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輪印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三種佛眼

(名數)佛眼有三種:一金剛薩埵所變之佛眼尊,瑜祇經說之。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曰:「時金剛薩埵對一切如來前,忽然現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蓮,身作白月暉,兩目微笑,二手住臍,如入奢摩他,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凝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禮敬本出生,於剎那間,一時化作一字頂輪王,皆執輪印,頂放光明,倨傲目視,現大神通,還來禮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二大日所變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智院者是也。大日經曰:「次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晃曜真金色,縞素以為衣,照如日光,正受住三昧。」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大勤勇北,至北維置虛空眼,即毘盧遮那佛母也。」三釋迦所變之佛眼尊,胎藏界釋迦院所圖之能寂母是也。大日經疏五曰:「次於世尊北邊,安置佛眼,亦是釋迦牟尼佛母,此方譯為能寂母也。」此中常為佛眼法而修之者,依瑜祇經所說金剛薩埵變身之佛眼尊也。


九品彌陀

(圖像)阿彌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別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機類所感見,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異。其說基於觀無量壽經。經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彌陀來迎之相,有差別也。後世遂於印契等,說九品之別。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說。觀夫往生禮讚所謂五山毫獨朗寶手印恒分者,其為述彌陀寶手印契從於各品而不同,可知也。日本所傳唐本阿彌陀九品曼荼羅,於中臺安上品上生之阿彌陀佛,於八華安置上品中生以下之八品阿彌陀佛云。其手印古今不同。古圖來迎阿彌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攝取之一印。是合於授手迎接之經文。新圖則上上上中下上之三品,作轉法輪之印。上下中上之二品,作安慰攝取之印。作攝取之印則可。如輪印,密家雖有其說,然不如安慰攝取之為親切也。


九字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術。又名六甲秘祝。即唱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之九字後,畫四縱五橫之直線於空中也。又有縱橫法之稱。此為禳災害制勝利所修之一種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間。抱朴子內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避,要道不煩,此之謂也。」往生論註卷下曰:行師對陳,但於一切齒中,誦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誦此九字,五兵所不中。抱朴子謂之要道者也。或謂此九字之九,為陽之滿數,故以陽數伏陰氣云。蓋此法非佛教之所詮,及後世,以為兵法之秘傳而傳之,又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日本遂有承之者。其作法稍為複雜。手結金剛針印,口唱臨。手結大金剛輪印,口唱兵。結外獅子印,而唱鬥。結內獅子印而唱者。結外縛印唱皆。結內縛印唱陳。結智拳印唱列。結日輪印唱在。結實瓶印唱前。次結刀印,如次畫四縱五橫之形於空中。但線須各為直角,而其各線皆斜於同一方向,亦無妨。或謂九字咒與縱橫法,實為兩事,後人誤合為一。軍林寶鑑上速用篇說縱橫法曰:「正立門內叩齒三十六通,以右手大拇指,先畫四縱,後為五橫訖。即咒曰:四縱五橫,吾今出行。禹王衛道,蚩尤避兵。盜賊不起,虎狼不行,還歸故鄉。當我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畢即行,慎勿反顧。」特佛徒亦用之。


二佛並坐

(術語)法華會座,門三周說法已後,涌出於靈山空中之多寶塔中二佛也。初寶塔涌出在空中,依大眾之請釋迦佛開其塔門,多寶佛全身舍利結跏趺座,結法界定印,其時多寶佛在寶塔中分半座使釋迦佛坐,謂之二佛並座。多寶表法佛及定,釋迦表報佛及慧,並座表法報不二,定慧一如也。此二佛孰左孰右之說,各有異義。但以多寶在左,釋迦在右為正。蓋觀智之法華儀軌,謂為「塔門西開」,則知釋迦未入塔以前,向東而說門,門為因位之法,故向發心之東方而說之。多寶塔表本門之壽量,則塔之門,開於西。本門為果上之法,則或向菩提之西方也。然則法華之曼荼羅曰:東向西中央多寶塔中之二佛中,多寶佛在南方,即左位,結定印,釋迦佛在北方即右位,結轉法輪印,左為定位,右為慧位,顯密之通則也,隨屬於定門之多寶為左位。屬於慧門之釋迦為右位。見法華秘略要鈔三,參照多寶塔條。



(術語)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用指頭作種種之形,以為法德之標幟者。由小指次第數至大指,此為地水火風空之五大。又左手為定,右手為慧,以此左右十指為種種之印相。例如標火德而結火印,標水德而結水印等。菩提心論曰:「身密者,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大日經疏十三曰:「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標幟。以此印故,表示法界之體,即名法界幢也。」補陀落海會軌曰:「左手寂靜故,名理胎藏海。右手辦諸事,名智金剛海。左手五指者,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者,金剛海五智。左手定右慧,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縮則攝取一,開則有數名。左小指為檀,無名指名戒,左中指為忍,左頭指為進,左大指為禪。右小指為慧,無名指為方,右中指為願,右頭指為力,右大指為智。(中略)小指為地,無名為水,中指為火,頭指為風,大指為空。」

又佛菩薩手所執種種之具謂之印,即三昧耶形也。大日經疏二十曰:「印謂所執印,即刀輪索金剛杵之類也。」

又教理之決定者謂之印。如實相印,三法印等。大乘義章二曰:「優檀那者,是外國語。此名為印。(中略)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名印也。」秘藏記上曰:「印決定義也。」

又印章。象器箋十九曰:「毘奈耶雜事云:時有賊來盜僧庫藏,並及私物。為無記驗,苾芻不知何時失物。佛曰:苾芻可畜其印,應用五種物為印,所謂石赤銅白銅牙角。佛言:凡印有二種: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印,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者,刻作骨鎖像或作觸髏形,欲令見時生遠離故。」


大眾印

(物名)一寺公用之印鑑也。毘奈耶雜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眾二是私物。若大眾印可刻轉法輪印像,兩邊安鹿伏跪而住,其下應書元本造寺施主名字。」


尊形

(術語)同尊儀。大日經六曰:「彼二種尊形成就二種事。」

(圖像)金剛智儀軌曰:「其像作黃白色種種莊嚴其身,腰下著白衣,衣上有花文,身著輕羅綽袖之天衣,以綬帶繫腰,朝霞絡身,其手腕以白螺為釧,其臂上之釧,七寶莊嚴,一一手上著指環,都十八臂,面有三目,上二手作說法之相,右第二手施無畏,第三手劍,第四手數珠,第五手微若布羅迦果(名曰子滿果),第六手鉞斧,第七手鉤,第八手拔折羅,第九手寶鬘,左第二手如意寶幢,第三手蓮華,第四手澡罐,第五手索,第六手輪,第七手螺,第八手賢瓶,第九手般若波羅蜜經夾也。」

