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大白傘蓋佛母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菩薩)此佛母尊有大威力,放光明,表覆蓋一切眾生,以大白傘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傘蓋佛母。佛母者,諸佛之母之義也。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曰:「於其空中華月輪上想白色唵字唵字放光,其光復迴,字種變成白傘金柄;柄上嚴唵字,其字放光復迴,字種變成白傘蓋佛母。一面二臂具三目,金剛跏趺而坐,右手作無怖畏印,左手執白傘當胸,嚴飾種種瓔珞,身色潔白,如雪山上日光明照,具喜悅相,顯無自性,應觀如鏡中像然。」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吳潤江

(1906~1979)廣東開平人。為藏密紅教十八代傳人,貝雅達賴祖師之第三代傳人。幼讀經史子集,又習佉盧文於聖心書院。後經商,曾任英文日報翻譯之職。民國十四、五年間(1925~1926)久病不癒,始歸依佛教。二十年於南京佛教居士林受諾那呼圖克圖灌頂,修習紅教無上瑜伽。此後乃積極弘揚藏密紅教法門。嘗編印大白傘蓋佛母總持陀羅尼經,啟發學人念觀三昧,奠定廣東藏密基礎。大陸淪陷後,在香港九龍創建諾那精舍,為密教道場,並常來臺灣及國外弘法。遺著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諾門普傳真言、聖救度佛母修持法、佛教的宇宙觀及人生觀等書。 p2828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吳潤江

現代中國之密教弘傳者。廣東開平人。六歲入學,受業於諸宿儒,遍讀群經子史,又習佉盧文於聖心書院。畢業後,從商香港,後復回穗,任英文日報翻譯之職。後以身體不適,久藥未治,復遇逆緣,乃皈依佛教。民國二十年(1931),南京佛教居士林眾善信為遏寇虐,乃虔請西康諾那呼圖克圖開息災法會,修大白傘蓋佛母法。在此法會中,師受諾那呼圖克圖灌頂,並發願以紅教無上瑜伽傳至本土,利樂有情。

氏在修法有得之後,曾先後赴廣州、南京、上海等地傳法,皈依者眾。其後,往來於世界各地宣講佛法。足跡遍至東京、橫檳、檀香山、加拿大、紐約等處。1950年代,更多次應邀到台灣弘法。傳授彌陀十念心要,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要訣,及一念成佛要門等大法。

氏之法號為「蓮華金剛藏」。其傳法門人頗多,台灣諾那精舍之智敏、慧華二氏即其及門弟子。


碧雲寺

(一)位於河北省北京巿香山東麓︰據《大清一統志》卷七所載,係元代耶律額爾吉(一作耶律阿利吉)捨宅所建。原稱碧雲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伽藍重修,乃改今名。明代宧官于經、魏忠賢曾先後於正統年間(1436~1449)、天啟三年(1623)大肆擴建此寺,以備死後作為安息之所。清‧乾隆十三年(1748)復增建之,仿杭州淨慈寺,在西院設羅漢堂,並於寺後造金剛寶座塔。1953年曾作大規模的修葺,為現今北京西山最宏偉壯麗的寺剎。

全寺建築依山勢而建,從山門至寺頂,共分六進院落,層層疊起,主要建築有彌勒佛殿、菩薩殿、孫中山紀念堂、山門、羅漢堂、水泉院、金剛寶座塔、涵碧齋、藏經閣等。其中,羅漢堂因平面成「田」字形,故又稱田字殿,堂內有木質漆金羅漢五百尊、神像七尊及殿樑上的濟公小塑像,各像形態互異,生動逼真。孫中山紀念堂原名普明妙覺殿,因國父靈柩曾停放在此,故改今名。堂內有國父之著作、遺墨、遺像,以及一具玻璃空棺。金剛寶座塔亦稱大正覺塔,以漢白玉石所造,呈印度佛陀伽耶塔形式,然亦融合密檐、斗拱等中國傳統建築手法,高約三十五公尺,塔座滿佈佛像、天王、力士等精緻的浮雕,上有二座小型喇嘛塔及五座十三層密檐方塔。1925年國父病逝北京時,遺體即暫置於此塔內,1929年在此塔埋其衣冠,稱為「孫中山先生衣冠塚」。

(二)位於臺灣省臺南縣白河鎮關子嶺枕頭山南麓︰下臨白河水庫及嘉南平原,因具湖光山色之美,故為臺灣著名的觀光勝地。

相傳此寺由李應祥氏於清‧嘉慶元年(1796)所創,寺內奉祀之觀音聖像,即李氏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自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奉迎來臺者。1931年此寺興建大殿,歷四年半始成,1949年重建天公廟,1954年完工,同年本寺成立管理委員會。 1966年再興地藏王寶殿,1970年由各方善信捐建三寶大殿,此殿係一宮殿式之現代大理石建築,同年並將委員會改組成財團法人董事會,次年九月,聘請妙法寺住持心田為第十任住持。

關於此寺之肇建,另有一異說。據《臺灣通史》所載,康熙十四年(1675)僧人參徹自福建來台,雲遊於關子嶺附近並結廬於該地,村民乃為其建寺云云。

◎附︰周叔迦〈北京香山碧雲寺的雕塑〉(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0})

