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旛蓋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ㄈㄢ ㄍㄞˋ
鋪蓋在上面的旗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乃具車輿,列旛蓋,惟謙躬為控馬,既至祠所,盛設供帳,罄折庭中。」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種旗旛

(名數)有部尼陀那五曰:「給孤獨長者,來至佛所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贍部影像,唯佛聽許。佛言應作。欲安旛蓋,佛言隨意。時彼長者不知欲造何旛。佛言:有五種旗旛:謂師子旛,莫羯羅旛,龍旛,揭路荼旛,牛王旛。」(已上為供具之幡)。


薦亡旛

(物名)名為命過旛。以命過之時所建故也。隨願往生經(灌頂經亦名普廣經)曰:「普廣菩薩,語四輩言:若人臨命未終日,當為燒香燃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旛,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又曰:「若四輩男女,中臨終時,若已過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勸造作黃旛,懸著剎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旛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旛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微塵。風吹旛塵,其福無量。旛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釋氏要覽十曰:「齋七旛子,北俗亡,累七齋日皆令主齋僧剪紙旛子一首,隨紙化之。」


鑄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經二十八曰:「波斯匿王,聞優填王彫像,乃以紫磨黃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時閻浮提內始有二像。」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眾首為上座,便有威肅,眾皆嚴整,世尊不在,即無上事。是時給孤獨長者來至佛所,禮雙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我今欲造贍部影像,唯願聽許。佛言應作。欲安旛蓋,佛言隨意。」


[佛光大辭典]
十方往生

全稱十方隨願往生。即隨願往生十方淨土之意。十方淨土指:東方之香林剎(入精進佛)、東南方之金林剎(盡精進佛)、南方之樂林剎(不捨樂佛)、西南方之寶林剎(上精進佛)、西方之華林剎(習精進佛)、西北方之金剛剎(一乘度佛)、北方之道林剎(行精進佛)、東北方之青蓮華剎(悲精進佛)、下方之水精剎(淨命精進佛)、上方之欲林剎(至誠精進佛)。往生十方佛土之法,即願生者於臨終之日洗浴身體,著鮮潔衣,燒眾名香,懸繒旛蓋,歌詠三寶,讀誦尊經。〔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一、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 p402


晉山

晉,進之意;山,寺院之意。新任住持初入寺院繼承法務,稱晉山。其時所舉行之儀式稱晉山式,為禪宗等所行。又作進院、進山、入院。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上住持章入院條之載,唐代行晉山式時,必頂笠腰包至山門之首,下笠,入門炷香,有法語。而後至僧堂之前解包,於屏處濯足,取衣披搭,入堂炷香,復至聖僧之前大展三拜,參隨之人亦同拜。掛搭已,即至佛殿拈香,時有拈香法語,隨之大展三拜。次於土地堂、祖師堂前炷香,亦各有法語。其後入方丈據室,亦有法語。如此次第開堂祝禱,乃唐代所行之晉山古式。其後之宋、元、明及近代叢林所行之晉山式則漸趨於隆重複雜,其如堂前鳴鐘、巡堂一匝、知事具狀、香燈旛蓋、茶湯齋食,全山具威儀及各儀式法語等,遠較古式之晉山式繁複,其儀式細則備載於隱元和尚之黃檗清規。〔禪苑清規卷七、禪林備用清規卷四、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p4121


逆修

又作預修。即生前預先舉行祈求死後冥福之佛事,或生前預修善根功德,以作為死後往生菩提之資糧。灌頂經卷十一所載,若人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習,行菩提道,於未終之時逆修三七,燃燈續明,懸繒旛蓋,召請眾僧,轉讀尊經,修諸福業,其福無量,並可隨心所願。另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之說,若有男女於生前不修善因,多造眾惡,命終之後,雖有家屬親友為其追福,然所作佛事,七分中僅能得其一分功德;然若能於生前自身逆修,則可全得七分功德。此一風尚,於宋代甚為盛行,日本迄今仍普遍風行。(參閱「順修逆修」5356) p432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天童寺志

十卷。卷首另成一卷。清‧康熙年間(1662~1722),釋德介與聞性道共編,嘉慶年間(1796~1820)重刊。收在《中國佛寺志》第一輯第十三、十四冊。

天童寺為浙江省鄞縣太白山的名寺,自西晉‧永康年中(300),義興在此結茅修行後,歷經數朝增修,禪風頗盛,蔚為四明第一佛教聖地,列名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二。

