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一由旬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雜語)里程名。見由旬條。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如意珠

(物名)Cintāma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為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三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為如意珠。」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忉利天

(界名)Trāyastr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羅夜登陵舍天。譯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須彌山之頂,閻浮提之上,八萬由旬之處。此天之有情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世間百年為一日一夜),城廓八萬由旬,名喜見城,帝釋居之。巔之四方有峰,各廣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頂天,喜見城天,私他天,俱吒天,雜殿天,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離險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軟天,雜莊嚴天,如意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日行天,閻摩那娑羅天,連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曼陀羅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燄輪光天,清淨天,是為三十三天。玄應音義二曰:「忉利,此應訛也。正言多羅夜登陵舍天,此譯云三十三天。」慧苑音義上曰:「忉利,訛言。正云怛利耶怛利奢,言怛利耶者此云三也。怛利舍者十三也,謂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城,當中有一天城,帝釋所居。總數有三十三處,故從處立名也。」法華經勸發品曰:「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


拘盧舍

(雜名)毘曇論,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拘盧舍。今之二里也。八拘盧舍為一由旬。今十六里也。


日宮

(術語)日天子宮殿也。立世阿毘曇論日月行品曰:「從閻浮提地高四萬由旬,此處日月行,半須彌山等遊乾陀山。是日月宮殿團圓如鼓,(中略)是日宮者,厚五十一由旬,廣五十一由旬,周迴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宮殿,頗梨所成,赤金所覆。火大分多,下際火分復為最多,其下際光亦為最勝,是其上際金城圍繞。(中略)人非人等,龍樹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中略)是宮殿說名修野,是日天子於其中住,亦名修野。」


波吒釐

(地名)Pāaliputra,又作波吒釐子,波吒利弗,波吒羅,波吒梨耶,波羅利弗多羅,巴連弗。本為樹名。遂以名城,摩竭陀國之帝都也。初云拘蘇摩補羅城,後改名波吒釐子城,以此城為波吒釐樹之神子而築也。阿輸迦王於是建都。西域記曰:「昔者人壽無量歲時,號拘蘇摩補羅城(Kuśāgārapura巴Kusumapura)(唐言香花宮城),王宮花多,故以名焉。逮人壽數千歲,更名波吒釐子城(舊曰巴連弗邑,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波吒釐,亦云波吒梨耶,舊言巴連弗,訛也。是一華樹名,因此花樹以目城。」智度論三曰:「佛涅槃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一小城,廣長一由旬,名波羅利弗多羅。」宗輪論述記曰:「波吒釐子城者,波吒釐者,樹名也。子者,樹之兒也。城因樹兒以立,故名波吒釐子。」慧琳音義十曰:「波吒羅國,亦波吒釐。」善見律一曰:「波吒利弗國阿育王。」


菴羅

(植物)果名。又作菴婆羅,菴羅(波利),菴沒羅等。維摩經佛國品什註曰:「菴羅樹,其果似桃非桃也。」同肇註曰:「先言柰。」西域記四曰:「菴沒羅果,雖同一名,而有兩種:小者生青熟黃,大者始終青色。」玄應音義八曰:「菴羅或言菴婆羅,果名也。案此花多,而結子甚少矣。果形似梨。舊譯云柰,應誤也,正言菴沒羅。」起世經一曰:「鬱多羅究留洲,有一大樹,名菴婆羅。其木縱廣七由旬,下入于地,二十一由旬,出高百由旬,枝葉垂覆五十由旬。」名義集三曰:「庵羅,正言庵沒羅,或庵羅(波利)。」參照菴摩羅條。梵Āmra,巴Amba。


鐵剌林地獄

(界名)犯邪婬人所墮之處。智度論十七曰:「若犯邪婬,侵他婦女,貪受樂觸,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鐵剌林地獄中,剌樹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喚此罪人:上來共汝作樂。獄卒驅之令上,剌皆向下貫剌罪人,身被剌害,入骨徹髓。既至樹上,化女還復蛇身,破頭入腰,處處穿穴。」


龍華三會

(術語)彌勒佛於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盡上中下三根之眾生,故曰龍華三會。羅什譯之彌勒下生經曰:「坐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既轉法輪,度天人已,將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爾時去雉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中略)爾時彌勒初會八萬四千阿羅漢,第二會有九十四億人,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民,皆是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法弟子。」心地觀經二曰:「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中略)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半由旬量

由旬是梵言具云踰繕那。此曰和合。謂以多俱盧舍和合成故。案佛本行集第十二云。七微塵成一[穴/匆/心]牖塵。七[穴/匆/心]成一兔毛頭塵。七兔毛塵成一羊毛頭塵。七羊毛塵成一牛毛塵。七牛毛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虱。七虱成一芥子。七芥子成一大麥。七大麥成一指節。七指節成尺。二尺成一肘。四肘成一弓。五弓成杖。二十杖名一息。八十息名一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由旬。準此方尺量二里餘八十步當一俱盧舍。計一由旬合有一十七里餘二百八步或百一由旬。如此方一驛地也


恒伽河

準經香山頂上有阿耨達池。其池四面各流出一河。東面私陀河。從金剛師子口流出。其沙金剛。東入震旦國便入東海。南面恒伽河。從銀象口流出。其沙白銀。流入南印度便入南海。西面信度河。從金牛口流出。其沙黃金。流入信度國便入西海。北面縛蒭河。從瑠璃馬口流出。其沙是瑠離。流入波斯拂林便入北海。其池縱廣五十由旬。四面口各一由旬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兩卷

上都高反欲界第二天名也亦名三十三天在湏[弓*(乞-乙+小)]山頂上是帝釋所居也帝釋身長一由旬衣長二由旬廣一由[句>旬]衣重六銖壽天千歲論云人間一百歲為卅三天一晝夜如是日月歲數卅三天壽千歲當人閒三億六百万歲也經云湏[弓*(乞-乙+小)]山頂去地八万四千由旬論云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十六里為一由旬


[佛光阿含藏]
有石牛幢

起世因本經(大一‧三六六下)作:「有一石牛,高一由旬,以此因緣,故名瞿陀尼洲。」


猶如鐵城縱廣一由旬,……不可稱計

「猶如鐵城縱廣一由旬,……不可稱計。」雜阿含卷三十四第九四二經(大正‧卷三四‧九五○經)作:「譬如,比丘!有士夫壽命百歲,晨朝憶念三百千劫,日中憶念三百千劫,日暮憶念三百千劫,如是憶念劫數,百年命終,不能憶念劫數邊際。」


摩師山

摩師山(Macchīkasanda)(巴),城市名,離舍衛城三十由旬(一由旬約四十里)。


由旬

由旬(yojana)(巴),又作俞旬、由延,為印度計里程之數目,一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四種說法,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

由旬(yojana)(巴),計算距離之單位,一由旬約計七哩。

由旬(yojana)(巴),印度計算距離之單位。其說法不一,有謂三十里或四十里為一由旬

由旬(yojana)(巴),又作由延,印度計里程之數目,為帝王一日行軍之里程。一由旬為四十里,或謂三十里。「旬」,麗本作「延」,今依據聖本改作「旬」。


[佛光大辭典]
五苦

五種苦惱。經論中有諸多異說,如五苦章句經所舉五趣之苦,即:(一)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並依先世之所作而定壽命長短,又諸天皆有命盡、劫盡二大災。(二)人道苦,由奴婢下使至帝王轉輪聖王,皆受生老病死、飢渴寒熱等無量百千種之苦。(三)畜生苦,禽獸蟲魚等類皆受飢渴寒熱、供人取食、相互噉食等萬般之苦。(四)餓鬼苦,餓鬼身長一由旬,而咽細如鍼孔,其喉中噴火,不得飲食。(五)地獄苦,地獄有鐵城鑊湯、劍樹刀山等八寒八熱之苦。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就苦之自體列舉五種,即逼迫苦、眾具匱乏苦、界不平等苦、所愛變壞苦、三界煩惱品粗重苦等五苦。復列舉五樂所治之五種苦,即因苦、受苦、唯無樂苦、受不斷苦、家欲界結尋異生苦。此外,廣弘明集卷三十說生、老、病、死、愛離五苦。釋氏要覽卷上則說多食之五苦。

另如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所舉之五苦,即:(一)生老病死苦,眾生初受生時,在母體中窄隘不淨;及出胎時,冷風觸身,如被物刺;至衰老時,氣力羸劣,動止不寧,復有疾痛寒熱所惱;最後至命終時,四大分離,神識飄散,此等因緣,悉皆是苦。(二)愛別離苦,常與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三)怨憎會苦,所憎惡之人,本欲遠離,卻反而常相聚。(四)求不得苦,於世間色聲之境,及一切利養之種種可愛樂者,心生貪欲而不能得。(五)五陰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在此為一身之總稱。謂五陰之身,受熾盛之諸苦。〔菩薩地持經卷七、顯揚聖教論卷十五、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一〕 p1121



計量物體長短之用具。又為長度單位。古代印度對尺之製法不詳,但關於長度單位,則有各種規定,如大乘入楞伽經卷一載,一一剎為幾塵(梵 rajas),一一弓(梵 dhanu)為幾肘(梵 hasta),幾弓為俱盧舍(梵 krośa)、半由旬(梵 ardha-yojana)、由旬(梵 yojana)等。此外,另有兔毫(梵 śaśa)、隙遊(梵 vātāyana)、蟣(梵 liksā)、羊毛(梵 edaka)、穬麥(梵 yava)等名稱。另於俱舍論卷十二,亦詳細列舉各種有關長度之單位名稱,從最小單位之極微(梵 paramānu),以七進位法,次第為微(梵 anu)、金塵(梵 loha-raja)、水塵(梵 ab-raja)、兔毛塵(梵 śaśa-raja)、羊毛塵(梵 avi-raja)、牛毛塵(梵 go-raja)、隙遊塵(梵 vātāyanacchidra-raja)、蟣、蝨(梵 yūka)、[麩-夫+廣]麥(梵 yava)、指節,復以三指節為一指,二十四指為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為村莊至阿練若(無人之寂靜處)之距離,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梵 yojana),即一由旬。以上各種長度單位之名稱皆係採用自然物及人體之部分為規準,散見於諸經論中,為印度古代一般人所廣泛使用之長度計量名稱。於我國,據說文解字卷八下載:「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其後一尺之長隨時代而變遷,至唐代,有小尺、大尺之分,舉凡樂器、藥品、觀測日景等特殊用途用小尺,一般用途則用大尺。〔大唐西域記卷二、漢書卷二十一上律歷志〕 p1383


日行五風

據起世因本經卷十最勝品載,日天宮殿縱廣五十一由旬,上下四方悉皆正等,牆壁欄杆皆由金銀琉璃所成,宮殿成四方形,但遠看卻似圓形,宮殿之中有五種風吹轉而行,故稱日行五風。五風指:(一)持,謂日宮殿因風任持,行於空中而不墜落。(二)住,謂日宮殿因風任持之力,而於空中得安住。(三)隨順轉,謂日宮殿因風所吹,而於空中任運隨轉。(四)波羅訶迦,即攝持之義。謂日宮殿因風攝持而行。(五)將行,謂日宮殿因風將助,能於空中速疾而行。 p1453


日宮

即日天子之宮殿。據立世阿毘曇論日月行品載,殿名脩野,位於自閻浮提地高四萬由旬處,其厚廣各五十一由旬,周迴一五三由旬,為頗梨所成,赤金所覆。 p1453


加曇婆樹

梵語 kadamba,巴利語同。意譯為條莖。又稱迦曇婆樹。係產於印度之喬木。六月左右開花,氣味芳香,花呈球形,色白略帶黃綠。隋代闍那崛多等譯之起世經卷一謂,弗婆毘提訶洲有一迦曇婆樹,縱廣七由旬,入地二十一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垂覆五十由旬。惟此一記載不符今日所見之加曇婆樹。又印度教徒以此樹為吉栗瑟拏神(梵 Krsāa)之聖樹,並謂吉栗瑟拏與其妃羅達常於此樹下遊居。〔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一不空見本事品、大樓炭經卷一〕 p1577


四王天

梵名 Caturmahārājika-deva。係欲界六天中之第一,天處之最初。又稱四大王眾天、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眾天。佛教之世界觀中,於須彌山之第四層,有一山名由犍陀羅,山有四頭,四天王及其部眾各居其一,各鎮護一天下,故稱護世四天王、四鎮,其居所則稱「四王天」。四天王即東面之持國天(梵 Dhrtarāstra)、南面之增長天(梵 Virūdhaka)、西面之廣目天(梵 Virūpāksa)、北面之多聞天(梵 Dhanada 或 Vaiśravana)。四王天與忉利天合稱為四王忉利。 又依長阿含經卷十八載,須彌山之北面係由天金而成,東面為天銀,西面為天水晶,南面為天琉璃,四面各出四埵,高七百由旬,距大海有四萬二千由旬,此即四天王所居之宮殿所在,即: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住賢上城;南方增長天王能令眾生善根增長,住善見城;西方廣目天王能以淨天眼常觀護閻浮提,住周羅善見城;北方多聞天王能賜福德並知聞四方,住可畏、天敬、眾歸三城,眾歸城之北尚有伽毘延頭苑與那鄰尼池。以上諸城苑林、池塘之間均有寶階道互得往返。又四天王與天眾之壽量為五百歲,其一晝夜相當於人間五十年;其身量則為半由旬,天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重半兩;初生之時,即相當於人間五歲幼童,色相圓滿並著衣。又於欲界六天之中,此天之境域最為寬廣。 此四天王與梵天共同守護佛法之事散見於諸經中,故古來對四天王之信仰極為興盛,尤以日本為然。〔長阿含經卷二十、金光明經卷三、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大樓炭經卷三、俱舍論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彰所知論卷上〕 p1673


由旬

梵語 yojana 之音譯,巴利語同。意譯合、和合、應、限量、一程、驛等。又作踰闍那、 踰繕那、瑜膳那、俞旬、由延。為印度計算里程之單位。蓋梵語 yojana 乃「附軛」之義,由語根 yuj 而來的名詞;即指公牛掛軛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

有關由旬之計數有各種不同說法:(一)就由旬換算拘盧舍而言:印度之國俗係採取四拘盧舍為一由旬。於佛典中,亦有以四拘盧舍為一由旬者,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等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盧舍為一由旬,如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二等所載皆是。(二)若配合我國之里數亦有異說: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舊傳之一由旬可換算為四十里,印度之國俗為三十里,佛教為十六里;慧苑音義卷下載為十六或十七餘里。另據義淨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夾注載,印度之國俗為三十二里,佛教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學者富烈特(J. Flect)與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別基於印度之一肘(梵 hasta)為半碼或少於半碼來換算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說,並換算為公里,則舊傳之一由旬為十九點五公里,印度之國俗為十四點六公里,佛教為七點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說,則舊傳為二十二點八公里,印度國俗為十七公里,佛教為八點五公里。〔摩訶僧祇律卷九、翻梵語卷十、注維摩詰經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卷三、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 p2075


忉利天

梵名 Trāyastrijśa,巴利名 Tāvatijsa。音譯多羅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又作三十三天。於佛教之宇宙觀中,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之第二天,係帝釋天所居之天界,位於須彌山頂;山頂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釋天所止住之善見城(喜見城),共有三十三處,故稱三十三天。

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載此三十三天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頂天、善見城天、鉢私地天、住俱吒天、雜殿天、住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樹園天、險岸天、住雜險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處天、住柔軟地天、雜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月行天、閻摩娑羅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住輪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燄輪天、清淨天等。

此天之有情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世間百年為一日一夜),食淨摶食,有男娶女嫁之事,乃藉身身相近而以氣成就陰陽,初生時,如人類六歲模樣,色圓滿,自有衣服。又此天具足種種妙寶,有殊勝之樓閣、臺觀、園林、浴池、階道等,詳載於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據俱舍論卷十一載,此天位於須彌山頂,四角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有藥叉神名金剛手者,止住其中守護諸天。此外,尚記述此天境界之莊嚴情形,然與阿含經所述略異。

忉利天為帝釋之住處,此信仰自古即盛行於印度。傳說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命終後生於此天,佛陀曾上昇忉利為母說法三個月。〔雜阿含經卷十九、卷二十三、卷四十五、中阿含卷一晝度樹經、卷五十五持齋經、長阿含卷三遊行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七、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正法念處經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六、大智度論卷九、卷五十六、玄應音義卷二〕 p1930


芥子劫

梵語 sarsapopama-kalpa。以芥子比喻劫期之悠長。又作芥城劫。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五等均載有此類譬喻,謂有一由旬方廣之城,其內充滿芥子,稱為芥城,有一長壽之人,每百歲來取一芥子;縱令芥子悉數持去,劫數亦尚未盡。於佛典中,形容劫量之悠長者,除芥子劫外,亦常用「磐石劫」之譬喻,或兩喻並舉,而稱為芥石、芥城劫石。(參閱「」2811、「磐石劫」6117) p3509


迦曇婆樹

迦曇婆,梵語 kadamba。產於印度之喬木。又作迦曇波樹。意譯雍菜花、條莖、白花。學名 Nauclea cadamba。此樹之葉發芽甚速,葉常不絕,故經年常青。雨季(約六月中旬)開花,有香氣,花期至九月。花為球形,宛如圓繸,白色而帶淡黃綠。又印度教徒以此樹為聖樹。起世經卷一(大一‧三一一中):「弗婆提洲,有一大樹,名迦曇婆。其本縱廣亦七由旬,下入於地二十一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垂覆五十由旬。」此乃神話中之記述,非實在迦曇婆樹。〔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一不空見本事品、大樓炭經卷一、翻梵語卷九〕 p3975


善法堂

位於須彌山頂善見城外之西南角,為忉利天諸天眾之集會所。每逢三齋日,天眾集於此堂,詳論人、天之善惡,並制服阿修羅。依起世經卷六所載,此堂縱廣各五百由旬,有七重欄楯、七重鈴網,皆為七寶所成,四方諸門皆樓櫓臺觀,亦為七寶所成,其地為青琉璃寶,柔軟細滑,觸之如迦旃鄰提衣。堂中央有一寶柱,高二十由旬,柱下設帝釋天之座,高一由旬,方半由旬,左右各有十六小天王之座。又大唐西域記卷四載,如來往昔曾居於此堂,為其母說法。〔長阿含經卷二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俱舍論卷十一、碧巖錄第八十九則〕 p4883


善見城

位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之中央,為帝釋天所住之宮城。又作喜見城、天帝釋城。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俱舍論卷十一載,善見城四面縱廣各二千五百由旬,高一由旬半。其地平坦,乃真金所成,以各種雜寶嚴飾,地面柔軟如兜羅綿,微風吹去萎花,散布新花。城有千門,由五百青衣藥叉神防守。城中有大殊勝殿,以種種妙寶莊嚴。城之四隅有四臺觀,由金銀等四寶所成。城外有眾車、粗惡、雜林、喜林四苑,周環各千由旬,為諸天遊戲之處。城外西南並有善法堂,諸天眾於三齋日齊集此堂,辨明人、天之善惡,並制服阿修羅。〔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六、正法念處經卷二十六、優婆塞戒經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四〕 p4881


單位

(一)為數量之數詞。即用以測量長度、質量、時間等之定量。佛教經典中有關數量之單位,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之記載,釋尊出家前曾與算師論說數量中之數目,謂一百拘胝(梵 koti,又作俱致)為一阿由多(梵 ayuta),一百阿由多為一尼由多(梵 nayuta),一百尼由多為一更割羅(梵 kajkara),一百更割羅為一頻婆羅(梵 bimbara),一百頻婆羅為一阿芻婆(梵 aksobhya)等,共舉三十三種。長度單位則以七極微塵(梵 paramāna)為一阿耨塵(梵 anu),乃至七麥(梵 yava)為一指節(梵 anguliparvan),十二指節為一搩手(梵 vitasti),二搩手為一肘(梵 hasta),四肘為一弓(梵 dhanu),一千弓為一拘盧舍(梵 krośa),四拘盧舍為一由旬(梵 yojana)。其中拘胝、尼由多(又作那由他)等名詞散見於諸經,頻婆羅、阿芻婆(又作阿閦婆)則見於法華經卷七。搩手(拇指與中指張開之長度)為佛像之寸法。拘盧舍、由旬(約十三點五公里)則用以說明地理。數量之數詞中另有十進法,共有六十數。於俱舍論卷十二舉出一、十、百、千、萬、洛叉(梵 laksa)、度洛叉(梵 atilaksa)、俱胝(又作拘胝)、末陀(梵 madhya)、阿庾多、大阿庾多(梵 mahāyuta)、那庾多(梵 nayuta)等,依序排列至第五十二阿僧祇(梵 asajkhya),第五十三以下則已失佚。阿僧祇亦散見於諸經。此外,關於「極大數」之數詞,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舉出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之十大數。至於「極小數」之數詞,於大般若經卷四舉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梵 upanisadam)等。有關重量之單位,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四謂,二十貝齒(梵 raktikā)為一迦枳儞(梵 kakinī),四迦枳儞為一磨灑(梵 māsa),二十磨灑為一迦利沙鉢那(梵 kārsāpana,約十一點三公克至十八公克)。有關時間之單位,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舉出,百二十剎那(梵 ksana)為一怛剎那(梵 tatksana),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梵 lava),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梵 muhūrta),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佛本行集經卷十二、仁王般若經卷上觀空品、寶星經卷四、摩訶僧祇律卷九、善見律毘婆沙卷八、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卷八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俱舍論卷十二、卷二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翻譯名義集卷八〕

(二)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之座位。在座床上貼有各人之名單,故稱單位。〔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遊方參請條、永平清規卷上辨道法〕 p4913


結界

梵語 sīmā-bandha,或 bandhaya-sīman(音譯畔陀也死曼)。依作法而區劃一定之地域。(一)乃依「白二羯磨」之法,隨處劃定一定之界區,以免僧眾動輒違犯別眾、離宿、宿煮等過失。有關結界之範圍、方法等,諸律所說頗有出入,今依四分律所整理者,大別為攝僧界、攝衣界、攝食界等三種。

(一)攝僧界,即此丘集聚一處,為便利布薩(共住而行說戒懺悔之儀式)等行事,避免境域太廣而疲於奔馳所設之地區。分為自然界與作法界二類。自然界,又稱不作法界,係指不須特別加以建立,而依天然地形所劃定之地區。略分四種:(1)聚落界,有可分別聚落與不可分別聚落兩種。可分別聚落,依準十誦律之說,係指以一聚落為界。不可分別聚落,依準摩訶僧祇律之說,係以六十三步(六尺為一步)為界。(2)蘭若界,有二種,若無訶法之人,則於距離聚落一拘盧舍(一說相當於六百步,雜寶藏經謂五里)之空靜處為界;其中若有訶法之人反對之,則得以五十八餘步為限(善見律毘婆沙謂七槃陀之量),彼等反對者則於此範圍之外自行作羯磨等法。(3)道行界,比丘遊行時,可隨所住之處以縱橫一拘盧舍為界;於此範圍內,則不得有別食、別布薩之情形。(4)水界,即於離開陸地之船結界。上記四界之中,由於聚落界及蘭若界各有二種情形,故凡有六相之不同。

作法界分為三種,即:(1)大界,有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別(又稱單法同)。其中以「人法二同」為主,其餘二種隨緣別開。所謂「人同」,係指於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之界區內,僧眾和合共住;所謂「法同」,係指每半月集合,行布薩說戒之法。大界之範圍,以一伽藍地之外界為最小極限,廣至十里,乃至百里。結此大界,為欲令說戒等僧事時,使一聚之僧和集,無一人乖隔。又大界宜以其地明顯可見之山、河、樹林等為界畔,稱為界相。四分律卷三十五舉出樹下、空處、山、谷、村界等十九種界相;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列舉山相、石相、林相、樹相、路相、江相、蟻封相、水相等八種界相。大界之形狀,諸律所說亦不一,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以方形、圓形、鼓形、半月形、三角形等五種為「結界五相」。此外,結大界時,界相內眾僧會集後,久住之僧須宣唱四方之界相(山或石等),而作「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以為結界」之告白,此即稱唱相。(2)戒場,僧中有犯戒之事端,為行懺罪,或行受戒等之法,須會同四人眾乃至二十人眾,為避免僧之疲極,特結四方形之戒場,稱為四方界相。此戒場最少要容二十一人。按印度之戒場,原是露地,其內不得建僧房,但得以置佛殿及菩提樹;又因戒場僅係秉受戒法之處所,故以揀擇精粗為主。起初戒場結於大界之外,後因賊難而聽許在大界內結。結界之次第為先結戒場,後結大界;若已先結大界,必須解去大界,再結戒場,次結大界。

