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無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雜語)廣大之極,更無蓋之者也。與無上等同。又謂無所不蓋也。無量壽經上曰:「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同淨影疏曰:「佛悲殊勝,餘不能加,不能蓋上,名無蓋悲。」同嘉祥疏曰:「無蓋悲者,佛慈悲無所不覆蓋耳。」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出世本懷

(術語)釋迦如來出興於娑婆世界之本意也。聖道門諸家以法華之開權顯實開顯本為出世之本懷。因法華經方便品:「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故也。又淨土門諸師以無量壽經念佛往生為出世之本懷。因無量壽經:「如來以無蓋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故也。愚案佛之教門有二種:一智慧門,二慈悲門。一攝上智,一度下愚。法華之本懷,在於智門。念佛之本懷,存於悲門。


淨菩提心

(術語)真言行者初入初地,見法明道,得無蓋障三昧,名曰淨菩提心。大疏三曰:「初入淨菩提心門,見法明道,如識種子迦羅羅時。」


[佛光大辭典]
淨菩提心門

真言行者初入初地(淨菩提心地),見法明道,得無蓋障三昧,稱為淨菩提心。此清淨之菩提心,乃東方阿閦如來之三摩地,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一切眾生必以此淨菩提心為因,證入一切如來之境界,故稱為門,即淨菩提心門。〔大日經疏卷一、祕藏記卷末〕 p4706


慈悲

慈,梵語 maitrya,maitrī,巴利語 metti;悲,梵語 karuna,巴利語同。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梵 mahā-maitrī-mahā-karunā)、大慈悲。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三種緣慈,或三慈。〔菩薩地持經卷七、十地經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五、大毘婆沙論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八、往生論註卷下〕 p5805


龍門石窟

位於河南洛陽南方十四公里處之伊河入口兩岸之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為伊河東西兩岸的石窟群之一。龍門山岩屬大理石,堅硬細密,極難雕琢,但不易風化。因山谷成門闕狀,因而古時稱其為伊闕石窟。係將岩石開鑿為洞窟,在窟內刻龕及佛像,故又稱龍門龕、伊闕佛龕。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我國古代佛教石窟之藝術三大寶庫。北魏初期,首於大同雲岡石窟大事雕刻,至太和十八年(494),自大同遷都洛陽後,為追念先帝之遺緒,石窟之建造自然由雲岡轉移至龍門,乃於龍門大興土木,營造石像。

歷經東魏、西魏、北周、北齊、隋、唐,及五代、北宋、金,直至清末,先後營造達一千多年,造像作品中,北魏佔百分之三十,唐代佔百分之六十,分布於東、西兩山之崖壁上。洞窟較大者有三十餘處,且大部分在西山。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造像十萬餘尊,題記碑碣二千七百多塊,並有佛塔四十多座。其中,以唐開元(713~741)前,尤其武則天時期之作品為最多,然目前唐代之石窟,只剩下七處。

又多數之石窟均與帝王之祈求冥福有關,茲分別概述西山、東山之石窟群。西山以創設於北魏太和年間之古陽洞年代最古。又稱老君洞。係由一批支持北魏孝文帝遷都之王公貴族及高級將領所開龕鑿像之集中地。廣約七公尺,高、深各約十公尺,洞之後方呈半圓狀。左壁有一刻於太和十九年之彌勒像龕,其中之刻銘,為龍門現存最古之銘文。

賓陽洞,係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營造者。廣約十二公尺,深約十一公尺。後壁之本尊釋迦坐像,面帶微笑,相好威儀,背光呈圭形,並以忍冬、蓮花、天人及火炎莊嚴之,日本法隆寺金堂所安置之釋迦佛像,即與本尊近似;另外,金堂天蓋之垂帳,亦與本洞天井周緣之寶帳吻合。中壁之內壁雕有釋迦五尊坐像、三尊立像,洞頂飾有蓮花紋、飛天神像,地面亦刻有蓮花紋、龜甲紋,其前壁上雕刻皇妃祭祀行列圖等,規模宏大,雕飾壯麗,不愧為豪華之皇室建築。又入口外壁左右之仁王像,氣象雄偉。

