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包含此關鍵字的其餘詞彙

稱量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反復推敲。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處蒸反考聲定其輕重也廣雅云度也字書云量平也韻英程也說文云銓也從禾爯聲也爯齒蒸反古文作爯經作秤俗字也


[阿含辭典(莊春江)]

1.反復推敲,如「稱量分別、觀察稱量、稱量觀察」。2.作買賣的稱斤論兩,如「棄捨稱量及斗斛」。3.計算,如「出內稱量」。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六十四梵音

(名數)如來之音聲。有六十四種殊妙之相。梵者清淨之義。不思議秘密大乘經七曰:

「一、流澤聲,Snigdhā。二、柔軟聲,Mdukā。三、悅意聲,Manojñā。四、可樂聲,Manoramā。五、清淨聲,Śuddhā。六、離垢聲,Vimalā。七、明亮聲,Prabhāsvarā。八、甘美聲,Valgu。九、樂聞聲,Śravaiyā

十、無劣聲,Anelā。十一、圓具聲,Kālā(Kalā’)。十二、調順聲,Vinītā。十三、無澀聲,Akarkaśā。十四、無惡聲,Aparā。十五、善柔聲,Savinītā(Suvinitā)。十六、悅耳聲,Karasukhā。十七、適身聲,Kāyaprahlādanakarī。十八、心生勇銳聲,Cittodvilyakarī。十九、心喜聲,Hdayasatuikari。二十、悅樂聲,Prītisukhajānani(jananī)。

二十一、無熱惱聲,Niparidāhā。二十二、如教令聲,Ājñeyā。二十三、善了知聲,Vijñeyā。二十四、分明聲,Vispaā。二十五、善愛聲,Premaīyā。二十六、令生歡喜聲,Abhinandanīyā。二十七、使他如教令聲,Ājñāpanīyā。二十八、令他善了知聲,Vijñāpanīyā。二十九、如理聲,Yuktā。三十、利益聲,Sahitā

三十一、離重複過失聲,Punaruktadoajahā。三十二、如師子音聲,Sihasvaravegā。三十三、如龍音聲,Nāgasvaraśabdā。三十四、如雲雷吼聲,Meghasvaraghośā。三十五、如龍王聲,Nāgendrarutā。三十六、如緊那羅妙歌聲,Gandharvasagītighosa。三十七、如迦陵頻伽聲,Kalavikasvararutā。三十八、如梵王聲,Brahmasvararutāravitā。三十九、如共命鳥聲,Jīvamjīvakasvararutāravitā。四十、如帝釋美妙聲,Devendramadhuranirghośā

四十一、如振鼓聲,Dundubhisvarā。四十二、不高聲,Anunnatā。四十三、不下聲,Anavanatā。四十四、隨入一切音聲,Sarvaśabdānupraviā。四十五、無缺減聲,Avāśabdavigatā(Apa’)。四十六、無破壞聲,Avikalā。四十七、無染污聲,Alīnā。四十八、無希取聲,Adīnā。四十九、具足聲,Prastā。五十、莊嚴聲,Saritā

五十一、顯示聲,Lalitā。五十二、圓滿一切音聲,Sarvasvarapūraī。五十三、諸根適悅聲,Sarvendriyasamtoaī。五十四、無譏毀聲,Aninditā。五十五、無輕轉聲,Acañcalā。五十六、無動搖聲,Acapalā。五十七、隨入一切眾會聲,Sarvaparadanuravitā。五十八、諸相具足聲,Sarvākāravaropetā。五十九、令眾生心意惟喜聲,Pramuditā。六十、說眾生心行聲,Sakhilā

六十一、入眾生心喜聲。六十二、隨眾生信解聲。六十三、聞者無分量聲。六十四、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

上出梵語,據名義大集二十,為六十種梵音而出。悉曇藏二曰:「佛之梵音中以八轉聲之相具八梵音,相乘而成六十四種梵音。」


六齋日

(行事)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齋者梵語曰逋沙他(Po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惡之日,又為惡鬼伺人之日,故諸事須慎。特過正午,則絕一切食物,是曰齋日。齋者不過中食之謂也。是從劫初傳來之聖法,但佛出世以後,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個之八戒齋日。摩訶般若經十四曰:「六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諸天眾會。」(此一月分前後半月,前後相對,故斯次第)。四天王經曰:「佛告諸弟子:齋日責心慎身守心,諸天齋日伺人善惡。須彌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鎮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龍鬼蜎飛蛟行蠕動之類心念口言身行善惡。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復下,二十九日太子復下,三十日四王復自下。」智度論十三曰:「問曰: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總。答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害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中略)問曰:何以故?諸惡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答曰:天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即護摩之供養),以是故。諸惡鬼神禮此六日輒有勢力。(中略)復次諸鬼神父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其子言:汝求何願?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養法,以燒香甘果諸清淨事。汝云何以肉血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為惡事,令汝生惡子,噉肉飲血。當說是時,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髮黃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從此八鬼生,以是故於是六日,割身肉血著火中而有勢力,如佛日法中無好惡。隨世惡日因緣故,教持齋受戒。」同六十五曰:「是六齋日是惡日,令人衰凶。若有是日受八戒持齋布施聽法,是時諸天歡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觀普賢經曰:「剎利居士,於六齋日,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大毘婆沙論四十一曰:「三十三天於白黑月每常八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集善法坐,稱量世間善惡多少。見造善者便擁護之,見造惡者即共嫌毀。」


千眼天

(天名)帝釋天之異名。雜阿含經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復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聰明智慧,於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復名千眼。」最勝王經曰:「千眼帝釋王。」


天女畫像

(圖像)伎藝天女念誦法曰:「先畫摩醯首羅天王,三面六臂,顏貌奇特,端正可畏。從其髮際,化生一天女。殊妙可喜,天上人間,無能勝者。著天衣服,瓔珞嚴身。兩手腕上,各有環釧。左手向上,捧一天花。右手向下,作捻裙勢。身形可長三尺,或隨大小,任取稱量。」


無稱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無量壽佛之異名,其光明無稱量之者,故名無稱光。


萬物嚴淨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七願,使國中萬物嚴淨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香飯

(傳說)維摩自香積佛之世界齎供一會之大眾者。維摩經香積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離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維摩詰,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中略)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少法者得弘大道。(中略)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佛言可往。(中略)時化菩薩,既受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受佛威神力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其上。時化菩薩,以滿香飯,與維摩詰。香飯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中略)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慈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摶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中略)於是飯,悉飽眾會,猶故不賜。」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
度量

唐洛反下略薑反[孝-子+丁]聲云量亦度也稱量也古今正字從心作[怡-台+度]從曰從童作量經作量俗字也桂苑云分多少度長短曰量也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銓量

上此全反謂稱量


[阿含辭典(莊春江)]
算術

1.即「計算」(saṅkhāna),如「隨其伎術以自存活……或明算術……」。2.包含「計算、稱量、思惟、觀察」的意思,如「知諸算術」、「明諸算術」,相當的南傳經文無。


生稱之

生前稱重量,與死後之稱量作比較。


折斗量

解讀為「折扣;降價」,「斗量」指買賣物之稱量,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相關詞「不望折斗量」)


[佛光大辭典]
六十四梵音

又作佛六十四種梵音、如來六十四種梵音。梵者,清淨之義。謂如來之音聲從虛室而出,具有六十四種清淨殊妙之相。據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七如來語密不思議品所舉,即:(一)流澤聲(梵 snigdhā),流演潤澤之聲。(二)柔軟聲(梵 mrdukā),溫和柔軟之聲。(三)悅意聲(梵 manojñā),歡悅一切眾生意之聲。(四)可樂聲(梵 manoramā),巧妙而可愛樂之聲。(五)清淨聲(梵 śuddha),清淨而不雜染之聲。(六)離垢聲(梵 vimalā),遠離諸垢染之聲。(七)明亮聲(梵 prabhāsvarā),明顯流亮之聲。(八)甘美聲(梵 valgu),能使聽者得法喜之聲。(九)樂聞聲(梵 śravanīyā),令眾生樂聞而不捨之聲。(十)無劣聲(梵 anelā),希有殊勝而不陋劣之聲。(十一)圓具聲(梵 kālā,或 kalā),於一音中具足一切音之聲。(十二)調順聲(梵 vinītā),隨機說法,調伏眾生,使其信順之聲。(十三)無澀聲(梵 akarkaśā),融通和暢而無澀滯之聲。(十四)無惡聲(梵 aparśā),嘉美而不粗獷之聲。(十五)善柔聲(梵 savinītā,或 suvinītā),法音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十六)悅耳聲(梵 karnasukhā),法音悅可人意,令人愛聽無厭。(十七)適身聲(梵 kāyaprahlādanakarī),能令聞者支體調適,而得輕安之聲。(十八)心生勇銳聲(梵 cittodvilyakarī),令人發起勇猛之心而進修之聲。(十九)心喜聲(梵 hrdayasajtustikarī),法音美妙,能令聞者心生欣喜。(二十)悅樂聲(梵 prītisukhajānani),能令聞者歡喜快樂之聲。(廿一)無熱惱聲(梵 nisparidāhā),法音能使聞者消除熱惱而得清涼。(廿二)如教令聲(梵 ājñeyā),如來音聲如法之教誡命令,能啟發蒙昧。(廿三)善了知聲(梵 vijñeyā),法音善解而遍知一切諸法。(廿四)分明聲(梵 vispastā),如來法音於諸法如理分析,無不明了。(廿五)善愛聲(梵 premanīyā),如來以善法音開化一切眾生,令其愛樂。(廿六)令生歡喜聲(梵 abhinandanīyā),法音令人生歡喜之心。(廿七)使他如教令聲(梵 ājñāpanīyā),法音能使聞者輾轉啟發於人,而皆如教令。(廿八)令他善了知聲(梵 vijñāpanīyā),法音能使聞者善解一切諸法。(廿九)如理聲(梵 yuktā),如來之音聲皆契合真如之理。(三十)利益聲(梵 sahitā),法音能利益一切有情。(卅一)離重復(複)過失聲(梵 punaruktadosajahā),法音契合理趣,從始至終皆無重複過失。(卅二)如獅子音聲(梵 sijhasvaravegā),如來之音令一切聞者自然信伏,如獅子一吼則百獸畏伏。(卅三)如龍音聲(梵 nāgasvaraśabdā),如來法音清徹幽遠,猶如龍吟。(卅四)如雲雷吼聲(梵 meghasvaraghośā),如來說法僅以一音而遠近普及,猶如雷吼。(卅五)如龍王聲(梵 nāgendrarutā),如來說法音韻清遠,如龍王所發之聲。(卅六)如緊那羅妙歌聲(梵 gandharvasajgītighośā),如來所出之梵音,如緊那羅(歌神)之美妙,適悅一切眾生。(卅七)如迦陵頻伽聲(梵 kalavivkasvararutā),如來法音美妙,如迦陵頻伽(妙聲鳥)之聲。(卅八)如梵王聲(梵 brahmasvararutāravitā),如來法音如梵王之清淨聲音。(卅九)如共命鳥聲(梵 jīvajjīvakasvararutāravitā),如來法音吉祥,如共命鳥之聲。(四十)如帝釋美妙聲(梵 devendramadhuranirghośā),如來法音如帝釋之美妙。(四一)如振鼓聲(梵 dundubhisvarā),如來音聲震響如鼓,遠近皆聞。(四二)不高聲(梵 anunnatā),如來之音渾圓而不尖銳,得於中道。(四三)不下聲(梵 anavanatā),如來之圓音,不卑不下而得於中道。(四四)隨入一切音聲(梵 sarvaśabdānupravistā),如來法音普入群機而融通眾音。(四五)無缺減聲(梵 avāśabdavigatā),如來之音圓滿具足。(四六)無破壞聲(梵 avikalā),如來法音真實不虛而無能破壞。(四七)無染污聲(梵 alīnā),如來之音純圓獨妙,離諸煩惱而無染著。(四八)無希取聲(梵 adīnā),如來說法利樂一切眾生,無所希冀而離取著。(四九)具足聲(梵 prasrtā),如來法音稱性而說妙理具足。(五十)莊嚴聲(梵 saritā),如來所演之聲教,皆如實之談,端莊而嚴肅。(五一)顯示聲(梵 lalitā),如來演妙法音,顯現妙理,開示眾生而無有隱晦。(五二)圓滿一切音聲(梵 sarvasvarapūranī),如來說法音聲圓滿,具足一切音。(五三)諸根適悅聲(梵 sarvendriyasajtosanī),如來法音眾生一聞而諸根適悅。(五四)無譏毀聲(梵 aninditā),如來法音不譏毀一切眾生,凡有言說皆令信順。(五五)無輕轉聲(梵 acañcalā),如來圓音普攝一切,不輕浮遷轉。(五六)無動搖聲(梵 acapalā),如來法音得無所畏,為外道天魔所不能動搖。(五七)隨入一切眾會聲(梵 sarvaparsadanuravitā),如來法音普入眾會而隨機得聞。(五八)諸相具足聲(梵 sarvākāravaropetā),如來法音具足一切諸相。(五九)令眾生心意歡喜聲(梵 pramuditā),如來法音普令十方一切眾生心意歡喜。(六十)說眾生心行聲(梵 sakhilā),如來所說無量眾生之心行,共有八萬四千種類,乃為令根性下劣之眾生易得解入之法門。(六一)入眾生心意聲,如來所語之祕密智由虛空而出,隨入於一切眾生之心意。(六二)隨眾生信解聲,如來法音隨眾生之種種信解、心意成熟,普使隨應而悉令了知。(六三)聞者無分量聲,如來之音聲無有分量,世間一切之天、人、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等雖能聞之,然亦不能知其邊際分量。(六四)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如來宣說法音時,其音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一切眾生皆居於緣覺之地,然亦不能思惟稱量。上述之梵語,係根據翻譯名義大集卷二十所舉六十種梵音而出。又據悉曇藏卷二載,佛之梵音中以八轉聲之相,具八梵音,以此相乘而成六十四種梵音。

另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舉出六十五種梵音,然僅部分與上記六十四種梵音相同。又在密教中將諸種音聲佛格化,稱為金剛歌菩薩,位列於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其音概略有六十四種音聲。〔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下、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六、大寶積經卷一○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二、大智度論卷三十、大乘莊嚴經論卷六弘法品、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p1248


百二十轉

乃古代印度計算極大數目之名稱,即於億位以上次第自乘所成之數。又稱百二十一轉。出自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九、新譯華嚴經卷四十五。新譯為百二十一轉,舊譯缺第九十九轉之頭摩,故為百二十轉。依新譯之名稱為例,洛叉(梵 laksa)之洛叉倍數為俱胝(梵 koti),俱胝之俱胝倍數為阿庾多(梵 ayuta)。然據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載,洛叉相當於十萬,一百洛叉等於一俱胝。

玆列舉其名稱如下:(一)阿庾多,(二)那由多(梵 nayuta),(三)頻婆羅(梵 bimbara),(四)矜羯羅(梵 kavkara),(五)阿伽羅(梵 agāra),(六)最勝(梵 pravara),(七)摩婆羅(梵 mavara),(八)阿婆羅(梵 avara),(九)多婆羅(梵 tavara),(十)界分(梵 sīmā),(十一)普摩(梵 hūman),(十二)禰摩(梵 neman),(十三)阿婆鋡(梵 avagamam),(十四)彌婆伽(梵 mīvagam),(十五)毘攞伽(梵 vīragam),(十六)毘伽婆(梵 vigavam),(十七)僧羯邏摩(梵 savkrama),(十八)毘薩羅(梵 visara),(十九)毘膽婆(梵 vicambha),(廿)毘盛伽(梵 vicaga),(廿一)毘素陀(梵 visota),(廿二)毘婆訶(梵 vivāha),(廿三)毘薄底(梵 vibhakti),(廿四)毘佉擔(梵 vikhyata),(廿五)稱量(梵 tulanam),(廿六)一持(梵 gharanam),(廿七)異路(梵 vipaśa),(廿八)顛倒(梵 viparya),(廿九)三末耶(梵 samarya),(卅)毘都羅(梵 viturnam),(卅一)奚婆羅(梵 hevara),(卅二)伺察(梵 vicāra),(卅三)周廣(梵 vicasta),(卅四)高出(梵 atyudgata),(卅五)最妙(梵 visista),(卅六)泥婆羅(梵 nevala),(卅七)訶理婆(梵 hariva),(卅八)一動(梵viksībha),(卅九)訶理蒲(梵 halibhū),(四十)訶理三(梵 harnsa),(四一)奚魯伽(梵 heluga),(四二)達攞步陀(梵 drabuddha),(四三)訶魯那(梵 haruna),(四四)摩魯陀(梵 maluda),(四五)懺慕陀(梵 ksamuda),(四六)瑿羅陀(梵 elada),(四七)摩魯摩(梵 maluma),(四八)調伏(梵 sadama),(四九)離憍慢(梵 vininda),(五十)不動(梵 vaimātra),(五一)極量(梵 pramātra),(五二)阿麼怛羅(梵 amātra),(五三)勃麼怛羅(梵 bhramātra),(五四)伽麼怛羅(梵 gamātra),(五五)那麼怛羅(梵 namātra),(五六)奚麼怛羅(梵 hemātra),(五七)鞞麼怛羅(梵 bhemātra),(五八)鉢羅麼怛羅(梵 paramātra),(五九)尸婆麼怛羅(梵 śivamātra),(六十)翳羅(梵 ela),(六一)薜羅(梵 vela),(六二)諦羅(梵 tela),(六三)偈羅(梵 gela),(六四)窣步羅(梵 spela),(六五)泥羅(梵 nela),(六六)計羅(梵 kela),(六七)細羅(梵 sela),(六八)睥羅(梵 phela),(六九)謎羅(梵 mela),(七十)娑攞荼(梵 sarata),(七一)謎魯陀(梵 meruda),(七二)契魯陀(梵 kharda),(七三)摩都羅(梵 mātula),(七四)娑母羅(梵 samula),(七五)阿野婆(梵 ayava),(七六)迦摩羅(梵 kamara),(七七)摩伽婆(梵 magava),(七八)阿怛羅(梵 atara),(七九)醯魯耶(梵 heluya),(八十)薜魯婆(梵 veluva),(八一)羯羅婆(梵 kalāpa),(八二)訶婆婆(梵 havava),(八三)毘婆羅(梵 vivara),(八四)那婆羅(梵 navara),(八五)摩攞羅(梵 malara),(八六)娑婆羅(梵 savara),(八七)迷攞普(梵 meruhu),(八八)者摩羅(梵 camara),(八九)馱麼羅(梵 dhamara),(九十)鉢羅麼陀(梵 pramada),(九一)毘伽麼(梵 vigama),(九二)烏波跋多(梵 upavartta),(九三)演說(梵 nirdeśa),(九四)無盡(梵 aksaya),(九五)出生(梵 sambhūta),(九六)無我(梵 amama),(九七)阿畔多(梵 avānta),(九八)青蓮華(梵 utpala),(九九)鉢頭摩(梵 padma),(一○○)僧祇(梵 savkhya),(一○一)趣(梵 gati),(一○二)至(梵 upagama),(一○三)阿僧祇(梵 asavkhya),(一○四)阿僧祇轉(梵 asavkhyaparivartta),(一○五)無量(梵 aparimāna),(一○六)無量轉,(一○七)無邊(梵 aparyanta),(一○八)無邊轉,(一○九)無等(梵 asamanta),(一一○)無等轉,(一一一)不可數(梵 aganeya),(一一二)不可數轉,(一一三)不可稱(梵 atulya),(一一四)不可稱轉,(一一五)不可思(梵 acintya),(一一六)不可思轉,(一一七)不可量(梵 ameya),(一一八)不可量轉,(一一九)不可說(梵 anabhilāpya),(一二○)不可說轉,(一二一)不可說不可說(梵 anabhilāpya anabhilāpya)。 p2478