關於寺志之編撰,明‧嘉靖年間(1522~1566),楊明輯《天童寺集》七卷。崇禎五年(1632)張客卿等纂《天童寺志》五卷,十四年(1641)黃毓祺重編為十卷。至清代,釋德介、聞性道復參稽舊志,編纂新志。該書卷首為序、山圖、寺圖、凡例等,下分十考,計十卷。卷一,山川考。卷二,建置考。此二卷以詩文註各名勝古蹟。卷三,先覺考。卷四,盛典考。卷五,雲蹤考。卷六,法要考。卷七,塔像考。以上五卷,乃記歷代高僧之行誼及弘法事。卷八,表貽考,錄序、跋、詩、偈,可供有關天童事要之參考。卷九,轄麗考,則詳附見之諸寺,並引前人詩文夾註其下,此外並附莊產於其末。卷十,附餘考,屬雜事篇。

全書各篇,有正疏、附紀、質疑、從正、存俟、應刪、附證等,稽考、說明頗為詳明。

另有《天童寺續志》二卷,1920年文質刊行,淨心、蓮萍編。天童山住持淨心為補《天童寺志》之不足,乃由蓮萍負責編集,取法《天童寺志》的體例,首記序文、山圖、例言,上卷收錄山川、建置、先覺、盛典,下卷收錄雲蹤、法要、塔像、表貽、轄麗、志餘。天須菩提

釋尊時雖著華麗衣飾而仍證阿羅漢的一位佛弟子。生於豪貴之家,常著好衣,聲聞中稱為「著好衣第一」。《增一阿含經》卷三云(大正2‧558a)︰「喜著好衣行本清淨,所謂天須菩提比丘是。」

關於其事蹟,《分別功德論》卷五謂其之所以稱為「著好衣第一」,是因為五百弟子中有兩位須菩提,一是王族,一是長者之子。前者被稱為天須菩提,是因五百世中常上生化應聲天,下生王者之家,食福自然未曾匱乏。佛陀回迦毗羅衛國時,有五百釋種子跟隨出家學道,此即其一。

時佛約敕諸比丘︰「夫為道者,皆當約身守節。麤衣惡食,草蓐為床,以大小便為藥。」天須菩提聞已,乃自思惟︰「吾生豪貴,衣食自然,宮殿屋舍,彫文刻鏤,金銀床榻,七寶食器。身著金縷織成服飾,足履金薄妙屣。然則猶不盡吾意,況當著五納服耶﹖且當還家適我本意。」念已欲還。時阿難勸之暫住一宿,為往波斯匿王所,嚴辦種種坐具旛蓋華香及四燈油。須菩提便於中止宿。以適本心,意便得定,思惟四諦,至於後夜即得羅漢,便飛騰虛空。

於是阿難白佛言︰「天須菩提已得羅漢,今飛在虛空。」佛語阿難︰「衣有二種,即可親近與不可親近。何者可親近﹖著好衣時益道心,此可親近。著好衣時損道心,此不可親近。是故阿難,有或從好衣得道,或從五納鉍而得道者。所寤在心,不拘形服。」以是言之,天須菩提為「著好衣第一」。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三;《分別功德論》卷五。


往生

意指眾生之生命在命終之後由此土而生於他土。大多用在指稱捨此穢土而往彼淨土,有時也指稱從淨土到穢土。日僧法然《往生要集大綱》所釋「言往生者,捨此往彼蓮華化生」是前者之意。而《淨土論》所云「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是後者之意。二者都具捨此往彼之義。

往生他土的思想,主要可分四類,略如下列︰

(1)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說,往生彌勒所住的兜率天,故稱兜率天往生或兜率往生。

(2)依《十方隨願往生經》所述,隨行者所欲而往生於十方淨土。此稱十方往生。

(3)根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以及其他經典所說,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即極樂往生。

