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順解脫分善根

[法相辭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七卷十五頁云: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又云:此中應廣分別順解脫分善根。問:此善根、以何為自性?答:以身語意業為自性。然意業增上。問:此善根、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問:此善根、為加行得?為離染得?為生得耶?答:唯加行得。有說:亦是生得。評曰:前說者好。加行起故。問:此善根、為聞所成?為思所成?為修所成耶?答:聞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說:亦是修所成。評曰:前說者好。唯欲界繫故。問:此善根、於何處起?答:於欲界起。非色無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餘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盧。問:此善根、於何時種?答:佛出世時。要有佛法,方能種故。有餘師說:雖無佛法;若遇獨覺;亦能種此善根。問:此善根、依何身起?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問:為因何事,種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聞,而不決定。所以者何?意樂異故。謂或有人、因施一摶食,或乃至一淨齒木;即能種殖解脫種子。如戰達羅等。彼隨所施,皆作是言;願我因斯、定得解脫。或有雖設無遮大會;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如無暴惡等。彼隨所施,皆求世間富貴名稱;不求解脫。或有受持一晝一夜八分齋戒,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受持盡眾同分別解脫戒,而不能種解脫種子。或有讀誦四句伽他,即能種殖解脫種子。或有善通三藏文義,而不能種解脫種子。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問:若有種殖此善根已,為經久如、能得解脫?答:若極速者;要經三生。謂初生中,種此種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脫。餘則不定。謂或有人、種順解脫分善根已;或經一劫,或經百劫,或經千劫,流轉生死;而不能起順決擇分。或復有人、起順決擇分善根已;或經一生,或經百生,或經千生,流轉生死,而不能入正性離生。順解脫分,亦有六種。謂退法種姓、乃至不動法種姓。轉退法種姓順解脫分、起思法種姓順解脫分。乃至轉堪達種姓順解脫分、起不動法種姓順解脫分。轉聲聞種姓順解脫分、起獨覺及佛種姓順解脫分。轉獨覺種姓順解脫分、起聲聞及佛種姓順解脫分。若起佛種姓順解脫分已;則不可轉。極猛利故。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種性

又作種姓。此詞原義有「寶山」(埋藏有珍寶之山),及血統、家族等義。印度自古即有種性制度,將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種階級,在此一社會意義下,種性即為社會身份的象徵。在佛教,此詞轉指修行人之資質,或指佛與三乘人得證菩提之本性。如《解深密經》卷二〈無自相性品〉云(大正16‧695a)︰「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入楞伽經》卷二謂有五種性,前三者即聲聞、辟支佛及如來等三乘,此外,在一切有情中,有種性未決定者(不定乘性)與無種性者二種。

關於一切有情界之種性差別,係先天法爾抑或後天修得,此有異說。依《佛性論》卷一所載,說一切有部等認為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1)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即一闡提犯重禁者。(2)有無不定︰若修時即得,不修則不得。(3)定有佛性︰即三乘人。

然而,法相瑜伽家認為無始以來法爾即有「五種性」之別,並且別說習種性。即謂菩薩之依身中,具有無始以來法爾展轉相續之無漏殊勝種子,稱為性種性(prakṛtistha-gotra);由於後天修習而得之性能,稱為習種性(samudānīta-gotra)。又,關於此性、習二種性之廢立,唯識十大論師之間曾有異說。即︰(1)認為唯有本有性種性,不承認新熏習種性,此為護月等所立。(2)唯主張新熏,不說本有,此為難陀等所立。(3)承認本有及新熏二種,此為護法所立。

法相家更以菩薩種性等為本有,將未發心未修方便者唯稱為種性持,已發心而斷粗煩惱、不造五無間業等之人稱為種性住。《菩薩地持經》卷九〈住品〉云(大正30‧939c)︰
「云何種性住﹖是菩薩性自賢善,性自能行功德善法,性賢善故,率意方便諸善法生,不待思惟,然後能得。種性菩薩是一切佛法種子。一切佛法種子在於身中離麤煩惱。種性住菩薩雖起上煩惱纏,終不能行五無間業及斷善根。」

