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酒量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ㄐㄧㄡˇ ㄌㄧㄤˋ
飲酒不醉的限度。《宋史.卷二五○.王審琦傳》:「天必賜卿酒量,試飲之,勿憚也。」《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十分大酒量,王太守也最好飲,彼此傳杯換盞,直喫到日西時分。」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物名)梵語蘇羅Surā,僧俗之戒,通嚴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單墮之第五十一。菩薩四十八輕戒之第二。智度論列三十五過,四分律舉十失。俱舍論十四曰:「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應飲。」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難:自今以後,以我為師者。乃至不得以草木頭內著酒中而入口。」焚網經下曰:「若佛子,故飲酒而生酒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大愛道比丘尼經曰:「夫酒為毒藥,酒為毒水,酒為毒氣。眾失之源,眾惡之本。」持律者以酒為性罪。對法師以酒為遮罪。俱舍論十四有問答。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不飲酒戒

五戒、十戒之一。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無知,無有智慧,故佛陀制戒規定佛弟子不可飲酒。此戒在具足戒中,為九十單墮之一。

據《四分律》卷十六載,此戒制定的因緣,乃佛在支陀國時,有尊者娑伽陀(善來)以大神通力降伏惡龍後,飲酒大醉,臥倒於路旁。佛遂說彼酒有十過,並制此不飲酒戒。

關於飲酒之十過,即︰顏色惡、少力、眼視不明、現瞋恚相、壞田業資生法、增致疾病、益鬥訟、無名稱惡名流布、智慧減少、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此十過,在《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三中有詳細的解釋。《大智度論》卷十三則說飲酒有三十五失,《大乘義章》卷七〈飲酒三十五失義〉、《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及《分別善惡所起經》中也有相似的說法。

有關酒的種類,《俱舍論》卷十四載,有窣羅(surā)、迷麗耶(maireya)、末陀(mạdya)三種,復云(大正29‧77c)︰「醞食成酒,名為窣羅。醞餘物所成,名迷麗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壞,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時,名末陀酒。」此外,《玄應音義》、《大智度論》及《法蘊足論》卷一亦有解釋。《四分律》中則分為木酒、粳米酒、餘米酒及大麥酒四種。

又,關於飲酒是性罪或遮罪,《俱舍論》卷十四有二種說法︰

(1)性罪說(大正29‧77b)︰「諸持律者言︰飲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鄔波離言︰我當如何供給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餘隨所應,皆可供給。然有染疾,釋種須酒,世尊不開彼飲酒故。又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霑酒量,亦不應飲。故知飲酒是性罪攝。」

(2)遮罪說(大正29‧77b)︰「對法諸師言非性罪,然為病者總開遮戒,復於異時遮飲酒者,為防因此犯性罪故。又令醉亂,量無定限,故遮乃至飲茅端所霑量。又一切聖皆不飲者,以諸聖者具慚羞故,飲酒能令失正念故,乃至少分亦不飲者,以如毒藥量無定故。又經說是身惡行者,酒是一切放逸處故。由是獨立放逸處名。」