(4)其他如信奉藥師如來而欲往生淨琉璃世界,信仰觀音而欲往生補陀落迦,信仰釋迦牟尼佛而欲往生靈山及無勝莊嚴國,信奉《華嚴經》而欲往生華藏界等。

其中,第(4)類為古來所少見,因此無法形成思潮。而第(2)(3)類之十方隨願往生思想,在隋唐時代有人針對《安樂集》、《十疑論》等極樂往生而作論議,但願生的事實在史跡上甚為缺乏。至於第(3)類之極樂往生和第(1)類兜率往生思想,則遍及中國、印度與日本,而形成往生思想的二大主流。關於極樂往生思想,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認為是自力成道的方法;而淨土宗則以為,往生極樂是依彌陀的救度而為成佛之道,故稱之為他力成道。兜率往生的思想,主要為法相宗所喜好,而視之為修道的方便法門。

關於往生淨土的方法,有︰

(1)念佛往生︰僅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而往生。

(2)諸行往生︰依念佛以外的諸善行而往生。

(3)助念往生︰念佛及諸善行兼修而往生。

(4)聞名往生︰聞信佛名而往生。

(5)異相往生︰特異的往生法。不待壽盡即以焚身、入水、埋身等自殺式行為而往生。

日本古來即普遍信仰淨土教之往生極樂說。奈良時代的極樂往生觀,主要為親人為亡者行善、做佛事祈福,迴向死者往生極樂淨土。平安時代之中、末期由於律令體制之動搖,社會秩序混亂,再加上末世思想影響所致,人人將現世看作穢土,而將安樂寄託在來世,故此時的極樂往生觀,偏重在祈願自己往生極樂,俾於臨命終時蒙阿彌陀佛接引。將「來迎接引」繪畫化的即是來迎圖,儀禮化的即是迎講、來迎會。日本之法然教團對造阿彌陀佛立像之事即極為重視。

依《觀無量壽經》所載,往生極樂淨土可分九階,即上、中、下三品各有上生、中生、下生,即使惡人稱念佛名也得以下品下生往生淨土。由於三根普被,因此下層社會也能普遍信仰。在《日本往生極樂記》、《續本朝往生傳》等往生傳記中,記載各種各樣往生人及他們的信仰生活。

到了鎌倉時代,由於法然、親鸞等人提倡他力本願、惡人正機、女人往生等思想,因此社會上無論何種身分、職業的人士,均紛紛歸依淨土教。此後日本人的來世觀,即固定在極樂往生方面。

又,日本淨土宗西山派有即便往生、當得往生等二往生說。淨土真宗有難思議往生、難思往生、雙樹林下往生的三往生說。此外,還有往生真報土的化生、往生方便土的胎生(即往生與便往生)的二往生說。

◎附一︰〈極樂往生〉(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極樂往生,謂眾生在命終之後,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釋迦佛在淨土三經中曾經廣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法華經》〈藥王品〉亦云(大正9‧54c)︰「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華嚴經》卷四十〈普賢行願品〉(大正10‧848a)︰「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因此自古以來,往生極樂的想法非常盛行。茲就往生思想的相關問題,論述如下。

(1)往生理由︰智顗在《淨土十疑論》中云(大正47‧77c)︰
「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內,於惡世中,救苦眾生。故智度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中略)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2)「十方往生」與「西方往生」的比較︰淨土不僅存於西方,如《十方隨願往生經》中所說,淨土是遍佈於十方世界。然而,何以必擇西方而求往生﹖關於此點,古來說法不一。

湛然《法華文句記》卷十(下)列其理由(大正34‧355b)︰「教說多故,由物機故,是攝生故,令專注故,宿緣厚故,約多分故。」智顗《淨土十疑論》亦有此說法。道綽《安樂集》〈第二大門〉曾舉出三大理由︰(1)令眾生專意,(2)西方淨土為淨土的初門,(3)安樂淨土與穢土的境次相接。《安樂集》〈第六大門〉又說西方淨土有三項理由,故最殊勝,此三理由即︰(1)觀音、勢至於此界發心,於此眾生遍是有緣。(2)西方是法藏選擇的淨土。(3)西方是韋提希特別選擇的淨土。另外,迦才的《淨土論》、懷感的《群疑論》也曾說明其理由,茲不贅述。

