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之略名。
(名數)三部各有主,佛部之主為大日,蓮華部之主為觀世音,金剛部之主為金剛手。見大日經疏十六。又佛部為金輪王佛頂,蓮華部為馬頭觀自在,金剛部為三世勝金剛。見諸部要目。
(名數)三部各有主能生之德之尊,謂之部母。佛部之部母為佛眼尊。蓮華部為白衣觀自在尊。金剛部為忙莽雞菩薩。見諸部要目。部母者非以佛眼等為能生,毘盧遮那等為所生,佛眼主毘盧遮那能生之母之德,故云佛母。餘二亦然。案部母即典藏主也。
(術語)胎藏界曼陀羅十三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羅之中央,有八瓣蓮華開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團心之開敷也。其中臺有大日如來。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薩。總為五佛四菩薩之九尊。中臺大日如來為黃金色,入定印。東方寶幢如來,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開敷華王如來,為黃金色。西方無量壽如來,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目稍閉視下。北方天鼓雷音如來,為赤金色,入定之相也。東南方普賢菩薩,為白肉色,左手執蓮華,上有利劍,火焰圍之。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為黃色,有五髻冠,左手持青蓮華,上有三股之金剛,右手持梵篋。西北方觀自在菩薩,為白肉色,右手執開敷之紅蓮華,西北方慈氏菩薩,為白肉色,左手執蓮華,上有軍持瓶。以上四方四佛為果德,其四菩薩各為其因行也。大日經疏五曰:「正方四方是如來四智,隅角四葉是如來四行。」參照現圖曼陀羅條。
(圖像)安九個訖哩字之曼荼羅也。其曼荼羅於開敷蓮華之中臺並八葉各安彌陀觀音共通之種子訖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現之者,於中臺觀自在菩薩八葉上,各安置阿彌陀佛。觀自在菩薩,左手持蓮華,右手作開華葉之勢,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觀自在菩薩。又於次之八葉,次第安置觀音,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除蓋障,地藏,八大菩薩。內院之四隅,敷列嬉,鬘,歌,舞,四菩薩。外院敷列香,華,燈,塗香,鉤,索,鏁,鈴,八菩薩。是也。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曰:「即入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閉目澄心,觀自身中圓滿潔白,猶如淨月仰在心中。於淨月上,想呬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變成八葉蓮華於蓮華上有觀自在菩薩,相好分明,左手持蓮華,右手作開華葉勢。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華,清淨法界不染煩惱。於其蓮華八葉上,各有如來入定結跏趺坐,面向觀自在菩薩,頂佩圓光,身如金色,光明晃耀。即想此八葉蓮華漸舒漸大,量等同空。即作是思惟,以此覺華照觸如來海會,願成廣大供養。若心不移此定,則於無邊有情,深起悲愍,以此覺華蒙照觸者,於苦煩惱悉皆解脫,等同觀自在菩薩。即想蓮華漸漸收斂,量等己身。」蓋觀自在與阿彌陀,為同一本誓之佛菩薩,觀自在為因位之身,阿彌陀為果位之尊也。今因位之觀自在居中臺,果位之阿彌陀各居八葉上,表彌陀之果,還歸於觀音大悲之因之意也。彌陀之妙果。原為不取正覺之因位願力所成,即於此願之外無果位。示因果之別者,唯約於所化之淨穢。在淨妙佛國土,現彌陀之佛身,在雜染五濁之世界,現觀音之菩薩身。皆不外乎為法身慈悲之化現。又此九字九尊,為心王九識,一切有情身中,有法爾覺悟之大白蓮。是為眾生之自性清淨心。五塵不能穢,煩惱業苦不能染,三毒猛火不能燃之金剛智體也。今開發此眾生本有之大白蓮,於自心中證蓮華藏世界,是為密教淨土往生之相也。
(雜語)三十三身之一。乾闥婆者,帝釋執法樂神名。八部眾之一。觀自在菩薩現種種之身,應入諸國土時亦示此身形。法華經普門品所謂「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首楞嚴經六所謂「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為說法。」是也。補陀落海會軌說其形像曰:「乾闥婆身,頂上有八角冠,身相赤肉色,身如大牛王,左定執簫笛,右慧持寶劍,具大威力相,髮髻有焰鬘冠。」
(術語)千手觀音即千體之觀音也。以之配於二十五有每一有有四十手即四十體之觀音,稱之為五八尊。見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名數)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末會善財童子先於福城之東莊嚴幢娑羅林中,聞文殊說法,依其指導次第南行值諸知識而聞說法。其知識之數,舊華嚴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華嚴加後之知識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則總為五十五人。今舉南詢之智識,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識德生童子與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會上問答,故祇攝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為五十三人。所謂五十三知識也。
德雲比丘Meghaśri一,舊作功德雲,海雲比丘Sā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śā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ṭhita三,彌伽長者Megha四,解脫長者Mukta五,海幢比丘Sāgaradhvaja六,休舍優婆夷Āsā七,毘目瞿沙仙人Bhiṣmottaranirghoṣa八,舊作毘目多羅,勝熱婆羅門Jayoṣmāyata九,舊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āyaṇi十,
舊作彌多羅尼,善見比丘Sudarśana十一,舊作善現,自在主童子Indriyeśvara十二,舊作釋天主,具足優婆夷Prabhñtā十三,舊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ān十四,舊作甘露頂,法寶髻長者Ratnacñḍa-dharmaśreṣṭhin十五,舊作法寶周羅,普眼長者Samantanetra十六,舊作普眼妙香,無厭足王Anala十七,舊作滿足,大光王Mahāprabha十八,不動優婆夷Acala’十九,徧行外道Sarvagāmin二十,
舊作隨順一切眾生,鬻香長者Utpalabhñtigāṁdhika二十一,舊作青蓮華香,婆施羅船師Vairocana二十二,舊作自在,無上勝長者Jayottama二十三,師子頻申比丘尼Siṁhavikrīḍitā二十四,舊作獅子奮迅,婆須蜜女Vasumitrā二十五,鞞瑟氏羅居士Vesāhila二十六,舊作安住,觀自在菩薩Avalakiteśvara二十七,舊作觀世音,正趣菩薩Ananyagāmin二十八,大天神Mahā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āvarā三十,
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舊作婆娑婆陀,普德淨光夜神Samantagambhīraśrivimalaprabhā三十二,舊作甚深妙德離垢無明,喜目觀察眾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āṇojaḥśri三十四,舊作妙德救護眾生,寂靜音海夜神Praśāntarūtasāgaravati三十五,守護一切眾生夜神Sarvanagaraksāsaṁbhavatejaḥśri三十六,舊作妙德守護諸城,開敷樹花夜神Sarvavṛksapraphāllanasukhaṁsaṁvāsā三十七,大願精進夜神Sarvajagadrakṣāpraṇidhānavñryaprabhā三十八,舊作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妙德圓滿夜神Sutejomaṇḍalaratiśri三十九,瞿婆釋種女Gopā四十,
舊作瞿夷,摩耶佛母Māyā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ābha四十二,徧友童子師Viśvāmitra四十三,眾藝童子Silpābhijña四十四,賢勝優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堅固解脫長者Muktāsāra四十六,妙月長者Sucandra四十七,無勝軍長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靜婆羅門Śivarāgra四十九,舊作尸毘最勝,德生童子Śrisaṁbhava五十,
彌勒菩薩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薩Mañjuśri五十二,普賢菩薩Ś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與德生童子對論者有德童女,則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識之下,積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當分之修行)與勝進分(為進上位之修行)之二,則合為一百一十。故經文云:「一百一十知識。」探玄記二十曰:「此是總括前後知識,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勝進分,故有百一十也。」
(CBETA註:原書本條目只有「五十三智識」,然而「五十三知識」方為正確,故另行新增「五十三知識」條目。)
(名數)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末會善財童子先於福城之東莊嚴幢娑羅林中,聞文殊說法,依其指導次第南行值諸知識而聞說法。其知識之數,舊華嚴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華嚴加後之知識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則總為五十五人。今舉南詢之智識,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識德生童子與五十一番,有德童女以在同一會上問答,故祇攝德生童子一人,省去有德童女為五十三人。所謂五十三知識也。
德雲比丘Meghaśri一,舊作功德雲,海雲比丘Sāgaramegha又作伊舍那Iśāna二,善住比丘Supratisṭhita三,彌伽長者Megha四,解脫長者Mukta五,海幢比丘Sāgaradhvaja六,休舍優婆夷Āsā七,毘目瞿沙仙人Bhiṣmottaranirghoṣa八,舊作毘目多羅,勝熱婆羅門Jayoṣmāyata九,舊作方便命,慈行童女Maitrāyaṇi十,
舊作彌多羅尼,善見比丘Sudarśana十一,舊作善現,自在主童子Indriyeśvara十二,舊作釋天主,具足優婆夷Prabhñtā十三,舊作自在,明智居士Vidvān十四,舊作甘露頂,法寶髻長者Ratnacñḍa-dharmaśreṣṭhin十五,舊作法寶周羅,普眼長者Samantanetra十六,舊作普眼妙香,無厭足王Anala十七,舊作滿足,大光王Mahāprabha十八,不動優婆夷Acala’十九,徧行外道Sarvagāmin二十,
舊作隨順一切眾生,鬻香長者Utpalabhñtigāṁdhika二十一,舊作青蓮華香,婆施羅船師Vairocana二十二,舊作自在,無上勝長者Jayottama二十三,師子頻申比丘尼Siṁhavikrīḍitā二十四,舊作獅子奮迅,婆須蜜女Vasumitrā二十五,鞞瑟氏羅居士Vesāhila二十六,舊作安住,觀自在菩薩Avalakiteśvara二十七,舊作觀世音,正趣菩薩Ananyagāmin二十八,大天神Mahādeva二十九,安住地神Sthāvarā三十,
婆珊婆演底Vasanti(Vasantavayanti),三十一,舊作婆娑婆陀,普德淨光夜神Samantagambhīraśrivimalaprabhā三十二,舊作甚深妙德離垢無明,喜目觀察眾生夜神Pramuditanayanajagadvirocanā三十三,普救妙德夜神Samantasattvatrāṇojaḥśri三十四,舊作妙德救護眾生,寂靜音海夜神Praśāntarūtasāgaravati三十五,守護一切眾生夜神Sarvanagaraksāsaṁbhavatejaḥśri三十六,舊作妙德守護諸城,開敷樹花夜神Sarvavṛksapraphāllanasukhaṁsaṁvāsā三十七,大願精進夜神Sarvajagadrakṣāpraṇidhānavñryaprabhā三十八,舊作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妙德圓滿夜神Sutejomaṇḍalaratiśri三十九,瞿婆釋種女Gopā四十,
舊作瞿夷,摩耶佛母Māyā四十一,天主光天女Snrendrābha四十二,徧友童子師Viśvāmitra四十三,眾藝童子Silpābhijña四十四,賢勝優婆夷Bhadrottama四十五,堅固解脫長者Muktāsāra四十六,妙月長者Sucandra四十七,無勝軍長者Ajitasena四十八,寂靜婆羅門Śivarāgra四十九,舊作尸毘最勝,德生童子Śrisaṁbhava五十,
彌勒菩薩Maitreya五十一,文殊菩薩Mañjuśri五十二,普賢菩薩Śamantabhadra五十三,已上五十三人加文殊與德生童子對論者有德童女,則為五十五人,在此五十五知識之下,積修行之功。各有自分(其位當分之修行)與勝進分(為進上位之修行)之二,則合為一百一十。故經文云:「一百一十知識。」探玄記二十曰:「此是總括前後知識,有五十四位,分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即為五十五人。各有自分勝進分,故有百一十也。」
(CBETA註:原書本條目為「五十三智識」,然而「五十三知識」方為正確,故新增本條目。)
(術語)蓮華三昧經謂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體性智之身業為毘廬遮那佛,口業為普賢菩薩,意業為不動金剛。二、大圓鏡智之身業為阿閦佛,口業為文殊師利菩薩,意業為降三世金剛。三、平等性智之身業為寶生佛,口業為虛空藏菩薩,意業為軍荼利金剛。四、妙觀察智之身業為阿彌陀佛,口業為觀自在菩薩,意業為六足金剛。五、成所作智之身業為釋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業為金剛業菩薩,意業為摩訶藥叉金剛。此三者即如其次第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輪身也。瑜祇經曰:「金剛界徧照如來以五智所成四種法身,於本有金剛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廣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約別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閦寶生彌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實義可思之。」
(名數)大日所說之五位三昧也。見五位三昧條。
(名數)一一善知識於法門身真實相中,心住於緣,不生妄想戲論,是等持之義也。如入阿字門,一念法界,是毘遮那三昧也。於蓮華印,一心不亂,是觀自在三昧也。於金剛慧印,一心不亂,是秘密主三昧也。乃至釋梵之諸尊各於一法界門得自在,若於彼解脫身一緣不亂,名為淨天眼三昧。若於大悲藏雲海中,一心不亂,名為普眼三昧,亦名普現身三昧。見大日經疏六。
(名數)一壽命自在,菩薩成就法身之慧命,了無生死壽夭,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但為度脫有情,以諸方便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所罣礙也。二生自在,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處,天宮非樂,地獄非苦,去住無礙也。三業自在,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能,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之行業,但為利他而縱任無礙也。四覺觀自在,麤心曰覺,細心曰觀。菩薩或修禪觀之行,或起利生之行,雖有思惟,然離諸散亂,隨願度生,平等無礙也。五眾具果報自在,菩薩因行深廣,果報殊勝,於一切所須之具,不假經營,自然周具,心無染礙也。見大寶積經六十八。
(物名)又名五彩疊雲。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雲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當於五色雲手。真言唵(引),嚩日羅(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當修五色雲法。其仙雲觀自在菩薩像,相好莊嚴如前說。但右手持五色雲,左手舉上握所著天衣端。畫像已,其印相,左右手為羽,勢作飛相。真言曰:唵嚩日羅(二合),達磨(一),半者路婆銘伽(五色雲),悉馱(引),尾地也(二合),馱羅南(成就明仙者),娑嚩(二合),賀。於山崛寂處作念誦法,滿一萬八千徧已得仙果。」
(書名)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之略名。
(名數)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一、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二、妙吉祥菩薩現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三、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明王,四、慈氏菩薩現作大輪金剛明王,五、觀自在菩薩現作馬頭金剛明王,六、地藏菩薩現作無能勝明王,七、除蓋障菩薩現作不動尊金剛明王,八、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已上菩薩為大日之正法輪身,忿怒身之明王,為大日之教令輪身也。又秘藏記末於上五大明王。見五大明王條。加三大明王而為八大明王。即第六穢迹金剛明王,為不空成就佛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金剛業也。第七無能勝金剛明王,為釋迦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身,慈氏菩薩也。第八馬頭明王,為無量壽之教令輪身,其自性輪身,觀音也。
(經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羅經。一卷,趙宋法賢譯。說觀自在菩薩乃至地藏菩薩八大菩薩之修法。
(名數)般若理趣經說八大菩薩經曰:「所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金剛拳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摩訶薩,虛空庫菩薩摩訶薩,摧一切魔菩薩摩訶薩,與如是等大菩薩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又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說八大菩薩。經曰:「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曼殊室利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又藥師經說八大菩薩。義淨譯之七佛藥師經曰:「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至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玄奘譯之藥師經曰:「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又八大菩薩經說八大菩薩。經曰:「復有八大菩薩摩訶薩。其名曰:妙吉祥菩薩摩訶薩,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慈氏菩薩摩訶薩,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所說與之同,而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又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有八大菩薩各說神咒:一文殊、二虛空藏、三觀世音、四救脫、五跋陀和、六大勢至、七堅勇、八釋摩男也。金剛頂經說八大菩薩,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大金剛。見八大明王條。
(名數)八大金剛明王之略。又曰八大明王。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曰:「八大菩薩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金剛手現降三世,妙吉祥現大威德,虛空藏現大笑,慈氏現大輪,觀自在現馬頭,地藏現無能勝,降一切蓋障現不動,普賢現步擲。」能現者菩薩之正法輪身,所現者明王之教令輪身也。
