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八種自在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如來之大我,有八種之自在。見八大自在我條。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四種我

凡夫、外道、三乘、如來等四類人對「我」之了悟與觀點有如下差別,即:(一)凡夫妄計我,謂世間凡夫不能了知五陰等法皆空,而認為實有我身,以及「我」之自主性,遂造作諸業,流轉於生死輪迴而無有休止。(二)外道神我,謂外道之人於五陰中妄計識神如麻豆等,或計徧身,起於我見,遂墮於邪見而輪迴生死。(三)三乘假我,謂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陰等法,皆虛假不實,悉無有我,是為三乘之假我。(四)法身真我,謂如來法身量等虛空,無所不徧,故於無我法中,明示八種自在我,是為法身之大我。〔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上一〕 p1803


自在

梵語 īśvara(音譯伊濕伐羅), vaśitā,巴利語 issara。又作無礙、縱任。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做任何事均無障礙。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稱為自在人。菩薩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種類:

(一)二種自在,據華嚴經疏卷六所載:(1)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諸法之圓融自在。(2)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自在現身說法,化導眾生。

(二)四種自在,據辯中邊論卷上、大乘莊嚴經論卷五載,指第八不動地以上菩薩所具之自在力:(1)無分別自在,謂捨棄一切功用之行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分別之想而得自在。(2)剎土自在,又作淨土自在。謂能自由生於各種國土而令諸國土清淨。(3)智自在,謂至第九善慧地即得無礙智,於說法教化任運自在。(4)業自在,謂至第十法雲地即無煩惱業縛,更無障礙。又自在王菩薩經卷上亦列有四種自在:(1)戒自在,謂由修行具足戒而諸戒具足,所願皆成。(2)神通自在,謂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無礙。(3)智自在,謂具足陰智、性智等五智而無滯自在。(4)慧自在,謂修得義無礙智、法無礙智等四無礙智,能通曉諸法,詮釋經典之章句。

(三)五種自在,據大寶積經卷六十八遍淨天授記品所載:(1)壽命自在,謂菩薩雖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無生、死、夭、壽,然為度脫有情,遂以諸方便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而無有罣礙。(2)生自在,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而去、住無礙。(3)業自在,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通,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業皆勝任無礙。(4)覺觀自在,覺,即粗心;觀,即細心。菩薩化導有情,雖有思惟,然遠離散亂,隨願度脫而平等無礙。

(四)八種自在,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所載,如來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現一身為多身,(2)示現一塵身而充滿大千世界,(3)大身輕舉遠到,(4)於一土而化現無數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無法想,(7)說一偈義而經無量劫,(8)身遍諸處而猶如虛空。

(五)十種自在,據舊華嚴經卷二十六「十地品」載:(1)命自在(梵 āyur-vaśitā),又作壽命自在、壽自在。謂菩薩於長劫中住持壽命,化益眾生無窮。(2)心自在(梵 ceto-vaśitā),謂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於深智。(3)財自在(梵 pariskāra-vaśitā),又作資具自在、眾聚自在、莊嚴自在、物自在。謂菩薩以大莊嚴來莊嚴一切國土。(4)業自在(梵 karma-vaśitā),謂菩薩於諸業得大自在,而隨時受報。(5)生自在(梵 upapatti-vaśitā),又作受生自在。謂菩薩自在受生於一切國土。(6)願自在(梵 pranidhāna-vaśitā),謂菩薩隨所願於隨時隨處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śitā),又作解脫自在、信自在、勝解自在。謂菩薩於一切世界能見諸佛充滿。(8)如意自在(梵 rddhi-vaśitā),又作神力自在、神變自在。謂菩薩能示現一切大神變。(9)智自在(梵 jñāna-vaśitā),謂菩薩於念念中,示現覺悟如來之十力無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śitā),謂菩薩示現無量無邊之法門。

行六波羅蜜可成就十種自在,即行法施、無畏施、財施,可順次成滿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持戒行能成滿業自在、生自在;精進行能成滿願自在;忍辱、安受、通達等三忍行能成滿信解自在;靜慮行能成滿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滿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於諸經典中,其名稱與順序略異。如舊華嚴經卷三十九離世間品,列舉眾生自在、剎自在、法自在、身自在、願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種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種自在,遂成百種自在。〔新華嚴經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經卷三、寶雨經卷四、梁譯攝大乘論卷下、顯揚聖教論卷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華嚴經疏卷四十七〕 p2518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一)煩惱的別名︰由於貪等煩惱束縛眾生,令不自在,故稱為「縛」。《順正理論》卷五十四云(大正29‧644b)︰「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即是能遮趣離染義。」《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云(大正31‧724a)︰「於善方便不得自在,故名為縛。猶如外縛縛諸眾生,令於二事不得自在,一者不得隨意遊行,二者於所住處不得隨意所作。當知內法貪瞋癡縛亦復如是。」

