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邊際定

[佛光大辭典]

指色界第四靜慮之最上品。邊,無越之義,謂此定殊勝而無有能超越者;際,類、極之義,謂此定為多種靜慮中之最極者。俱舍論卷二十七(大二九‧一四二中):「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增至究竟故,得邊際名。」其中,所謂遍所隨順,即一切地以隨順此第四靜慮為因而引起;所謂增至究竟,即專入於第四靜慮修習,依次由下品、中品至上品,此三品復各分為三,由下品次第而修習生究竟上上品。依此二因,故第四靜慮上上品,稱為邊際定。 p6710


[法相辭典(朱芾煌)]

雜集論九卷九頁云:邊際定者:為欲引發勝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處故。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商諾迦縛娑

(人名)Śāakavāsa,又作Śāavāsa,舊云商那和修、舍那和修、舍那波私,阿難之弟子也。商那,商諾迦為衣名。世世著設諾迦衣,因以為名,設諾迦衣,此譯麻衣,舊云胎衣者,義翻也。西域記一謂彼在先身中以設諾迦草續成為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以此福力,於五百身中陰生陰常服此衣,今世以最後身從胎俱出。身既漸長,衣亦隨廣。及阿難度之出家,其衣變為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為九條僧伽胝。將證寂滅,至邊際定,發智願力,留此袈裟,盡釋迦遺法。法盡之後,方乃變壞云。付法藏傳二曰:「商那和修,由願力故,處母胎著商那衣。」毘奈耶雜事四十曰:「其子生時以奢搦迦衣裏身而出,因即名為奢搦迦。」開宗記一本曰:「舊云商那和修,此曰胎衣。此從義言,未詳所以。新曰商諾伽縛娑,此是草名。」


[佛光大辭典]

令心專注於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反之,心散亂不止之狀態,則稱為散,二者合稱定散。定原為梵語 samā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譯,俱舍宗及唯識宗以之為心所之一;俱舍宗以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以之為五別境之一。

令心不散亂之修行,及由此而有之特殊精神狀態,通稱為定,其進境有層次等差。又因止、觀,均行、不均行,有心、無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禪、四無色、二無心定等之差別,或為禪定之總稱,或以心一境性之義而稱三摩地,或稱三昧。定與戒、慧同為三學之一,乃佛教實踐方法之大綱。又八聖道中之正定,為五根、五力之一,故亦稱定根、定力;六波羅蜜(六度)之一,即禪定(梵 dhyāna,禪那、靜慮)。

定之意義有種種異說。據大智度論卷二十八載,禪定、四禪二者皆稱定、三昧。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禪指四禪,定指四無色定、四無量心等。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列舉定之異名,共有七種:(一)三摩呬多,梵語 samāhita,譯為等引。等,即遠離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狀態;引,乃由自力引起(發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則離諸煩惱,而引發勝妙功德。等引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但不通於散位。(二)三摩地、三昧,梵語 samādhi,譯為等持,又作正心行處。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即心平等攝持之意。通於定、散,但僅限於有心位,而不通於無心,為定之本體。(三)三摩鉢底,梵語 samāpatti,譯為等至。謂能修此定,正受現前,大發光明,慶快殊勝,處染不染,無有退轉,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僅通於有心、無心二定,不通於散位,為定之自相。(四)馱那演那,梵語 dhyāna,譯為靜慮,或以音略譯作禪。謂澄神審慮,專思寂想,即鎮靜念慮(分別)之意,通於有心、無心、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定。(五)質多翳迦阿羯羅多,梵語 cittaikāgratā,譯為心一境性。謂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即將心集中於一對象之意,為定之自性。(六)奢摩他,梵語 śamatha,譯為止、正受。謂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滅一切散亂煩惱,即離邪亂之想念,止心寂靜之意,僅限於有心之淨定。(七)現法樂住,梵語 drsta-dharma-sukha-vihāra。謂修習禪定,離一切妄想,身心寂滅,現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即於現在世經由淨定、無漏定等享受定之法樂,限於色界之四根本定。

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種:(一)生得定,謂生於色界、無色界(俱為定地),為依前世善業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二)修得定,謂生於欲界(散地),以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者。上記二定,於色界定中,即稱為生靜慮、定靜慮;於無色定中,則稱為生無色、定無色。

依定之內容及其修行之階段,可將定分為多種。俱舍宗將其大別為有心定與無心定等二定。有心定包括四靜慮(四禪、四色界定)與四無色定,合為八定(八等至)。四靜慮,即:(一)初靜慮,(二)第二靜慮,(三)第三靜慮,(四)第四靜慮。於初靜慮得滅除語言,第二靜慮以上滅除尋、伺,而四靜慮順次滅除憂、苦、喜、樂等諸受。又初靜慮無鼻、舌二識,第二靜慮以上五識皆無。四無色定,即:(一)空無邊處定,得滅除與眼識和合之可見有對之色想、與耳鼻舌身四識和合之不可見有對之色想、與意識和合之不可見無對(無表色)之色想,而入無邊之虛空想。(二)識無邊處定,捨外空緣,唯緣內心識,入於無邊之識行。(三)無所有處定,厭離識處廣緣之苦,滅除識想,作無所有之行相。(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捨離無所有之行相,知見一向非想(無粗想),進而捨非想之行相,達於非非想(有微細想)。

