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剎那四相

[法相辭典(朱芾煌)]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然有為法,因緣力故;本無今有。暫有還無。表異無為,假立四相。本無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暫停,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如何無法,與有為相?表此後無,為相何失。生表有法先非有。滅表有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故此四相,於有為法,雖俱名表;而表有異。此依剎那假立四相。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寄顯四相

寓託生、住、異、滅四相,由粗(滅、異、住)至細(生),以顯示始覺斷惑之四位。即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所載之寄生、住、異、滅四相之粗細(生相為細,其他三相為粗),以顯示不覺、相似、隨分、究竟四覺之分齊。十信位中之凡夫,就三細六粗中之起業相,乃覺知前念之起惡,止息後念之惡業不起,稱為覺知滅相,然就惡業而言,尚不覺知無明惑之一分,故此位仍稱不覺;二乘三賢之人覺知計名字相、執取相,即指覺知異相,雖覺知無明不覺之一分,然尚為地前比觀之位,故稱相似覺;地上菩薩覺知住相,雖未斷離微細業相,既覺知二障,故稱隨分覺;覺知第一之業相,即覺知生相,此乃覺知最極微細之惑,故稱為究竟覺。此蓋以四相寄顯四位,以免與剎那四相(生、住、異、滅四相剎那剎那於諸法相續)混同。 p4498


[法相辭典(朱芾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一頁云:云何第三名生行相?謂於五趣差別生起因緣愛中,正觀行相。

二解 瑜伽一卷十六頁云: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如彼論一卷十六頁至二卷五頁釋。

三解 如生支差別中說。

四解 瑜伽四十六卷二頁云:即於此中前剎那行,自性滅壞無間,非先諸行剎那自性生起;正觀為生。

五解 瑜伽五十二卷五頁云:由有因故;諸行非本,自相始起;說名為生。

六解 瑜伽五十六卷二頁云:問:依何分位,建立生?此復幾種?答:依現在分位,建立生。此復三種。所謂剎那生,相續生,分位生。

七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云:所言生者:謂初結生。即名色位。等生,則是胎藏圓滿。

八解 顯揚一卷十五頁云:生者:謂諸行自相發起性。

九解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本無今有,有位名生。又云:生表有法先非有。此依剎那四相釋。又云:初有名生。此依一期四相釋。

十解 雜集論二卷二頁云:生者:謂於眾同分諸行本無今有性,假立為生。問:外諸色等,亦有生相,何故唯舉眾同分耶?答:為於有情相續,建立有為相故。所以者何?外諸色等有為相,成壞所顯;內諸行有為相,生老等所顯故。

十一解 五蘊論六頁云:云何為生?謂於眾同分中,諸行本無今有為性。

十二解 廣五蘊論十四頁云:云何生?謂於眾同分所有諸行,本無今有為性。

十三解 如四行了集諦相中說。

十四解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生云何?謂令諸蘊起。

十五解 法蘊足論五卷七頁云:生、謂彼諸有情類,即於彼彼有情聚中,諸生,等生,趣入,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命根起,總名為生。



瑜伽十一卷十二頁云:住者:謂於所緣,不流散故。

二解 瑜伽十三卷三頁云: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三解 瑜伽十三卷十七頁云:云何住?謂四識住,或七識住。

四解 瑜伽二十卷二十一頁云:謂處空閒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總名為住。

五解 瑜伽二十四卷十三頁云:復如有一,住經行處,住諸同法阿遮利耶鄔波陀耶及諸尊長等尊長前;如是等類,說名為住。

六解 瑜伽四十六卷二頁云:諸行生已;即時未壞;正觀為住。

七解 此釋十住之住。瑜伽四十七卷二十六頁云: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

八解 此釋四相中住位之住。瑜伽五十二卷五頁云:即彼諸行,生位暫停,說名為住。

九解 此釋四識住之住。瑜伽五十四卷二頁云:若諸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愛;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由此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諸異生性。以於內身能取能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是名為住。

十解 瑜伽五十六卷二頁云:問:依何分位建立住?此復幾種?答:即依生分位建立住。此復三種。謂剎那住,相續住,立製住。

十一解 瑜伽六十三卷八頁云: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為住耶?答:繫心於內所緣境界;於外所緣,不流散故。

十二解 此釋住學勝利之住。瑜伽八十二卷十一頁云:此中住者:是俯就於時,精勤修習,名之差別。此住自性,離所說學無有別法。種種威儀,攝受時分,故名為住。

十三解 顯揚一卷十五頁云:住者:謂諸行生時,相續不斷性。

十四解 瑜伽八十七卷十五頁云:無相解脫門為依止故;說名為住。

十五解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生位暫停,即說為住。又云:住表此法暫有用。此依剎那四相釋。又云:生已相似相續名住。此依一期四相釋。

十六解 雜集論二卷三頁云:住者:謂於眾同分諸行相續不變壞,假立為住。

十七解 五蘊論六頁云:云何為住?謂即如是諸行,相續隨轉為性。

十八解 廣五蘊論十四頁云:云何住?謂彼諸行相續隨轉為性。

十九解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住云何?謂令已生諸行不壞。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住別前後,復立異名。又云:異表此法非凝然。此依剎那四相釋。又云:即此相續轉變名異。此依一期四相釋。

二解 此勝論師義。唯識述記五卷七頁云:異、體許多。依九實故。而數不定。或總實異,或別實異。九實一一有細分故。又云:異句體者:常於實轉。是遮德等心心所因,是表實性心心所因。但於實轉,異實之物。實由有此,異於德等,故名為異。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云何第一名滅行相?謂於永斷煩惱滅中,正觀行相。

二解 瑜伽四十六卷二頁云:從此諸行生剎那後,即此已生諸行剎那、自性滅壞;正觀為滅。

三解 瑜伽五十二卷五頁云:生剎那後,諸行相盡;說名為滅。亦名無常。

四解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頁云:所言滅者:謂餘煩惱斷故。

五解 瑜伽八十四卷六頁云:所言滅者:謂於無學、一切依滅。

六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頁云: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七解 如四行了滅諦相中說。

八解 成唯識論二卷一頁云:暫有還無,無時名滅。又云:滅表有法後是無。此依剎那四相釋。又云:後無名滅。此依一期四相釋。

九解 雜集論八卷十四頁云:由有如是俱離繫故;當來苦滅。故次問言:何故名滅?當來彼果、苦不生故。能成未來苦不生法,故名為滅。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