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刊定記
[佛光大辭典]凡十五卷(或十六卷)。唐代慧苑撰。全稱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又作華嚴刊定記、華嚴經略疏刊定記。收於卍續藏第五冊。內容係開立十門以注釋八十華嚴。十門即:(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攝,(三)顯教差別,(四)簡所被機,(五)能詮教體,(六)所詮宗趣,(七)顯義分齊,(八)部類傳譯,(九)具釋題目,(十)依文正釋。
撰者慧苑乃法藏門下六哲之一,雖繼承其師之遺志而作此刊定記,然書中背師自立之說不少。直至清涼大師澄觀出,作華嚴大疏鈔以破斥其異轍。又日本早期即依刊定記宣講八十華嚴,及至大疏鈔傳入時,方知其非,以後則依大疏鈔而宣講。〔諸宗章疏錄卷一、東域傳燈目錄卷上〕 p5251
[佛光大辭典]
十玄門
又稱十玄緣起。全稱十玄緣起無礙法門,或作華嚴一乘十玄門、一乘十玄門,單稱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通此義,則可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稱玄門;又此十門相互為緣而起,故稱緣起。十門相即相入,互為作用,互不相礙。華嚴宗以十玄門與六相圓融之說為根本教理,歷來並稱「十玄六相」,二者會通而構成法界緣起之中心內容。此即從十方面說明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表示現象與現象相互一體化(相即),互相涉入而不礙(相入),如網目般結合,以契合事物之自性,即以十門表示法界緣起之深義。於此,復有古十玄與新十玄之分。智儼說一乘十玄門,法藏作華嚴五教章承其說,是為古十玄;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示者,澄觀於華嚴玄談卷六中祖述其意,此為新十玄。
以下略說新十玄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切現象同時相應,同時具足圓滿,依緣起理而成立,一與多互為一體,無先後之別。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空間廣狹之對立似為相互矛盾,然其對立之矛盾正可為相即相入之媒介,故自在圓融而無礙。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有關現象之作用(用),有「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之相入說。即一具多,多相容一,一多相入無礙,然其體不同,不失一多之相。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有關現象之體,一與一切互為空、有,兩者一體化,相融互攝而自在無礙。
(五)隱密顯了俱成門,有關緣起之現象,以「一」為有而顯現相之時,「多」即為空而不顯。即隱與顯相互一體化同時成立,一切法與一法能互為一體。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就緣起之現象說相入之理時,特別著眼於不壞自相之點。即於每一現象中,以小入大、以一攝多,大小相互為不亂,不壞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
(七)因陀羅網法界門,森羅萬象一一互相顯發,重重無盡,如因陀羅網(帝釋天宮殿中寶珠之網)。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深妙之理可託卑近之事法加以彰顯,所託之事與所顯之理無別無二。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未來、現在之三世一一各有過現未三世,合為九世。此九世亦唯攝入一念,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而此十世雖有時間之間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後長短同時具足顯現,時與法不相離。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緣起之諸現象,隨舉其一則便為主,而其他一切現象即為伴,如此互為主伴,具足一切德。
