛苦極切,發聲大叫,故稱大叫喚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者墮此。(六)燒炙地獄(梵 Tapana),又作焦熱地獄、炎熱地獄。此地獄以鐵為城,烈火猛燄,內外燒炙,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燒炙地獄。(七)大燒炙地獄(梵 Pratāpana),又作大焦熱地獄、大極熱地獄。謂獄卒將罪人置於鐵城中,烈火燒城,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復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著於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大燒炙地獄。(八)無間地獄(梵 Avīci),又作阿鼻地獄、無救地獄。謂有罪眾生,於此獄中受苦,無有間歇,故稱無間,乃極苦之地獄。凡造五逆罪、誹謗大乘者墮此。

成實論明示五種無間,即:(一)趣果無間,有極重罪者即向彼獄受其果報,無有間歇。(二)受苦無間,謂至彼獄受諸痛苦,無有間歇。(三)時無間,謂至彼獄受苦時節無有間歇。(四)命無間,謂彼地獄壽命一中劫無有間歇。(五)形無間,謂彼地獄受罪眾生,生而復死,死而還生,身形無有間歇。〔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p311


十三緣

又作日冷十三緣。據長阿含經卷二十二載,日光生冷之因緣有十三,即:(一)謂須彌山與佉陁羅山二山之間有水,廣八萬四千由旬,其水生優羅等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二)謂佉陁羅山與伊沙陁羅山二山之間有水,縱廣四萬二千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三)謂伊沙陁羅山與樹提陁羅山二山之間有水,廣二萬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四)謂樹提山與善見山二山之間有水,廣一萬二千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五)謂善見山與馬祀山二山之間有水,廣六千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六)謂馬祀山與尼彌陁羅山二山之間有水,廣一千二百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七)謂尼彌陁羅山與調伏山二山之間有水,廣六百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八)謂調伏山與金剛輪山二山之間有水,廣三百由旬,其水生諸雜花,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九)謂金剛輪山與閻浮提地二處中間有水,映於日光而日生冷。(十)謂南閻浮提河少,西拘耶尼水多,其水映於日光而日生冷。(十一)謂西拘耶尼河少,東弗于逮水多,其水映於日光而日生冷。(十二)謂東弗于逮河少,北鬱單越河多,其水映於日光而日生冷。(十三)謂日宮殿光照大海水,水映日光而日生冷。 p367


十六小地獄

又作十六遊增地獄。為八大地獄(八熱地獄)之眷屬。有關十六小地獄之名稱,諸經所說不一:(一)依大智度論卷十六載,指八寒冰地獄與八炎火地獄。八寒冰地獄即:頞浮陀(多少有孔)、尼羅浮陀(無孔)、阿羅羅(寒顫之聲)、阿婆婆(亦患寒之聲)、睺睺(亦為患寒聲)、漚波羅(此地獄之外壁似青蓮華)、波頭摩(紅蓮華色,眾生於其中受苦)、摩訶波頭摩等地獄;八炎火地獄即炭坑、沸屎、燒林、劍林、刀道、劍刺林。鹹河、銅橛等地獄。蓋大智度論以八寒冰地獄攝於十六小地獄中,為八大地獄之眷屬,然俱舍論卷十一則以八大地獄除各有十六眷屬地獄外,別有八寒地獄。

(二)據經律異相卷四十九、諸經要集卷十八等所載,八寒、八熱大獄,每獄有四門,每門各有四獄,合為十六獄,受苦眾生於此諸獄次第遊歷,其苦轉增,故稱十六遊增地獄。十六獄為:(1)黑沙地獄,謂熱風吹熱黑沙,沙著於身,使皮骨焦爛,罪人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至沸屎地獄。(2)沸屎地獄,謂沸屎鐵丸自然滿於人前,鬼卒驅逼罪人,使其抱鐵丸,燒其身手,復使鐵丸撮著於罪人口中,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焦爛。另有鐵嘴蟲食肉達髓,苦毒無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鐵釘地獄。(3)鐵釘地獄,謂獄卒捉罪人偃臥於熱鐵上,舒展其身,以釘釘其手足,盡五百釘,周遍其身,苦毒無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饑餓地獄。(4)飢餓地獄,謂獄卒捉罪人撲於熱鐵上,以鎔銅灌口,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焦爛,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渴地獄。(5)渴地獄,謂獄卒將熱鐵丸放入罪人口中,燒其唇舌,通徹下過,無不焦爛,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一銅鑊地獄。(6)一銅鑊地獄,謂獄卒捉罪人倒投鑊中,隨湯涌沸,上下迴旋,身已壞爛,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多銅鑊地獄。(7)多銅鑊地獄,謂獄卒捉罪人倒投鑊中,其全身爛壞,再以鐵鉤將其取置餘鑊中,苦毒無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石磨地獄。(8)石磨地獄,謂獄卒捉罪人撲於熱石上,舒展其手足,以大熱石壓其身上,迴轉揩磨,使骨肉糜碎,苦毒無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膿血地獄。(9)膿血地獄,謂罪人於膿血沸涌中東西馳走,湯灼其身,致使頭面爛壞,又取膿血食之,通徹下過,苦毒難忍,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量火地獄。(10)量火地獄,謂有赤燄燃燒之大火聚,獄卒驅逼罪人手執鐵升(量器)以量火聚,火燄遍燒其身,苦毒熱痛,而呻吟號哭,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灰河地獄。(11)灰河地獄,謂此獄縱廣各五百由旬(限量),灰河沸涌其中,惡氣蓬勃,迴波相搏,聲響可畏,從底至上,鐵刺縱橫,岸上則有劍林,其枝葉花實皆是刀劍。罪人入河,隨波上下,沈沒於迴流中,鐵刺刺其全身,內外通徹,苦痛萬端,罪人遂出灰河,至彼岸上,被利劍割刺,身體傷壞,復有豺狼來啃嚙罪人,生食其肉。罪人走上劍樹,劍刃向下刺之,下劍樹時,劍刃則向上刺之。罪人以手攀樹手絕,以足踏樹足斷,皮肉裂落,筋脈相連,另有鐵嘴鳥啄其頭,食其腦。罪人於此復入灰河,隨波沈沒,河中鐵刺刺其全身,皮肉壞爛,膿血流出,唯有白骨漂浮於外,冷風吹來,不久即起立,由宿業所牽引,不覺忽至鐵丸地獄。(12)鐵丸地獄,謂獄卒驅逼罪人撮取熱鐵丸,以致其手足爛壞,全身火燃,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釿斧地獄。(13)釿斧地獄,謂獄卒捉犯人撲於熱鐵上,以熱鐵釿斧斫其手足及耳、鼻、身體,苦毒無量,久受罪已,方出此獄,復到豺狼地獄。(14)豺狼地獄,謂豺狼競相來齧嚙罪人,使其肉墮骨傷,膿血流水,苦痛萬端,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劍樹地獄。(15)劍樹地獄,謂罪人入劍林中,暴風起吹落劍樹葉,墮於其身,以致頭面身體無不傷壞。另有鐵嘴鳥啄其兩目,苦痛無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獄,復到寒冰地獄。(16)寒冰地獄,謂有大寒風吹於罪人身上,使其全身凍傷,皮肉墮落而苦毒叫喚,然後命終。以上十六小地獄皆因眾生造極惡業,故墮此等諸地獄受苦。〔長阿含經卷十九、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正法念處經卷五、大樓炭經卷二泥犁品〕(參閱「地獄」2311) p383


十齋

又作十齋日。即於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持齋戒。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如來讚歎品中說,此十日諸罪結集,定其輕重,而娑婆眾生舉止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何況又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有百千罪狀。若能於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此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之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之長幼,現在未來之百千歲中永離惡趣。又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二載,十齋日中,初一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定光佛名號;初八日摩醯首羅天王下降,念藥師琉璃光佛名號;十四日摩醯首羅天王下降,念賢劫千佛名號;十五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阿彌陀佛名號;十八日四天王太子使者下降,念地藏菩薩名號;二十三日摩醯首羅天王下降,念大勢至菩薩名號;二十四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二十八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盧舍那佛名號;二十九日摩醯首羅天王下降,念藥王菩薩名號;三十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釋迦牟尼佛名號。我國自唐末以來即行此法,於齋日持佛菩薩名號,祈福滅罪。然近時所奉行之十齋日本尊,即將十四日之賢劫千佛改為普賢菩薩,十八日之地藏菩薩改為觀世音菩薩,二十四日之觀世音菩薩改為地藏菩薩。〔釋門正統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三、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參閱「十齋日佛」500、「齋日」6545) p500


三十三天

梵名 Trāyastrijśat-deva。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於佛教之宇宙觀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須彌山頂上,四面各為八萬由旬,山頂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神守護此天。中央之宮殿(善見城)為帝釋天所住,城外周圍有四苑,是諸天眾遊樂之處。城之東北有圓生樹,花開妙香薰遠,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諸天眾群聚於此,評論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為三十三天城。據正法念經卷二十五載,佛母摩耶夫人命終後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於印度吠陀時代即已盛行。〔長阿含經卷十八、佛地經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九、俱舍論卷十一〕(參閱「忉利天」1930) p512


一字金輪法

又作一字金輪佛頂法。密教諸尊中,以 (bhrūj,勃嚕唵)一字為真言之佛頂尊,為諸佛頂中之最勝者,譬如世間轉輪聖王金輪之殊勝,故稱一字金輪,又稱金輪佛頂。其身為黃金色或白色,坐於八葉白蓮華上,手結智拳印;其形作金剛界之智佛,入胎藏界日輪三昧相,故以此尊為本尊,祈一切悉地(成就)及除災之修法,稱為一字金輪法。若修此瑜伽法,設現世造無量、極重諸罪障,亦能超惡趣,剋疾證菩提。其功德如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大二一‧四六上)所載:「若有人誦持頂輪王等佛頂,五百由旬內,修餘部密言者,請本所尊念誦,聖者不降赴,亦不與悉地,由一字頂輪威德攝故。」〔菩提道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字頂輪王瑜伽觀行儀軌〕(參閱「一字金輪」39)p39


三迦葉

迦葉,梵名 Kāśyapa,意為光波,因其身光炎涌,故稱。毘婆尸佛時,三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緣感報,遂為兄弟。(一)優樓頻螺迦葉(梵 Uruvilvā-kāśyapa),優樓頻螺,意為木瓜林;以其居處近於此林,故稱。其將護四眾,供給四事,令無所乏。(二)那提迦葉(梵 Nadī-kāśyapa),那提,意為河;以其居止近此河,故稱。其心意寂然,降伏結業,精進修行。(三)伽耶迦葉(梵 Gayā-kāśyapa),伽耶,意為城;以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稱。能觀了諸法,都無所著,教化眾生。三人原係事火外道,各有徒眾五百、三百、二百,佛成道後不久,即秉佛之教化,歸入正法。〔增一阿含經卷三、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p591


三齋

(一)指牧牛齋等三齋,即:(一)牧牛齋(梵 gopālaka-uposatha),譬如牧牛人求善水草,供其牛飲,至暮思歸,還村時猶殷殷思及明日當往富饒之野畜牧種種之念;若人已受持齋戒,居家則以貪利養身,終日樂著欲過,其念一如牧牛人之意,如是持齋,將不獲大利,亦不得善果。(二)尼犍齋(梵 nigantha-uposatha),每月十五日伏地受齋戒,禮拜十由旬內之諸神曰(大一‧九一一上):「我今日齋,不敢為惡(中略)妻子、奴婢非是我有。」舉諸虛妄之言,當不得大果之報。(三)聖八支齋(梵 ariya-uposatha),或稱佛法齋,即內道弟子於六齋日受持八戒。〔齋經〕

(二)指三齋日,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所持之清淨戒。

(三)指三長齋月。又稱三善月、三長月、三齋月。即於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月之間受持之八齋戒。當此三月之時,冥界之業鏡輪照南洲,若有善惡,鏡中悉現。此三月乃惡鬼得勢之時,故令修善。常修三長齋者,晝夜精勤,一心苦行,可往生西方阿彌陀佛國。〔中阿含經卷五十五、灌頂經卷十二、梵網經卷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三〕(參閱「三長齋月」575) p687


大劫五喻

佛典中經常用以比喻劫期長遠、不可勝計之譬喻有五,即:(一)草木喻,若將大千世界之草木皆寸斬為籌,每隔百年取一籌,取盡此籌,乃為一劫。(二)沙細喻,譬如殑伽河,河廣四十里,河中充滿細沙,其細如麵,每隔百年取一粒沙,取盡此沙,乃為一劫。(三)芥子喻,譬如四方各百里之城,其中滿堆芥子,每隔百年取一粒,取盡城中之芥子,乃為一劫。(四)碎塵喻,若將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每隔百年取一塵,取盡此塵,乃為一劫。(五)拂石喻,譬如一石,廣二由旬,厚半由旬,兜率天每隔百年以六銖衣拂石一遍,拂盡此石,乃為一劫。 p792


大界

於僧眾之團體生活中,依作法規定某一特定區域為界,在此區域內之僧眾,共同舉行布薩、說戒等事。依戒場之大小而有大小界之別。大界範圍大,其距離之大小,有不同說法。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二上載,大界之範圍為三由旬,即方圓一百二十里以內。又標示大界區域之石柱常題有「大界外相」四字。(參閱「結界」5181) p806


大梵天

梵名 Mahābrahmā-deva,巴利名同。位於色界初禪天之第三天。又稱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 Brahmā sanajkumāra)、世主天、娑婆世界主(梵 Brahmā sahājpati)。音譯作摩訶梵、梵摩三鉢。大梵天以自主獨存,謂己為眾生之父,乃自然而有,無人能造之,後世一切眾生皆其化生;並謂已盡知諸典義理,統領大千世界,以最富貴尊豪自居。大梵天為梵書時代以來之神格,爾後婆羅門即以大梵天為最尊崇之主神。

蓋於印度梨俱吠陀時代之末期,以祈禱主神(梵 Brahmanas-pati)為至上神,並視之為宇宙生成之原理。至梵書時代之初,則以生主神(梵 Prajāpati)為最高神。未久,興起梵之崇拜,係由祈禱主神所進化之神格。初時,梵天為生主神之子,其後漸次得勢,遂取代生主神之地位,成為創造世界之原理。至奧義書時代,大梵天具有實有(梵 satya)、知(梵 jñāna)、妙樂(梵 ānanda)等三種性質,而為唯一常住獨存之絕對原理,此一絕對原理與個人我(梵 ātman)結合,產生「梵我一如」之說,此乃奧義書之中心思想。至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時代,由於「一體三分」(梵 trimūrti)思想之興起,遂以梵天(梵 Brahmā)與毘濕笯(梵 Visnu)、濕婆(梵 Śiva)二神為同體,其初,梵天位居三尊之首,後則漸居下風。

於佛教所倡三界之說中,將此等外道之諸天配列於欲、色二界,梵界即位處色界之初禪天,通常有三處與四處之別。三處即大智度論卷九、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八等所說之「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四處則如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所載之「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三處與四處均總稱為梵天。

據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八載,大梵天身長為一踰繕那(由旬)半,壽量為一劫半,彼於五中劫獨一而居,復經五中劫與眾共住,再五中劫又與眾別,屬初靜慮地(初禪天)之中間禪。又阿含及諸大乘經中,常載此王深信佛法、助佛教化等事,每值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來請轉法輪,手持白拂,於會座參法聽受,常以法義與佛問答;後與帝釋天同受佛之付囑,護持國土,而為顯密二教所共尊崇。

密教以梵天為十二天之一,或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列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門之南方,身呈白肉色,頭戴髮髻冠,有四面四臂。據大日經疏卷五載,具四臂之中,右一手持蓮花,一手持數珠;左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印為修行者之吉祥印。其種子為 (pra)。據大日經真言藏品所載,其真言為:南摩(皈命)鉢羅闍(prajā,一切生)鉢多曳(pataye,主)娑縛訶。〔雜阿含卷四十四、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卷十六堅固經、增一阿含卷十勸請品、大悲經卷一梵天品、大日經卷一、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大日經疏卷十、玄應音義卷三〕 p850


五十三參

又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據華嚴經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遍求法門要義,初參文殊師利菩薩,復遊行南方,先參德雲比丘,次第輾轉指示,終參普賢菩薩,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如是歷一百十城,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故稱為五十三參。