(圖像)有二樣。降魔之大黑,現忿怒相。施福神之大黑,現愛樂相,忿怒相之形像。三世最勝心明王經謂有一頭二手。慧琳音義謂有一頭八臂。神愷大黑天神法謂有三面六臂。而日本所圖者。皆三面六臂。福神大黑之形像,宜以寄歸傳所記者為本。而日本所行之形像。冠圓帽。負囊。持小槌。踏米袋。又,日本山門有所謂三面大黑者。是彼國古德所創。無經軌可憑。

(形像)瑜祇經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曰:「我今更說秘金剛藥叉形,六臂持眾器,弓箭劍輪印(印鈴也,是此尊之三昧耶形)及薩埵羯磨。五眼布忿怒,三首馬王髻。」秘藏記末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牙菩薩,是寂靜身。」補陀落海會軌曰:「金剛藥叉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即可(可為牙之誤,下脫菩薩二字)是寂靜身(為忿怒形也)。又穢金剛為不空成就佛忿怒,自性輪金剛業也。穢即烏芻澀摩菩薩也。」


[佛光大辭典]
九品彌陀

指九種阿彌陀佛之尊形。由於機類不同,往生極樂淨土者有九品之別,其來迎之佛亦有九品,後世特以印契區別其相。以其佛體有九種,故又稱九體阿彌陀。古圖中,來迎阿彌陀尊之手,皆作安慰攝取之印,是合於授手迎接之經文;新圖則上上、上中、下上三品作轉法輪印,上下、中上二品作安慰攝取之印。此說源自觀無量壽經,謂九品往生之人感彌陀來迎之相有差別之說;至後世遂謂印契有九品之別。我國隋唐時已有此說。如隋朝彥琮之願往生禮讚偈,詳述印契依各品而異;唐武宗時,日僧惠運由我國傳阿彌陀九品曼荼羅抵日。 p142


千輻輪相

指具足千輻輪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又稱足下輪相(巴 hetthā pāda-talesu cakkāni jātāni)、足下千輻輪相、常現千輻輪相、雙足下現千輻輪輞轂眾相。即佛足下紋樣分明之千輻輪寶妙相,其精巧微妙,非妙業天子所能擬造。此相感得之業因,乃佛於過去世為父母、師長、善友乃至一切眾生,往返奔走,作種種供養及布施之事。此相不僅現於足底,亦可見於佛之雙手。又千輻輪相係象徵佛之轉法輪,現於足下,表示遊化諸處之轉法輪;說法時,則顯現於手掌上之轉法輪印,用以指示種種事物;現於齒面,則表示佛說法所宣吐之教理。又自古即有禮拜佛足石之習慣。〔雜阿含經卷四、無上依經卷下如來功德品、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四分律卷五十一〕(參閱「三十二相」507) p743


不動法

(一)密教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為息災增益所修之祈禱法。即依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而修,除十八道行法外,並加修十九種相觀、十四根本契印、十九布字觀等。十九種相觀,即:(一)觀本尊為大日如來之化身,成為如來之使者,執作諸務。(二)觀真言阿、路、唅、[牟*合]四字,表如來之四祕密,三世諸佛由此應現三身,成等正覺。(三)觀常住火生三昧,焚燒一切障垢。(四)觀示現童子形,上承佛敕,侍奉行者,下化眾生,攝持雜類者。(五)觀頂有七莎髻,表七覺分。(六)觀頭左垂一辮髮,表慈悲。(七)觀額有水波皺紋,表憂念六道。(八)觀斜閉左目,表遮掩左道,令入一乘。(九)觀下齒囓咬上唇,露牙,以慈力怖魔。(十)觀口緘閉,滅戲論之語。(十一)觀右手執劍,殺害三毒之惑。(十二)觀左手持索,繫縛不降伏者。(十三)觀喫行者之殘食,表噉食眾生未來之無明習氣。(十四)觀坐大盤石,表鎮攝眾生之重障,令成淨菩提心。(十五)觀色醜青黑,示調伏之相。(十六)觀奮迅怒念,示威猛之相。(十七)觀遍身有迦樓羅炎,表智火之金翅鳥能噉食惡毒有情之龍子。(十八)觀變為俱利迦羅龍王,表智劍能摧滅三毒惡龍。(十九)觀變為矜羯羅、制吒迦二童子,表順正,不順不正。

十四根本印,即觀本尊有根本祕密印(獨杵印)、寶山印、頭密印、眼密印、口密印、心密印、加持印、師子奮迅印、火焰印、火輪印、商佉印、渴誐印、羂索印、三股金剛印等十四種根本印。

十九布字觀,即觀十九種真言布置於行者之支分,以自身成聖尊。即安置頂相真言「曩莫薩嚩怛他孽帝毘藥薩嚩目契毘藥薩嚩他唵阿左攞贊拏欠」於頂上、「歸命企孕」於頭上、「歸命棄」於頭左、「歸命憾」於額、「歸命呬」於兩耳、「歸命怛囉吒」於左右兩眼、「歸命吽」於鼻、「歸命護」於口、「歸命憾」於舌端、「歸命莽」於兩肩、「歸命[牟*合]」於喉、「歸命瞻」於兩乳、「歸命滿」於心、「歸命咤暗」於兩脅、「歸命咤唵」於腰、「歸命咤」於兩髀、「歸命郝」於兩[月*坒]、「歸命憾」於兩膝、「歸命憾」於兩足,以此觀想行者之身成就本尊之各種瑞相,與本尊一體無二。

又依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為安鎮家宅所修之法,稱為不動安宅法、不動安鎮法、不動鎮宅法。

(二)六種阿羅漢之一,九無學之一。指得阿羅漢果中最利根之種性,而不為煩惱所退動者。(參閱「不動法阿羅漢」990) p989


火輪印

為密教常用印相之一,即結火焰形表示火輪之印契。略稱火印。火大表示法性之智火,故又稱智火印。又以火輪常呈三角形,故又稱三角火輪印。行林抄卷四十九(大七六‧三三七下):「次前印以為火印(法界生印,誦字明)變前唅字智心以成不動明王智身,發生迦婁羅炎。」六大印與五輪印中之火大印,及法界生印、囕字觀等,即用此印。印相為左右兩手共結金剛拳,二拇指皆橫置掌中,二食指豎起,其頂端相拄,而結成三角形。 p1501


