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封
[國語辭典(教育部)]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ㄧㄥˊ ㄈㄥ
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也作「論功封賞」、「論功行賞」。
(一)ㄌㄨㄣˋ, [動]
1.分析、研議。如:「談論」、「議論」、「討論」。《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2.評定、推斷。如:「論罪」、「以小論大」。《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
3.敘述、陳述。如:「一概而論」、「相提並論」。《淮南子.脩務》:「書傳之微者,唯聖人能論之。」
4.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
5.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告訴乃論」。
6.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唐.李賀〈公莫舞歌〉:「漢王今日頒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
[名]
1.主張、學說。如:「進化論」、「相對論」。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六.藥議》:「世俗似此之論甚多,皆謬說。」
2.文體名。主要以對人或事的議論為內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論也者,彌綸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
ㄌㄨㄣˋ ㄍㄨㄥ ㄈㄥ ㄕㄤˇ
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晉書.卷一○六.石季龍載記上》:「季龍入遼宮,論功封賞各有差。」也作「論功行封」、「論功行賞」。
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ㄧㄥˊ ㄕㄤˇ
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隋書.卷四一.蘇威傳》:「及大業末年,尤多征役,至於論功行賞,威每承望風旨,輒寢其事。」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這春綵,臣等斷不敢受,請留待他時論功行賞。」也作「論功封賞」、「論功行封」。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