我國的天台、華嚴等宗,反對法相宗之所說,認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此即「一姓皆成說」,此說為我國佛教史上的主流思想。

◎附一︰呂澂〈種姓義〉(摘錄自《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

佛法中種姓之說,乃據有情自性,(性質)勝解,(存尚)行為,成就各別不同而言。談此義者,略有三類。謂此種姓為一趣向為多趣向耶﹖為本具耶,抑後起耶﹖為決定耶,抑不定耶﹖如此問題,迄無定論。然極關重要,學佛者尤應於此先求明白也。何以故,若種姓有多種趣向,又是本具決定者,則成佛事,即不可必。且從無姓說,非但不定成佛,反而定不成佛矣。故此問題,實應求其確解。溯佛法東來,《法華》、《涅槃》相繼譯傳,學者於此問題,即加注意。歷三百餘年,至唐初玄奘宏傳《瑜伽》,慈恩一宗,堅持五姓,是時「種姓」之諍,遂達頂點。今所知者,於奘師譯場中有靈潤者,為地論師慧遠再傳弟子,而改宗《攝論》,對奘師多所不滿,而舉舊譯十四異義,反對五姓說。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姓,皆可成佛。當時神泰著論斥之。法寶作《一乘佛姓究竟論》救其說,而謂一乘佛姓為究竟,三乘五姓不究竟也。窺基弟子慧沼復作《能顯中邊慧日論》,以破法寶。今神泰之著已佚,法寶之作,殘存一卷。但沼書具存,其初二分破斥異說,逐義申破,故寶說藉而見焉。由沼書窺察,此番爭辯,雙方各致全力,自是一場巨辯。但於問題中心,是否已得定論,慧沼以後情形,不甚了了。今依吾人研究,沼論仍有待於刊定。以彼於根本處尚未接觸,所引證據,亦須簡別也。姑試為解說,然未可遽執為定論,但指示一解說之途徑耳。循此途徑,庶有助於紛諍之理解。茲分三層言之。

初談種姓說之依據。「種姓」一名,意指族姓。《大乘莊嚴經論》〈種姓品〉中,訓釋為功德度義故。蓋種姓原文喬多囉(gotra),喬字(go)通於功德。梵語求那(guṇa)為功德也,「多囉」通於「度」,梵語「多囉」(tara)為「度」義也。如此一字,析之有「功德」與「度」二義,合之為「種姓」。以是,佛法用此字,本以表示一種趣善之因。此善指解脫善言。謂種姓趣善,不但能得功德,且能度脫。何以又謂之因﹖《莊嚴論》釋種姓云︰「住種姓位,應知有非有。」有即有因相,非有即無果相。謂有情當種姓位,只有趣解脫之因相,而無解脫果相,故謂之為因也。然此解脫,云何得耶﹖則在能證聖種(即無漏法界),所謂能見佛性也。《莊嚴論》釋三乘云︰「證聖性平等,解脫事亦一。」即謂解脫在於聖種姓之證得(即見佛性)。而種姓說歸之能證,以能證聖性平等為解脫之因也。《楞伽》於此名義益備,而名此五種姓為五現觀種姓。非但種姓,復云現觀,即依能證聖性邊說也。五姓,謂聲聞乘現觀種姓,獨覺乘現觀種姓,如來乘現觀種姓,不定乘現觀種姓,無(宋譯作各別不在三乘中也)現觀種姓。無種姓雖無三乘種姓,亦可與現觀道理相順,故亦名現觀種姓也。乘示能趣,現觀即能證,種姓之義,即由能趣能證而得安立。但所趣所證之聖種姓(佛姓)是一,故此一切有情無不平等也。是義亦見《莊嚴論》,如頌云︰「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此頌引自《阿毗達磨經》。如來藏,乃佛性異門。頌中說如來藏體是「如」,為「一切無別」之主詞,「如」即真如,「無別」即平等。非但平等,且為性淨。佛即從此出生,故號如來。謂從真如中來也。此如清淨性,一切有情平等具有,故說眾生名如來藏。謂此不即是如來,乃如來之胚胎也。後來《寶性》、《佛性》等論,皆依此頌立宗。世親《攝論釋》,於自性清淨,亦用此義為解。可知無著、世親學,同許此義。由是知眾生佛性相同,無不等者。故說種姓由能趣能證雖有五種差別,而所趣所證,畢竟是一,並非多向。非但三乘一趣,即以此一趣為標準而立無姓焉。無姓之乘,即天梵乘,以其有定中現觀(世間現觀),雖非出世現觀,故《楞伽》亦以現觀名之。足見無姓之建立,亦依三乘之歸趣而有。現時未得同趣,異時則畢竟同趣也。由此種姓依據觀之,五姓一趣多趣之諍,可以得一解決矣。