印相

梵語 mudrā,巴利語 muddā。音譯作母捺羅、慕捺羅、母陀羅、牟陀羅、目陀羅。又作手印、契印、印契、密印、印。即密教用來標示曼荼羅海會中佛、菩薩、天部等諸尊各自之內證三昧及本誓之外相。亦指修行者為相應於諸尊之本誓,以成就三密涉入之境地所結之手印。此外,諸尊所執之器物,亦稱印相。印,信之義;即印可決定、決定不改、標幟之義。顯教多用為印章、捺印、印可之義,密教則多指標幟之義,象徵諸尊內證本誓之功德。又密教所說之印,以廣義而言,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等四曼荼羅皆稱為印;此蓋因四曼荼羅皆為法界標幟之故。狹義言之,則僅指四曼荼羅中之三昧耶曼荼羅,三密中之身密、諸尊之三昧耶身。而於一般密教典籍中,印契或印相一詞多指狹義用法。凡夫眾生之煩惱未斷,若身持本尊之密印,口、意二密亦與本尊相應,則由三密相應加持之力,而與本尊相互涉入,得成就悉地。故印之意義,於密教而言,即指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

在密教之前,印度所行之印契較常用者有:「施無畏印」,乃右手開啟,掌心朝外,舉於肩側之相;「轉法輪印」,乃置兩手於胸側,右掌與左掌相反,左右諸指輕觸之相;「觸地印」,坐相,乃右手向地垂之相,又稱降魔印、破魔印,為佛陀成道時之相;「禪定印」,乃兩手悉展五指,左掌疊於右掌下,呈冥想思惟之相,又作法界定相;「施願印」,乃右手伸展,掌心向外之相,又作與願印、施與印。

密教之印契極多,通常以六種拳與十二合掌為基本印(印母)。又一般修法中,多以十八契印為觀法時之基本印相。關於印相之種類,據大日經卷六本尊三昧品、大日經疏卷二十所舉,印相可分為有相(有形)、無相(無形)二種:(一)有相,即簡別諸相而住於一相;又可分為二種:(1)手印,即諸尊所持之印,如金剛界大日如來之智拳印、胎藏界大日如來之法界定印等。(2)契印,即諸尊所執之器物,亦即標示諸尊本誓之器杖、刀、蓮花等三昧耶形,如觀音之蓮花、文殊之利劍等。(二)無相,即不偏於一相而具足一切相,亦即舉手投足皆為密印之境界。此無相之印相,契達印相之實義,為深祕中深祕之印。關於手印與契印之區別,就淺略而言,結於手上之印,稱為手印;描畫之印相,稱為契印;就深祕而言,手印指諸尊及修行者所結之印相;契印指諸尊之三昧耶形以四種曼荼羅中之三昧耶曼荼羅為印。

又密教中對結印之兩手及十指有特殊之稱呼,一般稱兩手為二羽、日月掌、二掌;稱十指為十度(十波羅蜜)、十輪、十蓮、十法界、十真如、十峰。並將兩手配於金剛界與胎藏界,或配於定與慧、理與智等;將五指配於五蘊、五佛頂、五根、五字、五大等;十指配於十度。列表如右。

此表中之五指配於五大,係根據大日經卷四密印品之說而來。又十指配於十度之順序有二說,一說出自金剛智、善無畏所譯之經論,如上表之十度(一);一說出自不空所譯之經論,如上表之十度(二)。

印相能標示諸尊之內證、本誓,故由一指之屈伸結印,即能令法界震動,凡聖同會。十指代表十法界,為曼荼羅之總體,故將十指屈伸離合可結成任何之印。凡夫眾生雖未斷除煩惱,但所結印相之力用與聖力相等,能驅使諸賢聖及諸天鬼神。又由密印之功力,能使護法之明王善神至修行者之身旁加以護持,並成就所願。由於印相之功用甚大,故於結印時應恭敬慎重,修行者在結印前須先稟承師傳,否則不但所結之印失去功用,又會受「越三昧耶」之重罪。此外,結印修行時,為防止鬼神惡魔之擾亂,故應避免在顯露之處結印,而以袈裟、淨巾、衣端、法衣之袖等遮覆。又印相原為威儀行事上的身體動作,例如說法印,即以手的擺動來結印幫助說明;定印,係將兩手置於趺座之上,以便利心之安定。

印相最早時並無固定軌則,密教興起後,採取印度教之行事而有印相之說,並進一步闡釋印相之意義及利益。印相由於各種儀軌成立時間上之先後差異,及印度、尼泊爾、我國等各地傳承之不同,而產生諸多差異。又密教金剛界、胎藏界兩部曼荼羅諸尊之根本印不一,及依修法儀式而結之印相亦各異,致使印相之種類繁複難計。現今一般所用的佛菩薩之印相較重要者有;金剛界大日如來之智拳印、胎藏界大日如來之法界定印、阿彌陀佛之力端定印(又作彌陀定印)、來迎佛之安慰印、施無畏印、與願印、吉祥印、合掌印等。此外,以同一尊佛菩薩而言,顯教之印相與密教之印相亦時有不同。〔陀羅尼集經卷一、略出念誦經卷一、蘇悉地羯囉經、阿閦如來念誦供養法、毘沙門天王軌、蓮華部心軌、大日經疏卷十三、卷十四〕(參閱「手印」1412) p2231


如來輪菩薩

密教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胎藏圖像中,列於遍知院之菩薩。又作如來法輪菩薩。以轉法輪印明為其自內證,表如來轉法輪之德。形像為豎右掌,舒散五指,左手當胸持蓮花,花上有八輻輪,輪有光焰圍繞,跏趺坐於蓮花上。此尊印明稱為「轉法輪印」。印相為兩手舒五指,左手下覆,右手上仰,兩手以背相合,小、無名、中、食指等八指一一交叉,左手之拇指與右手之拇指指端相合。真言為:南麼三曼多伐折羅赧(namah samanta vajranāj,歸命普遍諸執金剛)伐折羅咀麼句痕(vajrātmakohaj,我是金剛身)。據大日經疏卷九載,此真言具有平等、本誓、除障、警覺等四義。〔大日經卷四密印品〕(參閱「轉法輪印」6620) p2359


佛頂破魔結界降伏印

又作佛頂破魔降伏印。其印契為二無名指及二小指向內反叉,豎二食指,指頭相捻,二中指越二食指上節之背側相拄,二拇指並屈入掌內。此印與大金剛輪印甚為相似。其真言為;唵室唎夜婆醯莎訶。於密教大金真法中,行者以此印契及真言在七處加持,此外,亦常用於護身結界之時,其功德詳載於陀羅尼集經中。昔時釋迦牟尼初成道時,坐於菩提樹下,即先結誦此印言以護身結界、降伏諸魔而成正覺。〔陀羅尼集經卷一〕 p2724


見智身

為密教金剛界法中所結誦之印明。智身,指智法身。即於結誦此印明之前,先結誦現智身之印言,觀現普門總德之金剛薩埵(即智法身),將之引入行者內心,為使智法身與五相觀所成之理法身冥會不二,故於行者自身內,明確觀見智法身,即稱見智身。其印契為:二手外縛,二拇指並入掌中;此印係屬月輪印,二拇指代表金剛薩埵。真言為:唵(oj,歸命)縛日羅薩怛縛(vajrasattva,金剛薩埵)涅哩捨也(drisya,見)。即我見金剛薩埵之意。〔諸儀軌稟承錄卷十三〕 p2999


