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
[國語辭典(教育部)]ㄏㄨㄤˊ ㄐㄧㄡˇ
用糯米、大米、黃米、麥等釀成的酒,因色黃,故稱為「黃酒」。酒精含量較低,加熱後飲用,味道更佳。以浙江省紹興所產的最著名。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國語辭典(教育部)]
答剌蘇
ㄉㄚˊ ㄌㄚˋ ㄙㄨ
黃酒。譯自蒙古語。元.夏伯和《青樓集.一分兒》:「王應聲曰:『……喜觥籌,席上交雜,答剌蘇,頻斟入,……。』」也作「打剌孫」。
答剌速
ㄉㄚˊ ㄌㄚˋ ㄙㄨˋ
黃酒。譯自蒙古語。《事林廣記.庚集.卷一○.飲食門.至元譯語》:「酒,答剌速。」也作「打剌孫」。
答剌孫
ㄉㄚˊ ㄌㄚˋ ㄙㄨㄣ
黃酒。譯自蒙古語。明.火源絜《華夷譯語.飲食門》:「酒,答剌孫。」也作「打剌孫」。
打剌孫
ㄉㄚˇ ㄌㄚˋ ㄙㄨㄣ
黃酒。譯自蒙古語。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也,俺打剌孫多了,您兄弟莎搭八了俺牙不約兒赤罷。」元.無名氏《射柳垂丸.第三折》:「打剌孫喝上五壺。」也作「答剌蘇」、「答剌速」、「答剌孫」、「大辣酥」。
大辣酥
ㄉㄚˋ ㄌㄚˋ ㄙㄨ
黃酒。譯自蒙古語。《水滸傳.第二四回》:「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湯溫和大辣酥。」也作「打剌孫」。
盜仙草
ㄉㄠˋ ㄒㄧㄢ ㄘㄠˇ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訴許仙白素貞是蛇妖所變成。到端陽節時,許仙勸白素貞飲下雄黃酒,白素貞遂現出原形,許仙因而驚死。白素貞於是潛入崑崙山,欲盜取靈芝仙草以救活許仙,但無法戰勝鶴鹿二童,南極仙翁憐憫,乃贈以靈芝,救活許仙的故事。
端陽
ㄉㄨㄢ ㄧㄤˊ
農曆五月五日。參見「端五」條。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雄黃酒》:「每至端陽,自初一起,取雄黃合酒晒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端午節
ㄉㄨㄢ ㄨˇ ㄐㄧㄝˊ
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後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
空心
(二)ㄎㄨㄥˋ ㄒㄧㄣ
沒吃過東西的肚子。《金瓶梅.第四○回》:「揀壬子日,人不知,鬼不覺,空心用黃酒吃了。」《紅樓夢.第五一回》:「吃些東西,受了冷氣,也不好;空心走來,一肚子冷風壓上些東西,也不好。」
花彫
ㄏㄨㄚ ㄉㄧㄠ
最上等的紹興黃酒。舊俗以外部飾有彩畫的酒罈貯酒,作為陪嫁之禮,故稱為「花彫」。也作「花雕」。
酒藥
ㄐㄧㄡˇ ㄧㄠˋ
釀製黃酒或米酒所用的麴。
紹興酒
ㄕㄠˋ ㄒㄧㄥ ㄐㄧㄡˇ, 1.浙江省紹興縣所產的黃酒,有糯米製、黃米製二種。新製的酒辛烈無香,貯藏數月後,則變成芳香醇美。俗稱為「南酒」。
2.一種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酒。
秫酒
ㄕㄨˊ ㄐㄧㄡˇ
用黏性大的高粱釀成的酒。宋.蘇軾〈超然臺記〉:「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也稱為「黃酒」、「紹興酒」。
爽利
ㄕㄨㄤˇ ㄌㄧˋ, 1.爽快利落。《西遊記.第二五回》:「好本事!就是叫小爐兒匠使掭子,便也不像這等爽利!」《紅樓夢.第七八回》:「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
2.乾脆、索性。《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咱既吃了這半日的燒酒,又吃黃酒,風攪雪不好,爽利吃燒酒到底罷。」
作酸
(一)ㄗㄨㄛ ㄙㄨㄢ
胃部不適,酸汁上溢。《紅樓夢.第七五回》:「只因昨晚吃多了黃酒,又吃了幾塊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鵝黃酒
ㄜˊ ㄏㄨㄤˊ ㄐㄧㄡˇ
一種美酒。宋.蘇軾〈暴雨初晴樓上晚景〉詩五首之三:「應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油膩
ㄧㄡˊ ㄋㄧˋ
油質過多。《紅樓夢.第四一回》:「那劉姥姥因喝了些酒,他的脾氣不與黃酒相宜,且又吃了許多油膩飲食,發渴多喝了幾碗茶,不免通瀉起來。」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