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喜解派

[佛光大辭典]

為西藏佛教迦當派之分支。喜解,又作希解、希結,意譯能寂滅。創祖為元初南印度大阿闍梨巴敦巴桑結(藏 Pha-dom-pa sans-rgyas),彼嘗經迦濕彌羅至阿里而五遊藏土,廣事教化,後以西藏隱士馬貢(藏 Rma-sgom)等為其法統之繼承人。本派學系出於超岩寺,立說要點在以密乘解脫人生之苦惱,說教演理,淺顯通俗,故流傳甚廣。其所崇奉之密典分為初、中、後三類,有除滅三燈、夜魔帝成就法等。三傳至媽只惹端尼師,行腳一生,開化更盛。(參閱「西藏佛教」2593、「迦當派」3967) p4901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希解派

西藏佛教教派之一。又譯希結派、喜解派、繫解派(巴)。shi-byed,從字面解釋,是能息滅、能止息的意思;也就是說依靠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和一連串的苦修,以求停止生死流轉、息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故又名「息結派」或「寂成派」。創始者為出身南印度的遊行僧帕‧當巴桑結(Pha-dam-pa saṅs-rgyas,﹖~1117)。他精通顯密教法,曾先後五次至西藏傳教,主要活動於衛藏南部,門下弟子眾多。1097年,駐錫藏州定日(Diṅ-ri)僧院,其後該僧院即成為希解派的中心地。

此派所依據的經典為《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教義上強調「一切萬法皆意識所緣,並非實有」的體悟,係依般若直觀所實現的最高智慧。教授內容,主張依般若空義對治我執煩惱,加上密法的觀想,和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力,息滅惑業苦等。行者多在曠野、墳墓或葬場等處過簡樸的宗教生活。修行時常以人類的大腿骨、頭蓋骨等作法器,以實踐「無常觀」的教義。

依史料記載,帕‧當巴桑結曾在三個時期傳授三種不同的教法,因此教派又可分為初傳、中傳、後傳三個系統。

(1)初傳︰傳持者為喀伽若那姑赫拉(Jñāna-guhya)、翁薄譯師(On-po lo-tsā-ba)及喇窮沃色(Bla-chuṅ ḥod-zer);主要教授「息滅燈」、「大威德」等法。

(2)中傳︰傳持者為瑪‧卻吉喜饒(Dam-paRma)、索窮‧根敦拔(So chuṅ-ba)等人。教授內容總括顯密法門。

(3)後傳︰傳持者為絳森貢噶(Kun-dgaḥ)、巴擦貢巴(Pa-tshab sgom-po)、傑哇登內(Rgyal-ba Ten-ne);主要傳授「大印無垢點行持」。此外,希解派另一特色是比丘尼遊行僧特別多。就中,以瑪基拉卜頓(Ma-gcigLabs-sgron)最為有名,經常於衛州南部弘揚教法。

由於帕‧當巴桑結設教因人而異,傳授內容也較複雜,所以沒有形成統一的教派。又因為教徒多在荒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地方苦修,沒有與地方政治力量接觸,也很少建立寺院,因此教派至十四、十五世紀就逐漸沒落,終至失傳。

〔參考資料〕 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佛教宗派辭典》;L. A.Waddell《The Budd hism of Tibet》;H. Hoffmann〈Die Religionen Tibets〉(《 The Religions of Tibet》);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