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曼荼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是為准於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圖畫,故謂之觀經曼荼羅。
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描繪之淨土變相。於日本淨土教,則指當麻曼荼羅、智光曼荼羅(以上奈良期)、清海曼荼羅(平安中期),並稱為淨土三曼荼羅,為日本淨土教美術著名的淨土變相圖。 p6970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淨土曼荼羅
(術語)又曰觀經曼荼羅。有二種。見觀經曼荼羅條。
(術語)觀經曼荼羅之別名。
日本對各種淨土之狀況,在奈良朝以前已有描繪,阿彌陀淨土之描繪乃在觀經曼荼羅以後,自平安中期始,來迎美術非常發達。阿彌陀堂之流行,與密教美術相對立,含有自然之明朗與動態之要素,隨後轉變發展成十界圖、地獄變相等。(參閱「十界圖」458、「地獄變」2313、「淨土變相」4692、「觀經曼荼羅」6970) p1452
佛教諸尊像之形態並非依據製作者之自由意志,而係以一定之規則為基準而造成。此一規則之基本即是經典與儀軌。所謂儀軌,即密教經典所說之念誦佛菩薩與天部等之供養儀式與軌則;將此類儀式與軌則以圖示解說之,通稱為儀軌。儀軌最初盛行於印度、中國,直至日僧最澄、空海、常曉、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宗叡等所謂「入唐八大家」之留學僧始將儀軌傳入日本。其後,由安然集其大成,成立諸阿闍梨真言密教部類總錄(八家祕錄),共計二十部一七五五卷。於日本密教,儀軌之整理極為發達、繁雜。由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成立諸種儀軌,此等儀軌詳載佛像諸尊之形像、色彩、種子、持物、供養法等,凡欲雕塑諸尊佛像時,均須一一依照儀軌所示。
諸儀軌之分類方法有多種,或分灌頂部、胎藏界部等,總為二十部;或分七部、九部;或依修法之事、形像之事等而順次分類。以下參照此等分類,大別佛教諸尊像為如來、觀音、菩薩、明王、天部等五大部。
(一)如來部:如來諸尊皆以釋迦如來之形像為基本,故採出家形態,身著法衣,而無瓔珞等嚴身之具。著法衣之樣式,有通肩及偏袒右肩之區別。髮形為螺髮,頭頂高出之部分為肉髻,額有象徵智慧之白毫(白色旋毛)。各如來之區分主要依手之印相,印相係如來內在之覺悟表現於外之形式。(1)釋迦如來(梵 Śākya-muni-tathāgata),為究竟真理之體現者,為歷史上之佛陀,為佛教之教主,故具有超越之性格。釋迦如來像有八種,即:誕生像、樹下思惟像、苦行像、出山像、降魔成道像、說法像、涅槃像、金棺出現像。伴隨脅侍之釋迦三尊,原則上左方為文殊菩薩,右方為普賢菩薩。於禪、律系統中亦有配以迦葉、阿難,或觀自在、金剛藏等。法華經見寶塔品亦載有與多寶如來並坐之情況。(2)藥師如來(梵 Bhaisajyaguru-vaidūryaprabhā-rāja-tathāgata),為東方琉璃光世界之教主。古來皆作施無畏、與願印之通佛相,與釋迦如來無異,唯依銘文以分別。後於其左手上持藥壺,亦有持鐵鉢、錫杖或琉璃珠者。伴隨脅侍之藥師三尊,左方為日光菩薩,右方為月光菩薩,皆立像,另有十二神將之眷屬。