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佛光大辭典]

意為不論佛陀出現世間與否,諸法之性相常住,無有變化、增減等。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二上):「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

另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五載,世間諸法之性,即諸法之實相;而諸法之實相,即指般若波羅蜜。若以常、無常等論探求諸法之實相,則為錯謬,然若入於法性之中探求之,則可得實相之理,由此可知,無論有佛無佛,諸法之性相常住而不失。〔大般若經卷五四七現世間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卷二十五具足品、小品般若經卷五相無相品、大智度論卷九十一、法華經文句卷九下〕 p243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顯示涅槃常住之義的用語。意指不論佛陀出現世間與否,諸法性相、涅槃體相皆是常住,無有增減變化。如《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高貴德王菩薩品〉云(大正12‧492a)︰
「爾時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便得見之。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為常。」

《大品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亦云(大正8‧311b)︰「是般若波羅蜜亦不與無為法,不捨有為法。何以故﹖若有諸佛,若無諸佛,是諸法相,常住不異。法相、法住、法位常住不謬不失故。」

《大智度論》卷六十五釋之云,世間諸法性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若以常、無常等求諸法實相,是為錯誤;若入法性中求,則可得之。故不論有佛無佛,諸法性仍常住不失。

〔參考資料〕 《小品般若經》卷五〈相無相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五〈具足品〉;《大般若經》卷五四七〈現世間品〉;《法華經文句》卷九(下);《大智度論》卷九十一。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六即

(名數)凡大乘菩薩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之五十二位,華嚴經等所說也。天台以之為別教菩薩之行位,而別立圓教菩薩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也,理性雖如是,然以未聞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於理性與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之道,而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皆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者。三、觀行即,不惟解知名字,更進而依教修行,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者。此位修隨喜讀誦等五品(法華之所說)觀行,稱為五品弟子位。四、相似即,始入別教所立之十信位,發類似真無漏之觀行者。入此位,則得法華經所說六根清淨之德,故稱為六根清淨位。五、分真即,依相似之觀力,而發真智,始斷一分之無明,而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為發心住。於自此以後九住乃至等覺之四十一位,分破四十一品之無明,而分見法性者。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即妙覺也。六者次第前後之淺深,即者是之義,理位即是名字位,乃至即是究竟位,顯前後為不二。雖由智(悟)情(迷)之淺深,有六種之別,然其體性不二即是。以六治上慢。以即免自屈也。止觀一之三曰:「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輔行一之三曰:「體不二義,故名為即。」又曰:「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旨,永無眾過,暗禪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並由不曉六而復即。」觀經妙宗鈔上曰:「即者是義。」天台大師有六即義一卷。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