八定有已入定之階段,及近定之準備階段;前者稱為根本定,或根本等至,後者稱為近分定,然初靜慮之前階段非稱近分定,而稱未至定,故僅有七近分定。又初靜慮與第二靜慮之近分定中間之階段,稱中間定,或中間靜慮,如修習此定,即可生於大梵天。第四靜慮中,自下下品至上上品,計有九品,上上品乃色界定中最高之定,稱為邊際定

上記之未至、中間、七近分、八根本等諸定,視「尋」、「伺」等之有無,再分為三種三摩地。尋,指尋求推度,為粗雜之精神作用;伺,指伺察思惟,為深細之精神作用。三種三摩地為:(一)未至定與初靜慮之有尋有伺三摩地,即有覺有觀定。(二)中間定之無尋唯伺三摩地,即無覺有觀定。(三)第二靜慮近分以上之無尋無伺三摩地,即無覺無觀定。此稱三定,或稱三三摩地、三三昧。

定之性質,分為味定、淨定、無漏定等三定,又稱三等至。(一)味定,又稱味等至。與貪愛相應而起,乃愛樂味著於前念(前剎那)淨定之定,位於八根本定與中間定。(二)淨定,又稱淨等至。相應於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為:(1)順退分定,謂順自地之煩惱而生起味定。(2)順住分定,謂順自地之淨定。(3)順勝進分定,謂順上地之淨定。(4)順決擇分定,謂順無漏智而起無漏定。於未至定、中間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三)無漏定,又稱無漏等至。為聖者所依,乃得無漏智之定,係於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靜慮)、下三無色定(不包括有頂)所俱有,其斷除煩惱之作用甚強。

一般以有心定分為止與觀等二品,而有均與不均之分。未至定與中間定,觀之作用較為殊勝,即觀品增,止品減;四無色定,止之作用較為殊勝,即觀品減,止品增;唯有色界之四根本定,止與觀均等,和合俱轉,故稱靜慮;其餘四無色定等,止、觀不均行,故總稱為唯定。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載,以奢摩他品為止,意為攝心凝住一處;以毘舍那品為觀,意為以「慧」思擇觀察種種諸境,係依奢摩他品所起者。

奢摩他品分九種心住:(一)內住,又稱令住、最初住。謂攝外攀緣,遠離內散亂,而令心堅執於境。(二)等住,又稱正念住。謂攝心之粗動而令心遍住微細。(三)安住,又稱覆審住。遠離散亂及失念,將心安置於內境。(四)近住,又稱後別住。謂親近念住而數數作意。(五)調順,又稱調柔住。謂將心調伏不使流散。(六)寂靜,又稱寂靜住。謂能深見惡尋思及隨煩惱之過患,乃將心攝伏。(七)最極寂靜,又稱降伏住。謂制伏由失念而現起之惡尋思及隨煩惱。(八)專注一趣,又稱功用住。謂由功力而定力得以相續。(九)等持,又稱平等攝持、任運住。謂自數數修習之因緣,令定心之無功用相續轉。

毘鉢舍那品分四種慧行:(一)正思擇,又稱簡擇諸法。謂以思擇分別淨行所緣之不淨、慈悲、緣起、界、持息念等五種境,善巧所緣之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五種境,淨惑所緣之世道、出世道等之差別諸法。(二)最極思擇,謂於差別諸法中思擇平等之實性。(三)周遍尋思,又稱普遍尋思。謂依分別作意以取諸法之相,而遍尋思。(四)周遍伺察,又稱周審觀察。謂詳盡推求所緣之境。

無心定分為無想定與滅盡定,均為滅除心、心所之定;無想定係凡夫及外道誤認無想狀態為真涅槃而修習之定,滅盡定則是聖者將定之境地作為無餘涅槃界之靜,而修習之定。又除無想定外,四禪、四無色、滅盡等九定,不得間雜異念,而係順次修行所得者,故又稱九次第定、無間禪。然於定得自在力之不時解脫之阿羅漢,依修行四禪、四無色等八定,能超越一地,修得高一層之定,稱為超定,或超等至、超越三昧。據俱舍論卷二十八載,八定之修相分為有漏、無漏二類。

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載,入定之加行有九種:(一)相應加行,謂貪行者勤修不淨觀,瞋行者勤修慈悲觀,癡行者勤修緣起觀,憍慢行者勤修界差別觀,尋思行者勤修「持息念」。(二)串習加行,謂數習止、觀。(三)不緩加行,謂常樂遠離,修習「勤行」,而未敢緩慢。(四)無倒加行,謂依法與義而不執著自己之見取。(五)應時加行,謂了知止、觀、舉、捨等之相及修時。(六)解了加行,謂於了知止觀舉捨之相後,證得定之入、住、捨等自在。(七)無厭足加行,謂於小定不退屈,更進求上勝之法。(八)不捨軛加行,謂不令心馳流於外境,而極力調柔之。(九)正加行,謂於所緣之境數數發起勝解。

由修習九種加行,能令心速疾得定;若次第修習了相作意、勝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等七種作意,得證入初靜慮地。又修定者應遠離四種障:(一)怯弱障,謂不希望出離。(二)蓋覆障,謂欲貪、瞋恚、惛眠、掉悔、疑等五蓋。(三)尋思障,謂尋思「欲」等之染污。(四)自舉障,謂高舉下劣之智見。此外,說一切有部之正義,以欲界為散地,而非修地、離欲地;定地唯於色界、無色界中。異師及大眾部則以欲界中亦有定。