於密教二部曼荼羅並未列出藥師如來,故另有與東方阿如來同體之說。(3)阿彌陀如來(梵 Amitāyus-amitābha-tathāgata,意譯無量壽如來、無量光如來),淨土三部經及無數大乘經典中屢次論及此尊,乃佛教淨土信仰之最主要信仰對象,於我國,常與長生不老之信仰相結合而廣被接受。其印相大致有三種:說法印相、定印相、來迎印相。就觀無量壽經所載九品往生,而有九種來迎之造型。阿彌陀如來三尊之情形,左方為觀世音菩薩,右方為大勢至菩薩。另基於觀無量壽經之記載,而有淨土曼荼羅、觀經曼荼羅等極樂淨土變相圖之繪製。此外,善導之往生禮贊以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為本據,而舉出二十五菩薩隨從彌陀來迎往生者之說,然此等二十五菩薩之名並未見於觀無量壽經。(4)毘盧遮那如來(梵 Vairocana-tathāgata),又稱盧舍那佛,為太陽神之神格佛格化。毘盧遮那之梵名 Vairocana 即「光明遍照」之意,蓋此尊係以釋迦如來為假像,其本身乃遍滿全宇宙者,故稱為毘盧遮那如來。其印相為於千葉蓮花臺座上結跏趺坐,左手置於膝上,右手向前,顯示說法印之姿。日本唐招提寺金堂毘盧遮那佛,即為此一造型。(5)大日如來(梵 Mahāvairocana-tathāgata),又稱摩訶毘盧遮那如來。乃由毘盧遮那如來開展出來,為密教內部至上之佛格。於如來部諸尊中,此尊為唯一之菩薩形像者。其印相,於密教金剛界為智拳印,於胎藏界為法界定印。於金胎二曼荼羅,皆以大日如來為中心,配置象徵大日智德之四如來,五佛一組,稱五智如來。
(二)觀音部:觀音諸像中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觀音等變化身。以六觀音而言,通常係指:(1)聖觀音(梵 Āryāvalokiteśvara),於圖像學上,為區別各種變化觀音,而特稱本然之觀音時,冠以「聖」字以表示之。其造像之表現極為自由,並無特定規定。(2)十一面觀音(梵 Ekādaśa-mukha Āvalokiteśvara),變化觀音之一,具有十一面。一般以正面之三面為慈悲相,左三面為瞋怒相,右三面為狗牙上出相,後一面為大笑相,頂上為阿彌陀佛化佛之一面。(3)不空羂索觀音(梵 Amoghapāśa Āvalokiteśvara),隨菩提流支所譯「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之流布,其造像為數不少。羂索,為捕鳥之網,象徵投於大千世界以救度一切眾生之義;以其心願不空之故,稱為不空。形像大多為一面三目八臂。(4)千手觀音(梵 Sahasra-bhuja Āryāvalokiteśvara),具有千手、千眼以救度眾生,於我國最早係以「大悲觀音」之名而深受信奉。千手乃象徵此菩薩之救度範圍、方法之廣大無量。大部分之造像,非實際刻有千手,而以中央二手合掌,左右各有二十手,並以每一手救度二十五有界眾生,故總為千手;又每一手各有一眼,故為千眼。千手觀音,伴隨有婆藪仙人、風神、雷神及其他二十八部眾。(5)馬頭觀音(梵 Hayagrīva),一般各於三面之頂上戴著馬頭,為忿怒形相。於各種觀音變化身中,此尊較具明王之性格,故又被列於八大明王中。此尊之性格,頗受印度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所載毘濕奴神之故事所影響。又此觀音因大悲,故不住涅槃,而住於無明諸境界中以斷盡諸惡趣。其形像有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多種。(6)如意輪觀音(梵 Cintāmanicakra Āvalokiteśvara),乃住於如意寶珠三昧而轉法輪,以拔六道眾生苦之菩薩。其形像多為六臂,各臂或作思惟狀,或持如意寶、持念珠、按光明山、持蓮、持輪等。亦有以准胝觀音代替不空羂索而為六觀音,或於原先之六觀音另加准胝而為七觀音。