伊闕洞,俗稱蓮花洞,廣約六公尺,深約十公尺,後方亦如古陽洞之呈半圓形。其天井中央有六飛天環繞之大蓮花,手法精麗,蓮花洞即由此而得名。

奉先寺,為今規模最壯大之無蓋石窟,分內、外二陣,內陣廣約三十八公尺,深約二十三公尺;外陣廣約三十六公尺,深約十四公尺,為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且具代表性之重要石窟。其後壁中央鐫刻盧舍那佛坐像,高約十六公尺,相好莊嚴,軀幹雄偉,頭髮成波狀,衣紋細膩,然今兩手已失,兩足亦破損;臺座並列三重蓮花,蓮瓣各刻有小佛,表示蓮花藏世界;背後中央之蓮花,周緣為化佛、飛天及唐草、火炎等陽刻,極其豐麗;為龍門最大、最優之佛像。侍立於大佛兩旁之菩薩、迦葉、阿難,高十一公尺餘,又菩薩之寶冠、瓔珞等,豐美纖巧。左右兩壁有高約十公尺之金剛力士,又有高達十一公尺之兩神王,雄渾豪宕,氣宇橫溢,頗富真實性。綜言上記諸窟之風格特點,乃窟形單純、變化少,題材趨向於簡明集中以突出主題。

除上述諸窟之外,尚有藥方洞、敬善寺洞、大洞、破洞、塔洞、永隆洞(萬佛洞)、南極洞等窟。東山諸窟中,以石窟寺較為著名,分左、右二窟。左窟廣約九公尺,深約六公尺餘;右窟廣約七公尺,深約六公尺。均屬唐代之作品。此外,東山之北半部,尚有著名之香山寺,白居易曾在此住過。

蓋龍門屬堅緻之大理石岩質,適宜細工,加上傾斜約三十度,致難以掘成大窟,故天井均作穹窿狀造像形式,乃受印度犍陀羅、笈多之影響,而融以中國風尚。如北朝之石窟主要佛像為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及釋迦與多寶如來並坐像,三世佛和七佛;佛像大抵魁偉,厚唇、高鼻,雖表現拓跋氏之風貌,然已較大同石窟傾向漢人形貌。隋唐時,坐像多為阿彌陀佛、彌勒佛、盧舍那佛、藥師佛等,反映唐代淨土宗之興起與石窟造像藝術世俗化之趨向;同時散於各窟中之大量碑碣石銘,為我國書體演變之重要資料,亦為一部石窟資料之編年史;此期之佛像面貌豐麗,衣紋細膩,佛髮多作渦狀,甚少波形;又本尊像之脅侍,多為二羅漢、二菩薩;凡此,均可見隋唐雕刻之特色。又北魏以迄唐代中期,佛教藝術對日本佛教美術亦有很大之影響。

近代因遭受帝國主義破壞,加上無智之人貪利而盜像賣予外人;致小型佛像十之八九均失去頭部,賓陽洞中著名之兩塊北魏「帝后禮佛圖」浮雕,亦被竊走。〔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卷四十四、卷五十三、洛陽伽藍記卷五、廣弘明集卷二、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六十一、支那佛教史蹟卷二、佛教藝術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 p638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佛骨

佛滅度後,火化所留下的遺骨、遺灰。又稱佛舍利,或單稱舍利,或以佛身部位而稱佛頂骨、指骨、佛牙。此等佛骨,在後世極受尊崇。茲就歷史上主要相關事蹟,及近代發現的出土物,略述如下︰(1)頂骨︰以北印度那揭羅曷國醘羅城的頂骨最廣為人知。據《法顯傳》所述(大正51‧858c)︰
「城中有佛頂骨精舍,盡以金薄七寶校飾。國王敬重頂骨,慮人抄奪,乃取國中豪姓八人,人持一印印封守護,清晨八人俱到,各視其印然後開戶。開戶已,以香汁洗手出佛頂骨,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寶圓碪,碪下琉璃鍾覆上,皆珠璣校飾。骨黃白色,方圓四寸,其上隆起。」