結界圖(出自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於大界內結戒場,必先豎立三重之標相(見圖)。即戒場四周,以自然之空地圍住,大界以自然界圍起,外部四週之黑格為大牆,內部之黑格為小牆,最內部之長方形為戒場,內部之東北兩面以小牆為標相,即小牆之下上(下即牆際,上謂地面)為自然界之體;南西兩面之大牆內,若無標相,距大牆一尺八寸之遠,以戒場之東南、西南、西北之三角形以繩連起為戒場之界。小牆之外,大牆之內,稱為大界。以小牆內院及繩標結戒場,稱為「戒場外相自然界內標」;以小牆及大牆結大界,稱為「自然界外大界內相標」;大牆四周,稱為「大界外相標」。又若大界與戒場並結,則於解界時,須先解大界,次解戒場,次第不得顛倒。(3)小界,恐因惡比丘等之從中作梗而退廢法事,故特限於某時所結之暫時界區。亦分三種,即為受戒、說戒、自恣等三種情形而結者。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大四○‧一四中):「明小界者,此並因難事,恐廢法事,佛隨前緣,故開結之。並無正量,隨人坐處即為界相。一為受戒,開結小界,舊準戒場身外有界,今依文取義,全無外相,如正加中。二為說戒事,下至四人直坐。三為自恣事,下至五人圓坐。此三無外量者,由是難開,隨人多少,若限約外量,終非遮難。故文云,今有爾許比丘集者,止取現集之僧,坐處有地,依地結之,若事作已,即制令解,不同前二以久固作法,人所依止。」亦即為遮難而臨時所結之界,稱為小界,無範圍、形狀等之限制,又非如大界及戒場之久固作法,完成所作之事即行解界。其羯磨結法,亦準前可知。總之,攝僧界之自然界中,就處所而言,有四種不同;就範圍大小而言,有六種差別。作法界中之大界、小界各有三種,再加上戒場,即成七界。

(二)攝衣界,又作不失衣界、不離衣宿界。即劃定一範圍,避免比丘動輒違犯離宿之過;然亦可視為以此特定範圍限制比丘不可違犯此過。離宿,意指比丘離其三衣而宿;若劃定一特定範圍,則於此範圍內即可不須時時攜其三衣,而免除不必要之羈絆。波羅提木叉三十捨墮法第二條即為離宿之規定。亦分自然界與作法界二種。

(三)攝食界,即規定結界食物之貯藏所、許可烹煮食物之界區,使比丘不犯宿煮之罪。所指定之地,稱為淨地(或稱淨廚);於此區域內煮食,即不犯此過。其實際作法,分為通結與別結兩種。如欲解除上述之結界,則如結界時,亦須經白二羯磨之作法方可解除。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二之一(大四○‧二○二下):「衣界者,攝衣以屬人,令無離宿罪;食界者,攝食以障僧,令無宿煮罪;僧界者,攝人以同處,令無別眾罪。」〔毘尼母經卷二、卷七、卷八、摩訶僧祇律卷八、五分律卷十八、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四分律卷四十三、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卷上二、卷中二、卷下一、卷下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二、釋氏要覽卷下〕(參閱「五種結界相」1187)

(二)指「女人結界」,即禁止女性出入之場所。

(三)佛堂內之內陣(係安置佛像之中央部分)與外陣(指內陣之周圍,或一般參拜席位之外側),此兩陣之地區,以欄杆圈圍,亦稱結界。

(四)指密教之結界法。密教於修法時,為防止魔障侵入,劃一定之地區,以保護道場與行者,稱為結界、結護(結界護身之意)。其結界之法有多種,據不空羂索經卷二、陀羅尼集經卷一等載,可加持白芥子,並散之於四方上下以為結界。蘇悉地經卷下供養品謂,以地方界、空界、金剛牆、金剛城等真言結界之。

一般密教修法常用之結界,多依準陀羅尼集經卷三、軍荼利儀軌等之說,而行下列之五種結界,即:(一)地結,又作金剛橛,立橛於大地。其橛之根或謂至金輪際,或謂至水輪際等,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六。(二)四方結,又作金剛牆,若無四方之牆,則以三胡牆為牆,為十八道契印之第七。(三)虛室網,又作金剛網,以金剛網張於虛空,網端垂於金剛壇上,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四。(四)火院,又作金剛炎,以火炎旋遶於彼空網四周,可退除天魔波旬之障難,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五。(五)大三昧耶,為前火院以外之總結界。此大三昧耶,於十八道契印法及如意輪軌均未記載。

上記五種結界,於修法時各依三部、五部之別而結誦該部部主明王之印明,即佛部時用不動明王之印明,蓮華部時用馬頭明王(或大威德明王)之印明,金剛部用降三世明王之印明,寶部用軍荼利明王之印明,羯磨部則用無能勝明王(或金剛夜叉)之印明。

結界區域之廣狹,依經軌之說,極大者可至一千由旬,其次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乃至一由旬,小者或七肘、五肘、三肘、一肘等之量,乃至一手掌、一指甲之量。要之,皆以行者自心之廣狹而建立壇場之界區;然實際修法時,常局限於修法壇之四周,或以道場之殿堂為結界之域。

結界之形狀,多依所修之法而異,若修息災法,採用圓相,修增益法用方相,修降伏法用三角相,修敬愛法用蓮花相。又密教之結界亦以事、理而別為二種,如上記所說劃定區域、結誦印明等之實際作法即屬於「事結界」;若行者僅以觀想之法完成結界,則屬於「理結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准提大明陀羅尼經、大日經疏卷十、祕藏記鈔卷六、十八道鈔卷上〕(參閱「十八契印」354、「十八道」359) p5181


寶聚

有二義:(一)謂無數珍寶積聚一處。大寶積經卷八十一(大一一‧四六六上):「一一寶聚高一由旬,出大光明照彼世界。」(二)以珍寶之積聚比喻無上妙道。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七下):「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p6758


餓鬼

梵語 preta,巴利語 peta,音譯為薜荔多、閉戾多、俾禮多、卑利多、彌荔多、閉多;或梵語 pitr,音譯卑帝黎。三途之一,五趣(五道)之一,六趣(六道)之一。前生造惡業、多貪欲者,死後生為餓鬼,常苦於饑渴。又作鬼道、鬼趣、餓鬼道。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舉出餓鬼之住處有二種:一住於人中,二住於閻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餓鬼世界。另又列舉三十六種餓鬼之名,如迦婆離(鑊身餓鬼)、揵陀(食氣餓鬼)、婆羅波叉(食小兒餓鬼)、阿吒毘(曠野餓鬼)、魔羅迦耶(殺身餓鬼)等。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則舉出三種餓鬼:(一)無財餓鬼,包括炬口餓鬼、鍼口餓鬼、臭口餓鬼等三種。全無食物,常陷於饑渴之苦惱,若偶爾獲食,於將食時,又化作火燄,無法下嚥。(二)少財餓鬼,包括鍼毛餓鬼、臭毛餓鬼、癭餓鬼等三種。專食膿、血等。(三)多財餓鬼,包括希祠餓鬼、希棄餓鬼、大勢餓鬼等三種。食人殘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樂之天人。其中,少財、多財二種餓鬼,又作有財餓鬼。瑜伽師地論卷四列舉由外障礙飲食餓鬼、由內障礙飲食餓鬼、飲食無有障礙餓鬼三種。大智度論卷三十則稱無威德、常受饑渴之苦者為餓鬼,有威德、能享受多樂者為弊鬼。

餓鬼居於閻魔王界,由閻魔王統治。亦有居於人間墳地、黑山洞等處。餓鬼之受生,依雜阿毘曇心論卷八謂,彼等為化生,又為胎生。據法苑珠林卷六載,其身長最大者為一由旬,最小如小兒僅長三寸;壽命,或謂最長八萬四千歲、最短則不定,或謂人間五千歲為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壽命達一萬五千歲。

業報差別經載,令眾生得餓鬼報之業有十種:(一)身行輕惡業,(二)口行輕惡業,(三)意行輕惡業,(四)起於多貪,(五)起於惡貪,(六)嫉妒,(七)邪見,(八)愛著資生即便命終, (九)因饑而亡,(十)枯渴而死。此外,世俗稱幼兒貪飲食為餓鬼,稱貪淫欲之徒為色餓鬼,稱富有而吝嗇之守財奴為有財餓鬼。〔五苦章句經、觀佛三昧海經卷五、優婆塞戒經卷七、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彰所知論卷上、俱舍論卷十一〕 p6366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寶

(一)七種珍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此七寶之名出自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而玄奘譯《稱讚淨土經》則稱此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此七寶之名,古代諸經論之譯名頗有異同。茲以《無量壽經》為例,將漢、魏、唐、宋譯本之譯語對照如下︰


┌──┬──┬──┬──┬──┬──┬──┬──┐
│ │金 │銀 │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
├──┼──┼──┼──┼──┼──┼──┼──┤
│漢 │金 │銀 │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
├──┼──┼──┼──┼──┼──┼──┼──┤
│魏 │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碼碯│
├──┼──┼──┼──┼──┼──┼──┼──┤
│唐 │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碼碯│
├──┼──┼──┼──┼──┼──┼──┼──┤
│宋 │黃金│白銀│瑠璃│頗梨│硨磲│真珠│碼碯│
└──┴──┴──┴──┴──┴──┴──┴──┘


此外,《法華經》卷四〈寶塔品〉及《佛地經論》卷一所載,則將七寶中之玻瓈,代以玫瑰(karketana)。

(1)金(suvarṅa)︰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歎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大正54‧1105b)︰「(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耳。」

(2)銀(rūpya)︰指白銀。

(3)琉璃(vaidūrya)︰又作毗瑠璃、吠瑠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後代在使用時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義》卷一(大正54‧317b)︰「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云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瑠璃也。」

(4)玻瓈(sphaṭika)︰即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大正54‧330b)︰「古譯云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5)硨磲(musā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云(大正34‧685b)︰「車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後世將白珊瑚及貝殼製成之物,稱為硨渠。

(6)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論》卷十云(大正25‧134a)︰「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云(大正26‧293a)︰「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7)碼碯(aśmagarbha)︰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碯,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二)佛典中常記載在理想國王(轉輪聖王)出現時,會有七寶自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此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

(1)輪寶(cakra)︰《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神德。謂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時,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餘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2)象寶(hasti)︰指白色六牙象。清旦乘之周行四海,食時得還。

(3)馬寶(aśva)︰指紺青色有象力之駿馬。能飛行,與象寶同為轉輪王之乘駕。

(4)珠寶(maṇi)︰指寶珠。有光明照王宮內,夜中置於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以為白晝。

(5)玉女寶(strī)︰指美女。顏色從容,面貌端正,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優鉢羅花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

(6)主藏寶(grahapati)︰指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地中伏藏有有主與無主;若有主則擁護之,無主則取之供王用。此寶在其他經論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寶」者,或「居士寶」者。

(7)典兵寶(parināyaka)︰指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掌兵大將。《大寶積經》卷十四云(大正11‧78c)︰
「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后,口優鉢香,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參考資料〕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起世因本經》卷二;《輪王七寶經》;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三;《長阿含經》卷一、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七、卷十三、卷十八;《中阿含》卷十一〈七寶經 、卷十三〈說本經〉、卷三十〈教曇彌經〉。


大梵天

漢譯又稱大梵天王、大梵天、梵天、梵王等。有時又名娑婆世界主、尸棄、世主天。是色界初禪天之主,與其侍衛梵輔天、部屬梵眾天,合稱為色界初禪三天。

大梵天在印度婆羅門教中,是這世界的造物主,也是婆羅門教最推尊的主神。但在佛教裏,則視之為佛教的護法神。依《大集經》所載,過去世諸佛,曾經將守護四天下的使命,付囑大梵天與帝釋天。此外,依《大悲經》所載,在釋尊即將入涅槃時,曾經摧破大梵天的邪見,而使他成為佛弟子。釋尊並將三千大千世界守護佛法的重任付囑於彼。因此,在佛教典籍裏,他與帝釋天,是護持佛法與鎮國利民的兩位重要天神。

就佛教的「三界」世界觀來看,帝釋天生活在欲界,而大梵天則在色界。色界諸天的生活,與欲界有顯著的不同,他們沒有淫欲與食欲,但具有淨妙形質,且都在禪定境界中。

相傳大梵天身長一由旬半,壽量一劫半。關於他的圖像,各地佛教界繪製的也並不全同。比較常見的是四面四臂形,各面又有三目。右邊二手臂,各持蓮華與數珠,左邊二手臂,則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此外,也傳有一面雙臂、手持蓮華、遍身放光的;也有三面二臂、坐在鵝上的。各地所傳,頗不一致。


大梵天


◎附︰〈大梵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等)

指色界初禪天的第三天主。又稱大梵天王、大梵王、大梵、梵天王、梵天、梵王,或稱娑婆世界主(Brahmā sahāṃpati)、世主天、梵童子(Brahmā sanaṃkumāra)。梵名音譯作摩訶梵。《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解釋其名云(大正29‧456b)︰「廣善所生,故名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後歿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又,據《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卷十六〈堅固經〉所述,此大梵天乃自然而有,自主獨存,無能勝者,統領大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且能造物,是眾生之父母。

大梵天是《梵書》時代以來的神祇,爾後成為婆羅門教最尊崇的主神。在印度《梨俱吠陀》時代末期,以祈禱主神(cBrahmaṇas-pati)為至上神,且視之為宇宙生成的原理。到《梵書》時代初期,以生主神(Prajapati)為最高神;不久,又興起對「梵」的崇拜,此即由祈禱主神進化而成的神格。初為生主神之子,後漸得勢,遂取代生主神而成為創造世界的原理。

在《奧義書》時代,大梵天成為具有實有(satya)、知(jñana)、妙樂(ananda)等性質,而唯一常住獨存的絕對原理。又與我(atman)結合,產生「梵我一如」之說,此為《奧義書》的中心思想。到《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時代,「一體三分」(tri-mūrti)之說興起,以梵天(Brahma)與毗濕奴(Viṣṇu)、濕婆(Śiva)二神為同體,最初梵天為三神之首,後乃在其他二神之下。

依《外道小乘涅槃論》的記載,摩醯首羅論師認為,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即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大智度論》卷八則謂,韋紐(Viṣṇu)之臍中生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華,華中有人結跏趺坐,名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依《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八、《雜阿毗曇心論》所載,大梵天之身量是一由延半,壽量一劫半。《立世阿毗曇論》卷七謂壽量六十劫。依《阿含》及諸大乘經所載,梵天曾為佛所教化,亦曾勸請佛說法,且常列席佛之會座而聽受法,並以法義與佛問答,又與帝釋同受佛之付囑而護持國土,為佛法的守護神。

後世密教以梵天為十二天之一,或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在金胎兩部曼荼羅中,皆位列於金剛部中。其中,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東門的南方安有此天,身是白肉色,有四面四臂,右一手作施無畏印,另一手持杵,左一手把蓮華,另一手持瓶,額上有眼,坐在赤蓮華上。此形像和《大日經疏》卷五所載有異。種子是「鉢羅」(pra)。但金剛界曼荼羅中的梵天形像,為身呈白肉色,左手作拳安腰,右手當腰持蓮華;三昧耶形為蓮華。其真言,《大日經》〈真言藏品〉等記為︰歸命鉢羅闍(prajā)鉢多曳(pataye)娑縛訶。但作為十二天之一,真言則為︰歸命沒羅訶摩寧(brahmane)娑縛訶。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四、卷四十四;《長阿含》卷一、卷四、卷五;《增一阿含》卷十〈勸請品〉;《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一、卷五十五;《大日經》卷一〈具緣品〉。


六欲天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中,欲界包含有六種天,謂之六欲天。此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此六天之共同特質是仍有欲樂。其中,四王天、忉利天據須彌山而住,稱地居天,其餘諸天則住於虛空密雲之上,稱空居天。茲略述如次︰

(1)四王天(Catur-mahārājika-devāḥ)︰又作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指住於須彌山腰的持國天(東)、增長天(南)、廣目天(西)、多聞天(北)等四天王及其所率領的天眾。又,持雙、持軸等七金山亦有四天王之天眾居住,故欲界天之中,此天最廣。其所居之處離大海四萬由旬,距山頂的忉利天亦四萬由旬。此天之壽量,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定壽五百。其身長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一由旬。行欲之相,以形交成淫,與人間無異,然無人間諸不淨。

(2)忉利天(Trayastriṃśat-deva)︰「忉利」為梵語Trayastriṁśat的音譯,意謂「三十三」。梵語dev a即天。故又譯「三十三天」。指住在須彌山頂上的三十三天。帝釋天止住於中央(善見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計三十三天。山頂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於中守護諸天。帝釋天所居住的善見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諸天眾遊戲之處。此天離大海八萬由旬,與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千歲。身長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成淫(或說以風為欲),與人無異,然無諸不淨。

(3)夜摩天(Suyamā-deva)︰又譯善時天或時分天。此天依空而住,常受快樂。此天離大海十六萬由旬,距上方之兜率天亦十六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身長四分之三俱盧舍,衣長四由旬。行欲之相,以相抱成淫。

(4)兜率天(Tuṣita-deva)︰又譯知足天。此天依空而住,於五欲境知止足。《彌勒上生經》說此天宮有牢度跋提大神,於發誓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時,額上出五百億寶珠,此摩尼光迴旋於空中,形成四十九重微妙寶宮。此天離大海三十二萬由旬,距上方之化樂天亦三十二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身長一俱盧舍,衣長八由旬。行欲之相,由執手成淫。

(5)化樂天(Nirmāṇarati-deva)︰此天依空而住,常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稱化樂天。此天離大海六十四萬由旬,距上方之他化自在天亦六十四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十六由旬。行欲之相,唯男女相向而笑。

(6)他化自在天(Paranirmitavaśavatin-deva)︰即魔王天,依空而居,常假他所化之欲境而自在受樂,故稱他化自在天。此天離大海一百二十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三十二由旬。行欲之相,為男女相視成淫。

關於此六天之生因,諸經論之說不盡相同,然不外受持戒行與修世間禪定。如《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說以十戒中的口四、身三等七種戒為生因。《天台四教儀》卷上說修上品十善可生地居二天,而空居四天則修上品十善,兼修未到定才能生彼處。

此外,有關六欲天之間的來去,《俱舍論》卷十一頌云(大正29‧60c)︰「離通力依他,下無昇見上。」如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昇夜摩天,或依他(由上天眾接往)而昇夜摩天,其餘諸天昇上亦爾。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七十;《順正理論》卷三十一;《顯宗論》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九、卷三十四、卷九十六;《首楞嚴經》卷九;《瑜伽論》卷四;《佛地經論》卷五;《法苑珠林》卷二。



梵語deva的漢譯。音譯為提婆。意譯又作天界、天道、天有、天趣等詞。指六道之中,業報最殊勝的眾生,或指其所居住的世界。梵語deva,是div(意為放光)的名詞形,有「天上者」或「尊貴者」的意思。通常用來指稱天界眾生,或常人所謂的神祇,或指彼等所居住的處所。

關於天界眾生的居住處所,《俱舍論》卷八說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靜慮處十七天,無色界有四處,也就是三界二十七天。茲列表如次︰


┌四大王眾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欲界──六欲天┤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梵眾天
┌─初禪天┤梵輔天
│ └大梵天
│ ┌少光天
│ 二禪天┤無量光天
│ └極光淨天
色界┤ ┌少淨天
│ 三禪天┤無量淨天
│ └遍淨天
│ ┌無雲天
│ │福生天
│ │廣果天
└─四禪天┤無煩天
│無熱天
│善現天
│善見天
└色究竟天
┌空無邊處
無色界┤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所謂欲界六天是指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四靜慮處十七天是指初靜慮的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第二靜慮處的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第三靜慮處的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第四靜慮處的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四大王眾天,亦名為照頭摩羅天、四天王天、四大王天、大王天或四王天,是指住在須彌山腰的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等四天,以及受其管轄的堅手、持鬘、恒憍等諸藥叉神。六欲天中,此天所領最廣。其身量有四分之一俱盧舍,人間五十歲為其一晝夜,壽五百;初生之時,猶如人間五歲幼童,既生已,身形速成滿。

其次,三十三天又名忉利天,係居住在須彌山頂上的天眾。此須彌山頂呈四角形,各面廣八萬踰善那,四隅各有一峰,金剛手、藥叉神住於其中守護諸天。須彌山之中央,有善見宮,乃天帝釋之住處。此三十三天眾之身量為半俱盧舍,人間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一千歲。初生時,如人間六歲幼童,既生已,身形速成滿。此天與前述之四大王眾天皆依地而住,故稱地居天。其交形成淫,與人無別,但風氣泄,熱惱便除,無如人之餘不淨。

其次,夜摩天以上的四天及色界諸天,是所謂的空居天。在三十三天的上方,各隔四萬踰繕那,重疊羅列。此中,夜摩天又稱焰摩天、炎摩天、焰天、炎天、時分天或四分天,其主稱為須夜摩天(又作須焰摩天、須焰天)。身量四分之三俱盧舍,人間二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二千歲,纔抱成淫,初生時,如人間七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睹史多天又名兜師哆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睹史天、兜率天、兜術天、知足天或喜足天,刪兜率陀天王為其主。身量一俱盧舍,人間四百歲為其一晝夜,壽四千歲。由執手而成淫,初生時,如人間八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又,樂變化天眾能依神通力自化作五妙欲境而受用之,化自在王天、化自在天、無憍樂天、無貢高天、不驕樂天、樂無慢天、化樂天、變化天、樂化天、泥摩羅提羅鄰優天、尼摩羅提天、維摩羅眤天、尼摩羅天為其別名。身量一俱盧舍又四分之一,人間八百歲為其一晝夜,壽八千歲;唯相向而笑成淫,初生時,如人間九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他化自在天又名他化自轉天、他化樂天、化應聲天、化自在天、婆羅蜜尼和耶拔致天、波羅尼和耶拔致天、波羅維摩婆耆天或波羅尼蜜天。此天能令他化作妙欲之境而受用之,其主名為自在天王。身量一俱盧舍又二分之一,人間一千六百歲為其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相視成淫,初生時,如人間十歲童,生已身形速成滿。

此四天所居宮殿,量等須彌山頂。或說隨處之上,其量倍增。此六欲天於受用欲境時,雖有三種別,但因皆有受欲之事,故名欲生。

色界初靜慮處三天中,梵眾天是大梵天所有所化所領的天眾,又稱梵身天、梵世天或梵迦夷天。身量有半踰繕那,壽四分之一大劫。梵輔天是大梵天的侍衛,又名梵具天、梵善益天、梵先益天、梵前益天、梵先行天、梵不數樓天、梵輔樓天、梵弗還天、梵富樓天或富樓梵天。身量一踰繕那,壽半大劫。大梵天又名摩訶梵天或單稱為梵天,其身量一踰繕那半,壽四分之三大劫。此等初靜慮三天離欲不善而生喜樂,所居宮殿量等四洲;或說量等一小千世界。

其次,第二靜慮處三天中,少光天因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又名小光天、少光音天、水微天、光天、波梨陀天、波利陀天或波利答天。身量一踰繕那,壽兩大劫。無量光天,又名無量光音天、無量水天、水無量天、妙光天、阿波羅那天或𤸱波摩那天。其光明轉勝難測,身量四踰繕那,壽四大劫。極光淨天,又名極淨光天、遍勝光天、極光天、光嚴天、光曜天、光耀天、光音天、水音天、晃昱天、阿會亘羞天、阿陂亘羞天或阿會亘修天。其淨光遍照自地之處,身量八踰繕那,壽八大劫。此第二靜慮三天係依定力而生喜樂,故稱定生喜樂,其所居宮殿,量等一小千世界。有說量等一中千世界。

