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果無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五無間
(名數)八大地獄之第八阿鼻地獄,謂之五無間。有五種之無間故也。一、趣果無間,感此獄之罪業,為順現業或順生業,在造業與受果之間,決無隔他生者。二、受苦無間,受苦無間隔者。三、時無間,時無間斷也。四、命無間,壽命常相續無間斷也。五、形無間,地獄之廣有八萬由旬,身形亦有八萬由旬,無些少空處也(大部補註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論為標列此五無間之義。然檢成實論唯有初一義,無後四義。後四義大乘義章七於無間業舉四義中〔引於無間業下〕,取自後三義也。但彼合時無間與命無間之二為一壽命,此開而為二也。後人不察,和附之皆為成論之說。翻譯名義集,四教儀集註,增輝記等皆然)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曰:「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一、受苦無間,二、身形無間,此二者與上同。三、罪器無間,種種之罪器充滿而無間隔也。四、眾類無間,種種之眾生同一受之而無間隔也,五、時無間,與上同。
(界名)八熱地獄之一。梵云阿鼻旨Avī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墮於此,一劫之間,受苦無間,故名無間地獄。無間有五種之義:一趣果無間,終此身直墮於彼無間隔也。二受苦無間,受苦無間斷也。三時無間,一劫之間,相續而無間斷也。四命無間,一劫之間,壽命無間斷也。五身形無間,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身形徧滿之而無間隙也(此五義,大部補註以為成實論之說而引之,諸師皆傚是,然成實論無此義,於五無間條下辯之)。成實論八曰:「次身受報,故名無間。」(成實論僅此一義耳)。俱舍論十一曰:「此贍部洲下過二萬,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非如餘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無間。(中略)有餘師說,阿鼻旨中無樂間苦,故名無間。」
(術語)有五種之大惡業,此惡業決定受極苦之果,更無餘業餘果之間隔,故名無間業。又造此惡業之人,由此命終定墮地獄中而無間隔,故名無間業。此二義雖有前就法後就人之別,然皆當體得名也。又地獄名為無間,此業能受無間地獄之果,故名無間業,是從果得名也。俱舍論十七曰:「此無間名,為目何義?約異熟果決定更無餘業餘生能為間隔故。此唯目無間隔義,或造此業補特伽羅。從此命終,定墮地獄中無間隔,故名無間。」(此二釋為當體得名)。大乘義章七曰:「此五何故名無間業?釋有四義:一趣果無間,故曰無間。故成實言:捨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無間。二受苦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樂間,因從果稱,名無間業。三壽命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壽命無絕,因從果稱,名為無間。四身形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阿鼻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徧滿。一切人入,身亦昇滿不相障礙,因從果號,名曰無間。」(此四釋前一為當體得名,後三為從果得名)梵Ānantarya。
(界名)阿鼻為地下之牢獄,故曰地獄。在此地下之最底,餘大地獄重疊其上。見俱舍論世間品。止持音義曰:「阿鼻,此云無間。觀佛三昧經云:阿言無,鼻言救。成論明五無間: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形無間,如阿鼻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故。此五無間,乃造五逆業者報之。」
阿鼻地獄(Avīci)(巴),譯為無間地獄,八熱地獄之一。無間,有五義:(一)趣果無間。(二)受苦無間。(三)時無間。(四)命無間。(五)形無間。參閱長阿含第三十經世記經地獄品(佛光二‧七二八)。
為受熱氣苦之地獄的總稱。又作八大地獄、八大捺落迦。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載,南贍部洲下,過五百由旬處有地獄。此地獄有大有小,大則八寒、八熱地獄,小則於每一大獄之四門,各有四小獄,故每一大獄皆有十六小獄;受罪眾生遊於小獄時,其苦轉增,故又稱之為遊增獄。