大乘中,對於定之種類,更有多種說法。唯識宗及密宗之瑜伽觀行,天台宗之四種三昧,及禪宗之坐禪等,均是為使自己臻至佛果之實踐方法,此即修定。傳說佛陀說法之前,即曾入定,此為導他而入之定。又唯識宗於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位中之每一善根位,觀主觀與客觀之假有實無,而入於四定,即: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

大乘義章卷十一載有諸家對四善根所依之界地的異說,如尊者達摩多羅以為,欲界一向不定,故四善根唯色界所攝。尊者瞿沙以為,欲界有六禪定,故依六禪定修起四善根。摩訶僧祇部亦主張欲界有禪定,故四善根攝於欲界。

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載,小乘清淨道論立有六十七種定,大乘立有五百定,而以大乘光定、集福德定、賢護定、首楞伽定等四定總攝之,以此四定為諸定之通業,依此修習十波羅蜜,能令眾生成熟、佛土清淨。

另據觀無量壽經載,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之行,有定、散二善。唐代淨土宗善導以為,定善乃是於定心所行之善,亦即平息雜念;散善乃散心所作之善,亦即棄惡修善,二者合稱定散二善。而修此法門之修行者,各分為定機與散機。

此外,大品般若經卷三相行品、卷五問乘品、卷二十七常啼品、舊華嚴經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四十五、卷四十九、卷五十、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上、大方等無想經卷二等,皆列有多種三昧定之名。〔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樂比丘尼經、六門教授習定論、大智度論卷十七、成唯識論卷五、俱舍論卷五、摩訶止觀卷九、解脫道論卷四、顯揚聖教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二十七、翻譯名義集卷四〕 p3171


留多壽行

梵語 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羅漢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壽命。依發智論卷十二載,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為利他及正法住持,若於僧眾或他人之處,將諸衣等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定,定起後,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為能招壽異熟果。〔俱舍論卷三、俱舍論記卷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參閱「留捨壽行」4189) p4189


留捨壽行

即留多壽行、捨多壽行之合稱。謂佛陀與俱解脫之第四靜慮阿羅漢皆能將己所受之壽命或留或捨。所謂多,即顯示所留所捨之壽並非一剎那;所謂行,即顯示壽體遷流無常之法。留多壽行謂阿羅漢為教化眾生,護持佛法,將衣鉢等物布施僧眾,以定力延留自己之壽命;反之,捨多壽行乃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或為病等苦逼身,則捨己之壽而先行入滅。俱舍論記卷三載,阿羅漢須具足六勝緣始能得留多壽行,即:(一)人勝,必具聲聞極果阿羅漢。(二)解脫勝,雖為阿羅漢,必須煩惱、所知二障俱解脫之聖者。(三)修習勝,俱解脫聖者之中以修習禪定殊勝,在定中能出入自在不時解脫之阿羅漢始能得之。(四)福田勝,如上述利根之聖者及僧眾或見修道等出定者,布施自己衣、鉢等物,以此施力為留多壽行之因。(五)依止勝,行如上之布施後,發願以此行力決定在現世招得壽命之異熟果,即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止觀均等殊勝之故。(六)轉業勝,從定起已,心念口言(大四一‧六一中):「諸我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捨多壽行亦同前,惟發願所念之言相異,乃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上述係就阿羅漢而言,佛亦有此二壽行自不待言。如釋尊本有百二十歲之定命,因度緣已盡,故於八十歲時涅槃,此即捨多壽行;至於宣布入滅後,復再延三個月之壽命,此即留多壽行。〔發智論卷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順正理論卷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俱舍論疏卷十六〕 p4189


頂禪

最高至極之禪。出自大智度論卷十七,天台宗以之為「超越三昧」之異稱。大智度論卷十七(大二五‧一八七中):「諸禪中有頂禪。何以故名頂?有二種,阿羅漢壞法、不壞法。不壞法阿羅漢,於一切深禪定得自在,能起頂禪。得是頂禪,能轉壽為富,轉富為壽。」可知大智度論對禪究極狀態之異名,即稱「頂禪」。智顗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言及超越三昧亦載(大四六‧五四八中):「亦名頂禪。於諸禪中最為高極,則能轉壽為福,轉福為壽。故復名佛智三昧。」

另外或以頂禪為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俱舍論卷二十七、顯揚聖教論卷二所說之「邊際定」,即第四靜慮分為九品,其上上品之定。或謂頂禪為大毘婆沙論卷一六五、俱舍論卷二十八所說之「超定」,即超離有漏、無漏之禪定階次,能自由轉移之定。〔法華玄義復真鈔卷三、法華玄義私記卷四本〕 p484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壽量

指壽命之長短。隨時代與自然的不同,人的壽命有長短差別。據《俱舍論》卷十一所載,三界六道之壽量分別如下︰於人界,北俱盧洲人定壽千歲,西牛貨洲人約五百歲,東勝身洲人約二百五十歲,南贍部洲人之壽量不一定,減劫最後的壽命是十歲,劫初時期人壽無量。以上係以世間一年為一歲。

在天上界,以人間五十年為六欲天中之最下天(即四王天)的一日一夜,以此而計算之五百年為初天之壽量。其上五天則倍增,即以人間百歲為第二天之一晝夜,其千年為第二天之壽量;第三天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壽量二千歲;第四天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壽量四千歲;第五天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壽量八千歲;第六天以人間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壽量一萬六千歲。