曼荼羅菩薩

曼荼羅,梵名 Mahā-cakra。音譯摩訶斫羯羅。意譯大輪。此尊以成曼荼羅為本誓,故稱曼荼羅菩薩。列於密教胎藏界現圖曼荼羅虛空藏院下列南方第一位。密號祕密金剛、大輪金剛、輪圓金剛、集起金剛。種子為 (hūj),三昧耶形為輪。其形像為身呈黑色,面為忿怒相,三目六臂,火髮逆立。左右第三手作拳,結小金剛輪印,安置頭頂上。右第一手豎拳置於胸前,持三鈷杵,第二手向右持劍。左第二手豎肘向左持輪,第一手向左垂,屈食指持獨鈷杵之頭,坐於蓮座。〔青龍寺儀軌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中、祕藏記〕 p4406


淨地

(一)為比丘可居住而不犯戒之清淨地。

(二)於密教,特指清淨依報國土所修之觀法。以地若不淨,修法難以靈驗,故須淨地。修法時,常於 (raj,囕)字觀之後結誦此觀法之印明。囕字觀總淨依、正二報,淨地則是特別清淨依報。以字智火燒盡諸不淨,穢土即成密嚴華藏淨土;於心前結淨地之印相「金剛合掌」、「火輪印」,觀想一切法本來遠離塵垢;若結誦此印言即得器界清淨。金剛王念誦儀軌所載印相,以二手如開敷蓮華,稱為淨器界真言印。即以蓮華表示本性清淨之義。真言:羅儒(rajo,塵)波誐多(pagatah,離)薩縛達莫(sarva dharmah,一切法),即一切法離塵垢而寂靜之意。〔三卷本大教王經卷上〕 p4696


轉法輪印

梵語 dharmacakra-mudrā。為象徵轉法輪之印相。此印表以法輪摧破煩惱,使身心清淨。又作法輪印、金剛輪印、說法印、勝願吉祥法輪印。即二手相背,左右八指互相鉤結,綟左拇指入右掌中,以右拇指之指端相拄。大日經卷四密印品謂,凡救世者必轉此輪。在胎藏界法,首結法界性印(淨法界印),次結法輪印。此印可令行者住菩提心、入曼荼羅,故以此印加持五處(額、兩肩、心、喉)。〔大日經卷三轉字輪漫荼羅行品、卷七增益守護清淨行品、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玄法寺儀軌卷上、大日經疏卷十三〕 p6620


釋迦像

指雕畫釋迦牟尼佛之身像。即思慕釋尊人格之偉大而雕畫供奉其像。釋迦像之造立,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觀佛三昧海經卷六等載,佛世時,優填王、波斯匿王均曾為佛陀以純金鑄像,然此等記載恐係後世之傳說。蓋未有佛像以前,印度一般以法輪、菩提樹、舍利塔等象徵佛陀及本生譚圖,至西曆紀元前後,印度犍陀羅地方始出現各種姿態之釋迦佛像,有兩手交合之思惟像、右手結觸地印之降魔像、兩手於胸前結轉法輪印之說法像等。上述皆為坐像。佛傳中最常見者為誕生佛與涅槃像,另有苦行釋迦、出山釋迦等,畫題極為豐富。

據弘明集卷一所載牟子理惑論、梁高僧傳卷一竺法蘭傳等,我國後漢明帝時已有圖寫之釋迦像。又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康僧會傳、廣弘明集卷十五所載東晉支道林之釋迦文佛像讚等,可知三國以降,佛像之造立逐漸風行。苻秦建元二年(366),沙門樂僔於敦煌鳴沙山掘鑿佛龕,為我國鑿窟造像之嚆矢。北涼沮渠蒙遜復於鳴沙山以東之三危山開鑿窟殿,其後漸次增築,達數千窟之多,即所謂敦煌千佛巖,又稱莫高窟。北魏文成帝時,命曇曜於平城西北之雲崗作五大石窟(第十六至第二十窟),獻文、孝文二帝亦相繼開鑿,凡二十窟,大多供奉釋迦佛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遷都洛陽後,於龍門造佛龕,隋、唐繼之,其中亦多釋迦像。

初唐以降,密教傳來,同時亦傳入釋迦及釋迦曼荼羅之畫法,在胎藏界曼荼羅中為天鼓雷音如來,配於中臺八葉院北方,又為東方釋迦院之主尊。其中,中臺八葉院之形像呈黃金色,左手作拳,仰置臍下,伏右掌,安於膝上,坐寶蓮華,即毘盧遮那法身住離熱清涼、寂定之相;以置於中臺,故稱第一重釋迦。釋迦院之形像呈真金色,著乾陀色袈裟,左手執袈裟一角,右手豎指,以姆指、無名指為輪相持,坐白蓮華臺,即毘盧遮那說自內證法門之說法相;以別置於東方第三重,故稱外三重釋迦。又敦煌千佛洞自北魏迄唐宋諸代間,屢有增築,其中,第一二○N洞(依伯希和之編號)正面龕中置有中印度式之釋迦佛像;第一一一洞置有兼採中印、北魏樣式之釋迦與多寶佛並坐之像。史坦因亦嘗於此地發現繡造靈鷲山說法圖與絹本著色釋迦說法圖等。〔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卷二、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高僧法顯傳、弘明集卷十一、釋迦譜卷三、梁高僧傳卷一、卷十三、洛陽伽藍記卷四、大唐西域記卷二、卷四至卷六、法苑珠林卷十三、卷十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八、J. Fergusson:Tree and Serpent Worship; A. Cunningham: The Stūpa of Bharhut〕 p683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七支結護

密教的供養法之一,由七個印言構成。結護是結界護身的意思。密教以為,不先結界護身就行念誦,將招致魔等所障害,因此須作簡單的結護再行念誦;此法即是最簡略之法。

所謂七支結護,即︰

(1)結入佛三昧耶印︰謂將菩提心種子託於佛的聖胎中。

(2)結法界生印︰謂聖胎具足,生在佛家。

(3)結轉法輪印︰謂既生在佛家,則可傳習三密二利之事業。藉以上三印信,行者自身成就諸功德,等同如來。

(4)結不動尊的劍印︰以此印順逆四方四隅天地,辟除結界,除去外界諸魔,加持自身五處。

(5)結如來鉤印(大鉤召印)︰召請諸尊聖眾,隨力分舉行事供養。

(6)結虛空藏轉明妃印︰作無盡之理供養。

(7)結誦環金剛甲的印明︰被大悲之甲胄,辟諸障,滿足念誦,成辦諸事。

〔參考資料〕 《七支念誦隨行法》。


不動法

密宗的修法之一。指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為除疫癘或延壽而修的法。此係根據《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所說,在十八道行法之外,加上十九種相觀、十四根本契印、十九布字觀而成。所謂十九種相觀,即︰

