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修法)金剛頂經一曰:「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得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同疏二曰:「如來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羅,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薩之法益,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為究竟三界之法王也。」


一切真言主

(術語)稱兩部之諸尊也。瑜祇經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剛界大曼荼羅王,皆悉集會。」


一印會

(術語)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六會。見九會曼荼羅條。


一字布身德

(術語)大日經悉地成就品及轉字輪品所說。以阿之一字布於身之一切處也。註轉字輪品曰:「或一切阿字,髮髻金色光,住白蓮華台,等同於仁者。」演奧鈔四十三曰:「或一切阿字者,謂以阿一字布金身,為一曼荼羅也。」


一檀構

(修法)灌頂式道場之莊嚴。有一檀構與兩檀構之二種。兩壇構者,金胎兩部之曼荼羅,莊嚴於兩壇也。一檀構者,金胎之兩部隨受法之前後而各嚴其一壇也。普通用者,均一壇構。見金剛界式幸聞記。


七俱胝佛母尊

(菩薩)准提觀音之異名也,胎藏界曼荼羅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億也。釋迦如來在給孤獨園,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億佛所說之准提陀羅尼,故約過去佛之所說,謂之七俱胝。約陀羅尼之主,謂之准提,是為蓮華部之母(諸佛有部母與部主),司生蓮華部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黃色,十八臂,身有白色輕羅錦之文。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曰:「愍念未來薄福惡業眾生故,即入准提三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梵Saptakoibuddha-mat


七十三尊

(名數)金剛界曼荼羅之成身會,於五十三尊外加金剛部之二十天而為七十三尊。


七日作壇法

(修法)大日經疏四曰:「凡造曼荼羅,於七日內須畢。」陀羅尼集經十二曰:「七日夜,法事總了。」


七母天

(名數)又稱七姊妹。遮文荼,矯吠利,吠瑟拏,嬌摩野,燕捺利,咾哪利,未羅弭之七天也。其曼荼羅,存於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中。大黑天及焰摩天之眷屬也。


三六九

(雜語)密法不許三六九人同入灌頂壇。大日經疏四曰:「一曼荼羅中不得同時為三人六人九人灌頂,蓋如來密意,阿闍梨不釋所由。」


三大

(名數)起信論所說:一體大,二相大,三用大。別見三大條。

(名數)起信論以眾生心為大乘之法體,名之為大乘之義理,分為三種之大義與二種之乘義:一、體大,眾生心之體性,真如平等,無生無滅,無增無減,畢竟常恒也。二、相大,眾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樂我淨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眾生心之體性,具足一切功德,內潛源底而薰妄心,外現報化二身教化眾生,依此內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間之善而得世間之善果,後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為真如之體性,第二為真如之德相,第三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法界之義。起信論曰:「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間世間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為體,大等四種曼荼羅為相,身等三密為用。


三平等

(術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同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於語,語等於心,猶如大海一切處同一鹹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記末以之約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一切處,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見境皆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秘藏記鈔二以之約護摩之修法曰:「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自口供養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毘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此有三種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周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經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義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準於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之三身,種種之三法,台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三昧耶智

(術語)在密教為佛智之稱,此有總別二者:一、總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則金剛智以平等之義而譯為平等性智。不空譯理趣經之三昧耶智,金剛智譯理趣經以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義,譯為誓智。謂此智如顯教不許自得自證,必就灌頂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譯之理趣經曰:「薄伽梵,成就特勝一切如來金剛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來灌頂寶冠,為三界主。」金剛智之理趣經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來金剛住持平等性智種種希有殊勝功德,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無上法王灌頂寶冠,過三界。」不空之理趣釋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羅也。勿令將來最上勝者不從師受,而專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須師受三昧耶,然後可修行也。」二、別名於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剛頂經一序:「一切如來平等智三昧耶。」


三昧耶曼荼羅

(術語)Samaayamala,四種曼陀羅之一。以塔婆,寶珠,五鈷,刀劍等形,及印契,為諸尊內德之標幟者。三昧耶者,平等之義,內德外相平等之義也。亦釋本誓之義。表其尊之本誓也。秘藏記本曰:「三昧耶曼荼羅,尊等所執持器杖印契,平等義。」


三昧耶會

(術語)言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二會也。此會三十七尊,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畫其三昧耶形。如大日為塔,寶生為五股杵,金剛歌為箜篌。杲寶抄曰:「三昧耶曼荼羅,言其體,則諸尊手所執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間國王立法令,印璽了,則萬人不違越之,王不自毀破之。今亦如是,諸尊之本誓,正顯於印文,而成五股刀蓮等,於手中持之,則天魔破旬不敢違越之。若眾生見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願,如法修行,則若智者福隨所願而必與之,誠秘密三昧也。」


三種加持

(名數)大日經入秘密曼荼羅性品所說。有師弟及曼荼羅之三種。義釋十一曰:「前品說入秘密曼荼羅方便,所謂三種加持也。謂以真言加師之身及所入之壇,等持弟子,令至堅固。」


三種身

(名數)密教所說諸尊之三身。見三秘密身條。

又身者聚集之義,於名句文二數以上聚集,名為身。一名身,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有二句以上集者。三文身,為二字以上集者。見大乘五蘊論。

(名數)台宗諸佛立三身:一、色身,為三十二相乃至微塵數之相好身,是解脫之德也。二、法門身,為三德四無量五分六度七覺八聖乃至八萬四千法門功德積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三、實相身,是所謂實相真如,三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觀二之三曰:「別相者身有三種:一者色身,二者法門身,三者實相身。若息化論歸,色身歸解脫,法門身歸般若,實相身歸法身。」

又於密教,為四種曼陀羅中之法曼荼羅,即法門身也。又曼荼羅之諸尊,悉自大日如來之功德法流出者。則為法門身,色身,實相身如上。


三道真言

(真言)大日經秘密曼荼羅品所說。淨治行者三業之真言也。吽[口*藍][口*路],身道真言。訶囉鶴,語道真言。[口*藍][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攝如來身語意平等法門。然此三真言,若著莎訶字亦爾,若不著亦得,行者得意時,自著方便也。」


三部

(術語)胎藏界之曼荼羅,分之則中臺八葉院,及上下之諸院為佛部,右方之諸院為蓮華部,左方之諸院為金剛部。見胎藏界條。

(名數)胎藏界之曼荼羅分佛蓮金三部。見藏界條(CBETA註:疑為見胎藏界條)。

又胎藏界與金剛界與蘇悉地法為三部。

(名數)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剛部,如上。三雜部,釋迦所說之密經也,是顯密雜糅,故名雜部,如金光明經,六波羅蜜經,首楞嚴經等是。此亦無議異。

又一胎藏部,如上。二金剛部,如上。三不二部,蘇悉地經也,是說金胎不二之法者,故稱曰不二部。但是為日本台密一家之所立,日本東密於金胎兩部中說不二法外無不二之法,不許其別部。


三部降三世

(名數)胎藏界曼荼羅有降三世王三尊。一金剛手院中之一尊,一五大院中降三世王與勝三世王之二尊,降世與勝世其義一,故為同尊。而此三尊為三部之忿怒尊,猶如軍荼利明王有三部之別,蓋金剛手院之降三世為金剛薩埵,是金剛部之忿怒尊,五大院中不動尊北之降三世為大日所變,是佛部之忿怒尊,其西方之勝三世為地藏菩薩所變,是蓮華部之忿怒尊。此非於同院中列同一之兩尊,是其名雖同,而為佛及地藏所變異,故有其異。


三重圓壇與四重圓壇

(雜語)現圖曼陀羅與經疏所說異。依現圖則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約於前後而云四重。除中院外,智院、金剛手院、觀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釋迦,虛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蓋障,地藏,蘇悉地之四院為第三重,此外金剛部眾圍繞四周為第四重。總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稱為四重圓壇。然據經疏有三重四重之兩說。三重之說依疏六則如左圖。此亦除中胎,以智、金剛手、觀音、持明之四院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為三德秘藏之內眷屬。又云如來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之四院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為如來之大眷屬,如來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釋迦院中攝一切之二乘八部而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為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應身等流身,又云如來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圓壇也。大日經疏五曰:「從大日如來臍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臍已上至咽所出光明,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於頂相之光,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毘廬遮那自心八葉華也。」又曰:「此蓮華臺是實相自然智慧,蓮華葉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為大悲胎藏漫荼羅之體,其餘三重是從此自證功德流出諸善知識入法界門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羅所示種種類形,皆是如來一種法門身,是故悉名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釋者,如三重漫荼羅中五位三昧皆是毘廬遮那秘密加持,其與相應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淺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畫作諸佛菩薩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同十五云:「如前所說,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羅。」其相違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體,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於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論故也。而中院為第一重者,疏七云:「謂中胎藏毘盧遮那,第二院觀音金剛手云云。」是既以觀音金剛手(三重中之第一重)為第二院,則以中胎八葉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葉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力力