古十玄之順序與新十玄稍異,且新十玄中以廣狹自在無礙門代以古十玄中之諸藏純雜具德門,以主伴圓明具德門代以唯心迴轉善成門。古十玄所以被改為新十玄之理由,疑係為避免諸藏純雜具德門與理事無礙相混淆,同時唯心迴轉善成門亦唯顯示諸法無礙之理由,並非為顯示諸法無礙之相。此外,慧苑之華嚴經刊定記卷一,曾述及德相與業用兩重十玄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華嚴一乘十玄門〕(參閱「四法界」1717、「華嚴十義」5237) p416
請參閱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或 華嚴經刊定記
請參閱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或 華嚴經刊定記
凡九卷。唐代澄觀撰。又稱華嚴經疏鈔玄談,華嚴懸談、清涼玄談。收於卍續藏第八冊。本書記述八十華經之綱要,係將清涼大師澄觀所撰述之華嚴經疏、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中有關玄談之部分摘出,成為會本刊行。本書針對慧苑之華嚴經刊定記所出之異說,加以矯正,顯揚教祖以來之正義,共分教記因緣、藏教所攝、義理分齊、教所被機、教體淺深、宗趣通別、部類品會、傳譯感通、總繹教題、別解文義十門。其擴充列祖之說,特立新義處不少。注疏有華嚴談玄抉擇六卷(鮮演)、懸談會玄記(普瑞)。 p5242
請參閱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或 華嚴經刊定記
請參閱 華嚴經刊定記 或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請參閱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 或 華嚴經刊定記
凡二十卷,或作十六卷。唐代慧苑撰。即續賢首大師法藏之遺稿,註釋新華嚴經者。略稱華嚴略疏刊定記、華嚴經刊定記、華嚴刊定記、續刊定記、刊定記。收於卍續藏第五冊。總立十門,第一卷敘述教起所因、藏部所攝、顯教差別、簡所被機、能詮教體、所詮宗趣、顯義分齊、部類傳譯、具釋題目等九門;第二卷以下入第十依文正釋門,就經之各品,一一立辨名、來意、宗趣、釋文等四科以解釋其文義。
法藏原於唐證聖元年(695)實叉難陀譯出新華嚴經時,即欲註釋其書,然僅註畢妙嚴、十定等二品,即遽然入寂,慧苑乃繼之完成註釋,然於書中自立四種教,而不用法藏之五教判,又新立兩重十玄門,徒招立義繁多之非難。故古來華嚴家以本書為背師自立之新說,視為異端而不用。其現存版本殘闕不全,六、七兩卷闕,另有數品亦闕註釋,唯存十三卷。註疏有慧苑之別章二卷、法詵之纂釋二十一卷等,然今皆不傳。〔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東域傳燈目錄、華嚴宗章疏、釋教諸師製作目錄卷三、華嚴發達史〕 p6861
吉祥的記號。梵語音譯作室利靺蹉洛利曩,意譯為吉祥雲海、吉祥喜旋。又作「塞縛悉底加」(svastika)。為佛三十二相之一,八十種好之一。大乘經典謂此係佛及第十地菩薩胸上的吉祥相,如新譯《華嚴經》卷四十八云(大正10‧253c)︰「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然若據小乘之說,則此相不限於胸上。如《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及《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等書,皆謂佛之胸臆有卍字相。《方廣大莊嚴經》卷三則說髮有五卍字。《大般若經》卷三八一謂手足及胸臆之前俱有吉祥喜旋之德。《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九說腰間有萬字,胸前有一旋。此外,於今印度阿摩羅婆提(Amarāvatī)出土的佛足石,也刻有幾個卍字。