〔參考資料〕 《法苑珠林》卷九十三〈酒肉篇〉。


[法相辭典(朱芾煌)]
酒戒

俱舍論十四卷十八頁云:復以何緣、不於遠離遮罪、建立近事律儀?誰言此中不離遮罪。離何遮罪?謂離飲酒。何緣於彼諸遮罪中,不制離餘,唯遮飲酒?頌曰:遮中唯離酒,為護餘律儀。論曰:諸飲酒者、心多縱逸,不能守護諸餘律儀。故為護餘、令離飲酒。寧知飲酒、遮罪攝耶?由此中無性罪相故。以諸性罪,唯染心行。為療病時,雖飲諸酒;不為醉亂,能無染心。豈不先知酒能醉亂,而故欲飲,即是染心?此非染心。由自知量;為療病故,分限而飲,不令醉亂;故非染心。諸持律者、言飲酒是性罪。如彼尊者鄔波離言:我當如何供給病者?世尊告曰:唯除性罪。餘隨所應,皆可供給。然有染疾釋種須酒。世尊不開彼飲酒故。又契經說:諸有苾芻、稱我為師;不應飲酒。乃至極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應飲。故知飲酒、是性罪攝。又諸聖者、雖易多生;亦不犯故。如殺生等。又經說是身惡行故。對法諸師言非性罪。然為病者、總開遮戒;復於異時、遮飲酒者;為防因此犯性罪故。又令醉亂、量無定限;故遮乃至飲茅端所沾量。又一切聖、皆不飲者,以諸聖者、具慚羞故。飲酒能令失正念故。乃至少分亦不飲者;以如毒藥、量無定故。又經說是身惡行者;酒是一切放逸處故。由是獨立放逸處名。餘不立此名皆是性罪故。然說數習墮惡趣者;顯數飲酒、能令身中諸不善法、相續轉故。又能引發惡趣業故。或能令彼轉增盛故。如契經說: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依何義說?醞食成酒,名為窣羅。醞餘物所成;名迷麗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壞、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時;名末陀酒。簡無用位,重立此名。然以檳榔及稗子等、亦能令醉;為簡彼故,須說窣羅迷麗耶酒。雖是遮罪;而令放逸、廣造眾惡。為令慇重遮斷,故說放逸處言。酒是放逸所依處故。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三卷十六頁云:問:世尊何故於遮罪中,惟離飲酒、立為學處?答:舊對法諸師、及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說:惟離飲酒是近事者所受律儀家族本地。離餘遮罪,則不如是。故此惟立離飲諸酒。脅尊者曰:法王法主、知此律儀、有法能為障礙遮止,有法不為障礙遮止。謂飲諸酒、於此律儀,最極能為障礙遮止。如守門者、禁門不開。離餘遮罪,則不如是。故此惟立離飲諸酒。有作是說:離飲諸酒、易可防護。非餘遮罪。謂酪清漿沙糖水等,足能止渴,何用酒為。有餘師言:離飲酒戒、能總防護諸餘律儀。如塹垣城,能總防護。復有說者,若不防護離飲酒戒;則總毀犯諸餘律儀。餘則不爾。曾聞有一鄔波索迦、稟性仁賢,受持五戒,專精不犯。後於一時,家屬大小、當為賓客;彼獨不往,留食共之。時至取食,鹹味多故;須臾增渴。見一器中,有酒如水。為渴所逼,遂取飲之。爾時便犯離飲酒戒。時有鄰雞、來入其舍。盜心捕殺,烹煮而噉。於此復犯離殺盜戒。鄰女尋雞,來入其室。復以威力、強逼交通。緣此更犯離邪行戒。鄰家憤怒,將至官司。時斷事者、訊問所以。彼皆拒諱。因斯又犯離虛誑語。如是五戒、皆因酒犯。故遮罪中、獨制飲酒。有餘師說:酒令失念,增無慚愧,其過深重,故偏制立。如律中說:製地國中,有一毒龍,性極暴惡,為稼穡害。其所居池、水陸空飛、無敢近者。時有尊者、名曰善來。以巧方便、令其調伏。因此名稱、流佈八方。於是信心、競興供養。漸次遊化,至室羅筏。值彼城中請僧設會。有近事女、家不豐饒。獨請善來,奉上飲食。食多鹽味,須臾增渴。為渴所逼,現相求飲。時近事女、作是思惟。尊者所食,極為肥膩。若飲冷水;或當緻疾。遂設方便,授以清酒。彼不審察,便取飲之。讚慰收衣,趣勝林寺。將至,醉悶[酉*面]眩便倒。衣缽錫杖、狼藉在地。露體而臥,無所覺知。佛將阿難、經行遇見,知而顧問,此臥者誰?何為此間醉酒而臥?阿難白佛:此是善來。佛告阿難:可集僧眾。僧眾集已;佛在眾中,敷如常坐,結加趺坐。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汝等聞見苾芻善來、曾以巧便伏毒龍不?諸苾芻眾、隨已見聞,各白佛言:我曾聞見。佛言:汝等;於意云何?善來今能伏蝦蟆不?苾芻皆曰:不也;世尊。爾時如來種種方便、訶毀酒過。告諸苾芻:汝等若稱佛為師者;自今已往,下至茅端所沾酒渧,亦不得飲。故遮罪中、獨制飲酒。有作是說:飲酒能令智慧衰退。如說:長者智慧衰退,是第六失。故遮罪中、獨制飲酒。有餘師說:聖者經生,必不飲酒。雖嬰孩位,養母以指強渧口中;不自在故,而無有失。才有識別;設遇強緣;為護身命,亦終不飲。故遮罪中,獨立酒戒。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不勝酒力

