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
[國語辭典(教育部)]ㄇㄛˋ ㄇㄛˋ ㄨˊ ㄨㄣˊ
平凡、沒有名氣。《黃繡球.第二五回》:「這女學堂全是黃夫人同他一個換帖姊妹叫做畢去柔的兩人創立,……絲毫沒有學堂的習氣,所以開了將近年把,好像還默默無聞。」也作「沒沒無聞」。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菩提行經
四卷。相傳為龍樹菩薩集頌,宋‧天息災譯。收錄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冊。此外,現代有台灣‧陳玉蛟自藏文本譯出之《入菩薩行》。
全經旨在闡示成就菩提之道行。共有偈頌八品,即︰
(1)讚菩提心品,讚嘆發菩提心的功德,敘說發菩提心可滅大罪得勝果。
(2)菩提心施供養品,敘說以諸妙花、妙菓、湯藥、香等,供養如來、法寶、普賢、文殊、觀自在等。
(3)護戒品,說護心護戒之要。
(4)菩提心忍辱波羅蜜多品。
(5)菩提心精進波羅蜜多品。
(6)菩提心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品。
(7)菩提心般若波羅蜜多品。
此上四品,說四波羅蜜多行。
(8)菩提心迴向品,謂以大悲菩提心救度一切,願得世間樂及菩提樂。
本經有梵本及西藏譯本,二者都在第二品之次加上〈菩提心持品〉與〈菩提心不放逸品〉,故皆為十品。又,漢譯本題為聖龍樹集頌,但梵本、西藏本,以及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都認為本書是寂天(Śantideva)所撰。至於以為本書是龍樹撰偈頌之緣故,係依據書中〈護戒品〉之末有「聖龍樹菩薩,一心之所集」之語而來。但是,作者自己尊稱「聖龍樹」,有違常情,頗為難解。依學術界的研究,此經仍應視為寂天所撰。
近年有關本經之刊行,有P. Minayev及H. P. Sastri刊行的梵本、B. Bladimirzov印行蒙古譯本、L. de la Vallée Poussin的梵文法譯本、R. Schmidt的梵文德譯本、河口慧海氏的藏文日譯本。此外,尼泊爾現有梵語註疏本流傳,西藏大藏經中也存十一部註釋本。
◎附︰陳玉蛟《入菩薩行導論》〈自序〉
西元七世紀後半至八世紀中之間,印度出了一位擅長詩文的中觀學者──寂天(Śan-tideva)。他寫的《入菩薩行》(Bodhicary-āvatāra,以下略稱《入行》),充滿了濃郁的宗教情感;時而寧靜莊重,時而灑脫飄逸,時而悲天憫人,時而超塵絕俗。在精簡切當的議論中,呈現出深刻的哲學洞見;在巧妙傳神的譬喻中,蘊含著殷切的宗教教誨,真不愧是一部能使頑者廉、弱者立的曠世巨著。在印度,《入行》是後期大乘佛教最流行的文學作品。據說單在印度,它的相關註釋就多達一百部以上,只可惜大部份的註釋都沒流傳下來。當《入行》和它的十部註釋陸續被傳譯到西藏以後,它同樣很快地就成為西藏僧俗共賞的寶典。西藏佛教各派的學者,都著有《入行》的註釋。直到今天,達賴喇嘛和其他藏僧仍然經常對藏胞宣講此論。
《入行》的梵文本,幸運地被保存了下來。早在西元1889年和1894年,就分別由I. P.Minayeff和Śāstri Haraprasad出版過。1901年至1904年間,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也陸續校訂出版了智作慧(Prajñākaramati;950~1030)的《入菩提行難處釋》(Bodhi-caryāvatārapanñjikā)。關於智作慧的註釋,還有P. L. Vaidya於1960年出版的校訂本。在翻譯方面,1907、1920年,分別出版了Poussin和Finot的法譯本;1923、1981年,有Schmidt和Steinkellner的德譯;1921、1958年,有河口慧海和金倉圓照的日譯;在英譯方面,則分別有Barnett(1909)和Matics(1971)的譯本。1987年,在布拉格也出版了Dharm aoipa的捷克文譯本。這些譯本主要是根據梵文頌本翻譯的。到目前為止,除了塚田貫康正在陸續發表智作慧關於第九章的部份註釋之外,智作慧的註釋尚未被完整研究過。此外,間接譯自藏文本的,還有Batchelor的頌文譯本(1979)和Tenzin P. Phunrabpa翻譯Geshe Kelsang Gyatso的《入行》註疏譯本(1986)。Batchelor的譯本,十年間發行了五版,它的需求量可想而知。後者是目前比較完整的《入行》註疏的英譯本。不過,此書內容近似格魯派賈曹傑(rGyal tshab rje)的註疏,可能是Kelsa ng Gyatso講解賈曹傑註疏的講稿。可惜,其中賈曹傑的釋文和Kelsang自己的解釋混在一起,若不核對原文,涇渭難分。除了《入行》的翻譯以外,Amalia Pez-zali 還作了有關寂天生涯、著作和思想等全盤性的研究(1968)。江島惠教也發表過一篇關於《入行》註釋的論文(1966),介紹印度十部《入行》註釋中第九〈智慧品〉的大致內容。
