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發戒數量

[南山律學辭典]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所發戒數,隨境無量。要而言之,不過情與非情,有無二諦,攝相皆盡。任境而彰,略說則地水火風空識等界;及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乃至過未三世,法界等法;及六趣眾生,趣外中陰、四生,亦發得戒。」(事鈔記卷一六‧三○‧一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南山律學辭典]
具戒境量

亦名:具戒發戒數量

子題: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得五十六戒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一﹑引論)若約僧尼,準如婆論,一一眾生,身口七支,以貪瞋癡起,故成二十一戒。(二﹑義準)今義準張,三毒互起,二三等分,應有七門。女人九處,男子八處。七毒歷之,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以己七毒惱他,得五十六戒。非情戒境,各得七戒。(三﹑結指)以此例餘,法界之中,情與非情,各得諸戒無量無邊。故善生中,五種為量,眾生、大地、草木、大海、及以虛空,譬戒德量。如前分雪。」資持記釋云:「義準中,初離毒心。三單如論。互起中二三者,謂複有三也。一﹑貪瞋,二﹑貪癡,三﹑瞋癡。等分,即具足一也。通上三單,共為七毒。女人下,離過境也。於七業中,唯婬可離。所以爾者,如婬一道,餘道無汙。殺有四處,隨一即死,故不須分。腦喉心腰七下,以毒歷支,以支對境,一一支中,各有七毒,對男女境,合數可見。後二句,歷非情境,則不可數。」(事鈔記卷一六‧四○‧三)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示數量)(一、有情量)(一﹑引論)明大戒。如多論云,一一眾生身口七支。若不受戒,皆因起惡;由受戒約,同翻為善。三種善根,歷於七支,成二十一。餘則例知。(二﹑義推)若以互起,則列七門。婬境,士女隨分二三。女人身九,六十三戒;男子身八,五十六戒。(二、非情量)自餘非情,地水火風虛空草木凡聖教理。隨有一境,起過塵沙;今反從善,成塵沙戒,則無量矣。(二,引文證)(一、通證二境)如善生云,眾生無量,大海無邊,虛空無際,草木無數。戒善同爾,亦無分齊。(二、引證非情)故多論云,於非眾生,亦得無量戒善功德。如十方世界所有大地,下至金輪,傷如微塵,皆得其罪。一一塵處,今翻戒善,復無量也。如壞一草,萌芽葉華,一一得罪。反罪成福,又無量也。故善生云,大地無邊,戒亦如是。」(業疏記卷一七‧三‧一九)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第十四

亦名:隨戒釋相篇

子題: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宗鈔、釋相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隨戒釋相篇第十四。此篇來意,準律條部,但以正本持犯未具,下更列之。今為諸篇未足,故別生一位,使條理隨相,楷式軌定。(一﹑敘持毀以立篇)比丘有二百五十戒。……依之修行,善識其種相者,便發生定慧,克翦煩惱。若闇於所緣,隨流染惑,豈能反流生死,方更沉淪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顯持犯。必準此行之,庶無禍害焉。(二﹑示通別以彰異)今但隨戒別指,直陳進不?若通明心境,具在方軌持犯中。(三﹑歎德開章)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忍不論?故直筆舒之,略分四別: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三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亙通篇聚。(四﹑隨章別釋)就初戒法,受緣已明。今略標舉,顯知由徑,且分七門:一﹑聖道本基;二﹑戒有大用;三﹑略知名趣;四﹑具緣不同;五﹑優劣有異;六﹑重受通塞;七﹑震嶺受緣,時代不同。二者戒體。四門分之,一﹑戒體相狀,二﹑受隨同異,三﹑緣境寬狹,四﹑發戒數量。……三者戒行。謂受隨二戒,遮約外非,方便善成,故名戒行。……四明戒相。」

資持記釋云:「釋釋相篇。題中,戒相二字,通目戒本,即是所釋;隨釋二字,局在今鈔,即為能釋。然戒本中,但列名種,辨成持犯,備在廣律;今還採摘律文,旁涉群部,隨於戒下,條別委示,故云隨戒釋相也。問:『此是宗鈔,那云釋耶?』答:『,謂隨舉一戒,直顯持犯重輕之相,非同戒疏,隨文牒釋。』問:『何者為?』答:『如後釋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開不犯。總為相矣。更以義求,亦為三別:一﹑犯與不犯,二﹑犯中有輕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別。統論其相,不出心境。」(事鈔記卷一五‧一‧三)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