(1)觀想本尊是大日如來的化身,成為如來使者,執作諸務。

(2)觀想真言阿、路、口含、牟含四字,表如來之四祕密,三世諸佛從此四字應現三身,成等正覺。

(3)觀常住火生三昧,焚燒一切障垢。

(4)觀現童子形,身卑肥滿,上承佛敕,侍奉行者,下化眾生,攝持雜類者。

(5)觀頂有七莎髻,表七覺分。

(6)觀頭左垂一辮髮,表慈悲。

(7)觀額有水波皺紋,表憂念六道。

(8)觀左目斜閉,表遮掩左道令入一乘。

(9)觀下齒囓上唇,露牙,以慈力怖魔。

(10)觀緘閉其口,表滅戲論之語。

(11)觀想右手執劍,表殺害三毒之惑。

(12)觀想左手持索,表繫縛不降伏者。

(13)觀喫行者之殘食,表噉食眾生未來之無明習。

(14)觀坐大盤石上,表鎮壓眾生之重障,令成淨菩提心。

(15)觀想色醜青黑,示調伏之相。

(16)觀想奮迅怒念,示威猛之相。

(17)觀遍身有迦樓羅炎,表智火之金翅鳥能噉食惡毒有情之龍子。

(18)觀變成俱力迦羅龍王,表智劍能摧滅三毒惡龍。

(19)觀變成矜迦羅、制吒迦二童子,表示順正、不順不正者。

十四根本印指觀本尊的根本祕密印(獨杵印)、寶山印、頭密印、眼密印、口密印、心密印、加持印、師子奮迅印、火焰印、火輪印、商佉印、渴誐印、羂索印、三股金剛印等十四種根本印。

十九布字觀則指將十九種真言布置在行者的支分上,以自身成聖尊;即先將頂相真言「曩莫薩嚩怛他孼帝毗藥薩嚩目契毗藥薩嚩他唵阿左攞贊拏欠」安置於頂上,次將「歸命企孕」安於頭上,「歸命棄」安於頭左,「歸命憾」安於額上,「歸命呬」安於兩耳,「歸命怛囉吒」安於左右兩眼,「歸命吽」安於鼻,「歸命護」安於口,「歸命憾」安於舌端,「歸命莽」安於兩肩,「歸命𤚥」安於喉,「歸命瞻」安於兩乳,「歸命滿」安於心,「歸命咤暗」安於臍,「歸命咤唵」安於兩脇,「歸命咤」安於腰,「歸命郝」安於兩髀,「歸命憾」安於兩膝,「歸命憾」安於兩足,以此觀想行者之身成就本尊之各種瑞相,與本尊一體無二。

上述十九種真言,依諸派的不同而有異。又,據《阿娑縛抄》卷一一六〈不動可修此法事〉所述,在歲末的止雨法之中也當修此法。

另外,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用八千枚乳木修護摩之儀式,稱為八千枚護摩供或燒八千枚供。《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云(大正21‧5a)︰
「復說無比力聖者無動心,能成辦一切事業之法門。菜食作念誦,數滿十萬遍,斷食一晝夜,方設大供養,作護摩事業,應以苦練木兩頭搵蘇燒,八千枚為限。已成初行滿,心所願求者皆悉得成就。」

又,以不動明王為本尊,為安家鎮宅而修之法,稱不動安宅法、不動安鎮法或不動鎮宅法。《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云(大正21‧27a)︰「若有凶宅恐懼之處,或有官事逼惱者,當一心誦根本咒,(中略)但淨室中結界護身,繫心不動使者,專念不絕。」

〔參考資料〕 《不動明王念誦次第》;《要尊道場觀》卷上;《別行》卷五;《行林》卷四十九~五十一;《厚造紙》;《傳受集》;《薄雙紙二重》卷七;《幸心鈔》卷上;《祕鈔問答》卷十一(本)。


五佛

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五方佛、五聖,或稱五禪定佛(pañca dhyāni-buddhāḥ)。指密教中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有金剛界五佛與胎藏界五佛之別。

金剛界五佛,即毗盧遮那(Vairocana)、阿閦9a39(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ṁbhava)、阿彌陀(Amitabha)、不空成就(Amogha-siddhi)。此五佛居於金剛界曼荼羅中央的五解脫輪。其中,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於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手握拳置於脇部,右手下垂觸地,位於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手握拳安於臍部,右手向外結施願印,位於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於西方。不空成就佛身亦呈金色,左手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於北方。此五佛之種子字依次為「鍐」(vaṃ)、「吽」(hūṃ)、「怛落」(trāḥ)、「紇哩」(hrīḥ)、「惡」(aḥ)。

胎藏界五佛,即大日、寶幢、開敷華王、無量壽、天鼓雷音;亦即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中的五佛。其中,大日如來位於中央,身呈黃金色,結法界定印。寶幢如來在東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於脇部,右手結觸地印。開敷華王如來在南方,身呈黃金色,結離垢三昧。無量壽如來在西方,身亦呈黃金色,結彌陀定印。天鼓雷音如來在北方,身呈赤金色,為入定之相。種子字依次為「噁」(āḥ)、「阿」(a)、「阿」(ā)、「暗」(aṃ)、「惡」(aḥ)。

蓋金剛界為果曼荼羅,表智;胎藏界為因曼荼羅,表理,故五佛的種子字與色相等雖然不同,其體則無差別。即大日如來與阿彌陀如來在胎金兩界中,名稱相同;而胎藏界的寶幢如來、開敷華王如來、天鼓雷音如來依次相當於金剛界的阿閦如來、寶生如來、不空成就如來。

此五佛又名五智如來、五智佛,乃因其為法界體性智等五智所成。五佛配於五大、五方等,此有兩傳。即︰

(1)不空三藏依本有門胎藏之義,以中因為宗,故順世間五行之配例,以地大配中央大日,水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西方阿彌陀,空大配東方阿閦。

(2)善無畏三藏則依修生金剛界之義,以東因為宗,故以地大配東方阿閦,水大配西方阿彌陀,火大配南方寶生,風大配北方不空成就,空大配中央大日。此二義原係兩部之宗義,故互相通用而不偏廢。

約體大之曼荼羅言之,五佛乃大日所具的五智五佛,為本有的五大。約體相合論之曼荼羅言之,則大日乃本有的總德,為體大之位。四佛即四曼相大,乃自大日流出之修生別德。就五佛是五智輪自性論而言,般若菩薩、金剛薩埵、金剛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金剛牙菩薩依次為五佛之正法輪,不動尊、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順次為五佛之教令輪。