對於經典中的卍字,古來所漢譯者,即有數種,如鳩摩羅什、玄奘諸師譯之為「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經論》則譯為「萬」字。相傳唐‧長壽二年(693)始制定此字,音為「萬」。意謂吉祥萬德所集。因此,《宋高僧傳》卷三於譯音不譯字之例中出此卍字。
然《慧琳音義》卷十二載(大正54‧378a)︰「卍字之文,梵云室哩二合末蹉,(中略)唐云吉祥相也。有云萬字者,謬說也。(中略)非是字也,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意即「卍」本為一種記號,而非一字,說為「萬字」者,乃將梵文譯成漢文時之誤。即將梵語lakṣaṇa(音譯作洛剎囊,相之義),誤為梵語akṣara(音譯作惡剎羅,字之義),故有「卍字」之稱,事實上應稱作「卍相」。
另據慧苑《華嚴經音義》及《華嚴經刊定記》所載,《華嚴經》之漢譯本中有十七處用卍字。然而其梵本,則有二十八處。《慧苑音義》卷上云(大正54‧437b)︰「卍字之形,今勘梵本,卍字乃是德者之相,元非字也。然經中上下,據漢本總一十七字,同呼為万。依梵文,有二十八相,即八種相中四種相也。」此中,四種相即︰(1)室利靺蹉(śrīvatsa),意譯作吉祥海雲。(2)難提迦物多(nandika-varta),意譯作右旋。(3)塞縛悉底迦(svas-tika),意譯作有樂。(4)本囊伽吒(pūr-naghata),意譯作滿瓶。而《慧琳音義》卷二十一與《慧苑音義》卷上(第一圖)所圖解的卍字,亦有很大的差異。
此卍字,自古即盛行於世界各地,從而有關其起源,學者間異說紛紜。或以為太陽、電光、流水的象徵,或說依據旋毛而有,或說是女性的象徵。在古代印度,除佛教以外,婆羅門教、耆那教均曾使用此一符號。《羅摩衍那》等書中也有此記號。甚至在刻文的首尾、錢幣等亦附有之。至於其書寫方式,古來印度認為右旋與左旋有別,印度教以右旋表示男性神,左旋表女性神。於西藏,藏傳佛教用右旋,苯教(Bon-pa)教徒用左旋。中國則左右多混用。新譯《華嚴經》明藏本作左旋,高麗本及《慧苑音義》皆作右旋。
按︰泰國佛教徒向人祝福時,往往雙手合掌於面前,並口稱「sawaticap」。此詞之音義,皆與梵語「svastika」相近。疑其來源,或係與卍字之原義有關。
◎附︰王錫昌〈卍字考源〉(摘錄自《中國佛教文史論集》)「卍」是個神祕的符號。
(一)引言
卍是遠古代表某種象徵的一種符號,其發生時代既無可考,出生地帶也向無定論,但一直普遍的流傳到現世各地,不論在文明古國,或是蠻荒之邦,都可發現它的踪跡︰或見於宮室廟宇的建築,或見於古今的刻石塑像,或又見於應用的器皿和男女的服飾品上,德國且曾以此為國徽,各種卍字會也奉之如聖符。其應用如此普及,然而關於它的論著,至今──至少在我國──還很少見。
本來,這不是容易考究的問題,因其流傳之悠久,散佈之廣泛,而且與人類文化、宗教思想處處都有密切關係。文獻無徵,牽涉過廣,所以難於探索。茲就研討所得,略加理董,草成本文,藉明其原始的意義,與其流變的痕跡,希望能引起海內民俗學者與語言學者研究的興趣,這便是本文寫成以前的簡單動機。
(二)卍的意義
(1)卍是否文字
卍在西洋通稱為swastika(昔稱suastika,svastika,或svastica),原是梵文su與asti二字所組成的。前者的意義為「好」,後者為「是」,合suasti即等於「是好」。後面再加上名詞語尾ka,便成為suastika或swastika。所以就swastika的字源而論,是含有「幸運」之義。
卍在中國本沒有適當的名稱,或音譯則稱為「室利靺瑳」,或義譯則名為「吉祥海雲」,據法雲的引證,謂自唐武后朝,才制定其讀音為「萬」,他引《華嚴音義》說︰「案卍字本非是字,大周長壽二年(693),主上權制此文著於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查新舊《唐書》〈武后本紀〉,長壽二年(693)並無制定卍字之說,不過《資治通鑑》天授元年(690)條下,有「鳳閣侍郎河東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獻」之記載,可是其中也沒有卍字。且今本慧苑《華嚴經音義》卷上「卍字之形」下並無「大周」以下數語。可見法雲之說不確。