上舉之外,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蓮華部院中亦列有甚多觀音,持修法之觀音有三尊:(1)披葉衣觀音(梵 Palāśāmbarī),有二臂及四臂二種,二臂之造型多以左手執羂索,右手執開敷蓮花。(2)白衣觀音(梵 Pāndura-vāsinī),其頭部披白衣之造型,原非經典所載,而係唐代以後所成立者。通常有二種,或為列於蓮華部院之一尊;或為阿彌陀如來之眷屬,為諸觀音之母。其形像有一面二臂、三面六臂。多為育兒、求子者之祈願對象。(3)多羅觀音(梵 Tārā),由觀自在菩薩眼中放大光明而生者,為二臂之像。
持成就法之觀音有四尊:(1)青頸觀音(梵 Nīlakanthī),乃基於濕婆神之古傳說而來,念此尊可解脫一切之怖畏、厄難,有四臂像、二臂像等形像。(2)阿摩[齒*來]觀音(梵 Abhetrī),又稱無畏觀自在。源於「觀自在菩薩阿摩[齒*來]法」之記載。其形像為三目四臂,坐白獅子。(3)水月觀音,形像為見水中月之姿態。(4)香王觀音。
後世民間信仰,應三十三化身之思想,而產生三十三觀音,其中之楊柳觀音,右手執楊柳枝,能消除病難;水月觀音,於敦煌出土之古畫中可發現此觀音;魚籃觀音,為手持魚籃,或乘於魚背之姿態;馬郎婦觀音,其由來常與魚籃觀音相混合。
(三)菩薩部:(1)彌勒菩薩(梵 Maitreya-bodhisattva),現於兜率天教化眾生,釋尊入滅後,再下生成佛,於娑婆世界度化眾生之菩薩。多作思惟、半跏趺坐之姿。(2)文殊菩薩(梵 Mañjuśrī),與普賢共為釋迦三尊之脅侍,一般以文殊乘獅子,普賢乘白象。文殊為智慧第一,如童子般清純無執著,故為童子造型。山西省五臺山清涼寺為文殊之聖地。日本平安時代,有志於巡禮五臺山者不少,於此影響下,遂有所謂「渡海文殊像」。其眷屬有善財童子、優填王、佛陀波利三藏、最勝老人。持物一般為劍、經卷。文殊亦有依髻(或頭上文字)之數目,而稱一髻(一字)文殊、五髻(五字)文殊、六髻(六字)文殊、八髻(八字)文殊等稱。(3)普賢菩薩(梵 Samantabhadra),依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所載,多以法華經之護持者而現像。於法華經中為女人成佛之證人,故被描繪成如女人之優美姿態。眷屬有十羅剎女。於密教,和金剛薩埵合一,示現為普賢金剛薩埵。或乘三頭六牙之象,特稱普賢延命菩薩,為祈求息災延命修法之本尊。(4)虛空藏菩薩(梵 Ākāśagarbha),藏有廣大無邊之德,猶如虛空。形像有多種,一般為坐蓮臺、左手執蓮花。於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有「五大虛空藏」之說,此五尊乃開虛空藏所具之五智而成之五尊。(5)地藏菩薩(梵 Ksitigarbha),為釋尊入滅後,彌勒出現前,其間無佛時期,出現於五濁惡世、救度六道眾生之菩薩。於我國、日本廣被信仰。一般造像為聲聞形,手持寶珠、錫杖。(6)大勢至菩薩(梵 Mahāsthāmaprāpta),為極樂淨土之補處菩薩,阿彌陀佛之脅侍。標幟為冠中有寶瓶。(7)日光(梵 Sūryaprabha)、月光(梵 Candraprabha)二菩薩,為藥師佛之脅侍,形像無定形。手持日、月,或蓮花莖上載日、月輪。(8)藥王菩薩(梵 Bhaisajya-rāja)、藥上菩薩(梵 Bhaisajya-samudgata),為釋迦如來之脅侍,然此一造型古來極少。於密教,為菩薩形,右手執藥草,左手為拳形。如為藥師八大菩薩之一,則藥王執藥草與藥壺,藥上僅持藥壺。
