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無礙解
[法相辭典(朱芾煌)]成唯識論九卷二十二頁云: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
二解 品類足論七卷五頁云:詞無礙解云何?謂於言詞所有不退智。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四無礙解
(術語)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智度論二十五曰:「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涅槃經十七曰:「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仁王經下曰:「得無礙解,法義詞辯,演說正法。」俱舍論二十七曰:「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法華玄贊二曰:「四辯者,即四無礙解。」
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辯、四無礙智,指四種無礙自在的解智。即:(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樂說無礙解。
即法辯、義辯、辭辯、應辯。法辯即能說諸法名稱;義辯即明諸法義理;辭辯即妙用一切語辭;應辯即知眾生之所欲,說法自在。參閱增一阿含苦樂品第二五六經(佛光二‧七六○)。
又作四無礙解(catu-patisambhidā)(巴)。巴利本(Vibh. vol. 1, p.293)作:「於義之智為義無礙解,於法之智為法無礙解,於其法之辭、說明為詞無礙解,於諸智之智為辯無礙解。」
梵語 catasrah pratisajvidah。略作四無礙、四解、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即:(一)法無礙解(梵 dharma-pratisajvid),又作法無礙智、法無礙辯、法解、法無礙、法辯。謂善能詮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解(梵 artha-pratisajvid),又作義無礙智、義無礙辯、義解、義無礙、義辯。謂精通於法所詮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詞無礙解(梵 nirukti pratisajvid),又作詞無礙智、詞無礙辯、辭無礙智、辭無礙辯、詞解、詞無礙、辭無礙、詞辯、辭辯。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四)辯無礙解(梵 pratibhāna-pratisajvid),又作辯無礙智、辯無礙辯、樂說無礙解、樂說無礙智、樂說無礙辯、應辯。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係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八○載,法、義、詞、辯四無礙解,依次以修習數論、佛語、聲論、因論為加行;或法、詞二無礙解習外論,義、辯二無礙解習內論為加行。又於四無礙解之次第,舉出多說。如主張先起詞無礙解,次起法無礙解,再次起義無礙解,最後起辯無礙解;以先了達世俗之言詞,次了知詞所依之名、句等,其次了知名句所依之義趣,方得於理無礙應機說法。此外,成唯識論卷九認為四無礙解中,初地以上之菩薩僅得其中一部分,第九地得其四,至佛果時,始圓滿完成。〔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品類足論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卷五十、成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法華經玄贊卷三、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四〕 p1778
梵語 sādhumatī-bhūmi。為菩薩十地中之第九地。此地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於力波羅蜜行中,斷除利他門中之不欲行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新譯仁王經卷下、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十地」419) p4895
(一)梵語 apratihata。又作無閡、無碍、無障礙、無罣礙、無所罣礙。謂無障礙。無礙有心無礙、色無礙、解無礙、辯無礙等區別。品類足論卷五載有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大寶積經卷十四舉出三種無礙,(一)總持無所罣礙,略作總持無礙。謂菩薩得大總持(大陀羅尼),不失善法,不生惡法,於一切言語諸法分別知悉無礙。(二)辯才無所罣礙,略作辯才無礙。謂菩薩得大辯才,能隨機說大小乘法,悉皆通達。(三)道法無所罣礙,略作道法無礙。謂菩薩得大智慧,能通達大小乘法與世間語言文字。