(名數)有二種:一種:一大悲觀音,二大慈觀音,三師子無畏觀音,四大光普照觀音,五天人丈夫觀音,六大梵深遠觀音也。一種:一千手觀音,二聖觀音,三馬頭觀音,四十一面觀音,五准胝觀音,六如意輸觀音也。大悲等六觀音為天台之義立。摩訶止觀二曰:「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觀世音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飢渴,宜用大慈。師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宜用無畏。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道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稱天人,理則見佛性,稱丈夫。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標王得臣。」(三障者惑業苦)。或謂天台引用陀羅尼雜咒,案陀羅尼雜集七曰:「吉祥神咒,南無觀世音,能施無畏力,一切和雅音,勇猛師子音,大梵清淨音,大慈妙法音,天人大丈夫,能施眾生樂,滅除無明使,濟度生死海。」較諸今之六名,無大悲及大光普照,多和雅,且無對破六道苦之明文。或謂係引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所:「南無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然是僅為五觀音,無大悲,且無對於六道之文。可決為天台之義立也。迨千手等六觀音,盛傳於密部,遂見種種之觀音,密教之徒,舉此六觀音,附於止觀之文。或言唐道邃六字經驗記中列此六觀音,然未得此本,不能詳之。一說,千手等六觀音,與大悲等六觀音相配,出於日本真言宗。二種之六觀音及六道之分配如圖。古德之頌曰:「大悲千地獄,大慈正餓鬼,師子馬頭畜,大光面修羅,天人准泥人,大梵如意天。」其中第二之聖觀音為觀音菩薩之正體,無千手馬頭等異相,故但謂之聖觀音,又云正觀音。新曰聖觀自在菩薩(又作正),是乃法華經普門品所說之觀音,胎藏界右方蓮華部之部主是也。胎藏界中總有四觀音:一為中臺八葉院之觀音,二為觀音院之觀音,三為釋迦院之觀音,四為文殊院之觀音。皆聖觀音也。
(經名)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之略名。
又十一面神咒心經之略名。
又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之略名。
(菩薩)六觀音之一。具十一個顏面之觀音也。依三部經軌,其影像有三種,一耶舍崛多譯之十一面經曰:「善男子善女人!須用白栴檀作觀世音像,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面,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瞋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頂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後著光,其十一面各戴華冠,其華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華,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二玄奘譯之十一面經曰:「若欲造立此神咒者,應當先以堅好無際白栴檀香刻作觀自在菩薩像,長一磔手半,左手執紅蓮華軍持,右臂以掛數珠,及作施無畏手。其像作十一面,當前三面作慈悲相,左邊三面作瞋怒相,右邊三面作白牙上出相,當後生一面作暴惡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諸頭冠中皆作佛身。」三不空譯之十一面經曰:「若欲成就者,以堅好無隙白檀香,彫觀自在菩薩身,長一尺三寸,作十頭四臂。右邊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無畏;左第一手持蓮華,第二手執軍持。其十一面,當前三面作寂靜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上出相,後有一面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來相,頭冠中各有化佛。」右三經中,崛多玄奘之二譯為二臂,不空所翻為四臂也。案左面之瞋相表金剛部,當前之菩薩面表寶部,右面似菩薩面而出利牙者,表蓮華部(其利牙表彌陀之六自在勇猛),後面暴惡大笑之相,表羯磨部,頭上之佛面,表佛部,其左中右之三面,表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數珠表金剛部(其圓者為菩薩之圓明也),軍持表寶部,蓮華表蓮華部,施無畏手表羯磨部。完具此四部者,即佛部也。胎藏界蘇悉地院八尊中之第八尊,以字為種子,以賢瓶為三昧耶形,金剛號為變異金剛也。見胎曼大鈔五。梵Ekādaśamukha。
上經以反下丁禮反梵語觀自在菩薩名也
上莫補反字書云老母也說文云女師也又作姆字同上今案姥即觀自在菩薩部姥陁羅尼名号
亦云補怛洛迦舊云寶陀羅皆梵語楚夏也此云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此花樹其花甚香即南海此岸孤絕山觀自在菩薩所居宮也
上袁月反下方矩反前葉衣觀自在經中已釋
上許良反說文云香芬也正從黍其作[黍/甘]或作薌穀氣也經文從草作萫非本字下儒佳反玉篇云冠纓也爾雅曰褘緌也郭注云香纓也交絡帶繫於體因名褘緌也從糸委聲經文作蕤乃葳蕤藥名也又蕤賓五月律管名案經以[糸*畏][王*風]香緌嚴飾大悲觀自在身也作萫蕤字甚乖經意
音屎梵云摩[邱-丘+(司-(一/口)+井)]〡囉此言雄黃觀自在隨心呪作摩[邱-丘+(司-(一/口)+井)]屎
上烏盍反下古鄧反此云光世音菩薩也即是觀世音菩薩也又按般若心經云阿哩也嚩魯枳諦濕嚩嚕胷地娑怛梅唐言聖觀自在菩薩也
置彌陀、菩薩之通種子 (hrīh,紇哩)於開敷蓮花之中臺、八葉上所建立之曼荼羅。若以形像代種子,則中臺安觀音,八葉各安彌陀,次八葉安觀音、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除蓋障、地藏等八菩薩,內院之四隅布列嬉、鬘、歌、舞四供養,外院有香、華、燈、塗四供養,及鉤、索、鏁、鈴四攝菩薩。蓋八葉上彌陀之妙果為因位願力所成,中臺配置大悲觀自在菩薩,乃顯示果德全分歸入因位之觀音。又於淨妙國土稱阿彌陀佛,於五濁惡世稱觀自在菩薩,此皆不外法身慈悲之化現。〔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參閱「阿彌陀曼陀羅」3682) p133
即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住中臺八葉院之中尊大日如來,及八葉蓮華中之四佛四菩薩。又稱五佛四菩薩、中胎九尊。據大日經卷五入祕密漫荼羅位品載,九尊指大日如來與東方之寶幢如來、南方之開敷華王如來、北方之鼓音如來、西方之無量壽如來、東南方之普賢菩薩、東北方之觀自在菩薩、西南方之妙吉祥童子、西北方之慈氏菩薩。有關經軌所說九尊之身色、座印等,見於安然之觀中院撰定事業灌頂具足支分卷四。(參閱「胎藏界曼荼羅」3935) p146
據大妙金剛經所載,八大明王係指八大菩薩所示現之八大金剛明王,即:降三世、大威德、大笑、大輪、馬頭、無能勝、不動、步擲。八大菩薩則依次為:金剛手、妙吉祥、虛空藏、慈氏、觀自在、地藏、除蓋障、普賢。或謂加入穢積金剛,除去不動明王,稱八大明王,以之為不動之眷屬。或謂不動、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五大明王,加穢積(烏蒭沙摩)、無能勝、馬頭而為八大明王。 p272
全一卷。宋朝法賢譯。又作八大摩拏羅經、大乘八大曼拏羅經。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屬於八大菩薩法,內容係觀自在、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曼殊師利、除蓋障、地藏等八大菩薩之根本心大明。 p272
乃指護持正法、擁護眾生之八尊菩薩。又稱八菩薩。其名稱有種種異說。例如:(一)般舟三昧經揭出:颰陀和、羅憐那竭、橋日兜、那羅達、須深、摩訶須薩和、因坻達、和輪調。(二)藥師經所說:文殊師利、觀世音、得大勢、無盡意、寶壇華、藥王、藥上、彌勒。(三)理趣經揭出:金剛手、觀自在、虛空藏、金剛拳、文殊師利、纔發心轉法輪、虛空庫、摧一切魔。(四)八大菩薩曼荼羅說:觀世音、彌勒、虛空藏、普賢菩薩、金剛手、妙吉祥、除蓋障、地藏,基於此經而修之法,稱為八大菩薩法。此外,七佛八菩薩經、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等亦各有異說。 p273
全一卷。宋朝法賢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在本經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憶念東方之無能勝國善精進吉祥如來、無我國普照如來、善愛國吉祥如來、寂靜藏國印捺囉計都特惹王如來、離塵國喜功德光自在王如來等五佛名號,或書寫讀誦講說,則不墮於惡趣、下賤中,能生長壽天,免於五濁、三災、八難等,能成就最上道。本經名八大菩薩,乃取經首所列八大菩薩之名(妙吉祥、聖觀自在、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除蓋障、地藏)而立。p273
諸經所說八大觀音之名有異,而以如下二說最為普遍,一說為:不空罥索、毘俱胝、十一面、馬頭、忿怒鉤、如意輪、不空鉤、一髻羅剎等八大觀音。另一說為:如意輪、觀自在、得大勢、多羅、毘俱胝、白處、一髻羅剎、馬頭等八大觀音。〔如意輪陀羅尼經壇法品〕 p275
密教十波羅蜜菩薩之一。力波羅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號勇力金剛。位於胎藏曼荼羅虛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肘伸展直豎,手握荷葉,葉上有一獅子。左手握拳插腰,面向右,視所持物。兩足右內左外相交,坐於赤蓮上。印契為二手內相叉,左右中指、食指、拇指皆豎頭相合。其真言為「唵娜麼[寧*頁]母儞帝吽賀賀吽弱」。如結此印,並誦真言三遍,即能滅劣意業種,獲得思擇力與修習力。並可伏諸煩惱,斷諸惑業,於修道時決定勝解,一切天魔惡友不能移易,獲得不退轉之聖果。〔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卷下、祕藏記〕 p321
指十一面觀音之真言,有大、小二咒。大咒為:根本陀羅尼
唵娜羅娜羅
地哩地哩
度嚕度嚕
壹知嚩知者隸者隸
鉢羅者隸
鉢羅者隸
矩蘇銘
矩蘇摩縛隸
壹里弭里
止里止致
惹羅摩跛曩也
跛羅摩秫馱
薩怛縛
摩訶迦嚕尼迦
娑嚩訶。小咒為:唵
嚕雞
入縛羅
紇哩。〔陀羅尼集經卷四、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不空)、十一面神咒心經(玄奘)〕 p323
梵名 Ekādaśa-mukha。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又作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大光普照觀世音菩薩。淵源於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梵 Ekādaśa-rudra),或於西元五、六世紀頃摻入佛教。其十一面之配置有種種不同,又有二臂、四臂、八臂等異。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記載其四臂之像,身長一尺三寸,前三面作寂靜相,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現相,後一面為笑怒相,頂上之一面作如來相。又印度孟買甘赫瑞(Kanheri)石窟安置之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加一面,凡十一面,四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其他二手所持之物不明。
我國山西天龍山第九窟、燉煌千佛洞伯希和第一○二號皆有十一面觀音像,前者二臂,後者八臂。有關示現十一面之意義,依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載,頂上之佛面表示佛果,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瞋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相,見淨業者,發希有讚,勸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改惡向道。
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十一面觀音位列蘇悉地院之最左端。具四臂,本面兩側各一面(忿怒形),其上具五面,其上復有三面。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瓶),右第一手捻小指、食指,第二手捻小指、無名指。祈求十一面觀音,可望除病、滅罪。又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建立之曼荼羅,稱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此外,日本十一面觀音像之較著名者,有藏於聖林寺、觀音寺之天平佛(木心乾漆)等。〔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十一面神咒心經、陀羅尼集經卷四〕 p324
真言行者身上應安布之十五尊。即:(一)觀身如佛形,此乃先以全身為佛身,即理法身。(二)根本命金剛,發心最初金剛薩埵之身,為智法身,攝五佛。(三)釋輪以為座,以帝釋天所住之忉利天為座,此為曼荼羅壇。(四)多羅為二目,以觀音之眷屬多羅為二目。(五)毘俱胝為耳,毘俱胝亦為觀音眷屬,與多羅攝羯磨部四菩薩。(六)吉祥為口舌,文殊以大智轉法輪,又為蓮華部說法門以利菩薩故,以之為口舌。(七)喜戲為鼻端,舉八供養中初之金剛嬉戲菩薩而攝八供養菩薩。(八)、(九)金剛觀自在,以成兩手臂,指以金剛部之金剛業為左臂,蓮華部觀自在為右臂,即此二尊攝金、蓮二部諸尊。(十)、(十一)三世不動尊,以為兩膝腳,即以降三世為右腳,不動為左腳,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十二)心為遍照尊,胸上為大日如來,即以大日如來為五佛心。(十三)臍成虛空眼,臍為身之中心,以表法界之中心,虛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諸佛能生之德,故為臍輪。此尊攝外金剛部二十天。(十四)虛空寶為冠,虛空寶乃寶部之金剛寶菩薩,即虛空藏;寶部表灌頂之德,故為頂。(十五)相好金剛日,金剛日菩薩相好,攝四波羅蜜菩薩。
真言行者以此十五尊而成一身,而此十五尊統攝金、胎兩部之諸尊。上記所述乃攝金剛界三十七尊。〔瑜祇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瑜祇經疏卷下〕 p377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之檀波羅蜜、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等十位菩薩。前五尊以福德莊嚴為本誓,得觀音部之果德,屬千手觀音。後五尊以智慧莊嚴為本誓,得金剛部之果德,屬金剛藏菩薩。觀自在最勝心明王經則除去般若、方便、願、力,加慈、悲、喜、捨,而為十波羅蜜。 p451
又作三金剛觀、三金觀、三吽觀。密教用以滅除身口意三業之罪垢,顯現諸尊功德之修法。其行法之次第,先著座塗香,行護身法之前,行蓮華合掌,於掌、舌、心三處觀想月輪,於月輪上有八葉蓮華,復於其上觀想金剛種子之吽字,復觀想吽字變成表示五智之五股金剛杵,以之斷除身口意之煩惱不淨。〔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軌、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念誦次第〕 p608
六觀音之一。全稱千手千眼觀自在(梵 Avalokiteśvara-sahasrabhuja-locana)。又作千手千眼觀音、千眼千臂觀音、千手聖觀自在(梵 Sahasra-bhujāryāvalokiteśvara)、千臂觀音、千光觀自在、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觀自在。據千手千眼大悲心經載,觀自在菩薩於往昔聞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為利益一切眾生,乃發具足千手千眼之願,而即刻得其身。
諸經所載形像不一,有身作檀金色,一面千臂者;有身作黃金色,半跏坐於赤蓮花上,十一面四十手,前三面呈菩薩相,本面有三眼,右三面白牙向上,左三面為忿怒相,後一面暴笑,頂上一面現如來相者;有身作金色,千臂千眼五百面者。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為二十七面千臂,跏坐於寶蓮花上,千手中有四十(或四十二)臂持器杖。又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千手係表以四十手各濟度二十五有,故千臂非必具足,但有四十手即可,乃表觀音菩薩廣大慈悲之化用,故多以千臂稱之;且各面各手所代表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亦隨各尊本誓之不同而異。
其千眼係於千手之掌中各有一眼。然若為四十手者,則僅有四十眼。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為: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弓、寶箭、軍持(瓶)、楊柳枝、白拂、寶瓶、傍牌、鉞斧、髑髏寶杖、數珠、寶劍、金剛杵、俱尸鐵鉤、錫杖、白蓮花、青蓮花、紫蓮花、紅蓮花、寶鏡、寶印、頂上化佛、合掌、寶篋、五色雲、寶戟、寶螺、如意寶珠、羂索、寶鉢、玉環、寶鐸、跋折羅、化佛、化宮殿、寶經、不退轉金輪、蒲桃,另有加上甘露手而合為四十一手者。各手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等,一一具載於經軌中。
於蓮華部諸尊之中,此尊為最勝之尊,故又稱蓮華王。其種子為 (hrīh),係(ha ra ī ah)四字所合成之字,表示貪(ra)瞋(ī)癡(ha)三毒轉入涅槃(ah)之義。據千手儀軌所載,此尊之根本印係以二手作金剛合掌,手背稍曲相離,二中指相合,二拇指、二小指分開豎直。此印又稱蓮華五古印、九山八海印、補陀落九峰印。其餘經軌另載有二十四種印、二十五種印之說。結根本印時,則誦根本陀羅尼,而有如下四種成就:(一)息災,(二)增益,(三)降伏,(四)敬愛鉤召等。然以其陀羅尼較長,故一般皆誦念小咒,即:唵(oj,歸命)嚩日羅(vajra,金剛)達摩(dharma,法)紇哩(hrīh,種子)。據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等載,誦持此尊之陀羅尼者,可免受飢餓死、惡獸殘害死、樹崖墜落死等十五種之惡死,而得眷屬和順、財食豐足、道心純熟等十五種之善生;或治諸種疾病、蟲毒、難產死產、夫婦和合、延命、滅罪等。
有關此尊之儀軌及圖像等,至唐朝時始傳至我國。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之序所載,武德年中(618~626),中天竺僧瞿多提婆齎來此尊之形像及結壇手印之經本;貞觀年中(627~649),另有北天竺僧以千臂千眼陀羅尼之梵本奉進,後由智通譯成漢文。故有關此尊之信仰,至七世紀已逐漸形成。
近代學者考察此尊之信仰於印度形成之情形,發現於印度神話中,相當於此尊之神格有因陀羅(梵 Indra)、原人(梵 Purusa)、濕婆(梵 Śiva)、毘紐(梵 Visnu)等,此等諸神均有千眼之說。又大教王經卷九亦記載大自在天有千手千面之說。近代學者於西域等地探險,曾發現不少千手觀音畫像之斷片及曼荼羅等。〔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千手觀音姥陀羅尼身經、補陀落海會軌、密教發達志卷二、Le Coq: Die 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 in Mittelasien; A. Stein: The Thousand Buddhas〕 p734
全一卷。唐代不空譯。又稱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觀自在多羅菩薩儀軌經、觀自在菩薩授記經、多羅菩薩儀軌經。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本經乃大本文殊經中觀音授記經之一部分,共分四品。內容敘述自觀音普現色身、授記、右瞳中出現多羅菩薩、講說功德、陀羅尼等,及觀音曼荼羅、護摩、灌頂、供養、大咒、一髻羅剎陀羅尼等。 p765
大吉祥大明,梵名 Mahāśrī-mahāvidya,音譯摩訶室利摩訶微地也。大吉祥表示不染生死、清淨無垢蓮花三昧,大明有照應度機類無邊際之義。為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中列上方第五位之菩薩。又作大吉祥觀自在菩薩、大吉祥。身呈肉色,趺坐於赤蓮花之上。左手持開敷之蓮花,置於腰側。右手置於胸前,豎掌向外,捻拇指、食指,屈中、無名指,立小指。左側有使者持花鬘。密號靈瑞金剛,種子為 (sa),三昧耶形為開敷之蓮花。〔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三、胎藏界七集卷上〕 p774
大吉祥明,梵名 Śrīmahāvidya,音譯室利摩訶微地也。為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中列上方第六位之菩薩。又作吉祥觀自在菩薩、吉祥菩薩、吉祥。大吉祥,表示不染生死、清淨無垢,即以無染清淨法門破除眾生之冥暗。身呈肉色,趺坐於赤蓮花之上。左臂置於肩側,持未開敷之蓮花。右臂置於胸前,掌向外,屈無名、小指,豎餘三指。密號常慶金剛,種子為 (sa),三昧耶形為未開敷之蓮花。〔青龍寺儀軌、玄法寺儀軌、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三、胎藏界七集卷上〕 p775