ㄅㄨˋ ㄕㄥ ㄐㄧㄡˇ ㄌㄧˋ
飲酒超過能承擔的界限,無法續飲。常用來形容酒量差,容易喝醉。如:「才一杯高粱酒下肚,他就不勝酒力,醉倒在一邊了。」


猛飲

ㄇㄥˇ ㄧㄣˇ
不計酒量的猛喝。如:「他再這樣猛飲,必定會爛醉。」


打通關

ㄉㄚˇ ㄊㄨㄥ ㄍㄨㄢ, 1.一種划拳的名目。酒宴之中,酒客與席上賓主逐一划拳,勝則過關,負則罰飲再划,如此全數通過,稱為「打通關」。如:「他為人海派熱情,每次宴會上總是找人划拳打通關。」《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五魁、八碼,早已鬧的煙霧塵天。」

2.一個人與同座眾人順次飲酒巡迴一周。如:「他自恃酒量不錯,便主動與席上諸客打通關。」


大量

ㄉㄚˋ ㄌㄧㄤˋ, 1.氣度寬宏。如:「寬宏大量」。《抱朴子.外篇.漢過》:「於是傲兀不檢,丸轉萍流者,謂之弘偉大量。」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居士,你也好大量。」

2.數量多。如:「大量生產」。

3.酒量大。《紅樓夢.第四一回》:「這個杯沒有喝一個的理。我們家因沒有這大量的,所以沒人敢使他。」


大戶

ㄉㄚˋ ㄏㄨˋ, 1.世家大族。《水滸傳.第二四回》:「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喚做金蓮。」

2.酒量大的人。

3.股票術語。指進出股票數量與金額龐大者,稱為「大戶」。


斗酒學士

ㄉㄡˇ ㄐㄧㄡˇ ㄒㄩㄝˊ ㄕˋ
唐代王績在門下省任待詔,人問他做待詔有什麼樂趣呢?他答說有美酒令人留戀。侍中陳叔達知道此事後,每日送一斗酒給王績,因而當時人稱他為「斗酒學士」。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王績傳》。後以斗酒學士稱讚酒量大的文人或名臣。


量淺

ㄌㄧㄤˋ ㄑㄧㄢˇ, 1.酒量小,容易喝醉。宋.劉子翬〈夜飲〉詩:「沉沉玉?酒,量淺難負荷。」

2.器量小,容易滿足。唐.李嶠〈讓鸞臺侍郎表〉:「臣志狹量淺,業空理?。」


量如江海

ㄌㄧㄤˋ ㄖㄨˊ ㄐㄧㄤ ㄏㄞˇ, 1.容量很大。形容人酒量好。如:「他酒到杯乾,真是量如江海。」

2.比喻人度量很大,能寬容他人。元.董君瑞〈哨遍.十載驅馳套.六煞〉:「你是多少人稱讚,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量雅

ㄌㄧㄤˋ ㄧㄚˇ
雅,酒器。見《談徵.言部.量雅》引曹丕〈典論〉。量雅指人酒量大。如:「再喝下去我一定會出醜,還是大哥量雅。」


寬洪海量

ㄎㄨㄢ ㄏㄨㄥˊ ㄏㄞˇ ㄌㄧㄤˋ, 1.待人寬厚,度量很大。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當時嘲撥無攔擋,乞相公寬洪海量,怎不的仔細參詳。」也作「寬宏大量」。

2.酒量很大。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主人家寬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捲簾邀 皓月。」