次談種姓之法體。種姓所指之法為何﹖依一般說,凡有多種,或指所證而言,謂之理性(此名唐人所立,凡如、佛性、法界、涅槃等,皆謂之理)。或指能證而言,謂之事性(法寶語)、行性(慧沼語),能證復有有漏無漏之分。種姓究指理性、事性、有漏、無漏耶﹖說者不無紛歧。若指所證理性言,則止一姓。若指能證有漏說,則難決定種姓區別。故講種姓,多就能證之無漏法說。謂種姓為本具或後起者,皆偏指無漏法言,此舊說也。今言種姓法體,則據《大論》本地分卷二〈意地〉所云︰「復次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三乘)種子。」此文謂種姓法體,即三乘菩提種子。而此等種子,即在一切種子識中。則此種姓法體之為有漏無漏本具後起等問題,皆易解決。蓋般涅槃法者,即有種姓,一切種皆具。不般涅槃法者,闕三乘姓,即為不具。但此未詳其為本具後起,《成唯識論》中主張無漏種本有者,嘗引此文為據,然《論》固無本有明文也。且《大論》卷五十二抉擇分〈意地〉中,抉擇此段文頗詳。大意謂一切種指第八賴耶中計執妄執習氣。此習氣限於有漏,又名遍行粗重。然則出世法之生起,豈非無因﹖曰︰出世之法,由真如所緣緣為種子而生,此以真如為種子,由真如因屬所緣緣稱為種子。種子即因,因以生果得名,範圍甚廣。出世法不談因緣生,但顯其從真如所緣生。若爾,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以為所緣緣,則一切眾生皆應生出世法而無差別,云何又有三乘之說耶﹖曰︰此依障之有無而有種姓區別。謂於通達真如有畢竟障者,即是無姓。有一分障者,即二乘姓。無障,即如來乘姓也。〈抉擇分〉所說要義如是,種姓既是一切種中之三菩提種,而一切種是有漏,則三菩提種應於有漏種中求之,可不待言。蓋依有漏種之勢力強弱,而安立種姓差別。若勢力強者,即無法可障,是為無障。其次則一分障也。此有漏種,剋實言之,乃指有漏善根。此分三類,即順福報分、順解脫分、順抉擇分。三菩提種,則尤重有漏善根中之順解脫分。此義與小乘大同(一切有部主張此說)。於理實亦應爾,蓋所貴乎種姓者,謂於異生位有用故耳。若偏指無漏種則於異生位不起用,何益之有。《辯中邊論》入道方便,於此義趣,極為明白扼要,即〈辨修對治分〉所示之「隨」字(亦即順字),如云︰「顛倒順無倒,是凡夫異生位。入道,則為顛倒隨順無倒。過此以往,即無倒有倒隨。最後佛位,乃無倒無倒隨。」知此隨字之要,則知以能順解脫之有漏法為種姓法體也。若知此體,則於種姓說之本具後起等問題,均易解決。蓋由有漏善根順無漏善根而熏成無漏種子,可從前舉《大論》兩段文推得。《攝論》亦同此說,謂無漏種子,由正聞熏習而生。正聞熏習為有漏,以有漏順無漏熏,是即新熏之說也(無漏非本有說)。無漏既是始起,有漏之有始起,亦可無疑。蓋新熏必追溯無始,謂無始時,能熏所熏俱有。無始已有而以說新熏者,以但說本有,即無變化。如於無始說新熏,則可明聞集之能變化。即由多聞積集有漏善不已,而生無漏種也。此又從彌勒(《大論》〈本地分〉)、無著(《大論》〈抉擇分〉)、世親(《攝論釋》)以來,皆加重視。世親而後,難陀數傳至於勝軍,亦持此說。奘師《唯識》,傳自勝軍,當無有違。故依學說史言,本有之說,實為後起之新說耳。如是明種姓法體,而解決本有新熏之諍矣。