第三靜慮處三天中,少淨天因意地樂受最劣,故名少淨。少善天、約淨天、少靜天、少淨果天、淨天、波利多首天、波利首訶天、波利陀首訶天、波栗羞訶天為其別名。身量十六踰繕那,壽十六大劫。無量淨天,又名無量淨果天、無量善天、阿波摩羞天、阿波摩首天、阿波摩首訶天、阿波羅天。其淨增轉難測,身量三十二踰繕那,壽三十二大劫。遍淨天又名極遍淨天、極光淨天、廣善天、淨果天、難及淨天、淨難逮天、首訶迦天或羞訖天等。其淨周普,樂無過者。身量六十四踰繕那,壽六十四大劫。此第三靜慮三天,因離喜生樂,故稱離喜妙樂。所居宮殿量等一中千世界。有說量等一大千世界。以上初、二、三靜慮處於樂生上雖有三種別,但皆長時離苦受樂,故名樂生。

第四靜慮八天中,除無雲天之外,其餘七天皆有雲地。亦即無雲天因居無雲之初,故名無雲。無陰行天、無陰天、無蔭天、無罣礙天、阿那婆迦天為其別名。其身量百二十五踰繕那,壽百二十五大劫。福生天又名受福天、得福天、生福天或福德天,異生之勝福者得生於此。其身量二百五十踰繕那,壽二百五十劫。廣果天又名大果天、密果天或果實天。於異生之果報中,此方最為殊勝。其身量五百踰繕那,壽五百大劫。

其次,無煩天以上到色究竟天的五天,是所謂的五淨居天。亦即前三天是凡聖雜居,而此等五天為純聖所居之所,故名淨居。此中,無煩天係無煩雜之天,又名不煩天、無繁天、無廣天、不廣天、無造天、無誑天或阿浮訶那天。身量一千踰繕那,壽一千大劫。無熱天因已伏除雜修靜慮上中品之障,意樂調柔,離諸熱惱,故名無熱。又名不熱天、不惱天、不燒天、無求天、阿陀波天或阿答和天。身量二千踰繕那,壽二千大劫。善現天因已得上品雜修靜慮,景德易彰,故名善現。又名善見天、善觀天、快見天或妙見天。身量四千踰繕那,壽四千大劫。善見天因雜修定障之餘品至微,其見極為清徹,故名善見。又名大善見天、善現天、樂見天、妙見天、快見天或色天。身量八千踰繕那,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色界諸天中無有過此天者,故名色究竟。又名究竟天、無小天、阿迦尼吒天、阿迦膩吒天或阿迦貳吒天。身量一萬六千踰繕那,壽一萬六千大劫。此第四靜慮八天,初生之時皆身量周圓,具妙衣服,所居宮殿量等一大千世界。有說其量無邊際。

無色界四處中,空無邊處係修空無邊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無邊虛空處、無量空處、空處、虛空無邊處天、無邊空處天、空無邊入天、無量空處天、虛空智天或空智天。壽二萬大劫。識無邊處係修識無邊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無量識處、無邊識處、識處、無邊色處天、識無邊處天、無量識處天、識無邊入天、識無邊天或識智天。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係修無所有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不用處、無所有處天、無所有智天、無所有入天、無所有天或阿竭然天。壽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係修非想非非想處定者所受之異熟。又名有想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入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無思想亦有思想天或有想無想智天。壽八萬大劫。此四處因無色故無方處,唯隨異熟生之差別而建立之。

天界之說,散見於諸經論之中。《俱舍論》之三界二十七天說亦見於《法乘決定經》卷上、《雜阿毗曇心論》卷八、《彰所知論》卷上等書。但其他經典另有別說,亦即《義足經》卷下〈蓮華色比丘尼經〉、《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及《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九闕六欲天中的四天王眾天;《長阿含》卷二十、《光讚般若經》卷五〈摩訶薩品〉、《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八、《大集譬喻王經》卷下、《瑜伽師地論》卷四及梵文《大事》則在他化自在天之上,別設魔天。

關於色界的初靜慮處,《中阿含》卷四十三說唯有一梵身天,《大方廣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亦說有一大梵天,而《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大智度論》卷十六、《俱舍論》卷八、《順正理論》卷二十一、《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十二、《阿毗曇心論》卷四〈契經品〉、《阿毗曇心論經》卷五〈修多羅品〉、《雜阿毗曇心論》卷八說有梵眾、梵輔二天。梵本《入法界品》說有梵眷屬、梵輔、大梵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卷八、《大品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摩訶般若鈔經》卷二、《大般若經》卷四0二〈歡喜品〉、《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寶積經》卷三十七、《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九、《三法度論》卷下、梵本的《大事》、《普曜經》、《法集名數經》說有梵身、梵輔、梵會、大梵等四天。

又,《佛本行集經》卷九〈相師占看品〉、《菩薩本業經》說有梵、梵眾、梵輔、大梵等四天;《光讚般若經》說有梵天、梵迦夷、梵具、梵天等四天。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說有梵天、梵身、梵輔、梵眷屬等四天,《大方等大集經》卷一〈瓔珞品〉說梵天、大梵、梵師、梵眾等四天。《道行般若經》卷三、《小品般若經》卷二、《兜沙經》、《大寶積經》卷十說梵天、梵迦夷天、梵輔樓、梵波利產、摩訶梵等五天,《大集譬喻王經》說梵身、梵光、梵眾、梵輔、大梵等五天。《大哀經》卷一說梵天、梵忍、梵身、梵滿、梵度著、大梵等六天。巴利《中部》〈行生經〉說有千梵、二千梵、三千梵、四千梵、五千梵、十千梵、百千梵等七天。

關於第二靜慮處,《中阿含》卷四十三說唯有一晃昱天,《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五亦僅揭一少光天。但《大寶積經》卷三十七舉少光、無量光二天,《大樓炭經》揭示阿維比、波利答、阿波羅那等三天。《大方等大集經》、《大集譬喻王經》亦揭示光(或作有光、光曜、水行或𤸱天)、少光、無量光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佛本行集經》、《大般若經》卷四0二及卷四0三、《光讚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經》卷二、《摩訶般若鈔經》、《小品般若經》、舊譯《華嚴經》卷十、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兜沙經》、《大寶積經》卷十、《大哀經》、巴利《中部》、梵本《大事》說光、少光、無量光、光音等四天,《菩薩本業經》說清明、水行、水微、水無量、水音等五天。

關於第三靜慮,《中阿含》卷四十三、《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說唯有一遍淨天,《法集名數經》說有少淨、遍淨等二天,《大方等大集經》說有淨天、少淨、無量淨等三天,《長阿含經》、《起世經》、《佛本行集經》、《大般若經》卷四0二及卷四0三、《光讚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大寶積經》卷十、《大哀經》、《大集譬喻王經》、巴利《中部》、梵文《大事》說淨、少淨、無量淨、遍淨等四天,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二說少淨果、無量淨果、淨果、少淨、無量淨、遍淨等六天。

關於第四靜慮,《大品般若經》、《大乘菩薩藏正法經》、《諸行有為經》、《決定義經》、《法集名數經》、《順正理論》卷二十一、《阿毗曇心論》、《阿毗曇心論經》、《阿毗曇甘露味經》卷上、《立世阿毗曇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都說有九天,也就是在廣果天之後加一無想天(或無想有情天)。《中阿含》卷四十三不說五淨居,唯揭一果實天,《方廣大莊嚴經》卷二說淨居、阿迦尼吒、摩醯首羅等三天,《光讚般若經》說善見、所見善、於是見、一善等四天。《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梵本《大事》、巴利《論事》於五淨居外,另加一廣果天,而成六天,《三法度論》說五淨居、果實、無想等七天,《大寶積經》卷三十七說五淨居、廣果、有想、無想等八天。

又,《大般若經》卷四0二、舊譯《華嚴經》卷十二、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一說五淨居、廣(或嚴飾、密身)、少廣(或小嚴飾、少密身)、無量廣(或無量嚴飾、無量密身)、廣果(或嚴飾果實、密果)等九天,新譯《華嚴經》卷六十九說五淨居、無雲、福生、廣果、少廣等九天,《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說五淨居、福生、福愛、廣果、無想等九天,《吽迦陀野儀軌》卷上說五淨居、自在、無憂、福生、廣果等九天;《長阿含經》、《起世經》、《大般若經》卷四0三說五淨居、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無想等十天。

此外,巴利《中部》說第四靜慮有廣果、無煩、無熱、善見、色究竟等五天,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二說果實、不熱、善現、淨居、阿迦尼吒等五天,《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說福生、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五天。《十誦律》卷三十六說阿那婆訶、福德、廣果、不熱、喜見、樂見、阿迦尼吒等七天,《義足經》、《大明度經》說守妙、玄妙、福德、德淳(或德純)、近際、快見、無結愛等七天,《大哀經》說淨身、用果、無揵、於是、善施、善所施、一善等七天。《大集譬喻王經》說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無熱、善見、善現、阿迦尼吒等八天。

再者,《佛本行集經》說廣、少廣、無量廣、廣果、熱、無熱、無比、善現、阿迦尼吒等九天,《兜沙經》說推呵、波栗推栗、阿波墮訶、惟于潘、阿惟潘、阿陀波、須𨅐、阿迦膩吒、阿惟先惟先尼𠶾等九天,《菩薩本業經》說守妙、微妙、廣妙、極妙、福愛、受勝、近際、善觀、快見、無結愛等十天,《大樓炭經》卷四說維阿、波利多維、阿波摩維呵、阿披波羅、維阿鉢、維呵、阿答和、善見、色、阿迦尼吒等十天。《大寶積經》卷十說應果、御辭、假使、善見、一究竟、淨居等七天,但於淨居之上更加所奉行決了一處究竟、真究竟、無瞋恚、不親近等四天。從以上種種可知有關色界四靜慮處,尤其是其中的第四靜慮有種種異說。

關於無色界,諸經論皆說空無邊處等四處,但巴利《論事》闕四處中的空無邊處,而《菩薩本業經》說無色界中有識慧天、無所念慧天、二十八無色天等三天。

關於諸天的身量、壽量等,也有異說。其中,就欲界六天的身量而言,《彰所知論》卷上說四大王眾天等的身量依序是四分之一俱盧舍、半俱盧舍、二俱盧舍、四俱盧舍、八俱盧舍、十六俱盧舍。《大樓炭經》卷四說六欲天的身量依序是二十里(半由旬)、四十里、八十里、一六0里、三二0里、六四0里。

至於色無色界諸天的壽量,《長阿含》卷二說梵迦夷天壽一劫,光量天二劫,遍淨天三劫,果實天四劫,無想天五百劫,無造天一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見天三千劫、大善見天四千劫、色究竟天五千劫,空處一萬劫、設處二萬一千劫、不用處四萬二千劫、有想無想處八萬四千劫。《大樓炭經》卷四說梵迦夷天壽一劫、光音天二劫、遍淨天四劫、遺呼鉢天八劫、無想天七劫、阿毗波天十劫、阿答和天二十劫、修陀旃天四十劫、須陀旃尼天八十劫、阿迦尼吒天百劫、虛空知天一萬劫、識知天二萬劫、阿竭若天四萬劫、無思想亦有思想天八萬劫。

另外,《立世阿毗曇論》卷七說梵先行天壽二十小劫、梵眾天四十小劫、大梵天六十劫、少光天百二十小劫,無量光天百四十小劫,勝遍光天二大劫,少淨天二大劫半,無量淨天三大劫半,遍淨天四大劫,無雲天三百大劫,受福天四百大劫,廣果天五百大劫,無想天一千大劫,善見天一千五百大劫,善現天二千大劫,無煩天四千大劫,不燒天八千大劫,阿迦尼吒天一萬六千大劫;空無邊入天的下品一萬七千五百大劫,中品一萬八千五百大劫,上品二萬大劫;識無邊入天的下品壽三萬大劫,中品三萬五千大劫,上品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入天的下品壽五萬大劫,中品五萬五千大劫,上品六萬大劫;非想天的下品壽七萬大劫,中品七萬五千大劫,上品八萬大劫。

關於生天的業因,也有多說。《四分律》卷五說惡業墮地獄,善業生天上。《雜阿含經》卷三十七說因十善業,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修行增上十善能令眾生得欲天之報;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得色天之報;又,(1)以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等而入空處定,(2)過一切空處定而入識處定,(3)過一切識處定而入無所有處定,(4)過無所有處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等四業得無色天之報。

《中阿含》卷四十三說若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而有離生喜樂,則成就初禪。乃至命終生梵身天中,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而有定生喜樂,則成就第二禪。乃至命終,生晃昱天中,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身覺樂,念樂住空,則成就第三禪。乃至命終生遍淨天中,樂苦及喜憂之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第四禪,乃至命終,生果實天中,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為無量空,因此,成就無量空處。乃至命終,生無量空處天中,度無量空處,為無量識,因此,成就無量識處。乃至命終,生無量識處天中,度無量識處,為無所有,因此,成就無所有處。乃至命終,生無所有處天中,度一切無所有處想,為非有想非無想,成就非有想非無想處,乃至命終,生非有想非無想處天中。據此可知,欲界諸天係以世界善業為其業因,色界諸天以四靜慮,無色界諸天以四無色定為其生因。

按欲界天中的三十三天(因陀羅)及焰摩,在吠陀時代時,已備受崇拜,又佛陀在世時,信奉《奧義書》的正統婆羅門,主張六欲天之上有一梵天。此外,其他的修道者又修無想定、四靜慮、四無色定,以期生於無想天、四靜慮處或四無色處,各各修習其行。其後,隨著歲月的推移,色界諸天的數目也逐漸增加,最後形成了前述的種種異說。

除了三界諸天之外,也有稱轉輪聖王及佛等為天的情形。《分別功德論》卷三說三種天,即舉天、生天、清淨天。舉天是指轉輪聖王,因轉輪聖王為眾人所舉,以十善救世,亦令人生天,在人之上,故稱為舉天;生天是指三界諸天,因彼等流轉不息,不離生死,故名生天;清淨天是佛及緣覺聲聞,因佛及二乘皆盡結使,脫出三界,清淨無欲,故名清淨天。《大智度論》卷四說假號天、生天、清淨天等三天,同書卷二十二說名天、生天、淨天、生淨天等四種天。《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揭舉世間天、生天、淨天、義天等四種;世間天是國王,生天是四天王等,淨天是聲聞緣覺,義天是十住菩薩,同書卷十八說住於大涅槃的諸佛菩薩可名為第一義天。此外,又有稱佛為天中天、天人師或天人所奉尊;以其為天中之最勝尊。

《大教王經》卷十將天分為三界主、飛行天、虛空行天、地居天、水居天等五類;其中,三界主有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拘摩羅、梵天、帝釋等五天,飛行天有甘露軍荼利、月天、大勝杖、金剛冰誐羅等四天,虛空行天有末度末多、作甘露、最勝、持勝等四天,地居天有守藏、風天、水天、俱尾羅等四天,水居天是縛羅賀、焰摩、必哩體尾祖梨葛、水天等四天及其天后。現圖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諸會及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繪有此等天眾(大自在天除外)。又於現今之大藏經中,存有毗沙門天、大吉祥天女、摩利支天、訶利帝母、冰揭羅天、穰麌梨童女、大聖歡喜天、金翅鳥王、摩醯首羅天、那羅延天、寶藏天女、堅牢地天、大黑天、金毗羅童子、焰羅王、深沙大將、十羅剎女、十六善神、八方天、十天、十二天及諸星宿的儀軌。

又,天上的物品都冠有「天」字,如天華、天香、天樂、天鼓、天冠、天蓋、天衣、天宮、天堂等。但若根據《大智度論》卷九所述(大正25‧123b)︰「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則不只天上之物,連地上的好物也可冠上「天」之名。

◎附︰相關用語彙編

(一)天王
欲界、色界諸天中,每一天國的領袖。在四王天,有東、南、西、北四天王,日、月、諸星為其臣僚。在忉利天,帝釋天為王,統領三十三天的天眾。在兜率天,釋迦牟尼佛降生之前係此天天王。這些都屬欲界的天王。色界的天王,如色界初禪天的天王是尸棄大梵,統領梵輔、梵眾諸天。

(二)天堂
天眾所住的殿堂。又稱天宮。《遺教經》曰(大正12‧1111c)︰「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圓覺經》曰(大正17‧917b)︰「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詞常作為與「地獄」相對的名詞,如《三論玄義》云(大正45‧1c)︰「若必無因而有果者,則善招地獄,惡感天堂。」《法華玄義》卷一云(大正33‧685c)︰「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賢聖。」

(三)天華(梵divya-puṣpa,巴deva-puppha,藏lhaḥi me-tog)
天上的殊妙華朶。佛或轉輪王在呈現奇特瑞相時,天人為表示祝福之意,而雨天華。《方廣大莊嚴經》卷三云(大正3‧553c)︰「於此時,諸天音樂出微妙聲,雨眾天花末香熏香。」

《法華經》卷一〈序品〉云(大正9‧2b)︰「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序品)除上述四種天華外,另加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瞻葡迦華、阿提目多華、波利尸迦華、蘇摩那華等八種,共計十二種。

印度古代習慣以「天華」稱讚諸多美好物品,如《大智度論》卷九云(大正25‧123b)︰「天竺國法,名諸好物,皆名天物;是人華非人華,雖非天上華,以其妙好,故名為天華。」

此外,也有以天華表示無分別的立場,如《維摩經》卷七〈觀眾生品)的「天華著舍利弗衣」之譬喻,即以天華著身與否為結習已盡與否之象徵。

(四)天童(梵deva-putra,巴deva-putta,藏lhaḥi bu)
以童子形現身人間,以供差遣的護法諸天。《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云(大正9‧39b)︰「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不生貧窮、卑賤醜陋,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又,《釋門正統》卷八也記載,唐朝道宣律師禪慧兼修,弘傳律義,感得天龍禮覲聽法,毗沙門天王也遣子護持。

(五)天樂
天界的音樂。諸天常以天樂供養佛,如《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云(大正9‧22b)︰「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

相傳西方極樂國土常天樂和鳴,《無量壽經》卷下云(大正12‧273c)︰「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眾頒宣法時,(中略)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中略)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

(六)天鼓
指忉利天中不需打擊自然會響的鼓,或天人所持之鼓。例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云(大正3‧644c)︰「如來今日於婆羅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處,轉大法輪。(中略)爾時,大地十八相動,天龍八部於虛空中作眾伎樂,天鼓自鳴。」新譯《華嚴經》卷十五〈賢首品〉云(大正10‧79a)︰「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中略)汝應愛樂真實法,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來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彼音無形不可見,猶能利益諸天眾,況隨心樂現色身,而不濟度諸群生。」

又,《大日經疏》卷四云(大正39‧622c)︰「如天鼓都無形相亦無住處,而能演說法音警悟眾生。」此等皆謂天鼓為不擊自鳴。但是,《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則謂天鼓為天人所持之鼓,其文曰(大正9‧43c)︰「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中略)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

天鼓的聲音也常被喻為佛之說法,如《往生禮讚偈》云(大正47‧442b)︰「聲如天鼓俱翅羅,故我頂禮彌陀尊」,吉藏《法華義疏》卷一云(大正34‧455c)︰「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詺佛以為天鼓也。」

(七)天人五衰
住在天界的眾生在福報將盡,臨命終時,所現的五種衰相。也稱五衰、五衰相、五相。

《增一阿含經》說此五衰相是︰(1)華冠自萎,(2)衣裳垢坋,(3)腋下流汗,(4)不樂本座,(5)玉女違叛。《涅槃經》卷十九說是︰(1)衣裳垢膩,(2)頭上花萎,(3)身體臭穢,(4)腋下汗出,(5)不樂本座。此外,《本行集經》卷五、《摩訶摩耶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五亦有列舉,但略有差異。

《大毗婆沙論》卷七十舉出小五衰、大五衰之說,謂諸天子將命終時,先有五種小衰相現,復有五種大衰相現。小五衰相現時,非定當死,大五衰相現時,必定當死。小五衰相是︰

(1)衣服嚴具不出樂聲︰謂諸天往來轉動,嚴身具出五樂聲。然在將命終時,此聲不出。

(2)自身光明忽然昧劣︰謂諸天身光赫弈,晝夜恒照。然將命終時,身光微昧。

(3)於沐浴後水滴著身︰謂諸天膚體細微,浴後出水,水不著身。然將命終時,水便著身。

(4)本性囂馳今滯一境︰謂諸天種種境界悉皆殊妙,諸根如旋火輪,從不暫住。然將命終時,諸根專著一境。

(5)眼本凝寂今數瞬動︰謂諸天身力強盛,眼未嘗瞬。然將命終時,身力虛劣,眼便數瞬。

大五衰相︰(1)衣服先淨今穢,(2)華冠先盛而今衰,(3)兩腋忽然流汗,(4)身體發臭,(5)不樂本座。

有關天人五衰之資料,佛典記載頗多。除上列諸書外,《法苑珠林》卷五、《俱舍論》卷十、《經律異相》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六(下)等書皆有陳述。

(八)天衣無縫
指天人所著之衣無人工縫治之痕跡。天衣指天人所著之衣,相傳其重量極輕,且重量又隨天界的往上遞昇而減。《長阿含經》卷二十說,四天王衣長一由旬、衣重半兩,忉利天衣長二由旬、衣重六銖,焰摩天衣長四由旬、衣重三銖,兜率天衣長八由旬、衣重一銖半,化自在天衣長十六由旬、衣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衣長三十二由旬、衣重半銖。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亦說及諸天天衣之輕重,其文云(大正25‧310c)︰「色界天衣無重相,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曜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知。」文中之「無重相」及「無縷無織」等字樣,可知天衣之重量輕,且無線縷織造之迹可尋。

此外,《無量壽經》敘述阿彌陀佛因地第三十八願時亦云(大正12‧269a)︰「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太平廣記》卷六十八引牛嶠《靈怪錄》云︰「郭翰暑月臥庭中,仰視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織女也。徐視其衣,無縫。翰問故,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

由此上諸文所述,當可推知「天衣無縫」一詞之本意。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十八〈天經〉;《雜阿含》卷三十、卷三十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卷七;《光明童子因緣經》;《法苑珠林》;《法界安立圖》;《法集名數經》;《六趣輪迴經》;《分別業報經》;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第三編;定方晟《佛教にみる世界觀》。


光明

(一)光和明的合稱︰光的梵語是ātapa,西藏語是ñi-ma。明的梵語是āloka,西藏語是snaṅ-ba。即指十二顯色中的二種。如《俱舍論》卷一云(大正29‧2c)︰「日焰名光,月星、火藥、寶珠、電等諸焰名明。」顯色雖有十二種,但本色只有青、黃、赤、白四種,其餘是由其分位差別而建立。其中,光有黃、赤二色,又攝於黃赤色。明都攝於青、黃、赤、白四色。說一切有部認為此等諸色各有別體,經部及唯識大乘認為是假色,並無實體。

(二)佛、菩薩等身上所發出的光輝或智慧︰梵語作prabhā或ābha或raśmi,西藏語作ḥod-zer-snaṅ-ba,又單稱光。如《大品般若》卷一〈序品〉說,從佛遍體發出無量大光明,照恆沙世界。《妙法蓮華經》卷一〈序品〉說,佛光明照東方萬八千佛土。《無量壽經》卷上云(大正12‧270a)︰「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中略)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

又,《觀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又說觀世音菩薩的舉身光中現五道眾生,大勢至菩薩的舉身光明照十方國。

光明雖多指佛菩薩的德相,但人、天等也並非全無。如《俱舍論》卷十二、《長阿含經》卷二十二載,劫初時,人皆如色界天,身帶光明。《大智度論》卷七亦云,諸天龍神受報可得光帖力。

關於光明的種別,有不少異說,茲略述如次︰

(1)有色光與心光之別︰色光也稱外光、身光。是由身所發色相的光輝。心光也稱智慧光、內光,是指心智的明朗。如《大智度論》卷四十七云(大正25‧399b)︰「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窺基《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云(大正37‧342a)︰「光有二種︰(一)內光,即智內照理。(二)外光,即身光外照也。此即身光也。」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三云(大正35‧146c)︰「光明有二種︰(一)智光,(二)身光。智光亦二義︰(一)照法,謂真俗雙鑒。(二)照機,謂普應群品。身光亦二種︰(一)是常光,謂圓明無礙。(二)放光,謂以光警悟。」