即:(一)參德雲比丘(梵 Meghaśrī-bhiksu,又稱功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善財最初受文殊示教,往勝樂國妙峰山,參詣德雲比丘,請教如何學菩薩行,及如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德雲比丘乃為其解說「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二)參海雲比丘(梵 Sāgara-megha),善財至海門國,參詣海雲比丘,海雲為其解說「諸佛菩薩行光明普眼法門」。(三)參善住比丘(梵 Su-pratisthita),善財至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參詣善住比丘,善住即為其解說「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法門」。(四)參彌伽大士(梵 Megha-dramida,又稱彌伽良醫),善財至達里鼻茶國自在城,參詣彌伽大士,彌伽為其解說「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五)參解脫長者(梵 Vimuktika-śresthin),善財漸次遊行十二年,至住林城,參詣解脫長者,長者為其解說「如來無礙莊嚴解脫法門」。(六)參海幢比丘(梵 Sāgara-dhvaja),善財至閻浮提畔利伽羅國,參詣海幢比丘,海幢為其解說「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七)參休捨優婆夷(梵 Āśā),善財至海潮處普莊嚴國,參詣休捨優婆夷,休捨優婆夷為其解說「離憂安隱幢解脫法門」。(八)參毘目瞿沙仙人(梵 Bhīsmottara-nirghosa,又稱毘目多羅仙人),善財至那羅素國,參詣毘目瞿沙仙人,仙人為其解說「菩薩無勝幢解脫」。(九)參勝熱婆羅門(梵 Jayosmāya,又稱方便命婆羅門),善財至伊沙那聚落,參詣勝熱婆羅門。勝熱平素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善財承其教,於登刀山、投火聚時,證得菩薩善住三昧及菩薩寂靜樂神通三昧。(十)參慈行童女(梵 Maītrāyanī,又稱彌多羅尼童女),善財至師子奮迅城,參詣慈行童女,慈行為其解說「般若波羅蜜普莊嚴法門」。(十一)參善見比丘(梵 Su-darśana,又稱善現比丘),善財至三眼國,參詣善見比丘,善見為其解說「菩薩隨順燈解脫法門」。(十二)參自在主童子(梵 Indriyeśvara,又稱釋天主童子),善財至名聞國河渚中,參詣自在主童子,自在主為其解說「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十三)參具足優婆夷(梵 Prabhūtā,又稱自在優婆夷),善財至海住大城,參詣具足優婆夷,具足為其解說「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法門」。(十四)參明智居士(梵 Vidvan,又稱甘露頂長者),善財至大興城,參詣明智居士,明智為其解說「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法門」。(十五)參法寶髻長者(梵 Ratna-cūda,又稱法寶周羅長者),善財至師子大城,參詣法寶髻長者,法寶髻為其解說「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法門」。(十六)參普眼長者(梵 Samanta-netra,又稱普眼妙香長者),善財至藤根國普門城,參詣普眼長者,普眼為其解說「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十七)參無厭足王(梵 Anala,又稱滿足王),善財至多羅幢城,參詣無厭足王,無厭足王為其解說「菩薩如幻解脫」。(十八)參大光王(梵 Mahā-prabha),善財至妙光城,參詣大光王,大光王為其解說「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法門」。(十九)參不動優婆夷(梵 Acalā),善財至安住國,參詣不動優婆夷,不動為其解說「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廿)參徧行外道(梵 Sarva-gāmin,又稱隨順一切眾生外道),善財至都薩羅城,參詣徧行外道,徧行外道為其解說「至一切處菩薩行」。(廿一)參鬻香長者(梵 Utpala-bhūti,又稱青蓮華香長者、優鉢羅華香長者),善財至廣大國,參詣鬻香長者,鬻香為其解說「調和一切香法」。(廿二)參婆施羅船師(梵 Vairocana,又稱自在海師),善財至樓閣大城,參詣婆施羅船師,婆施羅為其解說「大悲幢行」。(廿三)參無上勝長者(梵 Jayottama),善財至可樂城,參詣無上勝長者,無上勝為其解說「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廿四)參師子頻申比丘尼(梵 Sijha-vijrmbhitā,又稱師子奮迅比丘尼),善財至輸那國迦陵迦林城,參詣師子頻申比丘尼,師子頻申為其解說「成就一切智解脫」。(廿五)參婆須蜜多女(梵 Vasumitrā,又稱婆須彌多女),善財至險難國寶莊嚴城,參詣婆須蜜多女,婆須蜜多為其解說「菩薩離貪際解脫」。(廿六)參鞞瑟胝羅居士(梵 Vesthila,又稱安住長者),善財至善度城,參詣鞞瑟胝羅居士,鞞瑟胝羅為其解說「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廿七)參觀自在菩薩(梵 Avalokiteśvara,又稱觀世音菩薩),善財至補怛洛迦山,參詣觀自在菩薩,菩薩為其解說「大悲行法門」。(廿八)參正趣菩薩(梵 Ananya-gāmin),善財於觀自在菩薩處參詣正趣菩薩,正趣為其解說「菩薩普疾行解脫」。(廿九)參大天神(梵 Mahā-deva),善財至墯羅鉢底城,參詣大天神,大天神為其解說「菩薩雲網解脫」。(卅)參安住地神(梵 Sthāvarā),善財至摩竭提國菩提場,參詣安住地神,安住為其解說「不可壞智慧藏法門」。(卅一)參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梵 Vasantī,又稱婆娑陀夜天、婆珊那演底主夜神),善財至摩竭提國迦毘羅城,參詣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法門」。(卅二)參普德淨光主夜神(梵 Samanta-gambhīra-śrī-vimala-prabhā,又稱甚深妙德離垢光明夜天),善財至摩竭提國菩提場,參詣普德淨光主夜神,普德淨光為其解說「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法門」。(卅三)參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梵 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又稱喜目觀察眾生夜天),善財於菩提場右邊參詣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喜目為其解說「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法門」。(卅四)參普救眾生妙德夜神(梵 Samanta-sattva-trānojah-śrī,又稱妙德救護眾生夜天),善財於會中參詣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夜神為其解說「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法門」。(卅五)參寂靜音海主夜神(梵 Praśānta-ruta-sāgaravatī,又稱寂靜音夜天),善財參詣寂靜音海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法門」。(卅六)參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梵 Sarva-nagara-raksā-sambhava-tejah-śrī,又稱妙德守護諸城夜天),善財於菩提場如來會中參詣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卅七)參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梵 Sarva-vrksa-praphullana-sukha-sajvāsā,又稱開敷樹華夜天),善財參詣開敷一切樹花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出生廣大光明解脫法門」。(卅八)參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梵 Sarva-jagad-raksī-pranidhāna-vīrya-prabhā,又稱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夜天),善財參詣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夜神為其解說「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法門」。(卅九)參妙德圓滿神(梵 Su-tejo-mandalarati-śrī,又稱妙德圓滿天),善財至嵐毘尼園,參詣妙德圓滿神,妙德為其解說「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法門」。(四十)參釋迦瞿波女(梵 Gopā,又稱瞿夷女),善財至迦毘羅城,參詣釋迦瞿波女,瞿波女為其解說「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法門」。(四十一)參摩耶夫人(梵 Māyā),善財於大寶蓮華座上參詣摩耶夫人,摩耶為其解說「菩薩大願智幻解脫法門」。(四十二)參王女天主光(梵 Surendrābhā,又稱天主光童女、正念光童女),善財往天宮參詣王女天主光,王女為其解說「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四十三)參徧友童子師(梵 Viśvā-mitra,又稱遍友童子),善財從天宮下,至迦毘羅城,參詣徧友童子師,別無指示,但言可參善知眾藝童子。(四十四)參善知眾藝童子(梵 Śilpābhijña),善財參詣善知眾藝童子,童子為其解說「四十二字母法門」。(四十五)參賢勝優婆夷(梵 Bhadrottamā),善財至摩竭提國婆怛那城,參詣賢勝優婆夷,賢勝為其解說「無依處道場解脫法門」。(四十六)參堅固解脫長者(梵 Muktā-sāra,又稱堅固長者),善財至沃田城,參詣堅固解脫長者,長者為其解說「無著念清淨莊嚴解脫」。(四十七)參妙月長者(梵 Su-candra),善財參詣妙月長者,妙月為其解說「淨智光明解脫法門」。(四十八)參無勝軍長者(梵 Ajita-sena),善財至出生城,參詣無勝軍長者,長者為其解說「菩薩無盡相解脫」。(四十九)參最寂靜婆羅門(梵 Śiva-rāgra,又稱尸毘最勝婆羅門),善財至城南法聚落,參詣最寂靜婆羅門,最寂靜為其解說「菩薩誠願語解脫」。(五十)參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梵 Śrī-sambhava, Śrī-matī),善財至妙意華門城,參詣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二人,二人為其解說「菩薩幻住解脫」。(五十一)參彌勒菩薩(梵 Maitreya),善財至海岸國大莊嚴園中,於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前參詣彌勒菩薩,彌勒為其解說種種法要,復開樓閣門,命善財入內。此樓閣廣博無量,同於虛空,善財於此聞不可思議微妙法音,即得無量諸總持門,住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解脫,彌勒復令其參文殊師利菩薩。(五十二)參文殊師利菩薩(梵 Mañu-śrī),善財至普門國蘇摩那城時,文殊師利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為其解說妙法,令得成就阿僧祇法門,具足無量大光明,復令入普賢行道場,於是善財渴仰欲參普賢菩薩。(五十三)參普賢菩薩(梵 Samanta-bhadra),善財於文殊師利所得三昧已,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於如來前眾會之中,見普賢菩薩坐寶蓮華師子之座,身上諸毛孔出光明雲,普賢菩薩即伸右手摩觸其頂,為其解說諸法,善財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參閱「五十五善知識」1053、「善財童子」4888) p1048                 


五百由旬

法華經化城譬喻品說越過五百由旬之險難惡道,即至寶處。此五百由旬之解釋,異說甚多,天台智顗謂凡聖同居土(指六道凡夫及三乘聖者共同雜居之國土,為三界之果報)為三百由旬;方便有餘土(指斷除見思煩惱而出離三界生死者之生處)為四百由旬;實報無障礙土(指已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報土)為五百由旬,超越實報無障礙土即為究竟之常寂光土,乃諸佛如來之居處。又吉藏以三界為三百,聲聞地為四百,緣覺地為五百。窺基則以三界之結惑為三百,七地所斷之習氣為四百,八地以上所斷之無明為五百。〔法華經文句卷七下、法華經玄論卷八、法華經玄贊卷八〕(參閱「化城喻」1326) p1080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字金輪

密教用語。五佛頂尊之一。即以「悖嚕吽」(bhrūṃ)一字為真言的佛頂尊,乃諸佛頂中最為殊勝者,猶如世間轉輪聖王中以金輪為最,故名一字金輪。又名一字頂輪王、金輪佛頂王、大金輪明王、一字佛頂輪王。其種子「悖嚕吽」,名為三身具足咒,乃祕中之甚祕。

此金輪有大日金輪與釋迦金輪兩類。釋迦金輪者,依《一字頂輪王經》所說。作螺髮形,結法界定印或持鉢印,印上安輪。大日金輪者,依《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所說。戴五智寶冠,結智拳印。一般修一字金輪法時,係以大日金輪為本尊。其身呈黃金色或白色,坐八葉白蓮華上。其形雖為金剛界之智佛,卻現入胎藏界日輪三昧之相;三摩耶形為八輻輪。

以一字金輪為本尊,祈一切悉地及除災之法,稱一字金輪佛頂法。關於其修法的功德,《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誦成佛儀軌》謂(大正19‧322b)︰「若修此瑜伽,設現造無量極重諸罪障,必能超惡趣,剋疾證菩提。」《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謂(大正21‧46a)︰「若有人誦持頂輪王等佛頂,五百由旬內修餘部密言者,請本所尊念誦,聖者不降赴,亦不與悉地。由一字頂輪威德攝故。」

〔參考資料〕 《一字奇特佛頂經》;《大陀羅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經》;《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一字頂輪王瑜伽觀行儀軌》;《瑜伽翳迦訖沙囉烏瑟尼沙斫訖囉真言安怛陀那儀則一字頂輪王瑜伽經》。


七佛

指釋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現的六位佛陀。即過去莊嚴劫末的毗婆尸(Vipāsyi)、尸棄(Śikhī)、毗舍浮(Viśvabhu)等三佛,與現在賢劫初的拘留孫(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Kanakamuni)、迦葉(Kāyśāpa)、釋迦牟尼(Śakyamuni)等四佛。這七佛皆已入滅,故又稱過去七佛。

依據佛經所載,過去、現在、未來三劫之中,皆有千佛出現。其中,以上列七佛與此間因緣較深,故諸經常有所論。如《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述及過去七佛出現的因緣,並列舉與七佛有關的劫名、種姓、菩提樹等,大略如下︰


┌───┬───┬──┬────┬───┬──┬───┐
│七 佛│種 族│俗姓│王 城 │菩提樹│侍者│籌 量│
├───┼───┼──┼────┼───┼──┼───┤
│毗婆尸│剎帝利│拘鄰│槃頭波提│波羅利│無憂│八萬歲│
├───┼───┼──┼────┼───┼──┼───┤
│尸棄 │剎帝利│拘鄰│光相 │分陀利│忍行│七萬歲│
├───┼───┼──┼────┼───┼──┼───┤
│毗舍浮│剎帝利│拘鄰│無喻 │娑羅 │寂滅│六萬歲│
├───┼───┼──┼────┼───┼──┼───┤
│拘留孫│婆羅門│迦葉│安和 │尸利沙│善覺│四萬歲│
├───┼───┼──┼────┼───┼──┼───┤
│拘那含│婆羅門│迦葉│清淨 │優曇跋│安和│三萬歲│
├───┼───┼──┼────┼───┼──┼───┤
│迦葉 │婆羅門│迦葉│波羅奈 │尼拘律│善友│二萬歲│
├───┼───┼──┼────┼───┼──┼───┤
│釋迦文│剎帝利│瞿曇│迦毗羅衛│畢缽羅│阿難│百歲 │
└───┴───┴──┴────┴───┴──┴───┘


其中,毗婆尸佛出現於過去九十一劫中,其次二佛出現於過去三十一劫中,後四佛則出現於現在賢劫中。

接著說毗婆尸佛三會說法,初會弟子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十萬人,三會弟子八萬人;釋迦牟尼一會說法,得弟子一二五○人。並列舉諸佛上座二弟子名,毗婆尸佛為鶱荼、提舍,釋迦牟尼佛為舍利弗、目犍連。而一如釋迦牟尼有子羅睺羅,經中也提到其他六佛的佛子名,及諸佛父母名,以及拘留孫等婆羅門姓三佛,當時之王名。

又,《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七佛經》、《七佛父母姓字經》等所敘,與上述略有差異。其中,《七佛經》所載較為詳細,認為賢劫四佛依次出現於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劫中,並描述毗婆尸佛自兜率降生時之瑞相。

小乘經典只說四佛或七佛,並認為有未來成道的彌勒菩薩,而《增一阿含經》更述及師子、承柔順、光焰、無垢、寶光等諸佛。釋迦牟尼佛之化相,乃比照過去諸佛,而八相成道之始末,也與諸佛類似。如「諸惡莫作」等偈頌,乃眾所周知之七佛通誡偈;依《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以及《四分》、《十誦》、《僧祇》、《五分律》等諸戒本所說,過去諸佛皆說此偈,並以此為略本之別解脫戒經。而「諸惡莫作」之偈,或以為是迦葉佛所說,或以為是釋迦佛所說。

《增一阿含經》所載七偈如下︰

(1)忍辱為第一,佛說無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門。

(2)若眼見非邪,慧者護不著,棄捐於眾惡,在世為黠慧。

(3)不害亦不非,奉行於大戒,於食知止足,床座亦復然,執志為專一,是則諸佛教。

(4)譬如蜂採華,其色甚香潔,以味惠施他,道士遊聚落,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

(5)執志莫輕戲,當學尊寂道,賢者無愁憂,常滅志所念。

(6)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7)護口意清淨,自行亦清淨,淨此三行跡,修行仙人道。

《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說當觀過去七佛像,云(大正15‧693a)︰
「觀七佛者當勤精進,晝夜六時勤行六法,端坐正受,當樂少語,除讀誦經廣演法教,終不宣說無義之語。常念諸佛,心心相續,乃至無有一念之間不見佛時,心專精故不離佛日。過去久遠有佛世尊名毗婆尸佛,身高顯長六十由旬,其佛圓光百二十由旬,身紫金色八萬四千相。(中略)如是諸佛各入普現色身三昧,現其人前令其行者心得歡喜,以歡喜故,是諸化佛各申右手摩行者頂,見七佛已見於彌勒。」

又依《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所載,若欲除滅四重禁、五逆、十惡、謗法等諸罪,當誦藥王、藥上二菩薩咒,同時敬禮十方佛、過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此外,《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則敘述過去七佛所說陀羅尼,及其除災之效驗顯著。《佛名經》卷八、《大吉義神咒經》、《大智度論》卷九、《十住毗婆沙論》卷五、《法苑珠林》卷八等,也都有提到七佛之事。北宋‧法天也譯有《七佛梵讚》(《七佛讚唄伽陀》)一篇。而《法顯傳》、《西域記》等,關於四佛經行遺跡之記載頗多,但未見七佛之事跡。

禪宗以七佛、二十八佛為教祖,《景德傳燈錄》等祖錄,即先舉出七佛之事緣,然後各以七言四句之偈頌敘述。而文殊菩薩也為七佛之祖師。又善慧大士登松山頂行道時,曾感七佛在前引導。到後代,禪宗在每天早晨禮佛時,也有持誦七佛名號的習慣。

〔參考資料〕 《諸佛經》;《佛名經》卷一;《翻梵語》卷一;《翻譯名義集》卷一。


七寶

(一)七種珍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此七寶之名出自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而玄奘譯《稱讚淨土經》則稱此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此七寶之名,古代諸經論之譯名頗有異同。茲以《無量壽經》為例,將漢、魏、唐、宋譯本之譯語對照如下︰


┌──┬──┬──┬──┬──┬──┬──┬──┐
│ │金 │銀 │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
├──┼──┼──┼──┼──┼──┼──┼──┤
│漢 │金 │銀 │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
├──┼──┼──┼──┼──┼──┼──┼──┤
│魏 │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碼碯│
├──┼──┼──┼──┼──┼──┼──┼──┤
│唐 │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碼碯│
├──┼──┼──┼──┼──┼──┼──┼──┤
│宋 │黃金│白銀│瑠璃│頗梨│硨磲│真珠│碼碯│
└──┴──┴──┴──┴──┴──┴──┴──┘


此外,《法華經》卷四〈寶塔品〉及《佛地經論》卷一所載,則將七寶中之玻瓈,代以玫瑰(karketana)。

(1)金(suvarṅa)︰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歎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大正54‧1105b)︰「(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耳。」

(2)銀(rūpya)︰指白銀。

(3)琉璃(vaidūrya)︰又作毗瑠璃、吠瑠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後代在使用時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義》卷一(大正54‧317b)︰「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云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瑠璃也。」

(4)玻瓈(sphaṭika)︰即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大正54‧330b)︰「古譯云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5)硨磲(musā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云(大正34‧685b)︰「車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後世將白珊瑚及貝殼製成之物,稱為硨渠。

(6)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論》卷十云(大正25‧134a)︰「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云(大正26‧293a)︰「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7)碼碯(aśmagarbha)︰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碯,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二)佛典中常記載在理想國王(轉輪聖王)出現時,會有七寶自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此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

(1)輪寶(cakra)︰《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神德。謂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時,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餘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2)象寶(hasti)︰指白色六牙象。清旦乘之周行四海,食時得還。

(3)馬寶(aśva)︰指紺青色有象力之駿馬。能飛行,與象寶同為轉輪王之乘駕。

(4)珠寶(maṇi)︰指寶珠。有光明照王宮內,夜中置於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以為白晝。

(5)玉女寶(strī)︰指美女。顏色從容,面貌端正,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優鉢羅花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

(6)主藏寶(grahapati)︰指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地中伏藏有有主與無主;若有主則擁護之,無主則取之供王用。此寶在其他經論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寶」者,或「居士寶」者。

(7)典兵寶(parināyaka)︰指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掌兵大將。《大寶積經》卷十四云(大正11‧78c)︰
「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后,口優鉢香,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參考資料〕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起世因本經》卷二;《輪王七寶經》;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三;《長阿含經》卷一、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七、卷十三、卷十八;《中阿含》卷十一〈七寶經 、卷十三〈說本經〉、卷三十〈教曇彌經〉。


