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遍行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上補見反


[佛光大辭典]

梵語 sarvatraga。(一)為唯識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與「別境」相對。指任何認識作用發生時,所生起之心理活動,因其具有普遍性,故稱遍行。包括:觸、作意、受、想、思等五種心所,稱為五遍行。(參閱「五遍行」1170)

(二)為「非遍行」之對稱。於九十八根本煩惱中,可大別為遍行、非遍行兩大類;而於自界自地之五部(四諦、修道)諸法中,經由遍緣、遍隨增、遍隨因,而遍生之五部染法(煩惱),稱為遍行惑。遍行惑共含三十三種煩惱,分屬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每一界各具十一種。欲界遍行惑即指:見道苦諦以下之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與集諦以下之邪見、見取、疑、無明等十一種。〔俱舍論卷十九〕 p561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遍行

(一)唯識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共有五種,故又謂五遍行。指觸、作意、受、想、思。以此五心所周遍於一切心而起行,故名遍行。

(1)觸(梵sparśa,藏reg-pa)︰指境(對象)、根(感官及其機能)、識(認識)三者和合時所產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觀與客觀接觸之感覺而言。

(2)作意(梵manasi-kāra,藏yid-la byed-pa)︰指有所警覺而將心意投注某處之精神作用。

(3)受(梵vedanā,藏tshor-ba)︰此依根(感官)、境(對象)、識(認識之主體)三者和合之觸(即接觸感覺)而生。換言之,受即內心之「領納」作用,亦即領納違、順、俱非等之觸,及外界之對象,以此而感受苦、樂等感覺之精神作用。

(4)想(梵saṃjñā,藏ḥdu-śes)︰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

(5)思(梵cetanā,藏sems-pa)︰即內心之「造作」,亦即對境審慮所引起之心、心所之精神作用。

(二)「非遍行」之對稱︰在九十八隨眠中,可大別為遍行、非遍行兩大類。而於自界自地之五部(四諦及修道)諸法中,經由遍緣、遍隨增、遍隨因,所產生的五部染法之煩惱,即稱為遍行惑。此遍行惑,欲界、色界、無色界各有十一種,合計有三十三種煩惱。欲界的十一遍行惑為︰見道苦諦以下之五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及疑、無明和集諦以下之邪見、見取、疑、無明等。此十一遍行惑,有唯緣自界及通緣他界二類。身、邊二見唯緣自界,稱為自界緣惑;其餘九惑通緣他界,稱為九上緣惑。按,身見必緣上界,無我、我所執,而邊見必由身見而起,故此二見稱為自界緣惑。

〔參考資料〕 (一)《成唯識論》卷三、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三;《顯揚聖教論》卷一、卷十八;《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二)《俱舍論》卷十九。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指心所的遍行,有的心所,遍於善惡無記三性,遍於三界九地,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間,遍與八識心王相應,因為遍於上述四者,所以名遍行。遍行心所有五種,即作意、觸、受、想、思,此五種皆與五識心王,初念相應。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ㄧㄢˋ ㄒㄧㄥˊ
通行各地。《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宣赦已畢,遍行天下。」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