西藏所傳五佛,稱為五禪定佛,即住於淨土而化現人身佛的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牟尼與彌勒。此五佛生在人間化度眾生。以普賢、金剛手、寶手、蓮華手、一切手為五法子禪定菩薩,其於人身佛入滅後擔當起度生濟世之事。

此外,《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二以五明妃代表五佛的五位,即東方帝釋方安金剛明妃,南方焰魔方安遨哩明妃,西方水天方安嚩哩明妃,北方酟尾羅方安金剛拏吉尼,中央安無我明妃。此與尼泊爾所傳類似。另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載,五佛為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此與上述所說之五佛不同。

◎附一︰《西藏密教研究》第五章(摘錄)

獨特的密教五佛,是以大日如來為首的五尊佛。關於密教五佛的成立與展開,松長有慶博士曾作過研究,據松長有慶博士所說︰此五佛是直承自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第十六冊)和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第十五冊)所說的下表四佛。


┌──┬────┬──────┐
│方位│佛 名│佛 國 土│
├──┼────┼──────┤
│東方│阿門佛 │妙喜國土 │
├──┼────┼──────┤
│南方│寶相佛 │歡喜國土 │
├──┼────┼──────┤
│西方│無量壽佛│極樂國土 │
├──┼────┼──────┤
│北方│微妙音候│蓮華莊嚴國土│
└──┴────┴──────┘


此二經的四佛思想,來自從空間方面擴大解釋佛陀的多佛思想,或者是伴此而起的多佛國土思想。其後,經過《一字佛頂輪王經》和《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等的過渡經典,直到《大日經》,出現解釋法身的中央大日如來,多佛思想乃轉變成統一的宇宙觀。

這種傾向,完成於瑜伽部密教的中心經典《初會金剛頂經》(別稱《真實攝經》,Tatt-vasaṃgraha),五佛即以大日如來為中尊而形成的密教世界。茲以《初會金剛頂經》以及相關的經軌(如︰阿難陀格爾巴的註釋等)所說的圖像為準,列表如下︰


┌────┬──┬──┬──┬────┬───┬────┐
│五 佛│部族│方位│色身│ 印 │ 座 │三昧耶形│
├────┼──┼──┼──┼────┼───┼────┤
│ 大日 │如來│中央│ 白 │(智拳)│ 獅子 │(法輪)│
│ │ │ │ │ 覺勝 │ │ 佛塔 │
├────┼──┼──┼──┼────┼───┼────┤
│ 阿門 │金剛│ 東 │ 青 │ 觸地 │ 象 │ 金剛杵 │
├────┼──┼──┼──┼────┼───┼────┤
│ 寶生 │ 寶 │ 南 │ 黃 │ 與願 │ 馬 │ 寶 │
├────┼──┼──┼──┼────┼───┼────┤
│ 阿彌陀 │蓮華│ 西 │ 赤 │ 禪定 │ 孔雀 │ 蓮華 │
├────┼──┼──┼──┼────┼───┼────┤
│不空成就│羯磨│ 北 │ 綠 │ 施無畏 │金翅鳥│ 羯磨 │
└────┴──┴──┴──┴────┴───┴────┘


西藏和拉達克完全的繼承瑜伽部密教的五佛,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新的成分,且在無上瑜伽密教成立之時,在思想上,導入「五佛即五蘊,五佛即五煩惱」的教義。

此二種思想,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不是此處所要討論的,此處僅就圖像的變化作一敘述。首先,在瑜伽部密教裏,結智拳印的大日如來,在無上瑜伽密教中,則已變成轉法輪印

第二,在曼荼羅中,金剛部的阿閦佛勢力增大,取代佛部的大日,兩者之間的位置交互相換。

第三,在瑜伽部密教裏,尚未明確地標出各尊的明妃,但在無上瑜伽密教,則有很清楚的規定。


┌────┬──┬────┬────┐
│五 佛│色身│ 印 │ 座 │
├────┼──┼────┼────┤
│ 大日 │白色│轉法輪印│獅子座 │
├────┼──┼────┼────┤
│ 阿門 │青色│觸地印 │象座 │
├────┼──┼────┼────┤
│ 寶生 │黃色│與願印 │馬座 │
├────┼──┼────┼────┤
│ 阿彌陀 │赤色│禪定印 │孔雀座 │
├────┼──┼────┼────┤
│不空成就│綠色│施無畏印│金翅鳥座│
└────┴──┴────┴────┘


其次,在拉達克的事例中,還可見到遺存下來的瑜伽、無上瑜伽的五佛。南姆格爾王朝以後的寺院,沒有瑜伽部密教的五佛,至於屬於《金剛頂經》系統的阿爾齊袞巴等古寺院的曼荼羅,或榭袞巴下的摩崖線刻的五佛,或金銅佛等,可視為壁畫以外的種別。

另外,無上瑜伽密教系的五佛,常被描繪在壁畫上,例如,飛揚袞巴正殿的左壁上,繪有線條清楚,色彩濃厚的五佛,其配列如下表︰

以上五佛,原則上是無上瑜伽密教系的表現方式,大概可從其配列方式推測是以大日為中心。同樣的,拉馬優魯袞巴獅子巖堂的五佛塑像,也是置大日如來於中央,但是,無上瑜伽密教則大都以阿閦佛代替大日如來。拉達克還有二者相當晚期的過渡期圖像。

另外,也有人稱此五佛為「五禪定佛」。這個用語是十九世紀的學者,首先在尼泊爾使用的,其後,B.巴達恰里雅等印度學者也跟著沿用。因此,遂擴展為世界性的用語。但這種稱呼,在第一手資料的梵本中並未發現。因此,能否使用,不得不多作考慮。

◎附二︰神林隆淨著‧歐陽瀚存譯《密宗要旨》第十五章(摘錄)

五佛者︰大日(Mahā-vairocana)、阿閦(Akṣobhya)、寶生(Ratna-saṃbhava)、無量壽(Amitāyus)、不空成就(Amog-ha-siddhi)。其中,大日如來稱為普門尊(Samanta-mukha-pradhāna),餘四佛稱為一門尊(Eka-mukha-pradhāna)。但法界體性智,為大日尊內證之智德,乃至成所作智,為不空成就佛之內證智德。於此五佛五智之關係,法界體性智有如何重要之位置,足可推知。自經典史上觀之,四佛之存在,既已明顯後,大日如來始現於經典中。惟就真言密教之立場,全與此相反,視四佛為大日如來之分身,乃大日如來四智之表現。大日如來之內證,雖為法界體性智,若由四智為此智之表現考之,則五智中,法界體性智為根本,故於五智中為最高之物,厥義甚明。