色界中,依其身量為準,壽有長短。梵眾天之身長為半踰繕那,梵輔天為一踰繕那,乃至色究竟天為一萬六千踰繕那;準此,壽量從半劫至一萬六千劫。無色界天眾之壽,從下向上依次為二萬劫、四萬劫、六萬劫、八萬劫。關於劫的計量,少光天以上用大劫(八十劫),初禪三天用半大劫(四十劫)。

惡趣中之等活等六地獄,依次以四天王等之六欲天壽為一晝夜,壽量同彼天眾。即等活地獄以四天王之壽量五百歲為一晝夜,其壽五百歲;乃至炎熱地獄以他化自在天之壽量一萬六千歲為一晝夜,其壽一萬六千歲;而極熱地獄是半中劫(十劫),無間地獄是一中劫。

傍生之壽量多無定限,若以最長者而言,難陀等大龍王以一中劫為壽量,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晝夜,壽量五百歲。

此上諸處之壽量,除北俱盧洲人及其他特殊之有情外,皆有中夭;特殊之人即住於覩史多天之一生所繫菩薩(定壽四千歲),及最後身菩薩等。

另就佛之壽量而言,依法、報、應三身乃至法、報、應、化四身而有異。此中,法身乃無色無形之極理,無始無終,無法論壽量長短。報身通例係指酬報因位之萬行的果上萬德圓備佛身,有始無終,無壽量。應身指出現於迦耶城的釋迦佛,乃應機而化現者,有始有終,壽量有八十年、百年等。化身係無而忽有之身,乃至隨類應同之身,本是有始有終,然依其所現之身不同,壽量並不一定。如就應身而言,釋尊八十歲時入滅,而世自在王如來之壽量則為四十二劫或滿四十劫。

◎附一︰〈壽命〉(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壽命,又稱壽、命根。指有情眾生從生於此世至死亡之間所持續的生命。依三界六道之差別,壽命亦各有定量,此稱之為壽量。《無量壽經》卷下云(大正12‧276a)︰「改形易道,所受壽命或長或短。」阿彌陀佛亦稱無量壽佛,此則顯示佛之生命無限。

關於此壽命,《華嚴探玄記》卷十五〈壽命品〉釋云(大正35‧390b)︰「往業所引報果名壽,任持色心不斷名命。」《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四云(大正46‧173b)︰「一期曰壽,連持曰命。」同書卷四之四又云(大正46‧275b)︰「壽名風息。初託胎時有一毫氣,但根未具時,隨母氣息,根具氣分,名為兒息。由有息故,連持此身。從能持說,故息名壽。」又,《俱舍論光記》卷五謂命為活之義,壽為期間之義,活係顯示念念相續,期間表一期住之義。蓋對於壽(āyus)與命(jīvita)之異同,有多種說法,《俱舍論》卷三取要為三說。即︰(1)壽與命無別義,出自《品類足論》卷十五、《發智論》卷十四;(2)以前世之業果為壽,現在之業果為命,即《婆沙論》卷一二六之第十四說(為妙音尊者所說);(3)以眾同分一期久住為壽,剎那暫住為命,此為《婆沙》之第六說。

◎附二︰〈留捨壽行〉(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留捨壽行,即「留多壽行」、「捨多壽行」的合稱。意指佛陀和俱解脫第四靜慮的阿羅漢,或留,或捨自己所當有的年壽。所謂「多」,乃表明留捨之壽非僅一剎那。所謂「行」,係顯示壽體係無常遷流之法。

在「留多壽行」方面,阿羅漢必須具足六勝緣方能獲得。此六勝緣即︰

(1)人勝︰必須是聲聞極果的阿羅漢。

(2)解脫勝︰即使是慧解脫阿羅漢仍不可得,因其尚未離定障之所知障之故。必須已解脫煩惱、所知二障的俱解脫阿羅漢才具資格。

(3)修習勝︰俱解脫聖者中,須是修習禪定特別殊勝,自在入出定的不時解脫阿羅漢才具資格。

(4)福田勝︰已具足上述利根的聖者,仍需將自己命根所緣的衣鉢等物(施物勝),布施給僧眾或見修道等出定者(福田勝),即以「施物勝」之施力做為留多壽行之因。

(5)所依勝︰實行上述布施後,以行力發願決定現世招感壽命的異熟果,隨即入第四靜慮的邊際定。色界四根本定止觀皆均等,極為殊勝,以第四靜慮特為殊勝,因此命名邊際定。《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說,所留壽行是因施衣鉢等之力或邊際定力之故。假使雖行布施但不入邊際定則不能招感異熟果,又若入無邊定且不行布施,則以行力為因,定力為緣,由施力影響定力而決定果報。

(6)出定後心念口言,發願將自己所有能感「富」的異熟業,都轉招「壽」異熟果。而所謂感富異熟業即指布施衣鉢等行為而言。

在「捨多壽行」方面,其必備條件也和留多壽行相同,只有發願之語不同。其願言為︰「自己所有能招感壽的異熟業,都願轉為招富異熟果。」

上述二壽行的招感原因各各有二。其中「留多壽行」的二緣是︰(1)為利益有情,(2)為令教法久住。又「捨多壽行」的二緣是︰(1)阿羅漢自觀住世未能多作利益安樂事,(2)因病等逼迫自身。又此二壽行在欲界人趣四洲中,除北洲外其餘三洲都有,此因北洲並無聖者住世。又「留多壽行」別名「留多命行」。