苦空無常無我

為有漏果報之四相,即四諦十六行相中苦諦之四行相,乃緣觀苦諦之境而起之四種觀解。又作無常苦空非我、非常苦空非我。中阿含經卷二十一說處經(大一‧五六五下):「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法,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觀無量壽佛經之第二觀(大一二‧三四二上):「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大乘義章卷三「四諦義」、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參閱「四諦」1840) p3946


量論

量,梵語 pramāna 之意譯。量論,即指有關量之研究。梵語 pramāna 之語義,可解作 pramā(正知)與 ana(作具),故量論即表示獲得正確知識之方法,及藉此方法所獲知之結果。量之研究分為知識論與論理學兩方面,知識論係討論知識之起源、種類、性質,及其相互之關係等;論理學則研究論證之形式、過程等。於古代印度哲學諸派中,正理學派即以量之研究為主題,其「正理」之名,梵語為 nyāya,意謂「以量為探究對象者」。然量之研究並不限於正理學派,亦包含於其他各學派之學說體系中。佛教之因明即相當於此。

於因明中,量論不僅包含論理學,亦包含知識論。於古因明中,量論僅為佛教體系之一部分;而新因明之創始者陳那則進一步擴充量論之意義,陳那於其量論之代表作「集量論」(梵 Pramāna-samuccaya)之歸敬偈中,即讚歎如來為「量之體現者」(梵 pramāna-bhūta),可知陳那之意,概以量論為佛教之本義。陳那之後,繼承此一學統者,有法稱、法上等大論師,此即佛教論理學派。

量論在探究「確立正知之作具」上,最重要即考察量者、所量、量果(又稱量知)等三要素。量之種類,於印度各教派中看法不一,統括之,共有現量、比量、聖教量、譬喻量、義准量、無體量、隨生量、想定量、傳承量、身振量等十量諸說,其中佛教自古即用現量、比量、聖教量、譬喻量等四量,而佛教內之古因明則採現、比、聖教三量,至強調論理主義之新因明,則僅用現、比二量。現量表示直接之知覺知識,比量為考察合理推理以作為論據關鍵之演繹知識,佛教新因明即以此現、比二量為基礎,而發展其體系完整嚴密之論證法,蔚成東方哲學思想中一枝獨秀之知識論、論理學。

自古因明之開祖足目(梵 Aksapāda)以來,印度研究量論之經論有:足目之正理經(梵 Nyāya-sūtra)、婆錯耶那(梵 Vātsyāyana)之正理經論(梵 Nyāya-bhāsya)、陳那之因明正理門論(梵 Nyāya-mukha)及集量論、Praśastapāda 之 Padārthadharmasajgraha、商羯羅主(梵 Śajkarasvāmin)之因明入正理門論(梵 Nyāya-praveśa)、憂底有達迦羅(梵 Uddyotakara)之 Nyāya-vārttika、法稱之釋量論(梵 Pramāna-vārttika)、量抉擇論(梵 Pramāna-viniścaya)、正理一滴論(梵 Nyāya-bindu)等數本著名論作,及 Kumārilabhatta 之 Śloka-vārttika、婆羅拔伽羅(梵 Prabhākara)之 Brhatī、瓦卡帕提米拉(梵 Vācaspatimiśra)之 Nyāya-vārttika-tāparya-tika;Bhāsarvajña 之 Nyāya-sāra; Jayanta-bhatta 之 Nyāya-mañjarī;Gavgeśa 之 Tattva-cintāmani; Keśavamiśra 之 Tarka-bhāsā;Annambhatta 之 Tarka-sajgraha。〔Mādhava: Sarvadarśanasajgraha(English tr. by E.B. Cowell & A.E. Gough, 1894); S.C. Vidyabhūsana:History of Indian Logic, 1921; A.B. Keith: Indian Logic and Atomism, 1921;Radhakrishnan:Indian Philosophy, vol. 2, 1927; H.N. Randle:Indian Logic in the Early Schools, 1930; Th. Stcherbatsky:Buddhist Logic, 1930~1932; S.C. Chaterjee: Nyaya Theory of Knowledge, 1950〕(參閱「因明」2276、「」5293) p5295


傳戒

指傳授戒律予出家之僧尼或在家居士之儀式。又稱開戒、放戒。就求戒者而言,則稱受戒、納戒、進戒。戒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具足戒為授於比丘、比丘尼者;十戒為授於沙彌、沙彌尼者;八戒及五戒為授於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者;菩薩戒則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傳授。

佛教初入我國時,並無傳戒儀式。至曹魏嘉平二年(250)始有曇摩迦羅(曇柯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祇律戒本,此為我國依律傳戒之始。曹魏正元年間(254~255),安息國沙門曇諦譯出曇無德羯磨,傳戒始具備羯磨儀式。東晉道安始提倡嚴肅戒律,制定布薩、悔過等僧尼軌範。東晉曇摩竭多曾浮舟結壇於泗河之上,洛陽竹林寺淨檢尼等四人於此壇從大僧受具足戒,稱為船上受戒,此為我國尼眾受戒之始。或謂淨檢尼等之受戒,未具備僧尼二眾,故戒品不全,僅為一眾邊得戒;而尼眾於二眾邊受具足戒者,應以劉宋元嘉十一年(434),景福寺尼慧果、淨音於南林寺從獅子國(錫蘭)之僧、尼得戒為始。

關於傳戒所依據之戒本,於五世紀初,十誦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等次第譯出,我國戒律典籍遂大致完備。最初盛行十誦律,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至隋、唐時代,四分律始廣行於世。隨著傳戒之流行,精研律部之風亦盛,戒壇、戒場設立甚多。至明代中葉,封閉戒壇,受戒軌則遂遭廢弛。明萬曆年間(1573~1619),如馨於南京靈谷寺復興戒律,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立規制,開設律宗道場於南京寶華山。清代見月讀體(1601~1679)且參照古規,撰輯傳戒正範、毘尼止持會集,遂為近代傳戒之典則。同時又有三峰法藏撰弘戒法儀,超遠復加補充成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書。復有見月之弟子書玉撰羯磨儀式、二部授戒儀式。諸多戒律典籍之撰出,已使傳戒之體制漸趨完備。又智旭著有重治毘尼事義集要等書,弘贊著有比丘受戒錄、比丘尼受戒錄,樂山老人著有增刪毘尼戒科,皆流行於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至清代末年,長松見各地傳戒所遵守之戒科不一,故依毘尼刪補合輯弘戒法儀、增補毘尼戒科、傳戒正範諸本,揉成戒科刪補集要,盛行於湖南、湖北一帶。

傳戒之事於古代唯屬於律宗寺院,近世禪寺、教寺亦相率開壇傳戒。一般傳戒之法皆為連受三壇。據傳戒正範記載,初壇授沙彌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淨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驗衣鉢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明習儀法、請戒開導法、通白二師法、教衣鉢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之請戒懺悔儀,有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於法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受戒之時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引禮即作白,後由新戒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開導受十戒意義,並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亦同)。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告畢。

二壇傳戒儀式,於戒壇舉行,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和尚(三師七證)入壇拈香禮佛畢,繞登壇上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後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說衣鉢名相,並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以決定是否允許加入僧團;此為戒律程序上之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復據此一一重問。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法)儀式,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復舉四重禁戒,警示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格。

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若新戒多,於丹墀中舉行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十方諸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時鳴鐘集新戒於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一般於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後,即為每人燃香於頂,或三炷,或九炷,或十二炷,稱為燒香疤。其後,菩薩戒師為眾開導三聚淨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二阿闍棃同音作梵。之後,受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棃,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棃,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繼之教眾懺悔三世罪業及發十四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則為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之方式與授比丘戒略同。儀式後,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結束。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給戒牒及同戒錄。〔釋氏要覽卷上、大宋僧史略卷上、比丘尼傳卷一、續高僧傳卷六、卷八、釋氏稽古略卷三、佛祖統紀卷四十四〕(參閱「三壇大戒」682)p5387


銖衣

銖,為古代稱量輕重之器具名,指極輕極微之單位。故以銖衣比喻至輕之衣。佛經謂諸天人之衣,有重自數銖至半銖者不等。 p5946


憍慢

梵語 adhi-māna,巴利語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態。俱舍宗以憍為小煩惱地法之一,慢為不定地法之一、十隨眠之一。唯識宗則以憍為隨煩惱之一,慢為根本煩惱之一。二者之別,在憍以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即對自己之長處產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稱量自、他德類之差別,心自舉恃,凌懱於他,即對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則長養一切雜染之法,心不謙下,由此則生死輪轉,受無窮苦。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斷習氣,摧憍慢山,拔生死樹。」又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謙敬聞奉行,踊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日本淨土真宗即根據無量壽經,而確認憍慢眾生難信彌陀之本願。〔法華經安樂行品、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五〕 p6064


薩般若

梵語 sarvajña。又作薩芸然、薩婆若、薩婆若多(梵 sarvajñatā)。意譯為一切智。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即指佛智而言。禪苑清規卷九沙彌受戒文(卍續一一一‧四六三下):「歸依法,薩般若得大總持門。」又以海比喻一切智之廣大,稱為薩般若海。禪戒鈔(大八二‧六五五下):「戒文云:『現身演法,世間津梁,德歸薩婆若海,不可稱量,頂戴奉勤也。』」〔八十華嚴經十地品、放光般若經卷十一、圓覺經大疏鈔卷一、慧琳音義卷七〕(參閱「一切智」14) p660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壇傳戒正範

四卷。俗稱《傳戒正範》。清‧寶華山見月讀體撰。係清代以來,我國三壇傳戒的範本,收在《卍續藏》第一○七冊、《佛教大藏經》第一三八冊。

見月讀體,明末律宗千華派第二祖。嘗為黃冠三載,後依寶洪山亮如剃度。不久,耳聞江南有三昧律師開戒,慨然慕之,重繭而行,遇三昧於海潮庵,從其受具戒。嘗升上座講《梵網經》,析義敷文,四座稱善。明清之際,戒法淪喪,綱紀蕩然;雖放戒開壇所至多有,然考其學處則懵昧無聞,視其軌儀則疎慵失準,倉皇七日便畢三壇。有鑑於此,師乃撰輯此傳戒正範,以為規繩。

本書計分四卷,內容略如下列︰

(1)卷一「初壇授沙彌戒前請戒懺悔儀」︰第一淨堂集眾法、第二通啟二師法、第三請戒開導法、第四驗衣鉢法、第五露罪懺悔法、第六呈罪稱量法。

(2)卷二「二壇授比丘戒前請戒懺悔儀」︰第一明習儀法、第二請戒開導法、第三通白二師法、第四教衣鉢法、第五審戒懺悔法。

(3)卷三「三壇授菩薩戒前請戒懺悔儀」︰第一通白二師法、第二請戒開導法、第三開示苦行法。

(4)卷四「初壇傳授沙彌戒正範」、「二壇傳授比丘戒正範」、「三壇傳授菩薩戒正範」︰初壇傳授沙彌戒正範︰第一明請師法,第二正請師法,第三開導法,第四明請聖法,第五懺悔法,第六問難法,第七歸依法,第八結歸法,第九說戒相法,第十聽教囑法。二壇傳授比丘戒正範︰第一明僧中請師法,第二正請師法,第三壇主白法,第四安受戒者所在,第五差教授法,第六教授出眾問難法,第七白召入眾法,第八明乞戒法,第九羯磨師單白法,第十正問難法,第十一明授戒體法,第十二正授戒體法,第十三次說四墮法,第十四後授四依法,第十五結勸迴向法。三壇傳授菩薩戒正範︰第一明敷座結壇法,第二明請師入壇法,第三明禮敬三寶法,第四明正請師法,第五屈導戒法,第六明請聖法,第七授四不壞法,第八懺悔過法,第九明發願法,第十明發戒體法、次正授戒體法,第十一明宣戒相法,第十二明結讚迴向法。


二部僧授戒軌範

書名。又作《二部僧授戒儀戒》二卷。清‧書玉記。係記述比丘尼在式叉摩那學戒期滿之後,受比丘尼戒的儀式。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在《卍續藏》第一○七冊。

授比丘尼大戒時,必須經過兩個部份︰首先在十位尼僧(三師七證)的主持下,授本法尼戒。其次再往比丘部,在十尼與十比丘的主持下,正授本法尼大戒。如是才是完整的儀法。故稱「二部僧授戒軌範」。作者書玉的先師見月讀體,為清初律宗大師,曾於清‧康熙六年(1667)在一葉菴行授戒儀式,本書就是書玉依據當時所見所記錄而成。

全書分上、下兩卷。內容如下︰卷首包括有〈阿難啟請佛度姨母說八敬法〉及〈戒壇〉之圖像二幅,〈二部僧授戒儀式緣起〉及〈凡例〉十二條。卷上〈授本法尼戒具十八法〉;卷下〈正授本法尼大戒具十八法〉。卷末含〈跋〉一篇。

◎附︰《二部僧授戒軌範》卷首〈儀式凡例〉十二則

(1)佛制僧居必先結界,若不結界,一切作法等事咸無成濟之功,眾僧得罪。又,五分云︰義准尼僧自結大界,以護別眾故。

(2)二部十師必須精嚴如法,知律僧尼非謂頭數滿足而已,主法者宜先稱量

(3)二部執事各有所屬,不宜溷雜,尼授本法惟用尼司,至大僧中比丘方為料理。

(4)二部授戒重在大僧,尼授本法俱遵大僧儀式,不得隨世所行,有違佛制。

(5)尼受大戒必在二部僧中方為如法。先於本部審過懺悔,授與十支或六法戒,所學清淨,生增上心;次授本法,然後從比丘僧乞受大戒,入三寶數也。今雖從權受者多,然亦須知律法森嚴也。

(6)如律所明,不受沙彌尼十戒,而受具足戒者,無有是處,故文中疊出沙彌尼字,以顯階級不亂也。

(7)獨授戒法原無等字,三人一壇名眾難疊,故加等字以攝餘二人也。

(8)尼授尼戒,屏處問遮,比丘授尼戒,不聽屏處問難,惟到壇上十師前問也。

(9)本法羯磨但作方便,未是示語時節,故戒相不宣。此有二意︰. 一非正授具故;(二)二部僧不滿二十眾故。

(10)大僧中授戒稱本法尼者,令位次不廢故;不稱沙彌尼者,先受本法故;不稱比丘尼者,尚未得大戒故。

(11)律法乃如來所制,呼召是攝眾之規,俱書大字頂格,儀式皆低一字,以便披覽。

(12)律開邊方授具,二部減半謂眾僧難得故,其受法禮儀准此無異。


妙覺

大乘菩薩道之五十二修行階位之一。四十二地之一。又稱妙覺地。即指覺行圓滿的究竟佛果。修行至此階位,則可斷盡一切煩惱,智慧圓滿,悟得絕妙的涅槃之理。且可超越四魔,照達一切事理,一念一時知一切佛國等事。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云(大正24‧1015c)︰「第四十二地名寂滅心妙覺地。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虛空,一切種智照達無生有諦始終。唯佛窮盡眾生根本有始有終,佛亦照盡乃至一切煩惱、一切眾生果報。佛一念心稱量盡原,一切佛國、一切佛因果、一切佛菩薩神變亦一念一時知,住不可思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

又云(大正24‧1013a)︰「妙覺常住,湛然明淨,名一切智地。常處中道一切法上,超過四魔,非有非無,一切相盡,頓解大覺,窮化體神,二身常住,為化有緣。」

天台家認為妙覺是由等覺位更入金剛喻定,斷元品無明而到達的極位。但欲登達此位,別教需斷十二品無明,而圓教則需具斷四十二品無明。《四教義》卷十云(大正46‧759c)︰「妙覺者,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蕭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為果果。」又,《天台四教儀》曾說明別圓二教妙覺位的差異。謂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為鈍根菩薩眾轉無量四諦法輪者,即是別教的妙覺位。而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者即為圓教妙覺位。

〔參考資料〕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菩薩瓔珞本業經疏》卷下;《四教義》卷五;《法華經玄義》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論玄義》卷二;《華嚴經疏》卷十八、卷四十五。


帝釋天

漢譯另有釋提桓因、天帝釋、因陀羅、釋迦因陀羅、憍尸迦等名。忉利天(即三十三天)的領袖,佛教的重要護法神之一。

帝釋天原是摩伽陀國的婆羅門,生性樂善好施,對於出家人及貧窮困苦者,他都能隨緣樂助。由於生前具有極大的福德,所以死後成為忉利天主。忉利天含有三十三天宮,帝釋天住在中央的善見城(又作喜見城)統領一切,周圍環繞著三十二天宮,分別由三十二位輔臣鎮守。這三十二位輔臣,原本是帝釋天的至友。由於他們在人間曾共修福德,所以逝世後一齊成為忉利天的統治者。

忉利天是個極可享受欲樂的地方,自然環境華麗之極,享受與娛樂,幾可謂該處天眾的常務。比較不如意的事,除了壽命將盡,五衰相現之外,就是與阿修羅眾的戰爭。忉利天眾與居住在須彌山北大海底的阿修羅眾是世仇。帝釋天與阿修羅的戰爭,是佛教故事中常見的題材。

帝釋天一向甚為護持佛教。他不祇喜歡向佛陀請示佛法,而且也經常用種種物品供養釋尊與僧眾。六道眾生中如果有赤誠學佛的,也往往能得到他的隨喜讚嘆。據佛典所載,曾有一隻野干(像狐狸的動物),墬入井中,臨死前,向佛陀誠懇地說偈懺悔。當帝釋天聽到之後,感動至極,立刻從忉利天下降,供養野干。這一則故事,可以說明帝釋天被認為是佛教之重要護法神的緣由。

◎附一︰《大智度論》卷五十六(摘錄)

問曰︰先言釋是字,提桓因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釋,乃命言憍尸迦。答曰︰昔摩伽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伽,姓憍尸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伽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故,名為三十三天。喚其本姓故言憍尸迦,或言天主,或言千眼等,大人喚之故稱其姓。

◎附二︰《瑜伽師地論》卷四(摘錄)
又天帝釋,有普勝殿。於諸殿中,最為殊勝。仍於其處,有百樓觀。一一樓觀,有百臺閣。一一臺閣,有七房室。一一房室,有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侍女。又彼諸天所有地界,平正如掌,竟無高下。履觸之時,便生安樂。下足之時,陷便至膝;舉足之時,隨足還起。於一切時,自然而有曼陀羅華,遍布其上。時有微風,吹去萎華,復引新者。

又彼天宮,四面各有大街。其形殊妙,軌式可觀。清淨端嚴,度量齊整。復於四面,有四大門。規模宏壯,色相希奇;觀之無厭,實為殊絕。多有異類妙色藥叉,常所守護。復於四面,有四園苑。一名繢車,二名麤澀,三名和雜,四名喜林。其四園外,有四勝地。色相殊妙,形壯可觀,端嚴無比。

其宮東北隅,有天會處,名曰善法。諸天入中,思惟稱量觀察妙義。近此園側,有如意石。其色黃白,形質殊妙。其相可觀,嚴麗無比。又彼天身,自然光曜;闇相若現,乃知晝去,夜分方來;便於天妙五欲遊戲之中,懶惰睡眠。異類之鳥,不復和鳴。由此等相,以表晝夜。