(四)明王部:(1)不動明王(梵 Acalanātha),為大日如來之使者,守護真言行者。形像依善無畏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之說,持物為慧刀、羂索,髮垂於左肩,現威怒相,身負猛火,坐於磐石上,額有水波相。眷屬為八大童子。(2)降三世明王(梵 Trailokyavijaya),為五大明王中東方之尊,以降伏貪瞋癡等三世一切之障難而被信仰。足下踩踏大自在天及濕婆神之妃烏摩(梵 Umā),一般有八臂、二臂、四臂等形像。(3)軍荼利明王(梵 Kundalī),為五大明王中南方之尊。呈現四面四臂或一面八臂之形像,手足捲附甚多蛇,蛇表示我癡、我見、我慢、我愛。(4)大威德明王(梵 Yamāntaka),又稱降閻摩尊。於五大明王中配置於西方。以髑髏為瓔珞,跨乘水牛,為六面六臂之像。(5)金剛夜叉明王(梵 Vajrayaksa),於五大明王中配置於北方。為三面六臂之像,中心面為五眼。(6)烏樞沙摩明王(梵 Ucchusma),又稱受觸金剛、不淨忿怒、不壞金剛。表示燒盡世間一切染污及邪惡之尊。(7)愛染明王(梵 Rāgarāja),具有改變愛欲貪染為清淨菩提作用之明王。形像為背有日輪,手持弓、矢,頭戴獅子冠,坐於寶瓶上。(8)馬頭明王,即馬頭觀音。(9)孔雀明王(梵 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為孔雀之神格化。表示滅除一切毒害、怖畏、苦惱、災厄而得安樂。其形像,據不空所譯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載,係於白蓮花上結跏趺坐之慈悲相,具有四臂,各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
(五)天部諸尊:(1)天(梵 Deva),係將印度古代神話之諸天佛教化,成為守護佛法者。主要有:1.梵天(梵 Brahmā),為色界四禪天之第一天,一般形像多著中國式禮服,為二臂之像。2.帝釋天(梵 Indra),為欲界六天中第二天忉利天之主神,守護釋尊甚力。其造型有多種,較常見者為持寶蓋柄或執金剛杵之形像。3.執金剛神(梵 Vajra-dhara),象徵帝釋天發揮威力之一面,通常有二尊分立於寺門之左右,乃一體之二分。4.四天王,自古即為佛教之守護神,於印度為貴人之形態,由中亞傳入中國後即變成武人像。於日本,則立於須彌壇或密教修法壇之四方。5.兜跋毘沙門天,傳說化現於西域兜跋國。左手執寶塔,右手執戟、寶棒。身著鎧甲,頭戴三面寶冠,為守護王城而置於城門。6.吉祥天(梵 Mahāśrī),為印度古神話中吉祥天(梵 Laksmī)之佛教化,其形像模擬唐代貴婦人,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左手執如意寶珠。7.辯才天(梵 Sarasvatī),古為八臂,後為二臂,手執琵琶,或為八臂蛇頭人身之造型。8.伎藝天女,又稱大自在天女,其形像,身著天衣,左手捧一天花,右手執裙。9.焰摩天(梵 Yama),又稱閻摩王,二臂,手持人頭幢,乘牛。10.水天(梵 Varuna),左手執龍索,右手執劍,乘於龜背。