梵名 Avalokiteśvara-guna-kāranda-vyūha,西藏名 Za-ma-tog-bkod-pa。凡四卷。又稱莊嚴寶王經。宋代天息災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內容敘說觀自在菩薩之威力化現及六字大明陀羅尼「唵(oj)麼(ma)抳(ni)鉢訥銘(padme)吽(hūj)」之功德。現存之梵本係一八七三年出版於加爾各答。至於西藏譯本,據傳,西元四、五世紀頃,藏王曾自空中得此經,其後,派遣端美三菩提自尼波羅(今之尼泊爾)得梵本而攜返,譯成藏文。〔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五、 W.W. Rochk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參閱「唵嚤呢叭[口*爾]吽」4417) p826
梵語 mahā-muni,巴利語同。為對佛、菩薩及大聲聞等之尊稱;有別於世俗之聖人。如大聖普賢菩薩、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大聖觀自在菩薩、大聖不動明王、大聖歡喜天等,概皆出於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經卷十七剃髮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問經卷一明網菩薩品〕 p874
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亦即說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內證功德之根本咒。據唐代伽梵達磨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此咒全文計有八十四句,誦此咒能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善生者:(一)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常生善國,(三)常值好時,(四)常逢善友,(五)身根常得具足,(六)道心純熟,(七)不犯禁戒,(八)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所有財寶不受他人劫奪,(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龍天善神恆常護衛,(十四)所生之處得以見佛聞法,(十五)所聞正法悟甚深義。十五種惡死,係指:(一)飢餓困苦死,(二)枷禁杖楚死,(三)怨家讎對死,(四)軍陣相殺死,(五)虎狼惡獸殘害死,(六)毒蛇蚖蠍所中死,(七)水火焚漂死,(八)毒藥所中死,(九)蟲毒所害死,(十)狂亂失念死,(十一)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惡人厭魅死,(十三)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惡病纏身死,(十五)非分自害死。此外,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則謂,若誦此咒一百零八遍者,則一切煩惱罪障,乃至五逆等重罪,悉皆消弭,而得身口意之清淨。於今之密宗、禪宗等顯密宗派均極重視誦持此咒。
本咒文有多種翻譯,其章句亦依各經而異,如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智通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菩提流志譯)所載為九十四句;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金剛智譯)為一一三句;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不空譯)為四十句,並謂誦此咒可得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鉤召等四種成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不空譯)所載則有八十二句。〔敕修百丈清規卷上祝釐章、禪林象器箋經錄門〕 p860
位於陝西長安縣西安城南之古寺。係文明元年(684)武則天為高宗追福所建立者。初名大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大加營飾,並改為今名。景龍年中加建十五層甎塔,高四十三公尺,與大慈恩寺之大雁塔相對峙,稱為小雁塔。景龍、景雲年間,義淨於本寺翻經院先後譯出浴像功德經等二十部八十八卷、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等十二部二十一卷。開元年間,金剛智亦於此譯出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各一卷。武宗會昌元年(841),日僧圓仁曾來本寺,並登佛牙樓供養佛牙。由於明嘉靖年間兩度大地震,雁塔最上二層損毀,今僅餘十三層。〔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三、開元釋教錄卷九、舊唐書本紀第七、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圓仁)〕 p891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尊佛
由主尊及左右兩脇侍組成的佛像形式。又稱三尊。這種樣式最早起源於印度,如阿旃陀(Ajanta)第九號窟壁畫上尊名不詳的三尊像;鹿野苑出土,以梵天、帝釋為脇侍的三尊像,均是其例。
三尊佛的組合形式,主要有︰
(1)釋迦三尊︰以釋迦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則或為文殊、普賢二菩薩(此稱華嚴三聖),或為多羅與觀自在菩薩,或為藥王與藥上菩薩,或為迦葉與阿難,或為觀音與執金剛,或為梵天與帝釋。
(2)阿彌陀三尊︰以阿彌陀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為觀音與勢至二菩薩。
(3)藥師三尊︰以藥師如來為主尊;左右兩脇侍為日光與月光二菩薩。
此外,還有盧舍那三尊及彌勒三尊等多種樣式。
〔參考資料〕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舊譯《華嚴經》卷六十;《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唐西域記》卷八;《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三聚淨戒是總括大乘菩薩一切戒律的三個分類,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三聚淨戒這個名稱最初見於陳、隋之際天台家等有關著述,但其內容早已見諸譯籍。
菩薩戒本沒有特殊的戒相,《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舉的不親近國王、王子、外道、梵志、凶戲、相撲等十項「不親近處」,可說是大乘菩薩的最初戒相,但尚沒有菩薩戒的名稱。《涅槃經》〈師子吼品〉開始把戒律分為聲聞戒和菩薩戒。它說︰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名為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的名為聲聞戒。這只是從志願和行果的淺深而區別聲聞戒和菩薩戒而已。又《涅槃經》〈聖行品〉列舉「息世譏嫌戒」,如不作販賣輕秤小斗欺誑於人,因他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燃明而臥。常受一食,未曾再食,不食肉不飲酒。進止常與三衣鉢具,其止息床不置二枕。不故往觀視軍陣,不諂謏邪命自活等達四十四項。關於出家菩薩的制戒比之於《法華經》所說的「不親近處」是更詳細了。這些戒相雖有「害心繫縛」,「破壞成功」等危害他人的重罪,但大概是輕罪的多,所以名為「息世譏嫌戒」。
漢譯佛經中,最初提到三聚淨戒的類別,並說明其內容的是姚秦‧竺佛念譯的《瓔珞經》(具稱為《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瓔珞經》〈大眾受學品第七〉說,一切戒的根本是三受門,即攝善法戒,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眾生戒,所謂慈悲喜捨化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瓔珞經》把攝律儀戒置於三聚的最後,這和《菩薩戒羯磨文》的三聚次第恰恰相反。一般小乘的經律都以二百五十戒或五百戒作為律儀戒,但《瓔珞經》並不採取小乘的律儀,而以十波羅夷為大乘的律儀,這是它的特色。
其次說三聚淨戒的是北涼‧曇無讖譯的《地持經》(具稱為《菩薩地持經》,十卷),這是《瑜伽論》〈本地分〉中「菩薩地」的異譯,是瑜伽系統的戒法最初傳譯的作品。《地持經》很具體地說,一切戒有三種︰(1)律儀戒,(2)攝善法戒,(3)攝眾生戒。律儀戒是七眾所受的戒,七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攝善法戒是菩薩所受的律儀戒,即上修菩提的一切身口意的善法。攝眾生戒,略說有十一種,即為眾生作饒益事、看病、說法、報恩、救護、勸慰、施與等。《瑜伽師地論》所說的瑜伽戒品和《地持經》大致相同。又被認為《地持經》異譯的《善戒經》(具稱為《菩薩善戒經》,劉宋‧求那跋摩譯,十卷)也提到了三聚的戒法。《善戒經》說,在家出家所受持的戒名為一切戒。一切戒有三種︰一者戒,二者受善法戒,三者為利眾生故行戒。第一的戒是七眾所受的戒,即攝律儀戒。一切戒即三聚淨戒的異名。
《瓔珞經》、《地持經》之外,漢譯《攝大乘論》的三種譯本關於「三聚淨戒」的名稱也有個別的不同。北魏‧佛陀扇多的譯本稱為「止戒、攝善法戒、作眾生益戒」。陳‧真諦的譯本稱為「攝正護戒、攝善法戒、攝眾生利益戒」。唐‧玄奘的譯本則稱為「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
羅什所譯的《梵網經》和《瓔珞經》、《地持經》並稱為大乘戒的三大聖典。它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梵網經》雖沒有明確提到三聚,但它說的十重四十八條輕禁的戒法是仿小乘比丘戒條的形式而制定的。這些「十重四十八輕戒」是大乘菩薩戒最具體的戒相。
中國菩薩戒的弘傳和闡述,至隋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時已經非常盛行。隋‧靈裕有《受菩薩戒法》的註疏,他在鄴都時,就有許多人從他受了三聚戒,同時徐州攝論學者靖嵩並著有《三聚戒玄義》流行於當時。其他許多佛教學者對三聚淨戒又有許多解釋。隋‧智顗的《菩薩戒經義疏》雖說到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但他把這三聚淨戒概稱為菩薩戒,說它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當學的戒法。隋‧慧遠撰《大乘義章》立了七門分別三聚戒。其中就「止作」二門分別說︰三聚別論,律儀是「止」,止諸惡故。其餘二聚是「作」,作諸善故。三聚通論,一一之中皆有「止作」。最後結論說「三聚皆止惡故」。這就是說,三聚淨戒第一的攝律儀戒,是以防止自己作惡為主的戒法,所以稱它為「止」,是一種自利的行為。第二攝善法戒和第三攝眾生戒是大乘菩薩在修行中實踐一切善的行為和發願長期為人類利益服務的戒條,所以稱它為「作」,是一種自利利他的行為。
道宣認為三聚戒是三身之本。他說︰(1)律儀戒在斷諸惡,即法身之因;(2)攝善法戒在修諸善,即報身之因;(3)攝眾生戒在慈濟有情,即化身之因。唐‧天台學者明曠更進一步發揮他的見解。他把三聚和四宏誓願以及三身配合起來,認為一切戒大體上不出四弘三聚。攝律儀戒在斷煩惱,配於「煩惱無盡誓願斷」;攝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學法門,配於「佛道無上誓願成」和「法門無量誓願學」;攝眾生戒在度眾生,配於「眾生無邊誓願度」。又攝律儀戒,如持不殺,止惡不生,離諸染污,是為法身之因;攝善法戒在行諸善,深究法門而證佛道,是為報身之因;攝眾生戒在以慈悲利益眾生,是為應身之因。因此,明曠的主張是站在四弘誓願的基礎上通過三聚淨戒的實踐而成立三身的。最後他又把三聚和天台的空假中三觀結合起來,並試作了結論說︰「故知戒戒三聚互融;三觀三身相即。三聚三身既無優劣,四十八輕十重等持心性,寧有淺深。」
三聚淨戒的精神比之於小乘戒是積極的,它和小乘戒雖採取相樣形式的律儀戒,但其說明卻具有積極的大乘精神。小乘戒只列舉那些不可為的事情,而大乘戒則多舉那些不可不為的事情。關於禁止的戒,大小乘的精神也有不同。例如十重禁戒第一的殺戒,據唐‧法藏引瑜伽戒品解釋說,如果菩薩看見盜賊為了搶劫財物將殺害許多人命或殺害大德聖者,想到那人若是這樣地做必將墮於地獄受極大苦,菩薩因不忍看他墮入地獄受苦,決心讓自己代他入於地獄而殺了他,所謂「以憐愍之心,而斷彼命」。這在菩薩戒不但不為犯罪,反而是有很大功德的。(林子青)
〔參考資料〕 《解深密經》卷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無畏三藏禪要》;《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攝大乘論本》卷下;惠谷隆戒《天台教學概論》第三篇;平川彰《初期佛教の研究》第五章;佐藤達玄《中國佛教における戒律の研究》第十二章。
又稱八菩薩。指護持正法,擁護眾生的八尊菩薩。就其名稱,諸經有種種異說,茲擇要列之如次︰
(1)《般舟三昧經》所說︰颰陀和菩薩(賢護)、羅憐那竭菩薩(寶生)、憍日兜菩薩(星藏)、那羅達菩薩(仁授)、須深菩薩、摩訶須薩和菩薩(大善商王)、因坻達菩薩、輪調菩薩(水天)。《八吉祥神咒經》中說此八人求道已來無央數劫,於今未取佛,願使十方天下人民皆得佛道。若有急疾,呼此八人名字即得解脫。欲壽終時,此八人便飛往迎之。
(2)《藥師經》所說︰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經中說,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未堅定者,臨命終時,八大菩薩指示彼等通往西方的道路。
(3)《七佛八菩薩經》所說︰文殊師利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颰陀和菩薩(賢護)、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此八菩薩各說大陀羅尼,脫眾生現在諸苦及三途苦。
(4)《舍利弗陀羅尼經》所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此八菩薩住在欲天,護念受持沅一切諸法陀羅尼者。
(5)《般若理趣經》所說︰金剛手菩薩、觀自在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此八大菩薩攝菩提心、大悲心、方便三種,包括佛教一切真言門及一切顯教大乘。
(6)《八大菩薩曼荼羅經》所說︰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妙吉祥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通常所造八大菩薩像多依此經。
一卷。唐‧不空譯。是說觀自在菩薩等八大菩薩曼荼羅的供養觀行法,是早期密教中的事部密法。
此經的內容,說佛在補怛洛伽山觀自在菩薩宮殿時,眾中有寶藏月光菩薩向佛請問八曼荼羅的建立法,及依何法令修行者速證菩提。佛為宣說以如來為中尊的觀自在、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曼殊師利、除蓋障、地藏等八大菩薩的曼荼羅法,包括這八大菩薩的形像、密咒、供養觀行法,並說由此能使一切業障消滅,速證菩提。經後附有八大菩薩贊。
此經漢文譯本有三種︰一即本經;二為宋‧法賢譯本,名《佛說大乘八大曼拏羅經》;三為失譯本,名《八曼荼羅經》。均作一卷。此中失譯本並附有古梵字文,和所譯漢文相對照,可見出原本的形狀。此外尚有唐‧那提譯《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也名《八曼荼羅經》,內容也說有供養此八菩薩曼荼羅法門,但未附有密咒,因之未列在密教類,恐係此經的原始形態。此經還有藏文譯本。
此經譯出後,在當時中國頗為流行,入唐求法的日本僧空海的《御將來目錄》、圓仁的《入唐新求聖教目錄》、惠運的《將來教法目錄》、圓珍的《智證大師請來目錄》中均各載有此經,因之此經所說的八大曼荼羅法也頗流傳于日本。(高觀如)
一卷,中國北周時代印度耶舍崛多譯。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是敘述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神咒功德的經典,屬於早期密教的事部法。它是《金剛大道場經》十萬偈頌中的一品。如本經末所云︰「此經名金剛大道場神咒經,十萬偈成部,略出十一面觀世音一品。」因而此經也包括在唐‧阿地瞿多撮要抄譯《金剛大道場經》而成的《陀羅尼集經》第四卷中。
此經漢文總有四譯︰本譯以外,還有第二唐‧玄奘譯,題名《十一面神咒心經》;第三唐‧阿地瞿多譯,題名《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載於《陀羅尼集經》第四卷。以上皆作一卷。第四唐‧不空譯,題名《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三卷。藏文也有兩種譯本,其中之一係據唐‧玄奘譯的漢文《十一面神咒心經》轉譯而成。
此經的內容,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觀世音菩薩在會眾中白佛︰欲為除滅一切眾生的憂惱病苦等,說十一面觀世音心咒,使能讀誦書寫者,除殃護身。并說過去恒沙劫前,在百蓮準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所,為大持咒仙人,獲得此咒,即能見十方佛,得無生忍。又於曼陀羅香如來所為優婆塞時也得到此咒,由此而得一切諸佛大慈悲喜捨誦慧藏法門等功德。然後次第說示根本神咒、咒水、咒衣、咒香、咒華、咒油、咒食、咒火、結界、行道等咒,及造十一面觀世音像法,供養念誦法、諸種成就法等。
關於此經的註疏,現存有唐‧慧沼的《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一卷。此外,有靖邁的《疏》,道倫的《疏》,均佚。(高觀如)
〔參考資料〕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開元釋教錄》卷七、卷八;《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東域傳燈目錄》。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全稱十一面觀音菩薩。係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扒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此一觀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名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依佛典所載(大正20‧149a)︰「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中略)欲除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故。」持這一神咒的人,現身可得十種功德(無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及四種果報(臨終見佛、永不墮地獄、不為禽獸所害、命終生無量壽國)。由於神咒效驗如此,因此持誦該咒及尊崇該咒本尊十一面觀音者,歷代不乏其人。
此一觀音出現在漢譯經軌中,為時甚早,僅次於聖觀自在菩薩。依《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所說,其形像為(大正20‧150c)︰
「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瞋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面,頂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後著光。又,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花;展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
然而,古來所見的圖像,未必皆如該經所載。其十一面的配置有種種不同,或有二臂、四臂、八臂之異。例如︰
(1)《十一面儀軌》出四臂說,謂右第一手是施無畏,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執蓮花,第二手持軍持(即瓶)。
(2)印度孟買卡內利(Kanheri)石窟安置的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安一面,合為十一面。
(3)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第九窟有二臂像,本面頂上的周圍刻十面,其上又安一佛面。左手屈而持鉢,右手垂下作施無畏印。
(4)新疆省高昌出土的十一面像,本面頂上有五面,其上又有二面,更上有一面,本面的左右耳各安一面。
此外,敦煌千佛洞第一○二窟的壁畫像,及西藏所傳畫像皆有八臂像。前者是本面頂上安五面,其上又安二面,二面中間安化佛一體,其上更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瞋怒相。八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月珠,第三手執幢幡,第四手結施無畏印。右第一手執紅蓮花,第二手持日珠,第三手持錫杖,第四手則剝落不明。後者是本面頂上安三面,其上再安三面,更上又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八臂中,左右第一手於胸前合掌。左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弓矢,第四手持羂索。右第二手持數珠,第三手持法輪,第四手作與願印。
