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立行
[佛光大辭典]發起菩提心,修成萬行之意。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下):「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即謂欲於今世得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將所修萬行之功德,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然同集卷下又謂,此心(菩提心)難起,縱令發得此心,終須修信、進、念、戒、定、慧、捨、護法、發願、迴向等十種行,方能進詣菩提。 p4322
為「自力」的對稱。意即自己以外的力量。常用以泛指佛、菩薩等的加被力、加護力。如《菩薩地持經》卷一論及四力時,云(大正30‧890b)︰「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方便力。菩薩自力發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發心,是名他力。」《大寶積經論》卷一云(大正26‧208a)︰「何等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修行力。是中自力者,以自力故,堪樂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自力;他力者,以他所勸令發心,是名他力。」
此外,《十地經論》卷一於列舉二種辯才時,云(大正26‧125b)︰「一者他力辯才,二者自力辯才。他力辯才者,承佛神力故。」因此,佛教宗派之中有自力教、他力教之別。如︰天台、華嚴、禪、法相宗等,均主張依自力獲得解脫,即屬自力教,而淨土宗與日本真宗主張藉他力以成佛,故屬他力教。但是,自力教並非全無佛菩薩的加被力,他力教也絕非完全無需自力。
在往生思想興起之後,國人多以佛的加持力解說他力。如曇鸞《往生論註》卷上在說明龍樹的難易二道時,將其中的易行道解說為依靠佛的願力或加被力以求往生的法門。道綽《安樂集》卷上則以起心立行、願生淨土屬於自力,而說(大正47‧12c)︰「阿彌陀如來光臺迎接,遂得往生,即為他力。」此外,另有智顗、善導、懷感等人,也多將他力的根源歸於諸佛的願力。
〔參考資料〕 《大毗婆沙論》卷四;《往生論註》卷下;《十住毗婆沙論》;《淨土十疑論》;《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淨土論》卷下;米澤英雄《自力と他力の一致點》;曾我量深《他力の救濟》、《他力の大道》。
自力與他力的併稱。又稱自他二力。係入證得果的二種途徑。自力者,依自己的功力;他力者,藉自己以外的佛、菩薩等之力。一般發心修行時,若自己有能力,屬利根者,則用己力修行;若自己無能力,又為鈍根者,則可藉他力修行,如《大毗婆沙論》卷四云(大正27‧18c)︰「現觀邊世俗智有怨敵無勢力,有怨敵故自他地修,無勢力故依他力修。世第一法無怨敵有勢力,無怨敵故唯修自地,有勢力故依自力修。」《菩薩地持經》卷一〈發菩提心品〉云(大正30‧890b)︰「菩薩自力發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發心是名他力。」
在淨土教,以依阿彌陀佛本願,念佛往生淨土者為他力,不依彌陀本願者為自力。道綽《安樂集》卷上云(大正47‧12c)︰「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臨命終時,阿彌陀如來光臺迎接,遂得往生,即為他力。」曇鸞《往生論註》卷下亦辨自他二力之相,云(大正40‧844a)︰
「當復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塗,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遊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此外,聖淨二門中,聖道門主張自力成佛法,淨土門主張他力往生法。
〔參考資料〕 《淨土十疑論》;《略論安樂淨土義》;《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淨土論》卷下;《註淨土十疑論》;《要義問答》;矢吹慶輝《阿彌陀佛の研究》。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