去聲未曾常用時往一度用補聲引聲之不足。高才愽學曉解聲明能用此四字。初學童蒙及人眾凡庶實不曾用也。其三十四字母譯經者呼為半字。足知不曾師授。胸臆謬說也。凡文句之中有含餘音聲不出口者名為半字。非呼字母以為半字。今且略舉三二以明其義。假令云薩嚩即含囉字在娑嚩二字中間囉聲即名為半字。若梵書即寄囉字一半於嚩字頭上。如言沒馱即母字之末任運含其娜字。娜是半字。梵書即寄娜於馱字之上故娜為半字。如言達麼兩字中間含其囉音。梵文囉字一半寄書麼字之上。囉即名為半字。以是三句例諸他皆倣此其義明矣。奈何根本字母一切文字之源能含眾德之美玅義說不盡而乃謗為半字。足知不解。若言合如此者自身既是半字義不圓滿何能出生一切眾字。以此觀之足知所譯不明。展轉相傳訛謬不可依據。有識梵文學士請勘梵本及問傳學梵僧方知所論一一實爾。梵天所演字母條例分明。今且略說相生次第。用前十二字為聲勢舉後字母一字一字翻之一字更生十一字兼本成十二字如此遍翻三十四字名為一番。又將野字遍加三十四字之下一遍准前一一翻之又成一番。除去野字即將囉字遍加三十四字之下準前以十二字聲勢翻之一字生十二字三十四字翻了成四百八字又是一番。次以攞字嚩字娑字賀字仰字孃字拏字曩字麼字等十二字[廷-壬+(同-(一/口)+巳)]換轉加成十二番。用則足矣。亦須師授方知次第句義文翰攝在十二番中悉皆備足。若展轉相加雖無竆無盡義理相涉聲字乖僻人間罕用。只用前十二番字又以八轉聲明論參而用之。備盡世間一切聲韻種種差別名言依字辯聲。依聲立義字即廻互相加聲義萬差條然有序。繁而不雜。廣而易解。此乃梵天王聖智所傳。五通神仙高才術士廣解略解凡數百家。各騁智力廣造聲論名論數論等終不能說盡其玅。是故前劫後劫諸佛出現世間轉玅法輪皆依此梵文演說方盡其美也。是故大毘盧遮那經中有字輪曼荼羅品持誦此五十餘字功德無量無邊。能令眾生三業清淨決定當成無上菩提


[佛光大辭典]
一切如來智印

梵語 sarvatathāgata-jñāna-mudrā,西藏語 de-bshin-gśegs-pa thams-cad kyiye-śes kyi phyag-rgya。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遍智院中央之三角智印。又作一切佛心印、一切遍智印、諸佛心印、大勤勇印、三角印等。此三角印係表四種法身之三昧耶形,為四智印之總標幟。其色鮮白,立於白蓮華上,外有光焰圍繞。三角是降伏、除障之義,謂佛坐於道樹,以威猛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之色表大慈悲,謂如來常以悲光普照法界。三角之內與三角之頂皆有卍字,蓋三角為智火,亦是初發菩提心處;初發道心即如智火燒物,能滅除三界貪瞋癡業,此乃成就萬德之本,故有卍字。若至佛智究竟之時,則眾德圓滿,猶如滿月,故於三角上更有圓輪,圓輪上有卍字,表果位萬德之相,故密教胎藏界從此印生起,從此印形成。〔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六、大日經疏鈔卷三〕 p9


一切如來寶冠三界法王灌頂

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來金剛加持殊勝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頂。得此灌頂,可證一切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來諸平等事業,成就大悲毘盧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剛如來,常恆住三世,饒益有情。此係如來在因位時,從灌頂師入三昧耶智曼荼羅,由阿闍梨加持弟子身中本有之如來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薩之法器,則堪任傳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頂之階位,以此而為初因。復由三密、四智印相應,得一切如來之灌頂寶冠,此即究竟三界之法王。〔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經疏卷二〕 p10


一切真言主

指密教胎藏、金剛兩部曼荼羅之一切諸尊。瑜祇經卷上(大一八‧二五五下):「若真言行人持經三十萬遍,一切真言主及金剛界大漫拏羅王皆悉集會,一時與成就,速得大金剛位乃至普賢菩薩位。」 p14


一印會

指密教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之第六會。此會位於中央之上方,乃為顯示第五會之四印會,使四曼不離之實義更明瞭,故住於大日如來獨一法身之智拳印(諸佛之體),以攝餘會諸尊。其四隅皆置瓶,表示四智。又智拳印之右拳表佛界,左拳表眾生界;左拳之風(食指)表眾生之息風,右拳之空(拇指)表諸佛之大空。兩拳相合,則表示生佛一如。〔三十卷教王經卷五、卷八〕(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p32


一字布身德

謂密教諸字門中,「阿」之一字遍布於身之一切處。大日經卷三(大一八‧二二上):「華臺阿字門,焰鬘皆妙好;光暉普周遍,照明眾生故。」謂阿字真言乃十方諸佛以法身同所加持,若修此真言者,即能作諸佛事,乃至普現色身,為一切眾生開示佛之智慧;凡佛能作之事,此阿字門亦能如是作之,故由轉此阿字,即能成就種種功德。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四十四(大五九‧四四八下):「一切阿字者,謂以 (阿)一字遍布全身,而為一曼荼羅也。」〔大日經疏卷十二〕 p38


一壇構

(一)密教行灌頂時,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曼荼羅建於同一壇之謂。係「兩壇構」之對稱。兩壇構是以金、胎兩部之曼荼羅分別莊嚴於兩壇。傳授灌頂,如道場狹隘時,通常用一壇構。

(二)法會時,僅建立大壇一壇,而不造表白壇或護摩壇等餘壇,稱為一壇構。又建護摩壇時,供養法與護摩供均於同壇修,亦稱一壇構。 p79


一髻羅剎

梵名 Ekajatā-raksah。全稱一髻羅剎王菩薩。此菩薩列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之南端。密號電雷金剛。種子為 (迦)或 (翳)。以不二之一智現忿怒形,降伏煩惱,故得此名。若人受持此菩薩真言,能摧碎天魔、惡藥叉、羅剎斯、毒惡鬼神、及一切疫病、水火、盜賊等害,亦能息諸冤敵。又胎藏界七集卷中載其形像,身呈綠色,現忿怒像,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劍,次手持鉞斧鉤;左第一手持索、下垂,次手持三股杵,坐於赤蓮華上。〔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六、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三〕 p81


七日作壇法

指密教行灌頂或護摩時,於七日七夜中築土壇,壇上畫諸尊曼荼羅之作法。乃壇法之一種。又作七日供養壇法。法事終了,其壇常破毀之。又築壇中,於第三日以前,若起障難,則中止之;若障難起於第四日以後,則修除災法拂之,再行法事。築壇七日,須先擇地、擇時,除地中穢物等,再依陀羅尼集經等密教經軌所載之作法行事。掘地、治地等作法,係依古印度家屋建築之儀式。印度密教行傳法灌頂其他諸尊之修法時,阿闍梨依此作壇法新築曼荼羅壇。〔陀羅尼集經卷四、卷九、大日經疏卷五〕 p93


九方便十波羅蜜菩薩

乃於九種方便,一一配以十種波羅蜜菩薩。九方便者,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誦之九種偈頌及其印契真言。即作禮方便、出罪方便、歸依方便、施身方便、發菩提心方便、隨喜方便、勸請方便、奉請法身方便、迴向方便等。十波羅蜜菩薩即檀波羅蜜菩薩、戒波羅蜜菩薩、忍辱波羅蜜菩薩、精進波羅蜜菩薩、禪波羅蜜菩薩、般若波羅蜜菩薩、方便波羅蜜菩薩、願波羅蜜菩薩、力波羅蜜菩薩、智波羅蜜菩薩等。其中,第十之智波羅蜜菩薩通於隨喜以下之四方便。以上十者位於胎藏界曼荼羅之虛空藏院。〔成唯識論卷九、大日經疏卷七〕 p129


九字曼荼羅

置彌陀、菩薩之通種子 (hrīh,紇哩)於開敷蓮花之中臺、八葉上所建立之曼荼羅。若以形像代種子,則中臺安觀音,八葉各安彌陀,次八葉安觀音、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除蓋障、地藏等八菩薩,內院之四隅布列嬉、鬘、歌、舞四供養,外院有香、華、燈、塗四供養,及鉤、索、鏁、鈴四攝菩薩。蓋八葉上彌陀之妙果為因位願力所成,中臺配置大悲觀自在菩薩,乃顯示果德全分歸入因位之觀音。又於淨妙國土稱阿彌陀佛,於五濁惡世稱觀自在菩薩,此皆不外法身慈悲之化現。〔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參閱「阿彌陀曼陀羅」3682) p133


九股杵

指密教九股之金剛杵。又作九鈷杵。略稱九鈷、九股。金剛杵原為印度之兵器,密教沿用之,以為智慧之幖幟,象徵能斷除煩惱,降伏惡魔,其兩端單獨者稱為獨股,分三枝者稱為三股,分五枝者,稱為五股。九股杵之形狀與五股杵相同,唯增股數,以表示中胎(臺)院之八葉九尊。其兩端有金胎兩部之九尊,表示「因果不二」之義。〔微妙大曼荼羅經卷五〕 p135


九品往生經

全一卷。唐朝不空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又稱九品往生阿彌陀經。內容記載無量壽佛國九品淨識三摩地名,及其境內坐十二大曼荼羅佛像名,並教以往生九品之方法。 p140


九品彌陀

指九種阿彌陀佛之尊形。由於機類不同,往生極樂淨土者有九品之別,其來迎之佛亦有九品,後世特以印契區別其相。以其佛體有九種,故又稱九體阿彌陀。古圖中,來迎阿彌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攝取之印,是合於授手迎接之經文;新圖則上上、上中、下上三品作轉法輪印,上下、中上二品作安慰攝取之印。此說源自觀無量壽經,謂九品往生之人感彌陀來迎之相有差別之說;至後世遂謂印契有九品之別。我國隋唐時已有此說。如隋朝彥琮之願往生禮讚偈,詳述印契依各品而異;唐武宗時,日僧惠運由我國傳阿彌陀九品曼荼羅抵日。 p142


九尊

即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住中臺八葉院之中尊大日如來,及八葉蓮華中之四佛四菩薩。又稱五佛四菩薩、中胎九尊。據大日經卷五入祕密漫荼羅位品載,九尊指大日如來與東方之寶幢如來、南方之開敷華王如來、北方之鼓音如來、西方之無量壽如來、東南方之普賢菩薩、東北方之觀自在菩薩、西南方之妙吉祥童子、西北方之慈氏菩薩。有關經軌所說九尊之身色、座印等,見於安然之觀中院撰定事業灌頂具足支分卷四。(參閱「胎藏界曼荼羅」3935) p146


九會

(一)指金剛界之九會曼陀羅。(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二)九會說,乃指佛陀說華嚴經之會座而言。新譯華嚴經謂共七處九會;但舊譯華嚴則謂有七處八會。 p151


