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普供養真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真言)即「唵。曩。三婆日囉斛」十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時,運心作觀想。此所供之物,用淨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以為清淨法食,自然周法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捻,餘三指皆舒散,次念變食真言。」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普供養印明

(印相)出無盡供養,供養無邊聖眾之印與真言也。香華等之五供為別供,此普供為總供。十八契印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誦真言三。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花鬘雲海、燒香雲海、飯食雲海、燈明雲海(即是五供),皆成清淨廣多供養。普供養真言曰(云云)。」


變食真言

(真言)即「娜謨薩縛怛他蘗多,盧枳帝,唵,二婆囉三婆囉吽」二十字也。銷釋金剛科儀會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三,七,或二十一。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種種諸天餚。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案先念普供養真言,次念此變食真言,而後再念普供養真言。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感皆飽滿。


[佛光大辭典]
焰口

(一)餓鬼名。又稱燄口、面然。其體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火焰。以生前慳吝之故,遂有此一果報。曾於阿難入定中顯現,並因而成為佛教「放焰口」儀式之緣起。〔焰口餓鬼經〕

(二)為一種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之施食餓鬼之法事。該法會係以餓鬼道眾生為主要施食對象;施放焰口,則餓鬼皆得超度。亦為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又作放燄口。昔時,阿難於林中習定,見一餓鬼(名為焰口)形容枯槁,面貌醜惡,頭髮散亂,爪甲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針,面上噴火,阿難駭而問其故,餓鬼告以生前居心慳吝,貪不知足,故死後墮入餓鬼道中,變是身形,長年受餓,備受諸苦。餓鬼復謂阿難三日後亦當命盡,墮餓鬼道。阿難大驚,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乃為說焰口經及施食之法,謂其若能施飲食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

其法於諸經所載,有詳略之別。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於一切時,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少飯麵及諸餅食等,以右手按於器上,誦咒七遍,並稱多寶、妙色身、廣博身、離怖畏等四如來名號,然後彈指七遍,取於食器,展臂瀉之於淨地上。後人據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增益科儀,遂有敬供與悲施二部,敬供可分昇座、入定、灑淨、歸依、道場觀、獻曼荼羅,普供養等七項;悲施可分入定、召請、顯施食、滅障、密施、回向等六項。作此施法,宜於戌亥二時(晚間七時至十一時),因過此時段則鬼神不得食。

最早傳入我國有關焰口之經典為唐代實叉難陀所譯之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及甘露陀羅尼咒。二書中各載有真言,名為變食真言、甘露真言;謂取一掬水,咒之十遍,散於空中即成甘露。其後,不空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為同本異譯。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即不空所譯儀軌經前半部之起源部分別出單行本)、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其中,不空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所述行法次第為:破地獄真言、召餓鬼真言、召罪真言、摧罪真言、定業真言、懺悔真言、施甘露真言、開咽喉真言、七如來名、發菩提心真言、三昧耶戒真言、施食真言、乳海真言、普供養真言、奉送真言。此後,施餓鬼食便成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之儀式。後遭唐末五代之亂,密教失傳,施食一法亦隨之失傳。

至宋代,諸師對於施食一法不甚了解。遵式之金園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觀想諸篇。而其法並非密教儀軌,僅取經中之真言,再附以天台宗之觀想方法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述有斛食、冥道、水陸。斛食指焰口施食;冥道為唐代之冥道無遮大齋,亦為密教行法之一;水陸為宋代興起之儀式。此三者於當時混合行使,無所區別。又有宗曉著施食通覽,其中有施食須知一篇,亦主張施曠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餓鬼同為施食。而釋門正統卷四利生篇亦同此說。由此可知宋代諸家對於焰口施食曾企圖恢復而未得其道。

元代由於藏族喇嘛進入漢地,密教亦隨之復興。藏經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譯者不詳。就其中真言譯音所用字考之,應係元代人所譯。其次第與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相同,其前增有三歸、大輪明王咒、轉法輪菩薩咒、三十五佛、普賢行願偈、運心供養、三寶施食、入觀音定,然後方破地獄;其後增尊勝真言、六趣偈、發願迴向偈、吉祥偈、金剛薩埵百字咒、十類孤魂文、三歸依贊。從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復興。