關於壽、命的異同,《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列舉十四說,《俱舍論》主張採納其中的義同名異說。但也有主張二者義異者,其中又以二壽行名為「留多命行」、「捨多壽行」為正說。以上是就阿羅漢而言。而佛陀自然也有此二壽行,如佛將一二0歲的定命縮減為八十歲而入滅,正是「捨多壽行」,而將預定入滅之期延長三月,即是「留多壽行」。佛示現此二壽行,意在表明可自在生死。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雜阿含經》卷三十二、卷四十八;《佛名經》卷七、卷八;新譯《華嚴經》卷四十五〈壽量品〉;《大毗婆沙論》卷一一六、卷一三五;《雜心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四;《大智度論》卷十三。


摩呾理迦

指經義或戒律之綱目;也是論藏的另一種稱呼。又作摩怛理迦、摩呾履迦、摩帝利加、摩窒里迦、摩得勒伽、摩德勒迦,或摩夷。意譯母、本母、智母、行母、行境界。即指在諸經中循環研覈,或在諸論中正確分析之法義綱目。因而此詞亦可泛稱十二分經中的優婆提舍、三藏中的阿毗達磨藏。《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云(大正30‧773a)︰
「當說契經摩呾理迦。為欲決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讚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故說名摩呾理迦。」

同論卷八十一云(大正30‧753b)︰
「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且如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又於是處諸聖弟子已見諦迹,依自所證無倒分別諸法體相,此亦名為摩呾理迦。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達磨。猶如世間一切書算詩論等皆有摩呾理迦,當知經中循環研覈諸法體相亦復如是。又如諸字若無摩呾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經等十二分聖教若不建立諸法體相即不明了;若建立已,即得明了。又無雜亂宣說法相,是故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達磨。又即依此摩呾理迦所餘解釋諸經義者,亦名論議。」

《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十云(大正24‧408b)︰
「摩窒里迦我今自說,於所了義皆令明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毗鉢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

此謂諸經中佛陀親自循環研覈分別諸法性相,提綱挈領以令其義明了者稱為摩呾理迦。又,佛弟子證諦理而正確分別諸法性相的阿毗達磨藏等也稱為摩呾理迦。譬如諸字若無摩呾理迦,即無字母,字義則不明了。譬如世間書算等事都各有一定原理,諸經論中也有被循環研覈的諸法性相,此等基本義理亦稱為摩呾理迦。至於將摩呾理迦稱為論議,可說是依其循環研覈的形式而命名的。

有關摩呾理迦的語義,《玄應音義》卷十六云︰「此譯云母,以生智故也。」又,卷二十三云︰「此云行母,亦云本母,或云行境界,謂起行所能生行故也。」

此謂摩呾理迦是在梵語mātṛ(「母」之義)一詞之後加接尾語kā而成的女性名詞,意即「生智(或生行)之本母」。

◎附一︰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第二節(摘錄)

「摩呾理迦」(本母)是論藏的別稱,但與通常稱作「阿毗達磨」(對法)的論藏稍有不同。首先,「摩呾理迦」出於佛說,也包括有部分佛弟子說,而「阿毗達磨」則主要是佛弟子說。其次,內容方面,「摩呾理迦」不但解釋經,也解釋律,範圍廣泛;而「阿毗達磨」則主要是解釋經,其解釋律的叫「阿毗毗奈耶」,後來歸在律裏去了。最後,體裁方面,「摩呾理迦」是提綱挈領地解釋佛說宗趣,所以叫作「本母」,有可以作為發揮根據的意思;「阿毗達磨」重在法門分別,把法相分成各式各樣的門類,則有枝末的意思。《菩薩地》之為「本母」,是將散見的關於大乘道(實踐方法)、果(實踐效果)的佛說加以綜合編輯而成,現存《菩薩地》的本子,則是以「持、相、分」等十法來總括大乘道果的。

◎附二︰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一章第三節(摘錄)

摩呾理迦(Mātṛkạ,P. Mātikā),或音譯為摩窒里迦、摩呾履迦、摩得勒迦、目得迦、摩夷等;義譯為母、本母、智母、行母等。此名,從Mat(母)而來,有「根本而從此引生」的意思。《中阿含經》說︰「有比丘知經,持律,持母者。」持母者,就是持摩呾理迦者。與此相當的《中部》,雖缺少同樣的文句,但在《增支部》中,確曾一再說到︰在持法者、持律者以外,別有持母者(Mātika-dhara)。既有持摩呾理迦者,當然有(經、律以外的)摩呾理迦的存在。所以,摩呾理迦有成文(起初都是語言傳誦)的部類,與經、律並稱,是在《增支部》集成以前的。

古典的摩呾理迦,有兩大類︰屬於毗奈耶的、屬於達磨的。屬於毗奈耶的,如《毗尼母經》、《十誦律》的「毗尼誦」等。這都是本於同一的摩呾理迦,各部又多少增減不同。毗奈耶的摩呾理迦,是僧伽規制的綱目。凡受戒、布薩、安居,以及一切日常生活,都隨類編次。每事標舉簡要的名目(總合起來,成為總頌)。僧伽的規制,極為繁廣,如標舉項目,隨標作釋,就能憶持內容,不容易忘失。

屬於達磨的摩呾理迦,出於說一切有部(譬喻師)的傳述,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十說(大正24‧408b)︰
「摩窒里迦(中略)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毗鉢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