還有在南北朝時的譯經中已見有用「萬」代「卍」之例,如元魏和尚菩提流支所譯《十地經論》有︰「菩薩胸中,有功德莊嚴金剛萬字相。」其《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亦有︰「沙門瞿曇胸有萬字,示功德相。」等例。梁時劉勰記剡山石城寺之彌勒石像,亦有「當胸萬字」之語,該石像造於梁‧天監十二年(513),成於天監十五年(516),可見在南北朝時代,卍之稱萬已通行了。大概卍與萬之俗體「万」字,形極相近,而且萬又有「萬福」、「萬壽」之義,正與卍所代表的「幸運」與「吉祥」之義相合,所以以萬代卍也是自然的趨勢,無庸藉諸朝廷之力。若是果由於武后制定才通行的,那麼當時所改造的天地等十二字,為什麼沒有一個能流行的﹖所以卍稱萬並不起於唐,南北朝時已有此例。實際萬並不能等於卍,只不過因為漢字都是單音,所以才以與卍形義相近的萬,權作此符號的讀音而已。慧琳《一切經音義》也這樣說︰「卍字之文,梵云室哩未蹉,唐云吉祥相也。有云萬字者謬說也。華嚴經第八卷中,具說此相等亦非是字也。乃是如來身上數處,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所以卍並非文字,只不過是象徵「幸運」、「萬福」、「萬壽」的一種吉祥的符號而已。
(2)卍與㲀有無區別
卍的種類很多,各地的形式也不一致。通常有所謂左卍字與右㲀字之別,前者梵稱sauvastika,後者梵稱swastika或svastika。慧琳《一切經音義》謂︰「卍字之文……大福德之相。」(見前)慧苑《華嚴經音義》亦謂︰「梵本㲀字,乃是德者之相。」卍與㲀同是德相,所以在佛典上無顯著的區別。
據克盧克(W. Crooke)(所有譯名悉據商務標準漢譯外國人名地名表,民國二十三再版本,以下並同)的解釋,以為左旋的卍是一種表示肅敬的符號,因為阿波羅(Apollo)神像上的卍是左旋的。可是在西方,也有以卍為惡運的符號。據說有位俄國女皇,非常迷信,嘗將她的寢宮的四壁,滿飾㲀字,作為護符,不意所有的㲀,盡作左旋的卍,於是她和她的皇家,俱遭遇到不幸。
阿斯特利(Astley)以為一般的㲀,多是右旋,因為太陽的運行是從左向右旋轉,一切的輪也都右旋。㲀正代表太陽的迴旋,也代表人生的輪轉。
再就印度阿馬拉漥提(Amarāvati)出土的佛足石來看,可以發現幾個卍與㲀,無區分的並列著。㲀是佛足六十五吉祥相的第一個,卍是第四個。
大概在上古卍與㲀原無區別,後來印度教以右旋的㲀為男性神的符號,以左旋的卍為女性神的符號;西藏喇嘛教徒全用右旋的㲀;Bon-pa教徒全用左旋的卍;那都是後人所區分的。至於在佛教以及在中國流傳的卍與㲀,常是混用而無區別的。
(3)佛教中的卍代表什麼
卍通常用作代表佛的符號,大概因為佛胸間有卍字,謂之「佛心印」,以示功德莊嚴之相(見前)。《楞嚴經》云︰「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新譯《華嚴經》云︰「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宋高僧傳》也有︰「如佛胸前卍字。」之語。不但佛之胸前有卍或㲀,髮間亦有之。《莊嚴經》謂轉輪聖王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其中︰「七十八,髮有萬字。七十九,髮彩螺旋。」《大般若經》謂︰「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中略)世尊髮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甚可愛樂,是第十二。」佛之眉毛也都右旋,《般若經》云︰「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輭,如睹羅綿,鮮白光淨,踰珂雪等。」《長阿含經》云︰「眉間白毫,柔輭細澤,引長一尋,放則右旋,螺如真珠。」甚至於佛的周身毫毛,也都右旋宛轉。《般若經》云︰「世尊毛孔,各生一毛,柔潤紺青,右旋宛轉。」《長阿含經》云︰「毛生右旋,紺色仰靡。」總之,無論佛之胸有卍或㲀,髮有萬字,以及眉毛右旋,這都是以卍或㲀形來象徵佛身毛髮的旋轉。