◎附三︰《長阿含經》卷十〈釋提桓因問經〉(摘錄)
爾時,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來見佛,今我當往至世尊所。時諸忉利天,聞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尋詣帝釋白言︰善哉!帝釋,發妙善心欲詣如來,我等亦樂侍從詣世尊所。時釋提桓因即告執樂神般遮翼曰︰我今欲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諸天亦當與我俱詣佛所。(中略)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附四︰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第一節(摘錄)
帝釋,佛教說是住在須彌山(Sumeru)上,為地居的天、龍、夜叉們的統攝者,有多神的特性。《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說(大正27‧691c)︰「蘇迷盧頂,是三十三天住處。(中略)山頂四角,各有一峰。(中略)有藥叉神,名金剛手,於中止住,守護諸天。於山頂中,有城名善見,(中略)是天帝釋所都大城。城有千門,嚴飾壯麗。門有五百青衣藥叉,(中略)防守城門。」

依《大毗婆沙論》等說︰金剛手(Vajra-paṇi)並非帝釋,而是住在須彌山頂的一位藥叉(夜叉)。夜叉很多,都是可以稱為金剛手或執金剛(Vajra-dhara)的。初期經律中,那位特別護持釋尊的夜叉,或稱金剛力士(Vajra-mala),也是執金剛神之一。帝釋自身,其實也是夜叉,所以《論》引《帝釋問經》說︰「此藥叉天,於長夜中其心質直。」帝釋的夫人舍脂(Śacī),也被稱為夜叉,如《毗婆沙論》說︰「天帝釋亦愛設支青衣藥叉。」帝釋本為《吠陀》(Veda)中的因陀羅天(Indra),手執金剛杵,而被稱為金剛手。從佛教傳說來看,帝釋是天龍八部,特別是夜叉群的王。帝釋這一特色,被菩薩化而成為後期密法的住持者。


毗沙門天

四大天王或十二天之一。音譯又作毗舍羅婆拏、鞞室羅懣囊、薜室囉末拏、吠室囉末拏、吠室囉末那、毗舍羅門或鞞沙門。意譯多聞、遍聞、普聞、種種聞或不好身。此外,俱吠囉(Kubera或Kuvera)、鳩鞞羅、拘鞞羅、金毗羅則為其別名,或稱為拘毗羅毗沙門。此上諸名之中,以「毗沙門天」與「多聞天」最為常見。

此天王為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恆護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又因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名多聞天。此外,亦被一般佛教徒視為財神或福神。在印度、西域、中國與日本,此一天王都頗受崇拜。

毗沙門天王住在須彌山北方,他擁有可畏、天敬、眾歸等三城。每城各縱橫六十由旬,且有七重欄楯、羅網、行樹等裝飾,都由七寶所形成,莊嚴清淨;眾鳥和鳴,景色殊勝,幾可比美佛國世界。此一天王有五位太子,名稱分別是最勝、獨健、那吒、常見、禪祇。此外還有二十八使者,為其天界所屬。

毗沙門天王曾經蒙佛付囑,在未來世邪見王毀滅佛教時,必須出來護持佛法。而且,他與那吒太子都具有隨軍護法的願力。相傳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西蕃、康居等國來寇擾唐朝的邊境。當時,唐玄宗請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門天護持。不空三藏作法之後,果然感得天王神兵在西方邊境的雲霧間鼓角喧鳴地出現,終使蕃兵潰走。這是佛教史籍所載天王幫助唐朝擊潰敵兵的故事。

毗沙門天王的形相,通常都作披甲胄、著冠相,右手持寶棒,左手仰擎寶塔。所以世俗稱他為「托塔天王」。他和那吒太子的故事,是封神榜等古典小說與戲曲的素材。


毗沙門天


◎附︰兩撥子編《毗沙門天王法彙》(摘錄)

佛教徒的保護神──毗沙門天王
毗沙門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依佛典所載,他是天界諸神中對佛教徒最為熱心護持的神祇之一。在四大天王裏,他與佛教徒的關係最為密切。

毗沙門天王不祇是密教增法法門中的重要本尊之一,並且是大小乘經典中所曾記載的護法神。《大集經》中即曾明確記載,護持閻浮提界的佛教地區,是過去、現在與未來諸佛所一致囑咐毗沙門天王的重責大任。而且,對於《金光明經》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的持誦者與奉行者,天王也都曾在佛前誓願加以護持。此外,在小乘經典裏,也曾記載天王護持修行者的故事。《賢愚經》載有他幫助一位女信徒優波斯那供養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原委;《增一阿含經》中也有他幫助梵志修得阿羅漢果的典故。可見毗沙門天王是小乘、大乘與密教經典中所共同推舉的護法神,並不是僅見於密教而未見於其他顯教經典的神祇。

西藏密教徒一向將毗沙門天王視為財神。實則天王之幫助佛教徒,其範圍是廣泛而不拘一事的。他不祇助人求財,同時也希望眾生「利益安樂」、「遠離諸厄難」、「能滿諸勝願」、「獲得大智慧」、「乃至天眼通、壽命俱胝歲」……等。可見只視天王為財神,實在窄化了他的宗教功能,也弱視了他的大願力與加持力。關於這一點,從《增一阿含經》、《金光明經》與《毗沙門天王經》等相關記載中,都可以清楚地發覺。而唐玄宗時,毗沙門天王曾幫助安西地區守軍擊退入侵外侮一事,尤可見其神力並非「財神」二字所能拘宥。因此,與其視毗沙門天王為財神,不如視之為佛教徒的保護神來得恰當些。

佛教徒想要得到天王的護持,最重要的原則,是要守住佛教徒的本份。誠懇地、老實地遵守佛陀的教誨。果能如此,即使沒有祈求,那麼天王及其部屬也會暗中護佑的。這是我國佛教史上斑斑可考的事例,並不是我們的任意推測。

當然,想要直接祈求天王法力的加被,自也有一定的方法。依佛典所載,下列方式是比較具體的︰

(1)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經》。並依該經之指示去祈求。

(2)供奉毗沙門天王像,經常持誦毗沙門天王心咒。咒文如次︰


嗡 百夏哇那也 娑訶
梵文讀音為︰om Vaiśravanaya svaha


持誦《金光明經》、《大集經》(〈毗沙門天王品〉)與《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供奉毗沙門天王,且讚嘆天王的菩薩行。
密教徒可依東密或藏密規矩,祈求具德上師傳授毗沙門天王法,或行毗沙門天王護摩法。

(5)大寺院可增設四大天王殿,或毗沙門天王殿。規模較小的寺剎,如不能建築天王殿,則可僅供奉天王像。

(6)居士道場或一般佛教集會場所,也可以供奉毗沙門天王像,並尊奉為道場的護法神。

毗沙門天王是正信佛法的保護神,因此,修毗沙門天王法或供奉天王像,與正信佛法正好相輔相成,並不抵觸。佛教道場,以及平常有固定早晚課或恆修某一本尊的顯密同修,都可以依上列各方式中擇一兼奉毗沙門天王。尤其是在家佛子,要求消災解厄、福祉增進,如能誠心祈求天王加被,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毗沙門天之住處、業因及職司(摘錄自《經律異相》卷一)
四天王居須彌四埵,皆高四萬二千由旬。東方天王,名提頭賴吒,城號上賢。南方天王,名毗婁勒,城號善見。西方天王,名毗婁博叉,城號周羅。北方天王,名毗沙門。凡住三城。一號可畏,二名天敬,三名眾歸。

四王身長皆半由旬。衣長一由旬,廣半由旬,其重二分。天壽五百歲,少出多減,以人間五十歲為天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也。食淨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男娶女嫁,身行陰陽,一同人間。

以昔三業善,今生為天。自然化現在天膝上,形之大小如人間兩歲。兒生未久便自知飢,七寶妙器盛百味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若福中者飯色自青,若福少者飯色自赤。

兒食消化,化後若渴,寶器甘露如食之色。飲不留停,如酥投火。身體長大便與天等入池沐浴,詣香樹下枝條垂曲,取香塗身,衣莊嚴具。華鬘、寶器、果實、樂器,各有樹出,遍往詣之,隨意所取。入諸園林無數天女鼓樂絃歌,語笑相向。深生染著,視西忘東,當其戲樂忘其初生所念識知。承先世善得生天上,池沼清澄,華果榮茂。其城七重,皆廣六千由旬。欄楯、羅網、宮牆、行樹皆悉七重。

毗沙門王,常有五大鬼神,一名那闍婁,二名檀陀羅,三名醯摩拔陀,四名提偈羅,五名修逸路摩,常隨侍側。半月三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敕諸使者︰「汝等案行世間觀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門及婆羅門長老,受持齋戒布施者不﹖」

使者奉教,具啟善惡。聞惡不悅,言善則喜。十四日,四王常遣太子案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歷,然後詣善法殿,具啟帝釋。聞惡則憂,言善則樂。說偈歎受持齋戒人與我同行。

(二)毗沙門城(摘錄自《立世阿毗曇論》卷四)
北由乾陀山有二頂,中間有國,名毗沙門。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

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多羅樹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乃至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並如上說。

其城外邊,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形如壺口,下廣上狹,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

是時,外林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大城出,觀聽音樂。諸女天等從大城出,亦聽音樂。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城西南角,是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周圍二百五十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二十四大門,復一小門,足二十五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氍毹,種種雕鏤。

是門又有四軍防衛。外有七重寶柵、七重寶多羅樹林之所圍繞。其林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五種寶花及四寶船、池岸五種寶樹、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皆如上說。

其城外有三重寶塹,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婇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皆如上說。時,外林中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奏諸音樂。時,諸天子從城中出,并諸女天並共觀聽。以是因緣,受諸戲樂。

是大城內四邊住處,衢巷巿鄽,並皆調直。是諸天城,或有住處四相應舍,或有重層尖屋,或有多層高樓,或有臺觀雲聳,或有四周卻敵,隨其福德業。眾寶所成。平正端直,是天城路。其數五十,四陌相通。行列分明,皆如基道。四門通達,東西相見。巷巷巿鄽,寶貨盈滿。(一)穀米巿,(二)衣服巿,(三)眾香巿,(四)飲食巿,. 五花鬘巿,(六)工巧巿,(七)淫女巿,處處並有巿官。

是諸巿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商量貴賤,求索增減,稱量料數,具巿鄽法,雖作此事,以為戲樂。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若業相應,隨意而取。業不相應,便作是言︰此物奇貴,非我所須。

當四衢道,象馬車兵之所莊嚴,及諸天子止住此處,或為守護戲樂莊嚴。巿中間路,一切琉璃,軟滑可愛。眾寶莊嚴亦如北地妙好氍毹、龍獸、花草。皆如上說。燒香散華,懸諸天衣,亦復如是。

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恒無斷絕。所謂象馬車螺等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飲願食,我今供養。

是毗沙門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洲、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布此大城中,毗沙門天王之所住處。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北至鐵圍邊。一切夜叉神,是王所領。是毗沙門城最饒多佉陀尼蒲闍尼飲食,是故亦名阿羅珂漫陀。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四;《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佛本行集經》卷十二;《大般涅槃經》卷一〈序品〉;《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大三摩惹經》;《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一〈四天王護法品〉;《北方毗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大日經疏》卷五。


唯識二十論

一卷。世親造,唐‧玄奘譯。又作《二十唯識論》。為法相宗所依十一論之一,瑜伽十支論之一。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書係闡述唯識教義,破斥外道及小乘之偏見,以顯揚唯識正義之論書。全書所舉偈頌計有二十一頌。五字一句,四句一頌,各頌又有長行(散文)釋義。本書初立三界唯識,其次回答外道、小乘對唯識說的批評或疑問,以成立萬法唯識之義。與直接論述唯識義趣的《唯識三十頌》相比,本論較著重破邪,因此慧沼稱之為《摧破邪山論》;二書互為表裏,相輔相成地闡明唯識義理。

玄奘譯本論之前,有舊譯二本。其一是魏‧菩提流支譯《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稱《破色心論》)一卷;其二是陳‧真諦譯《大乘唯識論》一卷。魏譯本中,初列二十三頌,次以問答闡釋頌義;陳譯本則初舉發起二頌,次以長行起立宗之意,後對二十四頌各以長行釋之。本書之梵文原典,有烈維(S. Lévi)之《Vijñaptimātratāsiddhi,Vimśatikā》(Paris,1925)。此外,亦有藏譯及法、英、德、日譯本。

古來註釋本書者頗多,印度有世親之弟子瞿波等數十家,其中被傳譯者有《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護法撰,義淨譯)。在中國,唐‧窺基撰《二十唯識論述記》二卷。相關研究著述有︰日本學者宇井伯壽著《四譯對照唯識二十論研究》,山口益、野澤靜證合著《世親唯識的原典解明》。

◎附一︰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第三節(摘錄)

《二十頌論》的唯識說要點是,「識生似(轉變)外境現」。意思是說識生起以後有一種作用,能把識的一部分轉變成為心的對象。由於人們對「識所變」沒有真實的認識,把它執為外境,其實呢,外境並不存在。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執著呢﹖它說,這好比病目見空華,空華是沒有的,凡夫(病目者)執以為真,就是遍計所執。空華雖然沒有,但畢竟總有那樣一個形象吧,這個形象是屬於內還是屬於外呢﹖它說這也是識所變現的,屬於識內,不在識外。既然一切統屬於識,所謂識的內境,唯識說的根據就建立了。

不但如此,它還要人們對唯識的原委有個正確的認識,就是說要知道「境」是以識為性(本質)的,境不過只是認識的一部分。這樣,唯識學說既有了否定(否定外界的真實),又有了肯定(對唯識的正確認識)。而且不止是對個別事物,對一切事物都應該如此認識,就是說,要把對唯識說的認識構成普遍的真理,這就是他們的所謂「唯識觀」。

以上是《二十頌論》的主要觀點。此外,它還提出了種種疑難加以溝通。至於正面文章如識怎樣變成境等,在《三十頌論》中才有詳細的發揮。上述學說要點,是無著、世親學的極高峰,顯然對大乘初期的說法,是有極大的發展。不過也應看到,從認識論角度構成的唯心理論,在龍樹時就指出了方向,所以,從龍樹到世親,他們立說的精神仍是一脈相通的。

◎附二︰楊白衣《大乘佛教二系的研究文獻》〈唯識二十論〉(摘錄)

這是論破外教、小乘佛教之實在論的立場,顯示唯識無境之立場的批判書。雖為一小論,但在理解唯識之理論上,頗值得注意。(中略)內容分偈頌與釋論二部分,都為世親所作。梵語原典,是烈維教授在尼泊爾發見安慧的《唯識三十頌釋論》,而校訂出版。有西藏譯與漢譯。漢譯有瞿曇般若流支譯、真諦譯、玄奘譯三種,又有護法(Dharmapāla)之註釋書──義淨譯的《成唯識寶生論》(只有漢譯)。西藏譯有調伏天(Vinitadeva)的註釋。近代對本書的研究,有普辛、佐佐木月樵、寺本婉雅、明石惠達諸教授的研究,及烈維教授之梵本刊行,而後1932年,烈維教授又將之譯為法文。在日本,還有荻原雲來、稻津紀三、鈴木宗忠等教授的日譯以及研究。近來,有宇井伯壽的《對照四譯唯識二十論研究》、山口益的《唯識二十論之原典解明》(《世親唯識之原典解明》所收)、安井廣濟《唯識二十論講義》。此中,山口博士之《原典解明》,是調伏天之註釋的日譯。護法之註釋書──《成唯識寶生論》,由宇井博士詳細研究。又研究本書時,可參考富貴原章信博士《二十論之唯識義》、結城令聞博士之《唯識二十論之研究》(《世親唯識之研究》所收)。這些雖非原典的研究,仍頗有價值,值得參考。

◎附三︰歐陽漸《瑜伽師地論敘》

《二十唯識論》者,釋七難以成瑜伽唯識,而以唯識無境為宗。

(1)釋四難︰夢則時有一定,處有一定,作用能成。鬼則人不一定,而實無境。又以獄喻,四事皆成,而實無境。獄卒既非真實有情,亦非心外大色,更非造業在內受果在外。受果非外者,教依識種密意說根,依識現相密意說塵。了知唯十二處都無有人,則人我執空。若能更知處唯是識,都無有法。法我執空。然法空密意遣遍計有,離言法性非撥為無。以是因緣,境無識有唯識義成。以是因緣,非有分色,非極微,非和合,非和集,識外俱非,成唯識義。

(2)釋所證現量難︰同時意識雖是現量,一剎那後起心分別證知此現。見既過去色亦非今,證境分明,故非現量。非現量境,於理為無。以是因緣,成唯識義。

(3)釋不知難︰夢境非有,覺而後知。大覺證真,方知唯識。凡夫不知,依聖言量。以是因緣,成唯識義。

(4)釋友教難︰但詮心內自識所變,非遮心外他識有情。自他展轉互為增上,令各自識變自似相。既非外境而有外識,善巧無邊,成唯識義。

(5)釋夢無果報難︰夢劣無果,覺勝致報。非由外境,唯識義成。

(6)釋意業無罪難︰如鬼念力令人得夢,彼識轉變令此命斷,故無身語業而得其罪。意罪為大,唯識義成。

(7)釋他心智難︰法執所蔽,他心如自皆不如實。非若佛智離言稱量,由不如實似外境現,而實非境。以是因緣,成唯識義。如是七釋,唯識成立,妙義無邊。方隅略示,是唯《二十唯識論》以無境唯識為宗義。

〔參考資料〕 太虛《唯識二十頌講要》;《唯識典籍研究》一、《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9}、{96});寺本婉雅《西藏文世親造唯識論》;佐佐木月樵《唯識二十論の對譯研究》;明石惠達《藏漢和譯對校二十唯識論解說》;鈴木宗忠《唯識哲學概說》;梶山雄一《唯識二十論》;宇井伯壽《唯識二十論研究》;《大乘佛典》第十五冊〈世親論集〉(中公論社)。



此詞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量」,指正確認識、論證對象的根據;若廣義而言,則包含作用過程及結果的正確知識。

此中,認識主體,稱為「量者」(pra-mātṛ),認識對象稱為「所量」(prameya),作為結果的知識稱為量知(pramiti,也稱量果)。

勝論派、正理派立四量。即量、所量、量者、量知。耆那教、彌曼差派、吠檀多派將量含攝於量知之中,故僅立三量。佛教唯識派則立所量(相分)、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等三量。

關於「量」的類別,大抵有下列數種︰

(1)現量(pratyakṣa)︰主要是依據五根而得。

(2)比量(anumāna)︰依據推理論證而得。

(3)譬喻量(upamāna)︰依類比而得。如由牛而知水牛。

(4)聖教量(āgama、śabda)︰又稱聖言量、正教量、至教量、聲量。指依據足堪信賴的人所教示或依據聖典而得。

(5)義準量(arthāpatti)︰指依據某種事實而推知另一事。如從「若無雲,則無雨」,而知「若有雲,則有雨」。

(6)無體量(abhāva)︰指依矛盾關係而得。

(7)隨生量(saṃbhava)︰指依據事物之不相離性,而從此知彼,從全體知部分。

(8)傳承量(aitihya)︰依據傳說、耳聞而得。

(9)肢體語言量(cheṣṭa)︰依據手勢動作而得。

對於上列諸量之定義,及應以何者為正量,諸教派之間頗有爭議。此中,順世派僅承認有現量;勝論派說有現量、比量;耆那教、數論派、瑜伽派說有現量、比量、聖教量。正理派於此三量上,再加譬喻量,成為四量。彌曼差派之古魯(Guru)派於此四量之上,再加義準量,而說有五量。同是彌曼差派中的帕達(Bhāṭṭa)派,則與吠檀多派相同,主張六量說。亦即於五量之上,另加無體量。