(2)有常住光與現起光之別︰此乃依身光始有此區別。常住光也稱常光,是佛身恆常發放而不滅的光明。如《大智度論》卷八云(大正25‧114c)︰「問曰︰云何為常光﹖答曰︰佛身四邊各一丈光明,菩薩生便有此。是三十二相之一。」

現起光,也稱為放光或神通光,指有時發出的光明,如《大智度論》卷八云(大正25‧112a)︰「佛有時放大光明,現大神力,如生時、得道時、初轉法輪時、諸天聖人大集會時、若破外道時,皆放大光明。」

此即上述《華嚴經探玄記》卷二所說,身光可分常光、放光二種。

(3)光明依優劣而有上、中、下三等之別︰如《大智度論》卷七說,光明神力可分為下、中、上。其下焉者是指以咒術、幻術作光披化。至於諸天龍神由業報而得光明神力,則為中等。若有能入諸三昧,以今世功德心力放大光明、現大神力,則屬最上等。

(4)有外光明、法光明、身光明之別︰所謂外光明,指日月、星宿、火珠、燈炬等能破除昏暗者。所謂法光明,指修習所聞之法而能破愚癡之闇,明了諸法性。所謂身光明,指發自諸佛、菩薩、諸天等身之光明。《瑜伽師地論》卷十一謂此三者為治暗光明、法光明、依身光明。然《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三則作︰外光明、法光明、身光明。

佛、菩薩之光明雖皆能普照眾生,成就諸種利益,然其間不無差別。又隨其照益之不同,光之出入處也有分別。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云(大正9‧572a)︰
「是菩薩坐大蓮華上,即時足下出百萬阿僧祇光明,照十方阿鼻地獄等,滅眾生苦惱。兩膝上放若干光明,照十方一切畜生,滅除苦惱。臍放若干光明,照十方一切餓鬼,滅除苦惱。左右脇放若干光明,照十方人,安隱快樂。兩手放若干光明,照十方諸天、阿脩羅宮。兩肩放若干光明,照十方聲聞眾。項放若干光明,照十方辟支佛。口放若干光明,照十方菩薩,乃至住九地者。白毫放若干光明,照十方得位菩薩,一切魔宮隱蔽不現。頂上放百萬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明,照於十方諸佛大會,遶十匝已,住於虛空,成光明網。」

善導《觀經疏》〈序分義〉云(大正37‧258c)︰
「佛光隨身出處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獄道,若光從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從陰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從臍出照益脩羅道,光從心出照益於人道,若光從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從眉間出照益大乘人。」

除佛、菩薩之外,諸天也都能放光。但司及司不同。《大智度論》卷七云(大正25‧113a)︰「諸天人雖能放光,有限有量。日月所照唯四天下。佛放光明滿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出遍至下方。餘人光明唯能令人歡喜而已,佛放光明能令一切聞法得度。」

光明除照耀外也能作種種變化,施作佛事,使眾生受益,如《放光般若經》卷一云(大正8‧1b)︰「從其舌根復放無央數億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化為千葉寶華,其色如金,一一華上皆有坐佛,一一諸佛皆說六度無極。一切眾生聞說法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無量壽經》卷上云(大正12‧270b)︰「其有眾生遇斯甘,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善心生焉,若在三塗勤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放光有時也與「授記」有關。如《阿育王經》卷一云(大正50‧132a)︰
「若佛欲記過去業報,光從背入。若佛欲記未來業報,光從前入。若佛欲記地獄生者,光從足入。若佛欲記畜生生者,光從踝入。若佛欲記餓鬼生者,光從腳趾入。若佛欲記人生者,光從膝入。若佛欲記鐵輪王生,光從左掌入。若佛欲記金輪王生,光從右掌入。若佛欲記天生,光從臍入。若佛欲記聲聞菩提,光從口入。若佛欲記緣覺菩提,光從白毫相處入。若佛欲記菩薩菩提,光從肉髻入。」

放光中,從佛全身所發者稱為舉身光。從一相所放者稱為隨一相光。又從白毫相所發者稱為白毫光、毫光或眉間光。從毛孔所發者稱為毛孔光。從項邊所發的圓光稱為頭光。在像的後背所發者稱為後光。如上述由佛、菩薩身上所發的光明總稱為身光、色光或外光。相對地將智慧的鑒照稱為智慧光、智光或內光。

又,《無量壽經》卷上說,阿彌陀佛有無量孕十二種異名,《大寶積經》卷三十說,釋迦牟尼佛有決定光岩四十一種光明,《讚阿彌陀佛偈》列有光輪、光曉、光觸、光雲、光澤、光啟、光照、光力、光曜、光焰等名目,此外也有慈光、悲光、神光、威光、大光、金光、無礙光、不可思議光等名稱。

關於光量的大小。《觀佛三昧海經》卷三云(大正15‧659c)︰「如是眾相名為圓光,圍遶佛頸,上亦一尋,下亦一尋,左亦一尋,右亦一尋,足滿八尺。」《無上依經》卷下云(大正16‧474a)︰「以此業緣,得身金色圓光一丈。」

此上所述都是指常光之量而言。但三十二相通常是依應身而論。若就報身而言,本不可限於六尺或八尺。故《往生論註》卷上云(大正40‧831c)︰
「案此間詁訓,六尺曰尋。如觀無量壽經言,阿彌陀如來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譯者以尋而言,何其晦乎。里舍間人不簡縱橫長短,咸謂橫舒兩手臂為尋。若譯者或取此類,用準阿彌陀如來舒臂為言故稱一尋者,圓光亦應徑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參考資料〕 (一)《大毗婆沙論》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一;《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俱舍論光記》卷一;《俱舍寶疏》卷一之餘;《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百法問答鈔》卷一。(二)《往生論》;《觀念法門》;《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三;《瑜伽師地論》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十四;《瑜伽論略纂》卷五;《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七;《往生要集》卷中(本)。


四天王

在欲界護持佛法的四位天王。指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又稱四大天王、護世四天王、護世天。為六欲天之「四大王眾天」之天主。居須彌山腰四方。率部屬守護佛土、護持佛法。《四天王經》載,四天王皆從屬於帝釋天,每月之六齋日檢視人之善惡行業,並勸勉守戒行善。密教之現圖曼荼羅,將此四天王列於胎藏界之外金剛部院。此四天王一般多作忿怒相,身著甲胄防護,手執劍、鉾等武器,腳踏邪鬼,採武神造形。以四天王為本尊之息災法門,即所謂四天王法。今依我國漢地佛教及藏傳佛教所傳,表列四天王之身色、持物如下︰


┌───┬────────┬──────────┐
│ │漢地寺院之塑像 │西藏密教之造形 │
├───┼──┬─────┼──┬───────┤
│ 尊名 │身色│持 物│身色│持 物 │
├───┼──┼─────┼──┼───────┤
│持國天│白色│琵琶 │白色│琵琶 │
├───┼──┼─────┼──┼───────┤
│增長天│青色│寶劍 │青色│刀劍 │
├───┼──┼─────┼──┼───────┤
│廣目天│赤色│手纏繞一龍│赤色│左手執蛇,右 │
│ │ │ │ │手持佛塔 │
├───┼──┼─────┼──┼───────┤
│多聞天│綠色│右手持傘,│黃色│左手執食蛇鼠 │
│ │ │左手持銀鼠│ │,右手持幢幡 │
└───┴──┴─────┴──┴───────┘


(1)持國天王(梵Dhṛtarāṣṭra,巴Dhataraṭṭha,藏Yul-ḥkhor-bsruṇ)︰住賢上城,率領乾闥婆、富單那二部鬼眾守護東洲兼及餘洲。

(2)增長天王(梵Virūḍhaka,巴Virūḷha,藏Ḥphags-skyes-po)︰住善見城,率領鳩盤荼、薛荔多二部鬼眾守護南洲兼及餘洲。

(3)廣目天王(梵Virūpākṣa,巴Virūpakkha,藏Mig mi-bzaṅ)︰住周羅善見城,統率龍、毗舍闍二部鬼眾守護西洲兼及餘洲。

(4)多聞天王(梵Vaiśravaṇa,巴Vessavaṅa,藏Rnam-thos-kyi bu)︰又作毗沙門天王,有可畏、天敬、眾歸三城,率夜叉、羅剎二部鬼眾守護北洲兼及餘洲。

四天王及其天眾之壽量皆為五百歲,且其一晝夜即相當人間五十年。其身量為半由旬,天衣長一由旬,寬半由旬,重半兩。天人一出生即形相圓滿有如人間五歲孩童。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十二、卷十九;《阿育王經》卷六;《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大樓炭經》卷三;《起世經》卷六;《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二;《西藏密教研究》(日本種智院大學密教學會編)。


四洲

位於須彌山四方,乃人類所居住的洲渚。又稱須彌四洲、四大部洲、四大洲或四天下。東為弗婆提(Pūrva-videha),南為閻浮提(Jambu-dvīpa),西為瞿耶尼(Apara-godā-nīya),北為鬱單越(Uttara-kuru)。又稱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起世經》卷一云(大正1‧311b)︰
「諸比丘,須彌山王北面有洲,名鬱單越,似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彼洲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東面有洲,名弗婆提,其地縱廣九千由旬,圓如滿月;彼洲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縱廣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彼洲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千由旬,北闊南狹,如婆羅門車;其中人面還似地形。」

相傳四洲洲側各有二中洲附屬之,合計有八中洲。即南贍部洲側之(1)遮末羅洲(Cāmara),意譯為貓牛洲;(2)筏羅遮末羅洲(Varacāmara),意譯為勝貓牛洲。東勝身洲側之(1)提訶洲(Deha),意譯為身洲;(2)毗提訶洲(Videha),意譯為勝身洲。西牛貨洲側之(1)舍諦洲(Saṭha),意譯為諂洲;(2)嗢呾羅漫怛里拏洲(Uttaramantrīṇa),意譯為上儀洲。北俱盧洲側之(1)矩拉婆洲(Kurava),意譯為勝邊洲;(2)憍拉婆洲(Kaurava),意譯為有勝邊洲。此八中洲與四洲相同,皆有人類居住。

◎附一︰〈弗婆提〉(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弗婆提(梵Videha,巴Videha,藏lus-ḥphags),須彌四大部洲之一。位於東方。譯作勝身。詳稱為弗婆毗提訶(梵Pūrva-videha,巴Pub-ba-videha,藏Śar-gyilus-ḥphags)。或作毗提訶、逋利婆鼻提賀、布嚕婆毗提訶、補囉嚩尾禰賀、弗毗提訶、弗于逮等。又譯作東勝身、東種種身、東種種與、前離體、前在諸方之前。若梵漢名稱並舉,則稱作東弗婆提、東弗毗提、東弗于逮、東毗提訶。

關於弗婆提的稱呼,《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何品〉載(大正32‧198a)︰「云何名為東毗提訶﹖此地在剡浮東故,形相可愛利養勝故,故說東毗提訶。」《慧琳音義》卷四十一東勝身洲條下云(大正54‧581a)︰「於四洲中,此洲人身形殊勝,故名身勝洲也。」此即是說,此洲之人,身相殊勝。

關於弗婆提的地形,《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云︰「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于逮,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圓,像彼地形。」《立世阿毗曇論》卷二〈四天下品〉又載(大正32‧180a)︰「東弗毗提大,廣二千三百三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猶如滿月,多有諸山,唯有一江,是山中間,安置諸國,人民富樂,無有賊盜,悉多賢善,充滿其國,一切諸山,並是金寶,耕梨鏵斧及諸器物,並是真金,其一江者,名曰薩闍,其江浦岸,並皆可愛,淨命賓頭盧於彼岸側,起僧伽藍。」據上述可知該地形為圓形。然《俱舍論》卷十一、《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十六等書則另有異說。

◎附二︰〈閻浮提〉(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閻浮提(梵Jambu-dvīpa,巴Jambu-dīpa,藏Ḥdsam-bu-glin),須彌四洲之一。位於須彌山之南,七金山與大鐵圍山之間,大鹹海之中。音譯又作贍部洲、琰浮洲、琰浮那、閻浮那提、閻浮提鞞波。據《玄應音義》卷十三所述,「閻浮」從樹立名,「提」係「提鞞波」之略,意為洲。「贍部」是新譯,「閻浮」為舊譯;若譯為穢樹城、穢洲,係從此洲特有的閻浮樹立名。若譯為勝金洲、好金土,係從閻浮樹所生之閻浮檀金立名。又,以其地位於須彌山之南,故又稱南閻浮洲、南贍部洲。《起世經》卷一云(大正1‧311b)︰「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千由旬,北闊南狹,如婆羅門車。其中人面還似地形。(中略)南面天青琉璃所成,照閻浮提洲,(中略)此閻浮洲有一大樹,名曰閻浮,其本縱廣亦七由旬,乃至枝葉垂覆五十由旬。」

又據《俱舍論》卷十一所述,外海中大洲有四,其中南贍部洲北廣南狹,三邊量等,其相如車。南邊唯廣三踰繕那半,三邊各二千踰繕那。此贍部洲側有二中洲,一曰提訶洲,一曰筏羅遮末羅洲。此外,此贍部洲從中向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黑山之北有大雪山,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惱(阿耨達池)。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三)徙多河,(四)縛芻河。無熱惱池縱廣正等,面各五十踰繕那量,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非得通人無由能至。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又,此洲有大國十六,中國五百,小國十萬。

依此看來,古代的印度人係以喜馬拉雅山為須彌山,以位於喜馬拉雅山之南的印度半島為閻浮提。但若以果報相同的人類世界看來,中國、日本等地皆屬閻浮提的一部分。

◎附三︰〈瞿耶尼洲〉(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瞿耶尼洲(梵Godānīya、Apara-godā-nīya,巴Apara-goyāna,藏Nub-kyi ba-laṅ-spyod),須彌四洲之一。漢字音譯又作俱耶尼、瞿陀尼、瞿伽尼、瞿陀尼夜、瞿陀尼耶、劬伽尼,或阿鉢唎瞿陀尼等。音譯作牛貨、牛施等。又,梵漢併稱為西瞿耶尼,譯作西牛貨。位居須彌山西方,處於七金山與大鐵圍山之間,縱橫八千由旬。多產牛,並以牛交易買賣。《玄應音義》卷十二︰「瞿陀尼,名俱耶尼,或名瞿耶尼,名瞿伽尼,皆是訛轉也。瞿,此譯云牛;陀尼夜,此云取與,以彼多牛巿易,如此間用錢帛等,或云有石牛也。」

本洲之地形,經論所說頗有差異。有謂如半月,有謂如圓月者,頗不一致。本洲之人,其性情與生活型態方面,與閻浮提洲相比較,在勇猛強記、能起業行、勸修梵行等三方面,本洲略遜一籌;但在多牛、多羊、多珠玉等三方面卻勝過彼洲。至於男女結婚,身身相接,陰陽以成,則二洲俱同。又,二洲之人同為身長三肘半(或說十六肘),衣長七肘寬三肘;其壽命或認為二百歲,或認為二百五十歲,也有認為是五百歲。

◎附四︰〈鬱單越〉(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鬱單越(梵Uttara-kuru,巴Uttara-kuru,藏Byaṅ-gisgra-mi-sñan),為四洲之一。又作北俱盧洲、鬱單曰、鬱怛羅越、鬱多羅拘盧、郁多羅鳩留、嗢怛羅矩嚕。uttara意為北方,又可譯為上、高上、最上、高勝、勝生、勝處等。kuru為種族名。

據《大樓炭經》〈鬱單曰品〉載,此洲周匝廣長各四十萬里,中有無數種種山。河之兩岸,有種種樹,河水徐行,其中有種種華。兩岸有船,彩畫姝好,以金銀、琉璃、水精作成。洲之中央有浴池,廣長四千里,其水涼軟清澈。池中有青、黃、白、赤等蓮華,其華光照四十里,香亦聞四十里。若斷彼蓮根,從中出一種汁。其汁如乳,味如蜜。

浴池東南西北各有遊園,七重欄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樹周匝圍繞,皆以四寶所作。園中有香樹、衣被樹、瓔珞樹、不息樹、菓樹、器樹、音樂樹等。若劈其華實,各從其中出種種香、種種衣被、種種瓔珞、種種不息、種種菓、種種器、種種音樂。又有潔淨粳米,不耕自生。若欲食,取粳米炊之,釜下置焰珠,光自發熟飯。無盜賊惡人,不須教導皆自行十善。男女不專屬,若起淫欲意,入園觀中,共相娛樂。

此洲人民其面色皆同等,身長各一丈四尺。髮紺青色,長有八尺。大小便時,地劈沒中,故清潔,無聚糞臭處。若有死者,置之於四通道路,自有鬱遮鳥來,運其尸於洲外云云。

按印度雅利安民族原居住於中亞地區,其後南下,定居於印度五河流域。而今所言之鬱單越,可能是彼等移住印度內地後,因追慕祖先鄉土,而予以理想化所成的世界。有關此國的記事,在《Aitareya-brāhmaṇa》已有揭載,故知早在《梵書》時代已有此傳說。其後,在《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書中亦可見及,可以想見此地已成為印度民族間憧憬嚮往的理想世界。

佛教經論中,頻頻揭載有關此國之記事,而巴路特(Bharhūt)塔欄楯,亦刻其國共同飯食的圖案,由此可知佛滅後其信仰猶盛。而諸佛淨土之思想,或許也有不少係受自此等傳說的影響。

其後,隨同須彌四洲說之成立,有關北鬱單越的傳說亦產生變化,在《俱舍論》卷十一等書記載︰北俱盧洲在須彌山北方海中,其形如方座,四邊等量,各有二千由旬,人面亦如方座,其洲邊有矩拉婆、憍拉婆二中洲云云。

◎附五︰印順《佛法概論》第九章第一節(摘錄)

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妨從小處說起。從來說︰須彌山在大海中,為世界的中心。山的四面有四洲,即南閻浮提,東毗提訶,西瞿陀尼,北拘羅洲。四洲在鹹水海中。此外有七重山、七重海,一層層的圍繞;最外有鐵圍山,為一世界(橫)的邊沿。須彌山深入大海,海拔非常高。山中間,四方有四嶽,即四大王眾天的住處。日與月,在山腰中圍繞。須彌山頂,帝釋天與四方各八輔臣共治,所以名為忉利──三十三天。這樣的世界,與現代所知的世界不同。

以我們所住的地球來說,一般每解說為四洲中的南閻浮提。閻浮提是印度人對於印度的自稱,本為印度的專名。佛法傳來中國,於是閻浮提擴大到中國來。到近代,這個世界的範圍擴大了,地球與閻浮提的關係究竟如何﹖以科學說佛法者說︰須彌山即是北極,四大洲即這個地球上的大陸,閻浮提限於亞洲一帶。真現實者說︰須彌山系即一太陽系,水、金、地、火四行星即四大洲,木、土、天王、海王四行星,即四大王眾天,太陽即忉利天。這樣,閻浮提擴大為地球的別名了。

佛陀為理智的道德的宗教家,有他的中心工作,無暇解說天文與地理。佛法中的世界安立,大抵是引用當時的傳說。如要為這些辯說,那不但不能會通傳說,而且根本違反了佛陀的精神。像上面所說的,組織完備的世界情況,是後起的。因為,漢譯的《長含》、《世紀經》,廣說這些,而巴利本缺。與此大同的《立世阿毗曇論》,屬於論典,說是「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論卷一)。可見釋尊曾部分的引述俗說,由後人補充推演,組織完成。考釋尊所引述的,我相信古代的須彌山與四洲說,大體是近於事實的。須彌,梵語須彌盧,與喜馬拉耶的梵語相合,這確是世間唯一的高山。山南的閻浮提,從閻浮提河得名,這即是恒河上流──閻浮提河流域。毗提訶,本為摩竭陀王朝興起以前,東方的有力王朝,在恒河下流,今巴特那(Patan)以北地方。瞿陀尼,譯為牛貨,這是遊牧區。「所有巿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寶。」(《起世經》卷七);與印度西北的情形相合。拘羅,即福地,本為婆羅門教發皇地,在薩特利支河與閻浮提河間──閻浮提以北,受著印度人的景仰尊重。釋尊以前,印度早有了四洲的傳說。當時,以神聖住處的須彌山為中心,山南的恒河上流為南洲,向東為東洲,向西為西洲,而一向推重的拘羅,已經沒落,所以傳說為山的那邊。印度人自稱為南閻浮提,可見為拘羅已沒落,而發展到恒河上流時代的傳說。那時的東方王朝毗提訶,還不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征服區。四洲與輪王統一四洲說相連繫;這是雅利安人到達恒河上流,開始統一全印的企圖與自信的預言。這一地圖,豈非近於實際!

