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行矩步
[國語辭典(教育部)]ㄍㄨㄟ ㄒㄧㄥˊ ㄐㄩˇ ㄅㄨˋ, 1.比喻舉止守法,毫不苟且。《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在余之生,勞亦勤止,紈綺之年,伏膺教義,規行矩步,從善而登。」也作「規行矩止」。
2.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晉書.卷五五.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國語辭典(教育部)]
規行矩止
ㄍㄨㄟ ㄒㄧㄥˊ ㄐㄩˇ ㄓˇ
比喻舉止守法不苟且。宋.司馬光〈稷下賦〉:「端居危坐,規行矩止,相與奮髯橫議,投袂高談。」也作「規行矩步」。
ㄒㄩㄣˊ ㄔㄤˊ ㄒㄧˊ ㄍㄨˋ
遵循舊規,習於舊有的作風。指保守因循,不知變通。《後漢書.卷四十九.仲長統傳》:「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於清?謹慎,循常習故者。」《晉書.卷五十五.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ㄗㄠˇ ㄏㄜˊ ㄌㄧㄢˇ
一種國劇臉譜。只在鼻梁上抹一棗核形粉塊,抹此種臉者多為武丑,其人雖不能規行矩步,然卻是正人,不過言行滑稽而已。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