末談種姓之成就。「種姓」有「三乘」與「無姓」之異,然非絕對決定,而當視其成就程度言之也。如以「三乘」說,則有退不退義,小乘以世第一法為不退。羅漢亦有退義,但不退向凡夫耳。又有迴不迴義,小乘迴大,有初果能迴,有四果始迴。是無決定之義也。《大論》本說四種姓,即三乘與無姓,於三乘中,有定不定義。至《楞伽》乃為五姓說。三乘不定,今不詳論。但談有性無姓,亦復不定。無姓義詳於《莊嚴》,如〈種姓品〉頌云︰「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善少亦無因。」此分無姓為二類,一謂時邊無姓,於某時限內為無姓,過此時限即有姓。此有四相,皆由善根不具而異,一者一向行惡而不行善。二者普斷白法,即失善根。三者順解脫分善根已斷。四者或不斷而微細如不具。二謂畢竟無姓,時間無限,即永無解脫之因也。然此所指不詳,至《楞伽》始明示,初類為捨善根無姓,以謗大乘為主因。次類畢竟無姓,乃菩薩本願所為,以度盡眾生為期,眾生無盡,是以永不涅槃也。捨善根類,由佛力加持,仍可重植善根,是由善境善友為之增上也。故善根斷續,內因外緣,關涉極巨。如西方安樂世界,於佛等善友增上外,林聲鳥語,皆示無常苦空妙因,何有處此而不生善念耶﹖次類本願不般涅槃,於道理亦無有違。諸法本來涅槃,何所入耶。據此義理,由菩薩悲願所顯不般涅槃,仍為契理。是故《楞伽》初類無姓為不決定,次類非真正無姓。依安慧云︰「初類無姓之無,非有無義,當作惡劣解,如家有頑妻逆子,直謂無妻子亦可,如是三乘姓不定,有姓無姓亦不定也。」慧沼《中邊慧日論》說無姓有三類,即一名一闡提迦(icchāntika),謂樂世欲者。二名阿闡提迦(aicchāntika),謂不樂出世法者,三名阿顛提迦(atyantika),乃畢竟不滅度者。前二當於《楞伽》時邊無姓,後一則當畢竟無姓,然此說實有誤會。依梵文前二名異實同,皆樂欲闡提。《楞伽》畢竟無姓,為菩薩行願,亦非畢竟不滅者。慧沼之誤,蓋出於《莊嚴論釋》,於一向行惡行頌,最後解說畢竟不涅槃為無因處,有一句云︰「但求生死不樂涅槃人也。」此實與《楞伽》本願之義柄鑿。但勘原本,原無此句。今之譯本,增益極多,殆皆譯人之說也。如約四智為三身義,譯人以為《莊嚴》之提倡,亦原本所無。譯者明友,疑是親光。持本有說,於後來學說,大有影響。《佛地經論》說無姓義趣於極端,即與之相符。彼謂五姓本有,而無姓絕對不成佛,欲以此顯佛德之無盡。蓋言佛教化此無姓眾生使之生天,報盡仍墮。如是眾生往返人天無盡,佛教化無盡,故佛德亦無盡也。此直盡失佛教本意,而有類於耶教之戲論。佛德無盡,豈可拘拘時間而言耶。故知此義出自親光,實非戒賢之文也(《佛地論》勘藏譯並無此說)。無姓不定之義,至親光而認為決定,始於《莊嚴》而終於《佛地》。慧沼之失,不過沿用其說耳。是即由種姓成就上而得解釋決定不定之諍也。