在佛教方面,《方便心論》列出現見(現量)、比知(比量)、以喻知(譬喻量)、隨經書(聖教量)等四量作為知因。但一般說來,在陳那(五世紀)之前,佛教界是說三量的(即不包含譬喻量)。新因明之創始者陳那,在《集量論》、《因明正理門論》中,將所量限定為自相(svalakṣaṇa)、共相(sāmān-yalakṣaṇa)。因此,量亦被限定為只有現量及比量二者。在這種情況下,聖教量被定義為「足堪信賴的人之所教示」,故被包含於比量之中。然而認為聖教量乃「非人所作」的正統婆羅門系學派,不能同意佛教這樣的定義,因而兩者之間曾有爭論。

關於現量的定義,《方便心論》說是「五根之所知」;《正理經》說是「由感官與對象接觸所生之認識,不可言詮,不錯亂,具有決定性的」;《瑜伽師地論》說是「非不現見、非已思應思,非錯亂」;《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說是「自正明了,無迷亂義」。陳那則認為現量就是除去分別(kalpanā)的直接認識,並將此分為(1)依據五根而得的感覺性的認識(indriya-jñāna),(2)與此同時生起的意識(mano-vijñāna),(3)自證(ātmasaṃvedana),(4)修定者的無分別心。前三者是散心的現量,後者為定心之現量。這正好與勝論派、正理派的世間現量(laukika-pratyakṣa)、出世間現量(alaukika-pratyakṣa)相對應。

又,耆那教、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在無分別現量之外,另又提出有分別現量。

對於比量,《恰拉卡本集》(Caraka-saṃhitā)謂為「根據如理而得的論證」;勝論派說是依據證因而得的「知」(liṅgika);《瑜伽師地論》說是「與思擇相共之已思應思之所有境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說是「現量外之信解」。《方便心論》又將比量分為前比、後比、同比等三種;青目《中論註》分為如本、如殘、共見;《金七十論》分為有前、有餘、平等。此與數論派、正理派的有前(pūrvavat)、有後(śeṣavat)、共見(sā-mānyato dṛṣṭa)相當。有前,是從現在比知過去,有後是指從現在比知未來,共見是從現在比知現在。

此外,《瑜伽師地論》又提出五種比量。即︰

(1)相比量︰從物相(例如煙)比知自體(例如火)。

(2)體比量︰從現在的自體比知過去、未來的自體。

(3)業比量︰依作用、動作而比知其依所。

(4)法比量︰依不相離的關係,而從某甲比知某乙。

(5)因果比量︰由因而比知果,由果而比知因。

根據陳那所述,比量是依據因三相具足的證因而比知未知之共相,比量之對象的所比(anumeya),是「依據法而被限定的有法」。陳那又將比量分為自比量(為自比量)、他比量(為他比量)。前者是使自己瞭解的推理,後者是使他人知解的比量。

又,現量、比量、聖教量三者,或現量、比量、非量(似量,不正的量)三者,或所量、能量、量果三者,特稱為三量。而《大乘莊嚴經論》言及菩薩修習的四量,即︰(1)能詮(如來所說的十二部經),(2)義意(文中之意涵),(3)了義(世間之可信及佛所印可),(4)無言(出世之證智)。

◎附︰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第三章(摘錄)

所謂「量」,依陳那以後的見解,是指知識,即由量智(能知能力,或能緣心)緣境(所知對象,或所緣境)而產生的量果,簡稱為量(見《大疏》卷八),而說量有現比兩種;但在陳那之前,量之一名並不表示知識,而只是指知識的來源,或獲取知識的工具,而量的數目亦有多種。這種情形,非獨佛家為然,即印度各派哲學,也是如此。茲依阿得利雅博士(Dr. B. L. Atreya)所著的《印度論理學綱要》(中譯本於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譯者楊國賓)一書中所引,列舉並略加疏釋如下︰

(1)現量(patyakṣa)︰指由感官的活動,接觸外境而產生知識(按︰楊譯為感覺量)。

(2)比量(anumāna)︰指透過推理的形式以獲防識(按︰楊譯為推理量)。在印度古代各派哲學,大都承認以這種方式而獲那知識最為可靠。

(3)聖教量(śabda)︰亦名聲量,指由聖者所述,亦足以作為我們正確知識的來源。

(4)譬喻量(upamāna)︰指由譬喻而獲防識。如不識野牛,可言其似家牛;即以家牛為喻,而獲取對野牛的認識。

(5)義準量(arthāpatti)︰指通過兩概念間的函蘊關係而獲得知識(按︰楊譯為假定量)。如云︰「若法無我,準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大疏》卷一)這就是說,「法無常」的知識,在「法無我」之義中已函;只須加以分析即可獲取。

(6)無體量(abhāva)︰所謂無體,是指不存在的事物,由事物的不存在而產生知識,便是無體量。如云︰「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處;如入鹿母堂,不見苾蒭,知所往處。」(《大疏》卷一)

(7)世傳量(aitihya)︰世傳量者,指知識世代相傳,自然也就成了下一代知識的來源。

(8)姿態量(chesta)︰姿態也能夠成為一種量,是因為姿態能夠表達思想感情。如人因快樂而手舞足蹈,因痛苦而下淚悲歌,不必再加說明,他人即可以由此而獲得了解,所以這也是一條獲取知識的途徑。

(9)外除量(parisesa)︰用排取某類中的分子的方法以獲防識,稱為外除量。如言「白馬」,即在馬的類概念中排除一切非白馬的分子,如黑馬、黃馬、雜色馬……等,白馬的知識遂由此而得。

(10)內包量(sambhava)︰內包量的意義在阿氏書中並無解釋,但列其名而置為十種知源之末。以意推之,內包量可能是指以普遍的原則應用於特殊事物,由此而產生對特殊事物的認識。如言「白馬」,我們知道在分類上牠是屬於馬的一種,那麼一切屬於馬的性質自然也完全適用於白馬身上,如此我們雖不曾見過白馬,但關於白馬的知識卻可以由此而得。

以上所列舉的十種知識來源,印度各派哲學各依其理論系統而分別承認若干種。如順世只承認第一種,勝論、耆那則兼取第二種,數論與瑜伽承認前三種,尼耶也承認前四種,彌曼差則承認前五種,吠檀多則承認前六種。此外,尚有其他的一部份思想家,則承認九種或十種不等(見阿氏書)。至於佛家,在陳那之前對於知識的來源似乎並無明確的分類,窺基之《因明大疏》雖亦舉出前六種量的名稱,但並未說明此為佛家所專取。比較確定的說法,則為龍樹(Nāgārjuna)《方便心論》中的以現見、比知、喻知、隨經書為四知因,及無著(Asaṅga)在《瑜伽》、《集論》中以現量、比量、正教量為能成法的說法,但所謂「知因」,所謂「能成法」,在意義上仍不脫古師的那種以量為獲取知識的途徑的色彩;這也就是說,和陳那直接以量為知識的說法究竟不同。

至於說,陳那何以必須把量的意義加以改變﹖最主要理由是因為陳那分析我們所知境的性質,發覺一切所知境在性質上不外為兩類︰一是自相,一是共相。自相即諸法之自體,共相是於諸法之自體之上所增益的標記。一切境既不外為此二類,陳那遂由此而建設其大乘量論,認為我們能知的能力亦應依此而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了自相境,此即所謂現量智;一類是了共相境,此即所謂比量智;量智與境合,於是產生現量與比量兩種知識。陳那《集量論》云︰「現及比為量,二相所量故;合說無餘量。」何以無餘量﹖釋云︰「所量難有自相共相,更無其餘。當知以自相為境者是現,共相為境者是比。」(見《內學》第四輯〈集量論釋略抄〉)正因為所量唯有自共二相,所以由能所結合而得的知識亦不能多於兩種,這也就是陳那之所以宣稱一切知識只有現比二量的原因;亦由此可見,陳那改革量論,問題並不在於刪減量的數目,而是在於量的意義有所改變。

〔參考資料〕 《解深密經》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迴諍論》;《大乘掌珍論》;《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沈劍英《佛家邏輯》;Vidyabhūṣana《History of Indian Logic》;Th.Stcherbatsky《Buddhist Logic》。


傳戒

設立法壇,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傳授戒法的一種宗教儀式。亦稱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納戒或進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五種。比丘、比丘尼戒,必須具足一切條件──即一定僧數(中國十人、邊地五人)、一定範圍(結界立標)、一定程序(白四羯磨,即會議式),才能授受,故稱為受具足戒,略稱受具。

佛教初入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據佛教史籍記載,當時度人出家,只為剃髮披服縵條,即無條相袈裟(見《釋氏要覽》卷上),以不滿五人,不能受具。大概只用三皈、五戒、十戒迭相傳授而已。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時,曇摩(柯)迦羅(《高僧傳》卷一譯云法時)來到洛陽,見眾僧未秉戒法,乃就白馬寺譯出《僧祇戒心》(戒本)以備用。並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這是中國依律傳戒之始。魏‧正元中(254~255)安息國沙門曇帝在洛陽譯出《曇無德羯磨》,才具備羯磨儀式。中國僧徒之受具足戒,一般傳說以朱士行為首(《僧史略》卷上),或即在此時。

東晉時(317~420),出家僧尼漸多,道安始提倡嚴肅戒律。他以為佛法東流未久,譯人對於受戒之法考校者少,先人所傳相承自以為是,至佛圖澄乃多所改正(見道安〈比丘大戒序〉)。道安時值喪亂,轉徙四方,常率弟子數百人,往來襄陽、長安等地。他所制定的僧尼軌範,有布薩(說戒)、悔過等法,可見其重視戒律弘傳之一斑。

中國尼眾之受具足戒實始晉代。晉穆帝升平元年( 357),僧建請曇摩竭多於洛陽,依《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建立戒壇傳戒。當時沙門道場以《戒因緣經》為難,認為他傳戒結果不合法。曇摩竭多遂浮舟於泗河結壇,洛陽竹林寺淨檢尼等四人同於此壇從大僧受具足戒,這是中國尼眾受戒之始,稱為船上受戒(寶唱《比丘尼傳》卷一)。

其後劉宋‧元嘉六年(429),有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比丘尼八人至宋京(今南京)。當時景福寺尼慧果、淨音等以先所受戒不如法,戒品不全;適罽賓沙門求那跋摩經南海至宋,於南林寺建立戒壇,因請求重受。求那跋摩引證佛姨母波闍波提最初為尼因緣,謂戒本本從大僧而發,雖無僧尼二眾,無妨比丘尼的得戒。又以當時師子國八尼年臘未登,不滿十人,且令學宋語;求那跋摩另托西域船主難提於元嘉十年(433)復載師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十一人至,而先來諸尼已通達宋語;但這時求那跋摩已經去世,恰巧同年僧伽跋摩到達宋京,慧果尼等始在二眾俱備的形式下,於元嘉十一年在南林寺戒壇,重受具足戒。這時次第受尼戒者達三百餘人(《比丘尼傳》卷二、卷三)。世傳漢代婦女阿潘出家但受三皈,晉時淨檢尼只在一眾邊得戒,都未為全戒;故中國尼眾於二眾邊受具足戒的,以慧果、淨音等為始(《僧史略》卷上)。

五世紀初,《十誦律》(404年譯)、《四分律》(410年譯)、《僧祇律》(416年譯)、《五分律》(423年譯)諸律部次第譯出,中國戒律典籍遂大體完備。最初盛行者為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之《十誦律》,其次《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隋、唐時代,《四分律》始廣行於世。

南朝宋、齊時代(420~501),律學巨匠志道、法穎等,皆盛弘《十誦》。志道(412~484)住鍾山(南京)靈曜寺,特長律品。北方先時(446)魏太武滅法,後雖復興,而戒授多闕。志道乃攜同契十有餘人至河南虎牢(今汜水縣北),於引水寺集合洛、秦、雍、淮、豫五州僧眾,講律明戒,更申受法。北魏僧戒獲全,實得其力(《高僧傳》卷十一)。法穎(416~482),敦煌人,精研律部,元嘉末(453)至宋都居新亭寺,受命為都邑僧正;齊時復為僧主。他於宋、齊二代在金陵盛弘《十誦》,被推為七眾宗師。著有《十誦羯磨》並《尼戒本》(《高僧傳》卷十一)等。其門下出智稱和僧祐,都是後來知名律師。

梁、陳二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等均稱菩薩戒弟子。菩薩戒之弘傳始於羅什。敦煌寫本中有題羅什撰《受菩薩戒儀軌》一卷。至於受戒的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在姑臧(今甘肅武威)為道進等十餘人受菩薩戒為嚆矢。梁武帝以戒典東流,人各應受,但所見偏執,妙法猶漏。乃掇採群經,更造圓式戒壇,並詔慧超授菩薩戒。天監十八年(519)四月八日,自發弘誓,暫屏袞服,受福田衣(袈裟)於等覺殿從慧約受菩薩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續高僧傳》卷六〈慧超及慧約傳〉);一說武帝將受菩薩戒,命僧正推選戒師。僧正略舉法深、慧約、智藏三人,武帝意在智藏,遂從他受菩薩戒(《續高僧傳》卷五〈智藏傳〉)。後至隋代,文帝楊堅從曇延受菩薩戒,煬帝楊廣從智顗受菩薩戒,均稱菩薩戒弟子(《廣弘明集》卷二十二)。

北方在元魏時,多行《十誦》及《僧祇》。魏‧法聰本學《僧祇》,後依曇無德羯磨得戒,始弘《四分律》;然是口傳,未載簡牘。門人道覆繼之,始製《疏》六卷(《僧史略》卷上)。北齊時代,慧光始弘《四分律》。他在北齊任天下僧統,世稱光統律師,著有《四分律疏》,並刪定《羯磨戒本》,盛行傳戒(《續高僧傳》卷二十一)。慧光弟子有法上、道憑、僧達、曇隱、道雲、道暉等十人。為魏、齊二代僧統四十年,常為眾僧授戒(《續高僧傳》卷八)。北周沙門慧遠,依法上僧統受具,光統律師十大弟子並為證戒,時以為榮(《續高僧傳》卷八)。

晉、宋以來,南方所立戒壇很多。東晉‧法汰先於楊都(今南京)瓦官寺立壇,支道林於石城、沃州(今浙江新昌縣境)各立一壇,支法存於若耶(今浙江紹興)謝傅隱處立壇,竺道一於洞庭山(今江蘇吳縣太湖)立壇,竺道生於吳中虎丘立壇,宋‧智嚴於上定林寺(在今南京)立壇,慧觀於石梁寺(在天台山)立壇,求那跋摩於南林寺立壇,齊‧僧傅於蕪湖立壇。又有三吳戒壇(似與法獻有關)。梁‧法超於南澗(在今南京)立壇,僧祐於上雲居、棲霞、歸善、愛敬四寺(俱在今南京)立壇。到唐初為止,自渝州(今重慶)以下至江淮(江蘇、安徽)之間,通計戒壇有三百餘所(道宣《關中戒壇圖經》)。這些戒壇形制如何已不可考。至唐‧乾封二年(667)道宣於長安淨業寺建立戒壇,始有定式。其制凡三層,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中層縱廣二丈三尺,上層畟方七尺。其高度下層三尺,中層四尺五寸,上層二寸,總高七尺七寸;周圍上下有獅子神王等雕飾(《戒壇圖經》)。

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要,只要隨處有結界標示即成。道宣《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之二云(大正40‧17c)︰「外國戒場多在露地,如世祭壇郊祀之所。」但為防風雨起見,古來大抵是堂內受戒與露地結界受戒並行的。道宣以後,戒壇的建立遍於全國,如廣州扔寺、嵩山少林寺(義淨重建)、長安實際寺、嵩山會善寺(一行建)、洛陽廣福寺(金剛智建)、羅浮山延祥寺、廬山東林寺、長安大興善寺、洪州龍興寺、撫州寶應寺、交城石壁寺、魏州開元寺、五台山竹林寺、泉州開元寺、吳郡開元寺等都有戒壇。戒壇名稱亦有種種不同︰嵩山會善的名「五佛正思惟戒壇」(《金石萃編》卷四十九)、洛陽廣福寺的名「一切有部石戒壇」(《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交城石壁禪寺的名「甘露義戒壇」(《金石續篇》卷九)、建安乾元寺的名「兜戒壇」(《宋高僧傳》卷十二〈大安傳〉)。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命長安大興善寺建方等戒壇,所需一切官供。又命京城僧尼各置臨壇大德僧人,永為常式。臨壇大德之設始此(《僧史略》卷下,此十臨壇大德,即後世受戒時之三師七證)。其後會昌、大中年間(841~859)臨壇大德見於僧傳者有長安聖壽寺慧靈及福壽寺玄暢等。當時還有內臨壇(宮中戒壇)、外臨壇(一般寺內戒壇)大德及內外臨壇大德之稱。玄暢即當時有名的內外臨壇大德(《宋高僧傳》卷十六、卷十七)。

宣宗大中二年(848)、懿宗咸通三年(862)又各命建方等戒壇。此與聲聞小乘教法有異。求戒者不拘根缺緣差,並皆得受;但令發大心領綱而已。此以稟順方等之文而立戒壇,故名方等戒壇。宣宗又以會昌法難時,僧尼被迫還俗者達二十六萬零五百人,在俗期間不免犯過,現欲再受出家,必先懺眾罪,後增戒品,若非方等,豈容重入﹖取其能周遍包容,故稱方等戒壇(《僧史略》卷下)。大中二年命上都、東都、荊、楊、汴、益等州建寺立方等戒壇,即為僧尼再度者重受戒法(《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到了大中十年(856),又命僧尼受戒給牒。這是中國僧尼受戒給牒之始(《釋氏稽古略》卷三)。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永智於杭州昭慶寺立萬壽戒壇,後允堪重建,為江南著名戒壇(俞樾〈杭州昭慶寺重建戒壇記〉)。允堪自慶曆、皇祐(1041~1053)以來,還於蘇州開元寺、秀州(今嘉興)精嚴寺建造戒壇傳戒(《稽古略》卷四)。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命昇州(今南京)崇勝寺建壇,名承天甘露戒壇。翌年又在京師(開封)太平興國寺立奉先甘露戒壇。天下諸路皆立戒壇,凡七十二所。京師慈孝寺,別立大乘戒壇。使先於諸方受聲聞具足戒(比丘戒),後至此地僧受菩薩戒(《佛祖統紀》卷四十四)。此為後世三壇次第傳戒的開端。

明代中葉,封閉戒壇,受戒軌則遂遭廢弛(《百丈清規證義記》卷七)。至萬曆間,如馨於南京靈谷寺,重興南山,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立規制,開律宗道場於南京寶華山。弟子見月讀體參照古規,撰輯《傳戒正範》、《毗尼止持會集》,遂為近代傳戒的典則。同時三峰法藏撰有《弘戒法儀》一卷,盛傳戒法於江南;清初終南山超遠加以補充,成《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書。見月弟子書玉弘律於杭州昭慶寺,撰《二部僧授戒儀式》及《羯磨儀式》,有了這些著作,傳戒的體制乃漸備。又清初廣東弘贊,著有《比丘受戒錄》和《比丘尼受戒錄》;樂山老人著有《增刪毗尼戒科》、智旭著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等書,俱行於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到了清末,湘僧長松以各地傳戒遵守戒科不一,謂「遵三峰者不少,亦因樂山頗多,集吳越間專遵華山更廣矣」(〈戒科刪補集要敘〉)。因依毗尼刪補合輯《弘戒法儀》、《增補毗尼戒科》、《傳戒正範》諸本,成《戒科刪補集要》,盛行於湘鄂之間(葦舫〈中國戒律宏傳概論〉,見《海潮音》第十五卷第七號)。