八熱地獄即:(一)想地獄(梵 Sajjīva),又作等活地獄。此獄中受苦眾生,手生鐵爪,其爪長利,互相瞋忿,懷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墮落;或被斫刺磨擣,想為已死,然冷風吹之,皮肉還生,尋復活起,故稱想地獄。凡犯殺生罪者墮此。(二)黑繩地獄(梵 Kālasūtra),此獄中獄卒,以熱鐵繩絣牽罪人,然後斬鋸,復有惡風吹熱鐵繩,籠絡其身,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故稱黑繩地獄。(三)堆壓地獄(梵 Sajghāta),又作眾合地獄。此獄中有大石山,罪人進入後,山自然合起,堆壓其身,骨肉糜碎,故稱堆壓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者墮此。(四)叫喚地獄(梵 Raurava),謂受罪眾生,既至此獄,獄卒即將其擲入大鑊中,沸湯烹煮,受諸痛苦,號啕叫喚,故稱叫喚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飲酒者墮此。(五)大叫喚地獄(梵 Mahāraurava),謂獄卒既將罪人沸湯烹煮已,業風吹活,又捉向熱鐵中煎熬,痛苦極切,發聲大叫,故稱大叫喚地獄。凡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者墮此。(六)燒炙地獄(梵 Tapana),又作焦熱地獄、炎熱地獄。此地獄以鐵為城,烈火猛燄,內外燒炙,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燒炙地獄。(七)大燒炙地獄(梵 Pratāpana),又作大焦熱地獄、大極熱地獄。謂獄卒將罪人置於鐵城中,烈火燒城,內外俱赤,燒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熾盛;其坑兩岸,復有火山,捉彼罪人貫鐵叉上,著於火中,皮肉糜爛,痛苦萬端,故稱大燒炙地獄。(八)無間地獄(梵 Avīci),又作阿鼻地獄、無救地獄。謂有罪眾生,於此獄中受苦,無有間歇,故稱無間,乃極苦之地獄。凡造五逆罪、誹謗大乘者墮此。
成實論明示五種無間,即:(一)趣果無間,有極重罪者即向彼獄受其果報,無有間歇。(二)受苦無間,謂至彼獄受諸痛苦,無有間歇。(三)時無間,謂至彼獄受苦時節無有間歇。(四)命無間,謂彼地獄壽命一中劫無有間歇。(五)形無間,謂彼地獄受罪眾生,生而復死,死而還生,身形無有間歇。〔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p311
(一)即阿鼻地獄。又作五無間獄。法界有情眾生隨所造業,墮此地獄,受苦報無有間斷。為八大地獄中之最苦處,乃極惡之人所受之果報。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載,此獄以「五事業感」,故稱無間。即:(一)時無間,指歷劫受罪,無時間歇。(二)形無間,指此地獄縱廣八萬由旬(限量),一切有情於中受苦,其身形亦廣八萬由旬,遍滿此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無有間隙。(三)受苦無間,諸有情於劍樹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鋸鑿及剉斫鑊湯等,備受諸苦,無有休歇。(四)趣果無間,不問男子女人、老幼貴賤及天龍神鬼,罪業所感,悉同受之。(五)命無間,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萬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大樓炭經卷二泥梨品、起世經卷四地獄品、翻譯名義集卷二〕
(二)又作五無間業。即: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罪。此五種罪業能招感無間地獄之苦果,故又稱五無間業。(參閱「五逆」1142)p1163
梵語 naraka 或 niraya,巴利語 niraya。音譯作捺落迦、那落迦、奈落、泥梨耶、泥梨。又作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無有。係五趣之一,六趣之一,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七有之一,十界之一,故又稱地獄道、地獄趣、地獄有、地獄界。有下列之分類:(一)八大地獄,又作八熱地獄、八大熱地獄。即等活、黑繩、眾合、叫喚(號叫)、大叫喚(大叫)、炎熱、大焦熱(極熱)、阿鼻(阿鼻旨、無間、八萬)等八大地獄。(二)八寒地獄,即頞部陀、尼剌部陀、頞哳吒(又作阿吒吒)、臛臛婆(又作阿波波)、虎虎婆、媼鉢羅、鉢特摩、摩訶鉢特摩等八寒地獄。
此外,八大地獄各有十六眷屬地獄(即副地獄,又稱十六小地獄、十六遊增地獄),合其大小,總有一三六地獄。另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五所載,屬於無間(阿鼻)地獄之小地獄有十八寒地獄、十八黑闇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機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尖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等十八種之地獄。又無間地獄之「無間」,有趣果無間(謂招受業果不經他世,而於現世即報)、受苦無間(受苦不間斷)、時無間(於一劫中,受苦不間斷)、命無間(受苦之壽命相續不斷)、形無間(眾生之身形與地獄之大小相同而無間隙)等五種無間之意。各類地獄皆由眾生所造各種不同之業因,而招感不同之果報。