最後結義,此五姓說為究竟說抑方便說耶﹖此實不成問題。究竟方便之辨,乃以五姓與佛姓相對,又以三乘與一乘相對而論之耳(講五姓者則說三乘,宗佛姓者則說一乘),故法寶以一乘為究竟,而慧沼以三乘為極致。實則並非相對,乃依佛姓而有五姓,依一乘而開三乘。相待相成,固不能拘泥定說也。

◎附二︰霍韜晦〈種姓〉

「種姓」一詞譯自梵文「gotra」,原為家族、姓氏之意。印度自古即有階級分明的社會制度(caste,亦譯為種姓制度),分人為四級︰(1)祭司(brahman,婆羅門),(2)王族(ksatriya,剎帝利),(3)平民(vaiśya,吠舍),(4)賤民(śūdra,首陀羅)。在這四階級中,最先只有婆羅門階層有姓氏,故「gotra 」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後來佛教輸入此一概念,最先的用法,是指眾生由凡入聖,初抵聖位(āryagotra,即初預於聖者家族)之意,及後在十地中,更有種姓地(gotra-bhūmi)的設立(如《大般若經》),可見其涵意所在。

另一方面,則與佛教僧團有關︰僧人出家之後,自稱「釋子」、「佛子」,以紹繼如來家業,亦即成為佛陀家族中的一員。大乘佛教興起之後,此一使命感更強,在範圍上亦擴展至一切眾生,認為不論在家、出家,都是如來家業的擔荷者,最終目標都是流通佛法,以救度眾生,因此他們都是菩薩,於是在觀念上構成菩薩種姓(bodhisattvagotra)與如來種姓(tathāgatagotra),以對應及包容原來以出家弟子為中心的聲聞種姓(śravakagotra)。

種姓亦即是「乘」(yāna),於是在大小乘對立的時代,種姓有三種︰聲聞種姓、獨覺種姓和菩薩種姓。由於他們各別所尋求的解脫境界不同(至少在大乘看來是如此),因此種姓概念的用法,一方面說明他們的目標,一方面說明他們的限制;由此向內反省,便成為自身所具備的質素,或性能的意思。眾生將來成阿羅漢與成佛,完全由其質素決定,這就成為一個解釋生命構造的本質性的概念,而近於一種生理上的先天決定論。

但是,這種劃分雖於經驗上的觀察有據,但卻不合於大乘佛教所強調的佛陀的大悲性格。佛陀救世,自當使一切眾生皆得成佛,皆得解脫,然後佛陀之覺行方得圓滿,其本願方不落空。所以從佛陀的大悲性格,必進一步要求佛陀有大能,能化度種種眾生,使其不為其自身的質素所局限,這就是如來的方便智慧的運用。另一方面,眾生成佛,非僅出於佛陀的主觀願望,聽任佛陀片面解決;同時在客觀上,眾生能成佛,亦因其本具成佛的質素。生理上的劃分是不究竟的,一切眾生其實都是菩薩,都本具成佛的性能,換言之,佛性纔是眾生的超越的本質。《法華經》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思路下說一佛乘。經中記述佛為舍利弗等諸大聲聞授記,預言他們都能成佛,就是這道理。所以一佛乘的觀念,即涵對眾生成佛質素或性能的一個超越的肯定。但是,這樣一來,種姓的分類意義便喪失了。

唯識宗興起,對種姓問題堅持經驗分解的立場,把眾生質素分為五類,稱為五姓區別︰(1)聲聞種姓,(2)獨覺種姓,(3)佛種姓,(4)不定種姓(兼有多種質素,其解脫果可大可小,視外緣決定),(5)無種姓(缺乏成佛的質素,或永不入涅槃者)。此中最招人批評的是無種姓的觀念,因為這與上文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精神相背,同時亦將使佛陀的救度工作,永無圓滿的一日(窺基《唯識樞要》卷一,即依此義,進言大悲菩薩亦是無種姓眾生)。但唯識宗的原意,是從經驗出發,使人知道現實上的眾生各有不同的成佛質素而已。

