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取解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ㄑㄩˇ ㄐㄧㄝˇ
唐宋科舉制度,選送士子應試進士第,稱為「取解」。《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初,禮部貢舉,設進士、九經、五經、……明經、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部,春考試。」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二》:「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法相宗

(流派)八宗之一。為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名唯識宗,此目取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稱。更名應理圓實宗,以所詮之理離空有二邊能應理,而為圓滿真實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時之教,普被五乘之機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為約於法相門之稱,次名為約於觀心門之稱,次為約於教相門之稱。我國慈恩寺窺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經以解深密經,論以瑜伽論唯識論等為所依。原在印度,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之於大眾,瑜伽論百卷是也。其後無著之弟世親,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於那蘭陀寺之戒賢,傳於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

又(術語)永明所立三宗之一。見條附錄。


[佛光阿含藏]
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巴利本(S. vol. 5, p. 162)作:「阿難!難道舍利弗……取了你的定蘊而般涅槃嗎?取慧蘊而般涅槃嗎?取解脫蘊而般涅槃嗎?取解脫智見蘊而般涅槃嗎?」


[佛光大辭典]
虛無主義

(Nihilism)即對於既成之道德、習慣、制度、宗教或任何積極事物之真理性及價值性,加以否定之主義。虛無主義者雖有積極提倡社會革命運動者,然大多為消極、無關心之逃避者,亦有陷入於追求剎那之快樂主義者,可說為具有晦暗、絕望觀之頹廢意識之主義。

釋尊以否定「梵我」形而上學之原理為前提,直視現實,以徹見現實,而謀取解決之道,故被婆羅門(彼等以梵我哲學為正統)視同六師外道,攻擊為虛無主義者。此乃因釋尊自現實之徹見,而產生一切存在皆無常、皆苦、皆無我之說法,尤其強調人生以有「死」而存在,故被誤解為虛無主義者。實則,就釋尊之思想行為及其教說所顯現者,並非如虛無主義者之從現實逃避,乃是直視現實,突破現實,超越現實,以解決人生痛苦之道。因之,佛教並非虛無主義。又就釋尊入滅之際,教誡弟子依「法」與依「自己」,可知釋尊所確切樹立之人生態度,乃認為萬物所依據之「法」,與作為主體之「自己」皆為「空」,此一「空」並非與「有」相對之「無」,而是超越有無二邊之「空」,故空不可被誤解為虛無主義之「無」。(參閱「」3467) p526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品弟子位

天台宗所立圓教八行位之第一位。又稱圓教五品位,或略稱五品位。即將十信以前的外凡位區分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在六即位中相當於第三位的觀行即。語出《法華經》〈分別功德品〉。茲分述此五品之特質如次︰

(1)隨喜品︰聞圓妙之法而自喜,並使他人隨喜,內以三觀觀三諦之境,外用懺悔、勸請、隨喜、發願、迴向等五悔勤加精進,助成理解。

(2)讀誦品︰內以圓觀更加讀誦,善言妙義觀解之心與相冥會,恰如膏之助火,讀誦之膏能助內觀之火,心觀益明。

(3)說法品︰十乘之內觀轉強,讀誦之外資亦著,復加如實說法,導利現前所化之人,故十乘觀心倍明。

(4)兼行六度品︰於前三品,觀心雖熟,然未修六度,此品則正觀稍明,傍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

(5)正行六度品︰修觀功熟,事理無妨礙,故在此須以實踐六度為主。

《法華玄義》卷五(上),以三藏教之五停心位比擬此五位,謂初品是慈停心,第二品為數息停心,第三品為因緣停心,第四品為不淨停心,第五品為念佛停心。《法華文句記》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謂前三人配聞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依《摩訶止觀》卷一所載,智顗臨終時,曾自謂位居此五品弟子位。

◎附一︰《法華玄義》卷五(上)(摘錄)

若人宿殖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如前所說;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觀不思議境);傷己昏沈,慈及一切(起慈悲心);又知此心常寂常照(巧安止觀);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破法遍);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識通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修道品);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對治助開);又識己心及凡聖心(知次位);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能安忍);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無法愛)︰十心成就。(案此即《摩訶止觀》中以十法門觀心,亦曰十法成乘。)

舉要言之,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是名圓教初隨喜品位。

行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若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敗。唯得內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籍,圓信轉明,十心堅固。(中略)聞有巨益,意在於此。是名第二品位。

行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演布。(中略)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則三倍轉明。是名第三品位。

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中略)餘五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此則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布施」。事福資理,則十心彌盛。是名第四品位。

行人圓觀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時,無二邊取著;十法界依正,一捨一切捨;財身及命無畏等施。(財施、身施、命施、法施、無畏施,皆平等而施)。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所觸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荷負安耐。若行精進,身心俱靜,無間無退。若行禪時,遊入諸禪,靜散無妨。若修慧時,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如此五品圓信功德,東西八方不可為喻。雖是初心,而勝聲聞無學功德。具如經說。(案經者《法華經》也)。

