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跣行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先[歹*尒]反說文以足親地也從足先聲也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上先典反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保誌

南朝神異僧。一作寶誌。世稱寶公或誌公。金城人(陜西省南鄭縣。一說金陵人),俗姓朱。少即出家,入建康道林寺師事僧儉,修禪業。劉宋‧泰始(465~471)初年,常往來都邑。居處不定,飲食無時,髮長數寸,常執一錫杖跣行街巷。杖頭掛剪刀及鏡,或掛布帛一兩匹。蕭齊‧建元年間(479~482)稍顯異迹,數日不食仍無飢容。時或賦詩,言如讖記,至後皆驗。京土士庶無不歸服。

時,齊武帝謂師惑眾,收建康獄中。及至梁武帝即位,甚加崇禮,嘗下詔曰︰「誌公 迹拘塵垢,神遊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以上。談其隱淪,則遁仙高者。豈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狹一至於此。自今行來,隨意出入,勿得復禁。」師自是多出入禁內。天監三年(504)六月,帝在重雲殿講說,師臨其席,遽然起舞詠五言詩,亦諷國運。五年冬,奏令法雲祈雨。十年四月亦作詩,預讖侯景之亂。嘗授帝以祛除煩惱之法,且頗得貴族或官僚歸信。

師現靈異化眾四十餘年,士女恭事者不計其數。高勾麗王亦聞其令譽,遣使贈綿帽。天監十三年冬在華林園佛堂中示寂,年九十七。敕鍾山獨龍阜,並於其墓側建開善寺,陸倕撰墓誌銘,琅邪王筠撰寺碑,諡「廣濟大師」。後唐莊宗加諡「妙覺大師」;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加號「道林真覺菩薩」;大中祥符五年(1012)贈號「道林真覺大師」;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賜號「慈應惠感大師」;元‧天曆二年(1329)封「普濟聖師菩薩」;清‧雍正十二年(1734)勒封「一際真密禪師」。相傳著有《文字釋訓〉三十卷、《十四科頌》十四首、《十二時頌》十二首、《大乘讚》十首等。後世且傳說保誌係十一面觀音之化身云云。

〔參考資料〕 〈誌公法師墓誌銘〉(《寶華山志》卷七);《高僧傳》卷三〈畺良耶舍傳〉、卷十;《洛陽伽藍記》卷四;《廣弘明集》卷十九、卷二十九;《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下;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牧田諦亮〈寶誌和尚傳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0})。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