由於種姓逐漸演變為性能之義,所以在漢譯佛典中,有時亦譯「種性」(舊訓「種」為發生之義,「性」為不改之義,解法雖生硬,仍可曲折相通),如《楞伽經》說有聖種性(ārya-gotra)與愚夫種性(bāla-gotra)。但《瓔珞本業經》中所說的六種性(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是否亦從「 gotra」譯來則未能確定,不過《瑜伽師地論》中的本性住種性與習所成種性,則很明顯是從種姓觀念引申(梵文分別為prakṛti-stha-gotra,samudānīta-gotra)。因為種姓既有性能之義,放在實踐階位上,便是《瓔珞經》的用法,放在解釋性能的來源上,便是《瑜伽師地論》的用法。因為「本性住」即顯示其不從經驗活動得來,而為眾生本具;「習所成」即顯示其可通過後天的修行活動獲取。不過這兩個概念的真正意義,在解決成佛問題,所以《成唯識論》後來即承此而建立種子的本有和新熏理論。這可以說是種姓中性能義的具體化的發展。

〔參考資料〕 《大乘入楞伽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卷三十五;《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卷二十三〈分別賢聖品〉;《成實論》卷一;《大乘莊嚴經論》卷一;《顯揚聖教論》卷二十;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第二篇。


[法相辭典(朱芾煌)]
已種順解脫分善根相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十一頁云:問:順解脫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細;已種未種,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謂若聞善友說正法時,身毛為豎,悲泣流淚;厭離生死,欣樂涅槃;於法、法師,深生愛敬;當知決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若不能如是;當知未種。此中有喻:如人於田畦中下種子已;經久生疑:我此畦中,曾下種不。躊躇未決。傍人語言:何足猶豫。汝今但可以水灌漬,以糞覆之。彼若生芽;則知已種。不然則不。彼如其言,便得決定。如是行者,自疑身中曾種解脫種子已不,時彼善友而語之言:汝今可往至說法所,若聽法時,身毛為豎,悲泣流淚;乃至於法、法師,生愛敬者;當知已種解脫種子。不然則不。故由此相,可得了知。


五根

瑜伽二十九卷九頁云:彼由如是勝三摩地,為所依持,勝三摩地,為所依止,能進修習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所有瑜伽。由進修習此瑜伽故;於他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問:於何增上?答:於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餘精進等,於能生起出世間法,及於能起展轉乃至慧,為其增上。乃至其慧,唯於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是故信等,說名五根。

二解 辯中邊論中卷十三頁云:已說修神足;當說修五根。所修五根,云何安立?頌曰:已種順解脫;復修五增上。謂欲,行,不忘,不散亂,思擇。論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順解脫分善根滿已;復應修習五種增上。一、欲增上。二、加行增上。三、不忘境增上。四、不散亂增上。五、思擇增上。此五如次第,即信等五根。

三解 顯揚二卷十三頁云:五根者:廣說如經。一、信根。由世間道,令心清淨潔白無穢,離隨煩惱,得住不動。從是已後,求諦現觀修習方便。為永斷隨眠故,為得彼對治故;起增上信。二、正勤根。謂依信根,增進勇猛;與信俱行。三、念根。謂依正勤,明瞭不忘;與彼俱行。四、等持根。謂依念根,心住一境;與彼俱行。五、慧根。謂依等持根,簡擇諸法;與彼俱行。

四解 雜集論十卷六頁云:五根所緣境者:謂四聖諦。由諦現觀加行所攝,作此行故。五根自體者:謂信精進念定慧。五根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五根修習者:謂信根、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精進根、於諸諦,生忍可已;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諸諦,發精進已;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習。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五根修果者:謂能速發諦現觀。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見道故。又能修治煖頂引發忍世第一法。即現此身,已入順決擇分位故。