古代傳戒唯屬律宗寺院之事,近世禪寺、教寺亦相率開壇傳戒。有些不定期傳戒的寺院,常於數月前分寄「報單」,實貼各寺山門,使遠近周知。

一般備戒之法都是連受三壇。凡新戒入寺求戒須交一定戒金,以充戒堂燈燭香花、戒牒、同戒錄等費用。登記後男女新戒分別編入戒堂。以三人為一組(叫做「一壇」),次第編號,登壇受比丘戒時,即依此序而行;初壇沙彌戒和三壇菩薩戒,皆另集體授受。每傳一壇戒法,事先都要經過隆重演習,稱為演儀,然後正式傳戒。據《傳戒正範》所載︰初壇授沙彌戒前請戒懺悔儀,有淨堂集眾法、通啟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驗衣鉢法、露罪懺悔法、呈罪稱量法等。二壇授比丘戒前請戒懺悔儀,有明習儀法、請戒開導法、通白二師法、教衣鉢法、審戒懺悔法等。三壇授菩薩戒前請戒懺悔法,有通白二師法、請戒開導法、開示苦行法等。

初壇傳戒儀式,於法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至時鳴鐘集眾,待新戒齊集法堂,引禮作白教新戒請師開示。傳戒和尚即為開導受十戒意義,並行三歸羯磨。次為說沙彌十戒戒相(沙彌尼同),一一問以盡形壽能持否﹖眾答「依教奉行」,初壇告畢。

二壇傳戒儀式,在戒壇舉行。即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之時,鳴鐘集新戒於法堂,迎請戒師入戒壇。十師入壇拈香禮佛畢,繞登壇上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師作單白羯磨,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詢問遮難。教授師對新戒先說衣鉢名相,隨問「今此衣鉢是汝自己有否」﹖新戒答「有」,即向師白受衣法,再口誦偈咒,身著袈裟。然後教授師次第詢問十三重難,及十六輕遮;新戒必須一一肯定回答。這是在受戒前實施審查受具者是否犯有眾罪以決定允許加入僧團的遺制。這時問的遮難,在戒律程序上為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據此一一重問。

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法)儀式,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又舉四重禁即淫、殺、盜、妄四重戒或四不應作事,說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格。比丘本(依用《四分律》)有二五0條戒相,比丘尼有三四八條戒相,俱以四重戒為根本,故戒壇上只宣四重戒,其餘枝葉戒相,命受具者下壇後學習。

三壇傳戒儀式,一般多就佛殿舉行(若新戒多,丹墀中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同學等侶十方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師。受戒之日,鳴鐘集新戒於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以前一般在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之後,即令每人燃香於頂,或九炷(菩薩優婆塞、優婆夷),或三炷(菩薩沙彌),或十二炷(菩薩比丘),謂之燒香疤(編按︰台灣之在家眾,多燃於臂而不燃於頂)。燒香於頂之起源,相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釋志德主天禧寺,每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誓。此為中國漢族佛徒燒香疤之始(見談玄《中國和尚受戒燒香疤考證》)。但燃頂之法為羯磨所無。

大眾齊集,菩薩戒師即開導三聚淨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作梵,二阿闍黎同音,教受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黎,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繼之教以懺悔三世罪業及發十四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若授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方式與受比丘戒時略同。儀式完畢,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完畢。

戒期完畢,由傳戒寺院發給「戒牒」及「同戒錄」。從前宋代僧尼出家時領取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受戒時領取戒牒(受戒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都由政府頒發。傳戒寺院只發一種「六念」。受戒時須呈驗度牒,才能受戒(《慶元條法事類》卷五十道釋令)。

到了明‧洪武、永樂間(1368~1424)三次下令,許僧俗受戒之人,抄白牒文隨身執照,凡遇關津把隘之處,驗實放行(見明‧如馨《經律戒相菩薩軌儀》)。戒牒的作用遂成為僧尼旅行的護照。清初廢止度牒,僧尼出家漫無限制,各地亦傳戒頻繁,而戒牒改由傳戒寺院發給,其內容和形式遂極不一致了。(林子青)

◎附一︰王景琳〈寺院的傳戒與受戒〉(摘錄自《中國古代僧尼生活》二)

(一)傳戒受戒前的準備
寺院的傳戒,像《水滸傳》中文殊寺那樣為魯智深單獨選擇吉日良時傳戒剃度的情況,並不普遍,顯然是由於趙員外乃文殊寺大施主,長老不願駁其面皮,才這樣破例的。一般來說,寺院的傳戒一年中有兩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冬季。春季多在二月初八開堂,冬季多在十月十八日開堂,但也有些寺院的傳戒是不定期的。

在傳戒之前,寺院往往要事先發出文告,公佈舉行傳戒儀式的日期,這個文告稱作「報單」,其格式及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本寺謹擇✕月✕日,開新戒堂,傳授千佛大戒。凡欲求戒者,預備三衣、鉢具、經律等,宜早來山,進堂演習律儀,毌使臨期倉促。特此預聞。

✕✕寺監院某甲告白
這是一張寺院傳戒的「宣民告示」。所謂「開新戒堂」,即是吸收新人入寺受戒為僧。這張報單常於傳戒前數月就張貼於寺院山門之外了。也有的寺院為了廣招僧徒,擴大本寺的影響,避免讓那些因不知開新戒堂日期的人們誤了受戒,還把報單遠近張貼,廣為宣傳。有的報單還寫上傳戒住持的法名。當然,也有的報單寫得十分簡約,僅註明「今冬傳戒」或「今春傳戒」等字樣,下屬「XX寺」。

凡新求戒入寺者,除了按照報單的要求,須準備三衣、鉢具、經律等寺院生活必需品,即《水滸傳》中寫到的趙員外為魯智深訂作的僧帽、僧衣等,還要交納一定的戒金。戒金主要用於戒堂燈燭香花、戒牒等項開支,如清代入寺就須交納銀子一兩五錢六分。戒金,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攢單銀」。如果受戒前已經在寺院中充當過「行者」,服過雜役,「攢單銀」可以減半。寺院要求出家人自籌三衣等物,並交納攢單銀,既有經濟上的原因,同時也含有考察求戒者皈依佛門之心誠與不誠、堅與不堅的意思在內。據說,戒金是不能用現成銀兩置辦或由他人代辦的,而需由求戒者親身乞化得來。《一夢漫言》說,華山見祖未出家前,聽說獅子岩大力、白雲二位高僧,精修淨業,持守戒律,德行甚高,極為嚮往,遂親至獅子岩苦求二僧為自己傳戒。大力為其誠心所感,命其置辦衣鉢等物。華山見祖友人闇初得知,欣然幫他籌備。不想白雲以為如此出家,受戒太易,惟恐日後持戒不堅,故一定堅持要華山見祖去沿門乞化。這個故事說明「攢單銀」本是作為對求戒者的一種考驗而產生的,但在流傳過程中,卻漸漸失卻了這一層意義,只剩下經濟因素了。

對於欲求戒出家的人來說,自籌了衣鉢等物,肯交攢單銀,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可以受戒為僧,寺院在傳戒之前,還要進行一定的甄別與選擇。

按照佛教教義,除地獄中諸鬼因作惡太多,只能終日受苦,無暇皈依之外,其他一切願意皈依佛門的眾生皆可成為僧團成員。可是這種不分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一律不加區分的傳戒受戒之法在現實中並不能行得通,往往會造成寺院人員的混雜,難免遭受社會的譏嫌。所以,在普度眾生的原則下,寺院還需進行出家資格的審查。其審查內容大致包括︰小於七歲,七歲以上但生活不能自理者,不予傳戒;年過七十,起臥需人照料者,不予傳戒。一般奴隸、賊、負債人不予傳戒。但如果奴隸徵得了主人的同意,賊人痛改前非,負債人還清債務,便不再屬於「禁令」所禁之列,仍然可以出家受戒。

(二)傳戒受戒的程序
傳戒,是相對寺院而言的;受戒,則是就求戒出家者說的。但從儀式上來看,二者實為一回事。傳戒與受戒在寺院生活中都屬於莊嚴隆重的大事之一,其間的每一程序都極有講究。

傳戒之前,寺院首先要設立戒場,對於傳戒的場所進行裝飾。如果戒場設在露天,就需在繞場四周設立結界標示,並在四角懸旛,地面上噴灑香水。但更多的情況還是設在大殿、法堂或僧堂。戒場上除了佛像外,最主要的器物有香案、香燭、香花、各種法器以及住持、戒師、收弟子的師父等的座位。從晉代時起,不少大寺院還專門修建用於傳戒的戒壇,如唐‧乾封二年,道宣於長安淨業寺建立戒壇。據《戒壇圖經》所載,其戒壇共建三層,最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層縱廣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層畟方七尺,高二寸;建築四圍上下還雕飾有獅子神王等圖紋。此後戒壇的建築,多以道宣所建為定式。

傳戒受戒的具體程序,因時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頗有差異。如唐宋時,出家人往往先要到寺院中服各項勞役,此時可以垂髮而不剃髮,並可從師受沙彌戒。待政府規定的度僧之日到來,經過審查、甄別,得到官方給予的度牒,就取得了僧人資格,可以剃度為僧,以後還可接受比丘戒。這套程序到元代就被廢弛了,明末則開始有了連受三壇的所謂「三壇同受」制度,並一直延續下來。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差異僅僅體現在傳戒步驟的先後不同及一些細枝末節上,傳戒中一些重要的步驟仍是大體相同的。

寺院的傳戒基本分為四類,即居士戒(包括「五戒」、「八戒」兩種)、沙彌戒(又稱「十戒」)、比丘戒(又稱「具足戒」)、菩薩戒(又稱「三聚淨戒」)。其中惟居士戒屬於寺院為在家修行的男女信徒舉行的傳戒儀式,其他三戒即所謂出家僧人「三壇同受」的戒律。初壇傳沙彌、沙彌尼十戒,二壇傳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壇傳菩薩戒,一般傳戒皆連受三壇。

剃度
在初壇傳戒儀式之前,還有一項必須先行舉行的儀式,這就是剃度,即俗稱的「削髮」。剃度是出家僧人與居士、俗人外貌上最為不同的顯著標誌。只有經過剃度的人,才具有可以接受三壇之戒的資格。剃度也意味著一個人已被僧團所接受,故而佛門中對削髮剃度看得甚重,一般都在隆重的場合下進行。

剃度,標誌著出家人告別紅塵,遁入空門之始,由塵世──君主統治之世出世──進入寺院,在封建家天下的社會裏,被認為是君主對自己臣民的極大恩賜。所以出家人在削髮剃度的儀式上,首先要拜謝君主的「開啟功德」。這時,寺院中的眾僧與新出家人要面北而立,由主持傳戒的戒師(又稱戒和尚)祝頌道︰
「皇帝萬歲臣統千秋,天下太平法輪常轉。伽藍土地增益威光,護法護人無諸難事。十方施主福慧莊嚴,合道場人身心安樂。師長父母道業趨隆,剃頭沙彌修行無障。三途八難咸脫苦輪,九有四生俱等覺岸。」

然後眾人一起唸佛號,新出家人則向戒師唱唸道︰「大德一心唸︰我某甲今請大德為剃頭受戒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剃頭受戒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剃頭受戒,慈愍故。」這番唱唸,一般要唸得字正腔圓,音調悠長。唱唸之後,才可由戒師為之主持剃除鬚髮。

人的身體在成年後仍不斷生長的,惟有鬚髮。佛教認為,不斷生長的鬚髮具有競爭之意,能誘發人的競爭之心,使人內心不得清淨,故而做僧人先要剃去鬚髮。而鬚髮,尤其是頭髮,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卻是受之於父母,萬不可摧殘毀壞之物。《三國演義》中曹操馬踐青苗,為嚴肅策紀,曾以削髮代頭。可見頭髮在漢民族心目中的重要價值了。佛教要求剃去鬚髮,自然也不能漠視這一漢民族特有的心理定勢與習俗,而要益發把儀式搞得正式、莊重。削髮之前,戒師要先手鳴引磬,率受戒者走出堂外,向北三拜,辭謝君主;復三拜,辭謝父母,以示自己從此即將脫離塵世,一心修行了。佛門稱削髮為剃度,意即剃髮使人得以超度,由此岸度往彼岸,故要在辭別此岸之君主、父母之後,才能動刀為受戒者削去鬚髮。

削髮時,受戒者當換上僧服,先向戒師合掌跪拜。戒師則手持淨瓶,以手指沾香湯,輕輕在受戒者頭頂滴上三滴,據說這樣可使受戒者心底清涼,煩惱不侵,摒除去俗人的氣味。剃度和今日剃光頭不僅意義不同,方式亦有差別。在戒師動刀前,先要將受戒者頭頂中心的少許頭髮挽成一個小髻,然後舉刀從下周旋剃上。待僅存頭頂小髻時,戒師將再次手持淨瓶,口唸偈語,每唸一句,在場的僧眾即隨聲應和一句。如此唸和三遍之後,戒師當對受戒者道︰「我已為你削除頭髮,唯有頂髻猶存,你可最後慎重考慮再下決心。如不能忘身進道,忍苦修行,少髮猶存,仍與俗侶相同,放你歸家,尚不為晚。」如果受戒者回答︰「決志出家,後無悔退。」戒師就將受戒人引至他日後的師父(教授阿闍黎)面前,合掌跪下,並把戒刀交其師父,由師父執刀道︰「最後一結謂之周羅,唯師一人乃能斷之,我今為汝除去,汝今許否﹖」答云︰「可爾。」隨之,師父手起髮落,誦「落髮偈」,並授其袈裟。受戒者應頂戴而受,受了再交還師父。經過三次授與,受戒者在師父幫助下,穿著袈裟,即行禮佛,並繞壇三匝。最後禮謝僧眾及戒師與師父。這樣,就可以正式登壇受戒了。

初壇傳戒
新受戒者,在寺院中也叫「新戒」。新戒經過剃度,寺院一般先傳沙彌戒(如新戒為女性,則為沙彌尼戒),也就是「三壇傳戒」中的第一戒──初壇傳戒。初壇傳戒儀式,多於露天設戒場或於法堂內舉行。開壇時,要鳴鐘集合眾僧,含新戒齊集戒場,由新戒請師開示。這時,戒師即為新戒開導受十戒的意義,然後迎請十方三寶一切菩薩及護法龍神,這叫「請聖」。請聖時,戒師要當堂鳴尺道︰
「善男子,汝既能依教奉行,欲受此根本十戒者,理須迎請三寶,慈悲證盟,次屈萬靈,威神鎮衛。汝起立合掌,隨我言音,作觀遠想,一心啟請。」

於是,戒師一一道所請之聖,新戒應以十分虔誠的口吻,答「弟子XX一心奉請」。請聖畢,即令新戒進行懺悔。懺悔後,由羯磨師(法事的主持僧)或戒師(亦可由師父)向新戒問「遮難」。佛教以為俗世有十三重難,十六輕遮,在傳戒時,當依次向新戒詢問,新戒則必須如實回答。所謂十三重難、十六輕遮的具體內容,不同的寺院、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說法,但其中不少重要的內容,卻各派皆同。一般在傳沙彌戒中,不必將十三重難、十六輕遮一一問道,而只問其中重要的即可,如︰


汝曾盜現前僧物否﹖
汝曾於六親男女中行淫否﹖
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
汝曾於父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汝曾於母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汝曾於師長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汝曾殺害發菩提心眾生否﹖
……


戒師發問時,新戒須長跪在地,雙手合十,低頭凝目,答以「是」或「否」。

經過問遮難,下一項便是「授皈依」。「授皈依」也叫「受三歸」,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佛」指佛祖,「法」指佛門教義,「僧」指繼承、宏揚佛教教義的高僧。「歸依」意為投靠,表示自己從此將以全部身心投靠於佛、法、僧。授皈依的本質實為信仰問題,但也須通過儀式加以體現。授皈依時,新戒仍須合掌長跪,戒師則面對新戒,舉唱︰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無上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大師,我今皈依。從今以往,稱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慈愍故。」

戒師每唱唸一遍,新戒也要隨聲唱唸一遍,並隨禮一拜。這樣反覆三遍之後,即算是完成皈依了。

如果說剃度主要是從人的外貌上標誌著由俗人到佛教徒的轉變,那麼,「受三皈」則主要是從人的精神、信仰上標誌著這一轉變的完成。受過三皈之後,新戒才算是真正取得了登堂入室的門票,可以進一步受各種戒律了。也就是說,直到此時,才算正式開始進行初壇傳戒。這時,戒師要手持戒尺,以莊重沉緩的聲調,向新戒宣說沙彌的十戒戒相︰
「善男子,汝既捨邪歸正,戒已周圓,若欲識相護持,應受十戒︰

盡形壽不殺生,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偷盜,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淫欲,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妄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塗飾香油,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聽視歌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食非時食,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蓄金銀財寶,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即終生的意思。每當戒師宣讀完一條戒相,新戒亦須應聲回答「能持」或「依教奉行」。

待十戒宣畢,初壇傳戒即完滿結束了,新戒將在眾僧帶領下,彼此慶賀寺院中又增添了新鮮血液。

受沙彌戒者,大都為七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通過受戒建立起和戒師、教授阿闍黎(師父)的師徒關係,不僅在課誦修行上要接受二師的教誡,而且師徒間還有情如父子的相互敬重、事奉的關係。一般沙彌、沙彌尼年滿二十以後就可受具足戒,成為比丘或比丘尼了。往往授其具足戒之師,仍然由原來為之剃度的戒師和教授師父擔當。除非傳沙彌戒時的師父還俗或離寺,或圓寂,或師資無緣,才另請授具足戒之師。(中略)


權實

「權」是「方便權假」,如說「權化、權謀、權施、權宜」等語時,即有此義。「實」是「究竟真實」,如說「實錄、實際」等語時,即有此義。「權」指有所為而施設方便;「實」指本來、究竟之相。此二詞常被當作對待之詞。如「權教、實教;權人、實人;權智、實智;權境、實境;權聲聞、實聲聞;權見、實見」等語即屬此例。

單稱權實時大多是權教、實教的略稱。若說權教、實教時,「權」是權假,「實」是真實。在佛陀所說教法之中,隨宜述說以入實教之階梯者謂之權教;彰顯究竟實理者謂之實教。又,說「權人、實人」時,權是權化,實是真實。佛、菩薩等一時所化現之人、天等,謂之權人;普通之人、天、二乘等,謂之實人。

在佛典中,有關權實之義,各家之解說頗有異同,而以天台宗對此義最有引申,也最常應用。《摩訶止觀》卷三(下)謂權是權謀,暫用還廢;實是實錄,究竟之旨歸。《四教義》卷十二謂權是暫用之名,實以永施為義。方便波羅蜜隨情近益故名為權,智慧波羅蜜稱理究竟故名為實。是則三教係暫赴物情,故名為權,圓教乃究竟利物。故名為實。《法華經玄論》卷四謂權是權巧,實為審諦,並舉出秤錘、權假、權爾、權宜四說。《法華經文句》卷三(上)云(大正34‧36c)︰
「復有人解,方便是權爾,實是審實。又方便是權巧,實是智慧。又方便是權假,假三車於門外。又方便是權宜,宜說三乘故。又權是譬名,譬如秤錘,前之則重,卻之則輕,處中則平,合於佛智照察稱量。如是等釋,各取一途,權爾、權假約處所,權宜約法門,權巧、秤錘約智能,各不包含,義不融妙,不可用此釋今品。」

