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迷開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捨三界生死之迷,達於涅槃之悟也。離煩惱之迷,得菩提之證也。
與「轉凡為聖」同義。轉出三界中生死之迷妄,而達涅槃覺悟之境界。亦即捨離煩惱之迷妄,而得涅槃寂靜之菩提。於佛陀教法中,有關轉迷開悟之教旨,可分為:此土入證之「聖道門」、他土得證之「淨土門」、歷劫修行之「漸教」即身成佛之「頓教」等數種。 p662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世尊大恩
(雜語)佛常導眾生轉迷開悟之大恩也。法華經信解品曰:「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
(術語)一大事之因緣也。言佛出現於世而說法者,為因一大事之因緣也。云何為一大事?總言之。則轉迷開悟也。別論之。則法華為佛知見。涅槃為佛性。乃至無量壽經為往生極樂。法華經方便品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仁王經上曰:「大事因緣故即散百億種色華。」稱讚淨土經曰:「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天台仁王經疏上曰:「大事因緣為茲出世,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法華以佛知見為大事,涅槃以佛性為大事,維摩思益以不思議為大事,華嚴以法界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名字雖別其義一。」
(術語)經典之異名。佛之經典,契理契機,為轉迷開悟之法則軌範,故云契範。探玄記一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八宗綱要上曰:「阿難尊者,持契範而利群生。」
禪林用語。乃令人轉迷開悟之語句。即於禪者迷惑不解,進退維谷之際,由師家驀地翻轉機法,下一語句,而令禪者頓然穎解。所下之語,若為三句,則稱三轉語。百丈和尚曾以「不昧因果」一轉語,使一行者脫離五百世野狐身。從容錄第八則(大四八‧二三二上):「『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對他道:「不落因果。」墮野狐身五百生,今請和尚代一轉語。』丈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三十八〕 p83
禪宗公案名。又作巴陵三句。指岳州巴陵顥鑑禪師用以提撕學人,令彼等轉迷開悟之三句話。即「銀盌裏盛雪」、「珊瑚枝枝撐著月」、「雞寒上機,鴨寒下水」等三句。人天眼目卷二(大四八‧三一三上):「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陵云:『銀盌裏盛雪。』問:『如何是吹毛劍?』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陵云:『雞寒上機,鴨寒下水。』」雲門文偃聞此三句話,大為激賞,乃言(大四八‧三一三上):「他日老僧忌辰,只舉此三轉語供養老僧足矣!」 p1388
謂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之境而成辦佛道。與「轉迷開悟」一詞為同義語。(參閱「出離」1563) p1563
指修行與學解。依據日僧日蓮之諸法實相鈔所載,行者當勤於行學二道,絕行學則無佛法。又為「解學」之對稱。指為自己之轉迷開悟而修行實地。 p2566
梵名 Buddha-śāsana 或 Buddhānuśāsana,巴利名 Buddha-sāsana。創始於釋迦牟尼,以合乎理智之教說,示導人類轉迷開悟;其目的在於實現淨化社會之理想,以超越階級、種族為特色。普遍盛行於亞洲南、中及東部。
(一)名稱:近世以降,凡教義、教團、實踐方面,皆以佛教通稱,此語散見於漢譯佛典與中、日典籍。古時以教法為中心者,自稱佛法、大法、聖教、釋教、大教、佛道;以教團為中心者,自稱或他稱為釋氏,他稱為釋家、浮屠氏。其後以教法為中心者又有佛道(梵 Buddha-Mārga)、佛法(梵 Buddha-dharma)、正法(梵 Sad-dharma),或如來之教說(梵 Tathāgata-śāsana)、世尊之教說(梵 Bhagavatas-śāsana)、勝者之教說(梵 Jinasya-śāsana)等稱。又以經典中常記載佛陀具有「十力」,故又稱佛教為「十力教」。此外,以教團為中心,則出現佛教徒(梵 Bauddha)之語。