七金山

佛教世界觀之一地理名詞,指圍繞在須彌山周匝的七重高山,由於七山皆為真金所成,故名七金山。

最內者為乾陀羅(持雙),向外依次為︰伊沙陀羅(持軸)、佉提羅迦(擔木)、蘇達梨舍那(善見)、阿沙干那(馬耳)、毗那怛迦(象鼻)、尼民陀羅(持地)。此等諸山入海深度皆為八萬由旬;由乾陀羅山出於海上,高廣四萬由旬,以下諸山由內而外,高度依次減半,最外之尼民陀羅山,高廣共六二五由旬,山上為四天王所領之封邑,有眷屬天眾之宮殿。七山之內海皆充滿八功德水,七海隨周匝各山命名,其寬廣皆與內方之山高度相等。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瑜伽師地論》卷二;《長阿含經》卷十八、卷二十;《俱舍論》卷十一;《翻譯名義集》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


三界

佛教世界觀用語。指眾生所存在的三種界域。又稱三有。其意義略如下述︰

(1)欲界︰指有食欲、淫欲、睡眠欲之處,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六欲天。

(2)色界︰指有淨妙色法之處,即四禪天。

(3)無色界︰指無有色法之處,即四無色天,或說尚存微細色法之處。《順正理論》卷二十一就三界的區別云(大正29‧459a)︰
「若界有色而無定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亦有定者,是名色界。若界無色而有定者,是無色界。若界有色有欲境者,是名欲界。若界有色無欲境者,是名色界。若界俱無,是無色界。」

依《俱舍論》卷八所述,三界的界有任持、種族之義。「任持」指維持自相,意即欲界能持欲自相、色界能持色自相、無色界能持無色自相。「種族」指具有生本(即因),即具有相續各種自相之因。此外,「種族」是種種族類各有自己的性別,意即三界各別自類相續。因此,欲界是欲所屬之界。《瑜伽師地論》卷四也詳述三界之義。謂此三界在果報上雖有優劣、苦樂的差別,但皆是迷界,為聖者所厭棄,並喻之如火宅、牢獄。如《法華經》〈譬喻品〉云(大正9‧14c)︰「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化城喻品〉云(大正9‧24c)︰「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

此外,三界又可分為二十五有。此說法出自南本《涅槃經》卷十三、《止觀輔行》卷二之二等書。認為欲界中有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界的四洲(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六欲天(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天,初禪又分出梵天,第四禪又分出五那含天、無想天;無色界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天;總計二十五有。若再將五那含天算為五天,則為二十九有。六道是將六欲天及其以上諸天,視為一類,再加上人、四惡趣,共有六道。其中若將阿修羅包含在鬼、畜之中,則為五趣。又,若以定散區分三界,則欲界是散地;色、無色界是定地。若再將定地分為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以上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以上無色界)等八地,加上欲界的散地,共有九地,或稱為九有。(參見下頁附表)

嚴格來說,三界、五趣與六道有廣狹之別。五趣等只是異熟果,故其體無覆無記,只是有情之數,因此不通於善、染、外器世間、中有;而三界則總攝之。三界之中,除了無色界之方處不可定之外,餘皆以須彌山為中心,而向四方上下分布。此詳載在《俱舍論》卷八。此外,華嚴、天台等,將以上三界稱為界內,離出三界以外的,稱為界外。

◎附一︰《法界安立圖》卷中之上(摘錄)

(一)三界次第安立說

下方虛空中,有大風輪,高百六十萬由旬。水輪,高八十萬由旬,廣百廿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以眾生業力,水不流散,如食未消,不墮熟臟。金輪,高三十二萬由旬,水上有風風轉此水,于上成金輪;如熟乳生膏,是名金輪。地輪,深六十八千由旬

輪圈山內,鹹海、七金山、香水海至須彌山根。上升一萬由旬,遶山縱廣一萬由旬,是堅手天住。復上一倍,遶山八千由旬,持華鬘天住。復上一倍,遶山四千由旬,常放逸天住。復上一倍,遶山四千由旬,日月星宿天住。復上一倍,遶山四千由旬,是四王天住。

須彌山下,別有三級諸神住處,皆有七重牆垣,皆夜叉住。此三天皆藥叉住,四天王之所部。

復上升四萬由旬,山頂縱廣四萬由旬。其中,善見城縱廣萬由旬,是三十三天住。即從此山上升四萬由旬,有處如雲,七寶所成其猶大地,是炎摩天住。復上一倍,有地如雲,是兜率天住。復上一倍,有地如雲,是化樂天住。復上一倍,有地如雲,是他化天住。次第乃至色究竟天,皆有地如雲。

《因本經》云︰須彌山上,忉利天以上一倍,有夜摩天。又更一倍,有兜率天。展轉至梵身天下,有摩羅波旬宮殿,梵身天上有光音天,倍光音有遍淨天,倍遍淨有廣果天,倍廣果有不麤天。其下別有無想天,倍不麤有不煩天,次第善見天、善現天、至阿迦尼吒天。上更有名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

《毗曇論》︰佛言梵處近遠,如九月十五日有人在梵處,放百丈方石墬向下界,中間無礙,到後歲九月十五日至閻浮地。如是兩倍,至無量光天。又兩倍,至徧勝光天。倍倍加上,乃至阿迦尼吒天。此天放大石山,經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年,中間無礙至閻浮地。《智論》云︰從色界初際下一丈石,經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三年,方始至地。(中略)


三界表:
┌─天道
│ 人道 ┌────────┐
┌六道┤ 修羅道│ │
│ │ 畜生道│ ┌東佛婆提│
│ │ 餓鬼道│ │西瞿耶尼│
│ └─地獄道├四部洲┤南閻浮提│
┌欲界┼───────┤ └北鬱單越│
│ │ ┌四王天│ │ ┌天趣─┐
│ │ │忉利天│ ┌地獄趣 │ │人趣 │
│ └六欲天┤夜摩天│ │餓鬼趣 └五趣┤畜生趣├───────五趣雜染地┐
│ │兜率天└四惡趣┤畜生趣 │惡鬼趣│ │
│ │化樂天 └修羅趣 └地獄趣┘ │
│ └他化天 │
│ ┌──────────┐ ┌梵眾天─┬有尋有伺地┐ │
│ │ ┌無雲天 │┌初禪三天┤梵輔天─┘ ├離生喜樂地│
三界┤ │ │福生天 ││ └大梵天──無尋唯伺地┘ │
│色界十八天┤ │廣果天 ││ ┌少光天─┐ │
│ │ │無想天 └┤二禪三天┤無量光天├──────定生喜樂地├九地亦名九有
│ └四禪九天┤無煩天─┐ │ └極光天─┘ │
│ │無熱天─┤ │ ┌少淨天─┐ │
│ │善見天 │ └三禪三天┤無量淨天├無尋無伺地─離喜妙樂地│
│ │善現天 │ └遍淨天─┘ │
│ └究竟天 └──────────────────捨念清淨地│
│ ┌空無邊處天────────────空無邊處地│
│ │識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地│
└無色界四空天──────────┤無所有處天────────────無所有處地│
└非非想處天────────────非非想處地┘


(二)三界九地

通論界地者,三界、九地也。

(1)欲界六天︰下二,名地居天;上四,名空居天。四王,謂于四方統攝諸部鬼神故。忉利,謂須彌頂有三十三天宮故。《四教集》云︰夜摩以華開合,分晝夜故。兜率于五欲境,生喜足故。化樂于境,善化而受樂故。他化于自他境,皆能自在化用故。《樓炭經》云︰欲、色二界中,別有魔宮。其魔懷嫉,譬如石磨磨壞功德。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以前通名欲界,亦名五趣雜居地。

(2)色界十八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名色界。通名梵世,為已離欲染也。通號四禪,為離散動也。欲界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禪定感生。然有漏禪觀,六事行耳。此是凡夫伏惑,超世間道也。初禪,《俱舍論》名離生喜樂地,謂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也。二禪,《俱舍》名定生喜樂地,謂有定水潤業,憂懸不逼也。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心雖離喜,而喜樂自具也。四禪九天,然四禪報境但有三天,無想乃廣果別開。此四之上,有五不還天,乃聖賢別修靜慮,資廣果故業而生,與凡夫不同,故又別列。亦名五淨居,通名捨念清淨地。亦名根本四禪。

(3)無色界︰有四天。無業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乃滅身歸無定性聲聞所居,或無想外道別報,或捨厭天人雜處,其類不一,皆無色蘊。空處者,行者厭患色籠,心欲出離,即修觀智破三種色。識處者,謂厭患虛空無邊,修觀捨前外空,更緣內識。無所有處者,外境名空,內境名識,捨此二境,入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處者,非識處之有想,非無所有之無想,捨前二處,而入上定。《順正理論》云︰一切天眾皆作聖言,為彼言辭同中印土,然不由學,自解典言。

論無色界身處,有二義。初言無處者,《婆沙》云︰四空離形報無別處,但在欲、色二界,成就四空無色業。言無身者,《俱舍》云︰無色,無身。纂云︰無業果色,非異熟身。《楞嚴》云︰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次言有處者,《起世》云︰倍色究竟有空處,乃至非非想處,皆名諸天住處。《華嚴》云︰菩薩鼻根,聞無色宮殿之香。言有身者,《阿含》云︰舍利弗滅時,無色界天淚下如春細雨。《仁王經》列︰無色天眾。《中陰經》云︰如來至無色界中,諸天禮拜。大眾部云︰但無麤色,非無細色。《淨名疏》云︰若不了義教,明無色界無色;若了義教,呶色界有色。《涅槃經》云︰無色界色,非聲聞緣覺所知。今此所明,當從後義。(中略)

(三)三界總別

總名三界,曰欲、色、無色也。自下從金剛際上至他化天,中間五趣雜居,一切有情未離貪欲,故名欲界。自梵眾上至色究竟,此十八天正報身相如銀白色,宮殿真金赤色,光色互照,故名色界。自空處至非想處,此四天人同碧落,界若虛空,四蘊成身,無色蘊故名無色界。別名二十五有,謂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皆名為有者,謂因屬有漏,果係有為,有生有死故。

◎附二︰水野弘元著‧郭忠生譯《原始佛教》第二章(摘錄)

佛教的三界說──「三界」一語或許亦是承襲自吠陀時代的天、空、地「三界」──是採用佛教以前已有的觀念加以組織而來;這是為說明業力論的具體事相而產生的。釋尊時代雖然論及三界;可是,與其說釋尊是指具體的事實世界,毌寧說是精神上的世界。所謂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指人的精神狀態。如果感官的欲求雜多,就叫「欲界」。初禪至四禪的禪定狀態叫做「色界」。進而更為寂靜的精神統一狀態叫做「無色界」。原始聖典除了以上的三界說之外,也有稱色界、無色界、滅界(nirodhadhatu)為三界的說法。這些所謂的「界」實在不能視之為現實的世界。又「出世間」聖者的不共世界,似乎指三界以外的世界;其實不外是指聖者內證的覺悟精神狀態。部派佛教為了具體說明業力論,才把三界當成有生物存在的具體世界。

這樣所組織而成的世界觀,已脫離佛教的本來立場;並具有不合理與矛盾之嫌。如果把三界當成具體的存在世界,則沒物質又只精神的世界與只有精神的生物,究竟能否存在﹖任何現象的存在必須落於時間與空間的範疇之中;沒有物質的世界,即是沒有空間延伸的世間,不含空間的存在是無法想像的。因此像無色界的世界及其生物,應是不存在的,遑論其天神的壽命歲數了!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十七;《法華經》卷二;《華嚴經孔目章》卷二;《俱舍論》卷八;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品類足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卷九十八;《阿毗曇甘露味論》卷上;《大智度論》卷二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四;定方晟《佛教にみる世界觀》;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下)第五編。


九山八海

古印度的世界形成說。即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有遊乾陀羅等八大山環繞,而山與山間各有海水相隔,故總為九山八海。諸經論對此均有所論述,但是,就內容與八大山次序而言,各書所述稍有不同,如《起世經》卷一謂九山皆為七寶所成,八大海水皆各遍覆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而《俱舍論》卷十一等則謂須彌山為四寶所成,中間七大山悉以黃金構成,八大海水中的內七海名之為內海,八功德水湛於其中,第八海名為外海,鹹水盈滿,廣三億二萬二千由旬

玆依《起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所載,略述如下︰

(1)須彌山(Sumeru)︰又作蘇迷盧山、須彌盧山、修迷樓山,譯為妙高或好光。屹立於世界中央,高八萬四千由旬,頂上闊亦同。有三十三天宮殿,為帝釋所居。

(2)佉提羅山(Khadiraka)︰又作佉提羅迦、軻地羅、佉陀羅,譯為擔木或空破。高四萬二千由旬,上闊亦同,端嚴可愛。在須彌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之間有大海,闊八萬四千由旬。海中有弗婆提、瞿陀尼、閻浮提、鬱單越等四大洲,各分布於東、西、南、北四方。

(3)伊沙陀羅山(Īṣādhara)︰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譯為持軸或自在持。高二萬一千由旬,上闊亦同。位佉提羅山之外,圍而繞之,二山間有大海,闊四萬二千由旬

(4)遊乾陀羅山(Yugaṃdhara)︰又作遊犍陀羅、踰健達羅、由乾陀,譯為雙持。高一萬二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伊沙陀羅山,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四千由旬

(5)蘇達梨舍那山(Sudarśana)︰又作修騰娑羅,譯為善見。高六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二山間之大海闊一萬二千由旬

(6)安溼縛羯拏山(Aśvakarṇa)︰又作阿沙干那,譯為馬半頭或馬耳。高三千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蘇達梨舍那山,二山間之海水闊六千由旬

(7)尼民達羅山(Nimindhara)︰又作尼民陀羅、尼民馱羅,譯為持邊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於安溼縛羯拏山之外,二山間之海水闊二千四百由旬

(8)毗那多迦山(Vinaṭaka)︰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吠那野怛迦,譯為障礙、象鼻。高六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周匝於尼民達羅山之外,二山間之海水闊一千二百由旬

(9)斫迦羅山(Cakravāda)︰又作斫迦婆羅、斫羯羅、遮迦和,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上闊亦同。圍繞毗那多迦山,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此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

此外,另有一說,謂金輪上之水原為一大海水,後經業風吹擊,一時湧出九大山。《俱舍論頌疏》卷十一(大正41‧879b)︰
「亦諸有情業增上力,復大雲起雨金輪上,滴如車軸,積水濤奔,其水即為眾寶種藏,由具種種威德。猛風鑽擊,變生眾寶類等,如是變生金寶等已。復由業力,引起別風,簡別寶等,攝令聚集,成山成洲,分水甘鹹,令別成立內海外海。」

有關九山之間的八海,《俱舍論》卷十一敘述如下(大正29‧57c)︰
「山間有八海,前七名為內。最初廣八萬,四邊各三倍。餘六半半陿,第八名為外。三洛叉二萬二千踰繕那。論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後,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如是七海,初廣八萬,約持雙山內邊周量。於其四面,數各三倍。謂各成二億四萬踰繕那。其餘六海,量半半陿。謂第二海,量廣四萬;乃至第七,量廣一千二百五十。此等不說周圍量者,以煩多故。第八名外,鹹水盈滿,量廣三億二萬二千。」

〔參考資料〕 《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玄應音義》卷二、卷二十四、卷二十九。


十六觀

淨土行者的禪觀行法門。亦即觀阿彌陀佛依正二報的十六種觀法。又名十六觀法、十六觀門,或十六妙觀。出自《觀無量壽經》,是釋尊為韋提希與未來世凡夫所示往生阿彌陀佛國土的行法。茲略述十六觀之內容如下︰

(1)日觀︰又作日想觀。謂觀日落,觀想極樂世界之所在。即正坐向西,憶想四方,令心堅住,觀日沒狀如懸鼓,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2)水觀︰又作水想觀。謂見冰映徹之相,觀極樂國土琉璃地。亦即先觀水清澂,次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3)地想觀︰又作地觀。謂觀極樂國土之琉璃地,由七寶金幢所擎,又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

(4)寶樹觀︰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具足七寶華葉,一一華葉放異寶色,樹上有七重網。

(5)寶池觀︰觀極樂國土有八功德水池,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6)寶樓觀︰又名總想觀或總觀。謂觀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有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7)華座觀︰觀佛與二菩薩所坐之華座。即觀其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玉,一一摩尼放光明,乃至施作種種佛事。

(8)像觀︰又名像想觀,或佛菩薩像觀。觀真身之前,當先觀像。即觀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華上,觀音、勢至二菩薩像隨侍左右,各放金光。

(9)真身觀︰又名佛身觀或佛觀,觀無量壽佛的真身。即觀無量壽佛身呈閻浮檀金色,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諸毛孔所放光明,猶如須彌山,圓奶有眾多化佛化菩薩,皆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暫捨。

(10)觀音觀︰觀觀世音菩薩身呈紫金色,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天冠中有一立佛。眉間毫相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恆以寶手接引眾生。

(11)勢至觀︰觀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等同觀世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且天冠中現十方佛國之相,肉髻上有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

(12)普觀︰又名自往生觀,或普往生觀。觀自生極樂,於蓮華中結跏趺座,蓮華開時,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13)雜想觀︰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

(14)上輩觀︰又名上品生觀,觀往生極樂的上輩徒眾(分上中下三品)。即觀修上輩之行,發三心,慈悲不殺,臨終蒙聖眾迎接,往生後得種種勝益。

(15)中輩觀︰又名中品生觀。觀修孝養父母等中輩之行,感聖眾迎接往生等相。

(16)下輩觀︰又名下品生觀。觀雖作諸惡,臨終之時,遇善知識,稱念名號,往生淨土,蒙種種勝益。

古來聖道、淨土諸師對此十六觀所作的分類不同,茲略述如次︰

(1)聖道門諸師中,慧遠分此十六觀為兩類,以初七門為觀依報,後九門為觀正報,又後十觀中,初五門明佛菩薩觀,次一門明自往生觀,次一門又明佛菩薩觀,後三門明他生觀。智顗分之為三類,謂初六觀觀依果,次七觀觀正報,後三觀明三輩九品之往生。吉藏謂初十三觀為無量壽觀,即觀果,後三觀為九輩觀,即觀因;又,無量壽觀中,前六觀觀無量壽國,次七觀觀無量壽佛身,九輩觀觀往生淨土之因有上中下,故名作觀。

(2)淨土門的善導,以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所謂定善,即息慮凝心而修之善根;散善即散心而廢惡修善。定善十三觀中的前七觀總明依報,餘忽報。