(3)「兜率往生」與「西方往生」的比較︰智顗《淨土十疑論》曾舉出往生兜率與往生西方有二種差別;道綽《安樂集》舉出四種不同;迦才《淨土論》立有十異七別;元曉《遊心安樂道》說有十四異;慈恩《西方要決》說十異;懷感《群疑論》列出十二種優劣及八種異義。茲依序列出懷感所論如下︰

(1)十二優劣︰(a)化主︰兜率的化主是菩薩,西方的化主為佛。(b)國土︰兜率的國土仍是穢土,西方的國土是淨土。(c)眷屬︰兜率的眷屬中有女子,西方則無。(d)壽命︰兜率中人壽的壽命為四千歲,且有中夭者;西方人壽為無量壽。(e)內外︰兜率的內院不退轉,外院有退,而眾生多半生於外院;西方無內外之分,也無退轉。(f)身色︰生於兜率者,身色微妙,卻有五衰相;生於西方者,身色淨妙,殊勝無量,無有衰退。(g)相好︰兜率眾生無三十二相,且有美醜;淨土眾生皆為三十二相,並無美醜之分。(h)五通︰生於兜率者無五通,生西方者有五通。(i)不善︰兜率眾生屬欲界,仍有不善心;西方聖眾無不善心。(j)滅罪︰兜率眾生一稱佛名,可滅千二百劫罪;西方則可滅八十億劫罪。(k)受樂︰兜率是五受間生,西方更無憂苦。(l)受生︰兜率眾生是生於男女膝上,西方則生於華裏、寶殿中。

(2)往生的八異義︰(a)本願異︰彌陀有引攝之願;彌勒無願。無願如自浮渡水,有願則如乘船遊水。(b)光明異︰彌陀佛之光明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彌勒則無。有光代如晝日出遊,無光則似暗中往來。(c)守護異︰西方有無數的化佛、觀音、勢至常至行者之所,兜率則無。有守護時,就如同與多人共遊,即令強賊逼迫,亦不畏懼。無守護時,則如孤身遊嶮徑,必為惡人所侵。(d)舒舌異︰西方有十方佛舒舌證誠,兜率則無。(e)眾聖異︰西方世界有華聚菩薩、山海慧菩薩發弘誓願說,若有一眾生未生西方,我若先至亦不取正覺;兜率則無有眾聖守護。(f)滅罪異︰西方眾生一稱佛名,可滅八十億劫罪,兜率只滅千二百劫罪。(g)重惡異︰五逆罪者仍可生於西方,兜率不然。(h)教說異︰西方以「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為教說,故而易往;兜率則不然。由此上八點,即可知兜率與西方之間的優劣。

(4)「生死無窮」的疑問︰有生必有死為理之常,因此生於淨土者是否有死滅的到來﹖對此,淨土宗以為彼淨土是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之土,因此,往生者生即無生,無死滅之虞。曇鸞《往生論註》卷下(大正40‧838c)︰「疑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盡﹖為釋此疑,是故觀彼淨土莊嚴功德成就,明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何以言之﹖夫法性清淨畢竟無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如龍樹、天親等上根之士,知其無生之生而願生西方;而愚癡凡夫雖思念實生而願生,但其「實生之執著」於往生淨土後,成為法性無生之德而自然消滅,故《往生論註》卷下云(大正40‧839b)︰「冰上燃火,火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

(5)往生時身心的疑問︰吾人往生淨土時,是捨棄穢土的身心而往生否﹖若如此,則並非自身往生。若以此身往生,縱令極短時日,淨土是否能容許此穢體﹖對此問題,淨土家解釋說,捨穢得淨猶如光明來而黑闇去,所離所得,一念同時,而淨穢體別故不一,一人之始終故不異,因此是自身往生,但不可說是穢體淨土。《往生論註》卷上云(大正40‧827b)︰「穢土假名人,淨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後心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

(6)往生淨土是否為小乘之教﹖《安樂集》卷上(大正47‧9b)︰「問曰︰或有人言,求生淨土便是小乘,何須修之﹖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淨土故也。」飛錫《念佛三昧寶王論》中有言(大正47‧138b )︰「夫淨土之會,功業之大者。二乘乃澄神虛無,耽空怖相,不念眾生,故無淨土。而大乘有之。」

◎附二︰〈在心在緣在決定〉(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在心在緣在決定,謂從心、緣和決定三點來衡量,則知五逆十惡的罪人以臨終十念之功亦得往生。此理並不違背業報之理,如《往生論註》卷上云(大正40‧834b)︰
「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緣。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校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