(二)沿革: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位於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王子悉達多喬答摩(梵 Siddhārtha Gautama)於印度恆河中游流域宣揚苦、無常、無我、緣起、解脫等教法,並強調無論任何階級均可信奉其教說。釋尊入滅後,其遺法由弟子加以結集而傳持,然百年後,傳持者之間興起若干意見之爭論。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皈依佛教,不遺餘力地將佛教傳播至全印與其鄰國,而發展為世界性宗教,形成各具民族特色之教派。其後三百年間,印度、錫蘭興起說一切有部、大眾部、犢子部、錫蘭上座部等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均一一傳來西域、我國。
此後六百年間(西元一世紀至七世紀),大乘佛教急遽發展,教化地區亦隨之擴張,如部派佛教在印度分出經量部等,大乘則分中觀、瑜伽二大學派,且普及緬甸、泰國、柬埔寨(今高棉)、蘇門答臘、爪哇、尼泊爾、西藏地區、越南、韓國、日本等地。在我國方面,部派系之毘曇宗、俱舍宗,其旁系之成實宗,中觀系之三論宗,瑜伽系之地論宗、攝論宗與法相宗等「論宗」;與涅槃、華嚴、天台、淨土等「經宗」,以及大乘別派禪宗之繁興。日本所謂之「南都六宗」,即直接傳自我國之宗派。
此後至十三世紀為止約六百年間,印度密教由成立而興盛,其間由寂護、蓮華生、阿提沙等相繼傳入西藏,而分為寧瑪派(藏 Rñin-ma-pa)、甘丹派(藏 Bkah-gdam-pa)、迦爾居派(藏 Bkah-brgyud-pa)、薩迦派(藏 Sa-kya-pa)等,並及於蒙古。在我國,密教亦曾興盛一時,其勢壯大,而能與禪宗、淨土宗相媲美。日本除天台、真言之平安二宗外,淨土、禪、日蓮等鎌倉諸宗亦應運勃興。至此,佛教發展為亞洲地區之最大宗教。然十四世紀以後,由於西方傳來伊斯蘭教(回教),情勢丕變。
自十一、二世紀開始,由於印度佛教發展為左道密教、印度教之逐漸復興,及回教侵入印度,而使佛教消滅殆盡,僅孟加拉一帶,仍保有些許佛教存在。此係由於脫胎自佛教之法格崇拜(梵 Dharma-thāhur-pūjā)於十二世紀發祥該地之故。
印度之回教傳經馬來半島,於十五世紀覆亡爪哇之佛教,並北至婆羅洲,消蝕南洋之佛教圈。另一方面,由伊朗入西域之回教別支則波及我國西部。由於這兩支東西夾擊之回教勢力,致使亞洲中、南部之佛教被三分,僅殘留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尚能連結成一教圈,而由錫蘭上座部統一。尼泊爾、不丹、西藏則在其前以金剛乘為核心,形成喇嘛教圈。十五世紀初,因迦爾居派興起,逐漸擴張勢力,致使蒙古、西伯利亞、我國西北部亦形成一喇嘛教圈。唯獨亞洲東部未受回教影響,我國、越南、韓國等地盛行禪宗與淨土宗,日本則維持平安、鎌倉時代之佛教。
十九世紀,歐洲興起研究亞洲(東方學及印度學)之風氣,佛教方漸復甦,自研究而入信者亦甚可觀。至今,佛教與基督教、回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就佛教整體發展之路線與範圍而言,傳入我國大部地區與日本、韓國、越南者,以大乘佛教為主,稱為北傳佛教,其經典屬漢文系統;而傳入我國西藏、蒙古與西伯利亞等地區者,為北傳佛教中之西藏佛教,俗稱喇嘛教,其經典屬藏文系統;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等地區者,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稱為南傳佛教,其經典屬巴利文系統。
(三)教義:佛教經二千五百年之傳播與發展,其間歧生許多學派與宗派,故在教義方面亦呈現多樣性與複雜分歧之傾向。大體而言,須彌山、地獄、天界、劫末等有關世界構成、起滅等說,係繼承佛教以前之印度思想。業、苦、輪迴、解脫等說,則為古來印度思想之擴充。作為佛教與他教區別標準之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或加「苦」等四法印,則是佛教之根本教義。同時,佛、法、僧三寶乃為佛教不可或缺之要素,其中,「佛」為歷史上開創佛教之教主釋尊,由於釋尊之涅槃,產生有關佛身之論議,形成生身、法身等二身,及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之論說,或毘婆尸等過去佛,彌勒等未來佛,阿閦、阿彌陀等他方世界現在佛之說。或在釋尊之前生,以佛為前提,出現菩薩及弟子位之聲聞等說。
就「法」而言,釋尊舉出四諦、十二緣起、八聖道為教法之根本,由「緣起說」再發展為二世一重、三世兩重、六因四緣五果。大乘有實相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反之,四諦說無甚發展,八聖道說則全無發展。就認識而言,一方面從空有二觀、中道說,進而檢討心理,遂產生五根、五位、七十五法或百法之說;另一方面,論理形式之研究促成因明之發達。我國、日本諸宗派各依其所依之經論,造成大小乘、權實二教、頓漸二教、聖道淨土二門、顯密二教等,並創立各種教判,各自宣揚自宗教義;或與帝王、儒家、道教、神道等接觸,而發生論諍或融合之情形。
