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地獄因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墮於地獄之業因也。法華文句四曰:「普曜曰:十惡墮地獄。」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阿羅羅阿波波

謂地獄寒苦之聲也此四地獄因聲為名也觀佛三昧海經第五卷中廣說其因緣


波頭摩地獄

此四地獄因花為名應墮彼獄必有花來迎其神識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狂惑

指精神失常,或內心失去平衡。依其形成之原因,可分為四種,即貪狂、藥狂、咒狂、本業緣狂。出自南本《涅槃經》卷十八〈梵行品〉。(1)貪狂︰因貪欲心熾盛終失本心而狂惑。(2)藥狂︰因服藥等終失本心而狂惑。(3)呪狂︰因咒術之力終失本心而狂惑。(4)本業緣狂︰由於宿業終失本心而狂惑。

此四種狂惑皆因迷失本心而起。所謂「迷失本心」係因惡因緣擾亂意識的分別作用,而破壞意識的統一所引起。關於惡因緣,依《俱舍論》卷十五引《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之說,有下列五種︰(1)曾用藥、咒、毒、酒、威勢、猛火、坑穽等使他人或其他生類心狂失念,由此業因所感的業異熟。(2)鬼神等現可怖形相來相逼迫而產生驚怖。(3)因觸犯鬼神而受其傷害。(4)由身內的大種之乖違而起(即四大不調)。(5)因喪失至親之人而招致愁憂。

然依《大智度論》卷八所述,所謂狂,並不僅止於世間所謂的狂人(即因惡因緣而喪失本心者),也有自不知狂、世人亦不知其狂的狂人。譬如以灰塗身或裸身而不覺耻、以髑髏盛糞而食、拔頭髮、臥刺上等狂人行徑皆是。《大智度論》又就「狂」與「亂」之不同而作分析。謂︰狂者,正之反,謂喪失本心;亂者,定之反,本心雖未迷失,但善心轉少,喜不善事,深耽著世事,其心片刻不得專注。《俱舍論》也就狂亂之不同而作如下之解說︰(1)狂而非亂者︰指人狂而心不染污。(2)亂而非狂者︰指人不狂而心染污。(3)亦狂亦亂者︰即人狂心亦染污。(4)非狂非亂者︰謂人不狂,心也不染污。

此外,《俱舍論》並述及狂人所在之處,謂欲界聖者中唯除諸佛,其餘聲聞、緣覺仍有由身內四大種之乖違所導致的心狂,諸天中欲天也有狂者。人中除北洲無罪業增上果外,其餘三洲皆有,而諸地獄因多受苦逼,故為恒狂,然其所謂的「恒狂」則有異於上述所謂的一時性的癡狂。


唱導

東晉、南北朝佛教界所流行的弘法方式。即在齋會之時,用講、唱的方式宣說佛理。或雜述因緣,或傍引譬喻,以廣明三世因果,務使聽眾不致乏味,而能對佛法有所領悟。因此,擔任唱導師之職者,必須具備智慧辯才與良好的嗓音。東晉的廬山慧遠、劉宋武帝時之道照、孝武帝之曇宗等人,皆以擅長唱導而知名於時。慧皎《高僧傳》中,亦設唱導科,內載十餘位唱導師之事蹟。

◎附︰胡適《白話文學史》〈佛教的翻譯文學〉(摘錄)

「唱導」是什麼呢﹖慧皎說︰
「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昔佛法初傳,於時齊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啟悟,乃別請宿德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或傍引譬喻。其後廬山釋慧遠(死於416)道業貞華,風才秀發,每至齋集,輒自昇高座,躬為導首,先明三世因果,卻辯一齋大意。後代傳受,遂成永則。」(《高僧傳》卷十五論)

宋武帝時,有一次內殿設齋,道照(死於433)唱導,「略敘百年迅速,遷滅俄頃;苦樂參差,必由因果;如來慈應六道,陛下撫矜一切。」

慧皎又說︰
「至如八關初夕,旋繞周行,煙蓋停氛,燈帷靖燿,四眾專心,叉指緘默,爾時導師則擎爐慷慨。含吐抑揚,辯出不窮,言應無盡。談無常則令心形戰慄,語地獄則使怖淚交零,徵昔因則如見往業,覈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慼則灑淚含酸。於是闔眾傾心,舉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哀,各各彈指,人人唱佛。」

這裏描寫導師唱導時的情形,使我們知道「唱導」乃是一種齋場的「佈道會」;唱導的人不但演講教中宗旨,還要極力描摹地獄因果種種恐怖,眼淚鼻涕應聲湧止,才可以使「舉堂惻愴,碎首陳哀」。那慘悽的夜色,迷濛的爐煙,都只是有意給那擎爐說法的和尚造成一個嚴肅悽愴的背景。

唱導的齋會明是借齋場說法,故慧遠唱導一面要「廣明三世因果」,一面又必須說明「一齋大意」。〈曇宗傳〉中說他為宋孝武帝唱導,帝笑問道︰「朕有何罪,而為懺悔﹖」又〈曇傳〉中說他「迴心習唱,製造懺文;每執爐處眾,輒道俗傾仰」。這可見「拜懺」是唱導的一部分。(拜章懺罪之法似是起於當日的道士,不是印度來的。)

〈曇穎傳〉中說︰「凡要請者,皆貴賤均赴,貧富一揆。」又〈法鏡傳〉中說︰「鏡誓心弘道,不拘貴賤,有請必行,無避寒暑。」來請的人既不同階級,唱導的內容也就不能不隨時變換,故有製造「唱導文」與「懺文」的必要。慧皎說︰「如為出家五眾,則須切語無常,苦陳懺悔。若為君王長者,則須兼引俗典,綺綜成辭。若為悠悠凡庶,則須指事造形,直談聞見。若為山民野處,則須近局言辭,陳斥罪目。」當時文學的風氣雖然傾向駢儷與典故,但「悠悠凡庶」究竟多於君王長者;導師要使大眾傾心,自然不能不受民眾的影響了。

〔參考資料〕 《廣弘明集》卷十五;《大宋僧史略》。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