明代之時,由於諸家傳承不一,遂又形成雜亂之勢。今所知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其後,天機禪師刪其繁蕪,編成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稱「天機焰口」。天台靈操為之作注,名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其中唯召請孤魂文不同。蓮池袾宏又將天機焰口略加參訂,編成「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又稱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為之作注,名為施食補注。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寶華山德基又將袾宏本略加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寶華山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儀觀。此外又有寂暹著瑜伽焰口注集纂要儀軌。清代佛寺流行之焰口,多為「天機」及「華山」兩種。〔焰口(周叔迦,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 p5065


變食真言

係變化食物為諸天及餓鬼餚饍之咒語。又作變食咒、變食陀羅尼。即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所記載(大二一‧四六五上)「那謨薩嚩怛他蘗多

嚩盧枳帝

參婆囉

參婆囉吽」之咒語。該經記載佛在迦毘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靜處習定,於夜三更之後,親見一焰口餓鬼,其身形醜陋而枯瘦,口中有火燃,咽喉細如針鋒,蓬頭而爪牙長利,甚可怖畏;彼告阿難於三日後亦將命盡而墮餓鬼中,阿難惶怖而詢問免苦之法,焰口餓鬼明示阿難,若能施食予無量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仙等,並為彼供養三寶,即得增壽,並能令餓鬼得生天上;阿難倉遑至佛所,陳事乞教,佛即為彼宣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即變食真言)。

據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二載,行人念此真言,或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各種諸天餚嚩,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其法先以淨法界嚂字真言及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為清淨法食,次念此變食真言,而後再念普供養真言(卍續九二‧一三七下)「唵

誐誐曩

三婆嚩

韈日囉斛」。

此外,依日本之瑩山和尚清規卷下載,施餓鬼會中,所持誦之灑水真言為(大八二‧四四六中)「南無薩縛怛他蘗多

縛盧枳帝

三摩羅

三摩羅吽」。〔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慈覺大師請來目錄、佛門必備課誦本〕 p6918


變食真言

係變化食物為諸天及餓鬼餚饍之咒語。又作變食咒、變食陀羅尼。即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所記載(大二一‧四六五上)「那謨薩嚩怛他蘗多

嚩盧枳帝

參婆囉

參婆囉吽」之咒語。該經記載佛在迦毘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靜處習定,於夜三更之後,親見一焰口餓鬼,其身形醜陋而枯瘦,口中有火燃,咽喉細如針鋒,蓬頭而爪牙長利,甚可怖畏;彼告阿難於三日後亦將命盡而墮餓鬼中,阿難惶怖而詢問免苦之法,焰口餓鬼明示阿難,若能施食予無量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仙等,並為彼供養三寶,即得增壽,並能令餓鬼得生天上;阿難倉遑至佛所,陳事乞教,佛即為彼宣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即變食真言)。

據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二載,行人念此真言,或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變成各種諸天餚嚩,皆有五種色香上味,一一如須彌山。其法先以淨法界嚂字真言及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為清淨法食,次念此變食真言,而後再念普供養真言(卍續九二‧一三七下)「唵

誐誐曩

三婆嚩

韈日囉斛」。

此外,依日本之瑩山和尚清規卷下載,施餓鬼會中,所持誦之灑水真言為(大八二‧四四六中)「南無薩縛怛他蘗多

縛盧枳帝

三摩羅

三摩羅吽」。〔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慈覺大師請來目錄、佛門必備課誦本〕 p6918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焰口

又稱瑜伽焰口、放焰口。係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一種佛事儀式。經中說︰佛在迦毗羅城尼具律那僧伽藍,為諸比丘並諸菩薩說法。爾時阿難獨居閑靜處習定。至夜三更,有一餓鬼,名曰焰口。於阿難前說(大正21‧464c)︰「卻後三日汝命將盡,即便生此餓鬼中。」阿難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陳說此事,並乞示教。時佛為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謂誦之即能免餓鬼苦,福壽增長。修此法時,於一切時,取一淨器,盛以淨水,置少飯麨及諸餅食等,右手按器,誦陀羅尼七遍,然後稱多寶、妙色身、廣博身、離怖畏四如來名號,取於食器,瀉淨地上,以作布施。若施婆羅門仙,即誦此陀羅尼二七遍,投於淨流水中。若誦三七遍,奉獻三寶,則成上味奉獻供養。

