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詖行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ㄅㄧˋ ㄒㄧㄥˋ
偏頗不正當的行為。《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國語辭典(教育部)]
曲學詖行

ㄑㄩ ㄒㄩㄝˊ ㄅㄧˋ ㄒㄧㄥˋ
曲,彎曲不直。詖,斜歪不正。曲學詖行指做學問不入正道,行為歪斜不正。宋.陸九淵〈與張輔之〉:「古之所謂曲學詖行者,不必淫邪放僻,顯顯狼狽,如流俗人不肖子者也。」


人心

ㄖㄣˊ ㄒㄧㄣ, 1.人的心地。《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

2.人的意志、感情。《三國演義.第一○回》:「目今人心未寧,頻動干戈,深為不便。」《紅樓夢.第六五回》:「奶奶便有禮讓,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他怎肯干休善罷。」

3.善良的心意。

4.報恩的心意,亦暗指財物。如:「我雖不能每月交補習費,但逢年過節必有一份人心 。」


三聖

ㄙㄢ ㄕㄥˋ
三位聖人:(1) 伏羲、文王、孔子。《漢書.卷三○.藝文志》:「人更三聖。」顏師古注引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 堯、舜、禹。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3) 文王、武王、周公。《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於二代,三聖制法。」唐.顏師古.注:「三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 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漢.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詖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