按,業道如秤,重者先牽。《觀無量壽經》針對造五逆十惡者,說臨命終時,十念相續即得往生。然有人主張五逆重,十念輕,故順業報之理必當先墮地獄。針對此疑,乃以「在心、在緣、在決定」三義比較五逆和十念的輕重。結論謂十念重,故不墮地獄而得往生淨土。此中,「在心」是就能造心的虛實作比較。即五逆是以虛妄顛倒心造作,十念是聞實相之法而具足者。「在緣」是就所對之境的真妄作比較。即造罪是緣煩惱虛妄之果報眾生而起,十念乃緣阿彌陀如來真實功德的名號而起。「在決定」指就造業時期的緩急而作比較。即造罪是在平生康存之日,以容預不定的有後心、有間心所造作,十念是在臨終迫切,以更無有餘生的無後心、無間心相續,其心無有容預。如是比較三義而知十念重,因此五逆之人得由十念相續得往生。

◎附三︰〈五種正行〉(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五種正行,謂往生極樂淨土有五種正行。即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大正37‧272a)︰
「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至於所謂雜行,《選擇本願念佛集》云(大正83‧3b)︰
「今且翻對五種正行,以明五種雜行也。(中略)第一讀誦雜行者,除上觀經等往生淨土經已外,於大小乘顯密諸經受持讀誦,悉名讀誦雜行。第二觀察雜行者,除上極樂依正已外,大小顯密事理觀行皆悉名觀察雜行。第三禮拜雜行者,除上禮拜彌陀已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禮拜恭敬,悉名禮拜雜行。第四稱名雜行者,除上稱彌陀名號已外,稱自餘一切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名號,悉名稱名雜行。第五讚歎供養雜行者,除上彌陀佛已外,於一切諸餘佛菩薩等及諸世天等讚歎供養,悉名讚歎供養雜行。」

◎附四︰〈三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三輩,謂往生極樂淨土之機品有三類之別。即上輩、中輩、下輩。如《無量壽經》卷下云(大正12‧272b)︰「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又,《大阿彌陀經》卷下云(大正12‧309c)︰「其世間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有三輩。」

關於三輩之行因,各譯本所說不一,茲依《無量壽經》所載,略述如次︰

(1)上輩往生之行因有五類,即{1}捨家棄欲而作沙門,{2}發菩提心,{3}一向專念無量壽佛,{4}修諸功德,{5}願生彼國。

(2)中輩往生之行因有七類,即{1}發菩提心,{2}一向專念無量壽佛,{3}奉持齋戒,{4}起立塔像,{5}飯食沙門,{6}懸繒燃燈散華燒香,{7}願生彼國。

(3)下輩往生之行因有三類,即{1}發菩提心,{2}一向專意乃至十念,{3}願生其國。

關於三輩與《觀經》所說九品之異同,古來有諸說。如曇鸞、慧遠、智顗、吉藏、法位、龍興、憬興等諸師,認為三輩九品全同,如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下云(大正37‧107c)︰「彼中九品今合為三。上品三人合為上輩,中品三人合為中輩,下品三人合為下輩。」而義寂、智圓、元照、戒度四師則謂三輩九品並非全然相同,如元照《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下云(大正37‧299b)︰「大本三品皆標發菩提心,可對今經上三品耳。中下二品則非所對,況復因行與今全別。」

◎附五︰〈十方往生〉(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十方往生,全稱十方隨願往生。意指隨願往生十方淨土。所謂十方淨土,即(1)東方的香林剎(入精進佛),(2)東南方的金林剎(盡精進佛),(3)南方的樂林剎(不捨樂佛),(4)西南方的寶林剎(上精進佛),(5)西方的華林剎(習精進佛),(6)西北方的金剛剎(一乘度佛),(7)北方的道林剎(行精進佛),(8)東北方的青蓮華剎(悲精進佛),(9)下方的水精剎(淨命精進佛),(10)上方的欲林剎(至誠精進佛)。