〔參考資料〕 《觀無量壽經疏》〈定善義〉、〈散善義〉;《五會法事讚》;《釋觀無量壽佛經記》;《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卷一;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卷下。


十王

唐代以後庶民佛教信仰的一種傳說。又稱十殿閻王。指在冥府裁斷亡者罪業輕重的十位判官,即秦廣王、初(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太山王、平等王、都巿王、五道轉輪王等十人。

相傳亡者於其亡後初七日,乃至其後的七七日、百日、一週年、三週年,將依次詣各王面前,任其裁斷罪業,決定次世生處。茲略述十王如次︰

(1)秦廣王
冥界十王的第一王。掌理亡者在冥途初七日間之事。相傳人死後,先到此地,以衡量生前罪業輕重。秦廣王的稱呼或係源自道教的說法。《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夷堅志》云(大正49‧322b)︰「南劍陳生既死,其弟之女見二鬼導至宮殿曰秦廣王也。王謂女曰︰欲救伯苦,可轉八師經,女寤家人來得經,請僧誦千遍,弟夢兄來謝曰︰已獲生天。」

(2)初江王
冥界十王之第二王。又稱楚江王。係監視亡者渡河的冥官。相傳人死後,中有之身於二七日(即第二個「七日」)至此王廳。其間須經三途河(即奈河),於河畔衣領樹下,有脫衣婆,待亡人來,即剝取亡人之衣,交予懸衣翁懸之於樹枝,量罪之輕重;若罪重而樹枝垂下時,引路牛頭及催行馬頭兩鬼即逐其往王廳審判。

《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夷堅志》,云(大正49‧322b)︰「池州郭生夢入冥府,王揖坐謂曰︰我是西門王郎,冥司錄我忠孝正直,不害物,得作初江王。」又,初江王以止住於罪人最初所渡之河三途河附近,故有是名。

(3)宋帝王
冥界十王之第三王。依流傳我國的疑偽經典《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與《預修十王生七經》所載,此王係治人邪淫罪之冥官。亡者在冥途中,於第三個七日至位於二江岸上之此王大殿,殿前惡貓群集,大蛇並出,割破亡者乳房,並繫縛其身,令其承受諸苦。此王所轄冥界第三殿,即位於大海底東南沃焦石下,廣五百由旬,附有十六小地獄之黑繩大地獄。

(4)五官王
冥界十王之第四王。即於三江間建大殿,治眾生妄語罪的冥官。出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該經云(卍續150‧771上)︰
「第四五官王宮(普賢菩薩),於三江間建立官廳。大殿左右各有一舍,左秤量舍,右勘錄舍。左有高臺,臺上有秤量幢,業匠構巧,懸七秤量,身口七罪為紀輕重。意業所作不懸秤量。次至鏡臺當見鏡影。於此秤量點目有三別,一者斤目斷為重罪,重中開輕,為二八獄罪;二者兩目斷為中罪,為餓鬼罪;三分目斷為下罪,為畜生罪。先破不妄語戒,後餘造惡。至秤前時,秤錘自動,自然低昂。課亡人言,汝所造罪,秤目定重。亡人欺咳曰,我未昂秤,闇何為,我敢不信之。爾時,訪羅取於罪人置秤盤上,秤目如故。亡人閉口,造惡變面。訪羅下之傳勘錄舍,赤紫冥官令點秤書,光祿司候印明顯錄帳,具載憲章奏閻魔宮。」

五官王之稱自古散見於諸經,如《法苑珠林》卷八十八所引的《提謂經》云(大正53‧932c)︰「五官典領,校定罪福行之高下,品格萬途。」《灌頂經》卷十二云(大正21‧535c)︰「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簡而除死定生。」又《經律異相》卷四十九所引《淨度三昧經》云(大正53‧259b)︰「五官者,(一)鮮官禁殺、(二)水官禁盜、(三)鐵官禁淫、(四)土官禁兩舌、(五)天官禁酒。」據此可知,五官原稱鮮官、水官、鐵官、土官、天官,被認為是制殺、盜、淫、兩舌、飲酒五惡的冥官。今《十王經》將十惡配於十王,以五官王為治妄語的冥官,即是由《淨度三昧經》所說轉化而來的。

(5)閻羅王
冥界十王之第五王。又稱閻魔羅王、閻羅天子、琰魔等名。掌理亡者死後第五七日間之事。在十王之中,惟有「閻魔王」是印度所固有的。傳說謂其本地係地藏菩薩。亡者於死後的第五個七日,詣此王廳前,定罪業輕重。據《十王經》所述,閻魔王宮有光明王院及善名稱院二者。前者的中央有業鏡(淨頗黎鏡),亡者至其前時,生前善惡業悉現,俱生神一一證之,業果難逃;善名稱院則係地藏菩薩及其眷屬所住之處。

(6)變成王
冥界十王中之第六王。又稱變性王。掌理亡者第六個七日間之事。據《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述,亡者若有罪,此王則逼惡;若有福則勸善。

(7)太山王
冥界十王之第七王。又稱泰山王。掌理亡者第七個七日間之事。為判定罪人投生處所的冥官。《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上)︰「第七太山王廳(藥師如來),依前三王處斷勘決兩舌之罪,善因惡緣,求於生緣。」

(8)平等王
冥界十王之第八王。掌理亡者死後第一百日之事。《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下)︰
「第八平等王(觀世音菩薩),內含慈悲,外現怒相,且施教化之,且貪刑罰之。爾時,天尊說是偈言︰亡人百日更恓惶,身遭枷械被鞭傷,男女努力造功德,從玆妙善見天堂。」

我國自唐代以來,即有平等王的信仰。如法照《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云(大正47‧480b)︰「若得念佛深三昧,不怕三塗平等王。」又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引《華嚴經感應傳》所載,唐高宗儀鳳(676~678)年中,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處,因誦「若人欲了知」四句偈而得放還。此外,延壽《宗鏡錄》卷七十四也出其名。

據《慧琳音義》卷五閻魔鬼界項所載,平等王是閻魔王的意譯,司生死罪福之業及八熱八寒諸地獄的役使鬼卒。可見平等王也被認為是閻魔王的別名。另按《長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十、《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所載,剎帝利種的始祖摩訶三摩多(mahāsammata,即大平等王)於劫初出世,掌管謫罰眾生的欲心,等分稻穀等物之收成。或謂因平等王是劫初之王,但在後世將其與閻摩混同,故產生「平等王是閻摩王別名,為地獄宰官」的傳說。

(9)都巿王
冥界十王之第九王。又稱都帝王、都弔王。死者於周年忌日,至此王之處接受審判。此王除審判死者之罪業外,並為彼等宣說《法華經》及造立阿彌陀佛像之功德。《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5下)︰「第九都巿王廳(阿閦如來),哀亡人言,於諸經中造法花經,龍女出海,無垢成道;於諸佛中造阿彌陀佛,光明遍照,除熱寒苦,緣人男女,欲救亡人,今日追善,受八齋戒,福力殊勝,男女勿瞋,能救亡苦。」

(10)五道轉輪王
冥界十王中的最後一位。指在冥途掌管亡人第三年之事的廳府官王。相傳為領二官眾獄司,治眾生愚癡煩惱的冥官。《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云(卍續150‧776上)︰「第十五道轉輪王廳(阿彌陀佛)。爾時,天尊說是偈言︰後三所歷是關津,好惡唯憑福業因,不善尚憂千日內,胎生產死夭亡身。邪見放逸過,愚癡無智罪,猶如車輪迴,常在三途獄。」

又,《私聚百因緣集》卷四描述此王治罪之相,說其中或有十目四臂之獄卒,能視人所作善業惡業,如手中之菓。點檢後,罪業輕者令轉生,邪見放逸之眾生使常輪迴於三惡趣;猶如車輪之迴轉。愚癡甚者,則有火牛車來現,牛頭馬頭之阿防羅剎拉之。或放入臼中以鐵杵搗之,或以箕簸之,斫打成微塵般。或以磐石打之,或以鋸削之。受苦之狀無以形容。

上述十王中,除第五閻羅王廣見於經論外,其餘諸王皆係受道教所影響。據《釋門正統》卷四所述,閻羅王(琰魔羅王)意為雙王,以兄主男獄,妹主女獄故名。此閻羅王如人間天子,泰山府君如尚書令錄,五道大神如六部尚書,其餘鬼道如州縣等。此一傳說乃唐‧道明神遊地府所見而傳世者。而《十王經》,即成都府大聖慈寺沙門藏川所撰。有關道明與藏川之事蹟,雖僅見於前述典籍,但此二人大抵可推定為唐朝末期之僧人。

五代以降,奉祀十王的風氣極盛,世人咸信生前齋供十王,死後受十王裁斷罪業時,業報可望減輕。相傳歐陽修曾夢見冥府十王,遂信飯僧造經的利益。此外,在大足石窟石篆山的第九龕,也有北宋十王像。

此外,將十王一一配屬本地佛或菩薩,則僅見於日本;中國與韓國則是將十王像與地藏菩薩一併供奉。

〔參考資料〕 《冥報記》;《佛祖統紀》卷四十五;《地藏菩薩像靈驗記》。


十界

天台宗合稱六道(凡)四聖為十界。又稱十法界。此概括一切凡聖迷悟之境界,即(1)地獄界,(2)餓鬼界,(3)畜生界,(4)修羅界,(5)人間界,(6)天上界,(7)聲聞界,(8)緣覺界,(9)菩薩界,(10)佛界。

經論中雖無「十界」二字之明義,但依《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謂,自下阿鼻地獄至上有頂中有種種語言聲音︰阿修羅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謂有四種道︰聲聞道、辟支佛道、菩薩道、佛道,復有六種道︰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道,可知十界之思想自古即已存在。

此中,地獄界是指地下八寒八熱的牢獄;犯上品之五逆十惡者生於其中,受無窮之極苦。畜生界指披毛戴角麟甲羽毛四足多足之生類;造中品之五逆十惡者受生其中,互相吞噉,受苦無窮。餓鬼界在地下五百由旬之處;造下品之五逆十惡者生於其中,不得飲食,受苦無窮。修羅界具稱阿修羅界,位於大海底,懷猜忌心勝他心修下品十善者受生其中,常與諸天鬥爭而憂惱苦逼。人界在須彌四洲,持五戒,具修中品十善者受生其中,常貪惜自身戀著眷屬,苦樂交錯。天界是修上品十善又兼修禪定者之受報處,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別;此雖為勝妙之果報,但福報享盡,亦不能免天人五衰之下場。以上統稱為六道。

聲聞界為小乘之境界,屬此界者聞佛之聲教、觀四諦之法而證空理,終入無餘涅槃,灰身滅智。緣覺界亦是小乘之境界,屬此界者觀十二因緣而證空理,然獨樂善寂亦入無餘涅槃。菩薩界為大乘之境界,屬此界者起四弘誓願,修行六度以期成佛。佛界為大乘究竟之境界,乃因行成就,二利果德圓滿之極位。

此外,關於十界之異名「十法界」,在《法華經玄義》卷二(上)、《佛祖統紀》卷五十均有詳細的說明。

〔參考資料〕 《摩訶止觀》卷二(下)、卷八(下)、卷九(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三、卷五之三;《法華經文句》卷一(下)、卷二(上);《觀音玄義》卷下;《漢光類聚》卷三;《天台傳佛心印記》。


十齋

又稱十齋日。即於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受持齋戒。《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如來讚歎品〉云(大正13‧783b)︰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依《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述,於此十齋日依次供養定光如來(一日)、藥師如來(八日)、賢劫千佛(十四日)、阿彌陀如來(十五日)、地藏菩薩(十八日)、大勢至菩薩(二十三日)、觀世音菩薩(二十四日)、毗盧遮那如來(二十八日)、藥王菩薩(二十九日)、釋迦如來(三十日),則能除病延年,命終得生佛國。中國自唐末以來即行此法,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三云(大正49‧320c)︰「每月十齋日持佛菩薩號,乞福滅罪。」又,近時所行的十齋日本尊,略有更動,即改十四日賢劫千佛為普賢菩薩,十八日地藏菩薩改為觀世音菩薩,二十四日觀世音菩薩改為地藏菩薩。此外,安置十齋佛的堂宇,稱作十齋堂。

〔參考資料〕 《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二;《釋門正統》卷四。


大悲

指佛菩薩的大悲愍心。小乘有部以之為佛之十八不共法之一,大乘法相宗謂其為佛之百四十不共法之一。或以之為四無量心之一,如《華嚴經》分十種大悲,《寶雨經》謂佛有三十二大悲。或與「大慈」聯用以顯觀音之慈悲。茲依大、小乘所說,略述如次︰

(一)小乘所說︰《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云(大正27‧159b)︰
「拔濟有情增上苦難,故名大悲;謂從地獄、傍生、鬼趣大苦難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喜、樂等處。復次拔眾生出增上淤泥,故名大悲;謂有情類沒在煩惱大淤泥中,授正法手拔之令出,安置聖道及道果中。復次授諸有情增上義利,故名大悲;謂教眾生斷三惡行,修三妙行,種植尊貴富樂種子,感得尊貴大富樂果,形色美妙,眾所樂見,膚體細軟,光和淨,或為輪王,或作帝釋,或為魔王,或作梵王,展轉乃至或生有頂,或復種植三乘種子,引得三乘菩提涅槃,如是皆由大悲威力。」

大悲之所以為「大」,共有下列五義︰(1)資糧大,以大福德智慧之資糧所成。(2)行相大,此力能於三苦境作拔苦之行相。(3)所緣大,總以三界有情為所緣。(4)平等大,離怨親等差別,普遍利樂諸有情。(5)上品大,此為最上品,更無餘者能齊於此。

此外,大悲與悲也有八種不同︰(1)自性異︰大悲以無癡(智慧)為體,悲以無瞋為體。(2)行相異︰大悲緣三苦之行相,悲緣苦苦之行相。(3)所緣異︰大悲通緣三界,悲唯緣欲界。(4)依地異︰大悲依第四禪,悲通依四靜慮。(5)依身異︰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6)證得異︰大悲離有頂惑而證得,悲離欲界之惑而證得。(7)救濟異︰大悲能成就救濟之事,悲唯希望救濟。(8)哀愍異︰大悲是哀愍平等,悲唯拔欲界有情苦,故哀愍不平等。又,《成實論》卷十二〈四無量定品〉也分析「大悲」與「悲」的差別(大正32‧337c)︰
「問曰︰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曰︰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名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苦,為盡此苦,勤修精進。又於無量劫修習所成,故名大悲。又以智眼見眾生苦,決定發心要當除滅,故名大悲。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無障礙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惡,故生障礙,大悲於種種深惡,通達無礙。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捨己利,但求利他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別。如是慈等於佛皆名為大,但以悲能救苦,是故獨說。」

(二)大乘所說︰新譯《華嚴經》卷五十三述十種大悲,文云(大正10‧282a)︰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夜睡眠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是為十。菩薩恆以此心觀察眾生。」

《寶雨經》卷五也有闡述如來三十二大悲之文。謂佛為不信諸法無我的有情起大悲,乃至為令已起懈怠心而捨大乘希求下劣二乘者樂廣大慧、希求佛智而起大悲。總而言之,佛哀愍有情不達諸法實諦、寢於無明大夜,故起大悲垂示攝化。關於此三十二大悲,經中屢有所見,如《思益經》卷三、《大薩遮尼乾子經》卷六、《除蓋障菩薩經》卷八等,尤其《思益經》以說法、隨宜、方便、法門、大悲為如來所用的五力,非二乘所能及。

其次,《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以此為諸佛世尊百四十不共法之一,同書卷四十四亦云(大正30‧537a)︰
「由四緣故,悲名大悲。(一)緣甚深微細難了,諸有情苦為境生故。(二)於長時積習成故,謂諸菩薩經於無量百千大劫積習所成。(三)於所緣猛利作意而發起故,謂諸菩薩由是作意悲所執持,為息有情眾苦因緣,尚能棄捨百千身命,況一身命及以資財,於一切種治罰大苦為諸有情悉能堪忍。(四)極清淨故,謂諸菩薩已到究竟菩薩清淨,若諸如來已到佛地如來清淨。」

《大智度論》卷七十七謂四無量心中之大悲是大乘之本。《佛性論》卷二廣說大悲之體性與五大之義,所說大悲與悲之相異亦同於《俱舍論》。《瑜伽師地論》謂第十地菩薩及佛之慈悲名大悲,其餘未臻極清淨故但名悲,不稱大悲。綜合以上所述,可知有徹底大悲的是佛,十地菩薩以下至二乘則僅具部分大悲而已。

◎附一︰印順〈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摘錄自《佛法是救世之光》)

但大悲應如何修學呢﹖學習大悲的方法極為簡單。凡見人類的苦痛,不管他與我有什麼關係,都能平等的予以同情,願意他減輕現有的苦惱;如更能平等的同情一切眾生,時時想減輕他們的痛苦,這即是菩薩的悲心。悲心,本來每一個有情都是有的,但是眾生的心境狹隘,不能擴大同情成為菩薩的悲心。

從前我還未出家時,記得家姊在某一晚上得病,我聽到姊姊病苦的呻吟聲,心裏也感到非常的苦痛。因不放心姊姊的病,心急不安,不能入眠;可是越是心急,越覺夜長,乾急的等天亮了,好去請醫生。由我對姊姊痛苦的同情,推知他人的同情,如父母見自己的兒女得病,或兒女見父母得病,心裏總有深重的同情,而且著急得很。人人對自己的親人懷有深切同情心,但每不問別人的苦難,甚至親見親聞悲慘悽切的境界,還是若無其事,如此就離去菩薩的大悲義太遠了。

世人何以不能擴大同情,成為菩薩的悲心呢﹖這因我們無始來就被煩惱所迷惑,為自私的情見所包圍,所以不能現起平等的悲心來。根據佛法的緣起義說︰人與人間的關係很深;常人以為自己的親屬朋友才有關係,其實,農夫、軍警、商人等……那一界人不與你有深切的關係﹖你想︰若沒有農夫,你那來資養生命的食物﹖沒有軍警,誰來保障你的生存﹖沒有商人,誰給你轉運別處急需的一切物品﹖你這樣一想︰整個人類都與你有密切關係,當然全人類是你的同情對象。若再深一層觀察︰一切有情都是與你同樣的是具有心識的動物,我與他都是障深業重的苦惱眾生,無始以來都曾有過親密的關係。能作如是觀,自能擴大同情成為平等自救救他的悲心。

