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白雲守端禪師廣錄

[佛光大辭典]

凡四卷。又作白雲守端和尚廣錄。宋代僧白雲守端(1025~1072)撰,處凝等編。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本書係守端之弟子編集守端於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圓通崇勝禪院、承天禪院及舒州(安徽)法華山證道禪院、龍門山乾明禪院、興化禪院、白雲山海會禪院等六處之語錄,以及祖堂綱紀序、偈頌、頌古一一○則等。 p2096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光大辭典]
白雲守端和尚廣錄→

請參閱 白雲守端禪師廣錄


開山堂

奉祀本寺「開山」之堂。又稱祖師堂、祖堂、影堂、影室。常設於佛殿前面之西方,與東方伽藍堂相對峙。宋時,以禪林尊崇開山,故祖堂中唯置開山之像。然至後世亦於堂中安置歷代住持之牌位。〔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一祖堂綱紀〕 p5299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開山堂

奉祀本寺開山祖的堂殿。又稱祖堂。通常設於佛殿前面之西邊,與東邊伽藍堂相對峙。《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一〈祖堂綱紀序〉云(卍續120‧4 17下)︰
「吾道盛於此土,初祖菩提達磨之綱焉,創立禪林之制,百丈大智之紀焉,此實天下之共知,而奈何天下祖堂中,各以開山傳次者為其祖,殊不思乃宗乃祖,所傳所持之最者乎。(中略)吾欲天下祖堂中,以達磨、大智正其位,以開山傳次者陪之。」

《林間錄》卷上云(卍續148‧597上)︰
「白雲端禪師曰,天下叢林之興,大智禪師力也。祖堂當設達摩初祖之像於其中,大智禪師像西向,開山尊宿像東向,得其宜也,不當止設開山尊宿而略其祖宗耳。」

在宋代,祖堂中唯安開山之像,未置初祖達磨之像,故白雲守端禪師批難之。因此,至後世,祖堂中亦設初祖達摩及大智(百丈懷海)禪師像,而稱開山堂。或分別設立祖堂及開山堂。

〔參考資料〕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敕修百丈清規》卷二〈尊祖章〉。


楊岐派

楊岐派,是禪宗臨濟下面的一個支派,由於此派的開創者方會在袁州楊岐山(今江西省萍鄉縣北)舉揚一家的宗風,後世就稱它為楊岐派。方會(992~1046,一說1049),是臨濟下八世,袁州宜春人,二十歲時,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縣)九峰山投師落髮為僧。每閱經聞法心融神會,又能痛自折節依參老宿。參慈明楚圓,輔佐院務,得到啟發而大悟,辭歸九峰。後來道俗迎居楊岐,舉唱宗乘,名聞諸方。慶曆六年(1046)移住潭州雲蓋山海會寺。關於他的言行,有《楊岐方會和尚語錄》、《楊岐方會和尚後錄》各一卷。嗣法的弟子有十二人,以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為上首。方會的根本思想,是臨濟的正宗。他曾說︰「霧鎖長空,風生大野,百草樹木作大獅子吼,演說摩訶大般若,三世諸佛在爾諸人腳跟下轉大法輪,若也會得,功不浪施。」這與雲門的「函蓋乾坤」一切現成的主張頗有聲氣相通之處。所以《續傳燈錄》卷七本傳說他接化學人,提綱振領和雲門文偃很相類;又說他驗勘學者的機鋒類似南院慧顒,所以他兼具臨濟、雲門兩家的風格。當時稱他兼百丈懷海、黃檗希運之長,雙得馬祖道一的大機、大用(見湘中苾芻文政〈潭州雲蓋山會和尚語錄序〉),但他渾無圭角,人因謂其宗風如龍。

守端(1025~1072),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巿)人,出家後往楊岐參方會,於言下有悟,隨侍多年。後遊廬山,圓通居訥自以為不及,荐舉他住持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巿)承天寺。平生歷住法華、龍門、興化、海會(白雲山)等寺,所至禪眾雲集。關於他的言行,有《白雲守端禪師語錄》二卷、《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四卷。法嗣有五祖(山名,即黃梅山,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北)法演等十二人,於是和慧南的黃龍派對峙,成楊岐一派。

法演(﹖~1104),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人,三十五歲時落髮受具,往成都習《百法》、《唯識》兩論。既而到諸方參學,由浮山法遠的指點,往白雲山參守端,言下有省,遂作偈以明見地︰「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向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為守端所印可。起初他住在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四面山,後來回到白雲。張商英稱他︰「應機接物,孤峭徑直,不犯刊削。」朱元𥘑說他︰「隨機答問,因事舉揚,不假尖新,自然奇特。」有《法演禪師語錄》三卷行世。法嗣二十二人,其中佛果克勤、佛鑒慧懃、佛眼清遠三人,稱為「三佛」。《大明高僧傳》卷五說三佛中只有克勤得法演的真髓,其道風尤振。

克勤(1063~1135),彭州(今四川省彭縣)人,兒時日記千言,遊妙寂寺見佛書有感,遂出家。從文照法師學通講說,又從敏行受學《楞嚴》。出蜀後,首謁玉泉皓,次依金鑾信、大溈喆、黃龍晦堂心、東林總,都很稱美他。晦堂說︰「他日臨濟一派屬子矣。」最後謁演禪師於五祖山,盡領其奧旨。崇寧中(1102~1106)還鄉里,被請開法於六祖寺,改名昭覺寺。政和中(1111~1117)謝事出遊,在荊南與張商英談《華嚴》要旨說︰「華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所以即一而萬,了萬為一。……」張商英深為信服,留住碧巖。復徙道林,又命住持建康蔣山,並補汴京天寧萬壽寺席。建炎間(1127~1130),又遷鎮江金山,高宗賜「圓悟」師號。後遷江西雲居,久之,還領昭覺。他著述宏富,而尤以原本《雪竇頌古》加「垂示」、「著語」、「評唱」而成的《碧巖集》最著名,對禪家發生很大的影響。

克勤的法嗣有七十五人,其法流以徑山宗杲(大慧,1089~1163)、虎丘紹隆(1078~1136)二派為最大。徑山一派更分為靈隱、北澗二派,虎丘一派也分為松源、破庵二派。雖然宗杲的法嗣有九十四人,紹隆的法嗣只有一人,但宗杲下數傳即息,而紹隆的傳承則相傳不絕。

楊岐和黃龍同時興起,後來黃龍的法脈斷絕,楊岐也恢復了臨濟舊稱,所以臨濟後期的歷史,也就是楊岐派的歷史。楊岐派禪法在宋元兩代傳入日本,創行別派,在日本鎌倉時代禪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於楊岐的法系。(黃懺華)

〔參考資料〕 《嘉泰普燈錄》卷四、卷八、卷十四~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九、卷二十;《延寶傳燈錄》卷二~卷六;《本朝高僧傳》卷十九~卷二十二;阿部肇一著《中國禪宗史的研究》第三篇第十二章。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