《雜事》所說,與《阿育王傳》、《阿育王經》相合。四念處等,都是定慧修持,有關於聖道的項目。佛的正法,本是以聖道為中心,悟入緣起、寂滅(或說為四諦)而得解脫的。佛法的中心論題,就是四念處等──聖道的實踐。以四念處為例來說︰《四念處經》的解說,四念處的定義,四念處的觀境,四念處的修持方法及次第,四念處與其他道品的關聯等,都在四念處的標目作釋下,得到明確的決了。以聖道為中心的理解,貫通一切契經。達摩──法的摩呾理迦,總持聖道的修持項目,對阿毗達磨論來說,關係最為深切。

摩呾理迦的實質,已如上說明。摩呾理迦的意義,也就可以明了。如《毗尼母經》卷一說(大正24‧801a)︰「母經義者,能決了定義,不違諸經所說,名為母經。」

摩呾理迦的體裁,是標目作釋。標目如母;從標起釋,如母所生。依標作釋,能使意義決定明了。以法──契經來說︰契經是非常眾多的,經義每是應機而出沒不定的。集取佛說的聖道項目,稱為摩呾理迦。給予明確肯定的解說,成為佛法的準繩,修持的定律。有「決了定義」的摩呾理迦,就可依此而決了一切經義。在古代經律集成(決了真偽)的過程中,摩呾理迦是重要的南針。法的摩呾理迦,在契經集成後,阿毗達磨發展流行,摩呾理迦的意義與作用,也就失去了重要性。於是,「阿毗達磨者」(Abhidhammika)就代「持母者」而起了。摩呾理迦的本義,也就逐漸嬗變,出現了三類新型的摩呾理迦。

(1)銅鍱部的阿毗達磨論,如《法集論》,首先標示摩呾理迦,又分為二︰論母是三性、三受等一二二門;經母是明分法、無明分法等四十二門。這些,在北傳的阿毗達磨中,是論門,是諸門差別。《法集論》稱之為本母,雖在〈概說品〉中,也牒標而作解說;銅鍱部的摩呾理迦,也有構成論體的根本法的意義。但與聖道為本的古典摩呾理迦,是有距離的。

(2)從說一切有部而分出的經部,不信阿毗達磨為佛說,而別說摩呾理迦。《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是屬於聲聞經部的摩呾理迦。其中契經的摩呾理迦,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說(大正30‧773a)︰「當說契經摩呾理迦。為欲抉擇如來所說,如來所稱、所讚、所美,先聖契經。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故說名摩口旦理迦。」

一切契經是佛所說的,為了要抉擇明了佛法的宗要,所以特說契經的摩呾理迦。《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至卷九十八,共十四卷,就是契經的摩呾理迦。內容為《雜阿含經》(除佛所說佛弟子所說誦、八眾誦)的經說;有關於空及業的部份,兼及《中阿含經》少分。原來《瑜伽師地論》所傳的古說(說一切有部及經部公認),四《阿含經》是以《雜阿含經》為母體的。有了古典的《雜阿含經》的經說──摩呾理迦,就能決了一切經義。這確乎合於「決了定義」的摩呾理迦古義。但《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所說的,不是依一一道品而決了定義,是依一一經文而決了宗要。所以與摩呾理迦的本義,還是有出入的。

(3)摩呾理迦是標舉而又解釋的。大乘瑜伽學者,應用這一原則,作為造論說法的軌範。如《瑜伽師地論》卷一百說(大正30‧878b)︰「我今復說分別法相摩呾理迦。……若有諸法應為他說,要以餘門先總標舉,復以餘門後別解釋。若如是者,名順正理。」

總標別釋的摩呾理迦,如世親(Vasuban-dhu)所造的《發菩提心經論》說︰「有大方等最上妙法,摩得勒迦藏,菩薩摩訶薩之所修行。」《論》先標舉「勸樂修集無上菩提……稱讚功德使佛種不斷」──十二義,接著就依次解釋,成十二品。這種總標別釋的摩呾理迦,約造論來說,瑜伽學者以為就是優波提舍──論議。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說(大正30‧753b)︰「論議者,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中略)依此摩呾理迦,所餘(聖弟子)解釋諸經義者,亦名論議。」

解釋經義的優波提舍,既然就是摩呾理迦(總標別釋),所以大乘瑜伽者的釋經論,有一定的體裁。如世親所造的《無量壽經優波提舍》,標舉五門而依次解釋。《轉法輪經優波提舍》,分十四難(問)。《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初品以七句分別等。依此去觀察,如無著(Asamga)所造的《金剛般若經論》,標七種句義。世親所造的《大寶積經論》,標十六種行相。《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作九分。對於每一部契經,都這樣的總標別釋去解說,稱為摩呾理迦,也就是優波提舍。這種總標別釋的論式,也適用於契經文句的解釋。如《攝大乘論》說︰「說語言者,謂先說初句,後以餘句分別顯示。」如世親的《十地論》,對《十地經》文句的十數,都以第一句為總,餘九句為別去解說。這是大乘瑜伽者所說的摩呾理迦,但不免偏重於形式了!