至於記述教法之文獻,其形式自古即有九分教、十二部經等分類,然於最初係依憑記憶傳承教法,待一世紀頃始有典籍型態,亦漸產生經、律、論三藏之分類。大乘佛教自始即勸說抄經之功德,故佛典漸次增加。以漢文佛典而言,除歷代各版大藏經之外,並包括多數藏外佛典之著作。其他另有巴利三藏、梵文佛典,及西藏文、蒙古語、滿洲語、日文等各種語系之大藏經。
(四)教團:僧伽即教團。釋尊在世時,出家教團形成男女別團,依居住地之別,組織數人至數十人為一團。此等教團除須布薩、安居、自恣等行事外,並有出家、受戒等儀式。會議方法採用羯磨、投票等。進而規定教團之生活規範者,即為戒律。
釋尊入滅後,漸形成以出家教團為中心之風氣,大乘佛教雖加排斥,然亦無法扭轉趨勢,遂成為以寺院為中心之佛教;另一方面則有居士佛教運動之興起,而成為大乘佛教勃興的原因之一。我國方面,宗派因人而異,故寺院宗派較少,日本則自平安朝以後,寺院宗派色彩濃厚,西藏等地之喇嘛教以教團為代表,同時並掌有政權。
(五)實踐:戒、定、慧三學為佛教實踐之要道,八聖道、六度等為其進一步之闡論,此為佛教徒所應具備者。然在我國、日本,各宗派所側重者各自不同,如律宗尊戒,禪宗尊定,華嚴、法相等諸宗尊慧。此外,密教之三密相應、淨土宗之念佛、日本日蓮宗之三祕等,可視為定(觀法)之另一型態。
(六)文化:佛教除豐富了其傳播地區之思想文化內容外,並將歷史、歷史學賦予向來缺乏歷史觀念之印度。而印度之天文、曆法、音韻、音樂、醫術等均以佛教為媒介傳來我國。美術方面,佛教獨特之雕刻、繪畫、建築等,帶給世界各地深遠之影響自不待言。
(七)現況:現今各國佛教大多一改昔時山林自度之風,轉而趨向人生佛教之弘揚,積極從事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使信眾易於親近佛教。此外又著重國際間之聯繫,如設立國際佛教學術會議、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世界佛教青年會等,結合國際間僧俗、專家學者等之力量,或舉行聯誼活動,或發表論文,以促進世界各地佛教之融合。(參閱「佛教教理」2688)p2658
阿賴耶,梵語 ālaya 之音譯。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之一,九識(八識及阿摩羅識)之一。又作阿羅耶識、阿黎耶識、阿剌耶識、阿梨耶識。略稱賴耶、梨耶。舊譯作無沒識,新譯作藏識。或作第八識、本識、宅識。無沒識意謂執持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亦稱本識;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故亦稱識主。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故亦稱種子識。
此外,阿賴耶識亦稱初剎那識、初能變、第一識。因宇宙萬物生成之最初一剎那,唯有此第八識而已,故稱初剎那識。而此識亦為能變現諸境之心識,故亦稱初能變。由本向末數為第一,故稱第一識。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故唯識學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此亦為唯心論之一種。至於阿賴耶識為清淨之真識,或染污之妄識,乃佛學界所爭論之一大問題。
據攝大乘論本卷上所引增一阿含經之說,及俱舍論卷十六所引契經(或即指雜阿含經)之說,可知阿賴耶思想之萌芽,源於原始佛教時代。據轉識論、攝大乘論本卷上、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三、俱舍論卷十六、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五等所舉,部派佛教時代之諸師皆依愛欲緣起說,將阿賴耶解釋為愛著、貪愛,或為愛、樂、欣、喜等。然至大乘佛教時代,則先後有馬鳴造大乘起信論以論釋阿賴耶識之義,彌勒、無著、世親等亦分別造論闡述唯識緣起說,以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遂成立唯識哲學之思想系統。其中,無著依阿毘達磨大乘經、解深密經等,解說第八根本識(阿賴耶識)為有情總報之果體,並於所著顯揚聖教論卷十七中,舉出八種理由以論證阿賴耶識之存在。
無著於其另一著作攝大乘論本卷上,將阿賴耶識分為自相、因相、果相三種,並提出迷、悟二種境界,皆由熏習於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所生起,此即「種子熏習說」,亦即主張阿賴耶識為真妄和合之說。又世親著之唯識三十頌,至唯識分流時代,有二十八家之注釋,而較聞名者則為護法、安慧等十大論師之注釋;玄奘即以護法之注釋為主,糅合其餘諸師之說,編譯出成唯識論十卷,對我國、日本、韓國之唯識思想影響甚深。
據成唯識論卷二所舉,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即︰(一)能藏,謂第八識善於自體中含藏一切萬法之種子。(二)所藏,指現行熏種子義而說,亦即此識為七轉識熏習諸法種子之場所。(三)執藏,謂第八識恆被第七末那識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又稱我愛執藏。