九會一印

此乃顯示金剛界曼荼羅九會與其中一印會關係之語。一印會即是將九會諸尊,全部攝入大日如來一智拳印之法門,其他八會則係開大日如來之功德而立。 p151


九會尊數略頌

為方便記憶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尊數所作之頌。其頌文為: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別九會諸尊位,佛體一千三十六,菩薩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執金四,外金剛部百二十,總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剛現圖尊,圓融相即一法界。此頌所示尊數如左:〔曼荼羅私鈔〕 p151


九曜曼荼羅

即畫九曜及其所屬神像之曼荼羅。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羅九曜一書圖九曜之形像,卷尾載有梵天火羅圖一帖,一般以之為九曜曼荼羅。然此書僅有九曜各別之神像,而未說曼荼羅,故不能詳知其圖樣。又據大日經疏卷五載,日天眷屬之位置如左圖,此曼荼羅缺九曜中之月曜而代以劍婆,故與其稱為九曜曼荼羅,未若稱之為日天曼荼羅較妥。 p160


九識尊

密教以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阿摩羅等九識配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之觀音、彌勒、文殊、普賢、阿閦、寶生、彌陀、不空成就、大日等九尊,或配以普賢、文殊、觀音、彌勒、鼓音、彌陀、華開敷、寶幢、大日等九尊。 p160


二七曼荼羅

乃指日僧覺鍐所傳之五輪九字曼荼羅。五字輪與九字明合而為十四輪,故稱二七。五輪九字明祕密釋(大七九‧一一上):「二七曼荼羅者,大日帝王之內證,彌陀世尊之肝心,現生大覺之普門,順次往生之一道。」九字明,即阿彌陀佛之真言:「唵阿蜜里多帝際訶羅吽」。 p166


二十八宿

梵語 astāvijśati naksatrāni。即月球於一個月間運行之白道有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之說夙行於印度。又佛典中如摩登伽經卷上、大集經卷四十一、宿曜經等皆有載及,以之度日月年紀,或論其星宿之性,或配以人之生辰測其吉凶福禍。密教亦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之四方一一繪其形像。我國自古即見其說如史記天官書卷五,嘗論二十八宿與十二月之關係,前漢書律曆志卷一下定二十八宿之分度,算寒暑年紀之別。我國所傳之二十八宿說雖類似印度,然亦有頗多相異之處。二十八宿附表如上。(參閱「」6227) p173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

三十卷。密宗要典。宋‧施護譯。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略稱《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又稱《三十卷大教王經》、《宋譯教王經》。為《金剛頂經》大本十八會中初會經文的全譯本。

《金剛頂經》的大本原有十萬偈十八會,但目前所看到的《金剛頂經》是十八會中的初會,只有四千偈;據《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所述,初會名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由〈金剛界〉、〈降三世〉、〈遍調伏〉、〈一切義成就〉等四大品所組成。

本經將〈金剛界〉、〈降三世〉、〈遍調伏〉及〈一切義成就〉四品分為二十六分。其中,金剛界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至現證三昧大儀軌分屬〈金剛界品〉;降三世曼拏羅廣大儀軌分至一切金剛部羯磨曼拏羅廣大儀軌分屬〈降三世品〉;調伏一切世間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至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屬〈遍調伏品〉;一切義成就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至羯摩曼拏羅廣大儀軌分屬〈一切義成就品〉。

其中各品均說大、三昧耶、法、羯磨四種曼荼羅。各曼荼羅又皆言及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養等三十七尊。此外,本經四大品中只舉出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四印會等五會,但《十八會指歸》指出,除此五會外,尚有一印會。

〔參考資料〕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五。


一印會

密教用語。為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的第六會,位於該曼荼羅中央之上方。為使第五會(四印會)所示的四曼不離之實義更為明瞭,並顯示十方佛土中唯此智拳一印,故設此會。亦即諸尊為大日一尊所攝,餘會從大日一會流出之意。因此,此會僅置作智拳印之大日如來一尊,四隅各置一瓶表示四智。智拳印者,右拳表佛界,左拳表眾生界;左拳之風(食指)合右拳之空(大指),表生佛不二。

又,據三十卷《大教王經》卷八載,金剛薩埵係表菩提心之德,一切如來之體性,故於一印曼荼羅繪金剛薩埵者,乃表金薩一尊曼荼羅及達到祕密金剛智境界的大乘現證曼荼羅

〔參考資料〕 三十卷《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卷五;《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


一多法界

一法界與多法界之併稱。「多法界」者,指萬法宛然,圓滿具足。「一法界」者,謂萬法差別相,自理平等境界觀之,悉歸於一。如《大日經疏》卷一云(大正39‧586b)︰「金剛手觀知如來獨一法界加持之相。」又,同書卷六云(大正39‧645c)︰「住如是一心法界,名為正覺之等持也。」

關於此二門之修行,行者修證圓滿而得證果,乃多法界義,為上轉門;若自極位下轉,趣於化他,暫約流現義門,則有一法界無相之說。又將此二者配以兩部。金剛界乃智差別之曼荼羅,五智、三十七智等圓滿,故為多法界。胎藏界為理平等,以無相為極意,故為一法界。

實則兩部大經本具上下二轉,兼具一多法界,然傳譯聖者鑑於時機,乃以金剛頂系之金剛智,相承中天傳統,表多法界;而以大日經系之善無畏屬南天,表一法界。實際上,二者皆從龍智,同承一多法界,故內證當為一如。

〔參考資料〕 《大日經疏鈔》卷二;《續弦祕曲》。


七日作壇法

密教作壇法之一。又名七日供養壇法。即在行灌頂或護摩時,於七日七夜間築土壇,壇上畫諸尊曼荼羅的作法。

關於七日作壇法,密教經軌多有述及,然說法不一。依《大日經疏》卷四以下所載,於第一日,驚發地神,擇地,掘地,治地。第二日,以混和瞿摩夷與瞿摸怛囉的香水塗壇地。第三日,將裝有五寶等物的瓶子,埋在壇中央及四方。其次安置灌頂所用的香水瓶,再定壇的方位。第四日,行灑淨香水,作白檀曼荼羅。第五日,行受持地的作法。第六日,行三昧耶戒作法。第七日,投華,行灌頂儀式。

七日作壇法中,第一日的掘地、治地(去地中穢物)等作法,係依古印度家宅建築的儀式。又,築壇中,若於第三日以前法事起障難,則中止築壇。若在第四日以後發生,則修除災法去障難,再行法事。法事終了,通常將壇立即毀掉。此外,印度密教行傳法灌頂及其他諸尊之修法時,阿闍梨也依據此種作壇法構築新的曼荼羅壇。

〔參考資料〕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陀羅尼集經》卷四、卷九、卷十二;《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


七星如意輪

指以七星為眷屬的如意輪觀音。七星指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星。以七星如意輪為本尊而修的祕法,稱為七星如意輪修法。據《七星如意輪祕密要經》所云,佛在世時,俱尸羅大國兵圍迦夷城,波斯匿王遣使求佛救護,佛令於迦夷城宮內建如意寶輪般多羅道場七星火壇,一日一夜如法而作,賊眾自然退散。依此,古來多修此法以退治怨敵。

關於此尊形像,係於八輻輪中央畫如意輪,各輻之間再畫以貪狼、巨門等北斗七星與訶利帝母。《七星如意輪祕密要經》云(大正20‧224b)︰「造五色輪,象如車輪,或十道或十二道。輪約間畫波折羅相,輪輻上亦爾,中央安如意輪王菩薩;一一輻間安七星象及訶利低母。」

此尊之種子、三形、印言皆同於如意輪觀音。

〔參考資料〕 《覺禪鈔》;《別尊雜記》;《曼荼羅集》。


三三昧

指三種三昧。為印度佛教的三種觀行法門。也可視為三種實踐原理。三昧,令心住一境不散亂之意。就能修之行而言,又稱三三摩地、三三等持、三三定等;就所觀之理,又稱三空;若就斷障之意,則稱三治。其中,三三昧與三三摩地乃新舊譯之不同;舊譯將三昧翻為定,新譯則將三摩地譯作等持。

此三三昧通於有漏、無漏。其無漏者,為入涅槃解脫之門,故稱三解脫門;有漏者即三三昧。諸經論對此三三昧頗有異說,茲略釋如次︰

(一)《增一阿含經》卷十六等所說︰

(1)空三昧︰謂於萬有觀人、法皆空。在觀四諦十六行相中,此三昧是與苦諦的空、非我二行相相應的定;即觀我所見、我見皆空。

(2)無相三昧︰謂觀空故無差別相狀,是與滅諦的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的定。涅槃(即滅)離色聲香味觸五塵、男女二相,及生、異、滅三有為相等十相,故名無相;此三昧緣滅,故得無相之名。

(3)無願三昧︰又稱無作三昧、無起三昧。謂觀諸法無差別相狀故無所願求,乃與苦諦之苦、非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等十行相相應的定。苦、非常與集諦的四行相皆可厭患,故不應求取,而道諦如船筏亦應捨之;此三昧以之為緣,故名無願。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名無作,或稱無起。

《成實論》卷十二〈三三昧品〉云(大正32‧335b)︰
「若行者不見眾生,亦不見法,是名為空。如是空中無相可取,此空即是無相。空中無所願求,是空即名無願。是故此三一義。問曰︰若爾何故說三﹖答曰︰是空之能,謂應修空,修空得利謂不見相,不見相故無相,無相故不願,不願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脫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說三。」

關於此三三昧的次第,有不同說法。或以空、無相、無願為次第,或以空、無願、無相為次第。《大乘義章》卷二約三義以分別其次第之不同。即︰

(1)約修入之次第︰先說無願令厭生死,次說無相令求涅槃,後說空門令其契證。

(2)依終成本末之次第︰空為眾德之本,菩薩先觀之,故先明空;由見空故,不見生死可以貪求,故次說無願;由證空義不見生死,便與涅槃無相相應,故第三宣說無相。

(3)依所空之體相用等明其次第︰先說空門,空諸法體;次說無相,空諸法相;再說無作,空諸法用。

以此可見次第不同之義旨。

(二)《中阿含經》卷十七、《大品般若經》卷一等所說︰指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茲依《俱舍論》卷二十八所釋,略述如次︰

