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頓悟菩薩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又曰直往菩薩。漸悟菩薩之對。無始以來,於第八阿賴耶中,有菩薩之法爾無漏種子,無為二乘之修業,直進入菩薩之道位者。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二悟

(一)指漸悟與頓悟。速疾直入究極之覺悟稱頓悟;依順序漸進之覺悟稱漸悟。法相宗謂具有菩薩定性者,不須經聲聞、緣覺之過程,而直登菩薩階位者,稱為頓悟菩薩;不定種性者則須經聲聞、緣覺過程方得入菩薩道,是為漸悟菩薩。我國禪宗依宗風之不同,有南頓(南宗主頓悟)北漸(北宗主漸悟)之說。

(二)因明用語。指悟他(梵 parārtha)與自悟(梵 svārtha)。悟他者,使他人了悟,亦即使他人獲致正智;自悟者,使自己了悟,亦即使自己獲致正智。立者(立論者)用言語來啟發敵(問難者)與證(證義者),令其了悟正理,稱為悟他。惟立論者必先自悟而後始能悟他。二悟有自悟、悟他兩種利益,故又稱二益。悟自、悟他各有四門,合稱因明八門。〔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因明八門」2290) p208


智增悲增

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又稱大悲菩薩。依法相宗之說,八地以前之菩薩,分為智慧增上菩薩與慈悲增上菩薩,合稱為二增菩薩。此智增、悲增二者,可各配於頓悟(直往)與漸悟(迴心)。

若依頓悟菩薩而言,其大智增上,斷惡證理自利之善根較多者,在初地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稱為智增(上)菩薩。其大悲增上,願永住生死,救度有情而做方便行,至第七地之滿心,始伏盡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稱為悲增(上)菩薩。

成唯識論卷七(大三一‧三八上):「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雖未永斷欲界修惑,而如已斷能起此定。(中略)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彼十地中皆起此定。」此即表示智增菩薩有斷煩惱、至涅槃之智慧,而悲增菩薩則有住生死、救眾生之慈悲。

另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所載,在智增、悲增二種菩薩之外,另有智悲平等菩薩,其由意樂之差別,又分為怖煩惱、不怖煩惱二類,而與智悲之增減無關。其中,怖煩惱者於二、三地間隨時受變易身,不怖煩惱者則於四至七地間隨時受之。

就漸悟之菩薩而言,由不還果或阿羅漢果而迴心者,必為智增菩薩,此菩薩於迴心前盡了欲界之煩惱,故不受分段身;又由預流果與一來果而迴心者之中,雖有成就智增者,然仍有欲界之煩惱,且本性下劣,怖畏生死。此四果之人與緣覺,皆隨其迴心而受變易身。漸悟之悲增菩薩,指由預流果與一來果迴心,而怖畏煩惱者;即尚存有欲界之煩惱,而於迴心之後,願轉意而行廣大之利他,於七地以前,以分段身化度有情。此等頓悟、漸悟菩薩中,凡屬悲增之菩薩,於進入第八地時,必受變易身。對於法相宗智增、悲增之教義,有批駁之者,法藏於華嚴五教章卷三中,即對此加以論難。〔百法問答鈔卷六、卷七、略述法相義卷下〕 p5032


頓悟漸悟

快速直入究極之覺悟,稱為頓悟;依順序漸進之覺悟,稱為漸悟。我國五世紀頃,以涅槃經為主,產生頓悟成佛、漸悟成佛說之論爭。其後,道生之「頓悟成佛說」由於四十卷涅槃經之譯出而獲得確認。我國禪宗,依使用教義之差異,遂產生不同之宗風,即南方之慧能系(稱南頓)與北方之神秀系(稱北漸)。在法相宗,菩薩不定性者,須經聲聞、緣覺之過程,始能迴心入菩薩道者,稱為漸悟菩薩,又稱迴心菩薩;菩薩定性者,不須經此過程而能即刻進入菩薩階位者,稱為頓悟菩薩,又稱直往菩薩、頓大菩薩。〔成唯識論卷九、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卷九末〕 p5703


漸悟

指須經順序修習,而漸入徹悟境地。又作漸了。為「頓悟」之對稱。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一(大四八‧四○七下):「有云:因頓修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中的;漸者,日久方始漸親漸中。此說運心頓修,不言功行頓畢)。有云:因漸修而漸悟(如登九層之臺,足履漸高,所見漸遠。故有人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又法相宗謂,菩薩定性者不須經聲聞、緣覺過程即得入菩薩之位,是為頓悟菩薩;不定種性者則須經聲聞、緣覺過程方得入菩薩道,是為漸悟菩薩。(參閱「頓悟漸悟」5703) p5828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智增‧悲增