這一傳說的起源時,須彌山雖被看作神聖住處,但四洲未必在海中。傳說︰佛上忉利天──須彌山高處為母說法,下來時在僧伽施,即今Farrukhabad區中的Sanklsa。傳說︰阿修羅與帝釋鬥爭,失敗了,逃入舍衛城邊水池的藕孔中︰舍衛城在今Saher Mahet。這可見須彌山即喜馬拉耶山,山的南麓──南閻浮提,即僧伽施到舍衞一帶。當時的四洲說,還沒有包括德干高原。這一近於事實的世界,等到印度人擴大視線到全印,發現海岸,於是或說四洲在海中;南閻浮提即印度全境;而事實上的須彌山,不能不與實際的雪山分而為二了。總之,從古典去考察,佛陀雖採用世俗的須彌四洲說,大致與事實不遠。我以為︰現實的科學的佛法,應從傳說中考尋早期的傳說。從不違現代世俗的立場,接受或否定他,決不可牽強附會了事。

〔參考資料〕 《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經〉;《俱舍論》卷十一;《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大樓炭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一;《彰所知論》卷上;《法苑珠林》卷二;《佛祖統紀》卷三十一;《翻譯名義集》卷三;《法界安立圖》;定方晟《佛教偺陬る世界觀》。


四王天

六欲天之一。又作四天王天、四大王眾天、四大天王眾天。係指四天王所住之天,即謂多聞、持國、增長、廣目四天王及其眷屬天眾之住處。依《長阿含經》卷二十〈世記經‧四天王品〉所述,須彌山的東、南、西、北四方各千由旬處為提頭賴吒天王(持國)、毗樓勒天王(增長)、毗樓婆叉天王(廣目)、毗沙門天王(多聞)所居之城。城名依次為賢上、善見、周羅善見及可畏、天敬、眾歸(後三城均為多聞天所住)。各城縱廣六千由旬,周匝均有七重欄楯、羅網、行樹,並飾以七寶。又,各城可以相通。

四天王與天眾之壽量為五百歲,其一晝夜相當於人間五十年。其身量則為半由旬。天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重半兩。初生之時,即相當於人間五歲幼童,色相圓滿並著衣。又於欲界六天之中。此天之境域最為寬廣。

〔參考資料〕 《俱舍論》卷十一;《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長阿含經》卷十八;《大樓炭經》卷三;《起世經》卷六。


忉利天

音譯多羅夜登陵舍,意譯「三十三天」。「忉利」是梵名的略稱。此天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在須彌山頂。帝釋天止住於中央的大城,四方各有八城由其眷屬天眾居住,合計共有三十三天。此即其名稱的由來。

此天距須彌山半腹的四天王住處第四層有四萬由旬。距大海有八萬由旬。四面亦各為八萬由旬。四隅各有一峰,其高五百由旬,由號稱金剛手的藥叉神居住,以守護諸天。中央的大城名為善見(喜見)。周圍一萬由旬,高一由旬半(一說四百由旬)。其地平坦,乃真金所成。且以雜寶嚴飾,觸地柔軟如兜羅綿。城中有殊勝宮殿,周圍千由旬,以種種妙寶莊嚴。城外四面有眾軍、粗惡、雜林、喜林四苑。距四苑二十由旬有四妙地,是諸天眾遊戲處。城外東北有圓生樹、枝條傍布,高廣都是百由旬。開花時妙香四溢,順風可達百由旬,逆風可達五十由旬,是天眾受欲樂處。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當半月三齋日,三十三天眾集會於此評論如法、不如法之事。城側有伊羅鉢那大龍王宮殿。

此天之有情壽量達千歲。其一晝夜相當人間百年。行淫欲時雖交行如人間,唯泄完風氣後熱惱便除。身量一由旬,天衣長二由旬寬一由旬。初生時如同人間六歲兒。色身圓滿,自有衣服。相傳佛母摩耶夫人命終後生於此天,佛曾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

〔參考資料〕 《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卷三十五;《俱舍論》卷十一;《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卷三〈遊行經〉;《中阿含》卷一〈晝度樹經〉、卷五十五〈持齋經〉;《大樓炭經》卷四;《法苑珠林》〈諸天部 ;《經律異相》〈天部〉;《法界安立圖》卷中之上;定方晟《インド宇宙誌》。


由旬

印度的里程單位。梵名又音譯作俞旬、由延、踰繕那、踰闍那。意譯為一程、限量、應、和合、合。梵語yojana,原指牡牛掛軛行走一日的里程。但有關此一日里程的距離,有多種說法。佛典中,《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等,以八拘盧舍(krośa)為一由旬;《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摩訶僧祇律》卷九等,以四拘盧舍為一由旬

若將由旬配合中國的里數,亦有數說。

(1)《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以四十里為一由旬。《注維摩詰經》卷六(中)僧肇所說亦同。

(2)《大唐西域記》卷二載,踰繕那乃指聖王一日行軍的路程。舊傳一踰繕那為四十里,印度國俗為三十里,佛教則惟十六里。

(3)《慧苑音義》卷下說,一由旬有十六里或十七里餘。

(4)義淨於《有部百一羯磨》卷三的夾註記載,印度的國俗是三十二里,佛教為十二里。

另據近代學者的說法,弗烈特(J. Flect)以印度的一肘為半碼而換算由旬,認為佛教的一由旬十六里相當於七點三公里,印度國俗的三十里相當於十四點六公里,舊傳的四十里大約是十九點五公里。然而,浮斯特(MajorVost)以一肘為半碼多來換算,佛教是八點五公里,國俗約十七公里,舊傳約二十二點八公里。

〔參考資料〕 《翻梵語》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卷三;《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翻譯集》卷八;烈維著‧馮承鈞譯《正法念處經閻浮提洲地誌勘校錄》;S. N. Majumdar《Cunninghamś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色量

「色」指物質。「色量」即物質之份量。即泛指印度之容量及長度之計算單位。依《俱舍論》卷十二所解釋,色法之極少,稱為「極微」(paramānu),由此依七進法,漸次稱「微塵」、「金塵」、「水塵」等。其文謂(大正29‧62b)︰
「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積七金塵為水塵量,水塵積至七為一兔毛塵,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積羊毛塵七為一牛毛塵,積七牛毛塵為隙遊塵量,隙塵七為蟣,七蟣為一虱,七虱為穬麥,七麥為指節。」

以上所述,主要乃論其容積之份量;在長度方面,則以指節作基本,以定長度之單位,文云(大正29‧62b)︰
「三節為一指。(中略)二十四指橫布為肘,豎積四肘為弓,謂尋;豎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一俱盧舍許是從村至阿練若中間道量,說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

真諦譯本則稱極微為隣虛,微稱阿羺,金塵稱鐵塵,兔毛塵以下稱兔塵、羊塵、牛塵;又將隙遊塵譯為隙光中塵,十二指譯為一磔手(vitasti),踰善那譯為由旬。《雜心論》卷二所說悉同於《俱舍論》,唯以阿羺為阿耨,金塵為銅上塵,水塵等以下為︰水上塵、兔毫上塵、羊毛上塵、牛毛塵、向遊塵等。

關於拘屢舍之說明,《雜心論》卷二謂以五百弓為一拘屢舍,此乃摩竭提國之算法。至其北方則名半拘屢舍。《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所述與此相同。且解釋摩揭陀國與其北方相異之原由。謂前者土地平正,去村雖近而不聞聲;後者地高低,遠猶聲及之故。

《大毗婆沙論》卷二謂阿耨塵乃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此惟三種眼能見,(1)天眼,(2)轉輪王眼,(3)後有菩薩眼。《方廣大莊嚴經》卷四,亦謂極微塵為波羅摩呶羅闍,乃一切眾生皆不能知,唯如來及最後身菩薩方能解。又謂凡七極微塵成一阿耨塵,七阿耨塵成一都致塵(truṭiraja),七都致塵成一牖中眼所見塵,七眼所見塵成一兔毛上塵。其下依七進法,順次為羊毛上塵、牛毛上塵、蟣、芥子(sarsapa)、麥、指節。十二指節成一搩手,兩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千弓成一拘盧舍,四拘盧舍成一由旬

又,《大唐西域記》卷二云(大正51‧875c)︰
「夫數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譌略)。踰繕那者,自古聖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印度國俗乃三十里,聖教所載惟十六里。窮微之數分一踰繕那為八拘盧舍。拘盧舍者,謂大牛鳴聲所極,聞稱拘盧舍。分一拘盧舍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為七宿麥,乃至蝨、蟣、隙塵、牛毛、羊毛、兔毫、銅、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

此上諸說中,稱極微為隣虛者,乃因極微係隣近空無之微少量之故;波羅摩呶羅闍即其音譯。「微」作「阿羺」或「阿耨」,乃出於意譯或音譯之相異。金塵、鐵塵、銅塵則為同一梵語之異譯,如《俱舍論光記》卷十二釋云(大正41‧192c)︰「金、銀、銅、鐵總名為金。雜心云︰銅塵。舊俱舍云︰鐵塵。皆局一偏。塵於金中往來不障,故名金塵;又解積微至七方於金上住,故名金塵。水塵兩釋亦爾。」

此外,《俱舍論光記》又釋兔毛塵等。謂兔毛塵量等兔毛端,故名兔毛塵;解積水塵至七方於兔毛端上住,故名兔毛塵。《俱舍論頌疏》卷十二亦全依之。

《俱舍論法義》卷十二謂此七進法,云(大正64‧192c)︰
「瞿曇家依算數法,寄觀門以說之,謂以有方必有六方,中間七分,故簡擇惠分析之,從麁至細,漸漸去七分,方至阿拏,不能更析,若析之,則成空,不成色。由此理,故集成時,亦七七積集,是即但算數之法,約觀門,非實事成也。」


拘盧舍

印度古代的尺度名。音譯拘盧舍、又作俱盧舍、拘屢奢、拘摟賒;意譯鳴喚、鼓聲間。即指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可到達的距離。然因土地的高低、聲音的大小等,音響所達的距離有異,因此拘盧舍的尺度亦不一。

如將一拘盧舍的長度與一由旬對比,依《大莊嚴經》卷四、《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等,說一拘盧舍是一由旬的四分之一,《佛本行集經》卷十二、《雜寶藏經》卷八的夾註認為是一由旬的八分之一。

若將拘盧舍與弓對比,《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十誦律》卷十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二、《俱舍論》卷十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唐西域記》卷二等,謂一拘盧舍為五百弓。依《俱舍論光記》卷十二之意,一弓有六尺四寸,五百弓即三千二百尺。另據《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一弓是四肘,一肘有一尺八寸,故一拘盧舍即三千六百尺。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以四百弓為一拘盧舍,《大莊嚴經》卷四以千弓為一拘盧舍,《慧苑音義》卷下以一千二百弓為一拘盧舍,《摩訶僧祇律》卷八以二千弓為一拘盧舍。

此外,《佛本行集經》卷十二載,二尺為一肘,四肘為一弓,五弓為一杖,二十杖為一息,八十息為一拘盧舍。依此說,一拘盧舍為八千弓,由隋代之里數計算,則為六萬四千尺。然而,《慧苑音義》卷下認為八十息乃六息之誤,且將六息換算為二里餘八十步(四千八百尺),即六百弓為一拘盧舍。

〔參考資料〕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卷二十四;《慧琳音義》卷三、卷四;《翻譯名義集》卷八。


持國天

四大天王之一。居處在須彌山之黃金埵,為東方的守護神。音譯為提頭賴吒、提多羅吒、多羅吒。持國天為意譯。由於他護持國土、保護眾生,所以名叫持國天。

持國天的住處,在須彌山東面半腹的由乾陀山。其所住地叫做賢上城,有七重欄楯、鈴網、行樹及七寶等瑰麗裝飾,景色殊勝。

此一天王率領乾闥婆及毗舍闍神將,受佛付囑,守護東方。據《大集經》記載,佛陀曾囑咐他護持閻浮提東方世界。當時天王也隨即應允率領一切眷屬保護閻浮提東方的佛弟子,俾使正法久住世間。

依據《陀羅尼集經》的描繪,持國天的形像是︰身著天衣,嚴飾精妙,與身相稱。左手臂垂下握刀,右手臂屈而前向仰掌,其掌中有寶物放光。總形像為赤色忿怒形。在我國及日本,持國天很少單獨受供奉。在一般寺院裏,通常都以四大天王之一的身份,與其他三尊共同地受人們信奉。

◎附一︰《起世經》卷六〈四天王品〉(摘錄)
須彌山王東面半腹有山,名曰由乾陀。山頂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其山頂上有提頭賴吒天王城郭住處,城名賢上。縱廣正等六百由旬。七重垣牆、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復有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遶雜色可觀,悉以七寶而為莊飾。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硨𤦲、瑪瑙等之所成就。於四方面各有諸門,一一諸門皆有樓櫓、卻敵臺觀、園苑諸池。有諸花林、種種異樹。其樹各有種種葉、種種花、種種果、種種香,其香普熏。有種種鳥,各各和鳴,其音哀雅甚可愛樂。

◎附二︰《立世阿毗曇論》卷四〈提頭賴吒城品〉(摘錄)
東由乾陀山二頂,中間有國土,名提頭賴吒。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遶,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中略)提頭賴吒城西南角是提頭賴吒天王之所住處,周圍二百五十由旬,金城圍遶,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二十四大門。復一小門,足二十五門。

◎附三︰《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二〈提頭賴吒天王護持品〉(摘錄)

佛告樂勝提頭賴吒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中,東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過去諸佛已曾教汝護持養育,未來諸佛亦復如是。(中略)爾時,樂勝提頭賴吒天王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大德婆伽婆!過去諸佛付囑安置護持養育,亦教我等護持東方弗婆提界,如今世尊教我安置一等無異。我當深心頂戴敬受於佛正法,護持閻浮提東方第四分。并我諸宮眷屬大小亦令護持,於三惡趣皆令休息,於三善道皆悉熾然。


毗沙門天

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音譯又作毗舍羅婆拏、鞞室羅懣囊、薜室囉末拏、吠室囉末拏、吠室囉末那、毗舍羅門或鞞沙門。意譯多聞、遍聞、普聞、種種聞或不好身。此外,俱吠囉(Kubera或Kuvera)、鳩鞞羅、拘鞞羅、金毗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毗羅毗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與「多聞天」最為常見。

此天王為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恆護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又因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名多聞天。此外,亦被一般佛教徒視為財神或福神。在印度、西域、中國與日本,此一天王都頗受崇拜。

毗沙門天王住在須彌山北方,他擁有可畏、天敬、眾歸等三城。每城各縱橫六十由旬,且有七重欄楯、羅網、行樹等裝飾,都由七寶所形成,莊嚴清淨;眾鳥和鳴,景色殊勝,幾可比美佛國世界。此一天王有五位太子,名稱分別是最勝、獨健、那吒、常見、禪祇。此外還有二十八使者,為其天界所屬。

毗沙門天王曾經蒙佛付囑,在未來世邪見王毀滅佛教時,必須出來護持佛法。而且,他與那吒太子都具有隨軍護法的願力。相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西蕃、康居等國來寇擾唐朝的邊境。當時,唐玄宗請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門天護持。不空三藏作法之後,果然感得天王神兵在西方邊境的雲霧間鼓角喧鳴地出現,終使蕃兵潰走。這是佛教史籍所載天王幫助唐朝擊潰敵兵的故事。

毗沙門天王的形相,通常都作披甲胄、著冠相,右手持寶棒,左手仰擎寶塔。所以世俗稱他為「托塔天王」。他和那吒太子的故事,是封神榜等古典小說與戲曲的素材。


毗沙門天


◎附︰兩撥子編《毗沙門天王法彙》(摘錄)

佛教徒的保護神──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依佛典所載,他是天界諸神中對佛教徒最為熱心護持的神祇之一。在四大天王裏,他與佛教徒的關係最為密切。

毗沙門天王不祇是密教增法法門中的重要本尊之一,並且是大小乘經典中所曾記載的護法神。《大集經》中即曾明確記載,護持閻浮提界的佛教地區,是過去、現在與未來諸佛所一致囑咐毗沙門天王的重責大任。而且,對於《金光明經》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的持誦者與奉行者,天王也都曾在佛前誓願加以護持。此外,在小乘經典裏,也曾記載天王護持修行者的故事。《賢愚經》載有他幫助一位女信徒優波斯那供養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原委;《增一阿含經》中也有他幫助梵志修得阿羅漢果的典故。可見毗沙門天王是小乘、大乘與密教經典中所共同推舉的護法神,並不是僅見於密教而未見於其他顯教經典的神祇。

西藏密教徒一向將毗沙門天王視為財神。實則天王之幫助佛教徒,其範圍是廣泛而不拘一事的。他不祇助人求財,同時也希望眾生「利益安樂」、「遠離諸厄難」、「能滿諸勝願」、「獲得大智慧」、「乃至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等。可見只視天王為財神,實在窄化了他的宗教功能,也弱視了他的大願力與加持力。關於這一點,從《增一阿含經》、《金光明經》與《毗沙門天王經》等相關記載中,都可以清楚地發覺。而唐玄宗時,毗沙門天王曾幫助安西地區守軍擊退入侵外侮一事,尤可見其神力並非「財神」二字所能拘宥。因此,與其視毗沙門天王為財神,不如視之為佛教徒的保護神來得恰當些。

佛教徒想要得到天王的護持,最重要的原則,是要守住佛教徒的本份。誠懇地、老實地遵守佛陀的教誨。果能如此,即使沒有祈求,那麼天王及其部屬也會暗中護佑的。這是我國佛教史上斑斑可考的事例,並不是我們的任意推測。

當然,想要直接祈求天王法力的加被,自也有一定的方法。依佛典所載,下列方式是比較具體的︰

(1)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經》。並依該經之指示去祈求。

(2)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心咒。咒文如次︰


嗡 百夏哇那也 娑訶
梵文讀音為︰om Vaiśravanaya svaha


持誦《金光明經》、《大集經》(〈毗沙門天王品〉)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供奉毗沙門天王,且讚嘆天王的菩薩行。
密教徒可依東密或藏密規矩,祈求具德上師傳授毗沙門天王法,或行毗沙門天王護摩法。

(5)大寺院可增設四大天王殿,或毗沙門天王殿。規模較小的寺剎,如不能建築天王殿,則可僅供奉天王像。

(6)居士道場或一般佛教集會場所,也可以供奉毗沙門天王像,並尊奉為道場的護法神。

毗沙門天王是正信佛法的保護神,因此,修毗沙門天王法或供奉天王像,與正信佛法正好相輔相成,並不抵觸。佛教道場,以及平常有固定早晚課或恆修某一本尊的顯密同修,都可以依上列各方式中擇一兼奉毗沙門天王。尤其是在家佛子,要求消災解厄、福祉增進,如能誠心祈求天王加被,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毗沙門天之住處、業因及職司(摘錄自《經律異相》卷一)
四天王居須彌四埵,皆高四萬二千由旬。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城號上賢。南方天王,名毗婁勒,城號善見。西方天王,名毗婁博叉,城號周羅。北方天王,名毗沙門。凡住三城。一號可畏,二名天敬,三名眾歸。

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天壽五百歲,少出多減,以人間五十歲為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也。食淨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陰陽,一同人間。

以昔三業善,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間兩歲。兒生未久便自知飢,七寶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少者飯色自赤。

兒食消化,化後若渴,寶器甘露如食之色。飲不留停,如酥投火。身體長大便與天等入池沐浴,詣香樹下枝條垂曲,取香塗身,衣莊嚴具。華鬘、寶器、果實、樂器,各有樹出,遍往詣之,隨意所取。入諸園林無數天女鼓樂絃歌,語笑相向。深生染著,視西忘東,當其戲樂忘其初生所念識知。承先世善得生天上,池沼清澄,華果榮茂。其城七重,皆廣六千由旬。欄楯、羅網、宮牆、行樹皆悉七重。

毗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闍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側。半月三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敕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布施者不﹖」

使者奉教,具啟善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歷,然後詣善法殿,具啟帝釋。聞惡則憂,言善則樂。說偈歎受持齋戒人與我同行。

(二)毗沙門城(摘錄自《立世阿毗曇論》卷四)
北由乾陀山有二頂,中間有國,名毗沙門。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

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多羅樹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乃至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並如上說。

其城外邊,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形如壺口,下廣上狹,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

是時,外林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大城出,觀聽音樂。諸女天等從大城出,亦聽音樂。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城西南角,是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周圍二百五十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二十四大門,復一小門,足二十五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

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寶多羅樹林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皆如上說。

其城外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時,外林中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城中出,并諸女天並共觀聽。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是大城內四邊住處,衢巷巿鄽,並皆調直。是諸天城,或有住處四相應舍,或有重層尖屋,或有多層高樓,或有臺觀雲聳,或有四周卻敵,隨其福德業。眾寶所成。平正端直,是天城路。其數五十,四陌相通。行列分明,皆如基道。四門通達,東西相見。巷巷巿鄽,寶貨盈滿。(一)穀米巿,(二)衣服巿,(三)眾香巿,(四)飲食巿,. 五花鬘巿,(六)工巧巿,(七)淫女巿,處處並有巿官。

是諸巿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商量貴賤,求索增減,稱量料數,具巿鄽法,雖作此事,以為戲樂。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若業相應,隨意而取。業不相應,便作是言︰此物奇貴,非我所須。

當四衢道,象馬車兵之所莊嚴,及諸天子止住此處,或為守護戲樂莊嚴。巿中間路,一切琉璃,軟滑可愛。眾寶莊嚴亦如北地妙好氍毹、龍獸、花草。皆如上說。燒香散華,懸諸天衣,亦復如是。

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恒無斷絕。所謂象馬車螺等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飲願食,我今供養。

是毗沙門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洲、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布此大城中,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北至鐵圍邊。一切夜叉神,是王所領。是毗沙門城最饒多佉陀尼蒲闍尼飲食,是故亦名阿羅珂漫陀。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四;《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佛本行集經》卷十二;《大般涅槃經》卷一〈序品〉;《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大三摩惹經》;《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一〈四天王護法品〉;《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大日經疏》卷五。


長老偈‧長老尼偈

南傳巴利聖典。《小部》(Khuddaka-nikāya)中之二書。此二書為姐妹作,皆成書於西元前六至三世紀間。內容彙集佛在世時弟子中之長老(比丘)及長老尼(比丘尼)所吟詠之偈頌。

兩書皆以長老、長老尼所留下的偈數加以分類,留下一偈的彙集為一偈集,二偈的歸於二偈集,依此類推,以至於七十餘偈的大集。《長老偈》收有一偈集之一二0頌至大集之七十一頌,共二十一集(nipāta),一二七九頌;《長老尼偈》收有一偈集之十八頌至大集之七十五頌,共十六集,五二二頌。《長老尼偈》中,一偈集第二及二偈集第一是佛說偈,以及五偈集第十是三十位尼師所說,六偈集第一是五百尼所說,除此之外,所收的長老尼有六十九位。

關於二書之不同處,在形式上,《長老偈》收有序偈三頌,各集各品及末尾附有攝頌,而《長老尼偈》則無。在內容上,《長老偈》較偏重於信仰的剖述等,而《長老尼偈》則偏重於生活的體驗。戴維斯夫人(Mrs. RhysDa vids)認為兩書之語法、情感、風格皆有不同。又據溫特尼茲(M. Winternitz)的研究,可知二書的差異為︰

(1)《長老偈》富於外在之經驗,《長老尼偈》多為內在之體驗。

(2)《長老偈》不呈現個人之特質,《長老尼偈》則呈現個人特質。

(3)《長老偈》多描繪自然界,《長老尼偈》多描述人生狀態。

(4)《長老偈》偏重於個人信仰的剖述,《長老尼偈》則重於生活經驗的記述。

二書在文學及思想上所獲的評價甚高,與《梨俱吠陀》讚歌等同為印度抒情詩中的傑作。文中高揭宗教理想,闡明倫理教說,顯示所有的長老及長老尼皆達到心靈寂靜之最高境界的模範,亦即記述修行者排除感官性、本能性之一切後,所呈現出的清淨心境。

達磨波羅(Dhammapāla)所著的《真諦燈》(Para-mattha-dīpanī)中載有兩書之註釋及有關諸長老之傳略、地名、王名、種族等珍貴資料。

在原典方面,有1883年歐登貝格(H.Oldenberg)出版的P.T.S.本。譯本方面,1913年戴維斯夫人(Mrs. Rhys Davids)譯之為英文,紐曼(K. E. Neumann)譯為德文,以及立花俊道、增永靈鳳譯為日文。中文本尚未有全譯本,僅有楊白衣自日文翻譯之部分節譯。

◎附一︰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一章第四節(摘錄)
《長老偈》與《長老尼偈》,誤傳為長老與長老尼所說;其實,是與長老及長老尼有關的偈集。這些偈頌,部分是長老、長老尼所說;有些是敘事詩,如阿那律(Anuruddha)偈(八九二~九一二偈),是阿那律一生,五十五年修行的記錄。也有對話,如鴦掘魔(Aṅgulimāla)偈(八六六~八九一偈),為佛與鴦掘魔的對話。古代的伽陀,多數是連敘帶說的。敘述部分,不能不歸於偈頌的傳誦者、集成者。這些偈頌,近代學者K. E. Neu-mann,R. O. Franke等,推論為出於一人的手筆,這是我們所完全不能同意的!兩部偈集的內容,有的與《雜阿含》、《中阿含》相同;與《法句》相同的也不少︰決不能說,這些偈都出於一人的手筆。與比丘、比丘尼有關的偈頌,不斷的傳誦出來。除集入《雜阿含》的部分而外,傳誦於教界的還很多。從「九分教」的次第來說,「修多羅」、「祇夜」、「記說」而後,「伽陀」與「優陀那」,就是《義品》、《波羅耶》、《法句》、《上座偈》、《上座尼偈》的集成了。

兩部偈集與「阿含」有關的,《長老偈》有︰


┌────────────┬───────────┬─────────┐
│長老偈 │漢譯阿含 │巴利四部 │
├────────────┼───────────┼─────────┤
│ │ │相應部六.十五 │
│阿難一0四六偈 │長含遊行經 │長部大般涅槃經 │
│阿那律九0五 │雜含一一九七經 │相應部六.十五 │
│ │長含遊行經 │長部大般涅槃經 │
│優波摩那一八五.一八六 │雜含一一八一 │相應部七.十三 │
│跋耆子一一九 │中含侍者經 │相應部九.五 │
│三彌提四十六 │雜含一一00 │相應部四.二十二 │
│左奴四十四 │雜含一三二五 │相應部十.五 │
│婆耆舍一二0九~一二七九│雜含一二0八~一二二一│相應部八.一~十二│
│鴦掘魔八六六~八七0 │雜含一0七七 │中部鴦掘魔經 │
│ │雜含二五四 │ │
│二十億耳六四0~六四四 │中含沙門二十億耳經 │ │
│目犍連一一八七~一二0八│中含降魔經 │中部梵天請經 │
│優陀夷六八九~七0四 │中含龍象經 │增支部六集.四十三│
│賴吒恕羅七六九~七八八 │中含賴吒恕羅經 │中部賴吒恕羅經 │
│阿那律九一0~九一九 │中含說本經 │ │
└────────────┴───────────┴─────────┘


《長老尼偈》與「阿含」相同的,有︰


┌───────────┬──────┬─────┐
│長老尼偈 │漢譯雜阿含經│巴利相應部│
├───────────┼──────┼─────┤
│世羅五十七~五十九 │一一九八經 │五.一 │
│蓮華色二三0~二三五 │一二0一 │五.五 │
│蘇摩六十~六十二 │一一九九 │五.二 │
│遮羅一八三~一八八 │一二0七 │五.八 │
│尸羅遮羅一九七~二0三│一二0六 │五.七 │
│孫陀利三一二~三三七 │一一七八 │ │
└───────────┴──────┴─────┘


《長老尼偈》,見於《雜阿含》,而不見於其他的三部,這是佛滅後,尼眾受到上座的貶抑,不再像佛陀的時代了。二部的偈頌,部分與《法句》相同。這可能為根據《雜》、《中》、《法句》的古傳偈頌,從不同的立場,采錄當時傳誦的偈頌,而更為不同的組集。從名為《上座偈》、《上座尼偈》來說,分別說系(Vibhājyā-vādināḥ)與說一切有系的共同傳誦來說,可推定為︰上座部(Sthavirāḥ)獨立,而說一切有部與分別說部,還沒有再分化時期(約西元前300頃)所集成的。《上座偈》中,有些是誤傳的,如二五六、二五七偈,是阿浮多(Abhibhūta)長老。阿浮多是尸棄(Sikhi)佛弟子,這二偈是阿浮多在梵天說的,而今作為釋迦弟子了。有些是較遲的大德,如一四三、一四四偈,是樹提陀娑(Joti-dāsa)。樹提陀娑是優波離(Upāli)的再傳,陀索迦(Dasaka)的弟子。如二九一至二九四偈,是三浮陀(Sambhūta)。三浮陀,就是北傳的商那和修(Sāṇavāsi),為阿難(Ānanda)的弟子。樹提陀娑與三浮陀,都是七百結集時代的大德。又如三八一至三八二偈的Tekicchakāni,一六九至一七0偈的Vīta-soka,五三七至五四六偈的Ekavihāriya,都是阿育王(Aśoka)時代的人。所以「偈」的內容,部分雖是極古的,而編集成部的,是上座部學者。而阿育王以後,(銅鍱部學者)又有過多少的增編。

《長老尼偈》的內容,古老的部分太少。表達自己修證境地的不多,而卻有長篇的敘事詩。如善慧尼(Sumedha)七十五偈;伊師達尼(Isidāsī)四十八偈;尸跋尼(Subhā)三十四偈;翅舍憍答彌尼(Klsāgotamī)十一偈︰這些,都是據傳說的事緣,而改作為偈頌的。長篇的敘事偈,成立遲一些吧!

