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重三三昧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又稱重空三昧。是舉前空空三昧之一以攝他也。若各別稱之,則為重空,重無相,重無願也。一、空空三昧,羅漢先以無漏智觀諸法之空無我,是名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觀前之空智為空相,厭捨之名為空空三昧。二、無相無相三昧,先以無漏智觀涅槃之滅靜妙離,名為無相三昧,更以有漏智觀盡滅此智之非擇滅無為靜相,而厭捨前之無相,名為無相無相三昧。三、無願無願三昧,觀如上苦集道三諦之苦無常等相,更厭捨之也。故總是有漏。俱舍論十八曰:「重二緣無學,取空非常相,後緣無相定,非擇滅為靜。」大乘義章二曰:「何故修此重空三昧?成實論言如人以杖燒尸,死屍既盡杖亦須燒。智亦如是,前用斷結,結患既亡,智亦須捨,故須修之。」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重空三昧

(術語)有總別二名,別者單指重三三昧中第一,空空三昧之一,總者兼他稱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二。見三三昧條。


[佛光大辭典]
重空三昧

有總別二名。(一)就其總名而言,又作重三三昧、三重等持。三昧、等持,均為定之異名。重空三昧為「空、無相、無願」等三種三昧之對稱,其每一三昧各多一「空」、「無相」、「無願」等字,故稱重空三昧。即:(1)空空三昧,又作空空等持、重空等持。無學(阿羅漢)先以無漏智觀諸法之「空、無我」,稱為空三昧;更以有漏智觀前之空智為空相而厭捨之,稱為空空三昧。(2)無相無相三昧,又作重無相三昧、重無相等持。無學先以無漏智觀涅槃之「滅、靜、妙、離」,稱為無相三昧;更以有漏智觀盡滅此智之非擇滅無為靜相,而厭捨前之無相;稱為無相無相三昧。(3)無願無願三昧,又作重無願三昧、重無願等持。觀如上苦集道三諦之「苦、無常」等相而更厭捨之,稱為無願無願三昧。

(二)就別相而言,單指上記重三三昧中之空空三昧。〔俱舍論卷十八、顯宗論卷三十九、俱舍鈔卷十二、華嚴孔目章卷三、大乘義章卷二〕(參閱「三三昧」521) p3983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