新華嚴經卷五十六載,如相迴向位(十迴向之第八)之菩薩有眾生無礙用乃至力無礙用等十種自在作用(十無礙用);同經卷四十六說諸佛具十種無障礙住。此外,華嚴經疏卷一載,毘盧遮那佛身具如下十無礙:用周無礙、相遍無礙、寂用無礙、依起無礙、真應無礙、分圓無礙、因果無礙、依正無礙、潛入無礙、圓通無礙。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載,蓮華藏世界具如下十無礙:情事無礙、理事無礙、相入無礙,相即無礙、重現無礙、主伴無礙、體用無礙、隱顯無礙、時處無礙、成壞無礙。華嚴法界玄鏡卷上有四法界之說,詳述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謂無礙有圓融無礙(萬法圓融,互不障礙)與自在無礙(對一切障礙能自在衝破)二義。又佛之智慧稱無礙智;阿彌陀佛之光明稱無礙光(十二光之一);佛稱無礙人;一乘法稱無礙道。〔大品般若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六、卷七十二、華嚴經疏卷四、卷十一、卷五十六〕
(二)(552~645)唐代僧。俗姓陳,生於成都。十歲至長安,依道安法師出家。天和三年(568)受具足戒。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興法難,師遂隱遁。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復出,住永寧寺。後聽超法師講大智度論,又至長安學十地、阿毘曇等。大業二年(606),至洛陽四方館教授經論。五年,移住莊嚴寺。武德八年,返故居,修無相觀。貞觀十九年示寂,世壽九十四。
(三)(1590~1643)明代僧。歙州人,俗姓王。出家於黃山,依匡廬敬堂學經教。偶謁湛然澄公,悟別傳密旨,乃入湘鄉荊紫山隱居。崇禎十六年示寂,世壽五十四。 p5141
謂憶念宿住事之通力。又稱宿命通。五通之一或六通之一,具云宿住隨念智證通,又稱宿住隨念智通、宿住智通或宿命通證、識宿命通。《集異門足論》卷十五云(大正26‧432c)︰「云何宿住智證通﹖答︰能隨憶念過去無量諸宿住事,謂或一生,乃至廣說,是名宿住智證通。」
此謂憶念過去一生乃至無量劫之自身名姓、壽命、苦樂及生死等事,謂為宿住智證通。
又依《大毗婆沙論》卷一百所述,此智以慧為自性,隨念勢力,能知諸過去生欲色界中自他有漏之五蘊,故名宿住隨念智。此聚中有多法,但念力增故,名為隨念,且此智由色而引發,故唯限欲、色界,不通無色界。依地唯根本四靜慮,亦非近分與無色。此智但憶知曾所更事,不憶未曾更事。又曾所更事有曾見與曾聞二種,如五淨居事為未曾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其餘之欲色界玄遠殊勝難知之事,亦準此而可知。
至於所憶之劫數,在外道、阿羅漢與佛之間,各有其差異,如《大毗婆沙論》卷一百所說,謂外道所憶為二萬劫、四萬劫,乃至八萬劫。《大智度論》卷五謂大阿羅漢及辟支佛為八萬大劫。又,關於此通之修行,《俱舍論》卷二十七云(大正29‧143a)︰
「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此生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憶知中有前一念,名自宿住加行已成。為憶念他,加行亦爾。此通初起唯次第知。慣習成時,亦能超憶。」
◎附︰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第十三〈說神通品〉(摘錄)
(前略)此是依於五蘊次第或以死及結生而憶念。是故欲如是憶念的初學比丘,自乞食回來及食後,獨居靜處,次第的入諸四禪定,並自神通的基礎禪出定,憶念自己完了一切工作之後曾坐於此座。如是應順次的憶念其整天整夜所行的事情,即回溯其敷座,進入自己的臥座所內,收拾他的衣鉢,食時,從村中回來時,在村內乞食之時,入村乞食時,出寺之時,在塔廟及菩提樹的庭園禮拜時,洗鉢時,取鉢時,自取鉢時至洗臉時的一切所行,早晨的一切所行,後夜的行作,乃至初夜的一切行作。上面這些雖然普通人的心也明瞭,但遍作(準備)的定心則極其明瞭。如果在這些事情裏面有任何不明瞭的,則應更入基礎禪,出定之後再憶念。(中略)如是順次的回憶其第二日、第三、第四、第五日的行作。在十日間、半月間、一月間,乃至一年間的一切行作。以這樣的方法而念十年二十年乃至在此生的自己的結生的人,他當憶念在前生的死的剎那所行的名色。智者比丘,只要在第一次,便能離去結生而取前生的死的剎那的名色為所緣。前生的名色既已無餘的壞滅,而生起了其他的(名色),所以那(前生的)處所是阻障如黑暗的,劣慧之人是非常難見的。(中略)他們應該數數入基礎禪,再出定而憶念那(前生的)處所。(中略)
從最後而坐於現在的座起溯至於現世的結生為所緣而起的智,不名為宿住智,只是遍作(準備)定智而已。也有人說這是過去分智,然而他把它當作色界是不適當的,(因為遍作定智是欲界的定)。然此比丘,當他越過了結生而以前生的死的剎那所行的名色為所緣時,則生起意門轉向心,那心滅時,以彼同樣的名色為所緣而速行了四或五的速行心。此中如前所說的前面的(三或四速行心)名為遍作(近行、隨順、種姓)等的是欲界心。最後的(一速行)是屬於色界第四禪的安止心。這時和他的安止心共同生起的智,便是宿住隨念智。與此智相應而念,為「彼於種種的宿住隨念,即一生、二生……乃至憶念一切宿住的形像詳情」。(中略)
宿住智是依於小、大、無量、道、過去、內、外、不可說所緣的八所緣而進行的。怎樣(進行)呢﹖(1)這宿住智隨念於欲界的五蘊之時,是它的「小所緣」。(2)隨念於色界無色界的諸蘊之時,是它的「大所緣」。(3)隨念於過去的自己的和他人的修道及證果之時,是它的「無量所緣」。(4)僅隨念於修道之時,是它的「道所緣」。(5)依此宿命智決定的是它的「過去所緣」。
這裏雖然他心智及隨業趣智也有過去所緣,可是他心智只能以七日以內的過去心為所緣,而且這他心智亦不知其他諸蘊(色受想行)及與(五)蘊相關的(名姓等);又(前面所說的他心智的道所緣)因為是與道相應的心為所緣,故以綺麗的文詞而說道所緣。其次隨業趣智亦只以過去的思(即業)為它的緣。然而宿住智則沒有任何過去的諸蘊及與諸蘊相關的(名姓等)不是它的所緣的;而它對於過去的蘊及與蘊有關的諸法,正如一切智一樣。當知這是它們(他心智、隨業趣智、宿住智)的差別。