縛,有三縛、四縛等種類。

(1)三縛︰又稱三結。指貪縛、瞋縛、癡縛,《雜阿含經》卷三十二說是貪欲縛、瞋恚縛、愚癡縛。此三縛係由苦、樂、捨三受所立,此中,貪縛束縛眾生令處於壞苦,瞋縛令處於苦苦,癡縛令處於行苦,由於此貪、瞋、癡三毒之作用,故對於善方便不得自在,故名為縛。

(2)四縛︰又稱四結。指欲愛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華嚴經孔目章》卷三所舉,與此稍異。其四縛為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取身縛、見取身縛。

(二)相應縛與所緣縛︰「相應縛」即隨眠束縛與之同時相應的心、心所法。「所緣縛」即指隨眠束縛所緣之法。《大毗婆沙論》卷八十六謂四諦及修道所斷之有漏法,有被各部(苦所斷法至修所斷法五部)之隨眠所隨增之義,就中,同時相應之心、心所法為彼隨眠所縛,不得自在,稱為相應縛。所緣之法亦為彼隨眠所縛,稱為所緣縛。其文云(大正27‧442c)︰
「唯於有漏,隨眠緣彼必隨增故,雖緣無漏而不隨增,故無縛義。相應縛者,要彼相應煩惱未斷,煩惱斷已,雖有相應而無縛義。(中略)此中有五部法,即為五部隨眠隨增。五部法者,謂見苦所斷法乃至修所斷法。五部隨眠應知亦爾。此中,見苦所斷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中略)此中,見苦所斷相應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自部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他部者,唯有所緣縛。見苦所斷不相應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皆唯有所緣縛。」

然而,譬喻者認為隨眠於所緣及相應無隨增之義,因此,亦無此二縛。謂隨眠若於所緣隨增,則緣無漏法時亦應隨增,若於相應隨增,則無關彼之未斷已斷,一切時皆應隨增,然緣無漏法時則不隨增。

(三)相縛與粗重縛之別︰二者又稱相惑、粗重惑。執著遍計所執之自性為相縛;執著依他起之自性為粗重縛。蓋依他性之惑是惑之體,束縛眾生令感後果,故稱之為粗重縛;分別性之惑僅係惑之緣,即所緣之相分繫縛見分之義,故稱之為相縛。《三無性論》卷上云(大正31‧870c)︰
「若分別性起,能為二惑,繫縛眾生,一者相惑,二者粗重惑。相惑即分別性,粗重惑即依他性。此二惑所以得立者,於依他性中,執為分別性,故得立。釋曰︰呼分別性為相惑者,相謂相貌,說相貌為惑。能為惑緣,故說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說輕重者,分別性但是惑緣說惑,故說為輕;依他性正是惑體,故說粗重。由相惑故,能障無分別智,不合無分別境,分別相貌故。由粗重惑正感後生,得諸苦等。兩必相由而有故,言二惑繫縛眾生也。」

◎附一︰數論派之「三種繫縛」(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數論外道立三種縛。即自性縛、布施縛、變異縛三者。「繫縛」,謂由於無智而繫縛自身,而使自身處於人天獸等之中。共有自性等三種縛。

(1)自性縛︰有婆羅門出家學道,以有厭心而離欲,但未有實智,是故無解脫,是人死時沒於自性、覺、我慢及五唯等八性,在其中未得解脫而計為解脫,後輪轉時於三世間更受粗身,說厭離故沒自性中,是名自性縛。

(2)布施縛︰謂有人計我今行大施,作大祠天事,今飲須摩味,於後世間我應受樂,因此憂欲而受生生死。

(3)變異縛︰謂於梵王等處所得微細、輕妙等八種自在,此八種自在與覺相應,故稱變異縛;又,反於自在者即不自在,由不自在故一切處所皆有障礙,此障礙亦稱變異繫縛。

◎附二︰〈四縛〉(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四縛(梵catvāraḥ kāya-granthāḥ ,巴cattāro kāya-gantha),指繫縛眾生之身,使永遠流轉生死的四種煩惱。又作四身繫、四身縛、四結。即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及我見身縛。《長阿含》卷八〈眾集經〉云(大正1‧50c)︰「復有四法,謂四縛。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鞞婆沙論》卷二云(大正28‧429c)︰「四縛者,欲愛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問曰︰四縛有何性﹖答曰︰欲愛身縛欲界愛五種,瞋恚身縛恚五種,戒盜身縛三界六種,我見身縛三界十二種。此二十八是四縛性。」

此中,貪欲身縛又名貪身繫或欲愛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等境生貪愛之心,因此起諸惑業繫縛身。瞋恚身縛又名瞋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等境起瞋恚心,因此起諸惑業繫縛身。戒盜身縛又名戒取身縛,謂以非因計因而持邪戒,因此起惑業繫縛身。我見身縛又名此實執取身繫,謂執我見而起惑業繫縛身。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顯揚聖教論》卷十五;《成唯識論》卷五、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二(上)。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