說一切有部所傳,有《世羅尼偈》(Sailagāthā)。《長老尼偈》也有世羅尼的偈,但在《雜阿含經》及《相應部》中,作阿臈毗(Āḷavaka)尼的偈。別有尸羅尼偈五偈半,這是最有名的偈頌。

◎附二︰維摩拉拉特納著‧鄧殿臣譯〈巴利三藏中的長老尼伽陀〉(摘錄自《法音》雜誌1991年四月號)

《長老尼伽陀》是小部中的第九部經。是一部由七十三位長老尼所作的五二一首伽陀的詩集。詩集以長老尼所作伽陀數量為序排列,一尼一首者歸為「一集」,一尼二首者歸入「二集」。大約在《長老尼伽陀》問世不久,就有人為它寫了「註疏」,略述伽陀要旨和作者簡歷。在這七十三位長老尼中,有二十位在巴利三藏其它經書中都有記載,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她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們所作的伽陀都是講述她們出家修道的經歷和證得羅漢果位後的快樂,詩文皆自然、親切、坦誠、逼真,十分動人。季羡林先生認為小部中「有許多獨立的經典,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比如法句經、無問自說、經集、上座僧伽陀、上座尼伽陀、本生經等。……上座僧伽陀和上座尼伽陀作者有名有姓,……尼姑詩中這些詩篇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印度巴利語文學條)。季先生所說《上座尼伽陀》,就是本文的《長老尼伽陀》。

從這部《長老尼伽陀》及其註疏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佛陀時代諸尼出家的原因、修習止觀證得羅漢的過程;同時這部經也表現了佛教的業報思想,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各種社會問題。本文主要就這幾個方面發表一點意見,附帶談談《伽陀》的文學價值。

(一)出家的原因
這部經雖採用了詩文的形式,但仍保持了佛經的宗旨。它將苦、集、滅、道四聖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之三法印等佛法要義都寓含於伽陀之中。《伽陀》中講到當時許多婦女體察到人生之苦,諸行無常,便皈依佛教,走上解脫之路,從而形成了佛教中「半邊天地」。現從這七十三位長老尼中舉出幾例,具體分析一下她們出家的原因。

第二一三至二二三首伽陀的作者蓋莎長老尼出生在一個窮苦的低種姓家庭。出嫁之後,因其出身貧賤,受到街坊鄰里的鄙視。直到生得一子,才贏得了人們星點同情。不幸幼子夭亡,蓋莎悲痛絕望,以至瘋癲。她抱著兒子的屍體四處求醫。有位智者教她去見佛陀,佛陀叫她到城裏去找一戶從未死過人的人家討幾粒芥籽來,以為其子醫病。她跑遍全城,芥籽幾乎家家都有,但從未死過人的人家卻未能尋得。此事使蓋莎茅塞頓開,悟出了生死無常的道理。她恢復了理智,自說一首伽陀︰「諸行無常,不分種姓,人間天界,一理相通。」她掩埋了兒子的屍體,求佛開示。進而剃髮出家,修習禪觀,終成羅漢。

在烏帕拉婉娜長老尼所作的伽陀中(第二二四~二三五首),講述到岡迦帝里耶之母的經歷。她本是舍衛城的一個商人的妻子。懷孕之後丈夫出外經商,婆母懷疑兒媳與外人通姦,把她趕出家門。她只好去尋找丈夫。在途中的一家客店裏產下了兒子。在她離開兒子到外面洗衣物時,兒子被一車夫抱走,她也被一盜首搶去作了妻子,並與這盜首生得一女。一日和盜首吵架撕打,碰傷了女兒的頭部。她一氣之下逃出盜首之家,淪為娼妓。若干年後,一位青年據她為妻,不久這青年人又娶了一個年輕的姑娘,三人同居一處。一日她為年輕妻子梳頭時,發現了頭上的傷疤。詢問根由,才知這位年輕的妻子竟是她與那盜首所生之女!而她倆共侍的男人,竟是她最初與商人所生之子!這一切使她憤世嫉俗,看破紅塵。於是出家為尼,修得正果。

帕扎佳拉長老尼也是在飽嘗人生痛苦之後才遁入空門的。她本出生在舍衛城一個富商家庭。與男僕相愛,私奔外鄉。在她第二胎臨產之前回娘家分娩,途經野林時突遇暴雨,嬰兒產下。丈夫為保護妻子去尋找樹枝時被毒蛇咬死。帕扎佳拉忍著悲痛抱著兩個孩子冒雨前行,涉水過河時長子被激流沖走,嬰兒被老鷹叼去。上岸後詢問來人,得知家中房舍已全被洪水沖塌,父母兄弟均已遇難。接連不斷的打擊使這位當年的千金小姐變為瘋癲。她赤身露體,訴說著自己的遭遇,到處遊逛。頑童潑皮向她投石揚土,肆意譏笑。最後遇到佛陀才得救護。隨佛出家後修成一位著名的長老尼,一生教化了幾百位女眾,許多經典中都記有她的事蹟。《長老尼伽陀》中有五首伽陀(一一二~一一六首)是她的作品。

《長老尼伽陀》中的第一0七首至一一一首的作者是巴達長老尼。三藏註釋中這樣記述了她出家的原因︰她出身於摩揭陀國貴族。該國宰相之子薩杜卡因盜竊被判死刑,在押赴刑場時被巴達看到,頓生愛慕。她父親打通關節,使薩杜卡獲釋,遂入贅成親,巴達如願以償。夫妻二人親熱了一陣之後,薩杜卡便對妻子的金銀首飾起了貪愛之心。於是他對妻子說︰「親愛的,當初我被判處死刑時曾對鳩拉山神許下重願,如得救不死,定以大祭為報。今天風和日暖,請你佩戴整齊,同我一起去祭山還願吧。」

當登上山頂時,薩杜卡命令巴達卸下全部金銀首飾。巴達這才明白了丈夫要殺人越貨的險惡用心。她哀告道︰「夫君,妾以身相許,何惜那些金銀首飾﹖夫君若決意要妾死,請允許賤妾在臨死前擁抱親吻夫君全身一次,賤妾死而無怨。」說罷便來到薩杜卡面前熱烈地擁抱、親吻了一番,接著又轉到他的身後去。薩杜卡想︰「待這傻女人親吻了背後,我就……。」巴達乘其不備把薩杜卡推下了懸崖。

人世間的爾虞我詐、以怨報德促使巴達離開世俗,先從耆那教出家,後又四處漫遊,與各派辯論。最後辯敗於舍利弗才皈依佛門,修習禪觀,終成羅漢。

當時許多著名的長老尼是在親友的影響帶動下出家的。如佛教第一尼大愛道便是。她所作的六首伽陀(一五七~一六二首)熱情讚頌了佛陀的功德。佛陀身為太子時曾有眾多妃嬪,如娣沙、娣拉、維拉、迷妲等,她們都隨佛出家,加入了尼眾僧團,《長老尼伽陀》中都有她們的作品。《長老尼伽陀》中六十三至六十六首伽陀的作者巴特拉本為大迦葉之妻,一八二至一八八首的作者卡拉、一八九至一九五首的作者烏帕卡拉、一九六至二0三首的作者悉蘇帕卡拉本是舍利弗的三位胞妹;她們效法兄長,都出家為尼。曇摩長老尼則是在丈夫維薩卡的影響下出家的。一日維薩卡去聽佛說法,得阿那含(不還)果位。他回家上樓時,曇摩像往常一樣迎接丈夫,伸手拉他上樓。而丈夫卻一反常態,拒而不受。吃飯時維薩卡也默默不語。曇摩問他所為何事,他說︰「我已斷除貪欲,證得果位;從今以後不近女色,對飲食亦無所貪好。你可留此居住,亦可帶足財物,另尋夫主。」曇摩回答說︰「君所厭棄的財物,於妾又有何用。」於是她出家為尼。佛陀曾向她說《小維達拉經》(見巴利三藏‧中部),將她培養為「說法第一尼」。《長老尼伽陀》中的第十二首伽陀是她的作品,伽陀充分表露了她得羅漢果位後的喜悅心情。

帕杜瑪沃蒂則是在兒子的教誨下皈依佛教的。她本是一位名門閨秀,後來又成為本城名妓。摩揭陀國王聞其貌美,招入王宮,盡情尋歡。帕杜瑪沃蒂得子阿巴耶,阿巴耶成人後出家修道,成為著名長老(在《長老伽陀》中有他的作品)。阿巴耶長老勸他母親出家,《長老尼伽陀》中的第三十三、三十四兩首伽陀就是母子二人的對話︰


33.母親認真想一想,
  人之軀體何其髒;
  渾身腐敗冒臭氣,
  頭頂以下腳底上。
34.依他教誨去實踐,
  修無常觀斷諸貪;
  息滅欲火除煩惱,
  求得清涼入涅槃。


《長老尼伽陀》是七十三位長老尼所作伽陀的一部滙集。這七十三位長老尼中,出身於婆羅門家庭的有穆妲等十五人左右;出身於剎帝利家庭,本是王后公主、小姐閨秀的有蘇梅達等十四人左右;出身於富豪、商賈的有曇摩等二十人左右;原本在王宮為妃嬪的有娣沙等十人左右;曾為妓女的有阿扎卡西等四人左右;出身於農民和低種姓的有薩瑪等十人左右。據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大部分長老尼不是因為家庭貧窮,生活無著,貪於利養才出家修道的;而是社會、家庭、自然災害等使她們醒悟到佛教的道理,為求得解脫而走入空門的。

(二)修持過程
這七十三位長老尼在她們所作的五二一首伽陀中,主要記述的是她們出家之後勇猛精進,修習禪觀,證得羅漢果位的經歷。細細讀來,雖各有千秋,卻也有明顯的共同之處。為探索她們修習、得道的共同規律,我們先根據伽陀所述和三藏註釋,介紹幾位長老尼修習的過程。

索娜生下十個子女。她把子女養大,把家產分給他們之後便遭到子女們的遺棄。索娜於是出家,請大德長老尼講說蘊、處、界諸法,並努力參禪,修無相觀,得天眼通、漏盡通,成為羅漢。《長老尼伽陀》中的九十七至一0一首伽陀記述了這一過程。

悉哈尼本出身將門。出家後因貪愛未捨,心緒散亂不專,修禪七年毫無進展。她喪失信心,要到林中自縊。當她把繩索套在脖頸上時,驀然漏盡,頓成羅漢。這大概是因為人在將死之時,一切貪欲自然徹底斷除,精神才獲得解脫。她心生歡喜,將繩索棄之於地,誦出了五首伽陀(七十七~八十一首),追述了自己修習的過程。

第一三九至一四四首伽陀的作者凱瑪本是摩揭陀國的一位公主,因其貌美,被頻毗薩羅王選為王后。她執著於自己的美貌,傲慢而不悟佛法。一日去竹林精舍拜見佛陀,佛陀演化出一位天仙般的美女為佛執扇。凱瑪一見大吃一驚,她沒想到世間還會有如此美妙絕倫的女子;在她面前,自己已黯然失色。這時佛陀又略施神通,只見這美女在剎那之間由青年而中年,由中年而變為老年;髮齒脫落,皺紋生起;手中的團扇也無力舉持,搖搖晃晃癱倒在地上。凱瑪見此情景,驚愕之後,悟出了人生無常的道理。佛陀即時向她說法,聽完佛法,凱瑪即成羅漢。遂從佛出家,成為「智慧第一尼」。

《長老尼伽陀》中的第一首伽陀的作者是得利卡。她在這首伽陀中說︰「得利卡披糞掃衣,行住坐臥甚愜意;如同火爐烤青葉,阿那含道斷貪欲。」

得利卡欲出家修道,因遭丈夫拒絕未得如願。於是她便遵照佛法在家中自行修持。一日她在做菜時有一青葉落在爐上,登時被火烤乾。得利卡受此啟發,斷除一切貪欲,證得阿那含果。這時鄭重告訴丈夫她已得果位,已離欲愛,夫妻生活對她已不適宜。然後從大愛道出家受戒。

譚帝卡長老尼在靈鷲山修道時,見一大象遵從象倌的指令下河洗澡,上岸後又乖乖地伸出一腿,讓象倌登腿騎到它背上。這一情景使譚帝卡深受啟發︰連野蠻的大象都能馴得如此溫順,人為什麼不能調伏自己的身心,證得羅漢果位呢﹖於是她回到寺中,苦行修煉,終成羅漢。

據巴利三藏註所載,帕扎佳拉尼是這樣證得果位的︰一日她以水罐盛水沖洗雙足,第一罐倒下後,水淌落地上,向前流出一段便停止下來,第二罐水倒下去流出較遠,第三罐流出更遠一些,但終亦停下。這一現象使她醒悟到︰第一次水流如同短命者的一生,第二次水流如同中命者的一生,第三次水流如同長命者的一生,但終歸於死,人生無常。她以此念修觀,並聽佛說法,很快成為羅漢。

阿札尼原本是迦尸國一個富商的女兒,因家業衰敗,流落風塵,淪為妓女。她姿色秀美超群,很快發為巨富。她一個人據有的錢財相當於整個迦尸國的一半。但她對錢財容色漸生厭惡,遂出家為尼。據律藏〈犍度〉所載,她欲到舍衛城從佛陀受具時,一群色徒聞訊趕來阻截於途,使她無法入城。佛陀得知這一情況後隨機應變,派一使者為其授戒。阿札為「從使受戒」之先導。

蘇帕長老尼的事蹟最能感人肺腑、淨人心靈。她本出生在王舍城的一個婆羅門家庭,佛陀到王舍城遊化時她隨佛出家,不久證得阿那含果。一天,她到偏遠僻靜的芒果林修禪,途中遇到一個貪色的惡少擋住去路。這惡少極力挑逗,百般糾纏,懇求與蘇帕交歡。蘇帕已得果位,哪裡肯依﹖於是雙方唇槍舌劍,展開論戰。《長老尼伽陀》中有三十四首伽陀(三六五~三九八首)講述了論戰的情形。這三十四首伽陀是事後蘇帕對當時情景的回憶。下面請看其中幾首。

惡少︰


原野香風吹,眾樹花開滿;
初春好時光,花中可交歡。(370)
你似塘中蓮,生在魔鬼間,
梵行不使用,器官空凋殘。(378)


蘇帕︰


此身本易碎,走向墳墓間,
身中盡污垢,何物使你戀﹖(379)


惡少︰


你身似金像,眼似蓮花瓣,
看到你雙眼,性欲倍增添。(381)


蘇帕︰


玩偶和木偶,都曾親眼見,
翩翩能起舞,全憑一線牽。(389)
一旦線解除,身首全散亂。(390)
我身亦如是,器官似零件。(391)
蘇帕已得果,對眼無眷戀,
摳出一隻眼,遞給惡少年!(395)


惡少年見蘇帕把一隻眼睛摳出遞過來,大驚失色,急忙施禮賠罪,落荒而逃。

這些長老尼通過聽法禪修,大都證得羅漢果位,達到無欲無惱的寂靜境界。請看穆妲長老尼的這首伽陀︰


我終得解脫!
擺脫臼和杵!
擺脫駝背夫!
三彎終解除!
無生亦無死,
生欲全斷除!(11)


原來這位穆妲長老尼本出生在憍薩羅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父母把她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丈夫是一個彎腰駝背的婆羅門。她需操持繁重的家務,與丈夫之間更無愛情可言。她終日舂米,要彎下腰去把稻穀倒入臼內,此為「一彎」;然後彎下腰去用杵頻頻舂搗,此為「二彎」;日夜應酬那位駝背的丈夫,此為「三彎」。穆妲不堪忍受這樣的痛苦生活,出家為尼,修習止觀,終成羅漢。這時穆妲不僅擺脫了「三彎」的束縛,而且擺脫了生死輪迴,得到了完全徹底的解脫,這首伽陀充分表現了她那種喜悅的心境。

烏得瑪長老尼在她作的三首伽陀(四十二~四十四首)中說,她聽法修禪,證得羅漢果位時,進入到一種無比舒暢自在的境界,以致使她不願改變禪定的姿勢,保持跏趺坐態達七天之久!到第八天才伸展肢體,站立起來。

修成羅漢之後皆有神通,這是修習止觀的「副產品」。烏帕拉婉娜在她所作的十二首伽陀(二二四~二三五首)中說,她通過禪定功夫,得到了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為馴伏異教徒的傲氣,略顯佛家功力,佛陀在一棵芒果樹下大顯「雙通」,使身上的每個毛孔中同時冒出一團火焰和一股流水。烏帕拉婉娜聞知後也請求顯示神通,她變幻出一輛四駕馬車,乘此馬車去見佛陀,佛陀稱她為「神通第一尼」。

上面列舉了十一位長老尼精進求道,證得阿羅漢的過程,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諸尼修道的共同規律。在兩千多年前的佛教初創時期,諸比丘尼(比丘亦然)是如何修持、證羅漢、入涅槃的呢﹖這五二一首伽陀作了生動而具體的講述。結合上述實例對五二一首長老尼伽陀作一綜合分析,我們可以找出諸尼修道的共同規律︰

(1)聽師說法︰即聽佛陀本尊或長老尼大德說法開示,這在皈依、剃髮、解脫、證果等各個環節都起著關鍵的作用。說法的內容多為四聖諦、八正道、七覺支、三十七道品,蘊、處、界等諸法。在這五二一首伽陀中,有一部分就是佛陀的說教。往往是佛說剛一結束,聽者便徹底醒悟,頓成羅漢。然後又以歡喜心情重複佛說,所以也都歸入了該尼的作品。

(2)修定斷欲︰這是一切諸尼修證羅漢果位的必由之路。此路長短不一,是一個由痛苦到安樂的過程。伽陀中常提到修禪者受到摩羅的干擾破壞,筆者以為這摩羅便是貪、瞋、癡及各種煩惱。如不克服、戰敗、斷除它們,就不可能得到身心的清淨,就不可能得到智慧,也就無法擺脫生死輪迴、證得羅漢。得利卡長老尼將此比為「爐烤青葉」,可謂生動貼切,入木三分。你看那青葉之中,充滿了水分、營養和生機,裏面的葉綠素具有極其強烈的生欲,所以才有這樣繁茂、紛亂的植物世界。當爐火把青葉烤乾之後,便斷除了那一切的生機。葉子雖然忍受了一時的痛苦,卻得到了徹底、永遠的清涼自在。諸尼修禪時多作「不淨觀」、「無相觀」,修業處、火遍等,破除欲、有、見、無明「四瑜伽」;結跏趺坐,專注一境,由定生慧。這裏說的「無相觀」(AnimittaVidarsanā)即觀想諸行無常;無相即涅槃。我國禪宗也以「無相」為教義的重要內容。《壇經》說︰「我此法門」,先立「無相為體」。

(3)得啟頓悟︰諸尼在修習過程中,因為心中所思維的是修證,並已學會以佛教觀點觀察周圍環境,所以看到某種現象便會受到啟發,使其豁然開朗。可謂「千里行路,一步到家。」和我國禪宗中的「頓悟」頗為相似。

(4)得羅漢果︰長老尼(長老亦然)修行的最高目標或最終目的是證得羅漢果位。從《長老尼伽陀》看來,這並非高不可攀。在《長部》〈大涅槃經〉中有︰「比丘若依法修持,羅漢應不絕於世。」在《如是語》中佛陀也說過︰「比丘,若能獨居一處,以平靜之心坐禪修觀,並習業處,當世可得羅漢果位。在煩惱未盡之前,亦可先證不還。」當然,這樣高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經過預流、一來、不還幾個階段。上文講到的蘇帕長老尼為降服惡少,做出了「摳出眼珠」的壯舉。但她當時還未達到羅漢果位,當時她已經得到的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是巴利語「Anāgāmi」一詞的音譯,意譯「不還」,即在證得羅漢果位的路上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之意。所以她臨危不懼,沒有退縮,沒有為惡少的挑逗撩撥所動。為了擺脫他的糾纏,為了說明人體不過「四大」合成,對它毫無眷戀的教理,她摳出自己一隻眼睛交給惡少。如果這惡少不是一個頑固不化之徒,面對蘇帕此舉,他的心靈也應該得到淨化。在這七十三位長老尼中,有的在正式出家受戒之前便得到了羅漢果位。這時,她們已不宜再居家中,都立即從師披剃,脫離世俗。《中部》註釋中說︰「在家之身,不足以載羅漢之果。故證成羅漢之後,或即披剃,或即入涅槃。」

(三)業報思想
《長老尼伽陀》除講述了修證過程之外,還表現了因果報應思想。這一思想在伊悉達西長老尼的四十八首伽陀(三九九~四四六首)中反映得最為明顯。這四十八首伽陀便是伊悉達西的一部自傳。伽陀開始說,伊悉達西長老尼在證成羅漢時還很年輕,尼友菩提問她出家緣由,她便用三十首伽陀(四0四~四三三首)把她出嫁之後如何屢遭遺棄的經歷訴說了一遍。她出家剛剛七日便修得「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得知過去諸世苦樂之事。接著便用十三首伽陀(四三四~四四六首)講述了她過去七世的經歷。現將其中幾首伽陀摘譯於下︰


我本艾城富金匠,
青春淫邪姦人妻。(434)
死入地獄長受苦,
又投母猴胎中去。(435)
出生剛剛滿七日,
猴王閹我生殖器。
為何遭此惡業報,
只緣前世姦人妻。(436)
死後又投母羊胎,
母羊眼瞎背彎曲。(437)
小羊再次受閹割,
背馱羊恙陰生蛆。
苦難深重十二載,
只緣前世姦人妻。(348)