又五佛之中,大日如來,備具觀照諸法界實相之智德。阿閦佛,備具明了觀見諸法法界種種相之智德。寶生佛,住於無我他彼此差別執情,平等一體之理念,備具觀照萬有種種相之智德。阿彌陀佛,對於普遍眾生界,住於攝取不捨之大慈悲心。不空成就佛,因於濟生利民,而當實際的活動。易言之,真言行菩薩,入於佛果位後,名觀照阿字諸法,本不生際不可得之理之智,為法界體性智。名如實觀照諸法萬有種種相,如實有狀態之智為大圓鏡智。又名照見生佛一如,凡即是佛之妙諦之智為平等智。以攝化利生之智,名妙觀察智。以接於直接所化眾生實行方面之智,為成所作智。在於似此意義之五智中,法界體性智,自為諸法根本之絕對真理,觀照密教所謂阿字本不生不可得之理之大智慧,而可認為精神生活中之基本物者,於佛果之位,此法界體性智為一切精神生活之綜合體,故謂自此根本智(mūla-jñāna),以生出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法門》;《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一;《大教王經》卷三;《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卷一;《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二;《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經》卷三。


作壇法

指密宗建立修法壇場時,所施行的法軌。有七日作壇、一日作壇等種別。關於七日作壇,《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云(大正18‧929a)︰ 「初日以如來性加持自身,及供養警地神,擇地中諸惡物,築令堅實。第二日於壇內掘一肘,不動明加持五寶等,定聖尊位,五佛四菩薩白檀點位。第三日置瓶,不動明加持一百八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遍,然後灑淨。第五日護身供養,以不動或降三世一百八遍,次持地明。第六日夜師弟子沐浴淨衣,詣壇如法供養,與印相應手按中胎,持明一遍一按,乃至七遍。諸尊位亦準。第七日次教弟子,三歸懺悔發菩提心。」

一日作壇法係依據略儀而來,多以觀想為之。於一日中作壇。其法係先前往作壇場地,誦地天真言,觀想除去地中穢物,再結掘地鍬印加持鍬,結作壇印,而後加持泥,其次以小瓶盛五寶、五香、五藥、五穀,而後埋入壇中,然後塗以未落地的牛糞,或其他物品,再以五色粉塗壇,以五色絲纏之。

最簡略的方法,是結誦鍬、馬頭、大金剛輪等三印言而行作壇法。如《作法集》云,阿闍梨若有閒暇,便一一修法。若求簡略,則於就座後,以三印言為之加持。三印言就是鍬印言、馬頭印言、大金剛輪印言。又,依《成蓮院鈔》載,凡有掘地則屬於七日作壇法,若無掘地則多屬一日作壇的水壇。因水壇主要依觀想施行,僅以灑水淨其地,故名。此作法也可通用於大壇或其他壇,但一般僅限用於護摩壇。

〔參考資料〕 《陀羅尼集經》卷十二;《蕤呬耶經》卷上;《大日經疏》卷四;《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梵天擇地法》;《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


波羅浮屠

印尼最大佛教遺蹟。位於爪哇島中部喀多盆地中央,海拔二七0公尺的山丘上。據稱是西元八世紀,室利佛逝帝國崇信大乘佛教的夏倫德拉(Śailendra)王朝所建。其後可能因火山爆發,遭火山灰及岩漿掩埋而在歷史上消失,直到1814年,為英國人拉夫靳斯發現,才又重新出現在世界舞台。

就佛教建築藝術而言,波羅浮屠是一座頗具特色的佛塔。外形有些類似金字塔,大致可分塔底、塔身和頂部三部分。塔底呈方形,周長一二0公尺,底牆高四公尺;下面基石高一點五公尺,寬三公尺,石台上有凸角堡形突出。塔身為五層方形石台,愈往上愈小,每層約後退二公尺,四周設置欄杆構成狹窄的迴廊。頂部由三層圓台組成,從上至下依次有十六、二十四及三十二,總計七十二座的鏤空石砌小佛塔環立,每座佛塔中均安有一尊坐佛。最上層的正中央即覆鉢形大佛塔的所在,直徑十六公尺,高三十五公尺,氣勢雄渾。

上述方形石台的中間四層迴廊,總長二千五百公尺,兩側壁面均佈滿浮雕嵌板。其中,佛典浮雕有一千三百幅之多,裝飾浮雕也有一二一二幅,繞行其間,有如翻閱一部部經典。第一層迴廊的正牆(即內側牆)上,是描繪佛陀一生的故事。第二、三、四層迴廊浮雕的圖案,被認為是描寫善財童子四處參訪,尋求人生真諦的情節。此外,在這些浮雕壁面的上方,並列有四三二座佛龕,每座佛龕中也都安有一尊坐佛。連同圓壇的七十二尊坐佛,五0四尊佛像,主要呈現六種造形,即結觸地印的阿閦如來像、結施願印的寶生如來像、結彌陀定印的阿彌陀如來像、結無畏印的不空成就如來像、結法身說法印的大日如來像、結轉法輪印的釋迦如來像。它們都是印度笈多王朝時代鹿野苑派作風的代表,勻稱、軒昂的身軀洋溢著崇高的氣勢,巧妙精細的造形充分表現出佛教的理念。

1885年,考古學家伊塞爾曼偶然又在波羅浮屠基壇石牆的背後,發現了一六0幅佛典浮雕嵌板,由於它們隱藏在石塊的後面,而備受注目。其產生的原因,至今仍無定論,但以建築學上的解釋最為可信。根據推測,波羅浮屠基壇的地基原先可能過於脆弱,在建造過程中曾經倒塌過,後經緊急補強工作,以致浮雕嵌板完全被埋藏起來。這種說法,可由一六0幅嵌板中約有四分之一尚未完成,並殘留有指示雕刻的文字等得到印證。

此外,波羅浮屠四面的中央,均有階梯直通頂層的圓台;方形石台階梯的攀登處,更設有一道道雕刻華麗的石砌拱門。拱門頂部為一鬼面,下部則分別刻有不同主題的圖案,如第四層迴廊的拱門刻的是天女散花圖。乍看之下,波羅浮屠的造型似乎極為複雜,但若從空中俯視,便可發現它有非常巧妙的對稱結構。由於沒有供奉特定的主佛,加上其實心的內部至今仍是個謎,因此,一般認為波羅浮屠整體應為一專供膜拜的大型佛塔。但部分學者對此卻表示懷疑,而提出他們獨特的論點,其中較著名的有︰

(1)赫尼希的廟堂論︰1924年,德國建築學家赫尼希發表論文指出,波羅浮屠整體並非一供人膜拜的佛塔;由九層石台構成的金字塔形建築的頂端,原先應是計畫做供奉主佛的廟堂,後因施工中變更設計,而成為今日的形狀。

(2)帕曼奇的大佛塔論︰1928年,法國考古學家帕曼奇提出大佛塔說,認為波羅浮屠第六層方形石台和上面圓台的連接部分很不自然,所以第七層以上的部分原先可能是要建造一座大型的佛塔,後因恐地盤無法承受,而變更設計成為現在的形式。帕曼奇同時並發表原始計畫的假想圖。