11.摩醯首羅天(梵 Maheśvara),又稱大自在天,乃濕婆神之佛教化,有二臂、四臂、十八臂等造型,乘牛。12.摩利支天(梵 Marīci),為陽炎之神格化,有二臂、三面六臂、三面八臂等造型。13.大黑天(梵 Mahākāla),形像有二臂、六臂、八臂,背負象皮,呈兇暴相;於印度、我國司寺院之守護、豐饒等職,後轉司財福。14.聖天(梵 Nandikeśvara),又稱大聖歡喜天。原為誘惑佛道修行者之邪惡天神,後成為排除魔障力量之象徵。其形像為人身象頭之二天抱擁像。15.韋馱天(梵 Skanda),於禪宗寺院多安置於廚房。身著甲冑,兩手合掌,手上橫置寶劍。16.深沙大將,二臂,胸著髑髏瓔珞,腹部為小兒臉;為般若經之守護神,常與般若十六善神並列於佛教圖像中。(2)龍王(梵 Nāga),乃被認為住於水中,而有呼雨魔力之神格化動物。其造型,人身蛇尾,頭上冠有三至九個龍頭,呈瞋恚忿怒相。(3)夜叉(梵 Yaksa),於印度古神話中為吃人之鬼,於佛教則為佛法之守護神,藥師十二神將、大般若十六善神皆由夜叉演變而來者,後世大都以武裝的天部之造型表現之。(4)乾闥婆(梵 Gandharva),武裝天部造型,頭戴獅冠,手持三叉戟;亦有呈菩薩形者,頭戴八角冠,左手持簫笛,右手持寶劍,具有大威力。(5)阿修羅(梵 Asura),多為三面六臂,據攝無礙經載,呈青黑色、忿怒之裸形像,具有六臂兩足,六手之中,有二手結合掌印,其餘四手各持火頗胝、刀杖、水頗胝、持鎰印。(6)迦樓羅(梵 Garuda),為佛典常記載之金翅鳥,常吞食龍。形像有二臂、四臂,人身鳥頭。(7)緊那羅(梵 Kijnara),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有二尊,一奏橫鼓,一奏豎鼓;亦有呈現麞鹿馬頭面人身、裸形、持笛之像。(8)摩睺羅伽(梵Mahoraga),為蛇之神格化。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共描繪三尊,一為二手作拳,置於胸前,呈舞蹈之狀;一為吹橫笛;一為頭戴蛇冠而歌之形態。 p2701
日本淨土宗總本山。位於京都市東山區圓山公園之北,華頂山麓。山號華頂山大谷寺,別稱吉水禪房。法然自比叡山下,於吉水建草庵為念佛道場,後遭流放。建曆元年(1211)始歸,然道場已荒廢,乃由慈圓推薦而至南禪院(大谷禪房),次年示寂。其後,源智於其地建堂宇,為「山門徒」所燒毀,且於「應仁之亂」時,避至近江國。室町末期於現址再興之。又慶長初年,德川家康發願擴大寺域,建立大伽藍,置宮門跡,而成為淨土宗之名剎。
堂宇中,本堂為御影堂,亦稱大殿,係「單層入母屋造」之大建築,為江戶初期之代表作。大方丈、小方丈之「襖繪」係出於狩野派之筆。其經藏為典型之轉輪藏,納有宋版藏經五千六百餘卷,亦奉祀傅大士。
東方之山腰有勢至堂,為室町建築。其他諸堂完備。寺寶除敕修御傳四十八卷之繪卷外,尚有早來迎圖、觀經曼荼羅等佛畫,宋花鳥畫之蓮花圖、牡丹圖,與菩薩處胎經、大樓炭經等古寫經,以及上宮聖德法王帝說、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表啟等古文書類,所藏甚豐。 p3462