若欲比決取解,類如三藏家別總四念處位。義推如通教乾慧地位,亦如伏忍位。義推亦得是別教十信位。

私謂(章安自謂)五品位是圓家方便。初欲令易解,準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

初品圓信法界,上信諸佛,下信眾生,皆起隨喜,是圓家慈停心,遍對治法界上嫉妒。

第二品讀誦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氣命。讀誦明利,是圓家數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覺觀。

說法品能自淨心,亦淨他心,是圓家因緣停心,遍治法界上自他癡。癡去,故諸行去,乃至老死去。

兼行六度品是圓家不淨停心。六蔽初名貪欲。若捨貪欲,欲因欲果皆捨。捨故,無復報身,非淨非不淨也。

正行六度品是圓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時,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於道。即事而理,無障可論。

◎附二︰牟宗三《佛性與般若》第三部第一分第四章(摘錄)

圓教五品位雖是初階,若論功德,亦勝過聲聞無學功德。以圓為準,初階亦提升也。因此,此初階可類比三藏教之五停心。五停心者,(一)修數息觀,數息停心,對治初禪中有覺有觀,攀緣不住。(二)修不淨觀,不淨停心,對治貪欲。(三)修慈心觀,慈心停心,對治瞋恚。(四)修因緣觀,因緣停心,對治愚癡。(五)修界方便觀(亦曰修念佛觀),界方便停心(念佛停心),對治著我,破境界逼迫障(實破界類狹窄障,破我見也。)五停心同,套於圓教說與套於藏教說,其意旨不同。

圓教五品位又可類比藏教之別相四念處位、總相四念處位。別相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色蘊),(二)觀受是苦(受蘊),(三)觀心無常(識蘊), (四)觀法無我(想、行蘊)。總相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受、心、法、皆不淨;乃至(四)觀法無我,身、受、心皆無我。中間(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可例知。

五停心位,別相四念處位,總相四念處位,此三者,在藏教名曰「外凡」,是藏教之「外凡」,非圓教中所謂「外凡」也。圓教中之「外凡」是「理即」與「名字即」。而五品位當身乃屬「觀行即」,乃是內凡之外品。故圓教中內凡之外品即可類比藏教之所謂「外凡」。

圓教五品位又可以義推,如通教之乾慧地、伏忍位;亦得如別教之十信位。

〔參考資料〕 《天台四教儀》;《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下;《佛祖統紀》卷六。



「機」之一字,若用於不同場合,則有不同語義。如指事物之要,有「樞機」、「要機」等詞;指作用、動作,則有「機用」、「禪機」等詞;指機會時,有「契機、機緣」等詞;指弟子之能力、素質,或修行者之性質、力量時,則稱為「機根」或「根機」;指受教之人,則稱為「對機」或「來機」;指心之作用時,稱為「靈機」或「玄機」。此下所述,係指堪受佛陀教化之眾生根機而言。

《法華經玄義》卷六(上),就機之語義,列有三義。即︰

(1)「微」之義︰《易》云︰機者,動之微。謂內有可發之能,故物觸之則發動,此稱之為機。如弩有可發之機,故射者發之,發之則箭動,不發則不前。眾生有可生之善,故聖應則善生,不應則不生,故言機是微之義。

(2)「相關」之義︰係說佛之對應,與眾生之機相關。即眾生有善有惡,佛以慈對善,以悲對惡,各有相關之義。

(3)「機宜」之義︰指對應於眾生之機感,宜慈則運慈,宜悲則運悲,各逗機宜。

蓋眾生之根性歧異,其機品亦千差萬別,因此,佛陀施設種種法門,以逗此等群機。如為人天說人天之法,為二乘說二乘之法,為菩薩說菩薩之法,皆是對機說法。

關於機之種類,《大乘起信論》說有四種。謂如來在世時之眾生是利根,不須論機類。佛滅後之眾生中,有以自力廣聞取解者,有以自力少聞多解者,有無自心力係因廣論而得解者,有因攝名義之總持小文而取解者。

隋代三階教之信行,在其《三階佛法》卷四中,謂機有三階之別︰

(1)約時而言︰佛滅後五百年以前之一切聖人為第一階之機;其次五百年的一切坐禪聲聞眾生,為第二階之機;千年以後的一切破戒讀經誦經聲聞眾生,為第三階之機;於第三階,一切聖人與利根真善正見成就之凡夫,悉告滅盡,唯有空見有見之眾生。