(3)修塔海姆的佛教宇宙觀論︰1929年,荷蘭考古學家修塔海姆依大乘佛教的理論的「三界說」,認為波羅浮屠是由「欲界」(即基壇部分)、「色界」(即五層方形石台)、「無色界」(即三層圓形石台)三段構成。他並考察波羅浮屠中五0四尊佛像的排列方式,認定最上段的中央佛塔內是第五0五尊,即主佛所在。

(4)戴卡斯帕里斯的十地說︰戴卡斯帕里斯在對八、九世紀(即夏倫德拉王朝時代)的眾多碑文進行研究後,提出了所謂的「十地說」。其中,他對842年刻寫的「馬格蘭碑文」尤為重視,認為碑文中所謂「Bhumisambha-Rabhudara」的廟堂,就是指波羅浮屠本身。又,此複合詞意譯即為「菩薩十地的積善之山」之意。因此,他認為波羅浮屠最高點的中央佛塔應自成一層,亦即波羅浮屠全部共有十層,象徵菩薩成佛前的修行階位「十地」。

〔參考資料〕 N. J. Krom、T. van Erp 《Bara-budur,Archaeological description of Barabudur》。


越三昧耶罪

又作越三摩耶罪。指違越自己的三昧耶(即本誓)之罪。為密宗所謂三種重罪之一。如《大日經》卷四〈密印品〉云(大正18‧30a)︰「若異此者同謗諸佛菩薩。越三昧耶,決定墮於惡趣。」

《大日經疏》卷九云(大正39‧675a)︰
「若菩薩於眾生諸法中,作種種不平等見,則越三昧耶法;若於此平等誓中,作種種限量之心,亦越三昧耶法;諸有所作隨順世間名利,不為大事因緣,亦越三昧耶法;放逸懈怠不能警悟其心,亦越三昧耶法。以越三昧耶故,有種種障生,自損損他無有義利,是故諸菩薩等,奉持此三昧耶如護身命,不敢違越也。」

另依《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十所述,越三昧耶罪又稱越法罪。凡夫但受不修,或濫授祕法予未受五種灌頂者,則受授之兩方皆犯此罪。又,非密宗根器者若閱讀祕密經卷,或未受悉曇之傳授而濫書梵字者,也犯此罪。然犯此罪時,若結誦大金剛輪印明、住無能勝明王三昧、修越三摩耶大事,則罪業得滅。

〔參考資料〕 《金剛王儀軌》;《大日經疏》卷十四;《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一。


鹿野苑

佛陀初轉法輪之地。位於中印度婆羅痆斯國的園林,即今之薩爾那特(Sāranāth)。位在貝那勒斯(Benares)北方六公里。又譯鹿野園、鹿苑、鹿野、鹿野場或施鹿林。具稱仙人住處鹿野苑(Ṛṣipatana mṛgadāva),又作仙人鹿野苑、仙人鹿苑所、仙人之處鹿苑、神仙鹿苑、仙人墮處施鹿林、鹿野苑中仙人所墮處、鹿野苑中仙人住所等,略稱利師、律師或仙人論處、古仙林、仙居、僊面處。《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云(大正2‧167b)︰「此處仙人園鹿野苑,如來於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法輪。」

關於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依《出曜經》卷十四〈道品〉所述,此地為諸仙及得道五通學者遊止之所,並非凡夫住處,故名仙人住處。相傳婆羅㮈國王曾於此地遊獵,群鹿千頭悉入網中。時,鹿王屈膝哀求釋放群鹿。國王遂放群鹿,令其還山而得自安。由此之故,乃號曰鹿野苑。《大唐西域記》卷七所載亦略同於上述。《六度集經》卷三、《大智度論》卷十六及巴利《本生》等所出的尼拘律鹿本生譚,即係發生於此苑之事。故以之為鹿野苑名稱的起源。

又,《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列出多說,略述如次︰一說諸佛是最勝仙人,皆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處。一說諸佛非定於此轉法輪。謂在佛出世時,有佛及聖弟子仙眾住之,然在無佛出世時,亦有獨覺仙住。無獨覺時,則有世俗五通仙人住。以此處恆有諸仙住故名「仙人住處」。一說謂昔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至此處遇退道因緣,一時墮落,故名仙人墮處。一說謂恆有諸鹿遊止此林,故名鹿林。一說謂昔有國王名梵達多,以此林施與群鹿,故名施鹿林云云。

此地在玄奘時代極為發達,依《大唐西域記》卷七〈婆羅痆斯國〉條下所述,可知其地狀勢(大正51‧905b)︰
「婆羅痆河東北行十餘里至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矩,僧徒一千五百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餘尺。(中略)精舍之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來身,作轉法輪勢。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無憂王建也,基雖傾陷,尚餘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餘尺,石含玉潤,鑒照映徹,慇懃祈請影見眾像,善惡之相時有見者,是如來成正覺已初轉法輪處也。」

又說此地附近有五比丘習定處、五百獨覺入涅槃地等。

西元十三世紀左右,由於受到回教徒的入侵與印度教徒的摧毀,此地遂成廢墟。經近代多次考古發掘,有阿育王時代(西元前三世紀中葉)到十二世紀所建之建築,遺址及甚多雕刻出土。其中最古老者,為阿育王所建塔的遺蹟,有塔頂所裝飾的石雕小欄楯,及刻有阿育王法敕的石柱斷片與其石柱上的獅子柱頭。尤其獅子柱頭是印度雕刻史上最早且最優秀的裝飾作品。

其次,阿育王塔遺蹟左方有一群佛立像,係摩突羅(Mathura)所作早期禮拜像的代表作。中有迦膩色迦王三年(二世紀)的紀年銘,而鹿野苑最繁榮的時期,是在西元六至七世紀的笈多朝後期。此時期之石雕優美華麗,佛像以著薄衣為其特徵,屬薩爾那特派之風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傑作為轉法輪印佛坐像,堪稱為印度佛像中最優美且華麗之作。

現今在遺蹟之南建有考古博物館,收藏此地出土古物。另在遺蹟四周,有近人所建的中華佛寺(新加坡華僑李俊承建於1939年)、緬甸佛寺、摩訶菩提協會、印度教古物保存所、耆那教教堂等。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三十九;《大般涅槃經》卷中;《普曜經》卷七;《賢愚經》卷五、卷六;《八大靈塔名號經》;《四分律》卷三十二;《阿育王傳》卷二;《解說西域記》;中村元、肥塚隆合著《印度佛教史論集》;B. Majumdar《A Guide to Sar-nath》;D. R. Sahni《Catalogue of the Museum of Archaeology at Sarnath》。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