有時佛的手足間也有萬字。《般若經》云︰「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新譯《華嚴經》云︰「願一切眾生,得輪相指,指節圓滿,文相右旋;願一切眾生,得如蓮華㲀字旋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又云︰「如來左足指間,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海雲。(中略)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圓滿音聲,㲀字等相,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在著名的佛足石上,也可以見到有幾個卍與㲀,在指端、掌心和踵前。這是象徵佛的手足的指紋與掌紋的旋轉。
那麼,何以毛髮的旋轉,或是手足指紋的旋轉,都要以㲀與卍來表示﹖還有㲀與卍本發生在前而被採用為佛的瑞相之象徵呢﹖還是因佛的特徵才產生了㲀與卍﹖這都在此要解決的問題。
我的解答是這樣︰第一,㲀與卍的產生,遠在佛教之前。因為既非佛家所創,所以在佛經中找不出確切的解釋,與固定的應用。毛髮的旋轉,可以說它形如㲀字;手足的指紋,也可說有㲀字相。第二,卍本是「幸運」與「吉祥」的符號,佛又是神聖而祥瑞的代表;而且其左右旋的形式,又恰與人的毛髮與指紋的旋轉相似;所以佛家便很自然的採用了這「幸運」的「吉祥」的符號,作為佛的神聖、莊嚴、光明,和祥瑞的象徵。(中略)
(三)卍的源流
(1)卍的起源
關於卍的發生問題,向有二派︰牟勒(Max Müller)以為在我們不可想像的遠古時代,事件的發生,常是偶然的。在此地有可能發生,在其他各地也有同樣的可能性。阿斯特利很同情其說,以為各地的卍也都是偶然發生的。
但舍利曼與康特(Count d'alviella)諸氏,卻都有相反的意見。舍利曼在他的《特拉及其遺跡》(Troy and its Remain,Transla-tion edited by P. Smith,London,1875)上說︰十字與卍字同是阿利安族的先祖居住在巴克特里及鄂斯河流域時代的重要的宗教符號。康特在他的《符號的遷移》(The Migrationof Symbols,Translation by Sir G. Bird-wood London,1894)裏也以為卍原是阿利安民族所獨有的,而後為印歐系的民族分散在各地之外,也漸為埃及人(Egyptians)、卞爾提安人(Chaldians)、阿西利阿人(Assyrians),以及腓尼基人(Phoenicians)所借用。
就今日各地所見之卍,差不多都有同一之作用︰不是用作護符,就是用作天象的或神聖的符號,可見當出同源,絕非偶然發生的。牟勒輩之說,或不足以解釋卍之發生的道理。
據舍利曼最早的發現,是在十九世紀的第八十幾年間在小亞細亞的西北角愛琴海東岸的特拉(Troy),及其附近喜薩利克(Hissalik)、邁錫尼(Mycenae),及泰麟茲(Tiryns)各城。在特拉所發現的是在許多紡綞形的螺環上,在牆壁上,在一個叫做梟面的缸上,及除了女俑以外的陶器上。在邁錫尼所發現的是在些小器物上,及一個奇怪的金盤上。在泰麟茲所發現的是在一兩個陶器的模子上,及壁畫上;特別是在幾塊花瓶的碎片上,繪著兩匹馬相對著,在馬腿的中間有不少的菱形及卍字。所以康特據此以為卍即源出於特拉,而後向東傳入印度、中國,及日本,向西傳入高盧(Gaul)(今法蘭西地古為高盧國,紀元前五十餘年為羅馬凱薩王所滅),較諸傳入德國、斯干的那維亞,及不列顛諸島為早。
但塞斯(Sayce)據拉姆塞(Ramsay)所錄利卡俄尼阿(Lycaonia)之伊布里茲(Ibreez)城(在小亞細亞北部)所存之赫司族(Hittites)(小亞細亞中之古國,在特拉之東,約在西元前一千四百五十餘年)之石刻,其服飾有特拉族之卍字,以為特拉族之卍字,當係由赫司族而來。
按此小亞細亞諸族,皆源出於阿利安族。阿利安族始居於中央亞細亞,葱嶺以西之帕米爾高原一帶,嗣後生殖繁盛,分遷於歐亞毗連之波斯小亞細亞,以及印度和歐洲各處。卍為阿利安族所有之符號,亦當源出於中央亞細亞,而後流佈東西各方。所以舍利曼以為當阿利安族居於巴克特里及鄂斯河流域的時代,當已有此符號,不過在東方至今還沒發現而已。
(2)卍的流傳