五解 俱舍論一卷六頁云:此中先應說五根相。頌曰:彼識依淨色,名眼等五根。論曰:彼謂前說色等五境識,即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眼、謂內處,四大所造,淨色為性。如是廣說。或復彼者,謂前所說眼等五根。識、即眼耳鼻舌身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相。是眼等識所依止義。如是便順品類足論。如彼論說:云何眼根?眼識所依淨色為性。如是廣說。


四種證得理趣

顯揚六卷十頁云:證得理趣者:略有四種。一、一切有情業報證得。二、聲聞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一切有情業報證得者:謂一切有情,造作淨不淨業。依自業故,於五趣流轉中,感種種異熟,受種種異熟。聲聞乘證得者:謂初受三歸,乃至依止聞莊嚴故,得五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得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得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功德。復次聲聞乘證得中證得依止者:謂先修世間道離欲,次修順解脫分善根,後修順決擇分善根。獨覺乘證得者:略有三種。一、由先已得順決擇分善根故。二、由先已得無漏真證故。三、由次第得故。此中由前二證得者,名非獨勝覺。由後證得者,名犀角喻覺。大乘證得者:謂大悲證得,發心證得,波羅蜜多證得,攝事證得,地證得。於五無量中隨至真如證得,不思議威德證得,不共佛法證得。彼一切,如前分別,應知。


法現觀

雜集論十三卷十三頁云:法現觀者:謂於諸諦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清信勝解,隨信而行。所以者何?由於諸諦增上契經等法中,從聞他音增上緣力,已得最後順解脫分善根所攝上品清信勝解。由得如是清信勝解故;說名以法現觀,現觀諸諦。

二解 如貫穿法現觀中說。


苦法略有八種

集論四卷六頁云:復次苦法略有八種差別。謂有廣大不寂靜苦,有寂靜苦,有寂靜不寂靜苦,有中不寂靜苦,有微薄不寂靜苦,有微薄寂靜苦,有極微薄寂靜苦,有非苦似苦住大寂靜。云何廣大不寂靜苦?謂生欲界,未曾積集諸善根者。云何寂靜苦?謂即此已生順解脫分善根者。云何寂靜不寂靜苦?謂即此為世間道離欲,已種善根者。云何中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云何微薄不寂靜苦?謂生無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云何微薄寂靜苦?謂諸有學。云何極微薄寂靜苦?謂諸無學;命根住緣六處。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靜?謂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等,乘大悲願力故;生諸有中。