可分淨土曼荼羅之歌舞菩薩與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歌舞菩薩兩種。淨土曼荼羅之歌舞菩薩,於各種觀經曼荼羅(淨土變相)舞樂會中皆繪有歌舞菩薩。敦煌千佛洞第一三九A窟壁畫中,臺子中央有一菩薩舉其足呈舞蹈狀,左右各有五菩薩相向而坐,呈現奏樂之相。於當麻曼荼羅中,則描繪臺前有裸形白色八童子,或舞蹈,或奏樂。其後方有二菩薩,呈坐舞之姿,左右各坐四菩薩奏樂,共計金色菩薩十人。此圖意義,據證空之當麻曼荼羅注卷五載,此種舞樂,係表示眾生之貪、瞋,以貪為樂,瞋為舞;以智慧為內供養,慈悲為外供養;又以慈悲為瞋,智慧為貪;以慈悲為舞,智慧為樂;而以白新生菩薩八人為眾生之貪欲,以金色菩薩十人為眾生之瞋恚。即以一切眾生之貪欲為樂,故為諸種方便譬喻之法門。又歌舞時之樂器數量極多,形狀亦有多種。此外,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歌舞菩薩,乃指金剛歌與金剛舞二位菩薩。(參閱「內四供養」1233) p5822
淨土宗總本山。位於京都巿東山區林下町。號華頂山大谷寺。承安五年(1175),法然移居至此,建立念佛道場。建曆二年(1212),法然示寂,其弟子源智於文曆元年(1234)修理廟堂,安置其遺骨,並建佛殿、御影堂、總門等,號知恩院大谷寺,尊法然為開山祖。後來,為避「應仁之亂」,祖像移至近江伊香立。文明十四年(1482),迎回祖像,諸堂復興。慶長七年(1602),德川家康發願擴張寺域,建立大伽藍。十二年,並奏請設置宮門跡。明治維新以後,宮門跡逐漸荒廢。明治二十年(1887),當山門主被選為淨土宗管長。二次大戰後,淨土宗分裂,本院仍屬本派淨土宗。
本寺之寺寶甚豐,除紙本著色《法然上人繪傳》、《菩薩處胎經》、《大樓炭經》等國寶之外,另有絹本著色觀經曼荼羅圖、木造阿彌陀如來立像等。
〔參考資料〕 井川定慶編《知恩院史》;《法然上人行狀繪圖》;《知恩院文書》;《華頂誌要》。
指描繪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相的圖畫。又稱西方淨土變、極樂淨土變、西方變相、極樂變相、極樂變曼荼羅、極樂曼荼羅、淨土曼陀羅。我國的極樂變相圖,始於初唐時代。《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載,唐‧善導少年出家時,見西方變相而驚歎。相傳善導亦自畫淨土變相。善導在《觀念法門》謂,若有人依《觀經》等畫造淨土莊嚴變,日夜觀想寶地,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
此外,據傳是唐‧窺基所撰的《西方要決釋疑通規》亦載,敬有緣像教,謂造西方彌陀像變,不能廣作則但作一佛二菩薩亦得。日本‧三善清行《延曆寺座主圓珍傳》載,清和天皇貞觀九年(867),唐‧溫州內道場供奉德圓座主,將則天皇后所縫繡四百幅內的極樂淨土變一舖(長二丈四尺,廣一丈五尺)贈與圓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安國寺境內大佛殿的西壁,有吳道子畫的西方變,雲華寺小佛殿內有趙武端畫的淨土變。另依《白氏文集》卷七十一所載畫西方幀記,白居易嘗捨俸錢三萬,命工人杜宗敬,按《阿彌陀》、《無量壽》二經,畫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廣丈有三尺。
至宋代,隨著蓮社念佛的流行,淨土變的圖寫似亦盛行。如元照《觀經九品圖後序》記載,姑蘇逸上人命工圖繪九品相;《法然上人傳記》卷二記載,後乘房重源入宋,請回觀經曼荼羅。近代在敦煌,亦發現數種阿彌陀淨土變。
日本自白鳳時代(673~685)以後,常有人作淨土變的圖繪。如大和法隆寺金堂西壁畫有阿彌陀淨土相。另有持統天皇六年(692)藥師寺講堂安置的繡佛像、天平二年(730)興福寺五重塔內的西方阿彌陀淨土變等,以及寬弘五年(1008)的極樂淨土尊、長久四年(1043)的極樂曼陀羅等。
