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食行水
[國語辭典(教育部)]ㄈㄨˋ ㄕˊ ㄒㄧㄥˊ ㄕㄨㄟˇ
供給飲食。《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子良敬信尤篤,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賦食行水,或躬親其事。」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蕭子良
南齊武帝之次子。字雲英,世稱竟陵文宣王。少即與天下才學交遊;及長,與兄文惠太子俱歸心向佛。齊‧建元四年(482)四月,造釋迦像一軀。永明元年(483)二月,集名僧於帝畿,設講席於法雲精舍,演玄音亙達六旦夕。五年,任正位司徒,移居雞籠山,集學士於西邸,抄五經為四部一千卷;復招致名僧講論佛法,造經唄新聲。時,請江陵玄暢來京師,又請僧柔住京師上定林寺,與文惠太子共同入室服膺之。七年十月,招集京師之碩學名僧五百餘人於普弘寺,令僧柔及小莊嚴寺惠次講《成實論》。九年,京邑有洪水之患,王乃開倉賑救,並於宅第之北建廨,收容貧病未能謀生者,並供給衣、藥等。
王嘗就山陰惠基問法華宗旨,惠基乃撰《法華義疏》三卷答之;此外,亦常至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即躬執賦食行水等雜役,世人以失太宰之禮而難之,然王未嘗厭倦。又,自書寫大字《維摩經》十四部、細字《維摩經》六部、《妙法蓮華經》十四部、《般舟三昧經》二部、《觀世音經》等。隆昌元年薨,年三十五。
王深通佛教,亦好抄經論。《出三藏記集》卷五〈新集抄經錄〉謂王所抄經,共有三十六部。同書卷十二〈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錄〉亦謂王所集錄者,有《淨住子》二十卷、《華嚴瓔珞》二卷、《諸佛名》二卷、《菩薩決定要行》十卷、《注優婆塞戒》三卷等。世子有巴陵王昭胄,亦深信佛教,有《巴陵王法集》行於世。
〔參考資料〕 《南齊書》卷四十〈武王十七王列傳〉;《出三藏記集》卷十一;《高僧傳》卷八;《三論玄義》;《廣弘明集》卷十六、卷十九;《佛祖統紀》卷六、卷三十六;《釋氏稽古略》卷二;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第二章。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