有關地獄之位置,有下列三說:(一)長阿含經卷十九、大樓炭經卷二泥品等載,地獄位於大海之周圍,大金剛山與第二大金剛山之間。(二)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地動品載,地獄位於鐵圍山之外,其最狹處為八萬由旬,最廣處為十六萬由旬。(三)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俱舍論卷十一等所載,無間大地獄位於贍部洲之下二萬由旬之處,其餘七大地獄次第重疊於其上,或傍布其側。此外,另有孤地獄及邊地獄,不隸屬於上記之各大小地獄,或位於四洲之中、江河山邊,或位於地下、空中等處。有謂孤地獄即邊地獄,二者僅係名稱不同而已。〔中阿含卷十二天使經、起世因本經卷二、四泥犁經、正法念處經卷五、地藏菩薩本願經地獄名號品、立世阿毘曇論卷六、卷七、卷八、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四、大智度論卷九、卷十六、卷三十、卷三十九、卷六十二〕(參閱「八寒地獄」297、「八熱地獄」311、「十六小地獄」383) p2311
無間,梵名 Avīci,音譯作阿鼻、阿鼻旨。為八熱地獄之第八。位於南贍部洲(即閻浮提)之地下二萬由旬處,深廣亦二萬由旬,墮此地獄之有情,受苦無間。凡造五逆罪之一者,死後必墮於此。無間之義有五,即(一)趣果無間,命終之後,直接墮此獄中,無有間隔。(二)受苦無間,一墮此獄,直至罪畢出獄,其間所受之苦無有間斷。(三)時無間,一劫之間,相續而無間斷。(四)命無間,一劫之間,壽命無間斷。(五)身形無間,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身形遍滿其中而無間隙。
無間地獄與黑繩、等活等諸地獄,各皆有十六小地獄。正法念處經卷十三舉出無間地獄之十六小地獄,即:烏口處、一切向地處、無彼岸常受苦惱處、野干吼處、鐵野干食處、黑肚處、身洋處、夢見畏處、身洋受苦處、兩山聚處、閻婆叵度處、星鬘處、苦惱急處、臭氣覆處、鐵鍱處、十一焰處。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載,阿鼻地獄有十八小地獄,即:十八寒地獄、十八黑闇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機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尖石地獄、十八飲銅地獄。〔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俱舍論卷十一、翻譯名義集卷二〕(參閱「八熱地獄」311) p5122
指五種極惡之行為。又名五逆罪、五無間業、五無間罪或五不救罪。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業,後一為口業。造此五罪必墮無間地獄受苦,故稱五無間罪、五無間業。又因殺父、殺母是違逆恩田,其他三種為背逆福田,故稱五逆或五逆罪。
關於無間業,《俱舍論》卷十七云(大正29‧92c)︰「約異熟果決定,更為餘業餘生能為間隔,故此唯目無間隔義。或造此業補特伽羅,從此命終定墮地獄中,無間隔故名無間。」此外,《大乘義章》卷七舉出四義︰(1)趣果無間,此業捨此生,次生直受果,中無間隔之業。(2)受苦無間,其果一劫間苦苦相續無間斷,由果得名,稱為無間。(3)壽命無間,其果壽命一劫無中絕。(4)身形無間,其果之身形遍滿獄中。
《俱舍論》卷十八另載與五逆同類之五無間同類業,即︰(1)污母及無學尼,(2)殺正定聚菩薩,(3)殺有學聖者,(4)奪僧和合緣,(5)破壞佛塔。此中,污母及無學尼罪同殺母;菩薩恩深如父,殺住定菩薩罪同殺父;有學、無學聖者同是聖福田,殺之罪同殺阿羅漢;奪僧和合緣,謂使僧離散,故罪同破和合僧;眾人敬佛塔似敬佛,故破壞佛塔罪同出佛身血。
此上為小乘五逆之說。
慧沼於《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五,將《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滅業障品〉所載(大正16‧414a)︰「由身語意造無間罪︰惡心出佛身血、誹謗正法、破和合僧、殺阿羅漢、殺害父母。」釋為三乘通說之五逆。又謂依《薩遮尼乾子經》等所載,大乘之五逆為︰(1)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或教人作見他人作心生歡喜。(2)毀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3)逼令沙門還俗,或斷其命。(4)犯小乘五逆之一者。(5)謗無一切善惡業報,長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果報,自作或教唆他人行十惡業。
此大乘五逆又謂複五逆或五根本重罪。此外,出佛身血、弒父、弒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等為七遮罪、七逆、七逆罪。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卷一一九;《成實論》卷八〈五逆品〉;《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優婆塞戒經》卷七;《虛空藏菩薩經》;《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合部金光明經》卷二;《大般涅槃經》卷十九;《阿闍世王問五逆經》;《阿毗達磨發智論》卷十一;長井真琴《南方所傳佛典の研究》。