(1)有尋有伺三摩地︰謂與尋伺相應之等持,為色界初禪及未到定所攝。

(2)無尋唯伺三摩地︰謂唯與伺相應之等持,為靜慮之中間地所攝。

(3)無尋無伺三摩地︰指非尋伺相應的等持,為第二靜慮之近分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攝。

此中,心之粗者稱為尋,細者為伺。

舊譯則稱此三三摩地為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即《法界次第》卷中之上所言(大正46‧679b)︰
「(一)有覺有觀三昧,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初禪及方便中,則一切覺觀俱禪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二)無覺有觀三昧,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中間禪,則一切無覺有觀禪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三)無覺無觀三昧,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無覺無觀禪中,則從二禪乃至滅受想定一切定,觀諸無覺無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成實論》卷十二所說︰即(1)分修三昧︰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2)共分修三昧︰修定亦修慧,是世間三昧,在煖等法中。(3)聖正三昧︰即入於法位而能證滅諦的三昧。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煩惱;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脫,性即斷性、離性、滅性。又以定慧一時具足,故名聖正。

(四)《法華玄義》卷四(上)所說︰即(1)真諦三昧︰達觀真諦空之理的定,乃破見思惑而成。(2)俗諦三昧︰指達觀俗諦假之義的定,乃破塵沙惑而成。(3)中道王三昧︰指遮空假二邊而達觀中道之理的定,乃破無明惑而成。此說為圓教之意,三諦圓融觀一心,三惑同時斷盡。

此外,密教以三三昧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備三解脫之德。如《大日經疏》卷九所述,「吽」(hūṃ)字上的空點表離空有之所作,觀諸法平等,不願生死、涅槃,故有證空解脫門之義,即空解脫門;本體的「訶」(ha)字表無相,無相乃空亦空之義,以離因緣,故為無相解脫門;下面的三昧的「鄔」(u)點表損減空有成為不生之義,相當於無作解脫門。

關於三三昧的建立,顯教多就遮情觀而言,密教則就深義,於表德之上而論,或以空、無相為遮情,無願為表德。若就表德之義而言,空為一切諸法無礙涉入之義,無相為萬德輪圓無盡之義,無願謂行者本來具足兩部曼荼羅之德,故無所願求。

◎附︰印順《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九節(摘錄)

《雜阿含經》所說的空三昧、無所有三昧、無相三昧,集為一聚而被稱為「聖法印」。後來,依此而演化出意義相關的三組︰(一)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脫門。(二)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觸──三觸。. 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

在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中,除去無所有,加入無願,這樣的三三昧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對比漢譯與巴利藏所傳,非常的不一致。如《中阿含經》的〈大拘絺羅經〉說︰「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這就是名稱不同,意義也不同。與之相當的《中部》〈有明大經〉,沒有這一段文。《相應部》〈無為相應〉,有空等三三昧,《雜阿含經》與之相當的(《大正藏》八九○經)卻沒有。《長部》的〈等誦經〉,《長阿含經》的〈眾集經〉,在所說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而此經的論──《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卻沒有。以上,是彼此的有無不定。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大毗婆沙論》、《瑜伽論》,都是以空、無願、無相為次第;而南傳的《相應部》、《長部》、《增支部》,都以空、無相、無願為次第。這樣的次第先後不定,彼此的有無不定,可以推定為︰這雖是佛教界所共傳的,而成立稍遲,受到了部派的影響。但到底為了什麼,三三昧中,略去無所有而增入無願呢﹖這可能,無所有已成為無所有處,與空相通的意義,漸漸的被忽略了。同時,佛法的要義,是如實知無常、苦、無我我所──空;厭,離欲,滅而得解脫。對於世間的有為諸行──苦,厭離而不願後有,是修解脫道者應有的心境。這所以無願取代無所有的地位吧!還有,空、無所有、無相──三三昧,究竟是重於空離一切煩惱的,有為法的正觀。但在佛法開展中,對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如《中阿含經》〈大拘絺羅經〉說(大正1‧792b)︰「有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生無想定。」

《中部》與此經相當的,是《有明大經》,無想定是無相心定的異譯。所說的無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無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無相界──涅槃。修無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於無相。如佛《化詵陀迦旃延經》,本來只是不依一切相──無一切相,而依此經演化所成的,無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靜,此殊妙,謂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有滅涅槃」。這樣,空是重於無常、無我的世間;無相是離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無願是厭離世間,向於寂滅的涅槃︰空、無願、無相──三三昧,三解脫門,就這樣的成立了。


三大

指體、相、用三者。體是本體,相是本體的性能,用是性能的作用。萬物皆有體相用,以金獅子像為例,其本體之黃金是為「體」。能成為獅子像或其他像的性能即為「相」,該像令人產生怖畏等作用即為「用」。以此三者判別眾生心或宇宙法界時,其體相用無限廣大,故得「三大」之名。

有關體相用三大的建立,顯密說法不同。顯教方面,有小乘教的六因四緣之緣起,法相宗的阿賴耶識緣起,《起信論》、天台宗等的真如緣起,華嚴宗的法界緣起等種種說法;但其究極是以無色無形的真如空理為諸法本體。華嚴、天台兩宗雖談事理圓融之旨,但較之真言宗,仍有事理隔歷的分齊。

此下就《起信論》及真言宗所說,略述如次︰

(1)《起信論》謂摩訶衍體為眾生心,而就眾生心之所以名為「大」的原委談體相用三大,文云(大正32‧575c)︰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中略)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1)體大︰指凡聖、染淨、因果、依正皆以之為所依的本體,雖隨流、加染,真如之體亦不增,雖反流、減染,真如之體亦不減。又雖反流、加淨,亦不增真如之體,雖隨流、缺淨,亦不減真如之體。亦即真如的體大,是不依染淨而闕,始終常恒不變,平等不增減的真性。

(2)相大︰真如自性本來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本覺智明;有遍照法界義,本覺顯照之用;有真實識知義,離無明倒執;有常樂我淨義,性德圓備;有清涼不變自在義,性德不變。亦即真如的相大,是過恆沙無量不思議功德悉皆滿足。

(3)用大︰乃諸佛如來大慈悲攝化之用。諸佛如來唯此法身智相之身,為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但隨眾生見聞各各得益,故說為用大。此用有二種,一者依分別事識,為凡夫二乘心所現者名為應身或化身;二者依於業識,為菩薩所現者名為報身。亦即報化二身不思議的業用為真如的用大。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第三章第二節釋此三大云︰
「體、相、用,為本論的重要術語,與勝論師的實、德、業相同。用是作用,指動作與力用。相是德相,不單是形態,而是性質、樣相等。相與用不同,用約與他有關的動作說;相約與他差別的性質說。自體,有相、有用,而為相用所依的。如以時鐘來說︰的答的答的長短針的活動,使我們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即是用。形態是圓的;刻有一至十二的數目字;有長短針;有許多機件配合著︰這些都是相。體,指造成此時鐘的物質;或總指這個具體的物事。凡存在的東西,都有體、相、用可說。
論到體相用,阿含經論及中觀經論,與本論的解說不同。如體即自性,不專指真如平等相說。像時鐘有時鐘的體,人有人的體,色有色性,心有心性。雖以空性為一切法性,但這是通性,決不即以此為一切法的實體,而說一切法依此而現起,以此為質料因或動力因。但佛法在發展的過程中,到達攝境從心,於是乎一切唯識為體了。攝相從性,於是乎一切以如為體了。體,常被用為真如平等相的專名,與相用對論。本論所說的︰大乘體是真如平等性;大乘相是大乘的稱性功德;大乘用是大乘的種種作用。」

(2)真言宗所說,指宇宙法界有體相用三大。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體性遍於有情、非情,故稱體大。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摩曼荼羅等四曼相狀歷歷,故稱相大。身語意三密作用深密相應,故稱用大。

有關三大之建立,若約橫門而言,則三大都是本有,無有深淺;若約竪門而立,則有能所、本末、淺深之別。所謂六大,乃絕對本有,能生之本源,一味平等之位。四曼、三密都是相待緣起的差別相用之位。雖然分為二門,但橫竪二門本是不二法體,故不動緣起當相而見法爾實體。故空海《即身成佛義》謂(大正77‧382c)︰「雖有能所二生,都絕能所。法爾道理,有何造作。能所等名皆是密號,執常途淺略義,不可作種種戲論。」

〔參考資料〕 《大乘起信論疏》卷上;《大乘起信論別記》;《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卷十六;《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一;《釋摩訶衍論》卷一。


三大祕法

日本日蓮宗的三大重要法門。又稱三祕。《法華取要抄》(大正84‧280a)︰「問云︰如來滅後二千餘年,龍樹天親天台傳教所殘祕法何物乎﹖答曰︰本門本尊與戒壇,與題目五字也。」此謂日僧日蓮認為時值末法時期,在歸依佛教時,當以(1)本門本尊,(2)本門戒壇,(3)本門題目等三大法門為根據。日蓮歿後,其門下以三大祕法作為實踐本門觀心的要法,並加以解釋,加以組織化。

(1)本門本尊︰是指日蓮宗所特有的曼荼羅。此曼荼羅之中央書寫「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左右繪有十界別相。《觀心本尊抄》云(大正84‧275b)︰
「其本尊為體,本師娑婆上寶塔居空,塔中妙法蓮華經。左右釋迦牟尼佛、多寶佛。釋尊脇士上行等四菩薩,文殊彌勒等四菩薩眷屬居末座。迹化他方大小諸菩薩,萬民處大地,如見雲閣月卿。十方諸佛處大地上,表迹佛迹土故也。如是本尊在世五十餘年無之,八年之間但限八品。」