此外,窺基根據成唯識論所述,於所著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舉出阿賴耶識體之三位,即︰(一)我愛執藏現行位,指第八識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識自無始以來,恆被第七識愛執為我,故稱我愛執藏現行位。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薩,或二乘中之有學聖者皆屬此位。(二)善惡業果位,指第八識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識係由無始以來之善惡業所招感之異熟果,故稱善惡業果位。此位通至十地菩薩之金剛心,或二乘之無學聖者。(三)相續執持位,指第八識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盡未來際。因第八識持色心之萬法種子,令五根不斷失,故稱相續執持位。依此,從凡夫以至佛之轉迷開悟,第八識為眾生所依止,故阿賴耶識又稱所知依。護法之唯識思想,由其弟子戒賢論師傳予玄奘,而盛行於我國。
我國各宗派對阿賴耶識亦有多種說法,如︰(一)地論宗,以世親之十地經論為主要根據。主張阿賴耶識為真常淨識,視同於佛性如來藏。(二)攝論宗,以無著之攝大乘論為主要根據,乃由真諦所譯。主張如來藏緣起,阿賴耶識則為無常有漏法,乃一切煩惱之根本,並於前八識外加上阿摩羅識成為第九識,而以前八識為虛妄,九識為真實。然真諦亦參酌大乘起信論,而以阿賴耶識為無記無明隨眠之識,乃真妄和合之識,以第八識具有解性義為真,具有果報義為妄,故真諦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說而成。(三)法相唯識宗,以成唯識論為主要根據。玄奘為新譯唯識之代表,排斥如來藏緣起,主張阿賴耶緣起,並立五種種姓,說人、法二空。此種新論說,不僅使我國之唯識思想發生新的大轉變, 亦影響日本之唯識思想。〔入楞伽經卷二、卷七、決定藏論卷上、法華經玄義卷五下、中觀論疏卷七本、大乘義章卷三末、華嚴孔目章卷一、唯識了義燈卷四本〕(參閱「賴耶三相」6314、「賴耶四分」6314) p3676
經典之異名。契,即契理、契機二義。佛之經典,契理契機,乃轉迷開悟之法則規範,故稱為契範。〔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p3769
又作回因轉果。即迴轉因果之意。亦即轉迷開悟之意。即修正惡因惡果,使其轉變成善因善果者,是為迴因轉果。入眾日用清規(卍續一一一‧四七三下):「合掌想念食畢,偈云:『飯食訖已色力充,威震十方三世雄;迴因轉果不在念,一切眾生獲神通。』」 p3785
即依俱舍論而立之小乘宗派。我國十三宗之一。相對於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其學者被稱為俱舍師。初由世親入迦濕彌羅國學毘婆沙之義,其後根據大毘婆沙論,及參酌經量部之義,造阿毘達磨俱舍論,批判說一切有部傳統之說。時有眾賢論師,撰俱舍雹論,破世親新說,又造阿毘達磨藏顯宗論,顯揚毘婆沙宗義。爾後,德慧、世友、安慧、陳那、稱友、增滿、寂天等諸師相繼製疏,以釋俱舍論,遂締造說一切有部教義之新紀元。
陳天嘉五年(564),真諦譯出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梵 Abhidharmakośabhāsya),又別作疏十六卷以釋之,慧愷、慧淨、道岳等亦相繼製疏敷揚。唐永徽五年(654),玄奘再譯,稱阿毘達磨俱舍論,世稱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之今本。玄奘門人神泰、普光、法寶等三師各撰疏以布衍其義,合稱俱舍三大疏。又有懷素、圓暉等作疏記,一時講習頗盛。惜唐以後,此宗遂絕不傳,元世祖時,帝師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論二卷,是為研究俱舍之最後餘光。日本傳入此宗始於齊明天皇四年(658),智通、智達等來華(唐)留學,回國後兼傳俱舍論,未久即受玄昉等之邀請於興福寺等剎盛行此學。大抵日本習此宗者多附屬於法相宗而兼學之,今僅殘存學派,宗名已不傳。