又,《洛陽伽藍記》卷五引述《道藥傳》所說,也說骨黃白色,方圓四寸。玄奘《西域記》卷二云(大正51‧879a)︰「第二閣中有七寶小窣堵波置如來頂骨,骨周一尺二寸,髮孔分明,其色黃白,盛以寶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惡相者,香末和埿以印頂骨,隨其福感,其文煥然。」又謂迦畢試國王立科條云,凡欲見如來頂骨者收一金錢,芋盤影者令出五金錢。玄奘得菩提樹像,伴隨之二沙彌,一得佛像,一得蓮花像。又在同一地方,有如來之髑髏骨。

依《法苑珠林》卷三十八所記,唐‧顯慶五年(660)接受西域所獻之佛頂骨,供養於禁中。此骨高五寸,闊四寸許,黃紫色,為螺髻束髮之小頂骨,並非大頂骨。(2)指骨︰唐代法門寺之佛骨即為指骨。此指骨舍利由於韓愈的〈佛骨表〉而著名。法門寺原在長安之西(扶風)岐山之南,北魏以前名阿育王寺。在元魏及隋代,此寺即相傳有佛舍利。唐‧貞觀五年(631)岐州刺史張亮來寺禮拜,但見故塔基無上覆,乃奏請建望雲宮殿以蓋塔基,帝下詔許之。

顯慶四年(659),智琮奉勒開塔,舍利形狀如小指,長二寸許,置於一內有孔的錐形容器中,以示大眾。翌年三月迎請舍利入東都禁宮供養。龍朔二年(662)還本塔。則天武后為其作寶函。中宗、肅宗也曾供養。憲宗元和十四年(819)迎法門寺佛骨入禁中供養,不久,歷送京城十寺以供禮敬。韓愈因此上〈論佛骨表〉,建議「付之水火,永絕根本」。以迕帝意,而被貶潮州。時,翰林學士張仲素奉敕撰佛骨碑。懿宗咸通十四年(873)三月又迎佛骨至禁中,後置於安國、崇化二寺,備受士庶瞻禮。其時也有引憲宗故事勸諫者,但是,帝不從而更盛其儀。此法門寺之佛骨其後即罕見提及。至1987年四月三日,此指骨又在法門寺真身寶塔地宮中被發現。法門寺曾為此召開數次佛教學術會議,並印行《法門寺與佛教》一書。

此外,北宋時,陳留闡教寺(八關寺)也供奉佛指。其初,陳留人曾為沙門義津建寺。不久,梵僧來授佛指舍利。因此,供奉於此寺內供人瞻禮。仁宗皇佑元年(1049)迎此舍利入京師。當時曾以烈火、金椎試其真偽。由於曾有靈驗,因此,以水晶寶匣盛之還寺。徽宗政和四年(1114),有方士謂陳留佛指為海狗之指,乃再試之而其色不變。故勒加禮還之。(3)牙骨︰相傳釋尊的二牙骨原屬帝釋天所有,其一為捷疾鬼所奪,韋馱天(北天王太子張瓊)追之取還,轉贈唐‧道宣,而傳於漢土。唐代宗自文綱處迎入禁中瞻拜。仁宗時曾再拜得「分舍利」。

錫蘭坎底(Kandy)巿的佛牙(Māligā-va)寺供有佛的牙骨(dalada)。根據古老的傳說,此寺中的佛骨曾被由南印度渡海而來的泰米爾(Tamil)人,以及葡萄牙人、中國人等數次掠奪,但因曾造若干仿品冒充,因此,據說真正的牙骨今仍供奉在同一地方。(4)新近的發現︰及至近代,在釋迦種族的故地曾發現不少遺骨。由於在尼泊爾境內發現佛陀的誕生地嵐毗尼園的遺址,所以,印度北境與尼泊爾接壤之處,即備受印度考古學者的注意。

西元1898年,在畢波羅瓦(Piprava)掘出一石製大櫃。櫃中有五物保存完全。其一是蠟石壺,高六寸、徑四寸。其二也是蠟石壺,高七寸、徑四寸五分。其三是蠟石器,高五寸五分、徑五寸五分。其四是蠟石篋,高三寸八分、徑一寸五分。其五為水晶瓶,高三寸五分、徑三寸二分。此外,土中有頗多水瓶破片。