若就教法而言,隨自意真實之法為實教,隨他意方便之說為權教。若就智而言,其體契於實理為實智,施設萬端而能應機開導稱為權智。若就因行而言,圓頓之行為實因,前三教之行為權因。若就果而言,三德祕藏之大涅槃為實果,丈六等為權果。

此外,天台宗在分別權實時,立有十法,謂之「十雙權實」。此即事理、理教、教行、縛脫、因果、體用、漸頓、開合、通別、悉檀等十法。依《法華文句》卷三(下)所述,十雙權實之生起,有其一貫之次第,先是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是理,「一切法」是事。依理事故有教,由教故有行,由行故有縛脫,由脫故成因果,由果故體顯能用,故有漸頓之化,由開漸頓故有開合,開合故有通別之益,分別利益故有悉檀。茲分述如次︰

(1)事理權實︰謂理是真如,真如本淨,有佛無佛常不變易,故名理為實。事是心意識等起淨不淨業,改動不定,故名事為權。若非理無以立事,非事不能顯理,事有顯理之功,是故稱歎方便。

(2)理教權實︰謂總前理事皆名為理,例如真俗俱稱為諦,諸佛體之而得成聖。聖者正實,欲以己法下被眾生,因理而設教,教即是權,非教無以顯理,顯理由教,是故稱歎方便。

(3)教行權實︰謂依教求理則生正行,行有進趣深淺之殊,故行名權。教無進趣深淺之異,故教名實。非教無以立行,非行無以會教,會教由行,是故稱歎方便。

(4)縛脫權實︰謂為行違理則縛,縛是虛妄,故稱權。為行順理則生解,解冥於理,故稱實。非縛無由求脫,得脫由縛。如因屍渡海,屍有濟岸之力,故稱歎方便。
(5)因果權實︰謂因有進趣暫用故名權,果有剋終永證故為實。無果因無所望,無因果不自顯,是以二觀為方便道,斷惑成因得入中道解脫之果,若非二觀豈契中道,果由因剋,故稱歎方便。
(6)體用權實︰謂前方便為因,正觀入住為果,住出為體用。體即實相,無有分別;用即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如大地一生種種芽,非地無以生,非生無以顯。尋流得源,推用識體,用有顯體之功,故稱歎方便。
(7)頓漸權實︰謂修因證果,從體起用,俱有漸頓,今明起用,用漸為權,用頓為實。若非漸引無由入頓,從漸得實,故稱歎方便。
(8)開合權實︰謂從頓開漸,漸自不合亦不合頓,故名為權;漸令究竟還合於頓,故名為實。由開故合,開有合力,從開受名,故稱歎方便。
(9)通別權實︰謂通則半字,無常之益;別則滿字,常住之益。然常益道長,喜生退沒,故以化城接引,生安隱想,然後息化,引至寶所。若無半益不得會常,半有顯滿之功,故稱歎方便。

(10)悉檀權實︰謂三是世間,故為權;第一義是出世,故為實。非世不得出世,由三悉檀得第一義,故稱歎方便。

此上十義通大小教,亘一切法,通依《法華經》,別依〈方便品〉。此外,也可依天親《法華論》證此十雙權實。

又,十雙權實廣通於四教,故有四十種權實。亦有將此歸納成自行權實、化他權實、自他權實三種。

〔參考資料〕 《法華經文句》卷三(下);《法華經義記》卷二、卷三;《維摩經玄疏》卷四、卷六;《法華經玄義》卷七(上)、卷七(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七(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華嚴五教章》卷一。


閻魔王

地獄之管轄者。又稱燄摩王、琰摩王、琰魔王、炎摩王、閻邏王、閻摩羅王、琰摩邏闍、閻摩邏社等;意譯雙、雙世、雙王、平等王、遮止、靜息、可怖畏等。

「閻魔王」一詞,所以又譯作雙王,係因此王在地獄中雙受苦樂之故。此外,另有一說,謂係兄妹二人共為地獄之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因此稱為雙王。依佛書所載,閻摩鬼王,總治一四○地獄。其宮殿在閻浮提洲南方的鐵圍山之外,縱廣六十由旬,有七種牆壁、欄楯、鈴網與行樹。台殿園苑,景境甚為殊麗。然而閻王並不只是享福報與主掌地獄獄政而已。由於他宿世曾造惡業,業報所及,使他在冥司仍然三時自受其苦。受苦之時,宮殿自然變成炎熾鐵城,他也會被守獄者施以種種處罰。當他懺悔心切、發願入佛門時,則苦報自然消除。

在密教裏,閻摩王被列在天部,名為焰摩天。而且也有以焰摩天為中心的修法。依《十二天供儀軌》所載,此天像是︰騎乘水牛,右手執人頭幢,左手仰掌,有天女與持刀棒戟之鬼使為侍。在修法方面,日本有一種「焰摩天供養法」(略稱「焰摩天供」),主要功能是除病、息災、延壽與生產。修焰摩天法時,所建立之別尊曼荼羅,謂之「焰摩天曼荼羅」。

◎附︰〈閻魔王〉(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閻魔原是吠陀時代的夜摩(Yama)神,相傳其職司係引導死者之靈魂到達樂土,與諸天共享福德。然而由於人類生性畏懼死亡,因此,到後世,其神格遂轉為巡邏世界,及裁判亡人善惡的地獄主。而一般印度人也都相傳亡者的靈魂,必須到閻魔王的法庭前,稱量罪業輕重。

在密教,稱此閻魔王為焰摩天,攝屬於天部,但兩者的像貌大不相同。

我國唐宋年間,道教及民間信仰的神祇混入佛教之中,乃有十王之說興起。在秦廣王、初江王等十王中,閻魔王列於第五位。傳說其本地即為地藏菩薩。亡者於死後的第五個七日,須詣此王之廳前,以判定其罪業之輕重。據《十王經》所述,閻魔王宮有光明王院及善名稱院二者。光明王院之中央有業鏡(淨頗黎鏡),亡者至鏡前時,其生前善惡業會全部顯現,故業果難逃;至於善名稱院則係地藏菩薩及其眷屬所住之處。

關於閻魔王之歸屬及其特質,異說頗多,《華嚴經探玄記》分之為五種,茲略述如次︰

(1)地獄趣攝︰謂別構宮城稱閻羅王,雖君臨地獄界,而時受火熱之苦。《長阿含經》卷十九云(大正1‧126b)︰
「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然彼閻羅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若鑊出宮內,王見畏怖捨出宮外;若鑊出宮外,王見畏怖捨入宮內。有大獄卒捉閻羅王臥熱鐵上,以鐵鈎擗口使開,洋銅灌之,燒其唇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受罪訖已,復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

(2)餓鬼趣攝︰諸閻魔王係餓鬼界之主,住閻魔羅界,又稱閻魔鬼王。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云(大正27‧867a)︰「鬼世界王名琰魔。」《俱舍論》卷十一(大正29‧59a)︰「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有琰魔王國。」

(3)閻羅王趣︰舊譯《華嚴經》卷十一云(大正9‧469a)︰「如重病人常被苦痛,恩愛繫縛在生死獄,常不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處。

(4)變化作︰謂係地獄中之一種自然變化,用以教誨罪人。如《觀佛三昧海經》卷五云(大正15‧669a)︰「化閻羅王大聲告敕,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汝不知恩無有慚愧,受此苦惱為樂不耶﹖作是語已,即滅不現。」

(5)菩薩作︰謂菩薩化現為地獄主,以教誨罪人。《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云(大正30‧621a)︰「是故焰摩由能饒益諸眾生故,名為法王,若諸眾生生那落迦,憶宿命者,焰摩法王更不教誨,若有生已,不憶宿命,王便教誨。」

此外,又有謂其是地藏化身。依《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及《大方廣十輪經》卷一所述,地藏菩薩以不可思議堅固誓願力,化為種種禽獸身、剡魔王身、地獄卒身、地獄諸有情身而濟度眾生。又據古本《十王經》所述,此閻魔王之本地即是地藏菩薩,未來當成佛,號普王如來云云。

又,閻魔王所轄之處,謂之「閻魔界」。在閻魔界對付墮獄眾生之獄卒,謂之「閻魔卒」(又稱閻魔人、夜叉、地獄卒)。至於閻魔卒究係有情或係非情,則諸部頗有異說。

〔參考資料〕 《立世阿毗曇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二;《大樓炭經》卷二;《起世經》卷四;《中阿含經》卷十二;《鐵城泥梨經》;《閻羅王五天使經》;《大日經》卷五;《正法念處經》卷十六;《焰羅王供行法次第》;《大日經疏》卷五。


[南山律學辭典]

亦名:毗尼、毗那耶、鼻奈耶、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滅、法

子題:斷割重輕、開遮持犯、增一七種律、四分九法、律非律、毗尼非毗尼

戒本疏‧解開名義:「毗尼,亦云毗那耶、鼻奈耶等,皆是傳梵之訛替耳。自古綴疏,至翻名中,並云胡音為彼,漢譯為此。智士立言,義不徒發;如斯釋判,沈罔祖宗,全不可也。……胡本山北,由來歸漢。今屬突厥,不隸華胥。何得稱為胡語毗尼,漢云滅也?又漢本姓劉,非今國號。當隨代轉,何得硜然?欲翻度者,應言梵本毗尼,唐稱為律。……古譯毗尼,皆稱為滅,以七毗尼,用殄四諍。今以何義,翻之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俗有九流,法流其一;故世付法皆約刑科。道與俗違,刑名乃異。至於處斷,必依恆法。故使律字彳旁兼聿者,為取筆也;處劾決正,非筆不定,筆即法家之象。致唯律翻。如增一中七種律也。四分九法,亦有其證。古同為滅,謂功用也。滅諍之能,非律不靜;如水滅火,水非名滅。自餘云云,或曰稱量輕重,或曰遮制流類;皆信意言,無有歸據。故律文言。科約篇聚,並有軌轍。同收法義,餘復何論?」行宗釋云:「且列三名。或云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並見經律,故云等也。……漢高祖姓劉名邦,都長安。今國即唐朝,神堯皇帝受隋禪改號唐國。言隨代者,如古翻譯,秦翻為秦言,晉譯為晉言等。硜然謂堅守一端,不能通變。欲下,教其法式。梵則定指中天,唐則隨於朝代。問:『律中毗尼與律二名不並,是則姚秦已翻為律,豈是唐翻耶?』答:『實如來問,今此欲明隨代之義,故言唐稱;或可雖是秦翻,古多別立,今方準律對譯斯名;餘如後述。』……蓋準母論,彼云毗尼名滅,滅諸惡法故,此即就能以翻。今下,出正翻,初二句徵起。以前云唐稱為律,故直徵其義。次一句訓字。從下,釋義。斷割者,一一戒下,皆具此義;且如婬戒,入如毛頭犯夷,此名也;半壞多分方便非道教他等皆蘭,教而不作,三眾同吉,此謂也。怨逼通境合,即是也;受樂結重,也;離此諸過名;反此名。舉此例通一切諸戒及餘法聚,則以法為義,皎然可解。對古所譯,故云正翻。……增一七種律者,即滅諍七毗尼也,彼從華語,足證今譯。四分九法者,調達九邪,破佛九正,名十八法,如僧殘中具釋;律中前後列名不定,第二一種,或云非律,或言毗尼非毗尼;鈔云毗尼及律二名不並是也。」(戒疏記卷一‧三三‧一九)(請參閱附錄二『戒律名義表』九四頁)


羯磨十緣

亦名:作法具緣

子題:羯磨十緣之義獨出業疏、對首心岸十緣、受衣法十緣、眾法心岸十緣、說戒羯磨十緣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作法具緣,要十方得。一﹑稱量前事,二﹑法起託處,三﹑召僧方法,四﹑約界明集,五﹑應法顯和,六﹑簡眾是非,七﹑說欲清淨,八﹑正陳本意,九﹑問發事端,十﹑答所成法。」濟緣記釋云:「古師或立六緣,或五七不定;十緣之義獨出今疏。」(業疏記卷四‧三‧四)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一,總標)統明羯磨,必有由漸,且分十門。(二,別列)一、法不孤起,必有所為,謂稱量前事。則有三種,即人、法、事也。人謂受戒、懺悔等,法謂說戒、自恣等,事謂地、衣等。或具或單,乍離乍合。必先早陳,是非須定。二、約處以明。謂自然界中,唯結界一法。餘之羯磨,並作法界。故僧祇云,非羯磨地,不得行僧事。三、集僧方法。謂敷座,打相。量僧多少,觀時制度等。四、僧集差別。須知用僧進止,簡德優劣。五、和合之相。眾中上座略和眾情,告僧云,諸大德僧等莫怪此集。今有某事,須僧同秉。各願齊心,共成遂也。須知默然、訶舉之相,如前說。六、簡眾。云未受具出。即隨次出,如沙彌別法中。餘有住者,須明足數、不足之相,如前說。七、與欲應和。須究緣之是非,成不之相。廣如前列。八、正陳本意。謂作乞辭等。於中有四:一﹑順情為己,多須前乞,如受戒、捨懺等。二﹑違心立治,及無心領者,則無乞辭。應作舉、憶念、證正、知法。三﹑僧創立法,必託界生,則豎標唱相。四﹑僧所常行,謂說戒等,則行籌告令。九、問其事宗。云僧今和合,何所作為。謂上座及秉法者言之。十、答。言作某羯磨。謂必雙牒事法,告僧令知。不得單題,如云布薩說戒也。(三,結指)上來十門,總被一切作羯磨者。若隨事明,或見九緣,如結界無與欲也。又如受日差遣,無有乞辭等。並例準知,廣如別法。」資持記釋云:「具緣中,標云統明者,以此十緣,該眾別故。言由漸者,藉緣構造,非頓施故。……結指中,上三句示通。若下,揀別。結界無第七,受差無第八,此存古解;疏中則標有人言。又云結淨地不唱相,故云等也。疏云,今解並須具之,結界無欲,立緣顯之;受差無乞,豈不須告?結淨不唱,此不尋文,律云應唱房名,其事極顯等。又云對首心念,亦須具十,如受衣法:一﹑五大上色,義加不成;二﹑事通兩界;三﹑口召對人;四﹑約界明集,有則對首,無則心念;五﹑前對相可;六﹑癡鈍非數;七﹑取欲非法;八﹑執衣言議;九﹑敕前審諦,十﹑答問可者。又如眾法心念,且舉說戒:一﹑商度時節;二﹑審諸界相;三﹑作法撾擊;四﹑約處無人;五﹑觀其和別;六﹑自量是非;七﹑獨集非欲;八﹑具理籌水;九﹑激動說緣;十﹑如緣作業。此且略引,廣在彼文。下指別法,應是隨機羯磨。(事鈔記卷五‧二六‧一)


羯磨十緣第一稱量前事

亦名:稱量前事

子題:人法事、人、法、事、羯磨所為之緣、羯磨或具或單、羯磨時離時合、羯磨為人故作、羯磨為法故作、羯磨為事故作、衡斗、秤、黍、一黍、絫、一絫、銖、一銖、兩、一兩、粟、一粟、圭、一圭、抄、一抄、撮、一撮、勺、一勺、合、一合、升、一升、行本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一法不孤起,必有所為,謂稱量前事。則有三種,即人、法、事也。謂受戒、懺悔等;謂說戒、自恣等;謂地、衣等。或具或單,乍離乍合。必先早陳,是非須定。」

資持記釋云:「初稱量中,此明凡欲行法,不許輒加,先須評議事緣可否,故在初明。初標示,則下,列相。然人、法、事三,名通能所。若準業疏,二俱稱量。如舉一事,須假人成,用何羯磨,為是何事事復有三,即如鈔列。復在何界?今此止明事中三耳,慎勿相濫。地約結界,衣謂攝衣。言具單者,此約一事容有相兼。準疏分七。三單如鈔。三複有三:一﹑人法差比丘問法、差受自恣等;二﹑人事離衣杖囊、差人行籌之;三﹑法事滅諍說戒、修道自恣之類。足一句滅諍行籌白云,如是語者捉籌,唯此具三。言離合者,此約一法被緣多少。如懺六聚,異篇離懺;同篇多罪,離合皆得。又如受日受戒,並開多人。可以類說。必下,正示稱量。」(事鈔記卷五‧二六‧四)

隨機羯磨‧集法緣成篇:「毗尼母論云,事謂人法也。律云,稱量比丘及白衣,稱量羯磨及犯事也。所為之緣,不出三種,謂人、法、事也。如受戒、懺悔、差使、治擯等,為人故作;如說戒、自恣等,為法故作;如結界、攝衣、淨地、庫藏等,為事故作。或具或單時離時合,並先須量據,使成應法之緣。」(隨機羯磨卷上‧三‧一一)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稱量事者,諸家羯磨,皆略此緣。律制稱量,豈專擅立?以法不孤建,成必在緣,事或濫疑,義須前審,焉待眾集,方乃問之?脫致爽差,便成惱眾。故前標舉,思擇是非。言稱量者,若衡斗之增損,識黍絫與圭合也。注中分二,先引文證,後隨義開之。(一,先引文證)(一、釋母論)初中事謂人法者,即法所加,通名事也。法通能所,人亦如之。如唱諸羯磨、受戒懺罪等,為他而作;諸懺單白等,自為而作;是則互通也。然法物事有,諸法名通。豈可地處,不名法攝?就人以論,如律中解,三法現前,合僧歸人。五法現前,人僧乃別。(二、釋本律)(一﹑比丘)下引當律量比丘者,僧所差遣,理須具德。受日捨衣,亦觀機務。輒作濫加,僧私無益,故曰也。或可稱量法事,須幾成僧。識達是非,教限成壞。非人不預,義須通曉也。(二﹑白衣)言白衣者,覆缽懷信,方堪被法。五八二受,亦須問緣。先量後加,故應詳集也。(三﹑羯磨)言羯磨者,事現在前,非法則息。羯磨八種,通鏡行藏。達則事法俱成,迷則翻種苦業。故須稱量也。(四﹑犯)言所犯者,謂凡所造過,無越七階(即七聚)。或涉疑濫,或預迷塞。理須分別,事等晨昏,無宜持犯相干,多少委冒也。(五﹑事)言量事者,乃含多義。今但取當時達僧法所評者,隨人法物皆事所收。宜須商度重輕前後離合,同篇異聚因果雜相。未可即施,先宜窮考故也。(二,後隨義開)次就義解法緣有二。初三種者,文相易識。或具單下,作法差別也。(一、釋三種)初中隨相。(一﹑人)受戒為人者。以信士歸心,初依行本,故受法從人也。望所受法,即是聖教,應是法收。然法起依人,故從能受者為名也。言懺差等相,唯為他興。治擯罰等,自他通被。以斷除稊稗,增長嘉苖,豈不然乎?或可隨義通塞,何限此也?(二﹑法)言為者。指說恣等,非淨不預,理在為人。然僧別通行,遵崇教法,故專在也。(三﹑事)言為事者。但約非情。依處加法,應由人興。然和告所唱,唯是法也。合此兩緣,所指則同,皆為界限,故唯明事。」