智慧增上菩薩與慈悲增上菩薩的合稱。又稱二增菩薩。為法相宗的教義。該宗將八地以前的菩薩,分為智慧增上菩薩、慈悲增上菩薩二種。二者又各稱為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又稱大悲菩薩。

此智增、悲增二者,各可配於頓悟(直往)、漸悟(迴心)。就頓悟菩薩而言,若其大智增上,在初地伏盡俱生起煩惱之現行,立即受不思議變易身,稱為智增上菩薩;若其大悲增上,為救度眾生而施方便行,至第七地滿心,始伏盡俱生起煩惱之現行,稱為悲增上菩薩。此外,就漸悟菩薩而言,由不還果與阿羅漢而迴心者,必是智增菩薩,但此係於迴心前斷盡欲界之煩惱,故不受分段身。至於漸悟之悲增菩薩,則指由預流果與一來果迴心而怖畏煩惱者。此類菩薩有欲界之煩惱,而於迴心之後,願行廣大之利他事業。於七地以前,以分段身化度有情。

另據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所說,在智增、悲增之外,另有智悲平等菩薩。其文云(大正43‧483a)︰
「即十地菩薩,有起煩惱,謂悲增上者;有不起煩惱,謂智增上者。又解,或雖悲智等,而所樂行不同,一怖故伏惑,恐為失;一不怖故起,利生故。」

此謂智悲平等中,由於意樂之差別,又分怖煩惱與不怖煩惱二種,而與智悲之增減無關。又,此中怖煩惱者,係於二、三地間隨時受變易身,不怖煩惱者則於四地至七地間隨時受之。

此外,有破斥法相宗智增、悲增之說者,如法藏《華嚴五教章》卷三云(大正45‧492a)︰
「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慧必劣。劣慧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慧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其悲必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以諸菩薩從初已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如車二輪,如鳥二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

〔參考資料〕 《成唯識論》卷七;《百法問答鈔》卷七;《略述法相義》卷下。


頓悟‧漸悟

指關於證悟成佛的二種方法或步驟。頓悟指快速證入覺悟之境,而不須依一定之次第作長期修習。漸悟指須經一定順序之長期修習,始得證悟。五世紀初,鳩摩羅什的弟子道生(355~434),主張頓悟成佛。其後,有關覺悟之頓漸問題,乃常為佛學界所關懷。

道生認為,菩薩修行之階位十住中,於前七住無悟道之可能,須至十住時最後一念「金剛道心」,頓將一切妄惑斷盡,由此而得正覺,此即頓悟成佛說。道生又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見性即可成佛,無須按一定之次第修習。對此頓悟之說,先有慧觀撰《漸悟論》,主張漸次悟入而成佛,此即道生頓悟說之反對者;後,又有曇無成作《明漸論》,闡明漸悟之理。南朝名士謝靈運則著《與諸道人辯宗論》,支持道生之頓悟說;慧睿亦著《喻疑論》,贊同頓悟成佛論。後來,頓悟分成大頓悟義、小頓悟義,又產生頓修與漸修的實踐方法論。

隋唐時期,頓悟、漸悟之爭在佛教界亦層出不窮。禪宗主張頓悟說,其餘各宗多主張漸修。禪宗本身,又有北宗禪著重漸修、南宗禪提倡頓悟之分,此即所謂的「南頓北漸」。

另依法相宗之意趣,頓悟漸悟係指頓悟菩薩與漸悟菩薩的併稱,又稱頓漸二悟、頓漸二機。頓悟菩薩指菩薩定性之人,無始已來其第八識唯有菩薩無漏之種子,為頓大之性,故不經二乘之行,可直入菩薩道。漸悟菩薩,指不定性之人,無始已來,其第八識中有三乘無漏之種子,必由淺至深,先經二乘之行果,然後迴心入菩薩行。又,漸悟菩薩於迴心後,初果迴心經八萬劫,二果迴心經六萬劫,三果迴心經四萬劫,四果迴心經二萬劫,獨覺迴心經十千劫而入初僧祇之位。其八、六、四、二萬及十千劫之間,稱之為相似十信,迴心之人稱為假名菩薩。