一世造下惡業,七世還報未了。那些偷情通姦,甚至淫人妻女的人讀了這段伽陀,或許能改惡從善,以免除今後累世受苦。業報思想如能被人接受,足可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改變某些腐敗的社會風氣。佛教在社會道德功能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四)社會問題
《長老尼伽陀》的作者是七十三位長老尼。她們是佛陀時代一批出類拔萃的人物,是修得四果四向的羅漢。這些處於妙樂境界的羅漢在回首往事,以伽陀的形式講述自己的過去,展示社會人生的時候,文中必然會含蓄著深長的意味。因此,我們必須發幽顯微,認真發掘《長老尼伽陀》的深層主題,探索這部古典佛經的社會意義。

上文講到的帕扎佳拉、巴達等幾位長老尼的經歷和遭遇,都能說明許多社會、人生的問題,這裏談談《長老尼伽陀》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社會對婦女的歧視。先請看第六十首伽陀︰


佛陀諸聖皆羅漢,
此果難得非一般;
女人僅有二指智,
達此聖境難上難。


這是一個「摩羅」(巴利語mārā一詞的音譯,意為鬼怪)對正在打坐修觀的索瑪長老尼說的一首伽陀。《伽陀》中使用了「二指智」一詞,其含意是︰婦女在做飯時將米和水放入鍋中,待煮到一定時間後,便取出幾粒,用兩個手指(一般應為拇指和食指)捻壓一下,以察看米飯熟否。社會認為,婦女的全部智能,唯此而已。《伽陀》的作者借用「摩羅」之口,道出了社會上惡勢力的聲音(《長老尼伽陀》中時有「摩羅」言論,「摩羅」是反動、落後、黑暗勢力的代表)。索瑪長老尼聽了摩羅的話沒有示弱,她以兩首伽陀(六十一、六十二首)義正詞嚴地進行了反駁,表達了廣大婦女對惡勢力的抗爭精神。佛教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壓迫和對婦女的歧視,主張眾生平等,男女一樣;准許女性出家,為一部分婦女開闢了一條解脫之路。但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佛陀的態度也並不十分堅決。當時他的姨母大愛道(佛陀襁褓喪母,由姨母養大)帶領五百婦女赤足步行五十一由旬到他駐錫的寺院請求出家時,開始未予應允。經阿難苦苦勸說才勉強同意,但為她們格外規定了八條十分嚴格的戒律。可見當時婦女處境之艱難。從《長老尼伽陀》可以看出,婦女所處的地位十分低下,她們在萌發了出家的念頭之後,還要衝破重重阻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伊悉達西長老尼講述的三十首伽陀(四0四~四三三首),不僅反映了男尊女卑的社會現實和婦女所處的奴隸地位;同時還說明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男性倫理道德觀念。伽陀說伊悉達西本是烏得尼城一個富商的獨生女,相貌美麗,儀態莊雅,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富貴人家。她殷勤地侍奉公婆,恭敬地對待家中親友,像慈母對待獨生兒子一樣照料、愛護丈夫。但結婚剛剛一年,這位完美無缺的妻子,賢慧孝順的兒媳便被丈夫遺棄,被公婆趕回了娘家。父親又把她嫁給另一個富家子弟之後,伊悉達西更是誠惶誠恐,像女奴一樣服侍丈夫一家。但未滿一月又被丈夫拋棄。父親又把她嫁給一個討飯的乞士。沒想到剛過了幾天,這個叫花子只說了句「我無法和她一室同居」便揚長而去。這樣一位美麗賢慧,堪稱社會道德榜樣的女子,為什麼竟屢遭遺棄呢﹖斯里蘭卡學者馬丁‧魏克拉瑪辛訶在他的《文學的藝術》一書中對伊悉達西的性格特點和男人的心理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男人們所喜愛的不是像伊悉達西這樣的道德的化身,他們需要的是那種白天賢淑溫順,夜裏性情勃發;白天待人接物規矩謹慎,夜裏和丈夫在一起時盡情浪漫放縱、不守規矩的「雙重性」女子。伊悉達西的「一重性」造成了她婚姻的悲劇。據魏氏研究,在其它國家中只有嫖客才用的激發性欲的春藥,在古代印度不僅王室貴族,連平民百姓也普遍使用。古印度的「房中術」也是相當發達的。伊悉達西不適應當時的社會,不懂得男人的心理,所以才遭到男性的嫌棄。她雖然先後嫁給三個男人,伽陀中卻沒說她曾身懷有孕;這也說明地確實比較純真,為男人們所無法容忍。由此可見,伊悉達西的四十八首伽陀所反映的社會問題還是十分廣泛的,而全部《伽陀》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更是多種多樣,著者管窺蠡測,僅談此兩點。

(五)文學價值
《長老尼伽陀》既是一部巴利佛經,又是一部上乘的古典巴利語文學作品,一部優美的抒情敘事詩集。在巴利三藏中,這部經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和《小部》中的另一部經《長老伽陀》極為相近。所不同的是《長老伽陀》的作者是一些著名的長老,經中除講述他們的修持生活而外,大量篇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他們在坐禪修定時,陪伴他們的是幽靜的山林、翠綠的景色、芬芳的花香和清澈的溪水。這樣的環境都給他們以美的享受,於是他們在伽陀中盡情地描述、謳歌大自然的美妙,並抒發他們內心的情感。英國著名巴利語學者賴斯‧戴維斯夫人認為,這些長老的伽陀與近代著名詩人雪萊、濟慈的詩作有許多相似之處。而《長老尼伽陀》的作者們似乎沒有過多地留意周圍的環境,她們著力向人們展示的是她們各自的內心世界。她們在講述自己的經歷及家庭、丈夫時,極其坦誠直率,毫不掩飾;所以詩文清新自然,生動逼真。「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純。」所以她們的伽陀才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長老尼伽陀》的格律不甚嚴格。因作者不同,所以五二一首伽陀運用的不是同一種韻律,其中有三五0首使用的是「八言輸洛迦體」,使用的語言是一種典型的「伽陀語」。它和普通的巴利語不同,它有另外一套特殊形式的詞彙。也就是說,普通巴利語詞彙必須經過變換才能在伽陀中使用。《伽陀》也很注意修辭效果,運用了大量非常生動的比喻。如把煩惱比作吞食月亮的羅睺,把生死輪迴比作渾濁急湍的河流,把貪欲比作毒蛇等。《長老尼伽陀》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不僅在佛教文學史上,而且在整個東方文學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以後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泰戈爾的詩作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出《長老尼伽陀》的影響。季羡林先生在談到巴利三藏時指出︰「從文學角度看,最值得重視的是小部,其中有許多獨立的經典,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比如法句經、無問自說、經集、上座僧伽陀、上座尼伽陀、本生經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地評價《長老尼伽陀》這部巴利語佛教經典︰現身說法,闡述佛教大意;敘事抒情,展示諸尼內心世界;立意高深,探索社會人生;詩文優美,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參考資料〕 M. Winternitz著‧中野義照譯(日文)《佛教文獻》;W. Geiger《Pali Literature undSprache》;B. C. Law《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善見城

位於須彌山山頂之中央。乃帝釋天之住所。一稱喜見城。依《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俱舍論》卷十一等書所述,善見城位於忉利天中央,四面各二千五百由旬,高一由旬半。其地平坦,由真金所成,俱用百一雜寶嚴飾,地觸柔軟如兜羅綿。有微風起,萎華吹去,引新妙華,彌散其地。

其城有千門,嚴飾莊麗,有五百青衣藥叉神,各嚴鎧仗,防守城門。城中有殊勝殿,以種種妙寶莊嚴,周千由旬。城之四隅有四臺觀,以金銀等四寶所成。城外有四苑︰(1)眾車苑︰謂此苑中隨天福力,種種車現。(2)麁惡苑︰天欲戰時,隨其所須,甲坏現。(3)雜林苑︰諸天入中,所玩皆同,俱生勝喜。(4)喜林苑︰極妙欲塵,殊類皆集,閭無厭。以上四苑,悉有周千由旬,是諸天共遊戲處。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周二百由旬,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隨欲有妙花、寶舟、好鳥。距四苑各二十由旬,有四妙地,周八百由旬,是諸天眾遊戲所。城外東北有園生樹,妙香廣薰。城外西南有善法堂,為忉利諸天集會之所。每半月之三齋日,天眾集於此堂,詳辯人天如法、不如法之事,及如何制伏阿修羅等事。

◎附︰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第二節(摘錄)

《長阿含經》(二)〈遊行經〉,說到大善見王(Mahāsudarśana)的王都,非常莊嚴,與淨土相似。所以有的以為︰大善見王都的莊嚴形相,是淨土思想的淵源。大善見王都,又由三十三天來的妙匠天──毗首羯磨,造一座非常莊嚴的善法殿。大善見王的故事,南傳把他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大善見王經》,編為《長部》的十七經。我以為,這是天國莊嚴的人間化。在《吠陀》(Veda)中,因陀羅(Indra)住在善見城(Sudarśana);因陀羅就是佛教的帝釋。依佛教傳說,帝釋為三十三天主,中央大城,名為善見城,也有善法堂。善法堂,《雜阿含經》「八眾誦」,已經說到了。三十三天、善見城、善法堂的莊嚴,如《長阿含經》(二十)〈世記經〉等說。這可見善見城與善法堂的莊嚴,是印度神教的固有傳說,而為佛弟子化作人間故都的傳說。大善見與善法殿,不正是天國舊有的名稱嗎﹖所以,這只是天國莊嚴的變形。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六;《瑜伽師地論》卷四;《正法念經》卷二十六。


維摩詰所說經

大乘佛教之重要經典。據宋‧智圓撰《維摩經略疏垂裕記》說,此經譯本共有六種︰(1)後漢‧嚴佛調譯,一卷,名《古維摩經》;(2)吳‧支謙譯,二卷,名《維摩詰說不思議法門經》;(3)西晉‧竺法護譯,一卷,名《維摩詰所說法門經》;(4)西晉‧竺叔蘭譯,三卷,名《毗摩羅詰經》;(5)姚秦‧鳩摩羅什譯,三卷,名《維摩詰所說經》;(6)唐‧玄奘譯,六卷,名《佛說無垢稱經》。嚴譯本及二竺譯本現已不存。據僧肇〈維摩詰所說經序〉記載,後秦‧姚興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於長安大寺重譯此經。隋、唐以來,講習此經者,大都依據羅什譯本。

羅什譯本,除其著名弟子僧肇為作《注》外,隋時盛弘《地論》的著名學者慧遠,撰有《維摩經義記》八卷,天台宗的創立者智,撰《維摩經玄疏》六卷、《維摩經文疏》二十八卷,三論宗創立者吉藏,撰《維摩經遊意》一卷、《維摩經略疏》五卷、《廣疏》六卷。

玄奘譯本較羅什譯本約晚三百年,其弟子窺基著有《無垢稱經疏》六卷。

僧肇〈維摩詰所說經序〉用下面一段話概括全經內容(大正38‧327a)︰「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議之迹也。(中略)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而不思議一也。」全經十四品,依通例區分,第一品為序分,記述法會緣起;第二品至第十二品為正宗分,是一經的主體;末後兩品為流通分,即結束語。各品內容簡介如下︰

(1)〈佛國品〉︰釋迦牟尼佛在毗耶離城外菴羅樹園與眾集會,寶積長者子說偈讚佛,佛告訴他︰「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為不思議解脫的張本。

(2)〈方便品〉︰住在毗耶離城的維摩詰長者,曾於過去劫中承事供養無量諸佛,深聞法要,契入不二;為了方便攝化眾生,他上自軍政,下至酒肆,廣泛地參預了社會生活。後來他患疾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皆來問疾。維摩詰現身說法,要問疾者識身虛幻、危脆、垢穢,為苦為惱,眾病所集,不應心為形役,應常樂佛身。佛身是從無量智慧功德生的,是從慈悲喜捨生的,是從四攝六度生的。應以速朽之身,勤修如是勝行,饒益眾生,獲成佛的清淨莊嚴之身。

(3)〈弟子品〉︰佛遣聲聞乘(小乘)中的大弟子舍利弗前往維摩處問疾,舍利弗辭以不能勝任。遣大迦葉等,皆辭以不能勝任。主要是他們在宴坐習禪,或持鉢乞食,或解說戒律,或為人說法時,維摩詰皆曾向他們提出問難,相與辯析,為維摩詰所挫敗。五百聲聞眾中,沒有一個人敢去的。

(4)〈菩薩品〉︰佛又於菩薩乘(大乘)弟子中,遣彌勒、光嚴、持世、善德前往問疾,他們都有舍利弗等的類似遭遇,辭以不能勝任。

(5)〈文殊師利問疾品〉︰於是佛遣文殊師利前往問疾。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人天,皆欣然從往。維摩詰空其室內一切所有,唯置一床,以疾而臥。文殊致問,維摩詰告以「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6)〈不思議品〉︰舍利弗久立思坐,室內無座位,維摩詰因向舍利弗開導︰「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以及「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諸義。隨即向東方距此三十六恒河沙世界的須彌相世界須彌燈王佛那裡,借來了三萬二千個高達八萬四千由旬(註︰一由旬約為六十里)嚴飾第一的師子寶座,宣示小大相容,久暫互攝等諸佛菩薩不可思議解脫的力用。(此即肇序中所說的「借座燈王」,據說,維摩詰室面積的寬度,僅有一平方丈,能容這樣多這樣大的寶座,此即不可思議解脫力。我國佛教寺院住持所住的房舍,稱「方丈」或「丈室」,就是從這兒來的。)

(7)〈觀眾生品〉︰維摩詰與文殊辯析「云何觀於眾生」乃至「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室內出現了天女散花。花散到菩薩身上,隨即下落,散到舍利弗等聲聞身上,即使運用神力,也扯不下來。自言「止此室聽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已十有二年」的天女,在與舍利弗對辯過程中,將舍利弗變成了天女,將自己變成了舍利弗,證實眾生如幻,男女實無定相,破除聲聞人對「法」的執著,得出諸佛菩薩所證得的智慧功德,「實無所得」,「但以世俗文字,假名得耳」的結論。

(8)〈佛道品〉︰即菩薩契入不二妙理為攝化眾生所起的妙行。如文殊問維摩詰「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答以「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這就是示現行於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即名非道;示現行於貪欲道、瞋恚道、愚癡道,即名非道。菩薩若不行於非道,即無法攝化眾生,使之轉入佛道。維摩詰問文殊「何等為如來種」,答以「有身為種」。現有煩惱之身,無實自性,如方便攝化,即可轉煩惱成菩提,轉色身為解脫身。是即空有不二的菩薩行。

(9)〈入不二法門品〉︰行必依理而起,非不二之理則不能有不二之行;非不二之理與行,則不能有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所以,「不二」實為貫串本經的主旨。本品敘述維摩詰向文殊等八千菩薩提出「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問題,法自在等三十位菩薩皆用「言說」表述,維摩詰不置可否,於是這三十人要文殊表示看法。文殊說︰「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說已,又問維摩詰︰「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讚嘆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10)〈香積佛品〉︰維摩詰以其不可思議解脫的神通力,將上方過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眾香國景象,普現於大眾之前,隨又化出一菩薩使往上方眾香國乞取香飯。化菩薩取回香飯時,眾香國隨來者有九百萬菩薩,述說其國以「眾香」為佛事──教化眾生的種種妙用。維摩詰告以此土佛以「剛強之語」說明因果有報以及菩薩須以十事善法、四攝、八種無瘡疣法攝化眾生。

(11)〈菩薩行品〉︰維摩詰以神通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諸右掌,往詣佛所,因阿難問,佛為廣說香飯功德,乃至諸佛國土,有以光明相好、園林台觀、臥具衣服等種種施為,皆無非是攝化眾生的佛事。指出︰因有「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嗣以眾香國諸菩薩諸佛說法,佛為說了「盡、無盡解脫法門」。這就是︰盡,即有為法;無盡,即無為法。菩薩所行必須「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等,是「不盡有為」;「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等,是「不住無為」。

(12)〈阿閦佛品〉︰阿閦,譯「無動」。佛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謂「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以及「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非見聞覺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次因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維摩詰就「沒」和「生」說明「一切法如幻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佛向舍利弗介紹維摩詰,原是無動佛的妙喜世界中人。維摩詰說明自己,從清淨的妙喜世界來生此不淨的娑婆國土,「為化眾生故,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耳」。會眾欲見無動如來,維摩詰不起於座,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把無動佛及其菩薩、聲聞之眾,皆接到菴羅樹園內來了。釋迦佛勉諸大眾︰「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此即肇序中所謂「手接大千」)

(13)〈法供養品〉︰釋迦佛為天帝(釋提桓因)等稱說此經功德,指出「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若信解受持此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及依之而行的,即是以法供養如來。佛復自述因地為月蓋王子時,從藥王如來秉受「法供養」之教。所謂「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等,「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14)〈囑累品〉︰佛以是法咐囑彌勒,令其流通。四天王表示擁護持經者。末後,佛告訴阿難,此經題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基於「不二」的理和行,表示出來的種種不思議迹象,是大乘佛教理論的形象化,《維摩詰經》對這些迹象的敘述,形象鮮明,富於哲理的文藝價值,故我國遠自隋、唐以來,就有用這些豐富多采的情節,作為繪畫、雕塑、戲劇、詩歌的題材的。維摩詰這一人物,作為長者居士的典型形象,更是在佛教界和社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明真)

◎附一︰〈維摩詰〉(摘錄自《佛菩薩聖德大觀》)

維摩詰,梵名Vimalakirtī,藏名Dri-ma-med par grags-pa。漢譯有無垢稱、淨名、毗摩羅詰、維摩等名。是《維摩詰所說經》一書的主人翁,也是大乘佛教中,最為重要的居士。

維摩詰是釋尊時代、毗耶離城的大長者。曾經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入深法門;辯才無礙,遊戲神通。並且具足六波羅蜜,能以種種方便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由於他示現居士身,所以也有妻子、有眷屬,但卻常修梵行、常樂遠離。雖然一切世間的享受或社會上的各種場所,他都不忌諱地擁有,或涉足,甚至於對外道也並不排斥。但是,他的真正心態與目的是「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遊諸四衢,饒益眾生」。甚至於「入諸淫舍,示欲之過」。他就是這麼一位奇特的在家菩薩,他所行的就是如此不拘常格,隨機設教的法門。

在《維摩詰經》裏,故事的開始是維摩詰生病,釋尊派遣弟子們問疾,然而弟子們大多自承不堪前往。最後則由文殊率領大家前去。該經的精彩處,以及維摩詰的辯才,便在文殊問疾時的問答之間珠玉紛陳地展現出來。

以一位擁有妻子眷屬的在家居士,其學行、境界居然能夠超越羅漢與菩薩,表面上似乎違背常理。其實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在家長者。相傳他是過去金粟如來的示現,在出現於毗耶離城之前,他本來居住在阿閦佛的妙喜淨土。由此可見他實在是一個境界極高的再來人。處身在凡塵間,只不過是為度化眾生所作的權巧示現而已。

◎附二︰太虛〈維摩經緣起〉(摘錄自《維摩詰經別記》)

所謂法不孤起,仗因托緣而起。此名句文聲,其所由起之因緣,亦名來意。此經緣起,由種種因緣而成,通諸所說之法界法爾如是緣起,諸佛本願力緣起,眾生根熟緣起。茲略作四種,解釋本經緣起︰

甲、為導居士學佛故說此經︰天台宗判教,釋此經為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使二乘之流,恥小慕大,回小向大為正義。然本經要點,尚不在此。因佛初在鹿苑轉四諦法輪,先度五比丘,後出家者,豈唯恆河沙數,皆得悟妙理、證勝果。在小乘,現生不出家行比丘法,不能成阿羅漢果;且文殊、彌勒等為菩薩上首,亦首先出家之眾。於是在家居士唯生歎仰,不敢高攀出世三乘之法,咸懷絕分之想;以為出家方可證三乘果。此尊極果,非在家所能期,是以生退屈心,修人天福。仰瞻出家,不啻霄壤之隔。若果如是,豈釋尊徹底大悲之旨哉!淨名居士,窺破佛意,以大菩薩之本地,現居士之身相,運不思議之神通,說不思議之妙法。使在家善男信女,徹底了解,徹底承當。知佛法圓融,具不思議妙用。不離俗染而得聖智,遂不生退屈之心,起精進之行,時時修習,深入佛慧。是為釋尊大悲心切,導居士學佛,為本經緣起一。

乙、為飭聲聞回心故說此經︰聲聞之人,聞佛名句文聲教理,依教起行,而契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果。在小乘之輩,唯此為足;在釋尊則未到法華,本懷未暢。故首先便假維摩居士呵斥諸大弟子,空其所執,絕其所依,使其向大;知聲聞極果尚非究竟,益勤精進,求大菩提。經中若〈弟子品〉舍利弗等,廣述被呵斥因緣;又室中迦葉等自悲焦芽敗種,深慕大乘。是皆由淨名居士與文殊菩薩說不思議妙法,遂徹發二乘無上菩提之心。故飭聲聞回心,為本經緣起二。

丙、為證唯心淨土之實效故說此經︰修種種行,皆成佛因。所得之果,不外乎正報依報二種︰正報果,即佛身;依報果,即佛土。三藏十二部,皆說從因至果,自凡至聖,無非依得到佛果正報而論。如《彌陀經》說西方依正莊嚴,眾生依佛果土而往生。本經則不然,說佛土依於眾生心。如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乃至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故。總說是心淨則土淨。如云︰寶積!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乃至六波羅密、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皆是菩薩淨土云云。乃至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依此清淨法,修清淨行,證清淨果;復以此清淨,清淨一切眾生。一眾生心清淨,即一眾生國土清淨;一切眾生心清淨,即一切眾生國土清淨︰一清淨一切清淨矣。平常所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等,今此經正明唯心淨土,始終一貫。菩薩共發菩提心,共修淨佛土,非捨此取彼,有欣有厭者比。能依此清淨之行,必得此清淨之果,於是引起舍利弗之疑念。經云︰「爾時舍利弗,承佛神力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土淨,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意,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我此土淨而汝不見。』」乃至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乃至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證明世尊心淨土淨。我人凡夫妄見,故見娑婆世界為不淨;在佛正見,即此娑婆是華藏界。如一寺然,上至和尚,下至清眾,皆淨修梵行,自淨其意,則一寺淨。乃至推及國家社會皆然,均在人民心上淨穢之分耳。然欲求唯心淨土,心淨土淨之實驗,其唯釋迦與維摩詰、文殊等大悲方便之示現乎!故證唯心淨土之實效,為本經緣起之三。

丁、為在家菩薩模範故說此經︰在家菩薩知佛可學,然學之之法,依何為模範﹖是以維摩居士,現六度身,修六度行,為在家菩薩學佛之模範。故維摩居士,實為居士中王。比年來,海內學佛男女居士,日見繁多,欲求模範,須效維摩因地中行,勤修六度。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乃至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然不可遽學果上,呵斥出家弟子也。以上種種方便,皆在家居士修學唯一之模範。為本經緣起四。

依上四端可悉本經所說之來意矣。

◎附三︰E. Lamotte著‧郭忠生譯〈維摩詰經序論‧原序〉

《維摩詰經》(Vimalakīrtinirdeśa)可能是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本經充滿著幽默與生命的激盪;既不像其他大乘經典冗長繁複,也沒有佛教論書之深澀專門。但是本經卻也與前二者一樣,含蘊著知識與智慧。

從本經內容看來,維摩詰不願自陷於那抽象、枯冷呆板而非人格化的教理泥沼之中。他示現罹疾,以召請最著名之聲聞弟子(śrāva-kas)暨菩薩來到病榻之前,並依次論證曉示各該聲聞弟子及菩薩他們賴以著稱之專長,其實是無知、空幻不實(第三章及第八章)。維摩詰邀請聲聞弟子等躍入慾望之海,以違犯其道德意識(第七章第三節);維摩詰輕貶聲聞弟子暨菩薩之最高理想,即現證覺悟,因為維摩詰將之視為與六十二種邪見相同(第四章第八節;第七章第二節)。

維摩詰在嘲弄聲聞弟子等聖者後,意猶未盡,一轉而將其矛頭指向如來(Tathāgata)本身。維摩詰才剛認為如來有超越之身、金剛身(第二章第十二節;第三章第四十三節),卻又旋即否認有此(第十一章第一節)。在他看來,菩薩並不是邁向菩提大道之行者,而是具有雙重行止,依違不定,所以菩薩「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第七章第一節,此為什公譯語)。