修三大祕法的行者,以十界曼荼羅代表久遠實成的釋迦牟尼佛,奉為本尊而歸依之,故稱之為本門本尊。

(2)本門戒壇︰指法華行者受戒之壇場。《三大祕法抄》云(大正84‧287a)︰「戒壇者,王法冥佛法,佛法合王法,王臣一同本門三祕密法持。有德王、覺德比丘,(中略)尋似靈山淨土最勝地,可建立戒壇者歟。」對此日蓮遺文中唯一與本門戒壇有關之記事,古來有真偽之論。以之為日蓮所撰者認為此文係說明應建立「事戒壇」,而於「事戒壇」建立之前,行者己心係「分戒壇」,建立之後則為「滿戒壇」;另外,以之為偽撰者則認為行者在唱題目之當時,就是本門的戒壇,除此之外,別無事壇可言。

(3)本門題目︰指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蓋「題目」一語,在此係指《法華經》經題「妙法蓮華經」五字,加上表示歸敬的「南無」二字,故成七字。日蓮宗徒認為《法華經》乃一切教法、森羅諸法的總體。因此,若唱念其題目,則能開發本有佛性,早日證得佛果。

〔參考資料〕 《報恩抄》;《註畫讚》卷一;《當家宗旨名目》卷上;《錄內啟蒙》卷十八、卷三十;《宗旨要解》卷十。


三平等觀

密教的觀行法門。有二義,分釋如次︰

(一)指三三昧耶觀︰即觀三平等之理。三平等雖有多種,但真言行者應常觀「身語意三密本來平等無二」。身語意三密是六大的體性、輪圓的妙用,故遍於j 法界,其量相等,平等平等。《祕藏記》謂(大正圖像1‧4c)︰「真言行者當作手印誦真言乃至一切時恒作斯觀。」此外,在修法時,在正念誦前行入我我入觀,亦屬三平等觀。

此觀法有廣歛二觀。廣觀是無相三密。廣觀有情非情,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顯、形、表等色法,皆攝於身密,身密是印契。一切可意不可意等音聲皆攝於語密,語密是真言。一切真理為心之所趣,攝於心密,心密是實相。此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並觀想︰一切所見境界,皆是大日如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聲皆是陀羅尼、諸佛說法音聲;此身語之理攝於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

歛觀是有相三密,僅通於有情,即觀行者、本尊及已成未成諸佛。首先,安本尊於壇上,入大圓鏡智三昧,觀己身即印、語即真言、心即本尊,此三密遍各各法界而平等,此稱自三平等觀。「自」,指行者自身。觀行者己身三平等及本尊三平等,同一緣相遍於法界、離對待、絕能所,平等平等,此稱他三平等觀。「他」者,相對於「自」而謂為「他」,即相對於行者而謂本尊為「他」。觀本尊及行者自己之三平等,皆同一緣相,且觀已成未成一切諸佛(諸佛與眾生)之三平等也是同一緣相,遍於各各法界而平等;此稱共三平等觀。所謂「共」,是說不僅自他二法共會,而且本尊、行者本身及一切諸佛之三平等皆為同一緣相,故名為共。

(二)指修護摩時,觀本尊、爐壇、行者三者本來平等的觀法︰護摩有內護摩及外護摩,觀護摩之理是內護摩,備辦焚燒種種支具之事法是外護摩。亦即三平等觀是內護摩。依內護摩修三平等觀時,內外事理相應能得悉地;若不修此三平等觀,徒然行外護摩,則無異於外道邪火法,不能斷惑證理,因此,行外護摩時,必修此內護摩三平等觀。《祕藏記私鈔》卷二謂︰「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

本尊及行者有身口意,爐壇也有身口意,即爐體、爐口、爐火。本尊之身為爐身,也是行者之身;本尊之口為爐口,也是行者之口;本尊之智與爐火平等,爐火也是行者的智火。觀本尊、爐壇、行者等三者三密平等,稱為三平等觀。

三平等觀有種種內容。或就此三法之位處而觀,亦即就本尊所在大壇、護摩壇及行者之座處而觀。《尊勝軌》卷下謂(大正19‧381a)︰「內護摩者三處同一體,三處同一體者,大曼荼羅即是護摩曼荼羅,護摩曼荼羅即是己身。」《建立軌》謂(大正18‧930c)︰「三處同一體,大壇即護摩,護摩即己身。」或就本尊爐壇行者的主體而觀,也就是觀大日、火天、行者三者平等。《尊勝軌》卷下謂(大正19‧381a)︰「己身即是火天,火天即是毗盧遮那如來,毗盧遮那如來、火天、己身,三種無二,等無差別。」《建立軌》謂(大正18‧930c)︰「己身即火天,火天即大日,身口意和合,三平等無異。」《大日經疏》卷二十謂(大正39‧781c)︰「本尊即火,火即自身也。」

此外,修觀有兩傳︰(1)是正要入護摩時,結定印,作此觀,以《大日經疏》卷八為本據。(2)是供蘇油時,執杓作此觀,然後作供。《法務雜要》謂︰「左手執大杓,右手執小杓,以小杓端重大杓上作此觀,次供蘇油也。」此傳以《烏蒭澀麼軌》為本據。

〔參考資料〕 《護摩祕要鈔》卷七;《護摩事鈔》卷下;《傳流傳授私勘》卷三;《乳味鈔》卷七;《諸尊要鈔》。


三昧耶形

指密教諸尊手持的器物及手結的印契。又作三摩耶形,略稱為三形。是表示諸佛菩薩之本誓(因位的誓願)的形相。三昧耶(sa-ma-ya)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四義,而諸尊所持的器物或印契皆具此四義,故名三昧耶形。

諸尊所持器杖及印契等係象徵諸尊內證之德,內德外相平等無別,故有「平等」義;又如文殊菩薩所持的利劍表示大智斷惑的本誓,轉法輪菩薩手持的寶輪表說法破執之本誓,故有「本誓」之義;諸尊將印契持物示於眾生時,眾生因其功德,能除垢障,離煩惱、業、苦等三障,故有「除障」義;諸尊以三昧耶形驚醒眾生之長眠,俾使發心修行。又,行者結本尊之密印,自其三昧驚覺,故有「驚覺」義。

密教認為執持刀、劍、輪寶、金剛杵、蓮華等三昧耶形時,天魔波旬不敢違越,諸佛自身亦不能違越。眾生見彼三昧耶形,信其本誓,如法修行,則從所願而得福智。又,《兩部曼荼羅義記》謂波羅蜜意指到彼岸,三昧耶形指本誓,本誓即到彼岸的誓願,所以三昧耶形又稱波羅蜜行;住諸尊三昧耶形,即是入定的形相,寂住本誓願。

因三昧耶形表諸尊之本誓,故有時以此形直接代表諸尊,畫在曼荼羅上,此稱三形曼荼羅,或稱三昧耶曼荼羅。如金剛界九會中的三昧耶會、降三世三昧耶會等即是。

又,金剛界五部諸尊的三昧耶形,各成一類。即如來部是八輻或十二輻輪,蓮華部是赤白蓮華,金剛部是五鈷、三鈷金剛杵,寶部是各種顏色的寶珠,羯磨部是刀劍等。

◎附︰宮參宥勝、金岡秀友、真鍋俊照合著《密教圖典》〈象徵的世界〉

密教是直參佛的真實(超越語言的絕對境界)的宗教。因此,必然地,需要強力地自覺到只用語言與論理絕對不可能到達,而必須用其他方法去直入、直參。這種方法並不是公開的,而是祕密的。所用的也不是通常的語言與論理,而是佛的真實語言。因此,這種教法才叫做密教或密藏;這種語言,才叫做真言。

因此,修行者之擬與此等祕密境界合一而從事的實踐,勢必不能僅靠語言(口)而已。身體與佛合一謂之身密,加上口密與意密,謂之三密。三密之間是相連而不可分離的,其實踐上的順序大致如次︰

此中,以身體去體驗佛之境界的身密,為三密之首,最為重要。然而,身密的基本內容,則是用手指各種形狀的組合以顯示佛陀境界的印契(手印),以及直接顯示佛陀境界的持物。關於持物方面,阿彌陀佛的「開敷華」(已開放的蓮華)以及不動明王的劍與索等是最為有名的。手印方面,則以阿彌陀佛的法界定印、聖觀音的施無畏印及與願印等最為有名。

像這樣,密教諸尊全部都有固定的印契與持物,用以顯示其境界(三昧耶)。以此,美術史家可以依據印契與持物,來判別該尊是那一尊佛菩薩,不過,印契與持物的真正目的則是在於佛菩薩以之為象徵來顯示其境界。

「三昧耶」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用語。該詞原是梵語samaya的音譯,有平等、本誓、驚覺、除垢障四義,每一義都可顯示出佛陀的境界。由此四義,修行者乃可以進入佛之平等境界、汲取佛之本來誓願、蒙受佛的啟覺、並斷除煩惱污垢。由此可見,真言行者修行的全部階段,可由此三昧耶顯現出來。

將三昧耶用形式顯示的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以及各個三昧耶形,很早就已在日本盛行,而此三昧耶形更加象徵化,亦即用種子(梵字)來表示各尊佛的情形,也廣泛地流行。日本所傳的梵字,稱為「悉曇」,屬於北方笈多文字的系統。除了文法之外,在書法上極其深廣地流傳迄今,與早期在中國、韓國所傳者,有很大的不同。

〔參考資料〕 《金剛界七集》卷上;《祕藏記》;《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五;《兩部曼荼羅隨聞記》卷三;《金剛界曼荼羅尊位現圖鈔私》卷三;《祕藏記私本鈔》卷二;《乳味鈔》卷八;《密教奧義》卷下。