此宗除以俱舍論為主要論典外,所宗之經有四阿含等,論有七論及大毘婆沙論、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等。世親造長行,以論理明晰,敘述順序得宜,理長為宗,故贏得「聰明論」之美稱。此宗教義旨在說明諸法因緣之正理,破外道凡夫著我之執見,以斷惑入聖,永離三界繫縛。為說明三界諸法,乃大別之為有為、無為二類;又區分為五位,細析成七十五法。亦即有為法包括色法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有法四十六種、不相應行法十四種,無為法則有三種,總成七十五法。有為法乃指萬有中眾緣聚集所作為,有生滅變遷之部分;無為法則指非因緣所作為,無生滅變遷,湛然常住之部分。此外,並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門。蓋此宗批判一切有部所說諸法之體實有,貫穿三世之「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之主張,而依經量部之義,提倡過去、未來無體論之說。認為生滅乃是剎那相續者,滅為現在必然之推移,不須其他之因緣促成,而生則必有生因,並以六因、四緣、五果等法門說明之。又概括迷悟之因果為苦、集、滅、道四諦,並以十二因緣法門說明生死相續無窮之理;立七方便、四向、四果以闡明轉迷開悟之因果階次。此外,特別論證在禪定狀態下靜悟四諦之理,可以達至解脫。〔婆藪槃豆法師傳、俱舍論光記卷一、俱舍論寶疏卷一、大唐西域記卷四、元亨釋書卷二十七〕 p4029
生起真智,反轉迷夢,覺悟真理實相。「迷」之對稱。如稱轉迷開悟或迷悟染淨中之悟。有證悟、悟入、覺悟、開悟等名詞。佛教修行之目的在求開悟,菩提和涅槃為所悟之智和理;菩提為能證之智慧,涅槃為所證之理,佛及阿羅漢為能證悟者。佛教由於教理之深淺不同,悟之境界亦有區別;小乘斷三界之煩惱證擇滅之理,大乘唯識宗說悟入唯識之性,三論宗倡至不可得空之域,華嚴證入十佛之自境界,天台證諸法實相,禪宗則主見性成佛。總之,大乘之悟界乃是證見真理,斷除煩惱之擾亂,圓具無量妙德,應萬境而施自在之妙用。在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中有迷悟之分,前六界為迷界,後四界為悟界,稱六凡四聖。若以九一相對來說,前九界為因,後一界為果,圓滿之悟界唯有佛界。又從悟之程度而言,悟一分為小悟,悟十分為大悟。若依時間之遲速,可分漸悟、頓悟。依智解而言,解知其理,稱為解悟;由修行而體達其理,則稱證悟。〔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古尊宿語錄卷三十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p4110
為破邪與顯正之並稱。又作破邪申正、摧邪顯正、破顯、破申。即破斥邪道,彰顯正理。宇宙森羅萬象,諸法無量無邊,概括之不外邪、正二者。滯邪者流轉於黑暗世界;會正者逍遙於光明世界。故先聖前賢以慈愍破其邪、顯其正,以了轉迷開悟之大事。
佛教諸宗無不以破邪顯正為要旨,然三論宗之主要立意,特重破邪顯正。該宗破邪顯正之說,與諸宗有異。諸宗之通說對邪道加以排斥,於正理加以彰顯,故破邪之外另須顯正。三論宗則主張立破同時,謂破邪即顯正,破邪之外不須另有顯正,既已破邪道、邪見、邪執等諸邪論,則無所得之中道、諸法實相之真理即自然而顯。並認為他宗則破邪之外有顯正,為顯正而反生偏執,破其他之邪,而己不免亦墮於邪,故難謂真破邪。三論宗嘉祥大師於三論玄義一書中,嘗將破邪顯正分為破不收、收不破、亦破亦收、不破不收等四種加以說明,其末項之「不破不收」即破顯之極致作法。〔大乘玄論卷五、大乘義章卷五、中觀論疏卷一、卷三、卷十、百論疏卷上、卷中、三論遊意義〕 p4233
佛教是以轉迷開悟為目的之正覺的宗教,以如實知見一切法,遠離一切虛偽,達正等正覺為理想。由此,皆係排除不合理,本無容許迷信介入之餘地,即如密教之祈禱,亦是以行者之三密與本尊之三密互相加持,成就悉地之根源,絕異於迷信之類。儘管如此,隨著時間之變遷,逐漸有預言、占卜、禁忌、咒法、民間療法等民俗信仰混入,因此發生危害社會之迷信。如據宿曜經以卜日之吉凶、據占察經行塔懺之法(隋代盛行)、據瑜祇經卷下而來的阿尾奢法等,以此等民俗信仰為起因,唐代以來盛行假托彌勒下生說之革命,及拒絕正當治療之護符等,都屬於此類無知之迷信。 p4331
禪林用語。意謂警醒人之迷妄。棒喝,緣於禪家宗匠接引學人之作法。棒,始於德山;喝,來自臨濟。棒、喝均為接引學人轉迷開悟之法。(參閱「棒喝」5054) p5537
即說法者與聽法者所應注意之事項。佛所說之法門可使眾生轉迷開悟,故說法者與聽法者皆應專心致意。據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載,佛稱有二種人能得無量之福,其一為專精說法者,其二為一心聽受者。又十地經論卷一載,說法者以名字、聲音之二事而說,聽法者亦以此二事而聽聞。
有關說法與聽法之行儀,依優婆塞戒經卷二載,具足法智、義智等八智之人,其說法具如下十六事,即:時說、至心說、次第說、和合說、隨義說、喜樂說、隨意說、不輕眾說、不訶眾說、如法說、自他利說、不散亂說、合義說、真正說、說已不生憍慢、說已不求來世報。而聽法之人亦具十六事,即:時聽、樂聽、至心聽、恭敬聽、不求過聽、不為論議聽,不為勝聽、聽時不輕說者、聽時不輕於法,聽時終不自輕、聽時遠離五蓋、聽時為受持讀誦、聽時為除五欲、聽時為具信心、聽時為調眾生、聽時為斷闇根。