(2)約處而言︰第一階之人居於一乘世界(即淨土),第二、第三階之人共居穢土。

(3)約人而言︰第一階之機即一乘根機,此分二類。一是戒見俱不破之利根,指持戒、成就正見者;二是破戒不破見之人,指破戒但無逆重之犯戒,滅空有之見而成就正見者。第二階之機即三乘根機,亦分二類。一是戒見俱不破之利根眾生,二是破戒而不破正見,又若犯重罪但懺悔而得三乘之果。第三階之機,指善惡邪正皆俱之不解脫眾生。亦分二類,一是戒見俱破而執著空有之見之利根者,二是無慚無愧而持戒之鈍根者。

在密教,將此大別為顯教之機、密教之機二種。於密教之機又分結緣傍機與正所被機之別,結緣傍機即隔生成佛之鈍機,唯受結緣灌頂而不如說修行,遂順次往生者。正所被機有大機(稱為無相勝慧之機)、小機(稱為有相劣慧之機)二種,大機又分第六識發心之修行分證機、第八識發心之地前地上共分證機,及第九識發心之即到機三種。合此等總別諸類,稱之為祕密九機。

淨土門則將機分為定、散二種。散機又有廢立、助正、傍正三種。另外,《往生記》認為往生之機,有難遂往生機與種種往生機二種。其中,難遂之機又分十三種,往生之機分智行兼備念佛往生機、義解念佛往生機、持戒念佛往生機、破戒念佛往生機、愚鈍念佛往生機五種。若再細別則有三十九種。此中,愚鈍念佛往生之機為往生之正機。

此外,日蓮宗將之分為直、雜二種。雜機即權教之機。又有在世八機、滅後三機之二類。其中,在世八機係依天台之化儀及化法四教,將其對機分別為頓機、漸機、祕密機、不定機、藏機、通機、別機、圓機。滅後三機即正、像、末三機,又於濁末之機更分宿善機與斷種惡機。斷種之惡機中又有十惡、五逆及謗法三種。直機指純法華一乘之機,此又分順逆二緣,而以逆緣謗法之人為本門成佛之對機。

◎附一︰〈機根〉(摘譯自《佛教‧インド思想辭典》)

「機根」指眾生接受教法的能力。同義語有︰機、根、機緣、根機、根緣等。「機根」是「機」與「根」的合成語,以下分釋其義。首先,「根」是indriya的譯語,原義為能力。如眼具有產生眼識的能力,因而稱為眼根,又如「信勤念定慧」是能得道證悟的五種能力,所以名為五根。基於此等原義,逐漸衍生出「眾生接受教法之能力」一義。分別利根、鈍根,或上中下三根的思想也隨之而生。

「機」之一詞,據推測係從《易經》〈繫辭〉下的「幾者,動之微」(「機」通「幾」,兆也),與《莊子》〈大宗師〉、〈天運〉、〈秋水〉等篇的「天機」等原義發展出來的。佛教之此一用法究竟始於何時,難以確知,不過至遲在竺道生之時已經確立。竺道生在其用例中,明示了佛與眾生的感應,例如他說「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良機不失」(《妙法蓮華經疏》)。智顗《法華玄義》卷六(上)說及「感應妙」,闡明機之三義(微、關、宜),也是基於同一想法。

機根受佛教重視有三層理由︰

第一,佛為提高教化眾生的實效,不能不瞭解眾生的素質、能力,此即所謂的「應病與藥」、「對機說法」與「機教相應」。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四有一則故事,說舍利弗不能瞭解兩位弟子的機根,逆教骨鎖觀與數息觀,乃使二人修行無成,反生邪見。釋尊於是叱責舍利弗,其後由於應機教化,二人遂得羅漢果。

第二,經過長時期發展的佛教經典,思想內容繁複多樣,為令人相信全部經典悉是釋尊親口所說,對於經典內容的差異必須作一合理的詮釋。詮釋的理由之一,便是︰眾生的機根多歧,因而教法乃有差異。道生所言「蒼生之機感不一,啟悟萬端」(同前),實已道出教說繁複多樣之所以。

第三,在中國、日本,由於末法思想流行,因而乃興起反省自己機根的趨勢。

◎附二︰〈機用〉(編譯組)

「機用」一詞係禪林用語,意謂玄機妙用。又稱禪機禪用、大機大用。即禪僧展示超越言說之悟境以引導眾生時,所用的拂拳棒喝等自由自在之用(活作略),稱之為機用。《虛堂智愚禪師語錄》卷三云(卍續121‧713上)︰「藕絲孔裏騎大鵬,等閑挨落天邊月,未審何人得此機用。」《百丈懷海禪師語錄》云(卍續119‧818上)︰
「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山云︰此是顯大機之用。溈山云︰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幾人得大機,幾人得大用﹖仰山云︰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餘者盡是唱道之師。」

六祖慧能以後,此風流行。其中,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檗希運、臨濟義玄等,俱以機鋒峻烈著名。

〔參考資料〕 《法華文句》卷五(上)、卷十(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清涼玄談》卷七;《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三;《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二;《釋淨土群疑論》卷三;《觀心本尊抄》。