三昧耶曼荼羅

密教四種曼荼羅之一。指畫諸尊印契及所持器杖之曼荼羅。又稱為三摩耶曼荼羅、平等曼荼羅或三昧耶智印。《理趣釋》卷上謂(大正19‧610a)︰「若畫本聖者所執持標幟,即成三昧耶曼荼羅。」《祕藏記》謂(大正圖像1‧1b)︰「三昧耶曼荼羅,尊等所執持器杖、印契,平等義也。」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第二會及第九會等即屬此種曼荼羅。又,《即身成佛義》謂(大正77‧382b)︰「器世界者,表所依土,此器界者三昧耶曼荼羅之總名也。」若以四種曼荼羅攝法界萬有時,三昧耶曼荼羅表所依之器界。若配屬三寶則相當於僧寶,配屬三密則相當於意密,配屬四種法身則相當於等流身。


〔參考資料〕 《四種曼荼羅義口決》;《金剛界九會密記》;空海《四種曼荼羅義》;《兩部曼荼羅私抄》卷上。


三祕密身

密教用語。指字、印、形等三種祕密身。依真言宗的教義,諸尊皆有此三種祕密身,三身又各有兩種,即《大日經》卷六〈本尊三昧品〉所言(大正18‧44a)︰「佛言︰祕密主諸尊有三種身,所謂字、印、形像。彼字有二種,謂聲及菩提心;印有二種,所謂有形、無形;本尊之身亦有二種,所謂清淨、非清淨。」

(1)字祕密身︰以文字為體。有二種︰{1}聲,為以音聲為觀境(不觀字但念聲)的行者,現出如鈴鐸般的美妙音聲;{2}菩提心,為以色相為觀境的行者,顯現心月輪中的種子、真言。

(2)印祕密身︰以印為體,表佛之本誓。分二種︰{1}有形,在初心行者的觀境中,顯現有形的印契;{2}無形,在境界較高的行者的觀境中,顯現心內無相。

(3)形祕密身︰形即尊形。以形像為體,分為二種︰{1}清淨,對初心行者顯示有相非清淨之形;{2}非清淨,對境界較高之行者顯現無相清淨身。

若將此三祕密身配屬四種曼荼羅,則字、印、形依次可配於法、三昧耶、大等三曼荼羅,具足此三祕密身的威儀事業為羯磨曼荼羅。字是《大日經》所說的五十字門及百字輪等,相當於法曼荼羅。印是印契,即表本尊內證的三昧耶形(諸尊的手印及所持的刀、劍、索、金剛杵等),相當於三昧耶曼荼羅。大曼荼羅是五大所成的佛身,因此以本尊的形像為大曼。三身四曼的關係略如下圖︰


┌聲──┐
┌字┤ ├法曼荼羅──┐
│ └菩提心┘ │
│ ┌有 形┐ │
三身┼印┤ ├三昧耶曼荼羅┼羯磨曼荼羅
│ └無 形┘ │
│ ┌清 淨┐ │
└形┤ ├大曼荼羅──┘
└非清淨┘



三輪身

指自性輪身、正法輪身、教令輪身三者。簡稱三輪。輪者,摧破義;「輪身」意指摧破眾生煩惱之力。密教金剛界曼荼羅,有從果向因與從因至果二種次第;而在從果向因的次第中,本地大日如來垂迹利濟教化眾生的順序,可分成此三種。

(1)自性輪身︰曼荼羅中臺大日如來以本地自性的佛體化益眾生,因此稱為自性輪身。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的前六會,以大日如來為中臺者,均屬自性輪身。

(2)正法輪身︰大日如來垂迹現菩薩身,以正法化益眾生。第七理趣會以金剛薩埵為中臺者,屬正法輪身。

(3)教令輪身︰大日如來為教化剛強難度的眾生,現大忿怒相以降伏之。在第八降三世羯磨會、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現金剛薩埵、忿怒明王身者,即教令輪身。

因此,自性輪指如來當體;正法輪指垂迹現菩薩身;教令輪指垂迹現明王身。故三輪依次為五佛、五菩薩、五大明王。《祕藏記》即以大日、阿閦、寶生、彌陀、不空五佛為自性輪身,般若、金剛薩埵、金剛藏王、文殊(或觀音)、金剛牙五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或馬頭)、金剛藥叉五明王為教令輪身。

關於三輪身之配屬,另有異說,如《仁王經儀軌》卷上以金剛波羅蜜多(轉法輪)、金剛手(普賢)、金剛寶(虛空藏)、金剛利(文殊師利)、金剛藥叉(摧一切魔怨)五菩薩為正法輪身,以不動、降三世、甘露軍吒利、六足(大威德)、淨身(烏樞瑟摩)五明王為教令輪身;安然之《菩提心義》卷五(本)中,去虛空藏菩薩代之以金剛藥叉菩薩;《祕藏記》又將金剛業菩薩、穢跡金剛(烏蒭澀麼明王)配為不空成就佛的正法輪身、教令輪身,或以慈氏菩薩、無能勝明王為釋迦之正教二輪身。

〔參考資料〕 《仁王經良賁疏》卷三(下);《攝無礙經》;《祕藏記私鈔》卷十;《曼荼羅私鈔》。


三部

密宗用語。又稱佛蓮金三部。為胎藏界諸尊的分類。三部指佛部、蓮華部、金剛部,分別表示佛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

依《祕藏記》載,理智具足、覺道圓滿為佛部。眾生自身中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雖經六道四生之界,流轉生死泥中仍不染不垢,猶如蓮花出於污泥,故名蓮華部。自心之理存有智,此智雖經無數劫沒於生死淤泥中,仍不朽不壞、能破諸煩惱,猶如金剛之能摧破諸堅固物,故名金剛部。

三部之部母及部主各異。如佛部以金剛佛頂為部主,虛空眼為部母;蓮華部以馬頭觀音為部主,伴陀羅縛字尼(即白衣觀音)為部母;金剛部以金剛手為部主,忙麼雞為部母。三部之種子字為「阿」、「娑」、「嚩」,表身、語、意三密。若以三部配列涅槃三德,則佛部配解脫,蓮華部配法身,金剛部配般若。

此三部外加寶部、羯磨部,稱為五部。金剛界多分立五部。蓋金剛界是除障成身、自受法樂的行相,轉九識而成五智,故立五部以定尊位;而胎藏界則是化度利生、他受法樂的行相,開大定、大悲、大智等三門引攝眾生,故立三部以攝諸尊。

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若於中臺八葉院分別三部,則毗盧遮那佛表總體,是為佛部;四行菩薩表大悲之德,是為蓮華部;四佛表覺智,是為金剛部。或以大日如來為佛部,彌陀如來為蓮華部,寶幢如來為金剛部,開敷花佛與天鼓音佛攝屬佛部。或以彌陀為蓮華部,釋迦為金剛部,寶幢與開敷花攝於佛部。

若於第一重中分別三部,則遍知院及五大院攝屬佛部,觀音院為蓮華部,金剛手院是金剛部。若就整個胎藏界曼荼羅而分別三部,則中院、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五大院、虛空藏院及蘇悉地院屬於佛部,右方的觀音院、地藏院屬於蓮華部,左方的金剛手院、除蓋障院及周圍的外金剛部院為金剛部。

關於胎藏界諸尊的各門分布,東門北十六尊、南二十一尊,西門南二十八尊、北二十一尊,總攝佛部;南門東二十五尊及南門三十一尊,總攝金剛部;北門西二十八尊、東十七尊總攝蓮華部。又四大護四門十六尊中,東西是佛部;南是金剛部;北為蓮華部。依此可知,整個曼荼羅四百餘尊悉皆配屬於三部。

〔參考資料〕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陀羅尼諸部要目》;《大日經疏》卷五;《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三;《胎藏界沙汰》;《胎藏界曼荼羅鈔》卷下;《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二;《兩部曼荼羅私抄》卷上;《兩部曼荼羅隨聞記》卷四;《十八道密記》;《辨惑指南》卷四。


三鈷鉤

密教諸尊手持器物之一。又名金剛鉤,以其柄鋒成三鈷(通股字)金剛形而得名。原為印度武器之一,傳入密教,用以表諸尊鉤召之德。如金剛界曼荼羅四攝菩薩之一的金剛鉤菩薩、外金剛部的金剛面天、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的大安樂不空真實菩薩、虛空藏院的不空鉤觀世音菩薩、金剛部院的金剛鉤女菩薩、外金剛部院的鳩摩羅天等皆持之。

〔參考資料〕 《諸說不同記》卷二、卷四;《金剛界七集》卷上;《胎藏界曼荼羅尊位現圖鈔私》卷二。


丸香

密教修護摩法時所用的供物之一。《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云(大正18‧932b)︰「丁香、白檀、沈、熏陸、龍腦香、荳𦸅、白芥子及以蘇合香,半末半為丸,丸以蘇蜜和。」修護摩法時,投入爐中,以為供養。

密教護摩法中之供物,多具象徵意義,此丸香象徵總集煩惱。投入火中燃燒表示以智火燒盡貪煩惱。在與貪瞋癡三毒的擬配方面,有人將切花、散香配屬貪、癡;而由於丸香其體各別,無和合之相,因此被取與瞋相配。或謂散香表散亂的煩惱,而丸香表結使之煩惱。或云丸香表煩惱、菩提和合一體之義。在與六度相擬配時,則與散香共表精進度。又別行、自行等是用二十一丸,如法則用三十六丸,一日三時燒百八丸,意為燒盡百八煩惱。

〔參考資料〕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分別燒香品〉;《火鈝供養儀軌》;《阿娑縛抄》〈護摩要の卷〉;《乳味鈔》卷七。


九品印

淨土信仰之用語。指與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之間的九種階位相應的九種手印。在淨土教中,由於念佛行者的資質或修行有優劣之別,因此,往生淨土的層次也有九種。因此而有九種往生、九品淨土、九品阿彌陀佛的說法。此九品印即阿彌陀佛來迎往生之九品不同眾生的不同印相。可大別為︰上、中、下三品,各品又分上、中、下三生。

關於九品印的印相,有多種說法,玆略述較常見者如下︰(1)各品之上生印相︰兩手疊合,右手在下伸三指,置於丹田之前。(2)中生印相︰兩手當胸,掌向外並列。(3)下生印相︰右手向上,左手向下,掌皆向外。又此,上品三生印相是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屈合,中品三生印相是拇指和中指的指尖屈合,下品三生印相是拇指與無名指的指尖屈合。如圖︰



