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言行相詭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ㄧㄢˊ ㄒㄧㄥˋ ㄒㄧㄤ ㄍㄨㄟˇ
說的話和做的事相違悖。《呂氏春秋.審應覽.淫辭》:「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ㄍㄨㄟˇ, [動]

1.責求、要求。《說文解字.言部》:「詭,責也。」《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孟嘗傳》:「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交阯郡界。」

2.違反、違背。如:「言行相詭」。《文選.班固.幽通賦》:「變化故而相詭兮,孰云 預其終始。」

[形]

1.欺詐、狡猾。如:「詭計」、「詭策」。《孫子.計》:「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2.奇異、特殊。如:「詭異」、「詭譎」。《管子.法禁》:「詭俗異禮,大言法行。」《南史.卷五五.康絢傳》:「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或龍形馬首,殊類詭狀,不可勝名。」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