此一觀音的特殊形像──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徵意義。十一面中,前三面為慈相,是菩薩見到行善眾生時生出慈心的大慈與樂相。左三面為瞋相,是見到行惡眾生時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見到淨業眾生時所發出的讚嘆、勸進相。最後一面是暴笑面,是見到善惡雜穢眾生時,為使其改惡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頂上的佛面,是為修習大乘的眾生所作的說法相。關於這十一面的配置,歷代佛徒所繪頗有不同。此外,或謂前左右各有三面,乃象徵度化三有之眾生。或言寂靜相三面表示清淨行者的三毒,威怒的三面表示破除障礙善男善女正道正行的三障,利牙三面表破除惡魔惡人等左道的三障,後面的笑怒相表斷三毒等之後必得一切智。此十面為大悲方便之化儀。頂上佛面則為本地法身,即此十一面表因果一體本迹不二之義。
在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中,此觀音位列蘇悉地院北端,具四臂,趺坐於蓮花上。本面兩側各有一面,其上有五面,更上有三面,合本面而成十一面。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
蓋蓮花表眾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軍持瓶是長養此蓮花的大悲甘露水,數珠表精進義,對一切眾生施無畏故結施無畏印。或言念珠表大悲之德,施無畏表大慈之德,蓮花表三昧之理,澡瓶表大悲智之義。或謂念珠表根本智、大圓鏡智,智斷煩惱,故為調伏義。施無畏乃三業之化用,是成所作智,為息災義。蓮花表觀音之體,是妙觀察智,花為人所愛,故為敬愛義。澡瓶表以甘露之智水潤澤一切眾生,是平等性智,為增益之義。四智之總體為法界體性智,故此尊為蓮華部五智圓滿之尊。
十一面觀音之密號為變異金剛,或稱慈愍金剛。種子為「迦」(ka)。以開敷蓮華或軍持為三昧耶形。印契是作金剛合掌,深叉十指,然後舉至頭上。此即行者觀十指為十面,加自己的一面而成十一面,自身即成十一面尊之身。
另外,有為除病而供養此尊之法,稱之為十一面法。有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之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
學術界中,有人以為十一面觀音係婆羅門教的神祇Ekadaśa-rudra演化而來,大約在五、六世紀時被吸收入佛教之中云云。
〔參考資料〕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陀羅尼集經》卷一、卷二、卷四、卷十二;《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 經》卷一;《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密教修持用語。真言行者身上應安布的十五尊。出自《瑜祇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即︰
(1)觀身如佛形,以全身為佛身,此為理法身。
(2)根本命金剛,指身為金剛薩埵身,此為智法身,此身攝五佛。
(3)釋輪以為座,以腰以下為金剛輪座,此是化身。或以帝釋天所住的忉利天為座,是為曼荼羅壇。
(4)多羅為二目,以從觀音之眼而出的多羅菩薩為目;多羅為觀音的眷屬。
(5)毗俱胝為耳,毗俱胝也是觀音的眷屬,與多羅攝羯磨部四菩薩。
(6)吉祥為口舌,文殊菩薩以大智轉法輪,故以之為口舌。或言文殊菩薩攝賢劫十六尊。
(7)喜戲為鼻端,舉八供養中之金剛嬉戲菩薩以攝八供養菩薩。
(8)、(9)以金剛、觀自在為兩手臂,指以金剛部的金剛業為左臂,蓮華部的觀自在為右臂;即此二尊攝金、蓮二部諸尊。
(10)、(11)以三世不動尊為兩膝腳,指以降三世為右腳,不動為左腳;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
(12)心為遍照尊,指胸為大日如來。
(13)臍成虛空眼,臍為身之中心,可表法界之中心,而虛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諸佛能生之德,故為臍輪;此尊攝外金剛部二十天。
(14)虛空寶為冠,虛空寶乃寶部的金剛寶菩薩,即虛空藏;寶部表灌頂之德,故為頂。
(15)相好金剛日,以金剛光菩薩為相好;此菩薩攝四波羅蜜菩薩,是一切如來自性之光明,故為行者之相好。
真言行者一身具此十五尊,而此十五尊攝金、胎兩部諸尊;如上所述則亦攝金剛界三十七尊。其次,配合胎藏曼荼羅來看,則(1)觀身如佛形、(2)根本命金剛、(3)釋輪以為座三者,即表中法身、右報身、左化身,為總的三部;遍照尊即中臺八葉九尊;虛空眼是遍知院;吉祥為文殊院;多羅、毗俱胝為釋迦院;降三世、不動為持明院;虛空寶即虛空藏院;蘇悉地院中有不空供養法菩薩,因此嬉戲為蘇悉地院;金剛表金剛手院、除蓋障院;觀自在表觀音院、地藏院;金剛日則為八葉四隅的菩薩。
〔參考資料〕 《瑜祇經疏》卷下。
密宗用語,指通用於各種修法的十八種印相。由於這是修四度加行中之十八道法時所用的手印,因此又稱為十八道契印,或單稱十八道。據說其中進行的方式,是依據印度人招待最尊敬的賓客所用的規矩演化而來的。通常依序分為下列六類
┌淨三業印
│佛部三昧耶印
護身法─┤蓮華部三昧耶印
│金剛部三昧耶印
└被甲印
結界法─┬地結印
└金剛墻印
道場法─┬道場觀
└大虛空藏印
┌寶車輅印
勸請法─┤請車輅印
└迎請本尊印
┌部主印
結護法─┤金剛網印
└金剛火院印
┌閼伽印
供養法─┤華座印
└普供養印
(1)護身法︰又作行者莊嚴法,為除穢淨身之法。首先結淨三業印,清淨三業。次結佛部三昧耶印、蓮華部三昧耶印、金剛部三昧耶印,以得佛、蓮華、金剛三部之加被,清淨身、口、意三業。再結被甲護身印,被如來之甲胄以莊嚴行者之身。
(2)結界法︰即先結地結印,堅固所住地。次結金剛墻印,四方設柵以防他人侵入。
(3)道場法︰謂於所結界處,建立道場並莊嚴之。有二印,即︰道場觀、大虛空藏印。
(4)勸請法︰謂迎請本尊入道場。即結寶車輅印,送七寶莊嚴的車輅迎請本尊。次結請車輅印,請本尊乘車至道場。再結迎請本尊印,迎請本尊至壇上。
(5)結護法︰即本尊既臨道場,故結部主印以驅除常隨魔。次結虛空網印,以堅固之金剛網覆道場上空。再結火院印,令金剛墻外有火焰繞之,使外魔不得入侵。
(6)供養法︰即結閼伽印,以水供本尊。次結華座印,為聖眾設蓮華座。再結普供養印,作種種供養,使本尊隨意受用之。
這六種修法所包含的十八契印印相及真言如下所列︰
(1)淨三業印︰即結蓮華合掌,口誦「唵(oṃ,歸命)娑縛婆縛(svabhāva,自性)秣馱(śuddhāḥ,清淨)薩縛達磨(sarva dharma,一切法)娑縛婆縛(sbabhāva,自性)秣度憾(śuddhohāṁ,清淨我)」。觀想身口意三業清淨無垢。
(2)佛部三昧耶印︰即結虛心合掌,口誦「唵(oṁ,歸命)怛他誐都(tathāgata,如來)納婆嚩耶(udbhavāya,發生)娑婆訶(svā-hā,成就)」。觀想佛部諸尊加持行者,速得身業清淨,罪障消滅,福慧增長。
(3)蓮華部三昧耶印︰即結八葉印,口誦「唵(oṁ,歸命)跛娜謨納婆嚩耶(padmodb-havāya,蓮華發生)娑嚩賀(svāhā,成就)」。觀想觀自在菩薩及蓮華部諸尊加持行者,得語業清淨,辯才無礙。
(4)金剛部三昧耶印︰覆左手,仰右手,手背相合,拇指與小指結合,中間三指如三股杵。口誦「唵(oṃ,歸命)嚩日嚧納婆嚩耶(vajrodbhavāya,金剛發生)娑嚩賀(svahā,圓滿成就)」。觀想金剛藏菩薩及金剛部諸尊加持行者,得意業清淨,證菩提心,速得解脫。
(5)被甲印︰又稱被甲護身印、護身三昧耶。即二手內縛,二中指竪合,屈二食指如鉤形附在二中指指背,二拇指並竪,捻著於二無名指。口誦「唵(oṃ,歸命)嚩日羅儗儞(va-jrāgṇī,金剛火)鉢羅捻跛跢野(pradīpatā-ya,極威耀)娑婆賀(svahā,成就)」。觀想身被如來大慈大悲之甲胄,一切天魔皆起慈心,不能障礙。
(6)地結印︰又稱金剛橛。即小指、食指、拇指相拄,左手的無名指、中指壓右手的無名指、中指,向前觸地三次;口誦「唵(oṃ,歸命)枳里枳里(kili kili,禁罰極禁罰)嚩日囉(vajra,金剛慧)嚩日哩(vajri,金剛定)步囉(bhūra,堅固)滿馱滿馱(bandha bandha,結縛極結縛)吽(hūṁ,恐怖、菩提心種子)發吒(phaṭ,摧破)」。觀想下至水際金剛不壞界,大力諸魔不能動,施少功力即成就大果,由加持力故,地中所有穢物皆清淨。
(7)金剛墻印︰一稱四方結印。先結地結印,再開二拇指。口誦「唵(oṃ,歸命)薩囉薩囉(sāra sāra,堅固極堅固)嚩日囉鉢囉迦囉(vajra-prakāra,金剛墻)吽(hūṁ,恐怖)發吒(phaṭ,摧破)」。觀想由印流出熾焰,與前之地結相應,道場變成金剛堅固城,諸魔、惡人、虎狼、毒蟲等皆不能接近。
(8)道場觀︰結六種拳之一的如來拳印,即左手四指作拳,拇指直竪,右手作金剛拳握左手拇指。口誦「唵步欠」。觀想心前「阿」字變為七寶宮殿,壇中央「紇利」字變為八葉蓮華,率都婆變為大日如來。
(9)大虛空藏印︰即二手虛心合掌,二中指外相叉,二食指相交如寶形。口誦「唵(oṃ,三身,即三部)誐誐曩(gagana,虛空)三婆嚩(sambhava,生)縛日羅(vajra,金剛)斛(hoḥ,歡喜)」。觀想由印出現諸供養資具等。
(10)寶車輅印︰又稱送車輅印。即二掌上仰內縛,二食指直竪,指側相拄,以二拇指捻二食指的最下面一節。口誦「唵(oṃ)都嚕都嚕(turu turu,車子轉動的聲音)吽(hūṁ,金剛使者的種子,也是輪的種子)」。
(11)請車輅印︰結寶車輅印,口誦「娜莫悉底哩耶地尾迦南(namastryadhvikānāṁ,歸命三世)怛他櫱跢南(tathāgatānāṁ,諸如來)唵(oṁ,三身)縛日朗儗孃迦囉灑耶(vajro-ginyākrṣaya,金剛召請)娑嚩賀(svāhā,成就)」。
(12)迎請本尊印︰又名召請印。即兩手內縛,右手食指屈如鉤形。口誦「唵(oṁ,歸命)爾囊爾迦(jina jika,仁者或聖者)噎醯呬(ehehi,召請)娑婆賀(svahā,成就)。」觀想本尊不捨悲願,來此三摩地所成之淨土。
(13)部主印︰又稱部主結界印、辟除結界印。即馬頭觀音印言,二手虛心合掌,屈二食指,二無名指入掌內。口誦「唵(oṁ)阿蜜哩都納婆嚩(amṛitodbhava,甘露發生)𤙣發吒(hūṁ phat,恐怖破壞)」。觀想辟一切諸魔,成堅固火界。
(14)虛空網印︰又稱金剛網印。即作金剛橛印,以二拇指捻二食指的下節側面。口誦「唵(oṁ,歸命)尾娑普羅(visphala,普廣)捺羅乞灑(drakṣa,擁護)縛日羅(vajra,金剛)𠰢惹羅(pañjara,網)吽(huṃ,恐怖)發吒(phaṭ,破壞)」。觀想由此加持力,他化自在諸天亦不能障難,行者身心安樂,成就三摩地。
(15)火院印︰又稱金剛火院印。即以左手掌掩右手手背,二拇指開立。口誦「唵(oṁ,歸命)阿三莽儗寧(asamāgne,無等火)吽(hūm,恐怖)發吒(phaṭ,摧破)」。
(16)閼伽印︰以二手捧閼伽器,口誦「曩莫三滿多沒馱南(namaḥsamanta buddhānām,歸命普遍諸佛)誐誐曩(gagaṇa,虛空)娑莽娑莽(samāsama,等無等)娑嚩訶(svaha,成就)」。觀想獻此閼伽水,行者三業得清淨。
(17)華座印︰印相與前面的蓮華部三昧耶印相同。口誦「唵(oṃ)迦麼攞(kamal,蓮華)娑嚩訶(svāhā,成就)」。觀想由此印流出無量金剛蓮華,一切聖眾坐蓮華上。
(18)普供養印︰結金剛合掌,二食指尖相觸如寶形,二拇指並立。口誦「唵(oṃ,歸命)阿謨迦(amogha,不空)布惹(pūja,供養)摩尼(maṇi,寶珠)跛納摩(padma,蓮華)縛日隸(vajre,金剛)怛他櫱多(tathāga-ta,如來)尾路枳帝(vilokite,觀)三滿多(samanta,普遍)鉢羅薩羅(prasara,舒展)吽(hūṃ,菩提心、能滿願)」。觀想無量無邊的塗香、華鬘、燒香、飲食、燈明等皆清淨,廣多普供養。
以上所說印明,係依《十八契印》所載。《十八契印》全書一卷,又稱《十八契印軌》、《十八道契印》。相傳作者為惠果,或說係日僧空海所撰。
關於「十八」之數所代表的意義,頗有異說。或謂表示般若十八空;或謂指十八界,表如來法身之德;或謂表金剛界的五佛四菩薩與胎藏界中台八葉院的九尊;或說是金剛界十八會的總行。
此外,行此十八契印而供養本尊的修法,稱為十八道法,略稱十八道,為日本台密蘇悉地法的細行,在東密則攝於金剛界法。又,四度加行最初所行的十八道念誦次第法,亦略稱為十八道,是初學行者所應學者。
〔參考資料〕 高井觀海《密教事相大系》。
又稱十緣生句。即指幻、陽炎、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十喻。出自《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蓋諸法皆因緣而生,無自性。其緣生之相雜多非一,此暫攝為十種,以觀其實相,故說十緣生句。真言行者為觀因緣實相,覺諸法無自性,以悟入「阿」字不生之理,常觀此十喻,稱十緣生句觀或十喻觀。茲列述如下︰
(1)幻︰指幻術師在眾人之前所化現的種種幻相。此幻相乃因緣所生,無實體。故真言行者在瑜伽境中,到達自身放光、現佛像等種種神變時,觀此為幻,能悟所現神變畢竟是三密力因緣所生,而遠離愛慢心。
(2)陽炎︰指熱、空、塵等因緣和合,於曠野中所現的水相等。真言行者在瑜伽境中,感見諸佛海會無盡莊嚴殊勝之相時,修此觀可悟殊勝相乃三力加持之因緣所生,無自性。
(3)夢︰指睡眠中所見的種種境界。真言行者在瑜伽的夢境中,思須臾間能見無量加持境界,或不起座而歷多劫,或遍遊諸佛國土,親近供養,時觀此夢喻,知如此之境乃一心變作,不生空寂,而能去除情執。
(4)影︰指鏡中的影像。真言行者住瑜伽之境,感見祕密曼荼羅,有端嚴柔和相、可畏忿怒相,乃至雜多諸尊像,時觀此影喻,能悟定心之鏡中所現諸尊影像無自性,而不生戲論。
(5)乾闥婆城︰指乾闥婆(Gandharva,尋香神)以神通力,在花下化現的宮殿,該宮殿當尋香神入其它林中時,即消失。真言行者住道場觀時,道場忽變密嚴華藏世界,並有七寶莊嚴樓閣現前,此時行者修乾闥婆城觀,觀所見密嚴、樓閣均如乾闥婆城,無有自性,則可遠離著想。
(6)響︰指於深山峽谷等處,隨聲迴響之音。真言行者於瑜伽境中,如聞本尊說法,或魔軍叫喚,應觀此響喻,悟定中所聞聲響,畢竟如空谷之響,無有實體,乃心佛說法、心魔叫喚,得知佛魔一如,不出一心。
(7)水月︰指水中所現之月影。真言行者由於三密方便,自心澄淨時,諸佛密嚴海會悉能印現,或自以如意珠身於一切眾生心水中現,此時觀一切如水月,均無自性,可去除著想。
(8)浮泡︰指水上的泡沫。真言行者若成就一悉地,即可成就種種神變不思議。此時行者應作浮泡觀以離著想,了知不思議所作皆不離自淨心,猶如天雨降時,雖有無量浮泡生滅,但皆為水也。
(9)虛空華︰指翳眼者於空中所見的種種華。真言行者於道場忽見光明輝耀之妙華時,應作此喻觀,了悟淨眼之前唯有本來不生之大空,而遠離著想。
(10)旋火輪︰指手持火燼於空中旋轉時所生的火輪。真言行者念誦之功成熟,悟入真言字輪時,得以成就一音轉為無量音,一義演出無量法門。此時行者應作旋火輪觀,了悟字輪之體本來不生,所生之相亦無自性。
又,《大日經疏》卷三謂此十緣生句,略有三種,即(大正39‧606b)︰
「一者以心沒蘊中,欲對治實法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即空之幻是也。二者以心沒法中,欲對治境界攀緣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蘊阿賴耶即心是幻是也。三者以深著沒心實際中,欲離有為無為界故,觀此十緣生句,如前所說,解脫一切業煩惱而業煩惱具依,即不思議之幻也。」
〔參考資料〕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三;《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卷下;《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大日經義釋》卷二;《大日經演祕鈔》卷四。
指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的十種勝利。又譯作十度、十到彼岸,或稱十勝行。依新譯《華嚴經》卷三十七〈十地品〉所載,此十波羅蜜即︰
(1)檀那(布施)波羅蜜(dāna-pāramitā)︰指為求佛智菩提,將所有善根施與眾生。
(2)尸羅(持戒)波羅蜜(śīla-pāramitā)︰指能滅一切諸煩惱熱。
(3)羼提(忍辱)波羅蜜(kṣānti-pāramitā)︰指以慈悲為首,不損眾生。
(4)毗梨耶(精進)波羅密(vīrya-pāramitā)︰指求勝善之法,無有厭足。
(5)禪那(靜慮)波羅蜜(dhyāna-pāramitā)︰指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曾散亂。
(6)般若(智慧)波羅蜜(prajñā-pāramitā)︰指能忍諸法之無生無滅。
(7)方便波羅蜜(upāya-pāramitā)︰指能生無量智慧。
(8)願波羅蜜(praṇidhāna-pāramitā)︰指能求上上勝智。
(9)力波羅蜜(bala-pāramitā)︰指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皆不能沮壞之。
(10)智波羅蜜(jñāna-pāramitā)︰指如實了知一切法。
凡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
依《成唯識論》卷九所說,菩薩於十地之間,依次修習此十波羅蜜,而稱十勝行。又說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辨事靜慮。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玆將前文所述,列表如次︰
《成唯識論》所說十度表
┌財施
┌布施─┤法施
│ └無畏施
│ ┌攝律儀戒
│持戒─┤攝善法戒
│ └饒益有情戒
│ ┌耐怨害忍
│忍辱─┤安受苦忍
│ └諦察法忍
│ ┌被甲精進
│精進─┤攝善精進
│ └利樂精進
│ ┌安住靜慮
十度┤靜慮─┤引發靜慮
│ └辨事靜慮
│ ┌生空無分別慧
│慧──┤法空無分別慧
│ └俱空無分別慧
│ ┌迴向方便善巧
│方便─┴拔濟方便善巧
│ ┌求菩提願
│願──┴利樂他願
│ ┌思擇力
│力──┴修習力
│ ┌受用法樂智
└智──┴成熟有情智
此外,該論並謂此十者因具七最勝之所攝,故可建立波羅蜜多。所謂七最勝,即︰安住菩薩種性之安住最勝、依止大菩提心之依止最勝、悲憫一切有情之意樂最勝、具行一切之事業最勝、無相智所攝受之巧便最勝、迴向無上菩提之迴向最勝、不為二障間雜之清淨最勝。
此外,真言密教則以十波羅蜜為十菩薩,並將十菩薩畫在胎藏界曼荼羅的虛空藏院,以標示虛空藏菩薩的福智二德,即右方的檀、戒、忍、進、禪五菩薩,屬蓮華部,代表福門;左方的慧、方、願、力、智五菩薩,屬金剛部,代表智門。此十波羅蜜又可作為十指的異名,即檀指為右小指,戒指為右無名指,忍指為右中指,進指為右食指,禪指為右大拇指,慧指為左小指,方指為左無名指,願指為左中指,力指為左食指,智指為左大拇指。密教佛典在說明手印的結法時,常用十波羅蜜之名來表示兩手的手指。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八〈離世間品〉;《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深密解脫經》卷四〈觀自在菩薩問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相續解脫經》;《大乘寶雲經》卷一〈十波羅蜜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
六觀音之一。指具有千手、千眼,每一手掌各有一眼的觀音菩薩。全稱千手千眼觀自在。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千手聖觀自在、千臂觀音、千加自在,或稱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觀自在。《千打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云(大正20‧119c)︰「大悲觀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復然,作世間父母,能施眾生願。」「千」,表無量、圓滿之義。即「千手」象徵此觀音大悲利他之方便無量廣大,「千眼」象徵應物化導時觀察機根之智圓滿無礙。
關於觀音菩薩具足千手千眼的因緣,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過去無量億劫有千光王靜住如來出世,以憐念一切眾生,故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從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歡喜,遂發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大誓願,應時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至於其形像,諸經軌所載不同︰
(1)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所說,身作檀金色,一面千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另說千臂中十八臂的印相持物。
(2)依《千打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所說,身是黃金色,於紅蓮華上半跏坐,有十一面四十手。十一面中,當前三面作菩薩相,本面有三目,右邊三面作白丑碾上相,左邊三面是忿怒相,當後一面為暴笑相,頂上一面作如來相。
(3)依《補陀落海會軌》所說,身是金色,千臂千眼,有五百面。
(4)依《世尊聖者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觀自在菩提薩埵怛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所說,為千眼、千頭、千足、千舌、千臂之相。
(5)依《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所說,有二十七面千臂,結跏趺坐於寶蓮華上。千手中,有四十手(或四十二手)各持器杖,或作印相,其餘各手不持器杖。