此外,據大法炬陀羅尼經卷十三載,說法師對眾生應具忍默、悲愍、愛語、謙下之心;若懷瞋妒或勝負之心,將獲大重罪,若以慈心說法,則能成就大功德,使佛法久住於世。又無量壽經卷下對聽法者之資格亦略有說明,謂無善根之人,不得聽聞此經;持戒清淨者方可聞正法。〔大法炬陀羅尼經卷十七、安樂集卷上(道綽)、法苑珠林卷二十三、釋氏要覽卷下〕(參閱「說法」5922) p5927
又作十法界圖、佛法雙六、名目雙六、淨土雙六。借佛教之名相,依轉迷開悟之理所繪製之遊戲圖。圖樣有數種。明代,有捺麻僧仿學士解縉所製「升官圖」製作選佛圖,其後失傳。萬曆年間(1573~1619),蕅益大師智旭根據幽溪大師之選佛圖予以重訂,以彰顯十法界升沈之因果關係,及聖凡因行、種性差別等之宗門教說,由發始因地至圓極果位,凡歷十五門,詳載人天、善惡、三學、四教等,欲使學者由此圖而悟知三世因果之來源與一乘佛法之修進,接引人人念佛,求得成佛;圖中升降之法,以「那謨阿彌陀佛」六字區定之。智旭並另撰選佛譜一書,詳述其旨意及選法等。民國弘一大師曾輯入其所編之佛學叢刊中。一說選佛圖在宋元間即有之,西藏自古亦有各種選佛圖。
此類選佛圖或係由印度傳來者,蓋印度昔有投花得佛之儀式,即投花於曼荼羅上,由此得知與某佛或菩薩有因緣之法。選佛圖之名稱與投花得佛之法似有密切關係。日本於萬治、寬文年間(1658~1672)盛行之。 p6318
為天台大師智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全稱三藏教。即小乘教之別稱。關於其名稱,四教義卷一載(大四六‧七二一上):「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中略)此之三藏教的屬小乘。」此即以三藏為小乘教之別稱。其中之修多羅藏,指四阿含;毘尼藏,指八十誦律;阿毘曇藏,指佛及諸弟子之分別法義。此三者通稱為「藏」,係以其各皆含藏有一切文理之故,亦即阿含為定藏,毘尼為戒藏,阿毘曇為慧藏;合此三藏之教,具有轉惡為善、轉迷開悟、轉凡成聖之功用,故並稱為三藏教。
於天台宗之判教中,此教為化法四教中居最初者;此教之人,觀因緣生滅之四諦,斷除見思二惑,了盡子縛果縛,而入無餘涅槃,以「灰身滅智」為其極果。此教所被化之機有三乘之別,正教聲聞、緣覺二乘,傍化菩薩。其中,聲聞觀四諦,緣覺觀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各期得果。(一)聲聞之修行階位有七賢、七聖之別。(1)七賢,屬於凡位,又稱七方便。其中,以三賢為外凡,四善根位為內凡。(2)七聖,即隨信行乃至俱解脫之阿羅漢,即見道以上之聖者,依根機之利鈍而立三道四果等之差別。(二)緣覺之人因為根利之故,不經次位即行得覺,不僅斷除正使,且亦掃除習氣。(三)菩薩亦不立次位,經三阿僧祇百大劫廣修六度百福之行,伏惑行因,於最後身證得八相成道,即達此教之佛果,此稱劣應生身。
三乘之法門雖各不相同,其修行位次與斷惑修證亦互有差異,然卻同修「析空觀」,同證偏真之空理,同歸灰斷,故稱為拙度。又智顗以此教具有「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等四門之別,而配以有門毘曇、空門成實、亦有亦空門昆勒論、非有非空門車匿所用之論,然因昆勒論與車匿所用之論在我國夙無譯本,智顗即主依毘曇有門,傍取成實空門之意,來闡明藏教之義理及修行階位等。四教義卷六(大四六‧七四一上):「『兩門不度,不可懸判,空門明義勝阿毘曇,何故捨勝用劣?』答曰:『毘曇雖劣,而是佛法根本,是故佛去世後流傳利物,且又大乘經論破小乘,用小多取毘曇有門,少用空門。』」
又關於智顗將三藏教判為小乘教之別名,慧苑之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一,曾舉出四項過失以非難之。四失者,即:(一)濫涉大乘失,(二)大無三藏失,(三)特違至教失,(四)不定失。華嚴宗四祖澄觀則於其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論列三藏教之所以不宜名為小乘教之原因,而謂三藏教亦含有大乘六度菩薩,能斷除三十四心之結,而證成真佛,故不宜視同小乘教。然高麗天台宗僧元粹之天台四教儀備釋卷上則反其說,而謂(卍續一○二‧七七上):「今考大本,別意有三:一小乘三藏部別故(大乘戒藏在梵網經),二小乘三藏隔異故(經律論學互相不融),三小乘三藏破舊醫故(客醫正術對破邪外),故名小乘為三藏教。」此即認同智顗之說者。〔法華經玄義卷四下、卷十上、法華經文句卷九上、摩訶止觀卷三下、四念處卷一、卷二、法華玄義釋籤卷二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三、卷三之四、八教大意、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上、教觀綱宗、守護國界章卷上之上、法華玄義私記卷一〕p6608
禪林用語。又作轉凡入聖。與「轉迷開悟」同義。謂轉凡夫迷妄之狀態而入於聖者開悟之境界。(參閱「轉迷開悟」6622) p6616