〔參考資料〕 《息諍因緣經》;《摩訶僧祇律》卷十三;《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卷四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六;《順正理論》卷四十四。


[法相辭典(朱芾煌)]
不共異生法

品類足論六卷十一頁云:不共異生法云何?謂四通行,四無礙解,四沙門果,無諍,願智邊際定,大悲,滅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雜修靜慮,現觀邊世俗智,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是名不共異生法。


非異生法法

品類足論六卷十一頁云:非異生法法云何?謂四通行,四無礙解。四沙門果,無諍、願智、邊際定、大悲、滅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雜修靜慮,現觀邊世俗智,淨居天蘊界處,及生彼業;是名非異生法法。


留壽捨壽

俱舍論三卷八頁云:論曰:唯一命根、定是異熟。若如是者;諸阿羅漢、留多壽行,此即命根。如命根、誰之異熟?如本論說:云何苾芻留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於別人、以諸命緣衣缽等物、隨分佈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感富異熟業、則皆轉招壽異熟果。復有欲令引取宿夜殘異熟果。彼說:前生曾所受業、有殘異熟。由今所修邊際定力、引取受用。云何苾芻捨多壽行?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於僧眾等、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第四邊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皆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感壽異熟業、則皆轉招富異熟果。彼阿羅漢、有何因緣,留多壽行?謂為利益安樂他故。或為聖教久住世間。觀知自身、壽行將盡,觀他無此二種堪能。後何因緣,捨多壽行?彼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或於病等苦逼自身。如有頌言: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眾病。此中應知依何處所,誰能如是留捨壽行?謂三洲人、女男相續、不時解脫、得邊際定、諸阿羅漢。由彼身中、有自在定,無煩惱故。


留多壽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一頁云:問:云何苾芻留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問:彼有何緣,留多壽行?答:留多壽行、略有二緣。謂為饒益他,及住持佛法。為饒益他者:謂教弟子、修諸觀行。彼審觀察:齊我壽住,此諸門人、逮勝法不?設我壽盡;為更有餘,能善開示道非道不?若見無能;便留壽行。為住持佛法者:謂營佛像僧房等事。彼審觀察:齊我壽住,此所營事、得成辦不?設我壽盡;為更有餘、善巧方便、能成辦不?若見無能;便留壽行。又彼觀見當有國王大臣長者等、欲毀滅佛法。便審觀察:齊我壽住,當有方便、令不毀滅不?設我壽盡;為更有餘善巧方便、能住持不?若見無能;便留壽行。為留壽行,以衣缽等、施僧別人。依契經說。謂世尊說:若有施主、能施他物;名施五事。由此還當得五事果。一、壽,二、色,三、力,四、樂,五、辯。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於僧。若施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是故於僧、或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所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問:理無富異熟果、可成壽異熟果。何故乃說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答:無轉果體。有轉業力。謂由佈施邊際定力、轉富異熟業、招壽異熟果。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富果,祈壽果故。有餘師說:有業、先感壽異熟果。然有災障。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彼災障滅,壽異熟起,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富果,祈壽果故。有作是說:有業、先招壽異熟果。然不決定。由今佈施邊際定力,令招壽業、決定與果。復有欲令由施定故,引取宿世殘壽異熟。謂阿羅漢有餘生中、殘壽異熟、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引令現前。定力不思議,令久斷還續。問:所留壽行、正由誰引?為由施力?為定力耶?若由施力;不應入定。若由定力;不應行施。有說:由施。有說:由定。如是說者、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壽果故。雖數入定;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壽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令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


清淨靜慮無色

顯揚二卷十頁云:謂邊際初靜慮。依此引生一切勝德,及速疾神通。如初靜慮清淨之相,餘靜慮及諸無色、應如是知。此中無色差別者,謂發彼地解脫等功德。

二解 集論六卷五頁云:何等清淨故?謂初靜慮中邊際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邊際定,是名清淨。

三解 雜集論九卷五頁云:清淨者:謂淨靜慮無色。由性善故;說名清白。雖是世間;離纏垢故,亦名為淨。


捨多壽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三頁云:云何苾芻捨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能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問:彼有何緣,捨多壽行?答:自利利他、俱究竟故。已得盡智,故名自利究竟。於利他事,若有堪能;此事成已;便歸圓寂。若無堪能;亦名究竟。有作是說:彼厭自身猶如毒器。故願棄捨。如有頌言:梵行妙成立,聖道已善修。壽盡時歡喜,猶如捨毒器。為捨壽行,以衣缽等、施僧別人。依契經說。謂世尊說:諸福業事、略有三種。一、施性福業事,二、戒性福業事,三、修性福業事。於施性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感大富果。乃至廣說。彼審觀察:為施僧眾,當獲大果?為施別人?若見施僧,當獲大果;便施與僧。若施別人,當獲大果;便施別人。故於僧眾,或別人所,以衣、以缽、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佈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諸我所感壽異熟業,願此轉招富異熟果。時彼能招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問:理無壽異熟果、可成富異熟果;何故乃說壽異熟業、則轉能招富異熟果?答:無轉果體。有轉業力。謂由布—施邊—際—定—力,轉壽異熟業,招富異熟果。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壽果,祈富果故。有餘師說:有業先感富異熟果。然有災障。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彼災障滅,富異熟起。雖俱可轉;而彼今時、不顧壽果,祈富果故。有作是說:有業先招富異熟果。然不決定。由今佈施邊際定力,令招富業、決定與果。復有說者:有業先招富異熟果。麤而非妙。由今佈施邊際定力,令感麤業、轉招妙果。謂彼先引長時麤果,令由施定祈願力故;令彼轉招今時妙果。復有欲令由施定故,引取宿世殘富異熟。謂阿羅漢有餘生中、殘富異熟、由今佈施邊際定力,引令現前。定力不思議,令久斷還續。問:此富異熟,正由誰引?為由施力?為定力耶?若由施力;不應入定。若由定力;不應行施。有說:由施。有說:由定。如是說者、俱由二種。雖多行施;若不入定;彼終不能引富果故。雖數入定;若不行施;彼終不能引富果故。然施力、能引;定力、令決定。由此故言:俱由二種。