◎附︰印順〈頓漸與偏圓〉(摘錄自《中觀今論》第十一章第一節)

論到證悟,有偏真與圓中之分。在學習的過程中,論根機,有鈍根與利根;論悟證,有頓悟與漸悟。頓漸與偏圓,是有關聯性的,今且綜合的說明。

向來中國佛教界所稱頌的證悟有二︰(1)道生的頓悟,(2)禪宗的頓悟。道生與禪宗的頓悟是不同的︰道生以為證悟到的真理是無差別的,不悟則已,一悟即圓滿究竟。所以道生是主張頓悟成佛,也即是主張漸修頓悟的。在平時修集種種資糧,達到究竟時,一悟永悟,一了百了。眾生流轉生死至成佛的中間,都可說是在夢中,唯有佛才是大覺者。禪宗所說的頓悟,不是漸修頓悟,而是直下頓悟的。主張學者先求自悟本心──本來清淨的佛性,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參學事畢,也有以為從此應圓修萬行。這兩種頓悟論,相差極遠。道生是約究竟佛位的圓滿頓悟說,禪宗是約眾生初學的直悟本來說。

依大乘佛法的共義,應該是從漸修到頓悟,再從頓悟到圓修。眾生最初發心,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修積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薩證悟以前,要有長時的漸修。唯識宗說︰要於資糧位積集福德智慧無邊資糧。龍樹說︰「若信戒無基,憶想取一空,是邪空。」若沒有福智資糧的積集,即夢想悟入空性,這是不可能的。資糧不足,悲心不足,常會落於小乘的但空偏真。這還算是好的,墮於無想外道、空見外道的也有呢!初期大乘經論,說廣積資糧到無生法忍,在七地;唯識家與後期的中觀師,說在初地。此時,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空無相性,不了即不了,一了則一切了,故此也稱為頓悟的──中國稱之為小頓悟。此頓悟空性,重在離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體驗,而巨細無礙的緣起事,功德無邊的悲智事,此時都沒有圓滿。更依此頓悟的般若慧,攝導萬行,修習上進。這與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修可稱為緣修,悟後修可稱為性修,即與般若──稱法性慧相應而修。如達到性修不二,事理無礙,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規︰因事修而起頓悟,依真悟而起廣行,頓悟在實踐過程的中心。至於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頓悟,是末後的;禪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規。

從凡入聖,即先從事修而後入真悟,所悟的理是什麼﹖這可安立為悟圓中與悟偏真的兩種。西藏傳有二宗︰(1)極無戲論,(2)現空如幻,天台宗也說有偏真與圓中兩類。唯識家說真見道證真如而不見緣起,月稱論師也不許可見道的悟圓中理,但他們皆以究竟圓悟中道為成佛。中國的三論宗,不承認大乘有偏真悟,悟即是圓中的,二諦並觀的。考龍樹《大智度論》,是有偏真與圓中二類的,如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由般若慧泯絕一切而不取相,即是悟真性;方便智從空出有,才能行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的廣大行。大乘的慧眼,即見道的實相慧,《智論》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此即與藏傳的「極無戲論」相合。然論中也曾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這即泯絕一切而顯了一切,顯了一切而泯絕一切,即悟圓中的根據──此處龍樹所依的《般若經》,與玄奘譯不同。

天台宗引《智度論》說︰「三智一心中得」,依此說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三智,一念頓了即空、即假、即中,即是圓觀圓證。考《智度論》卷二十七原文,不是三智一心中得,是「一切智一心中得」。「道智是行相」,以道智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所以《智論》的「一切智」,指二智而非三智。二智如在菩薩位中,即道智、道種智;佛果一心中得,是一切智、一切種智。三智一心中得,或二智一心中得,姑且不談,總之是圓證的。一心中得,龍樹菩薩引述的解釋,可有三說︰(1)一心,還是有次第的,如一剎那中有先生後滅;依此,可解說為先般若智證真,後方便智達有。(2)一念心中得,雖頓得而用不妨前後起,即頓得而漸用。這是說︰悟理時,不能說但得般若或但得方便。雖圓滿證得,然慧的作用,可以有先側重此而後側重彼的不同。如一時得到多少東西,但可以前後使用,不必在同一時用。此有類於薩婆多部的或得而現前,或得而不現前。(3)一念中得,即可一念心中用。三論宗以為「發心畢竟二不別」的,從最初發心到最後證悟,是相應的,同一的;佛果既一心中得,菩薩也應該是圓觀中道的。經中有處說︰根本智證真如,後得方便智起化用,這是無差別中作差別說,約偏重說,是約頓得漸用說。