[南山律學辭典]
不受食戒所受境

亦名:受食之所受境、所受食境

資持記釋云:「了論,上二句簡除,謂自及同類,皆非能授。餘下,正示,三類,即人、非人、畜;文取解知,必具三種,不具不成。多論,人中不通非畜,謂多人處;反知無人方開異類。」(事鈔記卷二四‧八‧一三)


僧法羯磨具七非

亦名:七羯磨非法不應作、眾法羯磨具七非

子題:非法非毗尼羯磨、非法別眾羯磨、非法和合眾羯磨、如法別眾羯磨、法相似別眾羯磨、法相似和合眾羯磨、訶不止羯磨、僧法羯磨義立七非、單白羯磨具七非、白二羯磨具七非、白四羯磨具七非

隨機羯磨‧集法緣成篇:「僧法羯磨具七非。佛言有七羯磨非法不應作:一﹑者非法非毗尼羯磨。謂一人舉一人,乃至僧舉僧。一白眾多白;一羯磨眾多羯磨;單白白二白四羯磨,交絡互作。若有病無藥;有藥無病;有事有法,施不相當。毗尼母云,若說羯磨,言不明了。如是等人法事相,並初非所攝。二﹑非法別眾羯磨。謂白此事為彼事作羯磨,名為非法。應來者不來,應與欲者不與欲來,現前得訶人訶者,是名別眾。三﹑者非法和合眾羯。非法同前,和合反上。四﹑者法別眾羯磨。如法反非法,別眾同前。五﹑者法相似別眾羯磨。謂先作羯磨,後作白,名法相似。別眾同前。六﹑者法相似和合眾羯磨。法相似如上,和合同前。七﹑者訶不止羯。謂如法羯磨,須僧同秉,今得訶人訶,若住應法,違訶不止,即名非法。〔僧法羯磨〕義立七非謂律據事,隨事分七,今以義求,收非斯盡。謂單白羯磨三十九種,各有非相,義同過別;白二白四,類亦同之;若不別明,成非莫顯。今且就單白說戒一法,具解七非;餘之三種例之可曉。一﹑者人非,謂識過不懺,疑罪不露,界內別眾,人非應法等。二﹑者法非,謂三人以下單白說戒,顛倒錯脫,有訶不止,說不明了等。三﹑者事非,謂時非正教,廣略無緣,眾具有闕,界非聖制。四﹑者人法非,謂具二非,唯事依法。五﹑者人事非,法雖應教,人事乖越。六﹑者法事非,人雖應法,二乖名壞。七﹑者人法事非,三相並非,如前類取。理須條貫諸緣,明曉成敗,故佛在世,一事五處作之,並成非法,況今像末,焉可輕哉,義無怠慢。」(隨機羯磨卷上‧六‧一六)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六者單白〔羯磨具七非〕,如捨墮法。餘取解,而各不同。一﹑者人非,界內別眾,人非清淨等。二﹑者法非,輕重同法,持犯不分,妄陳言說。三﹑者事非,財非合捨,有過不陳,界非作法,衣物不集,妄輒託人之類。四﹑人法非已下可解。七白二〔羯磨具七非〕中,如結界法。一﹑者人非,不盡標盡相而集,界內別眾,得訶人訶。二﹑者法非,唱相不明,作法闇託,又訶不止等。三﹑者事非,標相及體三種分齊,混然一亂,不知彼此,二界錯涉,重結交互,遙唱遙結之類,並不成就。餘非例知。八者白四〔羯磨具七非〕如受戒法等。一﹑者人非,受者遮難,界中不集,僧數有缺,人雖五百,一一人中,五十餘法簡之不中,通非正數。二﹑者法非,受前進止八種調理,及論正受執文無差等。三﹑者事非,界相不明,衣缽非己之類。餘非例前。」資持記釋云:「第六〔單白羯磨七非〕,法非中,上句明根本從生,異篇合懺;次句明犯與不犯未窮情實。妄陳者括上兩過。事非中,初明非長,如毛[帛*系]帽[袖-由+末]小白缽器等;次明隱犯,僧不委知;三﹑明地弱,不勝羯磨;四﹑明濫託,言寄誰處。第七〔白二羯磨七非〕,人非中,上二句明身別,下句口別。事中三,初迷三相,二﹑昧兩界,三﹑遙唱結。第八〔白四羯磨七非〕,人非中,初句是所為非。界下,即能秉非,上句明別眾,僧下,顯非數。言五百者,趣舉至多,顯非易得。五十法者,據足數中六十餘人,然第四門十一人猶足生善,故減言之。法非中,八種者,即受法中十種方便,除少分法,及教發戒緣;隨機羯磨亦立八耳一﹑請師,二﹑安置,三﹑白差,四﹑出問,五﹑召入,六﹑乞戒,七﹑戒師白,八﹑對僧問。上即緣非。及下,正示法非。事非中,三位眾法,並出界非;以局處故。」(事鈔記卷五‧四五‧三)