有人說︰我沒有權勢,或沒有財力,如何救人﹖其實這都不是不能悲惻援助的理由。真正悲心激發,即自己的力量多大,就獻出多大的力量。力量可以有大小,卻不會完全沒有。如見小孩跌落水坑,難道沒有扶起他的力量﹖再不然,難道沒有呼救的力量﹖我們如存悲惻拔苦的心腸,決不問有多大力量,只是腳踏實地的隨分隨力的做去。

觀音菩薩起初也與我們一樣,但他修學大悲法門,愈修愈深,悲心愈深,功德力愈大,如今觀世音已是將入佛境的大菩薩了,他也還是由凡夫漸漸修成的。若我們能發願生生世世的修大悲法門,當來不也可以成觀音菩薩嗎﹖大悲是趣向佛境的極要法門,有大悲行,才能積集自利利他的無邊功德,趣證佛果,否則即沒有成佛的可能。大乘佛法的實踐者,即在乎具有深重的悲心。悲心雖然人皆有之,但沒有菩薩的廣大,若能不斷地修學,悲心即能漸漸地發揮出來,成為無窮的深廣。

觀音菩薩開示善財修大悲行,他自己也如實的廣行大悲,他真是一位以身作則的大師。我們以觀音菩薩為模範,漸漸地修學,大悲行總有圓滿成就的一天。但在修學的過程中,不要以為菩薩的悲智如此深廣,不能一天學成,生起畏難的念頭;如怕難,即要失望而停頓了。要知道菩薩的深廣悲智,是他在無量劫中修成的。學菩薩不要心急,但確定目標,不斷的學去,必能漸入聖境。心急確為常人的第一病,但世間那有一蹴即成的易事﹖心急對於學習是無益的,反而有礙學習的進步。如能不畏艱苦,耐心的學習,自會越學越快。這如初讀書的童子,開始念一兩句都背不出來。但書讀多了,增長了理解力,就是數千字的長文,也容易熟背了。修學佛法,起初總覺不易,但能耐心修學,大悲力自一天天增長,等到悲力強大,救度眾生的艱巨工作,就容易負擔了。

真正大乘佛法的實踐者,對大悲的修學極為重視。因為大乘的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就是「菩提所緣,緣苦眾生」的悲心發動。若離去了悲心,即不成菩提心,想成佛是不可能的。沒有悲心的菩薩行──布施、持戒等,乃至廣修禮佛、誦經、供養,這都是人天的果報,或者是小乘功德。若具有悲心,他的一切修行,都是將來成佛的因緣。所以經中說到修學,總是說「大悲為上首」。一切成佛的清淨功德,都要以大悲為領導;無大悲領導所修的一切功德,至多也不過是人天或二乘小果吧了。

擴大同情而成為菩薩的平等悲心,在凡夫位上似乎不易做到。但我們若常觀察人與人間的關係,則不難發現到我與人類的關切。當徹底透視了人我間的相關性,則不管什麼人的苦難,都容易引起同情心。其次,我們要看他人的好處,別看他人的壞處。人總有多少好處,也不能完全沒有錯誤的。若過去某人罵過我,現在他遭遇了不幸,我就歡喜,這是幸災樂禍心,與悲心相障礙。若我們忘記他的錯失,見到他人的功德,從好處想,別人有難,我們自能生起深重的同情心,能透視人我間的相關性,能注重他人的好處,自會逐漸引發同情,這即是向觀音菩薩的悲心去學習。我們紀念菩薩,要發揚菩薩的大悲精神。我們要向菩薩看齊,相互策勵勸進,這無論對己對人,都有無量利益。最後,我希望諸位都從學修大悲行中,做成大悲救苦的觀音菩薩。

◎附二︰歐陽漸《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四(摘錄)

悲者,龍樹有言,大悲是一切功德之本,般若之母,諸佛之祖母。若無大悲必無般若,欲崇般若須先重悲。悲之體相,悲之差量,悲之威力,悲之功德,起悲勸悲,見於他處,此姑不談而談必須。悲然後有眾生,悲然後有俗諦,悲然後有方便,悲然後求一切智智,悲然後能為無知眾生說法令知,悲然後有摩訶衍,悲然後能被大功德鎧,發趣大乘。乘是大乘,悲然後能入於三塗,無善不具,為大白象,為十二由旬大魚。悲然後能往生事佛,不住長壽,不墮味禪。悲然後能觀空不證箭箭拄楛。悲然後能施設三乘,容攝聲聞。是故述大乘相,無不皆言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八十三;《法華玄贊》卷九;歐陽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大梵天

漢譯又稱大梵天王、大梵天、梵天、梵王等。有時又名娑婆世界主、尸棄、世主天。是色界初禪天之主,與其侍衛梵輔天、部屬梵眾天,合稱為色界初禪三天。

大梵天在印度婆羅門教中,是這世界的造物主,也是婆羅門教最推尊的主神。但在佛教裏,則視之為佛教的護法神。依《大集經》所載,過去世諸佛,曾經將守護四天下的使命,付囑大梵天與帝釋天。此外,依《大悲經》所載,在釋尊即將入涅槃時,曾經摧破大梵天的邪見,而使他成為佛弟子。釋尊並將三千大千世界守護佛法的重任付囑於彼。因此,在佛教典籍裏,他與帝釋天,是護持佛法與鎮國利民的兩位重要天神。

就佛教的「三界」世界觀來看,帝釋天生活在欲界,而大梵天則在色界。色界諸天的生活,與欲界有顯著的不同,他們沒有淫欲與食欲,但具有淨妙形質,且都在禪定境界中。

相傳大梵天身長一由旬半,壽量一劫半。關於他的圖像,各地佛教界繪製的也並不全同。比較常見的是四面四臂形,各面又有三目。右邊二手臂,各持蓮華與數珠,左邊二手臂,則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外,也傳有一面雙臂、手持蓮華、遍身放光的;也有三面二臂、坐在鵝上的。各地所傳,頗不一致。


大梵天


◎附︰〈大梵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指色界初禪天的第三天主。又稱大梵天王、大梵王、大梵、梵天王、梵天、梵王,或稱娑婆世界主(Brahmā sahāṃpati)、世主天、梵童子(Brahmā sanaṃkumāra)。梵名音譯作摩訶梵。《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解釋其名云(大正29‧456b)︰「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又,據《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卷十六〈堅固經〉所述,此大梵天乃自然而有,自主獨存,無能勝者,統領大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且能造物,是眾生之父母。

大梵天是《梵書》時代以來的神祇,爾後成為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在印度《梨俱吠陀》時代末期,以祈禱主神(cBrahmaṇas-pati)為至上神,且視之為宇宙生成的原理。到《梵書》時代初期,以生主神(Prajapati)為最高神;不久,又興起對「梵」的崇拜,此即由祈禱主神進化而成的神格。初為生主神之子,後漸得勢,遂取代生主神而成為創造世界的原理。

在《奧義書》時代,大梵天成為具有實有(satya)、知(jñana)、妙樂(ananda)等性質,而唯一常住獨存的絕對原理。又與我(atman)結合,產生「梵我一如」之說,此為《奧義書》的中心思想。到《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時代,「一體三分」(tri-mūrti)之說興起,以梵天(Brahma)與毗濕奴(Viṣṇu)、濕婆(Śiva)二神為同體,最初梵天為三神之首,後乃在其他二神之下。

依《外道小乘涅槃論》的記載,摩醯首羅論師認為,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即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大智度論》卷八則謂,韋紐(Viṣṇu)之臍中生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華中有人結跏趺坐,名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依《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八、《雜阿毗曇心論》所載,大梵天之身量是一由延半,壽量一劫半。《立世阿毗曇論》卷七謂壽量六十劫。依《阿含》及諸大乘經所載,梵天曾為佛所教化,亦曾勸請佛說法,且常列席佛之會座而聽受法,並以法義與佛問答,又與帝釋同受佛之付囑而護持國土,為佛法的守護神。

後世密教以梵天為十二天之一,或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在金胎兩部曼荼羅中,皆位列於金剛部中。其中,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門的南方安有此天,身是白肉色,有四面四臂,右一手作施無畏印,另一手持杵,左一手把蓮華,另一手持瓶,額上有眼,坐在赤蓮華上。此形像和《大日經疏》卷五所載有異。種子是「鉢羅」(pra)。但金剛界曼荼羅中的梵天形像,為身呈白肉色,左手作拳安腰,右手當腰持蓮華;三昧耶形為蓮華。其真言,《大日經》〈真言藏品〉等記為︰歸命鉢羅闍(prajā)鉢多曳(pataye)娑縛訶。但作為十二天之一,真言則為︰歸命沒羅訶摩寧(brahmane)娑縛訶。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四、卷四十四;《長阿含》卷一、卷四、卷五;《增一阿含》卷十〈勸請品〉;《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一、卷五十五;《大日經》卷一〈具緣品〉。


他化自在天

天界之一。為欲界最高處的第六天。音譯為波羅尼蜜和耶越(拔)致、波羅維摩婆奢、波羅尼蜜、娑舍跋提,意譯為他化樂天、他化自轉天。簡稱自在天、他化天、第六天。此天有情能於他所變化的欲境自在受樂,因而得名。如《俱舍論》卷十一云(大正29‧60b)︰「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第六他化自在天。」

此天界位於距大海百二十八萬由旬虛空密雲之上,縱廣與忉利天相同,皆為八萬由旬。此天有嬈害正法的天魔,及其宮殿,如《大智度論》卷十云(大正25‧134c)︰「魔王常來嬈佛,又是一切欲界中主,夜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皆屬魔王,(中略)魔是他化自在天。」

此天天眾初生時,即如人間十歲的孩童,色貌圓滿,衣服自備,壽量為一萬六千歲(亦有中夭者);身高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廣十六由旬,重僅半銖,食用自然食,男女互視即成淫,意欲求子時,應念即化生。總而言之,此天優於閻浮提者有三,即︰長壽、端正、多樂。

又,密教中,此天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外金剛部院的北方,共有三位。關於其形像,居中央者,右手豎掌持箭,左拳豎立,朝身舒張頭指持弓;居外側者,右掌豎立,屈中指及無名指,左手持蓮華作拳置於胸前;居內側者,右掌豎立,屈頭指及中指持合蓮,左掌覆於腰際。三昧耶形為弓箭,表徵此天的欲樂自在。

〔參考資料〕 《立世阿毗曇論》卷六、卷七;《俱舍論》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五、卷九、卷十;《彰所知論》卷上;《祕藏記》;《大樓炭經》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卷三。


六欲天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中,欲界包含有六種天,謂之六欲天。此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此六天之共同特質是仍有欲樂。其中,四王天、忉利天據須彌山而住,稱地居天,其餘諸天則住於虛空密雲之上,稱空居天。茲略述如次︰

(1)四王天(Catur-mahārājika-devāḥ)︰又作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指住於須彌山腰的持國天(東)、增長天(南)、廣目天(西)、多聞天(北)等四天王及其所率領的天眾。又,持雙、持軸等七金山亦有四天王之天眾居住,故欲界天之中,此天最廣。其所居之處離大海四萬由旬,距山頂的忉利天亦四萬由旬。此天之壽量,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定壽五百。其身長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一由旬。行欲之相,以形交成淫,與人間無異,然無人間諸不淨。

(2)忉利天(Trayastriṃśat-deva)︰「忉利」為梵語Trayastriṁśat的音譯,意謂「三十三」。梵語dev a即天。故又譯「三十三天」。指住在須彌山頂上的三十三天。帝釋天止住於中央(善見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計三十三天。山頂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於中守護諸天。帝釋天所居住的善見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諸天眾遊戲之處。此天離大海八萬由旬,與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千歲。身長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成淫(或說以風為欲),與人無異,然無諸不淨。

(3)夜摩天(Suyamā-deva)︰又譯善時天或時分天。此天依空而住,常受快樂。此天離大海十六萬由旬,距上方之兜率天亦十六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身長四分之三俱盧舍,衣長四由旬。行欲之相,以相抱成淫。

(4)兜率天(Tuṣita-deva)︰又譯知足天。此天依空而住,於五欲境知止足。《彌勒上生經》說此天宮有牢度跋提大神,於發誓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時,額上出五百億寶珠,此摩尼光迴旋於空中,形成四十九重微妙寶宮。此天離大海三十二萬由旬,距上方之化樂天亦三十二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身長一俱盧舍,衣長八由旬。行欲之相,由執手成淫。

(5)化樂天(Nirmāṇarati-deva)︰此天依空而住,常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稱化樂天。此天離大海六十四萬由旬,距上方之他化自在天亦六十四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十六由旬。行欲之相,唯男女相向而笑。

(6)他化自在天(Paranirmitavaśavatin-deva)︰即魔王天,依空而居,常假他所化之欲境而自在受樂,故稱他化自在天。此天離大海一百二十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三十二由旬。行欲之相,為男女相視成淫。

關於此六天之生因,諸經論之說不盡相同,然不外受持戒行與修世間禪定。如《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說以十戒中的口四、身三等七種戒為生因。《天台四教儀》卷上說修上品十善可生地居二天,而空居四天則修上品十善,兼修未到定才能生彼處。

此外,有關六欲天之間的來去,《俱舍論》卷十一頌云(大正29‧60c)︰「離通力依他,下無昇見上。」如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依他(由上天眾接往)而昇夜摩天,其餘諸天昇上亦爾。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七十;《順正理論》卷三十一;《顯宗論》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九、卷三十四、卷九十六;《首楞嚴經》卷九;《瑜伽論》卷四;《佛地經論》卷五;《法苑珠林》卷二。


化佛

(一)指如來對地前菩薩等所應現的種種身︰又稱應化佛、變化佛。與應身或變化身為同義詞。如《楞伽阿跋羅寶經》卷一云(大正16‧481b)︰「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釋之,云(大正45‧362a)︰「初是化身,次二受用身,福慧異故,分成二種,後是法身。」

(二)指應機隨宜而突然化現之佛形︰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云(大正27‧698c)︰「佛於一時化作化佛,身真金色,相好莊嚴。」《觀無量壽經》云(大正12‧343b)︰「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又,觀世音菩薩的天冠中有一化佛立像,高二十五由旬

〔參考資料〕 (一)《入楞伽經》卷一;《大乘入楞伽經》卷一;《大乘義章》卷十九。(二)《賢愚經》卷二〈降六師品〉;《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大乘義章》卷十九;《圖像抄》卷六;《阿娑縛抄》卷八十八。


化城喻

《法華經》所舉的重要譬喻。為「法華七喻」之一。「化城」謂變化出來的城邑。在《法華經》中,指某一群人在取寶途中的暫時休憩之所。是由領隊的導師所化現出來的,因此謂為「化城」。《法華經》用此化城以比喻小乘的涅槃果位。《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云(大正9‧25c)︰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中略)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中略)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蓋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有以佛乘得滅度者。如來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然有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故為說二乘涅槃,待眾生住於二地,再為說法,引入佛慧,使知所得二乘涅槃,並非真實。一如譬喻之導師為止息而化作大城,既知息已,再告知寶處在近,化城非實。此種譬喻,《修行道地經》卷七〈弟子三品修行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三〈聞持品〉也都有提到,而《大阿彌陀經》卷下等所說的邊地城邑,可能也是一種化城。

至於五百由旬的解釋,法雲的《法華經義記》卷七云(大正33‧654b)︰「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無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斷三界餘習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剛心所斷無明住地煩惱如五百也。」智在《法華經文句》卷七(下)則批判各家說法,而自謂三界果報處為三百由旬,有餘國處為四百,實報國處為五百;見惑為一百,五下分為二百,五上分為三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百;入空觀能過三百,入假觀能過四百,入中觀能過五百;又謂二乘度三百,菩薩度四百,佛乘度五百云云。對此,吉藏在《法華經玄論》卷八又一一加以破斥,謂三界為三百,聲聞地為四百,緣覺地為五百。此外,窺基在《法華經玄贊》卷八也提到(大正34‧799b)︰「分段生死有惑業苦為三百,變易生死有無明苦為二百,十煩惱、十業道,所感十品類果皆互相資故,合言五百。」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六十六;《法華經玄義》卷五(下);《法華義疏》卷八;《法華經文句記》卷八之一。


化樂天

六欲天之一。位在他化自在天之下,兜率天之上。又稱化自樂天、不憍樂天、無高貢天、樂變化天。生於此天者,自化五塵之欲為妙樂之境而自樂,故稱化樂。《俱舍論》卷十一(大正29‧60b)︰「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轉,謂唯第五樂變化天。」

此天界有優鉢羅花等水生花、阿提目多迦花等陸生花。以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亦以三十日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其天眾,身長八由旬,身有常光,壽命為八千歲。男女亦有婚姻,互相熟視或唯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其子自男女膝上化生,初生時即大如人間十二歲孩童。常以須陀味為麁段食,諸覆蓋等為微細食。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七;《大智度論》卷九;《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立世阿毗曇論》卷六;《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卷五;《玄應音義》卷三;《俱舍論光記》卷十一;《法苑珠林》卷三。



梵語deva的漢譯。音譯為提婆。意譯又作天界、天道、天有、天趣等詞。指六道之中,業報最殊勝的眾生,或指其所居住的世界。梵語deva,是div(意為放光)的名詞形,有「天上者」或「尊貴者」的意思。通常用來指稱天界眾生,或常人所謂的神祇,或指彼等所居住的處所。

關於天界眾生的居住處所,《俱舍論》卷八說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靜慮處十七天,無色界有四處,也就是三界二十七天。茲列表如次︰


┌四大王眾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欲界──六欲天┤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梵眾天
┌─初禪天┤梵輔天
│ └大梵天
│ ┌少光天
│ 二禪天┤無量光天
│ └極光淨天
色界┤ ┌少淨天
│ 三禪天┤無量淨天
│ └遍淨天
│ ┌無雲天
│ │福生天
│ │廣果天
└─四禪天┤無煩天
│無熱天
│善現天
│善見天
└色究竟天
┌空無邊處
無色界┤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所謂欲界六天是指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四靜慮處十七天是指初靜慮的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第二靜慮處的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第三靜慮處的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第四靜慮處的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四大王眾天,亦名為照頭摩羅天、四天王天、四大王天、大王天或四王天,是指住在須彌山腰的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等四天,以及受其管轄的堅手、持鬘、恒憍等諸藥叉神。六欲天中,此天所領最廣。其身量有四分之一俱盧舍,人間五十歲為其一晝夜,壽五百;初生之時,猶如人間五歲幼童,既生已,身形速成滿。

