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阿羅漢果但可退失現法樂住

[法相辭典(朱芾煌)]

俱舍論二十五卷四頁云:經部師說:從阿羅漢、亦無退義。彼說應理。云何知然?由教理故。如何由教?經言:苾芻!聖慧斷惑,名為實斷。又契經言:我說有學,應不放逸;非阿羅漢。雖有經言佛告慶喜我說利養等亦障阿羅漢;而不說退阿羅漢果。但說退失現法樂住。經言不動心解脫身作證。我定說無因緣從此退故。若謂有退,由經說有時愛解脫;我亦許然。但應觀察彼之所退,為應果性?為靜慮等?然彼根本靜慮等持,要待時現前故;名時解脫。彼為獲得現法樂住,數希現前;故名為愛。有說此定是所愛味。諸阿羅漢果性解脫,恆隨逐故;不應名時。更不欣求,故不名愛。若應果性,容有退者;如何世尊但說所證現法樂住,有可退理。由此證知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然由利等擾亂過失,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失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則無退失。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如是思等,如理應思。不退、安住、不動、何別?非練根得,名為不退。練根所得,名為不動。此二所起殊勝等至,設遇退緣;亦無退理。安住法者:但於已住諸勝德中,能無退失;不能更引餘勝德生。設復引生;從彼可退。是不退等三種差別。然喬底迦、昔在學位,於時解脫,極噉味故;又鈍根故;數數退失,深自厭責,執刀自害。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臨命終時,得阿羅漢,便般涅槃。故喬底迦、亦非退失阿羅漢果。又增十經作如是說;一法應起,謂時愛心解脫。一法應證,謂不動心解脫。若應果性名為時愛心解脫者;何故於此增十經中再說應果。又曾無處說阿羅漢果名為應起;但說名應證。又說鈍根所攝應果,名為應起,為顯何義?若為顯彼能起現前;則餘利根,最應能起。若為顯彼應起現前;亦餘利根,最所應起。故此解脫非應果性。若爾;何故說時解脫應果?謂有應果,根性鈍故;要待時故,定方現前。若與彼相違,名不時解脫。阿毗達磨,亦作是言:欲貪隨眠,由三處起。一、欲貪隨眠,未斷遍知故。二、順彼法,正現在前故。三、於彼正起非理作意故。前謂彼據具因生說;後有何法因不具生。是名由教。如何由理?若阿羅漢有令煩惱畢竟不起治道已生;是則不應退起煩惱。若阿羅漢此道未生;未能永拔煩惱種故;應非漏盡。若非漏盡;寧說為應。是名由理。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