禪林用語。在參禪者迷惑不解、進退維谷之際,由禪師依據其人根機,而適時地道出關鍵性及啟發性之語句,加以點醒,以使其轉迷開悟。如《碧巖錄》第九十一則(大正48‧216b)︰「若要清風再復,頭角重生,請禪客各下一轉語。」又,《從容錄》第八則(大正48‧232a)︰「今請和尚代一轉語。丈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又,機語若為三句,則稱三轉語,如《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三十八記載,黃龍慧南禪師常設生緣、佛手、驢腳等三轉語接引學人。《碧巖錄》第九十六則謂(大正48‧219a)︰「趙州示眾三轉語︰金佛不渡罏,泥佛不渡水,木佛不渡火。」
〔參考資料〕 《碧巖錄》第六則、第十三則;《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
謂宣說教法。又稱說教、說經、演說、法施、法讀、談義、勸化。與「唱導」同義。據《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一所言,所謂說法,即說一切布施法,說諸善法,一切尊中,聞法最勝,能斷一切憍慢根本。《大智度論》卷十一亦云,常以好語有所利益,或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或以修妒路、毗尼、阿毗曇三種法教人,或以妒路藏、毗尼藏、阿毗曇藏、雜藏四種法藏教人,或略說以聲聞、摩訶衍二種法教人,均為法施。意即宣說教法以利益、開導眾生,稱為說法或法施。
依《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所說,說法有清淨、不清淨之別,清淨說又有五事,即(1)先施食,然後為說;(2)為增長三寶故說;(3)為斷自他之煩惱故說;(4)為分別邪正故說;(5)為得聽者最勝故說。不清淨亦有五事︰(1)為利故說,(2)為報而說,(3)為勝他而說,(4)為世報而說,(5)疑而說。
有關說法時應注意之事項,《法華經》卷四〈法師品〉謂,說該經時,應入如來之室,著如來之衣,坐如來之座,亦即以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為衣,諸法空為座。《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謂應具十六事,即(1)時說,(2)至心說,(3)次第說,(4)和合說,(5)隨義說,(6)喜樂說,(7)隨意說,(8)不輕眾說,(9)不呵眾說,(10)如法說,(11)自他利說,(12)不散亂說,(13)合義說,(14)真正說,(15)說已不生憍慢,(16)說已不求世報。
《十住毗婆沙論》卷七〈分別法施品〉謂說法應行四法,即(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2)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之相;(3)得禪定慧,於諸經法隨順無諍;(4)不增不損,如所說行。同書又謂說法者處師子座之四法︰(1)欲昇高座,應先恭敬禮拜大眾。(2)眾中有女人,應觀不淨。(3)威儀視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時,顏色和悅,人皆信受,不說外道經書,心無怯畏。(4)於惡言問難當行忍辱。此外,《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說法儀式品〉,對於說法之儀式亦有詳說。
宣說經典者,除佛之外,尚有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等,合稱五種說人。如佛以無礙辯才教化群生,應時處與眾生機根而能全其化益,或於一座說法中,以一音令異類機根各被利益。佛且遣門下弟子說法門,佛弟子中,富樓那為說法第一。另外,觀世音、地藏等諸菩薩亦變現種種身,隨機說法利導。
又,佛及佛弟子等之說法,通常係於在家者施食供養之後。《釋氏要覽》卷上〈說法〉條載(大正54‧276b)︰「毗婆沙論云︰食竟,上座說法有四事益,(一)為消信施,(二)為報恩,(三)為說法令歡喜,清淨善根成就,(四)在家人應行財施,出家人應行法施。」可見在家眾行財施,出家眾行法施(說法),乃古今之定規。印度諸論師於探究經論深理之時,亦對世俗說法,如龍樹之門人提婆論師,以遍歷各地說法教化、降伏外道而有名。在中國,齋會之時也有說法,稱為唱導。自廬山慧遠以後,行唱導者漸多,如《高僧傳》卷十三〈唱導篇〉曾列出法照,乃至法鏡等十人,《續高僧傳》卷三十及《宋高僧傳》卷二十九亦敘述唱導有名者之事蹟。
◎附一︰〈說聽方軌〉(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說聽方軌,指說法者及聽法者應注意之事項。佛陀之法門係轉迷開悟之要道,因此後世之說者及聽者皆應深加用心。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云(大正15‧43a)︰「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者專精說法,二者一心聽受,是故汝今應說,我當聽受。」
