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十六大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見十六國王條。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佛在世時各各強盛名為大國自後隨其王福互相吞并今或為小國或復磨滅無其國號者也王是之也


[佛光阿含藏]

謂佛陀時代印度之十六個大國。長阿含第四經闍尼沙經、法賢譯人仙經、羅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等諸經均有十六大國之名,惟各經所列舉互異。本經所載十六國名亦略異於巴利本。

上述經文之十六國家,為佛世時之十六大國,巴利本(D. vol. 2, p. 200)僅列出十國。


[佛光大辭典]

即佛世時古代印度之十六大國。據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所列,十六大國即:(一)鴦伽(梵 Avga),(二)摩竭陀(梵 Magadha),(三)迦尸(梵 Kāśi),(四)居薩羅(梵 Kośala 或 Kosala),(五)拔祇(梵 Vrji),(六)末羅(梵 Malla),(七)支提(梵 Cedi),(八)拔沙(梵 Vatsa),(九)居樓(梵 Kuru),(十)般闍羅(梵 Pañcāla),(十一)阿濕波(梵 Aśvaka),(十二)阿般提(梵 Avanti),(十三)婆蹉(梵 Matsya),(十四)蘇羅娑(梵 Śūrasena),(十五)乾陀羅(梵 Gandhāra),(十六)劍洴沙(梵 Kamboja)。鴦伽位於摩竭陀之東,佛世時隸屬於摩竭陀,其首都為贍波(梵 Campā)。摩竭陀為當時中印之強國,首都為王舍城(梵 Rājagrha)。迦尸位於摩竭陀之西、居薩羅東南,正當現今之貝那拉斯,具有大勢力。居薩羅位於中印北部,與摩竭陀共為當時之強國,釋迦族隸屬之。拔祇隔恒河在摩竭陀之北,與離車、毘提訶諸族同盟,成立共和國。末羅在拔祇之北,以拘尸那揭羅城為首都。支提位於迦尸之西,以憍賞彌為首都。拔沙在迦尸之西、支提之南,時或視同支提。居樓位於恒河上流西岸,正當現今德里之地。般闍羅隔恒河在居樓之東,分成南北二部。婆蹉位居樓之南,鹽牟那河(梵 Yamunā)西岸。蘇羅娑亦在鹽牟那河西岸,北鄰婆蹉,末土羅為其都城。阿濕波位於蘇羅娑之南,補多勒迦為其首都。阿般提位於阿濕波之南,以鄔闍衍那為都邑。乾陀羅占五河地方旁遮普之西北,首都為呾叉始羅。劍洴沙位印度河西岸,正當乾陀羅之西南,墮羅鉢底為其首府。

據近世之研究,在釋尊當時,十六國並非依地理性或政治性加以區分,其區分法應係採錄歷來有關種族勢力分布之說法。附十六國略圖如上頁。

有關十六大國之國名,異稱頗多。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出曜經卷二十二廣演品、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四、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受持品等,皆列有不同名稱之十六國。 p37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十六大國(梵ṣodaśa-mahajanapadā,巴soḷa-sa-mahājanapadā)

謂釋尊在世時,印度的十六大國。即鴦伽(Aṅga)、摩竭(Magadha)、迦尸(Kaśi)、居薩羅(Kośala)、跋祇(Vṛji)、末羅(Malla)、支提(Ceḍi)、跋沙(Vatsa)、居樓(Kuru)、般闍羅(Pañcāla)、阿濕波(Aśvakā)、阿般提(Avanti)、婆磋(Matsya)、蘇羅婆(Śūrasena)、乾陀羅(Gandhāra)、劍洴沙(Kamboja)。語出《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等。

其中,鴦伽又作鴦騎、鴦誐、決伽或鴦伽摩伽陀等,位摩揭陀之東,佛在世時似已隸屬摩揭陀,首都贍波城(Campā)。摩竭又作摩揭陀,或傍伽摩伽陀等,首都王舍城(Rājag-ṛha),佛時代在中印度為最大強國。迦尸又作迦夷,首都波羅捺斯(Bārāṇasī),位摩揭陀之西、居薩羅之東南,於兩強國間沒有大勢力。居薩羅又作憍薩羅,以舍衛城(Śrāvastī)為中心,位中印度北部,與摩揭陀同為當時之大強國,據稱釋迦族亦在其屬下。

跋祇又作拔祇、毗時、越時或佛栗氏等,隔恆河位摩揭陀之北,與離車(Licchavi,都城毗舍離)、毗提訶(Videha,都城蜜稀羅)等諸族組成共和國。末羅又作跋羅、末利、末牢等,位跋祇之北,首都拘尸那揭羅城(Kuśinagara)。支提又作支陀或脂提渝等,位迦尸之西,首府為憍賞彌(Kauśāmbī)。跋沙又作跋蹉、筏蹉或越蹉等,在迦尸之西、支提之南,時或與支提視為同一,首都亦為憍賞彌。

居樓又作拘樓、拘類、句留、俱盧等,位恆河上流西岸,相當現今之德里(Dehli),首都為因陀羅布拉斯達(Indraprastha)。般闍羅又作般闍荼、半時羅、半闍等,隔恆河在居樓之東,由北部般闍羅(Uttara-pañcāla,都於北部的坎毗拉),南部般闍羅(Dakṣiṇā-pañcala,都於南部的羯若鞠闍)組合而成。阿濕波又作阿攝貝、阿說迦或頗漯波等,在蘇羅婆之南,首都補多勒迦(Potalaka)。阿般提又作阿般陀、阿和提、阿雲頭等,在阿濕波之南,此地後稱瑪爾巴(Malva),首都為鄔闍衍那(Ujjayani)。

婆蹉位居樓之南、鹽牟那(Yamunā)河西岸。蘇羅婆又作蘇羅吒、戌洛西那、首羅先那,亦在鹽牟那河西岸,當婆蹉之南鄰,都城末土羅(Madhurā)。乾陀羅又作健馱邏,位五河地方(Panjab)的西北部,首都為呾叉始羅(Takṣaśilā)。劍洴沙又作甘菩遮,位印度河西岸,當乾陀羅之西南,首都為墮羅鉢底(Dvārapati)。

據近世的研究,此十六大國並不是依釋尊當時的地理或政治情況而作的區分,而是歷來種族勢力分布狀況的反映。因為若就政治區分,則應包括當時存在的西維(Sivi)、摩突羅(Madra)、烏仗那(Udyāna)等國才是。此外由此十六大國中含有末羅,支提等小國,以及在當時已隸屬於鄰國的鴦伽、迦尸等國,卻不含蓋東方及鴦伽以東的孟加拉(Bengal)地方,亦可得到印證。

此十六大國的國名,諸經說法不同,然〈闍尼沙經〉之異譯《人仙經》、相當於〈闍尼沙經〉的巴利《長部》〈闍尼沙經〉、《出曜經》卷二十二〈廣演品〉、《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大方等無想經》卷一等所列舉的十六國名卻是同種傳說的異傳。至於《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受持品〉、新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奉持品〉則採錄不同的十六大國說,與〈闍尼沙經〉等所列出入較多。

〔參考資料〕 《梵網經》卷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三;《菩薩戒本疏》卷上;《天台菩薩戒疏》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三;T. W. RhysDavids《Buddhist India》;憍桑比〈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的政治形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1})。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