其次,三十三天又名忉利天,係居住在須彌山頂上的天眾。此須彌山頂呈四角形,各面廣八萬踰善那,四隅各有一峰,金剛手、藥叉神住於其中守護諸天。須彌山之中央,有善見宮,乃天帝釋之住處。此三十三天眾之身量為半俱盧舍,人間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一千歲。初生時,如人間六歲幼童,既生已,身形速成滿。此天與前述之四大王眾天皆依地而住,故稱地居天。其交形成淫,與人無別,但風氣泄,熱惱便除,無如人之餘不淨。

其次,夜摩天以上的四天及色界諸天,是所謂的空居天。在三十三天的上方,各隔四萬踰繕那,重疊羅列。此中,夜摩天又稱焰摩天、炎摩天、焰天、炎天、時分天或四分天,其主稱為須夜摩天(又作須焰摩天、須焰天)。身量四分之三俱盧舍,人間二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二千歲,纔抱成淫,初生時,如人間七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睹史多天又名兜師哆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睹史天、兜率天、兜術天、知足天或喜足天,刪兜率陀天王為其主。身量一俱盧舍,人間四百歲為其一晝夜,壽四千歲。由執手而成淫,初生時,如人間八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又,樂變化天眾能依神通力自化作五妙欲境而受用之,化自在王天、化自在天、無憍樂天、無貢高天、不驕樂天、樂無慢天、化樂天、變化天、樂化天、泥摩羅提羅鄰優天、尼摩羅提天、維摩羅眤天、尼摩羅天為其別名。身量一俱盧舍又四分之一,人間八百歲為其一晝夜,壽八千歲;唯相向而笑成淫,初生時,如人間九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他化自在天又名他化自轉天、他化樂天、化應聲天、化自在天、婆羅蜜尼和耶拔致天、波羅尼和耶拔致天、波羅維摩婆耆天或波羅尼蜜天。此天能令他化作妙欲之境而受用之,其主名為自在天王。身量一俱盧舍又二分之一,人間一千六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相視成淫,初生時,如人間十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此四天所居宮殿,量等須彌山頂。或說隨處之上,其量倍增。此六欲天於受用欲境時,雖有三種別,但因皆有受欲之事,故名欲生。

色界初靜慮處三天中,梵眾天是大梵天所有所化所領的天眾,又稱梵身天、梵世天或梵迦夷天。身量有半踰繕那,壽四分之一大劫。梵輔天是大梵天的侍衛,又名梵具天、梵善益天、梵先益天、梵前益天、梵先行天、梵不數樓天、梵輔樓天、梵弗還天、梵富樓天或富樓梵天。身量一踰繕那,壽半大劫。大梵天又名摩訶梵天或單稱為梵天,其身量一踰繕那半,壽四分之三大劫。此等初靜慮三天離欲不善而生喜樂,所居宮殿量等四洲;或說量等一小千世界。

其次,第二靜慮處三天中,少光天因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又名小光天、少光音天、水微天、光天、波梨陀天、波利陀天或波利答天。身量一踰繕那,壽兩大劫。無量光天,又名無量光音天、無量水天、水無量天、妙光天、阿波羅那天或𤸱波摩那天。其光明轉勝難測,身量四踰繕那,壽四大劫。極光淨天,又名極淨光天、遍勝光天、極光天、光嚴天、光曜天、光耀天、光音天、水音天、晃昱天、阿會亘羞天、阿陂亘羞天或阿會亘修天。其淨光遍照自地之處,身量八踰繕那,壽八大劫。此第二靜慮三天係依定力而生喜樂,故稱定生喜樂,其所居宮殿,量等一小千世界。有說量等一中千世界。

第三靜慮處三天中,少淨天因意地樂受最劣,故名少淨。少善天、約淨天、少靜天、少淨果天、淨天、波利多首天、波利首訶天、波利陀首訶天、波栗羞訶天為其別名。身量十六踰繕那,壽十六大劫。無量淨天,又名無量淨果天、無量善天、阿波摩羞天、阿波摩首天、阿波摩首訶天、阿波羅天。其淨增轉難測,身量三十二踰繕那,壽三十二大劫。遍淨天又名極遍淨天、極光淨天、廣善天、淨果天、難及淨天、淨難逮天、首訶迦天或羞訖天等。其淨周普,樂無過者。身量六十四踰繕那,壽六十四大劫。此第三靜慮三天,因離喜生樂,故稱離喜妙樂。所居宮殿量等一中千世界。有說量等一大千世界。以上初、二、三靜慮處於樂生上雖有三種別,但皆長時離苦受樂,故名樂生。

第四靜慮八天中,除無雲天之外,其餘七天皆有雲地。亦即無雲天因居無雲之初,故名無雲。無陰行天、無陰天、無蔭天、無罣礙天、阿那婆迦天為其別名。其身量百二十五踰繕那,壽百二十五大劫。福生天又名受福天、得福天、生福天或福德天,異生之勝福者得生於此。其身量二百五十踰繕那,壽二百五十劫。廣果天又名大果天、密果天或果實天。於異生之果報中,此方最為殊勝。其身量五百踰繕那,壽五百大劫。

其次,無煩天以上到色究竟天的五天,是所謂的五淨居天。亦即前三天是凡聖雜居,而此等五天為純聖所居之所,故名淨居。此中,無煩天係無煩雜之天,又名不煩天、無繁天、無廣天、不廣天、無造天、無誑天或阿浮訶那天。身量一千踰繕那,壽一千大劫。無熱天因已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之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又名不熱天、不惱天、不燒天、無求天、阿陀波天或阿答和天。身量二千踰繕那,壽二千大劫。善現天因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景德易彰,故名善現。又名善見天、善觀天、快見天或妙見天。身量四千踰繕那,壽四千大劫。善見天因雜修定障之餘品至微,其見極為清徹,故名善見。又名大善見天、善現天、樂見天、妙見天、快見天或色天。身量八千踰繕那,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色界諸天中無有過此天者,故名色究竟。又名究竟天、無小天、阿迦尼吒天、阿迦膩吒天或阿迦貳吒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壽一萬六千大劫。此第四靜慮八天,初生之時皆身量周圓,具妙衣服,所居宮殿量等一大千世界。有說其量無邊際。

無色界四處中,空無邊處係修空無邊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無邊虛空處、無量空處、空處、虛空無邊處天、無邊空處天、空無邊入天、無量空處天、虛空智天或空智天。壽二萬大劫。識無邊處係修識無邊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無量識處、無邊識處、識處、無邊色處天、識無邊處天、無量識處天、識無邊入天、識無邊天或識智天。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係修無所有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不用處、無所有處天、無所有智天、無所有入天、無所有天或阿竭然天。壽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係修非想非非想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有想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入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無思想亦有思想天或有想無想智天。壽八萬大劫。此四處因無色故無方處,唯隨異熟生之差別而建立之。

天界之說,散見於諸經論之中。《俱舍論》之三界二十七天說亦見於《法乘決定經》卷上、《雜阿毗曇心論》卷八、《彰所知論》卷上等書。但其他經典另有別說,亦即《義足經》卷下〈蓮華色比丘尼經〉、《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及《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九闕六欲天中的四天王眾天;《長阿含》卷二十、《光讚般若經》卷五〈摩訶薩品〉、《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八、《大集譬喻王經》卷下、《瑜伽師地論》卷四及梵文《大事》則在他化自在天之上,別設魔天。

關於色界的初靜慮處,《中阿含》卷四十三說唯有一梵身天,《大方廣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亦說有一大梵天,而《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大智度論》卷十六、《俱舍論》卷八、《順正理論》卷二十一、《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十二、《阿毗曇心論》卷四〈契經品〉、《阿毗曇心論經》卷五〈修多羅品〉、《雜阿毗曇心論》卷八說有梵眾、梵輔二天。梵本《入法界品》說有梵眷屬、梵輔、大梵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卷八、《大品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摩訶般若鈔經》卷二、《大般若經》卷四0二〈歡喜品〉、《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寶積經》卷三十七、《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九、《三法度論》卷下、梵本的《大事》、《普曜經》、《法集名數經》說有梵身、梵輔、梵會、大梵等四天。

又,《佛本行集經》卷九〈相師占看品〉、《菩薩本業經》說有梵、梵眾、梵輔、大梵等四天;《光讚般若經》說有梵天、梵迦夷、梵具、梵天等四天。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說有梵天、梵身、梵輔、梵眷屬等四天,《大方等大集經》卷一〈瓔珞品〉說梵天、大梵、梵師、梵眾等四天。《道行般若經》卷三、《小品般若經》卷二、《兜沙經》、《大寶積經》卷十說梵天、梵迦夷天、梵輔樓、梵波利產、摩訶梵等五天,《大集譬喻王經》說梵身、梵光、梵眾、梵輔、大梵等五天。《大哀經》卷一說梵天、梵忍、梵身、梵滿、梵度著、大梵等六天。巴利《中部》〈行生經〉說有千梵、二千梵、三千梵、四千梵、五千梵、十千梵、百千梵等七天。

關於第二靜慮處,《中阿含》卷四十三說唯有一晃昱天,《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五亦僅揭一少光天。但《大寶積經》卷三十七舉少光、無量光二天,《大樓炭經》揭示阿維比、波利答、阿波羅那等三天。《大方等大集經》、《大集譬喻王經》亦揭示光(或作有光、光曜、水行或𤸱天)、少光、無量光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佛本行集經》、《大般若經》卷四0二及卷四0三、《光讚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經》卷二、《摩訶般若鈔經》、《小品般若經》、舊譯《華嚴經》卷十、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兜沙經》、《大寶積經》卷十、《大哀經》、巴利《中部》、梵本《大事》說光、少光、無量光、光音等四天,《菩薩本業經》說清明、水行、水微、水無量、水音等五天。

關於第三靜慮,《中阿含》卷四十三、《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說唯有一遍淨天,《法集名數經》說有少淨、遍淨等二天,《大方等大集經》說有淨天、少淨、無量淨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佛本行集經》、《大般若經》卷四0二及卷四0三、《光讚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大寶積經》卷十、《大哀經》、《大集譬喻王經》、巴利《中部》、梵文《大事》說淨、少淨、無量淨、遍淨等四天,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二說少淨果、無量淨果、淨果、少淨、無量淨、遍淨等六天。

關於第四靜慮,《大品般若經》、《大乘菩薩藏正法經》、《諸行有為經》、《決定義經》、《法集名數經》、《順正理論》卷二十一、《阿毗曇心論》、《阿毗曇心論經》、《阿毗曇甘露味經》卷上、《立世阿毗曇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都說有九天,也就是在廣果天之後加一無想天(或無想有情天)。《中阿含》卷四十三不說五淨居,唯揭一果實天,《方廣大莊嚴經》卷二說淨居、阿迦尼吒、摩醯首羅等三天,《光讚般若經》說善見、所見善、於是見、一善等四天。《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梵本《大事》、巴利《論事》於五淨居外,另加一廣果天,而成六天,《三法度論》說五淨居、果實、無想等七天,《大寶積經》卷三十七說五淨居、廣果、有想、無想等八天。

又,《大般若經》卷四0二、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說五淨居、廣(或嚴飾、密身)、少廣(或小嚴飾、少密身)、無量廣(或無量嚴飾、無量密身)、廣果(或嚴飾果實、密果)等九天,新譯《華嚴經》卷六十九說五淨居、無雲、福生、廣果、少廣等九天,《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說五淨居、福生、福愛、廣果、無想等九天,《吽迦陀野儀軌》卷上說五淨居、自在、無憂、福生、廣果等九天;《長阿含經》、《起世經》、《大般若經》卷四0三說五淨居、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無想等十天。

此外,巴利《中部》說第四靜慮有廣果、無煩、無熱、善見、色究竟等五天,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二說果實、不熱、善現、淨居、阿迦尼吒等五天,《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說福生、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五天。《十誦律》卷三十六說阿那婆訶、福德、廣果、不熱、喜見、樂見、阿迦尼吒等七天,《義足經》、《大明度經》說守妙、玄妙、福德、德淳(或德純)、近際、快見、無結愛等七天,《大哀經》說淨身、用果、無揵、於是、善施、善所施、一善等七天。《大集譬喻王經》說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等八天。

再者,《佛本行集經》說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熱、無熱、無比、善現、阿迦尼吒等九天,《兜沙經》說推呵、波栗推栗、阿波墮訶、惟于潘、阿惟潘、阿陀波、須𨅐、阿迦膩吒、阿惟先惟先尼𠶾等九天,《菩薩本業經》說守妙、微妙、廣妙、極妙、福愛、受勝、近際、善觀、快見、無結愛等十天,《大樓炭經》卷四說維阿、波利多維、阿波摩維呵、阿披波羅、維阿鉢、維呵、阿答和、善見、色、阿迦尼吒等十天。《大寶積經》卷十說應果、御辭、假使、善見、一究竟、淨居等七天,但於淨居之上更加所奉行決了一處究竟、真究竟、無瞋恚、不親近等四天。從以上種種可知有關色界四靜慮處,尤其是其中的第四靜慮有種種異說。

關於無色界,諸經論皆說空無邊處等四處,但巴利《論事》闕四處中的空無邊處,而《菩薩本業經》說無色界中有識慧天、無所念慧天、二十八無色天等三天。

關於諸天的身量、壽量等,也有異說。其中,就欲界六天的身量而言,《彰所知論》卷上說四大王眾天等的身量依序是四分之一俱盧舍、半俱盧舍、二俱盧舍、四俱盧舍、八俱盧舍、十六俱盧舍。《大樓炭經》卷四說六欲天的身量依序是二十里(半由旬)、四十里、八十里、一六0里、三二0里、六四0里。

至於色無色界諸天的壽量,《長阿含》卷二說梵迦夷天壽一劫,光量天二劫,遍淨天三劫,果實天四劫,無想天五百劫,無造天一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見天三千劫、大善見天四千劫、色究竟天五千劫,空處一萬劫、設處二萬一千劫、不用處四萬二千劫、有想無想處八萬四千劫。《大樓炭經》卷四說梵迦夷天壽一劫、光音天二劫、遍淨天四劫、遺呼鉢天八劫、無想天七劫、阿毗波天十劫、阿答和天二十劫、修陀旃天四十劫、須陀旃尼天八十劫、阿迦尼吒天百劫、虛空知天一萬劫、識知天二萬劫、阿竭若天四萬劫、無思想亦有思想天八萬劫。

另外,《立世阿毗曇論》卷七說梵先行天壽二十小劫、梵眾天四十小劫、大梵天六十劫、少光天百二十小劫,無量光天百四十小劫,勝遍光天二大劫,少淨天二大劫半,無量淨天三大劫半,遍淨天四大劫,無雲天三百大劫,受福天四百大劫,廣果天五百大劫,無想天一千大劫,善見天一千五百大劫,善現天二千大劫,無煩天四千大劫,不燒天八千大劫,阿迦尼吒天一萬六千大劫;空無邊入天的下品一萬七千五百大劫,中品一萬八千五百大劫,上品二萬大劫;識無邊入天的下品壽三萬大劫,中品三萬五千大劫,上品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入天的下品壽五萬大劫,中品五萬五千大劫,上品六萬大劫;非想天的下品壽七萬大劫,中品七萬五千大劫,上品八萬大劫。

關於生天的業因,也有多說。《四分律》卷五說惡業墮地獄,善業生天上。《雜阿含經》卷三十七說因十善業,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修行增上十善能令眾生得欲天之報;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得色天之報;又,(1)以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等而入空處定,(2)過一切空處定而入識處定,(3)過一切識處定而入無所有處定,(4)過無所有處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等四業得無色天之報。

《中阿含》卷四十三說若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而有離生喜樂,則成就初禪。乃至命終生梵身天中,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而有定生喜樂,則成就第二禪。乃至命終,生晃昱天中,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身覺樂,念樂住空,則成就第三禪。乃至命終生遍淨天中,樂苦及喜憂之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第四禪,乃至命終,生果實天中,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為無量空,因此,成就無量空處。乃至命終,生無量空處天中,度無量空處,為無量識,因此,成就無量識處。乃至命終,生無量識處天中,度無量識處,為無所有,因此,成就無所有處。乃至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度一切無所有處想,為非有想非無想,成就非有想非無想處,乃至命終,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據此可知,欲界諸天係以世界善業為其業因,色界諸天以四靜慮,無色界諸天以四無色定為其生因。

按欲界天中的三十三天(因陀羅)及焰摩,在吠陀時代時,已備受崇拜,又佛陀在世時,信奉《奧義書》的正統婆羅門,主張六欲天之上有一梵天。此外,其他的修道者又修無想定、四靜慮、四無色定,以期生於無想天、四靜慮處或四無色處,各各修習其行。其後,隨著歲月的推移,色界諸天的數目也逐漸增加,最後形成了前述的種種異說。

除了三界諸天之外,也有稱轉輪聖王及佛等為天的情形。《分別功德論》卷三說三種天,即舉天、生天、清淨天。舉天是指轉輪聖王,因轉輪聖王為眾人所舉,以十善救世,亦令人生天,在人之上,故稱為舉天;生天是指三界諸天,因彼等流轉不息,不離生死,故名生天;清淨天是佛及緣覺聲聞,因佛及二乘皆盡結使,脫出三界,清淨無欲,故名清淨天。《大智度論》卷四說假號天、生天、清淨天等三天,同書卷二十二說名天、生天、淨天、生淨天等四種天。《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揭舉世間天、生天、淨天、義天等四種;世間天是國王,生天是四天王等,淨天是聲聞緣覺,義天是十住菩薩,同書卷十八說住於大涅槃的諸佛菩薩可名為第一義天。此外,又有稱佛為天中天、天人師或天人所奉尊;以其為天中之最勝尊。

《大教王經》卷十將天分為三界主、飛行天、虛空行天、地居天、水居天等五類;其中,三界主有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拘摩羅、梵天、帝釋等五天,飛行天有甘露軍荼利、月天、大勝杖、金剛冰誐羅等四天,虛空行天有末度末多、作甘露、最勝、持勝等四天,地居天有守藏、風天、水天、俱尾羅等四天,水居天是縛羅賀、焰摩、必哩體尾祖梨葛、水天等四天及其天后。現圖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諸會及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繪有此等天眾(大自在天除外)。又於現今之大藏經中,存有毗沙門天、大吉祥天女、摩利支天、訶利帝母、冰揭羅天、穰麌梨童女、大聖歡喜天、金翅鳥王、摩醯首羅天、那羅延天、寶藏天女、堅牢地天、大黑天、金毗羅童子、焰羅王、深沙大將、十羅剎女、十六善神、八方天、十天、十二天及諸星宿的儀軌。