濟緣記釋云:「稱量,釋標中,初敘立意。爽,失也。言下,釋名義即是,如秤之稱,則識黍絫;如之量,則識圭合。孫子算經云,秤起於,十黍為,十絫為,二十四銖為;又斗起於六粟為,十圭為,十抄為十撮為,十勺為,十合為。受戒下,別釋,初釋受戒。行本即戒體。望戒是法,據受歸人。言下,次釋懺治。懺差偏局,治擯兩通。斷除稊稗,喻被他;增長嘉苗,喻被自。……據所被則在人,約所遵故在法。三中,約非情者,此句簡判也。須人秉法,同歸於界,故云合此兩緣等。」(業疏記卷四‧三‧一一)


羯磨通塞

子題:白文、緣本雙陳、緣、本、單牒根本、羯磨通示綱緣、羯磨別明緣本、緣本雙牒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一、牒名)明通塞者。(二、正釋)(一﹑單白)單白文中第一、第三、第五文義,通一百三十四法,更無增減。第二、第四句,由各隨事,故稱緣而牒,文隨事顯,故限局也。義存告眾,決判成就,故通一切。(二﹑羯磨)就羯磨中,大德僧聽,誰諸長老忍,不忍者說,僧已忍下,文義俱通白二、白四。中間牒緣、牒事,隨機不同。文局義通,類之可解。(三、結示)若鏡此義,得緣便作,不須看文;不了前緣,誦文亦失。」(事鈔記卷五‧五三‧一七)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辯通塞者,文義為二。(一,白文)(一、文義俱通)如單白中第一、第三、第五,此之三句,文義通一百三十四白也。依文謹誦,何有虧盈?(二、文局義通)第二、第四,此之二句,文局一事,義通諸務。試為舉之。(一﹑第二緣本雙陳)如結界云,舊住比丘,謂初也;牒方相者,謂事也。說戒白云,今僧十五日,亦是也;布薩說戒,亦事本也。受戒白云,某甲從和尚乃至清淨衣缽具足等,並緣也;今從僧乞戒,即事也。如是例通,緣本是一,自可知也。(二﹑第四單牒根本)至第四句中,單牒根本,略去前緣。縱有雙者,結翻非淨。何以括耶?故結界白云,於此相內結大界,豈非所為事也?說戒第四云,和合說戒,亦是也。受戒第四云,僧與某甲受具,亦是也。本義是通,受說文異。極知費辭,意取解了。達則後不看文,覽事便作。可謂稱量羯磨。其致在於此乎。(二,羯磨)(一、通示綱緣羯磨之辭,亦同斯舉。大德僧聽、誰諸長老忍、僧忍者默然、不忍者便說、僧已忍作某竟,此字已前,文義皆通。中牒緣本,義通文局。僧忍默下,文義亦通。通據白二、白四兩羯磨也。(二、別明緣本俱通易解,莫非謹誦。文局義通,更牒一兩。……(一﹑義通)何謂義耶?羯磨法中誰諸長老忍前,緣本雙牒。長老忍僧已後,單牒根本勸僧和忍。此義通也。(二﹑文局)((一)白二當法)約文結界,此住處比丘為,僧今結界為。誰諸長老忍僧今結界下,直明結相竟,不牒於舊住,此略說緣也。結界既爾,白二同然。((二)白四受戒)受戒亦然。誰諸長老忍前,還誦白中第二,緣本雙牒。長老忍後,單牒〔根〕本云,僧今與某甲受戒者默然,不忍者說。此一既爾,白四例然。據此模軌,豈有浮亂?然時有煩略者,但翻譯治文不淨,故失翦耳。」(業疏記卷七‧二七‧一)(請參閱『受具戒白四羯磨』六○二上、『羯磨是非』一一一六中、『羯磨增減』一一二五下)


訶責羯磨

亦名:訶責法、治訶責法

子題: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非法羯磨、身習住、口習近、白四訶責折伏、怖畏羯磨、奪三十五事、奪其眷屬、奪其智能、奪其順從、奪其相續後犯、奪其供給、制其恭敬、奪其證正他事、解訶責羯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言訶責者,(一,)先出其過,(二,)後明正治。言過多種,四分等律總處明之。(一、四分)若對僧比丘前,倒說四事。謂破戒者,破前三聚;破見者謂六十二見;破威儀,下四聚等;破正命者,謂非法乞求邪意活命,則有五種、四種。言五邪者:一﹑謂為求利養,改常威儀,詐現異相;二﹑謂說已功德;三﹑者高聲現威;四﹑者說已所得利養,激動令施;五﹑者為求利故,強占他吉凶。言四邪者:一﹑方邪者,通使四方,為求衣食;二﹑仰邪者,謂上觀星象盈虛之相;三﹑者下邪,即耕田種殖種種下業;四﹑者四維口食,習小小咒術,以邀利活命。此智論解也。律中,非法說法,法說非法。雖有前過,三根明委;問答有差,不得舉他。文云若無根破戒見威儀正命,與作訶責,是名非法羯磨反上如法。然此治法,不必大罪。但令聖所制學,愚闇自纏,皆得加罰。文云,若不知不見五犯聚,謂波羅夷乃至吉羅,與作訶責。(二、五分)五分有九種:一﹑自[鬥@斲]諍,二﹑[鬥@斲]亂他,三﹑前後非一[鬥@斲]諍,四﹑親近惡友,五﹑與惡人為伴,六﹑樂自為惡,七﹑破戒,八﹑破見,九﹑親近白衣。(三、僧祇)僧祇五種:一﹑身口習近住。身習住者,與黃門男子童子弟子共床坐、同眠、共器食、迭互著衣、共出共入;口習近者,迭互染心共語;身口俱者,兩業並為。又與尼女伸手內坐,以香華果蓏相授,為其走使;餘如前說。二﹑者數犯五眾戒。三﹑者太早入聚落,太暝出。與惡人為友,偷人劫賊樗蒲等人。行在寡婦、大童女、婬女、黃門、惡名比丘尼、沙彌尼處。四﹑好諍訟相言,有五:(一)自高,(二)麤弊此性,(三)無義語,(四)非時語,(五)不親附善人。五﹑恭敬少年諸比丘;度少年弟子,供給如弟子供給師法。如上五種,一一諸比丘屏處三諫不止,僧作白四訶責折伏。(四、了論)明了論,比丘心高不敬計他,輕慢大眾;為作怖畏羯磨。猶是訶責異名。上來明過;對僧比丘前者,皆入訶責治之。二,加法有四:一、明立治,二、明奪行,三、明順從,四、僧為解。(一、)初中立治。(一﹑明具緣)此法與餘羯磨有異,故先明之。緣起十種(即(一)稱量前事,(二)法起託處,(三)集僧方法,(四)僧集約界,(五)應法和合,(六)簡眾是非,(七)說欲清淨,(八)正陳本欲,(九)問事端緒,(十)答所成法。)如上具七法已,八陳意中,此心違故,須僧證正其罪;得伏,方與。應召來入眾,當前為舉謂僧中德人舉告僧言比丘某甲犯罪;舉已,為作憶謂在某處某時共某人作某罪,令其伏首自 言陳已;應與罪。謂汝犯某事,應作訶責治。上座應準遮法,具問能舉徒眾上下及所舉人已;聽許舉之。如上作已。索欲問和,便作羯磨。(二﹑正加法)律文舉[鬥@斲]諍事,及論當時,未必如文;隨其有犯,準改牒用。應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喜相[鬥@斲]諍,互求長短,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為某甲某甲比丘作訶責羯磨,若後更[鬥@斲]諍共相罵詈者,眾僧當更增罪治。作惡馬治,驅出眾。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二比丘喜相[鬥@斲]諍,互求長短,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僧今為某甲某甲二比丘作訶責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某甲二比丘作訶責羯磨,若後更[鬥@斲]諍者,僧更增罪治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初羯磨。三說已。僧已忍為某甲某甲二比丘作訶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三﹑示不成)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舉,不作憶念,不伏首罪;或無犯,犯不應懺罪,若犯罪已懺竟,而不現前;及人法二非。並作法不成,得罪。二、明奪行。與作法已,告言,已為汝作訶責已;今奪三十五事,盡形不得作;必能隨順無有違逆者,僧當量處。何者三十五?有七種不同。初五,奪其眷屬:一﹑不應授人大戒;二﹑不應受人依止;三﹑不應畜沙彌;四﹑不應受僧差教授比丘尼;五﹑若僧差不應往。二五,奪其智能:一﹑不應說戒;二﹑若僧中問答毗尼義,不應答;三﹑若僧差作羯磨,不應作;四﹑若僧中簡集智慧者共評論眾事,不在其例;五﹑若僧差作信命,不應作。三五,奪其順從:一﹑不得早入聚落;二﹑不得偪暮還;三﹑〔應〕親近比丘;四﹑不應近白衣外道;五﹑應順從諸比丘教,不應作異語,四五,奪其相續後犯:一﹑不應更犯此罪,餘亦不應犯。謂為殘作訶責,指下篇為餘也二﹑若相似,若從此生。相似謂同一篇罪也,從此生者,謂為摩觸訶責,而與女屏坐三﹑若復重於此。謂犯提被治,後更犯殘等。四﹑不應嫌羯磨。五﹑不應訶羯磨人。五五,奪其供給:一﹑若善比丘為敷坐具供養,不應受;二﹑不應受他洗足;三﹑不應受他安洗足物;四﹑不應受他拭革屣;五﹑不應受他揩摩身。六五,制其恭敬:一﹑不應受善比丘禮拜、合掌、問訊、迎逆、持衣缽等。七五,奪其證正他事:一﹑不應舉善比丘為作憶念作自言;二﹑不應證他事;三﹑不應遮布薩;四﹑不應遮自恣;五﹑不應共善比丘諍。三、明順從者。應於上七五事中,一一順從,無有違者。於僧小食上、後食上,若說法、若布薩時。應正衣服,脫革屣,在一面立,互跪合掌白言:『大德僧受我懺悔,自今已去,自責心,止不復作。』僧當量審,然後受之。四、明解法。(一﹑陳乞詞)律云,應來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僧足,右膝著地,合掌乞言:『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僧為作訶責羯磨。我今隨順眾僧,無有違逆,從僧乞解訶責羯磨。願僧為我解訶責羯磨,慈愍故。』三乞已。彼一比丘亦爾。(二﹑加羯磨)上座如上欲和。解言:『大德僧聽。比丘某甲某甲,僧為作訶責羯磨,彼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今從僧乞解訶責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某甲某甲二比丘訶責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僧為作訶責羯磨,彼二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今從僧乞解訶責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某甲解訶責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三說已。僧已忍與某甲某甲解訶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事鈔記卷七‧一○‧一九)


[法相辭典(朱芾煌)]
二種思惟

瑜伽二十五卷八頁云:如是思惟復有二種。一者、以算數行相,善巧方便,算計諸法;二者、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觀察諸法功德過失。謂若思惟諸蘊相應所有言教,若復思惟如前所說所餘隨一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種行相,方便思惟。


二法令修斷者得安樂住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頁云: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一者、於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二者、凡所噉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


八相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

瑜伽三十八卷十八頁云:云何菩薩於法正思?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恒常思惟,無間加行,殷重加行,而無慢緩。是諸菩薩,勇猛精進,思惟法時,於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於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了知默說大說。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數數作意,令得堅固。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不應思議而思惟故;其心不墮迷悶錯亂。由能恒常無間殷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得正決了。先已知義,得無失壞,得不忘失。由於少分,以理觀察,隨悟入故;於隨正理觀察法中,不由他緣。由於少分,但信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於法,不生誹謗,不自損害,遠離衰患,無諸過罪。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文故;於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語言,能隨悟入。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是諸菩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


十處攝諸決擇

雜集論十六卷六頁云:攝決擇者:謂由十處攝諸決擇。何等十處?謂成所作決擇,趣入決擇,勝解決擇,道理決擇,論決擇,通達決擇,清淨決擇,引發決擇,句差別決擇,不由功用暫作意時一切義成決擇。成所作決擇者:謂能決擇成辦世間種種養命方便等。趣入決擇者:謂能觀察我於三乘,當入何乘。云何令他亦得趣入。勝解決擇者:謂由聞慧,如所聞教,起勝信解。道理決擇者:謂由思慧,稱量前後所說意趣。論決擇者:謂如所聞思,建立問論道理;為令展轉受用法樂。通達決擇者:謂見道。能通達諦理故。清淨決擇者:謂修道以能無餘淨諸煩惱故。引發決擇者:謂勝進道。以能引發勝功德故。句差別決擇者:謂以二三四句等差別引發門,演說無邊法義差別故。不由功用暫作意時一切義成決擇者:謂如來智,離先功用,於一切義暫作意時,無著無礙智見轉故。


十煩惱何識相應

成唯識論六卷十一頁云:此十煩惱,何識相應?藏識全無。末那有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瞋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


十種煩惱五根相應

瑜伽五十九卷四頁云: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是故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與捨相應。問如何等?答:如有一,或於樂受,起會遇愛,不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樂受不會遇、非會遇,若乖離、非和合。或於苦受,起不會愛,若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苦受合會,非不合會,不乖離,非乖離。由是因緣,貪於一時,憂苦相應;與此相違,喜樂相應。若於不苦不樂位而生味著;當知此貪,捨根相應。恚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有一時,喜樂相應;問:如何等?答:如有一,自然為苦逼切身心,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或於非愛諸行有情,及諸法所,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由是故恚,憂苦相應。問:恚與喜樂相應,如何等?答:如有一,於怨家等非愛有情,起恚惱心,作意思惟:願彼沒苦,沒已不濟;或不得樂,得已還失。若遂所願;便生喜樂。由是故恚,喜樂相應。薩迦耶見,及邊執見,若於樂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喜根相應。若於苦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憂根相應。若於捨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捨根相應。斷見攝邊執見,當知一切與彼相違見取,戒禁取,取彼見故;隨其所應,如彼相應。邪見一種,先作妙行,憂根相應。先作惡行,喜根相應。慢於一時,喜根相應;或於一時,憂根相應。問:如何等?答:略有二慢。一、高舉慢,二、卑下慢。又高舉慢,有三高舉。何等為三?謂稱量高舉,解了高舉,利養高舉,此高舉慢,喜根相應。若卑下慢,與彼相違,憂根相應。疑、若於利養恭敬稱譽樂善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引,令猶豫者;憂根相應。於無利養不敬譏毀苦惡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引,令猶豫者;喜根相應。無明、通與五根相應。所餘相應,引事指斥,文不復現。先辯煩惱諸根相應,但約麤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巨細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


人趣

顯揚三卷十四頁云:人趣者:謂生人趣,得人種想。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二卷十二頁云:云何人趣?答:人一類伴侶眾同分,乃至廣說。問: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轉輪王,名曼馱多。告諸人曰:汝等欲有所作;應先思惟稱量觀察。爾時諸人,即如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稱量觀察。便於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觀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從是以來,傳立斯號。先未號此末奴沙時,人或相呼以為雲頸,或名多羅脛,或名底落迦,或名阿沙荼。有說:末奴沙者:是假名假想乃至廣說。有說:先造作增長下身語意妙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續,故名人趣。有說:多憍慢故名人。以五趣中憍慢多者,無如人故。有說:能寂靜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故契經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勇猛者:謂不見當果而能修諸苦行。憶念者:謂能憶念久時所作所說等事,分明了了。梵行者:謂能初種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等殊勝善根,及能受持別解脫戒。由此因緣,故名人趣。問:人住何處?答:住四大洲。謂贍部洲,毘提訶洲,瞿陀尼洲,拘盧洲。亦住八中洲。何等為八?謂拘盧洲,有二眷屬。一、矩拉婆洲。二、憍拉婆洲。毘提訶洲有二眷屬。一、提訶洲。二、蘇提訶洲。瞿陀尼洲有二眷屬。一、行虒洲。二、嗢怛羅漫怛里拏洲。贍部洲有二眷屬。一、遮末羅洲。二、筏羅遮末邏洲。此八洲中,人形短小,如此方侏儒。有說:七洲是人所住。遮末羅洲,唯羅剎娑居。有說:此所說八,即是四大洲之異名。以一一洲,皆有二異名故。如是說者,應如初說。此八中洲,一一復有五百小洲以為眷屬。於中或有人住,或非人住,或有空者。問:人趣形貌云何?答:其形上立。然贍部洲人,面如車箱。毘提訶人,面如半月。瞿陀尼人,面如滿月。拘盧洲人,面如方池。問:語言云何?答:世界初成時,一切皆作聖語。後以飲食時分有情不平等故,及諂誑增上故;便有種種語,乃至有不能言者。

三解 品類足論七卷七頁云:人趣云何?謂人諸有情類。同性同類同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彼有情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

四解 集異門論十一卷十六頁云:云何人趣?答:與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


三種愚夫之相

瑜伽八十六卷一頁云:復次愚夫略有三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三?謂諸愚夫,於一切行,如上所說五無常性,不能思惟。於非真實勝劣性中,分別勝劣,稱量自他;謂己為勝。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如謂己勝,謂等、謂劣、廣說亦爾。與此相違,當知智者亦有三種智者之相。


天帝釋

瑜伽四卷十六頁云:又天帝釋,有普勝殿。於諸殿中,最為殊勝。仍於其處,有百樓觀。一一樓觀,有百臺閣。一一臺閣,有七房室。一一房室,有七天女。一一天女,有七侍女。又彼諸天所有地界,平正如掌,竟無高下。履觸之時,便生安樂。下足之時,陷便至膝;舉足之時,隨足還起。於一切時,自然而有曼陀羅華,遍佈其上。時有微風,吹去萎華,復引新者。又彼天宮,四面各有大街。其形殊妙,軌式可觀。清淨端嚴,度量齊整。復於四面,有四大門。規模宏壯,色相希奇;觀之無厭,實為殊絕。多有異類妙色藥叉,常所守護。復於四面,有四園苑。一名繢車,二名麤澀,三名和雜,四名喜林。其四園外,有四勝地。色相殊妙,形狀可觀,端嚴無比。其宮東北隅,有天會處,名曰善法。諸天入中,思惟稱量觀察妙義。近此園側,有如意石。其色黃白,形質殊妙。其相可觀,嚴麗無比。又彼天身,自然光曜;闇相若現,乃知晝去,夜分方來;便於天妙五欲遊戲之中,嬾惰睡眠。異類之鳥,不復和鳴。由此類相,以表晝夜。


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

瑜伽六十一卷八頁云: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而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


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瑜伽六十一卷十頁云: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能於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能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四種言說

瑜伽二卷十九頁云:云何四種言說?謂依見、聞、覺、知所有言說。依見言說者,謂依眼故,現見外色,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見言說。依聞言說者,謂從他聞,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聞言說。依覺言說者,謂不見不聞,但自思惟、稱量、觀察,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覺言說。依知言說者,謂各別於內所受、所證、所觸、所得,由此因緣為他宣說,是名依知言說。


四預流支

集異門論六卷十六頁云: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云何親近善士?答:善士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云何聽聞正法?答:正法者:謂前說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不憚艱辛。為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為聽聞正法。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是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四種瑜伽復各四種

