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隨煩惱四相差別
[法相辭典(朱芾煌)]瑜伽五十八卷六頁云:云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汙心起;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謂無慚、無愧、名通一切不善心起隨煩惱。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隨煩惱,通一切染汙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此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繫。除誑諂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此并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隨煩惱,通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作、睡眠、唯在欲界。又有定地諸隨煩惱。謂尋、伺、誑、諂、惛沈、掉舉、憍、放逸、懈怠等。初靜慮地,有初四種;餘通一切地。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