又,天上的物品都冠有「天」字,如天華、天香、天樂、天鼓、天冠、天蓋、天衣、天宮、天堂等。但若根據《大智度論》卷九所述(大正25‧123b)︰「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則不只天上之物,連地上的好物也可冠上「天」之名。

◎附︰相關用語彙編

(一)天王
欲界、色界諸天中,每一天國的領袖。在四王天,有東、南、西、北四天王,日、月、諸星為其臣僚。在忉利天,帝釋天為王,統領三十三天的天眾。在兜率天,釋迦牟尼佛降生之前係此天天王。這些都屬欲界的天王。色界的天王,如色界初禪天的天王是尸棄大梵,統領梵輔、梵眾諸天。

(二)天堂
天眾所住的殿堂。又稱天宮。《遺教經》曰(大正12‧1111c)︰「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圓覺經》曰(大正17‧917b)︰「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詞常作為與「地獄」相對的名詞,如《三論玄義》云(大正45‧1c)︰「若必無因而有果者,則善招地獄,惡感天堂。」《法華玄義》卷一云(大正33‧685c)︰「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

(三)天華(梵divya-puṣpa,巴deva-puppha,藏lhaḥi me-tog)
天上的殊妙華朶。佛或轉輪王在呈現奇特瑞相時,天人為表示祝福之意,而雨天華。《方廣大莊嚴經》卷三云(大正3‧553c)︰「於此時,諸天音樂出微妙聲,雨眾天花末香熏香。」

《法華經》卷一〈序品〉云(大正9‧2b)︰「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序品)除上述四種天華外,另加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瞻葡迦華、阿提目多華、波利尸迦華、蘇摩那華等八種,共計十二種。

印度古代習慣以「天華」稱讚諸多美好物品,如《大智度論》卷九云(大正25‧123b)︰「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是人華非人華,雖非天上華,以其妙好,故名為天華。」

此外,也有以天華表示無分別的立場,如《維摩經》卷七〈觀眾生品)的「天華著舍利弗衣」之譬喻,即以天華著身與否為結習已盡與否之象徵。

(四)天童(梵deva-putra,巴deva-putta,藏lhaḥi bu)
以童子形現身人間,以供差遣的護法諸天。《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云(大正9‧39b)︰「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不生貧窮、卑賤醜陋,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又,《釋門正統》卷八也記載,唐朝道宣律師禪慧兼修,弘傳律義,感得天龍禮覲聽法,毗沙門天王也遣子護持。

(五)天樂
天界的音樂。諸天常以天樂供養佛,如《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云(大正9‧22b)︰「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

相傳西方極樂國土常天樂和鳴,《無量壽經》卷下云(大正12‧273c)︰「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眾頒宣法時,(中略)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中略)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六)天鼓
指忉利天中不需打擊自然會響的鼓,或天人所持之鼓。例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云(大正3‧644c)︰「如來今日於婆羅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處,轉大法輪。(中略)爾時,大地十八相動,天龍八部於虛空中作眾伎樂,天鼓自鳴。」新譯《華嚴經》卷十五〈賢首品〉云(大正10‧79a)︰「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中略)汝應愛樂真實法,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來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彼音無形不可見,猶能利益諸天眾,況隨心樂現色身,而不濟度諸群生。」

又,《大日經疏》卷四云(大正39‧622c)︰「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此等皆謂天鼓為不擊自鳴。但是,《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則謂天鼓為天人所持之鼓,其文曰(大正9‧43c)︰「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中略)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

天鼓的聲音也常被喻為佛之說法,如《往生禮讚偈》云(大正47‧442b)︰「聲如天鼓俱翅羅,故我頂禮彌陀尊」,吉藏《法華義疏》卷一云(大正34‧455c)︰「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詺佛以為天鼓也。」

(七)天人五衰
住在天界的眾生在福報將盡,臨命終時,所現的五種衰相。也稱五衰、五衰相、五相。

《增一阿含經》說此五衰相是︰(1)華冠自萎,(2)衣裳垢坋,(3)腋下流汗,(4)不樂本座,(5)玉女違叛。《涅槃經》卷十九說是︰(1)衣裳垢膩,(2)頭上花萎,(3)身體臭穢,(4)腋下汗出,(5)不樂本座。此外,《本行集經》卷五、《摩訶摩耶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五亦有列舉,但略有差異。

《大毗婆沙論》卷七十舉出小五衰、大五衰之說,謂諸天子將命終時,先有五種小衰相現,復有五種大衰相現。小五衰相現時,非定當死,大五衰相現時,必定當死。小五衰相是︰

(1)衣服嚴具不出樂聲︰謂諸天往來轉動,嚴身具出五樂聲。然在將命終時,此聲不出。

(2)自身光明忽然昧劣︰謂諸天身光赫弈,晝夜恒照。然將命終時,身光微昧。

(3)於沐浴後水滴著身︰謂諸天膚體細微,浴後出水,水不著身。然將命終時,水便著身。

(4)本性囂馳今滯一境︰謂諸天種種境界悉皆殊妙,諸根如旋火輪,從不暫住。然將命終時,諸根專著一境。

(5)眼本凝寂今數瞬動︰謂諸天身力強盛,眼未嘗瞬。然將命終時,身力虛劣,眼便數瞬。

大五衰相︰(1)衣服先淨今穢,(2)華冠先盛而今衰,(3)兩腋忽然流汗,(4)身體發臭,(5)不樂本座。

有關天人五衰之資料,佛典記載頗多。除上列諸書外,《法苑珠林》卷五、《俱舍論》卷十、《經律異相》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六(下)等書皆有陳述。

(八)天衣無縫
指天人所著之衣無人工縫治之痕跡。天衣指天人所著之衣,相傳其重量極輕,且重量又隨天界的往上遞昇而減。《長阿含經》卷二十說,四天王衣長一由旬、衣重半兩,忉利天衣長二由旬、衣重六銖,焰摩天衣長四由旬、衣重三銖,兜率天衣長八由旬、衣重一銖半,化自在天衣長十六由旬、衣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衣長三十二由旬、衣重半銖。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亦說及諸天天衣之輕重,其文云(大正25‧310c)︰「色界天衣無重相,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曜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知。」文中之「無重相」及「無縷無織」等字樣,可知天衣之重量輕,且無線縷織造之迹可尋。

此外,《無量壽經》敘述阿彌陀佛因地第三十八願時亦云(大正12‧269a)︰「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太平廣記》卷六十八引牛嶠《靈怪錄》云︰「郭翰暑月臥庭中,仰視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織女也。徐視其衣,無縫。翰問故,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由此上諸文所述,當可推知「天衣無縫」一詞之本意。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十八〈天經〉;《雜阿含》卷三十、卷三十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卷七;《光明童子因緣經》;《法苑珠林》;《法界安立圖》;《法集名數經》;《六趣輪迴經》;《分別業報經》;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第三編;定方晟《佛教にみる世界觀》。


少光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音譯作波利答、波梨陀,意譯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或水行天。據《順正理論》卷二十一所述,地天中,此天光明最小,故名少光。此天身量二由旬,壽量二大劫。生此天者,係依二禪下品相應之業而得生之。又據同書卷二十二所述,在七識住中,此天攝於第三位的身一想異識住。此因第二靜慮諸天喜捨二想雜亂現前,但其身相容貌無異,故攝於身一想異識住。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樓炭經》卷四;《道行般若經》卷二;《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四;《俱舍論》卷八;《玄應音義》卷三;《慧苑音義》卷上。


少淨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音譯作波利多首、波栗羞訶、波利看波、波栗多看波,意譯又作約淨。據《立世阿毗曇論》卷六所述,第三禪初天名曰少淨。又據同書卷七所述,因下品三禪相應之業,而生少淨天。《順正理論》卷二十一云(大正29‧456b)︰「意地受樂,說名為淨;於自地中此淨最劣,故名少淨。」

此天身量十六由旬,壽量十六大劫。其身相與遍淨天等無異。唯有樂想,故於七識住中,攝於第四位的身一想一識住。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大樓炭經》卷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四阿鋡暮抄解》卷下;《俱舍論》卷八;《枳橘易土集》卷十八。


月天

音譯作旃陀羅、戰達羅。即住在月宮殿之天王,為月亮之神格化。十二天之一。金剛界曼荼羅外部二十天之一。亦為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一尊。又稱月神、月天子、名月天子、月宮天子、寶吉祥天子。自古以蘇摩(Soma)聞名,後被視為和太陰(月)相同,或稱為蘇摩提婆(Soma-deva)。又為星宿之一,被稱為星宿王(Naksatra-nātha)、創夜(Niśā-kara)、大白光(Śītānśu)、冷光(Śīta-marīci)、野兔形(Śaśin)、鹿形(Mṛgāṅka)等,又有因荼(Indu)、蓮華主(Kumuda-pati)、白馬主(Śveta-vājin)、濕婆神的頭飾(Śiva-śekhara)等。

依《長阿含經》卷二十二等所說,月天子住月宮殿,其宮殿有一大輦,以青琉璃製成,高十六由旬,廣八由旬。月天子在此輦中,與諸天女共以種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其壽五百歲,子孫相承擁有月宮。其身出千光明,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因此又別稱千光明、涼冷光明等名。因過去修布施、持戒等善業功德而得生月宮殿中,受諸樂果。依《往世書》(Purāṇa)神話等所說,月神駕三輪輦輿,軛之左右各有五頭白馬。

依《法華經》卷一〈序品〉所載,釋提桓因的眷屬有名為月天子(Candra-deva-putra)者。《法華經玄贊》卷二(本)云(大正34‧675b)︰「大勢至名寶吉祥,作月天子,即此名月。」此乃承自《須彌四域經》之說,謂阿彌陀佛遣寶應聲、寶吉祥二菩薩造日月,故月天又被視為大勢至菩薩之應化身。

此外,密教視月天為擁護佛法的天部之一。安置於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拘摩羅天之傍。如《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云(大正18‧8a)︰「月天,是等依龍方畫之。」《大日經疏》卷五云(大正39‧634c)︰「西門之南,與日天相對應置月天。乘白鵝車。」形像作身白肉色,坐三鵝上,左手舒掌,中、無名、小指稍屈當胸,右手當腰執杖,杖頭有半月形。但《圖像抄》卷九的圖形略有不同,係作右拳安腰,左手持滿月形當胸。此天之側有妃,坐荷上,左手持青蓮華,右手之中、無名、小三指稍屈當胸。此妃乃源自阿闍梨所傳的曼荼羅圖位。金剛界曼荼羅將此天安置於金剛界畔外側的南方,位於日天與金剛食天中間。形像作童子形,身白肉色,左拳安腰,右手當胸持半月形。又,《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云(大正21‧384b)︰「月天喜時冷光增物,人無熱病。瞋時皆捨矣。」

〔參考資料〕 《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十;《十二天供儀軌》;《法華經文句》卷二(下);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南山律學辭典]
三衣功德

亦名:三衣製造依法功德、袈裟功德

子題:龍著袈裟免金翅鳥難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僧祇,龍著袈裟免金翅鳥難。必不順教,則所被無力故。」  資持記釋云:「彼律明此鳥兩翅相去五百五由旬,以龍為食,欲取龍時,以翅扇開海水,龍宮即現,龍怖此故,求片袈裟著宮門上。鳥見生敬,不敢取食。又時有龍取袈裟戴於頭上,尋岸而行,鳥不能害。斯由製造依法,顯有殊功,故引誡之。」(事鈔記卷三○‧一○‧一六)


依止法開緣

亦名:開不依止、不依止開緣

子題:不依止者八人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明依止法。先明應法,二明正行。初中,言得不依止者八人。(一、本宗六種)四分六種:一﹑ 樂靜;二﹑守護住處;三﹑有病;四﹑看病;五﹑滿五歲已上,行德成就;六﹑自有智行,住處無勝己者。(二、他部二種)七﹑飢儉世無食。十誦云,若恐餓死,當於日日見和尚處住,恐不得者,若五日、十五日,若二由旬半,若至自恣時,一一隨緣,如上來見和尚。八﹑行道稱意所。五分,諸比丘各勤修道,無人與依止;當於眾中上座大德心生依止,敬如師法而住。」資持記釋云:「明依止,開不依中,本宗六人。初開頭陀;次三開緣礙;後二開行成,上限五夏,下通未滿。他部二種,七﹑據十誦,文明和尚,依止義同故。隨住有食之處,故近遠不定。恐不得者,猶無食故。二由旬半,共一百里。自恣者,竟夏一來,極相遠故。一一下,總上近遠處也,此雖往見,由不同界,依止不成,故在開緣。八﹑中,五分無人與依止者,攝他損己,惜道業故。私心依他,亦不成法,還同不依。」(事鈔記卷一○‧五‧一一)


共人女宿戒室相

亦名:室相

子題:室相四種、四種室相

含註戒本‧九十單提法:「同室:四周牆障,上有覆也;或前敞無壁;或雖覆而不遍;或覆遍而有開處也。」(含註戒本卷中‧二‧六)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今時護戒者多迷室相,大須明曉。自有隔於分寸而是異室;不妨相離由旬坐臥同犯。廣如鈔中多論所辨,不復繁文也。」行宗記釋云:「注中四相:一﹑四周有覆即同在一堂內;二﹑前敞即長行房,簷下兩頭有障;三、覆不遍周匝同一院門,上通覆,開中央;四、覆遍有開謂通覆障,上少開明孔。今下,次斥迷示相。指廣如鈔,彼引多論,衣縵作屋。壁者,乃至高一肘半,共宿皆犯。疏明同處有隔,雖遠分寸,即成異室而無犯也。若大屋相接,乃至一由旬,同一戶出入皆犯是也。(戒疏記卷一三‧三四‧一一)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室有四: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在一堂內,中有隔者,準論不合;二﹑前敞無壁即長行房,簷下兩頭有障;三﹑雖覆而不遍即周匝同一院門,上通覆,開中央;四﹑雖覆遍而有開處謂通覆障,上少開明孔。(事鈔記卷二二‧一六‧五)


別眾食戒開緣

子題:病時、腳跟劈、作衣時、施衣時、道行時、船上時、大眾集時、沙門施食時、衣時、劈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本律七緣)律中,不犯開七緣:一﹑病時者,下至腳跟劈。善見云,砂土入中不能行。二﹑作衣時者,自恣竟,無迦絺那衣一月,有則五月是也。三﹑施衣時者,如前背請戒。船二行為四﹑五﹑二緣者,下至半由旬內來往上下是。六﹑大眾集者,食足四人,長一人為患是,乃至百人長一人為患。……七者沙門施食時謂在此沙門釋子外,諸出家者是也。(二、他部二緣)又準論中,僧次不犯;五分衣時。都合九緣。」

資持記釋云:「本宗七緣,一﹑病緣中,且舉至輕以攝餘重。,普激反,分裂也。疏云,身抱患惱,若不開別,無由濟命。二﹑作衣中,『一月、五月者,與後五分衣時何異?』『今準疏釋前云,作衣延久,恐廢正業;釋後云,衣時通給,為補夏勞。故知雖並時中,而前(作衣時)約製造;後(衣時)通時內,不作皆開。』第三、前云,十二月中,隨有衣食請處開背,二戒緣同,故略指耳。疏云,施衣不受,後須難得故。……七、中,律緣瓶沙王妹有子,於外道出家,詣僧坊設食故佛開之。疏云,將化入道,故開受供。他部緣中,疏問:『律明作衣,已是開限,何用衣時?』答:『據本受意,有長短也。文云,下至一縫者,極短也。短,即四分作衣;長,謂五分衣時。(事鈔記卷二三‧三二‧一七)(請參閱『背請戒開緣』七○六下)


半月浴過戒開緣

亦名:減半月浴戒開緣

子題:病時、作時、風雨二時、道行時、春後四十五日、夏初一月、熱時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分,除熱時,春後四十五日、夏初一月病者,下至身體臭穢;作時,下至掃屋前地;風雨二時,下至一旋風、一滴雨著身;道行時,下至半由旬來往。皆開。」資持記釋云:「熱時,春後四十五日者,三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夏初一月者,四月十六,至五月十五。共七十五日,名熱時。」(事鈔記卷二四‧三七‧八)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亦名:行事鈔、事鈔

子題:四分、四分律初分、初分、比丘戒本、四分律第二分、第二分、比丘尼戒本、受戒犍度、說戒犍度、四分律第三分、第三分、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藥犍度、迦絺那衣犍度、拘睒彌犍度、瞻波犍度、訶責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滅諍犍度、尼犍度、法犍度、四分律第四分、第四分、房舍犍度、雜犍度、二十犍度離分三分、五百結集、七百結集、調部毗尼、毗尼增一、律、毗尼、教相所詮四字斯盡、上品持律之最、刪繁補闕、刪繁、繁廣、繁濫、補闕、行事、作善、止善、眾法緣成事、匡眾住持事、接物提誘事、檢察清心事、靜緣策修事、專精不犯事、犯已能悔事、內外資緣事、節身離染事、卑己謙恭事、外化生善事、待遇同法事、日用要業事、訓導下眾事、旁通異宗事、鈔有二義