海量

ㄏㄞˇ ㄌㄧㄤˋ, 1.度量寬大。如:「寬宏海量」。

2.酒量很大。如:「聽說您海量,千杯不醉。」


洪量

ㄏㄨㄥˊ ㄌㄧㄤˋ, 1.氣度寬宏。《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無也。而前史載卓公寬中,文饒洪量,褊心者或之弗信。」

2.大的酒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憲太太從前給人家代酒代慣的,著名洪量,便一杯一杯吃起來。」


酒桶

ㄐㄧㄡˇ ㄊㄨㄥˇ, 1.裝酒的桶子。

2.比喻酒量很好的人。如:「他是我們隊上著名的酒桶,連喝半打高粱也毫無醉意!」

3.比喻無智無能,只會喝酒的人。為罵人的話。《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夏侯惇稱為 『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酒戶

ㄐㄧㄡˇ ㄏㄨˋ, 1.酒量,飲酒不醉的限度。古時稱酒量大的為「大戶」,小的為「小戶」。唐.元稹〈春遊〉詩:「酒戶年年減,山行漸漸難。」宋.陸游〈親舊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沈詩任筆俱忘盡,酒戶新來卻少增。」

2.賣酒或供人飲酒的地方。《舊唐書.卷四九.食貨志下》:「榷酒錢除出正酒戶外,一切隨兩稅青苗據貫均率。」也稱為「酒店」。


酒有別腸

ㄐㄧㄡˇ ㄧㄡˇ ㄅㄧㄝˊ ㄔㄤˊ
酒量的大小,不能以身材作論斷。《資治通鑑.卷二八三.後晉紀四.高祖天福七年》:「曦曰:『維岳身甚小,何飲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別腸,不必長大。』」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四.灤陽續錄六》:「酒有別腸,信然。」


舉箸

ㄐㄩˇ ㄓㄨˋ
拿起筷子。《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極大的酒量,不甚喫菜,當下舉箸讓眾人喫菜,他只揀了幾片筍和幾個櫻桃下酒。」


喬人

ㄑㄧㄠˊ ㄖㄣˊ
惡棍、壞人。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你看那些札手風喬人酒量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中等的自有一樣喬人,一隻手學寫了這幾家字畫,也就哄得人過,將假當真的買了。」


強將手下無弱兵

ㄑㄧㄤˊ ㄐㄧㄤˋ ㄕㄡˇ ㄒㄧㄚˋ ㄨˊ ㄖㄨㄛˋ ㄅㄧㄥ
(諺語)勇猛的將領所率領的士兵沒有膽怯退縮者。比喻強者手下沒有怯弱之人。《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真正俗語說得不錯:『強將手下無弱兵』。安水心先生的世兄既有乃翁的那等酒量,豈沒有乃翁那等胸襟?」也作「強將之下無弱兵」。


屈量

ㄑㄩ ㄌㄧㄤˋ
飲酒未能盡量。如:「以你的酒量來說,這只是屈量罷了。」


小戶

ㄒㄧㄠˇ ㄏㄨˋ, 1.矮小的門戶。《漢書.卷七七.孫寶傳》:「杜門不通水火,穿舍後牆為小戶。」元. 薩都剌〈曉起〉詩:「矮窗小戶坐終日,煮茶繞坐松風生。」

2.卑賤、貧苦的人家。《宋史.卷四一三.趙必愿傳》:「至郡,免催紹定六年分小戶綾羅錢三萬緡有奇。」《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我想他是個小戶出身,岳父承繼在家,不過是個養子,原不算十分正經,無人議論。」

3.酒量小的人。唐.白居易〈醉後〉詩:「酒後高歌且放狂,門前閒事莫思量。猶嫌小戶長先醒,不得多時住醉鄉。」


鴟蹲

ㄔ ㄘㄨㄣˊ
形容人如鴟鳥之蹲伏般,蜷縮侷促的坐著。宋.李之儀〈浣溪沙.雨暗軒窗晝易昏〉詞:「酒量羨君如鵠舉,寒鄉憐我似鴟蹲。」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