碧雲寺在北京西郊香山的東北麓,坐西北而向東南,沿山坡而建,寺內殿堂隨著山勢層層上升。全部寺塔的建築甚為壯麗。寺創建於元‧至順中(1330~1332),原名碧雲庵。明‧正德中(1506~1521)御馬監太監于經,將庵擴建為寺,並在寺後為他自己建造了生壙,準備為他死後葬身之地。嘉靖初(1522)于經下獄死,家產被抄沒,生壙未用。天啟三年(1623)魏忠賢又就其庵道再加拓廣,作為魏忠賢的生壙。崇禎元年(1628)忠賢被殺,也沒有葬在此處。清‧乾隆十三年(1748)就其墓壙改建成金剛寶座塔,並仿杭州淨慈寺的羅漢堂的規模在塔東南建了一座羅漢堂,在寺東北建了行宮院,行宮院西有泉水,叫作水泉院,景色深幽。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靈柩停放在此寺中。後移葬南京紫金山,便利用金剛寶座塔作為孫中山先生的衣冠塚。現在寺中各殿中的塑像,大致保存于經、魏忠賢二人拓建時的原塑,雖經過清代的整修,仍可體現明代藝人的巧思。

在進入雄立在高台上的寺門後,過橋為山門殿,殿中有二金剛力士像。左像左手撫杵,右手揚拳;右像左手平掌,右手揚杵。像高四點八公尺,衣服冠戴,彩畫鮮明,花紋折疊,相貌威猛,充分顯示作者的心思豪放和藝術精巧。

再進兩旁是鐘樓和鼓樓,中間是天王殿。其中四天王像已毀於北洋軍閥時代,僅存中央銅鑄的彌勒佛像(布袋和尚像),像高二點五公尺,甚為渾厚圓潤,是明代精品。

再進過魚池石橋是大殿,額曰︰「能仁寂照」。殿還是明代建築,單檐廡殿頂,前有月台。殿中奉三世佛︰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左是藥師佛,右是彌勒佛。釋迦像旁侍立兩羅漢、兩菩薩,即左是迦葉尊者和文殊菩薩,右是阿難尊者和普賢菩薩,姿態優美,座下兩力士尤佳。東西兩壁塑十八羅漢,全部襯以山谷岩石,各羅漢旁都有侍者,姿態不一,形相如生,意趣悠然。惜經清代整修,有失其真,彩色亦過於纖巧。釋迦像壁背後是觀世音菩薩立像,四周襯以《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所說「救八難」的故事和龍女、善財童子、龍王、海神、天王、韋陀等像。殿中又有明‧嘉靖九年(1530)和崇禎二年(1629)鑄銅鐘各一口。

大殿前左右各有六角經幢一座,前三面有文,後三面無字。左幢刻尊勝咒,右幢刻大悲咒。殿後中央有碑亭一座,亭中是乾隆十三年碧雲寺碑,碑陰刻弘曆(清高宗)於同年所作遊碧雲寺詩。

亭後是菩薩殿,額曰︰「靜演三車」,中奉五大菩薩塑像是︰中央觀世音菩薩,左文殊菩薩,再左大勢至菩薩;右普賢菩薩,再右地藏菩薩,各乘獅象等坐騎。各菩薩之上,在殿枋間,有各個菩薩的小型塑像。東西兩壁塑二十四諸天和四星像。(中略)

在諸菩薩像和諸天像的四周都塑有細小的人物故事像,如唐僧取經等,其內容難以究考了。菩薩殿後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堂。

中山堂後山上是金剛寶座塔,所謂金剛寶座塔是指印度佛陀伽耶城的釋迦牟尼佛成道處的紀念塔。凡是仿其式樣而建的塔,便稱為金剛寶座塔。登山以後首先有雕工精細的漢白玉石牌坊一座。牌坊面寬三十四公尺,高十餘公尺,額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安養道場」。牌坊左右有石照壁,其上浮雕有人物像,左半段的人物題名是︰陶淵明為廉、諸葛亮為忠、李密為孝、藺相如為節;右半段的人物題名是︰狄仁傑為孝、文天祥為忠、趙必為廉、謝玄為節。此照壁的背面左右各雕刻獅子。照壁的兩翼正面都雕刻天馬,背面刻有八仙。