五器中裝各種物品,兩個蠟石壺內全裝碎骨片。其中之一小壺蓋上刻有阿育王時代所使用的文字。其意為︰「此聖龕收藏薄伽梵佛陀的遺骨,它屬於釋迦族,也就是大聖的兄弟姊妹及其兒子妻室等所有。」此可證實其中的佛骨是佛荼毗後,八分舍利中的一分,也就是「迦毗羅衛國諸釋種民眾得舍利分已,歸其國起塔廟供養」中的那一部分。

畢波羅瓦地處北緯二十七度二十二分,東經八十三度九分,當時屬於英屬印度境內,在巴斯基(Basti)邑東北隅。離佛誕生地嵐毗尼園西南五里餘。

發掘者培貝(Peppe)將全部發掘物捐贈英國政府。英政府依其所願,將其中的三分之一贈印度甲府博物館,另三分之一收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最後三分之一交給發掘者保存。

◎附一︰陳垣〈佛二事〉

(一)南北朝
佛二事見於中國史傳最早者,當推法顯《佛國記》。《梁高僧傳》卷三〈智猛傳〉及《洛陽伽藍記〉卷五亦有之。(中略)

中國之有佛牙,最早當推法獻。《梁高僧傳》卷十三〈法獻傳〉︰
「獻先聞猛公西遊,備矚靈異,乃誓欲忘身往觀聖蹟。以宋‧元徽三年(475)發踵金陵,西遊巴蜀,道經芮芮,獲佛牙一枚,又得龜茲國金像,於是而還。佛牙本在烏纏國,自烏纏來芮芮,自芮芮來梁土。獻齎牙還京,五十有五載,密自禮事,餘無知者,至文宣感夢,方傳道俗。(中略)獻以建武末年(497)卒,窆於鍾山之陽。(中略)獻於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牙以普通三年(522)正月,忽有數人並執仗,初夜扣門,稱︰『臨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閣上,請開閣檢視。』寺司即隨語開閣,主帥至佛牙座前,開函取牙,作禮三拜,以錦手巾盛牙繞山東而去,至今竟不測所在。」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有同樣記載。猛公即智猛。「五十有五載」上一個「五」字當是「師」字連上讀,或是衍文。由宋‧元徽三年(475)出遊,至齊‧建武末年(497)卒,才二十二載,何能密自禮事五十五載,其為十有五載無疑。文宣指竟陵王子良,齊武帝第二子。臨川指蕭宏,梁武帝第六弟。

法獻得佛牙,密自禮事者十五載,為蕭子良所發現,乃傳於上定林寺。同時盤盤國獻梁帝佛牙,見《釋氏通鑑》卷五天監十四年(515)乙未條。是時梁有兩佛牙。至普通三年(522)法獻佛牙被人騙劫,不知所在,原來在陳高祖霸先處。《陳書》卷二〈高祖紀〉︰ 「永定元年(557)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於南郊。庚辰,詔出佛牙於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高祖親出闕前禮拜。初,齊故僧統法獻於烏纏國得之,常在定林上寺,梁‧天監末(519)為攝山慶雲寺沙門慧興保藏,慧興將終,以屬弟慧志。承聖末(554),慧志密送於高祖,至是乃出。」

《建康實錄》卷十九,及《南史》卷九〈陳本紀〉,均有此記載,而不及《陳書》之詳。《冊府元龜》卷一九四崇釋老門採《陳書》。《陳書》敘佛牙傳授始末,足補僧傳所闕。尋常史文有闕,以僧傳補之,事所恒有,若僧傳所闕,以史文補之,實為僅見。杜姥宅見《晉書》卷三十二〈成帝杜皇后傳〉︰八王之亂,后父杜遐遇害,無子,后母裴氏渡江,立第南掖門外,世稱杜姥宅,遂為陳霸先密藏佛牙之所。以上是南朝佛牙故事。

至於北朝佛二事之見於史傳最早者當推《魏書》。《魏書》卷八〈世宗紀〉︰「景明四年(503)四月庚寅,南天竺國獻辟支佛牙。」《北史》卷四〈魏本紀〉有同樣記載。《冊府元龜》卷九六九朝貢門亦採之。此牙下落不明,《洛陽伽藍記》卷四說,西域所齎舍利骨及佛牙經像,皆在法雲寺。

