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風行
[國語辭典(教育部)]ㄘㄠˇ ㄧㄢˇ ㄈㄥ ㄒㄧㄥˊ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參見「風行草偃」條。《陳書.卷五.宣帝紀》:「草偃風行,冀以變俗。」《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所以到來任之後,事事以節儉為先。現在幾個月下來,居然上行下效,草偃風行。」
[國語辭典(教育部)]
風行草偃
ㄈㄥ ㄒㄧㄥˊ ㄘㄠˇ ㄧㄢˇ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紘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聖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也作「風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