(6)(宿命智)隨念於自己的諸蘊之時,是它的「內所緣」。(7)隨念於他人的諸蘊之時,是它的「外所緣」。(8)例如憶念過去有毗婆尸世尊,他的母親是盤頭摩帝,父親是盤頭摩等,他以這樣的方法隨念於名、姓、地與相等之時,是它的「不可說所緣」。當然這裏的名與姓是和蘊連結及世俗而成的文義,不是文字的本身。因為文包攝於聲處,所以是有限的(小所緣)。即所謂「詞無礙解有小所緣」。如是當知宿住智的進行是依於八所緣的。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七;《中阿含》卷五十一〈跋陀和利經〉;《長阿含經》卷九;新譯《華嚴經》卷四十四〈十通品〉;《大智度論》卷二十四、卷二十八;《成實論》卷十六。
瑜伽四十五卷二頁云:云何菩薩所修菩薩四無礙解?謂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門,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法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異相,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義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釋詞,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詞無礙解。又諸菩薩,於一切法,一切品別,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依修所成無所滯礙無退轉智。是名菩薩辯無礙解。
二解 如利他中不欲行障中說。
三解 顯揚四卷六頁云:無礙解者:謂四無礙解。廣說如經。一、法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差別名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二、義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種種相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餘如前說。三、訓詞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訓釋詞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智見性。餘如前說。四、辯才無礙解。謂於一切種一切法通達中,如實覺悟之所引攝無癡見性,及彼相應等持諸心心法。由此行多所行故。
四解 集論八卷四頁云:無礙解者:謂四無礙解。云何法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一切法名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義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相及意趣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訓詞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方言音及訓釋諸法言詞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云何辯才無礙解?謂依止靜慮,於諸法差別無礙具足中,若定若慧。餘如前說。又雜集論十四卷十三頁云:無礙解作何業?謂善說法要,悅眾生心;能絕一切諸疑網故。
五解 無性釋九卷二十五頁云:頌曰: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此頌顯示四無礙解。言所依者,謂諸教法。即契經等。言能依者,謂所詮義。如是二種,皆名所說。所作業故。言智二種,皆是能說。作者作具,等所起故。無礙慧者:謂於此中無退轉智。常善說者:由具四種無礙解故;常能善說。若於所依無礙覺慧;名法無礙。於法異門,無罣礙故。若於能依無礙覺慧,名義無礙。於一切法自相共相,無罣礙故。或於諸法別義意趣,無罣礙故。若於其言無礙覺慧,名訓詞無礙。於諸國土各別境界種種言詞,隨自展轉異想隨說,無罣礙故。或於諸法訓釋言詞,無罣礙故。若於分析諸法智中無礙覺慧,名辯說無礙。於能辯析諸法智中,無罣礙故。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九頁云:問:四無礙解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云何知然?如品類足說:法無礙解云何?謂於名句文身不退轉智。義無礙解云何?謂於勝義不退轉智。詞無礙解云何?謂於言詞不退轉智。辯無礙解云何?謂於無滯應理說及自在定慧中不退轉智。由此故知慧為自性。智即慧故。是謂無礙解自性是我是物是性是相是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無礙解?答:於所知境,通達無滯;名無礙解。謂法無礙解,於名句文身,義無礙解,於涅槃勝義,詞無礙解,於諸方言辭,辯無礙解,於正說及道,以不退智,解無滯礙。有說:於所知境,現見而知;名無礙解。如世於一現見事中,云我於此,解知無礙。有說:此應名深密解。謂解阿毘達磨深密處故。有說:此應名隨應解。謂隨於何境,如應解故。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十二頁云:問:四無礙解加行云何?有說:法無礙解,以習數論為加行。義無礙解,以習佛語為加行。詞無礙解,以習聲論為加行。辯無礙解,以習因論為加行。於此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有說:法詞二無礙解,以習外論為加行。