寂靜苦

雜集論六卷十頁云:云何寂靜苦?謂即此已生順解脫分善根者。決定趣向般涅槃故。


畢竟無般涅槃法

瑜伽六十七卷三頁云:如本地分說住無種姓補特伽羅,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此中或有心生疑惑,云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若言無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如是誨已;復有難言:如有情類,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而無有無根有情;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爾。或應許有無根有情。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根者;為是有情?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無根物,應是有情。然不應道理。若非有情;而言何不許有無根有情者,不應道理。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作剎帝利已;或時復作婆羅門、吠舍、戍陀羅。如是乃至作戍陀羅已;或時乃至作剎帝利。又作那落迦已;或時乃至作天。乃至作天已;或時乃至復作那落迦。如是何故不作無般涅槃法已;或時復作有般涅槃法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剎帝利,乃至戍陀羅、及那落迦,乃至諸天,為有一切界耶?為獨有一界耶?若有一切界者;喻不相似。不應道理。若獨有一界者;先是剎帝利,或於一時,乃至作戍陀羅;先是那落迦,或於一時,乃至為天;不應道理。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剎帝利等,具一切界;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般涅槃法界,諸有般涅槃法界,此二界,為互相違耶?為不相違耶?若互相違;而言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者,不應道理。若不相違;即此補特伽羅,是無般涅槃法,亦是有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如是詰已;復有難言:如現見有一地方所,於一時間,無金種姓;或於一時,有金種姓。於一時間,無有末尼真珠琉璃等種姓;或於一時,有彼種姓。於一時間,無鹽種姓;或於一時,有彼種姓。於一時間,無種種相界種姓;或於一時,有彼種姓。如是先是無般涅槃法種姓,何故不於一時,成有般涅槃法種姓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如彼地方所,先無此種姓,後有此種姓;或先有此種姓,後無此種姓。如是先有聲聞定種姓,後無是種姓;乃至先有大乘定種姓,後無是種姓;或先無定種姓,後有定種姓耶?若言爾者;順解脫分善根,應空無果。又若爾者;立定種姓,不應道理。若不爾者;汝言無般涅槃法者,先住無種姓已,後住有種姓。如有地方所;有般涅槃法者,先住有種姓已,後住無種姓如地方所者;不應道理。又應責彼:汝何所欲?無般涅槃法下劣界者,安住如是下劣界中,為即於此生,轉成般涅槃法?為於後生耶?若言即於此生者;汝意云何?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為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不能耶?若言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無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不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不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轉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後生方成般涅槃法者;汝意云何?彼為先積集善根故;於後生中,遇佛法僧,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先不積集善根耶?若言先積集善根者;彼即於此生中,遇佛法僧,能起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又如彼因,應空無果。若言先不積集善根者;是則前後相似,俱未積集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非即此生中者;不應道理。


順流者與逆流者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六卷八頁云:問:齊何名順流逆流者?有說:乃至苦法智忍未生,名順流者。已生,名逆流者。有說:乃至世第一法未生,名順流者。已生,名逆流者。有說:乃至增上忍未生,名順流者。已生,名逆流者。有說:乃至忍法。有說:乃至頂法。有說:乃至煖法。有說:乃至念住。有說:乃至不淨觀、持息念等,未生,名順流者。已生,名逆流者。如是說者,若未種順解脫分善根;名順流者。已種順解脫分善根;名逆流者。如彼廣說。


善根有三種

大毗婆沙論七卷十五頁云:善根有三種。一、順福分。二、順解脫分。三、順決擇分。順福分善根者:謂種生人生天種子。生人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貴、多饒財寶、眷屬圓滿、顏貌端嚴、身體細渜。乃至或作轉輪聖王。生天種子者:謂此種子、能生欲色無色天中,受勝妙果。或作帝釋、魔王、梵王;有大威勢,多所統領。順解脫分善根者:謂種決定解脫種子,因此決定得般涅槃。順決擇分善根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種姓差別五種道理

顯揚二十卷十頁云:問:云何種姓差別五種道理?答: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無根有情、不應理故;同類譬喻、不應理故;異類譬喻、不應理故;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別可得:謂佛所說諸有情界、有種種非一有情界,有下劣勝妙有情界,有聲聞乘等般涅槃種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種姓有情界。云何無根有情不應理故?謂不可說由此道理,亦應得有無根有情。何以故?以無根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應言如剎帝利非剎帝利等種類可轉,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轉;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種姓、亦應可轉。何以故?剎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種類界性。及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種種姓、更互相違故。彼若無有諸界性者;彼應畢竟不可回轉。是故同類譬喻、不應道理。云何異類譬喻不應理故?謂不可說如於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銀銅鐵鹽等物類種姓,後便無有;或先無後有;如是般涅槃法種姓、亦應先有後無,先無後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順解脫分、應空無果。是故異類譬喻、亦不應理。云何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謂不應言於現在生雖非般涅槃法,於餘生中復可轉為般涅槃法。何以故?無般涅槃種姓法故。又若於此生先已積集順解脫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於此生都未積集順解脫分善根;云何後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種姓有情。


聲聞乘證得

瑜伽六十四卷五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

二解 顯揚六卷十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初受三歸,乃至依止聞莊嚴故;得五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得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得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功德。復次聲聞乘證得中證得依止者。謂先修世間道離欲,次修順解脫分善根,後修順決擇分善根。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