《北齊書》卷十一〈河間王孝琬傳〉︰「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得佛牙置於第內,夜有神光照室,玄都法順請以奏聞,不從。帝聞,使搜之,得鎮庫槊幡數百。帝以為反狀,使武衛倒鞭撾之,折其兩脛而死。」《北史》卷五十二〈孝琬傳〉有同樣記載。文襄指高澄,帝指高澄弟高洋(550~559)。孝琬所得佛牙,與景明四年(503)南天竺國所獻者是否有關,頗可研究。由景明四年至孝琬時不過五十年。

《續高僧傳》卷十九〈法喜傳〉︰「喜姓李,襄陽人。仁壽元年(601)內,文帝敕召入京師,住禪定寺。爰有佛屯利,帝裏所珍,檠以寶台,璝寶溢目。大眾以喜行解潛通,幽微屢降,便以道場相委。」文帝指隋文帝。此佛牙不詳所自,與北齊‧孝琬所得,相距亦不過五十年,疑是一脈,或為平陳所得亦未可知。以上是北朝佛牙故事。

(二)唐五代
《大唐西域記》及《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皆有佛牙故事,以未涉及中國,不具述,述其與中國有關者。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有︰「明遠法師,益州清城人。既概聖教陵遲,遂乃振錫南遊,到訶陵國,次至師子洲,為君王禮敬,乃潛形閣內,密取佛牙,望歸本國,以興供養。既得入手,翻被奪去,不遂所懷,頗見陵辱,寂無消息,應是在路而終,莫委年幾。」這是唐僧竊取佛牙故事。潛形密取,似非正道,義淨直書其事,不以為諱,而且寄予同情,可見當時風尚。

唐代著名佛牙故二事,莫過於道宣律師之神授佛牙。《宋高僧傳》卷十四道宣傳〉︰「道宣於西明寺深夜行道,足趺前階,有物扶持,履空無害,熟顧視之,乃少年也。宣遽問︰『何人中夜在此﹖』少年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門天王之子哪吒也。護法之故,擁護和尚,時已久矣。』宣曰︰『貧道修行,無事煩太子。』太子曰︰『某有佛牙,寶掌雖久,頭目猶舍,敢不奉獻。』俄授於宣,宣保錄供養。乾封二年(667)宣化後,其天人付授佛牙,密令文綱掌護,持去崇聖寺東塔。至代宗大歷二年(767),敕此寺︰『有大德道宣律師傳授得釋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詣右銀台門進來,朕要觀禮。』」

《佛祖統紀》卷五十三有北天佛牙條記此事云︰「唐‧宣律師在西明寺行道,北天王太子以佛牙上於師。代宗敕問文綱律師親傳先師宣律師釋迦佛牙,宜詣右門進上,副朕瞻禮。」敕問文綱四字相連,頗有語病。文綱係道宣大弟子,道宣卒於乾封二年(667),文綱卒於開元十五年(727),至代宗大歷二年(767),宣卒已百載,綱卒亦已四十載,代宗何能敕問文綱﹖代宗所問係問此寺管事人,非問文綱。《佛祖統紀》卷四十二〈法運通塞志〉,繫此事於大歷十一年(776),亦不對。據〈道宣傳〉,此係大歷二年事,時正道宣逝世一百周年,故代宗有此問。

唐代著名佛牙故事,尚有悟空法師帶歸之佛牙。《宋高僧傳》卷三〈悟空傳〉︰「悟空,京兆雲陽人,從罽賓國三藏舍利越摩落髮,於迦濕彌羅國受具足戒。後巡歷數年,為憶君親,因咨本師舍利越摩,再三方允。摩手授梵本經共一夾,並佛牙舍利以贈別。空行從北路,至睹貨羅國,有一城,號骨咄國城,有小海,空行次南岸,地輒搖動,雲陰雨暴,霆擊雹飛,乃奔就一大樹間。時有眾商咸投其下,商主告眾曰︰『誰齎佛舍利異物殊珍耶﹖不爾,龍神何斯憤怒!』空為利東夏之故,潛乞龍神宥過,自卯達申,雨雹方霽。事訖隨中使段明秀以貞元五年(789)己巳達京師,進上佛屯利經本,宣付左神策軍繕寫。」