卍既為阿利安族所有的符號,則其流傳的行跡,也正好與阿利安族的遷徙相符合。阿利安族遷徙的路線,大致可分作兩條︰一是向西南和東南的,便散居於波斯和北印度等處;一是向西進的,更分出希臘與意大利兩大支族,分居於希臘、義大利及小亞細亞等地。而後再分出有革勒底斯族,散居於英法西班牙等地;德多尼族,分居於德丹瑞典挪威等處。所以卍也同樣發現於波斯西南的伊拉姆(Elam)、小亞細亞、愛琴海及多瑙河一帶文化區。同時在中歐、西歐及東歐各地所發現之卍字,也與印度的卍有同樣的吉祥與大德的意義。
在波斯西南的蘇薩(Susa),曾發現在一個著色的花瓶上有卍;至其傳入印度,據康特的推想,當在西元前十三世紀,而後隨佛教傳入中國和日本。
在希臘也發現在著色的花瓶上有卍。在義大利發現在一個鈕釦上有兩個卍字還有兩個十字。在法國薩發(Savoy)的部爾熱湖(Lecde Bourget)地帶,曾發現銅器時代的泥塊,上面印著卍字。在丹麥的西蘭島(Seeland)上,有塊約在第九世紀或十世紀的刻石,上面有三個角所組成的一個三角形,還有一個卍字。在瑞典也發現一個銅瓶,上面有彎曲的螺旋紋所組成的卍字形狀。在挪威也發現一個美麗的鈕釦,上面有兩行的卍字。這大概是邁錫尼的藝術,渡波羅的海而來的。
在英國所發現的更多。現存大英博物館的有東盎格利安(East Anglian,在英格蘭東部)的胸針一對,上面刻有卍字花紋;有從肯德(Kent)的法溫士姆(Faversham,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墳墓裏出土的一個圓平的鈕釦,上面也有卍字與十字的圖案;還有在諾福克(Norfolk)的什羅非姆(Shropham,也在英格蘭東部)出土一個精緻的「屍灰甕」(Cinerary Nrn),上面也有一圈左旋的卍。此外在薩符克(Suffolk)的密爾敦厚(Mliden-hall,也在英格蘭東部)還發現一個四隻鳥頭所組成的一個卍字形的鈕釦。在愛爾蘭的羅赫利(Lochlee),發現一個銅針,一端有希臘的十字,另一端有卍;又有一塊刻石,上面有三種不同的十字──一個希臘十字在一個圓形物上,一個右旋的卍字在一個方形物上,還有一個菱形的卍字,在一個四葉飾(quatrefoil)上。
在蘇格蘭的拉普蘭德(Lapland)有卍形的攪乳器,韋爾遜(Thomas Wilson)以為卍字之應用於家中及傢具上,當由拉普蘭德而來。
至於南北美洲,在哥倫布以前已有卍字的踪跡。韋爾遜曾在美洲的中部泰內西(Tennessee)、俄海俄(Ohio)、阿康薩(Arkansas)諸州所發現之哥倫布以前之遺物中有之;並在中美的尼加拉瓜(Nicarague)、猶卡坦(Yucatan)及科斯塔利卡(CostaRica)各地的印第安人所保留的古代的信仰及習俗中亦有之;以及南美的巴西(Brazil)、巴拉圭(Paraguay)各國,也可發現它的踪跡。韋爾遜以為這都是由舊大陸來的。
在非洲的利比亞(Libya,在比屬剛果的北部)有埃及人的紀念碑,上面有從波斯傳入叫做Crux ansata的驅魔的十字,大概也就是swastika之音轉罷。
在澳洲的斯利福德(Sleaford,在澳洲東南部)發現卍字在一個鈕釦上。
總之,卍字的流佈,幾乎遍及全世界,這也不過略舉各洲都有卍字的踪跡之例而已,當然難免掛一漏萬。不過我們就此很可以看出卍字並非偶然產生的,其流傳的痕跡,可以有一貫的系統,這系統就是阿利安民族的遷徙。所以凡是上古阿利安民族所能到的地帶,甚至渡過大西洋和印度洋,以至於南北美洲及澳洲,都有這民族上的符號。由此也可以想見上古阿利安民族遷徙的概況。
(四)結論
綜上各節,可得結論如下︰
(1)卍本非文字,因其與萬的俗體「万」字形相似而意相近,遂通稱為萬。梵云swastika,漢譯為「吉祥雲海」,都寓有「幸運」之義。
(2)卍與㲀本是象徵火鑽左右旋轉的兩個同樣性質的符號,在意義上原無區別。
(3)佛家以卍為其代表符號,蓋以其象徵佛身的旋毛與指紋,大概也取其光明吉祥之義。
(4)卍的原始,本是上古民族以鑽旋火的符號。所以梵稱「塞縛悉底迦」相,正像火鑽之形。
(5)卍為火的象徵,火為原始民族所崇奉,以為可以驅猛獸,可以鎮鬼邪,所以卍也成為神靈的符號。火又能燬滅萬物,佛家喻作智火,於是卍又作為消除惡業煩惱之功德相。卍又象日象輪,長住不息,有永生之意,更成為人間一切祥瑞之符號。
(6)卍初見於小亞細亞,當為阿利安族之產物,所以其出生也當在中央亞細亞,而後東西分佈到世界各方。