受安陀會法

亦名:安陀會受法、五衣受法、下衣受法、五條衣受法

子題:下衣有四種、安陀會正從二品、縵安陀會受持、五條正衣三品、五條從衣二十一品、縵安多會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受安陀會法。佛言,三衣應受持;若疑,捨已更受。若有衣不受持者突吉羅;而不出受法。今準十誦加受持。若以青黃赤白黑五大色及上色染,律論並不成受。(一﹑正衣)若如法衣,應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下衣有四種:謂割截、[袖-由+聶]葉、褋葉、縵作。就中有正從二品,先明正有三種,從有二十一種。若作[袖-由+聶]葉、褋葉二種衣者,加受文時,餘詞同上;但改下[袖-由+聶]葉衣持,或褋葉衣持。(二﹑從衣)若從衣受持者,應如是加云:『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此安陀會,二十五條衣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如是三說。乃至九條七條,類此取解。其鬱多羅僧,僧伽梨,各有正從,加受差互,準上可知。(三﹑縵衣)若加縵安陀會,餘文如上,應言:『此縵安陀會受持。』三說。若擬作鬱多羅僧,僧伽梨者,並準安陀會法,唯約衣上下增減為異。」(隨機羯磨卷下‧二‧三)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依文為三,謂正、從、縵也。前正衣中,初明作法正儀。下衣有四種下,解其所以,謂割等四,如文列也。[袖-由+聶]葉一種,局在下衣;餘通上二。先正三品者,謂割、褋、[袖-由+聶]作五條也。從有二十一,謂取十八品大衣,二品中衣,一通縵者,同加安陀會也。……次縵安多會,如五分中開受服用,此通二眾衣也。皆是從攝題名異耳,據體一也。若從人正,則沙彌服。受法如下也。」(業疏記卷一八‧二七‧七)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亦名:行事鈔、事鈔

子題:四分、四分律初分、初分、比丘戒本、四分律第二分、第二分、比丘尼戒本、受戒犍度、說戒犍度、四分律第三分、第三分、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藥犍度、迦絺那衣犍度、拘睒彌犍度、瞻波犍度、訶責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滅諍犍度、尼犍度、法犍度、四分律第四分、第四分、房舍犍度、雜犍度、二十犍度離分三分、五百結集、七百結集、調部毗尼、毗尼增一、律、毗尼、教相所詮四字斯盡、上品持律之最、刪繁補闕、刪繁、繁廣、繁濫、補闕、行事、作善、止善、眾法緣成事、匡眾住持事、接物提誘事、檢察清心事、靜緣策修事、專精不犯事、犯已能悔事、內外資緣事、節身離染事、卑己謙恭事、外化生善事、待遇同法事、日用要業事、訓導下眾事、旁通異宗事、鈔有二義