其中,「十一面」表滿足十地十波羅蜜而證得第十一地妙覺,與十一面觀音相同。「五百面」即相應於千臂千眼之意。至於「二十七面」,經軌並未述及,似出自《祕藏記》。或謂「二十七面」表示濟度二十五有的二十五面,加上本面與本師阿彌陀佛。或說十波羅蜜中,前六度各開三種,後四度各開二種,合為二十六面,再加本面而成二十七面。
千手觀音
有關「千臂」一說,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所述,「千手」表示四十手各濟度二十五有(一有配四十手、四十眼,合為千手千眼)。可知所謂「千臂」,並不須具足千臂,只要具四十臂即可。依《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作的印相為︰如意珠、羂索、寶鉢、寶劍、跋折羅、金剛杵、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弓、寶箭、楊枝、白拂、胡瓶、旁牌、斧鉞、玉環、白蓮華、青蓮華、寶鏡、紫蓮華、寶篋、五色雲、軍持、紅蓮華、寶戟、寶螺、髑髏杖、數珠、寶鐸、寶印、俱尸鐵鉤、錫杖、合掌、化佛、化宮殿、寶經、不退金輪、頂上化佛、蒲萄。
另外,也有人將四十手加甘露手而成四十一手;或加上中央的蓮華合掌及入定印,而作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則說十八臂,文云(大正20‧101b)︰
「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夾,一手把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華,一手把羂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明顯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坏印,或單結手印。」
關於此觀音的三昧耶形,也有多種說法。或說相對於果德的阿彌陀,聖觀音為因德,故以初割蓮花為三昧耶形;或謂對其他觀音而言,此尊是果德,故用開敷蓮花。或如《千手陀羅尼》、《千打經》等所言,求智慧則用寶鏡,求善友則用寶箭,應其所求,四十手所持之物皆是三昧耶形。或指蓮花上的寶珠,謂此寶珠能隨願出生一切,故無須採用四十手上各別的三昧耶形。蓮花表示本有的理性,寶珠表示萬德具足,因此蓮上寶珠即相應於蓮華部的果德──此尊的本誓。
此尊是蓮華部(或稱觀音部,為密教金剛界五部之一,或胎藏界三部之一)果德之尊,故稱蓮華王。蓮華部皆以大悲為本誓,但以此尊為蓮華王,故特以大悲金剛為密號。其種子為「紇哩」(hrīḥ)是由「訶囉伊惡」(hara ī aḥ)四字合成,表示由貪(ra)、瞋(ī)、癡(ha)三毒轉入涅槃。
根據《千手儀軌》所載,此尊的根本印是以二手作金剛合掌,手背稍曲相離,二中指相合,二拇指、二小指分開竪直。此印稱為蓮華五古印,或稱九山八海印、補陀落九峰印。《姥陀羅尼身經》另說總攝身印等二十四印;《千眼神咒經》再加心王印,而說二十五印。《千手儀軌》又言,結根本印時,誦根本陀羅尼,即能作四種成就︰一者息災,二者增益,三者降伏,四者敬愛鉤召。世間、出世間果報皆得圓滿。然此陀羅尼甚長,因而常誦「唵(oṁ,歸命)嚩日羅(vajra,金剛)達摩(dharma,法)紇哩(hrīḥ,種子)」的小咒。
又,此尊四十手隨眾生根機,相應於五部五種法,能滿足一切願望。即以四十手表示此尊的本誓。茲依《千打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略述如次︰
(1)息災法佛部︰化佛(表不離佛邊)、羂索(安穩)、施無畏(除怖)、白拂(除惡障)、旁牌(辟除惡獸)、鉞斧(離官難)、戟矛肖(除賊難)、楊柳(除病)。
(2)調伏法金剛部︰跋折羅(降伏天魔)、金剛杵(摧怨敵)、寶劍(降伏魍魎鬼神)、宮殿(不處胎宮)、金輪(菩提心不退)、寶鉢(除腹中病)、日摩尼(得眼明)、月摩尼(除熱毒病)。
(3)增益法寶部︰如意珠(豐饒資具)、弓(得仕官)、寶經(得聰明多聞)、白蓮(得功德)、青蓮(生淨土)、寶鐸(得妙音聲)、紫蓮(見諸佛)、蒲桃(稼穀成熟)。
(4)敬愛法蓮花部︰合掌(人非人愛念)、寶鏡(得智慧)、寶印(得辯才)、玉環(得男女僕使)、胡瓶(善和眷屬)、軍持(生梵天)、紅蓮(生諸天宮)、錫杖(得慈悲心)。
(5)鉤召法羯磨部︰鐵鉤(善神擁護)、頂上化佛(得佛授記)、數珠(佛來授手)、寶螺(呼召善神)、寶箭(遇善友)、寶篋(得伏藏)、髑髏(使令鬼神)、五色雲(成就仙法)。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誦持此尊之陀羅尼者,可免受飢餓死、惡獸殘害死等十五種惡死,而得眷屬和順、財食豐足等十五種善生,或治各種疾病、蟲毒、難產、死產等。《千眼千臂神咒經》說有延命、滅罪、除邪淫、轉女身等利益;《千手觀音治病合藥經》亦說可治諸種疾病、蟲毒等,並說夫婦和合之法。
《大悲心陀羅尼經》謂此尊有密跡金剛力士等二十八部的護法眷屬。此稱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列其一一形像及真言等。又有以此尊為本尊,為修敬愛、息災等法而行的修法,稱為千手觀音法,或稱千手法。此外,有以此尊為主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為千手觀音曼荼羅。此有數種,如《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說十肘曼荼羅,《姥陀羅尼身經》所出為五重曼荼羅,《千打經》出三重曼荼羅,《補陀落海會軌》出六重曼荼羅。
此尊的儀軌及圖像,至初唐時代始傳至中國。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 咒經》序文所載,唐‧武德年中(618~626),中天竺婆羅門僧瞿多提婆攜來此尊形像及結壇手印經本。貞觀年中(627~649),另有北天竺僧奉進《千臂千眼陀羅尼》的梵本,後由智通譯成漢文。可知,此尊的信仰應是形成於西元七世紀。
印度神話中,似無相當於此尊的神格,但一般相信因陀羅(Indra)、原人(Puruṣa)、濕婆(Śiva)、毗紐(Viṣṇu)等諸神夙有千眼之說,而且濕婆及阿魯糾那(Arjuna)曾有千臂(Sahasra-bāhu)之稱。又,《大教王經》卷九曾述及大自在天有千手千面。現代印度本土未曾發現任何有關此尊之物,但近代學者於西域地方發現不少千手觀音畫像的斷片,及曼荼羅等。
〔參考資料〕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觀自在菩薩心真言一印念誦法》;《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後藤大用《觀世音菩薩本事》。
佛教的護法神。具稱大聖歡喜大自在天神,略稱歡喜天、聖天。音譯為誐那鉢底或毗那夜迦,為誘導者之意,或譯作常隨魔。別名為毗那夜迦(Vīnayaka)。在密教修法體系中,位列胎藏界外金剛部院(北方)。
《希麟音義》卷七稱大聖歡喜天為障礙神,謂其形相為人身象頭,能障礙一切殊勝事業。《大日經疏》卷七則云(大正39‧650a)︰「所謂毗那也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從妄想心生,若能噉食如是重障,使心目開明。」《阿娑縛抄》卷一四九引〈毗那夜迦密傳〉云(大正圖像9‧486a)︰
「有山名毗那夜迦山,此云象頭山,又名障礙山,其中多有毗那夜迦,其聖名歡喜,與其眷屬無量眾,俱受大自在天敕,欲往世界奪眾生氣,而作障難,是摩醯首羅來歸佛法體也。爾時,觀自在菩薩大悲薰心,以慈善根力,化為毗那夜迦婦女身,往彼歡喜王所。于時彼王見此婦女,慾心熾盛,欲觸彼毗那夜迦女,與抱其身。于時障女形不肯受之,彼王即作愛敬,於是,彼女言,我雖似障女,從昔以來,能受佛教,得袈裟衣服,汝若實欲觸我身者,可隨我教,即如我至于盡未來世能為護法不﹖又從我護諸行人,莫作障礙不﹖又依我已後,莫作毒不耶﹖汝受如此教者,為親友。時毗那夜迦言,我依緣今值汝等,從今已後,隨汝等語,修護佛法。時毗那夜迦女含笑而相抱。」
胎藏界曼荼羅外院北方的歡喜天之圖像有雙身與單身二種。單身像為象頭人身,面稍向左,鼻向外轉,右方的象日斷。此中,又有四臂、六臂、八臂的分別。四臂像右手執鉞斧、歡喜團,左手執棒與牙。六臂像右手執棒、索、牙,左手執劍、歡喜團、轎。此外,也有持金剛杵、荷葉與蘿蔔根者。雙身像呈夫婦合抱站立狀,男天的臉靠在女天的右肩上,女天的臉靠在男天的右肩上,互相注視背部,二天手足皆柔輭端正。男天著赤色袈裟;女天頭繫華鬘,手足纏繞瓔珞。二天皆為白肉色,著赤色裙,各以兩手互抱腰上。
依密教的說法,若持誦大聖歡喜天的咒語,則求名遷官、求世異寶、求色美皆得成就,而病惱、劫賊等之災難亦可解脫,又得夫婦和合、求子必得、壽命長遠、福祿自在。其修法是以白蠟、金、銀、銅、樺之類造雙身像,以牛糞作圓壇,將胡麻油盛於銅盤,安像於油中,灌注一日乃至七日。灌油時,以酥蜜和麨作歡喜團。又獻蘿蔔根、酢、酒、漿等物。若欲降伏此天,則須修大威德明王法。關於聖天供的儀軌,載於《使咒法經》、《大使咒法經》、《金色迦那鉢底陀羅尼經》、《大聖歡喜雙身大自在毗那夜迦王歸依念誦供養法》、《大聖天歡喜雙身毗那夜迦法》、《毗那夜迦誐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祕要》、《大聖歡喜雙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等經典中。此外,大聖歡喜天也是印度文學、智慧的保護神,印度人民於著述、出外旅行時皆有祭祀歡喜天的習俗。
位於陜西省長安縣西安城南。又名薦福寺。唐則天武后為了替高宗追福,於文明元年(684)所建。初號大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大加營飾並改為今名。
神龍二年(706),中宗敕置翻經院於寺內,迎甫自印度歸來的義淨從事譯經。景龍年中(707~710)宮人聚資在寺域(開化坊的南隣安二坊)建立十五層的甎塔,高三百尺,後世稱之為小雁塔。景龍四年,義淨在翻經院譯出《浴像功德經》等凡二十部八十八卷。景雲二年(711)譯出《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等十二部二十一卷。先天二年(713)正月示寂於該寺。
玄宗開元十八年(730),金剛智亦於此院翻譯《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各一卷。武宗會昌元年(841)三月,日僧圓仁來此寺,其《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記載其隨喜供養佛牙之事,文云︰「從三月八日至十五日,薦福寺開佛牙供養。(中略)十日往彼隨喜,登佛牙樓上,親見佛牙,頂戴禮拜。兼入翻經院,見義淨三藏影,壁上書三藏摩頂。」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七〈中宗本紀〉;《開元釋教目錄》卷九;《宋高僧傳》卷一;《長安志》卷七。
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譯。略稱《不空羂索經》。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是說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以四攝攝取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的祕密真言觀行法門和修持功德的經典。
此經係唐‧神龍二年(706)夏,天竺三藏菩提流志於長安西崇福寺譯出,他的弟子般若丘多助宣梵本,至景龍三年(709)春譯成。其內分為七十八品︰(1)〈母陀羅尼真言序品〉,(2)〈祕密心真言品〉,(3)〈祕密成就真言品〉,(4)〈祕密印三昧耶品〉,(5)〈法界密印莊嚴品〉,(6)〈羂索成就品〉,(7)〈護摩增益品〉,(8)〈祕密灌頂品〉,(9)〈三三昧耶像品〉,(10)〈護摩安隱品〉,(11)〈清淨無垢蓮華王品〉,(12)〈廣大解脫曼拏羅品〉,(13)〈最勝明王真言品〉,(14)〈奮怒王品〉,(15)〈悉地王真言品〉,(16)〈廣博摩尼香王品〉,(17)〈金剛摩尼藥品〉,(18)〈如意摩尼瓶品〉,(19)〈如來加持品〉,(20)〈普遍心印真言出世間品〉,(21)〈普遍心印真言世間品〉,(22)〈不思議觀陀羅尼真言品〉, (23)〈陀羅尼真言辯解脫品〉,(24)〈最上神變解脫壇品〉,(25)〈仕真言品〉,(26)〈出世解脫壇像品〉,(27)〈一切菩薩敬禮解脫三昧耶真言品〉,(28)〈出世解脫壇印品〉,(29)〈出世相應解脫品),(30)〈根本蓮華頂陀羅尼真言品〉,(31)〈十地真言品〉,(32)〈世間成就品〉,(33)〈蓮華頂阿伽陀藥品〉,(34)〈護摩成就品〉,(35)〈根本蓮華壇品〉,(36)〈根本蓮華頂像品〉,(37)〈神變密印品〉,(38)〈神變真言品〉,(39)〈多羅菩薩護持品〉,(40)〈大眾護持品〉,(41)〈普遍解脫陀羅尼真言品〉,(42)〈普遍解脫心曼拏羅品〉,(43)〈普遍輪轉輪王阿伽陀藥品〉,(44)〈普遍輪轉輪王神通香品〉,(45)〈如意阿伽陀藥品〉,(46)〈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47)〈大奮怒王品〉,(48)〈一切種族壇印品〉,(49)〈大奮怒王字輪壇真言三昧耶品〉,(50)〈大奮怒王真言護持品〉,(51)〈執金剛祕密主問疑品〉,(52)〈廣大明王央俱捨真言品〉,(53)〈廣大明王摩尼曼拏羅品〉,(54)〈廣大明王三三昧耶品〉,(55)〈廣大明王阿伽陀藥品〉,(56)〈廣大明王央俱捨羂索曼拏羅品〉,(57)〈廣大明王圖像品〉,(58)〈大可畏明王品〉,(59)〈然頂香王成就品〉,(60)〈點藥成就品〉,(61)〈護摩祕密成就品〉,(62)〈斫芻眼藥成就品〉,(63)〈神變阿伽陀藥品〉,(64)〈召請諸天密護品〉,(65)〈大可畏明王像品〉,(66)〈大可畏明王壇品〉, (67)〈清淨蓮華明王品〉,(68)〈灌頂真言成就品〉,(69)〈灌頂曼拏羅品〉,(70)〈不空摩尼供養真言品〉,(71)〈祈雨法品〉, (72)〈清淨蓮華明王成就法品〉,(73)〈功德成就品〉,(74)〈供養承事品〉,(75)〈明王曼拏羅像品〉,(76)〈畝捺羅印品〉,(77)〈密儀真言品〉,(78)〈囑累品〉。
此經的內容,是敘述佛在布呾洛迦山觀世音菩薩宮殿中,時觀世音菩薩頂禮白佛,說過去劫中從世間自在王如來所授得的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和此陀羅尼持誦的功德。次說此母陀羅尼真言中的祕密心真言並念誦法。又次說發覺、請召、啟白、結界、神變、淨治等八十餘種真言及觀行法。又次說觀世音菩薩根本印、蓮華印等三十餘種印真言法。又次說圖畫曼拏羅壇法一切手印諸器仗等。又次說羂索等八種不空王羂索三昧耶成就法。又次說護摩壇、供物、護摩木等不空王護摩三昧耶成就法。又次說觀念不空羂索觀世音的道場諸相,乃至各種有關的真言陀羅尼,各種造像法,畫造曼拏羅法,觀行念誦法,供養法,護摩法,各種入壇法,阿伽陀藥法,諸天、明王、藥叉等真言曼拏羅觀行法等,如各品名所列,不及備述。
此經也和一般瑜伽密教的經典同樣,以觀諸法性空無相的般若理趣,和三密瑜伽的事修觀行相結合,如此經卷二十三〈陀羅尼真言辯解脫品〉說(大正20‧299b)︰「一切法本無色無行,離諸染著,心不住內外,不在兩間,內外兩間亦不可得。本自清淨,平等無二,捨無我心,(中略)何以故﹖心前中後際不可得故。」這和《大日經》卷一〈入真言門住心品〉所說(大正18‧1c)「心不在內,不在外及兩中間,心不可得」等文義相合。又此經卷三十〈根本蓮華頂陀羅尼真言品〉說(大正20‧313b)︰「自如實觀一切法性無所執著,(中略)亦復不住自性自相,若動若住不可得故。」以下說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三解脫、三摩地、十一智、四無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等,又皆與《大品般若經》卷十九〈廣乘品〉所說相類。此經和以上二經還有若干相同之點,不及一一列舉。因而此經可視為瑜伽密教中較為成熟的經典。又此經列載明王、諸天、金剛、藥叉等真言供養,乃至聽眾中有伊首羅天、摩醯首羅天等,從所包容的方面看來,均顯示此經的形成已越過中期密教的階段。又此經文中並令世間沙門、婆羅門、毗舍、首陀等同受法益(見卷二〈祕密心真言品〉等),顯見其教化範圍甚為寬宏,因而使觀音信仰轉形興盛,傳至中國也流行甚廣。
此經的別譯本,尚有隋‧闍那崛多譯的《不空羂索咒經》、唐‧玄奘譯的《不空羂索神咒心經》、菩提流志另譯的《不空羂索心經》、宋‧施護譯的《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祕密心陀羅尼經》,均各一卷,皆係由本經卷一〈母陀羅尼真言序品〉抄出的摘譯本。此外尚有唐‧阿目佉譯的《不空羂索陀羅尼儀軌經》二卷,則是由〈母陀羅尼真言序品〉、〈祕密心真言品〉、〈祕密成就真言品〉三品抄出的摘譯本。以上均稱為略本,而一般以本經為廣本。此廣本經有藏文譯本,譯者佚名。(高觀如)
〔參考資料〕 《開元釋教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四。
指救度世間眾生而得自在的佛。過去佛之一。音譯作樓夷亘羅佛,又作世間自在王佛、世饒王佛、饒王佛。據《無量壽經》卷上所載,此佛為法藏比丘的本師,其文云(大正12‧267a)︰「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中略)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中略)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法藏比丘因此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發起四十八願,成就佛果,即為阿彌陀佛。
關於此佛的出世順序,依《無量壽經》卷上記載,此佛的出世年代晚於過去錠光佛等五十三佛。但其餘諸經,如《大阿彌陀經》卷上、《平等覺經》卷一、《無量壽經》(梵文本和藏文本)、《大寶積經》卷十七、《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十住毗婆沙論》卷五等處則另有異說。
又有主張世自在(Lokeśvara)即是觀自在(觀音,Avalokiteśvara)者,如日本荻原雲來認為觀自在係avalokita(觀)和īśvara(自在)的合成語,並主張avalokita乃由avalo-1itṛ(觀者、能觀者)轉訛而來,因此「觀自在」意即「能觀的自在者」。世自在(Lokeś-vara)是loka(世)和īśvara(自在)的合成語,而loka的語根為lok(見),因此可將lokeśvara別譯為觀自在、光自在。如密教中,金剛界的阿彌陀(Lokeśvararāj)譯作觀自在王。寂天《入菩提行經》第二章第十三頌的世自在(Lokeśvara),據推測乃指觀音。達斯(S. Candra Das)的藏英辭典即以世自在為觀自在的通名,並列出Ḥjig-rten mgon-po(世主)、Thugs-rje-chen-po(大慈)等異名。
〔參考資料〕 《玄應音義》卷五;《決定總持經》;《謗佛經》;《理趣釋》卷下;《荻原雲來文集》;本田義英《法華經論》。
《華嚴經》〈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童子曾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故謂五十三參。依〈入法界品〉所載,善財遍歷一一0城,參訪五十五位善知識;此處稱之為「五十三參」,主因係善財曾兩度聽聞文殊菩薩說法,又於同一時間、地點請教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同一法門,故一般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此外,舊譯《華嚴經》中,原先所列善知識僅四十六位,即缺天主光天女(第四十三位)以下九人,直到唐代,法藏等奉勒與日照三藏所傳梵本相對校,才加以補足;智儼《華嚴孔目章》卷四僅列四十六位善知識,即依據補譯前的經典所述。
關於所參訪之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身分,計有菩薩五人、比丘五人、比丘尼一人、優婆塞一人、優婆夷五人、童男四人、童女二人、天一人、天女一人、外道一人、婆羅門一人、長者九人、博士一人、醫師一人、船師一人、國王二人、仙人一人、佛母一人、佛妃一人,以及諸神十人。此下略述善財五十三參的經過︰
(1)首先於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聞文殊師利菩薩說法,自此發心南行參訪善知識。
(2)於南方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處,聞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3)於南方海門國海雲比丘處,聞諸佛菩薩行光弦眼法門。
(4)於南方楞伽道海岸聚落的善住比丘處,聞眾生無礙解脫法門。
(5)於南方達里鼻荼國自在城的彌伽良醫處,聞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
(6)於南方住林聚落的解脫長者處,聞如來無礙莊嚴解脫法門。
(7)於南方閻浮提畔摩利伽羅國處的海幢比丘處,聞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法門。
(8)於南方海潮處普莊嚴園林的休捨優婆夷處,聞離憂安穩幢解脫法門。
(9)於南方海潮處那羅素國的毗目瞿沙仙人處,聞菩薩無勝幢解脫法門。
(10)於南方伊沙那聚落的勝熱婆羅門處,聞菩薩無盡輪解脫法門。
(11)於南方師子奮迅城的慈行童女處,聞般若波羅蜜普莊嚴法門。
(12)於南方三眼國的善見比丘處,聞菩薩隨順燈解脫法門。
(13)於南方名聞國的自在主童子處,聞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
(14)於南方海住城的具足優婆夷處,聞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法門。
(15)於南方大興城的彼居士處,聞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法門。
(16)於南方師子宮城的法寶髻長者處,聞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法門。
(17)於南方藤根國普門城的普眼長者處,聞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
(18)於南方多羅幢城的無厭足王處,聞菩薩如幻解脫法門。
(19)於南方妙弘的大光王處,聞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法門。
