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飲酒十過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一,顏色惡。飲酒之人,顏貌容色,因之變常,無有善相也。二,下劣。飲酒之人,威儀不整,動止輕薄,人所賤惡也。三,眼視不明。恣飲而狂癡瞻視,昏瞀不辨色境也。四,現瞋恚相。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顧親屬賢善,恣為忿怒也。五,壞田業資生。恣飲放逸,破費產業,散失資財也。六,致疾病。飲酒過度,則失身體之調,以致疾病也。七,益鬥訟。醉酒發很,與人爭競,不惜身命,而鬥訟益增也。八,惡名流布。耽飲縱恣,則棄捨善法,而醜名惡聲,流布遠近也。九,智慧減少。飲酒昏迷,愚癡狂騃,而智慧減少也。十,命終墮惡道。狎朋飲酒,不修善行,則惡業日增,命終後墮於惡道也。見四分律十。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顏色惡,即飲酒的人,顏貌容色,因之變常,無有善相。二、下劣,即飲酒的人,威儀不整,舉動輕薄,人所賤惡。三、眼視不明,即恣飲而狂癡瞻視,昏瞀不辨色境。四、現瞋恚相,即飲酒的人,行不善法,不顧親屬賢善,隨意忿怒。五、壞田業資生,即恣飲放逸,破費產業,散失資產。六、致疾痛,即飲酒過度,則身體失調,以致疾痛。七、益鬥訟,即醉酒發狠,與人爭競,不惜身命,而鬥訟益增。八、惡名流布,即飲酒的人,多棄捨善法,而醜名惡聲,流布遠近。九、智慧減少,即飲酒昏迷,愚痴狂妄,而智慧減少。十、命終墮惡道,即邀朋飲酒,不修善行,則惡業日增,命終墮落於惡道。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飲酒戒

梵語 madya-pāna-virati。為五戒之一,梵網四十八輕戒之一。酒乃迷亂起罪之根本,故大小二乘、道俗七眾俱禁之。依四分律卷十六所載,佛陀於支陀國時,沙伽陀詣拘睒彌主之家受飲食,主人奉以黑酒,既飲而還,於歸途倒地嘔吐。佛即知之,遂制比丘飲酒之戒,若違禁者,犯波逸提。佛更為說飲酒之十過,即顏色惡、少力、眼視不明、現瞋恚之相、壞田業資之法、增致疾病、益鬥訟、惡名流布、智慧減少、死墮三惡道等,稱為飲酒十過

長阿含卷十一阿[少/兔]夷經亦列舉飲酒之六種過失,即失財、生病、鬥訟、惡名流布、生恚怒、智慧日損等。大智度論卷十三更詳舉飲酒三十五種過失。又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謂,飲酒易犯其他諸罪,昔有優婆塞,以飲酒故,邪淫他婦,盜殺他雞,更妄言無作。以酒亂性故,一時五戒俱犯。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七中):「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三、俱舍論光記卷十四、大乘義章卷七、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三〕 p5706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