行事鈔‧序:「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作者非無,標名顯別。」資持記釋云:「四分者,五部之別名,一宗之通號;從文段數,即以為目。翻就此方,總六十卷;新學多昧,委引示之。初分二十卷。從序至第二十,比丘戒本第二分十五卷。從二十一至二十八,八卷比丘尼戒本受戒犍度二十九至三十三,五卷。梵犍度,此云法聚,即篇品之名。說戒犍度三十四、五,二卷。此兩犍度,在第二分末第三分十四卷。總十六犍度。安居犍三十六自恣犍度三十七革犍度三十八衣犍度三十九、四藥犍度四十一,四十二前半絺那衣犍度四十二後半拘睒彌犍四十三前半,從國為名瞻波犍度四十三後半,從城為名訶責犍度四十四人犍度十二四十五前半藏犍度十三四十五後半遮犍度十四四十六前半破僧犍度十五四十六後半滅諍犍度十六四十七尼犍度十七四十八法犍度十八四十九第四分十一卷。前有二犍度,并後結集等四段。房舍犍度十九五十雜犍度二十五十一、二、三,共三卷,戒疏云十犍度離分三分是也五百結集五十四前半七百結集五十四後半調部毗尼五十五、六、七,共三卷毗尼增五十八至六十,三卷。以法正尊者於根本部中,隨己所樂,采集成文,隨說止處,即為一分;凡經四番,一部方就,故號四分。非同章疏約義判文。故業疏云,四分即說之斷章。斷字上呼,止也。戒疏云,四度傳文,盡所詮相,此據說之所至,非義判也。二十犍度離分三分,可是義開耶?問:『教流此土,四律已四、五、十、祇,祖師何意偏宗四分?』答:『此土受緣,始從四分,餘部雖翻,未聞依用。業疏云,神州一統,約受並誦四分之文,今所判釋,約受明隨,故立一部以為宗本。下云,今判其持犯,還約其受體。斯意明矣。』……者,梵云毗尼,華言稱律。今約戒疏,統括諸文,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下文云,又如世法據刑約制,道法亦爾,依根附教,各有差降,不可乖越,故曰法也。二﹑云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量有在,若律呂之分氣也。一年十二月,奇月屬陽名律,偶月屬陰名呂,一律一呂,各分二氣,則二十四氣。又云教相所詮四字斯,謂犯不犯,輕與重也。若解四字,通決無疑,是則上品持律之最。何名為犯?境緣具也。何名不犯?起對治也。何名為輕?因果微也。何名為重?反上句也。然此四相,非律不分。持犯不濫,有同氣候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謂之聿,秦謂之筆,出字書注。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又云,處劾決正,非筆不定等。……刪繁補闕者,刪謂能刪,繁即所刪;補謂能補,闕即所補。世多不曉,故須委釋。即分為二。初、刪繁者。自古傳律,情見不同,或疏或鈔十有餘家,口相傳授,亦非一二。凡於一事,解釋多途,必備而引之,則翳於行事。但直申正義,餘並削除。止用一言標破,如云,不同前解;諸說不同;餘義廢之;昔解多途等。今以標破之言,謂之能刪,屬在刪字;削去諸說,並號所刪,屬於繁字。上據義說,更須文證。鈔興意云,每所引用,先加覆檢,於一事之下,廢立意多,諸師所存,情見繁廣,今並刪略,止存文證等。問:『繁有幾種』?答:『略有二義:一﹑繁廣。即上所明諸師情見,刪除之者。如自然定方、七樹七間、戒場先後、夏中結解、受日限定等,並有多說,今於鈔中例皆不引,即義鈔、〔戒業〕兩疏所引古解者是。二﹑者繁濫。如欲詞牒緣、受日加乞之類,今並除之;即羯磨篇云今欲剋翦浮言,發揚聖旨等。又如知鐘之語、說戒淨口、安居通聚、自恣為非、僧網篇中廣列非制、師資篇中妄行杖罰之類,即僧網云,今則刪其繁惡,補其遺漏等。若依序文,正存前意;今取後說,非不兼通。縱有多述,不出於此。……二、明補闕者。自古持律,或隨己執見,或暗於教部;至於行事,未適時宜;如尺量短長、由旬大小、羯磨例皆白讀、問難不取解知、臥具謂非三衣、畜長不科減量、淨地不立唱相、七證全無請詞,斯類極多,例皆遺闕。今鈔約義準文,補令詳備。……行事者,行以運造為義,事即對理彰名。然事相多途,義須精簡。初、以事通善惡,此唯善事。二、就善中簡餘泛善,局明戒善。三、約上下兩卷眾共二行名作,中卷自行名止善。四、約諸篇細分諸事。上卷十二篇:標宗一篇,總勸行事。集僧已下有五事:初眾法緣成事集僧、足數、受欲、羯磨、結界五篇;二﹑匡眾住持事僧網;三﹑接物提誘事受戒、師資;四﹑檢察清心事戒、自恣;五﹑靜緣策修事安居。中卷四篇,有二事:初專精不犯事篇聚、釋相、持犯;二﹑犯已能悔事懺篇。下卷十四篇分八事:初內外資緣事衣、四藥、缽器;二﹑節身離染事對施、頭;三﹑卑己謙恭事僧像;四﹑外化生善訃請、導俗;五﹑待遇同法事主客、瞻;六﹑日用要業事雜行;七﹑訓導下眾沙彌及尼;八﹑旁通異宗事諸部。是則一部始終所詮行相,無非三業鼓動方便緣搆(構)而成,故云行事首題標此,特異群宗。本設化根源,正教詮宗骨。反光九代,斯言不虛。故序云顯行世事,方軌來蒙者,百無一本。此乃一家大要,遍見諸文。凡預學宗,彌須詳練,苟迷斯旨,餘復何言?……者,有二:一﹑採摘義,二﹑包攝義。謂於三藏正文,聖賢遺記,採拾要當,以為文體。下云撮略正文,即初義也。彼文既廣,備錄則繁,故於其間略提首後,詞省理足,下云包括諸意,即次義也。」(事鈔記卷一‧五‧二)


多人語釋名

亦名:多人說法釋名

子題:行籌五德具八法、三種行籌法、行籌法具三種、籌有二別、完籌、破籌

行宗記‧釋七滅諍法:「捉籌多者為是,所謂多人語也。」(戒疏記卷一六‧四三‧一三)

戒本疏‧七滅諍法:「多人語者,由評法相,取解不同。故召兩朋,同處面決。行籌五德具八法者,三種量度,詳審眾情;又知義理,邪正明決,依法行之。非法者多,且令散去;後當更斷,待法語人。事希法隱,故略不述。」行宗記釋云:「八法者,律云,不愛、不恚、不怖、不癡、知已行不行,有如是五法,應差行舍羅,並解種行籌法,共八也。三種如註所列(顯露、覆藏、耳語)。舍羅即籌籌有二別: 一﹑完, 二﹑破。從正者完籌,隨邪者捉破籌,多者為是。細尋可解。註中,此律下,示別名。事希下,三顯略。」(戒疏記卷一六‧四八‧八)