《貞元續釋教錄》卷中,有《新修大莊嚴寺釋迦牟尼佛于塔記》三卷,貞元十年(794)圓照撰進,當係記載道宣、悟空所遺佛牙事。時悟空佛牙或已移奉莊嚴寺,故《宋僧傳》卷十六〈慧靈傳〉,有大中七年(853)宣宗幸莊嚴寺禮佛牙記載。同時《宋僧傳》卷二十三〈元慧傳〉,又有大中七年重建法空王寺,元慧燃香於臂,供養報恩山佛牙記載。日本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會昌元年(841)記長安城中有四佛牙。「一崇聖寺,一莊嚴寺,一薦福寺,一興福寺」。可見佛牙來歷不止一處。

今本《舊五代史》卷六十七〈趙鳳傳〉︰「有僧自西國取經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漬皴裂,進於明宗,鳳揚言曰︰『曾聞佛牙錘鍛不壞,請試之。』隨斧而碎。時宮中所施已逾數千緡,聞毀乃止。」《新五代史》卷二十八趙鳳傳〉有同樣記載。明宗指後唐明宗。此偽佛二事之僅見於史傳者。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一獸部︰「貘似熊,黃白色,其齒骨極堅,以刀斧椎鍛,鐵皆碎,落火亦不能燒,人得之詐充佛丑踩骨以誑俚俗。」可見偽佛牙事是有的。

《冊府元龜》卷五十二崇釋氏門,載︰「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九月,益州孟知祥令僧五人持佛爻一寸六分,云僖宗幸蜀時留之,今屬應聖嘉節,願資壽命,宣示近臣。」又︰「後晉高祖天福三年(938)十一月庚午,西京左右街僧錄可肇等齎佛牙到闕,宜付汴京收掌。」又︰「天福六年(941)五月甲辰,加隰彌陀國僧㗌哩,以佛巳海而至。」後一條亦見今本《舊五代史》卷七十九晉高祖紀〉。可見五代時佛牙史料不少。僖宗幸蜀所留,是否莊嚴寺舊物,殊有可能。

(三)遼宋元明
遼代佛二事,最顯著者為近年兩次出國之北京西山千佛塔佛牙。塔建於遼‧咸雍七年(1071),中國佛教協會當有詳細記載,茲不具述。

《遼文存》卷四有〈遼‧釋志願葬舍利佛牙石匣記〉,說︰「達摩禪師,遠涉流沙,登雪嶺,得釋迦舍利辟支佛牙,授與先師。先師諱清珦,閩川人。自會同五載(942)仲秋齎舍利佛牙到此,於八年(945)季春月,染疴而逝。臨遷化時,將舍利佛牙付仙露寺比丘尼定徽,建窣堵波,尋具表奏聞大遼皇帝,於天祿三年(949)歲次己酉,四月十三日安葬,施主名具鐫於後。」

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五十一有此石匣記跋,云︰「仙露寺,金人俘宋室子女置其中。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月,宣武門西南居民掘地得石匣,匣旁有記,自稱講經律論大德志願錄並書。乃遼世宗天祿三年(949)瘞舍利佛牙於此,記有建窣堵波之文,疑當時石匣置於塔下,塔久廢而石匣僅存土中。匣已無蓋,其舍利佛牙又不知何時散佚也。」

宋代佛二事,《釋氏稽古略》載三朝御製佛屯特詳。《稽古略》卷四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條︰「初,太祖迎洛陽唐高宗顯慶年間沙門宣律師天王太子所獻佛屯利於東京相國寺灌頂院安奉,至是帝親以烈火煅試,晶明堅固,光彩照人。帝製贊曰︰功成積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難,眼睹數重金色潤,手擎一片玉以。」《釋氏資鑑》卷九繫此贊於太平興國四年。

又,真宗咸平六年(1003)條︰「帝敕右街僧錄備儀仗音樂華旛,迎大相國寺佛屯利,供養於開寶寺塔下,帝製以贊。」

又,仁宗慶歷三年(1043)條︰「夏旱損稼,六月詔迎相國寺佛牙,禱於禁中,隨時大雨。其佛屯利,祖宗御封,帝手啟之,灌以海上薔薇水,供養踰月而歸之。詳見翰林知制誥王珪三朝御贊佛屯利序。」