其中,上品上生手印稱為彌陀定印,中品印又稱說法印,上、中、下三品的下生手印又稱來迎印。

九品印相之說,經中無所見。究起於何時,也不得而知。日本安祥寺的慧運曾請阿彌陀九品曼荼羅一舖回日本;據此可知,唐末已有此說。日本佛教界,流傳有不少關於九品阿彌陀佛的美術圖像。


九曜

指日、月、火星等九種天體。由於此九曜隨逐日時而不相離,具執持之意,故古人又稱之為九執。依《唐書》〈曆志〉卷十八所載,唐‧開元六年(718),太史監瞿曇悉達曾奉詔譯九執曆。該曆法是類似回回曆及太陽曆的一種梵曆。所謂九曜即依梵曆而立的曆象,依次如下︰

(1)日曜(梵aditya,藏ñi-ma)︰即太陽,配列丑寅方。

(2)月曜(梵soma,藏zla-ba)︰即太陰,配列戌亥方。

(3)火曜(梵aṅgāraka,藏mig-dmar)︰為熒惑星(火星),配列南方。

(4)水曜(梵budha,藏lhag-pa)︰為辰星,配列北方。

(5)木曜(梵bṛihaspati,藏phur-ba)︰為歲星,配列東方。

(6)金曜(梵śukra,藏pa-ba-saṅs)︰為太白星,配列西方。

(7)土曜(梵śanaiścara,藏spen-pa)︰為鎮星,配列中方。(以上七者,稱七曜)

(8)羅睺(梵rāhu,藏sgra-can)︰即黃幡星、蝕神,逢日月皆蝕,配列東北方。

(9)計都(梵ketu,藏mjug-riṅ)︰即彗星、豹尾星,為蝕神尾,配列西南方。

關於九曜的性質,《大日經疏》卷四云(大正39‧618a)︰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羅睺、計都合為九執。羅睺是交會蝕神,計都正翻為旗,旗星謂彗星也。除此二執之外,其餘七曜相次直日,其性類亦有善惡。」

《宿曜經》卷下云(大正21‧398a)︰「一日一易,七日周而復始,其所用各各於事有宜者、不宜者。」《孔雀經》卷下亦云(大正19‧437a)︰「有九種執曜名號,此執曜天巡行二十八宿之時,能令晝夜時分增減,世間所有豐儉苦樂皆先表其相。(中略)此等九曜有大威力,能示吉凶。」可知古代嘗依九曜占卜吉凶禍福。

另外,日本「本地說」則認為日是觀音(或虛空藏),月是勢至(或千手觀音),火是寶生佛(或阿嚕迦觀音),水是微妙莊嚴佛(或水面觀音),木是藥師(或馬頭觀音),金是阿彌陀(或不空羂索),土是毗盧遮那(十一面觀音),羅睺是毗婆尸佛,計都是不空羂索。

此外,又有依九曜及其所屬神像繪成之曼荼羅,稱為九曜曼荼羅。但圖中獨缺月曜,而以劍婆代之。

〔參考資料〕 《摩登伽經》卷上;《聖曜母陀羅尼經》;《宿曜儀軌》;《廣大儀軌》卷中;《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三;《諸說不同記》卷十二;《玄法寺儀軌》卷二。


二十八宿

印度與中國的曆學用語。指二十八種星座。「宿」是星座的意思。亦即指太陰所運行的白道上的二十八星座,據《宿曜經》所述,即︰昂、畢、觜、參、井、鬼、柳、星、軫、亢、張、翼、角、氐、女、斗、牛、箕、尾、心、房、虛、危、室、奎、壁、婁、胃。

按二十八宿之說,夙行於印度,《夜柔吠陀》中已具列二十八宿之名。佛典中,如《摩登伽經》、《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大方等大集經》、《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宿曜經》等皆曾言及。此外,密教之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四方,亦曾載其形象。在中國,《史記》〈天官書〉卷五嘗論述二十八宿與十二個月的關係,《前漢書》〈律曆志〉卷一(下)定二十八宿之分度,算寒暑年紀之別。《史記》一書係成書於西元前一世紀初期,故中土的二十八宿說最遲在西漢初年已經出現。

據日人高楠順次郎所述,印度、中國、波斯、阿拉伯、埃及等地古來已傳二十八宿名。高楠氏又依據德國學者韋伯(Weber)及美國惠特尼(Whitney)所說,指出此星術係起源於巴比倫,大約在西元前八百年左右,傳入印度。此外,根據《宿曜經》卷下所載,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而用二十七宿。而從印度之古籍《竪底沙論》(Jyotiṣa)中不舉二十八宿,唯出二十七宿看來,後世印度係傳二十七宿說。蓋言二十七宿者,係謂太陰所行白道上之星座數有二十七,然而從新月經滿月至黑月之一個月間,計有三十日,就此,《宿曜經》卷上說有前合、隨合、並合等三種合法。奎、婁、胃、昂、畢、觜等六宿係太陰未至宿,亦即宿在太陰之前,故名之為前合;參、井、鬼、柳、星、張、翼、軫、角、亢、氐、房等十二宿在太陰左右並行,故稱之為並合;心、尾、箕、斗、女、虛、危、室、壁等九宿係太陰已過宿,亦即宿在太陰之後,恰如犢之隨母,故名為隨合。

此二十八宿之名,諸經所說有異,茲取其主要者,表列如次︰


二十八宿名稱對照表
┌───┬───┬────┬──────┬─────────┐
│宿曜經│舍頭諫│現 圖│孔 雀 經 │梵 名 │
├───┼───┼────┼──────┼─────────┤
│ 昂 │名稱 │作者 │訖栗底迦 │Kṛittika │
│ 畢 │長養 │木者 │戶盧呬儞 │Rohini │
│ 觜 │鹿首 │烏頭 │篾栗伽尸羅 │Mṛigasiras │
│ 參 │生養 │米濕 │頞達羅 │Ardra │
│ 井 │增財 │服財 │補捺伐蘇 │Punar-vasu │
│ 鬼 │嬂盛 │增益 │布灑 │Pusya │
│ 柳 │不覲 │不染 │阿失麗灑 │Aśleṣa │
│ 星 │土地 │摩伽 │莫伽 │Magha │
│ 張 │前德 │間錯 │前發魯寠拏 │Purva-phalguni │
│ 翼 │北德 │果德 │後發孔底拏 │Uttara-phalguni │
│ 軫 │象 │訶悉多 │訶悉䫂 │Hasta │
│ 角 │彩畫 │質多羅 │質多羅 │Citra │
│ 亢 │善元 │自記 │娑縛底 │Svati │
│ 氐 │善格 │尾舍佉 │毗舍佉 │Viśakha │
│ 房 │悅可 │隨事 │阿奴羅拕 │Anuradha │
│ 心 │尊長 │尊長 │豉瑟佗 │Jyeṣtha │
│ 尾 │根元 │辰 │莫攞 │Mulaṁ │
│ 箕 │前魚 │杏 │前阿沙荼 │Purvaṣaḍha │
│ 斗 │北魚 │大光 │後阿沙荼 │Uttaraṣaḍha │
│ 牛 │無容 │對主 │阿苾哩社 │Abhijit │
│ 女 │耳聰 │寂 │室羅末拏 │Śravana │
│ 虛 │貪財 │愛財 │但儞設佗 │Dhaniṣtha │
│ 危 │百毒 │百藥 │設多婢灑 │Śata-bhiṣa │
│ 室 │前賢迹│賢鉤 │前跋達羅鉢拕│Purva-bhadra-pada │
│ 壁 │北賢迹│百 │後跋達羅鉢拕│Uttara-bhadra-pada│
│ 奎 │流灌 │多羅 │頡婁離伐底 │Revati │
│ 婁 │馬師 │阿濕毗儞│阿說儞 │Aśvini │
│ 胃 │長息 │滿者 │跋𡃤儞 │Bharaṇi │
└───┴───┴────┴──────┴─────────┘



二十天

指二十位天神。有下列二種說法。

(一)密教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諸天︰即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成身、三昧耶、微細、供養、降三世、降三世三昧耶等六會最外部所列的天部,東西南北四方各配五天。關於二十天的尊名和座位,各經軌所載不一,在《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現圖曼荼羅》、《祕藏記》、《賢劫十六尊軌》諸書中,皆有不同記載。請參閱下欄之對照表︰