所以初修觀行,緣起性空是要圓觀的;悟證時也必是圓悟的。三論宗否認大乘學者有見偏真的;但證偏真,是小聖的眇目曲見。西藏傳有二宗──證偏空與圓中,但宗喀巴繼承月稱論師的傳統,不承認有見道頓證圓中的,與唯識家說的根本智見真如略同。但以為緣起性空的無礙觀,是初修行者不可缺少的正見;觀空性是不能離開緣起而別觀的,要於緣起而觀察性空的。同時,性空也是不壞緣起的。這即有而空,空不礙有的中道觀,是從初修到實證間的加行觀。如實悟證時,必須破除眾生的妄執實有性,所以必是離一切戲論的。我覺得︰中觀的修行者,不必自誇為圓證,或以為惟自宗能離一切戲論。

總之,行者的悟證,首先要得空有無礙的正見。這是三論、天台以及藏傳中觀者所公認的。此時,若功德不足,方便慧不足,即證畢竟空性,極無戲論;若功德深廣,方便慧善巧,即能頓悟圓中。二者同依空有無礙的正見,同得性空寂滅的法性,在修行的路徑與目標,可說是同一的,不過因眾生根性利鈍不同,有但證偏真與圓中的差別。月稱論師等不承認見道能頓見圓中,此即主但漸無頓。然藏傳的寶鎧《律生疏》,也分明承認有頓漸二機的。但漸無頓,與龍樹《智度論》〈釋往生品〉顯然的不合。

依龍樹意,眾生根性有利鈍,有發心後久久修行始得無生忍的,有發心即得無生法忍,廣化眾生的,甚至有發心即得無生忍,現生成佛的。這種思想,見於大乘經的《入定不定印經》,龍樹菩薩不過引用經義而已。但此所說的利鈍二根,是以未證悟前有無積集福智資糧而分別。未廣集福智資糧的,或悲心不充,即須長時修習始得無生法忍。有因過去廣修眾行,福慧圓具,悲心充沛,故一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法忍,甚至有證得圓極的佛果。龍樹以為釋迦佛是鈍根菩薩,七地得無生忍;由此可見鈍根菩薩,即普遍而正常的大乘根性。利根是極難得的,是極少數的。故月稱約一般說,但承認見道的極無戲論,也就是約大乘正常道說的。反之,天台、賢首家,發揮圓觀圓證,不但非一般行者所能,而且也不能不說圓漸的修習。禪宗的祖師禪,本是主張一悟百悟而徹底圓滿的;但結果也還是安立三關,次第悟入。故見道的圓證空有無礙是可能的,而事實是不易做到的。玄學家每輕視直證畢竟空寂,大談理事無礙,體用不二,何曾知道實踐的事實如何,不過徒憑幻想的或增上慢的錯覺,和人爭勝而已!

〔參考資料〕 《神會語錄》卷三;《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大乘玄論》卷四;《大般涅槃經集解》;《中觀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3});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楊惠南〈頓悟論的理論基礎〉(《諦觀》雜誌第十四、十五期)。


[法相辭典(朱芾煌)]
十波羅蜜多五位皆具

成唯識論九卷十七頁云: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習位中,其相最顯。然初二位,頓悟菩薩,種通二種,現唯有漏。漸悟菩薩,若種若現,俱通二種。已得生空無漏觀故。通達位中,種通二種,現唯無漏。於修習位,七地已前,種現俱通有漏無漏。八地以去,種通二種,現唯無漏。究竟位中,若現若種,俱唯無漏。


我執法執起不起位差別

成唯識論五卷四頁云:補特伽羅我見起位,彼法我見,亦必現前。我執必依法執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謂人等故,我法二見,用雖有別;而不相違。同依一慧。如眼識等,體雖是一;而有了別青等多用;不相違故。此亦應然。二乘有學聖道滅定現在前時,頓悟菩薩於修道位,有學漸悟生空智果現在前時,皆唯起法執。我執已伏故。二乘無學,及此漸悟法空智果不現前時,亦唯起法執。我執已斷故。八地以上一切菩薩所有我執,皆永不行。或已永斷,或永伏故。法空智果不現前時,猶起法執。不相違故。如契經說: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依所知障在。此所知障,是現非種。不爾;煩惱亦應在故。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