梵衍那國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勢邑居。國大都城,據崖跨谷,長六七里。北背高巖,有宿麥,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馬,氣序寒烈,風俗剛獷。多衣皮毼,亦其所宜。文字風教貨弊之用,同睹貨邏國。語言少異,儀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鄰國。上自三寶,下至百神,莫不輸誠,竭心宗敬。商估往來者,天神現徵,祥示祟變。求福德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金+俞]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其王每此設無遮大會,上自妻子,下至國珍府庫既傾,復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贖。若此者,以為所務矣。臥像伽藍東南行二百餘里,度大雪山,東至小川澤,泉池澄鏡,林樹青蔥。有僧伽藍。中有佛齒及劫初時獨覺齒;長五寸餘。廣減四寸。復有金輪王齒;長三寸,廣二寸。商諾迦縛娑(舊曰商那和修。訛也。)大阿羅漢所持鐵缽,量可八九升。凡三賢聖遺物,并以黃金緘封。又有商諾迦縛娑九條僧伽胝衣絳赤色。設諾迦草皮之所績成也。商諾迦縛娑者:阿難弟子也。在先身中,以設諾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承茲福力,於五百身,中陰,生陰,恒服此衣。以最後身,從胎俱出。身既漸長;衣亦隨廣。及阿難之度出家也,其衣變為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為九條僧伽胝。將證寂滅,入邊際定,發智願力,留此袈裟,盡釋迦遺法。法盡之後,方乃變壞。今已少損,信有徵矣。從此東行,入雪山,踰越黑嶺,至迦畢試國。


無諍加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九卷十二頁云:問:此無諍加行云何?答:以一切地及邊際定、為加行,如願智中廣說。如契經說:善現苾芻,修無諍行,證法隨法。問:無諍不能斷諸煩惱,世尊何故作如是說?答:彼尊者於無諍行,從昔以來,愛樂修習。由此展轉,能起聖道,斷諸煩惱,成阿羅漢。從此能起無諍現前。依此密意,故作是說。非謂無諍,能斷煩惱。其事云何?曾聞尊者、昔由二緣,於無諍中、發起正願。一、由見,二、由聞。由見者:謂於往昔、見佛弟子、由住無諍,每至城邑衢路市里,將護有情,令不起結。由聞者:謂於往昔,聞佛弟子,由住無諍,餘說如前。既見聞已;起正憶念。隨所修習施戒多聞精勤梵行,一切皆以迴向無諍。願我未來,作佛弟子,恒住無諍,將護有情。如所見聞諸佛弟子。由彼願力,感眾同分;於釋迦牟尼佛法中,為住無諍第一弟子。為無諍故,速疾證得阿羅漢果。以無諍必依無學身故。由斯密意,契經說言:修無諍行,證法隨法。


增上心所

大毗婆沙論八十一卷五頁云: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答:此中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復次四靜慮中,有無量種增上心所殊勝功德。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等。是故獨名增上心所。復次依四靜慮諸瑜伽師,以無量門受心所樂。謂前所說諸功德門,及空空等三三摩地。是故獨名增上心所。復次此四靜慮,樂通行攝。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靜盧無色四相差別

集論六卷四頁云:如是靜慮無色,由四種相,應廣分別。謂雜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淨故。何等雜染故?謂四無記根。一、愛,二、見,三、慢,四、無明。由有愛故;味上靜慮雜染所染。由有見故;見上靜慮雜染所染。由有慢故;慢上靜慮雜染所染。由無明故;疑上靜慮雜染所染。如是煩惱,恒染其心,令色無色界煩惱隨煩惱,相續流轉。何等清白故?謂淨靜慮無色。由性善故,說名清白。何等建立故?有四種建立。謂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類建立,名想建立,云何支分建立?謂初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受,四、心一境性。對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支故。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云何等至建立?謂由七種作意,證入初靜慮;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云何品類建立?謂初靜慮具軟中上三品熏修。如初靜慮,餘靜慮及無色,三品熏修亦爾。由軟中上品熏修初靜慮故。;于初靜慮中,還生三異熟。如初靜慮,於餘靜慮中,若熏修、若生果、各三品,亦爾。於無色界中,無別處所;故不立生果處所差別。然由三品熏修無色定故,彼異熟生時,有高有下;有劣有勝。云何名想建立?謂於初靜慮所攝定中,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德菩薩摩訶薩所入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尚不了其名;豈能知數。況復證入。如於初靜慮所攝定中,於餘靜慮無色所攝定中,亦爾。如是所說皆依靜慮波羅蜜多。何等清淨故?謂初靜慮中邊際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邊際定,是名清淨。


願智加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九卷一頁云:問:此願智加行云何?答:以一切地及邊際定為加行。謂修行者、將起此願智時,先起欲界善心。次此無間,入初靜慮。次入第二靜慮。次第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從非想非非想處起,還入無所有處。次第乃至入初靜慮。從初靜慮起,復入第二靜慮。次第乃至入第四靜慮。彼既如是於上下地一切等至,循環入出,令極調順第四靜慮已;復於第四靜慮,從下入中。從中入上。如是上品,名為邊際第四靜慮。從此次第,引起願智。是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諸阿羅漢、為饒益他故;於上下地,循環入出,令調柔隨順第四靜慮。若時加行流注無滯;爾時名為加行成滿。從此能引願智現前。大德說曰:於無間滅、無間起、及俱生中,了知方便。若時加行,流注無滯;爾時名為加行成滿。從此引起願智現前。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