其中,法隆寺壁畫的圖樣相當簡單,僅描繪彌陀三尊及天人、寶池往生者之相狀。然而,奈良時代的當麻曼荼羅,相傳畫有十三觀及九品來迎相,以及彌陀三尊、菩薩天人及寶閣寶池等,凡聖人畜計有五百九十九體,為現存淨土變中最詳密完備者。其他如敦煌出土的各種淨土變,也都以彌陀三尊為中心,圖相大致與當麻曼陀羅相似。
〔參考資料〕 李白《金銀泥畫淨土變相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常樂坊趙景公寺〉條。
日本所流傳之佛教美術作品。為日本之淨土三曼荼羅(當麻、智光、清海)之一。是一幅以《觀無量壽經》內容為基礎所設計繪製出來的淨土往生圖,又稱「觀經曼荼羅」。由於該圖是日本奈良當麻寺大殿(金堂)所供奉的圖畫,因此日本人稱之為當麻曼荼羅。該圖最初是用蓮藕絲織造而成的,所以又稱為藕絲曼荼羅。
全圖的設計,以我國善導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所說為基準。正中央是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合成的三尊圖,三尊周圍環繞著一群淨土菩薩眾。下方是由化鳥、蓮花、寶船、童子及九品生相組成的寶池會。再下方是舞樂會,是舞蹈與音樂行列的組合。舞樂會的左右兩側是父子相迎會,描繪的是阿彌陀佛(父)迎接眾生(子)到極樂世界的景象。父子相迎會的上方,依次是寶樹、寶樓宮殿及上方的虛空化佛、菩薩、天人、化鳥、雨華等景。
本圖的右方、左方及下方等三側面,又包含幾個部份。下方是九品往生圖,右方是觀經十六觀中的雜想十三觀圖。左方是靈山集會等十一圖。左右兩側圖畫的旁邊,還配上《觀無量壽經》〈序分〉中的經文。全圖包含淨土世界的重要景象,莊嚴殊勝,精美無匹。這是一幅值得淨土信徒供養的美術作品。
關於此一曼荼羅的原始作者為誰,尚有諍論。一說以為係天平寶字七年(763),藤原豐成之女中將姬法如以蓮藕絲編織而成;另一說以為係奈良時代後期由中國傳入日本。此中,以後者較為有力。
此一曼荼羅之原本因破損而僅存斷片。今安置於當麻寺曼荼羅堂者,乃慶舜、專舜仿原圖繪製而成。上有文龜年間(1501~1504),後柏原天皇御筆親書之銘文,故又稱文龜曼荼羅。
鎌倉時代以後,臨摹描繪此圖之風甚盛。有關此一圖相之解說書亦多,如《當麻曼荼羅疏》(又作《當麻變相鈔》)、《當麻曼荼羅搜玄疏》(又作《搜玄疏》)、《當麻曼荼羅注》、《當麻曼荼羅綱目祕決圖彙正記》等。
日本淨土宗西山派開祖。俗姓源,字善慧。通稱西山上人。建久元年(1190),入法然門下,此後,二十三年間隨侍其左右。法然撰《選擇本願念佛集》時,師任校勘工作。及法然示寂後,廣習天台、密教諸學,並以西山善峰寺、北尾往生院(後稱三鈷寺)為據地,發展淨土教學(西山義),奠定今日西山派之基礎。寬喜元年(1229),參詣奈良當麻寺,禮拜觀經曼荼羅。深受宮中貴族崇信,嘗為後嵯峨天皇、道覺法親王等授戒。寶治元年入寂,世壽七十一。寬政八年(1796),追諡「鑑智國師」。
師之門下弟子極眾。其中,法興淨音、圓空立信、觀鏡證入、道觀證慧各立一派,稱為「西山四流」。著作有《觀門要義鈔》四十一卷、《觀經疏他筆鈔》十四卷、《觀經疏大意》一卷、《積學鈔》九卷等。
〔參考資料〕 《淨土法門源流章》;《法然上人行狀畫圖》卷四十七;《本朝高僧傳》卷十四;《東國高僧傳》卷九。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