(7)卍的流傳︰一向南入波斯、印度,而後隨佛教入中國日本;一向西入歐洲,先由希臘、義大利,而後德、法、丹麥過波羅的海入挪威、瑞典,或過英吉利海峽入英國三島;更有遠航地中海至非洲,橫渡大西洋至美洲,再越太平洋至澳洲。
總之,卍並非神祕的符號,只要能縝密考驗,自會顯露其真相。此文不過是拋磚引玉,希望海內學者,更有精確的稽考與發現。
〔參考資料〕 《大寶積經》卷二十;《觀佛三昧海經》卷四;《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四分律》卷五十二;《經律異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譯名義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三大部補注》卷十三。
《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述之定。佛之大威神力所現之三昧,如師子王之奮迅拔起,故云。又作師子奮迅三摩地、師子奮迅定、師子威三昧、師子嚬伸三昧。《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云(大正35‧444a)︰
「謂如師子奮迅之時,諸根開張,身毛皆竪,現其威勢,哮吼之相令餘獸類失威竄伏,令師子兒增其雄猛身得長大。今佛亦爾,(一)奮大悲法界之身,(二)開大悲之根門,(三)竪悲毛之先導,(四)現應機之威,吼法界之法門,令二乘諸獸藏竄聾盲,菩薩佛子增長百千諸三昧海及陀羅尼海,如是相似故以為喻。」
《華嚴經法界次第》卷中對此三昧亦說之甚詳,謂如獅子奮迅,奮掙塵土,超越前後疾走之諸獸。此三昧可分為︰(1)奮除障礙入定的微細無知惑,(2)出入捷疾無間,異於諸禪定。後者又可分為入禪奮迅與出禪奮迅。入禪奮迅三昧,指遠離欲界之惡不善法,入有覺有觀之色界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等諸禪定之三昧。出禪奮迅三昧,與入禪奮迅相反,即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想非非想處,由非想非非想處入無所有處,如是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乃至出散心中之三昧。此二又併稱為二種師子奮迅三昧。
又,《法華玄義》卷四(上)謂「熏禪」即師子奮迅三昧。《法華文句記》卷九(下)謂其有十功德。《大般若經》卷五十二謂此三昧有(1)師子奮迅三摩地︰於諸垢穢,從任棄捨,猶如師子王之自在、奮迅;(2)師子頻申三摩地︰起勝神通、自在無畏、降伏一切暴惡魔軍。慧苑《華嚴經刊定記》謂「頻申」是梵音的訛略,詳稱應是「毗實廩多」,意譯為自在無畏。
〔參考資料〕 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法華義疏》卷十;《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九十七;《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卷七;《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五。
九卷。唐‧澄觀撰。又稱《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演義鈔》、《華嚴經疏鈔玄談》、《華嚴懸談》、《清涼玄談》。收在《卍續藏》第八冊。本書旨在述說新譯《華嚴經》之綱要,乃澄觀所撰《華嚴經疏》、《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中,有關玄談部份之集成。書中亦對慧苑《華嚴經刊定記》所出異說加以矯正,力求顯揚華嚴正義。
全書可分成教起因緣、藏教所攝、義理分齊、教所被機、教體淺深、宗趣通別、部類品會、傳譯感通、總繹教題、別解文義等十門。除擴充列祖所說外,作者自立新義處亦復不少,如相對智儼、法藏等諸祖以緣起修入為主之說法,而言性起修入,或言教禪一致等等。註疏有《談玄決擇》六卷、《懸談會玄記》四十卷。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