維摩詰不僅批評當時流行之各種佛教(思想)系統,甚至攻擊人類社會所賴以建立之物理暨道德前提,所以他所提出之非難毌寧是立足於普遍之價值理念。但為順從當時信眾之偏好,他展現多種最為絕妙不可思議之神通,其唯一的目的在於使其聽眾困擾不決。因之,單一傘蓋即覆蓋一整個宇宙系統(三千大千世界,第一章第八節)。而維摩詰小小斗室中竟能容納三萬二千個師子座(第五章第七節),此乃在證示空間之相對性;對某些人來說,某段時間長達一劫之久,但對其他人而言,同段時間僅有七日(第五章第十三節),此乃在說明時間之相對性;龍女轉化為男身,而在同時,舍利弗長者卻轉化為女相(第六章第十五節),此乃在詮釋性別之兩性並存而無定相。有些人或許會認為此乃是「荒謬的神蹟」,但是,難道人類所賴以規範其活動行止之暫時性、相對性(真理)是否需要有人提出更嚴厲之批判﹖

◎附四︰Paul Demiéille著‧劉楚華譯〈維摩詰在中國〉(摘錄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47})

《維摩詰經》除了在印度佛教據重要地位外,也是少數真能融入中國文化本位的一部佛典。它對中國哲學、宗教以至文學、藝術都有莫大影響。不論是僧是俗,不分學派教派,《維摩經》都為人誦讀。這部經曾有過大量的註疏,源自多方面不同流派,今日我們所見的,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它向來是中國思想家、詩人、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很早以前,這本十足外國的作品,無論形式和內容都已經成功地捉住中國人的感受。

《維摩經》把《大般若經》中若干與古代道家精神相若之處,以完全適合中國人趣味的姿態再現,它比之任何數以萬計的般若偈頌,甚至比其他般若經的縮本,如常為人持誦的《金剛經》、《心經》等,都更容易接受。第一批對《維摩經》感興趣的文士,有東晉的殷浩,他退隱以後常讀佛經渡日,寧讀《維摩》而不讀《般若》,正因為般若經論不是太長即是太簡。

《維摩經》是一部藝術作品,有巧妙的戲劇安排,有精闢的對白,令人聯想起孔、孟或莊子的語錄,有中國人所專愛的小故事以喻最深奧理。〈觀眾生品〉精彩的天女散花一節,佛聲聞弟子舍利弗盡力不能去花,忽而變為女身,真是詼諧詭趣,獨運匠心。這段足以引起衛道之士憤激的故事,在中國和日本帶起了最優雅的禮佛儀式──散花。印度小乘中嚴肅的宗教精神與中國倫理精神距離太遠了,竟變成幽默諷刺的題材。在維摩詰法眼中,問疾者之間只有一個討人歡喜的,就是文殊師利菩薩,這個年輕的王子頭上留著五綹頭髮,相形之下,其他圓頂僧人就顯得可笑了。作者分明在歌頌俗世,令人懷疑他本身就是俗家人﹖維摩詰自己正是十足地世俗,甚至俗得迫人──一個深思熟慮的居士,有財富和地位,是個不為俗務牽累的大富者,又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慈善家,甚至能出入淫邪之處宣示佛法而不染任何惡習。

維摩詰毀斥舍利弗宴坐,剛好消解了中國人「動」「靜」對立的兩個觀念。唐代興起的南宗禪,即借維摩來反對靜坐。他參與動而總不離靜,以不動而圓應多方,表現無私的心量,通達無礙的自在,巧妙地攝持自己、攝諸世界,以致一切世俗的道德戒律和常規都不為他而說。維摩以神力一息間把斗室變為世界最宏大的道場,又為眾人變出香飯得以飽食,這就是不思議神通力了。《維摩經》註者僧肇指出「不思議」是全經的中心觀念。一切二分法是虛妄,一切矛盾律為戲法;所有俗情都是真性,所有論諍都無效;解脫之道必由煩惱,佛覺不過是轉變心法軌跡。我們還以為在讀著《莊子》呢!有人說「維摩詰具備儒士的操守,兼道家式貴族的風儀」。儘管這種恭維或許有點誇張,維摩一類型的佛教徒形象,的確吸引了中國知識份子,對他們來說,在哲學討論的終結處否定理性,就是最理性不過的事了。

事實上,維摩詰最先是在東晉深受道家哲學熏陶的知識分子之間成功地建立他的地位。這時,《維摩經》最少已譯過三次,四世紀中葉,支愍度的綜合本《維摩經》,以玄學觀點為般若作新註,並因此而知名。他與南遷江左的貴族交遊,專以玄學談佛理,尤好引《般若》或《維摩》二經。

他的同道支遁(支道林,314~366)也遊學於江左文士之間,尤其與會稽玄士交往,善詩談──有點像西方的馬拉美沙龍對話(Salon de Malharmè),不過氣氛更為開闊,這班玄士的感性,總離不開大自然風光與山川靈氣!支遁讀《維摩經》得啟發而著〈即色論〉──「空即色」,或者可以用當時哲學術語「有即無」論。據說,當時一班玄士中支遁精於道佛,屬儒家的王坦之則排斥道佛,王坦之讀完〈即色論〉默不作語,支遁問,「然則你默識之嗎﹖」王答道︰「除了文殊師利之外,有誰會欣賞呢﹖」一個典型的玄學式的暗示法。「默而識之」出自《論語》,玄學家特別重視這段文字的形而上意味,喜歡渲染其中玄祕色彩。至於文殊,自然是指《維摩經》中一段,諸菩薩問不二法門,文殊說︰「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維摩詰的「緘默」,及經注中所讚的「獅子吼」,深刻地感動了中國人。《世說新語》還載一段關於支遁和許詢在會稽王(即後來的晉簡文帝)府中,有過一次哲學的辯論競賽(日本和西藏仍保存類似的競賽,不過已經儀式化了)。許詢是當時的著名文士詩人,理論亦據《維摩經》。

此外,大文學家謝靈運的佛教著述和他的山水、詩齊名,他亦好《維摩經》,依經中十喻求身不可得,說身如聚沫、如泡、如幻等,寫成讚語。過了許多年代,還流傳著一段與他有關的趣聞,這故事可能來自廣州的佛教界,據說美鬚公謝靈運,戲劇化地來到廣州祇桓寺,要供奉他的美鬍子以裝飾維摩像。在中國寺院的圖像中,維摩詰自始即以這個姿態出現,總掛著一把中國哲人所有的長鬚,以後人們都依樣去描寫維摩詰。頭一幅維摩詰像就是同代的大畫家顧愷之(345~411)的作品,他與謝靈運家族有點關係,亦常遊於會稽文士間,他是維摩形像的首創者,把維摩畫成形容枯槁的病容,隱機忘言的模樣;隱機忘言源出《莊子》,本指道家逍遙境界。畫家如此想像維摩詰,固然是受家世奉道影響,更可能是從清談之士的風度得靈感而創造出這般典型來。維摩像(364)在東晉金陵瓦官寺壁完成,據說該寺向朝廷顯貴化捐,顧愷之自簽供奉百萬錢,到了要捐奉的時候,他便命人準備二幅牆壁,自閉逾月,專心作畫,點睛之日即請眾僧向大德化緣布施,第一日得十萬錢,隨後兩日各得五十萬錢,很快如數籌得。南朝最大的畫家如陸探微(五世紀)、張僧繇(六世紀)都極力摹仿顧氏作品,卻無法與之比美,他們的摹本保存到唐代,845年滅佛法難,顧畫被送南京下游今日鎮江一寺中,若干年後再遷唐宮中保藏。詩人杜牧,在這幅作品移走之前再命人摹製十幅,可惜這些複本在宋以前已全部散佚了。

由此可見,《維摩經》於公元四世紀中葉始在江南為東晉文士所喜愛,變成必讀之書。四世紀末年,長江中游一帶,尤其以廬山為中心,變成了南方佛教文化中心,我們可以想像《維摩經》的一部譯本,如何在南方牽起強烈的反響。這部譯自梵文的《維摩經》,成於北朝406年的長安,主譯者鳩摩羅什動員了北朝最高水平,也是佛教史上最傑出的翻譯人才,包括一二0名精通義理的僧人,以僧肇(384~414)為首。僧肇是當時重要的哲學家,思想早熟,天才橫溢,幼年已熟讀經史及道家哲理,後因讀《維摩經》出家。他說過,羅什法師所領導的中譯者特別注重這部新譯本的文字風格;它可算是中文佛典中最出色的譯本了。《維摩經》所表現的高度文學品質,在佛典長期的中國化過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它的註疏者是鳩摩羅什最好的弟子,除了僧肇,尚有提出「頓義」和「一闡提皆有佛性」的竺道生(434)、寫序的慧叡(僧叡,352~436)、道融,以及其他許多致力於經文口頭解釋的不知名學者。它是經鳩摩羅什口頭教授所培養出來的成果,它在漢文的意義遠高出在印度原典的價值。今日我們所見的《維摩經》署僧肇註,其實是上述鳩摩羅什等集體註釋成果。除了在佛學上的價值,它又是當時思想發展上的重要著述。

自此以後,全國南北出現大量註本。先有南方眾多僧俗從事註釋,自南齊‧蕭子良(460~494),到南齊高帝時,連《昭明文選》的編者蕭統,他的字亦取維摩。可惜他們的註本與大多數其他註本一般,散佚了。齊梁兩代是註《維摩經》的全盛時代。朱子是極端排佛的儒家,他有一種癖好,常將重要佛典列為偽書。他也認為《維摩經》是梁‧蕭子良之徒所偽造。

北朝姚秦是鳩摩羅什的支持者,其後是北魏拓拔氏及其他曇花一現的胡族王朝,期間《維摩經》仍通行不竭,其受歡迎的形式與南方有別,然而程度上毫不遜色。北方與印度、中亞的交通更直接,統治者又非純粹漢人,他們對佛教的反應大異於江左。北魏《維摩經》註為數不多,即使能留存到今日的也是鳳毛麟角。雖然自五世紀以來,佛教寺院的文獻大部份流徙南方,依佛教圖像資料,北魏確有《維摩經》的流行。五世紀中葉開始營造的雲崗石刻,北魏遷都後(494)開的龍門石窟,這兩石窟中,我們常見維摩詰與文殊像並列,有時又與釋迦佛同時出現,兩旁侍立兩名比丘,或者是比丘、菩薩各兩名,看去彷彿是維摩在向二乘演說大乘教義似的。或者大家應把它當作《法華經》說一乘教義一類的圖像來看﹖事實上,同類的雕塑中,《維摩經》中的人物往往與《法華經》的聞法者如釋迦佛和多寶如來佛混同一處。龍門石窟中的釋迦佛與門人,或者兩尊法華佛安坐佛龕中央,文殊、維摩則出現佛龕頂上。賓陽窟很明顯是一個例,此窟傳為宣武帝(500~515)所造,據說509年宣武在洛陽宮中曾為僧人及其他朝臣親說《維摩經》。禮彌勒佛及念阿彌陀佛在北方流行以前,羅什所譯的《法華經》與《維摩經》同受歡迎,兩經的故事往往同時出現在北魏的碑銘和佛像裝飾上。東京‧梅原藏一件銅器,時代約在482年,與雲崗石刻時代相若,銅器背面有釋迦佛和多寶如來佛,外旁是維摩與文殊。現存紐約的河南石碑,時代稍晚,約在六世紀中葉,上刻佛陀說法,中為舍利弗與天女散花故事,兩旁則是維摩與文殊,這種以兩經混同的組合,似乎在南北都很普遍,宋‧釋普明最善於背誦這兩本經,同時代又有出身道教家庭的僧慶(459),在周主簿及廣大群眾之前,面對親造的維摩像自焚。一般來說,只有《法華經》特許自焚。

這種風氣,與早期開崇尚維摩之風的東晉時代截然不同,對俗家聖人的崇拜,已廣泛流行民間。這時已有護持佛典的事例了,七世紀初(618),河北冀州一個信徒,因撕毀經文而得重病,供奉四十卷新經後才痊癒。人們相信誦經能得到神力,可以治病、驅魔、消災。

關於《維摩經》的流傳,又可以在唐五代的敦煌寫卷中得到文字方面的證實。其實早在南北朝已有此經的「浪漫曲」出現了。隋‧吉藏(549~623)的註中提到曾參考過漢造的偽《維摩經》,裏面所說的維摩詰是個小說式的人物,生在結構嚴密的家庭,有祖父、父母、妻兒,而他自己從來不肯確實地答覆有關自己家庭的問題,只說母親是「智慧」(體)、父親是「用」等的話。敦煌卷中還有其他故事。羅什法師的《維摩經》譯文引生起大量的誦讚,稱為變文,是向不識字或認字少的信徒說法用的圖畫,變文後來成為中國小說及口頭通俗文學的起源。它共分許多段落,合三十多卷之多,而序言性質的押座文及聽眾參與的誦讚合唱則不入其數了,無論從它史詩的體裁或印度式的宏博,以致它異常的份量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口頭文學巨作。變文的長卷,有時又附繪「變相」,頌讚的人或者他們的助手,會依著讚文的內容,逐一向聽眾展示。今日西藏和日本、義大利,及其他仍繼承口誦藝術的國家,都保存類似的作法。也有人把維摩變繪在寺院牆壁上,敦煌石窟中有十五幅之多的維摩變相,與十多卷經文的種種情節相應──例如維摩臥病床上,或與文殊交談等。文殊手持如意,如意是一種用來搔背的手杖,中國人當作手上把玩的東西,後來更變成佛僧的標誌。至於圖像中的維摩,總是拿著拂塵,一種方士喜用的潔淨工具,這種玩意,還有許多與佛義無關的中文稱號如麈尾、談柄等。維摩變最常見的就是天女散花一幕;一個神碗,四周圍著五個人,代表了故事中毗耶離園的五位有名主人翁。據我所知,沒有一幅比敦煌一四九號唐代石窟中更美的維摩詰了。它會令人想起同時代的名畫家吳道子、孫尚子、劉行臣、楊廷光等的巨作,他們都曾在洛陽長安佛寺壁上畫過維摩,自此之後,維摩詰便成了畫家偏愛的題材了。

詩家也不例外。詩人王維,就是以「維」作他的名,「摩詰」為號。我們可以想像王維之信佛是深受庭訓的影響,他母親正是北宗禪師普寂的虔誠弟子。他又以優美的文筆為南宗六祖慧能撰碑,文中多處引維摩詰為喻。他給友人胡居士的兩首問疾詩。即託維摩病者與經中香積菩薩神力變香飯的典故,並以米相贈。另一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772~846),公元826年被召入京,值景宗壽辰之日,代表儒家參與三教議論,他引《維摩經》中須彌山入芥子為論題,他晚年病中曾作詩自比維摩詰。中國詩人對維摩的歌頌真是數之不竭。宋‧蘇東坡(1036~1011)曾居山西長安(1061~1064 間),親眼見過鳳翔寺中的唐‧楊惠之塑造的維摩詰,因而寫此詩︰(《東坡集》卷一〈鳳翔八觀之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

「昔者子輿病且死,其友子祀往問之,跰𨇤鑒井自嘆息,造物將要以我為。今觀古塑維摩像,病骨磊鬼如枯龜,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浮雲隨。世人豈不碩且好,身雖未病心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談笑可卻千熊羆。當其在時或問法,俛首無言心自知。知今遺像兀不語,與昔未死無增虧,田翁俚婦那肯顧,時有野鼠啣其髭,見之使人每自失,誰能與結無言師。」

宋代詩人的態度,與六、七世紀以前欣賞維摩的文人格外相近,對於蘇軾來說,維摩是個具道家智慧的人,不為人理解的狂者。然而,維摩的通俗程度沒有進一步的發展,敦煌文獻中大量的維摩變,都沒有在戲劇和小說中得到發揮,不似其他變文題材都變成日後通俗文學的起源。直到現在,中國當代名伶梅蘭芳才把天女散花搬上舞台,這幕戲一如全經的其他情節,極為適合戲劇的編排,以至叫人猜想在印度可能也曾存在過類似維摩詰「哲學劇」的腳本呢!

〔參考資料〕 演培《維摩詰所說經講記》;長尾雅人、服部正招‧許明銀譯《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述要》第六章;《維摩經‧首楞嚴三昧經》(《大乘佛典》{7})。


餓鬼

三惡道之一、五道之一、六道之一。音譯薜荔多、閉戾多、閉麗多、閉黎多、鞞禮多、卑禮多、辟荔多、彌荔多、閉多、薜荔。又稱鬼道、鬼趣,或餓鬼道。《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大正32‧197c)︰「云何鬼道名閉多﹖閻摩羅王名閉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閉多。復說此道與餘道往還,善惡相通,故名閉多。」所謂閉多(或粃多),指人間最初的死者,亦即開劫初冥路之閻魔王。故諸經論多將閻魔王界(或稱薜荔多界、餓鬼世界)當作餓鬼的根本住所,其主為閻魔王。如《正法念處經》卷十六云(大正17‧92a)︰「餓鬼略有二種。(中略)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人中鬼者,若人夜行,有見者即是;餓鬼世界者,住於閻浮提下五百由旬。

關於餓鬼的種類,諸經論所說互有不同,如《大智度論》卷三十謂有弊鬼、餓鬼二種。弊鬼者,如天受樂,但與餓鬼同住,為餓鬼之主;餓鬼者,腹如山谷,咽如針頭,唯有黑皮、筋、骨三事,無數百歲不聞飲食之名。《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謂有有威德、無威德二種鬼。有威德者,住花林果林,乃至住餘清淨處,受諸福樂;無威德者,住廁糞水坑,乃至住種種雜穢諸不淨處,薄福貧窮。

《瑜伽師地論》卷四則謂餓鬼略有三種︰

(1)由外障礙飲食者︰謂彼有情由習上品慳故,生鬼趣中,常與飢渴相應,處處馳走。所到泉池,餘有情手執刀杖等護,令不得食。或強趣之,便見其泉變成膿血,自不欲飲。

(2)由內障礙飲食者︰謂彼口或如針,或復頸癭,其腹寬大。由是因緣,縱得飲食,無他障礙,亦不能若噉若飲。

(3)飲食無有障礙者︰如猛焰鬘餓鬼,其所飲噉,皆被燒然;或如食糞穢餓鬼,唯能飲食糞溺或極可厭惡之生熟臭穢。縱得餘香美食物,竟不能食。

依《彰所知論》卷上所載,餓鬼有外障、內障、飲食障、障飲食等四種。《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則分無財、少財、多財三種,此三者略如下列︰

(1)無財餓鬼︰包括炬口、鍼口、臭口三種餓鬼。此三者全無食物,常陷飢渴之苦。縱使偶獲食物,將食之際,又化作火焰,無法噉食。

(2)少財餓鬼︰包括鍼毛、臭毛、癭三種餓鬼,專食血、膿等。

(3)多財餓鬼︰包括希祠、希棄、大勢三種餓鬼,專食人殘物或布施物。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則廣舉迦婆離,乃至魔羅迦耶等三十六種餓鬼之名,並廣明其業因業果之相。

關於轉生於此餓鬼道之業因,諸經論多以慳貪、嫉妒為此道之業因。《十地經論》卷四,則主張作下品惡者當生於此趣。《業報差別經》則謂令眾生得餓鬼報之業因有十,即(1)身行輕惡業;(2)口行輕惡業;(3)意行輕惡業;(4)起多貪;(5)起惡貪;(6)嫉妒;(7)邪見;(8)臨終愛著資生;(9)因饑而亡;(10)枯渴而死。

關於此餓鬼之受生方式,《雜阿毗曇心論》卷八云(大正28‧936a)︰「餓鬼化生,亦有胎生。」關於其身長,《法苑珠林》卷六謂極大者身長一由旬,最小者如小兒,或僅長三寸。關於其壽命,《觀佛三昧經》謂極長壽者八萬四千歲,短者不定。《成實論》則謂極長壽者七萬歲,短者不定。《優婆塞戒經》卷七謂人間之五十(或謂五百)年,為餓鬼中之一日一夜,其極長壽者一萬五千歲,即人間之二億七千萬餘歲。

◎附︰《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摘錄)

贍部洲下五百踰繕那有琰魔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處。從彼流轉亦在餘處。於此洲中有二種鬼︰(一)有威德,(二)無威德。有威德者或住花林、果林,種種樹上、好山林中,亦有宮殿在空中者,乃至或住餘清淨處,受諸福樂。無威德者或住廁溷、糞壤、水竇、坑塹,乃至或住種種雜穢諸不淨處,薄福貧窮,飢渴所苦。東毗提訶、西瞿陀尼亦有此二。北拘盧洲惟有大威德者。有說,全無。(中略)四大王眾天及三十三天中雖有大威德鬼,與諸天眾守門、防邏、導從給使。有說,於此贍部洲西有五百渚、兩行而住。於兩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無威德鬼住。

〔參考資料〕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七;《俱舍論》卷十一;《分別業報略經》;《餓鬼報應經》;《辯意長者子經》;《優婆塞戒經》卷七。


龍華樹

又稱那伽樹、龍華菩提樹。學名Mesunaroxburghii Wigh或Mesuna ferrea L.,屬金絲桃科之喬木,產於印度、孟加拉、印度半島東西兩側等地。其樹幹高大,似鐵刀木,平滑而直立;葉呈長橢圓形,厚且具有光滑,先端尖而下垂;花瓣有四,呈純白色,具有香氣;果實大如胡桃,呈橙色,內藏有種子。或謂其花枝如龍頭,樹枝如寶龍,子出龍宮,故名龍華樹。

據佛典所載,此樹乃彌勒菩薩成道時之菩提樹。按,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將於佛滅後五十七億六千萬年(或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自兜率天下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道,為眾生三度說法。《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云(大正2‧788b)︰「去雞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

〔參考資料〕 《彌勒下生成佛經》;《彌勒大成佛經》;《阿閦佛國經》。


[南山律學辭典]
共人女宿戒室相

亦名:室相

子題:室相四種、四種室相

含註戒本‧九十單提法:「同室:四周牆障,上有覆也;或前敞無壁;或雖覆而不遍;或覆遍而有開處也。」(含註戒本卷中‧二‧六)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今時護戒者多迷室相,大須明曉。自有隔於分寸而是異室;不妨相離由旬,坐臥同犯。廣如鈔中多論所辨,不復繁文也。」行宗記釋云:「注中四相:一﹑四周有覆即同在一堂內;二﹑前敞即長行房,簷下兩頭有障;三、覆不遍周匝同一院門,上通覆,開中央;四、覆遍有開謂通覆障,上少開明孔。今下,次斥迷示相。指廣如鈔,彼引多論,衣縵作屋。壁者,乃至高一肘半,共宿皆犯。疏明同處有隔,雖遠分寸,即成異室而無犯也。若大屋相接,乃一由旬,同一戶出入皆犯是也。(戒疏記卷一三‧三四‧一一)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室有四:一﹑四周障上有覆即同在一堂內,中有隔者,準論不合;二﹑前敞無壁即長行房,簷下兩頭有障;三﹑雖覆而不遍即周匝同一院門,上通覆,開中央;四﹑雖覆遍而有開處謂通覆障,上少開明孔。(事鈔記卷二二‧一六‧五)


持羊毛過限戒犯緣

亦名:持羊毛戒犯緣

子題:一由旬

  行宗記釋云:「一由旬半,忘物返來,成三由旬,再行即犯。一由旬計四十里。(戒疏記卷一一‧七九‧九)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緣:一﹑是好羊毛,除賤故。律云,頭項足毛不犯。僧祇,持駝毛、獺毛豬毛,犯越;成器不犯。五分,聽用駝毛貯褥。二﹑是己物。三﹑自持。僧祇,三人共有,各持齊九由旬。重擔者俱犯。第四﹑四分,若道行得羊毛處,須者應取;自持至三由旬。當令人持。乃至彼處,中間不得佐助;若持,吉羅。令尼等四眾亦吉。若持餘衣若麻等皆吉。若擔餘物貫杖頭,亦吉。」(事鈔記卷二一‧一‧六)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由旬

印度計里程的數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種說法,但說四十里為一由旬者居多。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