又,徽宗崇寧三年(1104)條︰「夏五月五日,帝迎三朝御贊釋迦佛牙於大相國寺入禁中供養,帝展敬次,舍利隔水晶匣出如雨點,帝贊以偈。」

宋人筆記亦有述及佛二事者,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神奇門載︰「熙寧中(1068~1077),余察訪過咸平。是時劉定子先知縣事,同過一佛寺,子先謂余曰︰『此有一佛牙,甚異。』予乃齋潔卸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颯然湧出,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墮地,人以手承之,即透過,著床榻,摘然有聲,復透下,光明瑩澈,爛然滿目。予到京師,盛傳於公卿間。後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流佈士大夫之家,神異之蹟,不可悉數。有詔留大相國寺,創造木浮圖以藏之,今相國寺西塔是也。」

《宋朝事實類苑》卷四十四仙釋僧道門,有同樣記載,而不註出處,則文中所謂「余」者何人﹖其實乃沈括自謂。括為宋朝著名博物家,其言值得注意。劉定先官咸平縣,後官戶部侍郎,《宋詩紀事》卷三十五有劉定詩。相國寺之有佛牙,不自神宗熙寧始,太祖時已移奉神授道宣之佛牙於相國寺。沈括所見之佛牙,初不在相國寺,蓋另一佛牙,其後乃歸併於相國寺的。

王鞏《聞見近錄》,亦載有咸平縣佛牙事,云︰「咸平縣僧藏佛牙一株,其大兩指許,淡金色。予嘗請而供之,光彩炳然。後神宗迎之禁中,遂御封匣而歸之,今人罕得見者。」王鞏字定國,宰相王旦孫,《宋史》卷三二0附其父〈王素傳〉。鞏所見佛牙,與沈括同,不屬於神授道宣佛及系。

元代佛二事,有耶律楚材題西庵所藏佛牙詩,見《湛然居士集》卷一︰「殷勤敬禮辟支牙,緣在西庵居士家,午夜飛亙曉月,六時騰焰燦朝霞。」又云︰「旃檀匳裏貯靈牙,來自中天尊者家,瑩色冷侵秋夜月,真光明射晚晴霞。」

西庵似指楊果,祁州蒲陰人。金‧正大甲申(1224)進士,《元史》卷一六四有傳,《元詩選》有《西庵集》。西庵所藏佛牙,從何處得來﹖曰「來自中天尊者家」,似指道宣一脈。

明代佛牙故事,有見於《大唐西域記》者。《西域記》卷十一︰「今之錫蘭山,即古之僧伽羅國也。王宮側有佛牙精舍,飾以眾寶,暉光赫奕,累世相承。大明‧永樂三年(1405),皇帝遣中使太監鄭和,奉香華往詣彼國供養,禮請佛丑豌舟,靈異非常,光彩照耀,如前所云,適巨海,凡數十萬里,風濤不驚,如履平地。舟中之人,皆安穩快樂,永樂九年(1411)七月初九日至京師,皇帝命於皇城內莊嚴旃檀金剛寶座貯之。」

唐人著述,何能有明代年號﹖其為後人加入無疑。此節《四庫總目》地理類四,曾指出其中有三七0字為明人附註刻本誤入正文,但因未得古本對照,不能確定其起止。今以古本《西域記》對照,附註誤入正文者,實五一六字,此五一六字中所說佛了異及鄭和帶回佛牙事,《明實錄》、《明史》均未載,賴有此附註,足補史文所闕。初不料明代佛牙史料,乃在唐代著述中得之。

《圖書集成》神異典釋教部紀事二引《諸寺奇物記》云︰「天界寺有佛牙,闊寸,長倍寸之五。萬曆中,僧人真淳獻之尚書五台陸公,公因具金函檀龕盛之,迎供於寺之毗盧閣。牙得之天台山中。」五台陸公指陸左,平湖人,《明史》卷二二四有傳。萬曆十五年(1587)南京刑部尚書。天界寺的佛牙,傳自天台山,天台山得之何人,安得如《陳書》〈高祖紀〉所載法獻帶歸佛匹授之詳,此節須待將來的發見。