此法的傳來,最初是唐武后時實叉難陀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一卷和《甘露陀羅尼咒》一卷。面然就是焰口的異譯。其《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中所說真言名變食真言。《甘露陀羅尼咒》所說真言名甘露真言。謂取一掬水,咒之十遍,散於空中,即成甘露。其後不空三藏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同本。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即前《儀軌經》前半起源分別行)、《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日本所傳尚有唐‧跋馱木阿譯《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不空譯《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中的行法次第是︰(1)破地獄真言,(2)召餓鬼真言,(3)召罪真言,(4)摧罪真言,(5)定業真言,(6)懺悔真言,(7)施甘露真言,(8)開咽喉真言,(9)七如來名,(10)發菩提心真言,(11)三昧耶戒真言,(12)施食真言,(13)乳海真言,(14)普供養真言,(15)奉送真言。自此以後施餓鬼食便成為修密法者每日必行的儀式。日本入唐求法諸家曾攜回有關施食餓鬼的儀軌。空海著《祕藏記》中曾解釋施餓鬼法中五如來義。安然《八家祕錄》有〈施餓鬼法〉,列諸家將來經軌八部。但是在中國卻由於唐末五代之亂,隨著密教失傳而施食一法也失傳了。

宋代諸師對於施食一法是不夠了解的。在遵式《金園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觀想諸篇。其法並非密教儀軌,只是取經中真言,附以台宗觀想而已。其《施食正名》中說(卍續101‧236上)︰「今吳越諸寺多置別院,有題牓水陸者(中略),有題斛食者(中略),有題冥道者。」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是唐代的冥道無遮大齋,也是密教行法的一種。水陸是宋代興起的儀式。此三者在當時是混同著而無所區分的。宗曉有《施食通覽》一卷,首載《救面然餓鬼經》二譯,次錄《涅槃經》佛化曠野鬼神緣、《鼻奈耶雜事律》佛化魔子母緣及《寶雲經》中比丘乞食分施鬼畜文,次集諸家關於施食及水陸齋會之文。其中有仁岳〈施食須知〉一篇,也以為施曠野鬼神,施鬼子母救拔焰口餓鬼同是施食。《釋門正統》卷四〈利生篇〉也同此說。可見宋代諸家對於焰口施食曾企圖恢復而未得其道。

元代由於藏族喇嘛進入漢地,密教也隨之復興。藏經中有《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一卷,未註譯人。就其中真言譯音所用字考之,應是元人所譯。其次第與不空譯《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相同,其前增有三歸、大輪明王咒、轉法輪菩薩咒、三十五佛、普賢行願偈、運心供養、三寶施食、入觀音定,然後方破地獄。而後增尊勝真言、六趣偈、發願迴向偈、吉祥偈、金剛薩埵百字明、十類孤魂文、三歸依贊。從此瑜伽施食之法得以復興。

明代,由於諸家傳承不一,各自以意增益,遂又形成雜亂。今所知者明代行法有《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其後天機禪師刪其繁蕪,成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簡稱為《天機焰口》。天台靈操為之註,名曰《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二卷。其中唯召請孤魂文不同。蓮池袾宏又因《天機壇儀》略加參訂,名曰《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略名《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為之註,名《施食補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寶華山釋德基又因袾宏本略加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世稱《華山焰口》。乾隆六年(1741)寶華山釋福聚又因之作《瑜伽施食儀觀》。此外又有康熙十四年( 1675)釋寂暹著《瑜伽焰口注集纂要儀軌》。康熙二十二年刊《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儀軌》的跋文中說(卍續104‧934下)︰「稟受師承不出一家,遂併流通經本大相逕庭。紛紜彼此,莫知適從。」清代佛寺流行的「焰口」,多為「天機」和「華山」兩種。(周叔迦)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