顯揚七卷八頁云: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便。信者:謂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忍可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法道理依處。二、信解人威德依處。欲者:有四種欲。一、為證得欲。二、為問論欲。三、為證資糧欲。四、為方便修欲。為證得欲者:如一行者,於上解脫,起證樂欲。廣說如前。為問論欲者:如一行者,起證欲已;趣僧伽藍中,詣有識者同梵行者正行智者所,為聞所未聞,及已聞者明淨故。為證資糧欲者:如有行人,於尸羅律儀清淨中,飲食知量中,覺悟方便中,正知住中,及進上中,起證樂欲。為方便修欲者:謂於無間方便中,殷重方便中,修聖道中,生希求作證樂欲。正勤者:謂四種正勤。一、為聞法故。二、為思惟故。三、為修習故。四、為障淨故。為聞法故者:謂為聞所未聞,及已聞者明淨故;策勵於心,方便修習所未委處。為思惟故者:如所聞法,獨在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為修習故者:謂處靜室,數修止觀。為障淨故者:謂為淨諸蓋,晝夜精勤,經行宴坐,策勵於心,方便修習所未委處。方便者:亦有四種。謂守護尸羅,及守護諸根增上力故;令根律儀清淨,善住於念。由善住念故;得不放逸,守護於心,修習善法。由不放逸故;令其內心,與止相應,及得增上慧,觀察諸法。如是四種瑜伽,分為十六行;此中由信故,信當得義。由信當得義故,於諸善法,起修作欲。由修作欲故,晝夜精勤,住於策勵,堅固勇猛。由正勤故,攝修方便。為令得所未得義故;悟所未悟義故;證所未證義故。是故此四種法,說名瑜伽。


四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

瑜伽七十九卷十頁云: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者、染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又云: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方便善巧

瑜伽四十五卷五頁云: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若有信解受邪齋戒,乃至一月都不食等,諸有情類;為說八支聖齋戒法;令其棄捨最極艱辛,感非愛果,受邪齋戒。勸令修學無極艱辛,感大愛果,受正齋戒。若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無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脫;為說中道;令離二邊,使其趣入。若諸有情,求欲生天,起邪方便,投巖赴火,斷飲食等;為其宣說無倒靜慮;令彼獲於現法樂住,逮得當來無諸艱辛,與喜樂俱,生天勝果。若諸有情,信婆羅門吠地迦咒,妄計精勤受持讀誦,得究竟淨;方便勸令於佛聖教受持讀誦,思惟其義。又正為他如是如是宣揚開示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妙法,令彼發生勇決厭離,猛利淨信。但由如是一剎那頃厭離淨信俱行善心,尚能攝受不可稱量廣大善根;況其相續。又諸菩薩、世間所有種種上妙珍寶香鬘諸供養具,起淨信俱增上意樂,於佛法僧,勝解供養。亦勸導他,令行如是勝解供養。又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養佛法心所,即以如是淨修信行增上意樂,周[一/巾]普緣,深生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又諸菩薩、恒常修習念佛念法,乃至念天。亦勸導他,令修六念。又諸菩薩意言分別,禮佛法僧,乃至命終,時無虛度。亦勸導他,行此禮業。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悉皆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入廣大悲增上意樂,願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憂苦。亦勸導他,興此悲願。又諸菩薩、過去現在一切誤失,一切違犯,以淨調柔愛樂隨順所學戒心,想對十方佛世尊所,至誠發露,悔往修來。亦勸導他,令行是事。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又諸菩薩、已具神通,得心自在;普於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處,化作眾多種種化事,攝受無量大福德聚。又諸菩薩、恒常修習慈悲喜捨,亦勸導他,作此修習;如是菩薩,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諸勝妙果。


色蘊

如五蘊中說。

二解 五蘊論一頁云: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

三解 廣五蘊論一頁云: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

四解 俱舍論一卷五頁云:色蘊者何?頌曰: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論曰: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謂色聲香味所觸。及無表者:謂無表色。唯依此量,立色蘊名。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四卷八頁云:問:色蘊云何?答: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餘經復說:云何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阿毗達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蘊。問:此三處說,義有何異?答:各為遮止他宗所說。問: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覺天等說。謂佛觀察未來世中,有覺天等,當作是說:四大種外,無別所造。為遮彼意,故作是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顯離大種,有所造色。問:餘經復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顯有過去未來色等。問:阿毗達磨,作如是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為遮止何宗所說?答:此為遮止譬喻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

六解 集異門論十一卷一頁云: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此中諸所有色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色?答:盡所有色。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復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云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色。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麤色細色。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名麤。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細。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麤;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麤。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細。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麤。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細。如是施設麤色細色。如是名為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名劣。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色;則有漏善色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善色名勝。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劣。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勝。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云何近色?答:現在色。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者:云何說名色蘊?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色蘊。

七解 法蘊足論九卷十頁云: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是名色蘊。

八解 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云:色蘊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


行蘊

如五蘊中說。

二解 如名色差別中說。

三解 五蘊論二頁云: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四解 廣五蘊論三頁云: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云何餘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瞋,慢,無明,見,疑,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是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五是別境。此五一一於差別境,展轉決定,性不相離。是中有一,必有一切。十一、為善。六、為煩惱。餘是隨煩惱四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隨煩惱。以通善及無記性故。觸等體性及業,應當解釋。

五解 俱舍論一卷十一頁云: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若不爾者;餘心所法,及不相應,非蘊攝故,應非苦集。則不可為應知應斷。如世尊說: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說亦如是。是故定應許除四蘊,餘有為行,皆行蘊攝。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四卷九頁云: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阿毗達磨說此行蘊,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相應行。乃至廣說。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遍說思為行蘊;非餘行耶?答:思於施設行蘊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為上首;愛能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復次造作有為,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思為行蘊。又云:問:五蘊有為,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立行名?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三歸雖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寶法歸。如是五蘊,雖皆是行;而但於一立行蘊名;亦無有過。復次行蘊有一名,餘蘊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蘊,皆是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謂餘四蘊,欲令易了,顯不共名。行蘊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名行蘊,復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四有為相,是一切行印封標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行性相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復次覺一切行皆空非我空解脫門,此蘊攝故;獨名行蘊。問:能執諸行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蘊攝;如何此蘊不名我蘊?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行實相而解;是故此蘊、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覺行實相,是故此蘊、依彼名行。復次分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蘊攝。故名行蘊。餘蘊不爾,故別立名。復次此攝多行。故名行蘊。攝多行者:謂此蘊中,有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覺、無警覺行。餘蘊不爾,故立別名。復次行、謂造作。有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為勝。思但攝在此行蘊中;故此行蘊,獨名為行。

七解 法蘊足論九卷十二頁云:云何行蘊?謂行蘊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謂思、觸、作意、廣說乃至諸所有智、見、現觀。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是名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相應行蘊?謂得、無想定、廣說乃至文身。復有所餘如是類法,不與心相應,是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心相應行蘊,及心不相應行蘊,總名行蘊。

八解 集異門論十一卷二頁云: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蘊、略有二種。一、心相應行蘊,二、心不相應行蘊。云何心相應行蘊?答:思觸作意乃至諸所有現觀。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如是名為心相應行蘊。云何心不相應行蘊?答:得無想定、乃至文身。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如是名為心不相應行蘊。此中若心相應行蘊,如是名為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行。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行。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行?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行。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行細行?答:觀待施設麤行細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伺行名麤。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麤。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細。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麤。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麤。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麤。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細。如是施設麤行細行。如是名為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漏善行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劣。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勝。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行?答:過去未來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復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復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者:云何說名行蘊?答:於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行蘊。

九解 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云:行蘊云何?此有二種。謂心相應行蘊,心不相應行蘊。心相應行蘊云何?謂心相應法。此復云何?謂思、觸、作意、欲、勝、解、念、定、慧、信、勤、尋、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諸所有智、諸所有見、諸所有現觀。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總名心相應行蘊。心不相應行蘊云何?謂心不相應法。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復有此餘如是類法,與心不相應,總名心不相應行蘊。如是二種、合名行蘊。


受蘊

如五蘊中說。

二解 如名色差別中說。

三解 五蘊論二頁云: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

四解 廣五蘊論三頁云: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五解 俱舍論一卷十一頁云: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六解 法蘊足論九卷十頁云:云何受蘊?謂諸受、等受、別受、受性、受所攝,是名受蘊。復有二受,說名受蘊。謂身受心受。云何身受?謂五識身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身受。云何心受?謂意識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心受。復有二受,說名受蘊。謂有味受、無味受。云何有味受?謂有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有味受。云何無味受?謂無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無味受。有作是說:欲界作意相應受,名有味受。色無色界作意相應受,名無味受。今此義中,有漏作意相應受,名有味受。無漏作意相應受,名無味受。如有味受、無味受,如是墮受、不墮受,耽嗜依受、出離依受,順結受、不順結受,順取受、不順取受,順纏受、不順纏受,世間受、出世間受,亦爾。復有三受,說名受蘊。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樂受?謂順樂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復次修初第二第三靜慮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云何苦受?謂順苦觸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云何不苦不樂受?謂順不苦不樂觸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復次修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無色定,順不苦不樂觸所生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不苦不樂受。復有四受說名受蘊。謂欲界受、色界受、無色界受、不繫受。云何欲界受?謂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欲界受。云何色界受?謂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色界受。云何無色界受?謂無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無色界受。云何不繫受?謂無漏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不繫受。復有五受,說為受蘊。謂樂受、苦受、喜受、憂受、捨受。如是五受,廣說如根品。復有六受,說為受蘊。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云何眼觸所生受?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觸為緣故,生受。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為等起,是眼觸種類,是眼觸所生,與眼觸所生,作意相應,於眼識所了別色,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眼觸所生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廣說亦爾。

七解 集異門論十一卷一頁云:云何受蘊?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為諸所有受?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為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受。云何未來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受。云何現在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受。若內若外者:云何內受?答:若受、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受。云何外受?答:若受、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受。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受細受?答:觀待施設麤受細受。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有尋有伺受名麤。若觀待有尋有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麤。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無尋無伺受名細。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麤。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細。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麤。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細。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麤。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細。如是施設麤受細受。如是名為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受勝受?答:觀待施設劣受勝受。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不善受名劣。若觀待不善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漏善受名勝。若觀待無漏善受;則有漏善受名劣。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漏善受名勝。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劣。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勝。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劣。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勝。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劣。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勝。如是施設劣受勝受。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受?答:過去未來受。云何近受?答:現在受。復次云何遠受?答:若受過去,非無間滅;若受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受。云何近受?答:若受過去,無間已滅;若受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受。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者:云何說名受蘊?答:於此受蘊,顯受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受蘊。

八解 品類足論二卷十四頁云:受蘊云何?謂六受身。即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法隨法行

瑜伽三十八卷十八頁云: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正思,正修。若佛世尊,於彼諸法,製身語意,令不造作;於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即於如是二種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遠離,無倒修證。是名菩薩於諸法中身語意業無倒隨轉法隨法行。云何菩薩於法正思?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先當遠離不思議處,思惟彼法;恆常思惟,無間加行,慇重加行,而無慢緩。是諸菩薩、勇猛精進思惟法時,於其少分,以理觀察,而隨悟入。於其少分,但深信解。凡所思惟,但依其義,不依其文。如實了知黑說大說;正能悟入最初思惟。既悟入已;數數作意,令得堅固。是諸菩薩,由能遠離不應思議而思惟故;其心不墮迷悶錯亂。由能恆常無間慇重加行無緩而思惟故;先未知義,得正了知;得正決了。先已知義,得無失壞;得不忘失。由於少分以理觀察隨悟入故;於隨正理觀察法中,不由他緣。由於少分但信解故;於極甚深,自少覺慧不能達法,仰推如來,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於法,不生誹謗。不自損害。遠離衰患。無諸過罪。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文故;於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語言,能隨悟入。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默說大說得善巧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是諸菩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菩薩由是八種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云何菩薩於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缽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奢摩他?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云何毗缽舍那?謂諸菩薩、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於如先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缽舍那。云何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謂諸菩薩、於奢摩他毗缽舍那,無間加行,慇重加行,恆常修習。是名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謂諸菩薩、即於如是止觀相中,其心無動。於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攝受無亂。是名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當知此中、是諸菩薩、如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如是如是樂住奢摩他毗缽舍那。如如樂住奢摩他毗缽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缽舍那清淨。如如奢摩他清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如如毗缽舍那清淨,如是如是若知若見增長廣大。齊此名為修所應作。謂於所依中,應除遣麤重;及於一切所知,應修清淨知見。如是一切修所作業,菩薩由前四種修相,皆能成辦。

二解 世親釋二卷一頁云:法隨法行者:如教行故。無性釋二卷二頁云:法隨法行者:所證、名法。道、名隨法。隨順彼故。又出世道名法。世間道名隨法。行者、行彼自心相續。樹增彼故。令彼現前、得自在故。此則說其修所成智。

三解 法蘊足論一卷二十二頁云:云何名為法隨法行?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內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修習,增上加行。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四解 法蘊足論二卷十三頁云:法隨法行者:謂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又別解脫名法。別解脫律儀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又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法。受持此法,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一卷十五頁云:如說法隨法行,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法隨法行。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法?云何隨法?云何法隨法行?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云何法?答:寂滅涅槃。云何隨法?答:八支聖道。云何法隨法行?答:若於此中,隨義而行;所謂為求涅槃故,修習八支聖道。故名法隨法行。能安住此,名法隨法行者。問:何故涅槃、獨名為法;八支聖道、名隨法耶?答:於諸法中,涅槃勝故;生老病死,不能侵故;獨得法名。八支聖道,次彼順彼。如王大臣,故名隨法。故契經說:一切法中,涅槃最勝。有為法中,聖道最勝。然舍利子讚學經中說言:具壽!法之隨法,所謂離繫。彼契經中,聖道名法。涅槃名隨法。以先得聖道,後證涅槃故。前經依勝劣次第,顯法隨法。後經依證得次第,顯法隨法。復次別、解脫、名法。別解脫律儀、名隨法。若於此中,隨義而行;名法隨法行。謂為求別解脫故,受別解脫律儀。得已,隨護;無有毀犯。名法隨法行。能安住此,名法隨法行者。復次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法。受此名隨法。若於此中,隨義而行;名法隨法行。謂為求身語律儀命清淨故受。及受已隨護,名法隨法行。能安住此,名法隨法行者。

六解 集異門論六卷十七頁云: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七解 發智論十八卷十八頁云:如說法隨法行;云何法?答:寂滅涅槃。云何隨法?答:八支聖道。云何法隨法行?答:若於此中,隨義而行。復次別解脫名法。別解脫律儀名隨法。若於此中,隨意而行;名法隨法行。復次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法。受此名隨法。若於此中,隨義而行;名法隨法行。


卑慢

法蘊足論八卷九頁云:云何卑慢?謂於多勝,謂已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卑慢。

二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三卷十七頁云:云何自謂卑而起慢耶?答:如有一類,見他勝己種姓族類財位伎藝及田宅等;作是念言:彼少勝我,我少劣彼。然劣於他多百千倍。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是名自謂卑而起慢。此中種,謂剎帝利婆羅門等。姓、謂迦葉波喬答摩等。族、謂父族母族。類、謂白黑等。財、謂金銀等。位、謂王侯等。伎、謂巧術等。藝、謂書數等。田、謂稼穡生處。宅、謂人等居處。等、謂等餘聰辯等事。於如是事,見他勝己,多而謂少;故成卑慢。若稱量者;則不名慢。

三解 品類足論一卷四頁云:卑慢者:於他多勝,謂自少劣。由此正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懱。

四解 發智論二卷十九頁云:云何自謂卑而起慢耶?答:如有一類,見他勝己種姓族類財位伎藝及田宅等,作是念言:彼少勝我,我少劣彼。然劣於他多百千倍。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是名自謂卑而起慢。


於本辭典中已顯示二十筆,其餘筆數將跳過。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六十四梵音

如來的聲音,有六十四種殊勝美妙的相,即流澤聲、柔軟聲、悅意聲、可樂聲、清淨聲、離垢聲、明亮聲、甘美聲、樂聞聲、無劣聲、圓具聲、調順聲、無澀聲、無惡聲、善柔聲、悅耳聲、適身聲、心生勇銳聲、心喜聲、悅樂聲、無熱惱聲、如教令聲、善了知聲、分明聲、善愛聲、令生歡喜聲、使他如教令聲、令他善了知聲、如理聲、利益聲、離重複過失聲、如師子音聲、如龍音聲、如雲雷吼聲、如龍王聲、如緊那羅妙歌聲、如迦陵頻伽聲、如梵王聲、如共命鳥聲、如帝釋美妙聲、如振鼓聲、不高聲、不下聲、隨入一切音聲、無缺減聲、無破壞聲、無染污聲、無希取聲、具足聲、莊嚴聲、顯示聲、圓滿一切音聲、諸根適悅聲、無譏毀聲、無輕轉聲、無動搖聲、隨入一切眾會聲、諸相具足聲、令眾生心意惟喜聲、說眾生心行聲、入眾生心喜聲、隨眾生信解聲、聞者無分量聲、眾生不能思惟稱量聲。


[國語辭典(教育部)]

ㄌㄧㄠˋ, [名]

1.可供製造、使用或參考的事物。如:「材料」、「原料」、「香料」、「顏料」、「史料」、「資料」。

2.詩文、講話的題材。如:「笑料」、「詩料」。

3.禽畜所食用或供給植物養分的物品。如:「肥料」、「草料」、「飼料」。

4.人的材質。如:「他不是塊讀書的料。」

5.量詞。計算中藥一定劑量的單位。《紅樓夢.第三回》:「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動]

1.估量、猜度。如:「預料」、「不出所料」、「料事如神」。宋.辛棄疾〈賀新郎 .甚笑吾衰矣〉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稱量、計算、清點。《國語.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三國吳.韋昭.注:「料,數也。」

3.照顧、處理。如:「照料」、「料理」。《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使 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

4.丟掉、扔下。通「撂」。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別人家的哇哇,料在金水橋河下便了。」《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我何不把這銀子料在水裡,也砰地響一聲?」


沒肚子

ㄇㄟˊ ㄉㄨˋ ˙ㄗ
沒有度量、沒有見識。《醒世恆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還有沒肚子的人,稱量他那竹箱內有物無物,財多財少。」


方藥

ㄈㄤ ㄧㄠˋ
醫方與藥物。《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精於方藥,處齊不過數種,心識分誅,不假稱量。」


量化

ㄌㄧㄤˋ ㄏㄨㄚˋ, 1.把某範圍內的變化用數值表現出來的過程。例如把水的凝固點到沸點之間畫分成一百個相同的間隔,每間隔稱為一度,而把測得的溫度用整數值表示。如三十八度、四十二度、一百度。後來在社會科學上,描述觀察的現象,用數值表達並加運算,也稱為「量化」。

2.邏輯推論中,將論證的有效性用數量來表示。如全稱量詞「所有」代表其中每一個都是有效的,存在量詞「有的」代表其中至少一個是有效的。


衡器

ㄏㄥˊ ㄑㄧˋ
稱量輕重的器具。如秤、天平。


節度

ㄐㄧㄝˊ ㄉㄨˋ, 1.節氣。《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

2.法度。《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熱便飲,語其節度,舍去輒愈。」

3.指揮、調度。《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帝知超忠,……令邑詣超受節度。」

4.職官名。三國吳所設,掌管軍糧。

5.節度使的簡稱。參見「節度使」條。


權概

ㄑㄩㄢˊ ㄍㄞˋ
測度物體輕重、長短的量器。《淮南子.時則》:「今官市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稱,端權概。」《楚辭.賈誼.惜誓》:「若稱量之不審兮,同權概而就衡。」


文衡

ㄨㄣˊ ㄏㄥˊ
品評文章,有如以稱量物。用來借指評定文章高下以取士的權力。唐.裴皞〈示門生馬侍郎胤孫〉詩:「宦途最重是文衡,天與愚夫著盛名。」明.王玉?《焚香記.第一七齣》:「下官謬司掄選,叨添文衡,不得稍閒。」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