(20)於南方安住王都的不動優婆夷處,聞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光明法門。
(21)於南方無量都薩羅城的遍行外道處,聞至一切處菩薩行法門。
(22)於南方廣大國的優鉢羅華長者處,聞調和一切香法門。
(23)於南方樓閣城的婆施羅船師處,聞大悲幢行法門。
(24)於南方可樂城的無上勝長者處,聞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
(25)於南方輸那國迦陵迦林城的師子頻申比丘尼處,聞成就一切智解脫法門。
(26)於南方險難國寶莊嚴城的婆須密多優婆夷處,聞菩薩離貪際解脫法門。
(27)於南方善度城的鞞瑟胝羅長者處,聞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法門。
(28)於南方補怛洛伽山的觀自在菩薩處,聞大悲行法門。
(29)於由東方空中來的正趣菩薩處,聞菩薩普疾行解脫法門。
(30)於南方墮羅鉢底城的大天神處,聞菩薩雲網解脫法門。
(31)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安住地神處,聞不可壞智慧藏法門。
(32)於摩竭提國迦毗羅城的婆珊婆演底主夜神處,聞菩薩破一切眾生暗法光明解脫法門。
(33)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普德淨光主夜神處,聞菩薩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法門。
(34)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處,聞大勢力普喜幢解脫法門。
(35)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普救眾生妙德主夜神處,聞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法門。
(36)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寂靜音海主夜神處,聞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法門。
(37)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主夜神處,聞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
(38)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開敷一切樹華主夜神處,聞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法門。
(39)於摩竭提國菩提場的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處,聞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法門。
(40)於嵐毗尼園林的妙德圓滿神處,聞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所示現受生自在解脫法門。
(41)於迦毗羅城的釋迦瞿波女處,聞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法門。
(42)於摩耶夫人處,聞菩薩大願智幻解脫法門。
(43)於三十三天的天主光天女處,聞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法門。
(44)於迦毗羅城的遍友童子處,聞知可參善知眾藝童子。
(45)於迦毗羅城的善知眾藝童子處,聞四十二字母法門。
(46)於摩竭提國婆咀那城的賢勝優婆夷處,聞無依處道場解脫法門。
(47)於南方沃田城的堅固解脫長者處,聞無著念清淨莊嚴解脫法門。
(48)於沃田城的妙月長者處,聞淨智光明解脫法門。
(49)於南方出生城的無勝軍長者處,聞菩薩無盡相解脫法門。
(50)於南方法聚落的最寂靜婆羅門處,聞菩薩誠願語解脫法門。
(51)、(52)於南方妙意華門城的德生童子與有德童女處,聞菩薩幻住解脫法門。
(53)於南方海岸國大莊嚴園毗盧遮那莊嚴藏樓閣的彌勒菩薩處,聞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解脫法門。
(54)於普門國蘇摩那城的文殊師利菩薩處,得般若門能證能入之智。
(55)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蓮華座上的普賢菩薩處,得法界門所證所入之理,終證入法界。
若依法藏《華嚴探玄記》卷十八的解釋,善財遍歷知識有五相,即︰
(1)寄位修行相︰謂文殊以下四十一人表顯十信、十行、十迴向及十地諸位。
(2)會緣入實相︰謂摩耶夫人以下十一人,會諸位差別相入平等實相之理。
(3)攝德成因相︰謂彌勒一人攝前二門之德,定堪成佛成一生補處。
(4)智照無二相︰謂文殊一人究竟前之因法,成唯一圓智,絕境智等諸二相。
(5)因廣大相︰謂普賢一人始本冥合,圓覺現前,堪成佛廣大之因。
此外,並將此五相配以五種行,寄位修行相乃次第歷其位而上昇,故配以高行;會緣入實相,同入一實故配以大行;攝德成因相,成補處因行,故配以勝行;智照無二相,般若絕相故配以深行;顯因廣大相,一一稱性故配以廣行。
然統攝此五十五位善知識,畢竟不出文殊、普賢二人。出現於前後文殊之間的善知識,皆具文殊智慧大海出生攝化之德,總為文殊之位,屬般若門;最後普賢一人則屬法界門。而若非般若不能入法界,若非法界不能顯般若,故善財乃初見文殊,終歸普賢。又有以文殊為能信之心,普賢為所依之法界;文殊為能起之解,普賢為所起之萬行;文殊為能證之大智,普賢為所證之法界,認為此三對融通三重,至二聖二而不二,成毗盧遮那身,現所謂三聖圓融之妙境界。
〔參考資料〕 《華嚴經大疏鈔》卷六十一、卷六十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華嚴經疏》卷五十五;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三章;山邊習學《華嚴經の世界》。
密教金剛、胎藏兩界各有五佛配屬五智,此稱為五智如來。大日如來在中央,阿閦如來在東方,寶生如來在南方,阿彌陀如來在西方,北方是不空成就如來。或說西方是觀自在王如來。或說北方是釋迦如來,或微妙聲或天鼓音如來。
若將五佛配屬五智,則法界體性智是大日,大圓鏡智配阿閦,平等性智屬寶生,妙觀察智為阿彌陀,成所作智配屬不空成就。但是,實際上,每一佛都各具五智,所以《即身成佛義》載云(大正77‧381c)︰「各具五智無際智。」倘進而就廣義而解,則國土草木五大所成者無不是五智之顯現,也都是五智如來;這是即事而真的實義。此外,被當作五智如來而供奉的五佛是阿彌陀、釋迦、藥師、彌勒、大日。但是此說出自何據,並不清楚。
密教的五種護摩修法,即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鉤召。依《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說,息災於初夜起修,行者面北,結佛印,燒甘木,爐作正圓形,爐底畫輪寶為契印。增益於初日分起修,行者面東,持寶標幟,燒果木,爐作正方形,爐底畫三股杵。降伏於中日分起修,行者面南,作金剛怒燒苦木,爐作三角形,爐底畫一股杵。鉤召於一切時修,行者仰視,用金剛鉤,燒刺木,爐作金剛形,爐底畫鉤。敬愛於後夜起修,行者面西,持蓮華,爐作蓮華形,爐底畫蓮華。
若就內心言之,息災謂除貪、瞋等煩惱;增益謂由諸煩惱滅除,定慧增長;調伏謂由諸功德增長,能伏斷無明;敬愛謂由調伏無明,無諸違隔事;鉤召謂由無諸違隔事,諸善集生。
諸經所立護摩修法的種類並不一致。《大日經》、《一字佛頂輪王經》卷六等,只說息災、增益、調伏三種,《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大明陀羅尼經》加敬愛而成四種,另外還有六種、九種之說。而藏傳佛教,則較流行息、增、懷、誅四法。略同於上列五法中,除去鉤召法之外的四法。
〔參考資料〕 《瑜伽瑜祇經》〈愛染王品〉;《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補陀落海會軌》;《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祕藏記》。
五種姓是梵語的譯文,原文為五類的種屬或族姓。因為屬於某個種族的人必然具有某個種族的性質,所以種姓和性質這兩個辭語的含義,本來就有相通的地方,在印度使用起來有時也不免混亂。到了譯成漢語,種姓和種性,不但意義相近,而且字形相似,發音相同,因此五種姓便時常成為五種性,有時省略成五性,或稱五種種性,五種乘性及五乘種性。即是︰(1)聲聞乘種姓,(2)獨覺乘種姓,(3)如來乘種姓,(4)不定種姓,(5)無種姓。
印度由於征服和分工的原因,在社會上很早就存在著四姓的區別︰(1)是具有神權的婆羅門種姓,(2)是具有政權的剎帝利種姓,(3)是從事工商的吠奢種姓,(4)是淪為農奴的戍陀羅種姓(《大唐西域記》卷二)。
這種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種姓區分,也就是階級壓迫,佛教是根本反對的。佛陀主張四姓平等,有四河八海的比喻(《雜阿含經》卷二十、《長阿含經》卷六、《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但是在宗教的學修上,由於各人種種條件的不同,它的成就也因之而有差別,甚至有不能成就的,於是社會上種姓區別的範疇,便被應用到宗教裏面來了。
三乘的區分,早在《阿含經》中便出現了(《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到了《大毗婆沙論》裏,便有三乘種姓的差別。如卷三說(大正27‧13c)︰「佛及獨覺聲聞種姓同於此位,住上上品,故名平等。」又卷五說(大正27‧25b)︰「謂佛種姓是上品,獨覺種姓是中品,聲聞種姓是下品。」又卷六十八說(大正27‧35 2a)︰「轉聲聞煖種姓根,起獨覺煖種姓根,轉聲聞獨覺煖種姓根,起佛煖種姓根。如說煖位、頂位亦爾。」這裏不但有三乘種姓的區分,而且轉根的說法已經包含著不定種姓的意義。不過這時候種姓一辭使用的範圍還很廣泛,例如卷六十二裏便有(大正27‧319c)「依六種姓建立六種阿羅漢名」的說法。
早期的大乘經典也同樣只有三乘和不定的說法。如《大般若經》卷五九三說(大正7‧1066a)︰「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到了《勝鬘經》裏,在三乘之外說了一種無聞非法的眾生。如〈攝受章〉說(大正12‧218b)︰「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這種僅僅能以人天善根去成熟的眾生,似乎可以說是沒有三乘種姓,即是所謂無種姓。但就本經強調一乘和如來藏的精神來看,卻又不是主張決定無姓說的。
到了《大般泥洹經》出現的時代,由於經中所倡導的常樂我淨的說法,更為習慣於無常苦無我不淨的小乘人所不能接受,從而使反對的浪潮達到空前的高漲。因此經中針對這種持反對論調的小乘人,說他們無菩提因不可救藥,並且給他們起了個「一闡提」的名字。如卷六說(大正12‧892c)︰「若阿練若愚癡無智,狀似阿羅漢而誹謗方等,(中略)言方等經皆是魔說(中略)作是說者名一闡提。」又說(大正12‧892b)︰「諸增上慢一闡提輩以何為本﹖誹謗經法不善之業以是為本。」又以種種譬喻說此經能夠使(大正12‧893b)「犯四重禁及無間業、不樂菩提未發意者,皆悉安立於菩提道,(中略)唯除增上毒蛇一闡提輩。」這樣說來,一闡提似乎就是決定無種姓的了。但是本經是倡導一切眾生悉有如來性的。如卷五說(大正12‧883b)︰「真實我者是如來性,當知一切眾生悉有,但彼眾生無量煩惱覆蔽不現。」雖然在卷六中也說(大正12‧893a)︰「彼一闡提於如來性所以永絕,斯由誹謗作大惡業,如彼蠶蟲綿網自纏而無出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於如來性不能開發起菩提因,乃至一切極生死際。」然而一闡提究竟還是有如來性的,不過永遠不能開發罷了。我國東晉時竺道生就從這點窺見了經中所含蓄的深意,因此在大本《涅槃》還沒有傳來之前,他僅僅讀了六卷《泥洹》便首先提出一闡提人皆得成佛的主張,因而遭到保守派的驅逐。後來大本(也就是修正增補本)來了,不但增加部分有一闡提成佛的明文,就在相同部分也表現出和六卷本有顯然不同的語氣。大家才衷心地信服了竺道生的預見性(《高僧傳》卷七)。通過這場公案,說明了《大般涅槃經》不是一人一時所結集的。最初,當反對者的氣焰很囂張的時候,不能不嚴厲呵斥,說他們簡直永遠不能成佛。但是大乘占了優勢以後,呵斥的態度便轉化為勸導的態度,於是有修正增補本的《大般涅槃經》出現。因為按照《涅槃經》的思想體系來說,它是主張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性的,所以很難堅持一闡提畢竟不能成佛的說法。
就是到了《楞伽經》裏,五種種姓的編排已經完全形成,一闡提發展為兩種了,然而也還不是決定無姓論者。如七卷本《楞伽》卷二說(大正16‧597a)︰「有五種種姓。何等為五﹖謂聲聞乘種姓、緣覺乘種姓、如來乘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並把無種姓的一闡提分為二種,一種是誹謗大乘經而把一切善根斷了的一闡提;一種是菩薩一闡提,由於他所要度的眾生永遠度不盡,同時他知道一切法本來就是涅槃的,用不著再入涅槃,所以這種無種姓實際上是十足的如來乘種姓。而前一種無種姓,因為佛總不拋棄他,他的善根有時還會生起來的,所以也不是決定的無種姓。
《解深密經》裏對於決定聲聞種姓和不定聲聞種姓作了較詳細的說明(卷二),可以說已經舉起了決定五姓說的旗幟。
到了《瑜伽師地論》,決定五姓說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卷三十七裏說所成熟補特伽羅的時候,在卷五十二裏說異生性的時候和說有障無障差別的時候都同樣地舉出聲聞種姓、獨覺種姓、佛種姓和無種姓的四種來。加上卷八十一裏所說的不定種姓,便成為完整的五種姓組織。
本論在〈聲聞地〉(卷二十一)和〈菩薩地〉(卷三十五)都指出種姓的本質就是種子,不過在〈聲聞地〉裏說的種子是(大正30‧395c)「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的,也就是後世所謂本有種子。而〈菩薩地〉裏說種姓包括本性住種姓和習所成種姓兩種,就等於說種子有本有和新熏的兩種,這便給後來護月、難陀和護法三家遺留下爭辯的題材。又在卷五十二裏說種姓的成因,由於有障無障的差別,這已經給新熏家提供了立論的根據;同時又說(大正30‧589a)︰「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這一段話更是各家聚訟的焦點,本有家、新熏家一切有性說、五姓差別說,見仁見智地都各有一番解說。我們現在來看,〈攝抉擇分〉中這段解釋種姓的文義顯然和〈本地分〉中對於種姓的解釋很有出入,這是因為本論原來就是瑜伽學派的一部叢書,不是一人一時的著作。雖然同是一個學派,而且經過編纂,大體上總算一致,但是許多不同的說法也是一齊收容在內的。
〈聲聞地〉裏舉出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的六種相狀。如卷二十一說(大正30‧398a)︰「謂彼最初不住種姓無涅槃法補特伽羅(中略)是名第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似乎是給決定無姓說者以一種典據,但是對方解釋所謂不住種姓者,並非沒有種姓,而是在某段期間裏他沒有站在種姓的崗位上罷了。
卷六十七〈攝抉擇分〉中〈聲聞地〉列敘五番問答以成立無種姓的主張。後來在真諦傳譯天親所造的《佛性論》裏也有類似的五番問答,照《佛性論》的說法,似乎這五番問答是小乘中薩婆多部駁斥分別說部的,而在《佛性論》裏又增加了天親的反駁,最後歸結到(大正31‧788c)「一切眾生皆悉本有清淨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但是這五番問答,究竟是小乘中的兩部真正有過這樣的爭辯呢﹖還是大乘論書中假設的對白呢﹖現在很難斷定。因為小乘中既沒有提出這項問題的歷史條件,同時也還沒有其他的文獻足以證明。
這五番回答也出現在無著造的《顯揚聖教論》裏作為成立種姓差別的五種道理,便說明無著在《大乘論》中也一樣地使用這五番問答來證明有一類無種姓的有情。天親的學問出於他哥哥無著的啟發和培養,何以天親在《佛性論》裏直接反駁他哥哥的主張呢﹖再拿我國關於彌勒、無著、天親著作的新舊各種譯本來互相對照,便使人想到他們的著作在傳誦和翻譯的時候已經受到學派的影響而大大地有所增改了。
《大乘莊嚴經論》也是無著的著作之一,論中把無性分為時邊和畢竟兩種。如卷一說(大正31‧595a)︰「無般涅槃法者是無性位。此略有二種︰一者時邊般涅槃法(據《唯識樞要》應云︰暫時無圓寂法),二者畢竟無涅槃法。(中略)畢竟無涅槃法者,無因故,彼無般涅槃性,此謂但求生死不樂涅槃人。」雖然無性之後有一個位字,可以被對方用來作「約位說」的典據,但是這段文的主要意思是說時邊無性之外,決定另有一種畢竟無性的有情,這個主張是非常明確而堅定,不容有另外的曲解的。
《成唯識論》是印度唯識學派總結性的記錄,五種姓說是唯識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論中關於種姓有總結性的說明。論中根據瑜伽說有二種種姓。如卷九說(大正31‧48b)︰「(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在卷二討論種子的時候,批判了護月所代表的傳統學說種子本有家和難陀所代表的新熏家,然後提出以護法為首的本始綜合家認為是最正確的主張。
親外承了護法的學說,對於種姓仍然主張有本習二種。如《佛地經論》卷三說(大正26‧304b)︰「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住種姓,發心已後外緣熏發漸漸增長名習所成種姓。」他把五種種姓完整地編排出來,對無種姓有較詳細的說明,並且把其他經典裏為什麼有一切有性的說法作了解釋。如卷二說(大正26‧298a)︰「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姓︰(一)聲聞種姓,(二)獨覺種姓,(三)如來種姓,(四)不定種姓,(五)無有出世功德種姓。(中略)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中略)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姓有情決定速趣無上正等菩提果故。」
從《莊嚴經論》以來的畢竟無姓論,在印度佛學史上要算是一種新穎的學說。所以玄奘將要回國之前,印度好些大德在討論無性問題的時候,便向玄奘說︰你回國去講,旁人決不相信;希望你把帶去論書裏面關於無性的話省略了罷。戒賢罵道︰鄙夫!你們懂得什麼東西,就能隨便給他作出指示嗎﹖!這段文見於道倫《瑜伽論記》卷三(下)引玄奘的談話,但是文句顯然很有些錯落。日本最澄(767~822)撰《法華秀句》引此文作︰「大莊嚴論第二卷云︰無佛性人謂常無性人。欲來之時,諸大德論無性人,云︰若至本國必不生信,願於所將論之內,略去無佛性之話。戒賢呵云︰彌離車人!解何物而輒為彼指﹖!」文義是很明白的(日本常盤大定博士對此段文卻有誤解)。
玄奘回國後,遵照他師父的意見,忠實地傳譯了包括畢竟無姓的五種種姓說。這種學說在印度已經是很晚出而新穎的了,傳到中國自然更覺得十分珍異,相傳玄奘給窺基講唯識和瑜伽,圓測一再偷聽,玄奘就允許了窺基(大正50‧726a)︰「五姓宗法,唯汝流通」(《宋高僧傳》卷四〈窺基傳〉)。這五種種姓說在窺基方面說來,固然是獨得之祕,也可以說是唯識正統派(傳到中國來稱為慈恩宗)獨創的一項重要宗義。而在另一方面說來,卻引起了中國一些佛教學者的強烈反對。首先發難的是曾經充任玄奘譯場證義的靈潤(《續高僧傳》卷十五有傳),造一卷章辨新翻瑜伽等與舊經論相違略出十四門義。其後玄奘弟子也任過譯場證義的神泰便針對靈潤又造一卷章來和他辯論。再後新羅義榮又攻神泰而救靈潤。三師的原著在中國久已失傳,幸而大體上在日本最澄所撰的《法華秀句》裏被保存下來。
玄奘門下還有曾任譯場證義的神昉著《種姓差別集》三卷(《東域傳燈目錄》),已經失傳。窺基獨得的所謂「五姓宗法」,詳細見於所著的《唯識樞要》。他會通了各種經論,認為無種姓人可分三類,除了斷善根的和大悲菩薩以外,還有畢竟無姓,這是在因位和果位都無成佛可能的。斷善根的無姓,因位雖無成佛之義,而善根相續以後,果位仍可成佛。大悲菩薩,果位雖不成佛,而因位有其可能。只有畢竟無姓,不論因位果位,都和成佛無關,所以他另外是一類種姓。隨後他舉出十種典據並且立了一個因明的三支比量來明畢竟無姓決定是有。又在畢竟無姓之外,還有二乘定性,也是在因位和果位都無成佛可能的。他又舉出七種典據同時也立了一個因明的三支比量來證明二乘定姓決定是有。在這定姓聲聞、定姓獨覺和畢竟無姓之上,再加上如來種姓和不定種姓,完整的五種種姓說便組織成功了。由於明確地肯定了二乘定姓,便不能不肯定三乘的說法是實在的、徹底的,而一乘的說法是權變的不徹底的。這種主張,集中表現在他所著的《法華玄贊》裏。這就和當時中國流行的天台宗所倡導的「三乘是權,一乘是實」的說法,形成了宗派上的尖銳矛盾。
據日本源信(942~1017)著的《一乘要決》卷上說(大正74‧329b)︰「大唐佛授記寺沙門法寶造六卷章名一乘佛性究竟論,破三乘五性義,立一乘佛性義。」法寶(《宋高僧傳》卷四有傳)造的這六卷論書現在僅僅剩下第三卷被保存在《續藏經》裏,其餘的有很少部分由於《一乘要決》和《守護國界章》等書的引用而被保存。據《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中說(大正74‧225a)︰「寶公破西方唯識論師者,指大乘基,未必護法。」可見一乘佛性究竟論主要是針對窺基而發的。
窺基的弟子緇州慧沼(《宋高僧傳》卷四有傳)造《能顯中邊慧日論》四卷,又針對著一乘佛性究竟論而發。這部書對種姓問題的各方面都作了較詳細的討論和說明,就中國說來,可以說是一部帶總結性的種姓論專著。從此以後,不但很像印度大德們所估計的一樣,對於包含畢竟無姓的五種姓說,信者少而不信者多,甚至玄奘所傳的整個唯識學派也「不絕如縷」了。但是戒賢的呵責也起了積極的作用,完整的五種種姓說畢竟介紹到中國來了。(劉衡如)
◎附一︰龍慧〈五姓各別與一性皆成的論諍〉(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3})。
(一)前言
五姓各別與一性皆成之說,好比水火之不相容,刻劃了甚深的鴻溝,曾一再地展開了論戰,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史實。此二學說究竟為何形成如此嚴重的對立﹖我想,不外是由於教系不同,且各有其根深蒂固的依據使然的吧!