尼覆藏他重罪戒犯相

亦名:覆藏他重罪戒犯相

子題:覆藏心、尼不得比丘前發露罪還至尼邊悔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一、覆藏心)若獨住無人等,不成覆。如懺罪中。十誦,若尼被舉,狂亂心,覆者不犯。若狂止仍覆者犯。僧祇,若尼見尼犯重,應向人說。若犯罪人兇惡有勢力,恐有命梵難者。作念云,彼行業罪,報自當知;喻如失火燒舍,但自救身,焉知他事?得捨心相應。準此,無記心亦不犯。雖非捨心,無記不作覆心故。覆藏者,不善心中,藏匿前罪,恐人外聞,故成也。(二、釋發露)若欲發露,故不成者,(一﹑)謂非清淨者。(二﹑)若對先知不肯發者,二俱有過各須發露,故不成。如向有犯者懺,不成故。(三﹑)又識人名罪名種相者,須發露;反上不合。若前人受竟,更不須說,恐有無窮之過。若彼犯者已發竟,餘人雖覆,不成,根本無過故。(四﹑)十誦,尼不得比丘前發露還向尼前。若不識種相,至比丘所訊問取解還至尼邊悔。(三、釋結犯)四分,若尼知尼犯八重,食前知,食後時說,偷蘭;乃至初中後夜時分不說,並偷蘭;明相出,犯重。」資持記釋云:「犯中,初科,前引文示。指懺罪中,即中卷懺篇;明十種緣,皆不成覆。十誦,被舉是法隔。狂亂即非心。僧祇,難緣開不成覆。捨心相應,謂捨棄不說知心。準下,次以義詳,初示合開。無記,謂睡眠遺忘等。後明成犯,須不善心。次科,簡所對人,有四別。非清淨者,初簡有犯不懺也。先知不肯者,次簡覆藏不說也。二俱有過,彼此皆成覆故。向犯者懺,有誠例故。識人名等者,三﹑簡如實不妄。此通能所也。若前下,明一說。若彼下,明非覆。十誦,不得比丘者,四﹑簡異眾。僧尼位別,不得對首;唯聽不識,咨請犯相耳。三中,乃至,略食後知,初夜說;初夜知,中後說等。委如釋相解。」(事鈔記卷四二‧一七‧九)


羯磨人選

亦名:作羯磨人

子題:上座

資持記釋云:「若下,明選人。者,如五分說,即上無人。雖居眾首,必取解法,高臘無知,何足算也?故下,引證。律列四人,上座、次座,約位簡人;誦律、不誦,約法簡人。文闕第四。言持律者,即是第三,疏云,非謂誦文,必兼識義。四﹑不誦者,疏云,雖不連文累紙,而曉答成否。又云,四分總列,並據有能,應預未閑,亦開學悔。已下,遮濫。可知。」(事鈔記卷五‧四八‧一三)


羯磨通塞

子題:白文、緣本雙陳、緣、本、單牒根本、羯磨通示綱緣、羯磨別明緣本、緣本雙牒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一、牒名)明通塞者。(二、正釋)(一﹑單白)單白文中第一、第三、第五文義,通一百三十四法,更無增減。第二、第四句,由各隨事,故稱緣而牒,文隨事顯,故限局也。義存告眾,決判成就,故通一切。(二﹑羯磨)就羯磨中,大德僧聽,誰諸長老忍,不忍者說,僧已忍下,文義俱通白二、白四。中間牒緣、牒事,隨機不同。文局義通,類之可解。(三、結示)若鏡此義,得緣便作,不須看文;不了前緣,誦文亦失。」(事鈔記卷五‧五三‧一七)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辯通塞者,文義為二。(一,白文)(一、文義俱通)如單白中第一、第三、第五,此之三句,文義通一百三十四白也。依文謹誦,何有虧盈?(二、文局義通)第二、第四,此之二句,文局一事,義通諸務。試為舉之。(一﹑第二緣本雙陳)如結界云,舊住比丘,謂初也;牒方相者,謂事也。說戒白云,今僧十五日,亦是也;布薩說戒,亦事本也。受戒白云,某甲從和尚乃至清淨衣缽具足等,並緣也;今從僧乞戒,即事也。如是例通,緣本是一,自可知也。(二﹑第四單牒根本)至第四句中,單牒根本,略去前緣。縱有雙者,結翻非淨。何以括耶?故結界白云,於此相內結大界,豈非所為事也?說戒第四云,和合說戒,亦是也。受戒第四云,僧與某甲受具,亦是也。本義是通,受說文異。極知費辭,取解了。達則後不看文,覽事便作。可謂稱量羯磨。其致在於此乎。(二,羯磨)(一、通示綱緣羯磨之辭,亦同斯舉。大德僧聽、誰諸長老忍、僧忍者默然、不忍者便說、僧已忍作某竟,此字已前,文義皆通。中牒緣本,義通文局。僧忍默下,文義亦通。通據白二、白四兩羯磨也。(二、別明緣本俱通易解,莫非謹誦。文局義通,更牒一兩。……(一﹑義通)何謂義耶?羯磨法中誰諸長老忍前,緣本雙牒。長老忍僧已後,單牒根本勸僧和忍。此義通也。(二﹑文局)((一)白二當法)約文結界,此住處比丘為,僧今結界為。誰諸長老忍僧今結界下,直明結相竟,不牒於舊住,此略說緣也。結界既爾,白二同然。((二)白四受戒)受戒亦然。誰諸長老忍前,還誦白中第二,緣本雙牒。長老忍後,單牒〔根〕本云,僧今與某甲受戒者默然,不忍者說。此一既爾,白四例然。據此模軌,豈有浮亂?然時有煩略者,但翻譯治文不淨,故失翦耳。」(業疏記卷七‧二七‧一)(請參閱『受具戒白四羯磨』六○二上、『羯磨是非』一一一六中、『羯磨增減』一一二五下)