行事鈔‧序:「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作者非無,標名顯別。」資持記釋云:「四分者,五部之別名,一宗之通號;從文段數,即以為目。翻就此方,總六十卷;新學多昧,委引示之。初分二十卷。從序至第二十,比丘戒本第二分十五卷。從二十一至二十八,八卷比丘尼戒本受戒犍度二十九至三十三,五卷。梵犍度,此云法聚,即篇品之名。說戒犍度三十四、五,二卷。此兩犍度,在第二分末第三分十四卷。總十六犍度。安居犍三十六自恣犍度三十七革犍度三十八衣犍度三十九、四藥犍度四十一,四十二前半絺那衣犍度四十二後半拘睒彌犍四十三前半,從國為名瞻波犍度四十三後半,從城為名訶責犍度四十四人犍度十二四十五前半藏犍度十三四十五後半遮犍度十四四十六前半破僧犍度十五四十六後半滅諍犍度十六四十七尼犍度十七四十八法犍度十八四十九第四分十一卷。前有二犍度,并後結集等四段。房舍犍度十九五十雜犍度二十五十一、二、三,共三卷,戒疏云十犍度離分三分是也五百結集五十四前半七百結集五十四後半調部毗尼五十五、六、七,共三卷毗尼增五十八至六十,三卷。以法正尊者於根本部中,隨己所樂,采集成文,隨說止處,即為一分;凡經四番,一部方就,故號四分。非同章疏約義判文。故業疏云,四分即說之斷章。斷字上呼,止也。戒疏云,四度傳文,盡所詮相,此據說之所至,非義判也。二十犍度離分三分,可是義開耶?問:『教流此土,四律已四、五、十、祇,祖師何意偏宗四分?』答:『此土受緣,始從四分,餘部雖翻,未聞依用。業疏云,神州一統,約受並誦四分之文,今所判釋,約受明隨,故立一部以為宗本。下云,今判其持犯,還約其受體。斯意明矣。』……者,梵云毗尼,華言稱律。今約戒疏,統括諸文,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下文云,又如世法據刑約制,道法亦爾,依根附教,各有差降,不可乖越,故曰法也。二﹑云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量有在,若律呂之分氣也。一年十二月,奇月屬陽名律,偶月屬陰名呂,一律一呂,各分二氣,則二十四氣。又云教相所詮四字斯,謂犯不犯,輕與重也。若解四字,通決無疑,是則上品持律之最。何名為犯?境緣具也。何名不犯?起對治也。何名為輕?因果微也。何名為重?反上句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濫,有同氣候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謂之聿,秦謂之筆,出字書注。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又云,處劾決正,非筆不定等。……刪繁補闕者,刪謂能刪,繁即所刪;補謂能補,闕即所補。世多不曉,故須委釋。即分為二。初、刪繁者。自古傳律,情見不同,或疏或鈔十有餘家,口相傳授,亦非一二。凡於一事,解釋多途,必備而引之,則翳於行事。但直申正義,餘並削除。止用一言標破,如云,不同前解;諸說不同;餘義廢之;昔解多途等。今以標破之言,謂之能刪,屬在刪字;削去諸說,並號所刪,屬於繁字。上據義說,更須文證。鈔興意云,每所引用,先加覆檢,於一事之下,廢立意多,諸師所存,情見繁廣,今並刪略,止存文證等。問:『繁有幾種』?答:『略有二義:一﹑繁廣。即上所明諸師情見,刪除之者。如自然定方、七樹七間、戒場先後、夏中結解、受日限定等,並有多說,今於鈔中例皆不引,即義鈔、〔戒業〕兩疏所引古解者是。二﹑者繁濫。如欲詞牒緣、受日加乞之類,今並除之;即羯磨篇云今欲剋翦浮言,發揚聖旨等。又如知鐘之語、說戒淨口、安居通聚、自恣為非、僧網篇中廣列非制、師資篇中妄行杖罰之類,即僧網云,今則刪其繁惡,補其遺漏等。若依序文,正存前意;今取後說,非不兼通。縱有多述,不出於此。……二、明補闕者。自古持律,或隨己執見,或暗於教部;至於行事,未適時宜;如尺量短長、由旬大小、羯磨例皆白讀、問難不取解知、臥具謂非三衣、畜長不科減量、淨地不立唱相、七證全無請詞,斯類極多,例皆遺闕。今鈔約義準文,補令詳備。……行事者,行以運造為義,事即對理彰名。然事相多途,義須精簡。初、以事通善惡,此唯善事。二、就善中簡餘泛善,局明戒善。三、約上下兩卷眾共二行名作,中卷自行名止善。四、約諸篇細分諸事。上卷十二篇:標宗一篇,總勸行事。集僧已下有五事:初眾法緣成事集僧、足數、受欲、羯磨、結界五篇;二﹑匡眾住持事僧網;三﹑接物提誘事受戒、師資;四﹑檢察清心事戒、自恣;五﹑靜緣策修事安居。中卷四篇,有二事:初專精不犯事篇聚、釋相、持犯;二﹑犯已能悔事懺篇。下卷十四篇分八事:初內外資緣事衣、四藥、缽器;二﹑節身離染事對施、頭;三﹑卑己謙恭事僧像;四﹑外化生善訃請、導俗;五﹑待遇同法事主客、瞻;六﹑日用要業事雜行;七﹑訓導下眾沙彌及尼;八﹑旁通異宗事諸部。是則一部始終所詮行相,無非三業鼓動方便緣搆(構)而成,故云行事首題標此,特異群宗。本設化根源,正教詮宗骨。反光九代,斯言不虛。故序云顯行世事,方軌來蒙者,百無一本。此乃一家大要,遍見諸文。凡預學宗,彌須詳練,苟迷斯旨,餘復何言?……者,有二:一﹑採摘義,二﹑包攝義。謂於三藏正文,聖賢遺記,採拾要當,以為文體。下云撮略正文,即初義也。彼文既廣,備錄則繁,故於其間略提首後,詞省理足,下云包括諸意,即次義也。」(事鈔記卷一‧五‧二)


尼依大僧安居

子題:半由旬、說證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明安居法,大同僧中。(一﹑明制犯)尼無獨住,必依大僧。律云,不依犯墮。(二﹑教受請)僧祇,若親里請尼安居者,先教請比丘;不肯者,不得受請。餘如彼說。(三﹑示遠近)善見云,尼去比丘住處半由旬,得安居;過者不得。一切僧尼,二時集會。夏初請法,夏竟說證。若檀越為請比丘來,而尼結安居竟,乃至後夏初,比丘有緣事不來,當更請比丘來。若不得,應去。路有難事,得安居。若初安居竟,比丘有緣去,尼後方知,已結安居者,不得移住,無罪。若夏竟,不得無比丘自恣,應覓。僧祇,雖在一比丘處,半月應請問布薩。卒無者,三由旬內有僧處,通結取。」資持記釋云:「三中,善見,初示分齊。由旬,即二十里。一下,顯相依。請法,謂夏初已來,咨求教誨。說證,即自恣。若下,明緣開。初明比丘有緣不至;若初下,次明比丘結竟潛去。開制可見。僧祇,一比丘者,不必眾故。三由旬結,謂結為一界。尼界本制二里,有難同僧。彼云,若安居中,比丘若死,若罷道,若餘處去,尼不得去,三由旬有僧伽藍,應通結界,半月應往問布薩,使來去無障,不破安居。」(事鈔記卷四二‧一一‧三


尼大界量

子題:一拘盧舍、拘盧舍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薩婆多云,尼結界者,唯得方一拘盧舍也。必有難緣,可用僧祇三由旬內隨意結取。」資持記釋云:「尼界中,初明常途量。一拘盧〔舍〕者,準前道行,多論拘盧定取二里;尼鈔注云義準五里,五字應誤,以雜寶藏則五里故;疏云,以恐遠險易陵辱也。必下,二明難開量,則同大僧。彼因王賊等難,故開寬結,隨意往避,不出界故。」(事鈔記卷六‧七‧一三)


持羊毛過限戒犯緣

亦名:持羊毛戒犯緣

子題:一由旬

  行宗記釋云:「一由旬半,忘物返來,成三由旬,再行即犯。由旬計四十里。(戒疏記卷一一‧七九‧九)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緣:一﹑是好羊毛,除賤故。律云,頭項足毛不犯。僧祇,持駝毛、獺毛豬毛,犯越;成器不犯。五分,聽用駝毛貯褥。二﹑是己物。三﹑自持。僧祇,三人共有,各持齊九由旬重擔者俱犯。第四﹑四分,若道行得羊毛處,須者應取;自持至三由旬。當令人持。乃至彼處,中間不得佐助;若持,吉羅。令尼等四眾亦吉。若持餘衣若麻等皆吉。若擔餘物貫杖頭,亦吉。」(事鈔記卷二一‧一‧六)


持羊毛過限戒釋名

亦名:持羊毛戒釋名

資持記‧釋釋相篇:「名云過限者,出三由旬故。」(事鈔記卷二一‧一‧四)


持羊毛過限戒開緣

亦名:持羊毛戒開緣

子題:毳裝、毳莊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若擔毳裝,毳繩,及餘處毛,若作帽巾等,不犯。」資持記釋云:「不犯有四。上三準疏並吉。毳裝,舊云音壯,即細羊毛裘;雨中披行,北方多也。餘毛即頭項等。」(事鈔記卷二一‧二‧七)

含註戒本‧三十捨墮法:「不犯者,若持至三由旬,若減三由旬有人語持中間不助,使尼四眾,齊由旬;若擔毳莊、毳繩;若擔頭上毛作帽巾者得。」(含註戒本卷上‧二九‧一○)

行宗記釋云:「不犯中,已成帽巾本無有犯;今此開者,謂擔少毛,意欲作耳。」(戒疏記卷一一‧八○‧二○)


攝僧大界量

亦名:僧大界量、大界量

子題:同布薩界、由旬三別、由旬、踰繕那、隅角量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一、廣引諸文)(一﹑里數未顯)明量者,文中,同一說戒,為界遙遠,聽十四日說者,十三日先往,不得受欲。準強百里。毗尼母中,同布薩,極遠聽一日往還。雖有二文,未明里數。(二﹑由旬不同)故僧祇、五分、善見,並云三由旬為量。明了論云,三由旬者,合角量取。亦不知由旬大小。智論,由旬三別: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此為中邊山川不同,致行李不等。四分衣法中,由旬準有八十里者,此據上品為言。(二、準律定判)通用所歸,準律文意。應百二十里,以下品為定。」(事鈔記卷六‧六‧八)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一﹑示本宗極量)大界,若小隨機,大者須制。四分云,大界廣遠,僧坊極多,及至說戒,同集一處。應十五日說者,十四日先往,不得受欲,以明相故。準此為言,應強百里。(二﹑據諸文會同)五分明文云,時有結無邊界者,佛制極遠應三由旬由旬乃是中梵量名,正音踰繕那,此無正翻,乃是輪王巡狩一停之舍也。猶此古亭,豈局里數?大分為言,四十里也。相傳為定。僧祇善見,量同五分,過者不成。明了論中,三由旬者,隅角量取也。(三﹑引律論彰異)十誦云,我聽一布薩和合,故結界也。若一拘盧,乃至十拘盧。若山上僧坊結界,山下十拘盧亦得安居。山下僧坊結界,山上安居亦爾。多論,縱廣同十拘盧舍,必使此中布薩羯磨時,不生疑心。設有河水大道,亦得合結,但定岸相,然後結也。尼結大界極遠一拘盧;以恐遠險,易陵辱也。」濟緣記釋云:「隅角量者,為取四圓,若四方量,則四隅有餘故。」(業疏記卷七‧五‧七)


攝僧自然界體

亦名:自然界體

子題:隨分自然、異界自然、比丘隨遊行處有縱廣自然界、自然界中不定方圓、方

行事鈔‧集僧通局篇:「若論自然,則有不定。(一,可分別)若聚落中,界分可知。隨其分齊,亦無方圓。(二,不可分別)不可分別,人解不同。(一、步量通局)問:『為身四面各取六十三步,為身一面取三十一步半耶?』答:『四面各取六十三步。故彼文云,七樹之間,異眾相見,而不犯別。此二眾相望,不論界相。』(二、克定廣狹)問:『彼此俱秉羯磨,自然定量,若為廣狹?』答:『諸說不同,(一﹑定量廣狹)。今解,彼此二眾,各一面有三十一步半,通就二眾,則六十三步。此自然常有,不問秉法不秉法,界恆隨定。故僧祇中,異眾者,望二處比丘身也。(二﹑約人有無)今若界外無人,則身面各三十一步半,是隨分自然;若有人者,但令異界自然,在我自然界外,無錯涉之過,並成法事。(三﹑行事倍集)今行事之家,恐有別眾,但為深防,故於方面各半倍之。實而言之,各半減是。故薩婆多云,比丘隨遊行住處有縱廣自然界(三、證成方圓)問:『自然界者,為方圓耶?』答:『(一﹑牒斥)昔云定方。今解不然,若界方者,四維有餘,則無教可準。(﹑顯正)今言自然界中不定方圓。若四面四維各無異界,此界定圓。若有別界,則尖斜不定。(三、引證)((一)遮妄執)故十誦云,方各一拘盧舍者。謂身面所向之方,非謂界形畟方也。文云,弟子隨師方面遊行,可亦不得四維也。((二)、會正解)五分亦云,去身面拘盧舍也。善見亦云,方圓七槃陀界,文自明矣。乃至結大界以三由旬為量。明了論云,合角量取三由旬也。((三)結勸)故廣引誠證,定方須廢。』」

資持記釋云:「正解中,引文有三:初引五分證不局方。但云身面,可決十誦。次引善見證必須圓。言方圓者,方指四向,圓即界體。乃下,引了論證取四維。然彼是作法,今明自然,但量法不殊,故得引證。合猶和也。角即四隅,論中正遮取方餘角故。」(事鈔記卷四‧一七‧一六)


淨主存亡進否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存亡進不。(一﹑示存亡)僧祇,齊三由旬知其存亡。五分,知其在世在道以不。薩婆多,施主若死,若入異國,更求淨主等。四分無文,隨意採用。(二﹑明簡德)然淨施主法,必準論律名行高尚者,令遠近通知。若汎爾恆人,同寺便成失法。以不知行業不應故。」資持記釋云:「進謂成主,否即不成。準文,存通進否,亡一向否。存亡中,僧祇,必在百二十里內。五分取知,不定近遠。多論,須在本國。然國境廣遠,但約州郡,不可相聞,理須別請。簡德中,論即多論,律即十誦。泛爾常人,謂無名德者。恐疑同寺不應失法,故註示之。」(事鈔記卷三一‧三○‧四)


漉水袋製樣

子題:不得無漉袋行半由旬、杓形漉水袋、宏槨、沙囊、由旬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四分,作漉水袋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槨,若作漉缾。若患細蟲出,聽安沙囊中。漉訖,還著水中。不得無漉袋行半由旬。無者,僧伽梨角漉準須覆袋中,以淨穢相染故。」資持記釋云:「杓形者,今多用銅鐵竹木作圓捲施柄者是。三角亦然,但形異耳。宏槨者,以木為筐,有同藥羅之類。安沙囊中,謂以細沙置於囊底,然後漉之。由旬,二十里。註中覆字入呼。注上還水,以囊內穢外淨,當覆轉洗之。」事鈔記卷三一‧八‧八)


漉蟲水法

子題:無漉囊不得半由旬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僧祇,蟲細者三重漉。猶有者,捨去。若用水者,日日諦視,無蟲便用。以蟲生無定,或先無今有故。五分,蟲水者,漉囊所得,肉眼所見。若用水,蟲蟲墮。無漉囊不得半由旬行。若無者,用衣角漉之。」事鈔記卷二三‧六‧一八)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僧祇,若漉水得已,不得厭課看,暗眼人看,能見掌中細文者看。看時如大象載竹車,一迴頃;知無,應用。若施主請比丘食,應問漉水未?若未者,自看漉,或使可信人應教漉。不可信者,自應漉;蟲不得語(恐彼知而成犯故),莫殺傷。蟲水著器中,還送本水來處瀉中。若來處遠者,近有池七日不消者以蟲著中。若知水有蟲,不得持器繩借人。若池汪水有蟲,不得唱云,此水有蟲。若問者,答言長老自看。知友同師者,語言此中有蟲,當漉水用。」(事鈔記卷二四‧四七‧一三)


集僧兩種

子題:避難界

行事鈔‧結界方法篇:「(一、盡集)初言集僧,必先盡自然界內。若標寬界狹者,盡標集之。僧祇云,避難界中三由旬內有比丘者,並呼來,若出界已,作法結之。有師云,但盡自然而集。以標內地非自然界故,又未加法。若羯磨已,方有別眾。僧祇所明,彼為難緣,恐成障礙,故須集之。準理不然,並集為要。無正教可準。(二、別界)(一﹑村界)若標內有村,縱自然內不欲取村者,當繞村唱內相,後唱外相,作法結成。村內比丘,不須外集。(二﹑尼界)若相內外有尼界及尼,不妨結法,兩不相攝。(三﹑僧界)若有作法僧界,但令比丘不出本界,唱內相已,通結取之。如明了論別住之例。」資持記釋云:「集僧中,初科,先出正解又二,初明標狹界寬。若下,二﹑明標寬界狹。僧下,引證。從標不疑。避難者,彼第八云,一住處諸比丘,前安居後安居日已過,有難事起,若賊,若王難,若奪命,若破戒,若水多蟲,漉不能淨,欲至餘精舍避此諸難,故聽結之。有下,斥非,初出彼計。僧下,彼以明文為妨,故作強釋。為難緣者,顯非常途也。恐障礙者,攝處既廣,情容不同故。舊記妄云古師謂僧祇難緣為惡比丘者非。準下,正斥。但彰無據。言準理者,疏云,雖在自然之外,非別所收,然作法文中通牒標內,擬成二同,唱時結時,別眾在內,律無開處,何得非別?……僧界中,令不出界者,自然不攝法地人故。唱內相者,中留自然也。如下,舉例,如前釋。」(事鈔記卷六‧二二‧五)


[法相辭典(朱芾煌)]
踰繕那

八俱廬舍成一踰繕那。即四千弓也。如色之分齋中說。

二解 四域記二卷一頁云: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由延。皆偽略也。)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府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慮捨。拘盧捨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捨。分一拘盧捨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為三指節。分一指節為七宿麥。乃至蝨、蟣、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銅、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八寒八熱

八寒地獄和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又名八寒冰地獄、即額浮陀、尼羅浮陀、呵羅羅、阿婆婆、嘔睺睺、鬱波羅、波頭摩、芬陀利,此八獄在鐵圍山底;八熱地獄又名八炎火地獄,即等活、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炎熱、眾熱、無間,此八獄在閻浮地下,五百由旬處,重累而住。


十齋日

十個行持八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經說,以上十日是諸罪結集定其輕重的日子,若人能於此十齋日對著佛菩薩的聖像讀誦地藏經一遍,則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真身觀

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即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佛身。


須彌山

華譯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妙,諸山不能與之相比,所以稱高。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的四方。


[國語辭典(教育部)]
須彌山

ㄒㄩ ㄇㄧˊ ㄕㄢ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障礙

ㄓㄤˋ ㄞˋ, 1.阻礙。唐.白居易〈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詩:「但覺虛空無障礙,不知高下幾由旬。」

2.阻礙通行的東西。如:「排除路中的障礙。」


三十三天

ㄙㄢ ㄕˊ ㄙㄢ ㄊㄧㄢ
佛教宇宙觀中指:(1) 在須彌山頂的中央為帝釋天,其四方各有八個天城,共三十三天。屬於欲界六天之一。《增壹阿含經.卷三三》:「三十三天晝度樹本縱廣五十由旬。」(2) 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壹阿含經.卷二八》:「是時三十三天各各相謂言:『如來何故竟日而食?』」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