有關說法及聽法之行儀,據《優婆塞戒經》卷二所述,具足法智、義智等八智者,其所說法具足十六事,即時說、至心說、次第說、和合說、隨義說、喜樂說、隨意說、不輕眾說、不訶眾說、如法說、自他利說、不散亂說、合義說、真正說、說已不生憍慢、說已不求來世報。
此外,聽法之人亦應具足十六事,即時聽、樂聽、至心聽、恭敬聽、不求過聽、不為論議聽、不為勝聽、聽時不輕說者、聽時不輕於法、聽時終不自輕、聽時遠離五蓋、聽時為受持讀誦、聽時為除五欲、聽時為具信心、聽時為調眾生、聽時為斷闇根。
依《大法炬陀羅尼經》卷六所說,說法師應具慈愍、愛語、謙下之心。若懷瞋妒心、存勝負,則將獲大重罪;若慈悲說法,則能成大功德,能令佛法久住於世。《無量壽經》卷下亦說明聽法者之資格,謂若無善根,不得聞該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又,道綽《安樂集》卷上根據諸部大乘經說明說聽方軌云(大正47‧4c)︰「於說法者,作醫王想,作拔苦想,所說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聽法者作增長勝解想,作病癒想,若能如是,說者聽者皆堪紹隆佛法,常生佛前。」
◎附二︰〈五種說人〉(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五種說人」謂有五種能說佛法之人。
(一)指佛、佛弟子、仙人、諸天及化人︰《大智度論》卷二云(大正25‧66b)︰「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另淨影《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及善導《觀經疏》〈玄義分〉也提出五種說人,內容均大同小異。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四則更進一步舉例說明,以華嚴的加說、維摩的所說、般若的轉教、法華的領解等是聖弟子所說;諸經文中,梵釋護世的多說經法是諸天所說;方等的婆藪說法是仙人所說;《金光明經》的地神、《法華》的十羅剎等說法是鬼神所說;佛、佛弟子、仙人、諸天隱其本形,現化身說法即是變化說;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說若亦得佛印可即皆名佛說。
(二)指佛、菩薩、聲聞、眾生、器界︰又稱五類說。《華嚴經疏》卷一云(大正35‧506b)︰「今此能說,通三世間,開即為五,謂佛、菩薩、聲聞、眾生及器。」此五者主要在類別《華嚴經》中的能說,如該經〈阿僧祇品〉、〈隨好品〉是佛說;餘會多是菩薩說;〈入法界品〉之初有聲聞說;諸善友等多是菩薩說,亦名眾生說;菩提樹等亦能演說法音,為器界說。
另外,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三〈普賢菩薩行品〉所提的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亦可視為五類說。
(三)指如來、菩薩金剛、二乘、諸天、地居天︰《大日經疏》卷七云(大正39‧649a)︰「大判真言,略有五種,謂如來說,或菩薩金剛說,或二乘說,或諸天說,或地居天說,謂龍鳥修羅之類。」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大品般若經》卷二十四〈四攝品〉;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九、卷五十三、卷五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法苑珠林》卷二十三〈說聽篇〉;《高僧傳》卷十三。
以佛法名相,依轉迷開悟之理所繪製成的遊戲圖。又稱名目雙六或佛法雙六。作此遊戲時,須鋪此圖而以投擲骰子進行。
以近世所流行的「證果增進圖」為例,圖的上方列法身、報身、應身、等覺、金剛心。其次設十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四向四果、無色天、四禪天、六欲天、四洲、鬼眾、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等階次。骰子刻貪、瞋、癡、戒、定、慧六字,出發點設在南贍部洲。法身是最好的落點,若投在無間地獄則不得再投。
此與淨土雙六、道中雙六、官位雙六等,都是為了使幼童學習佛法名目而設的一種遊戲方法。通常淨土雙六、道中雙六都是用畫的,但是佛法雙六則是在三尺見方的紙上劃分區域,配列名目。
禪家有十牛圖雙六,這也可說是佛法雙六的一種。雖然同樣稱為雙六,但所用的盤並不相同。
我國自宋、元年間即開始流行選佛圖;西藏古來也有此種佛法雙六。有人推測這種遊戲方式可能是自印度傳進來的。
參禪參到進退維谷處,請人代下一語,以為撥轉,而得轉身自在,乃至於轉迷開悟。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