又稱無間地獄。為八熱地獄之一。阿鼻,梵名avīcī,西藏名mnar-med-pa。又譯阿鼻旨、阿鼻至、阿毗脂、阿毗至、阿毗。意譯為無間。《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云(大正15‧668b)︰「云何名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阿言極熱,鼻言極惱;阿言不閑,鼻言不住。不閑不住,名阿鼻地獄。阿言大火,鼻言猛熱,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獄。」此地獄乃八熱地獄中苦惱最甚者,犯五逆罪及謗法者,即墮此極苦最惡的大地獄。
依《大樓炭經》卷二〈泥梨品〉所述,罪人墮此阿鼻地獄者,眼但見惡色,耳但聞惡聲,口所食但得惡味,鼻所聞唯是惡臭,意所念唯是惡法,且有火焰自東、西、南、北、上、下等六面而來,燒炙於人。彈指之間無有樂,故又稱阿鼻摩訶。又,《翻譯名義集》卷二舉出五無間之說,即︰(1)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2)受苦無間,中無樂故;(3)時無間,定一劫故;(4)命無間,中不絕故;(5)形無間,如阿鼻之相,縱廣八萬由旬,一人或多人,皆遍滿故。
此外,《觀佛三昧海經》〈觀佛心品〉又述及(大正15‧668c)︰「阿鼻地獄縱廣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下十八隔,周匝七重,皆是刀林。(中略)一一隔間有八萬四千鐵蟒大蛇,吐毒吐火。(中略)此城苦事八萬億千,苦中苦者集在此城。五百億蟲,蟲八萬四千嘴,嘴頭火流如雨而下,滿阿鼻城。此蟲下時,阿鼻猛火其焰大熾,赤光火焰照八萬四千由旬。」依此,阿鼻地獄又稱八萬地獄。
〔參考資料〕 《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起世經》卷四;《起世因本經》卷二;《大般涅槃經》卷十一、卷十九;《大智度論》卷十六;《立世阿毗曇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四;《玄應音義》卷六、卷二十四。
八熱地獄之第八。音譯阿鼻或阿鼻旨。依佛典所載,此地獄位於閻浮提地下二萬由旬處,墮此地獄之有情,受苦之狀,在《長阿含經》卷十九有詳細描述(大正1‧124c)︰
「云何名無間地獄﹖其諸獄卒捉彼罪人,剝其皮從足至頂,即以其皮纏罪人身,著火車輪疾駕火車,輾熱鐵地周行往返,身體碎爛皮肉墮落,苦痛辛酸萬毒並至,餘罪未畢,故使不死;是故名為無間地獄。復次無間大地獄有大鐵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中略)罪人在中,東西馳走,燒炙其身,皮肉焦爛,苦痛辛酸,萬毒並至,(中略)其中罪人舉目所見,但見惡色;耳有所聞,但聞惡聲;鼻有所聞,但聞臭惡;身有所觸,但觸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惡法。又其罪人,彈指之頃無不苦時,故名無間地獄。」
此獄與黑繩、等活等八大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即︰鳥口處、一切向地處、無彼岸常受苦惱處、野干吼處、鐵野干食處、黑肛處、身洋處、夢見畏處、身受洋苦處、兩山聚處、吼生閻婆巨度處、星鬘處、苦惱急處、臭氣覆處、鑛鍱處、十一焰處。
依佛典所載,凡造五無間業,或破壞神祠、寺塔,或鬥亂誹謗聖眾者,死後將墮此無間地獄。此間有情,壽量一中劫。
關於「無間」一詞之意義,依《翻譯名義集》卷二所述,共包含五義。即(大正54‧1092a)︰「(一)趣果無間,捨身生報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不絕故;(五)形無間,如阿鼻相,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滿故。」
然《俱舍論》卷十一則僅說二義,即(1)於其中受苦無間;(2)於其中無樂間苦,故名無間。
◎附︰《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摘錄)
問︰如說能取無間地獄果,何故名無間地獄耶﹖答︰此假立名,假立相,不必如名悉有其義。又此地獄,亦名無間,亦名熱鐵猛焰熾然攢射支體,亦名常於六觸處門受諸苦惱,亦名自受業所招苦。復有說者,以於此中,無間無隙,可令樂受暫現在前,故名無間。
問︰餘地獄中,為有歌舞及飲食等喜樂事耶﹖答︰餘地獄中,雖無異熟喜樂,而有等流喜樂。如施設論說︰等活地獄,有時有分,涼風暫吹。或聞如是音聲唱言︰等活等活。時彼有情,忽然還活。支節血肉,平復如本,暫生喜樂。無間地獄,無如是事,故名無間。復有說者,生彼有情,其數甚多,無間無隙,故名無間。此說不然,所以者何﹖上品惡行,生彼地獄。世間有情,不皆能起上品惡行。如要修習上品妙行,方生有頂。世間有情,不皆能起上品妙行,是故生有頂者少。生無間者,亦爾。故彼非說。問︰若爾,云何名無間﹖答︰依異熟果,說名無間。以諸有情,造大惡業,生彼地獄,得廣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廣大。遍彼多處,中無間隙,故名無間。
亦名:無間五種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云五無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