關於往生十方淨土的方法,《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卷十一云(大正21 ‧529b)︰
「若四輩男女,臨終之日,願生十方佛剎土者,當洗除身體,著鮮潔之衣,燒眾名香,懸繒旛蓋,歌詠三寶,讀誦尊經,廣為病者說因緣,譬喻言辭微妙經義。苦空非身四大假合,形如芭蕉中無有實,又如電光不得久停。故云色不久鮮,當歸敗壞,精誠行道可得度苦,隨心所願無不獲果。」

如上所述,既可隨願往生十方淨土,何故特別稱讚西方極樂﹖針對此疑問,同經接著解釋說(大正21‧529c)︰「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專一,心亂無志,實無差別。令諸眾生專心有在,是故讚歎彼國土耳,諸往生者悉隨彼願,無不獲果。」此外,魏孝靜帝(一說梁武帝)亦曾以上述疑問,訶責曇鸞有偏見,曇鸞對曰(大正47‧14b)︰「吾既凡夫,智慧淺短,未入地位,念力須均,如似置草引牛,恆須繫心槽櫪,豈得縱放,全無所歸。」由此看來,我國淨土宗之偏西方淨土,應是受曇鸞的影響所致。其後,道綽、智顗、迦才、懷感、湛然等人,亦就此而各有所論。

〔參考資料〕 《法華經》卷六〈藥王品〉;《往生論註》卷下;《釋淨土群疑論》卷二;《教行信證》卷六;《愚禿鈔》;《安心決定鈔》;矢吹慶輝《阿彌陀佛の研究》;久松真一(等)編《禪の本質と人間の真理》。


[南山律學辭典]
大盜戒盜非人物結罪

亦名:盜非人物結罪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明非人物。(一、有護主)若有護者,望護主結。五分,取他覆冢旛蓋,神廟中衣,他所護物,他心未捨,直五錢犯重。僧祇,盜外道塔物,神祀舍物,得重。(二、無護主)(一﹑引示犯相)若無護主,隨境結之。故十誦,盜天神像衣,及華鬘等,得偷蘭。善見,取諸鬼神物,及人繫樹物,無守護者,無罪。謂非人亦不護。薩婆多云,取非人物,五錢已上重偷蘭,四錢已下輕蘭。(二﹑明取神物)今或多人,取諸神衣物者,據理,得否如上。必無人守,恐神護者,可擲卜而知捨吝。」(事鈔記卷一八‧九‧一五)


敬像同真佛敬經如真法

亦名:敬經像宜至真齊觀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一﹑斥非致毀)佛像經教,住持靈儀,並是我等所尊敬,則至真齊觀。今流俗僧尼,多不奉佛法。並愚教網,內無正信,見不高遠,致虧大節。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戲弄,出非法語,舉目攘臂,偏指聖儀;或端坐倨傲,情無畏憚,雖見經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輕笑,損滅正法。(二﹑引教伸誡)故僧祇中,禮人不得對於佛法;乃至懸施旛蓋,不得蹈像,別施梯蹬,以此文證,明敬處別。既知多過,彌須大慎。至堂殿塔廟,如履冰臨深;睹形像經教,必懾然加敬。此則道俗通知奉法,賢聖達其信心。且如對王臣令長,事亦可會。凡情難任,聖法宜遵。」資持記釋云:「正明敬相。斥非中,初敘合敬。我等者,通指末代。敬像同真佛,敬經同真法,故云齊觀。」(事鈔記卷三七‧一三‧九)


[法相辭典(朱芾煌)]
如來焚身處

西域記六卷十九頁云:城北渡河三百餘步,有窣堵波,是如來焚身之處。地今黃黑,土雜灰炭。至誠求請,或得舍利。如來寂滅,人天悲感。七寶為棺,千纏身。設香華,建旛蓋。末羅之眾,奉輿發引。前後導從,北渡金河。盛滿香油,積多香木,縱火以焚。二不燒。一極襯身,一最覆外。為諸眾生分散舍利,惟有髮爪,儼然無損。


敬事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二頁云:又由三相,應知敬事。由能體彼功德勝利,故起尊重。隨所體悉,以身語意三種正行、而修恭敬。復設種種幢旛蓋等、而為供養。


[國語辭典(教育部)]
車輿

ㄔㄜ ㄩˊ
車輛。《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乃具車輿,列旛蓋,惟謙躬為控馬,既至祠所,盛設供帳,繫折庭中。」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