五姓各別說的濫觴,發端於護月、難陀的「本新種子說」;到了護法的「新舊合生說」,才確立教權;及至慈恩,更把舊有的「三實一權」推翻,而正式成立五姓各別的應理圓宗。但三論、天台、華嚴等大乘學者,也有其依據,一面與此抗爭,一面標立一性皆成的旗幟,大宏其「三權一實」的教說。
考此二派,不外是相宗與性宗之不同,亦即由於賴耶緣起與真如緣起的(立場)不同而來。現將他們的依據以及論諍簡述如下。
(二)五姓各別的依據
傳說玄奘大師將唯識教文傳授與慈恩的時候,即曾告訴他︰「五姓宗法,唯汝流通。」在一切有情的種姓上,分有法爾的五姓,這到底是唯識宗獨特的主張,而為其他教派所無的。
唯識宗從「性用別論」,區別了真如和現象,而絕不許在二者間,有任何的相融,所以有情的現象,唯有從有為的賴耶緣起,絕不能從真如緣起。既由有為緣起,那麼,其緣起現象的機類,必然地亦自無法開覺佛果了。可見有為,不一定相即於覺體(佛果)的無為了。不過,話得說回來,性相別論的態度,畢竟只從性相兩者間的抉擇上述說而已,絕非毫無關連。也就是說,真如為現象所依而遍在故(不說相即),真如儼然地成為現象的實性。因此,絕不能說,有情絕無開覺佛果的能力──無漏種子絕無。事實上,不過是︰現象既從有為的賴耶展開,其展開的種種差別相,自有其差別的種種原因,這就是五姓各別說的苦心與用意。所謂五姓,即︰菩薩定姓、獨覺定姓、聲聞定姓、不定姓、無性有情的五類。其關係如下︰
┌(一)菩薩定姓───────頓悟──┐
│ │
│(二)獨覺定姓─┐ ├定姓─┐
│ ├───定姓二乘──┘ │
│(三)聲聞定姓─┘ │ ├有性──出世間
│ ┌獨、聲─┘ 成佛─┤
五姓┤ ├菩、聲──┐ │
各別├(四)不定種姓┼菩、獨──┼漸悟───不定姓┘
│ └菩、獨、聲┘
│ 不成佛
└(五)無性有情────────────────無性──世間
第一、菩薩定姓︰能法爾照見生法二空,發得四智,具有開覺佛果的無漏種子。
第二、獨覺定姓︰祇具有獨覺果的一分生空無漏智種子,決定可證獨覺,而終取灰身滅智,故得此名。
第三、聲聞定姓︰祇具有聲聞果的一分生空無漏種子,決定悟證聲聞果,而終取灰身滅智,故得此名。
第四、不定種姓︰這應具說「三乘不定種姓」。這是指具有菩薩、獨覺、聲聞各種種子,而經聲聞、獨覺果後,得轉入菩薩乘,開覺佛果的人。如果詳細地說,應有四類,即︰(1)具三乘種子者,(2)具菩薩、獨覺二種子者,(3)具菩薩、聲聞二種子者,(4)具獨覺、聲聞二種子者。就中,前三為不定姓,最後則屬第二或第三的定姓。
關於第二的獨覺定姓和第三的聲聞定姓的差別,在《法華玄贊》中舉有三同七異。即「三同者︰所斷、所證及假擇滅同義也。七異者︰利鈍、依佛自出、藉教觀理、四諦緣起、四果一果、練根時節、說法神通也。依前三同,化城為一,依七異故,羊鹿是別也。」
至於第五的無性有情,依《入楞伽》和《莊嚴經論》,亦有三類。即︰斷善、大悲和無性的三闡提。就中,第一和第二,通一闡底迦和阿闡底迦;第三即正為阿顛底迦──無性有情。此三種人的分別,在《樞要》說︰
「由此三人(斷善、大悲、無性)及前四性,四句分別︰(一)因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二)果成因不成,謂有性斷善闡提。(三)因果俱不成,謂無性闡提、二乘定性。 (四)因果俱成,謂大智增上,不斷善根而成佛者。」
五姓各別說的典據,應首推《解深密經》,因此經〈無自性相品〉會通了諸經的一乘說,成立所謂的五姓,而命名為「顯了真實教」。該經(奘譯卷二)說︰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姓,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姓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姓故(中略)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若迴向菩提聲聞種姓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提。」
《解深密經》雖然成立了五姓說,可惜並未表明五姓的名目為何﹖這在《楞伽經》則有明示。據《入楞伽》卷二說︰「復次,大慧!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
除了上列二經之外,其他的經論,述說五姓各別的極多。例如︰《大般若經》卷五九三、《勝鬘經》、《稱讚大乘功德經》、《瑜伽論》卷三十七、《莊嚴經論》卷一、《顯揚論》卷二十、《攝大乘論釋》卷一、《法華論》卷下、《佛地論》卷二等,比比皆是(當然多少有所出入)。
(三)對一性皆成說的會通
標立五姓各別的唯識宗,對一性皆成說究竟採取了何種態度呢﹖這是頗值得吟味的問題。
在諸經論中,主張一性皆成說的,可首推《法華經》(〈方便品〉卷一)的偈文。該頌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這當然是表示︰二乘、三乘都是方便法,唯有佛乘才是真實,而斷然地否定了五姓說的明文。不過,《深密經》卻說一乘是方便說;是佛陀為勸勵卑怯眾生而說的。也就是說,一乘是佛陀的密意,並非了義的說法。這在《深密經》卷四裏,肯定地說︰「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佛告觀自在菩薩(中略)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別性。」
可見一乘,不過是從所證之「理同」而說,並非指事相上沒有五姓的差別。
慈恩大師在《義林章》解釋「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的要文道︰「依梵本說,經頌應言︰無第二、第三。數三乘中,獨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為引不定,任持所餘故,方便言︰無第二第三,非真破也。」
《法華玄贊》卷四所釋,大致亦與此意同,該文又說︰「從勝至劣數,佛乘第一,獨覺第二,聲聞第三,無第二獨覺第三聲聞等。」
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會通是牽強附會的,而不足一破,但若參照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四,這種疑心,即可不攻而自破了。玆將該文抄錄如下︰「我於經中,告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緣(中略)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唱言︰如來說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人皆得佛道。」
這不是很明白地指出了一乘方便說嗎﹖至於佛說密意的理由,在《莊嚴經論》卷五,列舉了法同、無我同、解脫同、性別、諸佛得同自意、聲聞得作佛意、變化、究竟等八種,而更進一步地斷定︰「如是處處經中,以此八意,佛說一乘,而亦不無三乘。」《莊嚴經論》的一段明文,《攝論》卷下,更頌為︰「爰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世親和無性的釋論亦有此意,他們即把它開為十因加以解釋,但《顯揚論》卷二十,則歸納為六因。此外,說明此義的經文,多得不勝枚舉。
《法華經》〈藥草喻品〉(卷三)所謂三草二木一地喻,若依《法華玄贊》卷七的解釋,實亦是一種「種姓差別」的說明。對此,《玄贊》引了世親的《法華論》卷下說︰「大乘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對治此故,為說雲雨譬喻,應知。」可見一乘方便說,並非慈恩一家的看法了。
這裏有一問題,就是《涅槃經》(〈師子吼品〉卷二十七)中,一切皆成的明文。即︰「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這段經文,一見好像與種姓差別說有不相容之勢,其實不然,這另有二種深意。《佛地經論》卷二通釋為︰「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姓有情,決定速趣無上正等菩提果故。」
可見其二義即是指︰(一)所謂真如法身,不過是由「理佛性」而說;(二) 少分的一切有情,不過是就「行佛性」而說的了。「理佛性」雖為全分的一切,但,真如是凝然的,雖有其性,亦同無性之不成佛了。又「行佛性」,雖然終得成佛,但其所謂一切,不過是指少分之一罷了。會通這段經文的復有慧沼的《能顯中邊慧日論》(卷一),這是值得研讀的名文。
在《瑜伽》卷五十二中,有一段文,說明了有情的一切,無不以真如為種子,故根本沒有成與不成的差別相。這段經文,當然是一性皆成說的有力典據,而為五姓各別說的反調。不過,唯識宗徒卻喜歡引用它,並且加以巧妙的會通。《瑜伽》的經文就是︰
「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姓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姓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姓補特伽羅。」
這種論調,一似《俱舍論寶疏》卷一、《三論大義鈔》卷四、《守護國界章》卷下等之論法。對此,護法曾舉有二義加以說明︰第一、所緣緣「假名種子」,蓋真如並非生滅法故,原非種子。只因入見道位的聖智現前時,得以真如為所緣緣而生故,假名為種子。第二、所謂種子,就是親因緣的意思。在見道位,以真如為所緣緣的無漏種子,得生出無漏的諸法故,對其智種,乃立真如所緣緣的名字。其實真如所緣緣為種子,並非真如本身就是親因緣之謂。畢竟障為不般涅槃法的意思就是︰指有性人雖得斷障,但無性人到底是無法斷障的,因此才說畢竟障。其所以如此,實是缺少無漏種子的緣故。這就是所謂「無性之無性」。
主張五姓各別說最顯著的經文,雖為《楞伽經》,但其所明的無性,祇有斷善與大悲二闡提,未示有實之無性闡提。《樞要》卷上解疑說︰「楞伽所說二種闡提,初是斷善根具邪見者,後是菩薩大悲者。初者,有入涅槃之時,後必不爾,以眾生界無盡時故,無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悲菩薩無成佛期。」「教所被機時眾別故,楞伽為顯大悲菩薩是第五性,五種種姓皆談有故,遂隱五中無性(畢竟)不論。」
(四)兩說之論諍
如上所述,種姓義和一性說,各有其依據,而劃了一條鴻溝,因此,也各就各的立場展開論戰了。
慈恩首先舉示種姓文,建立了二種量。即︰
(1)二乘之果,應有定姓,乘所被故,如大乘者。
(2)所說無性決定應有,有無二性隨一攝故,如有性者。
所說無姓決定應有,聖所說故,如說有性。
之後,他更依此立量,主張種姓的差別。《樞要》說︰
「若爾者,有無二姓,俱聖所說,更有何故,乍許有姓,不許無姓﹖三乘眾生,皆乘所被,更有何由,乍許大乘定姓,不許二乘定姓﹖此等教理,皆如磐石,誰人得動,若以法華等皆成說,為其證者,我以深密等五姓說,為其誠證。若以法華開三顯一,為其由者,我以深密,會一立五,為其所由。若以法華說相嚴重,為超過餘教之德者,深密華藏世界所說,教主即是盧舍那佛。正機即是觀音、彌勒等,諸八地以上大士,一部五卷正宗七品,文文悉盡性相奧府,品品自稱究竟了義,在於十八圓滿報土,說不了教。是何耶﹖對於至極深位大士,演淺近門,亦何用耶﹖何況法華雖會三乘,未會五姓,深密分明和會一乘。法華未說大乘性相,深密說迴向菩薩、聲聞成佛。兩教隱顯,思可知之。」
慈恩的這種論調,雖然似帶有感情用事之嫌,但由此,已知五姓家的苦心矣!
