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佛光大辭典]凡三卷。又作曹洞五位顯訣、重編曹洞五位。宋代僧慧霞編。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內容收錄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廣輝之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揀語並序、洞山五位顯訣、天童四借頌、逐位頌、寶鏡三昧、汾陽廣智歌、曹山三種墮四種異類等。
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有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五位說,以七言三句逐位頌出,故又稱逐位頌。洞山之法嗣曹山本寂自五位說摘其語要,闡明真訣,而作曹洞五位顯訣。晦然和尚於重編曹洞五位顯訣之卷中引用曹山之法嗣慧霞之序言,主張五位之逐位頌出自曹山之手,然一般咸認正偏五位說與向、奉、功、共功、功功之功勳五位說係洞山之作;君臣五位說與王子五位說則係洞山或曹山之作。功勳五位論述修行之境地,正偏五位就本體與現象之關係論述萬差諸法,君臣五位與王子五位係正偏五位宗旨之申論。
有關五位說之注釋書,較著名者有:永覺元賢之洞上古轍、覺範慧洪之石門文字禪、晦巖智昭之人天眼目、全苗月湛之五位顯訣元字腳等。 p3985
[佛光大辭典]
寶鏡三昧歌
全一卷。又作洞山良价禪師寶鏡三昧、寶鏡三昧。唐代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與大正藏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三)。
本篇係詠敘曹洞正偏回互之玄旨。然偏正回互之說實淵源於石頭希遷所撰之參同契。其後,石頭傳藥山,藥山傳雲巖,雲巖傳洞山,至洞山始集五位說之大成。故本歌與參同契同為曹洞宗之宗典而備受重視。全篇由四言九十四句、三七六字所組成。
其注解書有:(一)寶鏡三昧玄義一卷,附錄於重編曹洞五位顯訣卷下。宋代雲外雲岫(1242~1324)著。雲岫將寶鏡三昧歌詳予注釋,以闡明其原義。(二)寶鏡三昧本義一卷,清代行策著。以寶鏡三昧、偏正回互、三疊分卦、五變成位、二喻顯法、六爻攝義等六種圖說,揭示重離六爻、偏正回互之精義;又詳解五位說,並駁覺範、永覺之見解。(三)寶鏡三昧原宗辨謬說一卷,清代雲淙淨訥著。淨訥論述寶鏡三昧本義,並論及:(1)力說雲巖之重離六爻、偏正回互,(2)以洞山良价之正偏為根本而建五位功勳,(3)以曹山本寂之功勳為根本,而立五位君臣,(4)以石霜之正偏功勳君臣之制為根本而立五位王子等,以彰顯寶鏡三昧歌之原旨,而辯駁覺範、大慧等人之說。上記三書皆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其他尚有日僧指月慧印所撰之寶鏡三昧不能語、面山瑞芳之寶鏡三昧吹唱等。 p6766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