坊內左右各有一磚建碑亭,亭中是金剛寶座塔碑,左是滿文、蒙文,右是漢文、藏文。亭的結構極為特出,再進磚碑牌坊便是金剛寶座塔。

金剛寶座塔也是坐西向東,全高三十四公尺,是用漢白玉石砌成的。下是兩層塔基,下層台基高六點一六公尺,上層台基高五點四二公尺,有石階可上。塔基之上建石塔,也分兩層。下層長方形,寬十五點六八公尺,深二十一點一八公尺,周圍雕刻佛像,分上下兩排,中間隔以螭首。正面中為券洞,額題︰「燈在菩提」。門券上雕有飛仙、龍、鳳、獅、象。門兩旁下列雕彌勒佛(布袋和尚)、達磨祖師和四大天王,上列雕無量壽佛像九尊。其餘三面,上下兩排都雕釋迦牟尼佛像,共七十二尊。南北兩面是︰西有七佛,東有三佛,中間有一分叉,分叉的兩側面各雕一佛;正面雕一佛;佛的兩旁各雕一塔。如是上下兩排相同,便有四塔;南北兩面共計便有八塔,這象徵釋迦如來一生應化的八大處所︰(1)降生處、(2)成道處、(3)轉法輪處、(4)現神通處、(5)從忉利天下處、(6)化度分別僧處、(7)思念壽量處、(8)入涅槃處。在此八處都建有寶塔以為紀念,稱為八大靈塔。在後面中央凸出,下列有一佛龕,龕旁各雕一花一佛,上列雕五佛,凸處兩旁上下各雕兩佛。龕中佛像現已不存。

由正面的券洞內左右循石階上升至塔上,又有石塔八座。最前方左右各一圓形梵塔,四面各依西藏密宗儀軌雕一佛母像。正面為葉衣佛母,右面為大白傘蓋佛母,後方為救度佛母,右方為尊勝佛母。葉衣佛母是藏文名稱,在漢文佛經中稱為葉衣觀音。形像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藥草。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疾病。大白傘蓋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大白傘蓋佛頂。其形像是三面六臂,左第一手持白傘,第二手持繩索,第三手持弓;右第一手持箭,第二手持金剛杵,第三手持旛。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災害。救度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多羅菩薩。其形像是一面二臂,手中持蓮華。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苦惱。尊勝佛母在漢文佛經中稱為尊勝佛頂。其形像是三面八臂。左右第一手合持金剛杵與金剛索當胸;右第二手持佛像,第三手持箭,第四手與願印;左第二手施無畏印,第三手持弓,第四手持寶瓶。佛經中稱其能除一切障難。

梵塔之後,中央有一金剛寶座式的方塔。塔頂的式樣,是中央兩層方盤的柱體,四隅各一梵塔式的寶瓶。塔身正面有一佛龕,龕額上題「現舍利光」。佛龕內四壁都是石刻佛畫。正面是一佛二菩薩,即是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左右兩壁有十六供養菩薩,分為上下兩列,每列四菩薩。就是「法源、衣、密酒器、鏡、塗香、燈、燒香、花、琵琶、笛、鼗鼓、腰鼓、嬉、戲、歌、舞」十六供養菩薩。龕內券門上刻有色、聲、香、味、觸五供養菩薩,門券下腳左右各刻一供養人。龕頂為圓穹形,四面各一佛。最上是藏文的毗盧遮那佛咒和藥師佛咒。所有這些佛畫都是根據西藏地區風格繪刻的,塔頂上左右兩面各有三佛,與龕內釋迦佛合成七佛。即是過去世的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此塔的後面就是上升的蹬道口。

此方塔之後有五座十三層密檐方塔︰中央一塔,四隅各一塔。中央方塔四面各雕釋迦牟尼佛像,手的姿勢各各不同。正面是與願印(象徵降生),左面是降魔印(象徵成道),後面說法印(象徵轉法輪),右面定印(象徵入涅槃)。四面佛像左右各有二菩薩立像,即是八大菩薩。此塔重檐之上還有一佛龕,其中有佛一軀。四隅方塔的每面正中雕一羅漢坐像和兩旁二侍者,就是十六羅漢。全塔雕像都是根據西藏地區的傳統形相而雕造的。由此可以考知乾隆時代雕刻藝術的技巧情況。

在金剛寶座塔前方下面,大殿的西南是乾隆十三年仿杭州淨慈寺羅漢堂的規模所建的羅漢堂,中奉木雕的五百羅漢像,像貌沒有重複的,是清代較好的雕刻,堂是田字形,中間有四個小天井,四面各有抱廈一間為入口。正面的抱廈中有四大天王像。因為堂是坐西向東,所以羅漢的排列是由東北而西北而西南而東南。在堂的中央,中字甬道的中心奉三世佛,正面甬道口為面向內的韋陀立像,右邊甬道口是永明禪師立像,左邊甬道口是宋代呵罵秦檜的瘋僧立像,後面甬道口是地藏菩薩立像,這三像都是面向外,在左方樑上有宋‧道濟禪師像,就是俗所謂濟公是。

北京雖自遼代以來,就是首都。但是現存的遼、金、元、明時代的藝術作品並不多。遼、金、元三代徵集了大批藝人在此,修建了不少工程,創作了許多雕塑。當時的作品尚能保存宋代的現實主義作風,極為優美。元代由於尼泊爾藝術家阿尼哥的來華,與其弟子劉元等有所創作,藝術作風有所發展。元末荒亂,曾經中斷。明代中葉逐漸恢復,身形面貌雖較近真,而衣紋的處理多嫌瑣碎。清代雕塑則連面貌亦嫌空虛。碧雲寺的兩殿雕像,是北京所保存的明代雕塑中較為完整和精良之作,雖經清代重修,仍可窺見明代現實主義作風的端倪,為考證中國藝術源流的一項重要資料。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