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隨信行與隨法行差別

[法相辭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五十四卷六頁云:問:隨信行者,如有爾所信,亦有爾所慧。隨法行者,如有爾所慧,亦有爾所信。何故一名隨信行,一名隨法行耶?答:或但信他,展轉修行,而入聖道;或自思察,展轉修行,而入聖道。若但信他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自思察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不廣大,而入聖道;或由三力,皆悉廣大,而入聖道。若由三力皆不廣大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三力皆悉廣大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止行而入聖道;或由觀行而入聖道。若由止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樂奢摩他;或樂毘缽舍那,樂奢摩他者,名隨信行。樂毘缽舍那,名隨法行。如樂、喜、欲、亦爾。復次或由止為先而入聖道;或由觀為先而入聖道。若由止為先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為先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奢摩他增;或有毘缽舍那增,奢摩他增者,名隨信行。毘缽舍那增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或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若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鈍根;或有利根。若鈍根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說智,或有開智。有說智者,名隨信行。有開智者,名隨法行。復次或由緣力而入聖道;或由因力而入聖道。若由緣力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因力入聖道者,名隨法行。復次或得增上心奢摩他,非增上慧毘缽舍那;或得增上慧毘缽舍那,非增上心奢摩他。前名隨信行;後名隨法行。復次如世尊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若外聞他法音多者,名隨信行。若內如理作意多者,名隨法行。復次如契經說:人有四法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者,名隨信行。若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多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多住無貪善根;或有多住無癡善根。多住無貪善根者,名隨信行。多住無癡善根者,名隨法行。復次或有外信有情;或有內思正法。外信有情者,名隨信行。內思正法者,名隨法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