反觀我們漢地,《入行》早在趙宋時期就被天息災譯成了漢文,題名《菩提行經》。可是一直未受重視,既無人研究作釋,也無人講說流通。在印度與西藏如此膾炙人口的一部名著,傳到漢地以後,竟然一直默默無聞。這究竟是何原因呢﹖筆者以為,主要的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隋唐以後,漢地佛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定型的階段,論修行,非禪即淨。論教理,非天台即華嚴。其他舊譯的大經大論尚且乏人問津,新譯的典籍還有誰會去理會呢﹖
(二)天息災的譯文不怎麼流暢,很難讀懂,而且還缺了第三、四兩品。關於這點,只要把天息災所譯的前面幾頌列出來作一比較,我們很快就能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筆者譯 天息災譯
(1)法身善逝佛子伴, (1)如佛妙法體無邊,
及諸應敬我悉禮; 佛子正心歸命禮,
今當依教略宣說, 佛甘露戒垂覆護,
入善逝子律儀方。 我今讚說悉依法。
(2)此論未宣前所無, (2)此說無有未曾有,
詩韻吾亦不善巧, 亦非自我而獨專,
是故未敢言利他, 我無自他如是時,
為修自心撰此論。 乃自思惟觀察作。
(3)循此修習善法故, (3)如是發心觀察時,
吾信亦得暫增長; 能令我此善增長,
善緣同我諸餘人, 時見如是娑婆界,
得見此已亦獲益。 此乃是彼佛世尊。
(4)暇滿人身極難得, (4)此界剎那難得生,
既得能辦人生利, 得生為人宜自慶,
倘若今生利未辦, 思惟若離菩提心,
後世怎得此圓滿! 復次此來何以得。
(5)猶於烏雲暗夜中, (5)如雲覆蔽夜黑暗,
剎那閃電極明亮, 閃電光明剎那現,
如是因佛威德力, 佛威德利亦復然,
世間暫萌修福意。 剎那發意人獲福。
從前面的比對我們不難看出,像天息災這樣的翻譯,正確達意尚嫌不足,遑論從中感受寂天豐富的宗教情操。無怪乎呂澂先生會批評它說「譯文拙劣,錯訛亦多」。也難怪如此具有震撼力的經典之作竟然被漢僧束諸高閣,不聞不問。
〔參考資料〕 陳玉蛟《入菩薩行導論‧譯注》;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
ㄅㄨˋ ㄇㄧㄥˊ ㄗㄜˊ ㄧˇ 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鳥三年不飛不鳴,但一飛即可沖天,一鳴即能驚人。語本《韓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比喻人平時沒有特殊表現、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即能做出非凡的成果。《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ㄅㄨˋ ㄍㄢ ㄘ ㄈㄨˊ
雌伏,母雞趴在窩裡的樣子,借以比喻屈居人下,沒得發展。不甘雌伏指人不甘默默無聞,無所作為。如:「好男兒當不甘雌伏、奮勵自強,豈可滿足於現實,不求上進!」
ㄇㄛˋ ㄇㄛˋ ㄨˊ ㄨㄣˊ
沒有名氣。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兵部.倭患》:「朱先為將軍,有古人風,似不在諸弁下,竟沒沒無聞,惜哉。」也作「默默無聞」。
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潛藏才華,一旦有機會施展時,果真令人驚訝、佩服。參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條。《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ㄨˊ ㄕㄥ ㄨˊ ㄒㄧㄡˋ
沒有聲音、氣味。語出《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比喻湮沒不彰、默默無聞。《孽海花.第一七回》:「先幾個月風聲很緊,後來慢慢懈怠,竟無聲無臭起來。」《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三回》:「起初的時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設局招股,弄到後來,總是無聲無臭的就這麼完結了。」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