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蟆禪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蝦蟆唯解一跳,不解他術。以喻認一知半解為是,而不通於他之不活脫不自由之死禪。
禪林用語。貶指凝滯一邊而不能自在活用之禪者。又作蝦[墓-土+虫]禪。有二說:(一)謂蝦蟆僅能一跳而不解他術;故以此比喻認一知半解為是,而不通於他術之不活脫不自由之死禪。(二)指徒知坐禪者,其坐姿如蝦蟆坐荷葉,故有「蝦蟆禪」之稱。雲門錄即有(大四七‧五四九下)「這死蝦蟆」之語。又同書謂(大四七‧五五一中):「拋釣釣鯤鯨,釣得箇蝦蟆。」此外,又有以蝦蟆口比喻饒舌者,如雲門錄卷中有(大四七‧五六四中)「某甲不欲開蝦蟆口」之語,即表示徒弄口舌,而於修道無益。〔宗統錄卷五、正法眼藏辨道話、碧巖錄種電鈔〕 p6157
[佛光大辭典]
動物
佛教經典、故事集中,常以動物表現。其理由有三:(一)業(梵 karma)與輪迴(梵 sajsāra)思想之影響。(二)精靈崇拜(animism,animatism)之傾向。(三)譬喻、擬人化表現之發達。經典中尤以本生譚(梵 Jātaka)文學為然,每以當時流傳之動物譬喻,講說佛陀前生之功德,此為教化眾生最具效果之方法。
經典中,以動物為主角之寓言,占有重要之地位,如一角仙人故事、六牙白象本生、月中兔本生等,皆為膾炙人口之動物譬喻故事。此外,猿、豬、龜、鹿、象等動物,於本生譚文學中皆深具人性。佛典中以動物為角色者不少,如本生鬘(梵 Jātakamālā)、所行藏(巴 Cariyā-pitaka)、生經、六度集經、佛本行集經、百喻經、出曜經、撰集百緣經、雜寶藏經、菩薩本行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生鬘論,及經律異相等。另有以親切可愛之動物為題材之譬喻教訓,如盲龜浮木(喻於此世間獲得人身,由聽聞佛法而獲歡喜,誠屬難能可貴)、麟角喻獨覺(喻獨自修行而獲覺悟)、黑白二鼠(又作二鼠嚙藤,喻人類肉體之無常與煩惱之無盡)、師子身中蟲(喻處於佛門中卻破壞佛法者)、蝦蟆禪(喻獨善其身,自得利益之覺悟)、野狐禪(喻虛偽之覺悟者)、人雄師子(佛陀之異名)等。
輪迴轉生思想中之畜生道為三惡道之一,住於因無知而彼此殺害苦多樂少之世界,此即罪業深重者所轉生之處。於六趣說中,另加聲聞、緣覺等四聖,而有十界之說。然雖墮為畜生,仍有主張可成佛者,此即「十界互具說」。大乘佛教特別重視有關動物之佛性及成佛等問題,故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五性各別說」等各種議論產生,如著名的「狗子佛性」之公案。佛陀的傳記中,愛護動物之故事極多,如捨身飼虎、月中兔本生等。不殺生戒為佛教徒所必遵守之最重戒,犯不食肉戒,則斷卻大慈佛性之種子。佛陀曾禁止無意義之馬祠祭(梵 Aśvamedha)。阿育王之碑文中,有關保護動物之記載共有九處,可知阿育王係以佛法之精神為善政之基礎。我國與日本舉行放生會,即為一種愛護動物的精神之儀式化。
伴著萬物有魂之信仰,於印度神話中,亦常可見到動物崇拜。例如以庚申之猿、馬頭之馬、荼吉尼(梵 Dākinī,又作稻荷)之狐、金毘羅(梵 Kumbhīra)、象頭人身神(Geneśa)之象,以及龍、蛇等為崇拜之對象,至今於印度尚有視牛為神聖者之風習,鹿野苑(梵 Mrgadāva)之阿育王石柱柱頭之獅子或牛,印度獨立以後用以象徵國家。 p4392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