一乘家對此,究竟採取何種態度呢﹖我人舉出《守護國界章》文,即可窺見其一斑。在該書的開頭,最澄即列舉了︰「謗法者為體也︰偏執為基,隍為心也,非他為務,乃有粗食者,立七教而亂文,開二理而破義,更構四教永斷佛種。復推兩理,深謗法華,為遮如是等邪執,造斯指南無謬詞……。」
在上文,我人已列舉了不少正反二派的典據,但這些聖教量,翻來覆去,亦不過是一種戲論而已,絕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這怎麼講呢﹖因為他們的依據,都為佛陀金口的說法,絕無法輕視何者。所以二者間的疑難,似有直接從其立足點著眼,加以檢討的必要。
此二者,相宗立於「性用別論」,性宗立於「攝用歸體」。換一句話說︰一派是以抉擇性相為重心,一派則以詮顯實相為本義,這就是兩者的不同處。我人必先明乎此,始能會通他們的論諍。
◎附二︰〈五種姓〉(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五種性謂一切有情之種性有五種,即聲聞乘定性、獨覺乘定性、如來乘定性、不定種性及無性。又作五種乘性、五乘種性;略稱五性。《入楞伽經》卷二云(大正16‧526c)︰「我說五種乘性證法。何等為五﹖一者聲聞乘性證法、二者辟支佛乘性證法、三者如來乘性證法、四者不定乘性證法、五者無性證法。」又《佛地經論》卷二云(大正26‧298a)︰「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
(1)聲聞乘定性︰又名聲聞乘性、聲聞定性、聲聞種性,或定性聲聞、決定聲聞。
(2)獨覺乘定性︰又名辟支佛乘性、獨覺種性、獨覺定性、緣覺種性、緣覺定性或定性緣覺。
此二種性唯有生空無漏之種故,深厭生死而專修自利樂寂之法,但斷煩惱障而證生空之理,定隨自乘之果並入無餘涅槃。因不具佛種故不能成佛,即二乘所被之機。又合稱二乘定性。《解深密經》卷二〈無自相性品〉云(大正16‧695a)︰
「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中略)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
(3)如來乘定性︰又名如來乘性、如來種性、佛種性、菩薩乘性、菩薩種性、菩薩定性或定性菩薩。以有生法二空之無漏種子故修二利之行,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真如,可得菩提涅槃二轉妙果。所謂由大智不住生死,由大悲不住涅槃。即入無住處涅槃而成大覺圓滿之極果。乃大乘所被之機是也。
(4)不定種性︰又名不定性,或三乘不定性。由本有無漏種子之差別,於前三乘種性稱性未決定機類。其中有四類︰{1}菩薩聲聞二性不定,{2}菩薩獨覺二性不定,{3}聲聞獨覺二性不定,{4}聲聞獨覺菩薩三性不定。《解深密經》卷二〈無自相性品〉云(大正16‧695b)︰
「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
(5)無性︰又名無種性、無性有情、無有出世功德種性或人天乘性。又相對於前四種性總稱有般涅槃法,名為無般涅槃法。以無無漏種子、唯有有漏種子故,不能起出世無漏之智而解脫生死。但修世間善業而得人天之果。即所謂無性闡提。然而一闡提又有多類。《入楞伽經》卷二提出斷善闡提與大悲闡提二種。斷善闡提,是指毀謗菩薩藏而焚燒一切善根者;大悲闡提,是指起大悲心,憐愍一切眾生而誓願度盡眾生界的菩薩。此二即所謂有性闡提。其中,斷善闡提久久當得成佛,而大悲闡提因眾生界無盡故不能成佛。
又《大乘莊嚴經論》卷一認為一闡提有時邊與畢竟兩種。時邊是所謂暫時無性,亦久久成佛,即斷善闡提。畢竟是畢竟無般涅槃法,必不成佛,乃無性闡提。《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等則僅舉無種性補特伽羅一種,名為畢竟無般涅槃法。《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綜合諸說,認為總共有三種闡提,其文云(大正43‧611a)︰
「合經及論闡提有三︰(一)斷善根、(二)大悲、(三)無性。起現行性有因有果,由此三人及前四性四句分別,(一)因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二)果成因不成,謂有性斷善闡提;(三)因果俱不成,謂無性闡提、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謂大智增上,不斷善根而成佛者。」
蓋五性各別之說,雖為《楞伽》、《深密》、《瑜伽》等所盛談,然其思想似早已存在。如《大般若經》卷五九三云(大正7‧1066a)︰
「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又,《大毗婆沙論》卷一四四云(大正27‧738c)︰「佛乘性學成就佛乘性學諸根,乃至聲聞乘性學成就聲聞乘性學諸根。」又云(大正27‧739a)︰「佛不成就獨覺聲聞諸根,獨覺不成就佛聲聞諸根,聲聞不成就佛獨覺諸根。」即謂三乘皆各別成就各自的信等無漏五根,而不成就其它諸根。此為三乘種性各別說。
另外,《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八云(大正27‧352a)︰「轉聲聞煖種性根,起獨覺煖種性根,轉聲聞獨覺煖種性根,起佛煖種性根。如說煖位、頂位亦爾。忍位有異。」即謂三乘之轉根,相當於前面所說的不定種性。又,《佛性論》卷一云(大正31‧787c)︰
「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十迴向以上是不退位時得於佛性。」
由此可見五性各別說,乃源於說一切有部等之教義。如是,唯識大乘以一切有情界法爾有五種性之別,認為佛依之為聲聞及獨覺種性說二乘之法,為菩薩種性說大乘之法,又為方便誘引一類不定種性而說唯有一乘法;而雖說一乘,實有二三之別,乃以五性各別為前提主張三乘真實一乘方便說。
〔參考資料〕 《大乘入楞伽經》卷二;《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乘莊嚴經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卷五十二;《顯揚聖教論》卷二十;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俱舍論》卷二十三;《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二(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密教用語。加持身體五處之意。真言行者於登壇修法時,以印契或法器加持身體的五處,以除淨己身之三業,顯發心中本具的五智功德。此外,也有護身的作用。
關於五處,諸經論各有異說,如《底耶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云(大正21‧7b)︰「以杵印護身五處,額、兩肩、心、喉,頂上散之。」《大毗盧遮那佛說念誦經》云(大正18‧56c)︰「五處者,謂心、額、頂、二肩。」《蘇悉地羯囉經》卷中云(大正18‧617a)︰「或直咒頭七遍點五處,亦成護身,所謂頂、兩肩膊、咽下、心上。」此中,一般多取前者所記的額、兩肩、心、喉之說。
至於以五處配五智五佛,亦有二說。一說額配大日法界體性智,心配阿閦大圓鏡智,右肩配寶生平等性智,喉配無量壽妙觀察智,左肩配不空成就成所作智。另一說謂喉配大日,心配阿閦,右肩配寶生,額配阿彌陀,左肩配不空成就。
〔參考資料〕 《五字陀羅尼頌》;《摩利支天一印法》;《金剛頂經蓮花部念誦次第妙法》;《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念誦次第》;《乳味鈔》卷一。
密教用語。指內院的四供養菩薩。又作內四供、內供養、內供。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金剛輪內四隅的嬉、鬘、歌、舞四菩薩。與外四供養(香、華、燈、塗四菩薩)合稱八供養菩薩。
據《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所述,此四菩薩,從中央大日如來流出,以供養四方如來,即金剛嬉菩薩以適悅菩提心(嬉)供養東方阿閦(不動)佛,金剛鬘菩薩以華鬘瓔珞(鬘)供養南方寶生佛,金剛歌菩薩以說法斷疑(歌)供養西方阿彌陀佛(觀自在王如來),金剛舞菩薩以事業成就(舞)供養北方不空成就佛。
此四菩薩分別住於四佛曼荼羅左邊月輪內,稱內四供養。而四方如來為報答大日如來之供養,分別以香、華、燈、塗四菩薩還供大日如來,稱作外四供養。然亦有以嬉等四菩薩為四佛流出,以之供養大日如來。如《四十帖決》卷四云(大正75‧859b)︰「問︰何故大日以花等供外,四佛以嬉等為內供耶﹖答︰四佛供大日是自受法樂義也,大日智印故也,故身親所有具供之,謂嬉戲也,鬘首莊,歌口所宣也,舞身儀,大日供四佛為他所現也,即當他受用義,故用外所有花等也。」
關於內四供養之形像,據《祕藏記》所載,金剛嬉菩薩是黑色,金剛鬘菩薩是白黃色,金剛歌菩薩是白肉色,金剛舞菩薩是青色,皆在金剛輪內。此為現圖內四供養形像之通軌。而理趣會則依《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三之說,將此四菩薩安置於外院。
〔參考資料〕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源豪《授法日記》卷二;信日《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下;圓仁《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六。
[法相辭典(朱芾煌)]
四種清淨普攝諸地
瑜伽七十八卷一頁云:復次依乘假立分別解說如實大乘,當知如解深密經中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為第十一。如是諸地,幾種清淨,幾分所攝?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云何四種清淨能攝諸地?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善男子!當知如是四種清淨,普攝諸地。
西域記八卷十七頁云: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昔賢劫初成,與大地俱起;據三千大千世界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週百餘步。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故曰金剛座焉。證聖道所,亦曰道場。大地震動,獨無傾搖。是故如來將證正覺也,歷此四隅,地皆傾動。後至此處,安靜不傾。自入末劫,正法浸微。沙土彌覆,無復得見。佛涅槃後,諸國君王,傳聞佛說金剛座量。遂以兩軀觀自在菩薩像,南北標界,東面而坐。聞諸耆舊曰:此菩薩像,身沒不見,佛法當盡。今南隅菩薩沒過胸臆矣。
西域記九卷二十三頁云:迦佈德迦伽藍南二三里,至孤山。其山崇峻,樹林鬱茂。名花清流,被崖緣壑。上多精舍靈廟,頗極剞劂之工。正中精舍,有觀自在菩薩像。軀量雖小;威神感肅。手執蓮華,頂戴佛像。常有數人,斷食要心,求見菩薩;七日,二七日,乃至一月。其有感者,見觀自在菩薩,妙相莊嚴,威光赫奕。從像中出,慰諭其人。昔南海僧伽羅國王,清旦以鏡照面,不見其身。乃睹贍部洲,摩揭陀國多羅林中小山上,有此菩薩像。王深感慶,圖以營求。既至此山;實惟肖似。因建精舍,興諸供養。自後諸王,尚想遺風。遂於其側,建立精舍靈廟。香花伎樂,供養不絕。
西域記十卷十八頁云:城南不遠、有大山巖。婆毗吠伽(唐言清辯)論師、住阿素洛宮、待見慈氏菩薩成佛之處。論師雅量弘遠,至德深邃。外示僧佉之服,內弘龍猛之學。聞摩揭陀國護法菩薩、宣揚法教,學徒數千。有懷談議,杖錫而往。至波吒釐城,知護法菩薩在菩提樹。論師乃命門人曰:汝行詣菩提樹護法菩薩所,如我詞曰:菩薩宣揚遺教,導誘迷徒。仰德虛心,為日已久。然以宿願未果,遂乖禮謁。菩提樹者,誓不空見。見當有證,稱天人師。護法菩薩謂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渴日勤誠、未遑談議。人信往復,竟不會見。論師既還本土;靜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誰決我疑。於觀自在菩薩像前,誦隨心陀羅尼,絕粒飲水,時歷三歲。觀自在菩薩乃現妙色身,謂論師曰:何所志乎?對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曰:人命危脆,世間浮幻。宜修勝善願,生睹史多天;於斯禮覲,尚速得見。論師曰:志不可奪,心不可貳。菩薩曰:若然者;宜往馱那羯磔迦國城南山巖執金剛神所,至誠誦持執金剛陀羅尼者;當遂此願。論師於是往而誦焉。三歲之後、神乃謂曰:伊何所願?若此勤勵。論師曰:願留此身,待見慈氏。觀自在菩薩指遣來請。成我願者,其在神乎。神乃授祕方而謂之曰:此巖石內、有阿素洛宮。如法行請,石壁當開。開即入中,可以待見。論師曰:幽居無睹,詎知佛興?執金剛曰:慈氏出世,我當相報。論師受命,專精誦持。復歷三歲,初無異想。咒芥子以擊石巖,壁豁而洞開。是時百千萬眾、觀睹忘返。論師跨其戶而告眾曰:吾久祈請,待見慈氏。聖靈警祐、大願斯遂。宜可入此、同見佛興。聞者怖駭,莫敢履戶。謂是毒蛇之窟,恐喪身命。再三告語,唯有六人從入。論師顧謝時眾,從容而入。入之既已;石壁還合。眾皆怨嗟,恨前言之過也。自此西南行千餘里,至林那邪國。(南印度境)
西域記八卷十九頁云:菩提樹東,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廣二十餘步,壘以青磚,塗以石灰,層龕皆有金像,四壁鏤作奇制,或連珠形,或天仙像。上置金銅阿摩落迦果。(亦謂寶瓶又稱寶壺)東面接為重閣,檐宇特起三層;榱柱棟梁,戶扉寮牖,金銀雕鏤以飾之,珠玉廁錯以填之。奧室邃宇,洞戶三重。外門左右、各有龕室。左則觀自在菩薩像,右則慈氏菩薩像。白銀鑄成,高十餘尺。精舍故地,無優王先建小精舍,後有婆羅門、更廣建焉。初有婆羅門、不信佛法,事大自在天。傳聞天神在雪山中;遂與其弟往求願焉。天曰:凡諸願求,有福方果。非汝所祈,非我所遂。婆羅門曰:修何福可以遂心?天曰:欲植善種,求勝福田。菩提樹者:證佛果處也。宜時速返、往菩提樹,建大精舍,穿大水池,興諸供養,所願當遂。婆羅門受天命,發大信心,相率而返。兄建精舍,弟鑿水池。於是廣修供養,勤求心願;後皆果遂,為王大臣。凡得祿賞,皆入檀捨。精舍既成;招募工人,欲圖如來初成佛像。曠以歲月,無人應召。久之,有婆羅門來告眾曰:我善圖寫如來妙相。眾曰:今將造像,夫何所須?曰:香泥耳。宜置精舍之中。并以燈照我入已;堅閉其戶。六月後、乃可開門。時諸僧眾、皆如其命。尚餘四月,未滿六月。眾咸駭異,開以觀之。見精舍內、佛像儼然,結跏趺坐。右足如上,左手斂,右手垂,東面而坐,肅然如在。座高四尺二寸。廣丈二尺五寸。像高丈一尺五寸。兩膝相去、八尺八寸。兩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慈顏若真。惟右乳上、涂瑩未周。既不見人;方驗神鑒。眾咸悲嘆,殷勤請知。有一沙門、宿心淳質,乃感夢見,往婆羅門而告曰:我是慈氏菩薩。恐工人之思、不測聖容;故我躬來圖寫佛像。垂右手者,昔如來之將證佛果,天魔來嬈,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來告曰:汝勿優怖。吾以忍力、降彼心矣。魔王曰:誰為明證?如來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證。是時第二地神、踴出作證。故今像手、仿昔下垂。眾知靈鑒,莫不悲感。於是乳上未周,填廁眾寶;珠纓寶冠,奇珍交飾。設賞迦王伐菩提樹已;欲毀此像。既睹慈顏;心不安忍。回駕將返,命宰臣曰:宜除此佛像,置大自在天形。宰臣受旨,懼而嘆曰:毀佛像則歷劫招殃,違王命乃喪身滅族。進退若此;何所宜行。乃召信心、以為役使。遂於像前、橫壘磚壁,心慚冥闇,又置明燈。磚壁之前、畫自在天,功成報命。王聞心懼,舉身生皰,肌膚攫裂。居未久之,便喪沒矣。宰臣馳返,毀除障壁。時經多日,燈猶不滅。像今尚在,神功不虧。既處奧室,燈炬相繼。欲睹慈顏,莫由審察。必於晨朝、持大明鏡,引光內照;乃睹靈相。夫有見者、自增悲惑。如來以印度吠捨佉月後半八日成等正覺,當此三月八日也。上座部則吠捨佉月後半十五日成等正覺。當此三月十五日也。是時如來年三十矣。或曰年三十五矣。
西域記三卷五頁云:觀自在菩薩像西北、百四五十里,至藍勃盧山。山嶺有龍池。周三十餘里。淥波浩汗,清流皎鏡。昔毘盧釋迦王前伐諸釋,四人拒軍者,宗親擯逐,各事分飛。其一釋種,既出國都;跋涉疲弊,中路而止。時有一雁,飛趣其前。既以馴狎;因即乘焉。其雁飛翔,下此池側。釋種虛遊,遠適異國,迷不知路。假寐樹陰。池龍少女,遊覽水濱。忽見釋種,恐不得當也。變為人形,即而摩拊。釋種驚寤,因即謝曰:羈旅羸人,何見親附。遂款殷勤,凌逼野合。女曰:父母有訓,祇奉無違。雖蒙惠顧;未承高命。釋種曰:山谷杳冥,爾家何在?曰:我此池之龍女也。敬聞聖族,流離逃難。幸因遊覽,敢慰勞弊。命有讌私,未聞言旨。況乎積禍,受此龍身。人畜殊途。非所聞也。釋種曰:一言見允,宿心斯畢。龍女曰:敬聞命矣。唯所去就。釋種乃誓心曰:凡我所有福德之力,令此龍女、舉體成人。福力所感,龍遂改形。既得人身;深自慶悅。乃謝釋種曰:我積殃運,流轉惡趣。幸蒙垂顧,福力所加,曠劫弊身,一旦改變。欲報此德,糜軀未謝。心愿陪遊,事拘物議。願白父母,然後備禮。龍女還池,白父母曰:今者遊覽,忽逢釋種。福力所感,變我為人。情存好合,敢陳事實。龍王心欣人趣,情重聖族。遂從女請。乃出池而謝釋種曰:不遺非類,降尊就卑。願臨我室,敢供灑掃。釋種受龍王之請,遂即其居。於是龍宮之中,親迎備禮。燕爾樂會,肆極歡娛。釋種睹龍之形,心常畏惡。乃欲辭出。龍王止曰:幸無遠舍,鄰此宅居,當令據疆土,稱大號,總有臣庶,祚延長世。釋種謝曰:此言非冀。龍王以寶劍置篋中,妙好白而覆其上;謂釋種曰:幸持此以獻國王。王必親受遠人之貢。可於此時害其王也。因據其國。不亦善乎。釋種受龍指誨,便往行獻。烏仗那王,躬舉其。釋種執其袂而刺之。侍臣衛兵,諠亂階陛。釋種麾劍告曰:我所杖劍,神龍見授。以誅後伏,以斬不臣。咸懼神武,推尊大位。於是沿弊立政,表賢恤患。已而動大眾,備法駕;即龍宮而報命,迎龍女以還都。龍女宿業未盡,餘報猶在。每至讌私,首出九龍之頭。釋種畏惡,莫知圖計。伺其寐也,利刃斷之。龍女驚寐,曰:斯非後嗣之利。非徒吾命、有少損傷;而汝子孫、當苦頭痛。故此國族、常有此患。雖不連綿;時一發動。釋種既沒;其子嗣位。是嗢呾羅犀那王。(唐言上軍)
八大金剛的別稱。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身作八大明王,即金剛手菩薩現身作降三世,妙吉祥菩薩現身作兩臂六頭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虛空藏菩薩現身作大笑金剛明王,慈氏菩薩現身作大輪金剛明王,觀自在菩薩現身作馬頭金剛明王,地藏菩薩現身作無能勝明王,除蓋障菩薩現身作不動尊金剛明王,普賢菩薩現身作步擲金剛明王。
1.般若理趣經說的八大菩薩是金剛手菩薩、觀自在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纔發心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2.七佛八菩薩所說神咒經的八大菩薩是文殊、虛空藏、觀世音、救脫、跋陀和、大勢至、堅勇、釋摩男。
1.(喻)好像金剛一般堅固的智慧,亦即佛的智慧。2.人名,為南印度光明國人,幼年出家,後受具戒,於中印那爛陀寺,廣學大小乘,三藏兼通,三十一歲,禮龍智為師,經七年,於密法無所不通,嘗於作法中,感見觀自在菩薩現身,證明其學成就,令往東土弘密乘,乃航海來華傳法。
ㄉㄚˋ ㄅㄟ ㄓㄡˋ
佛教咒語之一。代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內證功德的真言。載於菩提流志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金剛智譯的《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不空譯的《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及其他譯家所翻譯的密續中。但咒文各經互異。現在通行的〈大悲咒〉,係出自伽楚達磨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此咒是漢地佛教徒最常持念的咒語之一。
ㄍㄨㄢ ㄕˋ ㄧㄣ ㄆㄨˊ ㄙㄚˋ
佛教菩薩名。為阿彌陀佛的左?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當眾生有苦難時,只要稱念他的名號,即可獲得解脫苦厄。他還會就眾生的因緣,化作種種不同的身分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種別稱,如水月觀音、魚籃觀音、馬郎婦觀音等,合計中日關於觀世音的別稱,共有三十三。又名三十三身。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經典作男子,唐以後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薩。觀世音也譯作「觀自在」,古譯作光世音,略稱為「觀音」。也稱為「大士」、「觀世音」、「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觀音媽」、「觀音大士」。
ㄑㄧˇ ㄑㄧㄡˊ
懇切的祈求。《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張嶷傳》:「屢乞求還,乃徵詣成都。」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寡人乞求他左右,他比那落伽山觀自在無楊柳,見一面得長壽。」
ㄜˋ ㄏㄣ ㄏㄣ
非常凶惡的樣子。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則見他惡哏哏的公吏兩邊排,則除是南海救苦難觀自在。」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常則是惡哏哏緊?著條黃桑棍,端的待打殺臥麒麟。」也作「惡狠狠」、「惡歆歆」。
ㄨˇ ㄩㄣˋ
佛教用語。蘊為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蘊」。分別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除色蘊之外,其餘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於每一種蘊,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為「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也稱為「五陰」。
ㄨㄢˋ ㄩˇ ㄑㄧㄢ ㄧㄢˊ
形容有很多話要說。《孤本元明雜劇.李雲卿.第三折》:「則要你煉元神觀自在,養胎息笑顏開,三田氣滿透胸懷,產至寶功勞大,萬語千言句句該,都出在道德陰符外。」也作「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