二十天尊名對照表
┌─┬────────────┬──────┬─────┬─────┐
│ │教 王 經 │現圖曼荼羅 │祕藏記 │賢劫軌 │
├─┼────────────┼──────┼─────┼─────┤
│上│那羅延──幻化金剛 │那羅延(東)│同 │同 │
│ │(Narayana Mayavajra) │ │ │ │
│ │拘摩羅──金剛鈴 │拘摩羅(東)│同 │同 │
│界│(Kumara Vajraghanta) │ │ │ │
│ │梵天──寂然金剛 │梵天(東) │同 │同 │
│ │(Brahma Vajramuni) │ │ │ │
│天│帝釋──金剛器仗 │帝釋(東) │同 │同 │
│ │(Sakra Vajrayudha) │ │ │ │
├─┼────────────┼──────┼─────┼─────┤
│ │甘露軍荼利──金剛軍荼利│日天(南) │同 │同 │
│飛│(Amritakundali Vajrakundali) │ │ │
│ │月光──金剛光 │月天(南) │同 │同(西) │
│行│(Candra Vajraprabha) │ │ │ │
│ │大勝仗──金剛杖 │彗星(南) │太白(西)│歲星(西)│
│天│(Mahadanda Vajradanda) │ │ │ │
│ │金剛水 羅 │熒惑(南) │同 │同 │
│ │(Vajrapingaia) │ │ │ │
├─┼────────────┼──────┼─────┼─────┤
│ │末度末多──金剛舜拏 │金剛摧(東)│傘蓋毗那夜│摧碎 │
│虛│(Madhumatta,Vajrachinna)│ │迦 │ │
│ │作甘露──金剛鬘 │金剛食(南)│華鬘毗那夜│金剛食 │
│空│(Madhukara Vajramala) │ │迦 │ │
│ │最勝──金剛愛 │金剛衣(西)│弓箭毗那夜│金剛衣 │
│天│(Jaya Vajravaci) │ │迦 │ │
│ │持勝──最勝金剛 │調伏(北) │抱刀毗那夜│調伏 │
│ │(Jayakara Vajrajaya) │ │迦 │ │
├─┼────────────┼──────┼─────┼─────┤
│ │守藏──金剛母娑羅 │羅剎(西) │同(南) │同(西) │
│地│(Dhanada Vajramusala) │ │ │ │
│ │風天──金剛風 │風天(西) │同 │同(北) │
│居│(Vayu Vajranila) │ │ │ │
│ │火天──金剛火 │火天(西) │同 │同(南) │
│天│(Agni Vajranala) │ │ │ │
│ │俱尾羅──金剛大惡 │毗沙門(西)│同 │同(北) │
│ │(Kuvera Vajrabhairava) │ │ │ │
├─┼────────────┼──────┼─────┼─────┤
│ │縛羅賀──金剛鉤 │金剛面(北)│同 │同 │
│水│(Varaha Vajrankuca) │ │ │ │
│ │焰摩──金剛葛羅 │焰摩(北) │同 │同(南) │
│居│(Yama Vajrakala) │ │ │ │
│ │必哩體尾祖梨葛──金剛頻│獸喜(北) │同 │伊舍那 │
│天│ 那夜迦 │ │ │ │
│ │(Prithiviculika Vajravi-│ │ │ │
│ │ nataka) │ │ │ │
│ │水天──龍金剛 │水天(北) │同 │同(西) │
│ │(Varuna Vajranaga) │ │ │ │
└─┴────────────┴──────┴─────┴─────┘


此外,有將二十天分為上界天、飛行天、虛空天、地居天、水居天五類,而稱之為五類諸天。《教王經》則在三界主的上界天上,加上大自在天,成為二十一天。此等皆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神而為佛教所納入信仰體系者。

(二)護衛眾生,輔翼至教的二十位天神︰此乃《諸天傳》依天台《國清百錄》〈光明鬼神品〉所列者,即︰

(1)梵天王︰為娑婆界主,主大千世界。

(2)帝釋天主︰在須彌山頂,即忉利天主。

(3)持國天︰即提頭賴吒,為東方天王。

(4)增長天︰即毗留勒叉天王,為南方天王。

(5)廣目天︰即毗留博叉天王,為西方天王。

(6)多聞天︰即毗沙門天王,為北方天王。

(7)金剛密迹天︰手中執金剛寶杵,省知如來一切密迹祕要之事。

(8)摩醯首羅天︰居色頂天,為三界尊極之主。

(9)散脂大王︰為二十八部諸鬼神之首,能滅諸惡,護持正法。

(10)大辯天︰具不可思議大智慧,接物利生,弘揚佛法。

(11)功德天︰隨眾生所求,令得成就。

(12)韋馱天神︰為南方天王八將之一,殷憂四部,外護三洲。

(13)堅牢地神︰能增長出生證明功德。

(14)菩提樹神︰守護如來成道處的菩提樹。

(15)鬼子母天︰生諸鬼王,保護男女,予以子息。

(16)摩利支天︰行於日月之前,救兵戈等難。

(17)日宮天子︰能生千光破暗,成熟萬物。

(18)月宮天子︰夜發光明,滋萬物,功次於日光。

(19)娑竭龍王︰大鹹海中之一龍王,主蛇龍,為大權菩薩化現,弘護佛法使興隆。

(20)閻摩羅王︰地獄之主。

〔參考資料〕 (一)《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金剛界七集》卷下;《唯降三世曼拏羅廣大儀軌分》。


二守護

指密教之二位守護神。為位居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及外金剛部院西方之門的二守護神,即不可越守護門者(gdul-dkaḥ)和相向守護門者(mṅon-phogs)。詳稱為門門二守護。《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云(大正18‧19a)︰「門門二守護,不可越相向,擬手而上指,朱目忿怒形。」該經卷四〈普通真言藏品〉有二守護的真言。《大日經疏》卷十釋云(大正39‧686a)︰
「次守護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為難持(謂力持義,觀瞻不可得也,亦有難降伏義。)法佛奉教者,常在內門右邊也。名為不可越使者,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過越也,金剛之戒奉以行之,一切不敢違越也。亦名無能見者,由此奉教者威猛熾盛,如百千日無敢視者,猶如初生小兒不堪仰視日輪,故以為名也。常在佛內門有所教命,如說而行,故名奉教者。(中略)次相對守門者真言,(中略)奉諸佛教敕,以不可得空,噉食一切著相眾生難可化度降伏者,令無有餘,即是大忿怒義也。」

此中,不可越守護者,密號是金剛,種子是「佉」(kha),三昧耶形是刀,形像是右手持鉾棒,左手竪拳當胸,面向左方,交腳而坐。印相是難勝金剛印,即右手作拳,竪風指當心上,左手作拳(皆在大指外)直舒臂,令拳稍高齊頭。相向守護的密號、種子、三昧耶形及印相皆同於前。形像是左手持劍,面向右方,交腳而坐。

〔參考資料〕 《大日經疏》卷十三;《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五;《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六;《胎藏入理鈔》卷下。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三密加持

佛的三密加持於眾生的三業的意思。吾人手結印,身眼臂足等姿勢輔之,即與羯磨曼荼羅符號相應,成如來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羅尼,即與法曼荼羅符號相應,而成如來的口密;心觀本尊法相,即與三昧耶曼荼羅符號相應,而成如來的意密,是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可以即身成佛。


三部

1.胎藏界的曼荼羅分佛部、蓮華部和金剛部等三部。2.指胎藏界、金剛界和蘇悉地法等三部。


八大菩薩法

指八大菩薩曼荼羅經的修法。


十住心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一、異生羝羊心,異生,謂凡夫,凡夫不辨善惡,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惡趣的修因。二、愚童持齋心,即由外因緣發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間之果報。三、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為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五、拔業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因緣之種,出於三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覺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觀,無知心性本來清淨,不生不滅,此是三論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三乘教。)八、一道無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圓融,無相無為,一道清淨,此是天台宗的住心。九、極無自性心,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之極致,則事事無礙,此是華嚴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一乘教。)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莊嚴即曼荼羅,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為金剛乘教。


十宗
俱舍宗、成實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真言宗、法相宗、淨土宗、律宗、三論宗。在此十宗中,前二宗屬小乘,後八宗屬大乘。茲列表說明如下:
宗名教義始祖
俱舍宗以世親菩薩造的俱舍論為主,發揚諸法的有諦,闡明無我之理。認為宇宙間的業力不滅,所以萬法皆是實有。至於人,則係諸法的假和合而成,所以在諸法中,實無有虛妄的我,這法有我空的看法,便是本論的主旨。本論主張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證涅槃之果。梁武帝時真諦三藏。
成實宗以訶黎跋摩法師的成實論為依據,發揮人法二空之理,立我法二空觀以斷除煩惱及所知二障,人法既空則世間萬有悉歸於涅槃寂滅之境。姚秦時僧叡等
禪宗(又名佛心宗)以不著言論,不立文字,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教義。在印度以摩訶迦葉為始祖,在中國以梁武帝時達摩為始祖。
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對宇宙萬象都用三諦說明。講修持要斷三惑,故立一心三觀以斷惑。此宗肇始於北齊慧文,而集大成於隋之智顗。
華嚴宗(又名賢首宗)以華嚴經為依據,顯示法界緣起,十玄六相的妙義,表現事事無礙,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順和尚。
真言宗(又名密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真言秘教為依據,以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四曼(即大、三、法、羯四種曼荼羅)及三密(即身口意)為教義,謂三密相應,可以即身成佛。唐玄宗時善無畏及金剛智。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唯識宗、相宗、有宗)以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及成唯識論等為主要依據,其教義為宇宙萬有,悉為識所轉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曉得了一切事物的實相,就可以轉識成智而入佛智。在印度以戒賢大師為祖,在中國以唐時玄奘三藏為始祖。
淨土宗(又名念佛宗、蓮宗)以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為依據,教人起信發願,以念佛為行持,以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受阿彌陀佛的教導,壽命無限,直到成佛為止。東晉時慧遠大師。
律宗(又名南山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為依據,主張遵守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來節制日常的思想行為與觀念,久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就可以證得佛果。唐初終南山道宣律師。
三論宗(又名法性宗、性宗、空宗、般若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理論根據,說宇宙間萬事萬物皆無固定的自性,是隨關係變動的,所謂緣生的,因之說「自性本空」。主張理解佛理,使內心解脫流轉,證入真空本性。東晉時鳩摩羅什。
附註:釋尊說法,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中國後世學者,見佛法如汪洋大海,為便利修習計,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


四曼

四種曼荼羅。一、大曼荼羅,指佛菩薩之莊嚴色身而言,如雕刻塑繪之像皆是,若廣義言之,則十界有情之身乃至萬法色相,都是大曼荼羅。二、三昧耶曼荼羅,指佛菩薩所持之標幟而言,若廣義言之,則攝一切器世間。三、法曼荼羅,指佛菩薩之種子及真言等而言,又佛菩薩之名號,經典之文義,推而至於一切言語、文字、名稱、記號,都是法曼荼羅。四、羯磨曼荼羅,指佛菩薩之一切威儀動作而言,若廣義言之,則吾人乃至萬物之業用動作皆是。


[國語辭典(教育部)]
金剛界

ㄐㄧㄣ ㄍㄤ ㄐㄧㄝˋ
中國佛教密宗二部教法之一。以金剛頂經傳承的教法修行。唐朝時由南印度金剛智傳入中國,再東傳日本和韓國。《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卷上》:「其有得傳金剛界法者,頓見菩提,入曼荼羅。」


全文檢索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