義辯二無礙解,以習內論為加行。如是說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如於一伽他中,應如是說彼名:習如是說,名是法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解彼義;習如是解義,是義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訓彼詞;習如是訓詞,是詞無礙解加行。應如是無滯說;習如是無滯說,是辯無礙解加行。是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十三頁云:問:四無礙解,次第云何?為如說而起?為不爾耶?有說:如說而起。如契經中,先說義無礙解;是故前起。乃至後說辯無礙解;是故後起。謂瑜伽師,為知義故;先起義無礙解。雖已知義;而於名等,未善安布;是故次起法無礙解。雖於名等,已善安布;而於言詞,未能訓釋;是故次起詞無礙解。雖於言詞已能訓釋;而未能無滯應理而說;是故後起辯無礙解。有說:如說而起。如阿毘達磨中,先說法無礙解;是故前起。乃至後說辯無礙解;是故後起。謂瑜伽師,為知名等次第安布;是故先起法無礙解。雖知名等次第安布;而未了所詮義;是故次起義無礙解。後二如前說。有說:不如說而起。謂先起詞,次起法,次起義,後起辯。所以者何?以彼行者,先應了達世俗言詞,次知言詞所依名等,次知名等所依義起。知三事已;方能無滯應理而說。是故詞能引法,法能引義,義能引辯。
成唯識論九卷二十二頁云: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如四無礙解中說。
二解 俱舍論二十七卷八頁云:已辯願智;無礙解者:頌曰:無礙解有四。謂法、義、詞、辯。名、義、言、說道,無退智為性。法詞唯俗智。五二地為依。義、十六,辯、九,皆依一切地。但得必具四。餘如無諍說。論曰:諸無礙解,總說有四。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總說,如其次第,以緣名義言及說道不可退轉智為自性。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緣所詮義,立為第二。緣方言詞,立為第三。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於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義無礙解,十六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為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若唯涅槃名為義者;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辯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緣說道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辯無礙解,於說道中,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施設足論,釋此四言:緣名句文,此所詮義。即此一二,多男女等言別。此無滯說,及所依道,無退轉智,如次建立法義詞辯無礙解名。由此顯成四種次第。有餘師說:詞謂一切訓釋言詞。如有說言:有變礙故名為色等。辯謂展轉言無滯礙。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慣習算計佛語聲明因明為前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如是四種無礙解中,隨得一時,必具得四。非不具四,可名為得。
瑜伽三十八卷二頁云:如是菩提、名為最勝。七種最勝共相應故。由是因緣,於諸菩提,最為殊勝。云何名為七種最勝?一者、所依最勝。二者、正行最勝。三者、圓滿最勝。四者、智最勝。五者、威力最勝。六者、斷最勝。七者、住最勝。由諸如來、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莊嚴其身;故名所依最勝。由諸如來、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義利利益安樂、而行正行;故名正行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種圓滿。謂戒圓滿、見圓滿、軌則圓滿、淨命圓滿、皆悉成就;故名圓滿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訓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皆悉成就;故名智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如前所說六種神通、皆悉成就;故名威力最勝。由諸如來、無上無等一切煩惱習氣永斷,及一切所知障永斷,皆悉成就;故名斷最勝。由諸如來、多住無上無等三住。謂聖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勝。當知此中,空無願、無相住、及滅盡定住、是名聖住。四種靜慮、四無色定、是名天住。四種無量,是名梵住。於此三住中,如來多住四最勝住。謂於聖住中,多住空住,滅盡定住。於天住中,多住無動第四靜慮住。於梵住中,多住大悲住。由是如來、晝夜六時,晝三夜三;常以佛眼、觀察世間、誰增誰減。我應令誰、未起善根、而種善根。廣說乃至我應令誰、建立最勝阿羅漢果。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