背請戒釋名

亦名:展轉食戒釋名

子題:數數食、處處食、重食、展前家食轉就後家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展轉食戒三十二。十誦云,數數食;五分同之;僧祇云,處處食;總一明判云背請戒。」  資持記釋云:「會異中,四律三名,無非重食。今云背請,乃是相傳,於義易顯,故云明判;疏云,隨俗取解,亦無過也。」(事鈔記卷二三‧一八‧二○)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釋此戒名,諸部各異。四分,展前家食轉就後家,故名也。僧祇云,數數,亦言處處食。十誦五分多伽,並同數數食。注戒本名背請者,隨取解,亦無過也。」行宗記釋云:「釋名中,初總引諸部。本宗獨異。祇律兩名,並約緣起重食為言;十誦等律,同上僧祇初名,語意大同,譯者隨立。注下,正示今文。背請之名,非出諸部;僧祇六念,乃有是言;自昔相傳,於義易顯。故云隨俗等。問:『何不依律而從俗者?』答:『若依律名,攝相不盡;如背前向後,更往前家,可如諸律,若直背前,亦成正犯,則非展轉處處等義;但云背請,理無不收。」(戒疏記卷一四‧二七‧一五)


與人女麤語戒人女義

亦名:人女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中,人女者,要有所了知解婬欲語也。」資持記釋云:「釋中,初緣。示境取知解者,以前婬觸,通於死活老幼睡覺;此戒必取解知言義,不解非犯;故特簡之。」(事鈔記卷一九‧一一‧一)


說法應籌量稱機

子題:深法、淺法、善說、惡說

行事鈔‧導俗化方篇:「毗尼母云,說法比丘,應籌量大眾,應說何法,而得受解;若聞深法得解,應為說深〔法〕,謂五分十二因緣涅槃等論;淺法者,謂布施持戒生天等論。若眾樂淺不樂深,不益前人名惡說;反此名善說。又應知文義之句,男女之音云云。又應除貪心,不自輕心,不輕大眾心。應慈心、喜心、利益心、不動心,立此等心,乃至一四句,令前人如實解者,長夜安樂。又不應起怖心,何以故?怖心說法令身疲頓,音不辨了,言不次比,說法不妙,義亦難解,應庠序安心為說。又應為眾說厭患法,遠離法,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等,如第七卷中。」資持記釋云:「初明量眾取解為先。五分,即五分法身;論自解云,者,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云五陰非也。深即出世法,淺即世間法。惡說者,成論謂之綺語是也。二﹑明解音義。男女音者,以男女性乖,事業乃異,隨其品類,言相須分,差互混同,不名善說。三﹑教用心,前明遠離三心。貪、縱、慢也,若為名聞利養眷屬,皆是貪心。下明成就四心。慈謂愍彼未悟;喜即令眾心安;利益謂使他開解;不動謂達法本空,無捨著故。般若云,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法華云,大慈悲為室對今慈喜,柔和忍辱衣利益,諸法空為座不動,能如是者,始可說法;衒學矜能,俱為謗佛。四﹑教安詳。怖心五過,不怖反之。五﹑令警眾。說厭患法,不令著世故。」(事鈔記卷三九‧四‧一二)


[國語辭典(教育部)]
期服

ㄐㄧ ㄈㄨˊ
古代的喪服。為齊衰一年的喪服。《梁書.卷三一.袁昂傳》:「昂幼孤,為彖所養,乃制期服。」宋.王?《燕翼詒謀錄.卷四.卑幼期喪免妨試》:「諸州士人以期制妨試,奔湊京轂,請自今卑幼期服,不妨取解。」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