以上所舉佛二事,說明來憑十一︰法獻、北魏、蕭梁、道宣、悟空、孟蜀、㗌哩、清珦、宋三朝、鄭和、真淳。未說明來憑七︰孝琬、法喜、莊嚴寺、報恩山、可肇、咸平、西庵。有得之餽贈者︰法獻、悟空,有得之貢獻者︰北魏、蕭梁、後晉,有得之神授者︰道宣,有得之傳授者︰清珦,有得之禮請者︰鄭和,亦有得之騙劫者︰梁主帥,得之竊依︰明遠。其得之之方法不一,其感召亦不一,有得之而霆擊雹飛者︰悟空,有得之而風平浪靜者︰鄭和,有得之而以為徵祥者︰陳霸先,有得之而得禍而受辱者︰孝琬、明遠。古籍浩瀚,未能遍觀,續有所見,當再補記。

〔參考資料〕 陳垣〈法獻佛牙隱現記〉;陳全方(等)著《法門寺與佛教》。


[法相辭典(朱芾煌)]
法念住體

瑜伽二十八卷十九頁云: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如彼諸蓋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倍復修習增長廣大,亦能了知。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一)ㄍㄞˋ, [名]

1.茅草。《說文解字.艸部》:「蓋,苫也。」《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2.有覆蓋功能的東西。如:「鍋蓋」、「鋪蓋」、「冠蓋相望」。《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孔子將行,雨而無蓋。」

[動]

1.覆蓋、遮蔽。如:「蓋被子」。《淮南子.說林》:「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

2.加上去、加在上面。如:「蓋章」、「蓋手印」、「蓋郵戳」。

3.超越。如:「英雄蓋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4.搭建、構築。如:「蓋房子」、「蓋停車場」。

5.吹牛、胡扯。如:「少蓋了!」《朱子語類.卷三九.論語.先進篇上》:「這是大賢以上,聖人之事,他便把來蓋人,其疏曠多如此。」

[副]

大概。《論語.里仁》:「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連]

1.發語詞,提起下文,無義。《史記.卷一○.教本紀》:「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2.乃是、實在是。《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



ㄗㄢ, [名]

一種無蓋的釘子。《玉篇.金部》:「鐕,無蓋釘。」《禮記.喪大記》:「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鐕;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鐕。」



(一)ㄞ, [動]

1.擊打、推擊。《廣韻.上聲.駭韻》:「挨,打也。」《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挨抌,亡所不為。」

2.靠近、迫近。如:「挨近」。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詩三首之一:「衡門兼旬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

3.擠。《水滸傳.第三六回》:「宋江分開人叢,也挨入去看時,卻原來是一個使鎗棒賣膏藥的。」

4.忍受、遭受。如:「挨打」、「挨罵」、「挨餓」。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 》 :「我如今無舖無蓋,教我冷難挨。」

5.拖延。《水滸傳.第一六回》:「你們不替洒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

6.等待。如:「挨到十點,我們就有點心吃!」

7.依照次序。如:「挨家挨戶」。

8.依靠。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六齣》:「想獨自誰挨?獨自誰挨?」


明溝

ㄇㄧㄥˊ ㄍㄡ
明露於地面,無蓋的水溝。也稱為「羊溝」。


太平車

ㄊㄞˋ ㄆㄧㄥˊ ㄔㄜ
宋代東京搬載用的車輛。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般載雜賣》:「東京般載車,大者曰『太平』,上有箱無蓋,箱如构欄而平,板壁前出兩木,長二三尺許,駕車人在中間,兩手扶捉鞭&986b._104_0.gif;駕之,前列騾或驢二十餘,前後作兩行,或牛五七頭拽之……。」《董西廂.卷七》:「欲問俺心頭悶答孩,太平車兒難載。」


滑竿

ㄏㄨㄚˊ ㄍㄢ
一種舊式的交通工具。用竹片或繩索橫綁在兩根長竹竿中間,上面鋪被褥,形似轎子而無蓋頂,由兩個人抬著走。


圍牆

ㄨㄟˊ ㄑㄧㄤˊ
上面無蓋,不蔽風雨,只分界線的牆。《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那外面的圍牆倒了,要從新砌。」《紅樓夢.第二回》:「隔著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都還崢嶸軒峻。」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